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大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讲

2015大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讲

2015大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讲
2015大二轮复习专题三 第1讲

第1讲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考纲要求]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考点一细胞的增殖

1.细胞增殖方式及相互关系

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的比较和辨析

3.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判断

(2)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间期不加倍

?

染色体变化曲线?

????

最大数量为2N ?减数分裂

最大数量为4N ?有丝分裂

[错混诊断]

1.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2011·山东,5B)( × ) 2.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2014·大纲,1D)( √ ) 3.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2013·海南,5A)( × ) 4.真核细胞染色体DNA 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2011·海南,25D)( × )

5.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2010·海南,3D 改编)( × ) 6.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2009·广东,23)( √ )

7.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行为不同,DNA 分子数目相同(2013·新课标Ⅰ,2C 改编)( √ )

8.人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2010·江苏,21D 改编)( × )

题组一 对有丝分裂单独考查

1.(2014·浙江,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

A .G 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 进入细胞核

B .S 期变长,该期有DNA 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 .G 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

D .M 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答案 C

解析 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可以明显缩短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G 1期主要是合成DNA 所需蛋白质和核糖体的增生,S 期主要发生的是DNA 的复制,G 2期主要发生的是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将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会使G 1期变短,S 期和G 2期也变短;3H-TdR 参与DNA 的复制,应该在S 期大量进入细胞核;M 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组蛋白是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在G 2期之前已经合成。综合上述分析,C 项正确,A 、B 、D 项叙述错误。

2.下图中,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 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 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心体和线粒体参与图1所示细胞的形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4个染色体组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可对应图3中的AB段

答案 D

解析图1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图,该细胞中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有丝分裂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图2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图,图中有4个染色体组。图3中BC段的染色体处于复制后状态,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对应,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减半,是由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造成的。图4中a为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变化特点,可对应图3中的CD段;图4中c表示染色体处于非复制状态。

三步骤快速解答题干图形题

步骤1:明确考查原理

根据题干图形所示,本题考查对有丝分裂的过程、图像及DNA和染色体变化曲线的理解。步骤2:分析图像及曲线,建立联系

分析图像所处的时期,找到该图像的细胞在DNA、染色体变化曲线所处的位置。

步骤3:结合分裂过程、DNA和染色体变化规律做出判断。

题组二以细胞分裂图像为载体进行考查

3.(2014·安徽,4)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 A

解析A项,图甲为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导致基因重组。B项,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如果该植物细胞中两条性染色体组成不同,则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就会有差异。C项,图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不发生染色体的复制,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项,图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图中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B.甲、乙、丙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乙、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甲有四个染色体组C.丁细胞代表次级精母细胞,如果P为X染色体,则Q是Y染色体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BD

解析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后就没有染色单体了,此时细胞具有8条染色体,A错误;甲、乙、丙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乙、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甲有四个染色体组,B 正确;XY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Ⅰ后期,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不会同时存在XY,C错误;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为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核基因遗传,D正确。

1.同源染色体的判断方法

一般情况下,同源染色体是形状、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相当于数学中的两个“全等形”,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常用不同颜色表示,如图C、D所示)。A组两条染色体大小不同;B组两条染色体的形状(着丝点位置)不同,因此A、B两组中的染色体都不是同源染色体。

2.“三看法”判断二倍体细胞图像所处的时期

3.依据细胞质分配方式的判断(针对减数分裂)

题组三以坐标曲线图为载体进行考查

5.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段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答案 B

解析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减数分裂可表示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整个时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有丝分裂可表示为间期、前期、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无同源染色体,故A错。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B正确。该图若为有丝分裂,bc段表示分裂间期中的DNA复制期,细胞板出现在末期,为ef段,纺锤体出现在前期,为cd段,故C错。该图若为有丝分裂,ef段包括后期和末期,后期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故D错。

6.下图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段中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量明显增加

B.BC段中DNA稳定性较差,易出现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改变

C.CD段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

D.EF段中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始终相等

答案 D

解析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复制之前及着丝点分裂之后,染色体和DNA是1∶1的关系,另一种情况是复制之后染色体以姐妹染色单体形式存在,染色体和DNA是1∶2的关系。根据图解可知,AB段表示DNA复制之前,该时间段进行RNA的合成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A项正确;BC段表示正在进行DNA的复制,该时期由于DNA的双链解开,其稳定性最差,易发生基因突变,B项正确;CD段表示复制之后以姐妹染色单体形式存在,包括有丝分裂前、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项正确;该图如果表示有丝分裂,则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比加倍或相等,但如果表示减数分裂,则该段表示减Ⅱ后期和末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相比相等或减半,故D项错误。

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分析

考点二 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

1.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

2.细胞分裂与可遗传变异

(1)基因突变:任何方式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受生物体内或体外各种因素的干扰,都可导致DNA 复制过程中发生差错,从而发生基因突变。

(2)基因重组:发生于减Ⅰ四分体时期和减Ⅰ后期,即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染色体变异?????

