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抵免的结果

税收抵免的结果

税收抵免的结果
税收抵免的结果

税收抵免的结果

1.承认收入来源国税收管辖权优先的原则,但也承认居住国的税收管辖权,这是符合国家主权原则的。

2.对收入来源国和居住国之间的财政收入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税收抵免数量过大,特别是如果只实行单方面的税收抵免,势必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导致财政收入外流。

实行税收抵免的积极作用:

(1)避免了双重征税,有利于扫除国际投资和经济贸易上的一大障碍。

(2)避免双重征税的同时,又防止了国际逃税,保证了一笔所得必征一次税。(3)有利于维护各国的税收管辖权,使税收这个经济杠杆在国际经济方面更好地成为参与权益分配的工具。

第二节直接抵免法

一、直接抵免法的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一)定义

直接抵免法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跨国所得在收入来源国直接缴纳的所得税,允许其在向本国缴纳的所得税中冲抵。

相对于间接抵免法而言,不需要中间的折算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外国税收可以直接冲抵本国税收。

适用范围:同一经济实体的纳税人向收入来源国已纳所得税的抵免。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同一跨国自然人。

2.同一跨国法人的总公司和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3.跨国纳税人在国外缴纳的预提所得税。它是指来源国对本国纳税人支付给国外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使用费等所得,由支付单位代替跨国纳税人缴纳所得税。

(二)直接抵免法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直接抵免法分为全额抵免和限额抵免两种

1.全额抵免

全额抵免是指居住国政府对跨国纳税人征税时,对其在来源国已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允许其在应向本国缴纳的税款总额中全部给予抵免。

居住国应征所得税税额=居民国内外全部所得×居住国适用税率-已缴来源国全部所得税额

例:假定甲国的总公司在乙国设有一个分公司,某一纳税年度,国内、外营业所得总计300万元,其中来自国内所得为200万元,来自乙国的分公司所得为100万元。

分公司己按40%的税率向乙国缴纳所得税40万元。甲国所得税率为30%。计算甲国

应对总公司征收的所得税额。

甲国对总公司应征收所得税额 =(200 +100)×30%-40 = 50(万元)

分析:分公司向乙国政府缴纳的所得税款40万元,总公司在向本国政府缴税时,全部得到抵免。

如果甲国政府对总公司来自乙国的所得不征税或采用免税法,仅对总公司来自本国境内的所得征税,则甲国对总公司征收的所得税额 = 200×30% = 60(万元)。

由此可见,甲国采用抵免法少征税10万元(60-50)。

2.限额抵免

又称普通抵免,是指居住国政府允许跨国纳税人在国外直接缴纳的所得税款,在本国的应纳税额中抵免,但抵免数额不能超过抵免限额。

即低于或等于限额的可以全部抵免,高于限额的则只能按限额抵免。计算步骤:(1)抵免限额的计算,见P69!

抵免限额=[(居住国所得+来源国所得)×居住国所得税率]×来源国所得÷(居住国所得+来源国所得)

当居住国的所得税率为比例税率时,上式可简化为:

抵免限额=来源国所得×居住国所得税率

(2)允许抵免额的确定

允许抵免额是抵免限额与国外已纳税额两者之间数额较小者。

(3)所得税额的计算

居住国应征所得税额=(居住国所得+来源国所得)×居住国所得税率-允许抵免的在国外已纳税额

根据确定允许抵免额的不同,直接抵免的计算,有以下三种不同情况,分别举例说明:

(1)居住国税率高于来源国税率。这时已缴来源国税额小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额为税率较小的已纳来源国税额,居住国政府要补征税款。

例:假定甲国的总公司,在乙国设有一个分公司,某一纳税年度,国内外营业所得总计200万元,其中来自国内所得为130万元,来自乙国的分公司所得70万元。分公司已按30%的税率向乙国缴纳所得税21万元,甲国所得税率是33%。计算总公司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额。

A.抵免限额=70×33%=23.1(万元)

B.确定允许抵免额:已缴乙国税额21万元 < 抵免限额23.1万元,允许抵面额为21万元

C.总公司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130 + 70)×33%-21 = 45(万元)

D.甲国政府对总公司来自外国的所得应补征的税额:

由于来源国税率低于本国税率,分公司向乙国缴纳的所得税额,低于按甲国税率计算的所得税税额,因此,甲国要向总公司补征所得税。

应补征税额 = 纳税人在来源国所得×(居住国税率-来源国税率)=70×(33%-30%)=2.1(万元)

(2)居住国税率等于来源国税率。这时已缴来源国税额等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额亦等于抵免限额。

例:假定上例各项数据不变,乙国的税率不是30%,而是33%,与甲国税率相等。计算总公司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额。

A.抵免限额 = 70×33% = 23.1(万元)

B.确定允许抵免额:分公司向乙国缴纳所得税为:70万元×33%=23.1万元,与抵免限额相等。允许抵免额为23.1万元。

C.总公司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额 =(130 + 70)×33%-23.1=42.9(万元)

(3)居住国税率低于来源国税率。这时已缴来源国税额大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额等于抵免限额。

例:假定上例各项数据不变,只是乙国的税率由30%改为40%,计算总公司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额。

A.抵免限额 = 70×33% = 23.1(万元)

B.确定允许抵免额:分公司向乙国缴纳所得税为:70万元×40% = 28万元,抵免限额小于已缴来源国税额,允许抵免额应是抵免限额23.1万元。

C.总公司应向甲国缴纳的所得税额=(130 + 70)×33%-23.1万元 = 42.9(万元)本例表明,总公司已缴来源国所得税28万元中,只有相当于抵免限额的23.1万元得到抵免,而由于来源国税率高于居住国税率造成的4.9万元(28-23.1)超限额部分未予抵免,使总公司税负增加了4.9万元。

第三节抵免限额

一、抵免限额原理居住国政府允许其居民纳税人抵免国外已纳税款的最高额,是以

不超过应税所得按照本国税法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为限度。

综合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本国所得税率)×(国外应税所得÷∑国内外全部应税所得)

若居住国所得税率为比例税率:综合抵免限额=∑国外应税所得×本国所得税率综合抵免限额的计算方法比较简便。按上述公式计算出纳税人所有来自外国所得的税收抵免限额,与其在国外缴纳的全部所得税额进行比较,确定允许抵免额,在向居住国缴纳的税额中抵扣。

举例见教材。

影响:

当跨国纳税人在国外经营普遍盈利且各外国税率高低不等时,采用综合抵免限额对纳税人有利,对居住国不利。

(二)分国抵免限额(分国不分项)

指居住国政府按照其居民来自每一个非居住国的所得,分别计算抵免限额,使低税率国家与高税率国家的税收抵免分别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分国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某一外国应税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

若居住国为比例税率:分国抵免限额=某一外国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

逐一计算纳税人的各个国家(外)的税收抵免限额,与其实际缴纳的所得税进行比较,确定在每一个外国的可抵免税额。

举例见教材。

影响:可以避免综合抵免限额法用跨国纳税人在某一外国的超限额部分与另一外国的不足限额部分拉平抵免的现象,对居住国政府有利。

缺点:必须对纳税人来自每一个外国所得分别计算抵免限额和确定可抵免数额,计算复杂。

(三)分项抵免限额(分国分项)

居住国政府将其居民在国外缴纳的某项所得或财产承担的税收,同其他一般项目分开,单独计算抵免限额。其计算公式为:

分项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国外某一单项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

将低税率所得与其他项目分开,另行采用分项抵免限额计算抵免,可以防止避税。例如我国的个人所得税.

