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吡咯类杀虫剂溴虫腈合成新工艺问世_刘刚

吡咯类杀虫剂溴虫腈合成新工艺问世_刘刚

吡咯类杀虫剂溴虫腈合成新工艺问世_刘刚

农资导报/2007年/6月/12日/第A10版

科技信息

吡咯类杀虫剂溴虫腈合成新工艺问世

刘刚

本报讯:一种溴虫腈的合成新工艺于近期研究成功,并确定了比较合理的合成路线。

据了解,溴虫腈是一种新型取代芳基吡咯类杀虫剂,因其低毒特性,被农业部推荐为无公害农药。溴虫腈在中国的专利将于今年到期,目前国内合成研究主要采取的是肌氨酸路线,不但原材料供应紧张,而且环境污染严重。所以,立足于国内原材料,开发出低成本、环境污染少的新合成工艺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河南信阳农专、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大学化学系、安徽省华祥农药化工公司等单位的科研人员联合进行攻关,并取得这一成果。

据介绍,该新型溴虫腈合成工艺路线主要分为五步。第一步,对氯苄胺在三氯化磷的存在下与三氟乙酸发生反应,三氟乙酰化得到N-对氯苄基三氟乙酰胺,收率为90.4%;第二步,N-对氯苄基三氟乙酰胺在三氯氧磷的存在下通过氯化得到对氯苄基氯偕三氟乙酰亚胺,收率达到81.3%;第三步,对氯苄基氯偕三氟乙酰亚胺在碱的存在下与氯代丙烯腈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区域定向性地得到2-对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收率为86.1%;第四步,2-对氯苯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在氯苯中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得到2-对氯苯基-4-溴-5(三氟甲基)吡咯-3-腈,收率为90.7%;第五步,2-对氯苯基-4-溴-5(三氟甲基)吡咯-3-腈在碱的作用下分别与氯溴甲烷、乙醇钠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溴虫腈,收率达到90.8%,纯度为96.1%。

该合成路线具有四大优点:一是反应的单步收率高,每步收率均达80%以上,反应条件温和易控;二是该路线避免了环境敏感、高毒性化学品氢化钠及制癌物氯甲基乙基醚的使用,对环境友好;三是该路线设计合理,原料价廉易得,中间体容易分离,溶剂能够回收循环利用,适于工业化生产;四是该路线涉及的环合方法是区域定向的,操作简便易行。专家表示,该工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第1页共1页

杀菌剂分类大全 1

杀菌剂大全1 酰胺类杀菌剂 卵菌纲:高效甲霜灵、高效苯霜灵、噻酰菌胺、环丙酰菌胺、氟吡菌胺、吡噻菌胺(菌核病、灰霉病、白粉病)、双炔酰菌胺、苯酰菌胺、噻唑菌胺、氟啶酰菌胺、双炔酰菌胺 稻瘟病:氰菌胺、双氯氰菌胺、环酰菌胺(灰霉病) 土壤病害:磺菌胺、噻氟菌胺、 叶枯酞(抑制细菌)、环氟菌胺(白粉病)、硅噻菌胺(全蚀病)、萎锈灵(黑穗病、黄萎病、立枯病、防腐剂、具有生长刺激作用)、甲呋酰胺(黑穗病)、呋吡菌胺(纹枯病、菌核病、白绢病)、啶酰菌胺(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甲磷菌胺、氟菌胺 通过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破坏病菌呼吸而致效 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多数酰胺类杀菌剂的杀菌谱比较窄,近期又有许多新颖的化合物商品化,最明显的结构特点是杂环,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和啶酰菌胺(boscalid)具有较广的活性谱。 氟吗啉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丙烯酰胺类杀菌剂。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创制的农用杀菌剂、是首次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的农用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对卵菌亚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霜霉病、疫病如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疫病、辣椒疫病、烟草疫病等有优异的活性。 噻氟菌胺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即在真菌三羧酸循环中抑制琥珀酸酯脱氢酶的合成。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和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有活性,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立枯病等有特效。

氰菌胺和双氯氰菌胺分别是由日本农药公司和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 环酰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各种灰霉病以及相关的菌核病、黑斑病等。 硅噻菌胺是含硅的噻酚酰胺类杀菌剂。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是ATP 抑制剂。主要用于小麦全蚀病的防治。 呋吡菌胺(纹枯病、菌核病、白绢病)是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抑制真菌线粒体中琥珀酸的氧化作用,具有优异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噻唑菌胺(ethaboxam)是韩国LG农化公司研制开发的噻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病害。 噻酰菌胺(tiadinil)是由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噻二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 啶酰菌胺(白粉病、灰霉病、各种腐烂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0(boscalid)是由巴期夫公司开发的吡啶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菌核病、锈病、马铃薯早疫病和灰霉病等。 吡噻菌胺(penthiopyrad)是由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等。 氟啶酰菌胺(fluopicolide)和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分别由拜耳和先正达公司开发,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均对霜霉病有特效。 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 乙菌利(黑穗菌核白粉)、异菌脲(灰霉病)、腐霉利(菌核病、灰霉病、黑星病、褐腐病、大斑病)、乙烯菌核利(菌核菌、白粉、黑斑病、灰霉病)、克菌丹(地下地上方方面面保护)、灭菌丹(多种病害)、菌核利(菌核病、灰霉病)传统杀菌剂,通过抑制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破坏类酯类和膜的合成而致效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基本上所有真菌病害:嘧菌酯、氟嘧菌酯、醚菌酯、唑菌胺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

