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马关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doc

重庆市马关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doc

重庆市马关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doc
重庆市马关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期中化学试卷.doc

2015-2016学年重庆市马关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栏中)

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鲜奶制酸奶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D.水果榨果汁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鲜奶制酸奶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黄豆酿酱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糯米酿甜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果榨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B、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

C、酒精灯使用中经常要注意:二查二禁一不可,包括查灯芯是否齐整、酒精是否适量、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就酒精、不可吹灭;

D、根据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的操作要领作出判断与选择.

【解答】解:

A、量筒内的液体读数时,采取了俯视的方式,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A选项错误;

B、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标签向着手心,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B选项正确;

C、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选C选项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入试剂时,胶头滴管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所以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D选项错误;答案:B

【点评】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就能轻松解答题目.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根据常见可燃物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白烟;硫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够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实验结论.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雾,故选项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能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描述现象不能提到生成物的名称,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描述实验现象不要说明物质的名称.

4.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A、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的原因是变潮了;

B、根据冰糕冒“白气”的原因来分析;

C、根据窗户的玻璃上“冰花”形成的原因来分析;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是由于二氧化碳多的原因来分析.【解答】解: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饼干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变软,故A正确;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是由于冰糕温度低,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故B正确;

C、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是由于环境温度太低,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冰块,故C正确;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是由于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又不能供给呼吸,使人感到不适,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可知外界温度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就能凝结成小水滴,并能根据此现象来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

B、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河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D、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受污染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污染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6.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收集满,最好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C.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

D.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物质的鉴定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A、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是伸入集气瓶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正确;

C、要用燃着的木条,不易很明显的观察到木条燃烧的变化情况;

D、氧气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

【解答】解:

A、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是伸入集气瓶中,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集气瓶内部可能含有较浓的氧气,验满会不准确,故不正确;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故正确;

C、因为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中,不易很明显的观察到木条燃烧的变化情况,伸入瓶中也不能验满,故不正确;

D、氧气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没有任何现象,故不正确.

故选为:B.

【点评】掌握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注意操作的准确性,“里”与“口”一字不同,则操作不同.

7.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中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的一组是()A.SO2CO NO2B.CO2HCl N2C.CH4CO2H2D.SO2N2O2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状况来分析本题,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哪些物质.

【解答】解:空气污染主要是粉尘和气体,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故选A.

【点评】知道空气污染的三种有害气体,了解当地空气污染情况.

8.化学中有一种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C60,由这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A.化合物B.单质C.混合物D.氧化物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解: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下列关于硬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

B.含有较多食盐的水

C.含有钙化合物的水一定是硬水

D.淡水一定不是硬水

【考点】硬水与软水.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硬水与软水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硬水是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少量钙、镁化合物有的水.

【解答】解:A、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故选项A正确;

B、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食盐水中所含的是钠的化合物.故选项B 错误;

C、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才是硬水,只含有少量钙、镁化合物的水是软水.故选项C 错误;

D、地下水或山泉水也可能是淡水,但它们都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都属于是硬水.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硬水与软水的概念、区分和转化,基础性比较强.本知识点是新课标中新加入的一个考点,一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B.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D.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外电子层不会减少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单质、元素的定义,空气中的各成分的含量,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核外电子层减少;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核外电子层不变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成为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该选项说法错误;

D、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核外电子层减少;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核外电子层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需要掌握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元素的概念、空气的成分以及原子形成离子过程,属于基础题,根据已有知识解答即可.

1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着三态变化,这类物质发生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的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着三态变化,这类物质发生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选项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

C.氧化汞汞十氧气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是多变一,分解是一变多.

【解答】解:

A、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C错误.

D、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较简单,注意从物质的类别和多少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重点是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变化特征.

13.如图中的微粒符号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A.B.C.D.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氧气是由氧分子组成的,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是氧分子,即O2,既表示微观意义,又表示微观意义;

B、在化学式前加数字,只表示微观意义,如2O2,只表示2个氧气分子;

C、在原子前加数字,只表示微观意义,如2O,表示2个氧原子;

D、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则表示离子,如O2﹣.

【解答】解:A、O2,既表示微观意义,又表示微观意义,故A错误;

B、2O2,只表示2个氧气分子,故B正确;

C、2O,表示2个氧原子,故C错误;

D、O2﹣表示离子,而不能表示2个氧气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微观粒子的书写及意义.

14.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等.

