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美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教美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教美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教美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数学对于每一位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来说,都是学习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付出心血最多的一门学科。它似乎已经渗入了人们的血液,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

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晦涩的,除了应付考试,在现实生活中它好像毫无用处,学生对它只有厌烦、头痛,从都没想过它的美。

数学的美,曾让一代代数学大师如醉如痴,高斯曾把它比喻为科学的皇后。英国著名数理逻辑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常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如雕塑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也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数学是理性思维和想象的结合,它的美不仅在内涵上存在着纯净美、灵性美、和谐美,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严谨美、对称美、简洁美,而且它本身也存在着趣味美、形象美、奇异美。数学美是包罗万象的美。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较深刻地认识数学之美,有意识带领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必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利用数学符号和数学公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简洁美是数学美的基本内容之一,透过简洁的表达形式可以看清复杂的内在关系,这无疑能够激起学生情感的美的享受,并建立学习、研究的信心。著名的勾股定理a2+b2=c2,这一简单而整齐的形式却表达了一切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欧拉公式v-e+f=2,可以说是简单美的绝佳体现。自然界的多面体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们的顶点数v、棱数e、面数f,都必须服从欧拉公式。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却概括了所有多面体的共同特性,不能不令人惊叹!

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教学时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美,统一美。

数学是严谨的、统一的。例如质数的定义是:质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这里去掉只字则绝对不行;再如梯形是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等概念都特别严谨。事实上,数学中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理都是严谨的,真可谓是多一字、少一字都是谬误。如果没有这种严谨性,便不可能担当起一切自然学科的基础重任。数学更有数与形的完美统一,还有数与点、曲线与方程等。

三、利用几何图形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

数学的对称美是和谐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数学在图形上和内容上的对称性,广泛地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图形上有轴对称、中心对称、平面对称等空间对称,概念上也有正与负、奇与偶、方与圆、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对称,还有与时空坐标无关的更为复杂的对称。

数学的和谐美在一般人看来也许就在于它的每一个图形或是平面的或是立体的,就像圆和球体的美。黄金分割比是最和谐的比例,它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比例,并广泛应用。

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魅力

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魅力 方山学校宋宏文数学是什么?不同的人对数学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在多数人心中,它也许只是“ 1、2、3……”这些数字之间的游戏。在大多数学生看来数学就是计算,推理和证明,觉得数学很抽象,感觉枯燥无味。其实数学是一门很美的学科,很多大数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称颂数学之美。例如:“数学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华罗庚);“数学之美,美在纯净” (纳什);既然数学是美丽和魅力无穷的,为什么不少学生从小学开始便讨厌数学,觉得数学难懂难学,枯燥无味呢?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刚接触数学时,家长或老师只教他们算法和算理,不重视让他们领略到数学美和好玩的一面。数学家杨乐说得好:“学数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数学成为爱好和兴趣。”因此,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欣赏数学的美,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之美,领略数学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美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那是多么的重要。 数学是美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数学是一门美学,它具有符号美、抽象美、和谐美、简洁美、形式美、奇异美、变化美等等。下面就本人在近年的教学探索中的一些做法加以举例说明如何去发现,展示小学数学中的美。 一、认识数字的有趣和神奇,感受数学美,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精

彩。 学习数学首先是从认识数字开始,如何让学生觉得数字生动、形象、有趣,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迈好开始的第一步,对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加强学生对数字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故事学数字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一年级的语文书上有这样一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巧妙的把‘一'到‘十'这10 个数嵌入其中。这样的数字诗,读起来妙趣横生,学生既记住了数字,又学习了古诗,令人回味悠长,学生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也好。另外,用联想的方法,让学生想象,每个数字的样子像什么,有助于学生对数字产生亲切感,觉得数字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发现数学的妙处不但有趣,而且还能解决问题。比如数字“ 1”,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枝铅笔,一根筷子,一根棍子”等等。数字“ 7 ”这是一个抽象的数字,学生看到它,可能想起神话传说中的“七仙女”,想起白雪公主身旁的“七个小矮人” ,想起每周的“七天” 等等。根据学生的想象,我们可以编出数字儿歌,这样数形结合,抽象的数字,在学生头脑里变得直观形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二、探索规律,感受数学之美,领略数学魅力。 数学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数学美的探索,数学美蕴藏在数学的规律之中。数学美就是数学中奇妙的有规律的让人愉悦的美的东西。在我们的数学课本当中有很多探索规律的内容,老师应当引导学生一起去发现,去展示数学中的美,从体验数学美中,领略数学魅

