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绪论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日趋激化

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D.人类文明成果的最新发展

正确答案:A

2.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

A.无产阶级革命学说

B.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正确答案:D

3.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列宁得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程度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C.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D.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

正确答案:C

4.当人类即将迈人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它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B.其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具有广博的知识

C.它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D.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D

5.邓小平说过:“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B.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C.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D.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正确答案:D

6.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

A.强大生命力的根源

B.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正确答案:B

7.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中,最根本的属性是

A.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B.彻底的科学性

C.坚定的革命性

D.自觉的实践性

正确答案:B

8.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正确答案:A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

A.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回答

C.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回答

D.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回答

正确答案:A

10.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正确答案:C

11.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正确答案:C

1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在于是否承认

A.对立统一学说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正确答案:A

1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A

14.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

正确答案:A

15.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A

16.“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唯一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正确答案:B

1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

A.人类能够实在感知的自然事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正确答案:C

19.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正确答案:A

20.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正确答案:A

2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正确答案:D

22.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

A.意识来源于人脑

B.意识是连结主体和客体的中介

C.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正确答案:D

2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正确答案:C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

A.不存在静止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就是物质

D.物质就是运动

正确答案:B

25.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B

26.唯物主义运动观与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正确答案:D

27.“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一定基础和承担者

正确答案:B

28.“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B.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空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D.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空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正确答案:A

2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A.“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类威性盲观的先天形式

C.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

D.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正确答案:D

30. 2009年4月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记者对美国新财长盖特纳的访问,盖特纳把自己担任财长56天的“天”有意说成“年”,说成56年,说“感觉像过了好多年”。中国也有两句形容对时间的不同感受的话,即“度日如年”和“光阴似箭”。这说明

A.时间的长短由人的意识决定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正确答案:D

3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说明了

A.时间的客观性

B.时间的绝对性

C.时间的一维性

D.时间的无限性

正确答案:C

32.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科学的时空观,以下与其不相符合的选项是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空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

正确答案:D

3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正确答案:D

34.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了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正确答案:D

35.“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这是指

A.事物的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性的联系

C.事物的联系是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联系

D.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正确答案:D

36.系统与周围环境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系统不断与其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这说明系统具有

A.整体性

B.开放性

C.结构性

D.层次性

正确答案:B

37.亚里士多德说过:“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这说明,系统具有

A.整体性

B.结构性

C.层次性

D.开放性

正确答案:A

38.黑格尔说:“从人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这句话说明了

A.系统的整体性

B.系统的结构性

C.系统的层次性

D.系统的开放性

正确答案:A

39.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从哲学上讲,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

A.运动

B.发展

C.时间

D.空间

正确答案:A

40.新旧事物的区别在于

A.出现时间的先后

B.形式的新旧

C.力量的大小对比

D.同历史前进方向是否符合

正确答案:D

41.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正确答案:C

42.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比平时要多得多。其哲学启示是A.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意识具有能动性

D.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正确答案:A

43.辩证的同一是

A.指事物与其自身完全等同

B.不包含差别的绝对同一

C.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D.不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

正确答案:C

44.“因祸得福”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正确答案:B

45.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A.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矛盾的次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

正确答案:B

46.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引用苏轼的“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名言(苏轼的原文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来说明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惩治腐败的重要性。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含义是

A.量变引起质变

B.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D.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正确答案:C

47.唯物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正确答案:B

48.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认识事物的量

C.确定事物的质

D.把握事物的度

正确答案:D

49.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正确答案:C

50.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做一个整体

正确答案:B

51.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正确答案:C

52.马克思主义政党主张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这种政治主张的哲学依据是

A.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D.否定之否定原理

正确答案:A

5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正确答案:A

5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

A.既克服又保留

B.绝对的否定

C.不包含肯定的否定

D.外在的否定

正确答案:A

55.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正确答案:C

56.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

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正确答案:C

57.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使社会进一步稳定;社会进一步稳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使民生改善。从因果联系来看,这说明

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是无法区分的

C.原因和结果关系复杂多样

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D

5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哲学上反映的是

A.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B.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C.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正确答案:B

