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04年4月文艺心理学自考题及答案

四川省04年4月文艺心理学自考题及答案

2004年4月四川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奠定现代心理学基础的心理学流派是(B)
A、精神分析学派B、实验心理学派C、格式塔心理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人是(A)。
A、弗洛伊德B、厨川白村C、弗洛姆D、荣格
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D)。
A、作家心理B、作品的心理蕴含C、读者接受心理D、审美体验
4、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学流派是(C)。
A、格式塔文艺心理学B、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
C、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D、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
5、“净化说”(宣泄说)的提出者是(D)。
A、苏格拉底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6、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B)。
A、深度知觉理论B、唤醒理论C、异质同构理论D、心理距离说
7、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C)。
A、格式塔质B、表现性C、简化原则D、镜像阶段论
8、在马斯洛看来,人的最高需要是(D)。
A、爱B、尊重C、审美D、自我实现
9、体验的核心是(C)。
A、经历B、认识C、情感D、意蕴10、优美体验主要是愉悦情感,而崇高体验的特征是(A)。
A、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B、主要是痛感
C、主要是快感D、与滑稽感相同
11、李白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说明的文艺心理学现象是(B)
A、通感B、移情C、内摹仿D、直觉
12、一般说来生于贫困家庭或身体有残疾的艺术家,更多的体验是(C)
A、丰富性体验B、崇高体验C、缺失性体验D、归依体验
13、最早注意到艺术创作中的癫狂状态的是(B)
A、老子B、柏拉图C、庄子D、黑格尔
14、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D)
A、图型范式B、图画范式C、形象范式D、属相范式
15、“陌生化”谈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的角度是(B)
A、作家创作B、读者的阅读效果C、艺术作品D、语言
16、母题与主题的基本区别是B)
A、母题具有意象B、母题是一种程式化、惯例化的文学传统
C、母题离不开语言的操作D、母题就是最初的主题
17、艺术接受主体可以被视为(B)。
A、艺术创造的另一主体B、体验的二度阐释者
C、艺术接受的主人D、有接受能力的接受者
18、心理时空的首要特征是(A)。
A、超越性B、有机性C、互渗性D、假想性
19、惯例经验对艺术的接受的影响是(D)
A、无影响B、只有正面影响C、只有负面影响D、正负面影响都有
批评家作为特殊的接受者,不仅有攻击性气质,丰富想象力,而且需要(D)
A、审美能力

B、艺术修养C、大体的生活知识D、知觉敏锐
二、多项选择题(10分)
21、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文艺心理学见解,以下属于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观点的有(ABD)
A、虚静说B、童心说C、迷狂说D、兴会说E、净化说
22、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BCD)
A、艺术家心理学B、创作心理C、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蕴含
D、艺术接受中的心理活动E、变态心理
23、体验的生成性特征有(BCE)
A、语言性 B、互渗性 C、意象性
D、思想性 E、回忆是其重要的形式
24、文学语言的法则主要有(BCDE)
A、形象性 B、内指性 C、陌生化D、音乐性 E、本色化
25、对艺术接受过程产生积极能动的作用的接受主体的条件包括(ABCD)
A、心理图式 B、自性定向 C、心理时空
D、惯例经验 E、审美态度
三、名词解释(12分)
26、文艺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用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的现象来阐释心理学原理。研究的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经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的审美机制。 
27、愧疚体验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感受。当个体因自己的某种行为违反内心的道德准则而引起了愧悔、内疚、自责的心理反应时,这种种心理为愧疚体验。
28、动机冲突 指一个动机簇内各种子动机的矛盾纠葛。动机簇指一个动机内由几个子动机形成的丛簇现象。
29、心理治疗艺术的心理治疗是以设定的艺术手段所形成的“心理反馈”调动主体在系统发育中所具备的特定反应潜能,从而调节其神经系统以趋向比较稳定而舒展的心境状态。
四、判断分析题,先判断后简述。(10分)
30、经验即体验。
 答:错。作为人的生物的与社会阅历的个人见闻和经历,以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体验是艺术家(创作者)在以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体验来自于经验,但又包含生命的意义、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诗意。
31、艺术接受中的异态表现是不正常的
答:错。艺术接受中心理反应不是对应于作品的单向线状的反射弧。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好多无以计数的思想深刻的艺术作品,都可能不被充分的承认。有时接受甚至会走向极端的反面。所以,艺术接受中的异态表现是正常的。
五、简答题(28分)
32、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文艺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特征?
 答:⑴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文艺心理学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来研究心理现象;⑵既重视人的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又强调人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制约性;⑶既关注个体心理也重视社会心理