多倍体:发生于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

加倍,没有形成两个子细胞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一般发生于减数

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期

(4)原核细胞的变异:原核生物的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染色体,自然

也没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错混诊断]

1.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 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正在发生自由组合(2009·上海,18B)( ×

)

2.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同时发生基因突变与重组(2013·四川,1A)( √ )

3.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引起的变异只发生在减数分裂中(2009·福建,3A 改编)( × )

4.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中(2009·福建,3B 改编)( √ )

题组一 从DNA 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进行考查

1.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 双链都被

32

P 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

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分别有8条、16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 A .第1次 B .第2次 C .第3次 D .第4次

答案 A

解析亲代DNA为32P/32P,则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为32P/31P·32P/31P,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均为32P/31P,所以第一次分裂中期与后期分别有8条和16条被标记的染色体。2.小鼠的睾丸中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B.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C.只有半数精细胞中有被标记的染色体

D.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被标记数与未被标记数相等

答案 D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有一条链被标记,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着丝点分裂后的次级精母细胞有一半的染色体被标记。由于染色体的随机结合,含有被标记染色体的精细胞的比例不能确定。整体来看,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被标记数与未被标记数相等。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

(1)首先确定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常以一条染色体为研究对象,减数分裂一般选取一对同源染色体为研究对象。

(2)其次确定标记过程中DNA复制次数和在未标记培养液中细胞分裂次数(时期)。

(3)最后图示细胞分裂过程,如下图:

题组二以具体情境考查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异常行为

3

答案 C

解析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4.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 b 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

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一次

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

答案 C

解析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如何根据配子异常情况推测减数分裂何时发生异常(假设亲代为AaX B Y)

(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时,则一定是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与a、X与Y分开,但出现了两个AA/aa或两个XX/YY的配子,则一定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出现AAa或Aaa或XXY或XYY的配子时,则一定是减Ⅰ和减Ⅱ分裂均异常。

(4)若配子中无A和a或无X B和Y时,则可能是减Ⅰ或减Ⅱ分裂异常。

题组三从配子形成进行考查

5.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突变为a,该细胞以后的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产生多少种配子()

A.1种B.2种

C.3种D.4种

答案 C

解析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AB、AB、ab、ab或Ab、Ab、aB、aB四个配子,其中两两相同,有2种配子;若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 突变成a,产生的配子为AB、aB、ab、ab或Ab、ab、aB、aB,则有三种配子,故C正确。

6.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Cc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据此可确认该细胞()

A.发生过基因突变

B.将形成四种配子

C.是次级精母细胞

D.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 D

解析图中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由该细胞不能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所以该细胞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即姐妹染色单体上所含的基因应完全相同,所以图中细胞所含的B、b和C、c这两对等位基因可能是间期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的。若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将分裂形成2种配子;若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则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故选D。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种类

(1)1个含n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4个精子,2种类型。

(2)1个含n对等位基因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1个卵细胞,1种类型。

(3)1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经过减数分裂能形成2n种精子或卵细胞。

题组四从解释染色体异常信息图进行命题

7.(2012·江苏,14)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图)。若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答案 D

解析由于“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若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理论上应该全部表现为白色。若出现部分红色性状,可能是图示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但这种可能性很小,故A项不是最合理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即使姐妹染色单体3与4分离,由于其缺失突变,产生的花粉也不育,因而B项不合理;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不发生自由组合,因而C项也不合理;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由于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基因B转

移到染色单体1或2上,D项最合理。

8.(2012·江苏,8)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答案 A

解析分析图示,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各有4条,结合题干该生物是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的二倍体,可判断该细胞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比正常分裂时多一条,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得到的两个次级性(精)母细胞中一个含有4条染色体,另一个含有2条染色体。其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次级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如题图所示。

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分析

(1)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3)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

考点三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实验

1.观察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

2.观察细胞分裂的有关问题分析

(1)不清楚“解离”的作用原理,误以为可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

(2)不清楚细胞具有的相应结构,误认为赤道板也能观察到。

(3)对取材原理不清楚,误认为根尖任何部位都可作为观察对象,实际上只有分生区才可以。

(4)在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在制片前要用卡诺氏液固定。

(5)在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中,由于精(卵)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在睾丸(卵巢)内观察到染色体数目为n、2n和4n的细胞。

[错混诊断]

1.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2014·重庆,1B)(×) 2.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2014·山东,4B)(×)

3.能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2014·四川,4A)(√) 4.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2014·山东,4C)(×)

题组一从观察有丝分裂的材料、原理、操作等角度考查

1.(2014·海南,1)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蚕豆叶肉细胞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

答案 C

解析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其他细胞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双选)()

A.染色后盖上盖玻片要用拇指挤压,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

B.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细胞分裂过程,因为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死亡

C.解离时可用盐酸除去细胞壁以分散细胞

D.漂洗时洗去染液防止染色过深

答案AB

解析染色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挤压,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A正确。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细胞分裂过程,是因为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死亡,B 正确。盐酸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而不是去除细胞壁(一般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去除细胞壁),C错误。漂洗过程是在解离后而不是染色后,因此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而不是染液,D错误。

1.试剂用途总结

2.解离与压片的目的不同

解离液的作用之一是将细胞之间的黏连物质水解,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易于在外力下分散开来。制片(关键是其中的压片)的目的是使用外力将细胞“分散”开来。因此,记忆和理解的技巧:解离的目的侧重于“离”,压片的目的侧重于“散”。

题组二从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特点等角度考查

3.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答案 D

解析洋葱根尖只能发生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减数分裂,所以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不可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特有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4.一同学用高倍镜观察小白鼠某器官的切片时,发现了一个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质即将缢裂为均等的两部分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每个着丝点上都有两条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取自雄性小鼠的睾丸

B.如果每条染色体上均不含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如果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不同,说明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D.无变异情况下,若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形态有差异,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 B

