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角度解读史书著述

从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角度解读史书著述

从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角度解读史书著述
从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角度解读史书著述

第35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月 Vol.35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13

──────────

收稿日期:2013-04-24

作者简介:龙芊良(1990-),女,河北迁西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历史学。 -90-

从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角度解读史书著述

龙芊良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中国和印度的交往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学术界有“商代说”、“西周说”、“战国说”等很多的推测,在中印两国交流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史家对于交流有不同的记载,从搜集、阅读史书中记载中印文化交流史实的角度,探究史书作者的著述意图,解读作者记载的目的,领悟多本史书带给人们不同中印文化交流记述的原因。

关键词:中印;文化交流;著述解读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3-0090-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3.022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y 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cient

China-India Cultural Exchanges

LONG Qian-liang

(College of Histo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has a long history. There are a lot of speculations such as “theory of Shang Dynasty”, “theory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theory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academic world.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a-India exchanges, historians have their own opinions of the communications. These writers’ intensions of writing a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f China-India exchange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reasons why the records written by the historians are different.

Key Words: China-India; cultural exchanges;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s

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交流很早就开始了,学术界对于中印交往源于何时有很多种猜测,但都未得出肯定的结论。我们只知道在西汉时,印度称“身毒”,《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最早记述了中国和印度的交往。从《史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张骞出使西域前,中国和印度就已经有了贸易往来,并且这种贸易是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和交往才形成的。

在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史家对于中印交流的史实有不同的记述,本文将从记载中印文化交流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史料中,解读作者记述的原因,探究作者的著述意图,领悟多本史书带给我们的不同中印文化交流记述。

一、汉代:《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中的中印文化交流

最早记录中印文化交流的是《史记·西南夷列传》和《史记·大宛列传》。司马迁在《西南夷列传》提到: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1]

《大宛列传》中也提到这件事:

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

龙芊良:从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角度解读史书著述

-91-

‘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国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2]

两个列传中都提到汉朝与身毒间有贸易往来。张骞经过大夏时所看见的邛竹杖、蜀布等是从身毒国得来的,而这些东西又是中国的,说明中国和印度已有贸易往来。

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同样是一件事情,在两个列传中司马迁记载的详略却不同。从著述时间上看,《大宛列传》比较靠后,按道理先前已经有介绍,应该简写,但实际上记载却比《西南夷列传》详细,笔者认为可能是当时的大宛和西南夷对于西汉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大宛位于西域地区,当时西汉非常重视沟通西域,以便联合对抗匈奴,并且这件事发生在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中,而张骞通西域是汉朝的一件大事,所以司马迁必然会对此进行详尽的记载。而身毒位于西南夷附近地区,当时并没有受到西汉的过多重视,所以记述的较简略。

班固的《汉书》在《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也有对当时的印度(即身毒)的记载[3],不过是照搬《史记》的记载,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不过,在《西域传》中讲到的罽宾国是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也有今印度的地方。可见班固时对于印度的了解还是有所增多的。

到了范晔的《后汉书》,在第八十八卷《西域传》中有关于印度的专门介绍,当时称印度为“天竺”。文章记载说:

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俗与月氏同,而卑湿暑热。其国临大水。乘象而战。其人弱于月氏,修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从月氏、高附国以西,南至西海,东至磐起国,皆身毒之地。身毒有别城数百,城置长。别国数十,国置王。虽各小异,而俱以身毒为名,其时皆属月氏……土出象、犀、玳瑁、金、银、铜、铁、铅、锡,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又有细布、诸香、石蜜、胡椒、姜、黑盐。

和帝时,数遣使贡献……至桓帝延熹二年、四年,频从日南徼外来献。

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楚王英始信其术,中国因此颇有奉其道者。后桓帝好神,数祀浮图、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4]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到东汉时,人们对于天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当地的风俗、地理范围、出土物产都有详细的记载。此外,当时的印度和中原已经开始了遣使