用阿维菌素类药物防治猪寄生虫注意事项

用阿维菌素类药物防治猪寄生虫注意事项 1、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注射液和预混剂慎用于哺乳仔猪,特别是 不要超剂量使用,否则容易引起中毒;在哺乳期间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给母猪驱虫时不要超剂量使用,因为用药后这3种药物有相当一部分药物会通过乳汁排出,容易引起仔猪中毒;在哺乳期间给母猪驱虫可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注射液,给药剂量为0.3mg/kg,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此药很少通过乳汁排泄,能保证哺乳仔猪的安全。 2、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中毒后无特效解救药物,只能采取对症治 疗措施缓解。 3、由于猪蛔虫和疥螨传染性很强,危害大,容易复发,在使用AVMs防治猪蛔 虫和疥螨时,提倡全群用药,能提高规模化猪场蛔虫和疥螨的防治效果。 4、在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注射液防治疥螨时需在给药后7-14天重复给药一 次,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预混剂防治疥螨时用药需用足7天,否则容易复发。 5、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防治猪鞭虫的效果在80%左右,且波动较 大,在防治猪鞭虫最好与其它药物(如芬苯达唑)合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6、由于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预混剂用量很少,在伴料给药时最好先与少量饲 料混于后再与多量饲料混匀,否则容易导致饲料中药物不均匀,影响驱虫效果。 7、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对虾、水生生物、某些鱼类、蜜蜂有很强 的毒性,残留药物的包装不要污染水源和花,用用药后的猪粪便作为鱼、虾饲料时也要考虑这方面的影响。 8、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作用机理、抗虫谱 很相似,同时使用毒性有相加作用,没必要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甚至可能导致中毒。由于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的同类产品很多,商品名千变万化,在购买和使用此类产品时应注意其有效成份,防止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

(完整版)三唑类杀菌剂的特点

三唑类杀菌剂的特点 特点:广谱----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的许多种病原真菌有很高的活性,但对卵菌类无活性;高效----药效高、用药量减少、仅为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的1/10-1/5;持效期长----叶面15-20天,种子处理80天左右,土壤处理100天,均比一般杀菌剂长,且随用药量的增加而延长;内吸输导性好,吸收速度快,施药2小时后三唑酮被吸收的量已能抑制白粉菌的生长;具有强的预防保护作用,较好的治疗作用,熏蒸和铲除作用。 (1)三唑酮:粉锈宁,三唑类杀菌剂,对白粉病、锈病、黑穗病有特效。三唑酮是高效、持效期长的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熏蒸作用,作用机理: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 (2)戊唑醇:三唑类杀菌剂,内吸性强、在作物体内向顶传导,杀灭作物体内的病菌。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可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病菌。 ※禾谷类作物病害:小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小麦白粉病、锈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黑穗病 ※果树病害: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香蕉叶斑病 (3)腈菌唑:三唑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内吸性强,对病害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苹果、梨黑星病、苹果和葡萄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麦类的腥黑穗病、散黑穗病、 ※黄瓜白粉病 (4)丙环唑: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有内吸性,可被作物根、茎、叶吸收,并能在植物体内向顶输导,抑菌谱较宽,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中许多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对卵菌病害无效。持效期一个月左右。 ※麦类病害:小麦白粉病、条锈病、颖枯病、大麦叶锈病、网斑病、燕麦冠锈病、小麦全蚀病 ※果树病害:葡萄白粉病、炭疽病 ※蔬菜病害:瓜类白粉病、菜豆锈病、番茄白粉病、韭菜锈病、辣椒褐斑病、叶枯病 ※花生叶斑病 (5)氟硅唑:三唑类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渗透性强,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部分半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梨黑星病、对苹果轮纹烂果病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防治黄瓜黑星病、蔬菜白粉病,小麦锈病、白粉病、颖枯病和大麦叶斑病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摘要:昆虫生长调节剂是通过干扰昆虫正常生长发育,致使昆虫个体活动能力下降或死亡,从而导致种群灭绝的一类特异性杀虫剂。本文综合介绍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发展概况,详述保幼激素类似物、蜕皮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种类及其开发应用研究情况,并对其毒理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目前研究表明该类药剂对害虫具高效,对环境污染小,保护害虫天敌,具有明显的选择活性。昆虫生长调节剂虽然发展缓慢,但是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昆虫生长调节剂;毒理机制;研究应用 1.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发展概况 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s)是通过抑制昆虫生理发育,如抑制蜕皮、抑制新表皮形成、抑制取食等导致害虫死亡的一类药剂。1967年威廉姆斯提出以保幼激素(JH)及蜕皮激素(MH)为主的昆虫生长调节剂作为第三代杀虫剂。1985年赵善欢认为昆虫生长调节剂应包括保幼激素(JH)、蜕皮激素(MH)及其类似物、抗保幼激素(JH)、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植物源次生物的拒食剂、昆虫源信息素、引诱剂等干扰害虫行为及抑制生长发育特异性作用的缓效型“软农药”,从而拓宽了昆虫生长调节剂的范畴。由于应用此类药剂有利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符合人们保护生态要求,曾一度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进行开发研究。后因第二代有机合成杀虫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能高效、经济地防治害虫,致使昆虫生长调节剂步入低谷。但随着“农药万能论”思潮的蔓延,“3R”不断加剧,人们对农药的概念又从“杀生物剂”转向寻找“生物合理农药”或“环保和谐农药”的新型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重新得到重视。由于其作用机理不同于以往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传统杀虫剂,毒性低、污染少、对天敌和有益生物影响小,有助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有益于人类健康,因此被誉为“第三代农药”、“二十一世纪的农药”、“非杀生性杀虫剂”、“生物调节剂” ,“特异性昆虫控制剂”,由于它们符合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总目标,迎合各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所关注的农药污染的解决途径这一热点,成为全球农药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领域。 2.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开发应用 根据其作用方式以及化学结构主要分为保幼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和蜕皮激素类似物等(白小军等,2006)。 2.1 保幼激素类似物 保幼激素类似物是指以昆虫体内保幼激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具有保幼激素活性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及蜕皮类活性物质相比较,对昆虫显示药剂活性的生理期更短。因此,要获得最佳杀虫效果必须选择最佳施药时期。因而在昆虫生长调节剂中,该类化合物的商品化品种较少。目前能够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卫生害虫防治的主要产品有: (1)吡丙醚(pyriproxyfen),属苯醚类化合物,能抑制幼虫的发育,在我国登记的有日本住友公司生产的灭幼宝(Sumilarv)0.5%颗粒剂,用于防治蚊、蝇、蜚蠊等卫生害虫,对蜚蠊有特效。据报道吡丙醚对同翅目、缨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害虫均有高效,用量少,持效期长,对作物环境安全。

