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坚 幸福中国

中坚 幸福中国

中坚  幸福中国
中坚  幸福中国

中国人的幸福感指数

平南县委党校梁忠坚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辉煌的成果。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所以我国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是硬道理”现实仍然适用,但“增长”不能是“硬道理”,我们需要的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由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现时发展的指针。它在十七大被写进了党章。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益。因此我们不但需要GDP,更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下面我和大家谈谈我国民众的幸福感指数。主要内容

一、中国的GDP

二、有关幸福感和幸福感指数

1、概念

2、我国的国民幸福指数

3、幸福指标分类和解析

4、国际上常用的幸福指数的计算与测试工具

5、影响国民幸福指数的因素

6、对“幸福指数”的某些误读

三、幸福指数在政策上的意义

四、政府应该怎么做

一、中国的GDP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中国于1985年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GDP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1986年完成和公布了GDP指标。1990年还以3878亿美元排在世界笫10位,2000年以1,0808亿美元超过意大利排在世界笫6位,接下几年又分别超过法、英、德三国,2010年中国GDP毫无悬念地超过日本,排在美国之后,跃居世界第二。GDP虽排老二,却大而不强,据世界银行200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21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人均GDP排名在124位。事实上,除了人均指标在世界排名靠后,中国在医疗、教育以及环境等较多领域仍比较落后。以医疗为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等综合性评估排名,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倒排第4位。

1、GDP“失衡”的增长

多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受“唯GDP论”影响,把过多的资源用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既影响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也制造了财政饥渴,还迫使地方政府想方设法拉高财政收入,从而直接影响居民收入。结果使居民收入赶不上GDP,更赶不上财政收入迅猛的增长。目前,我国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虽位居世界前列,但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长速度却不能与之匹配。公开数据显示,1978-2007年间的GDP年均增长速度是9.8%,居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是7%,居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8.8%。居民收入增速不仅低于GDP增速,还低于消费支出增速。根据盖洛普公司自1994年开始在中国进行的消费者调查,在1994年-2004年的十年间,中国消费者的总体满意度先升后降,与GDP的增长变化并不同步。这就是所谓的“幸福悖论”现象,它引起了人们对经济与幸福之间关系的反思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学部委员程恩富认为,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改善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衡量经济发展程度与经济实力,不只是看GDP指标,首先应看民众收入多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及“幸福感”的高低,这体现了GDP的含金量。否则,单纯的GDP增长是毫无意义的,此种GDP对公众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

2、中国需要“人性化的GDP”

2010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提到了“包容性增长”这个词。这是一个包含“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等深意的新概念,这被认为是中国领导人在“调整、酝酿新的发展战略”的重要信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容包括公平正义体现核心价值、调节个税缩小贫富差距、形成成熟的公共生活领域、实现“共同治理”、扩大内需重在引导居民消费等几大方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五大目标,其中居民收入较快增加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居民收入分配改革,以及居民收入预期指标的设计,在“十二五”规划中已有具体明确的指标,特别是要根据建

议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要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步这一重要原则,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制定了具体目标。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在一次谈话中表示,“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

事实上,伴随着中国各地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出台,期待幸福感与经济指标“比翼齐飞”的民意正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出来。最近各地相继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纷纷透出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幸福感”信号,构建幸福城市、提高国民幸福指数被各地列为主要奋斗目标。

2011年1月16日,北京市长郭金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十二五”期间,北京地区GDP年均增长目标规划为8%,比“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低1个百分点;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目标也为8%,比“十一五”规划目标高两个百分点。同样是两个8%,一降一升。对此,郭金龙表示:“降低我们的发展速度,有利于我们的结构调整。”这意味着在“十二五”期间,北京居民收入终于有望追上GDP的增长速度了。

广东省提出“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具体包含促进城乡居民增收、降低失业率、完善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等若干要求。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今后,每年省里都要做几件改善民生的实事,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实事做好了,人民群众就很温暖,幸福感很强。”

尽管山东省“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目标由“十一五”期间的13.1%下调至9%,但要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而且争取农民收入增幅更高一些。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率先将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指标“基尼系数”写入“十二五”规划,制定了降低基尼系数的路线图,并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期间要求“农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5%”。

四川省2011年“两会”提交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1年全省GDP增长预期目标是12%,并首次提出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

在武汉市“两会”上,刚刚履新的武汉市代市长唐良智提出,未来5年,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努力建设人民幸福城市。建设“幸福武汉”要成为“十二五”时期武汉市的主要目标之一。

而正如学者所言,从“藏富于国”到“还利于民”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而从长远来看,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区域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也是今后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内生力的最原始的助推点

因而,有评论认为,“重视GDP的增速的同时,不忘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民众‘幸福感’,只有这样‘人性化的GDP’,才会被最广泛的民众所接受和喜爱。反哺民生,让大众尽享发展红利之举,这种人性化的GDP,才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才是人们幸福感的坚实保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吕本富指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多年,使我们积累了大量

的社会财富,也使我们改善民生、增加投入有了可靠的资金保证。今后如何以GDP的增长来推高民众的幸福指数,让民众收入、幸福感与GDP的增速获得同步提升,检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智慧。”也有学者强调,纠正GDP崇拜并非意味着中国会完全放弃这一经济指标,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方式。中国转变发展方式不会以放弃经济增长为代价,而是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并解决积累问题,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地健康发展。

二、关于幸福感和幸福感指数

1、概念

何谓幸福感(以下叫幸福)和幸福感指数(以下叫幸福指数)?幸福(Happiness)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而幸福指数(National Happiness Index,简称NH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环境、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居民生活与幸福水平的指标工具。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在国际社会,这个刚刚出现的标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

1)起源

“幸福指数”最早20世纪70年代是由南亚的小国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不丹在40年以前还处于没有货币的物物交换的经济状态之下,它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现在已经超过印度等其他国家,在南亚各国中是国民平均收入最多的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排行榜中也大大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成为第一位。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说到旅游,不丹不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而是采取了一种限制规模的旅游发展模式,从来不在国际上搞大型的促销宣传。不丹限制入境旅游者的总数,实行“高质量、高价格、全包价”的做法。政府对旅游经营者制定了《工作手册》,对旅游者有《行为规范》。虽然不丹每年从旅游业获得的收入仅300万美元,但足以保持旅游业稳定发展,而对社会自然的影响则很小。

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世界银行主管南亚地区的副总裁、日本的西水美惠子对不丹的这一创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完全受经济增长左右的政策往往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难以自拔。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相同的问题,但是我们决不能悲观。因为“世界上存在着惟一一个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之源,并取得成功的国家,这就是不丹王国。该国所讴歌的‘国民幸福总值’远远比国民生产总值重要得多。

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

模式的幸福指数。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人们也普遍认为:幸福指数,是体现老百姓幸福感的“无须调查统计的”反应;是挂在人民群众脸上“指数”。

2)幸福指数的内涵

在考察民众的幸福指数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让人们对自己的主观幸福状况做出直接的评价。这种思路和作法,对考察个体幸福体验可能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于揭示隐含在幸福感之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心理现象则是没有多大帮助的,因为,幸福体验的个体特征决定了不同个体的幸福感具有不同的含义,幸福体验的文化差异特征则决定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群体的幸福感含义也不尽相同。在歧义丛生的幸福概念下考察幸福指数,也就失去了对幸福感进行描述和比较研究的基础,因而也就失去了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现实价值。

国外早期的幸福指数研究者,从一开始就对这一“陷阱”保持了足够的警惕。他们宁可将幸福感界定为满意感,以确保幸福指数研究的可操作性。于是,总体生活满意感和具体生活领域满意感(例如,经济状况、工作状况、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休闲活动、居住环境等)成为考察幸福感的主要指标。这种研究思路明显受到了上世纪中期风头正劲的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对幸福感的考察被置于个体对自身生活需求满足程度的认知评价基础之上。这一研究取向基本主宰了半个多世纪的幸福指数研究。另外一些研究者试图从情感体验来把握幸福感,幸福感被等同于快乐感。由于情感因素较多地与心理健康联系在一起,因而这一研究取向也被赋予了较多的心理健康色彩。还有一些研究者则将视野投向了个体潜能的发挥与价值实现,他们将个体的自我实现程度作为衡量人们幸福感的核心内容,自主、环境驾御、个人成长、生活目的、自我接受等与个人价值密切相关的要素成为幸福感的重要成分。在他们看来,价值感是幸福感的核心。

