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2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叫心理活动)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根据下面的话画一个结构图)

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A、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喜、怒、哀、惧;心境、应激、激情。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

3、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或总学科,主要任务是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阐明心理现象在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教育者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

1、心理学的任务:A确定心理事实B揭示心理规律C揭示心理机制D揭示心理本质

2、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A、理论意义: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B、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a、有助于理解和揭示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b、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c、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地开展对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节工作

d、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一是受到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879年,冯特(德)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注意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区别)。

(要理解以下各种心理学理论的内容)

1、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主张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和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等,主张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

3、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的首次提出者),他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引发了一场“行为主义革命”,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学派;“第三势力”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的重要特:一是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二是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主张把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综合;部分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主义)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好的,人有自我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7、现代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

以1967年奈塞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主张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他们设计实验,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

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将注意的分类各部分清晰理解)

重点:★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注意的分类注意看,不要记混了)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一、选择题:

1、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客观) ②人本身的状态(主观)

4、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①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②合理组织活动③对兴趣的依从性④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5、产生有意后注意的条件: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兴趣。

6、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①知觉对象的特点(相似、集中、规则)②当时的知觉任务(如从事编辑和校对工作时的注意范围)③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水平(根本途径)

7、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①注意对象的特点(取决于事物的复杂和变化的程度)②有无坚定的目的③个人的主观状态(意志、身体)

8、注意转移的影响因素:①原有注意的紧张度②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③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④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二、名词解释:

1、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

3、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4、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6、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

7、注意的起伏(注意的摇动):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到12秒。

8、注意的分散(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事物所吸引。

9、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1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三、简答题:

1、注意分配的条件:

答:①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③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四、论述题:

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既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素,又可以成为造成学生学习分心的因素。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教室内布置的简朴等;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集中注意听讲,如教学方法新颖、教学形式多样、教学组织生动有趣等

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实际,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②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如果学生只凭借无意注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向学生提问,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③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地要求学生使用有意注意,容易引起疲劳,而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但当讲到重点、难点时,则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以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此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如边听课边记笔记的习惯等。

第二节感觉和知觉

重点:★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简2)

一、选择题:

1、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受性与感受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3、似动的主要形式:①动景运动(两条直线)②诱导运动(浮云和月亮)③自主运动(在暗室里注视一个光点)④运动后效

二、名词解释: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3、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4、绝对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5、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6、差别感受性:是指对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7、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8、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9、感觉后效:是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电影,电视的播放)。

10、联觉:是指一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1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2、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空间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13、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4、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物体的速度。

15、似动: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16、诱导运动: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17、运动后效:是指在注视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转向注视一个静止的物体,看到静止的物体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18、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19、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直观教学的类型之一,是在感知实际事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三、简答题:

1、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联系:一方面,两者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都是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另一方面,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区别: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而且依赖于人的过去经验,受人的心理特点制约。因此,知觉比感觉更复杂。

2、如何运用感知觉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①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②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如:板书字迹不宜太小,线条不要太轻、太细,应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使学生都能看清楚。

③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④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知识终究要通过学生头脑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切实参与的热情。

3、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③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⑤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四、论述题:

1、知觉的基本特征:

①知觉的选择性: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成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画出重点)

影响因素:(客观)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的新颖性和奇特性。(主观)知觉有无目的的任务,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

②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③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一叶知秋)

④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包括: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第三节记忆

重点:★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简1)

一、选择题:

1、影响识记的因素:(主观)①识记的目的与任务②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③识记的方法(客观)④活动任务的性质⑤材料的数量性质

2、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的艾宾斯浩,提出了“遗忘曲线”。

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

4、瞬间记忆的特点:①时间极短(0.25~1秒)②容量较大(9~20比特)③形象鲜明④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5、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图像记忆(主要)和声像记忆。

6、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的特点:①时间极短(不超过一分钟,一般为30秒)②容量有限(5~9个项目,品均值为7)③意识清晰④操作性强⑤易受干扰

7、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主要)和视觉编码。

8、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复述分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精细复述而不是机械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条件。

9、长时记忆的特点:①容量无限②信息保持时间长

1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意义编码(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

11、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12、良好的记忆品质的特点:①敏捷性②持久性③准确性④准备性

二、名词解释: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过程。

2、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识记。

3、有意识记:是有明确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4、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