一、间接抵免法的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

(一)间接抵免法的概念

指居住国政府对母公司来自外国子公司的股息相应的利润所缴纳的外国政府所得税,允许母公司在缴纳本国所得税时进行抵免。

(二)间接抵免法的特点

(1)居住国政府允许母公司抵免的税额,并不是子公司已向外国政府缴纳的全部税额,而是母公司所分得股息应承担的那部分税额。

(2)母公司从子公司分得的股息是税后所得,此要通过股息收益间接地推算出税前所得。

(3)允许母公司抵免的税额,不是母公司直接向子公司居住国政府缴纳的,所以称为间接抵免。

(三)间接抵免法的适用范围

(1)适用于具有跨国母子公司关系的纳税人

免除的是两个居住国对两个不同纳税人的同一税源进行征税所产生的国际重复征税。

而直接抵免法:适用于总分支机构之间,抵免的是居住国和来源国两个国家对同一纳税人征税产生的国际重复征税。

间接抵免的限制条件:

(1)享受间接抵免的母公司,必须是其外国下属公司的积极投资者,而不是那种只购买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不参与被投资公司的业务经营的消极投资者。(2)享受间接抵免的母公司,拥有其下属公司具有表决权的股票必须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如美国规定必须拥有其下属公司有表决权的股票不少于10%,日本政府同我国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中,规定比例为25%。

(3)享受间接抵免的纳税人,必须是具有母、子公司关系的跨国法人,自然人不能享受。

二、间接抵免法的计算间接抵免法又分为一层间接抵免和多层间接抵免两种具体

方法。

(一)间接抵免法的一般计算公式

母公司应纳税额=(母公司来自本国所得 + 母公司来自子公司的所得)×本国所得税率-间接抵免额

间接抵免与直接抵免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部分的、间接的抵免,后者是全部的、直接的抵免。间接抵免法的计算公式与直接抵免法的计算公式相比较,不同之处有二:

(1)间接抵免额。在直接抵免法下,纳税人在国外已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全部抵免或限额抵免,而在间接抵免法下,抵免的只能是母公司来自外国子公司的所得承担的税款,而不是子公司缴纳的全部税款。

(2)母公司来自子公司的所得。在直接抵免法下,汇总的是纳税人来自外国的全部所得,而在间接抵免法下,汇总的只是子公司总所得中属于母公司那一部分,包括母公司获得的股息和股息所承担的税款。

(二)一层间接抵免的计算

一层间接抵免,指适用于母公司下属只有一层子公司的税收抵免。计算公式如下:(1)母公司应承担的子公司所得税=子公司所得税×(母公司股息÷子公司税后所得)或者=母公司股息÷(1-子公司所得税率)×子公司所得税率

(2)母公司来自子公司的所得=母公司股息+母公司应承担的子公司所得税或者=母公司股息÷(1-子公司所得税率)

(3)抵免限额=母公司来自子公司的所得×母公司所得税率

例1:假设甲国母公司A,在某纳税年度获利80万元。在乙国拥有一家子公司B50%的股权,该子公司B当年获利40万元,按20%的税率向乙国缴纳公司所得税8万元之后,按股权比例向母公司A支付股息16万元。甲国所得税率是40%,计算母公司A应向甲国政府缴纳所得税税额。

(1)A承担的B已缴所得税=B已缴纳的所得税×B分配给A的股息÷B的税后所得=8

×16÷(40 – 8)= 4(万元)

(2)A来自B的(税前)所得=A所获股息+ A承担的B已缴所得税或者=A所获股息÷(1 –子公司B所在国税率)= 16 + 4 =16÷(1 – 20%)= 20(万元)(3)抵免限额=A来自B所得×A所在国税率=20×40%=8(万元)

(4)由于抵免限额8万元>母公司A应承担的子公司已缴所得税4万元,允许间接抵免的子公司B已缴税额为4万元

(5)母公司A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80 + 20)×40% – 4 = 36(万元)

在国际税收中,当子公司向其母公司汇出股息时,还要代母公司向子公司所在国缴纳预提所得税(简称预提税)。预提税与上述例子中的所得税不同,其纳税人是母公司,应采用直接抵免法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

例1:假如上例中各项数据不变,只增加一项内容,即子公司B在支付给母公司A 16万元股息时,代母公司A向乙国缴纳了10%的预提税1.6万元。为了免除对预提税的重复征税,除了要进行上述间接抵免外,还要对这笔预提税进行直接抵免。(1)预提税的抵免限额:16×40% = 6.4(万元)

(2)允许抵免的税额:抵免限额6.4万元>已缴预提税额1.6万元,允许抵免预提税额为1.6万元

(3)母公司A应向甲国缴纳所得税=(80 + 20)×40% –(4 + 1.6)=34.4(万元)

如果计算出来的抵免数额,超过了抵免限额,只能按抵免限额抵免,超过抵免限额部分已缴所得税,由母、子公司本身自行负担。

(三)多层间接抵免的计算

多层间接抵免,是指适用于母子公司领导层公司下属的两层或两层以上参股公司的税收抵免。

如甲公司通过控股关系使乙公司成为其子公司,乙公司又通过控股关系使丙公司成为其子公司,丙公司就成为甲公司的孙公司

一、税收饶让抵免的概念

税收饶让是指居住国政府对本国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优惠的那一部分所得税,视同已经缴纳,同样给予税收抵免待遇。它是税收抵免内容的附加。

税收饶让抵免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预提的减免税给予税收饶让抵免包括:(1)对来源国政府在其税法规定的预提税税率范围内所作的减免税优惠,视同已经缴纳,给予饶让抵免。(2)在税收协定中降低的预提税税率范围内所作的减免税,视同已经缴纳,给予饶让抵免。

2.对营业利润减免税给予税收饶让抵免

例如,在中日和中英税收协定中,日、英两国对我国政府按照合营企业和从事农林牧低利润行业外国企业可以享受的减免税,日、英两国政府予以饶让抵免。

3.对税收协定签订以后,缔约国一方制定了新的减免税优惠措施,经缔约国各方一致同意,也可给予税收饶让抵免。如中日、中英税收协定中,均曾就这方

面达成了协议。

注意:(1)税收饶让一般都是有关国家之间通过签订双边税收协定来加以体现的;