总起来看,不同的研究取向从特定的侧面揭示了幸福感的部分特征,但也都存在着各自的缺憾,这一点已经被国外的一些研究者所意识到,因此近年来出现对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但迄今仍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我们认为,幸福指数研究首先应当超越“幸福”这个概念,从研究渊源和研究目的出发,可以将幸福指数视为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在主观生活质量的层面上,我们对以往的幸福感研究加以整合,提出了体验论幸福感的观点。根据这一观点,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体验论幸福感的含义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从形式方面讲,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并不是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状态,而是基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反省而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正向心理感受。

从内容来讲,幸福感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存在状态。这种体验到的存在状态,不仅受到个体所处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而且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幸福感是一种个体的心理体验,但幸福指数反映的则是一种社会事实,或者说社会现象,它体现的是一般民众或特定的社会群体在特定时期主观生活质量的变化程度。按照这样一种研究思路,我们采取逻辑

分析与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编制了适合当前我国民众幸福体验的测量工具及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包含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成长发展体验、社会信心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人际适应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家庭氛围体验等维度。每个维度可以根据一定的准则赋值,在此基础上加和汇总可以得到反映特定时段民众幸福感水平的分数。如果我们以某一年对民众幸福体验抽样调查的所得的平均分数作为基点值,将其它年份抽样调查的平均分数与之相比,就可以得到体现民众主观生活质量变化程度的幸福指数。

幸福体验能否成为一种切实的政策目标,关键在于政策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民众的幸福体验。在以往的幸福感研究中,研究者们曾经提出了一种幸福感的人格决定理论。按照这种理论,人们的幸福感比较稳定地受到人格特质的影响。例如,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外向和神经质这两种人格特质对幸福感影响极大,外向性格与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而神经质则与消极情感相关显著。如果这种解释成立,那么民众的幸福感则很大程度上由个体的人格决定,政策干预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但另外一些研究者对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研究时却发现,国家或地区的富裕程度与民众的幸福感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大致在0.60-0.70之间。尽管这一研究结果并不能推断人们的收入和所拥有的财富决定着他们的幸福感水平,但是它至少可以启发我们:一个国家能够为民众提供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与该国民众的幸福体验息息相关。而民众所具有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恰恰是政策可以关注并能够发挥作用的。在我们这样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政策选择必然是人民利益至上,在各项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必然把为民众谋幸福、为民众提供尽可能优越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作为社会发展所遵循的价值标准。当前,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都集中体现了政策制定中所坚持的这种价值取向。

2、我国的国民幸福指数

类似GNH这样的尝试,在国际社会已经有多种,例如“绿色GDP”、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标,英国的“国内发展指数MDP”(MDP,该指数扣除了为抵消社会和环境成本而耗费的开支,考虑了长期的环境损毁和自然资本贬值,肯定了为确保谨慎投资和贸易平衡进行的一系列经济调整,反映了收入增加1英镑对穷人的意义要大于富人的事实,计入了家庭劳动的价值)等等。这些指标的创设,反映出单一GDP指标的局限性,也昭示着人类自身的新需要。中国的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幸福指数、群众满意度等新的评价指标,总的来看虽然有点简单,但这件事做起来总比不做强。”中科院院士程国栋在2010年年初,就提出了一份《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建议国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一套“国民幸福指数”的评价体系。

2004年,中国人均GDP已经是1270美元。1980年以来,中国的GDP以年均9.3%的高速度增长,在东亚创造了新的经济奇迹。经济成就举世瞩目,而整体的人文发展情况却呈现出与GDP增长不协调的逆态势。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15%,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系数超过0.4的社会失衡临界点。

根据荷兰Erasmus大学的RuutVeenhoven教授对中国3次幸福指数的调查,中国1990年国

民幸福指数为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数据表明,即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并不能保证国民幸福的持续增加。

今后我国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新的统计内容。这是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他表示,推出这些指数,用以适应各方面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人文这方面的需求。

国家统计内容的系列新面孔表明,目前,衡量我国情况的指标已经从单纯的经济指标,逐步扩展到环保指标、制造业指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标上。人们对幸福的关注度逐年增强,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中国社科院的最新调查显示,2005年72.7%的城乡居民感觉生活是幸福的,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对于幸福指数,每位专家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大都体现在追求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以人为本等词汇上。在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市统计局局长崔述强就曾公开表示,今年北京将开展幸福指数的研究,推出一套幸福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和谐社会指标评价体系中,将“幸福感”作为衡量北京社会和谐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他指出,市民对生活境遇、工作境遇等的满意度都可能成为幸福指数。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名也曾表示,原有的收入等“硬指标”已无法反映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心态差别。提出“幸福指数”这个概念,正在把原来追求的“GDP至上论”转向更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这体现了当前执政理念的变化”。

附录: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近日公布了2009年度《幸福星球报告》,哥斯达黎加荣膺世界最幸福、最环保的国家。中国内地排名第20位,中国香港则位列第84位,美国排在114位,幸福指数比伊拉克及伊朗都更低。前10名国家中有9个来自拉美。其中哥斯达黎加高居榜首,人民对生活满意度为8.5分(最高10分,即85%的居民满意),幸福指数则有76.1分,远远抛离第2名的多米尼加。越南排名第5位,是前10名内唯一的非拉美国家。该报告对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幸福星球指数"的排名,衡量标准是根据各地公民的预期寿命、对生活的满意度计算,但也考虑各地人均消耗资源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高,排名越低,故排名较前的几乎都是中小型国家。

部分排名:

排名国家/地区幸福指数

1 哥斯达黎加76.1

2 多米尼加71.8

5 越南66.5

20 中国内地57.1

49 新加坡48.2

68 韩国44.4

75 日本43.3

84 中国香港41.6

108 俄罗斯34.5

114 美国30.7

143 津巴布韦16.6

3、幸福指标分类及解析

1)幸福指标可分三类:A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

(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等)。B 类指标: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C类指标: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2)国外专家对幸福指数解析

美国的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提出了一个幸福方程式:效用/欲望=幸福指数。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它分为五种层次,从下至上:第一个层次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要,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效用是从消费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对欲望的满足。

判断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可以从答案中得到,以得数1为分界岭。比1小就证明不幸福,等于1或者比1大就证明是幸福的。如果我们的欲望指数高,而在目前生活方式中得到的效用低,那得出来的幸福指数就是零点几了,那就说明我们的生活状态不好,让我们感觉不幸福,而不幸福的严重程度是根据数字来衡量的,数字越小就代表越不幸福,如果效用比欲望高,得出的得数就比1大,那就证明是个幸福的人。同理,幸福的指数也是根据得数来判断,数字越大就证明越幸福。

效用也是一种感觉,它的大小与无完全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欲望是求得满足的愿望,它是由一个人的观念来决定的,每个人的欲望因观念的不同所期望的层次不同,所以在同处一种环境中,幸福与不幸福就因人而异。所以,这个方程式得出来的结果也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说,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不是客观的分析。

如果想评判若自己幸福不幸福,也可以用上述欲望的五个层次来划分。这五个层次,你想达到几层,而你目前又达到了几层,如果你想的却还有几层没有达到,那你就是个不幸福的人了。如果你达到的已经超过或者等同你目前得到的,那你就得个幸福的人。

4、国际上常用的幸福指数的计算与测试工具

1)计算方法

①公式一

国民幸福指数=收入的递增/基尼系数×失业率×通货膨胀,这个公式中的基尼系数(Ginico efficient)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测量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标。

②公式二

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d%+生态环境指数×e%,其中a,b,c,d,e分别表示生产总值指数、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所占的权数,具体权重的大小取决于各政府所要实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2)测试工具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2011年5月24日在巴黎发布一项名为“幸福指数”的在线测试工具,普通民众可以根据个人关注度对物质条件和生活质量等11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然后得出的指数可以用来衡量民众对生活的满意度,并在经合组织34个成员国之间进行比较。

