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学袁行霈版(一)复习总结

古代文学袁行霈版(一)复习总结

古代文学袁行霈版(一)复习总结
古代文学袁行霈版(一)复习总结

第一章上古神话

第一节、上古歌谣

一、劳动场景:

《吴越春秋》卷九所载《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二、农事祭祀:

《礼记·郊特牲》中《蜡zha4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三、思恋之歌:

《吕氏春秋·音初篇》中《候人歌》:候人兮猗。

原始歌谣是歌乐舞三位一体的混合形态的艺术形式。

第二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一、神话的概念、产生与功能

1、概念: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

式本身。主人公通常为神,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

通常显现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

社会的愿望

2、产生:①时间:学术界普遍认为神话产生于野蛮期的低级阶段,野蛮

期的中级神话进入了繁荣期。我国杨堃、袁珂等认为起源在蒙昧期

的高级阶段,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②原因: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

人们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

3、功能(维系人们社会性、联系个人集体的精神纽带、宣泄令人不安情绪)

二、中国神话记录

1、神话思维发达

2、神话记录散缺(分布在经:《诗经》、史:《左传》、《国语》、《逸周书》

子:《穆天子传》、《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

集《楚辞》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羿射十日和嫦娥奔月。)

3、神话渊府《山海经》:

1、山海经简介:约成书于战国初到汉初。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

五卷、大荒经四卷。从海外南经第六起到最后“海内经第十八”十三篇,

简称为《海经》,和前面的《山经》合起来,总名之曰《山海经》。

2、山海经神话学价值:A保留神话古老B神话想象奇特

3、不少故事轮廓清晰,有的经整合可得到完整故事,如夸父,大禹。

第三节、中国神话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

一、神话分类

1、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

2、始祖神话(女娲补天、女娲造人)

3、洪水神话(大禹治水)

4、战争神话(黄帝与炎帝、黄帝与蚩尤)

5、英雄神话(羿射十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二、蕴含的民族精神

1、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2、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3、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一、以己感物

1、神话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拟人化

二、具象思维

1、时间、方位等本是客观抽象概念,被先民依照特定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各种

神灵及其活动

2、一部分神话形象虽然脱离了具体的形象,由不同的物象组合而成,但仍离不

开具体形象,没有达到真正的抽象

三、情感体验

1、自然万物被先民赋予情感

2、在神话的传播、复述的过程中,充满了情感体验的

四、隐喻象征

五、神秘特性

第四节、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一、散失原因

1、历史化(A删削B改造)

2、神话仙话化(被道教改造、如黄帝、西王母)

三、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成为文学创作素材:A神话入散文B神话入诗C神话入小说、戏曲

2、成为文学创作原型

第五节、书面作品雏形

一、甲骨卜辞

二、青铜器铭文

三、《周易》卦爻辞

第二章诗经

第一节、诗经概说

一、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诗经》

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声无词的笙曲),有目无辞。收集了周初至春

秋中叶500年的作品。将据说经孔子整理的书,都称为“经”,于是《诗》与

《书》、《礼》、《易》、《春秋》并称为五经。

二、编订

1、献诗: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

2、采诗: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并借此观风察政

3、删诗:汉人认为《诗》经过孔子的删定,但此说不可信

三、体制

(一)风雅颂分类依据

1、音别: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2、义别: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

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

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毛诗序》(二)分类

1、风(160篇):风即音乐曲调。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bèi风、鄘风、

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曹风、桧风、豳风。

周南、召南、豳是地名,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馀是诸侯国名。

2、雅(105篇):雅即正,谓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

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都作于西周初期,小部作于西周末期;小雅

共74篇,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

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

族和地位低微者。

3、颂(40篇):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多为舞曲,可能较舒缓。周颂31篇是西

周初期的诗,体例不同于其他诗,不是由数章构成,每篇只有一章。

六义:又称六诗,即指风、雅、颂、赋、比、兴。

四始:《风》、《小雅》、《大雅》、《颂》谓四始。《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

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四、功用

1、赋《诗》言志。以《诗》讽谏劝戒,评论抒情。

2、著述引《诗》

五、流传

1、今文三家诗。即鲁、齐、韩诗。

2、古文毛诗。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

六、研究(汉学重“美、刺”,宋学重“义理”,清代“朴学”重“考据”。)

1、汉学:是汉、唐经学研究的主流

2、宋学:是宋、元、明经学研究的主流

3、朴学:清代汉学复兴,宗汉而攻宋

第二节、诗经内容

一、祭颂诗

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

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

《生民》:首章履迹感孕;次章弥月诞生;三章弃而不死;四章天生稼艺;

五、六章农功伟绩;七、八章祭祀兴岁。

这首诗叙述后稷的母亲姜嫄祷神求子,后来踏了神的脚印而怀孕,生下了

后稷,不敢养育,把他丢弃,后稷却历难而不死。

艺术特色:1、想象丰富2、铺叙手法3、结构巧妙4、章法句式

二、农事诗

1、劳动生活的风俗之画

2、饱含血泪的奴隶之歌(《豳风·七月》:首章:衣食之原。次章:阳春采桑。

三章:夏日纺绩。四章:秋冬狩猎。五章:年终修缮。六章:夏秋收藏。七

章:从事杂役。八章:岁末聚会。艺术手法:赋法铺叙、对比描写、结构严

谨)