(2)只有采取抵免法,才涉及到税收的饶让抵免问题。

(1)乙国分公司实纳税额=100x15%=15(万元)

(2)甲国总公司可获得的饶让差额=100x30%-100x15%=15(万元)

(3)甲国总公司实纳税额=甲国总公司应纳税额-(乙国分公司实纳税额+甲国总公司获得的饶让差额)=100x35%-(15+15)=5(万元)

甲国总公司获得的抵免额=100x30%

或者 =15+15=30(万元)

(二)定率饶让抵免(P88)

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国外享受的减免税或按税收协定限制税率享受的差额税款,视同已经缴纳,但只允许其按一固定税率计算的税额进行抵免。

三、税收饶让下的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

(一)税收饶让下的直接抵免计算

例:假设甲国一总公司,在乙国设有一分公司,某一纳税年度,在国内有所得80万元,甲国所得税率为40%;分公司获利40万元,所得税率30%。乙国给予外国投资者税收优惠,税收减半征收,分公司已向乙国缴纳税款6万元。甲国政府允许对乙国的税收优惠实行税收饶让。计算甲国政府应对总公司征收的所得税额。

(1)计算甲国抵免限额:

抵免限额 = 乙国分公司所得×甲国税率= 40×40% = 16(万元)

(2)确定甲国政府允许直接抵免的已缴乙国税额:

已缴乙国税额=实缴乙国税额+视同已缴乙国的减免税额=6+6=12(万元)

抵免限额16万元> 已缴乙国税额12万元,允许抵免额为12万元。

(3)计算甲国在税收饶让直接抵免条件下,应对总公司征收的所得税额:

(80 + 40)×40% – 12 = 36(万元)

(二)税收饶让下的间接抵免计算

例:假设甲国的母公司,在某一纳税年度内,获取所得60万元,当年收到在乙国的子公司支付股息8.04万元。甲国的所得税率为40%,乙国的所得税率为33%。在乙国的子公司当年获取所得20万元,该子公司享受半税的优惠,实缴给乙国所得税3.3万元,计算甲国政府在税收饶让抵免下应对母公司征收的所得税额。

(1)子公司已缴乙国所得税=实缴乙国税额+视同已缴的减免税额=3.3+3.3=6.6

(2)应由母公司承担的子公司已缴乙国所得税额=子公司已缴乙国税额×子公司分给母公司股息÷子公司税后所得= 6.6×[8.04÷(20 –6.6)]= 3.96(万元)

(3)应并入母公司的子公司所得 = 母公司收到股息÷(1 –子公司所在国税率)= 8.04÷(1 – 33%)= 12(万元)

(4)抵免限额 = 应并入母公司的子公司所得×母公司所在国税率=12×40% = 4.8 (5)抵免限额4.8万元>应由母公司承担的子公司已缴乙国税额3.96万元,允许抵免额为3.96万元

(6)对母公司应征所得税=(60 + 12)×40% –3.96 = 24.84(万元)

四、税收饶让抵免的评价

税收饶让所免除的并不是国际重复征税,而是并未真正缴纳的外国政府的税收。

实行税收饶让抵免,首先获益的是跨国纳税人。对相关国家的影响,应从税收权益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1)发展中国家,为了引进资金和技术,给予外国投资者以减免税的优惠。从短期看,损失了一部分税收利益;但从长远看,经济发展了,税收利益自然也会随经济利益的扩大而增加。

(2)对居住国政府来说,没有影响其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正常权益。相反,如果居住国的过剩资本较多,实行税收饶让抵免,还可以鼓励资本和技术输出,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国际收支平衡能力。

不赞成实行税收饶让抵免的主要理由是:

税收饶让抵免违背了税收中性原则。如美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宗旨之一,是要给予投资者在国内投资和在国外投资以相同的税收待遇。采用税收饶让抵免,就会破坏这种税收中性,造成对外投资的税收负担轻于国内投资的税收负担,违背了美国法律精神。

第32讲_国际税收抵免制度(2)

第二节国际税收抵免制度 二、我国的税收抵免制度 (三)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根据税法确定的境外所得,在计算适用境外税额直接抵免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为将该项境外所得直接缴纳的境外所得税额还原计算后的境外税前所得; 上述直接缴纳税额还原后的所得中属于股息、红利所得的,在计算适用境外税额间接抵免的境外所得时,应再将该项境外所得间接负担的税额还原计算,即该境外股息、红利所得应为境外股息、红利税后净所得与就该项所得直接缴纳和间接负担的税额之和。 对上述税额还原后的境外税前所得,应再就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时已按税法规定扣除的有关成本费用中与境外所得有关的部分进行对应调整扣除后,计算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例题·计算题】我国某居民公司,在甲国设立一个分公司,构成所在国的常设机构,需自主申报缴纳甲国所得税;在乙国设立一个全资子公司。某年该公司核算的甲国分公司预提所得税税后营业利润95万元,甲国企业所得税率20%、预提所得税率5%;取得乙国公司分回的利润360万元,乙国公司的当年利润缴纳乙国企业所得税200万元,当年税后利润的50%用于分配,乙国预提所得税率10%。 要求:分别计算该公司来源于甲、乙两国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答案及解析】 (1)甲国预提所得税前所得=95÷(1-5%)=100(万元) 来源于甲国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100÷(1-20%)=125(万元) (2)乙国预提所得税前所得=360÷(1-10%)=400(万元) 乙国所得间接负担的企业所得税=200×50%=100(万元) 来源于乙国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400+100=500(万元) 1.居民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不具有独立纳税地位的分支机构,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境外收入总额扣除与取得境外收入有关的各项合理支出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各项收入、支出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确定。 居民企业在境外设立不具有独立纳税地位的分支机构取得的各项境外所得,无论是否汇回中国境内,均应计入该企业所属纳税年度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境外分支机构的合理支出范围通常包括境外分支机构发生的人员工资、资产折旧、利息、相关税费和应分摊的总机构用于管理分支机构的管理费用等。 【例题·计算题】我国居民企业B公司在甲国设立一分公司,构成所在国的常设机构,需要自主申报纳税。总分公司按照收入比例分摊总部管理费用,2018年度B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项目如下:(1)B公司境内和境外应纳税所得额合计为200万元(但未考虑甲公司发生的费用支出的调整金额),其中国内营业收入400万元,总部管理费用20万元; (2)甲国分公司营业收入100万元,总支出80万元,其中按照我国税法确认可税前扣除的工资、资产折旧、利息等合理支出70万元,企业所得税支出6万元; (3)应收乙国某企业预提所得税税后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2.5万元,乙国预提所得税率10%,该特许权的相关摊销费用15万元,已在B公司境内利润总额中扣除。 要求: (1)计算B公司来源于甲国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2)计算B公司来源于乙国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3)计算B公司境内应纳税所得额。 【答案及解析】 (1)B公司来源于甲国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①按甲国税法计算的税后所得=100-80=20(万元) ②按甲国税法计算的税前所得 =20+6=26(万元) ③来源于甲国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26+(80-70)-20× [100÷(400+100)]=26+10-4=32(万元) (2)B公司来源于乙国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①按乙国税法计算的税前所得

