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之《雷雨》、《呐喊》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之《雷雨》、《呐喊》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之《雷雨》、《呐喊》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之《雷雨》、《呐喊》

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之《雷雨》、《呐喊》

六、《雷雨》

1.曹禺说:"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是说他没有一点是非观念,以坏为好吗?(5分)

答:周朴园并非没有一点是非观念,而是说他严格运用地主资产阶级的观念来衡量自己,比如说,妻子必须绝对服从丈夫,叫你吃药就吃药;为了门当户对,可以对曾经心爱的人绝情;工人必须好好工作,不得动辄罢工;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亲;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等等,只要这样做了,大家都是好人,自己自然是个典范,无可挑剔。而实际上,这样的人就成了暴君、魔鬼。

2.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繁漪的性格特征。(5分)

答:追求自由,行为反常,心理变态。

3.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周萍的性格特征。

答:生活放荡,玩世不恭,卑怯懦弱。

4.联系全剧,试对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作出评价。

答:周朴园是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基本性格特点为: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他的行为自相矛盾。性格复杂、多面,在对待家人及工人时表现得虚伪、残忍、冷酷、自私、贪婪。

5.请结合对剧本主题的理解,谈谈以"雷雨"为题的作用。

答: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作者以雷雨象征作品的社会环境,告诉人们,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雷雨即将来临;作者通过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社会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6.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答:唯利是图,专制蛮横,极端虚伪。

7简要概括《雷雨》中鲁侍萍的人物形象。

答:鲁侍萍,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又始终

保持着自己的刚毅顽强。

8.《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请简要说明。

答:在《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体现在他对鲁侍萍的怀念上应该说这种怀念是真实的。要点:①两次婚姻都不如意,难免怀念起过去与侍萍度过的快乐时光;②急于了解当年的情况,想为侍萍修墓。同时这种怀念又是虚伪的。要点:①当他得知侍萍没有死而且就在眼前时,他想把她永远打发走;②维护家庭地位,保护"好父亲"的嘴脸。

9.谈谈《雷雨》标题的作用。

答: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作者以雷雨象征作品的社会环境,告诉人们,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雷雨即将来临;作者通过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社会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10.举例分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

答:周朴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一方面,周朴园作为脱胎于封建阶级的中国第--代资产阶级,天生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但另一方面,在周朴园的内心中,又时常发生着本能与良知的剧烈冲撞。

11.当知道眼前的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时,周朴园的表现有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答:由前面的"惊愕""惶恐"转为"忽然严厉地"盘问"谁指使你来的",以至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需要到周家来"。他对侍萍的凌辱、摧残,他对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都充分暴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和冷酷、虚伪,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是一个人格卑下、没有任何仁义和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

12.试简述雷雨的含义。

答:雷雨既指自然界的雷雨,又指人物内心酝酿的"雷雨",还指中国即将到来的一种社会变革。

13.《雷雨》第-'幕开始时,四凤要去给太太繁漪送药,他父亲鲁贵却再三阻挡,想要敲诈钱财用来赌博,因为他掌握了两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你知道是哪两个吗?

答:一是大少爷周萍和四凤有暧昧关系,二是周萍又与他的后母繁漪有暖昧关系。

14.《雷雨》中的主要人物都作尽各种各样的挣扎,希望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你能举出三个这样的例子吗?

答:周萍抓住了四凤不放手,想由一个新的灵感来洗涤自己;繁漪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拾

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侍萍也抓住四凤,希望她不要重走自己当年走过的路,以永远地摆脱发生在昨天,今日又被唤起的梦;周朴园又抓住侍萍,希望借助她的明智,既结束旧梦,又维护周公馆的既成秩序;周冲也抓住四凤的手,想仰仗她的帮助,走入理想的境界。

15.《雷雨》中,周朴园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举出一两个细节加以说明。

答:主要人物周朴园是一个既有地主阶级某些特点,又有资产阶级某些特点的封建性很强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险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细节如:(1)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他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工人,进而将每个工人的抚恤金扣去300块钱。(2)强迫繁漪喝药。(3)他与鲁大海的冲突。(4)当他日思暮想的侍萍以女佣母亲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时,竟马上翻脸不认人等等。

16.《雷雨》中,四风和周萍的结局各是什么?

答:四凤触电身亡,周萍也开枪自杀。

17.《雷雨》第一幕大幕刚拉开,鲁贵就连喊三次"四凤",四凤为什么装作没有听见?

答:因为四凤知道父亲掌握了他和大少爷周萍的私情,又要来敲诈钱财用来赌博了。

18.请简析《雷雨》中鲁侍萍这一人物形象。

答:鲁侍萍,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毅顽强。

19.《雷雨》在细节描写上使用了少而精的典型细节,反映了深而广的社会内容,请举出一两个细节加以说明。

答:"吃药""电线"等细节,在刻画人物上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在情节展现中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丰富了情节,突出了戏剧的动作性。

20.周朴园为什么认为繁漪有病,一定要为她治病?

答:繁漪要求个性自由、追求人格独立的表现,与周朴园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他不仅不理解,反而视她为神经不正常,是"疯子"。他不能允许周家有这种叛逆,要"教化"她。

21.如何理解侍萍拒收周朴园的钱?

答: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善良,但是在周公馆却倍受凌辱和压迫。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表现出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周朴园的蔑视和对不公平社会的抗议,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她终于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

七、《呐喊》

1.鲁迅小说中,狂人、阿Q、孔乙己等形象各有什么典型的语言?试各写出一句来。

答:狂人:"这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救救孩子……"等

阿Q:"我总算被儿子打了,……"、"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等

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能写一句即可;个别字有出入,但不影响意思亦可。)

2.鲁迅在东京留学时为什么一开始选择医学?后来为什么弃医从文?