【解答】解:由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微观示意图可知:

A、氧化汞受热能分解成汞和氧气,故A说法正确;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说法正确;

C、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故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C说法正确;

D、加热氧化汞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氧分子,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由此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只分子,还有原子.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熟悉化学变化的实质,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5.钢笔的笔尖上有金属铱,已知铱原子的质子数是77,下列关于铱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是77 B.中子数是77

C.电子数是77 D.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铱原子的质子数是77,故其核电荷数是77,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铱原子的质子数是77,其其核外电子数是77,无法确定其中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铱原子的质子数是77,故其核外电子数是77,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铱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铱原子是金属元素的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6.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所有物质中含有的是元素,故选A

【点评】明确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类型关健.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7个题,每空1分,共21分)

17.试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这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2)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这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2)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

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2)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用下列粒子的序号填空.

①2N ②Cl﹣③H2 ④

表示分子的是③,表示离子的是②,表示金属原子的是④.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①2N表示2个氮原子;

②Cl﹣表示氯离子;

③H2表示氢分子;

④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的质子数,质子数为11的元素为钠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表示分子的是③,表示离子的是②,表示金属原子的是④;

故答案为:③;②;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9.用化学用语表示:

(1)镁离子Mg2+(3)一个氮原子N(5)两个二氧化碳分子2CO2

(2)氯离子Cl﹣(4)三个铁原子3Fe(6)一个水分子H2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表示为:Mg2+.(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氯离子表示为:Cl﹣.

(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一个氮原子表示为:N.

(4)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铁原子表示为:3Fe.

(5)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2CO2.

(6)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一个水分子可表示为:H2O.

故答案为:(1)Mg2+;(2)Cl﹣;(3)N;(4)3Fe;(5)2CO2;(6)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淡黄色粉末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氧气二氧化硫.【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连接起来)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3)硫是一种淡黄色粉末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硫+氧气二氧化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1.将静置后的河水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图3﹣3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故答案为:玻璃棒;引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63,中子数=89,核外电子数=63.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解答】解:中子数为:152﹣63=89;核电荷数为63,核电荷数和质子数相等,所以质子数为:63;

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数为:63;

故填:63;89;6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中的一些数量关系问题.

23.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由此可推断淀粉中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0元素.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答题.

【解答】解:假设淀粉用R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H2O+CO2→R+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方程式没有配平的情况下,R中一定含有H和C元素,也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C、H,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题,共12分)

24.下列实验装置中均有水,请根据实验解释水在其中的主要作用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组成的测定;电解水实验.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第二项实验中,当红磷燃烧停止,装置冷却后,量筒里的水会进入集气瓶中,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得出空气中O2的体积;集气瓶中的水,能够吸收五氧化二磷,降低反应温度;

第三项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集气瓶底,所以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

第四项实验是电解水实验,这里水做反应物;

【解答】解:第二项实验中,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吸收五氧化二磷,降低反应温度;

第三项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可使燃烧后的高温物质不直接溅落在瓶底,防止瓶底受热而发生炸裂;

第四项实验中的水做反应物;

故答案为: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吸收五氧化二磷,降低反应温度(必须指明哪的水,并答清理由,答一条即可);

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集气瓶底;

水作反应物;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目的,以及化学实验中所使用物质(水)的用途及实验目的.

25.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ABC;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D;

(3)A步骤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杂质;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原因是混合物,其原因是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最后加入漂白粉,漂白粉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

(5)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要求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

【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在自来水净化步骤中,加入明矾后沉淀和过滤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杂质,然后加入漂白粉杀菌消毒,但此时得到的水并不是纯净物,因为其中还有加入漂白粉后生成的物质.【解答】解:(1)加入明矾后、沉淀、过滤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故选ABC.(2)加入漂白粉是为了消毒、杀菌.故选D.

(3)加入明矾是为了吸附悬浮杂质.故答案为:吸附悬浮杂质.

(4)因为最后进行消毒杀菌时加入了漂白粉,漂白粉溶与水生成了新物质.所以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其原因是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最后加入漂白粉,漂白粉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

(5)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①滤纸破损;②仪器本身不干净;③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故答案为:滤纸破损;仪器本身不干净;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三个中任选两个)

【点评】本题考查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各步骤的目的,同时考查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26.没有水,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小华与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他们用下图所示电解水的装置进行实验,通电后两电极都有气体放出,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气体体积是B

试管气体体积的两倍.你认为上述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事实有:

(1)水在通电情况下分解为氢气或氧气;

(2)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3)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

(4)氢气可以燃烧.