三、燕(宴)飨诗(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更多反映了上层社会的

欢乐、和谐。)

四、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

1、大雅怨刺诗。①作者大多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②内容。在对执政大臣的

讽刺中,作者深怀对社会现实和周王朝命运的忧虑,以诗向统治者进言,

以期起到规谏箴戒的作用。

2、小雅怨刺诗①作者。是统治阶级中处于较低的甚或受压抑的地位。②内容

A不仅指斥政治的黑暗,悲悼周王朝国运已尽,忧国哀民,而且感叹自身

遭遇B.直接倾泄对谗佞小人的怨恨诅咒。

3、国风怨刺诗①作者国风之怨刺诗多出于下层及民间。②国风之怨刺诗多针

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对统治者加以揭露和嘲讽,情绪比较外露,以嘻笑怒

骂为能事,富有平民文学的特质。

五、征役诗

1、颂扬武功诗

2、征夫厌役诗

3、思妇闺怨诗

六、婚恋诗

1、恋情诗《邶风·静女》

2、婚姻诗《周南·桃夭》

3、弃妇诗《氓》第三节、艺术成就

一、现实主义精神

二、赋比兴的手法

三、句式与章法四言为主,四句成章,重章叠句,双声叠韵

1、叠章

①整篇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

②一篇之中两种重叠如《郑风·丰》共四章,由两种叠章组成。前两章为一叠

章,后两章为一叠章。③一篇之中,既有重章,也有非重章

2、叠句

有的在同一诗章,叠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

3、叠字

《诗经》中的叠字,又称为重言

4、双声叠韵

四、和谐的韵律

1、一韵到底: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还

有后世诗不常见的句句用韵;

2、中间换韵:一诗之中换用两韵以上。

五、语言特色

1、形象生动,丰富多彩

2、风雅颂,风格各异①雅、颂多运用严整的四言句,国风中杂言比较多。②小

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③国风中

用了很多语气词,如“兮”、“之”、“止”、“思”、等,这些在雅、颂中也出

现,但不如国风中众多,富于变化。

第四节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一、抒情传统的开辟(诗歌传统)

二、“风雅”精神的奠定(思想内容)

三、比兴手法的垂范(1、形象思维2、比兴寄托)

第三章先秦叙事散文

引言:分为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两大类。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第一节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和《春秋》

一、《尚书》

1、简介: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先秦时称为《书》,

汉人始称之为《尚书》。“尚”通“上”,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

汉代以后被列入儒家主要经典“五经”之一,故又称《书经》。

包括《虞书》2篇、《夏书》2篇、《商书》5篇、《周书》19篇四部分。《虞书》与《夏书》记载了尧、舜、禹等人的传说,可能为后人追述。《商书》、《周书》保

2、思想

(1)政治观念由“天命神授”演变为“敬天保民”

(2)重视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

3、文学价值

(1)多样的表达方式(已有记叙、描写、议论等)

(2)适当的修辞手段

(3)质朴的文风

(4)艰涩的语言

二、《春秋》

(一)简介:《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记载自鲁隐公元年至

鲁哀公十四年242年的历史。它对史事作了简洁大纲式的叙述,是继《尚书》之后一部以记事为主的史书。(春秋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宣、

成、襄、昭、定、哀公)

(二)特点

1、内容:“微言大义”

2、叙事:“简而有法”(春秋五例:一曰微而显;二志而晦;三婉而成章;

四尽而不污;五惩恶而劝善。)

3、语言:“春秋笔法”

第二节叙事散文成熟的标志之一——《左传》

一、简介

1、名称:《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古文》。

2、性质:起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基本与《春秋》重合。

3、作者: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一般认为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

二、思想

1、民为神主,民贵君轻

2、得民则兴,失民则亡

3、尊重民意,重视舆论

三、成就:以《春秋》记事为纲,增加历史事实和传说,事件叙述丰富多彩,人

物描写形象生动。发展了《春秋》笔法。《左传》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

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孔子曰”评价。《左传》为先秦散文“叙事

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叙事:简洁生动,工巧严谨

①叙事技巧出色

A. 叙事方法多样

B. 叙事角度多样

②叙事成就突出

A. 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B. 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③文学色彩浓郁

A.虚构对话

B.细节描写

C.神异描写

2、写人: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①人物形象类型:A.累积型B.闪现型

②人物塑造手段:A.行动和对话描写B.细节描写

3、语言:言之有“文”,独具风格

①辞令典美博奥,委婉含蓄:A.行人应答之辞B.大夫谏说之辞

②叙述简炼含蓄,词约义丰

第三节叙事散文成熟的标志之二—《国语》、《战国策》

一、《国语》

1、简介:《国语》又被称为《春秋外传》。现在一般认为,《国语》主要来源于

春秋时期各国史官的记述,后来经过熟悉历史掌故的人排比润色,其成书约在

战国初年。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二十一卷,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以记言为主,故名曰《国语》。时代大体为西周