境外所得税收抵免项目填报-示范案例

一、简要概述 取得境外所得 填报 的纳税人 范围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居民 政策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额,可以从其当 依据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二、涉及的申报表及表间关系 (一)涉及的申报表 A1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行次类别项目金额 1 一、营业收入(填写A101010\101020\103000) 2 减:营业成本(填写A102010\102020\103000) 3 减:税金及附加 4 减:销售费用(填写A104000) 5 减:管理费用(填写A104000) 6 减:财务费用(填写A104000) 利润总 7 减:资产减值损失 额计算 8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9 加:投资收益 10 二、营业利润(1-2-3-4-5-6-7+8+9) 11 加:营业外收入(填写A101010\101020\103000) 12 减:营业外支出(填写A102010\102020\103000) 13 三、利润总额(10+11-12) 14 减:境外所得(填写A108010) 15 加:纳税调整增加额(填写A105000) 16 减:纳税调整减少额(填写A105000) 应纳税 17 减: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填写A107010) 所得额 18 加:境外应税所得抵减境内亏损(填写A108000) 计算 19 四、纳税调整后所得(13-14+15-16-17+18) 20 减:所得减免(填写A107020) 21 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写A106000)

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收入-费用=利润,如何少纳企业所得税? 少纳企业所得税的方式应该从收入与费用两个方面入手。 关于收入: 事实上纳税与开具发票存在必然的联系,开票必然纳税,而收入又是开票的前提,现阶段不用开票的情形很少,所以利用不开票来规避收入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少。 关于成本:体现在损益中的成本主要是营业成本,营业成本一般可划分为三大类,一个是制造成本;一个是购进成本;一个是劳务成本,因而要想使利润边少,必然要求提高营业成本,如何人为提高成本要结合企业的营业特点和所属行业来进行。 关于费用:费用是对所有企业都普遍存在的,种类多样化,支出的可操做性广泛,因为多是企业所得税偷逃和规避的重点。 经典财税讲解28种操作手段…… 核心提示:核定征收之前,相关的费用、材料、成本,即使没有发票也可以虚拟入帐,特别是原材料,可虚拟进货领用,然后进入成本,进行核定后,相对减少帐面利润。这种方法可以加大生产成本。费用也可如次操作。可将公司之前领用的原材料假设有一部分没有发票购进而直接领用;就有发票的部分转到后期查帐征收时候再进行领用。可至少变相增加成本10%。以后操作方面就需要公司多开材料发票或进行委外加工发票,虚拟加大生产成本。这种操作上目前很多企业在用,需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确保生产成本在50%左右。并注意稳定性。。 01、工资薪金社保 A、在操作上首先要符合税法上规定的形式的要件; B、签定虚拟用工合同每月申报个税即可;不一定要交纳社保(具体人数自己掌握) C、对于一些签定虚拟合同的员工可做辞退处理,给予补偿这个可在税前列支 D、根据公司的营业业绩可增加10人左右,每人按3000左右设定标准,一年可多列支36万费用。 E、至于新增员工社保问题可在年检上做假的报表进行,目前很多企业都这样做,可行。

税收饶让

税收饶让抵免分析 一、税收饶让原理 税收饶让也称税收抵免、虚税实扣、虚拟抵免,其含义为: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税优惠的那一部分所得税,视同已经缴纳,同样给予税收抵免待遇,不再按居住国税法规定的税率予以补征。 税收饶让的实质:配合税收抵免的一种特殊方式,是税收抵免内容的附加,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各国达成的税收饶让条款对税收饶让抵免范围的规定不尽一致,大体有以下三种做法: (1)对投资所得预提税的减免税优惠予以饶让; (2)对营业利润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予以饶让; (3)一些国家对双边税收协定签定之后非居住国政府所做出的新的税收减免优惠措施,若经缔约国各方一致同意,也认可给予税收饶让抵免待遇。 二、税收饶让的优缺点 (一)税收饶让的积极意义 (1)对于跨国纳税人,税收饶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税收负担。居住国政府对本国居民从非居住国政府得到优惠减免的那部分所得税税款,视同已经缴纳,允许抵免,使得跨国纳税人真正得到了非居住国政府税后优惠的实惠,减少了其应纳税款,增加了公司净利润。若跨国纳税人将这一部分资金投入再生产,其产品相对成本降低,这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利润空间。其次,对于来源国,税收饶让有利于发展本国经济。 (2)对于居住国,一方面税收饶让没有影响居住国政府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正常权益,不会损失其税收利益,因为这部分饶让抵免的税款,本来就属于来源国政府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范围应征收的税款,只是为某种需要,部分或全部放弃给跨国纳税人的特殊优惠;另一方面若居住国存在较多的过剩资本,实行税收饶让抵免可以为其跨国公司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使其跨国公司与来源国当地的投资者进行公平竞争,从而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其资本向全世界扩张,进而占领国际市场。 (3)对非居住国来说,采用税收优惠政策,对来自外国的投资实行减免税等措施,短期内自身的税收利益会有损失。但从长远看,经济得到发展以后,税收利益自然会随着经济利益的扩大而水涨船高。因此,税收饶让能使非居住国的税收优惠真正加惠于纳税人,从而起到引进资金和技术的作用,有利于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税收饶让的消极影响 (1)给国际避税提供可乘之机。对于跨国纳税人,一方面税收饶让抵免增大了跨国纳税人逃避税的可能性,居住国的公司可能利用饶让条款通过各种手段增加其在非居住国可享受税收优惠的利润。现在使用最多的国际避税手法是转移避税,即利用居住国对股息、利息等给予税收饶让的待遇避税。 (2)会刺激居住国的投资者将投资利润汇回居住国,减少了其在投资国的长期经营活动,反而使来源国得不到好处。 (3)会诱使一些国家采取“吸引税基”的税收竞争政策,加剧国际税收竞争(4)造成发达国家的国内企业缺乏竞争优势 三、税收饶让在实践中的应用