【考点】电解水实验.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实验操作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解题时可根据书本知识和实验观察的经验来应答.

【解答】解:在电解水实验中,可看到的现象是:正极气体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条复燃,是氧气,负极气体多,能燃烧,是氢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通过实验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故答案是:(1)水在通电情况下分解为氢气或氧气;

(2)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3)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

(4)氢气可以燃烧.

(其它合理答案亦可,顺序可变)

【点评】本题是通过实验事实来提取信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培养发散性思维有好处.

四、简答题(本题包括2个题,共5分)

27.写出从如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至少写出三条)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可以依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解答】解:宏观上,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微观上,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故答案:(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的组成和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的构成问题,可以依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

28.试从微观角度解释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的区别.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增大,而水分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故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故答为: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增大,而水分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故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子发生改变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018重庆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g 24 S 32 C1 35.5 Ca 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固体粉尘 D.工业废水 2、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洗糯米 B.刀切肉块 C.粽叶包粽 D.烧火煮粽 3、安全事故无小事。下图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警示标记,在运输时应张贴该标记的是 A.食盐 B.鞭炮 C.烧碱 D.酒精 4、我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C.它的主要成分是种有机物 D.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5、“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病 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 C.甲醛有防腐作用,但不能浸泡食材 D.煮沸是降低硬水硬度的方法之一 6、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7、某品牌的小食品贴有如右图所示的标签,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食品还缺少的营养 素是

A.维生素 B.蛋白质 C.油脂 D.糖类 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化学资源 B.水是一种常用溶剂 C.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得到两种 单质 9、王林同学喜欢做化学实验,下图是他给化学药品贴的标签,其中不正确的是 10、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 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 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1、研发高性能“中国芯”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 单质硅,工业上用SiO2+2C Si+2CO↑来制取粗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CO的原因是O2不足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 D.该反应体现了C的氧化性 12、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 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13、实验室常用2KClO32KCl+3O2↑来制取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l—35.5 Ca—40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1—15 每小题2分,16—20每题3分,共45分)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大米酿酒 B、菜刀生锈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腐败 2、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 是()A、不锈钢B、干冰C、碘酒D、石灰石 3、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 B、 C 、 D 、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B、用酒精灯内焰给物质加热 C、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 5、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A、汽车排放的废气 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 6.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不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 反应,则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D.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都可以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 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D、用二氧化碳灭火 8、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飞行试验成功,运载“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 2 H 8 N 2 )。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是 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2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 9、已知金属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它的氯化 物的化学式为 ( ) A、MCl 3 B、MCl 2 C、M 2 Cl 3 D、MCl 10 由同种元素所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如金刚石和石墨,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 A、氧气和臭氧(O 3 ) B、氮气和液态氮

2018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B卷)

2018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B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1—35.5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1.“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裂B.轮胎变瘪C.燃油燃烧D.座椅摇晃2.“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结合生产实际,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开发清洁能源B.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C.净化汽车尾气D.研发易降解的塑料 3.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A.氮气B.五氧化磷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4.下列肥料中含营养元素种类最少的是() A.KCl B.(NH4)2HPO4C.NH4H2PO4D.KNO3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横B.平C.竖D.直 6.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葡萄糖——有机物B.氯酸钾——氧化物C.纯碱——碱D.液氧——混合物7.“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SI C.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单质硅由原子构成 8.“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是重庆独特的魅力。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化学资源B.电解水是验证水的组成的方法之一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在固态时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9.下列用途中,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作供氧剂B.碳酸钙作补钙剂C.活性炭作吸附剂D.小苏打作发酵剂 10.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A.H+B.OH-C.H2O D.H 11.小明笔记中有一处错误,你认为是图中的哪一处()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铁的冶炼 原理:Fe2O3+3CO===== 高温 2Fe+3CO2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发生还原反应 不是置换反应 c a b d 镊子

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A卷)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A卷)及答案 (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a23 S32 Fe 56 Ba 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风化雨 B.火上浇油 C.叶落知秋 D.滴水成冰 2.2020年6月,某高速路上一辆液化着油气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以下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NO2 B.CO C.粉尘 D.H2O 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石油 D.煤 4.空气中含①N2 ①O2 ①稀有气体①水蒸气等成分,其中与钢铁生锈有关的是()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5.烧烤是最古老的饮食方法之一,人们喜爱的下列菜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小馒头 B.鱼 C.韭菜 D.五花肉

