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学业会考总复习练习(知识点专题1)

初中生物学业会考总复习练习(知识点专题1)

初中生物学业会考总复习练习(知识点专题1)
初中生物学业会考总复习练习(知识点专题1)

初中生物学业会考总复习练习(知识点专题1)

班级:姓名:号数:

1、生物多样性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

2、生物学家在研究生物时,经常会用到、、、和、。其中是现代生物探究的主要方法。

3、探究试验的一般过程是从、开始的。提出问题后你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的答案。然后设计,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在分析所得的结果与是否相符,从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同时科学探究时,一定要有并且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这个变量要形成;此外其他因素都应该是的。

4、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一定要,常用的有、、

三种。显微镜的目镜是安装在镜筒中的,物镜则是安装在上的,显微镜的当前的放大倍数是由确定的。

5、动植物细胞都有、和。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等作用。细胞核是细胞的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含有;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差别是动物细胞没有、和。

6、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前,要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在实验时需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的目的是。移到阳光下照射3-4小时,再把叶片进行处理,经酒精煮过的叶片呈色。无色酒精变成

色;加碘液后,叶片见光部分呈色,遮光部分呈色。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产物。

7、甘薯、白菜堆久会发热由于的原因,移栽幼苗时根部带个土坨的目的是;移栽植物时常要去掉一些叶子,这样做是为了。

8、萝卜贮存久了就会空心,是因为体内的________大量地被分解了,这与植物的_____________有关。

9、栽花最好用瓦盆而不宜用瓷盆,这是因为瓦盆的比较好,有利于花卉根系细胞的。

10、植物细胞既可以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这主要取决于细胞________水溶液的浓度和________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________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________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11、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却空气湿润,凉爽宜人,这是因为树木的蒸腾作用,提高了空气的________,降低了空气的________。

12、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________,运输方向是________。它分布在;植物体内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________,运输方向是________,它则是分布在。

13、种子萌发的环境(外界)条件是、、,自身条件是。

14、玉米和大豆播种时要挑粒大而饱满的种子,因为玉米种子的里和大豆种子的里含有大量供胚萌发的营养物质。

15、请填出呼吸作用于光合作用的区别。

16、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也不为生命活动供能。但对人体健康却相当重要!请你诊断:缺少________,人

体易得坏血病;缺少________,人体易得夜盲症;缺少________,人体易得脚气病;缺少________,人体易得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并请你简述四大类维生素的食物来源!)此外无机盐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如缺钙人体易得和;缺铁人体易得;缺碘人体易得。

17、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可以将血液循环分为和两部分。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血变为血。而经过肺循环后,血液又由血变为血。

18、人体的心脏可分为四个腔并分别与不同的血管相连,左心房连接,左心室连接,(里面流动着);右心房连接;,右心室连接;(里面流动着)。

19、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主要有三条途径:一部分水和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的汗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尿素等废物形成尿液,通过排出。

20、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2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和两个主要过程。

22、右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当血液流经()时,

除和大分子的以外,血浆中的

、、和

一部分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中形成原尿;如果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则说明病变了。

(2):原尿流经()时,

全部的、大部分和

部分等会被重新吸收入回

血液中去,其余的就形成了尿液。如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则说明病变了!

(3):图中[4]、[5]、[6]合称为。

(4):形成尿的过程中,当血液流经[5] 时,

会发生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 ] 时,肾小管会对原尿中的有用成分进行重吸收。

(5):如果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填“高”或“低”),就会有一部分从尿中排出,形成糖尿。糖尿病的原因一般是胰岛所分泌的不足引起的,因而对该类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来治疗。23、反射是动物(包括人)通过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可分为和两大类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是的,而后者是的,并且一定要有的参与才能。

24、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因此人能对由语言、文字抽象出来的抽象刺激形成反射,而动物不能!

