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中国卓越绩效企业研究

2010中国卓越绩效企业研究

目录

一、 全球化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4

1.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不断融入全球化潮流的历史 5

2. 多极世界和新兴市场跨国公司异军突起,创造了全球化的机会 5

3. 中国企业的成长呼唤全球化 5

4. 全球化带来新的竞争方式 7

二、 什么是全球化 8

1. 现存的对全球化的定义 9

2. 企业全球化 9

三、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实践 12

四、 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23

1. 为什么要全球化? 24

2. 业务选择:优化价值链 26

3. 地域选择 30

4. 投资方式选择 33

5.行业对战略选择的影响 37

五、 全球化运营模式 41

1.什么是全球化运营模式? 42

2. 营造能够有效平衡全球视野与本土理念的企业文化 52

3.海外并购后整合 53

4. 全球运营模式成功的标志 54

六、 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化过程中的挑战 56

1.全球化面临的巨大挑战 57

2. 正视挑战,积极应对 58

七、 结束语 62

八、 附录 63

1. 附录一: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一览表 63

2. 附录二:研究方法 67 2

3

行全球化,必须有明确的战略选择 - 做什么,何处做,如何做。战略选择必须考虑到企业全球化的目的和所处行业的特点。(6)全球化的成功还有赖于建立适合当地商业环境的全球运营模式,对领导力,组织架构,人才,流程和技术,以及绩效考核五个方面,按全球化战略部署、调整和执行。(7)作为全球化的新来者,中国企业所遇到的阻力和挑战是巨大的,困难重重。中国企业必须逆流而上,从建立全球视野的领导团队、延揽人才、熟悉当地商业环境、建立全球化生态系统等方面入手,积极应对挑战。

中国企业通向全球化的这艘巨轮已经启航。巨轮一旦起锚,其势不可挡。但航程漫长,前进的路上难免会遭遇风浪。我们衷心希望中国企业百折不回,让全球化的大船驶向宽广深邃的大洋。不远的将来,在人们谈论起跨国企业的时候,耳熟能详的是一连串中国企业的名字。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能说中国引领了全球商业的潮流,对改善人类的生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也将持续关注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努力,为中国涌现更多的全球化企业而 尽力。

前言

李纲

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

李纲

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

李德成

中国企业联合会常

务副会长兼理事长

李德成

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兼理事长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全球

化成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要不要全球化?如何全球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中国企业在后危机时代的战略取向和增长方式,以及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位置。现实给出的答案似乎是明显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目睹了近年来少见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举动。空前高涨的“走出去”的热情,推动了一波又一波海外投资潮。引人注目的兼并收购案,一桩接着一桩。正当西方发达市场为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乏力、消费意愿低落的“新常态”而一筹莫展的时候,中国企业却展现了惊人的活力。它们正大踏步跨出国门,成为全球经济舞台上新的力量。

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重要意义,和正在发生的中国企业大规模全球化的事实,促使埃森哲和中国企业联合会携手,对这一企业管理现象和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埃森哲过去三年连续研究中国卓越绩效企业如何实现盈利性的增长、如何缩短与世界级企业的差距,以及如何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超越危机,着眼长远,开拓未来。中国企联连续八年推出中国企业500强及其分析报告,意在帮助中国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与世界500强比肩。我们所进行的本项研究,可以说是

双方过去研究的继续。在全球经济紧密联系、互相依赖的今天,全球化运营已成为企业成就卓越绩效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企业愈增长,规模愈大,就愈不可能安于一隅,必须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的全球化研究对于帮助企业实现卓越绩效,做大做强做久,具有现实的意义。

我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1)全球化是中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分工的历史,中国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中国企业本身的成长,都呼唤着汇入全球化的大潮。(2)全球化指的是企业的经营逐步依存于海外市场,并具备和不断增强全球化产业布局、资源配置、运营管理能力的过程。一个全球化的企业,其思维方式及其战略制定,运营决策和企业文化都不以本土市场为限,而以全球市场为唯一参照背景。(3)全球化分为“初始阶段”,“出口导向”和“价值链优化”的中级阶段,以及实现“全球化运营”的高级阶段。大部分中国企业还停留在初中级阶段,目前还鲜有达到高级阶段,真正实现全球化运营的企业。(4)中国企业从改革开放之初就走上了全球化之路。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化的势头更加迅猛,趋势更加明显。(5)企业进