答:学医是为了拯救被庸医所害的病人,促进国人对维新的景仰,战争时就去当军医。后来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拯救国人的心灵,所以弃医从文。

3.请写出《呐喊》中收集的几篇小说。(列举一个1分,共5分)

答:《狂人日子》、《孔乙己》、《药》、《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

4.王胡、水生、王九妈、华大妈、仲密夫人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阿Q正传》《故乡)《明天》(药)(鸭的喜剧》

5.请围绕《阿Q正传》举例谈谈你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本质的理解。

答:阿Q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王胡、小D的冲突中,一直都是失败者,但他却自我辩护和粉饰:盲目地自夸自尊,"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莫名其妙地自轻自贱,"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对耻辱和失败的健忘和自慰,"儿子打老子了!";对更弱者的欺凌和报复,"他扭住伊(指小尼姑)的面颊"。(举一实例即可)精神胜利法的本质:就是自欺自骗以求自慰,这种奴性心理,是长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人们造成的,是中华民族觉醒和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也是鲁迅先生通过(阿Q正传)对我们民族进行的自我批判。

6.吴妈、七斤嫂、八公公、方玄绰、夏四奶奶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阿Q正传》《风波》《社戏》《端午节》《药》。

7.赵白眼、麻子阿四、豆腐西施、驼背五少爷、红鼻子老拱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阿Q正传》《风波》《故乡》《药》《明天》。

8.华老栓、陈老五、赵七爷、红鼻子老拱、六一公公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药》《狂人日记》《风波》《明天》《社戏》。

9.康大叔、古久先生、何小仙、丁举人、赵太爷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药》《狂人日记》《明天》《孔乙己》《阿Q正传》。

10.八一嫂、杨二嫂、邹七嫂、方太太、三太太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1)《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兔和猫》。

11.宝儿、宏儿、阿发、六斤、小尼姑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明天》《故乡》《社戏》《风波》《阿Q正传》。

12.华小栓、狼子村的佃户、钱太爷、蓝皮阿五、监督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药》《狂人日记》《阿Q正传》《明天》《头发的故事》。

13.《狂人日记》中狂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狂人性格的特点,首先便是有才气和狂气。他具有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他洞察封建礼教的本质,"这历史没有年代,……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性格的又一特点,是他充满了义勇和正气。早在20年前,他就把象征封建统治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20年后,他又质问吃人者:"吃人的事,对么?""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性格的另一特点,是充满理想和信念。他预言: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存在的社会。由此可见,狂人在未狂之前,便是一位敢于斗争的战士,致狂之后,他那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更加昂扬。

14.请简述《呐喊》的艺术特点。

答:《呐喊》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革命现实主义反映时代,二是以典型化的方法塑造人物,三是以体裁家的姿态不断创新。

15.鲁迅在《呐喊》中运用了一些"曲笔",那么,什么是"曲笔"?请结合《药》加以分析说明其作用。

答:曲笔: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写法。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药》这篇小说,既写了华、夏两家由于愚昧麻木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悲剧,也写了革命者由于脱

离群众而不被理解的悲哀,整个作品弥漫着一股凄清色调,尤其是结尾关于坟场环境的描写文字,更是让人感到阴森恐惧。可是,"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这清白、零星的小花给作品增添了一点热度和亮色,暗示着革命者流血牺牲,后继有人,给人以信心和希望,人们有理由相信,夏瑜的同情者和继承者们一定会发扬夏瑜精神,光明终究有到来的时候。

16."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请说说什么是"精神胜利法"。

答: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妙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世界之中。

17.双喜、七斤、赵贵翁、仲密君、红眼睛阿义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礼戏》《风波》《狂人日记》《鸭的喜剧》《药》。

18.请简析鲁迅作品《药》的主题。

答:《药》的深刻主题是: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长期的压迫和麻痹,人民陷入愚昧和无知的境地。如果说华老栓是因为受封建迷信而造成小栓的死亡悲剧,那么,革命者夏瑜的遭遇则是一个更大悲剧。人们对夏瑜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行动丝毫不理解,夏瑜对群众落后状态的深切同情,反被人们骂为"发疯",对夏瑜的流血牺牲,人们漠不关心,冷淡到以他的血来作为治病的药,这是多么可悲的无知和麻木!这反映了尚未觉醒的群众与革命先驱者之间存在着可悲的隔阂。小说通过这两个悲剐,挖掘出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刻的历史教训,揭示了民主革命必须启发群众觉悟的重大问题。

19.《故乡》主要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故乡》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20.夏瑜斗争的悲剧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夏瑜斗争的悲剧性表现在于:他的革命主张是正确的,但不为群众理解,得不到群众支持;他的牺牲得不到群众同情;他为革命所洒的鲜血,竟成了华小栓治病的药。他的死是悲凉的,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弱点。

21.小说《阿Q正传》塑造的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阿Q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典型。他是流浪雇农,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对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

被欺的不平。他复杂又充满矛盾,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现实的不满表现出朦胧的革命要求,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影响。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使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22.请你说说,孔乙己为什么成为"不会营生"的废物?