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乐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才会喜欢它,从中得到满足感。乐趣是学习的源泉,是学生不断吸取新知识的基础,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去探索,才会积极思考问题,才会把学习的苦变成一种甜,变成一种前进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趣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 一、利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对事物的注意力时间短,易动,容易转移注意力,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想,在课堂中设计一些能吸引学生的游戏环节,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完成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学生小时候在家庭中或和小朋友都玩过“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游环节,让学生分组活动,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把生活中的游戏拿到课堂中,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和同桌一些完成这个游戏,然后记录出每次游戏的结果,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每次我俩玩游戏之前,都不可能确定谁输谁赢,事件具有不确定性,但通过统计的结果看俩个人的输赢次数基本差不多,学生玩得轻松愉快,但他们也没有只顾于玩而忽略了学习,因为他们从游戏中懂得了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所以我认为在适当的环节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感受一些数学知识,要比简单直白的说教强的多,学生学得轻松,而且有了

学习的兴趣,对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数学本来就是一枯燥的学科,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时间短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枯燥的知识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就在课前设置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半路上,师徒四人又累又渴,于是师傅让孙悟空弄些水果来吃,不一会,孙悟空捧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唐僧说:徒儿们坐好了,现在我来给你们分西瓜,我吃这些西瓜的四分之一,沙和尚吃这些西瓜的八分之二,孙悟空吃这些西瓜的十六分之四,猪八戒你最能吃了,就吃这些西瓜的三十二分之八吧,猪八戒是个贪吃的东西,一听师傅给予它三十二分之八,想师傅对我真好,给我那么多,连忙对师傅说:“谢谢师傅,谢谢师傅”。孙悟空一听偷笑起来,心想,你这个呆货,师傅给咱们分的一样多,你根本没占着什么便宜。同学们,你们认为猪八戒到底占着便宜了吗?好,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知道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就有了想知道答案的动力,所以这节课学起来非常轻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它可以把形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直观的手段演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取过程,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各种探索,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设备不断更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便利,更快捷的方式。因此,

