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第三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第2节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实验说课稿 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省诸暨市应店街镇中的孟金良,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材 教学目标、教材实验分析、改进后实验过程、反思与评价这5 个方面进行今天的实验说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 节《地球的自转》,教学核心是地球的自转及自转方向、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该内容看似简单,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地球这个研究对象无法直接进行研究,必须通过建立模型,利用模拟实验来研究其本质和规律,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困难的就是模型的构建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 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3.能通过地球仪等模型对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进行解释。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型的构建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科学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树立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以上是本节课的三维目标。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本节内容对于学生而言,难点并非是知识的掌握,而是模型的构建和理解。能够构建和理解天体模型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是之后更好地学习地球的公转、月相等内容的前提。 三、教材实验分析 而本节课的教材只设置了这一个模拟实验来达成对地球自转方向、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知识讲解,这个模拟实验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编排问题。 1.教学内容的编排 该实验中的A、C 点刚好位于晨昏线上,B 点位于昼半球,学生在进行该实验模型 构建的时候已经开始思考昼、夜半球及其分界线的问题,并且为了更好地确定A、B、C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步练习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同步练习 一、 填空题 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__________ ,每年的 _____ 和 _________ (节气),太阳光 直射赤道,北半球的夏季是昼 _____ 夜 ,冬季是昼 _______ 夜 _____ 。 2.根据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 可以把地球表面划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南、北回归线之间为 _______ , ____ 和 之间为北温带, ______________ 以南 为南寒带。 二、 选择题 C ?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 .九月十日教师节 C. 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10. 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11. 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3. F 列节日中,当地昼夜悬殊最大的是()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 .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4.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5. 6. 7. A. 365天 B . 30天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C .三个月 D . 24小时 A.四季的变化B .昼夜长短C.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A.自东向西转 B .逆时针转C. 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 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昼夜更替 D .昼夜 顺时针转 D .自西向东转 3月21 日和9月23日前后 8. 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9. A. 23.5 ° S 和 66.5 ° N C. 66.5 ° S 和 66.5 ° N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A.昼夜 B .昼夜更替C. 昼夜变化 23.5 ° S 和 23.5 ° N 23.5 ° N 和 66.5 ° S D .昼夜长短的变化 A.有无太阳的直射 .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 .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科目地理设计者授课者 授课班级七年级授课时间课时数 第一课 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研究的内容是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包括地球自转,以及由此引起的昼夜交替和时差现象。地球公转以及由此引起的四季交替,五带的划分。本节教材知识点多,难点多,而且都是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建立起了地球的静态角度的知识,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度。本节教材涉及到的地理现象,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这给学生理解和接受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好在教材中很多内容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得到的自然现象,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课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树立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观点,逐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夜更替、时间差异。。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时 间 安 排 导入 [设问]请问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什么原因?提问、直奔主 题 思 考、 回答 设疑 激趣 明确学习1.了解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基本运动规律, 解析学习目标识记 明确 学习

目标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初步树立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观点,逐步养成实事 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学案展示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的自转造成了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也随着交替的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阅读课本P11图1.14“昼与夜”、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后完成下列问题: 1、何为昼半球?何为夜半球?为什么会分为昼、夜 半球?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天,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半球就 是昼半球;另一面未被照亮的半球就是夜半球。) 2、假设地球不自转,而是静止的,还会有昼夜之分 吗?那样地球上会造成什么后果?假设地球是透明的, 还会有昼夜之分吗? (没有,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将很热,未被照亮的部分将很寒冷,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如果地球是透明的,地球将永远是白天,没有黑夜。) (昼与夜的形成的两个基本要素) 3、教材中“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你能列举出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一些自然现象吗?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东边的地点时刻早于西边的地点)(时差原因) 4、归纳: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东边地点时刻早,西边地点时刻晚)。 活动二:教师演示有光照的转动着的地球仪,让学生找到北京、东京、纽约三个城市,比较它们的位置,分析: (1)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 (2)三个城市随着地球仪的转动昼和夜是怎样变化的? (3)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了哪个地方时间早?可见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 (4)教材P13图1.17,完成活动题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练习题