59.唯物辩证法认为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正确答案:D

60.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正确答案:C

61.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B.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真象是真实的,假象是虚假的

正确答案:A

62.错觉和假象不是一回事,下列关于错觉和假象认识正确的有

A.错觉一定是受假象迷惑的结果

B.假象和错觉都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错误认识

C.假象有可能是真实的现象,错觉一定是错误的现象

D.假象是客观的,错觉是主观的

正确答案:D

63.“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这段话表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正确答案:A

64.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过程的逻辑起点是

A.抽象

B.思维具体

C.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

D.实践

正确答案:A

65.归纳和演绎是人类认识最早、运用最为广泛的思维方法。其客观基础是事物的

A.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历史和逻辑的关系

正确答案:A

66.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A.客观性

B.必然性

C.本质性

D.稳定性

正确答案:A

6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正确答案:C

68.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A.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B.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的

C.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正确答案:A

69.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A.社会规律的历史性

B.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C.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D.社会规律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A

70.在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上,宿命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B.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夸大人的自觉活动

C.既否认人的自觉活动又否认社会规律的必然性

D.否认社会规律可区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正确答案:A

71.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正确答案:B

72.“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它说明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正确答案:B

73.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它有多方面的表现。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这说明,意识具有

A.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B.能动创造性

C.指导并通过实践改变、创造世界的作用

D.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正确答案:B

74.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B.根本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C.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D.表明意识活动与其他物质形式的同一性

正确答案:D

75.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

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是意识的内容

正确答案:C

76.“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从哲学上讲,社会发展过程的选择性是指主体

A.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己愿望的社会制度

B.对历史必然性的把握程度

C.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所表现的自主性、目的性

D.对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正确答案:C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7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群众观点

B.阶级斗争观点

C.生产力观点

D.实践观点

正确答案:D

7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客体是指

A.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外部自然界

D.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正确答案:A

79.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说明

A.客体即客观对象是人类认识的出发点

B.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D.认识的内容和模式是由客体提供给主体的

正确答案:C

80.在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正确答案:A

8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

A.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实现的

B.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C.精神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D.主体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所实现的

正确答案:A

8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正确答案:A

83.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以下选项中与这段话的含义不相符合的是

A.逻辑的式是人脑中固有的

B.主体用以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来源于实践

C.逻辑格式是合规律的实践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积淀而形成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正确答案:A

84.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实践高于认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效性

B.客观规律性

C.主体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正确答案:D

85.牛顿有一句名言:“假若我能比别人隙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这句话表明,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正确答案:B

86.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8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正确答案:B

8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反映的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

正确答案:C

89.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下列不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A.概念

B.推理

C.“表象

D.假说

正确答案:C

90.“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反映了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

C.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

D.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正确答案:D

91.“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从哲学上讲,这段话说明A.人的感觉是先验的

B.人的感觉从经验中来

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事物的本质取决于人

正确答案:C

92.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正确答案:B

93.“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哲学上讲,这句话强调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答案:B

9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B.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C.感性认识来源于感性具体,理性认识产生于理性具体

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正确答案:B

95.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变理论为现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决定性的环节是

A.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在观念中建构起实践改造所应达到的理想客体

C.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D.把理论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正确答案:B

96.真理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过程。真理最本质的特征是

A.客观性

B.主观性

C.绝对性

D.相对性

正确答案:A

97.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C.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辩证统一

D.实践标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B

98.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深化和发展

正确答案:D

99“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正确答案:D

100.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A.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C.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D.真理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

正确答案:A

101.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正确答案:D

102.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正确答案:D

10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的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正确答案:C

104.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谬误是主体自生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正确答案:D

105.人们为获得经济利益,不断毁林造田、开荒种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从认识论说,这表明

A.真理原则违背了价值原则

B.价值原则违背了真理原则

C.既违背真理原则又违背价值原则

D.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不能并存

正确答案:B

106.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

A.科学精神

B.人文精神

C.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D.创新精神

正确答案:C

10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是

A.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D.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正确答案:A