答:他读的书,从他的语言中,可见都是孔孟之道,是一套封建文化思想,这样的书叫读书人鄙视劳动。而科举制度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鄙弃劳动。

23.说说小说《故乡》题目的好处。

答: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值得怀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发生了巨大变化,启发读者思考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24.结合《白光》全文,请你谈谈对"白光"的作用的理解。

答:"白光"在结构上,作为情节线索构建全篇,白光一直在诱惑着陈士成的思维和行动,直至他出城门,投水而死;白光的象征意义正暗示了文章的主旨,疯人的恍惚感觉中追寻着穷途末路中的一丝"白光"样的希望,升官发财的诱惑像白光一样使追逐者为之疯狂。这就是作者所要抨击的罪恶的科举制度。

25.爱罗先珂、赵司晨、方玄绰、N先生、胖绅士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鸭的喜剧》《阿Q正传》《端午节》《头发的故事》《社戏》。

26.《故乡》中闰土在"迅哥儿"让他挑选一些东西时,拣了香炉和烛台,联系前文叫少年好友"迅哥儿"为"老爷"的情节,请对"拣香炉"的情节作简要分析o

答:闰土"拣香炉"与"叫老爷"的做法一样,思想上受封建观念的影响,不同的是"叫老爷"反映了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束缚;"拣香炉"则说明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两者都说明闰土迟钝麻木。

27.《药》里的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请简述你对夏瑜形象的理解。

答:夏瑜身陷囹圄,还劝说牢头造反,表现出夏瑜确是一位舍生取义的革命者;清王朝的天下是大家的,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针锋相对,推翻异族统治的大清,正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精神,这句话反映了夏瑜思想中的民主性和民族性。

28.《社戏》的题目是"社戏",可是文章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不仅没有写出戏究竟好在哪

里,相反倒写了不少对戏不满的内容,而对看戏前后的事却作了大量的精心描绘。请概括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答:看社戏只是全文的线索,作者要表现的是"我"与农家少年的美好友情和他们真挚纯朴的品质,而看社戏前后的情节正是表现这一主题的重点,所以这佯安排情节。

29.简析《阿Q正传》中作者对辛亥革命描写的作用。

答:小说对辛亥革命的描写是作为阿Q活动的背景进行侧面勾勒的,但深刻地提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与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果实被封建势力篡夺;辛亥革命没有依靠和发动群众。

30.请概述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

答: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表现在: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

31.鲁迅在《故乡》的最后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请概述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旧的生活这样压抑、沉重,作者期盼闰土、水生、杨二嫂以及他们的后辈能从历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过上新的生活。

32.《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请写出其中五部作品的名字。

答: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任写五部即可。

33.《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怎样的双线结构?

答: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

34.《端午节》里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请举例说明并作简析。

答:方玄绰自私自利,自命清高,他的"差不多"一说挟带私心,但偏要戴上忧国的花环:他

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方玄绰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方玄绰表里不一的虚伪相,被作者刻画的惟妙惟肖。作者对于方玄绰的内心描写,以及通过方玄绰与方太太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很成功的,把这个可怜又可恶的小官僚塑造的活灵活现。

35.《头发的故事》是通过N先生与"我"的对话,从纪念双十节联想到辛亥革命的成果--剪去了辫子,从而理性地总结了辫子在中国的历史及其在人们精神上造成的弊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回味。在艺术形式上,本篇有何特色?

答:《头发的故事》在艺术形式上,本篇几乎是一个人的独白,夹叙夹议,声情并茂,去掉头尾,去掉引号便纯然成了一篇杂文。显然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而又使之与作者保持距离,以增强故事性效果。这样也使人物语言更自由更个性。N先生关于"本多博士"这一段议论,读来发人深思。那篇末的话,呼应了篇首的话题,更足余音绕梁,令人倍觉警策。

36.你认为鲁迅写作《呐喊》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答:(1)唤醒铁屋子里熟睡的人们。②"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37.请概述《阿Q正传》中赵秀才、假洋鬼子投机革命的一两个细节。

答:①将辫子盘在顶上。②去静修庵"革命",砸碎龙牌。③把老尼姑当作满清政府,给了她不少的棍子和栗凿。

38.《社戏》的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答: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呐喊名著阅读题目

姓名班级 1、《呐喊》是鲁迅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录了共14篇短篇小说,它们是《社戏》、《端午节》、《孔乙己》、《头发的故事》、《药》、、、、、、、、、、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 2、《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他总是提防被人活生生的吃掉,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在最后一则日记里,他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从世俗的眼光看去他是疯子,站在革命的立场看去他是先知先觉。鲁迅塑造的这一形象具有狂与不狂两重性。 3、《孔乙己》讲述的是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遭遇。孔乙己是咸亨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的这种喝酒方式和衣着的矛盾形象的展示了主人公的特殊身份:他得生活贫困但又硬摆读书人的架子。 4、《药》表现了现代史上重大而发人深思的主题。作品描述的是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华小栓 治病的故事。《药》有明暗两条线,明线是华家的故事,暗线是夏家的故事。作品中除了塑造了一群看客的形象外,还有一群帮凶:凶狠、贪婪、蛮横的刽子手康大叔杀了人还要卖人血馒头;从死人身上剥衣物、以打革命党为乐的牢头红眼睛阿义丑恶至极。夏瑜是孤独的革命代表,就是他的母亲也不理解他为之牺牲的革命大业,最后,作者“在瑜儿的坟上凭空添了一个花环,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5、《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对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描写,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抨击黑暗社会吃人本质和人们的无情。她的儿子宝儿生了病,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之流却在打她的歪主意。她盼望“明天”能出现好转,而“明天”则给她带来了丧子的更大不幸。 6、《一件小事》赞颂人力车夫舍己助人、真诚无私的品质,表现了作者自愧自省的精神。 7、《头发的故事》叙述在剪辫子问题上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斗争,表现了中国社会改革的艰难。 N先生是亲身经历过辛亥革命的一个民主主义者,作品通过他得回顾和思考,把尚未完成的思想启蒙这一重要问题向社会提了出来。 8、《风波》描写的是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水乡引发的一场小风波。因为“皇帝要坐龙庭”的谣言,已剪了辫子的七斤面临杀头的危险。茂源酒店的赵七爷特地穿上竹布长衫恐吓他。在小说里,他还塑造了一个九斤老太 的形象。她代表了变革时代国人的牢骚情绪,一代不如一代成了她的口头禅。 9、《故乡》记述了“我”回到故乡的前后经过,主要刻画了闰土

