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美国图书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 division of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翻译:白健

最近《关于事实检索的讨论》让我们思考什么才是检索的问题。除了文献检索,是不是还忽略了某些东西?检索知识交流版存在的意义与宗旨又是什么?获得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否比信息(文献)本身更加重要?

重读《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一文,开宗明义,信息素养是指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令人豁然开朗。该文内容翔实,表述清楚,思路缜密,是指导我们提高信息素质,提升检索能力不可多得的材料,特此全文转载,希望大家阅读过程中有所裨益。

目录(Index):

信息素养定义(Information Literacy Defined)

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素养和高等教育(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Higher Education)

信息素养和教学(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edagogy)

标准的使用(Use of the Standards)

信息素养及其评估(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Assessment)

标准,表现指标和成果(Standard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Outcomes)

附录一节选信息素养动态(Appendix I: Selected Information Literacy Initiatives)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撰写人(Developers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延伸阅读:

你具备信息素质吗?

《标准》原文及译文的pdf版本在该帖中找

我的检索感想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640 height=469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Snap2.jpg (645 X 473)" border=0 align=absmiddle> 一、信息素养定义(Information Literacy Defined)

信息素养是指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在当代科技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环境下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环境变得愈渐复杂,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着多样化的,丰富的信息选择。信息可以来自图书馆、社区、行会、媒体和互联网。越来越多的未经过滤的信息的出现使得它们失去了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另外,个人很难理解和评估以图片、声像和文本的形式存在的信息。信息的不可靠性和不断增加的数量对社会形成威胁。如果缺乏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大量信息本身并不能使大众从中汲取知识。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 set of abilities requiring individuals to “recognize when information is needed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locate, evaluate, and use effectively the needed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also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 of rapi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proliferat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Because of the escalating complexity of this environment, individuals are faced with diverse, abundant information choices—in their academic studies, in the workplace, and in their personal lives.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through libraries, community resources, special interest organizations, media, and the Internet—and increasingly, information comes to individuals in unfiltered formats,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its authenticity,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In addition,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through multiple media, including graphical, aural, and textual, and these pose new challenges for individuals in evaluating and understanding it. The uncertain quality and expanding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pose large challenges for society. The sheer abundance of information will not in itself create a more informed citizenry without a complementary cluster of abilities necessary to use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信息素养为一生学习奠定基础。它适用于各个学科、各种学习环境和教育水平。它可以让学习者掌握内容,扩展研究的范围,有更多主动性和自主性。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能做到以下几点:

☆决定所需信息的范围。

☆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严格评价信息及其相关资源。

☆把所选信息融合到个人的知识库中。

☆有效运用信息达到特定目的。

☆运用信息同时了解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范畴,合法和合理地获得和利用信息。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ms the basis for lifelong learning. It is common to all disciplines, to al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to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It enables learners to master content and extend their investigations, become more self-directed, and assume greater control over their own learning. An information literate individual is able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information needed

☆Access the needed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Evaluate information and its sources critically

☆Incorporate selected information into one’s knowledge base

☆Use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to accomplish a specific purpose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legal, and social issues surrounding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access and use information ethically and legally

延伸阅读:

今天你search了没有?

提问的智慧

二、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素养与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有关, 但对个人、教育系统和社会而言, 却又有着更广的内涵。信息技术的技能使个人通过对电脑、软件、数据库和其他技术的运用,从而实现各种各样学术性的、工作上的或个人的目标。具备信息素养的个人必然需要发展一些信息技术的技能。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related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kills, but has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the individual,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for socie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kills enable an individual to use comput-ers, software applications, databases,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o achieve a wide variety of academic, work-related, and personal goals. Information literate individuals necessarily develop some technology skills.

信息素养,虽然与信息技术的技能之间表现出显著的重复性,但却与之有区别而且是范围更

为广泛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技能会越来越多的与信息素养交织并支持它。一份来自1999 年的国家研究院的报告提倡信息技术中的”熟练”的概念并描述了信息素养,计算机素养和更广泛的技术能力之间的几个显著区别。这份报告注解的计算机素养指的是死记硬背具体的硬件和软件的运用, 然而“熟练地运用技术”则强调理解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把解决问题和判断思维运用到技术中。这份报告也讨论了信息技术的熟练性和中小学教育及高等教育所理解的信息素养的区别。概括这些区别就是信息素养强调内容、交流、分析、信息搜索和评估;而信息技术的”熟练性”则强调对技术的深入了解从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技能。

Information literacy, while showing significant overlap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kills, is a distinct and broader area of competence. Increasing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kills are interwoven with, and support, informa-tion literacy. A 1999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promotes the concept of “fluenc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elineates several

distinctions useful in understanding relationships among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uter literacy, and broader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The report notes that “computer literacy” is concerned with rote learning of specific hardware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s, while “fluency with technol-ogy”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concepts of technology and applying

problem-solv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to using technology. The report also discusses differences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luency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it is understood in K-12 and higher education. Among these are information literacy’s focus on content, communication, analysis, information searching, and evaluation; where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luency” focuses o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echnology and graduated, increasingly skilled use of it.

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比计算机素养指的死记硬背具体的硬件和软件的运用要求更多的智力,但仍是侧重于技术。从另一方面讲,信息素养是理解、搜索、评估和使用信息的智能框架。虽然这些活动可以部分通过熟练掌握信息技术,部分通过正确的研究方法完成,但最重要的是通过判断思维和推理完成。通过会利用技术而又独立于技术的能力,有信息素养的人启动、维持和延伸毕生的学习。

“Fluenc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y require more intellectual abili-ties than the rote learning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associated with “com-puter literacy”, but the focus is still on the technology itself. Information literacy, on the other hand, is an intellec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finding, evaluat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activities which may be accom-plished in part by fluenc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art by sound investigative methods, but most important, through critical discernment and reason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itiates, sustains, and extends lifelong learning through abilities which may use technologies but are ultimately independent of them.

延伸阅读:

Google搜索从入门到精通v4.0

三、信息素养和高等教育(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Higher Education)

培养毕生的学习习惯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通过培养个人推理和批判的能力,通过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方法的框架,高等院校为他们将来在事业上继续发展,做有知识的公民和社区成员奠定基础。信息素养是毕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能力把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在个人开始实习,接受第一个职位,在生活中担负更多的责任的过程中得到练习。由于信息素养提高了学生评价,管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几个地区性和学科性的认证组织把信息素养作为大学生教育的关键成果。

Developing lifelong learners is central to the mis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By ensuring that individuals have the intellectual abilities of reason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and by helping them construct a framework for learning how to lear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continued growth throughout their careers, as well as in their roles as informed citizens and members of communities.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 key component of, and contributor to, lifelong learn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extends learning beyond formal classroom settings and provides practice with self-directed investigations as individuals move into internships, first

profes-sional positions, and increasing responsibilities in all arenas of life. Because information literacy augments students’ competency with evaluating, manag-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it is now considered by several regional and disci-pline-based accreditation associations as a key outcome for college students.