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

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 目前生产上提倡使用阿维菌素、锐劲特及其与毒死蜱、丙溴磷、氟铃脲等农药的复配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这些药不仅对稻纵卷叶螟1~2龄低龄幼虫有效,而且对稻纵卷叶螟3龄以上已卷叶危害的大龄幼虫也有效。目前还没有稻纵卷叶螟对阿维菌素、锐劲特、氟铃脲等农药产生抗药性的报道。使用这些农药后田间出现稻纵卷叶螟大龄幼虫很快不吃食并逐渐死亡,低龄幼虫很快又出现并正常吃食、生长的情况,不会是因为这些低龄幼虫有抗药性,而是与这些农药本身的一些特点有关。 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为阻碍神经传导,导致昆虫麻痹,不能正常活动而死亡。这一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因而它与其他类型的药剂无交互抗性。阿维菌素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杀卵作用,主要是胃毒作用,昆虫食入药物10小时后就中毒,24小时死亡,而触杀效果缓慢,需要3~4天左右才致死。阿维菌素没有内吸性,喷药后药物不能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但它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喷药后药物可渗透到叶片的表皮下(在植物表面残留少,因而对益虫损伤小),杀死表皮下的害虫,而且药物能在叶片表皮下形成贮药层,因而具有较长的持效期,持效期一般可达半个月以上。 阿维菌素没有内吸性,这很可能是喷药后田间大龄’幼虫不吃食而低龄幼虫仍然出现并正常吃食和生长的真正原因。稻纵卷叶螟四(二)代、五;0(三)代田间蛾源主要从南方随风雨迁入,这两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田间通常有多个蛾迁入峰,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发生重,蛾迁入期长,总体表现为田间源源不断地有大量蛾迁入。这一时期田间水稻不断地有新生叶长出(一般5~7 天长出一张叶)《四(二)代、五(三)代虫发生期一般在水稻12~15叶期就是7月至8月上旬北方的》,喷药时药物只能喷到已抽出的叶片上,并被其吸收,喷药后新长出的叶子上没有药物,而稻纵卷叶螟成虫特别喜欢在新生叶上产卵,这些叶片自然就成为受害对象。到六(四)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情况就会发生很大变化。一是六(四)代蛾源主要由本地繁殖,基本没有外来虫源,田间不会有大量成虫源源不断迁入;二是此时水稻一般剑叶已抽出,喷药后所有的稻叶都能得到保护,在阿维菌素半个月的保护期后,稻叶长得比较老健,不太适合稻纵卷叶螟幼虫卷叶和吃食生长,这时候即使田间有少量幼虫发生,也不会形成大的危害,一般不需要再用药防治。 锐劲特作用机理也很独特,与有机磷、菊酯类农药以及阿维菌素等农药没有交互抗性。锐劲特有较强的触杀、胃毒作用,并且有很强的内吸性,但药物在水稻等作物体内主要向下传导(因而对主要从茎基部蛀入危害的水稻二化螟等害虫防效极佳),向上即向新生叶传导较少,对喷药后新长出的叶片保护效果不是太好。在水稻剑叶抽出后再喷施锐劲特防治稻纵卷叶螟,则对水稻所有叶片都有良好保护作用,而且持效期可达半个月以上。 掌握了农药的特点,就可以根据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和水稻生长情况采取合理的用药防治措施。在防治四(二)代、五(三)代稻纵卷叶螟时,最好在各代第一个蛾迁入峰过后一周左右幼虫孵化高峰期使用毒死蜱、丙溴磷等农药,在第二个幼虫孵化高峰期至1~2龄幼虫高峰期使用阿维菌素、锐劲特及其与氟铃脲、毒死蜱、丙溴磷等农药的复配剂。对六(四)代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剑叶完全抽出前,只要田间新增虫苞数量不超过防治指标(百穴15个),就可以暂缓用药,等剑叶抽出后再大剂量喷施一次药,将所有叶片都保护起来。这样有利于减少打药次数,节省用药成本,并取得良好的保产效果。 另外,目前生产上在用药防治稻纵卷叶螟时加水量普遍较少,这也是影响防效的重要原因。阿维菌素等农药不具有内吸性的特点决定了药喷到哪儿就只能保护到哪儿,漏喷药叶片不能得到保护,而且幼虫在这些叶片上取食,长大后耐药性增强,转移危害时甚至可能对喷