对于数学之美的理解和感悟

对于数学之美的理解和感悟 摘要:通过对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及数学特点的简要介绍,表达了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对于数学之美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数学;数学文化;美 伽利略曾说过: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总是美的,数学是美的科学。 数学的美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探索之美,就是它指导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还有一个是应用之美,就是它指导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活,并不是空中楼阁。在古代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重新丈量土地的需要发展了几何学;在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生产及天文观测的需要,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数学与社会文化始终是密切相关的。据说,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学园的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写着:“不懂几何的人不得入内。”柏拉图之后的两千多年,即1939年12月,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了一次讲演,题为“数学与善”,认为只有人类的智力才能“从实例中抽象出某一类型东西来。可见,数学并不是一棵傲然孤立的大树。它是在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影响下生长起来的,同时它也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对人类文化的不同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要谈数学的美,就不得不先从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讲起。数学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即来源于原始人捕获猎物和分配猎物、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计算时间和制造器皿等实践,并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数学经历了最初的,零碎的积累,而至今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一门科学,其知识的运用已成为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克思曾说过:“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境地。”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几乎所有的科学,包括化学,天文学,物理学,经济学等,都通过数学来提炼其严密的逻辑依据,并以数学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定律和公理等。比如:质能等价理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 论的最重要的推论,2 E 。正因为数学来自现实世界,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联系形 MC 式的一部分,所以它才能被应用,才能指导实践,甚至预见某些现象和规律。比如:1844年英国的亚当斯利用引力定律和对天王星的观察资料,在海王星还没有被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之前就通过数学方法成功推算出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预测了它的存在。 其次,数学究竟有哪些特点呢?首先,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内容,仅仅从抽象的数方面去进行研究。比如1+1这样简单的计算,它可能就是从一匹马加上一匹马是几匹马这样简单的问题抽象出来的,但是经过抽象以后,撇开具体的内容,它成为了一个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那就不论是马,还是树或者其他任何事物都可以按这样的运算规律进行计算。其次,数学还具有准确性的特点。也即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确定性。比如摆在眼前的一张桌子,你可以从颜色,质地,材料等方面来描绘它,但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它,“1”张桌子就是真理,若是“2”张,甚至只是“1.0001”张,就是谬误了。最后,是应用的广泛性:这一点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紧密相连,具体表现在一个数量关系,可以代表一切具有这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比如,经济学中的求解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条件可以用同一个微分方程来表示,而抛去这个微分方程的具体意义不谈,又可以将它应用到其他经济学问题的解决中,这样,我们掌握了一种方法就能解决许多类似的问题。对于不同性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数学?也许这个问题成年人有一万个答案,可是当我们第一次走进教室,学习数学的时候,大概率还是 个孩子,你怎么跟一个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呢?我把这个问 题抛给了一个朋友,他说:“为了提高思维逻辑能力,这是我初中 老师在第一节数学课上告诉我们的”。或者一位5岁的小朋友又会问:“什么是逻辑能力呢?” 也许从出生第一天,我们就一直在被动的接收一些东西,父母的劝导,老师的传授,可5岁的孩子还是会把玩具散落一地,6岁的 孩子仍然会因为父母不给买玩具而嗷嗷大哭,无论你怎么劝导一个人,怎么劝诫一个人,他可能仍然会犯你认为会出现的错误。我记 得有位教育专家这么说:“你告诉宝宝他把玩具弄坏了,就等于丢 了10个棒棒糖”,从此以后这个宝宝可能会更加珍惜玩具。这个方 法很简单,但是貌似最有效。数学是什么?数学不就是把复杂的东 西简单化么? 现在我们再回答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学习数学?我们可以这么跟5岁的小朋友说:“妈妈给你10元钱,让你买酱油,酱油7元、棒棒糖1元一个,剩下的钱你可以买几个棒棒糖?”或许想吃棒棒 糖的就会苦思冥想一番,或许未来妈妈真的给他10元钱去买酱油, 结果回来就变成了一瓶酱油和3个棒棒糖。或者再过一段时间,这 位小朋友会选择6元的酱油,因为可以获得4个棒棒糖了。他这么 计算着:7+3和6+4都可以等于10,那么如果要必须买酱油的情况下,1+9也可以等于10。我们都知道也有1元的袋装酱油,于是9 个棒棒糖到手了。任何知识的魅力都在于自我的发现,只有你对它 产生了无限的兴趣,你就会不断的发现它的美,《数学之美》也可 以变成《物理之美》。

浅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浅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黄岗镇罗楼小学梁坤我是一名乡村小学的数学老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十年有余。下面我就谈一下怎样让孩子们爱上数学,从而提高学生自己的数学成绩。为自己的美好人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让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为我的学生们都生活在农村,这里有广阔的天地,要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些。让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理论和生活实际进行结合,从而才能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爱上数学,爱钻研,成为学习数学的能手。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教师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教师的我,首先要自己做起参与其中,其次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能体会到自己去主动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现在是学习的主人,而且永远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完成一节教学任务后,学生能自主地去复习并且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给自己布置作业,独立牢固的掌握这一节的内容,作为教师,引导同学们定期制作数学黑板报、组织数学知识竞赛、组织“一帮一”的活动,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平等、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的成为学习数学的能手。