末年至春秋时期

2、思想:《国语》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西周以来的敬天保民

思想在书中得到了继承。

3、文学成就:(1)记言文字(2)应对辞令(3)议论说理(4)叙事成就(5)

叙事呈现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总之,由于《国语》以记言为主,虽然叙事

和刻画人物有一定特色,但文学成就比《左传》还是稍逊一筹。

二、《战国策》

1、简介

《战国策》三十三卷,按国别载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宋、卫、中山诸策。记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西汉成帝时,刘向

加以整理汇编,定名为《战国策》。

2、思想

与《春秋》、《左传》、《国语》主要反映儒家思想不同,《战国策》表现了纵横

家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崇“计”、重“利”、尊“时”。在政

治上他们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在人生观上则是追求功

名显达,富贵利禄。其思想价值在于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

3、文学成就

(1)姿态各异的人物群像

①通过虚构和想象来描写人物②通过情节、言行、细节来描写人物③开创

了纪传体的先例

(2)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①引类譬喻②善用寓言③对偶排比④铺张渲染

第五节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对史传文学之影响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

1、体例

2、思想

3、写作

二、对散文之影响

三、对小说之影响

①倾向鲜明②叙事结构③基本手法④题材来源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一节先秦说理文的体制

一、说理散文的主要形态:

语录体→对话体→专论体

1、说理文的萌芽:《论语》

(1)孔子其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名丘,字仲尼。

①思想家: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②教育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论语》其书

《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其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一般认为,“论”,即论次编纂之意;“语”,即

孔子及其弟子之言语,故称《论语》。

(3)《论语》的文学成就

A人物形象,鲜明具体 B言简意赅,情感丰富C语录文体,影响深远

2、说理文体制的形成:《墨子》

3、说理文体制的发展

1、先秦说理散文,在语录体的发展变化中逐步成熟。《孟子》也是语录体,

篇题仍是取首章首句的二三字。

2、《庄子》许多篇章论题仍有不少对话,但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

文过渡,除少数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4、说理文体制的定型、成熟

《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成熟。

从此以后,专论体成为我国说理散文的主要形式。

二、说理文的另一形态:

韵散结合体《老子》

1、其书:今存《老子》共81章,分上下二篇。上篇37章,又称《道经》;下

篇44章,又称《德经》,合称《道德经》。

2、《老子》的思想:无为而治

3、《老子》的文学成就

①哲理诗般的美妙②韵散结合的文体

第二节《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孟子和《孟子》

1、孟子简介:孟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前期。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

受业于孔子嫡孙孔伋。

2、孟子的思想

(1)性善论是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第一个贡献:内圣外王

(2)重民思想是第二个贡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孟子》其书:今存7篇

二、《孟子》的文学成就

1、个性鲜明的孟子形象

2、长于论辩的散文特征:①类比推理②二难推理③比喻性推理

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齐人乞墦”、“弈秋诲弈”、“杯水车薪”

3、气势浩然的文风:①善养内心之浩然正气②运用排偶、叠句等修辞手法

4、精练简约的语言

第三节《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一、庄子和《庄子》

1、庄子其人

(1)生平:庄子名周,战国宋国蒙人

(2)思想: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2、《庄子》其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

晋时郭象在古本52篇的基础上,删去十分之三,并为之作注,流传下来,成

为定本,即今本《庄子》33篇,包括内7、外15、杂11三个部分。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

二、《庄子》的文学成就

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的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

1、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三言”说理。“以卮言为曼衍,重言为真,寓言为广”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

作品:藐姑射之神、浑沌凿七窍、庄周梦蝶、鸱chī与鹓yuān雏、

骷kū髅见梦、庄周游雕陵

2、意出尘外的构思 3.奇丽憰怪的形象 4.形象恢诡的论辩 5.汪洋恣肆的文

第四节《荀子》和《韩非子》

一、荀子与《荀子》

1、荀子其人:名况,字卿,,赵国人。

2、《荀子》其书:现存32篇。

3、《荀子》的论辩艺术:(1)论证严谨详密(2)多用生动譬喻

如作品:蒙鸠为巢、涓蜀梁、曾子食鱼(3)喜用排比韵语

二、韩非和《韩非子》

1、韩非子其人

韩非出身韩国贵族之家。曾师于荀况,与李斯是同学。韩非不仅是战国时

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也是战国末期集诸子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

2、《韩非子》其书

韩非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载《韩非子》55篇,

今本《韩非子》也是55篇。综合历代学者考证,《初见秦》、《有度》、《饰

邪》3篇的确不是韩非所作。

3、《韩非子》的论辩艺术:《韩非子》以论辩的透彻,逻辑的严密,成为先秦说

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

4、《韩非子》的寓言:《韩非子》中有340则寓言,位居诸子寓言之首。

(1)独立成体

(2)题材平实:寓言主要取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和《庄子》中奇幻玄虚、

怪诞神奇的寓言故事,风格截然不同。“郑人买履”、“郢书燕说”、“买椟

还株”“滥竽充数”“守株待兔”“矛与盾”