解析当每个着丝点上都有两条染色单体时,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取自雄性小白鼠的睾丸。如果每条染色体上均不含染色单体,则该细胞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无论是有丝分裂过程,还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均应相等,若不相等,则说明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无变异情况下,移向两极的若是由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色体或一般的同源染色体,其形态结构是完全相同的;只有同源染色体中的X、Y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时会出现差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选取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时应注意:

(1)减数分裂过程仅发生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性腺中,即植物的雌蕊和雄蕊、动物的精巢和卵巢,而植物的根、茎、叶、果皮、种皮等均为体细胞,不会进行减数分裂(动物的体细胞也是如此)。

(2)即便是植物的雌蕊、雄蕊或动物的精巢、卵巢,也存在差异。雌蕊中进行减数分裂的初级卵母细胞很少(如桃的子房中仅能形成一个卵细胞),雄蕊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初级精母细胞可多达百万以上,因此用雌蕊作实验材料没办法找到各个时期的分裂图像。

题组三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进行考查

5.对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双选)()

A.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不同

B.从卡诺氏液中取出的根尖要用蒸馏水冲洗2次才可以进行制片

C.制作装片的具体操作方法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相同

D.需将培养的洋葱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低温处理

答案CD

解析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相同,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A错误。卡诺氏液用于固定细胞的形态,从卡诺氏液中取出的根尖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才可以进行制片,B 错误。将培养的洋葱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低温(4 ℃)处理,D正确。

6.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均加倍

B.因没有纺锤丝的牵拉,故姐妹染色单体不能分开,可观察到部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D.视野中可能出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细胞

答案 C

解析视野中的细胞既有含2个染色体组的,也有含4个染色体组的,并非均加倍,A错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是着丝点先分裂,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移向两极。低温处理后的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后期着丝点分裂后,由于没有纺锤丝的牵引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而不会出现含三个染色体组的细胞,B、D错误。多倍体细胞形成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所以细胞周期是不完整的,C正确。

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与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步骤基本相同,仅在以下3点存在差

专题突破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研究发现,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由此推断()

A.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B.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有利于细胞分裂

C.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G2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

D.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答案 A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抑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B错误;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G2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延长,C错误;G2期DNA复制已经完成,所以抑素不会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同时抑素使细胞分裂减慢,并不阻断细胞分裂,D错误。2.(2014·江苏,12)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答案 B

解析A项,图示为动物细胞分裂的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在分裂前期移向细胞两极。B项,乙为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丙为纺锤丝,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可见两者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项,该时期为分裂中期,可能为有丝分裂中期,也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如果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如果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D项,该时期核膜已经解体,无细胞核,故不存在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情况。

3.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含同源染色体

B.细胞中形态、大小相似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C.单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D.马和驴杂交后代骡的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 A

解析同源染色体是指细胞中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单倍体可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马和驴属于不同的物种,杂交后代骡的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4.(2014·天津,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答案 C

解析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说明其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项,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若此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后期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B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一定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该细胞中的DNA 数目不变。C项,DNA复制是分别以亲代DNA的每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即一条链是原来的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形成子代DNA,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和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项,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5.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DNA复制

答案 C

解析细胞膜开始缢缩,说明该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则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5,不是二倍体,故A错。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这时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故B错。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形成配子染色体数为5,故C正确。DNA复制在分裂间期,细胞膜没有缢缩,故D错。6.(2011·江苏卷,11)如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

的是()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 A

解析此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故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A项错误;因亲代基因型为AABb,无a基因,故细胞中染色体上的a 基因只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B项正确;此细胞若为次级精母细胞,则形成的两个精子是两种类型,若为次级卵母细胞,则形成一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一个卵细胞只能是一种类型,C项正确;图示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故该动物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则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项正确。

7.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

B.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图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

D.若图乙表示卵细胞,则图甲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 A

解析图甲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Ⅱ中期,左数第三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颜色有差异,图乙细胞是与甲同时形成的另一个次级性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两图说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图甲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若图乙为卵细胞,则图甲为第一极体(中期)。8.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③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

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C.细胞①中有4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

D.图示的分裂类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

答案 A

解析该动物组织细胞中有联会和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等现象,因此可判断该动物是雌性,在进行减数分裂。该动物基因型为AaBb,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四种配子,细胞③中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Ⅱ前期,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A正确。细胞②中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Ⅱ后期,分裂结束后形成第二极体和卵细胞,B错误。细胞①中染色体联会,其中有2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C错误。减数分裂会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D错误。

9.某男性的基因型为AaX b Y,他体内经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考虑交叉互换),含有的基因和性染色体不可能是()

A.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1条X染色体

B.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个Y染色体

C.两个基因A,两条Y染色体

D.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X染色体

答案 B

解析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二者应分开,即b基因和Y染色体不会同时出现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二、双项选择题

10.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右图是其中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

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三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BD

解析由图形可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错;由于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所以该细胞中的a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而不可能来源于基因重组,C错。

11.图甲为某生物细胞分裂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该生物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在Ⅰ段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

B.光学显微镜下,在Ⅱ段可以观察到图乙细胞

C.光学显微镜下,在Ⅱ段不能观察到联会现象

D.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图乙所示的上一时期

答案AC

解析根据甲图中细胞分裂完成后DNA含量不变可以判断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在显微镜下不能在Ⅰ段观察到分子水平的基因突变,也不会在Ⅱ段观察到联会现象。根据图乙中没有形态相同的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在细胞中央,可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2.图甲、乙、丙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和分裂的相关图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5年全国1卷高考化学试题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 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2015年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卷