1.2 地球和的自转和公转 一、单选题 1.2012年奥运会开幕时间是北京时间7月28日3时12分,有关这次奥运会的正确判 断是() A. 奥运会开幕时当地正值冬季 B. 开幕时举办地正值晚上 C. 举办地点在北美洲 D. 举办城市在美国 2.读图,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此时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北极圈 D. 南回归线 3.北京时间(东八区)2016年2月7日22时,某工程师在长城站(西四区)参加了 央视春晚微信抢红包活动.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 2月7日22时 B. 2月6日22时 C. 2月7日10时 D. 2月8日10时 4.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同的特点是() A. 方向相同 B. 产生的现象相同 C. 周期相同 D. 围绕的中心相通 5.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卫星完成探月任务时,地球运 行在() A. Q4到Q1之间 B. Q2到Q3之间 C. Q3到Q4之间 D. Q l到Q2之间

6.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1年 D. 36小时 7.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更替 B. 不同经度的地方存在时间差异 C. 四季的变化 D. 太阳东升西落 8.英国伦敦和北京存在时差的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四季的划分 D. 五带的划分 9.当地球昼夜情况如图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 A点昼夜平分 C. 不利于我国南极考察队考察 D. 日照昼短夜长 10.潍坊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 光照情况,如下图,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A. B. C. D. 11.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的主要差异是() A. 降水的多少 B. 海陆位置不同 C. 气温的高低 D. 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 12.小王在某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阳光明媚,走在郊游的路上,但见漫山遍野 染上了新绿,傲寒的麦苗开始返青…”.据此判断,这一天应该在() A. 春分日前后 B. 夏至日前后 C. 秋分日前后 D. 冬至日前后

中图地理八年级上册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练习题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单选题 1.每年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日期是() A. 3月21日前后 B. 9月23日前后 C. 6月22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2.下列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 四季的变化 C. 一天24小时的划分 D. 昼夜交替 3.在下列节日中,揭阳市日出最早、正午时刻树木影子最短的是() A. 元旦 B. 春节 C. 国际儿童节 D. 中秋节 4.下列现象中可以证明地球自转的是() A. 太阳东升西落 B. 冬去春来 C. 热带气候炎热 D. 一年有365天 5.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令世人瞩目,你知道吗?在这里,每天国旗伴随太阳升起。 下列几个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 A. 元旦 B. “三·八”妇女节 C. “六·一”儿童节 D. 国庆节 6.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极圈 D. 南回归线 7.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8.同学们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福州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一天),其中 最接近冬至日的是() A. B.

C. D. 9.读“地球五带分布示意图”,五带中无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A. 热带和南温带 B. 北寒带和南寒带 C. 北寒带和北温带 D. 北温带和南温带 10.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小朋友惊叹,哈尔滨的圣诞节是白色的!因为在圣诞节这天, 哈尔滨飘起了美丽的雪花。他会这么惊讶的原因是() A. 澳大利亚四季如春,冬天也不下雪 B. 澳大利亚的小朋友从没有见过雪 C. 澳大利亚在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D. 澳大利亚非常干旱,不会下雪 11.北半球冬至日,下列城市白昼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 广州、北京、哈尔滨、南京 B. 哈尔滨、北京、南京、广州 C. 广州、南京、北京、哈尔滨 D. 哈尔滨、广州、北京、南京 12.2015年12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 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遥感卫星高分四号送入太空。此时地球运行的位置位于图中() A. ①与②之间 B. ②与③之间 C. ③与④之间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材习题解析 新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 自转活动 1.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 【答案】本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来验证昼夜交替的现象。 演示要领:左手拿地球仪底座,右手向外(右)拨动(自西向东)地球仪。 演示口诀:左手持球右外拨,自西向东细琢磨;不同角度定方向,北逆南顺不用说。 演示结果:多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现象记录下来:从赤道上空看,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答案】我们自古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日出开始了白天活动,日落时应结束劳作回来休息,通过一晚的体力恢复,以备第二天的劳作。这反映出人们在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昼半球时提供光和热,利于人们活动、工作;夜半球时人们活动因黑暗受限。由此可知,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的自转现象息息相关。

3.读图1.17,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答案】由图可知,两人是以对方的实际时刻互致问候的。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处于相对的两半球,昼夜和晨昏变化相反,图示时刻纽约已位于黄昏后,即将转入夜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晨昏线东边,旭日升起,处在昼半球范围内。 公转活动 演示地球公转,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参照图1.20,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答案】演示要领 (1)演示时,保证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2)演示时,确保地球仪的转动方向自西向东转动(逆时针转动)。(3)演示时,在光源固定的情况下,地球仪要围绕光源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移动。(4)注意观察,及时记录直射点(最亮点)的位置。以上实验选在暗室或晚上进行效果最好。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案