,其中又特别地突出活动在心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33、艺术沉思是如何将自然情感转化为艺术情感的?
 答:(1)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这句话基本上涉及了艺术沉思的整个心理过程;(2)“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揭示了艺术沉思所需要的心理条件。人处在强烈的自然情感的状态时,艺术沉思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平静的心情是艺术沉思的首要条件,艺术沉思是意识对自身心理状态的反向把握,是主体将自己内心世界作为客体来观照。(3)在平静的心境中,对被压抑在心理深层的情感储备加以“回忆”,就是艺术沉思对情感的初步把握,也就是艺术情感的初级生成。
34、母题同民族文化心理有什么关系?
 答:母题积淀着沉厚的社会文化心理意味和情绪意味。母题具有人类普遍性与历史延续性的情感模式或经验模式。分析一个民族的文学母题,常常能够揭示该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特定民族文学中的母题是该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集中体现,它以审美方式展示了一个民族的成员对于人与世界的独特态度与把握方式。
艺术接受与自性(或人格)的变动关系是怎样的?
答:艺术接受与自性(或人格)的变动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人格的稳定性方面已经暗示一种变化的可能,尽管这一可能是困难重重的可能;其次,人格的内在性方面要求变化的动力是来自心灵深处的东西,否则只会是浮光掠影,一切如故。其三,人格的一致性方面预示:如果某些心理势态真正地被内化,那么它就会在既定的方向延伸出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加强。最后,人格的个体差异方面反映了人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以别人为参照,尽管艺术所显示的参照性世界不宜也不可能替代现实世界的参照,但是,艺术所提供的参照也是一种独特的参照,是主体可能必须投入的独特世界。
六、论述题(20分)
36、举例说明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答:体验在文学活动中有以下美学功能:(1)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当作家的体验进入“移情”境界的时候,主体与客体完全合一,自己分享着对象的生命,对象也分享着自己的生命,外在陌生之物就变为内在亲近温暖之物。(2)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超越有两层意思:对对象本身的超越,对传统和成见的超越。对对象的超越就是作家的描写不受对象本身形体、姿态和颜色等物理性的束缚,而能见出事物的物理性以外的审美价值来;对传统和成见的超越,就是作家、艺术家一方面以成熟的、深刻的、理

性的眼光看待生活,能够把生活的底蕴揭示出来,可另一方面又以儿童般的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充分把生活的诗性光辉放射出来,这种精神超越一切既成的偏见和成见,从而见出普通世界的令人惊奇的一面。
结合实例分析文学语言层面与心理蕴含的关系。
答:文学语言的层面,可以分为四个层面:语音、文法、辞格和语体。
⑴语音层面与心理蕴含。可以从节奏、音律(双声、叠韵、叠音、押韵)等方面举例加以分析。⑵文法层面与心理蕴含。可以从词法、句法、篇法等方面举例加以分析。⑶辞格层面与心理蕴含。可以从比喻、夸张、反讽、象征等方面举例加以分析。⑷语体层面与心理蕴含。语体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言体式方面,指在一部文本中为厦造成特殊的表达效果而综合选用两种以上文类或体式时呈现的语言现象。语体层面的设置指向丰富而多样的心理蕴含。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