6.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7.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 A.碳酸钙 B.高锰酸钾 C.植物油 D.氯化钠 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甲醛大量用于海鲜的防腐 B.明矾、活性炭用于净水 C.将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 D.青少年常喝牛奶补充钙元素 9.课本中用加入少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 B.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 C.常温下,水的pH=7 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0.硝石是主要含KNO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化合物 B.可用作复合肥料 C.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D.其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11.世卫组织(WHO)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3)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塞米松属于氧化物 B.地塞米松由4种元素组成

2018年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人教版带答案

2017-2018学年考试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Zn:65 一、让我想想,我能选对!(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 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表格内) 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瓷碗破碎C.火柴燃烧D.胆矾研碎 2.下列事实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呈紫红色B.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C.水变成水蒸气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方法中,能鉴别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观察 C.观察颜色D.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氧气C.空气D.碘酒 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MnO2 B.H2 SO4 C.NaOH D.O2 7.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C.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D.淘汰污染严重的黄标车和污染严重的老式锅炉 8.下列物质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物质是 A. 硫粉 B. 铁丝 C. 木炭 D. 红磷 9.下列对于“干冰升华”的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10.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C.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11.2014年5月7日在南京丢失的放射源铱﹣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铱﹣192常用于肿瘤治疗.右图是铱﹣192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有关铱的 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铱的元素符号是Ir B.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 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 1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元素的核电荷数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把火盖灭,原理是 A.清除了可燃物B.让油与空气隔绝 C.降低油的着火点D.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3H2SO4=Fe2(SO4)3+3H2↑ B.Cu+AgNO3═Cu(NO3)2+Ag C.CO+CuO△Cu+CO2D.CaCO3+2HCl=CaCl2+H2O+CO2 15.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钢铁是使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B.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D.铝化学性质活泼,但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16.下列物质不属于 ...合金的是 A.青铜B.锌C.钢D.生铁 17.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 加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析出Y。则三种金属活动顺序为 A.X >Y> Z B.Y> X >Z C.Z>Y>X D.X>Z>Y 18.自来水公司常用的一种灭菌消毒剂可表示为RO2,实验测得该化合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B.SO2C.ClO2D.NO2 19.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

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

2020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 的是() A. 植树造林 B. 保护野生动物 C. 合理使用化肥 D. 大力开采地下水 2.空气中能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A. N2 B. O2 C. CO2 D. Ne 3.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蒸发 B. 矿石粉碎 C. 路面结冰 D. 钢铁锈蚀 4.小麦、大米、玉米都是酿造啤酒的原料,这些原料中都富含的营养素是() 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油脂 5.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 汽水 B. 白酒 C. 酸奶 D. 苏打水 6.甲状腺肿大的患者,特别要注意合理食用的食物是() A. 加碘食盐 B. 富硒鸡蛋 C.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D. 高铁酱油 7.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钛合金 B. 大理石 C. 蒸馏水 D. 煤 8.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 原子 B. 分子 C. 离子 D. 中子 9.下列肥料中,能与尿素[CO(NH2)2]加工配制成复合肥料的是() A. (NH4)2SO4 B. KCl C. NH3?H2O D. NH4Cl 10.下列实验中玻璃棒不是用来搅拌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测定溶液pH C. 蒸发食盐水 D. 溶解蔗糖 11.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水,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C.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 水可与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 高炉炼铁炼出的是纯铁 C. 医用口罩过滤层使用了有机合成材料 D. 易拉罐和矿泉水瓶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13.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 关,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选项是() 选项气体X水温/℃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 B.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 C.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方便又经济,应大力提倡生产 D.根据外观和是否溶于水鉴别食盐和亚硝酸钠 2 . 将铜投入浓硝酸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为() A.二氧化碳B.氢气C.氯化氢D.二氧化氮 3 . 四位同学的对话如下:请你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数目不会变化 B.氮气可以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D.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会出现不同的化合价 4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金刚石用于冶炼金属 B.石墨可作电极 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D.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5 . 酒精(C2H5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酒精的摩尔质量为46g C.一个酒精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6 . 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当飞机播干冰后,云层中二氧化碳分子不发生的变化是() A.分子间的间隔B.分子运动速率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 7 .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化学变化,后者属物理性质的是() A.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B.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易变质 C.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汽油易挥发 D.氢氧化铜受热分解;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8 . 酚酞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其化学式是C20H14O4,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酚酞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 B.酚酞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5:1 C.酚酞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5:4 D.酚酞的原子质量为318 9 .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14.0 3.2 1.0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0.07.2x 1.0 A.a和b是反应物B.x=4.6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 D.d一定是催化剂 应 10 . 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B.氧气能支持燃烧