(4)平实中见奇妙:棘刺母猴

第五节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确立了说理散文的体制(语录体、对话体)

二、开辟了形象化、抒情性的说理方式

三、包孕了寓言、小说等的因素

四、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1、孟子:《孟子》之文深得唐宋古文家的推崇

2、庄子魏晋南北朝时期游仙诗、玄言诗、山水田园诗都和庄子思想及庄子散文艺术有渊源关系。唐代诗人中李白,宋代文学家中苏轼,古代小说戏曲创

作,

《牡丹亭》、《红楼梦》。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楚辞

楚辞和《诗经》共同构成我国诗歌史的源头。

一、楚辞的含义:始见于汉武帝时

含义有二:一指战国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一种新诗体

二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二、楚辞的产生

1、文化背景:楚国羋姓贵族源于中原的祝融,夏商时向南迁徙,到周代初年,

始定居于楚蛮之地。

①政治思想上的中原传统

②习俗审美上的楚地特色:“信巫鬼,重淫祀”

③个体意识强烈的楚人:南方谋生容易,途径多,不用组成强大的集体力量

④注重审美愉悦的艺术

2、楚辞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产物

①奇伟瑰丽的地理环境、人神杂糅的巫风培养了楚人的浪漫气质和想象力

②楚国民歌,特别是民间巫歌对楚辞产生具有直接影响

③楚国地方音乐的影响

④楚国方言的影响

⑤北方中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三、楚辞的特点

1、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楚辞独具地方色彩

2、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3、句式参差错落,多长篇巨制

四、楚辞的研究与流传

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的流传注本。

宋代洪兴祖依《楚辞章句》作《楚辞补注》

宋代朱熹《楚辞集注》对后世影响很大。

清代王夫之《楚辞通释》

第二节屈原的生平与作品

一、屈原的生平、思想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赛·马蒂一并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二、屈原的作品

今人可以确定为屈原作品的有23篇:

《离骚》、《天问》、《九章》(9篇)是屈原自作,《九歌》(11篇)是屈原根据楚

国民间祭神歌曲加工润色而成。《招魂》一篇亦当属屈原。

第三节《离骚》

一、解题

“离骚”,司马迁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

二、写作年代

一般认为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离开郢都往汉北之时

三、讲析

五、作品主题

1、忠君爱国

2、美政理想:国君具有高尚的品德、选贤任能,罢黜奸佞

3、忠怨之情

六、艺术成就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长篇抒

情诗,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

1、“灵均”形象的塑造: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创作方法的突破:浪漫主义,《诗经》是现实主义

3、表现手法的开拓:继承并发扬了《诗经》赋比兴

①《诗经》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

《离骚》则将喻体与本体、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情融合为一,创造出一系列具有丰富象征意味的意象群和富有象征意味的事物。

②《诗经》中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诗中的片断,《离骚》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

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表现了它的内容。

4、形式、语言的创新

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韵散结合的新形式,后人

称之为“骚体”。

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

一、《九歌》

1、概说

①巫祭文化背景(闻一多:《九歌》首尾两章(《东皇太一》和《礼魂》)分别为

迎、送神曲。中间九章为娱神曲)

②所祀诸神(《大司命》祭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子嗣之神,《东君》祭太

阳神,《河伯》祭河神,《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即人鬼)

2、内容:《九歌》以描写爱情为主,但也表达了对神灵的赞颂和祭者的虔敬之情,

还描述了阵亡将士的勇烈悲壮。分为三类:

①礼赞自然神明②摹写人神情感③祭奠死国将士

3、《九歌》的艺术成就

①具有明显的表演性。②心理描写细腻深入③语言清丽而华美

二、《九章》

《九章》是屈原的一组抒情诗歌,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9篇作品。

1、内容: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

2、艺术:①现实主义的主调②浪漫主义的笔触③写景寄情的手法

④咏物诗的开拓

三、《天问》

一共提出了172个问题: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

1、基本由四字句构成

2、基本用问句构成

3、迥异于时人普遍的思想观念

四、《招魂》

第五节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影响

一、楚辞的流变

屈原不仅开创了楚辞这一崭新的诗体,而且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流派—

—楚辞派。

宋玉与屈原并称为“屈宋”;作品《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

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九辩》:①在诗歌抒情手法上有很大的开拓:大量篇幅描写秋,增加诗歌的表现力、抒情效果。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此发端

②在诗歌形式上也有所开拓:韵文杂以散句,句型不一,长短随意

二、屈原的影响

屈原以其巨大的创作成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1、精神影响:首先是砥励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

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

2、艺术影响

①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

③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

概括为香草美人)

第二编

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节吕不韦及《吕氏春秋》

一、吕不韦其人

吕不韦,战国末卫国濮阳人。在赵邯郸遇见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为人质,入秦,为子楚活动,使其归国嗣位,是为庄襄王。因以不韦为相,封文信侯。秦始皇年幼即位,尊不韦为仲父,主政。因事获罪,罢官,流放蜀地,自杀。