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残留研究分析

5%阿维菌素微乳剂在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摘要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的应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带来的是环境的污染。安全、低毒、高效、无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农药受到人们的青睐,阿维菌素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型农药,它具有高效、广谱、持效期长、易降解等优点,对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研究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阿维菌素的残留量的分析方法。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经衍生化后,高效液相色谱(FLD检测器)测定。阿维菌素在三种不同添加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27%、95.47%、96.34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7%、2.29%、3.38%。由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阿维菌素的半衰期为5.2天,阿维菌素最终残留量均小于最大残留限量0.02 mg/kg。 关键词:阿维菌素;土壤;残留分析;液相色谱

Residues of 5% Avermectin micro-emulsion in the soil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pesticides to improve crop yield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but at the same time bring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afety, low toxicity, high efficiency, no residue, no pollution of biological pesticide, get the favour of people, as a kind of new type biological pesticide abamectin, it has high efficiency, broad spectrum, long hold effect, easy degradation, the residues in the soil of analysis and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is subject set up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bamectin in soil residue analysis method. With ethyl acetate as the extraction agent, after derivatiza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determination (FLD) detector. Abamectin in three different dosager,the average recovery are 95.27%, 95.47% and 96.34% ,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are 3.47%, 2.29% and 3.38% . Abamectin by digestion dynamics and final residues in the soil of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lf-life of abamectin was 5.2 days, abamectin final residues are smaller than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s of 0.02 mg/kg. Keywords:avermectin; soil; residue analysis; liquid chromatography

合理使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药害的发生

合理使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药害的发生 合理使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药害的发生 上面我们提到,三唑类药剂具有杀菌广谱的特点,对于多种病原真菌有很高的活性,但对霜霉病、疫病等卵菌病害和细菌性病害无效果。三唑类杀菌剂除有显著的防病治病效果外,对植物的生长亦有较强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在三唑类杀菌剂的开发应用初期即被人们所认识。在棚室中应用发现,苯醚甲环唑、戊唑醇、腈菌唑、氟硅唑等相对于丙环唑、烯唑醇等安全性较高,建议菜农在使用各种三唑类杀菌剂时,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常用三唑类药剂的使用特点。 苯醚甲环唑的商品主要是10%水分散粒剂,苯醚甲环唑杀菌广谱,对各类作物上的白粉病、锈病、黑星病、叶斑病、蔓枯病、早疫病、立枯病、根腐病、叶霉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安全使用倍数在1000-1500倍左右。苯醚甲环唑在控制植物长势上作用不明显,但仍应注意安全间隔期,保持在7天以上。苯醚甲环唑不宜与铜制剂混用,否则会降低药效。施药应选早晚气温低、无风时迸行。晴天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气温高于28℃、风速大于每秒5米时

应停止施药。 戊唑醇是另外一种高效较为安全的三唑类药剂,现在市面上销售最多的是25%可湿性粉剂和43%悬浮剂。戊唑醇 杀菌广谱,从棚室中的使用结果来看,对于各种蔬菜的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立枯病、根腐病、叶霉病和各种斑点病害的防治效果都较为明显,尤其是茄果类蔬菜的叶部斑点病,效果较好。建议菜农25%可湿性粉剂安全使用倍数在 1500-2500倍,43%悬浮剂的安全使用倍数在3000-4000倍之间,大田作物使用时可适当增加用药量。 氟硅唑在市面上销售的主要是40%乳油,商品名为福星。氟硅唑是活性最高的三唑类有机硅杀菌剂,安全使用浓度在6000-10000倍之间。氟硅唑对各类蔬菜的白粉病、黑星病、叶斑病、锈病等防效较好。氟硅唑残效期较长,容易产生累积毒性,建议间隔期10天以上。 腈菌唑对叶霉病、锈病、白粉病、黑星病等防治效果较好。腈菌唑的各种含量的包装较多,剂型也较多,在市面上最为普遍的是25%、12.5%乳油和40%可湿性粉剂较为普遍,所以建议菜农在购买时要注意含量和剂型,避免用药过量。腈菌唑持效期较长,半衰期大约在66天,对作物有一定的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常用杀菌剂的分类及简介 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一)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 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 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 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世高、丙环唑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 霉素、农抗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炭疽福美、杀毒矾、霜脲锰锌、甲霜灵• 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 克菌丹等。 (二)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分 1、保护剂在病原微生物没有接触植物或没浸入植物体之前, 用药剂处理植物或周围环境,达到抑制病原孢子萌发或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以保护植物免受其害,这种作用称为保护作用。具有此种作用的药剂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硫酸铜、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2、治疗剂病原微生物已经浸入植物体内,但植物表现病症处于潜伏期。药物从植物表皮渗人植物组织内部,经输导、扩散、或产生代谢物来杀死或抑制病原,使病株不再受害,并恢复健康。具有这种治疗作用的药剂称为治疗剂或化学治疗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春雷霉素等。 3、铲除剂指植物感病后施药能直接杀死已侵入植物的病原物。具有这种铲除作用的药剂为铲除剂。如福美砷、石硫合剂等。 (三)按杀菌剂在植物体内传导特性分 1、内吸性杀菌剂能被植物叶、茎、根、种子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经植物体液输导、扩散、存留或产生代谢物,可防治一些深入到植物体内或种子胚乳内病害,以保护作物不受病原物的浸染或对已感病的植物进行治疗,因此具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如多菌灵、力克菌、绿亨2号、多霉清、霜疫清、甲霜灵、乙磷铝、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粉锈宁、、杀毒矾、拌种双等。 2、非内吸性杀菌剂指药剂不能被植物内吸并传导、存留。目前,大多数品种都是非内吸性的杀菌剂,此类药剂不易使病原物产生抗药性,比较经济,但大多数只具有保护作用,不能防治深入植物体内的病害。如硫酸锌、硫酸铜、多果定、百菌清、绿乳铜、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硫合剂、草木灰、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此外,杀菌剂还可根据使用方法分类,如种子处理剂、土壤消毒剂、喷洒剂等。

