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舆论与民主_读李普曼的_舆论学_

舆论与民主_读李普曼的_舆论学_

舆论与民主_读李普曼的_舆论学_
舆论与民主_读李普曼的_舆论学_

舆论学复习提纲

《舆论学》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梁启超《舆论之子与舆论之母》,中国第一篇专门探讨舆论的文章。 2、约翰-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代表人物。他将舆论与民主联系起来。 3、卢梭《社会契约论》受到洛克启发,西方近代系统研究舆论的第一人。认为舆论分为“公意”和“众意”。公意是人们最初结成共同体时候的协议、约定和意愿;公意永远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以公共利益作为基础。 4、1899年法国塔尔德的《舆论与公众》,人类历史上研究舆论学的首本专著。 5、1922年美国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标志着舆论学在西方开始成为独立学科门类。 6、舆论的八大要素:判断某种意见成为舆论的标志。 A 主体:公众 B 客体:人物事物现象问题观念等等 C 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D 必要条件:舆论的数量(一致性程度);强烈程度;持续性影响 E 舆论的功能:影响舆论客体 F 质量:理智 / 非理智 7、舆论的存在形态按照表露的方式和程度划分:显舆论、潜舆论和行为舆论 8、舆论的表现形态: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畸变形态的舆论——谣言(流言,rumor)。 9、影响舆论形成的宏观因素:公众总体、舆论环境、舆论场、舆论波。 10、舆论波主要有四种方式:中心辐射律;遍地涌动律;两点呼应律;多渠道互补律。 11、舆论形成的标志: 数量 强烈程度 持续时间 对客体产生影响(关键) 12、舆论生成的模式 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种种模式,归结起来可分为爆米花模式、风吹浪起模式、飘雪模式、瀑布模式和沉默的螺旋模式。 13、舆论的正功能主要体现为:诤言;社会褒扬;舆论监督。 14、舆论的负功能主要表现为:浮言、假话、谬理和谣言。 15、测量水平实际上是根据事物属性区分的数量化程度以及使用的相应尺度来加以区分的。有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以及定比测量。 16、舆论测量的功能社会评价功能、决策参考功能、社会示范与社会沟通功能

简析卢梭与李普曼公众舆论思想

李普曼对“舆论”形成源头的重新解读构成了其公众舆论思想的基础。卢梭认为虽然“公众意见”是公众讨论的结果,但“意见”形成的源头却在于人类的头脑及其理性。对此,李普曼指出“舆论”存在的外在条件是社会的真实环境,之所以产生“舆论”是因为人们对真实环境抱有想象,并有所反应。他认为,“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③如果将“意见”和“公众意见”看作两个独立的步骤,那么卢梭眼中的“意见”是相对静态的,是人根据自身的理想产生的,而在李普曼建构的公众舆论思想中,“舆论”的形成源于人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及互动。正是由于李普曼对“舆论”形成源头的探讨,人们才开始思考“公众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并重新审视影响“舆论”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李普曼指出,公众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形成理性的意见,这构成了其公众舆论思想的关键。在李普曼看来,人只有在了解了所生活的世界后,才能形成“意见”,然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公众几乎不可能形成卢梭眼中的理性意见。其中,客观因素包括: 现有的审查与保密制度使公众与事件之间存在屏障; 公众每天能够用以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特别是政治事件的时间相对匮乏; 受报道条件的限制,报道内容不得不被压缩成简短的消息,因而可能造成对事件的歪曲报道或公众对事件的误解等。这些因素导致人们获得的外界信息残缺不全,并影响他们做出理性的判断。同时,公众在主观上具有“刻板印象( s t er e o t y pe )”式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构成了公众认识世界的主观障碍。所谓“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持有固定的、简单的印象,并融入了相应的感情色彩,倾向于按照习惯理解新鲜事件。李普曼将这种现象归纳为“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④。因此公众可能未经思考,就已经对事件定了性。这与卢梭在“论社会状态”时所提出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卢梭看来,社会人“在听从自己的欲望之前,先要请教自己的理性”⑤。显然,卢梭忽略了影响公众舆论形成的主客观因素,而李普曼却恰恰从此入手,强调公众舆论是公众根据别人的报道和自己的想象拼合起来的,具有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特征。 此后,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理论。“拟态环境”理论是指公众受实际活动范围、精力的影响,只能通过传播媒介了解超出自身感知的事物,而传播媒介对信息的偏好及加工,使其在反映客观世界时产生偏移,为公众塑造了一种“拟态”的现实环境。因此,“公众舆论”不再是公众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机构供给的“拟态环境”的反应。李普曼一方面强调在现实社会中,公众依赖并且相信通过新闻报道可以间接地了解现实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又强调“拟态环境”作为现实社会的图像缩影,为公众提供相对简化的认知框架,只是公众形成意见的依据,由于“拟态环境”的存在,公众会轻易地受利益集团的诱导,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变得难以实现。 总之,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李普曼与卢梭观点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西方社会环境的巨大变迁。实际上,他们都是在为资产阶级大造舆论,只不过卢梭的公众舆论观产生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正在壮大的时期,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观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影响了公众舆论的传播与形成。李普曼对卢梭公众舆论思想的反思,使西方公众舆论观向经验主义迈出了一大步。 ③李普曼: 《公众舆论》, 阎克文、江红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第12页。 ④李普曼: 《公众舆论》, 第62页。 ⑤卢梭: 《社会契约论》, 第85页。