高考名著阅读《呐喊》

高考名著阅读之《呐喊》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内容简介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主要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狂人日记》 1、故事梗概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同事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写作特点:日记体的形式。写实主义(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和象征主义(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的结合。 2、主要人物:狂人——“我” “狂人”是一个矛盾的实体,作为一个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受害者,狂人“狂”。狂人的心态偏激,愤世嫉俗,傲岸不群。总是时时刻刻的提防别人伤害他,甚至认为自己的哥哥也要吃他的肉,连看病的医生也是吃人者的帮凶。在他眼里,人们的围观、注视、议论,赵贵翁奇观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路上行人交头接耳的议论,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以及赵家的狗叫,构成了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他思想活跃,想法特别,“语颇复杂无论次,又多荒唐之言”。 但作为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狂人却一点也“不狂”。狂人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觉醒,“须十分小心”,他发现了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吃人的社会的现实,并进一步加以揭露。狂人”对社会有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惊人的洞察力,他对封建制度、礼教进行披露、批判,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

2008年-2016年江苏高考名著题汇编

2008年-2016年江苏高考名著阅读题汇编【2008年】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分别借用了我国女娲炼石补天和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材料。 B、巴金的《家》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它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了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其中写了一个幼稚而大胆的旧礼教的叛徒——觉慧。 C、《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彧在,决不会遭此大败,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 D、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E、巴尔扎克笔下的老葛朗台,除了金钱,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他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求医,也是因为妻子一死,她名下的财产就要分给女儿。 2、简答题(10分) (1)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5分) (2)《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5分) 【2009年】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鲁迅《呐喊·风波》中的九斤老太固守旧制度、旧习惯,她的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这表明她与赵七爷一样,是维护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 B、沈从文《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 C、曹禺《雷雨》中有多组戏剧冲突,如周朴园与繁漪之间、周朴园与侍萍之间、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其中以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为中心。 D、《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E、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历尽艰辛,捕获了一条特大

2019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朝花夕拾

2019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朝花夕拾》

2019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1)【2019湖南邵阳】名著阅读 “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直到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1)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作品名称) (2)结合作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第二部分: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9湖南邵阳】名著阅读 “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直到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1)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作品名称) (2)结合作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示例】(1)《狗?猫?鼠》 (2)《狗?猫?鼠》借着对猫的讽刺和对童年隐鼠被害的故事,表达了对猫的厌恶和仇视,同时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基础知识。解答此题,要根据语段内容判断出处,再结合题目要求。这段话是出自鲁迅先生《狗?猫?鼠》中对猫的描写。 (2)本题考查名著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原著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所创作,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以下是选段原文: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

《呐喊》名著阅读复习练习

呐喊名著阅读题 一、正误判断 1.周树人首次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它被看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 2.鲁迅在《狂人日记》中以“吃人”这一审美命题赋予它以具象,确实产生了深远的警示作用:中国要有希望,必须从政治、思想、精神和心理结构等方面,彻底毁坏这“吃人的筵宴”。( √) 3.《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 √) 4.《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一个落后不觉悟农民阿Q形象,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鲁迅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 5.善于投机是中国民族劣根性之一。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了解革命的意义。所以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就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 √) 6.恃强凌弱,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夸大狂与自尊癖都属于《阿Q正传》所影射中国民族劣根性的内容。( ) 错误:“恃强凌弱”应为“卑怯、欺软怕硬‘‘。 7.《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者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 √) 8.《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明线是次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主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 错误: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 9.《药》是以1911年辛亥革命英雄黄花岗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发人深省地剖析了这一革命不成功的历史原因。( ) 错误:《药》是以1 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 10.《药》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 11.《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宝儿的描写,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 12.《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我”——作者本人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画,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 ) 错误:《孔乙己》用第一人称“我”一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

高三一模微写作(名著阅读)