三、让同学们自己动脑思索动手操作,来调动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为农村的孩子好动,好奇心特别强,所以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比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准备直尺、三角尺及量角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量角、画角,对于自己动手做得较好的同学,在班上给于口头表扬,这样会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会爱上数学这一学科。 四、对于课本中的一些内容,可以采用做游戏的形式,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游戏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感兴趣的,因为农村的孩子特别爱在乡间、课间内做游戏,一个砖块、一个石子或一个玻璃珠,孩子们便会快乐的做游戏,所以教师利用同学们爱玩游戏的特点,在教学中安排一些游戏内容。比如,画统计图的比赛,做小游戏或让学生进行抢答游戏,或者让同学们用长方形的纸折角的小游戏。在玩游戏中同学们既带来了快乐又学习了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师在教学时,注意题的难度,让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让他们找到自信,从而才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一个班内同学们的基础不同,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所以作为教师在提问同学时要注意题的难度,成绩好的学生就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题,成绩不太理想的就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都找到成功的感觉,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告诉同学们只要努力、自信,成功一定会属于他们,当然也要让同学们认识到当面对失败时,也不能气馁,只要加倍努力,成功就会属于他们,只要同学们能够正确的认识

轻松课堂,感受“数学之美”

轻松课堂,感受“数学之美”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愉快教学法,寓教于乐,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实质就是运用美学感知规律进行施教,寓教于乐,让学生成为真正地教学主体。而对于大多数同学认为数学是门枯燥乏味学科,怎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使他们领会数学之趣之美,对数学学科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发现数学的美,然后将美的数学以适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美的享受,所以教师探索数学的美是实施教学的前提。 那么,数学学科中有哪些美呢?在教学中,发现数学的美处处可见。 一、数学的空间美 丰富学生的空间美感:空间观念是对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形状的知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在认识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要通过分析,比较几何形体的形状特征,抽象出每种几何的本质属性,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感受几何形体的美。例如:在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中,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摆一摆。看一看各种物体的大概形状;摸一摸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没有棱角,圆柱体和球体有什么特点;滚一滚中得出圆柱体和球体能否滚动;推一推中体验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和圆柱体能否向前推进,难度如何;摆一摆中体验到用几种几何体能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这些实践能加深学生对形状物体的区别认识,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感受到空间美的熏陶。 二、数学的数感美 一般来讲,数感是人对于数及运算的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有助于学生以“数”的眼光看待问题,进而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感奠定基础。例如:教学《可爱的校园》时,我让学生用教具摆出3个圆片代表3头大象,把形象生动的实物抽象为数字符号“3”,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动物只数,形成由少到多的数学感知美。 三、数学存在的意义之美 数学是人类思维的表达方式,它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数学存在的意义,在于理性地揭示自然界的一些想象、规律,帮助人们认识自然,数学是取之生活而用之生活,数学最早的起源,大概由自古代人们的结绳记事,一个一个的绳扣,把数学的根和生活从一开始就牢牢地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数学存在的意义,了解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从而就会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之美。 四、数学语言简洁之美

感悟数学的魅力

感悟数学的魅力 姚诚(43A13229) (东南大学医学院,南京 211189) 摘要: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的魅力是流淌在历史河床上的涓涓细流,给予人类知识的养分,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本文通过形式、内涵、和谐与发展四个方面详细叙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 Abstract:Mathematics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wisdom, mathematics charm is flow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trickle bed, giving nutrients of human knowledg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paper form, content, harmony and development in four areas described in detail math charm. 关键词:黄金分割点、直觉主义、三角函数、魅力Keywords: golden point, intuitionism, trigonometric functions, glamor 一、引言 多数人在听到“数学”二字后,第一反应就是“难”,对此很多人不敢涉足数学专业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可细想下来,数学又无处不在,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与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就像我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说过:“世界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数学的强大张力,也正是它的魅力之处。 著名女诗人普拉斯曾说过:“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的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数学则恰恰是“魅力”最好的代言人,它的形式简单有序而又对称统一,它的内涵严谨简洁而又富含哲理性,它的和谐更是体现在数学的各个微小细节,它的曲折而坎坷的发展道路更像是孩子走向成熟的过程,让人感同身受而又无限向往。 本文并非想借“深奥”的数学增加文章的“噱头”,而是想用在我们身边就能看到、感受到、接触到的数学,告诉读者其中的魅力,这样的魅力才是“贴地气”的魅力,才会让人心服口服。 二、数学的形式魅力 当我们真正进入数学王国,了解其中的各种奥秘后,就不再会因为其大量的公式、定理、图形而误认为数学是繁杂难懂的,相反我们看到数学文化中表现出来的简单、有序、对称、整齐、统一的形式魅力。 从数学中最简单的数开始,它的魅力无处不在,亿万年前的先祖们发现不同种类的东西的总量可以存在某种关系,于是,就产生了最早的数学。古希腊著名