舆论之我见——关于李普曼《公众舆论》

舆论之我见——关于《公众舆论》的一点浅见 公众舆论无疑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着海量讯息的狂轰滥炸,对各种信息作出取舍,而且,公众舆论也正左右的我们的思维走势,判断习惯。我们有时不得不跟着大队走,否则我们将成为“局外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迷雾中?公众舆论是如何进入我们的“情感视野”?谁在制造并控制着公众舆论?公众舆论一直都是正确的吗?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把钥匙,虽然时代已经急剧变迁,传播的方法方式也在不断地旧貌换新颜,但我们仍然能够从本书中看到种种智慧与端倪。 一、公众舆论的来龙去脉 毫无疑问,公众舆论来源于公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李普曼的观点论述上可以看出,舆论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进一步说,所谓的舆论即是虚拟环境。 生活的图景的构成公众舆论的最基本的内容,即他们亲身的所见所闻。对于在视觉之外的东西,他就只能通过其他媒介去获取或通过抽象性的思维来建构一个原本不曾存在的或者与生活图景不对等的图景。而人与环境之间,永远都存在着一层隔膜——虚拟环境,这便使得人们的认识范畴与现实世界存在着距离,无法接近世界的本相。 李普曼说,因为“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太短暂了”,所以“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驾御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就此看来,“每个人的行为依据都不是直接而确凿的知识,而是他自己制作的或者别人给他的图象”。 而就现在看来,公众舆论是一种群体性的意见表达,它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导向性。 二、公众舆论的迷雾或障碍 在李普曼看来,政府的信息审查与保密制度,人们所在的交际圈子和交往机会的限制,人们用于获取信息的时间多少和注意力的强弱,以及事实本身的朦胧与复杂,“它们共同损害着感性认识的清晰度和公正性,用误人视听的虚构替代切实可行的理念,使我们无法对那些有意误人视听的人进行充分的核查”。当然最需要警觉的就是,“我们对信息的理解受到了我们的成见的深刻影响”。 再者,“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因此我们接近的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真相,而是我们所认为的真相。”因此,我们不可能接近事实的真相,首先它在源头上就是一种给制造出来的假相、渠道、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很难去查证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我们没有有利的手段和充足的精力、时间。种种障碍都如横杠在我们面前的鸿沟,而我们却永远无法跨过去。 就我们的实际生活来说,我们经常被混淆视听,我们无法辨别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特别是网络上的信息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往往处在事实的边缘,我们只能通过字里行间以及他人的评论去构造事实的本来面目。而当我们认为自己快要接近事实的时候,突然另外一个报道出来,将之前的事实全盘否决掉,呈现给我们的已是面目全非的另外一个事实。而公众舆论却没有立即转换方向,固执的民众仍然怀疑媒体的不真实性,仍然忠于之前的那个事实。 三、谁在左右着舆论 在公众意见庞杂、非理性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的人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因此公众舆论是可以被操纵、可以被疏导、可以被利用的。而在公众之中走出来的领导者,并非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执行者。很多看似民主的、顺应民意的决定和决策,很多时候是通过暗地操

《公众舆论》解读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

《公众舆论》解读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 摘要:李普曼在其奠基之作《公众舆论》中,提出了与大众传播学相关的几个关键概念,阐发了当时语境下的舆论观,这对后世大众传播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并奠定了其在美国早期传播思想流变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公众舆论》关键概念舆论观传播学贡献 李普曼于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是作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考察国内政治形势和新闻业概况而写的,甫一出版,即深受美国新闻传播界和政治界的重视。全书的8个部分虽然是围绕报纸来展开的,但其论述的中心却不是报纸,而是舆论。在探讨舆论的过程中,李普曼把舆论的形成和大众传媒联系在一起,揭示了舆论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与大众传播的联系。本文试通过《公众舆论》,来解读李普曼提出的与传播学有关的几个概念、其在美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舆论观及其在美国早期传播思想流变中的重要地位。 《公共舆论》中的几个概念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 1、“脑海图景”催生了“议程设置”研究 李普曼认为,外部世界太大、太复杂、变化太快,人们无法认清,报刊乃是人们接触超越视野以外环境的主要工具。