高三一模微写作练习 (海淀一模)下面三个题目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和《老人与海》六部文学名著有关。请从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班里举办“读文学名著,讲智慧故事”读书交流活动,请从上面的名著中任选一个情节,讲述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与同学分享。要求:符合原著内容,语言生动。 ②有人说:一本好小说,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请你以上面的一部名著为例,谈谈对这种说法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自圆其说。 ③片纸千钧重,情思似海深。请选择以上名著中的一部,以书中某个人物的身份给该书中另一个人物写一封短信。要求:中心明确,情感真挚,合乎情理。 例文: 话说那天许云峰与李敬原正在等甫志高来接头,没想到等来的是特务的搜捕和甫志高的叛变,许云峰刚欲起身离开,没想到正面遇到特务,他赶忙回身坐下。在如此危机之时,许云峰想到了同志们的安危和李敬原身份的重要。说时迟,那时快,他心中闪现一个妙计,故意与甫志高打招呼,吸引特务注意力,掩护李敬原撤退。他沉着冷静,毫不畏惧,装作平静模样,许云峰用他的智慧和牺牲精神把损失降到了最小,为党作出了贡献。(12分。紧扣许云峰临危不惧、以自己的智慧化解危机来展开,情节连贯完整。) 好的小说既要表达深刻思想,又要能够吸引人。缺乏前者,则内容主题显得浅薄;缺乏后者,则少有读者愿意去读,深刻的主题也无法被传达。《呐喊》中小说便可以算是好小说。《孔乙己》中将孔乙己的形象塑造得很丰满,孔乙己“读书人”的言论也让人觉得好笑,但让人们反省科考制度的缺陷。阿Q的故事波澜起伏,所谓“精神胜利法”,让人觉得有趣,吸引读者,但也从中反映出人们的自我麻痹与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人们缺乏了解。兼顾趣味与意义才能更好地传达思想。(12分) 意义与意思兼备,方可成就一本好小说。《边城》便是一例。“意思”指趣味与情致,应在其内容中充分体现,使小说富有生活气息与情味。《边城》之中翠翠与傩送斗嘴打趣的场景,表现了少年少女青涩懵懂的朦胧之美,又平添了生活的趣味,颇有“意思”。而“意义”是阅读后给读者带来的影响,能启迪读者思考。《边城》中描绘出一个美好纯净的世界,以湘西边陲的小城,为身处黑暗时代中的人民奉上了“真善美”的慰藉,抚平人心、点亮希望。如一支清远的牧笛,久久回响心头荡涤灵魂。(12分) 好妹妹,你可别生气了,你一生气落泪,我心肝儿都要碎了。这园子里众多姐妹们,我自是最爱你的,我们一同葬花,一同偷读西厢的情岂是别人可比的,你再莫管那劳什子的“金玉良缘”之说,倒气坏了自己的身子。我无心读书考取功名,只你不劝我,我也只能在你这里寻到一处清净地儿,你若不理我,可叫我怎么办,你我一起长大,心意相通,将来也是要一直在一起的,我们一同在园子里吟诗作对,岂不快乐?我知道你定能懂我所说。——宝玉(得12分。评语:很符合宝玉的身份、性格,较有“宝玉”的味道。) 亲爱的小男孩,你好吗?我是桑迪亚哥,那天与你分别后,我一直在海上飘荡。不出我所料,深海果然有大鱼,它已经跟我僵持了一天一夜了,但却毫没有放松的意思。算它倒霉,遇上了我。别看我这样,我可是强壮的很哩!没有什么是我不能克服的。现在天气不错,食物也很充足,我还能再和它干上一天一夜,你不用担心我,和你现在的船夫好好干,等我把这个大家伙带回去,让你见识一下我这把老骨头的厉害。(得12分) (西城一模)7.人物的复杂性是指文学作品中某个人物形象有丰富的释读和评价的可能,上面材料中所分析的宝钗就是一个复杂性人物。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红岩》这六部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宝钗除外),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复杂性的理解。(8分)

江苏高考__文科附加___十部名著重点知识点__梳理

一.《呐喊》: 1.鲁迅笔下的四种人:①压迫者:赵太爷;赵七爷。 ②革命者(反抗者):夏瑜;狂人。 ③被压迫者:阿Q;孔乙己;单四嫂子。 ④帮闲、看客:是一个重要群体,盲目随大流,构成了压迫者的 ○如 随从形象,如“苍蝇一般让人恶心又挥之不去。:《药》中 “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明天》中的“红鼻子老巩,蓝鼻子 阿金” 意义:帮闲既可以使帮凶,又可以是庸众,正是他们加深了被压 迫者的苦难,伤害了革命,但革命者对这群目标不明显的人又没 有好办法。 2.吃人:①生命,②精神(封建制度,礼教等对人生命的践踏和剥夺,对人精神上的控 制腐朽) 3.听将令:即文艺服从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成为时代的呐喊,而不只是个 人的奋斗,表明鲁迅的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曲笔:即根据听将令的指导思想而采用的艺术形式——删除些黑暗,装点写 欢容,使 作品比较显出若干亮色。例如:《药》的结尾,在夏瑜的坟山平添一个花环, 象征革命后继有人,为革命助阵,《明天》中单四嫂子丧子,想 在梦中再见到她的孩子,鲁迅未将这梦摧毁,仍留下一点希望, 在其结尾写道“只有那暗夜未变成明天,却仍在寂静里奔波” 4.月光:详见蓝P108 5.手法:白描,细节刻画。详见红P218 二《家》 ㈠常识:巴金:原名:字:祖籍:生于四川成都官宦家庭,1928年在巴黎完成其第一篇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发表,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 ㈡主题:是其代表作,以上世纪20年代初期(五四新思潮)中国四川成都为背景,以祖孙两代矛盾冲突为主线。 思想成就:通过梅、明凤、瑞珏三女子的悲剧,控诉了封建旧家庭和旧制度(高 老太爷,克明)封建礼教和迷信(陈姨太)对年轻生命的践踏,揭露控诉了封建 制度的罪恶。 人物:⒈觉新(以巴金大哥为原型)⑴形象:仁爱,稳重,顾全大局,是家中性格最复杂的人物,思想新旧参半,有较突出的两重性(Ⅰ五四新思想,Ⅱ长房长孙地位和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名著阅读汇编及答案