走进数学--感悟数学之美

走进数学感悟数学之美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数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它的美学意义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数学 中的数、形、法则“是对自然界多种多样外形美的开发”数学作为对具有自然美的事物的结构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最集中的刻画和反映,是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的。许多数学家都认为数学里面有像诗画那样美的境界,沙利文说:“优美的公式就如但丁神曲中的诗句;黎曼的几何学与普兰克的钢琴合奏曲一样优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孩子学到的数学知识还相对较少,应该如何让学生发现数学美、感受数学美、体验数学美、运用数学美呢?我们该如何寓美于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美启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与探讨,希望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数学,感悟数学之美。 一、发现数学的简约美,让数学“有味”。 孩子们学过长方体的认识之后,发现长方体和其他的多面体都有这样的规律:面数+棱数-顶点数=2,欧拉公式:v + f -e = 2,堪称“简约美”的典范。世间的多面体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们的顶点数v、面数f、棱数e,都必须服从欧拉给出的公式,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概括了无数种多面体的共同特性,能不令学生惊叹不已?在数学中,像欧拉公式这样形式简洁、内容深刻、作用很大的定理还有许多。比如:圆的面积公式s=n r[几何中完美的图形---- 圆,内含的面积与半径有着异常简洁和谐的关系,一个传奇的数“ n”把它们紧紧相连。勾股定理 c2=a2+b2,这一简单而整齐的形式,表达了一切直角三角形边长之间的关系。几何中各种求面积、体积的公式,简洁实用,万无一失,只要符合有关条件,计算不出错误,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公式简约美的发现和讲解,相信学生能够把它们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永不磨灭。 二、感受数学的图形美、对称美,让数学“有趣”。 数学的对称美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式)的对称性美,主要体现在数(式)的结构上,例如,加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交换律ab=ba, a与b的位置具有对称关系,但有是可以变化的,变化的结果与原来的位置反而形成一种整齐的美感、均衡感,简洁明快,一目了然,代数式是的对称式,结构严谨、特殊,决定了解这类问题一定需要特殊的方法,从而显示了它的神秘感、奇妙感。另一种是图形的对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恋人…… 数学家大会上,一位位数学大师用洋溢着激情的字眼描绘数学。但数学真的那么美吗?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他们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 现在,中小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著名数学家、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院长杨乐认为,这其中有教材内容过多过繁的原因;有教师水平不齐整,教得不够活的原因;更有现行考试模式的影响,因为数学是主科,总归要考,考试指挥棒的牵制力是很大的。 “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一位教授参与制定了新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他认为:“数学并不枯燥,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不能再让孩子学得那么痛苦,要把数学的美丽还给他们。” 这几年,我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数学“奥赛”第一大国。有人认为,中国的数学“新苗”正在成长,意味着中国的数学研究前景大有希望。但也有人担心,为竞赛而刻意进行的强化训练,实际上和让孩子喜爱并且研究数学背道而驰。 不光多数中小学生不爱学数学,不少大学生对数学也没兴