这样,“人们不是根据客观现实来采取行动,而是根据…他们脑海中的图景?来采取行动。”〔1〕(p.23)所谓“脑海图景”是人们在媒介所制造的“拟态环境”基础上,对媒介信息进行认知、选择和加工而形成的主观现实。如果说媒介在再现客观现实中所建构的是媒介现实的话,那么脑海图景所反映的则是主观现实。 由上述可以看出,李普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的“脑海图景”,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这就是“议程设置”思想的最初萌芽构想。在些基础上,20世纪40年代末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进一步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测功能”。50年代和60年代也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这一观点,例如B.C.科恩在考察的国际报道的影响时曾经指出:“在许多场合,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地成功的。”不过,将大众传播的环境认知影响最早明确地概括为“议程设置功能”并进行了初评考察的,则是麦库姆斯和肖。〔2〕(p.216)总之,李普曼提出的“脑海图景”是后期传播学者正式认识和提出“议程设置”的催化剂。对开创今天传播学“议程设置过程研究”传统起到了重要贡献。 2、“刻板成见”预设了大众传播有着宏观社会效果 李普曼认为,人们生活中接触的外界信息刺激很多,不可

解读《舆论学》

一、作者简介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其他重要的早期传播学人物不同,作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李普曼从未执过大学的教鞭。但就大众媒体在构成舆论方面的作用而言,他是最有权威的发言者。《舆论学》被公认为是传播领域的奠基之作。 李普曼是德国犹太人的第二代后裔,1889年9月23日生于美国纽约。在哈佛大学时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并与他人共同创立哈佛大学社会主义学社,同时担任哈佛月刊的编辑。1911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先后在多家报纸公职,热衷于政治新闻的报道并亲身参与活动,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沃尔特?李普曼与1974年12月14日逝世。作为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他的专栏评论被不止250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国外报纸刊用,同时它还分别为50多家杂志撰稿。他获得了1958度普利策新闻奖。 李普曼的著作颇丰,比如《新闻与自由》、《舆论学》等,其中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是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 二、《舆论学》的地位和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这部著作问世以后,得到了美国乃至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闻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半个多世纪以来,不仅连续再版,而且许多美国大学的新闻传播院校一直将它的有关章节作为教材编入新闻传播学的教科书。英国企鹅图书公司出版了这本书的普及本,并在书上赞扬它是新闻学的“标准理论著作”。前些年,美国传播学教授韦尔伯?施拉姆来华讲授新闻传播学时,曾把李普曼奉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并把《舆论学》列为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作品。 该书作为一部经典性著作,影响深远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 第一、《舆论学》是时代的产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美国历史上一些著名政治领袖,早已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例如,十九世纪初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曾说过:“我们政府的基础是民意,因而政府首先就业保障这一(舆论的)权利;如果要我在有政府而无报纸或有报纸而无报纸而无政府之间加以选择,我将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十九世纪中叶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也说过:“你有舆论的支持,无往而不胜;没有的话,无事不败。”然而,传统的美国政治学却一直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探讨政党、选举和政府部门怎样决策等问题上,对于舆论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更没有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舆论学》的出版,曾在美国政界和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反响。 《舆论学》是时代的产物,本世纪最初的二十年,从美国国内的情况看,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激化,从世界情况看,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帝国主义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角逐,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是在列宁领导下,俄国爆发了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起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件大事曾引起李普曼的极大关注。美国赫伯特?阿普特克在《沃尔特?李普曼和民主》一文中,曾描述李普曼在这时就认为“打倒社会主义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再加上他亲身参与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工作,不仅从战时宣传工作的经历中充分体会到舆论的力量,而且对舆论的原理,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设想。 李普曼纵观国际、国内的形势,关注到时代的需要,及时地指出了舆论的重要作用,这是《舆论学》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时代价值和社会影响的原因之一。 第二、《舆论学》提出了“令人惊叹的思想”,对传播学有重要贡献。 美国传记作家罗纳德?斯蒂尔曾评论说,这本书的名字平淡无奇,但是,它的思想却令人惊叹。他第一次给了公众舆论一个全景式的生动描述,可以让我们细细体会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机理。《舆论学》的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还在于,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作了卓有成效的梳理。(见第五部分详述) 三、《舆论学》的中译本简介 此书在1922年问世以来,就我所考证的有且仅有两个中译版本。一本是由林珊翻译,1989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名为《舆论学》。该译本是根据1965年的版本翻译的;另外一本较新的是由阎克文和江红合译的,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名为《公共舆论》,此译本是根据1997年的版本翻译的。由于该书原著自1922年问世以来直到作者1974年去世都没有对它作过任何修订增补,因此可以说这两个中译本所依据的原本是一模一样的,如果没有被其他什么其它人动过手脚的话。但这两个中译本是不尽相同的,这当然与时代以及个人的理解和创造性有关。但总体来说,后一个较为新的,语言有时代特色,即符合现在的人的思维、说话的习惯;而我读的前一本则似乎更多的保持了原作的风格。有一点很有趣的是,后一译本译者阎克文在“译者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顺便说说的是,虽然这部上个世纪的原作一直拖到又一个世纪才有了第一个中译本,但毕竟还是有了,