25、回答下面有关神经系统、神经调节等问题:(9分)

(1)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完成这种活动的结构叫。

(2)按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产生和传导的顺序,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效应器。

(3)在缩手反射中,当冲动传到效应器时,手即缩回(即屈肘)。屈肘时,手臂收缩的肌肉是_______(填“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来自肌细胞进行_______作用,氧化分解_____ 物释放的能量。

26、下面右边是一滴血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已知正常人红细胞的含量为(4.2-5.0)×1012个/L,白细胞为

(4-10)×109个/L,白细胞个体一般较红细胞大。请据图回答问题

(“[ ]”中填写序号,“”内填写文字。)(6分)

(1)图中[ ]是红细胞。它有的功能。某人经常精神不振,容易疲劳,

经血液化验,此人红细胞数目为3×1012个/L。据此判断此人患有_______症。这种病人应多吃一些含______和_______丰富的食物。(2)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

[ ]白细胞会穿过,

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机体

的这种免疫属____________免疫。

观察时这种血细胞最难被发现的,

这是因为。

(3)能加速止血和凝血是[ ] 。

(4)输血的原则是输给血,否则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的会凝聚成团,妨碍血液循环。

27、运动的形成,是以杠杆,以为支点,以为动力,并在的协调下,由多组肌群协作完成的。同时运动还要消耗能量,能量是来处于肌细胞通过分解获得的。

28、昆虫的发育分为和两大类;蜜蜂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过程是属于类型。

29、血缘关系越近的人结婚,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因此,我国婚姻法规定:禁

止。

30、人体内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结合成受精卵,她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后,在胚胎与子宫壁接触的部分形成,人们常说的“十月怀孕”,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40周里,通过和,胚胎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铭记母亲的恩情,尊重和孝敬母亲。

31变异可分为和两大类;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脸色变黑,这是由

引起的变异,而遗传物质(填“有”或“没有”)改变,(填“会”或“不会”)遗传给后代的。

32、生物分类的依据是:和。

33、双名法是创立的,其构成是第一个词为:第二个词为:。

34、通常所的非种子植物指的是、、,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种子植物是指、。从类型上看,银杏属于植物。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

36、根据动物体内有无可将动物分成和两大类。

37、最古老、最原始的动物是,因为它的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在生物圈中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是,最高等的是。

38、单细胞生物有哪些?

39、原始生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该条件是:诞生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因为原始大气缺少了这种气体,所以最早生产的原始生命是。

40、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其依据是在地层中的分布有一定的顺序的规律。

41、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是。

42、达尔文成功地运用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所在,该学说主要包含

了、、和四个中心。

43、通过研究认为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

和。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和。

44、人类进化家区分人和猿的标志为:。

45、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角色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如:一些细菌、真菌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体内,获得营养属于者;腐生细菌分解动植物尸体获得营养属于者;硫细菌等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者。

46、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很密切如:可利用制作泡菜、酸乳和青贮饲料,利用制作面包和馒头,还可用来,利用来酿醋,农村中又常常利用甲烷细菌来发酵。工业中又常常利用来提取青霉素。

47、传染病是由引起的,能在与之间或与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和的特点。

48、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和三个环节。切断其中任一环节,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49、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防御功能,包括和两大类。其中前者是,并对多种病原体都能起防御作用;而后者是,同时只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才具有防御作用。

50、请你正确区分病原体、传染源、抗原和抗体!

(1)、病原体:。

(2)、传染源:。

(3)、抗原:。

(4)、抗体:。

51、生态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由生产者、和组成;非生物部分由等部分组成。生产者即,能通过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的能量。消费者即,不能自己制造,直接或间接的以为食。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

和就流入动物体内。分解者即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

52、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

和。

53、生物系统中的和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但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也会通过不断积累,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

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5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初中生物会考必考知识点汇总

生物会考必考章、节汇总 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成分: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3、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四、食物网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申请精华)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1、细胞代谢: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酶的作用:催化作用 4、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方法: 加热:通过提高分子的能量来加快反应速度; 加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度;同无机催化相比,酶能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5、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6、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 倍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活性最高。7、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1 所示。 图一图二 图1 图2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之 后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变,如图2所示。 (3)pH值对酶促反应影响:刚开始反应速度随着pH值升高而加快,达到最 大值后反应速度随着pH值升高而下降。反应速率最大时的pH值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值。如图3所示。 图三图四 图3 图4 (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最终,酶因高温使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去活性,失去了催化能力。如图4所示。