朝贡贸易,而汉明帝时又从天竺引入了佛教。

这段文字对身毒的特产记述的十分详细,范晔这样写的原因可能是当时身毒地处汉朝与大秦通道的中转站,两地的物产在身毒交换,这些物产对于中西的贸易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身毒物产又十分丰富,所以对物产十分重视,记载也较为详细。

但是,文章对于汉明帝时引入佛教的记载却很简单,甚至没有提到汉明帝建造白马寺,从天竺请来高僧等事件,这可能与作者范晔本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关系。范晔本人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强烈抨击佛教的虚妄,不接受佛教的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之说。在《后汉书·西域传》中,他指出自张骞以来,西域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关于佛神的记载,所谓佛教的种种说法都是后起的。虽然佛教“好仁恶杀,蠲敝崇善”的教义有吸引人的地方,但它在方法上是奇谲不经的。所以说范晔不可能过多地记载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对于佛教由天竺引入的记述也就不会很详细。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梁书》、《旧唐书》、《新唐书》和西行求法高僧著书中的中印文化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中印交往和文化交流继续发展,并不断加强。《梁书》卷第五十四、列传第四十八《诸夷》中有关于天竺的记载,文中的内容不仅包含汉代对中国和印度(天竺)的记载文字,还有一些新的内容,如:

国临大江,名新陶,源出昆仑,分为五江,总名曰恒水。其水甘美,下有真盐,色正白如水精……其西与大秦、安息交市海中,多大秦珍物——珊瑚、琥珀、金碧珠玑、琅玕、郁金、苏合。[5]

此外,文章还对东汉桓帝时的中印贸易交流以及中国通过印度与大秦的贸易交流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可见此时中印间的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印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

除《梁书》外,《魏书》列传第九十《西域》和《北史》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西域》中也有对天竺国的记载[6],但记载的十分简略,并且多是抄录前人著作的文字。作者这样记述的原因可能是这些朝代存在的时间短,很难与印度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在当时的条件下,各朝代自顾不暇,很难重视与印度发展友好交往的文化交流关系,所以记载的十分简单。

到唐代,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流进入到鼎盛阶段。《旧唐书》卷二百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中详细记载了唐朝时中印之间的贸易往来,将天竺分为“五天竺”,并对它们进行详细的介绍。此外,对于隋朝和唐朝时与天竺间的朝贡以及玄奘去天竺取经等事件也进行了记录和述说。例如文中记载:

天竺国,即汉之身毒国,或云婆罗门地也。在葱岭西北,周三万余里。其中分为五天竺:其一曰中天竺,二曰东天竺,三曰南天竺,四曰西

第35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5月

-92- 天竺,五曰北天竺。地各数千里,城邑数百。

书中对于“玄奘去天竺取经”的记载只有一句话:贞观十年,沙门玄奘至其国,将梵本经论六

百余部而归。[7]

而同样在《新唐书》中,这件事的记载也十分简单,

即“会唐浮屠玄奘至其国”。

对于新旧唐书把“玄奘去天竺取经”这件事记载的如此详细,令人惊讶,这明显是作者编写侧重点的问题。由于玄奘等西行求法的高僧并没有被作者列入到史书应记载的范畴里,所以在记述时仅仅是一笔带过,而非详细记述。至于《新唐书》,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编者认为《旧唐书》过于详细和繁琐,所以在编著《新唐书》时删减和精简了《旧唐书》的许多内容,而本就一句话的“玄奘去天竺取经”就成了另一中印文化交流事件的背景。

同时,当时的唐朝十分兴盛,它与国内各民族以及一些外国国家发展了友好的关系,而“玄奘去天竺取经”只是唐朝与天竺发展友好交往关系中的一件事情,地位并不是很高,所以没有进入的编者的眼界,而“玄奘去天竺取经”这件事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发展传播了印度的佛教文化,所以在记录中印交往时史书记载的较为详细。