《公众舆论》读后感

《公众舆论》读后感 “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别人、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这是沃尔特·李普曼本书中对于舆论的定义。舆论是建立在事实情况上的二次加工后形成的个人的见解,当大多数人的评论出现,公众舆论就形成了。在这个基础上而言,舆论的产生比起真实事件本身,似乎更带有感情色彩。 外部世界复杂又瞬息万变,人们不断接受信息,并且整理自己脑海中的景象,形成自己的理解。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外部世界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媒体、尤其是新闻媒介,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新闻媒介对舆论监督具有优势,相对而言更加客观公正,覆盖面大,影响力也更大。但是在媒体报道中,有时候影响舆论的并不一定非要是事实真相的对与错,往往还可能是报道中界限模糊、含义不清的字词语句。观众从中得到的理解,想象空间随着这种模糊的字句的增多而变大。 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的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件事情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我们在了解别人的思想之前,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行为。 同样的,在我们未能经历事件之前,我们所了解的事件,也只是自己内心被这件事件的想象激发的情感。模糊性、甚至偏向性的报道放大了这种情感,使得舆论方向可控。正如李普曼所言:“一篇报道乃是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共同产物,其中那个旁观者的角色总是带有选择性倾向,通常还会带有创造性。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我们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去理解,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某种程度上这是对固有事物的一种成见。 这种固有的解读方式就像一个僵硬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你受它影响你的

想象。只有跳出这个圈子,站在另一个高度,通过更多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理解事件,才能尽可能地完善事件本身。 不带成见、不受媒体或者其他因素影响的去评价理解任何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这真的是难得可贵的事情。不忽略正在发展延伸的变化的同时,跟着做出新锐的改变。不悬空、遵循理性去思考舆论真相。

读《公众舆论》有感

读李普曼《公众舆论》有感 《公众舆论》被视为传播学的奠基之作,是作者李普曼目睹了一战中各个政府为了自我利益在国际上大造舆论,对新闻和舆论的交流设置障碍,使民众得到一系列经过处理的信息的行为后,在1922年写下的。 在李普曼看来,舆论只是政府用来操控公众意识,塑造公众舆论认知的一个工具。李普曼在书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拟态环境”。因为一个人的感知范围有限,穷其一生也不能完完整整的感知我们所生活的真实的世界,所以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所了解的,是一个由人与人之间,与媒介之间交流编织出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和真实世界是存在差距的,它只是真实世界经过或有意或无意的种种加工之后所投射出来的一个镜像。人们对这个镜像世界的感知,无疑是与真实世界存在一定差异。 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政府有机会按自己的意愿改造民众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政府在信息的传播中扮演了一个“把关人”的角色,在当时的年代,信息基本是单向传播的,舆论沦为了政府的工具。民主政治存在的前提就是政府能够受到有效的、反映民意的舆论监督,然而事实是用来监督政府的工具变成了用来改造民众认知、价值取向等等的工具,李普曼在书中表达出了对有效的新闻机构的绝望,认为真正的舆论是不可能的,这是由于“成见”和“刻板印象”的存在。 关于“成见”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按照他的价值观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本身就是一种成见,这些个人受教育程度不同,个人经历不同,文化环境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等等因素都使得人们在看世界时无法抛开成见,可以说,成见就是个人在对待一件事物的主观因素,这是人人都无法避免的,任何规则体系实质上都是成见的体系。 而“刻板印象”则更加光法,“刻板印象”有来自个人的也有来自集体的,有个人塑造的也有集体塑造的,它是一种人们对事物好恶的简单判断标准,许多集体的刻板印象也是在这个集体中通行的准则。 在现代社会,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舆论只是一个工具,公众能够参与舆论甚至制造舆论,但是舆论依然是民主政府用来对公众施加影响的利器,公众能够使用的舆论力量少之又少。 关于“应利用新闻界对舆论加以组织”这句话的理解重点应该在“加以”,借此区别于“利用新闻界组织舆论”,李普曼最后在书中理想化的提出了实现公众舆论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利用新闻界对舆论加以阻止”。这是寄希望在公众有足够高的教育水平,有足够客观的判断,新闻界有足够清晰正确的记录的基础上,公众对舆论有自己的客观判断。李普曼认为,舆论,即“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别人、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写的舆论”。因为这些舆论本身就是在“拟态环境”的基础中产生的,所以这并不是指的信赖的,但是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只能希望新闻界不对这些舆论作太多修饰,只是客观的记录下来供公众评判就好。