1.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不断融入全球化潮流的历史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转型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从1978年到2009年,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1,为世界同期之最。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从一个计划体制下濒临崩溃的短缺经济体,一跃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经济大国之一,创造了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30多年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从封闭隔绝向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演变的历史。中国经济有今天的大好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也是中国走市场经济的道路,遵循市场规则,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分工的结果。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运营不断全球化的历史;从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就与全球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中国成长为一个经济大国,GDP总量和进出口贸易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力量的长足增长,要求中国具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全球经济事务负起更大的责任,并重新确定自己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只局限于从中国自身的范围出发看问题,已经无法找到下一阶段所面临问题的答案。视野向外,迈步“走出去”是中国经济力量增长的自然延伸,也是必然的选择。全球化需要软实力和硬实力来支撑,是对一个经济体综合实力的全面检验。在当前发达市场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力不从心的时候,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中国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商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给中国带来进一步全球化的机会。加快全球化的步伐,目前的形势十分有利。2. 多极世界和新兴市场跨

国公司异军突起,创造了全

球化的机会

过去的10年,全球化进入一个新

的阶段,造就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新

兴的经济体。从昔日的“亚洲四小龙”,

到今天的“金砖四国”2,后浪推前浪,

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

量。新兴经济体的兴起改变了世界政

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世界变得更复

杂。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实力

此消彼长,埃森哲认为这表明一个多

极世界正在崛起。这个多极世界最根本

的特征就是经济实力的重新分配,经

济力量从传统的中心发达国家向边缘

的发展中国家弥散。传统的以西方发

达市场为中心的单极和单向结构正在

瓦解,多极的和多向的、相互渗透和相

互依赖的新的经济结构正在形成。这

一格局使新兴市场的进一步全球化成

为可能,也为新兴经济体的进一步发

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多极世界时

代,由于各经济体更加紧密的交融和

互相依赖,全球化成为一个紧迫的议

题。一个经济体是否具有全球性是决

定其在多极世界中地位的关键。

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

的水平,就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企业

也是如此,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必然要

全球化。这是最根本的竞争的需求,

只有到更大的舞台上去经受全球竞争

的考验,才有可能研制出改变世界的

创新产品和技术,才能成为一个有影

响力的公司。事实上,全球化为世界带

来的一个重要改变,也是多极世界的

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新兴市场跨国公

司(Emerging Market Multinationals,

EMMs)的崛起。曾几何时,一提起跨国

公司,人们就自然会想起可口可乐,埃

克森美孚,通用电气等老牌西方企业,

或微软,英特尔,诺基亚等发达国家的

新技术后起之秀。很少有人会把跨国

公司这个概念和第三世界国家联系起

来。全球化的浪潮改变了这一格局,催

生了一大批来自于新兴市场的大型跨

国公司。不经意间,印度塔塔,巴西淡

水河谷,韩国三星,中国石油,华为,

联想,宝钢等已经成为在全球经济舞

台上长袖善舞的角色,参演经济全球

化这出有声有色的大戏。例如,据最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中国复旦大学的

联合研究,18家顶尖的中国跨国企业到

2007年海外资产总和已经达到1,057亿

美元,占这些企业总资产的15.4%3。

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异军突起是多极

世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它们的勃兴

缘于全球化,反过来又成为全球化的

重要推动力量。

3. 中国企业的成长呼唤全

球化

全球金融危机尘埃未定,在西方

经济和管理学界以及企业界,人们在

普遍谈论后危机时代的所谓“新常态”

(the new normal),即消费者的支出

会减少,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放慢。

由于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远不如发

达市场严重,宏观经济保持高增长,

中国企业似乎没有明显感觉这样的新

常态。但是,危机也迫使中国反思经济

发展模式的问题。在宏观经济层面,

靠投资和出口驱动,以消耗资源为代

价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要尽快调整

为靠投资、出口和国内消费平衡驱动,

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企

业层面,靠低成本的粗放式制造不可

持久,要转移到以创新,向价值链高端

延伸的模式。金融危机也许在运营上

对中国企业没有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但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在于观念上的

冲击。

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之际,

中国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发展之路,思

考两个方面的根本性问题:第一、金融

危机是否意味着全球化过程将会放

缓?金融危机中发达经济及其企业所

暴露出的问题是否意味着西方管理思

想的终结?发达市场和企业的经验是

否对中国企业不再有借鉴意义?第二、

现存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是否需要

5

图2. 全球化业务在公司战略中的位置(受访者%)