第五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 回归运动规律。 3.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学的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的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1.新课导入 引用毛泽东主席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提问学生这种情况能否发生。 讨论后给出明确结论:可以,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运动,从而引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 2.介绍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①借助地球仪演示“自转”,讲解概念: 提示学生注意地轴指向。 结论:自转是围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地轴倾斜,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提问学生) 结论: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则为顺时针 ③讲解地球的自转周期: 首先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已经自转了一周?引导学生思考。 结论:地球自转周期的度量需要一个超然于地球的参照点,这个参照点应当是固定不动的,故我们选择一颗离地球非常遥远的恒星,在地球上看来,恒星的位置似乎是固定不动的,以它为参照点算出来的周期即为恒星日。 ④运用地球仪和彩图册上的图,讲解地球自转的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画,注意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角速度的特征。结论: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线速度则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3.讲解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①演示地球仪和太阳代表物,提示学生观察地球公转轨道特征 结论:地球的公转是围绕太阳在转动,其轨道为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 个焦点上,导致地球有时离太阳较近,有时较远,从而引出近日点和远日点。 ②阅读表格“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提示学生阅读时注意在近、远日点时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差异。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练习题

1、2 地球和的自转和公转 一、单选题 1.2012年奥运会开幕时间是北京时间7月28日3时12分,有关这次奥运会的正确判 断是() A、奥运会开幕时当地正值冬季 B、开幕时举办地正值晚上 C、举办地点在北美洲 D、举办城市在美国 2.读图,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此时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3.北京时间(东八区)2016年2月7日22时,某工程师在长城站(西四区)参加了央 视春晚微信抢红包活动。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 2月7日22时 B、 2月6日22时 C、 2月7日10时 D、 2月8日10时 4.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同的特点是() A、方向相同 B、产生的现象相同 C、周期相同 D、围绕的中心相通

5.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2011年6月9日,嫦娥二号卫星完成探月任务时,地球运 行在() A、 Q4到Q1之间 B、 Q2到Q3之间 C、 Q3到Q4之间 D、 Q l到Q2之间 6.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1年 D、 36小时 7.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更替 B、不同经度的地方存在时间差异 C、四季的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 8.英国伦敦和北京存在时差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四季的划分 D、五带的划分 9.当地球昼夜情况如图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 A点昼夜平分 C、不利于我国南极考察队考察 D、日照昼短夜长 10.潍坊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 光照情况,如下图,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教案 宁远二中蒋军艳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设计的这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下面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整个高中地理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是课程标准中这一章的主要内容。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光照图的判别方法,分析理解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能将地球公转地理意义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直观图示和计算机动画理解和比较地球公转的规律性和地理意 义。 2、通过模拟动画,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与自主思考,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找出其中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2、通过合作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太阳公转所产生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难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应用到生活 四、教学方法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施教之初,在于得法。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节难点多,而且较为抽象,所以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利用生活中的地理常识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适当的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思维。 3、在知识的掌握上要使得学生学会去分析一些地理现象。 4、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空间思维的要求比较高,而传统的教学很难去很好地球的空间运动,为了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我这节课将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现地球的运动,从而能够掌握地球空间运动所带来的地理现象。 五、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就以上目标与教学理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分为如下几步。 七、教学过程

(完整版)地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练习题(附答案)

1.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 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 京时间可能是( ) A .接近7时 B .5时多 C .不到5时 D .7时多 2. 当太阳直射某地时:( ) A .该地此刻的区时为正午12点 B .该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C .该日是全年气温最高的一天 D .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3. 下面四幅地球自转位置示意图中,表示北京时间为上午10点整的是:( ) A .图① B .图② C .图③ D .图④ 4.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升旗时刻是:( ) A .北京时间6点 B .北京的地方时6点 C .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22点 D .此时东京时间为7点。 5.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 ) A .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B .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 .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D .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6.科幻小说《80天环游地球》一书中最后到达伦敦时比原来多出一天,这是因为 ( ) A .记载日期错了 B .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一致 C .东西方的日历不一样 D .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相反 7.当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最大时 ( ) A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 .北京昼夜等长 C .华北平原正是小麦播种的季节 D .广州白昼或黑夜达最长 读右图,完成8 ~ 12题: 8.图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地球自转 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9.二分日,图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 昼长相同且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10.某人测得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那么此 人测量的日期可能是 ( ) A .12月22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D .不存在这样的日期 11.若A 点的经度是160°E ,则E →D 附近的洋流名称应是( ) A .北太平洋暖流 B .北大西洋暖流 C .西风漂流 D .东澳大利亚暖流 12.若E 点经度为120°E ,那么A 点与B 点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 ) A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荒漠带 C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热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地球公转习题