2020年全国中考试题——名著阅读——汇编及答案 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0年全国各地100余份中考语文试题,共55页,54087字,有答案;为便于阅读、打印和作为学生训练的试题使用,对题号进行了重新编写,试题的内容未作改动。 1.(2020年中考·浙江杭州卷) (一)名著阅读(8分) (1)根据阅读积累,选择与下列名著相对应的鲁迅先生的评论。(4分) ①《世说新语》_________ ②《西游记》_________ ③《镜花缘》_________ ④《儒林外史》_________ A.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B.罗列古典才艺,亦殊繁多,所叙唐氏父女之游行,才女百人之聚宴,几占会书什七。 C.事起后汉,止于东晋,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亦资一笑。 D.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2)假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准备再次出发,下列那个文学形象最有可能和他一起去探索海底世界?请结合该文学形象的性格和经历,简述理由。(4分) 白龙马(《西游记》)简·爱(《简·爱》) 孙少平(《平凡的世界》)格列佛《《格列佛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C ②D ③B ④A (2)示例1:我选白龙马。作为西海龙王三太子,对海洋很熟悉;化身白马,不辞辛劳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为救唐僧变作宫女,独自勇敢无畏地刺杀黄袍怪。 示例2:我选简·爱。她是个自尊独立的女性,不依附于人,当发现心上人已婚后,毅然选择离开;她适应能力强,经历舅妈家的欺辱、洛伍德学校的折磨,依然顽强坚定地生活;她敢于闯荡,不满学校毫无气的生活,就决寂离开应聘家庭教师。 示例3:我选孙少平,他有冒险精神,年少时怀揣梦想,离开家乡去闯荡;能吃苦耐劳,只身前往黄原城揽活做苦力,脊背被压烂也不退缩;不怕危险,发生矿难时,勇敢地救下了自己的徒弟;煤矿出现用工难题,他组织工友想对策,机智地解决了问题,说明他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示例4:我选格列佛。他从小就有航海梦想,努力学习航海知识:担任过船长,喜欢冒险,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多次乘船远航;有很强的野外生存能力,曾在荒岛上靠生吃牡蛎和帽贝渡过难关。 2.(2020年中考·浙江绍兴卷4-5) (一)名著阅读(10分) (1)《水游传》山有很多与“酒”有关的故事,请任细阅读下表,完成探究任务。(6分)

名著阅读 呐喊 小测试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凡人之所以恶为无道行不义者,为其罚也;所以蕲有道行有义者,为其赏也。今无道不义存存者赏之也而有道行义穷穷者罚之也赏不善而罚善欲民之治不亦难乎?故乱天下害黔首者,若论为大。(节选自《吕氏春秋》) 1.用斜线(/)给下面的划线的文言文语句断句(限6处)。 今无道不义存存者赏之也而有道行义穷穷者罚之也赏不善而罚善欲民之治不亦难乎? 2.《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家著作。 (2分) 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 5.“苏门四学士”是 6.朱熹的文学主张为 7.姜夔与并称“周姜”,两人都精于音律,自创新调,是词派的代表。 8.元曲四大家是、、、 … 9. 归有光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 10.汤显祖的《牡丹亭》与、、合称“临川四梦” 11. 冯梦龙编有、、合称“三言”。 12. 方苞与、姚鼐合称“桐城三祖”, 一、多选题 13.下列叙述错误的两项是()(5分) A.周树人首次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它被看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B.《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落后不觉悟农民阿Q形象,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鲁迅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C.《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祝福》都收在《呐喊》中。 D. 《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明线是次线,突 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主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E. 《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者描写的是 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 14.下面有关《头发的故事》文意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江苏高考名著检测之第三部呐喊 (1)

名著检测之第三部《呐喊》 一、填空题 1.《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请写出其中五部作品的名字。 2.吴妈、七斤嫂、八公公、方玄绰、夏四奶奶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3.赵白眼、麻子阿四、豆腐西施、驼背五少爷、红鼻子老拱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4.华老栓、陈老五、赵七爷、红鼻子老拱、六一公公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5.康大叔、古久先生、何小仙、丁举人、赵太爷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6.八一嫂、杨二嫂、邹七嫂、方太太、三太太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7.宝儿、宏儿、阿发、六斤、小尼姑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 8.华小栓、狼子村的佃户、钱太爷、蓝皮阿五、监督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9.王胡、水生、王九妈、华大妈、仲密夫人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10.双喜、七斤、赵贵翁、仲密君、红眼睛阿义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11.爱罗先珂、赵司晨、方玄绰、N先生、胖绅士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 12.鲁迅小说中,狂人、阿Q、孔乙己等形象各有什么典型的语言?试各写出一句来。 答:狂人: 阿Q: 孔乙己:

二、简答题 1.鲁迅在东京留学时为什么一开始选择医学?后来为什么弃医从文? 答: 2.《狂人日记》中狂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3.鲁迅在《呐喊》中运用了一些“曲笔”,那么,什么是“曲笔”?请结合《药》加以分析说明其作用。 4.“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请说说什么是“精神胜利法”。 5.小说《阿Q正传》塑造的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6.结合《白光》全文,请你谈谈对“白光”的作用的理解。 7.请简析鲁迅作品《药》的主题。 答: 8.《药》里的夏瑜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请简述你对夏瑜形象的理解。 答:

全国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2018 东城二模】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5.读名著有很多种方法,如泛读法、精读法、写读书笔记等方法,由于读书方法的不同,你的阅读收获也会不同。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具体说说你读书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有哪些不同的收获。(2分) 答: 16.《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中不少论述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现实意义。请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句,谈谈你的认识。(3分) 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②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③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答案: 15. (2分) 答案示例: 我读《西游记》,先采用泛读法了解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后来采用精读法读了“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充分了解了孙悟空爱憎分明的特点。(具体答出两种方法与收获,各1分。) 16. (3分) 答案示例一:选择第①句,这句话是说用道德和礼制去引领约束百姓,百姓就会有廉耻之心,遵守规范。这样人人有荣辱感,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答案示例二:选择第②句,这句话是说假如每个人立志施行仁德,不会做坏事,这样每人都充满正能量,大家和谐相处,对整个社会有好处。 答案示例三:选择第③句,这句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这样会引导更多的人树立文明意识,提高公众文明素质。 (结合句意1分,联系现实意义2分,意思对即可。) 【2018 西城二模】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7.从下面【甲】【乙】两题中任选一题 ....作答。(2分) 【甲】右图是《卑鄙的圣人》一书的封面选图,你觉得图中曹操的形象设计合适吗?请结合《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鲁迅《呐喊》名著导读及试题精选