很不重要

1%

不太重要

42%

6

改变?企业是否需要重塑自我,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层面?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反映出发达经济及其企业存在着严重缺陷,但并不代表源于西方的现代管理理念不再有指导意义。西方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经验仍然在许多方面代表着领先实践。即便是它们在危机中反映出的问题,也可作为中国企业应该汲取的教训,从而避免重蹈覆辙。作为30多年经济改革的继续,转型、改制、提高管理水平,建设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仍然是中国企业需要面对的任务。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是肯定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但国家要从宏观上调整经济发展的模式,企业也要重新思考增长的模式。以往熟悉的商业模式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将不一定再有效,寻找新的模式势在必行,必须变革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在更大的舞台上竞争,无疑对企业变革,建立国际规范的现代企业,改变增长模式,增强竞争力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前30年的改革催生了一大批初具竞争力的优秀中国企业,未来的30年,全球化的浪潮将把它们推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它们将参与全球商业规则的制定,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力量。

全球化作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重要的战略选择,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认可。在我们对企业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到后危机时代企业主要会采用什么发展战略时,有12%的企业把它选为后危机时代主要的发展战略 (见图1)。当受访企业被问及全球化业务在公司战略中的重要性时,85%的回答“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 (见图2)。当然,我们也看到,自主创新、拓展国内市场和多元化在现阶段更被中国企业所关注,这也真实反映了现阶段全球化在中国企业界的 地位。

图1. 后危机时代企业发展的主要战略(选两项,每项得票除以总票数=百分比)

其他

1%

4. 全球化带来新的竞争方式

经济全球化不是新鲜的事物,从上世纪70年代起,全球化就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进入新世纪,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和更加复杂的阶段,出现了多极世界的特征。在新的全球化环境下,企业在人才、资本、消费者、资源和创新五个方面都面临不同于传统商业世界的改变,竞争的游戏规则也随之不同。

首先,对人才的争夺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国界的限制,特别是高端的技术创新型人才的争夺更加激烈。其次,资本的流向不再单一。发展中国家不再只是资本的接受者,也同时成为资本的输出者。第三,新兴市场的消费者群体大量涌现。他们对产品和服务有不同的要求,商家必须琢磨怎样抓住和满足这些新的需求。第四,对资源的争夺将更加白热化。争夺的焦点不仅仅是要控制资源,更重要的是如何可持续地利用资源。最后,创新的格局已经改变,新的技术、产品、服务甚至是管理制度的产生,不再是发达经济的专利,新兴市场以及企业越来越多地成为创新的发源地。

不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的企业,如果它们要在这个日益复杂的全球环境中实现卓越绩效,都必须了解这些竞争的新趋势。在这个单极变多极,单向实力变为各种力量互相依存的世界,各种经济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要有新的全球化的思维和实践4。

为了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企业

全球化的进程,探讨全球化战略的制

定和管理模式的实施,总结全球化成

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中国企业

全球化的努力,为中国出现优秀的全

球性企业做出贡献,埃森哲和中国企

业联合会共同推出本研究报告。通过

对企业广泛的书面调查和深入的当面

访谈,回顾已有的类似研究,结合埃森

哲的研究方法,我们将回答以下问题:

1. 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走全球化的

道路?

2. 什么叫全球化(怎样定义全球化)?

怎样衡量全球化?

3. 中国企业全球化处于什么状态?

4. 如何进行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5. 如何实施全球化的运营模式?

6. 全球化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

7

二、什么是全球化8

全球化指企业的经营逐步依存于海外市场,并具备和不断增强全球化产业布局、资源配置、运营管理能力的过程。一个全球化的企业,其思维方式及其战略制定、运营决策和企业文化都不以本土市场为限,而以全球市场为唯一参照背景。

9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变,一大批西方跨国公司开始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进入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了战后首次全球范围的经济结构转变。大量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携带资本和技术,从发达国家转出,在第三世界寻找落脚点。新的全球分工就此形成,催生了诸如“亚洲四小龙”那样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也大约从80年代起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政治家、经济学家、管理者须臾不离其口的词汇。二十世纪世界经济的另一件大事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把这个巨大的国家带进了全球分工的进程,使全球化愈发势不可挡。到

9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问世,

仰信息技术之力,得通信便利之助,全球化更是如虎添翼,直至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危机过后,世界经济格局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此消彼长。此时的全球化,已非二、三十年前的全球化可比。商品、服务和资本流动不再是单向,而是双向或多向;主次不再分明,互相依赖更符合实际;资本和技术的输出方不再只是西方发达国家,也包括新兴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呼风唤雨者不再只是老牌跨国公司,也包括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EMMs );世界不再只分两极,而是多极并存。