1.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现象 B.季节变化现象 C.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D.昼夜更替现象 2.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3.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A.15小时 B.15分钟 C.1小时 D.1分钟 4.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即东经120°的时间)时,位于东经45°的某地的时间是() A.10月1日17点 B.9月30日22点 C.10月1日7点 D.10月2日4点 5.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 6.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B.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 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 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 7.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8.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A.3月20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9.当北京昼长大于夜长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赤道以南地区 B.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C.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D.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10.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11.有关昼夜长短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在温带 B.太阳直射在哪条纬线上,该纬线上的地区就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D.太阳直射在南北哪个半球,该半球就昼短夜长 12.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相等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回归线上 13.当我国东部某地(30°N,120°E)6月的一天正午,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农民正在() A.骑着马在牧牛 B.吹着风扇吃午饭 C.盖着被子进梦乡 D.围着火炉吃晚饭 14.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升旗最早的节日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15.12月22日前后() A.北半球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多 B.南半球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少 C.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D.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16.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一定是春暖花开 B.南半球一定是秋雨绵绵 C.全球昼夜平分 D.全球气温相同 17.如下图,当地球公转到B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自转教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地球自转》 主备人:刘艳红【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知道昼夜交替现象。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了解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神的力 量,从而对科学进行唯物论与无神论的教育。 2、通过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每天早晨我们起床上学,工作,晚上休息,有哪位同学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昼夜不停的更替呢? 学生:地球的运动。 教师:对是地球的运动产生的,地球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转,另一种是公转。那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二节地球运动的的第一种运动形式——地球自转。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教师:什么叫地球的自转呢? 学生:地球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就是地球自转 板书:(一)定义:地球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教师:地球自转有哪些特点呢? 板书:(二)地球自转的特征: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转动地球仪)地球是直着身子转动,还是斜着身子转动啊? 学生:斜着身子转动的。 教师:对。那么,它转动的中心是什么呢? 学生:地轴。

板书:1、转动中心:地轴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地轴真的存在吗? 学生:不存在。 教师,是的,地轴实际上不存在,只是人们假想的一根轴。从不同部位看地球地球自转,方向又是如何呢? 学生:自西向东自转。 教师归纳:从赤道上空看是自西向东方向运动,从南极上空看是呈顺时针方向运动,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可以总结为“南顺北逆”。但是都是自西向东运动。(在黑板上画图加以巩固) 板书:2、方向:自西向东,“南顺北逆”。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在不停的运动当中,那么它转一圈需要多少时间呢?速度是多少呢? 学生:24小时(一天) 教师:对,它转动一圈的时间是24小时(一天)。 板书:3、周期:24小时或1天 教师: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那么昼夜交替现象怎么形成的,下面我一起来学习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板书:(三)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教师:通过在书上的知识学习,我们知道,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光线照射的一面是白天,相反是黑夜。(拿出地球仪和手电筒)我们来演示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的实验。 实验过程:首先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的位置,并做好记号,然后一个学生拿着手电筒,另一个同学转动地球仪,大家一起观察中国所在位置的昼夜交替变化。 教师:(实验结束)同学们都观察仔细了吗?现在你们找到昼夜更替的原因了吗?是什么呀? 学生:由于地球的自转。 板书:1、昼夜更替 教师:对,正因为地球在不停的自转中,使得昼夜在不断的更替当中(24小时),假如地球不自转,还会有昼夜更替吗? 学生:不会。 教师:其实,如果地球不自转,依然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只是这时候的时间不再是一天24小时了,而是一边半年是白天,一边半年是黑夜。因为地球除了在不断的自转之外还在不停的发生公转。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12页,大家来齐读一下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学生:齐读。 教师:大家读完了,现在你们得到答案了?其实标题的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但是读完这篇材料后,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呢? 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师:总结与展望;这告诉我们,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和努力,有时还要与错误势力作斗争,甚至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坚持真理,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十分可贵,然而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系也只不过才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份子而已,高中的时候老师会详细跟同学们说,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与老师共同探讨。 承转:因为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所以住在位置相对偏东的人比偏西的人先看到日出,也就是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早,这就引起了时间差异,即时差。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案(详案)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规律及其意义; 2.基本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够读懂地球 自转和公转的各种示意图,会画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能利用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 近日点,远日点,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空间概念的建立。 四、课型:单一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教授法,演示法。 六、安排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尊敬的为人毛泽东同志在他所作的《送瘟神》当中有一句是这样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我想请一个同学告诉我,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揭示了一个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回答,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2分钟) 大家来看我手上这个地球仪,这中间有一个连接北极点和南极点的固定点,波动这个地球仪,看,是不是好像中间有个轴,而这个地球是不是在绕这个轴转动呢?是的,这种地球地球自身的转动就叫做地球的自转,这个轴呢,就叫做地轴,这是一根假想的轴线,现实中是不可能真的存在这么一根轴线对吧?不然那得是多大一个轴啊!还有大家要记住,地轴是永远指向北极星的。 知道了地球的自转,我们都知道任何物体的转动都是有方向的对不对?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西向东” 很好(用地球仪演示),现在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地轴作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那么大家来看这个正在转动的地球仪,我们从北极点看去(这是将地球仪放低,拿下讲台给同学们看)她的转动方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逆时针转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doc