最新李普曼的观点

19世纪40 年代以后,从欧洲发源的传播研究,成为建制日趋完善的一门学科,并在美国得以确立。至此,学科史的书写,延续的大多是施拉姆四大奠基人的神话。[1]51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一书中提出:因为新闻受到“刻板成见”和受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美国没有真正的舆论,也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民主,所以舆论和民主要靠独立的专家机构组成的情报组织来拯救。他和杜威关于形成舆论和民主的前提条件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因此,杜威、李普曼之争也成为美国传播研究的一个源头。 一、李普曼研究公共舆论的原因 李普曼从政治科学的角度阐释公共舆论以及民主的产生条件,他在《舆论学》中将公共舆论与社会政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李普曼之所以关注公共舆论这一话题,除了其自身作为记者和专栏作家的职业对他的影响外,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对他的公共舆论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沃尔特·李普曼是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从李普曼的生平来看,当时的美国正经历着重大的变动和改革。李普曼的一生始终与社会现实和政治事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美国,20世纪最初的20年是满怀信心的20年,也是一切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不公平现象集中体现的20年。[1]53当时美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经济、政治的发展并没有惠及普通大众,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尖锐的社会矛盾:大量移民导致种族和文化冲突;工业革命使得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民众的贫富差距。所以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就掀起一场自发的争取权利和自由的社会改良运动,史称“进步运动”。社会组织、宗教团体、女权主义者纷纷加入,要求扩大公民的权利,加强政府职能。新闻记者和作家成为运动的中坚力量。在此期间,新闻记者和作家写了大量批评政府、揭露黑幕的报道:1902年埃达·塔贝尔撰写《美孚石油公司史》来揭露美孚石油不可告人的商业伎俩;1906年厄普顿·辛克莱揭露美国食品安全的《屠场》等,形成美国新闻史上有名的“扒粪运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表面上的繁荣并没有掩盖其背后激烈的矛盾冲突,争取权利与自由的“进步运动”,揭露美国各种黑幕的“扒粪运动”都昭示着美国舆论与民主的缺失,作为记者和新闻评论家的李普曼也将目光转向对公共舆论的研究上。 二、形成公共舆论时的障碍 李普曼对于实现公共舆论的态度具有悲观主义色彩,因为公共舆论是产生民主的基础,所以李普曼对民主的实现也是悲观的。李普曼的舆论观源于卢梭,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只有建立在人民的大量同意基础上的国家才具有正当性,而人民的大量同意也就是舆论,公众可以自发地形成正确观念,做出正确选择。李普曼继承了卢梭关于舆论是在人民大量统一基础上形成的观点,但他发现由于客观障碍和主观障碍,公众很难清楚了解所有的事,而舆论是公众对于事

李普曼《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1.触不到的真实:简述对本书内容的总体理解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被视作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这本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拟态环境”。书的名字叫《public opinion》,但是贯穿始终的思想是,真实世界是如此复杂,人类永远也无法全面而彻底地了解真实世界。我们了解的,是一个由个人和媒介共同编织出来的“拟态环境”,由于个人理解世界时的成见、兴趣、文化、自我利益等等因素以及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信源对消息的保密与审查等原因,人们只能获得一个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这个感知毫无疑问地与真实存在差距。 2.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对本书论点、论据、视角等的总结提炼 2.1 李普曼的舆论观 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1[1]。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1参阅冯希莹<简析卢梭与李普曼公众舆论思想>。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我学舆论学

舆论学 ——舆论导向研究 陈力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版 第一章认识舆论 第一节初识舆论和舆论学:现实—历史—现实 1、舆论是能够感觉到而个人难于把握的存在物。 各个层次、各个领域舆论的总和称为“舆论环境”。 2、传统社会的舆论 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它往往滞后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从而基本上是社会中的保守性因素。 3、现代舆论 其滞后性似乎消失了,成为可现代社会变动的先兆。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拉丁文体系中的“公众”与“意见”两个词汇联系起来,用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他充分肯定了舆论的强大力量,认为它是正规法律以外的法律。 “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我说的就是风俗、习惯,而尤其是舆论” 卢梭将舆论分为“公意”和“众意”。众意着眼于私人的利益,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公意指人们最初自由结为共同体时的协议、约定、公共意愿,它是“普遍的意志”和“有机结合的意志”,他认为,公意永远是公正的,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结论:公意和众意的设想,只是一种理论上说得通的乌托邦。 捷克作家昆德拉:个人通常需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心态和做法,然后再把自己放到这个既定的思潮中,而把自己真实的意见隐藏起来,这种现象他称为“媚俗”。我们中没有一个超人,强大得足以完全逃避媚俗。脑子里留有一个公众,就意味着生活在谎言之中。4、舆论学对我国“舆论导向”研究的意义 ·黑格尔: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所以决不能把它们任何一个看做的确认真的东西。 公共舆论又值得重视,又不值一顾,不值一顾的是它的具体意识和具体表达,值得重视的是在那具体表达中只是隐隐约约地映现着的本质基础。 脱离公共舆论而独立乃是取得某种伟大的和合乎理性的成就的第一个形式上条件。 谁在这里和那里听到了公共舆论而不懂得去藐视它,这种人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来。 ·丹纳:真理越辩越明。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意见更接近事实。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舆论形成的过程可能会集中社会的理智,因而舆论应当得到尊重,这是社会民主化的基础。 第二节解析舆论:舆论的八要素 1、舆论定义: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 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 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传播学知识点总结