二、《吕氏春秋》其书

古代文学史张答案

1.诗六艺:指《诗经》的六义,即即“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义。这些名称在先秦就已出现,《毛诗序》明确提出“六义”说。在唐以前《诗经》六义即指六种题材,又指六种表现方法。唐代孔颖达把“六七”严格划分为三体三法。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即风雅颂指诗经体制,赋比兴指诗的表现手法。这种解释被普遍采用。 2.乐府诗:“乐府”一词,最初是指主观音乐的官府,在汉惠帝时设有“乐府令”,到汉武帝时已经扩充为大规模的专属。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诗歌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许多民间歌谣因在乐府演唱,而得以流传下来。乐府配乐演唱的诗,汉代人称为诗歌,但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称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作“乐府诗”。 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姓名,且不是作于一时一地,作者也不是一人而是多人。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其基本内容是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 4.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骚体赋大都是怀才不遇的不平,抒发一种不得帮闭的牢骚。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贾谊,代表作品是《吊屈原赋》,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 5.比兴:《诗》六义中“比”和“兴”的并称。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唱歌,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比和兴都是以间接的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后世往往比兴合称,用来指《诗经》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情感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6.七体: 7.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两汉乐府诗既有抒情诗也有叙事诗,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与乐,两性关系的爱与恨时,受《诗经》影响较深,有田园小雅的余韵;而在抒发乐生恶死愿望时,主要是继承楚文化的传统,是《庄子》《离骚》的遗响。其诗歌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8.建安风骨: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和刘桢为主干的邺下文人集团的文学创作,就是建安文学。而把他们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风格特点称为建安风骨。其作品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代表作家为三曹、建安七子、蔡琰,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 9.山水田园诗派:中国唐代的诗歌的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重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山水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较多的反映了闲适淡泊的思想情绪,色彩淡雅,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境界,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山,感情丰富。山水田园诗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山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10、骈文: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者骈偶文,汉族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版)习题集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习题集1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 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305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 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 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 、和 5篇。 四.简答

(完整版)考研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版)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基本知识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主要作家、作品 1、精读作品 《弹歌》、《伊耆氏蜡辞》、《神北行》、《侯人歌》、《周易。归妹。上六》爻辞、《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 2、阅读作品 《周易·同人》、《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屯·六二》、《卜辞通纂》375、《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刑天断首》、《共工触山》。 三、思考与练习 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1、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2、神话产生的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神话的产生,首先与远古时代生产力和认识水平低下有关。先民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世界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及变化,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其次,与上古先民解释自然、抗争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强烈渴望有关。这种渴望,促使先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及问题进行思考,并力图对它们作出自己的解释与描述。再次,与先民们的原始宇宙观和原始思维有关。原始先民相信万物有灵,其思维也以此为核心内容,以人与自然互渗为原则,以直观感性、充满情感和富于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试题和答案集锦2

汉魏六朝文学 试题部分: 一、填空 1.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____________》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这部著作体系完整,广泛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____________),他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 3.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多出自(____________)之手,除《琅邪台》铭文外,都是三句一韵的特殊诗体,质实雄壮,对后世碑铭文有影响。 4.文坛在经历了秦代和汉初的沉寂之后,到西汉(____________)时期作家群体再度生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生不已,人才辈出。 5.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____________)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 6.西汉时期,解读(《》)是一种专门学问,例如武帝时的朱买臣、淮南王刘安都擅长此学,宣帝亦修武帝故事,深推重之。 7.汉宣帝时,宫中曾经用诵读奇文及自己作品的方法为宣帝的太子、亦即后来的元帝治病解闷的方法,这种精神疗法效果明显,不但太子得以康复,而且经他倡导在后宫形成了诵读()的风气。 8.诵读()在汉代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是士人文化素养的标志。 9.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的著名作家,武帝朝有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宣帝朝有王褒,成帝朝有()等。 10.自武帝起,许多高官显宦都参与其间,成为西汉朝廷一大雅事的是创作辞赋,由此形成了向天子()的制度。 11.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 12.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还有诗赋传世。 13.淮南王群臣不但著书立说,而且还是一个从事()创作的群体。 14.东汉后期,长期把持政权身居显位的(),大量招纳宾客,东汉许多著名作家都当过他们的幕僚。 15.“妄自菲薄”、“作奸犯科”出自(《》)。