8、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分析:1号与2号比较自变量为水浴加热,1号与3号、4号比较自变量为3号加入三氯化铁、4号加入肝脏研磨液(即催化剂种类) (2)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 (3)控制变量:自变量(实验中人为控制改变的变量) 因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 结果造成影响)。 (4)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 2、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3、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4、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5、ATP的功能:(1)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即直接能源)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计划

教研组会议研讨主题材料 八年级生物会考复习资料汇编 复习总方案 复习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目前各学校初二生物已陆续进入生物总复习阶段,若还简单地按课本来重复,难以提高复习效果。根据这2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生物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课本为基础,抓住主线,紧扣中心,强化训练,培养能力。 一、依靠《中考通》,制定复习计划 针对新形势下课改和考改的新特征,依据《中考直通车》上的理念与目标、原则与策略、结构与方式、内容与标准,以新课标的规定为标准,从知识与技能,向过程和方法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转移和体现。因此复习必须依靠《快乐中考》来确定内容和方案。 二、制定复习实施方案 1、确定复习目标:从复习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三个方面加以考虑,并制定三方面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2、考虑复习形式:复习大体有“讲”、“练”、“评”三种形式,具体要求是:①精讲:抓住本质,建立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②多练;科学选题,注意点面,强化训练;③细评:细致分析练习与试卷,指导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3、选择复习方法:可采用讲练结合、专题讨论、个别辅导等方法,并力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确定复习时间:各校按实际而订。从我校情况看,约从4月10号至5月上旬。

三、抓住主线,紧扣中心 1、以进化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教材内容来看,植物的主要类群、整个动物学部分以及第七部分遗传进化和生态学的知识,都是由进化这一主线贯串起来的。如第七部分三章的内容,以进化为主线,让学生明白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环境的变化又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从而理解这三章的内在联系。同时抓住由水生→陆生、简单→复杂、低等→高等的进化原则为主线,把各章内容连成一个整体,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各门(纲)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主要特征等知识。 2、以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或生活习性)相适应为主线,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教材中,植物的各类群、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知识,基本上是围绕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来探讨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的。老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这一原理举一反三,从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联想到它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从某种生物的生活环境推测其所可能具有的特征。如肺的结构主要由肺泡组成,肺泡壁和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要使学生懂得运用这一原理,从器官的结构特点联想到它的功能,或由器官的功能联想到它的结构特点。 3、以重点内容为中心,抓住复习知识的关键。如人体生理卫生中的“消化、循环、呼吸和排泄”等的内容都是要紧扣的“中心”,抓住这个“中心”,运用图表、投影和电脑等多媒体组织复习。 四、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1、以练为主,讲练结合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鲁教版修改稿)

专题一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厚度大约20千米。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 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 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及共生等。 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①生物适应环境:②生物影响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 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③环境影响生物:春江水暖鸭先知;葵花朵朵向太阳;春风 又绿江南岸。 ④生物依赖环境:鱼离不开水 7、生态系统 ①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 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最少的是营养级别最高的。 ③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是单向流动的、逐渐减少。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的光能, 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 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 种动态的平衡,称为生态平衡。 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 限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该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 量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 ⑥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态系统。 常见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 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 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专题二生物与细胞 9、显微镜的应用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便于用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画 图。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镜筒下降时,眼睛 一定要看着物镜;镜筒上升时,眼睛注视目镜。转动细准 焦螺旋,物像更清晰。 ④需要强光时可选择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需要弱光 时可选择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 ⑤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数目越少,体积 越大,视野越暗)观察材料要求薄而透明 (1)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_小;镜头越短,放大的倍 数越_大_。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_大_;镜头越短,放大的倍数 越小 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增大。 ⑥玻片移动方向和物像所在方向一致。 对光时,应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 当观察到的物象不清晰,要使物象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 到中央。 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 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 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10、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撕、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 1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如蛋白质、糖类、脂类和核酸 等和无机物,如水和无机盐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细胞 的活动需要统一的指挥和控制,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细胞核。细 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 片段叫基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总之,细胞是物质、能量、 信息的统一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仅植物具有)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 胞利用。(所有生物)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水、糖分等。其中的液体是细胞液 细胞质:可流动,并与外界交换物质 1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小长大,是 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关的。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 个细胞(细胞核最先分成两份,然后是细胞质,最后是细胞 膜和细胞壁)。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细胞分裂过程中 的明显变化)。 1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6、细胞分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 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作用) 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17、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八大)系统 →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六大)器官→植物体 18、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①根、②茎、③叶(属于营养器官)④花、⑤果实、⑥种 子(属于生殖器官)。 19、病毒的个体非常小,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 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生 活在活细胞中,因而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 菌病毒(噬菌体) 专题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 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产生孢子, 合称为孢子植物。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更适应陆地环境。。 22、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 叶的分化。(大气中90%的氧气来源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 根为假根。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检测空气污染程度而指示 植物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且具有 疏导组织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贯众、满江红。古代的蕨类植 物形成煤。 23、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必背)