2015年度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题 【化学】 1.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实验用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盛放在广口瓶中)、稀盐酸(1:3,盛放在细口瓶中)、氢氧化钠溶液(1%, 盛放在细口瓶中, 用橡胶塞)、硫酸铜溶液(5%, 盛放在滴瓶中)、试管(15 mm×150 mm,2支)、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药匙、镊子、吸水纸、纸片、火柴、试管刷、废液缸(带过滤网)、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掌握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掌握使用酒精灯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 (3)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 扣分标准

△2. 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检验 实验用品: 石灰石(或大理石,盛放在广口瓶中)、稀盐酸(1∶3,盛放在细口瓶中)、烧杯(盛水)、饱和石灰水(盛放在细口瓶中,用橡胶塞)、集气瓶(125 mL、配毛玻璃片)、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带90°弯管、橡皮管和玻璃管都已连接好)、试管(20 mm×200 mm)、试管架、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火柴、木条、试管刷、纸片、废液缸(带过滤网)、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会用铁架台上的铁夹固定盛有液体的试管。 (2)会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根据所学原理,正确选用二氧化碳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扣分标准

△3.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用品: 蒸馏水(盛放在细口瓶中)、氯化钠(盛放在广口瓶中)、托盘天平(已调平)、镊子、烧杯(100 mL,2个)、量筒(50 mL)、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放在无水的烧杯中)、试管刷、贴有“2%氯化钠溶液”标签的试剂瓶、纸片、称量纸(大小质量相同)、污物杯、抹布。 实验要求: (1)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会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会进行固体溶解于水的操作。 扣分标准

2015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北京市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 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 化学反应的是: 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 2SO 4>H 3PO 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 Na 2CO 3 >NaHCO 3 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 示意图如下: C 表示O 状态Ⅰ状态Ⅱ状态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 C.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 2 D. 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 CO 与O 2反应的过程 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PPV 的反应: 人工固氮

I I n + nCH 2=CH --CH =CH 催化剂 CH I CH -H 2n + (2n -1)HI PPV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合成 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CH 2=CH - -CH =CH 2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 通过质谱法测定 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 知: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 A.该消毒液可用 NaOH 溶液吸收Cl 2制备: Cl 2 + 2OH - == Cl - +ClO - +H 2O B.该消毒液的 pH 约为 12:ClO - + H 2O -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 Cl 2: 2H + + Cl - +ClO - == Cl 2↑+ H 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 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 CH 3COOH + ClO - == HClO + CH 3COO -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 2=2NO 2 B.Ⅱ中的现象说明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 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的现象,说明稀 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 HNO 3 D.针对Ⅲ中的现象,在 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 25. (17分) “张一烯炔环异构化反应”被《Name Reactions 》收录,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状化合物: R -C ≡C -C O -CH 2HC =C H 2C -R 〞 O R ˊ 铑催化剂C -CH R -CH C =CH R ˊR 〞 C CH 2 O O (R 、Rˊ、R 〞表示氢、烷基或芳基)含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J 的路线如下:

滁州市2015年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细则概要

滁州市2015年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试题一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部分实验操作; 试题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部分实验操作; 试题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部分实验操作;试题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试题五液体药品的取用;测p H值;加热; 实验六用指示剂鉴别酸、碱与盐溶液;

滁州市2015年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药品与仪器清单 试题一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部分实验操作; 仪器药品: 60mm漏斗一个、铁架台1个(附铁圈)、玻璃棒1根、250ml烧杯3个、剪刀1把、定性滤纸1盒、50mL量筒1支、100ml蒸馏水(盛于烧杯中)、干抹布一块、滴管1支(放在烧杯内)、小塑料桶1个(盛放废弃物用),粗盐100g。试题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部分实验操作; 仪器药品: 的装置[仪铁架台1个(附铁夹)、一套完整已检查气密性的实验室制取O 2 器包括:硬质大试管一只、弯度为135°导气管(连一节橡皮管和一节导管)的单孔橡皮塞一个]、125mL广口瓶一个、水槽1个、酒精灯一只、打火机一个、药匙一个、高度适中的木块一个、试管架一个、试管刷一个、细木条一只、干抹布一块、小塑料桶1个(盛放废弃物用)、高锰酸钾。 或:铁架台1个(附铁夹)、一套完整已检查气密性的实验室制取O2的装置[仪器包括:125mL锥形瓶一个、配有长颈漏斗及90°导管(连一节橡皮管和一节导管)的单孔橡皮塞一个]、125mL广口瓶一个、水槽1个、火柴一盒、细木条一只、药匙一个、试管架一个、试管刷一个、干抹布一块、5%的H2O2、二氧化锰、小塑料桶1个(盛放废弃物用)。 试题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部分实验操作; 仪器药品: 的装置[仪器包括:125mL广口瓶一套完整已检查气密性的实验室制取CO 2 一个、配有长颈漏斗及90°导管(连一节橡皮管和一节导管)的双孔橡皮塞一个]、镊子一把、125mL集气瓶一个、玻璃片一片、打火机一个、细木条若干、1:

实验化学(1-2)考题2015

2015年实验化学(1-2)考试 考试要求: 本考试为开卷,请根据本文档所提供信息回答问题,注意设计实验需写明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并且回答思考题,可以通过参考书和网络查找答案,但需在答案后写明自己所用资料的出处。 考试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试,截止时间为2015年6月20日,请于20日晚24时前将完成的设计方案发至助教老师信箱,逾期按缺考论处。交给助教*.doc文件。文件命名要求:姓名-学号.doc. 本考试允许讨论,但须独立完成考卷,如发现有雷同答案按作弊论处。如果有不明白之处可随时与老师联系。 设计实验3的参考文献在我的ftp上. 1、收集两种铁含量测试方法的实验数据(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影响因素等),比较优 缺点。(35分) 写明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定量计算并绘制出理想图表,如滴定曲线、光吸收谱等。并根据自己或他人实验过程与结果讨论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优化设计两种新的铁含量测定实验方案。对比说明其优缺点。 2、设计实验1(30分): 每位同学针对分配的实验提出不少于十个思考题,

设计实验3:根据提供的参考文献,设计一个综合实验(35分) 内容包括 1.实验原理 2.实验内容a) 制备~~~~~ b) 测定所得化合物的性能。 提示:根据资料,写出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需包括所用原料(写明用量)和仪器设备,具体合成步骤,写明所需记录数据,如特殊实验现象、产量和产率等。针对产品性质表征,请说明所需用到测试方法(仪器)的理由及预期测试数据的类型和分析方法等。 3.思考题(尽量详细,具体) 参考文献:见ftp “实验化学资料”文件夹中的“2015考试用资料”。

天津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化学 化学和物理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l页至第3页,第Ⅱ卷为第4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同。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5题,共3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湿衣晾干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 B.Si C.A1 D.Fe 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B.泥土C.蔗糖D.汽油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B.液氮C.空气D.石油 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D.鸡蛋清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H3B.NO C.NO2 D.HNO3 8.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红色固体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农药施用后,不会在农作物或农产品留有残余 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 D.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12.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 B.用燃着的术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C.用适量的稀硫酸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D.刚适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锌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准考证号姓名毕业学校考点2017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卷 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题各一题,考试时间15分钟,满分30分。 2.考生应独立按要求完成实验。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实验器材:物理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毫米刻度尺、立方体物块。 化学氢氧化钠溶液样品(细口瓶,橡胶塞)、稀盐酸(1:3,滴瓶)、试管(1支)、试管架、试管刷、废液缸、抹布。 生物显微镜、擦镜纸。[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小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内容: 1.物理实验题:测量立方体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16分) (1)检查天平是否平衡。(2分) (2)测量与记录。(10分) (3)数据处理。(4分) (4)整理器材。 2.化学实验题: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6分) (1)倒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2分) (2)向上述试管中滴加稀盐酸。(2分) (3)观察并记录现象:,结论:氢氧化钠溶液。(2分) (4)整理实验台。 3.生物实验题:显微镜的对光(6分) (1)取镜与安放。(1分) (2)对光。此处须经老师过目。(5分) (3)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放回原处。 4.整理实验器材(2分)

2017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卷 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题各一题,考试时间15分钟,满分30分。 2.考生应独立按要求完成实验。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实验器材:物理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5Ω或10Ω)、滑动变阻器(10Ω或20Ω)、开关、导线若干。 化学酸碱度待测液(细口瓶)、pH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片、玻璃棒、试管(1支)、试管架、吸水纸、废液缸、污物杯、试管刷、抹布。 生物大豆(或玉米)种子、镊子、贴有甲、乙标签的200mL烧杯两个、盛有清水的烧杯、滴管。实验内容: 1.物理实验题: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多次测量,寻找规律,在表格中记录其中 两次的数据。)(16分) (1)摆放器材。(2分) (2)连接电路。(4分) (3)检查电路。(2分) (4)实验测量。(6分) (5)实验结论。(2分) 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压与电流的比值(U/I) 第一次 第二次 实验结论由上述数据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填“正比”或“反比”) 2.化学实验题: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6分) (1)向试管内倒入少量待测溶液。(2分) (2)擦净玻璃片和玻璃棒。测出pH= 。(4分) (3)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 3.生物实验题: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6分) (1)设计并实施实验。(3分) (2)分析实验。向老师指示出该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1分)。在保证温度适宜且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1分) (3)预期结果。预期哪一组种子会萌发,并向老师汇报。(1分) (4)将用过的种子放回原处,其他实验器材复位。 4.整理实验器材(2分)

2015年高考化学实验综合大题解析

2015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 [题型一] 化学实验综合大题 1、(2015 课标1)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装置B 的主要作用是_____ _ 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 __。装置H反应 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 ___。(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②草酸为二元酸。 【答案】⑴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避免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⑵①F、D、G、H、D、I;CuO(氧化铜); ②H中的粉末有黑色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⑶①向盛有少量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②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两倍

2、(2015 课标2)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答下列问題:(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 ③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水B.碱石灰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3)用右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3mL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0.1000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g.。 (4)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b.碘化钾c.盐酸d.硫酸亚铁 【答案】(1) 2:1 (2)①NH4Cl+2HCl电解3H2↑+NCl3 ②Cl—、OH—③c (3)①2ClO2+10I-+8H+=2Cl-+5I2+4H2O ②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的逸出) ③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④0.02700 (4)d