中美税收抵免比较及借鉴

中美税收抵免制度之比较与借鉴 美国的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制度很好地兼顾了鼓励海外投资和保障本国税收利益这两个基本政策目标,而这也正是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基本政策目标。目前,我国的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制度已比较完备,但与美国的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政策导向力度较弱,可操作性尚需验证,反避税措施有待加强。下面将从政策导向与可操作性等角度,就中美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制度鼓励海外投资与保护本国税收利益这两方面的若干规定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借鉴意义。 一、抵免方式 (一)美国:不分国分项限额抵免法 美国《国内收入法典》第904条(d)节规定了以不分国分项的方式计算抵免限额,即,将美国纳税人来源于境外的消极所得与其他境外所得(成为“普通所得”)区分,各类境外所得在国外缴纳的税款只能在同类抵免限额内抵免。消极所得是相对于积极营业所得的一个概念,指来自于对一定产权的拥有,而非来自于经营活动的消极投资所得,以投资者不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活动且不谋求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权为特征。消极所得一般包括利息、股息、资本利得、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年金投资所得等,但不包括营业活动中从非关联方取得的上述收入。例如,股权投资基金从其所投企业取得的股息以及退出时的资本利得、银行贷款的利息收入、租赁企业的租金收入就不能算是消极所得,因为这些都是其积极营业活动的所得。美国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制度中的消极所得的范畴与上述定义略有不同,出于防止抵免制度被滥用的反避税动机,美国税法还规定,在来自有效税率高于美国公司所得税最高税率的国家(高税率国家)的消极所得从消极类别剔除,归入普通类别进行抵免。由于消极所得的地区分布不难通过税收筹划进行配置,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纳税人就会将在高税率国家的普通类别所得通过多重投资等手段转化为消极所得,然后以消极类别中其他来自低税率国家的所得抵补高税率国家的超限抵免额,达到避税目的,也令抵免制度的分类抵免规定变得毫无意义。类似的关于界定消极所得与普通所得的特别规定在美国税法中并不罕见,这些规定丝丝入扣环环相应,使得抵免制度能有效实现立法者的政策意图。消极所得和普通所得在各自类别进行限额抵免的程序基本上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但在细节处理上有所区别。例如,普通所得一般可以推迟纳税,即所得的确认时点推迟到汇回美国时,但受控外国公司(CFC)的利润即使没有支付给美国股东,仍要归属到美国母公司应税所得中一并申报纳税。 (二)中国: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 我国的抵免制度采用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即对中国居民企业来源于每一个外国国家(地区)的所得,以每个国家为单位,分别计算各个国家(地区)的抵免限额,在每一个外国国家缴纳的税款只能在该国的抵免限额内扣除。具体程序为: 1、计算境内外应纳税总额 首先,按照中国税法关于收入确认时点的规定确认企业来自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收入。一般情况下,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被投资方做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实现;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转让财产所得等收入,则按相应合同约定的应付交易对价款的日期确认收入实现。接着,根据中国税法规定的收入来源地的确认原则区分所得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境外以及来源于境外的哪个国家(地区)。然后,对来源于境内、境外的各项收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等规定扣除与取得该项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后,按财税【2009】125号文第三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加总计算出境内外应纳税所得总额。最后,将上述境内外应纳税所得总额乘以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税率,即25%,计算出境内外应纳税总额。 2、分国别计算境外应纳税所得额

国际税收心得体会

国际税收心得体会 【篇一:税收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税收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我于5月20日至6月18日参加了全省国税系统稽查业务培训班。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税收稽查业务培训,我感到收获是多方面的。能 克服了畏难情绪,学到了许多业务知识,提高了稽查技能,增强了 干好税收稽查工作的信心,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通过学习,更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多种处理税收稽查业 务问题的方法,增加了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学习了《十七大报告专题辅导》、《党 风廉政建设专题》、《企业所得税政策》、《区域税收专项整治的 组实施》、《虚开发票案件的取证要求》、《行业税务管理和查账 实务》、《税务稽查案卷管理》、《增值税扩大抵扣业务讲解》、《国际税收管理(避税、反避税)》、《税收行管法疑难讲解》、《防 范稽查职务犯罪若干问题》、《涉嫌危害税收行管犯罪案件取证要 求和方法》、《消费税政策完善要点讲解》、《协查系统及辅助查 询工具》、《会计电算化软件介绍及技巧》、《稽查查账软件的应用》、《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房地产行业税务管理和查账实务》、《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出口退税业务与稽查实务》、《稽查干部心理调节》、《增值税基础知识》等课程,通过对税收 案例的分析受益非浅。 作为一名税收稽查工作人员要掌握的税收政策、会计知识,还要懂 得有关行政法律、法规,工作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 技能,真可谓包罗万象。 通过学习,我认为,这次培训内容全面,针对性强,非常实用。过 去一些概念和一些新知识点比较模糊,经老师的讲解,都基本弄懂 弄通,为今后提高实际工作水平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 在学习中《十七大报告专题辅导》中深刻了解了十七大的主要内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特”在何处、需要什么样的“特” 。党的十七大 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xx同志代 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回顾了过去5年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的

税收案例分析练习题概览

增值税 1.某商场商品销售利润率为40%,销售100元(含税)商品,其成本为60元(含税),商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货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欲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商品7折销售; 二是,购物满100元者赠送价值30元的商品(成本18元,均为含税价); 三是,购物满100元者返还30元现金。请对其进行纳税筹划(暂不考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 解:方案一、7折销售,价值100元的商品售价70元 应缴增值税额=70÷(1+17%)×17%-60/(1+17%)×17%=1.45(元) 利润额=70÷(1+17%)-60÷(1+17%)=8.55(元) 应缴所得税额=8.55×25%=2.14(元 税后净利润=8.55-2.14=6.41(元)。 现金净流量=6.41-1.45=4.96 方案二、购物满100元者赠送价值30元的商品(成本18元,均为含税价) 应缴增值税额=100÷(1+17%)×17%-60/(1+17%)×17% +30/(1+17%)×17%-18/(1+17%)×17%=7.55(元) 利润额=100÷(1+17%)-78÷(1+17%)-30/1.17*0.17=14.44(元) 应缴所得税额=14.44×25%=3.61(元) 税后净利润=14.44-3.61=10.83(元)。 现金净流量=10.83-7.55= (元) 方案三:购物满100元返还现金30元 应缴增值税税额=[100÷(1+17%)×17%-60÷(1+17%)]×17%=5.81(元) 利润额=100÷(1+17%)-60÷(1+17%)-30 =4.19 应纳所得税额=4.19×25%=1.05(元) 税后利润=4.19- 1.05 =3.14(元) 现金净流量= 3.14- 5.81=-2.67 (元) 2.蓝天建筑安装材料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公司有两大业务,一是批发、零售建筑安装材料,并提供安装、装饰业务;二是提供建材设备租赁业务。 2010年5月份,该公司的经营业务如下: 销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额82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10.8万元;提供安装、装饰服务(不含税)60万元,设备租赁服务(不含税)16万元,共获得76万元。 该公司财务人员根据上述业务和会计资料,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应纳营业税额=760000×5%=38000(元) 税务机关经过查账,将其应纳税额调整为: 应纳税额=(820000+760000)×17%-108000=160600(元)

企业所得税税收抵免

企业所得税税收抵免

《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 第一条关于适用范围 第二条关于境外所得税额抵免计算的基本项目 第三条关于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第四条关于可予抵免境外所得税额的确认 第五条关于境外所得间接负担税额的计算 第六条关于适用间接抵免的外国企业持股比例的计算 第七条关于税收饶让抵免的应纳税额的确定 第八条关于抵免限额的计算 第九条关于实际抵免境外税额的计算 第十条关于简易办法计算抵免 第十一条关于境外分支机构与我国对应纳税年度的确定 第十二条关于境外所得税抵免时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第十三条关于不具有独立纳税地位的定义 第十四条关于来源于港、澳、台地区的所得 第十五条关于税收协定优先原则的适用 第十六条关于执行日期 附件 附示例