1,阿特.休尔的观点 1984年,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一书中指出,“报刊的四种理论”是冷战思维的产物。其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由主义”和“社会责任”蕴含褒义,而“集权主义”和“共产主义”在西方是贬义的,这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 第二,这四种划分方法究竟是四种思潮的总结,还是四种实践体制的总结,很成问题。 第三,与其说每一种社会制度(或其发展阶段)对应着某种传播体制,不如说因历史脉络和社会情境的不同,在不同的国家中,即使社会制度相同,传播体制也大相径庭。 第四,最重要的是《报刊的四种理论》依然忽略了垄断性商业力量对媒介的重要影响,没有将利润的驱动力及其抗衡考虑在传播体制的系统之中。 2,两级传播与多极传播 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即讯息和影响先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舆论领袖,然后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是间接地,并且会受到社会基层舆论领袖的影响而削弱。 (此后,对于两级传播理论,很多人提出了批评意见。他们主要认为:意见领袖与其他受众往往并无明显界限;在某些场合,受众可以直接获取信息,不存在中间人;意见领袖的主要信息来源有时是人际渠道;受众交换信息时往往难以区分意见领袖与跟随者;有时意见领袖不能影响他人;影响过程可能不止两个阶段;对缺少媒介的传统社会或发达社会中充满危机与不确定的环境,该理论不使用等) 1971年,罗杰斯等人在《创新扩散》中,将两级传播理论进一步扩充为“多级传播理论”。该理论认为媒介信息传至受众的过程有多种方式,多种传播渠道,可能由多级中介环节组成信息传播链。 晕轮领袖(意见领袖):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的人。 (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并扩大了影响,他们具有影响和改变特人态度的能力) 意见领袖的特点:他们在社交场合较为活跃;与其受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这方面的信息。 3,传播学功能研究 大众传播的正功能: 1,传播信息2,引导舆论3,教育大众4,提供娱乐 大众传播的负功能: 1,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与“刻板印象”理论。 2,拉扎斯菲尔德的“麻醉精神”说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网络时代的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一、内容介绍 公众舆论,仅从其字面上理解,意指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意见和态度。舆论的主体是公众,它是由社会上占大多数的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的个人组成的;舆论的客体是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舆论的本体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评价性意见。 在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中,作者紧紧围绕公众舆论这一个概念,将其置放与社会政治的大环境中,通过追溯其起源以及探索它的影响等研究,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公众舆论这种政治现象的必要性和所谓的大众传播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和塑造力。此外,李普曼在本书中对成见和环境有着比常人更加深入的分析,并且认为二者对于舆论的形成及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本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如何形成舆论的问题,李普曼把舆论看成是人们头脑中的想象,从而肯定“刻板成见”在形成舆论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其次,在这本书中,李普曼还指出,由于世界太大,人们不可能直接地去认识每一个发生的事件,再加上国家检查制度的存在以及官方设置的保密制度等原因,人们往往生活在媒体提供的和自己所设想的一种“假环境”中,也就是一种拟态环境。最后,在舆论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上,作者把普通公民看成是“局外人”,认为他们既不了解情况,又没有理智。并且他认为只有属于社会贤能的少数人是“局内人”,这些社会贤能受过特殊训练,能够通过专门的情报机构得到准确的情报,作出明确的判断并且发号施令。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公共利益和舆论根本无法一致,并且公共利益只能由一个特殊的阶级来管理。” 在李普曼看来,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阻碍人们接近事实真相的因素。“它们就是人为的审查制度,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每天能够用以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比较匮乏,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最后,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活方式的事实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1这些都阻碍着公众舆论的形成,本书一直在向读者强调的观点即是,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二,网络时代能否让公众舆论变为可能? 书中提到,领袖和新闻机构等对于公众接受的信息会进行润饰和筛选,鉴于公众对于未 1【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第1版,第21页