除了在正史书中寻找中印文化交流的印迹,还可以从西行求法高僧的传记中了解到一些内容。例如魏晋南北朝时的高僧法显所著的《佛国记》。书中详细记录了作者游历印度时的情况,对当时天竺的十几个小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如法显到的第一个天竺小国陀历,书中写道:

始入其境,有一小国名陀历,亦有众僧,皆小乘学。其国昔有罗汉,以神足力,将一巧匠上兜

术天,观弥勒菩萨长短、色貌,还下,刻木作像。

前后三上观,然后乃成。像长八丈,足趺八尺,斋

曰常有光明,诸国王竞兴供养。今故现在。[8]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法显对于陀历国的记载侧重于其佛教中的小乘学,显然这与他本人僧侣的身份相符,法显西行的目的就是求佛法,自然会过多的记录天竺的佛教发展和小国的佛教特色。对于天竺的其他小国,法显的记述也是以佛教之学和佛教生活为主,对于其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一笔带过或者直接省略。

《大唐西域记》是由唐朝高僧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的书籍,详细完整地记录了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的游历见闻,并且对印度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书中第二卷为印度总述,从释名、疆域、数量、岁时、邑居、衣饰、馔食、文字、教育、族姓、物产等十七个方面记述了印度的风土人情[9]。

从内容的多少来看,玄奘对佛教、族姓和病死三方面的记载最多,这与他西行求佛的目的相符,而与法显不同的是,两本同为僧人所著的书籍对于印度的记载内容却有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应基于以下几点:

1. 两位僧人所处时代不同

法显为魏晋南北朝人,当时的物质生活还并不富裕,并且战乱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僧人的法显更为重视佛教对于世人的意义,处于战乱和痛苦中的人们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信仰佛教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法显的眼界只能集中到佛教中。而玄奘是盛唐时期的僧人,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情况下,人们信仰佛教并非只是处于摆脱苦痛生活的心愿,佛教也不是生活的全部,所以玄奘的眼界更为宽广,能将印度的各个方面记述下来。

2. 法显和玄奘的个人见闻角度理解不同

毕竟不是同一个人,两位僧人的社会阅历和智慧水平不同,两个人虽然都是去天竺求佛法,但是其终极目的和意图不同,并且对一个国家的各方面个人理解不同,所以会形成记述上的差别。

3. 两本书作者的差别

《佛国记》是法显本人亲自著成的,代表了其个人的意思,而《大唐西域记》是门人辩机所著,其中不乏掺入辩机对于这些见闻的理解。此外两个人的记述手法和思想不同,也使得文章记述的内容不同。

无论是在《旧唐书》等正史中,还是在西行求法高僧的传记中,都可以看出的是魏晋南北朝到唐代这段时间,中印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中印的友好关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三、宋元:从《宋史》、《元史》中看中印文化交流

中唐以后,中国政局不稳,中印文化交流一落千丈。进入到宋代,受连续不断的战争影响和其他原因的限制,中印文化交流逐渐衰微。

《宋史》卷四百九十、列传第二百四十九中有关于天竺的记载,书中写道:

天竺国旧名身毒,亦曰摩伽陀,复曰婆罗门。

俗宗浮图道,不饮酒食肉……。隋炀帝志通西域,

诸国多有至者,唯天竺不通。唐贞观以后,朝贡

相继 (10)

以上这些内容与前代的史书记载大致相同,主要介绍了汉至唐代这一时段天竺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和往来。此外,书中记录了宋朝时中国与印度的交流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宋史》中,还有这样一条记录:

天竺之法,国王死,太子袭位,余子皆出家为僧,不复居本国。有曼殊室利者,乃其王子也,

随中国僧至焉,太祖令馆于相国寺,善持律,为

都人之所倾向,财施盈室。[10]