1. 现存的对全球化的定义

全球化的定义是什么?这是研究全球化现象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已有的研究已经对全球化下了各种定义。例如: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1997》中把全球化定义为“跨国商品、服务贸易、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促使

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5

这个定义强调了在全球化格局下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技术在全球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 )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者和投资者的行为日益国际化,世界经济由一个单一市场和生产区组成,而不是各国经济通过贸易和投资流动连接而成,区

域或国家只是分支单位而已”6。这个定

义进一步扩大了全球化的内涵,更强调全球经济的融合。认为全球化不再是单个经济体之间的交流和互相依赖,而是全球变成一个整体。

? 与此类似,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的定义把全球化看做一个过程,强调“全球性”压倒民族性和地方性。“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特

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减少”7。

? 国际商务学会主席阿兰?格鲁曼从全球化的主要参与角色跨国公司出发,把全球化定义为“跨国公司跨越国界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和建立商业网络来创造价值的活动”8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辞典》中把全球化定义为“商品、劳务、资本及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

动的趋势”9。

2. 企业全球化

上述国际组织、企业界和学术界对全球化的定义,反映了各自在各个时期对全球化内涵和外延的理解,都可作为对全球化本质掌握的尺度。但是,这些定义关注的都是宏观层面的因素,对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运营等

因素,则关注不够。我们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全球化这一宏观趋势和企业经营之间的互动,全球化如何对企业的战略和运营产生影响。在全球化时代,企业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主动求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企业。因此,我们试图寻求从微观因素出发,以企业为中心来看全球化。

首先,全球化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地域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原材料和技术来源,以及企业的业务和运营,在一定程度上依存于海外。

其次,全球化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过程。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全球市场,有一个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演进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全球化形态。

(1) 初始阶段

企业或多或少,具有不同程度全球化因素。部分原材料,技术,设备,或专业人员来自海外。产品以不同的方式,作为半成品或成品,间接或直接销往海外。企业的运作基本立足于国内,涉及全球化的业务在运营中不占重要位置。

(2) 以出口为导向阶段

主要通过利用国内较低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在中国境内制造产品销售到境外来占领海外市场。如过去的十几年,在中国以外销订单为主的企业,尤其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劳动密集型代工OEM 或ODM 企业10大批成长起来,实现了从手工作坊到世界工厂的转变。这些企业制造能力很强,主要靠低成本优势,利润微薄。这些企业大多没有品牌,既没有国内的销售渠道,也不

掌握国外的销售渠道。但它们的收入大部或全部来自海外市场,它们的优势在于制造,制造能力和工厂管理水平也堪与国际标准比肩。

(3) 以价值链优化为导向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利用全球化进行价值链的提升和扩张,通过获取技术、吸引人才、开拓市场、提升品牌价值、获取资源等手段,提高整体绩效。例如很多中国企业把目光放到欧美等发达市场,是为了在研发、设计、技术、营销、品牌建设等环节增强竞争力。另外一些中国企业着重发展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业务,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掘和利用原料和资源产地优势。

(4) 全球化运营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成为无国界经营的全球性企业,企业的国籍属性不再重要。企业的资源、产业链布局以全球为舞台,战略、运营、文化全球化。与出口导向和价值链优化不同,企业不光是把分别位于全球不同地

理位置的点简单地连接起来(global

connectedness),而且还要让它们组

成和谐有序的交响乐曲,持续地奏出

动听的乐章(global o rchestration)11。

更重要的是,企业具有全球性,其思维

方式、决策过程和企业文化都已超越

国界,以全球为唯一的参照背景。真正

实现全球化运营,需要能力的积累,漫

漫长路,不可一蹴而就,从全球范围来

看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能达到这一境

界,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丰田汽

车、埃克森-美孚等。

综合地域和过程两个维度,我们

认为企业全球化可概括表述为:

企业的经营逐步依存于海外市

场,并具备和不断增强全球化产业布

局、资源配置、运营管理能力的过程。

一个全球化的企业,其思维方式及其

战略制定、运营决策和企业文化都不

以本土市场为限,而以全球市场为唯

一参照背景。

一个企业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才可以称其为全球化的企业?如果它

的产品出口海外,是否就是全球化了?