2018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

2018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物质的大量排放不违背该理念的是()A.氮气B.二氧化硫C.固体粉尘D.工业废水2.(2分)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水洗糯米B.刀切肉块C.粽叶包粽D.烧火煮粽3.(2分)安全事故无小事。如图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警示标记,在运输时应张贴该标记的是() A.食盐B.鞭炮C.烧碱D.酒精 4.(2分)我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不可再生能 C.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有机物 D.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5.(2分)“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病 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 C.甲醛有防腐作用,但不能浸泡食材 D.煮沸是降低硬水硬度的方法之一 6.(2分)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看B.听 C.闻D.吹 7.(2分)某品牌的小食品贴有如图所示的标签,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食品还缺少的营养素是() A.维生素B.蛋白质C.油脂D.糖类 8.(2分)水是生命之。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化学资 B.水是一种常用溶剂 C.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得到两种单质 9.(2分)王林同学喜欢做化学实验,如图是他给化学药品贴的标签,其中不正确的是()A.B. C.D. 10.(2分)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1.(2分)研发高性能“中国芯”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

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酒精挥发C.食物腐败D.白磷自燃 2 . 对于“滴水成冰”过程中的有关水分子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 A.水分子的能量降低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C.水分子排列方式不变D.水分子的构成不变 3 .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离导管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 4 . 下列应用和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赤铁矿炼铁:置换反应 B.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化反应 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分解反应 D.证明金属镁的活泼性比铁强:3 Mg+2Fe(OH)3=3Mg(OH)2↓+2Fe置换反应 5 .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人类利用金属的年代由先到后:Cu Fe Al B.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O Fe2O3 Fe3O4

C.碳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CH4 CO C60 D.常温常压下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Cl2 CO CO2 6 . 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H2O2)B.硫酸(H2SO4)C.水(H2O)D.氢气(H2) 7 . 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B.32C.48D.96 8 .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通常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食品干燥剂B.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C.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气体燃料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9 . 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可在燃气泄漏时及时发现,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O2B.CO C.H2S D.SO3 10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C.肉类、鱼类、奶类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二、填空题 11 .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古人将黄金拉成极细的丝,压成薄片,制成装饰品,是利用金具有良好的_____性. (2)生铁和钢制品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由于_____不同,生铁和钢的性能也有所不同. (3)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MgCl2、CuCl2的废液中,反应后过滤. ①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是_____

2018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最新汇编

2018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裂B.轮胎变瘪C.燃油燃烧D.座椅摇晃 2.(2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结合生产实际,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开发清洁能源B.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C.净化汽车尾气D.研发易降解的塑料 3.(2分)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A.氮气B.五氧化二磷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4.(2分)下列肥料中含营养元素种类最少的是() A.KCl B.(NH4)2HPO4C.NH4H2PO4D.KNO3 5.(2分)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横B.平 C.竖D.直 6.(2分)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葡萄糖﹣﹣有机物B.氯酸钾﹣﹣氧化物 C.纯碱﹣﹣碱D.液氧﹣﹣混合物 7.(2分)“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SI

C.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单质硅由原子构成 8.(2分)“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是重庆独特的魅力。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化学资源 B.电解水是验证水的组成的方法之一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在固态时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9.(2分)下列用途中,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作供氧剂B.碳酸钙作补钙剂 C.活性炭作吸附剂D.小苏打作发酵剂 10.(2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 A.H+B.OH﹣C.H2O D.H 11.(2分)小明笔记中有一处错误,你认为是图中的哪一处() A.a处B.b处C.c处D.d处 12.(2分)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13.(2分)对于2KMnO4K2MnO4+MnO2+O2↑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闻气味 A.测待测溶液pH C.过滤D.氧气验满 2 .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是一种常见化肥。30℃以上它发生反应:NH4HCO3=X↑+CO↑+H2O,下列关于碳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碳铵不属于复合肥料 C.碳铵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不能混用D.X的化学式NH4 3 . 下列各加点元素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A.H2O2与H2O B.NH3与N2H4C.K2FeO4与Fe2O3D.SO2与Na2SO3 4 .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 A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柱上升原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5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粉笔折断B.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D.火药爆炸 6 .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氮原子:N2B.熟石灰的化学式:Ca(OH)2 C.正二价的镁元素:Mg+2D.铝与盐酸的反应:Al+2HCl=AlCl2+H2↑ 7 . 我省自2011年实施找矿战略行动以来,在铜、铅、锌、金、铁、铌、钽等金属方面取得了找矿新成果,下列关于锌、铁、铜三种金属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 D.可用稀硫酸来鉴别黄铜(铜锌合金)和真金 8 . 以下是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的一些现象或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A.花香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20m3的石油气能装到0.025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水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D.香烟燃烧时,能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 9 . 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质量/g CO2O2H2O R 反应前140114 反应后X24200