趣,甚至连理工科大学生也往往忽略数学学习。前来参加数学大会的著名数学家、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成桐,在哈佛大学曾碰到一件令他十分惊讶的事情。有一天,几个从清华大学来这里念工程学的学生找到丘成桐,求教几何方面的问题,问如何把图像运动表示出来。丘成桐感到很奇怪,这不是微分几何方面的古典问题吗,原本是在读本科时就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他说:“希望即使是学工程的学生也要多花点时间在纯数学上,打破门户之见。” 无论对于传统的工科、理科,还是信息、经济、管理等新兴学科,甚至于人文学科的学习来说,数学方法都是必要的基础和工具。杨乐教授说,研究生的培养、高层次人才所特别需要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基础。 中国青年报报道说,北京师范大学刘兼教授透露,目前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拟定。新标准对目前“繁”、“难”的数学内容适当做了删减,并要求教材编写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此外,大学的数学教育改革也正引起关注和讨论。我国的大学数学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而且数学课程的设置也不灵活。

让小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让小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引发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既是 儿童认识数学的心理基础,也是儿童学好数学的强大动力。 儿童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行为要由兴趣主导,他们 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愿意学数学,就会全神贯注于数学学 习活动,其内心是愉悦的,记忆、观察、思维、推理等多种 智力活动就会主动有效。儿童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 好胜,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游戏活动,对童话、故事等具有 好奇心。因此,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有效拉近抽象 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觉数学明白易懂,感 到数学好学,并使他们逐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就要善于通过创设富有童趣 的情境或编制充满智慧的数学故事,使学生感到数学好玩、 有趣,学生就会形成积极的"心向"去玩数学。学生喜欢玩数学了,也就有了"沉乎其中"的乐趣,学生的心智就能常驻于数学课堂之中。 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情境和活动中学习数学,一是创设 数学故事情境,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在欣赏令人着迷的故事的 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有趣的问题的驱动下调动起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先提出问题:用3根小棒围三角形,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为什么?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 突以后,启发他们说出心中的疑问:什么样的3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呢?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三是创设数学悬念情境, 让学生在一时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的悬念中, 增强思维的兴奋度,引发思考,激起探求欲望。 2.合作交流,构建和谐,分享探究喜悦――乐学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的记忆。在 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来获得知识。 在合作交流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适时引导, 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 学会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调节和学习效果的恰当的评价。在学 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 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 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这就是合作交流。教师 要适当地组织学生分组,最好能按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交叉 分组,发挥互补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向别人解释 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 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如:在教学"统计初步知识"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

亲历体验,感受数学魅力

亲历体验,感受数学魅力 叶秀吟 (厦门市同安区白沙仑小学,福建厦门同安361100) 摘要: 本论文探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在课前收集信息、体验数学的普遍性;课堂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知识发展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探究,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从而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促进着思维的灵感性,从而得到自身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 体验;收集信息;参与;亲历;再创造;感受;个性发展。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数学学习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态度。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亲历数学体验,不但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认识数学、逐步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一、引导学生课前收集信息,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新课标要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最终以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教学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开展调查、收集、整理与将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的体验性数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认识钟面”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设计一个“钟面”,于是,全班同学回家后纷纷行动起来,用纸壳、图画纸等材料,仿照自家的钟面制作起来,有不懂的地方请家长辅助制作。结果在正式上课时,就显得很轻松了,原本感觉很难讲授的知识,学生对答如流。正是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学生上课是思路打开了,非常投入,热情很高,学起来也特别轻松。 二、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知识发展的动态过程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进行解释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教学方法。”任何数学问题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定的产生背景、生成过程和实践价值。数学教学应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 读了一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以下是一则读后感美文,请阅读,VOM; 这本书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两个部分。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节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句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意思是:历观前代王朝和古老的家风,往往勤俭节约意味着成功,奢侈浮夸意味着失败。是呀,这句话用于我们现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告诉我们要写作文了,而写作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想什么就说什么,只要能通顺地组成200字的文段就成。“想什么就说什么”,原来写文章就这么简单呀。我美滋滋地,一直胸有成竹地写,将心中的秘密哗啦啦地倾泻了出来。不知不觉中远远超过200字了。作文本发下来了,我的作文获得了一个大大的“好”字,老师还把它当作范文在班上进行了示范朗读。当时的我别提有多开心呀。至今想来,我写作文与香菱学诗一样,大家都是兴趣当头。 要说起让我们方便的最大功臣当然是他了……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毛泽东对大家说:“我们会造什么?除了桌子,椅子,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出来。”于是我们中国便努力地开始制造汽车了。1956年7月13日