细品一道2015年学考实验试题

细品一道2015 年学考实验试题 ----思考薄弱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实验复习策略 黄玲玲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石门中学323900) 摘要重点分析2015年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实验题,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前瞻性。研究近几年学业水平考试的实验题发现,试题对学生观察能力,理论分析能力及误差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而我们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有些学生最基本的概念都没弄懂,更不用谈实验题了。所以对实验题的研究并指导我们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实验复习不能“纸上谈兵”,要切实地抓住实验复习的重点和要害,领会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内容,才能做到复习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才能增强复习时效性、从而提升薄弱学校学生的临考实战能力。 关键词实验学考复习能力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考查。要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的考查。在每年的学考中化学实验的考查都占有较重的份额,而我们薄弱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很多基本概念还没弄清楚,对于实验部分的内容掌握的更加不好,因此在学考复习过程中,我们必须研究学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及应试策略,针对基础差的学生采用恰当的复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1、细品一道学考实验题 下面是浙江省普通高中2015年1月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中的实验题: 35.(8分)(1)为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取少量Na2CO33 试管底部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①开始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填“A”或“B”)中会出现浑浊现象。 ②实验现象证明,加热条件下,Na2CO3比NaHCO3更(填“稳定”或“不稳定”)。(2)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发生装置如图A。 A B 澄 清 石 灰 水

2017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卷

阜阳市2017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卷 分值:15分时间:20分钟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为20分钟,满分15分。考前请准确填写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码。 2.考生必须独立操作,不得相互讨论。如发现仪器有缺损可向监考教师提出。 试题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 【实验内容】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性质 【考查要点】 1.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能正确取用粉末状固体和液体药品。 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4.知道氧气的验满。 5.掌握炭和氧气反应。 【实验用品】 试管架1个、大试管1支(20×200mm)、铁架台1个(带铁夹)、带导气管的橡皮塞1套、集气瓶1个、玻璃片1个、小烧杯1个、药匙1个、火柴1盒、试管刷1个、过氧化氢1瓶、二氧化锰1瓶、木炭1瓶、酒精灯1个、澄清石灰水1瓶、废液缸1个、固体废物缸1个,坩埚钳1个,软纸若干。【实验步骤】 1.对所需实验仪器和药品逐一清点并报告老师。 2.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取适量二氧化锰于大试管中。 4.再向大试管中加适量过氧化氢,盖上带导气管的橡皮塞并固定。 5.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6.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7.用坩埚钳取一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点燃。 8.将木炭自上而下逐渐深入集气瓶中。 9.滴加适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10.清洗仪器,整理桌面,复位。 考生成绩_____________ 评分老师签名_____________ 阜阳市2017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及评分表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说明:实验时因操作不规范造成试管等玻璃仪器破裂现象的,扣1分! 考生成绩_____________ 评分老师签名_____________ 阜阳市2017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卷

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_纯word版_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6.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酸性:H 2SO 4>H 3PO 4 B .非金属性:Cl >Br C .碱性:NaOH >Mg(OH)2 D .热稳定性:Na 2CO 3>NaHCO 3 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氮元素均被氧化 B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过程 状态Ⅰ 状态Ⅱ 状态Ⅲ 表示C 表示O 表示催化剂

A .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 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O C .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 2 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 与O 2反应的过程 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 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成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 .通过质谱法测定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 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 溶液的pH 约为11) A .该消毒液可用NaOH 溶液吸收Cl 2制备:Cl 2+2OH - =ClO - +Cl - +H 2O B .该消毒液的pH 约为12:ClO -+H 2+OH - C .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 )混用,产生有毒Cl 2: 2H ++Cl -+ClO - =Cl 2↑+H 2O D .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 CH 3COOH +ClO - =HClO +CH 3COO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 +O 2=2NO 2 B .Ⅱ中的现象说明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 进一步反应 C .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 3 D .针对Ⅲ中现象,在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 是否被氧化 CH 2=CH CH =CH 2n I + n CH 2=CH CH =CH 2 +(2n -1)HI I CH CH H 2n PPV 催化剂

2014-2015有机实验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Ⅱ实验考核题目(一)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1、混合物中含有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采用蒸馏、萃取等方法却难以分离,此物不溶于水,与水共沸不发生化学反应,在100 C左右时有20.1mmHg的蒸汽压,请画出一个能分离此混合物的装置。 2、简述索氏提取器的工作原理,索氏提取比普通加热回流提取有什么优越性? 3、很多反应(或过程)是放热的,请举例说明本学期有机化学Ⅱ实验中有哪些具体例子(至少三个),并简单说明是你是如何解决这些放热问题的。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Ⅱ实验考核题目(二)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1、请画出乙酸乙酯制备装置图,在图中标明各仪器的名称,指出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和优点。 2、使用分液漏斗的目的有哪些?使用分液漏斗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3、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试简单总结乙酸乙酯、丁酯和异戊酯三种酯的制备实验中,各采取哪些措施使反应向酯化反应的方向进行的。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Ⅱ实验考核题目(三)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1、什么叫熔程?纯物质的熔点和不纯物质的熔点有何区别?两种熔点相同的物质等量混合后,混合物的熔点有什么变化?测定熔点时,判断始熔和判断全熔的现象各是什么? 2、索氏提取器与一般浸泡相比,有何优点? 3、什么是重结晶?其作用是什么?何种操作可检测重结晶后产品的纯度?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Ⅱ实验考核题目(四)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1、请画出蒸馏乙醚的装置。 2、请说出合成乙酸乙酯的装置特点,实验中如果采用醋酸过量是否可以,为什么?在乙酸乙酯的制备中,将粗产物移至分液漏斗中,依次用(1)10ml饱和碳酸钠溶液(2)10ml饱和食盐水(3)10ml饱和氯化钙溶液请说说每步洗涤的作用。 3、制备阿司匹林的实验中,如何将产物与高聚物分开?乙酸酐是水杨酸的4倍,多余的乙酸酐是如何除掉的?用化学方程式写出本学期制备阿司匹林的原理,写出两种酸性催化剂和两种碱性催化剂。