如果它拥有海外资产或者在海外设立

了机构,是否就是全球化了?甚至,

如果它的大部分产品基本依赖海外市

场,是否就是全球化了?虽然国际化/

全球化是中国企业追求的目标,但如

何定义和衡量企业的全球化水平,还

没有达成共识。

一些国际机构和学术界也都

对此做出了努力,提出了不同的衡

量方法。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

(UNCTAD)早在1995出版的《世界

投资发展报告》上就提出公司“跨国

指数”(Transnationality Index)的概

念,用其来评价跨国公司(与国内活动

相比)涉外活动的程度。已故哈佛大学

教授Raymond Vernon在1979年提出

“全球网络覆盖指数”(Network

Spread Index),通过计算跨国公司在

海外建立的分(子)公司的国家数量来

10

11

图3.

企业全球化

全球化运营能力(Y )

海外业务比重

(X )

评价企业全球化程度12。2009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Vale -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国际投资中心(VCC )用企业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海外雇员占总雇员的比例,以及海外销售(不包括出口)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三个指标,对中国18家跨国企业进行了排名13。

从我们对企业全球化的认识可以看到,一个企业的全球化水平不仅应当从其海外业务占总业务的比重来衡量,而且需要从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运营管理能力来衡量。海外业务比重反映企业经营对海外市场的依存程度。企业全球化运营的能力反映企业在全球市场上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和运营管理水平,通常包括企业管理层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全球范围的组织管控能力和协同能力,全球研发、品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如图3所示)14

处于全球化“初始阶段”的企业,开始步入全球化的历程,但是海外经

营和业务占企业整体比例还不够大。同时,全球化运营的能力相对较弱。在现阶段,中国相当大的一部分企业处在这一阶段。位于“出口导向”的企业,业务收入的相当大部分来自于向海外市场的出口,有的在海外开始拥有资产。但它们的运营还是立足于国内,也许全球化能力上跟海外业务的比例还不相匹配。很大一部分出口加工以及

OEM 企业属于此类。处于“价值链优

化”阶段的企业,全球化运营能力相对比较强,但海外业务和市场还未真正打开局面。像有些由海外留学和工作人员回国创立的企业就是这类企业的例子。最后,实现“全球化运营”的企业,海外业务和海外市场已经占企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已经具备了全球化运营的能力:市场全球化、员工全球化、整体生产布局全球化和管理层全球化。在他们的眼中,不再有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之分。中国目前还鲜有真正实现全球化运营的企业。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可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至80年代末,中国企业全球化处于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伊始,外资企业逐渐进入中国,通过商品出口、与来华投资的外资企业合作、融合,中国企业开始参与国际分工。同时,少数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开始尝试跨国经营。1979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与日本东京九一商事株式会社在东京合资建立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开始15。8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1984年中国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1亿美元,并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保持了年均6.7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但这一时期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只是零星出现,全球化经营的意识和实践水平都较低。

二十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史无前例的迅猛之势席卷全世界,中国企业全球化意识逐渐觉醒,全

球化进程进入第二个阶段——探索徘徊期。

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倍受鼓舞的中国企业由此进入生机勃勃的春天。90年代中期,中国又提出“走出去”战略16,先后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一方面,国内大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活动日趋活跃。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数据,这一时期中国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再次跨上新台阶:1992年进入十亿美元时代,虽然经过1992、1993年的两个小高峰以后略有回落,但整个90年代仍然实现了年均23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17。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这一时期可视为全球化进程的第三个阶段。在全球化浪潮和国内鼓励政策的双重驱动下,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意识、全球化程度显

著提高。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企业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对海外投资的游戏规则的理解逐渐加深。刚刚过去的两年对中国企业而言,可谓风云际会。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成长与积累,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实力。201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企业达

39家,仅次于美国(139家)和日本(71

家),与法国并列。另一方面,2008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西方发达国家成为重灾区,外部资金需求大增,世界范围内资产定价下降,为中国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依靠中国稳定的金融体系的支撑,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逆势增长,全球化战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同比增长96.7%;

2009年达到720亿美元,是2000年的78倍(见图4)。

13

图4. 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FDI)流量

中国境内投资者FDI 流量 (亿美元)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组织FDI 统计数据库,2009年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