108.“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y卿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

A.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B.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

C.自由是必然的根据

D.自由是必然的限度

正确答案:A

109“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说明自由是

A.选择的随意性

B.活动的主动性

C.摆脱必然性

D.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正确答案:D

11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性概念,它是指社会发展的

A.两条不同的道路

B.两个不同的模式

C.两种不同的选择

D.两种不同的状态

正确答案:D

111.“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A.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B.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C.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D.进人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状态

正确答案:C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1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

B.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规律问题

正确答案:C

11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正确答案:D

114.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正确答案:D

115.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

A.唯物论与辩证法相脱离

B.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正确答案:C

116.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从哲学上讲,这句话说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确答案:A

117.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正确答案:C

118.社会生产方式是

A.社会关系的总和

B.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总和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正确答案:D

119.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是

A.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

D.生产力

正确答案:A

120.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A.通过生产发展水平表现出来

B.通过社会生产关系表现出来

C.通过社会制度表现出来

D.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

正确答案:A

121.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正确答案:D

122.恩格斯说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这说明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正确答案:B

123.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意识,在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现实的社会存在,但同时也会吸收、保留以往形成的某些思想材料,即“古为今用”;在形式上继承以往既有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又根据新的内容和条件加以改造、补充和发展,并增添一些新的形式,即“推陈出新”。这说明

A.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正确答案:D

124.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它A.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具有相对独立性

D.具有历史继承性

正确答案:A

125.错误的社会意识之所以错误,原因在于它

A.纯粹是主观臆想,其内容与客观实际毫无关系

B.落后于客观实际,不能对实践产生影响

C.是对社会存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D.脱离多数人的觉悟程度,不能为多数人所接受

正确答案:C

126.一个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

A.大多数赞成的意识形态

B.历史创造者的意识形态

C.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D.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正确答案:C

127.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人类

A.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

C.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正确答案:C

128.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A.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

B.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和劳动资料

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正确答案:D

129.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A

130.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正确答案:A

13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分工协作关系

正确答案:B

132.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既包括“骨骼系统”,又包括“血肉系统”,两者不可缺少。社会的“骨骼”系统是指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正确答案:B

133.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国家政权

B.政治法律思想

C.道德、艺术

D.政党

正确答案:A

134.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C

135. 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总则,这是继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宪法后,又一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一部重要的中国法律。这标志着

A.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

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C.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

D.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升华

正确答案:B

136.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统一体

D.文化和文明的统一体

正确答案:B

137.马克思指出,“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是指

设计学概论--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机械学工程学电子学经济学做理论研究。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美学民俗学传播学伦理学等进行研究。 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一、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1984年,出版了《机械化的决定作用》。 二、设计理论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 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 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琼斯的著作《装饰 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 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 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 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 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 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 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 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 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在 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法, 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 烈。他的《建筑的七暂明灯》他明晰地将 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生机盎然的作 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的精密物品对 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命,而机器象征 着死亡。 莫里斯的《小艺术》,他企图通过工 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 反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 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 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格罗佩斯设计 理论的复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 方式,使这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 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 础。 ●设计批评 ●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前者 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者则 是设计的历史。 ●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 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 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 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 批评。 ●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美 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 及艺术性意义。 ●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一 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 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为 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理 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理 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 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线 和空间。 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 自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 对美术风格史的研究、克利夫。 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 意味的形式”;以及美国罗斯的 《纯设计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 表性的体现主要是1953年由英 奇和格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 设计学校,其宗旨便是继续包 豪斯设计学校的未竟事业。 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 讨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 历史主义理论,设计中的历史 主义形成于19世纪,以遵从传 统为特征。最为著名的是欧文。 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理》。 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 为相似的另一种设计思潮是折 衷主义。折衷主义所主张的是 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 尽管折衷主义受到现代运动强 硬派的职责,但是它仍然成为 20世纪设计界的主题。 :设计批评:包括历史的批评、 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 的设计批评等。 在有关设计的艺术问题讨论 中,“趣味”这一概念与“美” 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 现状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 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设计 的饿经济性质和意识形态性 质,即设计的社会特征。 20世纪最伟大的人文学者:贡 布里希。 ●德国哲学家本赛对符号学在设计领 域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按照本 塞的符号学对象理论划分为四种对 象: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 和艺术对象,它们分别通过三种参