在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细菌工厂的残骸中建立起来的工厂中,一辆中国造的第一辆汽车开出来了,他叫“解放牌”。从这一天起,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我们自己造的汽车一天比一天多的开了出去。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子女,每天目送父母的容颜老去;作为父母,目送孩子背着书包上学渐渐远去的背影;作为老师目送一批批的学生走出校门。其实,就算是让你追,你也追不上!这就是一代代的人生啊!《目送》读后感 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童年生活,绝不浪费时间,遇到困难不要退缩和逃避,踏踏实实去做好每一件事,做个善良、富有同情心和乐观向上的人。 我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我走进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的生活,目睹了他和他的同学们是怎样生活、怎样学习的,是怎样去爱的,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生活的追求! 《数学之美》,一个从事多年工作的谷歌研究员眼中的数学。令我大饱眼福的是,大学里面的数学知识竟能如此广泛运用到了计算机行业中。 在语音识别、翻译,还有密码学领域,有着许多基于概率统计的模型和思想。当然,贝叶斯公式是基础,应用到隐含马尔科夫链模型,神经网络模型。 在搜索中,一些相关性的计算,无不用到了概率的知识。在新闻分类中,用到了一些有关矩阵特征值、相似对角化的

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教学的乐趣

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教学的乐趣_数学 论文 新出台的课标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 所谓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2盾带到一定情境中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一年级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转到小学学习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教师可以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安排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中,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操场上做他们非常熟悉、喜欢的“拔河、老鹰捉小鸡、小小运动会”等等,让他们边玩边数数“拔河比赛,左边有几个小朋友?右边呢?运动会上,6号运动员排在第几?第1名是几号运动员?等等……”使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氛围和有趣、喜爱的“玩”中学会了1-10各数的认识。又如:在教学《猜数游戏》一课中的“想一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小老鼠背土地豆》的故事,通

过拓展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了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教师再加以点拔,学生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二、感受生活数学。 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数的认识后,可以联系生活,广泛选取学生身边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如让学生说说“我们所在的年级一共有几个班级?你在第几个班?”“我们的教室有几扇窗?几盏灯?教室门前有几棵树?”“你家里有几口人?你有几枝铅笔……”等等。再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后,问:“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事物的形体是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吗?”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能举出书本、抽屉、鱼缸、冰箱等数不胜数的例子。 通过这样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数学教学的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三、探究生活问题。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室成为导演”。将教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如教学“加、减混合”时,教师可以把书上的例题改成了游戏形式,教师先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接着,讲游戏的规则(先有7人在车上,接着下车2人,再上3人)。然后,边放音乐边讲述:汽车从高坪小学开车了(学生做动作、嘴里发出开车的声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魅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d1038336.html,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魅力 作者:胡亚丽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18期 有一个谜语:有一样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请问它是什么?谜底是:空气。而数学,也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时时刻刻存在于们身边。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 一、对数学的重新认识 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是“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构成的。你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力量所在。 1、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生活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生活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有人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我也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果然实验后,我让学生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如有的学生说,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时要用到数字,到商场买东西付钱时也要用到数字等。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应用与理解。 2、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