1002000

2001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0300400500600700800

中国企业已经坚定地踏上了全球化道路。反映在对外直接投资上,除了上文提到的规模增长,还表现为企业主体多样性、投资范围、投资方式等方面令人瞩目的巨大进步。

中国对外投资几乎涉及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从近几年海外投资的行业流向来看,对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投资比重均高于10%,其中2008年对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业服务的海外投资比重大幅提高,超过海外投资总额的75%(见表1)。采矿业关系到国民经济战略矿产和能源的供给,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资源需求迅速上升,采矿业对外投资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目前,采矿业相当比重的对外投资流向了矿产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09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海外投资国,且大部分投资流向了 矿产、能源等资源类行业。从对外投资统计数据看,近几年批发零售、金融、

租赁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对外直接投

资规模增长较快,而制造业对外直接

投资的比重则有所下降。值得指出的

是,批发零售业主要为贸易类投资,金

融业以银行投资为主,租赁和商业服

务主要是投资控股,这些行业本身集

中度低,投资方式具有分散累积的特

点,虽然在对外投资总量中所占比重大,

但企业层面的全球化经营行为表现并

不突出;广受媒体关注的是制造业、采

矿、能源企业的全球化活动,这些行业

集中度一般较高,龙头企业实力雄厚,

海外并购、联合投资等全球化经营活

动相对活跃,这类企业也是我们本次

研究的重点。

中国对外投资范围已覆盖全球

六大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从投资

额的区域分布来看,亚洲与拉丁美洲

的反向变化十分引人注目:2005年到

2008年,流向亚洲的对外投资所占比

重提高了近40个百分点,而流向拉丁美

洲的对外投资则下降了46个百分点,不

容置疑,亚洲作为中国境内投资者对

外投资热点地区的地位迅速强化。从

表2可以看出,非洲与大洋洲的地位也

逐渐提高。除对六大洲投资的绝对规

模与相对比重发生显著变化以外,热

点国家(地区)的范围也明显扩大。对

外直接投资流量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

(地区)在2003年只有中国香港、开曼

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到2008年增

加到22个,其中流向中国香港、南非、

英属维尔京群岛、澳大利亚、新加坡、

开曼群岛的投资均超过了15

亿美元。14

表1 2004-2008各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分布及所占比重(万美元)

行业分类2004年2006年2008年

1.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74,93113.63%452,16621.36%2,171,72338.85%

2. 金融业--352,99916.68%1,404,80025.13%

3. 批发和零售业79,9691

4.55%111,391

5.26%651,41311.65%

4. 采矿业180,02132.74%853,95140.35%582,35110.42%

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2,86615.07%137,639

6.50%265,574 4.75%

6. 制造业75,55513.74%90,661 4.28%176,603 3.16%

7.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849 1.43%11,8740.56%131,349 2.35%

8. 建筑业4,7950.87%3,3230.16%73,299 1.31%

9. 房地产业8510.15%38,376 1.81%33,9010.61%

1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0500.55%4,8020.23%29,8750.53%

11. 农林牧渔业28,866 5.25%18,5040.87%17,1830.31%

1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8060.33%28,161 1.33%16,6810.30%

1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8,814 1.60%11,1510.53%16,5360.30%

1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200.02%8250.04%14,1450.25%

15. 住宿和餐饮业2030.04%2510.01%2,9500.05%

1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980.02%760.00%2,1800.04%

17. 教育--2280.01%1540.00%

18.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0.00%180.00%00.00%

1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0.00%----

合计549,799100%2,116,396100%5,590,717100%

数据来源:《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15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设立境外企业的数量逐年递增,覆盖率大幅提高。截至

2008年底,中国8,500家境内投资者共设立境外企业12,000家,分布于全球174个国家(地区),其中分布于亚洲国

家的企业数量超过全球境外企业的一半。全球平均投资覆盖率达到71.9%,投资覆盖比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如表3)。

此外,跨国并购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图

5)。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2001年中国企业境外并购额为4.7亿美元,2005年、2006年出现大幅跳

跃。另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

2003年中国以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占18%,股本投资占14%;到2008年收购兼并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占当年投资的54%;2009年并购类投资占同期投资总额的40.4%。本研究在对公开信息资料进

行综合整理的基础上,得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的不完全统计结果,其中2008年41宗、2009年49宗、2010年前6个月29宗。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显著增加,但并购金额相对较小,而国有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占据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大半壁江山。目前,中国企业海外

并购的热点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传统能源、机械制造业、

IT 等行业,其中矿产资源与能源行业的并购金额较

大,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的20大并购案例中有16个涉及矿产资源和传统能源行业(见表4)。