2017年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必背) 2017年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必背) 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尿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不等于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为血液是红色的。 、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值的原理。 7、细胞板不等于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加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这个点昨天一摸理综就考了),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11、递质分兴奋行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1、单倍体,2,纯合子,3、位于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不等于染色体组型不等于基因组。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元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而染色体组型为44+XX或X、 1、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心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之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16、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②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17、遗传中注意事项:(1)基因型频率≠基因型概率。(2)显性突变、隐性突变。(3)重新化整的思路(Aa 自交→1AA:2Aa:1aa,其中aa 致死,则1/3AA+2/3Aa=1) (4)自交≠自由交配,自由交配用基因频率去解,特别提示:豌豆的自由交配就是自交。()基因型的书写格式要正确,如常染色体上基因写前面X 一定要大写。要用题中所给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48126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看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一定要到新学案上找相关练习之后才能真正掌握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各项生命活动(不能完成反射,反射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了的细胞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每个层次都要能辨别,做几个练习去巩固,下面是一些特例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4会判断低倍到高倍镜下细胞数目的计算?(新学案) 5学会移动载玻片?(新学案)。6目镜(10X)的放大倍数乘物镜放大倍数(10X)等于放大倍数(100)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要知道一些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细菌:能判断哪些生物属于细菌新学案上讲的更详细(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内容要点:共三点。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3.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表略,见笔记)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梳理: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不同生物间元素种类相同,但含量差别很大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能判断大量元素有哪些?微量元素有哪些?主要元素有哪些?等等 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Zn、Cu、B、Mo主要元素:C、H、O、N、P、S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数量(个数)最多的是H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鲜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乙液:0.05g/ml的CuSO4)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知识要点(全)

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1.运动的形成:①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其作用是支持、保护和运动; a.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 Ⅰ.骨膜中的成骨细胞对骨的修复与长粗有关,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 Ⅱ.骨髓,位于骨髓腔内及骨松质内,骨髓幼年时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为黄骨髓,无造血功能,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恢复造血功能;在骨松质内终身都有红骨髓; Ⅲ.骨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长长有关; c.骨连结: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三部分。Ⅰ.关节软骨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摩擦,增加了关节的灵活性,Ⅱ.关节囊的连接作用和关节周围的韧带增加了关节的牢固性。 d.骨骼:人体骨骼有206块骨构成,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部分。 e.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三大类群,有参与运动,维持体态,保护内脏器官,参与呼吸,排便,表达情感,维持体温等功能; ②运动的形成: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骨骼肌收缩受神经系统协调和控制,能量来源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7、动物的行为:指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动物的行为,如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散发出气味等;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①分类:动物行为分为:a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本能的行为,如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营巢孵卵、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b后天学习行为——由后天的生活经验、经历的积累、自身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即通过学习而来的),如语言,鹦鹉学舌、猴子投篮、小狗做算术等; ②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a取食行为;b领域行为动物用气味、姿态、鸣叫等方式保卫自己的领域的行为;如狗撒尿;c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之间;d防御行为动物为保护自己、防御敌害,更好的生存而进行的行为,如保护色可隐蔽自己(变色龙)或警告敌人(招潮蟹);e繁殖行为动物为繁衍后代而进行的两性的识别、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抚育后代的行为f节律行为有周期性的行为,如公鸡打鸣,鸟迁徙;g社群行为聚居的动物;蜜蜂、蚂蚁、猴子、狒狒等。