5、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6、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7、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8、系统位置效应: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记忆效果较好。

9、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10、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1、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的过程。

12、有意回忆:是有回忆任务、自觉追忆以往经验的回忆。

13、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经验。

14、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15、瞬时记忆:是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端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记忆。

16、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也叫工作记忆。

17、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三、简答题:

1、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或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简答或论述)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要有长远的记忆目的和意图,学习记忆应有计划;其次,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再次,要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在学习中以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

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理解记忆材料,应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基本观点、论据以及逻辑结构标示出来,然后以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概括而确切地叙述出来,这样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

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⑥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四、论述题:

1、结合识记谈谈如何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防止不必要的遗忘?(即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①及时复习,针对遗忘规律,学习新材料后及时进行复习。在识记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复习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随着知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少一些,时间间隔可长一些。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时间。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难度小的材料科适当集中,难度大的材料科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会降低复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运用多种感官可以激活多种相关的记忆痕迹,提高记忆效果。

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可以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帮助学习者及时检查识记效果在重新阅读时就会有针对性地集中精力攻克难点,纠正错误,不至于平均用力。第四节思维与解决问题

重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能力:创新性思维的特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性活动能力的培养。(简4 5 6)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简7)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论1)

一、选择题:

1、思维的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

2、创造思维是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核心)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

3、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4、问题解决的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5、问题解决的阶段:①发现问题②理解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

二、名词解释: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借助言语实现的)

2、创造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4、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和启发式。

算法策略: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启发式策略: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探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5、常用的启发式策略:①手段——目的分析法②爬山法③逆推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成总目标。

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三、简答题:

1、思维的种类

①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②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③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④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⑤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2、良好思维的特点

①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②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③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3、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①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②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③加强言语交流训练。④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4、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1年省考简答)

①流畅性。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②灵活性。灵活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也叫思维的变通性。如列举报纸的用途。

③独创性。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如曹冲用石头称象。

5、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④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⑤开设具体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头脑风暴、直觉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

6、创新性活动能力的培养

①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条件,激发创造需要。②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③鼓励学生独创行为。④培养创造性个性。

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①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

功能固着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有积极也有消极)。

②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③原型启发

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④已有知识经验⑤情绪与动机⑥个体的认知结构、各项特征和问题的特点等

四、论述题:

1、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①考虑练习的质量②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训练逻辑斯文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第五节言语与想象

重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简1)

一、选择题

1、言语的特点:①目的性②开放性③规则性④离散性⑤个体性

二、名词解释

1、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

2、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想象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

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三、简答题

1、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①循序渐进,注意训练目的的合理性和科学的阶段性。②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阅读技能

③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构建宽厚的知识文化背景。

2、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①强烈的创造愿望②丰富的表象储备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④原型启发⑤积极的思维活动⑥灵感的作用⑦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

四、论述题

1、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①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使想象活动的发展有坚实的基础。

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的大门。

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大胆探索。

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以立体几何为例,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正确理解空间图形的性质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④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体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

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幻想。

敢想是敢做的起点,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必要条件。对学生的幻想不应讽刺讥笑,应珍视、鼓励、引导,帮助他们把幻想转变成理想,把幻想同创造想象结合起来。

第三章情感与意志过程

一、填空

1、(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2、情绪和情感是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

3、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4、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5、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心理学家把人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类型。(喜怒哀惧)

6、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形式。

二、名词解释:

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意志: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理智感: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三、简答:

情绪情感的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良好情绪的标准:

首先,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其次,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最后,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如何让帮助小学生调节自己情绪: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办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意志的具体特征:

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从形式上看,可将动机斗争分为四类:

1、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

2、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

3、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

4、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克服困难必须依赖一下心理条件:

1、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世界观是动机的基础,是克服困难最基本的条件。

2、行动目的的性质对克服困难也有重要意义。

3、对行动胜利的美好前景的憧憬,对行动失败可能招致严重后果的认识也会激励人们去战胜困难。

4、执行计划的坚定性。

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自制性4、意志的坚韧性

四、论述题:

论述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培养小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生活入手培养其意志品质

2、培养小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3、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克服困难的情景,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各种意志品质第四章人格心理

一、名词解释

1、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3、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知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5、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6、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7、气质:是不依据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

8、性格: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9、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原发性动机,也称内驱力,包括饥饿动机、干渴动机等。