“幸福指数”涉及的11个因素为:收入、就业、住房、教育、环境、卫生、社区生活、机构管理、安全、工作与家庭关系以及对生活条件的整体满意度。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在介绍这一指数时说,这个测算工具可谓一项“创举”,专家花了10年时间研究才取得这一成果,但指标还需进一步完善。物价也影响着幸福指数。

古里亚说,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外创立一套衡量生活满意度的指标并不是经合组织首创,很多国家也在致力于这项工作。不过,经合组织公布的“幸福指数”汇总了34个成员国的数据,国际程度最高;而且它的特点在于,每个人可以根据对生活不同内容的不同侧重得出个体生活满意度的数据,而个体的选择汇聚起来则可以体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整体生活质量。

据介绍,让政府在GDP指标之外同时参考幸福指数来制定公共政策是这个工具的终极目的。古里亚说,希望通过这一指标来试探各国反响,各国政府也可从中了解到民众需求,使其公共政策更为有的放矢。但也有专家表示,“量化幸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在拥有不同国情的各个国家之间比较。

经合组织专家表示,这个工具还将进一步完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更多指标纳入考虑范围,而且比较对象也可能扩大到经合组织伙伴国———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南非。

5、影响国民幸福指数的因素

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由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心理体系诸多因素和层面之间的密切联系中,以下几点是十分独特而重要的:

1)心理参照系。

就社会层面而言,其成员的幸福感将受到他们心理参照系的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之间的比照,尽管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个处在开放之

初的社会,面对外来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了外在参照,因此,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创伤。

2)成就动机程度。

人们的成就需要决定他们的成就动机程度,成就动机程度又决定其预期抱负目标。其中人们对于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那么,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那么,则不会有幸福感可言。

3)本体安全感。

它指的是,个人对于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对于所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这种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对于形成个体的信任感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时与其经济状况或收入水平之间并未呈现出简单的正相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却不低,而有些百万富翁却整日忧心忡忡。

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中先升后降,表现出与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物质发展成效明显地呈现出来,那时社会分化程度还不大,社会成员在心理上更多是作纵向比较,与过去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最近10年,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全面触及深层利益,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尤其是贫富差距凸显;在社会心理方面,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需求层次日益提升,且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因此,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由于资源相对短缺和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各种压力感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强有力地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一些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更倾向于与民生有关的领域,民生问题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这种关注重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态势的判断。而对于民生问题关注程度的上升,尤其反映了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这一切极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本体安全感,即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强,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

6、对“幸福指数”的某些误读

从当前部分人对幸福指数的理解来看,将幸福指数作为一种政策目标,还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应当注意加以避免。

1)应当避免将幸福指数与GDP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

幸福指数并不一概排斥GDP。尽管幸福指数的倡导者们在提出幸福指数这个指标时是以GDP指标为靶子的,但认为幸福指数可以完全取代GDP的想法却是十分幼稚的。GDP,特别是人均GDP,尽管存在着诸多缺憾,但仍然被认为是体现国民经济增长状况的重要指标,而且还往往被作为体现民众客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没有财富的积累和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为基础,也就谈不上民众的幸福感。国外有研究者发现,在过去的40多年里,美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加速增长的趋势,但美国民众的幸福感却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有人借此便断言,收入和财富对幸福感没有影响。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理解:在民众的需求和欲望呈上升趋势的态势下,正是由于国家的财富在不断增长,才使得民众的幸福感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西方的一些研究还表明,个人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U型的关系,这是以西方社会较强的综合国力以及居民较高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为前提的。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均收入并不太高的国度,个人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与此不同的特点,我们通过对国内某省城市居民的抽样调查研究发现,居民的人均收入与幸福感之间呈现一种正向的关系,即城市居民幸福感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提高。因此,至少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提出用幸福指数来取代GDP还为时过早。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积累社会财富,不断提高民众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提升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从另一方面来看,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我们应当善于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以往发展中的教训,重视GDP又不唯GDP,将GDP和幸福指数等指标互为补充,作为考察社会进步发展的依据。这样做,无疑会更有益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并更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终极目标。

2)应当避免简单地将幸福指数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标准。

如前所述,幸福指数用一组指标来综合反映民众的主观生活质量,从总体上看它所体现的是民众一般的心理体验,因而必然会受到长期的和短期的、宏观的和微观的、主体自身的和外部环境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幸福指数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主要是用于对特定社会的进步发展以及良性运行状况进行衡量与评价。在这一点上,也体现了满意感与幸福感的差别。由于满意感可以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因而设定一组科学的满意感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原则抽取评价主体的有代表性样本来对个体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在一定意义上满意感指数也可以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值得一提的是,在用于衡量社会进步发展的指标时,幸福指数的主要功能在于诊断,而不是用于排序;主要为了诊断政策选择和社会运行是否存在问题,而不是为了对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发展进步程度进行比较。因此,在我们追踪幸福指数的变化时,主要是看我们的发展是否偏离了我们的终极目标,而不能像我们关注GDP那样,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幸福指数增长了多少个百分点、以及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中位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当然,必要的比较也是需要的,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幸福指数对城乡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可以采用幸福指数对不同群体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比较,也可以采用幸福指数对不同地区居民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等等。这种比较的目的在于对我们原来的发展思路与政策选择进行评估和检讨,为现行政策的调整和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

3)应当避免将幸福最大化作为一种政策选择。

将幸福指数作为政策目标,并不意味着要将幸福最大化作为一种政策选择。近代功利主义所提出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只不过是一个抽象的伦理学命题,如果试图将它作为一种经济学或政治学意义上的具体政策追求,则注定会演变为一种当代的乌托邦,这一宿命已经为福利经济学家们的努力所证实。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在个体的层面上实现幸福

最大化的可能性。近年来,有人提出要构建幸福学这样一门新的学科,其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找到实现幸福最大化的途径。毫无疑问,这一努力是立足于个体的,其现实价值主要在于指导人们的人生实践。将幸福指数作为政策目标,不是为了追求通过调整社会政策和促进社会进步来实现全社会幸福总量的增长,而是力求通过幸福指数来考察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而调整政策取向,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良性运转。根据体验论幸福感的观点,由于人们的需求水平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人们需求的种类会不断丰富,因而幸福指数所反映的主观生活质量的构成要素也会出现变化。在幸福感基本结构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一些要素可能会逐渐排除,而一些新的要素也可能会被纳入,即便是保留下来的一些要素,其对于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权重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而幸福感基本结构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幸福感评价指标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将幸福最大化作为一种政策选择。

三、幸福指数在政策上的意义

首先,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指标。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

为根本的标准是这个社会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民众的生存需求、是否能够为民众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是否坚持了社会发展目标上的以人为本。从这个标准来看,以往将GDP这类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作为衡量社会进步发展的核心指标的做法显然是不充分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导致社会政策选择上的舍本求末,这也正是近年来人们试图对这一指标加以修正或补充的原因。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幸福指数,是一种高度人性化的指标,恰恰可以弥补GDP指标的不足,用以衡量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其次,幸福指数是监测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指标。一个运转良好的社会,一定要在

经济社会发展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之间取得某种平衡,这一点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引起了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关注。按照生活质量始作俑者的理解,生活质量本质上就是一种主观体验。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国家,我们应当很好地吸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良性发展。

再次,幸福指数是社会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在我国,政策制定者所追求的是最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因此检验我们各项政策的标准只能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是我们制定和调整各项政策的依据。尤其是当前我国社会仍然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我们应当密切关注各项重大政策对民众整体幸福感的影响、关注城乡居民幸福感的差异和走势、关注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幸福感的状况,充分考虑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民众幸福度的协调与统一。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幸福美好的社会图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各尽其能”可以理解为民众潜能的充分发挥,“各得其所”可以理解为民众基本生存需要的充分满足。如果按照我国的文化传统,将“和谐相处”也理解为民众的一种基本需求,这就意味着在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中,民众的基本生存需要可以得到很好的满

足,民众可以通过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而使个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依据体验论幸福感的观点,幸福感体现的是民众对自身所具备的生存与发展条件的一种积极的体验。从这个角度讲,幸福指数的内在含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又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四、政府应该怎么做?