必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为下面的内容---了解这些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②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2.能力目标 ①实践能力: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 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示意图 ②读图分析能力: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 能用相关的图准确解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 点的位置。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观,认识到宇宙的一切物质都处在运动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施教之初,在于得法。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节难点多,而且较为抽象,如果应用传统教学,不太便利,所以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1.通过教具(地球仪)和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根据课文来分析、归纳、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 2.借助多媒体动画,结合课本插图来解释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 3.运用多媒体动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目的:使用多媒体动画,将教材静态信息加工成动态信息,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生动直观的画面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强烈的求知欲,为攻破难点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引用毛泽东主席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提问学生这种情况能否发生。 讨论后给出明确结论:可以,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运动,从而引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 (这样引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参与意识)2.介绍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训练题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训练题: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相同特征是() 右图表示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的情况。回答2~3题 2、此时最接近我国下列的哪个节日?() A、端午 B、元旦 C、清明 D、春节 3、再过六个月,我们黄冈的地理现象或事实正确的是() A、河流进入汛期 B、昼短夜长 C、日出时间逐渐 变晚 D、春暖花开 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读图完成4~6题。 4、亚运会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哪两点之间() A、CD轨道之间 B、DA轨道之间 C、AB轨道之间 D、BC轨道之间 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A点时,广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不能确定 据报道,2012年4、5月间,我国渔民在南海某地(东经117°、北纬16°)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受到了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维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 我国渔政船从甲地立即前往事发地点进行处理。结合下图,回答6~7题。 6、我国渔政船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应该选择的前往方向在致是()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正南方向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季节一天中甲处比丙处先日落 B、该季节四点均是昼夜平分 C、甲丙两点时间相同,此时也同时看到日出 D、丙丁两点先看到日出的是丁 2012年7月28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判断回答8~9题。 8、伦敦奥运期间,该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出现极昼 9、伦敦当地时间晚上8时将举行隆重的开幕式,而我国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时间已是第二 天凌晨4时,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 B、海陆位置不同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10、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完整版)地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练习题(附标准答案)

1.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接近7时 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 2. 当太阳直射某地时:() A.该地此刻的区时为正午12点B.该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C.该日是全年气温最高的一天D.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3. 下面四幅地球自转位置示意图中,表示北京时间为上午10点整的是:() A.图①B.图②C.图③D.图④ 4.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升旗时刻是:() A.北京时间6点B.北京的地方时6点 C.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22点D.此时东京时间为7点。 5.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A.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D.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6.科幻小说《80天环游地球》一书中最后到达伦敦时比原来多出一天,这是因为()A.记载日期错了B.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一致 C.东西方的日历不一样D.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相反 7.当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最大时()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B .北京昼夜等长 C .华北平原正是小麦播种的季节 D .广州白昼或黑夜达最长 读右图,完成8 ~ 12题: 8.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地球自转 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 A.4个B.3个C.2个D.1个 9.二分日,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 昼长相同且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A.4个B.3个C.2个D.1个 10.某人测得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那么此 人测量的日期可能是() A.12月22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 C.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D.不存在这样的日期 11.若A点的经度是160°E,则E→D附近的洋流名称应是() A.北太平洋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西风漂流D.东澳大利亚暖流12.若E点经度为120°E,那么A点与B点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 A.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荒漠带 C.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用箭头画出此时照射地球的太阳光线,及地球自转方向 (2)这一天是:____月____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点附 近。 (3)A点此时的太阳高度______。B点正午的太阳高度_______。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案(详案)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规律及其意义; 2.基本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够读懂地球 自转和公转的各种示意图,会画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能利用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 近日点,远日点,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空间概念的建立。 四、课型:单一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教授法,演示法。 六、安排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尊敬的为人毛泽东同志在他所作的《送瘟神》当中有一句是这样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我想请一个同学告诉我,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揭示了一个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回答,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2分钟) 大家来看我手上这个地球仪,这中间有一个连接北极点和南极点的固定点,波动这个地球仪,看,是不是好像中间有个轴,而这个地球是不是在绕这个轴转动呢?是的,这种地球地球自身的转动就叫做地球的自转,这个轴呢,就叫做地轴,这是一根假想的轴线,现实中是不可能真的存在这么一根轴线对吧?不然那得是多大一个轴啊!还有大家要记住,地轴是永远指向北极星的。 知道了地球的自转,我们都知道任何物体的转动都是有方向的对不对?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西向东” 很好(用地球仪演示),现在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地轴作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那么大家来看这个正在转动的地球仪,我们从北极点看去(这是将地球仪放低,拿下讲台给同学们看)她的转动方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逆时针转动!”