10、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心理、社会需要有关的后天习得的动机,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比较原始的三种驱动力,即好奇心、探索和操作;二是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如被社会承认、尊重、赞许、群体感、友谊感、归属感等。

二、填空题

1、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生理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求,是其他一切需要产生的基础。

3、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两个方面。

4、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5、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

6、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也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7、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兴趣的中心、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

8、性格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者在心理机能方面哪一个占优势,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按照心理活动的指向,可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按照个体活动的独立型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9、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三、简答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层次:

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成长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总结:(1)缺失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成长,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较低级的需要至少要部分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2)缺失需要一旦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

就会消失;成长的需要永远得不到满足,因此无论是求知,还是审美,都是永无止境的。2、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学的启发。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识需要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思想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其思想境界。

3、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还有很大的差异。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易对学习的形式感兴趣从中获得满足,任何新颖愤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因此,小学课堂教学应更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

此外,教师还应对严重偏爱某一学科的学生给予和正确引导,一方面使其在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起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应以此为中心兴趣,指导学生在该领域涉猎更广泛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以此为自己的志趣,甚至是一生的事业。

(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班都有好学生和差学生,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必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一般来说,成绩优秀、基础好的学生都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他们往往骄傲,满足于现状。因此,教师使他们了解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和自己知识面的狭窄,帮他们克服自满情绪;另外要为他们提供较难的学习材料,启发他们自学和独立思考,使他们对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心,深入调查他们学习不积极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一方面,要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要鼓励他们多参加课外活动,锻炼其能力,发挥其特长。

4、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良好的遗传素质呵呵营养供应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2)早期经验:早期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越迅速(学龄前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3)教育与教学:对智力发展起主导作用。它不仅使儿童获得前人的知识经验,而且促进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

(4)社会实践:人的智力是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5)主观努力: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只能机械、被动地影响能力的发展,个人的主观努力才是获得事业成功和能力发展的保证。

5、智力理论

(1)智力因素论

A、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

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取决于G因素的数量。

B、瑟斯顿的群因素论:他概括出七种基本因素:言语理解能力、语言流畅程度、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

(2)智力结构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他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

A、内容: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

B、操作: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和评价

C、成果:单元、关系、类别、系统、转换、寓意

因此,形成的智力因素共150种(5*6*6),目前只发现105种。

(3)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解释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A、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认、记忆、理解等。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一般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发展到顶峰,30岁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B、晶体智力: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受后天经验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释新词的能力。与年龄的变化没有密切关系,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些人随年龄增长提高。

(4)多元智力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这七种能力包括:言语能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省智力。

(5)三元智力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智力成分亚理论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6、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强项和学习风格。因此,我们应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

(2)科学的智力观。学生的智力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要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每个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其作用方式也有差异。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的需要。

(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都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

7、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创造力和智力在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其关系表现为: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8、创造力的培养

(1)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

A、培养创造力的知识基础

B、培养创造性思维

(2)培养创造性人格

自由、民主的心理环境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充分发展,易于提高创造力水平。

(3)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

A、创造性的训练环境(如布置作业、测验等)

B、鼓励性的支持环境

C、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

D、评价体系完整的教育环境(既能反映学业成就,又能反映创造力)

9、人格的特征

A、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B、稳定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C、整合性

D、功能性

10、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

A、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的过于支配,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B、放纵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蛮横无理、胡闹等。

C、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予积极正确的知道。孩子活泼、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精神、思想活跃等。

(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

11、气质类型

(1)气质的体液说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罗马医生盖伦提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2)神经活动类型气质说

巴甫洛夫把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强、不平衡(不可遏制型);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弱(弱型)。

四种不同类型动物的活动特点是:

A、胆汁质:强而不平衡型的动物易激动,不易约束;

B、多血质:强而平衡且灵活型的动物容易兴奋,较灵活;

C、黏液质:强而平衡且不灵活型的动物难于兴奋,迟钝而不灵活;

D、抑郁质:弱型的动物难于形成条件反射,容易疲劳。

12、根据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1)对胆汁质的学生,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不宜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力,豪放、勇于进取的品质。

(2)对多血质的学生,可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其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发挥其灵活、富有朝气的优点。

(3)对粘液质的学生,采取耐心的方式,让其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4)对抑郁质的学生,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过于严厉和公开场合下的批评,培养其亲切、友好,善于交往、自信的品质,发挥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的优点。