首先,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要以增进人民幸福而不是增加社会财富为目标。

也就是说,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要体现“幸福”这一终极价值。因为我们政策的目的不是要让人们更有钱,而是要让人们更幸福。在公共政策的评价上,要消除狭隘的GDP崇拜,把更多的、能够切实反映民生幸福的指标纳入评价考核体系。

其次,政府应当重视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政策的研究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积极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增进民众的精神幸福。

第三,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安排要使公共资源的配置尽可能公平、合理,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合理差距,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尽可能地惠及到全体人民。这要求政府一方面要注重结果公平,通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与

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社会制度,引导和调控社会资源向最有利于增进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的方向配置。另一方面要注重过程公平,保证机会平等,为公民提供达到自我设定的生活目标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同等机会。

第四,政府应当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

度。在制定公共政策,尤其是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民意,

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听取相关利益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意见,并积极采纳其中好的建议。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使民众能够更加广泛、直接、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和决策,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注意表达对人民群众的尊重。

幸福中国人_初中作文

幸福中国人 一个记者问新加坡华侨:“你觉得幸福是什么?”老人笑了,说:“中秋回家,和家人团聚是我最大的幸福。”记者说:“您家乡在哪啊?”老人说:“中国,在机场见到同胞,心里就暖暖的。”说到这,不得不记得小时候,妈妈指着几面国旗问我:你最爱哪一面?我自豪的回答:当然是中国的五星红旗了!妈妈又问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中国的红旗最鲜艳。” 现在妈妈问我为什么喜欢中国国旗,我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是龙的传人。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他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我爱我的祖国,因为他博大精深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连绵的沃土;我爱我的祖国,因为他文明进步,美丽富饶,因为他博大精神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连绵千里的沃土;我爱我的祖国,因为他文明进步,美丽富饶。蕴育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我爱我的祖国,因为他培育了许许多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爱我们的祖国,更爱我的家乡 我从小在黄河边上长大,小时候以为,黄河源头一定通向天上,学了地理才知道,他是从巴彦喀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九个省区。黄河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千米,流域面积七十五万平方米,像一条金1 / 2

色的巨龙,昂首卧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我们心中的黄河是饱经风霜的,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坎坷岁月。是她让我们记住了,英国侵略时的大炮,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在日本鬼子那肮脏的刺刀前面,中华儿女奋勇杀敌。这屈这辱足以让每一位华夏儿女刻骨铭心。如今的黄河,和以前一样甚至比以前更美丽,她的水流是一直奔腾不息的,为了让我们的母亲河更加美丽我们只有做的比以前更好才行。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们的黄河,这是心灵的赞歌,我爱祖国,我爱黄河。 金秋十月,绚丽多姿的礼花竞相开放,恰似金雨纷纷,银花朵朵。它们有的像碧波银浪,雪里红梅;有的像铁水奔流,钢花飞溅;有的像秋菊怒放,葡萄满园;有的巨龙腾飞,金蛇狂舞。朵朵礼花腾空而起,红如雪,白如玉,忽而像明灯,红光闪闪,忽而像繁星,银光熠熠。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国旗招展,举国同庆。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65岁华诞;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尽情高歌! 牢记今天,幸福来之不易,让我们立志振兴中华!展望明天,未来辉煌灿烂,让我们新一代少年为祖国妈妈的明天贡献自已的力量,努力学习,爱国爱校! 祝福着我们古老而年轻的祖国! 2 / 2

中国式付出:过度牺牲自己,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幸福

有一种付出,叫中国式的牺牲付出: “牺牲式”的付出, 在现在家庭关系非常常见: 我们经常会看到, 一个人失去了自我, 完全为了别人或者孩子而活。 这个人既压抑又隐忍, 他/她的口头禅是: “我还不都是为了你” 牺牲式的付出, 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幸福。 这已经不是一个:一个人为了让谁活下来就需要牺牲自己去死的年代了。 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会让对方的生命承受不能承受之重。不管对方是伴侣、是父母还是孩子。

牺牲意味着伤痛,意味着不公,只要有伤痛和不公,就会希望获得代价和补偿,一旦想获得代价和补偿就会破坏两个人关系甚至整个家庭关系。 过度的牺牲不是爱,是不能承受的负担。 相信很多子女一定听过自己妈妈这样的抱怨: “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什么都给你们好的,起早贪黑地干活都是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你却这样不懂事,真让我伤心。” 也许是旧社会的观念的复制,认为母亲或者女人就应该为了家庭,为了子女牺牲自己,奉献自己,也许是母性使然,母亲会爱护孩子,热爱家庭,为了家人任劳任怨,不断付出,委屈求全。 总之母亲这一角色总是与奉献和牺牲联系在一起,但是一个人过度牺牲自己,长期让自己受委屈,既不会让自己感觉幸福,也会让身边的人产生愧疚、压抑的情绪。 多年前有一则新闻引起广泛的热议,哈尔滨有一个单亲母亲,从儿子中考一直陪读到儿子考研。

孩子两次考研两次失败,为了母亲,他还想再考。但严重的抑郁症,使他再也考不下去了。 孩子持刀自残,母亲夺刀相救,结果误刺母亲,险些要了她的性命。 据说这位母亲本来是一个性格开朗、工作干练的基层妇女干部。当她下决心进城陪读的时候,刚刚40岁出头。她拒绝再婚,辞掉工作,卖掉房子,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都押在了儿子身上。 结果她换来的不仅是孩子考试的失败,也毁了孩子的人生。 母亲为了孩子,过度牺牲自己,一个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单自己活得累,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纪伯伦在《先知的灵光——孩子》中说到: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 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 却不从属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 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o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之路要走,他们有自己的自由和思想。

《我奋斗 我幸福》演讲稿

我奋斗我幸福 聊城翰林中学初一一班樊晓菲 很多年前,一个小男孩会说:幸福就是可以永远与小伙伴玩游戏;一位农民会说:幸福就是可以多挣一些钱养活家人;一位流浪者会说:幸福就是可以住上一个干净.漂亮的房子......现在呢?一个5岁的小孩已经会“彻夜玩游戏了”;农民 也不再只追求“有钱就好”了,人们也不再只希望有个安身之处了,而是把目光转向别墅、名车。他们实现了自己的幸福的追求,那么他们现在就真的幸福了吗?读了《建设幸福中国》我才知道,幸福,究竟是什么。 想必,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吧!他为我们的水稻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仅成就了我们中国的发展,也令世界刮目相看。那他老人家现在的生活又怎么样呢?通过了解,我可以有一个词来形容:朴素。 从朴素中可以看出什么呢?现在的80后90后重视时髦、现代,盲目地追求幸福。却从不重视朴素节约,他们会这样说:现在是和平年代,那么节约干什么?他们是老人,能受得住,少吃一点,少用一点又没事!其实,幸福并不仅仅就是不别人夸赞、表扬,更多的是心理感受,有健康的父母在身边,每天能快乐地与他们共进三餐,这就是幸福。我们要学会体会,学会珍惜,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感到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 达芬奇有一句这样的名言: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也许,只有那成千上万的农民了解最深吧!人们常把农民说做没有文化,却可曾知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米饭、蔬菜,都是他们一双手种出来的啊!而身在幸福中的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去学习,不去奋斗。梁启超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同学们,我们亲爱的祖国母亲整等着我们使她强大啊! 其实,幸福很简单,不需要那样举一大堆数字来说明,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且不辜负所做的事情,那么,你就幸福了,只有你幸福了,国家才可以幸福,因为只有一小片一小片土地,一个一个人,才可以汇成一个国家啊。

中国人幸福指数报告发布

中国人幸福指数报告发布公务员排名第一 2010-04-01 08:57:36 中国日报网消息:昨日,江苏卫视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本报等13家媒体发布了历时三个多月调查的《2009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来自全国城镇、农村的15801份调查问卷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赚到钱才能“赚”到幸福。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北方人比南方人幸福,男人比女人幸福,70、80后“房奴”们的幸福感并不少;职业排名中公务员和房地产从业者幸福感位居前两位。 拐点收入太高反而不幸福 “以往幸福感调查都是城市之间比较,这是首次将农民工群体纳入范围。”相关调查人员介绍,本次调查覆盖了22个省、5大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四川的成都、凉山、绵阳也在其中。城市居民7859人,农村居民7942人,大部分在25岁到54岁之间。幸福指数涉及身心、经济、工作、家庭、婚恋、性爱、交际、娱乐、社会幸福感等九大部分。 如今,“钱”让中国老百姓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存状态,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赚到钱才能“赚”到幸福。人要幸福,还有重要的三项是身体健康、家庭温馨和婚姻美满。 不过,家庭月收入12001-15000元则是人幸福拐点。当月收入超过15000元时,幸福感不升反降。调查人员分析说,这是因为拐点之上的人群在交际、娱乐、工作等方面幸福指数会大打折扣。 区域华北地区幸福感最强 在调查中,多数受访者认为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生活更幸福。不同的是,农村居民更羡慕大城市的生活,城市居民则认为中等城市的生活更幸福。