(完整word版)精细化学品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 1.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有哪些? 生产量不大;制造技术高;应用需要专门的知识;产品的市场寿命短、更新快;附加值高。 2. 精细化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实用性特征。 (2)技术密集程度高。 (3)小批量,多品种。 (4)生产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大,对资金需求量大。 (5)实用性、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销售利润高,附加值高的特点。 (6)产品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多采用间歇式生产工艺。 3.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能增进或赋予一种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的化学品 4. 精细化工产品的门类:日本:30类;美国:38类;我国:11类 1.农药; 2.染料;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4.颜料;5.试剂和高纯品;6.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7.食品和饲料添加剂;8.黏合剂;9.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化学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11.功能高分子材料 5. 助剂又分为: 印染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水处理剂、纤维抽丝用油剂、有机抽提剂、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农药用助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械及冶金用助剂、油品添加剂、炭黑(橡胶制品的补强剂)、吸附剂、电子用化学品、造纸用化学品及其他助剂等19个门类。 第二章基础理论 6. 物质间的溶解与共混规律有哪些? 一、极性相似相溶 聚合物与溶剂的化学结构和极性相似时,两者是相互溶解的。 二、溶解度参数相等相溶 内聚能,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非(弱)极性高分子材料,它与某一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相差不超过1.5时便相溶。 三、溶剂化原则 溶剂-溶质间作用力大于溶质间作用力时,溶质将发生溶解,含亲电基团的高分子易和含亲核基的溶剂相互作用而溶解。 四、混合溶剂原则 混合溶剂具有协同作用和综合效果。 7.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加入很少量即能显著降低溶剂(一般为水)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或其反作用),以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的一类物质。 8. 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有哪些?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双亲性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亲水基: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质。亲油基: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质 9.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有哪些?可以起乳化、分散、增溶、润湿、发泡、消泡、保湿、润滑、洗涤、杀菌、柔软、拒水、抗静电、防腐蚀等一系列作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思想认识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同时,我也认识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那什么又是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简而言之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众所周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一词,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对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家和万事兴”,安宁有序的工作生活,诚信公平的社会风气与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就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更是新时期农业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理所担当的光荣义务。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工作,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原理在中国运用的体现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