13、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联系:都属稳定的人格特征;相互渗透,彼此制约。

A、气质影响性格,使性格带上某种特殊的气质色彩

B、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形成速度。

C、同时,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

(2)区别:A、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

B、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

C、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

D、气质无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14、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1)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明辨是非,评价善恶,用合理的信念知道自己的行为,从而塑造良好的性格。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有助于这一积极行为的重复出现,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告诉

学生什么行为是合理的、正确的,有助于其良好性格的培养。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师范作用。教师应该常给学生讲解优秀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学生在集体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相互学习从而促进性格的自我完善。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做任何一件事个体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药理学重点归纳笔记(前三单元)

药理学 一、序言 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熟练掌握)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药学与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科学。 (2)、内容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药动学:指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规律的科学。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3)、药理学科的任务: ◆阐明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提供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药理学证据,是新药和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阐明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其本质,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 (4)药物: ◆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整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药物和毒物并无严格的界限,任何药物都可能对机体产生包括毒性作用在内的不良作 用。 ◆毒理学研究化学物质(包括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反应。药物毒理学是新药研究过程中的 重要环节。 (5)、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的目的。它区别于基础药理研究的主要特征是,临床药理学的研究系在人体内进行的。临床药理研究是评价新药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新药药理学 二、药效学 1、药物的作用(熟练掌握) (1)、药物作用选择性: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表现明显的差异,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特别强,而对其他组织的作用很弱,甚至对相邻的细胞也不产生影响,这种现象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产生原因:①药物对不同组织亲和力不同,能选择性地分布于靶组织②药物在不同组织的代谢速率不同③受体分布的不均一性,不同组织受体分布的多少和类型存在差异。 (2)、药物治疗作用: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或 称治本,例如抗生素消除体内致病菌。

《教育统计学》超详细知识点及重点笔记

华东师大心理统计学大纲 教材:《教育统计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 一、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 统计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理统计学。它主要是以概率论为基础,对统计数据数量关系的模式加以解释,对统计原理和方法给予数学的证明。它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另一类是应用统计学。它是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如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工业领域,称为工业统计学;应用到医学领域,称为医学统计学;应用到心理学领域,称为心理统计学,等等。应用统计学是与研究对象密切结合的各科专门统计学。 二、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的内容 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的研究内容,从不同角度来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具体应用的角度来分,可以分成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设计三部分。 1.描述统计 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示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2.推断统计 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种统计方法称为推断统计。推断统计的内容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部分。 3.实验设计 实验者为了揭示试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在实验之前所制定的实验计划,称为实验设计。其中包括选择怎样的抽样方式;如何计算样本容量;确定怎样的实验对照形式;如何实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等组化;如何安排实验因素和如何控制无关因素;用什么统计方法处理及分析实验结果,等等。 以上三部分内容,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随机变量 具有以下三个特性的现象,成为随机变量。第一,一次试验有多中可能结果,其所有可能结果是已知的;第二,试验之前不能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第三,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试验。随机现象的每一种结果叫做一个随机事件。我们把能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统计处理的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二、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我们所研究的具有共同特性的个体的总和。总体中的每个单位成为个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当总体所包含的个数有限时,这一总体称为有限总体。而总体所包含的个数无限时,则称为无限总体。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的容量,一般用n来表示。一般来说,样本中个体数目大于30称为大样本,等于或小于30称为小样本。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大样本和小样本所用的统计方法不一定相同。 三、统计量和参数