2020-2021学年重庆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及答案详解

最新重庆市中考适应性考试 (化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酒精挥发 C.火柴燃烧 D.铁器生锈 2.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A.21% B.31% C.50% D.78% 3. 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 B.碘酒 C.液氢 D.矿泉水 4. 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5.人类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有70%左右来自糖类,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 A.玉米 B.豆腐 C.奶油 D.黄瓜 6.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A.NH4NO3 B.Ca(H2PO4)2 C.(NH4)2HPO4 D.KNO3 7.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氧化物 B.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氢气 D.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8.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 9.“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合金:生铁.锰钢.青铜 B.碱:纯碱.烧碱.消石灰 C.盐:氯化银.氯化钠.氯化氢 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铝合金

重庆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A卷.doc

重庆市 2015 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学试题(A 卷 )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 分,与物理共用120 分钟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Zn 65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包括1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B.酒精挥发C.火柴燃烧D.铁器生锈 2.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A .21%B.31%C.50%D.78% 3.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B.碘酒C.液氢D.矿泉水 4.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A .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5.人类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有70%左右来自糖类,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

A .玉米B.豆腐 C .奶油D.黄瓜 6.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A .NH4NO3B.Ca(H2PO4)2 C .(NH4) 2HPO4D . KNO3 7.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是一种氧化物B.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电解水时在负极得到氢气D.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8.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 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 A .分子B.原子C.离子D.中子 9.“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 .合金:生铁、锰钢、青铜B.碱:纯碱、烧碱、消石灰 C .盐:氯化银、氯化钠、氯化氢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铝合金10.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重庆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A卷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化学试卷(A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的是() A.SO2 B.NO2 C.O2 D.PM2.5 2.我国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炼铁 B.水车灌概 C.活字印刷 D.雕刻石像 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C15H22O5)取得巨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属于() A.单质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4.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动物的呼吸 B.盐酸除铁锈 C.铁制品锈蚀 D.天然气燃烧 5.某些食品袋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适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铜作导线 B.金刚石裁玻璃 C.小苏打制发酵粉 D.补铁剂预防甲状腺肿大 7.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汞原子中质子数为80 B.汞的原子序数为80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D.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8.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甲醛浸泡海鲜 B.霉变的大米经蒸煮后食用 C.点燃H2前验纯 D.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CO中毒 9.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用生成物制得的氨水、氯化铵可用作化肥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2019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突发林火“爆燃”,导致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 B.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80 Hg 汞200.6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7九上·新疆期末)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 . 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又说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量较空气中的少 B .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 图4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2. (2分)下列各组物质的用途均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 石墨作润滑剂活性炭作脱色剂 B . 氧化铁作颜料干冰作制冷剂 C . 汽油作燃料铁粉作双吸剂 D . 生石灰作干燥剂用钨作灯丝 3. (2分)(2017·西华模拟) 如图是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X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是X3﹣ B . 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g C .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 D . y=3 4. (2分)人体中存在多种元素,下列关于人体中各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 B .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C . 青少年缺碘会引起佝偻病 D .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 5. (2分)如图是成人进食时口腔中唾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前10分钟酸性增强 B . 前10分钟酸性减弱 C . 前40分钟酸性增强 D . 前40分钟酸性减弱 6. (2分) (2018八上·密山期中)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 铝 +氧气三氧化二铝 B . 氢气 +氧气水 C . 汞 + 氧气氧化汞 D . 石蜡 +氧气水 + 二氧化碳 7. (2分)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 铝合金 B . 玻璃 C . 聚乙烯塑料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真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21%的气体是()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2. 下列过锃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蜡烛熔化 B . 汽油挥发 C . 纸张燃烧 D . 海水晒盐 3. 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糖水 B . 豆奶 C . 碘酒 D . 冰水 4.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 . 铜 B . 金刚石 C . 水 D . 氢氧化钠 5.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B . 用橡胶 塞塞住试管C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 .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6.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的化学式为C2H4 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D .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未发生改变 7. 以下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 . 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C .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 . 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8.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并将其运用于医学治疗,为人类医学作出重大贡献,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 . 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D .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0.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 . 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 B . 分子、原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所以物质均由分子、原子构成 C .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D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均易锈蚀 二、非选择题 11. 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 (2)3个氧原子可表示为________;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中考】