《通知》第一条关于适用范围 居民企业以及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以下统称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有关规定,应在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额的,适用本通知。 1.可以适用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以下同)所得税收抵免的纳税人包括两类: (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关于境外税额直接抵免和第二十四条关于境外税额间接抵免的规定,居民企业(包括按境外法律设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被判定为中国税收居民的企业)可以就其取得的境外所得直接缴纳和间接负担的境外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进行抵免。

(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非居民企业(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可以就其取得的发生在境外、但与其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直接缴纳的境外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进行抵免。 为缓解由于国家间对所得来源地判定标准的重叠而产生的国际重复征税,我国税法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分支机构取得的发生于境外的所得所缴纳的境外税额,给予了与居民企业类似的税额抵免待遇。对此类非居民给予的境外税额抵免仅涉及直接抵免。 所谓实际联系是指,据以取得所得的权利、财产或服务活动由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拥有、控制或实施,如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分行以其可

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

《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 目录 第一条关于适用范围 第二条关于境外所得税额抵免计算的基本项目 第三条关于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第四条关于可予抵免境外所得税额的确认 第五条关于境外所得间接负担税额的计算 第六条关于适用间接抵免的外国企业持股比例的计算 第七条关于税收饶让抵免的应纳税额的确定 第八条关于抵免限额的计算 第九条关于实际抵免境外税额的计算 第十条关于简易办法计算抵免 第十一条关于境外分支机构与我国对应纳税年度的确定 第十二条关于境外所得税抵免时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第十三条关于不具有独立纳税地位的定义 第十四条关于来源于港、澳、台地区的所得 第十五条关于税收协定优先原则的适用 第十六条关于执行日期 附件 附示例 《通知》第一条关于适用范围 居民企业以及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以下统称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有关

规定,应在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额的,适用本通知。 1.可以适用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以下同)所得税收抵免的纳税人包括两类: (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关于境外税额直接抵免和第二十四条关于境外税额间接抵免的规定,居民企业(包括按境外法律设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被判定为中国税收居民的企业)可以就其取得的境外所得直接缴纳和间接负担的境外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进行抵免。 (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非居民企业(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可以就其取得的发生在境外、但与其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直接缴纳的境外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进行抵免。 为缓解由于国家间对所得来源地判定标准的重叠而产生的国际重复征税,我国税法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分支机构取得的发生于境外的所得所缴纳的境外税额,给予了与居民企业类似的税额抵免待遇。对此类非居民给予的境外税额抵免仅涉及直接抵免。 所谓实际联系是指,据以取得所得的权利、财产或服务活动由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拥有、控制或实施,如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分行以其可支配的资金向中国境外贷款,境外借

案例解析《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的填报

案例解析《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 的填报 原文地址:案例解析《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的填报作者:注册税 务师齐洪涛作者:墨育新秦文娇 又是一年一度汇算清缴时,《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作为企业年度 审报表中较为复杂的一张报表,对于其与相关年度申报表中相关数字间的表间 关系和表内关系,许多财税人员都莫衷一是。本文结合案例,根据《财政部国 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的公告》(2010 年第1号),探讨一下《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的填报方法。 一、境外所得税抵免方式 (一)境外所得税的直接抵免。企业直接来源于境外的所得采用直接抵免方 式。企业直接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来源于设立在境 外的分支机构取得的所得;一类是在境外未设立分支机构,但有来源于境外的 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转让财产等所得。 即对于总分机构的境外收益,其分机构不具有分配利润职能,境外分支机 构取得的各项所得,不属于投资收益,而属于经济收益,作为营业利润,应当 计入所属年度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直接抵免。 (二)境外所得税间接抵免。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 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 纳的所得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 所得税税额,在抵免限额内抵免。 需要说明的是,境外所得税间接抵免的前提条件是居民企业对境外的被投 资企业有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关系",否则不能抵免。 二、"控制"关系的财税差异

税务管理案例分析题学生用

《税务管理》案例分析题 【案例1】 案情:某税务所2011年3月15日实施检查时,发现国力商店(个体)2011年2月19日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办理税务登记。据此,该税务所于2011年3月16日作出责令国力商店必须在2011年3月19日前办理税务登记,逾期不办理的,将按《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处以罚款的决定。 问:本处理决定是否有效?为什么? 【案例2】 案情:某税务所2011年3月12日接到群众举报,辖区内为民服装厂(个体)开业近两个月尚未办理税务登记。3月16日,该税务所对为民服装厂进行税务检查。经查,该服装厂2011年1月22日办理工商营业执照,1月25日正式投产,没有办理税务登记。根据检查情况,税务所于3月18日作出责令为民服装厂于3月25日前办理税务登记并处以500元罚款的决定。 问:本处理决定是否有效?为什么? 【案例3】 案情:广西来宾县国税局稽查分局的稽查人员在对某企业进行税收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两年前有一份缴款书因税务人员的粗心大意、计算错误而少缴了1.5万元的税款。为此,稽查人员把情况对该企业作了说明,要求该企业补缴少缴的1.5万元税款,并下发了限期补缴税款通知书。该企业对此予以拒绝,理由是:造成少缴1.5万元税款的责任是税务机关,而不是企业,而且该企业实现的那笔税款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因而有理由拒绝补缴这笔少缴的税款。 请问:该纳税人拒绝补缴这笔1.5万元的税款是否正确?为什么? 【案例4】 案情:纳税人甲自2011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欠缴税款30万元,经过对企业应收款账户进行检查,发现A企业尚欠甲的货款12万元,按照购销合同约定2010年3月1日应付款,B企业尚欠甲的货款8万元,约定在2011年4月5日归还,甲欠C企业货款10万元,2011年2月1日到期。甲企业现有财产是:价值45万元的房屋2010年12月5日已经设置的抵押;价值5万元的原材料委托外单位加工,因加工费未付于2010年12月31日被留置;价值10万元的股票于2011年4月10日质押在C企业;未设置抵押的其他设备价值15万元,现税务机关要归甲企业欠税进行清缴。 请问: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案例1中韩国际税收协定的问题分析