古代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_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笔记整编 第二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概况 1、时代基本特点:政治的动荡、黑暗、民族矛盾尖锐 2、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 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就是庶族、寒门,基于宗族的血统 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以致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3、社会思想的自由、活跃 玄学兴起:形上思辨、清谈析理;任性率真,寄情山水——人的觉醒、个体意识的觉醒。 佛学的兴起道教的兴盛对中国小说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 1、文学的自觉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四个标志: 一就是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二就是文学理论的繁荣与文学批评的兴起。 三就是文体的区分。 四就是自觉追求文学的审美特性:诗赋欲丽、缘情而绮靡 2、文学主题与题材的变化 (1)文学风尚与主题。典型的乱世文学,形成了三大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与隐逸主题。 (2)文学题材的新变玄言诗:谈玄析理山水田园文学:陶谢为代表 此外,咏怀诗、咏史诗、边塞诗、游仙诗、宫体诗等诗歌题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人集团与文学的家族化 文学家族主要有:三曹、阮瑀与阮藉、嵇康与其子嵇绍、三张(张载及其弟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及其从子潘尼)、傅玄及其从子傅咸、谢氏家族(谢安、谢混、谢灵运、谢瞻、谢晦、谢曜、谢惠连、谢眺)、萧衍及其子萧纲、萧绎。 4、文学样式的丰富多样 (1)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也进一步丰富发展起来。五言古诗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达到鼎盛;七言古诗在这时也确立起来;齐梁“永明体”的出现又为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文:骈文在这一时期开始兴盛。 (3)赋:在汉代盛极一时的大赋,演变而为抒情小赋。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全国2012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2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关女娲的神话主要叙述她的两大功绩,一是造人,二是( ) A.治水B.填海 C.射日D.补天 2.《国语》的文风特点是( ) A.质朴平实B.艳富浮夸 C.佶屈聱牙D.辩丽恣肆 3.记载先秦纵横家言论最多的典籍是( ) A.《论语》B.《国语》 C.《战国策》D.《越绝书》 4.《庄子》一书所体现出的想象特点是( ) A.发挥透彻,淋漓尽致B.奇幻夸张,变化莫测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明切犀利,冷峻峭拔 5.屈原《九歌》组诗的篇数是( ) A.8篇B.9篇 C.10篇D.11篇 6.下列关于诸神的诗句中属于宋玉所作的是( ) A.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 B.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C.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D.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7.下列作品属于贾谊代表作的是( ) A.《治安策》《论积贮疏》《过秦论》 B.《治安策》《论贵粟疏》《过秦论》 C.《过秦论》《论贵粟疏》《论积贮疏》 D.《治安策》《论积贮疏》《论贵粟疏》 8.从思想倾向看,桓谭是( ) A.反对君权至上的代表B.讥刺儒家经典的代表 C.反对图谶迷信的代表D.抨击恶风鄙俗的代表 9.《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列传”主要是( )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王侯各国状况

C.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D.载录文化、经济、制度 10.《吴越春秋》产生的年代是( )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 11.扬雄《河东赋》的内容是( ) A.专写蜀都山水B.专写天子祭祀 C.专写天子田猎D.专写苑囿湖泊 12.铺陈胪列,细致描绘,成为汉代京都赋极致的是( ) A.《天子游猎赋》B.《蜀都赋》 C.《两都赋》D.《二京赋》 13.汉乐府《江南》一诗是( ) A.爱情诗B.农事诗 C.山水诗D.怨刺诗 14.下列选项中,标志汉代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作品是( ) A.班固《咏史》B.应亨《赠四王冠诗》 C.张衡《同声歌》D.宋子侯《董娇娆》 15.建安时期,对我国七言诗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作家是( ) A.曹植B.曹丕 C.王粲D.刘桢 16.四言诗被后人评为“实开晋人之先,四言中饶隽语,以全不似《三百篇》,故佳”的作家是( ) A.曹操B.应璩 C.嵇康D.陆机 17.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为( ) A.平和冲淡B.绮丽华美 C.苍茫浑朴D.奔放恣肆 18.下列有关山水的诗句属谢灵运所作的是( ) A.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B.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C.水中千丈月,山上万重云D.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19.北朝民歌《木兰诗》的风格特点是( ) A.绮丽华艳B.鲜丽明快 C.慷慨悲凉D.刚健清新 20.下列文章作于正始时期的是( ) A.《大人先生传》B.《求自试表》 C.《吊魏武帝文》D.《陈情表》 21.南朝鲍照的《芜城赋》被《南齐书·文学传论》评为( ) A.雕藻淫艳,倾炫心魂B.铺锦列绣,雕缋满眼 C.寄言上德,托意玄珠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22.下列关于《水经注》的表述正确的是(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3.《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4、《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5、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6、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7、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8、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9、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当时,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墨为显学。 10、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合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为“至圣”,《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著作。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为“亚圣”,《孟子》是以记载孟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11、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合称。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后学对他思想的记载和发挥。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庄子》是他与其后学的著作的合辑。 12、《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 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标准预测试卷(八)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 1.著名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就是( ) A.曹丕 B.陆机 C.刘勰 D.钟嵘 2.“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谬。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出自( ) A.李商隐 B.杜牧 C.柳永 D.白居易 3.下列诗句中属于孟浩然的作品就是( ) A.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4.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所属诗篇就是( ) A.《襄阳歌》 B.《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C.《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D.《梦游天姥吟留别》 5.著名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的作者就是( ) A.王维 B.杜甫 C.韩愈 D.李商隐 6.下列诗篇中属于刘长卿的作品就是( ) A.《夜上受降城闻笛》 B.《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C.《苔藓山歌》 D.《滁州西涧》。 7.著名诗歌《卖炭翁》的作者就是( ) A.白居易 B.元稹 C.李贺 D.李商隐 8.著名诗歌《乐游原》的作者就是( ) A.李商隐 B.李贺 C.杜牧 D.许浑 9.著名散文《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写墓志传主幼时相貌“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其作者就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皮日休 D.陆龟蒙 10.唐传奇的初兴期张鸶的传奇代表作就是( ) A.《游仙窟》 B.《古镜记》 C.《离魂记》 D.《柳毅传》 11.著名敦煌曲子词“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就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所属篇目就是( ) A.《抛球乐》 B.《菩萨蛮》 C.《望江南》 D.《调笑令》 12.《吕氏春秋?古乐》对古谣的论述就是( ) A.“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B.“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与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与。夔日: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隋朝三十多年的文学,虽然因国家的统一和南北文风的融合而出现新的气象,但其主要倾向仍沿袭了南朝馀风。唐亡后五代、十国的五十多年,又有向南朝回归的发展趋势,题材和情调的女性化以及文词的绮靡华丽,为其主要特征。而有唐三百年间,文学以及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中国文学、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如唐代古文的雄奇峭拔,唐代传奇的文采缤纷,唐代曲子词的清新婉约,以及唐代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尤其是唐代的诗歌,更是达到了中国诗歌史的巅峰。好像是一个奇迹,其间相继涌现了大批杰出、优秀的诗人。如同连绵的峰峦,皆历历在目。他们杰出的创造,为我们展示了前所未有而又无比广阔的社会生活。 这里,我们将重点讲述关于唐代文学繁荣的文化背景以及关于唐诗的分期等问题。 第一章隋及初唐诗坛 隋朝文学开始出现南北文风合流的新趋势,并产生了卢思道、素、薛道衡等颇有才华的诗人,但文坛主流仍然延续着梁、浮靡之风。初唐的一百年,是唐诗繁荣的酝酿与准备的时期。如何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融合南北诗风,为诗歌开辟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初唐诗歌的中心问题。正如《隋书·文学传序》所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这实际上是初唐贞观时期朝廷对于文学发展方向的一种共识。初唐前五十年,诗坛创作的主体围绕着宫廷展开,因而宫体诗成为诗坛的主流。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就是这个时期最为突出的代表。初唐后五十年,先有“四杰”开始突破“宫体”的容,倡导“宏博”之风,追求刚健的风骨。继有“宋”确立了律体,从而使诗歌的艺术形式臻于完善。到子昂,进一步明确提倡建安风骨,摈弃齐梁馀弊,使“天下翕然,质文一变”,从而端正了唐诗健康发展的方向。从总体上来说,初唐诗歌虽未能彻底摆脱六朝的浮靡与纤弱,但已经透露出了新的气息。