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

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 发布: 2009-05-26 | 作者: admin | 来源: 转载 | 查看: 次 兽用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研究进展 摘要: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目前最优良的一类广谱高效兽用抗寄生虫药物。本文就该类药物的不同剂型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和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阿维菌素类药物;剂型;毒理学;临床应用 阿维菌素类(Avermectins,AVMs)药物是由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产生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物,目前,在这类药物中已商品化的有阿维菌素(Avermectin,AVM)、伊维菌素(Ivermectin,IVM)、多拉菌素(Doramectin)和依立菌素(Eprinomectin)。阿维菌素类药物由于其优异的驱虫活性和较高的安全性,被认为是目前最优良、应用最广泛、销量最大的一类新型、广谱、高效、安全和用量小的兽用抗内、外寄生虫药,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在畜禽内、外寄生虫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制剂研究 不同制剂形式决定着阿维菌素类药物给药方式,并对其作用、药代动力学特征等具有明显的影响。如潘保良等[1]对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与阿维菌素普通注射液(阿福丁注射液)药物动力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和阿福丁注射液在绵羊体内均呈二室代谢模型。长效注射液以1mg/kg体重进行颈部皮下注射得到以下药动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α=9.59h,消除半衰期 t1/2β=292.97h,达峰时间tmax=47.46h,最大血药浓度Cmax=13.91ng/mL,曲线下面积AUC=6235.48ng/mL·h,消除率CIB=0.034L/kg·h,表观分布容积 Vd=13.7L/kg。将阿福丁注射液以0.2mg/kg体重进行颈部皮下注射的药动学参数为:t1/2α=9.05h,t1/2β=144.34h,tmax=12.63h,Cmax=8.52ng/mLAUC=1017.35n g/mL·h,CIB=0.22L/kg·h,Vd=14.5L/kg。即阿维菌素长效注射液比普通注射液吸收慢、消除慢,在体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长,长效注射液维持有效血药浓度(0.5ng/mL血浆)的时间长于49d,而阿福丁注射液不足21d。又比如IVM对巴特斯细颈线虫(Nematodirusbattus)内服给药的效果优于注射给药,但对于痒螨,只有注射给药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因此,对阿维菌素类药物的剂型改进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已经开发并应用于兽医临床的阿维菌素制剂主要有预混剂、片剂、注射剂、口服液剂、粉剂、浇泼剂、喷雾剂、控释剂等,也研制开发出依维菌素预混剂、片剂、注射剂、口服液剂、糊剂、浇泼剂、控释剂等,研制开发出多拉菌素注射剂和浇泼剂及依立菌素浇泼剂等。这些制剂可以满足不同动物、不同饲养方式、不同寄生虫的用药需求,为广泛推广应用阿维菌素类抗寄生虫药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陈克强等[2]将灭虫丁-7051混于兔用饲料粉中制成颗粒药料驱杀兔疥螨和兔耳痒螨,克服了经口投服操作麻烦、适口性差和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缺点,且不影响药效。罗延红等[3]研制了供内服和外用的阿维菌素驱虫速溶片剂,对辅料进行了初步筛选,选择5种材料或颗粒(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纤维素、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颗粒),采用正交试验法L8(27)探讨了最佳处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为245nm处绘制阿维菌素标准曲线。三批阿维菌素片剂样品含

绿化苗木常用杀菌剂和杀虫剂

常用杀菌剂和杀虫剂 (一)杀菌剂 1.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花木表面保护性杀菌剂。 它的特点是历史悠久,杀菌力强,药效范围广,作用持久。 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和水配制而成的。 配好的波尔多液,是一种天蓝色的胶状悬液,杀菌主要成分是碱式硫酸铜。波尔多液刚配好时悬浮性好,也具一定的稳定性,但搁置久后,悬浮的胶粒就会互相聚合沉淀,最终形成结晶。 该药液要现配现用,不宜贮存。 由于波尔多液呈碱性,与其他农药混用时应注意该特性,配制时忌用金属容器,否则易产生腐蚀作用。 波尔多液的配制: 根据硫酸铜和石灰的比例,将波尔多液分为等量式1:1、半量式1:0.5、倍量式1:2、多量式1:(3~5)和少量式1;(0.25~0.4)等类别。 波尔多液倍数,则是以硫酸铜与水之比例,例如160倍的波尔多液,即表示在160份水中有1份硫酸铜。实践中常两者结合,表示配合的比例。如等量式波尔多液100倍液,其配合比例为硫酸铜:石灰:水=1:1:100。 通常使用下列三种波尔多液,其原料配合量为: ①硫酸铜1公斤+生石灰1公斤+水100公斤,也就是1%等量式波尔