表2. 2003-2008各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地区分布及所占比重(万美元)地区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合计1,226,117100%1,763,397100%2,650,609100%5,590,717100%亚洲448,41736.60%766,32543.50%1,659,31562.60%4,354,75077.90%非洲39,168 3.20%51,986 2.90%157,431 5.90%549,0559.80%拉丁美洲646,61652.70%846,87448.00%490,24118.50%367,725 6.60%大洋洲20,283 1.70%12,6360.70%77,008 2.90%195,187 3.50%欧洲39,549 3.20%59,771 3.40%154,043 5.80%87,579 1.60%北美洲

32,084

2.60%

25,805

1.50%

112,571

4.20%

36,421

0.70%

表3. 2008年中国境外企业数量分布与投资覆盖率地区投资覆盖率

境外企业数(家)

占总投资企业比例

亚洲90%6,00051.2%非洲81%1,60012.9%欧洲74%2,00016.3%北美洲75%1,40011.3%拉丁美洲55%600 4.8%大洋洲

42%

400

3.5%

图5. 中国境内投资者境外并购额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50100150200250300

350数据来源:2000-2006年数据源自联合国贸发组织M&A 统计数据库,2007-2009数据源自中国商务部

境外并购(亿美元)

16

数据来源:《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数据来源:《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图6. 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 (受访者%)

两年内无开展全球化

业务的打算

资料来源:埃森哲/中企联2010年5月-8月问卷调查

图7. 全球化的经营方式 (选项不限,得票数相加)

资料来源:埃森哲/中企联2010年5月-8

月问卷调查

45代理出口或设立出口部设立代表处/办事处海外建立销售子公司产品海外生产或制造

海外建立事业部/运营中心海外研发其他

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特点相应,中国矿产资源、传统能源行业海外并购的热点区域是澳大利亚、加拿大、非洲和拉美的部分国家;IT和半导体等现代科技行业的海外并购集中于美国、香港、台湾、日本;机械制造业海外并购目标区域则以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为主。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经济全球化参与程度的提高,中国企业已迈出了全球化的步伐。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89家中国企业中有89%目前已开展了全球化业务,其中采用代理出口或设立出口部、设立代表处或办事处作为全球化经营方式的企业分别占一半左右;此外有5%的企业表示将在两年内开展全球化业务(见图6、图7)。

17

表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20大案例(2008.1-2010.6)18

序号时间收购方被收购方被收购方所在国

(地区)收购金额收购标的

(股份、资产等)

行业

12008.1中国铝业力拓集团英国140亿美元9%矿产资源22008.4中国平安富通投资管理公司比利时21.5亿欧元50%投资公司32008.6招商银行永隆银行香港172亿元53.12%商业银行42008.7华能集团大士能源新加坡42.4亿新元100%传统能源52008.7中海油服AWO OS挪威25亿美元100%传统能源62008.9中国石化Tanganyka加拿大20亿美元100%传统能源72009.2中铝、美铝力拓澳大利亚140.5亿美元12%矿产资源82009.4中国石油曼格什查油气哈萨克斯坦33亿美元100%传统能源92009.6中国石化Addax瑞士495亿元100%传统能源102009.7中投泰克资源加拿大17.4亿加元17.2%矿产资源112009.8衮州煤业Felix Resources澳大利亚198亿元100%矿产资源122009.8中海油Kosmos Energy加纳30-50亿美元N/A传统能源132009.9中国中化Nufarm公司澳大利亚163亿元N/A农业142009中国石油Merapoh马来西亚100亿美元炼化项目传统能源152009中国石油阿萨巴斯卡油砂公司加拿大19亿加元60%油砂开采权传统能源162009中国石油Arrow澳大利亚35亿澳元100%传统能源172009鞍钢集团金必达澳大利亚17亿澳元 1.9亿股矿产资源182010.3吉利汽车沃尔沃瑞典18亿美元100%汽车制造192010.5中海油Bridas拉丁美洲31亿美元N/A能源矿产202010.6光明集团西斯尔公司旗下业务澳大利亚17.5亿澳元糖业和可再

生能源业务

食品业

资料来源:根据投资潮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f380794.html,/case/investCaseDetail.do?investCaseId=10107、

https://www.doczj.com/doc/f380794.html,/case/investCaseDetail.do?investCaseId=10108)及其他公开资讯整理。

18

19

案例

海尔的全球化品牌战略

海尔集团公司成立于1991年12月,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青岛冰箱厂。2009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收入1,243亿元,品牌价值已高达812亿元19,2002年以来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2010年6月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50家公司”之一