尹定邦__设计学概论_考题与答案

1、 * 西方美术史之父是谁?设计的概念是什么? 瓦萨里。设计是整体与局部的比例关系,局部与局部对整体的关系。由于明确了这种关系,才产生了这么一个判断:事物在人的心灵中所有的形式通过人的双手制作而成形。 2、**设计史家和设计批评家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 设计史家的关注点是设计的历史,设计批评家的关注点却是当代的设计作品。 3、* 设计批评理论的任务是什么? 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在这种情形中,设计批评追求的是价值判断。 4、*设计批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设计批评中,历史的批评与设计史的任务大致相似,二者都是将设计作品放在某个历史的框架中进行阐释,其区别只在于按今天的学科范围的划分:距当代20年以前的设计作品为设计史的研究对象,而当代20年里的作品则是设计批评的研究对象。所以,任何研究当代20年里的设计作品的学者,都会按学科规范被称作设计批评家而不是设计史家,这是因为作品与评价文章之间的历史距离太短,使得学者的批评比设计史家带有更强烈的流行语调。 5、什么是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 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的设计批评却不同于设计史。再创造性设计批评是确定设计作品的独特价值,并将其特质与消费者的价值观与需要相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种文学表现,评论文章本身便有独立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在事实上,它是将一种设计作品转换成了另一种设计作品,即文字的作品。它有文字的精巧和感染力,其文学色彩完全可以独立于所阐述的设计作品之外为人们欣赏。6、*什么是批判性设计批评? 批判性设计批评是将设计作品与其他人文价值判断和消费文化需要相联系对作品作出评价,并对作品的评价制定出一套标准,将这些标准运用到对其他设计作品的评价中去,它的重要在于作品价值判断。这些标准包括: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及艺术性意义。这些标准都是对设计的理想要求,在批评运用中基本上不考虑其合适与否,而是作为设计批评的理想标准。 7、**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一词等同19世纪的艺术批评吗? 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理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理安排的基本原则。这些视觉元素包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肌理、光线和空间;而合理安排就是指构图或布局。 8、*当代的“设计”一词的含义与19世纪前有什么不同? 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艺术批评家们在使用“设计”这一批评术语时,多少还强调它与艺术家视觉经验和情感经验的联系,而19世纪之后“设计”这一词已完成了个人视觉经验和情感经验的积淀,进而成为一个纯形式主义的艺术批评术语而广为传播。 9、什么是设计批评中的形式主义? 对现代设计来说,20世纪初的形式主义艺术批评家毫无例外地成了现代设计批评的先声。正如沃尔夫林在美术史研究上提出“无名的风格史”从而开了形式主义研究的先河,艺术批评家弗赖伊(1866~1934年)和贝尔(1881~1964年)在艺术批评中也倡导形式主义研究,他们所举的也是纯设计的旗臶。弗赖伊在《视觉与设计》(1920)一书中便提出艺术品的形式是艺术中最本质的特点,他着重于视觉艺术中“纯形式”的逻辑性、相关性与和谐性。而贝尔在1914年出版的《艺术》(1914)里引进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将形式与个人视觉经验及情感经验的联系程式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概念。贝尔用这一概念来描述艺术品的色彩、线条和形体,并暗示“有意味的形式”才是作品的内在价值。但是贝尔并没有能够规定出什么样的形式才是有意味的,他因此而给后世理论家的批评留下了伏笔。 10、形式主义批评的来源? 20世纪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对美术风格史的研究;克利夫?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以及美国罗斯(1853~1935年)的《纯设计理论》(1909)。罗斯的设计理论又是从森珀、里格尔和琼斯那里发展出来的。罗斯将谐调、平衡和节奏作为分析作品的三大形式因素,并致力于研究自然形态转换为抽象母题的理论问题,其对抽象形式关系的思考暗合了毕加索和康定斯基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作者:————————————————————————————————日期: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化工导论练习题+知识点

《化工导论》习题 第1章化工概述 1、请解释“化工”的含义,包括哪些内容? 化学工业,化学工程和工艺的总称或其单一部分都可称为化工 2、请说明“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3、请说明“化学”与“化工”的区别与关系。 化学学科属于理科,化工学科属于工科 4、请举例说明化工在国民经济中起什么作用。 化学与农业:化肥,农药,农膜;化学与医药:化学合成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化学与能源;煤,燃料,天然气;化学与国防:火药,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核潜艇:化学与人类生活:衣食住行 5、请列举5个古代化学加工方法。 酿酒,染色,制陶,制药,火药 6、请简要说明世界近代化学工业的状况。 无机化学工业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酸碱氯体系,煤化工趋于成熟带的有机化学工业发展,炼油工业已有一定规模,但只应用于燃料未与化工联系,高分子染料医药有所发展,但其规模尚小 7、请简要说明世界现代化学工业的状况。 20世纪化学工业飞速发时期,60年代是化学工业真正成为大规模生产主要阶段,合成氨和石油化工得到飞速发展,高分子化工品种基本配齐形成大规模化,精细化工逐渐兴起,精细率成为新的化学工业发展标志。 8、我国化学工业的三位先驱人物是谁,他们有何贡献? 范旭东:1914年与天津塘沽集资创办久大精盐股份有限公司,1917年创办永利制碱公司,1926年生产高质量三角牌纯碱 侯德榜:1921年在永利制碱厂担任技术员生产出优质碱,,用英文撰写“ 纯碱制造”1933年在纽约出版产生深远影响 吴蕴初:1923年创办天厨味精厂,1929年创办天原电化厂生产盐酸烧碱漂白粉,1934年创办天利氮气生产厂 第2章化工的科学基础 1、请描述化学工程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提出并发展单元操作 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各个二级学科相继问世 拓宽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后形成的新的交叉学科发展领域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