李普曼《舆论学》读书分析报告

李普曼《舆论学》读书报告

————————————————————————————————作者:————————————————————————————————日期: 2

《舆论学》读书报告 一. 简介 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是由美国著名的政论家和报刊专栏作家李普曼写作而成的著作,因其与政治学和新闻学的密切相关性,该书问世后,受到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新闻传播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几十年来一直被誉为是世界上第一部自成体系的舆论学专著,并被公认为是新闻传播的奠基之作,成了每一个致力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研究与探索的人的必读书目之一。《舆论学》出版之后,引发了社会对于舆论与政治、舆论与媒介、政治与媒介、政府与媒介和公众等关系之间的再思考与再认识,促进了舆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沃尔特﹒李普曼虽然是报刊专栏作家,却也是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他的许多政论、专栏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为《世界报》和《新闻周刊》撰写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是美国报业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专栏,同时它也为李普曼赢得了国际声誉。 《舆论学》通过八个章节的论述,“引言”、“探讨现实世界”、“固定的成见”、“兴趣”、“创造一种共同的意愿”、“民主政体的偶像”、“报纸”、“有情报的组织”,对社会认知和舆论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摧毁了意见自由市场的民主假设,认为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从业人员都是“固定的成见”或者“刻板印象”的囚徒,“舆论”只是人们对于大众媒介构造的“虚拟现实”的一种带有“固定的成见”的意见和看法。有学者说,《舆论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李普曼在书中提出了“固定的成见”和“假环境”这两个概念。 二. 一种比较——李普曼与纽曼的“舆论” 前西德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在她的论文中曾说过,对于“舆论”一词的定义有60多种,在“觉得对舆论还是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纽曼对1965年德国大选的阿兰斯拔研究会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她发现人都具有分辨“多数意见”与“少数意见”的能力,并且能够感觉到“支持”与“反对”观点的流动频率,这些因素导致了她开始寻求用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这就是她后来所得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并且提出了关于“舆论”的看法,她把“舆论”比喻为我们的社会皮肤,通过社会皮肤的感知作用,人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起到社会皮肤的保护作用。 因此,在纽曼的眼里,舆论的操作性定义可以这样给出:那些能在公开场所发表出来,且不会受到孤立的,对有争议问题的意见。(纽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1973年)纽曼关于“舆论”的定义,我们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把握。首先,舆论是一种倍受争议的意见。因为是对有争议问题的看法,所以必然会产生许许多多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之间有可能是重合的,相同的,也可能存在相反性,排他性,但是需要肯定的是舆论是各种意见的表达。第

李普曼《舆论学》读书报告

《舆论学》读书报告 一. 简介 1922年出版的《舆论学》是由美国著名的政论家和报刊专栏作家李普曼写作而成的著作,因其与政治学和新闻学的密切相关性,该书问世后,受到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新闻传播学界和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几十年来一直被誉为是世界上第一部自成体系的舆论学专著,并被公认为是新闻传播的奠基之作,成了每一个致力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研究与探索的人的必读书目之一。《舆论学》出版之后,引发了社会对于舆论与政治、舆论与媒介、政治与媒介、政府与媒介和公众等关系之间的再思考与再认识,促进了舆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沃尔特﹒李普曼虽然是报刊专栏作家,却也是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他的许多政论、专栏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他为《世界报》和《新闻周刊》撰写的“今日与明日”专栏,是美国报业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专栏,同时它也为李普曼赢得了国际声誉。 《舆论学》通过八个章节的论述,“引言”、“探讨现实世界”、“固定的成见”、“兴趣”、“创造一种共同的意愿”、“民主政体的偶像”、“报纸”、“有情报的组织”,对社会认知和舆论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摧毁了意见自由市场的民主假设,认为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从业人员都是“固定的成见”或者“刻板印象”的囚徒,“舆论”只是人们对于大众媒介构造的“虚拟现实”的一种带有“固定的成见”的意见和看法。有学者说,《舆论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李普曼在书中提出了“固定的成见”和“假环境”这两个概念。 二. 一种比较——李普曼与纽曼的“舆论” 前西德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在她的论文中曾说过,对于“舆论”一词的定义有60多种,在“觉得对舆论还是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纽曼对1965年德国大选的阿兰斯拔研究会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她发现人都具有分辨“多数意见”与“少数意见”的能力,并且能够感觉到“支持”与“反对”观点的流动频率,这些因素导致了她开始寻求用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这就是她后来所得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并且提出了关于“舆论”的看法,她把“舆论”比喻为我们的社会皮肤,通过社会皮肤的感知作用,人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起到社会皮肤的保护作用。 因此,在纽曼的眼里,舆论的操作性定义可以这样给出:那些能在公开场所发表出来,且不会受到孤立的,对有争议问题的意见。(纽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1973年)纽曼关于“舆论”的定义,我们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把握。首先,舆论是一种倍受争议的意见。因为是对有争议问题的看法,所以必然会产生许许多多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之间有可能是重合的,相同的,也可能存在相反性,排他性,但是需要肯定的是舆论是各种意见的表达。第二,舆论是可以在公开场合表达的意见。这就意味着舆论必须是一种公开表达的