案例9.1 中韩国际税收协定的问题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1994年)中关于税收饶让的条款于2004年12月31日到期。双方政府近期将对饶让条款的延期问题(协定第二十三条第四款)展开磋商。 一、国际税收协定中税收饶让的影响 税收饶让,也称作税收饶让抵免(Tax Sparing Credit),是指一国政府(居住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投资得到投资所在国(收入来源国)减免的那一部分税收,视同已经缴纳,同样给予抵免待遇。税收饶让的目的是在运用抵免法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条件下,保证资金输入国为吸引外资所做出的种种税收减让得到落实,税收优惠得到充分发挥。 根据中—韩协定第23条的规定,双方均把对方按本国税收鼓励法律实行的减免视同已缴,给予抵免待遇,但对股息分配前的所得税有例外(协定中韩国政府不采用抵免)。 下面举例说明中韩协定中税收饶让条款对企业的实际影响。(见下图) 1.按照1994年签订的中韩协定中对汇回利润给予税收饶让的规定: 收入来源国(中国)对原来35%的税率进行免税,现在实际为0%,按照税收饶让条款,居住国(韩国)视同韩国居民纳税人在收入来源国(中国)缴纳了35%的税款,仍然给予35%的抵免,只征收5%的税款,则实际上该纳税人总共只缴纳了5元税款,所剩的收入净额为95元(100-5=95)。 2. 如果1994年签订的中韩协定中税收饶让条款到期不延期: 上诉案例中,由于韩国居民企业在收入来源国(中国)享受优惠而并未纳税,居住国(韩国)按照企业在中国的实际纳税额进行抵扣(抵扣额为0),则征收40元税款,该纳税人所剩的收入净额为60元(100-40=60)。 可见税收饶让的延期对在华投资的韩国企业来说是有重要影响的。 二、关于对股息所得间接抵免问题的说明 1.间接抵免的特点 根据抵免规定的不同,税收抵免分为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两种。两种方法的原理一样,但相对于直接抵免而言,间接抵免有如下特点:首先是适用对象不同,间接抵免适用于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抵免关系,同一法律实体的派出机构不享受间接抵免待遇,自然人也不享受间接抵免待遇。其次是适用范围不同,间接抵免的适用范围仅为股息一项所得,直接抵免适用于包括营业利润、劳务所得、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在内的各项所得。第三是计算方法不同,在计算可获间接抵免的所得数额时,要将母公司来源于子公司的股息,通过公式换算为含税所得。 2.中国等亚洲国家对间接抵免的采用情况

税收案例分析

第五章多元线性回归案例分析 【例3.2】中国税收增长的分析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收支状况发生很大变化,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收入1978年为519.28亿元,到2002年已增长到17636.45亿元,25年间增长了33倍,平均每年增长%。为了研究影响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的增长规律,预测中国税收未来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影响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据分析主要的因素可能有:(1)从宏观经济看,经济整体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本源泉。(2)公共财政的需求,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对公共财政提出要求,因此对预算支出所表现的公共财政的需求对当年的税收收入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3)物价水平。我国的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等指标和经营者的收入水平都与物价水平有关。(4)税收政策因素。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历了两次大的税制改革,一次是1984-1985年的国有企业利改税,另一次是1994年的全国范围内的新税制改革。税制改革对税收会产生影响,特别是1985年税收陡增215.42%。但是第二次税制改革对税收增长速度的影响不是非常大。因此,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因素对中国税收增长的具体影响。 二、模型设定 为了全面反映中国税收增长的全貌,选择包括中央和地方税收的“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各项税收”(简称“税收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反映国家税收的增长;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整体增长水平的代表;选择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作为公共财政需求的代表;选择“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作为物价水平的代表。由于财税体制的改革难以量化,而且1985年以后财税体制改革对税收增长影响不是很大,可暂不考虑税制改革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所以解释变量设定为可观测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等变量。 从《中国统计年鉴》收集到以下数据(见表3.3): 表3.3 中国税收收入及相关数据

新税法下税收抵免的内容与确认方法

新税法下税收抵免的内容与确认方法 2010-4-15 10:50:49中国税网字体:大小 1523 税收抵免始于避免重复征税,新《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后又将其扩大到了抵减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规定外,直接明确税收抵免的政策目前还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8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9号)等三个文件,那么,根据这些规定,在汇算清缴期间如何计算抵免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呢,笔者认为其程序和方法如下: 一、抵免范围和办法。 目前,税法允许计算抵免应纳所得税的所得共有四项:1、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3、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均为20%以上股份)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4、企业购置(包括融资租赁,下同)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以下简称专用设备)投资额。 其中前两项为纳税人直接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第三项为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由境内企业分得股息、红利等项所得间接负担的税款,前三项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第四项的抵免限额为投资额的10%,当年应纳税额不足抵免的可在以后的5个年度内继续抵补。 二、抵免税额的确定方法。 1、境外所得抵免限额的计算方法。 境外所得抵免限额,是指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抵免限额按照分国(地区)不分项原则计算,公式如下: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例如:某企业2009年境内实现所得800万元,另从A国应取得经营收入300万元,实际取得资金240万元,缴纳所得税60万元;从B国取得税后股息、红利所得140万元,该国所得税税率为30%.其来自A、B两国所得的抵免限额分别为:A国:境外收益应纳税所得额=240+60=300万元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额总额=800+300=1100万元境内、境外应纳税总额=1100×25%=275万元境外所得税抵免限额=275×300÷1100=75万元B国:境外收益应纳税所得额=140÷(1―30%)=200万元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额总额=800+200=1000万元境内、境外应纳税总额=1000×25%=250万元境外所得税抵免限额=250×200÷1000=50万元此外,居民企业在用境外所得间接负担的税额进行税收抵免时,应按照财税[2009]125号文件规定精神分层次计算确定应由本企业负担的税额;从境外取得营业利润所得以及符合境外税额间接抵免条件的股息所得,因客观原因无法真实、准确地确认应当缴纳并已经实际缴纳的境外所得税税额的,除其实际有效税率低于12.5%以外,可按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12.5%确定抵免限额,实际有效税率明显高于我国的,可直接以按规定计算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和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抵免限额。 2、实际抵免税额的计算。 ⑴境外所得抵免税额。

增值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报告

增值税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大型商场销售实务中地增值税作税收筹划地分析.以下是基本概念和相关税收规定: ()折扣销售,即商业折扣,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给予购货方价格上地优惠.其税收政策,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地,可按折扣后地余额作为销售额计算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无论企业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扣减折扣额,应以其全额计征增值 税. “营改增”也规定,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将价款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地,以折扣后地价款为销售额;未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地,以价款为销售额,不得扣减折扣额. ()销售折扣,又名现金折扣,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后,为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缩短企业地平均收款期,而协议许诺给予企业地一种折扣优惠.折扣地表示常采用如,,N地符号表示. 其税收政策,销售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扣除 ()销售折让,指在货物售出后,由于其品种、质量、性能等方面原因购货方虽未退货,但销货方需要给予购货方地一种价格折让. 其税收政策,纳税人因销货退回或折让退还给购买方地销售额,应从发生销货退回或折让当期地销售额中扣减. 案例分析如下: 某大型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假定每销售元商品,其平均商品成本为元.年末商场开展促销活动,拟定“满送”,即每销售元商品,送出元地优惠.具体方案有如下几种选择:(假设增值税率为,企业所得税率为) 方案一:顾客购物满元,商场送折商业折扣地优惠; 方案二:顾客购物满元,商场赠送折扣券元(不可兑换现金,下次购物可代币结算); 方案三:顾客购物满元,商场返还现金“大礼”元; 方案四:顾客购物满元,商场送加量,顾客可再选购价值元商品,实行捆绑式销售,总价格不变. 现假定商场单笔销售了元商品,各按以上方案逐一分析各自地税收负担和税后净利情况(不考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费) 方案一:顾客购物满元,商场送折商业折扣地优惠;