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

设计学概论-练习题以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一、选择题 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1设计文化学2人机工程学3设计美学4设计史学 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1波普运动2新艺术运动 3 绿色设计运动 4 装饰艺术运动 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ema( 符号) 。” 1 毕加索 2 贡布里希3索特萨斯4莫里斯 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1解构主义 2 抽象主义 3 立体主义4符号学 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1格罗佩斯2贡布里希 3 米斯4莫里斯 二、简答题 窗体底端 1.简述设计的目标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 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他在1860年至1863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于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5.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1.符号学理论。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简言之,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2.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3.解构方法。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4.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 5.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 1、(1)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无产阶级 (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美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基础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 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离异 C、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3、(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意义: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 4、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精细化工概论最终版

一、名词解释: 1、表面活性剂: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 2、结构两亲性:表面活性剂一般都是线性分子,其分子同时含有亲水性的极性 基团和亲油性的非极性疏水基团,因而使表面活性剂具有双亲性。 3、CMC: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4、浊点: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亲水性作用依赖于醚氧或其他氧氮等杂 原子与水的极性相互作用或氢键相互作用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降低至一定温度以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将分离出表面活性相,外观由清亮变浑浊,这个开 始变浑浊的温度就称为浊点。 5、克拉夫脱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种特性常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慢慢增加,但达到某一温度以后溶解度迅速增大,这一点 称为临界溶解温度,也叫作Kafft点,Tk或Kp表示。 6、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 油平衡值. 7、精细化率:精细化工产品的总值/化工产品的总值×100% 8、热塑性树脂:是具有受热软化、冷却硬化的性能,而且不起化学反应,无论 加热和冷却重复进行多少次,均能保持这种性能。 9、胶黏剂:凡是能将同种或不同种的固体材料粘接在一起的物质。 10、ADI(日允许摄入量):是指人一天连续摄入某种添加剂,而不致影响健康 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以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mg/kg ADI=MNL(最大无作用剂量)× 1/100 11、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 连续薄膜。(指特定的施工方法涂覆在物体表面后,经固化在物体表面形成有一 定强度的连续保护膜,或者形成具有某种特殊功能涂膜的一种精细化工产品。)12、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指分子中同时具有阴离子和阳离子基团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咪唑啉型、甜菜碱型、氨基酸型、磷酸脂型。 13、石油化学品:在石油开采及其制品的生产中,需添加多种化学品,这些化学 品对提高采油率,改进生产工艺,改善燃料油和润滑油的重量具有重要作用。统 称为石油化学品。 14、橡塑助剂:是指在橡胶、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能改善加工工艺或增进产品品 质并构成产品组分的辅助化学品。 二,简答题: (一)表面活性剂亲水性可以分为几类?它的性质如何? 答:应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否用于衣物洗涤去污? 答:不能。因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离解时生成的表面活性离子带 正电荷。水溶液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的吸附是极性基团朝向固体表面,吸附在带负电荷的固体表面,疏水基朝向水相,使固体表面呈“疏水”状态,通常不用于洗涤和清洗。 (三)热塑性酚醛树脂如何合成? 答:甲醛和苯酚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且甲醛和苯酚物质的量(摩尔比)的比小 于1,通过缩聚反应生成一种热塑性线性树脂即热塑性酚醛树脂。 (四)扩散理论是怎样解释粘接机理的?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

交卷时间:2018-02-13 10:27:58 一、单选题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 手中 D.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 得分:5 知识点: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C.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商品的二因素是()。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 使用价值和价值 C. 生产和消费