鲁迅《呐喊》名著导读及试题精选 ●创作主题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它是作者第一部小说集,起于《狂人日记》,迄于《社戏》。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等十四篇小说。 《呐喊》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首篇《狂人日记》以彻底的不妥协的批判精神,从整体上“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借“狂人”之口,对“吃人的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产生了惊世骇俗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孔乙己》《白光》,则是对封建等级制度“吃人”的具体描绘。《呐喊》特别注重反映农民的痛苦生活,《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迅速破产的真实图画,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强烈对比,揭示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社会现实对于广大农民从身体到心灵的严重摧残。《阿Q正传》是鲁迅的杰作,它塑造了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阿Q,活画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国民性;阿Q的悲剧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必然结果,鲁迅揭出这一病苦,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社戏》描写了一群机智勇敢、天真纯朴的农村少年,是鲁迅童年时代一段最美好生活的回忆。 《呐喊》通过艺术形象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充分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风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张勋复辟丑剧的唯一文艺作品,《药》塑造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夏瑜英勇不屈的形象,暗示出他与民众的隔膜是革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品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而当时的鲁迅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正如这篇自序所言,是人的“病态”的灵魂(国民的劣根性)。 ●《<呐喊>自序》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反映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交代了写作目的:(1)唤醒庸人(民众)。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唤醒“铁屋子”中“熟睡的人们”,使国人得救。(2)激励猛士。“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呐喊》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类:压迫者 这类人物有《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赵太爷,《风波》里的赵七爷等。有趣的是,这些人大多姓“赵”,因此分辨起来非常容易。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说话牛,一般老百姓见到了都觉得气短。《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说话凶狠,“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风波》里的赵七爷无知且蛮横,“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地总要大赦罢。”“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总之这些人都非常了得,他们既有话语权力,又拥有相当大的财力,所以,在村里、镇里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们是封建统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的顽固的维护者和捍卫者,是典型的封建卫道士,是腐朽败坏的旧道德熏染下的伪君子、道学家。如果有诸如以下犯上的事情出现,他们不是暴跳如雷、痛心疾首就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专题2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专题2 2018年浙江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5、依照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鲁迅是直面人一辈子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刀。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他的作品也有温顺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请阅读下表,完成表格。 2018年浙江舟山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5名著阅读。〔4分〕 阅读以下名著语段,写出每个语段中小主人公的名字,并指出丙段出自哪部名著。 【甲】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迷,讲故事。突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背地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了,另讲猫的故事了——【乙】他骑着它,在田间的大路上飞驰,见前面有其他小孩,就将车铃按得丁零零一路响。小孩们回头一看,就闪到一边。胆小怕轧的,就赶忙跳到地里。他骑着车,呼啦一声过去了,那几个小孩就会嗷嗷叫着,一路在后面追赶。 【丙】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能够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那个价钞票,

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 (三)鲁迅杜小康阿廖沙?童年? 2018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4.走进文学名著,沐浴经典阳光。依照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名字)或故事名称。(选做其中三小题) (3分) (1)原先挑上冈子时,两桶差不多上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有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襄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那个便是计策。那计较差不多上吴用主张。那个唤作〝▲〞。 (2)▲站住了,脸上现出喜悦和凄凉的表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尊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3)〝讲吧!〞曹先生点了点头。▲开始讲过去的事,从如何由乡间到城里讲起。本来不想讲这些没用的事,但是不讲这些,心中不能爽快,情况也显得不齐全。他的经历是血汗与苦痛砌成的,不能随便讲着玩,一讲起来也不愿掐头去尾。每一滴汗,每一滴血,差不多上由生命中流出去的,因此每一件事都有值得讲的价值。 (4)香蔷薇,青蒿,茉莉,石竹,玫瑰都早已把芳香作为晚间祭品奉献出来了;这股新的香味既不是灌木香又不是花香,而是——我专门熟悉——▲的雪茄的香味。我回过头来听听。我看见果实正在成熟的树木。我听见夜莺在半英里以外的树林子里唱歌。 4.①智取生辰纲②闰土③模样(或:骆驼模样) ④罗切斯特先生(或:罗切斯特) 2018年浙江义乌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名著阅读〔3分〕 〔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面对熊熊烈火,孙悟空第一打算采取______〔行为〕达到灭火的目的。 〔2〕?钢铁是如何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形下,通过________(方式)实现人一辈子价值,开始了新的生活。 〔3〕〝头不专门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专门短专门粗,头上永久剃得发亮。腮上没有余外的肉,颈项但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久红扑扑的,专门亮的是颧骨怀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

初中文学课外名著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初中文学课外名著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1、我国古代名著《水浒传》刻画了多位个性鲜明的好汉,尤其是他们风趣幽默的绰号,如“及时雨”()、“()”林冲等。 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 ),“醉打蒋门神”的是( );《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是( )。 3、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他在一座无人的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收到一个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又因帮助了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国家。他的名字叫( ),这部作品是《》。 4、他是一个小庄园主的儿子,从小就喜欢旅游。他旅游过“小人国”和“大人国”,经历一番历险,最后终于回到了英国。他的名字是( ),这部作品是《》。 5、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的名字是( )和( )。 6、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跃马挥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自然环境顽强斗争;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之后,克服困难从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他的那段“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的名言,成为一代人的座右铭。他叫( ),这部作品是《》。 7、作者从高尔基父亲逝世开始,到母亲逝世为止,恰是作者5岁到7岁的童年生活阶段。书中充满了残酷恐怖的生活故事。这部作品叫《》,与《》和《》合称“自传体三部曲”。 8、“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句富有哲理的诗句出自世纪老人冰心的《》。 9、《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 )散文集,共10篇。其中《》、《》、《》、《》、《》、《》、《》7篇从童年生活写起;《》、《》则是写其离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的几段经历。 10、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作家和社交活动家。20世纪初,为名人作传,三部英雄传记是《》、《》、《》。 11、虎妞是( )的长篇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12、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以上故事情节出自我国古代文学名著《》。 13、俄国作家( )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 )。 14、闯龙宫、搅冥府、大闹天宫,都是小说《》中的情节,其主人公是(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 15、《水浒传》塑造了( )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其中一开始逆来顺受,后来怒而反抗,被逼上梁山的英雄是( );见义勇为,性格