中国古代文学史_袁行霈_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 概说 从体裁上看,先秦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散文。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周代的《诗三百》以及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诸如《离骚》、《天问》、《九章》、《九歌》、《招魂》等)。散文的主要成就通常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叙事文,包括《尚书》、《春秋》、《左氏春秋》、《国语》、《战国策》等;一是说理文,包括儒家著作《论语》、《孟子》、《荀子》,道家著作《老子》、《庄子》,墨家著作《墨子》,法家著作《韩非子》等。 先秦文学凸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数座巍然屹立的高峰,富有现实主义品格的《诗经》,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屈原的诗,以及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渊薮的诸子说理文,与作为古代史家记事文远源的《左传》等,对古代文学乃至文化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尚书》和《周易》 第一节《尚书》 三体石经尚书残石 《尚书》是中国今存最早的收集史家记事文的集子。古往今来,人们对这本书的编定、流传、文本形态等争论甚多,有些问题迄今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汉初传授、用当时通行文字即隶书书写的《尚书》,即通常所说的《今文尚书》,凡二十九篇;东晋时由豫章内使梅赜(一作梅颐或枚赜、枚颐)所献的《尚书》,凡二十五篇,据称是汉代以古文字写定的另一个本子,实际上只是伪托,通常称之为“伪《古文尚书》”。清人《十三经注疏》里的《尚书》则是这两种本子的合编本。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是代表清代乾嘉时期《尚书》学研究水平的总结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尚书》分《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分,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练习题及答案(三、四章)

第一节 1、陶渊明,又名(),字(),号() 2、()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 3、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是() 4、陶渊明连同他的文学作品为后世的士大夫构筑的一个精神家园一方面可以(),另一方 面也可() 5、概括和分析陶渊明的思想 参考答案: 1、潜元亮五柳先生 2、辞彭泽令 3、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 4、掩护他们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使他们得以休息和逃避 5、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 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第二节 1、陶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2、陶渊明的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可贵的部分是() 3、陶渊明的咏怀、咏史之作的特点是围绕()和()这个中心,表现()的品格b 4、默写《归园田居》其三 参考答案: 1、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2、有着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 3、出世归隐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第三节 1、()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2、陶诗的一大特点是() 3、(),飞鸟相与还 4、具体概括陶诗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