照理说南方环境较有优势、经济比较发达,幸福感应相应较高。但令人意外的是,南方人没有从怡人的气候和发达的经济中体会到更多的幸福,北方人却能在严酷的气候和稍欠优越的生活中自得其乐。其中,华北地区幸福感最强。 性别28岁女人处幸福巅峰 男人和女人哪个更幸福?答案是,不论男女,认为女人比男人幸福的人总是占大多数。41岁的男人、28岁的女人处于幸福的巅峰点。 不同婚姻状况的男女,幸福感也有差异。结了婚的男人们最幸福,而离婚女性的幸福感显著高于离婚男性。离婚女性被访者在经济、娱乐和交际等方面的幸福感体验并不低于普通女性,甚至得分略高。而在婚姻幸福感中,80后婚姻幸福感最高;60后最低。 职业公务员的幸福感最高 从不同职业来看,公务员的职业优势给他们的家庭、婚姻生活带来诸多好处,公务员在家庭、婚姻方面的幸福感体验尤其显著。 排在幸福榜第二位的,是中国的房地产从业者,在中国的“政策市”里,房地产业者还有大把的“幸福时光”。 “在外打工还不如在家乡做点小生意。”在农村,自己开公司办企业的农民企业家们最幸福。调查者发现,农民兄弟更愿意在家附近找份比较固定的工作,而不是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这大概也是沿海地区“民工荒”的原因之一。 住房房奴们幸福感并不低 针对住房问题,单位建房的群体由于在住房上支出较少,幸福感最高。租房族似乎是最不幸福的,比单位集体宿舍居住者的幸福感还要低。 有趣的是,有房贷的中国人反而更幸福,调查分析发现,房奴多为70、80后,这些群体本身的幸福感就高于其他代际,因为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目标,对未来充满憧憬。

2017年高考全国卷1满分作文:雅俗皆乐,幸福中国

唱念做打,生旦净末,“咿咿呀呀”中粉墨登场,她是中国的国粹——京剧。韵律十足,动感四射,她是大妈们的最爱——广场舞。 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看似天差地别,但她们站在一起,笑得灿烂:“不,我们都是中国!” 历经岁月洗礼,炮火纷飞,京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唱词到唱腔,从服饰到妆容,她就像一个文化符号,使人说起中国,便有个黑脸的包公开始“哇呀呀呀”。而作为舞坛新秀,广场舞的兴起只在近几年,但鲜明的节奏、简单的动作使她迅速在大妈中流行,掀起了一股广场舞热。但无论是高雅的京剧抑或是通俗的广场舞,不可否认的是,她们都给人以精神的愉悦享受。那么对高雅还是通俗的纠结就可放到一边了。 偌大的广场,有空地,有戏台,台上是水袖青衣,台下是“动次达次”;台上人沉浸在戏中,或喜或嗔,或哀或愤,台下人陶醉在曲中,或进或退,或旋或蹲;有人品一杯香茗,跟着台上人摇头晃脑、念念有词,有人放下手中物什,跟着台下人旋转跳跃,舞步翩跹。 什么是雅?什么是俗?每个人脸上都呈现笑意时,又有什么高下之分呢? 如今的中国,有沉迷京剧的票友,也有喜爱跳舞的大妈,他们的审美情趣截然不同,但没必要争吵、没必要纠结,各人有各人的路。地广物博的中国不敢故作清高,也不撒泼打滚,他推出京剧、广场舞两个姑娘,“谁喜欢跟谁玩儿就跟谁玩儿吧!”于是,他笑了,她笑了,大家都笑了。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多元的文化也呈现新的面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中国,其文化更是纷杂。古老的文化艺术与新兴的娱乐活动仿佛势不两立,但中国以其融会贯通的包容心将两者有机的统一了起来。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是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不同的面貌罢了。 当京剧遇上广场舞,大雅遇上大俗,没有争论嘲笑,只有理解友好,雅俗共赏,雅俗皆乐,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快乐,进而整个中国都幸福。水袖舞青衣,鼓点动腰肢。雅俗共欢乐,幸福满中国。

中国人幸福情况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联合国规定每天收入在1.25美元以下的人属于赤贫的人口;联合国的标准贫困人口,是一天收入2美元以下。中国大陆在2010年12月份公布一个民政部的数据,说是要提高中国的贫困标准线,即每人年收入1千1百80元。也就说,中国大陆的贫困线是1个月不到1百人民币,十几美元。中国大陆为什么不按联合国赤贫标准划定贫困线?结果在中国政府发言人的解释中:按照中国式贫困(即每人年收入1千1百80元),大陆就只有4千万了。但是,如果大陆贫困线提高到年收入1千5百元人民币,贫困人口就是8千万。一旦提高到每天收入在1.25美元标准线的时候,中国大陆则有2.5亿赤贫人口!如果按照2美元收入计算,全中国有9亿人口是属于联合国规定的贫困人口。 这个数据是一个官方公布数据,这个数据非常可怕。可怕之处在于,如果现在按照官方公布的13亿人口,居然有9亿人口属于联合国规定的全球的贫困人口。只有4亿人口在小康和非常富裕中。而且,按照这个数据,也就是说,中国大陆人占了全球的贫困人口中85%的比例。中国人常想像非洲很穷,对照此比例,就发现非洲低于2美金的贫困人口非常小。 2011年的1月12日,中国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公布了一个数据。他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要大家不要害怕通货膨胀,因为中

国现在通货膨胀不高。他说按照历史上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通货膨胀率是5.6%;比如在1988年跟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分别达到18%跟24%,而2010年通货膨胀还没有达到平均数。然而,根据经济学国际上的标准,一个国家通货膨胀如果超过4%的时候,它就意味这个国家进入恶性通货膨胀了。姚景源公布这个数据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在一种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发展,他的中国30年来的通货膨胀率是5.6%,就已经说明。 最近,中国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写了一篇文章,说人民币遇到五大困境,其中最大的困境是人民币现钞供应与印刷能力的严重矛盾。他介绍中国现在有6家印钞厂,三家铸币厂。纸钞厂6家,总共3万多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印钞厂。但是他说由于人民币现钞发行量不可预测,由于金融原因,政策原因而不可预测,所以造成了建国以来除个别年份以外,每年都是以20%的速度增长现钞供应量,造成了中国人民币的印刷厂整个工程的建设速度赶不上发钞速度,造成了现在遇到了严重的印钞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造成了市场上人民币现钞短缺,而造成人民的恐慌。这段话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说的是中央央行跟中央政府对人民币的印钞量是不可预测,他们不可掌控、难以控制,是可以随便印钞票的;第二,透过20%的印钞的递增的速度,而这个递增速度现在还在增长,造成了生产能力、印刷钞票的能力不够。当然他解释

从国家角度分析中国现代大学生幸福感偏高的原因和从国家层面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方法