多液。 ②硫酸铜0.5公斤+生石灰1公斤+水100公斤,这便是0.5%倍量式波尔多液。 ③硫酸铜0.5公斤+生石灰0.5公斤+水100公斤,即0.5%等量式波尔多液。各种花木对波尔多液中铜离子敏感程度不一。 桃、梅、李、柿最敏感,故在生长期,对桃树不使用波尔多液; 樱桃、葡萄、柑桔对铜离子不敏感,但葡萄对石灰较敏感,通常要用石灰少量式的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有几种,其中两液法、稀铜浓石灰乳法较好。两液法是将硫酸铜和生石灰分别溶化于等量的水中,同时将两液倒人第三个容器中,边倒边搅均匀即成。 在配制杀菌剂时,此法常用,但需要三个容器,操作比较费事。 而稀铜浓石灰法,即用多量的水溶硫酸铜,用少量水溶石灰,配成稀铜浓石灰乳,然后将稀硫酸铜液均匀倒入浓石灰乳中,边倒边搅即成。波尔多液的防病作用,是铜离子对病菌的毒杀作用。 波尔多液喷洒在花木表面上,能形成水溶性很低的一层薄膜,它受到植物分泌物、空气中二氧化碳及病菌孢子萌发时分泌出来的有机酸作用,游离出铜离子。 当铜离子进入菌体后,使细胞原生质凝固变性,造成病菌死亡,达到防病的效果。 2.石灰硫磺合剂 石灰硫磺合剂简称石硫合剂,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是一种重要的药剂,

阿维菌素中毒与解救

犬阿维菌素中毒与解救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广谱的新型驱虫药,对动物体内线虫及疥螨、蜱、血虱等几乎所有体外寄生虫都有很强的驱杀效果。无论从药理作用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按推荐剂量使用阿维菌素类完全可以收到满意的驱虫效果,而且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但由于用户用药时的疏忽大意,主要是不注意看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中明确指出柯利类犬只慎用或禁用)及擅自加大用药剂量等而致药物中毒的事例时有发生。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维菌素的作用机理和引起狗狗中毒的原因。 阿维菌素是由阿佛曼链霉菌经液体发酵加工而成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其中Bla 为主要活性成分,属于新型大环内酯类高效生物农、兽药,阿维菌素通过剌激神经传递介质y-氨基丁酸的释放,干扰节肢动物正常的神经生理活动,而起到杀虫作用,而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外周神经传递过程无此物质参与,因而对人及哺乳动物很安全,这一点与青霉素仅干扰构成细胞壁的一种重要组分的合成,从而有效地杀死细菌,而哺乳类动物细胞中不存在这种组分,因而对哺乳类动物细胞的合成没有影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阿维菌素是大分子药物,一般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中,但苏牧或幼犬因为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药物得以进入脑细胞,从而造成中毒(这也是苏牧容易对其他药物产生过敏中毒的原因)。苏牧皮下注射0.1~0.2mgkg体重,即会出现中毒反应。 中毒犬只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及中枢神经抑制症状(超量使用阿维菌素还可能引起孕畜流产),先期表现为呻吟,流诞,步态蹒跚,继而出现全身震颤性痉挛,头后仰、脖颈与四肢痉挛,舌麻痹伸出口外,舌面干裂,眼球完全被第三眼睑覆盖。后期呼吸快而浅表,心音弱而心率缓慢,血压及体温下降,四肢及耳端变冷,听觉、痛觉、关节反射及肠蠕动音消失,最后死亡。 由于阿维菌素没有特效解毒药,治疗主要以催吐、泻下、吸附或利尿为主,以减少药物的吸收和加速药物的排泄。 (1)肌注强尔心、尼可刹米、速尿; (2)5%糖盐水、50%葡萄糖液、维生素C、A TP、辅酶A、肌苷、复合VB等配合静脉滴注; (3)肌注强力解毒敏,1次日; (4)口服药物的以口服补液盐溶液灌肠;一般经过3-5天的治疗,都可以脱离危险恢复正常。强力解毒敏是阿维菌素中毒解救有效药物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铵,肌注后中毒症状可以很快缓解。 使用阿托品解毒不仅无效,反而使症状加重,甚至导致死亡,阿托品属于抗胆碱药中的M 胆碱受体阻断药即节后抗胆碱药,能阻断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效应器上的M受体,表现出松弛多种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扩散瞳孔等作用。 阿维菌素还会影响犬只的繁殖,母犬会出现死胎、畸形,公犬会导致精子活性降低,建议使用过阿维菌素的犬只半年内不要进行繁殖。

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类杀菌剂(triazolefungicides)为有机杂环类化合物,是七十年代以来发展的一类高效杀菌剂。三唑酮是国内第一个商品化的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问世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应用历史。由于其对作物多种病原菌具有高效、内吸、广谱的作用,而成为目前应用范围广、使用方法灵活、防治效果好、最具开发应用潜力的一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的多种病害,如危害叶部的锈病、白粉病,危害根部的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以及危害穗部的黑穗病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综观小麦病害的化学防治历史,可以说,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虽然麦田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小麦病害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加重,但随着三唑类杀菌剂在各小麦产区的广泛应用,对控制小麦病害危害、降低损失和保障小麦丰产丰收以及小麦病害化学防治水平的提高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1三唑类杀菌剂的研制和开发 三唑类杀菌剂第一个商业化的产品—三唑酮,首先由德国拜耳公司于1974年研制成功,该公司于七十年代还开发了三唑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住友公司和瑞士诺华公司分别开发出了烯唑醇和丙环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拜耳公司将其率先研制开发的戊唑醇投入市场。上述5种药剂是目前国内常用的防治小麦病害的三唑类杀菌剂,尤以已国产化的三唑酮、三唑醇和烯唑醇应用普遍。目前,意大利Isagro公司、美国氰胺公司和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又分别研制开发了氟醚唑(tetraconazole)、羟菌唑(metconazole)、环菌唑(triticonazole)等新型的三唑类化合物,这些新近开发的三唑类杀菌剂,除对禾谷类作物锈病、白粉病有活性外,对纹枯病等病害亦有很好的活性且持效期长,与常用的三唑酮等三唑类杀菌剂相比,分子结构变化很大,且大多含氟。 2三唑类杀菌剂的防病增产机理 2.1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 众所周知,三唑类杀菌剂除有显著的防病治病效果外,对植物的生长亦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在三唑类杀菌剂的开发应用初期即被人们