不在传统校园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渠道使用信息资源。分布教学技术容许在不同地点和时间的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教学。通过远程教育增进信息素养的难处在于培养与在传统校园类似的对信息资源的学习经验。远程教育学生应具有和在校学生同样水平的信息素养。

For students not on traditional campus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are often available through networks and other channels,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permit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occur wh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are not in the same place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llenge for those promo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distance education courses is to develop a comparable range of experiences in learning about information resources as are offered on traditional campuses.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ies for distance learning students should be comparable to those for “on campus” students.

把信息素养融合到大学课程、学科与服务和管理中要求教员,图书管理员和学校领导之间的协作。教员通过讲课和引导讨论创造学习环境。他们也会鼓励学生探索未知世界,指导学生满足信息需要,并且观察学生的进展。大学图书馆员协调智力资源的评估和挑选;整理和维护图书馆馆藏并提供多种信息搜索工具;教授学生和教员信息搜索的技巧。学校领导应为这种协作和所有启动信息素养课程的人员培训和发展创造条件,筹划和维持信息素养课程。

Incorpora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across curricula, in all programs and services, and throughout the administrative life of the university, requires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s of faculty, librarians, and administrators. Through lectures and by leading discussions, faculty establish the context for learning. Faculty also inspir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unknown, offer guidance on how best to

fulfill information needs, and monitor students’ progress. Academic librarians coordinate th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intellectual resources for programs and services; organize, and maintain collections and many points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instruction to students and faculty who seek information. Administrators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collaboration and staff development among faculty, librarian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 who initiate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lead in planning and budgeting for those programs, and provide ongoing resources to sustain them.

四、信息素养和教学(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Pedagogy)

波伊尔委员会报告《重整本科生教育》建议了一些策略,可令学生积极“构思一个或一系列问题,积极地研究和有创造性地寻找答案,并具备阐述结果的交流能力。” 在此基础上构造的课程创造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不断询问,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点,判断思维是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有信息素养能力。

The Boyer Commission Report,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commends strategies that require the student to engage actively in “framing of a significant question or set of questions, the research or cre-ative exploration to find answers, and the communications skills to convey the results...” Cou rses structured in such a way create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where inquiry is the norm, problem solving becomes the focus, and thinking critically is part of the process. Such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quire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ies.

有了信息素养学生就会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因为他们可以利用多样的信息资源来扩充他们的知识,提出好的问题,增强判断思维能以应付进一步的自主学习。认识到信息素养不是附加到课程之上的,而是融入课程的内容、结构和顺序是掌握信息素养能力的基本要求。课程的融合可以增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诸如基于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证据的学习和质询式的学习)的影响。在教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运用基于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的学生可以比只通过讲课和课本知识更深层次的思考上课内容。要想完全掌握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学生必须经常使用能够使他们得以熟练使用来自不同地点和格式的信息来源的思考技巧,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责任感。

Gaining skill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multiplies th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self-directed learning, as they become engaged in using a wide variety of information sources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ask informed questions, and sharpen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for still further self-directed learning. Achieving competency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that this cluster of abilities is not extraneous to the curriculum but is woven into the

curricu-lum’s content, structure, and sequence. This curricular integration also affords many possibilities for furthering the influence and impact of such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ethods as problem-based learning,

evidence-based learning, and inquiry learning. Guided by faculty and others in problem-based approaches, students reason about course content at a deeper level than is possible through the exclusive use of lectures and textbooks. To take fullest advantag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students must often use thinking skills requiring them to become skilled users of information sources in many locations and formats, thereby increasing their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wn learning.

个人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获得他们要寻求的信息。第一种途径是利用信息检索系统。这种检索系统可以在图书馆里找到,或是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电脑访问的数据库里找到。另一种途径是运用一种合适的研究方法来直接观察现象。例如,医生、考古学家和宇航员经常利用物理实验来检测某种现象的存在。除此之外,数学家、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经常运用像统计软件或模拟器这样的技术来创造人为的环境用于观察和分析现象之间的作用。在学生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他们必须多次地查询,评估和管理从不同来源和运用不同学科性的研究方法所收集到的信息。

To obtain the information they seek for their investigations, individuals have many options. One is to utilize a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such as may be found in a library or in databases accessible by computer from any location. Another option is to select an appropriate investigative method for observing phenomena directly. For example, physicians, archae-ologists, and astronomers frequently depend upon physical examination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particular phenomena. In addition, mathematicians, chemists, and physicists often utilize technologies such as statistical soft-ware or simulators to create artificial conditions in which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of phenomena. As students progress through their undergraduate years and graduate programs, they need to have repeated opportunities for seeking, evaluating, and managing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 multiple sources and discipline-specific research methods.

相关教程下载:

信息素养与高校教师专业化

五、标准的使用(Use of the Standards)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为评估信息素养提供了一个框架。它延伸了美国学校图书管理员协会信息素养标准工作组的成果,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与中小学一样能列出信息素养

能力的机会,从而使得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相应的标准。以下列出的能力标准是教员,图书管理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确定可以证明学生具有信息素养的指标。学生也会发现能力标准很有用处,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指导他们决定怎样处理信息的框架。这会促使学生感到培养超认知的学习方法的需要,让他们认识到收集、分析和使用信息所需的明确的行动。所有的学生必须表现出这个标准中描述的能力,但每个人的能力会有高低快慢之分。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individual. It also extends the work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 Task Forc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thereby providing higher educa-tion an opportunity to articulate its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ies with those of

K-12 so that a continuum of expectations develops for students at all levels. The competencies presented here outline the process by which faculty, librarians and others pinpoint specific indicators that identify a student as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s also will find the competencies useful, because they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framework for gaining control over how they interact with information in their environment. It will help to sensitize them to the need to develop a metacognitive approach to learning, making them conscious of the explicit actions required for gathering, analyz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All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demonstrate all of the competencies described in this document, but not everyone will demonstrate them to the same level of proficiency or at the same speed.

另外,一些学科会在这个过程的某些环节强调对某些能力的掌握,因此在任何衡量机制下一些能力会比别的能力占更多的比重。因为每个标准都要求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回到上一步,修改搜索信息的方法,然后重复同样的步骤,许多能力会被多次使用。

Furthermore, some disciplines may place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mastery of competencies at certain points in the process, and therefore certain

compe-tencies would receive greater weight than others in any rubric for measure-ment. Many of the competencies are likely to be performed recursively, in that the reflective and evaluative aspects included within each standard will require the student to return to an earlier point in the process, revise the information-seeking approach, and repeat the same steps.