税收饶让抵免的应纳税额和简易办法计算抵免总结

税收饶让抵免的应纳税额和简易办法计算抵免总结 境外所得税收管理一、税收饶让抵免的应纳税额 1、居民企业从与我国政府订立税收协定(或安排)的国家(地区)取得的所得,按照该国(地区)税收法律享受了免税或减税待遇,且该免税或减税的数额按照税收协定规定应视同已缴税额在中国的应纳税额中抵免的,该免税或减税数额可作为企业实际缴纳的境外所得税额用于办理税收抵免。 2、境外所得采用简易办法计算抵免额的,不适用饶让抵免。税收饶让:【例题·单选题】某公司2014年度取得境内应纳税所得额120万元,取得境外投资的税后收益59.5万元。境外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但该企业享受了5%的税率优惠(两国之间签署税收饶让协议)。该公司2014年度在我国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万元。A.33.718B.34.375C.33.5D.37【答案】C【解析】境外实纳所得税=59.5÷(1-15%)×15%=10.5(万元),视同境外已纳所得税=59.5÷(1-15%)×20%=14(万元)扣除限额=59.5÷(1-15%)×25%=17.5(万元)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20×25%+59.5÷(1-15%)×(25%-20%)=33.5(万元)。【新增】以境内、境外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总收入、销售收入总额、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等指标申请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即

对其来源于境外所得可以按照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在计算境外抵免限额时,可按照15%的优惠税率计算境内外应纳税总额。 二、简易办法计算抵免1、适用所得:境外取得营业利润所得、符合境外税额间接抵免条件的股息所得。2、条件:虽有所得来源国(地区)政府机关核发的具有纳税性质的凭证或证明,但因客观原因无法真实、准确地确认应当缴纳并已经实际缴纳的境外所得税税额。3.简易办法:按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12.5%作为抵免限额(所得来源国的实际有效税率低于我国规定税率50%以上的除外)。【解释】除就该所得直接缴纳及间接负担的税款在所得来源国的实际税率低于法定税率50%以上的外,才可以按12.5%计算抵免限额。我国法定税率50%=25%*50%=12.5%可以理解为:1.境外实际税率高于12.5%,按12.5%计算抵免限额。2.境外实际税率低于12.5%,高新技术企业按15%计算抵免限额。如果不是高新技术企业,按法定税率25%计算抵免限额。三、境外分支机构亏损的弥补在汇总计算境外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在境外同一国家(地区)设立不具有独立纳税地位的分支机构,按照规定计算的亏损,不得抵减其境内或他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但可以用同一国家(地区)其他项目或以后年度的所得按规定弥补。(纽约分公司的盈利不能抵扣日本大阪公司的亏损;纽约分公司的盈利可以抵扣华盛顿分公司的亏

A108000《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明细表》

A108000 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

填表说明 本表适用于取得境外所得的纳税人填报。纳税人应根据税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5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号)规定,填报本年来源于或发生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所得按照税收规定计算应缴纳和应抵免的企业所得税。对于我国石油企业在境外从事油(气)资源开采的,其境外应纳税所得额、可抵免境外所得税额和抵免限额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我国石油企业从事油(气)资源开采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23号)文件规定计算填报。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1.第1列“国家(地区)”:填报纳税人境外所得来源的国家(地区)名称,来源于同一国家(地区)的境外所得合并到一行填报。 2.第2列“境外税前所得”:填报《境外所得纳税调整后所得明细表》(A108010)第14列的金额。 3.第3列“境外所得纳税调整后所得”:填报表A108010第18列的金额。 4.第4列“弥补境外以前年度亏损”:填报《境外分支机构弥补亏损明细表》(A108020)第4列和第13列的合计金额。 5.第5列“境外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第3-4列的金额。 6.第6列“抵减境内亏损”:填报纳税人境外所得按照税法规定抵减境内的亏损额。 7.第7列“抵减境内亏损后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第5-6列的金额。 8.第8列“税率”:填报法定税率25%。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境外所得适用税率及税收抵免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47号)第一条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填报15%。 9.第9列“境外所得应纳税额”:填报第7×8列的金额。 10.第10列“境外所得可抵免税额”:填报表A108010第13列的金额。 11.第11列“境外所得抵免限额”:境外所得抵免限额按以下公式计算: 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12.第12列“本年可抵免境外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本年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已缴纳所得税在本年度允许抵免的金额。填报第10列、第11列孰小的金额。 13.第13列“未超过境外所得税抵免限额的余额”:填报纳税人本年在抵免限额内抵免完境外所得税后有余额的、可用于抵免以前年度结转的待抵免的所得税额。本列填报第11-12列的金额。 14.第14列“本年可抵免以前年度未抵免境外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本年可抵免以前年度未抵免、结转到本年度抵免的境外所得税额。填报第13列、《跨年度结转抵免境外所得税明细表》(A108030)第7列孰小的金额。 15.第15列至第18列由选择简易办法计算抵免额的纳税人填报。 (1)第15列“按低于12.5%的实际税率计算的抵免额”:纳税人从境外取得营业利润所得以及符合境外税额间接抵免条件的股息所得,所得来源国(地区)的实际有效税率低于12.5%的,填报按照实际有效税率计算的抵免额。 (2)第16列“按12.5%计算的抵免额”:纳税人从境外取得营业利润所得以及符合境外税额间接抵免条件的股息所得,除第15列情形外,填报按照12.5%计算的抵免额。 (3)第17列“按25%计算的抵免额”:纳税人从境外取得营业利润所得以及符合境外税额间接抵免条件的股息所得,所得来源国(地区)的实际有效税率高于25%的,填报按照25%计算的抵免额。 16.第19列“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合计”:填报第12+14+18列的金额。 (二)、表内、表间关系 1.表内关系 (1)第5列=第3-4列。 (2)第7列=第5-6列。 (3)第9列=第7×8列。 (4)第12列=第10列、第11列孰小。 (5)第13列=第11列-第12列。 (6)第14列≤第13列。 (7)第18列=第15+16+17列。 (8)第19列=第12+14+18列。 2.表间关系 (1)第2列各行=表A108010第14列相应行次。 (2)第2列合计=表A108010第14列合计。 (3)第3列各行=表A108010第18列相应行次。 (4)第4列各行=表A108020第4列相应行次+表A108020第13列相应行次。 (5)第6列合计=表A100000第18行。 (6)第9列合计=表A100000第29行。 (7)第10列各行=表A108010第13列相应行次。 (8)第14列各行=表A108030第13列相应行次。 (9)第19列合计=表A100000第30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