(人教版)2018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2020生物初中会考必背知识点

左:简单初中生(jd100cz) 中:简单好家长(jd100jz) 右:扫码领取名师视频课 2020 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 一、生物的七大特征★★★ (口诀:需呼吸,需营养,还能繁殖与生长,代谢废物要排出,细胞单位病毒殊,遗传变异普遍性,遇到刺激能反应)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为排尿、出汗、呼出气体等,植物以落叶、枯枝的形式带走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惊弓之鸟”、“望梅止渴”、“飞蛾补火”等,对于植物来说,如向日葵的向光性、“红杏出墙”、植物根的向地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孔雀开屏。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生物,能繁殖后代,但不具有细胞结构。 二、调查★

1.调查时,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当调查范围较大 时可采用抽样调查。 2.调查的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路线——调查——归类——整理。 三、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四、探究实验★★★ 1.六个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例如,在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据此设计两种不同的环境:干燥和潮湿(形成对照),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例如光设置为鼠妇喜欢的阴暗环境。 附加: 1.要保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是由探究的因素(变量)引起的,就要设置对照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 2.鼠妇的数目不能太少,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3.实验结果只取最后一次时间的结果,此外,计算全班各组最后一次结果的平均值或者一个小组多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求平均值,目的是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可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③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④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健康与环境 1.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2.传染病及传播三环节 (1)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并且能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及免疫性。 (3)传染病的传播三环节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所以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3.常见的传染病 人类的传染病,按照传播途径,可以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和性传播疾病等类型。 4.环境毒物和中毒 (1)环境毒物的概念 人类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进入人体后,能在人体内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作用,干扰或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功

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此类物质称为环境毒物。 (2)环境毒物的主要来源 人类与生态环境 l.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生物囤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依赖于生物圈。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人口的过快增长必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目前,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界可能提供的资源、能源之间,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土地和淡水的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由此造成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的局面。同时,人口的迅速增长,使我们的环境污染加剧。此外,人口的大量增加,还给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人们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 (1)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问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的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2)稳定的生态系统的特征 (3)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当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时,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能通过自动调节恢复平衡。但若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整理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 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 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 (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 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 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 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 (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 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neider)、施旺(Theodo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复习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11、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标本朝右上方 移动,在视野看到的物像朝左下方移动。 12、载玻片上写着…上下?,视野里看到的是… ?。方法:把写着…上下?的纸片左旋(或 右旋)1800。 1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 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4、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 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5、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生理盐水);制作(刮几下、涂 抹;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6、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7、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植物有)和线粒体(动、植物有)是能量转换器。 1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 基因。 20、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植物体无系统 2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 22、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 植物)。 23、疯牛病和克雅氏病是由一种结构改变了的蛋白质——朊病毒引起的。 24、苔藓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5、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 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最详细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 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一)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 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輕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薛、蕨类和种子輕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数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五、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七、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琪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门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 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白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

最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超详细)

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3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 (生物圈)。 4 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 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 7 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 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9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三、比较原核与真核细胞(多样性) (不是所有的鱼) 原核细胞 较小( 1—10um ) 无成形的细胞核, 核物质集中在 真核细胞 较大( 10--100 um )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有 细胞 核区 。无 细胞核 核膜,无核仁。 DNA 不和蛋白质结合 除核糖体 外,无其他细胞器 核仁。 DNA 和蛋白质结合成 有各种细胞器 植物细胞、真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无 真菌、植物、动物 染色体 细胞质 细胞壁代表 有。但成分和真核不同,主要是 放线菌、细菌、蓝藻、支原体 肽聚糖 四、细胞学说 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 内容: 1、一 细胞学说建 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基本: C 、H 、O 、N ( 90%) 大量 :C 、 H 、 O 、 N 、 P 、S 、(97%) K 、C a 、Mg 微量 : F e 、Mo 、 Zn 、Cu 、B 、Mo 等 元素 ( 20 种) 最基本 : C ,占干重的 48.4%, 生物大分子以 碳链 为骨架 物质 基础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 统一性 和差异性 。 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 无机物 化合物 有机物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