高考名著阅读之《呐喊》

高考名著阅读之《呐喊》 一、多选题(3*10+1*20) 1.下面对《孔乙己》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和《狂人日记》一样都是反封建主义的小说力作。 B.这篇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小说选取了几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伦理制度。 C.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发生在家乡绍兴鲁镇咸亨酒店里的真实的故事,使全文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表达作者冷峻而热烈的思想感情。 D.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小说结尾以这一含蓄语句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并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虽尽而意无穷。 E.以笑贯穿全文,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既是对孔乙己的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冷酷、群众的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 2.下面有关《头发的故事》文意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N先生的感慨让我们想起《阿Q正传》中所描述的革命后的情形:“……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革命并未带来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没有给民众实际利益,难怪民众对革命节的纪念十分冷漠了。 B.革命党人并未在国人中进行思想启蒙、唤醒民众,结果,民众只是头上去掉了一根辫子,封建传统思想依然占据着他们的头脑,同时也顽固地统治着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日后的改革也就举步维艰了。无怪乎N先生对现实十分失望、感慨万端。 C.《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1918~1922年所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祝福》等14篇小说,这些作品尖锐地揭露了宗法制度和封建传统文化的弊害,通过对人民命运特别是农民命运的描写,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和现实革命运动应当关注的问题,深刻地刻画了一群“老中国的儿女”——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D.推翻帝制的革命付出了多少烈士的鲜血,何以民众对革命节的纪念会如此冷漠呢?N 先生是亲身经历过辛亥革命的一位民主主义者,在这时,他不免要为那些在革命中牺牲的故人们而深感悲凉了。 E.《孔乙己》里的“孔乙己”,《白光》里的“方玄绰”,《端午节》里的“陈士成”,都是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的代表。 3.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语文:江苏高考名著《呐喊》赏析 《狂人日记》

反封建的战斗檄文现实与象征的有机融合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以这篇小说为开端,鲁迅揭示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主题,以其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全文由13段狂人的日记组成,实际上是精密安排的一篇心理小说,以一个“迫害狂”患者作为主人公,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的流动作为具体的内容,通过对其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普遍的“吃人”现象,借狂人的口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揭露和颠覆。 主题:在思想上,《狂人日记》表达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鲁迅自述,《狂人日记》受到了果戈理同名小说和尼采思想的影响,但却“比果戈里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和批判是多层次逐步展开的:第一个层次是先从外部环境上揭示吃人的普遍性, 进而通过狂人的联想,把历史和现实具体的肉体上的吃人,上升到了仁义道德等纲常名教吃人的更深的层次。第二个层次,从家庭内部着眼,来透视封建礼教所依存的基础――家族制度的罪恶。“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大哥”并不是有意的迫害狂人,但是他所遵奉的礼教制度观念却决定了他必须要按照社会传统的意志来消灭狂人的叛逆意识,所以也参与到了吃人的行列中。第三个层次,通过狂人的自我反省,把封建纲常名教“吃人”的含义引向了深广:狂人也被纲常名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尤其是狂人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显然不仅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处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控制之下的“中国人”,作品由此完成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如狂人面对因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还渴望将来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这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具体表现为省察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灵魂的自审精神,以及关注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远远超出了一般知识分子顾影自怜式的自慰,显示了“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高度。 艺术成就:在艺术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狂人日记》之所以被称为是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除了其思想上的贡献外,还体现在艺术上的独特创造方面,具有独特的结构模式、表现手法和叙述视角,并成功地塑造了“狂人”的艺术形象。首先,在结构上,采用日记体,借鉴西方横截面式结构,按照狂人的病情和意识的流动来组织小说,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故事情节的结构方式(线性叙事方式)。其次,在艺术表现上,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主要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一方面,从文

2009届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4

2009届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4 六、《雷雨》 1.曹禺说:“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是说他没有一点是非观念,以坏为好吗?(5分) 答:周朴园并非没有一点是非观念,而是说他严格运用地主资产阶级的观念来衡量自己,比如说,妻子必须绝对服从丈夫,叫你吃药就吃药;为了门当户对,可以对曾经心爱的人绝情;工人必须好好工作,不得动辄罢工;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亲;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等等,只要这样做了,大家都是好人,自己自然是个典范,无可挑剔。而实际上,这样的人就成了暴君、魔鬼。 2.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繁漪的性格特征。(5分) 答:追求自由,行为反常,心理变态。 3.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周萍的性格特征。 答:生活放荡,玩世不恭,卑怯懦弱。 4.联系全剧,试对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作出评价。 答:周朴园是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基本性格特点为: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他的行为自相矛盾。性格复杂、多面,在对待家人及工人时表现得虚伪、残忍、冷酷、自私、贪婪。 5.请结合对剧本主题的理解,谈谈以“雷雨”为题的作用。 答: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作者以雷雨象征作品的社会环境,告诉人们,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雷雨即将来临;作者通过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社会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6.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答:唯利是图,专制蛮横,极端虚伪。 7简要概括《雷雨》中鲁侍萍的人物形象。 答:鲁侍萍,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毅顽强。 8.《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请简要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