为了完全实现这些标准,一个机构应首先根据它的宗旨和教学目标决定信息素养会怎样改进学习和提高机构的效果。对教师员工进行培训是促使他们接受这个概念的关键。

To implement the standards fully, an institution should first review its mission and educational goals to determine how information literacy would improve

learning and enhance the institution’s effectiveness. To facilitate acceptance of the concept, faculty and staff development is also crucial.

六、信息素养及其评估(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Assessment)

以下的能力中包括五个标准和二十二个表现指标。这些标准侧重于各个水平高等教育学生的需要。这些标准列出一系列的成果来评估学生在培养信息素养上取得的进展。这些成果为教师和图书管理员根据各个机构不同情况制定衡量学生学习方法是提供了指导准则。除了衡量学生基本信息素养,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应一起拟定适用于不同学科的评估方法和策略,因为在这些领域中信息素养在知识创造、学术活动和出版过程有明显的作用。

In the following competencies, there are five standards and twenty-two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e standards focus upon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The standards also list a range of outcomes for assessing student progress toward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se outcomes serve as guidelines for faculty, librarians, and others in developing local methods for measuring student lea rning in the context of an institution’s unique mission. In addition to assessing all students’ basic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faculty and librarians should also work together to develop assessment instruments and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 particular disciplines, as information literacy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spec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knowledge creation, scholarly activity, and publication processes found in those disciplines.

在执行这些标准的过程中,这些机构应认识到不同水平的思考能力是与不同的学习成果相对应的。因此,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在评估这些成果中起决定性作用。例如,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高级”和“低级”思考能力在这个标准的成果指标中充分体现出来。我们强烈认为对适合于每种成果相关联的思考能力的评估标准应成为一个机构实施计划不可缺少的

一部分。

In implementing these standards, institutions need to recognize that different levels of thinking skills are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learning outcomes—and therefore different instruments or methods are essential to assess those outcomes. For example, both “higher order” and “lower order” thinking skills, based on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re evident throughout the outcomes detailed in this document.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assessment methods appropriate to the thinking skills associ-ated with each outcome be identified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institution’s implementation plan.

例如,以下成果解释了“高级”和“低级”思考能力:

“低级”思考能力:

成果二.二.2. 找出与所需信息的关键词、同义词和相关词。

“高级”思考能力:

成果三.三.2. 扩展初步分析,在更高抽象层次上建立新的假设。新的假设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

For example, the following outcomes illustrate “higher order” and “lower order” thinking skills:

“Lower Order” thinking skill:

Outcome 2.2.a. Identifies keywords, synonyms, and related terms for the information needed.

“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

Outcome 3.3.b. Extends initial synthesis, when possible, to a higher level of abstraction to construct new hypotheses that may require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教师、图书管理员和其他人会发现相互协作讨论评估标准对策划系统的,全面的信息素养教育方案是非常有用的练习。这个评估方案应推广到每个学生,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巩固现有的学习成果。评估方案也应让机构所在的民众了解信息素养对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和公民的贡献。

Faculty, librarians, and others will find that discussing assessment methods collaboratively is a very productive exercise in planning a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 This assessment program should reach all students, pinpoint areas for further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e learning goals already achieved. It also should make explicit to the institutio n’s constituencies how information literacy contributes to producing educated students and citizens.

我想买原文书

七、标准,表现指标和成果(Standard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Outcomes)

标准一: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有能力决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Standard One: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determines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information needed.

表现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s)

一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定义和描述信息需求。成果包括:

1.通过与老师交流,参与课堂讨论、学习小组、网上论坛来确定研究课题和所需信息。2.草拟一个主题,根据信息需求列出相关问题。

3.通过浏览广泛的信息来源来熟悉课题。

4.限定或修改信息需求以抓住重点。

5.确定可以描述信息需求的概念和术语。

6.认识到现有信息可以结合原有的想法、试验和/或分析来产生新的信息。

1.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defines and articulates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Outcomes Include:

a. Confers with instructors and participates in class discussions, peer workgroups, and electronic discussions to identify a research topic, or other information need

b. Develops a thesis statement and formulates question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need

c. Explores general information sources to increase familiarity with the topic

d. Defines or modifies the information need to achieve a manageable focus

e. Identifies key concepts and terms that describe the information need

f. Recognizes that existing information can be combined with original thought, experimentation, and/or analysis to produce new information

二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可以找到多种类型和格式的信息来源。

成果包括:

1. 了解信息是怎样正式或非正式地产生、组织和散布的。

2. 认识到把知识按学科分类可以影响获取的信息方式。

3. 找出以多种格式(例如多媒体、数据库、网页、数据、声像和书籍)存在的潜在资源的价值和不同之处。

4. 找出潜在资源的目的和用户,例如大众化的或是学术性的,当代的或历史性的。

5. 区分主要来源和次要来源,并认识到他们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用处和重要性。

6. 认识到信息有时要从主要来源的原始数据综合而来。

2.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identifies a variety of types and formats of potential sources for information.

Outcomes Include:

a. Knows how information is formally and informally produced, organized, and disseminated

b. Recognizes that knowledge can be organized into disciplines that influence the way information is accessed

c. Identifies the value and differences of potential resources in a variety of formats (e.g., multimedia, database, website, data set, audio/ visual, book)

d. Identifies the purpose and audience of potential resources (

e.g., popular vs. scholarly, current vs. historical)

e. Differentiates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s, recognizing how their use and importance vary with each discipline

f. Realizes that information may need to be constructed with raw data from primary sources

三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权衡获取信息的成本和收益。成果包括:

1.决定所需信息是否存在,并根据情况扩大信息搜索范围(例如图书馆际互借,利用其它地方的资源,获得图片、音像和文本)。

2.研究为了搜集所需信息和理解上下文而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或技巧(例如外语或学科性的)的可行性。

3.拟定一个现实的计划和时间表来获取所需信息。

3.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considers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acquiring the needed information.

a. Determines the availability of needed information and makes decisions on broadening the information seeking process beyond local resources (e.g., interlibrary loan; using resources at other locations; obtaining images, videos, text, or sound)

b. Considers the feasibility of acquiring a new language or skill (e.g., foreign or discipline-based) in order to gather needed information and to understand its context

c. Defines a realistic overall plan and timeline to acquire the needed information

四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重新评估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成果包括:

1.重新评估所需信息来澄清、修改和改进现有问题。

2.描述用来做信息决策和选择的依据。

4.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reevaluates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information need.

a.Reviews the initial information need to clarify, revise, or refine the question

b.Describes criteria used to make information decisions and choices

延伸阅读:

漫谈扩检与缩检

标准二: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得需要的信息。

Standard Two: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accesses needed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表现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s)

一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来查找需要的信息。成果包括:1.确定几种适宜的研究方法(例如实验、模拟和实地调查)。

2.研究不同研究方法的好处和适用性。

3.研究信息检索系统的规模、内容和组织。

4.挑选可以有效从研究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方法。

1.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selects the most appropriate investigative methods 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for accessing the needed information.

a.Identifies appropriate investigative methods (e.g., laboratory experiment, simulation, fieldwork)

b.Investigates benefits and applicability of various investigative methods

c.Investigates the scope, content, and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d.Selects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approaches for accessing the information needed from the investigative method 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二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构思和实现有效的搜索策略。成果包括:

1.草拟一个与研究方法相符的研究计划。

2.确定所需信息的关键字、同义词和相关术语。

3.挑选适用于学科或信息检索来源的控制性词汇。

4.运用恰当的信息检索命令构建搜索策略(例如对搜索引擎要用逻辑算子、截断舍位、接近性;对书籍要用索引)。

5.在不同的信息检索系统中实现这个搜索策略。这些信息检索系统拥有不同用户界面和搜索引擎和使用不同的命令语言、协议和搜索参数。

6.用适合于学科的研究方法实现搜索。

2.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constructs and implements

effectively-designed search strategies.

a.Develops a research plan appropriate to the investigative method

b.Identifies keywords, synonyms and related terms for the information needed

c.Selects controlled vocabulary specific to the discipline 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source

d.Constructs a search strategy using appropriate commands for the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selected (

e.g., Boolean operators, trun cation, and proximity for search engines; internal organizers such as indexes for books)

e.Implements the search strategy in various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using different user interfaces and search engines, with different command

languages, protocols, and search parameters

f.Implements the search using investigative protocols appropriate to the discipline

三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从网上或亲自获取信息。成果包括:

1.运用不同的信息检索系统检索格式不同的信息。

2.运用不同的分类法和其它系统(例如图书编目号码或索引)在图书馆查找信息资源或确定要亲自去查找的地点。

3.利用所在机构的专业化的网上或面对面的服务来获取信息(例如图书馆际互借、文件交付、专业组织、研究机构、社区资源、专家和行家)。

4.运用调查、写信、采访和其它的查询方式来获取主要的信息。

3.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retrieves information online or in person using a variety of methods.

https://www.doczj.com/doc/f1543155.html,es various search systems to retrieve information in a variety of formats

https://www.doczj.com/doc/f1543155.html,es various classification schemes and other systems (e.g., call number systems or indexes) to locate information resources within the library or to identify specific sites for physical explor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f1543155.html,es specialized online or in person services available at the institu-tion to retrieve information needed (e.g., interlibrary loan/document delivery,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stitutional research offices, community resources, experts and practitioners)

https://www.doczj.com/doc/f1543155.html,es surveys, letters, interviews, and other forms of inquiry to retrieve primary information

四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改进现有的搜索策略。

成果包括:

1.评估搜索结果的数量,质量和相关性来决定是否应该运用其他的信息检索系统或研究方法。

2.找出现有信息的不足之处,然后决定是否应该修改现有的搜索策略。

3.运用改进后的搜索策略重复以前的搜索。

4.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refines the search strategy if necessary. Outcomes Include:

a.Assesses the quantity, quality, and relevance of the search results to determine whether alternative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or investigative methods should be utilized

b.Identifies gaps in the information retrieved and determines if the search strategy should be revised

c.Repeats the search using the revised strategy as necessary

五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摘录,记录和管理信息和它的出处。

1.在不同的技术中挑选最合适于析取所需信息的技术(例如复制/粘贴软件、复印机、扫描仪、声像设备或探索仪器)。

2.建立一个信息组织系统。

3.区分引用出处的类型,熟悉不同出处的引用的组成部分和正确语法

4.记录所有相关的引用出处以备将来参考。

5.运用不同的技术来管理经过挑选和整理的信息。

5.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extracts, records, and manages the information and its sources.

a.Selects among various technologies the most appropriate one for the task of extracting the needed information (e.g., copy/paste software functions, photocopier, scanner, audio/visual equipment, or explor-atory instruments)

b.Creates a system for organizing the information

c.Differentiates between the types of sources cited and understands the elements and correct syntax of a citation for a wide range of resources

d.Records all pertinent citation information for future reference

https://www.doczj.com/doc/f1543155.html,es various technologies to manage the information selected and organized

延伸阅读:

如何有效搜索利用网络上的幻灯资源

标准三: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评估信息和它的出处,然后把挑选的信息融合到他(她)们的知识库和价值体系。

Standard Three: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evaluates information and its sources critically and incorporates selected information into his or her knowledge base and value system.

表现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s)

一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总结要点。成果包括:

1. 阅读原文,汲取要点。

2. 用他(她)们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思想,然后准确挑选数据。

3. 确定适合于引用的文字。

1.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summarizes the main ideas to be extracted from the information gathered.

Outcomes Include:

a.Reads the text and selects main ideas

b.Restates textual concepts in his/her own words and selects data accurately

c.Identifies verbatim material that can be then appropriately quoted

二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清晰表达并运用初步的标准来评估信息和它的出处。成果包括:1.检查和对比来自不同出处的信息旨在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正确性、权威性、时间性、观点或偏见。

2.分析论点或论证方法的结构和逻辑。

3.找出偏见,欺诈和篡改。

4.找出信息产生时的文化的、物质的或其它背景信息,并认识到上下文对诠释信息的影响。

2.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articulates and applies initial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both the information and its sources.

a.Examines and compares information from various sources in order to evaluate reliability, validity, accuracy, authority, timeliness, and point of view or bias

b.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logic of supporting arguments or methods

c.Recognizes prejudice, deception, or manipulation

d.Recognizes the cultural, physical, or other context with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was created and understands the impact of context on interpreting the information

三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综合主要思想来构建新概念。成果包括:

1.认识到概念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把它们组合成有论据支持的语句。

2.如果可能,扩展初步分析,在更高抽象层次上建立新的假设。新的假设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

3.运用计算机和其它技术(例如电子表格、数据库、多媒体和声像设备)来研究新概念和其它现象的相互作用。

3.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synthesizes main ideas to construct new concepts.

a.Recognizes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concepts and combines them into potentially useful primary statements with supporting evidence

b.Extends initial synthesis, when possible, at a higher level of abstraction to construct new hypotheses that may requir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c.Utilizes computer and other technologies (e.g. spreadsheets, databases, multimedia, and audio or visual equipment) for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of ideas and other phenomena

四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通过对比新旧知识来判断信息是否增值,或是否前后矛盾,是否独具特色。成果包括:

1.确定信息是否满足研究或其它信息需要。

2.运用有意识地选择的标准来决定信息是否抵触或证实来自其它出处的信息。

3.在总结所收集的信息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4.运用适合学科的方法(例如模拟器和实验)来检验现有的理论。

5.通过质疑数据来源,信息收集工具和策略的不足以及结论的合理性决定大概的准确度。6.把以前的信息和知识和新信息融合起来。

7.选择可以为主题提供论据的信息。

4.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compares new knowledge with prior knowledge to determine the value added, contradictions, or othe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a.Determines whether information satisfies the research or other information need

https://www.doczj.com/doc/f1543155.html,es consciously selected criteria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contradicts or verifies information used from other sources

c.Draws conclusions based upon information gathered

d.Tests theories with discipline-appropriate techniques (

e.g., simula-tors, experiments)

e.Determines probable accuracy by questioning the source of the data, the limitations of the information gathering tools or strategies, and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conclusions

f.Integrates new information with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knowledge

g.Selects information that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topic

五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决定新的知识对个人的价值体系是否有影响,并采取措施消除分歧。成果包括:

1.研究在文献中遇到的不同观点。

2.决定是否接受或摒弃新的观点。

5.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determines whether the new knowl-edge has an impact on the individual’s value system an d takes steps to reconcile differences.

a.Investigates differing viewpoints encountered in the literature

b.Determines whether to incorporate or reject viewpoints encountered

六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通过与其他人、学科专家和\或行家的讨论来验证对信息的诠释和理解。成果包括:

1.参与课堂和其它讨论。

2.参与以鼓励有关课程的主题讨论为目的的电子论坛(例如电子邮件、电子公告、聊天室)。3.通过多种机制(例如采访、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清单)征求专家意见。

6.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validate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hrough discourse with other individuals, subject-area experts, and/or practitioners.

a.Participates in classroom and other discussions

b.Participates in class-sponsored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forums designed to encourage discourse on the topic (e.g., e-mail, bulletin boards, chat rooms)

c.Seeks expert opinion through a variety of mechanisms (e.g., inter-views,

e-mail, listservs)

七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决定是否应该修改现有的查询。成果包括:

1.决定信息是否满足原先的需求,还是需要更多的信息。

2.评估搜索策略,适当地融合其它的概念。

3.评估现有的信息检索出处,如果需要可以包括其它信息来源。

7.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determines whether the initial query should be revised.

a.Determines if original information need has been satisfied or i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s needed

b.Reviews search strategy and incorporates additional concepts as necessary

c.Reviews information retrieval sources used and expands to include others as needed

延伸阅读:

搜索结果的评价

标准四:不管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团体的成员,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信息来实现特定的目的。

Standard Four: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individually or as a member of a group, uses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to accomplish a specific purpose.

表现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s)

一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把新旧信息应用到策划和创造某种产品或功能中。成果包括:1.重新组织信息使得它能支持产品或功能的用途和样式(例如提纲、草稿、摘要)。2.清晰明白地说明以往经验中可以帮助策划和创造某种产品或功能的知识和技巧。3.融合新旧信息,包括引用和直译,使得它能支持产品或功能的用途。

4.如有需要,修改电子文本、图像和数据的位置和格式,使得它们适合新的上下文。

1.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applies new and prior information to the planning and creation of a particular product or performance.

https://www.doczj.com/doc/f1543155.html,anizes the content in a manner that supports the purposes and format of the product or performance (e.g. outlines, drafts, storyboards)

b.Articulates knowledge and skills transferred from prior experiences to planning and creating the product or performance

c.Integrates the new and prior information, including quotations and paraphrasings, in a manner that supports the purposes of the prod-uct or performance

d.Manipulates digital text, images, and data, as needed, transferring them from their original locations and formats to a new context

二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修改产品或功能的开发步骤。成果包括:

1.把与信息查询,评估和传播过程有关的活动载入日志。

2.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和其它可以选择的策略。

2.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revis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the product or performance.

a.Maintains a journal or log of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seeking, evaluating, and communicating process

b.Reflects on past successes, failures, and alternative strategies

三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与别人就产品或功能进行交流。成果包括:

1.选择最适合产品或性能和受众的通讯媒体和形式。

2.运用一系列的信息技术应用软件来创造产品或功能。

3.结合设计和传播的原理。

4.采用一种最适合受众的风格与别人清楚地交流。

3.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communicates the product or performance effectively to others.

a.Chooses a communication medium and format that best supports the purposes of the product or performance and the intended audience

https://www.doczj.com/doc/f1543155.html,es a ran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creating the product or performance

c.Incorporates principles of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f1543155.html,municates clearly and with a style that supports the purposes of the intended audience

延伸阅读:

一段文字与对的反思!

标准五: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熟悉许多与信息使用有关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并能合理合法的获取信息。

Standard Five: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understands many of the economic, legal, and social issues surrounding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accesses and uses information ethically and legally.

表现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s)

一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了解与信息和信息技术有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成果包括:1.找出并讨论印刷和电子出版环境中与隐私和安全相关的问题。

2.找出并讨论与免费和收费信息相关的问题。

3.找出并讨论与审查制度和言论自由相关的问题。

4.显示出对知识产权、版权和合理使用受专利权保护的资料的认识。

1.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understands many of the ethical, legal and socio-economic issues surrounding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Identifies and discusses issues related to privacy and security in both the print and electronic environments

b.Identifies and discusses issues related to free vs. fee-based access to information

c.Identifies and discusses issues related to censorship and freedom of speech

d.Demonstrates an understand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pyright, and fair use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二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遵守与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相关的法律、规定、机构性政策和礼节。成果包括:

1.按照公认的惯例(例如网上礼仪) 参与网上讨论。

2.使用经核准的密码和其它的身份证来获取信息资源。

3.按规章制度获取信息资源。

4.保持信息资源、设备、系统和设施的完整性。

5.合法的获取、存储和散布文字、数据、图像或声音。

6.了解什么构成抄袭,不能把他人的作品作为自己的。

7.了解与人体试验研究有关的规章制度。

2.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follows laws, regulations, institutional policies, and etiquette related to the access and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Participates in electronic discussions following accepted practices (e.g. “Netiquette”)

https://www.doczj.com/doc/f1543155.html,es approved passwords and other forms of ID for access to information

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

维度一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了解信息以及信息素质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价值与力量。 指标: 1.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指标描述: a 了解信息的基本知识; b 了解信息在学习、科研、工作、生活各方面产生的重要作用; c 认识到寻求信息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了解信息素质的内涵。 指标描述: a 了解信息素质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质是个体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有效地获取、评价、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b 了解这种能力是开展学术研究必备的基础能力; c 了解这种能力是成为终身学习者必备的能力。 维度二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与范围。 指标: 1.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的信息源并了解其特点。 指标描述:

了解信息是如何生产、组织与传递的; b 认识不同类型的信息源(例如:图书、期刊、数据库、视听资料等),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c 认识不同层次的信息源(例如:零次、一次、二次和三次信息),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d 认识到内容雷同的信息可以在不同的信息源中出现(例如:许多会议论文同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e 熟悉所在学科领域的主要信息源。 2.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明确地表达信息需求。 指标描述: a 分析信息需求,确定所需信息的学科范围、时间跨度等; b 在使用信息源的过程中增强对所需求信息的深入了解程度; c 通过与教师、图书馆员、合作者等人的讨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信息的需求; d 用明确的语言表达信息需求,并能够归纳描述信息需求的关键词。 3.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考虑到影响信息获取的因素。 指标描述: a 确定所需信息的可获得性与所需要的费用(例如:有的信息是保密的,无法获取;有的信息需要支付馆际互借的费用); b 确定搜集所需要的信息需要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谈谈你对信息素养的理解;

1、谈谈你对“信息素养”的理解; 答:信息素养既是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信息素养又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它因该包括四个方面:: 1、具有较好的信息道德伦理修养 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在信息社会尤为重要,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较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的人。具体体现在: (1)爱护公共设备,不随意偷换鼠标和键盘。 (2)负责任地使用设备和信息。不随意删除系统软件,篡改计算机的设置,或故意删除、修改他人保存在计算机上的文件,甚至给计算机加设密码等;不制造不传播黄色的、反动的信息等;主动抵制黄、赌、毒、反动等不良信息的入侵。 (3)不非法复制软件和购买盗版软件。 (4)不制造和传播病毒。 (5)自觉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认识,不做黑客等。 (6)合作学习时注重集体、敬业精神。 (7)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法律法规。 (8)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做到网上文明聊天等。 2、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的态度 学生即使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不想用或缺乏使用的意识都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的态度,具体体现在: (1)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的意识,能快速判断所要解决的问题能否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 (2)使用信息技术的渴望。例如,遇到问题想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如果知道做某一件事情必须要利用信息技术,那么自己一定会积极参加;一有空就使用信息技术等。 (3)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例如,利用信息技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通过信息技术能知道更多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更高的层次等。 (4)使用信息技术能获得美好的享受。例如,利用信息技术能做更有趣更富想象力的事情;利用信息技术能更具创造力地完成任务;使用信息技术使自己感到很舒适等。 (5)能克服使用信息技术的恐惧症或消极影响。例如,由于害怕出错,使用信息技术时常犹豫不决;使用信息技术觉得枯燥和心烦,精神高度紧张;使用信息技术剥夺了与别人交流的时间;使用信息技术感到很困难;学习信息技术是浪费时间等。 3、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的人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这是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基础。各个国家对信息技术知识都作了很好的规定,我国在2000年11月颁布的《中小学生信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内容。从使用的角度和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学生必须具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包括: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目录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三、教学评价 四、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正文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读后感

《文献检索与利用》 课程论文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读后感 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姓名:郭明凯学号:20181102212 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这便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对于信息资源高速传递和当代科技迅速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召开了美国图书协会仲冬会议,会上审议并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这一能力标准的公布,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提供了规范与目标,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学习,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能力是我们当务之急,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方法之一。 感悟一:我国教育标准距美国还有一定差距 同样是对高等教育学生提出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从五大标准,二十二项执行指标对学生的能力标准做出规定:从最基本的获取信息的要求,到信息的融合、使用,最后到信息使用的合法性。能力标准的制定是从更高的一个层面即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美国对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理论框架是从宏观着眼,从微观着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公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侧重于绩效的评估而不是对某些信息技术和知识的掌握,强调信息技术以人为本的方法论和创新意识,定位明确,具有较好的操作性、科学性、前瞻性和普及性,强调传统的媒体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可见美国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经不是简单的使用计算机,“信

息素养能力”才是核心,这也是我们值得借鉴的。 感悟二: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首先能够获取信息 我们生活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时时刻刻与外界进行着沟通、交流、互动,同时也在时时刻刻获取着信息,这种信息,拥有一定的信息量是我们相互交流的基础,也是我们能够互相交流的前提条件,对于研究生的我们来说,获取信息往往认为是查阅文献,其实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单只有这一种,新闻媒体的报道,临床实践的积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获取信息的基本形式。 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要注意权衡其成本和收益,这种成本不只是金钱上的付出,同时也包括身体上、时间上的付出,为了获取一条重要的信息,得到一个重要的实验成果,生成一个未知的化学结构,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同时这样的信息会得到巨大的收益,有时我们之间的几句闲谈,也是信息的交互与传播,付出的很少,得到的信息价值自然也会很低,这便要权衡获取信息的成本与收益。 感悟三:获取信息要能够有效利用 这一标准对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只拥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还不够,我们还要拥有整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获取到的信息加以分析,融汇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对于文献的整理和运用,要能从所收集的信息中遴选出信息文本的中心思想,并能运用原始的标准来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在综述和评价信息当中具有创新理念。如写出高水平的信息文摘、构建新的假设所需要补充的信息、对新旧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等。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文献检索课程

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 文 献 检 索 课 程 学院:物理化学学院 专业班级:应用化学10-1 学号:311013030102 姓名:高凤丽

指导教师:宋文婷 [摘要]我国高校开展的文献检索课是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从信息素养含义和信息检索的含义的界定出发,提出了高校在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文献检索课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检索;信息素养;文献检索课 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和信息的时效性越来越强,半衰期日趋缩短,大学里所学习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因此,自学能力和终身受教育的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而信息素养正是赋予了大学生这种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时,就强调了以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知识”。只有具备了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去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才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顺利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文献检索课就是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方法课。然而,目前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开展现状和实际效果却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学信息素质教育有必要重新审视这门课程,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改进课程内容、方法和质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对高校提出的要求。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和本质 1989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ALA)对“信息素养”的含义作了界定:“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 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2003年9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召开了国际信息素养专家会议, 会议发表了“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社会”。会议认为如何使人们从Internet时代的信息和通信资源及技术中受益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宣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会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 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问题。同