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昆虫生长调节剂以其高选择性、低毒、不易产生抗性、生态安全而被认为是一类理想的农药,一直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和高活性化合物合成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双酰肼类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昆虫生长调节剂;双酰肼类;作用机理;合成;修饰 中图分类号:S48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005-05 昆虫生长调节剂包括蜕皮激素、保幼激素、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等。双酰肼类作为十分重要的商品化昆虫生长调节剂品种,以其高选择性、微毒甚至无毒、不易产生抗药性、环境友好成为第三代农药,被普遍认为是一类理想的杀虫剂。本文综述了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化学物合成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双酰肼类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提供参考。 1 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蜕皮激素是昆虫前胸腺分泌的一种内激素,主要为类固醇类物质,如20-羟基蜕皮酮(20E)。天然蜕皮激素结构复

杂,分离困难,很难大规模应用。抑食肼以及美国罗姆-哈斯公司随后开发的虫酰肼、甲氧虫酰肼等几种双酰肼类杀虫剂在结构上完全不同于天然蜕皮激素,却能模拟20E与蜕皮激素受体复合物相互作用,实现蜕皮激素的功能。药剂与受体复合物结合后,与蜕皮激素作用类似,激活基因表达,启动蜕皮行为。然而,昆虫完成正常蜕皮是由蜕皮激素、保幼激素、羽化激素等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1],由于双酰肼类化合物只是模拟蜕皮激素作用,使“早熟的”昆虫蜕皮开始后却不能完成,而导致昆虫死亡。这种蜕皮中止可能是由于血淋巴和表皮中的双酰肼类化合物抑制了羽化激素释放所致[2],也可能是由于大量保幼激素的存在造成的,因为只有在保幼激素浓度降低、蜕皮激素大量存在情况下才能完成变态蜕皮[3]。Wing 等发现抑食肼(RH-5849)能在烟草天蛾幼虫的任何阶段使蜕皮提前启动,这种提前启动蜕皮的现象不需内源20E的存在[4]。 昆虫取食中毒剂量的双酰肼化合物RH-5849或虫酰肼(RH-5992)后,4~6 h内停止进食,并开始蜕皮;1 d后中毒昆虫的头壳早熟开裂,准备蜕皮而又不能继续[5-6],造成中毒昆虫头壳下形成的新表皮骨化、鞣化不完全,中毒昆虫排出后肠,血淋巴和蜕皮液流失,导致脱水,最终死亡。RH-5849能抑制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的雌性昆虫卵巢管的发育,对雌性成虫有化学不育活性;RH-5849可导致美洲

阿维菌素中毒的原因和狗狗中毒抢救

阿维菌素中毒的原因和狗狗中毒抢救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广谱的新型驱虫药,对动物体内线虫及疥螨、蜱、血虱等几乎所有体外寄生虫都有很强的驱杀效果。无论从药理作用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按推荐剂量使用阿维菌素类完全可以收到满意的驱虫效果,而且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但由于用户用药时的疏忽大意,主要是不注意看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中明确指出柯利类犬只慎用或禁用)及擅自加大用药剂量等而致药物中毒的事例时有发生。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维菌素的作用机理和引起狗狗中毒的原因。 阿维菌素是由阿佛曼链霉菌经液体发酵加工而成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其中Bla 为主要活性成分,属于新型大环内酯类高效生物农、兽药,阿维菌素通过剌激神经传递介质y-氨基丁酸的释放,干扰节肢动物正常的神经生理活动,而起到杀虫作用,而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外周神经传递过程无此物质参与,因而对人及哺乳动物很安全,这一点与青霉素仅干扰构成细胞壁的一种重要组分的合成,从而有效地杀死细菌,而哺乳类动物细胞中不存在这种组分,因而对哺乳类动物细胞的合成没有影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阿维菌素是大分子药物,一般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中,但苏牧或幼犬因为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药物得以进入脑细胞,从而造成中毒(这也是苏牧容易对其他药物产生过敏中毒的原因)。苏牧皮下注射0.1~0.2mg/kg体重,即会出现中毒反应。 本文由盖德化工网(https://www.doczj.com/doc/ff2110304.html,)收集、整理! 盖德化工导航https://www.doczj.com/doc/ff2110304.html,/化工人必备的化工导航工具!

中毒犬只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及中枢神经抑制症状(超量使用阿维菌素还可能引起孕畜流产),先期表现为呻吟,流诞,步态蹒跚,继而出现全身震颤性痉挛,头后仰、脖颈与四肢痉挛,舌麻痹伸出口外,舌面干裂,眼球完全被第三眼睑覆盖。后期呼吸快而浅表,心音弱而心率缓慢,血压及体温下降,四肢及耳端变冷,听觉、痛觉、关节反射及肠蠕动音消失,最后死亡。由于阿维菌素没有特效解毒药,治疗主要以催吐、泻下、吸附或利尿为主,以减少药物的吸收和加速药物的排泄。 (1)肌注强尔心、尼可刹米、速尿; (2)5%糖盐水、50%葡萄糖液、维生素C、ATP、辅酶A、肌苷、复合VB等配合静脉滴注; (3)肌注强力解毒敏,1次/日; (4)口服药物的以口服补液盐溶液灌肠;一般经过3-5天的治疗,都可以脱离危险恢复正常。强力解毒敏是阿维菌素中毒解救有效药物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铵,肌注后中毒症状可以很快缓解。 使用阿托品解毒不仅无效,反而使症状加重,甚至导致死亡,阿托品属于抗胆碱药中的M胆碱受体阻断药即节后抗胆碱药,能阻断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效应器上的M受体,表现出松弛多种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扩散瞳孔等作用。 阿维菌素还会影响犬只的繁殖,母犬会出现死胎、畸形,公犬会导致精子活性降低,建议使用过阿维菌素的犬只半年内不要进行繁殖。