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练习题

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综合训练 知能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地球自转360°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 C.地球自转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各处都相等 D.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在南极上空观察为逆时针 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都相等B.地球上任何地点自转线速度都相等C.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D.角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3.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B.在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快C.地球公转角速度处处相等D.地球公转线速度并非匀速 4.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正圆,公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叫1恒星年 B.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比远日点小 C.从地球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是一致的,都是逆时针 D.地球在近日点时,黑龙江省正值夏季 5.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B.地转偏向力对气流和水流的作用明显 C.由于地转偏向力很小,所以对气流、水流的影响不大 D.由赤道两侧向两极运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都向西偏转 6.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圈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为66°34′ B.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90° C.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D.在日照图上(侧视图),晨昏圈平面与地表太阳光线垂直,但不通过地心7.关于地方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C.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5分钟 D.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总晚于偏西地点的地方时 读下图判断8~12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小学自然教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目的要求 1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自转 和公转的方向、时间 ; 明白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根据日月星辰的视运动推想地球的运动)。 3 、通过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前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用乒乓球、铁丝 制成的小地球仪(在北半球处粘一个小纸人)。 2 、挂图或 投影仪――地球的自转(标示地轴、自转方向、阳光及昼夜),地球的公转。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 、提问:( 1 )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2 )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南天的星座(例如猎户座)在天空中是怎样移动的?北天的星座呢?( 3 )伴随太阳的东升西落,发生了什么现象?( 4 )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2 、你认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转( 1 )讲述: 关于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有的同学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动形成的,有的则认为是地球自己转动形成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意见。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以前,人们凭肉眼直接观察,一直以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时由于太阳绕地球转动形成的。后来,人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思考,认识到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形

成的。谈话:明明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 动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未联想一些熟悉的现象: ①当你坐在快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房子等物体会怎样?(向后移动)②你们坐过船吗?在船上怎样知道 船是否在行驶?怎样知道船在向哪个方向行驶?如果看船上的物体能发现吗?为什么?( 3 )讲解:当我们随同车、船一起运动的时候。会看到车、船以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 ; 同时,通过观察车、船以外的景物的运动状况,可以判断我们乘坐的车船的运动情况。( 4 )提问:已当看到船舱外的 景物是静止的。这说明什么?①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在向前 移动,这说明什么?②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在快速地向后移动,这说明什么?( 5 )讲述:我们可以根据物体间相互运动的关系,推想地球的运动状况。( 6 )讨论:①通过观察,我们看不到大地在动。据此能说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吗?为什么?(如果把地球比做宇宙中的一艘大船,我们便是这艘大船上的乘客,只看“船”或“船”上的物体,是不能判断地球这艘大船动或不动的。)①怎样才能判断地球动或不动呢?(要看地球以外的天体的运动情况)②通过观察可以知道, 地球以外的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现象,也就是说都在自东向西运动。这说明什么?(地球在自西向东运动)③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总是循环出现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地球在转动)④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从看到太阳正 南到再次看到太阳正南,相隔时间大约是多少?( 24 小时)这说明什么?(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24 小时)( 7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 转动,这个分析是正确的。现在,人们可以乘火箭、航天飞机离开地球,从宇宙空间观察地球,看到地球确实在转动。(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