20

。据《大众日报》2009年12月转引市

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 )发布的最新消费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09年海尔以5.1%的市场占有率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较上一年提高0.8个百分点21。

从1984年至今的26年中,海尔从当年一个年亏损147万元、53个职工纷纷请调的集体小企业22

,发展成为如今年营业收入过千亿、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30%、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16个工业园(海外4个)、29个工厂(海外24个)、8个研发中心(海外5个)、

61个贸易公司(海外19个)、58,800个

销售网点(海外45,800个)、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海外3,000多人)的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海外业务每年以

30%-50%的高速度增长23。到底是什

么促使海尔能在短短26年时间里得到

全世界的认知,成为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大型跨国企业?

海尔整体发展战略:无内不稳, 无外不强

海尔遵循先内后外的发展理念——无内不稳,无外不强。海尔领导层坚信,如果企业在国内市场没有竞争力,就不可能真正地打入国际市场。然而如果只在国内市场做得很好很大,却在国际市场外徘徊不前,那么优势只能是暂时的。海尔早已意识到,要想成为一个成功企业,就应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尤其是在加入WTO 之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的经济边界逐渐模糊,更需要国内外两个市场遥相呼应、相互促进补充。

据此,海尔发展战略可大致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占领国内市场,即狠抓质量、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市场上先站稳脚跟;然后大力拓展国外市场,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海尔产品、品牌、企业文化的扩张,实现 “走出国门、与狼共舞”(如图8所示)

。图8. 海尔发展战略创新的两个阶段

资料来源:海尔官方网站

1984199119982005

占领国内市场扩展国外市场

名牌战略

全面质量管理

OEC 管理模式

“市场链”流程再造

人单合一T 模式

多元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

全球化品牌战略

领先国内市场

为在国内市场上站稳脚跟,海尔分别在1984年-1991年和1991年-1998年实施了名牌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在名牌战略阶段,海尔选择用质量创品牌,并耗费了7年的时间专注于冰箱一个产品。1988年海尔摘取中国冰箱行业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名牌战略初见成效。然而最为关键的是海尔在冰箱生产线上积累了整套务实高效的管理经验,为海尔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冰箱产品为海尔成功地打响攻占国内市场的第一炮,海尔也顺其自然地将这一套成功运营经验整体复制到其它产品线上,力争实现家电产品系列的“多点开花”,也就是多元化战略。在此阶段海尔以激活“休克鱼”的方式,通过低成本兼并进行多元化扩张,由一个名牌产品发展成为家电名牌产品群,成为家电行业规模最大的“联合舰队”。

拓展海外市场

此时的海尔已稳稳坐上中国家电行业中的第一把交椅。然而国内国外企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升级换代的步伐进一步加速、消费者的要求日益严苛,在“不进则退”的家电行业中,仅成为中国家电行业领头羊显然不是海尔的终极目标。海尔迅速将目光瞄准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在全球化航道上扬帆启航。

1998年海尔正式开始了其宏大的国际化战略阶段,其国际化手段是以出口贸易为主,以拓展海外市场为目标,将产品批量销往世界各地。快速积累经验之后,海尔集团按照自己“先有市场,再建工厂”战略以及“本土化经营”思路拓展国际市场,实施自己的全球化布局,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海外研发机构、经销商网络、售后服务网络,即设计、生产、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体系。

在全球化突破口的选择上,海尔的战略是“先难后易”,精心挑选目标市场。海尔首先选择了技术成熟、消费者需求差异化较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作为征战海外市场的首发地。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发达市场上树立海尔品牌知名度,争创名优品牌,从而增加海尔产品的竞争能力,提升品牌价值,并将其成功经验和模式运用到其它国家或地区。1998年海尔率先在美国建立工业园,在南卡罗来纳州设立工厂,实现了以电冰箱为主的规模化本地生产;2001年,在巴基斯坦建立海尔第二个海外工业园即海尔家电生产基地。

2005年底,海尔擢升到了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此役,海尔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切实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上的双赢。海尔采用独创的“人单合一双赢”商业模式,把大企业变小到个人,再由个体创新和资源整合把企业做大。“人单合一”是海尔在未来的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制胜全球市场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同时激发了企业从研发到生产过程每个职位每个员工的创新热情 24。

全球化品牌战略其实是国际化战略的升级版,两者区别在于: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而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

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