三唑类杀菌剂

三唑类杀菌剂使用技巧 三唑类是目前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杀菌剂,但恐怕很多人对三唑类杀菌剂的特性不是很了解,也就少了一些应用技巧。 三唑类杀菌剂使用技巧,你了解多少? 真菌属于细胞生物,也就是真菌的菌丝和孢子都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和植物、细菌一样,真菌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大多数真菌的细胞壁中,以几丁质和葡萄糖为骨架,里面填充着来源于细胞膜分泌的各种多糖类和糖蛋白类物质。 和其它生物不一样,真菌的细胞膜中含有大量的麦角甾醇类物质。这类物质是由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合成的。 三唑类杀菌剂就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这些麦角甾醇的合成达到抑菌和杀菌的效果。 三唑类杀菌剂使用技巧,你了解多少?

没有正常细胞膜的真菌,也就难以形成正常的细胞壁。 最终整个菌体就会解体、死亡。 1、三唑类杀菌剂是针对真菌性病害的药剂,对细菌、病毒等病原菌造成的病害无效。 植物病原真菌在侵染寄主组织之前,先由有性孢子或菌丝萌发为无性孢子,无性孢子产生芽管或吸器,再侵入进植物组织内。 产生无性孢子的时候,自然会同时合成细胞膜和细胞壁。 2、三唑类杀菌剂的最佳使用时机是病害侵染的初期,此时的病菌开始在寄主体内一边汲取有机营养一边发育形成新的无性孢子。因此,三唑类杀菌剂是治疗性杀菌剂。 3、生产中,三唑类最好和其它杀菌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效果会更好。比如,和吡唑醚菌酯、铜制剂、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复配,先消灭大部分萌发前的病菌孢子,再清理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残余; 4、不同的三唑类杀菌剂品种防治谱不一样,有时候两种三唑类杀菌剂可以混配在一起,发挥更好的杀菌效果。例如,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戊唑醇,咪鲜胺和抑霉唑等。 三唑类杀菌剂的开发历经三个阶段,是在科学家陆续研究清楚主要植物病原真菌各自的麦角甾醇合成机制以后,有针对性的合成了不同的三唑类杀菌剂品种。到目前为止,三唑类杀菌剂已经超过40个品种。 5、三唑类杀菌剂对霜霉病、疫病等由低等真菌侵染造成的病害无效。

杀菌剂的分类及使用

杀菌剂的分类及使用 对杀菌剂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使用特点。 1、按作用原理分类 1、1保护性杀菌剂: 定义:在病原菌尚未接触寄主组织前施药,形成一种保护层以阻止病菌萌发与入侵,从而使植物得到保护。 特点:一般具有广泛性和耐抗药性,可连续使用。 分类代表:主要包括代森锰锌类杀菌剂、矿物源类保护剂和铜制剂类。 1) 代森锰锌类杀菌剂。主要是控制病菌侵染,防治果树上的锈病、早期落叶病、炭疽病等。常用产品有代森锰锌、喷克、易保、新万生、比克、科博等。 2) 铜制剂。可防治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黑星病和细菌性溃疡病等多种病害(波尔多液等对作物安全性较差,且易引发红蜘蛛,影响农产品外观质量)。主要有碱式硫酸铜、绿得宝、绿乳铜等。 3) 矿物源类保护剂。属选择性杀菌、杀螨、杀虫剂,作用成分是硫,可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如腐烂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等,同时对越冬螨、介壳虫的幼虫和若虫有效。常用产品有硫磺、石硫合剂、晶体石硫合剂、多硫化钡、硫悬浮剂等。 1、2 内吸治疗性杀茵剂 定义:使用后能渗入树体内或被树体吸收后在体内传导,具有抑制和杀灭侵入植物组织内部的病原菌,使作物恢复健康的杀菌剂, 特点:一般专化性较强,强调对症下药,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 分类代表: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有机杂环类制剂(苯并咪唑类和硫脲基甲酸酯类等)。 1)农用抗生素。本身无杀菌作用,主要是对植物病源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能使病菌孢子发芽管和菌丝末端膨大为球形,失去入侵能力,抑制菌丝伸长,阻碍菌丝、菌核形成和病斑出现,对果树的枝干、叶部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于病害发生初期或前期。常用产品有农抗120、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多效霉素、宝丽安、多氧素、井岗霉素等。 2)有机杂环类制剂。内吸作用强,对真菌类的子囊菌和担子菌有特效。常用产品有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三唑酮(粉锈宁)、烯唑醇、福星、世高、信生(腈菌唑)、(腈菌唑+代森锰锌)、扑海因(异菌脲)、等。 1、3 铲除性杀菌剂 定义:药物与病菌接触产生很强的还原性,将病菌迅速氧化成非活性物质, 特点:杀菌彻底迅速,无公害,是替代福美砷的最佳药物。 代表:最常用的是过氧乙酸类产品,主治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等。常用产品有百菌敌、9281、菌杀特、康菌灵等。 其他还包括在幼苗上接种病毒时期产生抗性的“疫苗杀菌剂”;诱导植物产生毒素对抗病毒的诱抗杀菌剂;通过有益病菌与有害病菌争夺营养以挤垮病菌的杀菌剂等。 2、按其化学成份分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