山香版教育学教师和学生

精心整理 第四章教师和学生(特别重要) 第一节.教师及其职业素养(非常重要) 一.教师的概念 1.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义语; 2.二.1. 19942. 3. 1.2.3.4.1.2.私学 3.4. 专业化阶段:质 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规定国家要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 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得到确认。 1995你那,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职业角色) 最大的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授业,解惑者”(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示范者”(榜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理解后的选择题) 管理类型:强硬专断、仁慈专断、放任自流、民主管理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 6.“研究者”和“学习者”、“学者”——教师应该反思自己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复杂性和创造性 (二).连续性(时间)和广延性(空间) (三).长期性和间接性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时间长、见效慢 (四). (五). 1. 2. 3. 五.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四)职业心理健康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四个“对”)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依法执教、严谨治教、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职业道德的和核心) 3.对待他人:团结协作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 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3)、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格 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4)、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华生。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关系。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 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标志是: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 第二章认识过程 一.注意 1.注意概述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药理学期末复习笔记1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 1、新药来源包括天然产物半合成和全合成化学物质。 2、新药研究过程可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售后调研。 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物典是,明代,至今仍 是各国医药学家参考和研究的医药巨著。 〈〈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 三、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 药理学是研究 A .药物的学科 B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理 C. 药物效应动力学 D. 药物代谢动力学 E. 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学科 2. 药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A .病原微生物 B .动物 C. 健康人 D. 患者 E. 机体 3. 药物是指 A .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物质 B .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C. 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D. 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物质 E. 能损害机体健康的物质 多项选择题 1. 药物和毒物的关系是 A .药物本身即是毒物 B .药物用量过大均可成为毒物 C. 适当剂量的毒物亦可成为药物 D. 药物与毒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差异 E. 有些药物是由毒物发展而来的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1.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使机体组织器官1.兴奋抑制 2. 药物只对某些器官组织产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无,称为药物作用的2.选择性 3. 用数量表示的药理效应叫 _,用阳性或阴性表示的药理效应叫 _。3.量反应质反应 4. 药物的治疗作用可分为4.对因治疗对症治疗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作用是指药物在下出现的与无关的作用。5 .治疗剂量治疗目的 6.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6.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停药反应和特异质反应 7. —群动物中引起一半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量叫半数有效量( 50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叫半数致死量(50),5050之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8. 长期用激动药,可使相应受体数目减少,这种现象称为向下调节,是机体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原因之一。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期应用拮抗药,可使相应受体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现象称为,突然停药时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目增加 __________ 向上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 反 跳现象 —.拮抗药根据量效曲线的不同可分为竞争性非竞争性拮抗药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信使分子包括. 和2+ 12. 体内的受体可分四类,即与G蛋白相耦联的受体,含离子通道的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和细胞内受体 三、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部分激动药是指 A .被结合的受体只能一部分被活化 B .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生理效应 C. 亲和力较强,内在活性较弱

山香版教育学第一章教育概述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得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一)教育得概念 教育就是人类有H得地培养人得一种社会活动,就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得一种途径。 “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 从两种角度来对教育得定义: 1 ?从社会得角度来定义,可以把“教育”得定义分为三个层次: (1)广义得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2)狭义得教育:指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据一定得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得身心发展规律,有11得、有机会、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得方向发展变化得活动。 (3)更狭义得教育:德育 2、从个体得角度来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得过程。 兼顾社会与个体两个方面给教育下定义: 教育就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展得促使个体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得实践活动。(也有个体得个性化) (二)教育得属性 1、本质属性: 教育得本质属性就是育人,即教育就是一种有U得地培养人得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区别与其她事物得根本特征,就是教育质得规定性,也就是具体而实在得规定性。 具体而实在得规定性体现在: (1)教育就是人类所特有得一种有意识得社会活动;(H得性) (2)教育就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得活动;(社会性) (3)教育就是以人得培养为直接L1标得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性) 2、教育得社会属性 (1)永恒性。人类社会——教育 (2)历史性。古与今——不同 (3)继承性。古与今一一不同 (4)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5)相对独立性。超前”或“滞后” (6)生产性。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 (7)民族性。国与国-不同 (三)教育得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与教育媒介(教育影响)就是构成教育活动得基本要素。 1、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II得地影响她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得人,统称为教育者。 广义得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态度、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心理学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 记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3)、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格 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4)、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华生。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关系。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 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标志是: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 第二章认识过程 一.注意

(山香版)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古代中国: 4、教育起源

……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宋元明清:八股文。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 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文士(书吏)学校。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简答、填空 ……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

药理学重点总结笔记全

药理学重点总结笔记全

————————————————————————————————作者:————————————————————————————————日期: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 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 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 导剂。 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 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16耐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唑 嗪(2mg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心悸、昏厥等。 20稳态浓度: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个 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率 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 为稳态浓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 22半数有效量: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低到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 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 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28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替代疗法: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0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 药和获得性耐药。 3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教师招考教材重点(山香版)心理学