2019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森林火灾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干燃烧B.树叶飘落C.大树倒塌D.树枝折断 2.(2分)雷电能自然固氮并最终形成氮肥,下列属于含氮复合肥料的是()A.KNO3B.Ca(NO3)2C.NH4NO3D.NaNO3 3.(2分)下列用于医疗卫生的物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福尔马林B.液氮C.碘酒D.止咳糖浆 4.(2分)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B.夜晚天然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原因 C.蒸发时为防止液体飞溅,用盖子盖住蒸发皿 D.浓硫酸稀释时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5.(2分)头发油腻是因为油脂的分泌,清洗时碱性溶液效果更好。从pH角度考虑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 A.8B.7C.6D.4 6.(2分)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 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煮沸可以使软水变为硬水 7.(2分)下列做法符合人体健康或节能环保的是() A.将垃圾远离居民区进行焚烧 B.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出行 C.食用已经淘洗好的霉变大米 D.施大量农药减少农作物病虫害 8.(2分)用硫酸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时,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A.B.

C.D. 9.(2分)打火机的使用过程为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松开开关停止释放丁烷,火焰熄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松开开关时,丁烷分子停止运动 B.按下开关时,丁烷分子的质量变大 C.火焰熄灭是因为气态丁烷变成了液态丁烷 D.电火花引燃丁烷时,温度达到了丁烷的着火点 10.(2分)螃蟹作为美食已进入千家万户,蟹肉中的砷(As)元素以有机砷(C5H11AsO2)的形式少量存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5H11AsO2由五种元素组成 B.C5H11AsO2中有一个氧分子 C.一个C5H11AsO2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D.C5H11AsO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5:11 11.(2分)假设与排除是探索未知物的一种方法。《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 A.硫酸亚铁溶液 B.稀盐酸 C.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D.稀硫酸 12.(2分)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13.(2分)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酸:锰酸钾、碳酸B.营养物质:蛋白质、水 C.盐:氯化钾、氢氧化钠D.合成材料:塑料、蚕丝 14.(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A.NaOH溶液除去稀盐酸中的FeCl3 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和CO2 C.高温下足量Fe2O3除去CO2中的CO

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Ⅰ卷(机读卷共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共25分。)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果汁榨取B.粉笔折断C.纸张燃烧D.矿石粉碎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O B.Si C.Fe D.Al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茶饮料 B .蒸馏水 C .苹果醋D.纯牛奶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红磷C.酒精D.木炭 5.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成分有:K(1.0~27.0)mg/L;Cl(1.0~24.0)mg/L;Mg(0.1~5.0 )mg/L。这里的K、Cl、Mg是指 A.单质B.分子C.元素D.金属离子 6.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7.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8.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H2 + O2 2H2O B.2HgO 2Hg + O2↑ C.CuO + CO Cu +CO2D.Mg + 2HCl = MgCl2 + H2↑ 加热 点燃加热

9.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H 2 B .H + C .H D .2H 10.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中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 C .质子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1.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已经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 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其主要原因是 A .避免食品污染 B .防止酸雨的形成 C .防止臭氧层空洞 D .防止白色污染 1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用液体药品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13.下列物质中,放入水里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白糖 C .白醋 D .豆油 14.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A .间隔增大 B .质量增大 C .体积增大 D .个数增多 15.在森林中设防火道的目的是 A .隔绝空气 B .便于运水 C .降低温度 D .隔离可燃物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 .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17.下列能源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 .氢能 B .太阳能 C .石油 D .风能 1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 溶液100g ,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5% NaCl 溶液装瓶贴签 D 量取蒸馏水 B 取用氯化钠固体 A 氯化钠溶解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