感受数学之美 文档

引言 大多数的数学家会由他们的工作及一般数学里得出美学的喜悦。他们形容数学是美丽的来表示这种喜悦。有时,数学家会形容数学是一种艺术的形式,或至少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通常拿来与音乐和诗歌相比较。数学家伯特兰·罗素说:正确地去观察数学,它不仅拥有真理,同时也是极致美丽的—一种冰冷严厉的美丽。 数学之美还在于其对生活的精确表述、对逻辑的完美演绎。可以说正是这种精确性才成就了现代社会的美好生活。 一.有趣的数学 它的最美之处莫过于在无形之中就让你思维变得敏捷.考虑事情时,不在那么偏激,那么单一.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美丽的,而不单是为了考试。 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几组算式: 第一组 1×8 + 1= 9 12×8 + 2= 98 123×8 + 3= 987 1234×8 + 4= 9876 12345×8 + 5= 98765 123456×8 + 6= 987654 1234567×8 + 7= 9876543

12345678×8 + 8= 98765432 123456789×8 + 9= 987654321 第二组 1×9 + 2= 11 12×9 + 3= 111 123×9 + 4= 1111 1234×9 + 5= 11111 12345×9 + 6= 111111 123456×9 + 7= 1111111 1234567×9 + 8= 11111111 12345678×9 + 9= 111111111 123456789×9 +10= 1111111111 第三组 9×9 + 7= 88 98×9 + 6= 888 987×9 + 5= 8888 9876×9 + 4= 88888 98765×9 + 3= 888888 987654×9 + 2= 8888888 9876543×9 + 1= 88888888 98765432×9 + 0= 888888888 第四组

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数学魅力

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摘要】“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时注重:在导入时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贴近学生。让例题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让练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走进生活、生活情景、实践、经验 let the student enter the life, the feeling mathematics charm yin yanjuan 【abstract】 the class sign pointed out that,“mathematics teaching should unify the student to live the actual problem and had the knowledge,causes the student in the understanding, the use and in the study mathematics knowledge process, experiences between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itially the relation, further feels mathematics and the real life close relation.”when teaching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1, when induction establishes the life situation, lets the classroom draw close to the student.2nd, lets the sample question and the life close relation, causes the student easy to accept,

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伽利略说过:“数学是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我很欣赏这句话,他把数学学科的价值和魅力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达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非常喜欢数学,因为数学知识无时不在体现出它的周密性、逻辑性、规律性与变化性,无时不在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它把善于创造、触类旁通者引入神秘的数学殿堂,领略不尽它的美妙。罗素曾经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知识,还要在学生心中栽下“数学美”的种子,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欣赏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数学奠定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我引领学生在最基础的方面发现数学之美,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引领学生发现数字之美 数字,是学生每一天都接触的,是数学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你看,0——9这些阿拉伯数字,就像琴弦上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它们有机的组合、排列,同样能奏出美妙动听的乐章。简单的10个阿拉伯数字经过排列组合,能表示很多很多的数,反映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数量,所以数字之美首当其冲。 学生初入学时,我会教会学生记忆数字歌,“1像铅笔细

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象豆芽咧嘴笑,7象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吃饭,0像鸡蛋做蛋糕。”数字字形之美一定要深深印在每个学生的脑中,从这些美的数字开始,孩子们开始了数学学习之旅。 在课堂上,语文中的古诗也拿来在课堂上吟诵,引导学生感受数字的魅力。例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菜花都不见。”还经常读一些带数字的歌谣,“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十个手指头,就是一双手。”数字与文字的巧妙组合,也能表达出很美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学生年龄小,不能自觉地去感知、发现,我们教师在平时要善于挖掘、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字在学生的眼中就会变得美起来,播下美的种子,就会收获美的果实。 二、引领学生发现符号之美 符号对于数学的发展来讲更是极为重要的,没有符号去表示数及其运算,数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我们都知道数学符号的发明、使用和流传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能保存下来使用至今的符号,定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推敲,在推理运算中定是恰当、简便和美妙的。因此数学符号之美,也应该是老师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的一个元素。 小学数学中的运算符号“+”、“-”、“×”、“÷”是美的,一是从视觉上看既简单又大气,二是这些符号从运算意义上看非常形象,非常贴切恰当地表示出了运算的意义。加法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一横和一竖合起来表示“+”,乘法是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