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巴甫洛夫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建立的条件反射 --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的的根本区别 (2)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1)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反射的活动 (2)作用于人脑的客观现实的反应 (2)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历史背景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 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连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一般心理规律,它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 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意识看成是若干有限元素的集合。机能主心理学家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运用意识作用与功能的原理提高人类的活动效能,他们不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进行分析的目标与方法。 (3)、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格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4)、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华生。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 (5)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 称为第二势力,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研究,认为人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和冲动。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标志是: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描述: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和精确的观察和了解。 注:描述要客观,必须忠实于可观察到的信息 2.解释:寻求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或行为。 注:解释要合理,谨慎地超越被观察到的现象。 3.预测:是对某种特定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或某种特定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4.控制: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或者影响它的形式、强度、发生率等。 二、心理学简史: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适应环境 科学和技术 寻求生存的意义哲学和宗教 2. 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3.当代心理学流派: 结构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因果性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其结论必须建立在依靠科学方法收集和处理的证据基础之上。 科学的方法包括一整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1、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表情、 动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从中发现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有方向地严格控制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特定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出现,从而研究心理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测验法 ⑴作业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质量对其特 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能力测验学绩测验 ⑵自陈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成一些自我评估的题目,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情况对 其特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 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16耐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唑 嗪(2mg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心悸、昏厥等。 20稳态浓度: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个 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率 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 为稳态浓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 22半数有效量: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低到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 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 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28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替代疗法: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0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 药和获得性耐药。 3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人体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反 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 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 的作用,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 发生作用。 质反应:药物效应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量反应:可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治疗指数:指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 LD50/ED50的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 全。 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药理学重点笔记]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药理学重点笔记]药理学各章节重点总结 58.胺碘酮: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室上性心动 过速和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常见窦性心动过缓。 59.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口服吸收快,首过效应明显。阻滞心肌 细胞膜慢钙通道,抑制Ca离子内流,主要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 反应细胞。降低心律,适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首选,适于伴有冠心病或高血压患者。主要有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严重心衰、传导阻滞、心原性休克及低血压等禁用。 60.钙拮抗药硝苯地平:亲脂性强,口服后可迅速吸收,有肝首 过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Ca离子内流。使外周血管阻力 降低,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降低;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 痉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供氧量。临床用于防治心绞痛,可单独 用于高血压。不良反应:禁用于心原性休克。低血压及心功能不良 者慎用。 61.钙拮抗药地尔硫卓:口服吸收良好,受肝首过作用影响。为 苯噻嗪类钙拮抗药,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使心收缩力降低;可使窦房结及房室结自律性降低。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对轻 及中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尤适用于老年病人。2度以上房室传 导阻滞、低血压、严重心衰患者及孕妇禁用。 62.抗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药代表药强心苷: 长效:洋地黄毒甙;中效:地高辛;短效:毛花甙C、去乙酰毛 花甙丙、毒毛花甙K.作用机制:强心甙的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由于 抑制细胞膜结合的Na,K-ATP酶,使细胞内钙离子增加。 药理作用:增强正性肌力,减慢心律,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减慢房室传导,增加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扑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心衰及心房扑动或颤动。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着作(了解) 《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 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 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 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 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 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 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 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 中国《学记》 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 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 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 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 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 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 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 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

山香版 教育学 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工作

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工作 第一节至第三节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 课外教育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自习课、选修课不属于课外教育 与教学一样都是正规教育且方向一致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 (1)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学校的教育任务; (2)都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属于正规教育 两者在教育过程中是互相配合的 (3)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而是必要的补充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 (一)社会政治活动(参观、考察、访问、宣传、游览) (二)社会公益活动(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三)科学技术活动 (四)学科活动(主体) (五)文化艺术活动(“五小活动”) (六)体育活动 (七)课外阅读活动 记忆推荐:两社两科问题课 三、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二)小组活动:(基本组织形式) (三)个人活动

四、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1.自愿性 2.广泛性 3.自主性 4.灵活性 5.实践性 记忆推荐:自愿领饭食 五、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一)要有明确目的性、计划性 (二)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三)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因材施教 (五)要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六)要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

第四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一、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 (一)社区对学生的影响 (二)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 (三)报刊、广播、电视、电影、戏剧等传播媒介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1.环境和谐 2.以身作则 3.方法科学 4.严慈相济 5.要求一致 6.全面关心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二)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三)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相互联系 互访、建立通讯录,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