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有的七个关键特征

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有的七个关键特征:独立学习能力;完成信息过程能力;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和系统能力;促进信息利用内在化价值;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批判性地处理信息;具有个人信息风格 信息素养首先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是传统个体基本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它要求个体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能够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能够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及处理并以此做出决策。 信息素养的培育有何重要意义? A.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中,生产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料,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充分检索和利用这些文献资料所包含的信息和知识,是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重要而有效手段。 信息检索就像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掌握并有效利用它,便能获得和利用人类的精神财富,并使其转化为社会物质财富,并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B.继承和借鉴前人/他人的成果,避名重复研究 科研人员在开始着手研究一项课题前,必须利用信息检索的方法来了解这个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前人或他人在此方面已经做什么工作,是如何做的,有何成果和经验、教训,还存在什么问题,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制订研究方案,防止重复研究,提高研究起点,降低研究过程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成本。 C.节省科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科研人员如果掌信息检索的方法,能熟练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无疑将大大缩短查询信息资料的时间,这等于增加或延长了科研人员的寿命,这是发展科学技术的一个巨大潜力。同时,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缩短科研周期,达到多出成果、早出成果的目的。 D.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劳动者不仅要有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有善于收集、加工、处理和应用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是当代大学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的信息素养之一,具备了这种能力,就可以说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基础,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在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掌握了索取知识的门径,使自己在接受新教育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更加顺利。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就是要求学生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新时空去探寻知识信息产生,传播和利用的规律,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加工、利用和创造知识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的内容 a)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如何自觉培育信息素养? 1.坚定树立现代信息观 逐步自觉形成时代的信息观,坚定决心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 2.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 编辑技术:Word 网络知识:网络资源利用电子商务 数据表格:Excel 数据库知识:Access VFP 多媒体技术:Powerpoint Flash 3.以数字化图书馆为家,置身于知识的海洋

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

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 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最先提出的,他认为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Bruce提出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有的七个关键特征:独立学习能力;完成信息过程能力;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和系统能力;促进信息利用内在化价值;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批判性地处理信息;具有个人信息风格。 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社会责任三方面表述,进一步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修养、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现在基本的共识是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其中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处理创新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处理创新能力就是能够有效的、高效的获取信息,精确的、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熟练的、批判的评价信息,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素养首先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是传统个体基本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它要求个体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能够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能够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及处理并以此做出决策。 信息素养的内涵 从信息素养基本概念和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内涵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素养是指把被动信息获取式教育观念转变为主动信息探究式教育观念的一种个人能力,信息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整合教育方式,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受教育者能力的发展。 (二)信息素养既是个体查找、检索、分析信息的信息认识能力,也是个体整合、利用、处理、创造信息的信息使用能力。 (三)信息认识能力体现为信息意识,信息使用能力体现为信息能力。所以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两个方面。 由此可知,大学生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构成。 大学生信息素养是在信息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性技能,属于底层技能;信息能力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高层技能。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构成了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又会对信息使用与信息处理过程具有反馈作用。信息使用和信息处理依赖于信息源所能够提供的信息量,在社会能够提供足够信息的情况下,个体在对信息的使用与处理过程中形成了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外在表现 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 (一)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 (二)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2017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育类专业课) 试题和答案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教育类专业课) 一、单选题 1. 【单选题】本课程提到,截止2014年3月底,全球域名总量排在首位的是(B)。【3 分】 A. 亚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欧洲 2. 【单选题】遇到火灾不该做的事(D)。【3 分】 A. 弯腰 B. 捂嘴 C. 往下逃 D. 往上逃 3. 【单选题】被动反应的预案不包括(D)。【3 分】 A. 快速到达现场 B. 救人 C. 疏散 D. 演习 4. 【单选题】本课程提到,西部贫困山区的学生与人大附中学生一同听课的过程中,西部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这种方式被称为(C)。【3 分】 A. 间接式培训 B. 直接式培训 C. 伴随式培训 D. 翻转式培训 6. 【单选题】根据本课程,英国妈妈的特点是(C)。【3 分】 A. 不报喜不报忧 B. 不报喜报忧 C. 报喜也报忧 D. 报喜不报忧 7. 【单选题】制定安全预案的误区不包括(B)。【3 分】 A. 事后反应 B. 事前防范 C. 预案不用记住 D. 预案仅是一个文件 9. 【单选题】本课程提到的慕课革命的创新特点之一(B),是指学生在网上听老师讲课,到学校与同学共同探讨并且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作业的模式。【3 分】 A. 直接课堂 B. 翻转式课堂 C. 伴随式培训 D. 间接课堂 11. 【单选题】下列属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工作方针的是(B)。【3 分】 A. 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B. 育人为本 C. 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 D. 统筹规划,分类推进 12. 【单选题】本课程提到,对人类文明进步起根本作用的是(C)。【3 分】 A. 朝代的更迭 B. 政权的替换 C. 技术发展 D. 人才的培养

大学生如何加强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如何加强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 班级:09人力资源管理(1)班叶惠玲学号:0907502106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也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 高中新课标强调了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事实上,在大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呢? 首先,作为21世纪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为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人才而努力,那么,我们就需要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而这首要工作就是了解什么是信息素养。而后就得意识到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继而分析造成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较低的原因,从而从学校和学生自身方面分别做出措施,改变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低下的现状。 1.信息素养的概述。 信息素养的概念常生育信息技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是体现现代科学的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综合范畴。信息素养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可以看出,信息素养的内涵丰富。根据问过的实际情况,从一下几方面来把握其内涵: (1).信息素养不但包括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技能,而且包括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信息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2)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它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如何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是每个社会成员终身追求的目标,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将纳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3)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底蕴(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下需要不同的人才。目前已步入信息化社会的时代,信息已经被当做是一种资源,一种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激烈的大环境下,传统型的人才已显落伍。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新经济形态已经崭露头角,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的飞速发展使“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成为共识。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小学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机等。(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方法。(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2)学会绘制图形。(3)学会给图形着色。(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3)学会收发电子邮件。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简单的多媒体作品。(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1)学会用LOGO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2)

信息素养概念比较及培养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信息素养概念比较及培养信息素养的概念是谁提出的社会已进入到 __络化时代,面对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量,人们犹如逆水行舟,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吸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就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弃儿。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必备能力,正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 信息素养最初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专家和机构都对其概念提出了新的看法。各个专家和机构对信息素养的具体界定会有所不同,但是其内涵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对信息素养的正确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涵盖多种信息源)有效地检索、评价和使用; 2.能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将有用信息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3.具有对信息进行主动鉴别,有区别地对待信息的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海洋。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洪流,培养好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但是人们生存于信息时代的当务之急,更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经之途。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入手: 一、基本技能 在人类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懂得读、写、算是人们能走天下的得意功夫,就象一个人懂得一门手艺,能够以此来为自己谋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身处信息时代,通讯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使用Inter的电子邮件功能、聊天室等与外界进行交流的能力,只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的世纪所抛弃,而永远地留在20世纪甚至19、18世纪。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教育工作者还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利用和传播的方法。 二、思考技能 这是信息素养三大能力的核心部分。过去,传统的教育重视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概念,而忽视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可能独立地思考、主动提出问题、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自我意识和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但最为重要、作用最大的还是学校的教育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方法:学科教育 1将大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渗透到社会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教育中。信息意识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进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的效应。教师要结合现实,以学科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交流传递和利用为出发点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2将大学生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渗透到伦理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教育中。教师应结合信息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如网络犯罪、对知识产权的侵犯等)以及信息化社会伦理规范的内涵及其构建等内容进行培养。