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GNH指标,使不丹成为世界大学生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那么今天我们就借用不丹的理念简单谈下国家层面上中国现代大学生幸福感偏低的原因及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方法。 首先,善治可以认为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管理。善治是政府与公民对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管理,是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好合作。近一个时期内,我国国内出现了许多关于居民幸福感的调查和城市幸福程度的测评。这些调查和评估表明,公民的幸福程度与政府的治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全球化时代,政府责任的清单中应当增加醒目的一条,即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为大学生的幸福生活创造外部条件,努力让大学生有更大的幸福感,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并且大学生的幸福指数,应当成为评价政府民主治理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如今我们现在的这个政府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说贪污腐败、假公济私等等,它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而也影响了大学生们的幸福。 最近10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全面触及深层利益,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尤其是贫富差距凸显,并且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大学生们需求层次日益提升,且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因此,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而由于资源相对短缺和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大学生们的各种压力感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很大程度上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幸福感。 大学生既生产文化,文化也生产大学生。在某种意义上看,大学生就是一个行走的文化体。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一个大学生的大学生生态度。知足常乐的价值观是提高幸福度的积极因素,而无穷的贪欲只会导致更多的痛苦。而如今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变革时期,各种文化互相冲突,大学生们的社会观、大学生生观、价值观也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传播途径就是教育,我国的教育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育本真的意义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活能力、幸福能力,同时,它本身就是幸福的。而当今的教育已经开始偏离它的轨道,存在着大量背离幸福的教育现象。比如说过度的灌输一些现实的想法,大学生的很多行为因此而变得特别功利,从而也产生了更多的茫然与疲惫。 环境是大学生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学生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情,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从而才能有一个健康生活的个体基础。如今,我国虽然一直倡导可持续发展,但是环境恶化情况却从未得到改善,各个地区的环境一直呈现恶化状态,这无疑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幸福。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应当是提高大学生幸福水平;同时,大学生幸福水平的提高也是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条件。 经过以上四方面的原因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 第一,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要更加关注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二,公平是基础,效率是主导。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公平与效率应当有不同的侧重。 第三,要适时适地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第四,要坚持科学发展,重视环境和生态建设。 第五,以大学生为本,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建设幸福中国 (4篇)中小学

建设幸福中国 在寒假里我有幸读了一本特别读本——《建设幸福中国》,读完后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2011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两会”上提出了“幸福中国”的号召,这本书分六篇,从“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困难家庭住上新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从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件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让我感受到:幸福是学生上学环境得到改善;幸福是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幸福是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幸福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幸福是小区里安装了健身器材……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一生平安;有人说,幸福是衣食无忧;有人说,幸福是拥有一个美丽的家庭;也有人说,幸福是每一天都快乐……幸福是人们追求的基本价值,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人们的理解不同,对幸福的定义也不同。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其实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靠自己去创造。达芬奇有句这样的名言“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人民是“幸福中国”的主人,“建设幸福中国”就是要让“幸福中国”的主人“老百姓”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这是国家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也是每一个人的幸福。 我们这些21世纪的新希望,应该怎样建设幸福中国呢?要好好学习,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才有实质力量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以养成习惯来陶冶我们的精神情操,在生活上朴素、勤劳和一丝不苟,做事也要认认真真、不马虎做一个四好少年,尽我们自己的力量,才能建设一个幸福中国! 在这个假期里,我仔细品味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这本书使我真正的了解到了中国这些年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成就。让我感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的亲切关怀,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变化,如∶教育、生活、交通等等。所以我感到了“幸福”! 2011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两会”上,大家共同提出了“幸福中国”这个号召。整本书分为6个篇章,分别是“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困难家庭住上新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整本书仅仅围绕“幸福中国”四个字,使我们大家感受到了幸福中国的繁荣富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197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施改革开放……这些历史表明想要幸福,就要努力创造、奋斗! 这本书里的第一篇章的《喜看十一五》中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个章节使我深受教育。这一篇章主要讲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实施的“三免一补”的小故事。三免指的是免除课本费、杂费、文具费。“一补”是针对小学半寄宿制学生和初中困难学生生活给予补助。从这些信息中我体会到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十分重视。 不仅如此,从我们身边的变化,就可以体现出建设幸福中国的成果。比如:我的学校操场跑道原来是用水泥做的,而现在是用塑胶;原来教学楼是4楼现在变为6楼;教室原来是

建设幸福中国从我做起演讲稿

建设幸福中国从我做起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建设幸福中国,从我做起》。 建设幸福中国,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生活过得好不好,幸福指数告诉您。 一个国家的幸福范围很大:经济建设增长了,人民生活富裕了,文化水平提高了,教育品牌提升了,航天事业发展了…… 建设幸福中国,只是大人们的事情吗?不,不是的,我们少年儿童也责无旁贷。梁启超先生就曾写过《少年中国说》的豪迈篇章:少年志则中国志,少年强则中国强。今天,我要补充一句:“少年奋斗,则中国奋斗,少年幸福则中国幸福。”补充一句话,多么容易,可是要真正落实这句话,却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为了建设幸福中国——我愿意! 读小学五年级以前,我的学习成绩很糟糕,数学勉强能够及格,英语单词认识我,我不认识它,语文偶尔能考个80分,那是我最引以为自豪的高分。爸爸妈妈工作单位好,给了我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学习如此差的我,难道将来要靠父母生活吗?我陷入了沉思。

为了让自己的学习成绩尽快赶上来,去年的一个暑假,我天天泡在数学题海里,从四年级的数学做起,一天做好几张试卷,遇到不会的题目,就请教父母或老师,直到弄懂学会为止。英语从ABc开始复习,跟着复读机一遍遍地读、背,一个暑假学会了6册的英语单词。从此以后,数学对我微微笑,英语对我点点头,学习成绩如芝麻开花——我的自信回来了! 无数的水滴汇成江海,无数的小家连成中国。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有责任为建设幸福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温馨、和谐、安宁。让人民生活富裕,综合国力增强,大家团结友爱,群众老有所养,社会福利蒸蒸日上,真正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境界。 从我做起,建设幸福中国,为祖国的和平,穿上庄严的`橄榄绿;为西部的崛起,奉献辛勤的汗滴;为社会的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为人民的幸福,谋求正当的权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实现建设幸福中国的美好愿景,我一定好好学习,积极进步,今天奋斗的行列里有我刻苦努力的身影,他日收获的队伍中一定抒写着我成功的辉煌,因为我的人生理想已经确定,从建设幸福中国的港口——扬帆远航!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建设幸福中国从我做起演讲稿】

我生活在幸福中国

读《建设幸福中国》有感 霍彤彤 在这几天里,我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读后使我受益匪浅。 我是一个90后的孩子,以前我认为,我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这一代又是重视时髦、现代、享受,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了,很美好了。读了这本书之后,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自己确实是生活在幸福中国,感受到了它所带给我们的幸福。 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让所有孩子受益。学校免去了学费、书费,我们可以不用花钱就能上学了。很多家庭再也不用为孩子开学时的学费发愁或到处奔波了。现在国家又给农村的孩子进行营养餐补助,不但让农村的孩子上学,还要让我们能健健康康地上学。我想国家千方百计的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就是想让我们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享受同样的待遇,在为我们这一代创造条件,将来能为建设我们祖国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我们这一代就应该努力学习,不辜负国家对我们的期望。把我们的中国建设得更加幸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始实施,让农民所有农民受益。现在走到哪都可以听到农民伯伯在议论农村合作医疗的事,他们都说合作医疗好。现在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有病都可以到医院就医,并得到及时的治疗。然后国家能够给你报销,自己只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把病治好,国家真好,想我们农民所想,急我们农民所急。我们现在可真幸福啊! 是啊!其实,幸福并不仅仅就是别人夸赞、表扬,更多的是心理感受,与自己的父母一起好好在家里吃一顿饭不就很幸福吗?身边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这一切的幸福都来源于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同时也要学会建设我们的祖国。 其实,幸福很简单,不需要那样举一大堆数字来说明,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且不辜负所做的事情,那么,你就幸福了,只有你幸福了,国家才幸福,因为只有一小片一小片土地,一个一个的人,才汇成一个国家啊。 幸福是需要每个人来建设的,我们这些21世纪的新希望,应该怎样建设幸福中国呢?首先,我们要好好学习,只有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我们才有实质力量去建设幸福中国。其次,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习惯,来陶冶我们的精神情操。在生活上,我们不仅要朴素、勤劳、一丝不苟,做事也要认认真真,不马虎,做一个四好少年,尽一点我们自己的力量,才能建设一个幸福的中国!