2015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化学部分 卷Ⅰ(选择题,共14分)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按要求填写在卷头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考试中请按要求规范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下列化学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

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卷II(非选择题,共28分) 二、填空题及简答题(共4小题,每空1分,满分16分) 8.(3分)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烧瓶和烧杯中都是自来水. (1)酒精(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2)实验中消耗的40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1.2×106J.(酒精热值为3.0×107J/kg)(3)实验结束后从试管和烧杯中各取10mL水,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震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的水产生的泡沫较多,烧杯中的水产生的泡沫较少. 9.(5分)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小苏打”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钠. (2)鸡蛋和牛奶都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3)铁制品容易生锈的环境是铁与水、氧气接触. (4)家庭生活中一种节水做法是淘米水浇花. (5)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隔绝可燃物. 10.(4分)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2015年高三毕业班质检化学卷实验题类型题归纳及解析

25.(15分)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外观与食盐相似的食品添加剂。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 用如下装置(已省略夹持装置)制NaNO2。 已知: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装置D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O 3 (3)使用气密性良好的上述装置进行实验,NaNO2的纯度较低。为提高NaNO2纯度须对 上述实验装置或药品进行改进,其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8页(共12页) 【实验Ⅱ】 利用目视比色法(比较溶液颜色深浅以测定物质浓度)测定泡菜样品中NaNO2的含量。 步骤i:在5个有编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NO2溶液,各加入1 mL的M溶液(M 遇NaNO2呈紫红色,NaNO2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l0 mL 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 步骤ⅲ:取5 mL待测液X,加入1 mLM溶液,加蒸馏水至10mL振荡,与标准色阶比较。 (4)步骤ii获取待测液X的过程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_________。 (5)步骤iii比较结果与④号色阶颜色相同,此泡菜样品中NaNO2的含量为_________m g·kg-1 (6)用目视比色法证明泡菜中加入维生素C可以降低NaNO2的含量。设计并完成下列实 验报告。

25(15分). 无水氯化铝是有机化工常用的催化剂,氯化铝178℃时升华,极易潮解,遇水发热并产生白色烟雾。氯化铝还易溶于乙醇、氯仿和四氯化碳。 实验室可用反应2Al+ 6HCl(g) 2A1Cl3 + 3H2制备少量无水氯化铝,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为(填序号)。 ①点燃A处酒精灯②点燃C处酒精灯③滴加A处浓硫酸 (3)D中干燥管内碱石灰的作用是。 (4)下列有关A1Cl3的说法合理的是(填序号)。 ①A1Cl3水溶液能导电②熔融态A1Cl3能导电③镁条能置换出A1Cl3溶液中的A1 (5)实验室也可通过反应2Al+ 3Cl2(g) 2A1Cl3制备无水氯化铝,此法若还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在A烧瓶中增用MnO2固体之外,还必须对实验装置进行的改动是 ,否则 。 (6)指出该实验装置可能存在的一种安全隐患:。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卷(附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Cl:35.5 Ti:48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 .SO 2浓度 B .O 2浓度 C .N 2浓度 D. H 2O 浓度 2.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风力发电 B .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 C .海水晒盐 D .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 3.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 .塑料袋 B .玻璃杯 C .不锈钢锅 D .涤纶风衣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黑色固体的是 A .木炭 B .铁丝 C .镁条 D .红磷 5.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B .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试液来区分 C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D .水电解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用作干燥剂 B .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 .CH 4、 C 2H 5OH 、 CH 3COOH 都属于有机物 D .KNO 3、CO(NH 2)2、NH 4H 2PO 4都属于复合肥料 8.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闻气体气味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pH

2015年初中毕业理科实验操作考试27化学27试卷及评分表

化学实验操作试题(A)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姓名:学校:班级:考号: 要求: 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掌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方法。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步骤: 1、按照装置图连接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向一支小试管里倒入2~3mL澄清的石灰水。 3、在大试管里放入几小块碳酸钙,然后倒入10~15mL稀盐酸,立即用带有导 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反应方程式为:。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过一会儿,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瓶口,火柴 火焰,说明。用玻璃片盖住已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5、把一支短蜡烛放在烧杯的铁架上,点燃。拿起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 杯里慢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记分表 A卷: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合肥市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化学试题(D) 题目: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步骤】 1.向试管中倒入约2mL待测液A。 2.再滴加紫色石蕊试液2-3滴。如果紫色石蕊变为色,则待测试A显性。 3.用量筒量取4mL待测液B,分别倒入2支试管中,使溶液量大约等分。4.在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如果无色酚酞变色,则待测液B显性。 5.用镊子夹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另一试管里的待测液B,点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2015年初中毕业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记分表 D卷: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考查评分点

2015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评分细则-(1)

化学实验题:A类实验操作练习题 1.化学实验题:化学变化中的现象(16分) 实验器材: 大理石(或石灰石,盛放在广口瓶中)、盐酸(1:3,盛放在细口瓶中)、1%氢氧化钠溶液(放在细口瓶中,用橡胶塞)、5%硫酸铜溶液(放在滴瓶中)、试管(15 ×150mm,2支)、试管架、试管刷、试管夹、酒精灯、药匙、镊子、纸片、火柴、污物杯、废液缸(带过滤网)、抹布。

2.化学实验题: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检验(16分) 实验器材:化学石灰石(或大理石)、盐酸(1︰3,放在细口瓶中)、饱和石灰水(放在细口瓶中)、盛水的烧杯(100mL)、集气瓶(125mL)、试管架、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90°弯管、橡皮管和玻璃管事先连接好)、试管(25×