3将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大学生相应的技术应用和技能的掌握,并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中,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方法: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图书馆应该确立自己在校园网中文献资源中心、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信息素质教育中心的地位,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1图书馆是信息教育的最佳阵地。图书馆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信息环境优势以及信息技术优势决定了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也只有图书馆具有将此项工作整合起来的条件和基础。高校图书馆具有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学术能力,且有一定的信息加工,信息服务经验;加之设备基础较好,有的已经完成了自动化和网络化改造,电子阅览室、网络阅览室等已具规模,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2图书馆能针对师生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比如在校图书馆网站上发布文献检索网上通用指南,内容可包括互联网资源的利用指南、各类数据库检索方法、本馆正确使用指导、重要数据库介绍、著名网站的介绍及搜索引擎介绍等信息,供学生自由查询;还可以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立BBS、留言薄、电子邮件等方式接受用户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试题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

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的定义。什么是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简称IL)或称为信息能力、信息素质,是一种涵盖面较广的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是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能力。 在国外,信息素质归属于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也可追朔到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给美国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在未来十年中信息素养将是国家的目标。美国图书馆学会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89)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弄清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具有如何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你具备了这样一种信息处理能力,那么,你就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普遍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信息素养的内容。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养包括:①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②信息素养;③创新思维能力;④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⑤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要素。 美国高校和研究图书馆协会CRAL特别工作组要求学生应具备信息素养的6项指标: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鉴别信息及其来源;将检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有效地利用信息去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和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而现在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信息素质内容应包括:①工具素质,能使用印刷和电子信息资源的有关工具,如计算机、软件等;②资源素质,了解信息资源的种类、形式和查找、检索方法;③社会结构素质,掌握信息的社会地位、作用和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过程,如发表学术著作的过程(同行评议等等),信息机构与用户(服务对象)的关系;④研究素质,掌握利用信息进行有关科学的研究;⑤出版和传播信息素质,能利用文本或多媒体出版研究成果;⑥信息道德,信息创造、信息传播、信息使用、发表论文的道德准则。 信息素养的核心在于终生学习。 对于一般人来说,需要信息和知识,掌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竞争社会的本领。作为科研工作者来说,需要了解从事专业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而作为一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老化,也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达到胜任一名“知识传授工程师”的角色。而这一切,就是终生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素养的核心在于终生教育,终生学习使得个人、团体和国家达到他们的目标,并为实现共享利益而利用进化的全球环境中的新兴机遇。这帮助他们及其机构迎接科技、经济和社会的挑战,推进知识更新与创新,利用知识去创造财富,造福于人类。 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信息素养是伴随着终身学习而逐渐提高的,了解信息资源、检索信息资源、能够索取到所需的信息资源,并把其有效地利用或再去创新信息资源,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信息素养也是人们投身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有有了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把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我国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校要给全体学生创造一个信息教育的环境和条件,一是学生等得如何去找到解决和决策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知道如何去学习、去更新知识并重构个人的知识体系,进而使学生学会认知和创新,成为有创新意识和宽阔视野的高质量人才。二是学校必须培养学生为以后的后继学习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这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构成高校培养目标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图书馆则理应配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在提供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文献的有力保障的基础上,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把其作为各项工作的总目标为并之奋斗。 《文献检索课》就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最佳途经。自《文献检索课》诞生之日,就是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目标,又要促进条件目标。 解读一: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考试答案-(1921)

单选题(共 30 题,每题2 分) 1.根据本课程, ()比较重视国外专利。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2. 根据本课程,我国要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三位一体” 协同育人,其中“三位一体”不包括以下哪项?() A.地方政府 B.企事业单位 C.高等学校 D.中小学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3.根据本课程,马丁·特罗认为,()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 A.教授治校阶段 B.普及化阶段 C.精英教育阶段 D.大众化阶段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4.本课程提到,()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研方法。 A.文献研究法 B.比较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5.根据本课程,()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6.本课程提到,()是科学共同体取得社会信任的一个关键基础。 A.创新发展

B.有条理的怀疑 C.科研诚信 D.道德底线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7.研究可以把以前的经验变为有效的东西,随着实践工作的进行,人们会积累很多 经验。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验缺点的是()。 A.经验是此时此地的产物,有局限性 B.经验有惰性,引导人们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C.经验没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 D.经验的灵活性太大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8.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主要矛盾是()。 A.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 B.结构不合理 C.高等教育资源均衡问题 D.高等教育资源质量问 题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9.根据本课程,社会角色理论是跨学科的一个综合的一个行为科学理论,它是从()发展起来的。 A. 上世纪 70 年代 B. 上世纪 60 年代 C. 上世纪 50 年代 D. 上世纪 30 年代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10. 教育研究对教师来讲分为三个层面,为教学、教育和()。 A.思考 B.学习 C.治理 D.管理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11.()是创新发展的源头,是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A.基础科学 B.社会科学 C.技术科学

智慧树知 到《大学生信息素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大学生信息素养》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信息素养课程帮学员提升信息技能和素养,在学科竞赛、日常学习、毕业论文、学术研究等方面快速入门,得心应手。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一章 1、信息就是人们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 A:对 B:错 答案:对 2、信息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科学家香农。 A:对 B:错 答案:对 3、信息素养就是指一个人,他认识到什么时候需要信息,需要信息他怎么样有效的去检索到这个信息, 然后判断这个信息是不是正确的、可用的,以及怎样应用这些信息来为你服务的能力。 A:对 B:错 答案:对 4、信息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

A:对 B:错 答案:对 5、香农1948年发表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二章 1、§搜索引擎(SearchEngine)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A:对 B:错 答案:对 2、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0年1月创立于北京中关村,董事长兼CEO是马云。 A:对 B:错 答案:错 3、“百度”源于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A:对 B:错 答案:对

4、公交乘车线路查寻可以使用百度地图 A:对 B:错 答案:对 5、百度提供逻辑与、或、非检索,即可同时输入多个查询词进行检索。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三章 1、大学生信息需求包含多个方面:从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学科竞赛、择业求职、就业培训、职位选择、创新创业等 A:对 B:错 答案:A 2、搜索天气预报可以用百度所搜引擎 A:对 B:错 答案:A 3、谷歌、百度、雅虎都是搜索引擎。 A:对 B:错 答案:A 4、中国知网简称为CNKI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