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的实现要靠()。 A.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C.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的本质是()。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 价值的表现形式 D. 流通手段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设计学概论复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2级设计专业) 《设计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设计的英文是( A )。 A、Design B、Deisgn C、Diesgn D、Dsiegn 2、产品造型设计主要从事工业产品如( B )、机械设备等外观造型设计等创意活动。 A、家居用品 B、电子产品 C、服饰衣帽 D、交通工具 3、( B )的出现,使人类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设计。 A、石器 B、陶器 C、青铜 D、铁 4、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是芝加哥学派的典型作品( D )年沙利文设计。 A、1901B、1902C、1903D、1904 5、宋代五大名窑中的( C )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 片”。 A、钧窑 B、汝窑 C、哥窑 D、官窑 6、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 D ),为汉武帝祖母使用,是汉代灯具的杰出代表作品。 A、牛灯 B、羊灯 C、树形灯 D、长信宫灯

7、在中国设计历史长河里体现着“满饰之美”的种类是( A ) A、青铜器 B、瓷器 C、漆器 D、清代家具 8、由著名设计家勒·柯布西耶营造的( D )教堂,成为现代教堂建筑的著名实例。 A.圣保罗 B.佛罗伦萨 C.圣彼德 D.朗香 9、佛光寺、南禅寺位于( A )省境内。 A、山西 B、河北 C、山东 D、河南 10、《金刚经》的( B )证验中国印刷技术的最早成就。 A、封面 B、扉页 C、目录 D、封底 11、瓷器上加印“”三角形,是代表( C )的等级符号。 A、一等品 B、二等品 C、三等品 D 、都不对 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商标出现于( B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3、《清明上河图》描绘的( D )汴京繁华的街景。 A、元朝 B、明朝 C、南宋 D、北宋 1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 B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5、《园冶》是明清园林建筑理论的重要书籍,作者是( B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 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

精细化学品的概述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综述 --种精细化学品的概述 【摘要】精细化学品化学合成始于1856年,由Perkin第一次合成出精细化学品苯胺紫。目前世界上人工合成化合物约1000万种以上。专用化学品是化工产品精细化后的最终产品,专用化技术是精细化工最重要的标志,专用化学品的附加值要比精细化学品高得多,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专用化技术,如:分离纯化、复配增效和剂型改造等技术。现代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工业的总称;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们越来越大的需求,精细化学品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一种精细化学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合成方法及用途进行综述,让人们更具体的了解精细化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合成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细化学品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粒子形成的分子,一种粒子具有极强的亲油性,另一种则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溶解于水中以后,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并提高有机化合物的可溶性。因此,表面活性剂在精细化学品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属于表面活性剂的一种,主要应用于洗涤方面,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及分类 1.1 国内外许多学者的专著对“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 Indust ry ) 和“精细化学品”( Fine Chemicals) 的定义都有论述, 并且不断地补充新的内涵, 它是发展的, 逐步趋于完善的。兹把各家论述的要点综述如下: (1)多品种、小批量; (2)采取分批方式间歇生产; (3)产品具有特定功能和特殊指标; 高纯度; 配方技术可以规定产品性能; 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4)生产规模小, 适宜柔性生产线; (5)高附加值, 商品性能强; (6)多数为终端产品, 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和消费; (7)投资小, 见效快, 利润大; (8)技术密集度高, 竞争激烈。生产精细化学品的行业, 通称精细化工工业, 简称精细化工。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产品以特定功能, 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的化学品, 称为精细化学品, 这是国内较为一致的意见 1.2 中国精细化工产品包括11个产品类别: 1.农药; 2.染料; 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 4.颜料; 5.试剂和高纯物质; 6.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 7.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8.粘合剂; 9.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化工系统生产的)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11.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包

设计学概论题库及课后习题

设计学概论题库及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一、选择题(黑体为答案) 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1设计文化学2人机工程学3设计美学4设计史学 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1波普运动2新艺术运动3 绿色设计运动4 装饰艺术运动 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 (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 (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 sema( 符号 ) 。” 1 毕加索 2 贡布里希 3索特萨斯4莫里斯 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1解构主义 2 抽象主义3 立体主义 4符号学 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1格罗佩斯2贡布里希3 米斯4莫里斯 二、简答题(课后习题) 1.简述设计的目标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 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他在1860年至1863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于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