幸福中国人-作文

幸福中国人 一个记者问新加坡华侨:你觉得幸福是什么?老人笑了,说:中秋回家,和家人团聚是我最大的幸福。 记者说:您家乡在哪啊?老人说:中国,在机场见到同胞,心里就暖暖的。 说到这,不得不记得小时候,妈妈指着几面国旗问我:你最爱哪一面?我自豪的回答:当然是中国的五星红旗了!妈妈又问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中国的红旗最鲜艳。 现在妈妈问我为什么喜欢中国国旗,我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是龙的传人。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他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我爱我的祖国,因为他博大精深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连绵的沃土;我爱我的祖国,因为他文明进步,美丽富饶,因为他博大精神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连绵千里的沃土;我爱我的祖国,因为他文明进步,美丽富饶。 蕴育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 我爱我的祖国,因为他培育了许许多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爱我们的祖国,更爱我的家乡我从小在黄河边上长大,小时候以为,黄河源头一定通向天上,学了地理才知道,他是从巴彦喀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九个省区。 黄河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千米,流域面积七十五万平方米,像一

条金色的巨龙,昂首卧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 我们心中的黄河是饱经风霜的,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坎坷岁月。 是她让我们记住了,英国侵略时的大炮,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在日本鬼子那肮脏的刺刀前面,中华儿女奋勇杀敌。 这屈这辱足以让每一位华夏儿女刻骨铭心。 如今的黄河,和以前一样甚至比以前更美丽,她的水流是一直奔腾不息的,为了让我们的母亲河更加美丽我们只有做的比以前更好才行。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们的黄河,这是心灵的赞歌,我爱祖国,我爱黄河。 金秋十月,绚丽多姿的礼花竞相开放,恰似金雨纷纷,银花朵朵。 它们有的像碧波银浪,雪里红梅;有的像铁水奔流,钢花飞溅;有的像秋菊怒放,葡萄满园;有的巨龙腾飞,金蛇狂舞。 朵朵礼花腾空而起,红如雪,白如玉,忽而像明灯,红光闪闪,忽而像繁星,银光熠熠。 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国旗招展,举国同庆。 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岁华诞;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都在尽情高歌!牢记今天,幸福来之不易,让我们立志振兴中华!展望明天,未来辉煌灿烂,让我们新一代少年为祖国妈妈的明天贡献自已的力量,努力学习,爱国爱校!祝福着我们古老而年轻的祖国!孙晓语高一:孙

中国人幸福观的演变供参考学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人幸福观的演变 孙春晨 2009年01月19日13:42 来源:《政工研究动态》 中国人的幸福观正在日益走向现代和进步,但是传统的幸福观不能全盘抛弃,传统幸福观中一些合理的思想需要予以重视和传承。 在中国古代,最早对什么是幸福做出较系统论述的是春秋中叶以前的《尚书·洪范》,其中提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善终正寝这五方面内容构成了幸福的要件。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传统幸福观的发展。到了先秦时期的儒家,对《尚书·洪范》的幸福观又有了新的理解。他们把寿命、富贵等幸福的要素看成是外在的,是由上天或命运决定的,唯有“攸好德”是人自身可以把握的,能够通过人的努力而获得。与儒家幸福观不同,道家主张合于自然的幸福,认为万物的本然状态是最好的状态,一个人是否享有真正的幸福,不是看一个人是否拥有财富、地位和知识,也不在一个人是否具有他人所尊崇的德行,而在其是否合于道或自然,如果顺应自然之性,合乎道,就能得到最大幸福,所谓“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由于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占有主导的重要地位,所以,尽管出现了如道家这样的与儒家不同的幸福观流派,但是,儒家所倡导的幸福观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占有统治地位,对中国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影响最为深远。 儒家幸福观的特征 传统儒家幸福观有两个本质的特征:一是主张德福一致。儒家强调美德对于幸福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美德,就不可能获得幸福,人生的幸福体现在个人的善行之中,人们不断提升个人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而为了修炼美德,就不能执着于物质生活的享乐之中,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只要能够修得高尚的品德,这样的苦行精神也是值得赞颂的。在儒家那里,幸福只是道德的伴随物或附属物,并不具有完全独立的意义,一个人有了美德,幸福也就随之产生。二是主张仁爱幸福。这一观点与德福一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为美德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而应当将个人的幸福融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之中。仁爱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仁就是恩及四海,就是博爱,它要求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要对他人施与善心,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人。仁爱幸福体现的是“自我独乐不如与民同乐”的幸福境界,实行仁爱的方法是“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实现普天下人的共同幸福。 中国古代民间的幸福观受儒家伦理文化的直接影响,在总体方向上与儒家的幸福观主张

建设幸福中国演讲稿

建设幸福中国演讲稿 建设幸福中国演讲稿 【篇一】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友爱的同学们,大伙儿好我是年级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建设幸福中国》。 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老师娓娓动听讲课的时候,不明白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那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历经了种种磨难后才走向今天的辉煌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当祖国贫穷的时候,她的人民就挨饿受冻;当祖国微小的时候,她的人民就备受凌辱;当祖国强大富裕的时候,她的人民就仰头挺胸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身躯之时,上海公园的门口就竖起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当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了祖国的大门,很多人民群众就惨遭杀戮;而当新中国的旗帜高高升起的时候,中华儿女就站起来了。因为,祖国与人民,正如母亲和子女,是命运与命运连在一起,耻辱与耻辱连在一起,痛苦与痛苦连在一起,幸福与幸福连在一起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血战上甘岭的黄继光、坦然面对砍头刀的刘胡兰„„他们都为人民建设幸福中国而奋斗,牺牲 那么,幸福是什么?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有人讲:是拥有一个欢乐美满的家庭,有人讲,是欢乐生活每一天,而我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幸福是一种享受,幸福是一种心底的满足。那么,建设幸福中国,就是让每个龙的传人都能感受到幸福、欢乐,就是让祖国的山山水水更加秀美、亮丽。 因此人民才是幸福中国的主人,而建设幸福中国,就是要让幸福中国的主人老百姓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以后有信心。这是国家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所特有的幸福。我相信所有中国人民都差不多感受到了这种幸福,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因此,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那么,当我们在享受这些幸福的同时,就更应该明白得:幸福是制造、奋斗而来的,建设幸福中国,人人有责。而作为一名中国少先队员的我们就更应该要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自己能够德智体美全面进展,为建设幸福中国而努力只有祖国经济飞速进展,国际地位才会日益提高,才能让所有中国人都感受到富裕而强大的中国会使人更加幸福,我们是新世纪的新一代小主人,我们享受着幸福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美好童年,那么我们就更应该要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中国。让幸福像花儿一样开遍全中国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感谢大伙儿的倾听 【篇二】

幸福中国,我与你同行

幸福中国,我与您同行 潢川四中九(3)班:柳学睿 指导教师:彭金荣“幸福中国”,一个如鲜花浸润着雨露的字眼,在2011年春天的“两会”上被人们谈起,伴随着“十二五”宏伟蓝图的绘制,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美好憧憬! 那么,朋友,我问你:什么是幸福呢? 可能你会说:幸福是清晨沐浴着晨曦,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幸福是与伙伴们在大自然中尽情嬉戏的时候;幸福是梦中母亲为你掖紧被角的时候……是的!这都是幸福! 可当我翻开我们伟大祖国诞生、成长的历史,我对幸福又多了新的理解—— 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铁肩担道义”,毅然走向军阀的绞刑架;方志敏,恪守“清贫”的红军高级干部,在敌人的监狱中,笔尖呼唤着《可爱的中国》;刘胡兰,以十五岁羸弱的身躯,如怒放的红梅,含笑面对敌人的铡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读懂了,千百万为新中国牺牲了的先烈们,他们的幸福就是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自由!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自称“80后”,80多岁了仍奔波于实验的田间地头;杨善洲,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退休后数十年播绿荒山,临终前将价值数亿的山林无偿交给国家;任长霞,情系百姓,爱洒一方,浩气凌嵩岳,警魂铸丰碑;郭明义,鞍钢普通职工,当代“雷锋传人”,朴素的工装包裹着一颗滚烫的大爱之心…… 我读懂了:社会主义中国各条战线上的建设者、劳动者、模范人物,他们的幸福就是社会的文明、祖国的安康、人民的富足! 是啊!正如俄国文豪屠格涅夫所说:“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 有道是:“人人皆为我,我当为人人。”个人的幸福就应该是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更大的幸福! 在我美丽的家乡潢川,一方秀水同样养育着追求“幸福”的人们;叶榄,十余年投身于希望工程、环保宣传,单车行经大半个中国;黄久生,“感动中原”的农民工楷模,家乡几百位孤寡老人的儿子……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大声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他把中国的未来寄托于有为青年。今天,作为新世纪的莘莘学子,我们当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让金色