舆论学(全集)---WORD

第一章认识舆论 1.“舆人”即制造车辆的人、抬轿子的人,都是下等人干的事。 2.“舆人”的议论成为“舆人之论”,“舆论”就是“舆人之论”缩写。 3.舆人之论含义:指的主要是下层百姓的议论。这种舆论代表的是被统治阶层的意见,并没有将统治阶层包括进去。 4.早于舆论又和舆论相近的词是“舆诵”,意为众人的议论。据《词源》记载,舆论一词在我国史籍中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和《梁 书》,它当时泛指众人的看法。 5.英国的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最早使用了“舆论”(public opinion——公众意见)一词。舆论是人们在讨论中带有决议性质的一致意见,发挥劝说和劝阻的作用,就是强压给他人的建议,说话时应“更注意人们的公众情绪与舆论。” 6.卢梭,1762年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进一步强调舆论重要性。 中西方舆论概念产生有所差别:中国的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语言的延伸、转化过程,西方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政治理念的深化过程。虽有不同,但舆论总归是人们对一些事件的言论或议论,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舆论理解为:公众对某一事件所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7.舆论学内涵:是研究舆论特征、结构、形成、功能、控制和应用方法的学科。 8.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专著。1899年,法国社会学家埃尔·德·塔尔德写出的《社会舆论与公众》一书,成为人类社会科学史上第一部关于舆论研究的专门书籍。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的《舆论学》,较为完整地揭示了舆论规律,并总结了舆论法则支配新闻报道的大量实际经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具有学说体系的舆论学著作。 9.我国对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首属梁启超,代表文章《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1988年刘建明写的《基础舆论学》和杨张乔写的《声张自我的艺术》,两书较早地对舆论现象作出系统的探索。 10.马克思曾有过“驴子”与“麻袋”的比喻,他认为报刊和舆论的关系是:报刊代表舆论,反映舆论。 11.工具说:把新闻业看作社会舆论的工具。 12.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新闻媒介是舆论传播的载体和放大器。(2)新闻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和依据。(3).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4).新闻可以引导舆论。一是通过信息流;二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发表意见。 第二节传统社会时期的舆论 一、原始时代的舆论 1.原始社会的人类以自然方式表达共同意见,成为最初的舆论。 当先民形成社会关系,原始舆论才能出现。 人的社会化是原始舆论产生的前提。 原始人类的合群性,构成舆论的人际环境。 最早的舆论形态——传说。 舆论形态——指舆论行为的群体方式。 “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传说都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舆论。 除此之外,还有歌谣、民谣。如:中国流传 下来的最古老的民歌——《康衢谣》 2.这时期的舆论的功能主要是:1. 协调劳动、协调生活2. 决策功能 3. 选拔氏族首领的依据 二、奴隶制社会的舆论

舆论学复习资料

舆论学(复习用) 第一章中西比较视野下舆论含义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舆论概念在中国的形成概说 一、”舆论”一词的由来 二、中国古代舆论的表现形态 三、中国封建社会舆论的局限性 第二节舆论概念在西方的形成概说 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出版了《public opinion 》一书,标志着舆论学的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章舆论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学说 第一节西方舆论学研究思潮 1、古希腊奴隶民主制的贡献 民主制鼓励和保护思想自由及表达自由的权利。普罗塔哥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里的”人”指的是一独立自主的个体,发现和肯定自主的个人的重要性,进而肯定个人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古希腊民主制的重要贡献。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意见”,而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公共的和客观的认识,知识使我们摆脱了私见的束缚,成为真正能行独立判断的主体,因此,人的本质及主体性在于理性(知识)而非感性(意见)。 2、近代法国思想家 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一个人抛弃了自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超越个人与社会对立的办法是社会成员之间订立契约,即自己服从为自己制定的法律,这种法律不是出于个人意志而是集中体现各个人意志的公意,根本上是与个人的意志相一致。 3、近代英国思想家 穆勒: 1859年,穆勒出版《论自由》一书。他总结了法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提醒人们注意防止”多数人的暴虐”。他担心,对自由的威胁现在并不来自政府,而是社会上多数人不能容忍非传统的见解,他们对持不同意见的少数人投以怀疑的目光,以人数上的优势压制和整肃少数人。 李普曼与《舆论学》: 李普曼将柏拉图的思想引伸后,认为”我们就像这些囚犯一样,也只能看见媒介所反映的现实,而这些反映便是构成我们头脑中对现实的图象的基础”。?《公共舆论季刊》现在成为美国舆论研究协会AAPOR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