2、将日常生活诗化 3、山气日夕佳 4、一、情、景、事、理的浑融。陶渊明描写的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 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 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陶诗所描写的对象是,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没有 什么奇特之处,然而却充满警策;且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 第四节 1、陶渊明的作品总最能见其性情和思想的是()()和()三篇 2、《五柳先生传》中塑造了一个()()和()的隐士形象 3、(),风飘飘而吹衣 4、木欣欣以向荣,() 5、概述《桃花源记》中的理想模式 参考答案: 1、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此 2、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 3、舟遥遥以轻飏 4、泉涓涓而始流 5、在桃花源那里生活着的人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 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 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 第五节 1、()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学 2、由于陶渊明的吟咏,()和()已成为其象征 3、陶渊明的()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个归宿 4、列举古代有名文人描写陶渊明的作品 参考答案: 1、萧统 2、酒菊 3、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 4、鲁迅先生曾说过,“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辛弃疾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1、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着、更带野性色彩。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2、友情。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周易》:先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 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汉时又有 增补。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容。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容看, 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上古战争的礼仪、部族成员奋勇作战的身影及失败的悲哀和胜利的欢欣。 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参考答案: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二.解释: 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淮南子》中。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 三.填空 1。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 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 5篇。 四.简答 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 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 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4、《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 5、《七月》一是诗怎样描写奴隶的痛苦生活的?

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 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诗经·生民》是C A.农事诗 B.讽喻诗 C.史诗 D.婚恋诗 2.以微言大义着称的史学着作是C A.《尚书》 D.《逸周书》C.《春秋》 D.《左氏春秋》 3.诸子百家中与儒家并称显学的是D A.道家 B.纵横家 C.法家 D.墨家 4.“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出自B A.《韩非子》 B.《庄子》 C.《论语》 D.《吕氏春秋》 5.“舐痔结驷”出自B A.《庄子·秋水》 B.《庄子·列御寇》 C.《庄子·逍遥游》 D.《庄子·人间世》 6.屈原作品中风格清新幽渺 的是A A.《九歌》 B.《九章》 C.《天问》 D.《招魂》 7.王充散文的创作特色是D A.纪行述志 B.引经据典 C.借景抒情 D.崇实尚用 8.《史记》的核心部分是A A.本纪、世家、列传 B.本纪、书、表 C.世家、列传、书 D.本纪、列传、表 9.《汉书·苏武传》中刻画 苏武的品格特点是B A.仁爱侧隐 B.忠贞不渝 C.礼贤下士 D.仗义疏财 10.《越绝书》产生的年代是 D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11.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 的主要表现手法是C A.直抒胸臆 B.比喻象征 C.铺叙摹绘 D.咏物言志 12.扬雄《甘泉赋》的题材是 A A.祭祀 B.山水 C.田猎 D.宴饮 13.刘歆创作的骚体赋是C A.《杨柳赋》 B.《太玄赋》 C.《遂初赋》 D.《自悼赋》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 首》的是D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C.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D.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15.曹操《短歌行》的主要艺 术风格是A A.悲凉沉雄 B.华丽绮焕 C.纤丽清新 D.清峻悲凉 16.曹植前期代表作品《白马 篇》的主要内容是B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word版本

第六编元代文学史 元代文学绪论 【思考题】 1.名词:元曲,元杂剧,旦本,末本。 2.元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元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元杂剧的体制特征主要有哪些? 5.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章关汉卿及其创作【思考题】 1.为什么说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2.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方面? 第二章王实甫及其创作【思考题】 1.《西厢记》题材的流变情况如何? 第三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思考题】 1.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各写了什么内容? 2.马致远《汉宫秋》的主题是什么? 3.元杂剧衰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倩女离魂》的情节有何特点?其美学价值如何? 第四章南戏 【思考题】 1.名词:南戏,南戏之祖,荆刘拜杀。 2.南戏和北杂剧在体制上有什么不同? 3.何谓四大戏文?它们在题材内容方面有何共同点? 第五章元代诗文 【思考题】 1.名词:元散曲。 2.散曲与词有何异同? 3.元散曲与元杂剧的关系如何?

第七编明代文学史 明代文学绪论 【思考题】 1.名词:章回小说。 2.明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如何? 3.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 4.明代长篇小说有哪些主要类型? 5.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与流传 【思考题】 1.名词:历史演义。 2.《三国志演义》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3.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和毛本《三国演义》在体式上有什么区别? 第二章《水浒传》的成书与流传 【思考题】 1.名词:英雄传奇。 2.《水浒传》的成书与《三国演义》有何相似之处? 3.小说《水浒传》和元杂剧“水浒戏”在内容选取上有何差异? 第三章明代诗文 【思考题】 1.名词:台阁体,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2.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有何得失和影响? 3.唐宋派的文学创作和他们的文学主张是否一致?请举例说明。 第四章《西游记》的成书与流传 【思考题】 1.名词:神魔小说。 2.《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典籍和文学作品? 第五章明代短篇小说 【思考题】 1.名词:话本,拟话本,“三言二拍”,“灯话三种”。 2.什么是话本?话本和拟话本的重要区别是什么?

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 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着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着() ①《词综》②《闲情偶寄》③《剧说》④《花部农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