200mm)、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镊子、药匙、试管刷、火柴、木条、毛玻璃片、纸片、培养皿(盛放未反应完的石灰石,亦可用其他器皿代替)、污物杯、废液缸(带过滤网)、抹布。 3.化学实验题: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16分)

实验器材: 蒸馏水(放在细口瓶中)、食盐(放在广口瓶中)、托盘天平(已调平)、镊子、烧杯(2个,100mL)、量筒(50mL)、药匙、玻璃棒、试管刷、胶头滴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贴有2%氯化钠溶液标签的试剂瓶、白纸片、称量纸(大小质量相同)、抹布、污物杯。 4.化学实验题: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16分) 实验用品: 粗盐(盛放在广口瓶中)、水(盛放在细口瓶中)、铁架台(带中号铁圈,安装调

试好高度)、漏斗(90mm)、胶头滴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滤纸(12.5cm 圆形)、玻璃棒、烧杯(100mL,带刻度、2个)、蒸发皿、坩埚钳、石棉网、酒精灯、药匙、纸片、火柴、试管刷、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5.化学实验题:探究酸、碱的某些化学性质(16分) 实验用品: 氧化铜(盛放在广口瓶中)、稀硫酸(1:4,盛放在细口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细口瓶中、用橡胶塞)、硫酸铜溶液(5%,盛放在滴瓶中)、紫色石蕊溶液

2015年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卷(一) 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题各一题。第一题16分,第二题6分,第三题6分,整理实验器材、将实验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2分。 2.考生应独立操作,按要求完成实验。考生除了完成试题要求的实验操作外,还要完成试题上要求的其他内容,如记录实验数据、展示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等。 实验器材:物理平面镜成像实验器一套、边长2cm的方格白纸一张、平面镜一块。 化学铁架台(带铁夹)、试管(20mm×200mm)、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试管架、酒精灯、抹布。 生物显微镜、擦镜纸。[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小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内容: 1.物理实验题: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器材,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位置,比较像距和物距,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在表格中填写其中两次的数据。)16分) (2)摆放器材。(4分) (3)观察与记录。(10分) 2.化学实验题:组装加热固 体制气体的发生装置(6分) (1)组装仪器:将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和试管连接。(2分) (2)固定试管:将连接好的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组装一套实验室加热固体药品制气体的发生装置。(4分) (3)展示装置,请老师过目。 (4)拆卸装置,恢复至实验前状态。 3.生物实验题:显微镜的对光(6分) (1)取镜与安放。(1分) (2)对光,此处须经老师过目。(5分) (3)将显微镜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放回原处。 4.整理实验器材(2分)

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试卷(二) 考前必读:1.本试卷含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题各一题。第一题16分,第二题6分,第三题6分,整理实验器材、将实验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2分。 2.考生应独立操作,按要求完成实验。考生除了完成试题要求的实验操作外,还要完成试题上要求的其他内容,如记录实验数据、展示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等。 实验器材:物理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量筒、石块(已用细线系牢)、水杯、水、滴管、抹布。 化学水(盛放在细口瓶中)、试管(15mm×150mm)、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火柴、吸 水纸、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生物浸软的菜豆等双子叶植物种子、单面刀片、镊子、解剖针、培养皿。 实验内容: 1.物理实验题: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16分) (1)检查天平是否平衡。(2分) (2)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12分) (3)计算石块的密度。(2分) (4)整理器材。 2.化学实验题:给试管内液体加热(6分) (1)向试管内倒入约为试管容积1/4的水。(2分) (2)用酒精灯加热上述试管中的液体(不用加热到沸腾)。(3分) (3)实验完毕,熄灭酒精灯。(1分) (4)整理实验台。 3.生物实验题: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6分) (1)解剖种子。(2分)

2015年化学实验考试分析

化学 实验器材:化学5%硫酸铜溶液(盛放在细口瓶中)、铁丝(长约30 cm)、试管(15mm×150mm,1支)、试管架、砂纸、纸片、试管刷、废液缸、抹布。注:铁丝(最好用12号铁丝,可反复使用)1.化学实验题:探究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6分) (1)实验前将铁丝稍加打磨。(1分) (2)向试管中倒入2mL-3mL硫酸铜溶液,放入打磨过的铁丝(3分)。 观察记录现象:铁丝表面,结论:铁的活动性铜(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分) 实验器材:化学试管(20mm×200 mm)、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烧杯(盛水)、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火柴。 2.化学实验题:仪器的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6分)

(1)连接仪器:将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和试管连接起来。(2分)(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结果向老师汇报。(4分)(3)将仪器恢复至原样。 实验器材:化学蒸馏水(盛放在细口瓶中)、氯化钠(盛放在广口瓶中)、托盘天平(已调平)、镊子、烧杯(100 mL,2个)、量筒(50mL)、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放 在无水的烧杯中)、试管刷、贴有“2%氯化钠溶液”标签的试剂瓶、纸片、称量 纸(大小质量相同)、污物杯、抹布。 实验内容: 3.化学实验题: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16分) (1)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g,水mL。(2分) (2)称量:用托盘天平(已调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称量结果向老师展示),倒入烧杯中。(5分)(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蒸馏水(量取的结果要向老师展示)。(5分) (4)溶解。(2分) (5)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贴有“2%氯化钠溶液”标签的试剂瓶中,放回原处。(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