中国人的幸福

我眼中的幸福 老师好,同学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眼中的幸福。看到这个题目,大家可能会想问: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是什么,其实有许多人都会说不好回答,很难说清楚。 在这里,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据说上帝花了七天创造了世界,他又花了七天,想要给人们带来幸福…… 第一天到第五天,上帝分别遇到了一个乞丐,瞎子,瘸子,哑巴和单身汉。他问他们想要的幸福是什么。 乞丐想要的幸福是能够吃饱穿暖,有地方挡风遮雨。 瞎子想要的幸福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 瘸子想要一双充满活力的腿,可以尽情的奔跑。 哑巴想要一副响亮的嗓子,可以大声的说话歌唱。 单身汉想要的则是能和一个善良的女子结婚生子。 第六天,上帝遇到一个商人,他问:你想要怎样的幸福呢? 商人有点迷茫,他问上帝:什么才是幸福? 上帝说:如果你真的不知道,我可以教你,不过我时间不多,只能花一天时间。 第七天,商人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乞丐,老婆孩子都死了,房子也没了,他瞎了一只眼睛,瘸了一条腿,还变成了不能说话的哑巴。 上帝问他:你知道什么是幸福了吗? 商人痛哭流涕,终于明白了--幸福,原来一直就在自己的身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有时就在人们身边,只有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只是人真的很奇怪,每每要到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幸福是不上课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睡;幸福是吃到人间美味,而且是别人付的帐;幸福是在沮丧的时候听到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幸福是你深爱的人,刚好,也深深爱着你。 但其实幸福没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动你的心灵,幸福与否,只在乎你的心怎么看待。而我眼中的幸福就是一种简单,一种坚持,一种自信,一种满足。 谢谢~

小学生建设幸福中国演讲稿

建设幸福中国 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老师娓娓动听讲课的时候,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那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历经了种种磨难后才走向今天的辉煌!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当祖国贫穷的时候,她的人民就挨饿受冻;当祖国弱小的时候,她的人民就备受凌辱;当祖国强大富裕的时候,她的人民就昂首挺胸!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身躯之时,上海公园的门口就竖起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当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了祖国的大门,无数人民群众就惨遭杀戮;而当新中国的旗帜高高升起的时候,中华儿女就站起来了。因为,祖国与人民,正如母亲和子女,是命运与命运连在一起,耻辱与耻辱连在一起,痛苦与痛苦连在一起,幸福与幸福连在一起!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血战上甘岭的黄继光、坦然面对砍头刀的刘胡兰……他们都为人民建设幸福中国而奋斗,牺牲! 那么,幸福是什么?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有人说:“是拥有一个快乐美满的家庭”,有人说,“是快乐生活每一天”,而我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

享受,幸福是一种心底的满足。那么,建设幸福中国,就是让每个龙的传人都能感受到幸福、快乐,就是让祖国的山山水水更加秀美、亮丽。 所以人民才是“幸福中国”的主人,而建设“幸福中国”,就是要让“幸福中国”的主人—“老百姓”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这是国家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所特有的幸福。我相信所有中国人民都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幸福,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所以,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那么,当我们在享受这些幸福的同时,就更应该懂得:幸福是创造、奋斗而来的,建设幸福中国,人人有责。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我们就更应该要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自己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建设“幸福中国“而努力!只有祖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才会日益提高,才能让所有中国人都感受到富裕而强大的中国会使人更加幸福,我们是新世纪的新一代小主人,我们享受着幸福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欢乐美好童年,那么我们就更应该要好好学习,打好基础,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中国。让幸福像花儿一样开遍全中国!

居民幸福感论文(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变革 ——有关居民幸福感的调研 【摘要】: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当今社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幸福感不同。影响幸福感的原因有很多,在经济高速发达,人们压力倍增的今天,怎样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将成为一个新的话题。 【关键词】:幸福感原因解决方法 在经过长达30年的风雨历程以后,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但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中先升后降,表现出与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正确认识矛盾,解决矛盾。这有这样,才能促进我们更深刻的认识世界,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市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农村。城市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1.4%,不幸福的占19.6%;农村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73.4%,不幸福的26.6%。 一、中国目前幸福感情况。 1、地域上,城市居民幸福指数高于农村。城市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81.4%,不幸福的占19.6%;农村居民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占73.4%,不幸福的26.6%。 2、性别上,女性回答“非常幸福”和“比较幸福”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这与国外的许多研究结果一致。从结果看,女性未婚和已婚者的幸福感高于男性,但女性离异、丧偶者的幸福感低于男性。 3、学历水平上,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最高,16.7%的感到非常幸福,60.6%的人感到比较幸福;职业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的被调查者幸福感最低,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为13%,回答“比较幸福”的比例为55.5%。 4、年龄段上,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高的是61-70岁组,最低的为31-40岁组和41-50岁组。此外,30岁以下的青年人倾向于回答不幸福的比例最高,而7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无人认为自己“不幸福”。 5、区域上,照理说南方环境较有优势、经济比较发达,幸福感应相应较高。但令人意外的是,南方人没有从怡人的气候和发达的经济中体会到更多的幸福,北方人却能在严酷的气候和稍欠优越的生活中自得其乐。其中,华北地区幸福感强。

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

xx人xx的十大标准 NO.1最具资本的美满:身体康健 “一个康健的乞丐胜过一个多病的国王”,因为人最宝贵的是康健。这种康健,不仅是躯体上的,也应该是心理上的。 NO.2最具成就感的美满: 收入满意 高收入者并不一定活得美满快乐,低收入者也并不一定过得悲催抑郁。那些对于自己的收入感到满意者,才能将钱和美满统统抓在手中。 NO.3最xx的美满: 和家人在一起 无论哪个年代出生的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重视家庭。 NO.4最放浪的美满: 得到爱 爱,有许多种。爷爷奶奶的喜爱、父母的关爱、情人的深爱、领导的重视……得到爱,便是美满。 NO.5最安心的美满: 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 中国人一直用“安居乐业”来形容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其中的“安居”无非就是拥有一套能够起居的住房。 NO.6最超值的美满: 自身价值和能力得到体现 安定的职业能带来安全感,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则提升了人们的美满感。

NO.7最实在的美满: 吃到安全康健的食品 今年,一部以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为主要内容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吸引了无数国人的眼球。节目火爆的原因无疑是公开的——中国人重视对“吃”的体验。 NO.8最基本的美满: 在优良的自然环境中生活 从很多国家的“美满秘籍”中都可以看出,环境保护越好,国民美满指数就越高;环境污染危机,国民美满指数就会降低。 NO.9最长久的xx: 社会安全 很多采访对象说,他们所认为的美满感是可以与安全感画等号的,但几乎也有同样多的采访对象抱怨说,自己太缺乏安全感了。 NO.10最可靠的美满: 有值得信赖的朋友 在中国人的美满生活里,朋友是不可或缺的。

建设幸福中国演讲稿

建设幸福中国演讲稿 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师里,听着老师娓娓动听讲课时,你可曾想过: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它是由我们的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种种磨难才走向今天的辉煌;中国革命从奋斗——挫折——再奋斗的历程中,闯出一条通往胜利之路,才有了60年前新中国扬眉吐气屹立在世界东方。 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压在中国人民头上多年的“三座大山”,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打到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党的“二十五”规划纲要为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同时也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那么,我们广大的青少年应该怎样为实现“二十五”的目标,建设幸福中国作出贡献呢? XX年5月4日,xx曾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了三点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学习是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党对青少年一代的具体要求。只有把学习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应该自觉将创新与实践联系起来,在扎实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新知,加强创新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提高创新能力,为将来在社会上成就事业奠定良好基础。在成长的过程中,还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张扬个性,彰显本色。 建设“幸福中国”,靠国家政策扶持和行动,更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为他人,为社会的幸福作贡献。在追求和建设国家幸福的过程中,我们国家需要规划,个人也需要谋划,怎样通过自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