这涉及到了天竺的国王继承制度,是前代史书中所没有的,而书中说到的“太子袭位,余子出家为僧,不复居

龙芊良:从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角度解读史书著述

-93-

本国”这一内容,一则反映了当时制度对于新国王权力的保护和肯定,对于王子争权问题出现的避免,同时也从侧面上反映了印度佛教的盛行。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在宋太祖时有曼殊室利的人到中国来,修行传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印之间佛教文化的交往。“都人之所倾向,财施盈室”正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佛教的推崇。另外,宋时中印交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僧人的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唐朝僧侣交流的情况。

《宋史》中记载了很多的宋时中印僧人来往互动的事件,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当时的动乱使得宋人迫切需要信仰佛教,以此摆脱困苦;另一方面是印度国内的佛教受到印度教和新传入的伊斯兰教的排挤,不得不转向其他国家发展,而中国正好有适宜其发展的土壤,所以中印佛教交流依旧。虽然宋时中印交通有所发展,贸易和技术交流也还在进行,但受战乱等不稳定状况的影响,中印僧人交流上升到了突出位置,这也表明了宋朝时中印之间的交往有所衰微。

元代存在时间虽然较短,但是因其版图极为辽阔,所以当时与印度交往频繁。从《元史》的卷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元太祖到过东印度国,卷二中也有印度国主穆垒国主来朝的记载。此外,书中还记录了印度人入仕中国以及中印通商的情况,但唯一有疑问的是《元史》没有为印度列传,这与以往其他正史不同。王大渊的《岛夷志略》中对于印度的条目很多,也许可以作为正史的补充。

四、明清:没有列传的明清中印文化交流

明清时,中印关系有了一定的复苏,文化交往又逐渐增多,这主要得益于中印交通的进一步发展。明朝建国初,明太祖下令保南洋要道,后又实行海禁闭关政策,中印交流通道一度被阻,但成祖夺位后,重新开放海岸,并派郑和下西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印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使得中印关系又得到恢复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明史》、《清史稿》中也没有为印度列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印度是由一些小国共同组成的,这些小国的文化风俗等状况有所不同,很难将其总结到一起列传,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当时的国内局势,尤其是清朝,皇族大臣自恃本国为天朝上国,不够重视其他国家,尤其是当时分成众多小国的印度。

从以上的历朝史书中,可以了解中印文化交流的大致发展历程,也从史家们的不同著述中解读了其记述的缘由。印度作为位于中国西南部、靠近中国的一个古文明国家,它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不可忽视,对中华文明的进步和中国佛教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本文采纳了以下文献的部分思想主张:薛克翘.中国印

度文化交流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义净.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8;阎宗临.中西交通史[M].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王小甫,范恩实,宁永娟.古代中西文化交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西南夷列传[A].史记(卷116列传第48)[M].北京:

中华书局,1999:2281-2286.

[2] 司马迁.大宛列传[A].史记(卷123列传第63)[M].北京:中

华书局,1999:2359-2412.

[3] 班固.西南夷两粤朝鲜传[A].汉书(卷95列传第65)[M].

北京:中华书局,1999:2833-2839.

[4] 范晔.西域传[A].后汉书(卷88列传第78)[M].北京:中华

书局,1999:1967-1980.

[5] 姚察.诸夷[A].梁书(卷54列传第48)[M].北京:中华书

局,1999:543-565.

[6] 李延寿.西域[A].北史(卷97列传第85)[M].北京:中华书

局,1999:2129-2149.

[7] 刘昫.西戎[A].旧唐书(卷210列传第148)[M].北京:中华

书局,1999:3599-3616.

[8] 法显.田川,译注.佛国记[M].重庆出版社,2008:1-10. [9] 玄奘,辩机.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M].北京:中

华书局,1985.

[10] 脱脱.外国六[A].宋史(卷327列传第249)[M].北京:中华

书局,1999:10883-10897.

(责任编辑、校对:郭 静)

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大全

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大全 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在天人关系、历史本质、历史动力、历史发展形式、历史发展进程、人的历史地位和君民关系等方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古代历史事件一:鉴真东渡鉴真(688;763)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曾邀请他去日本,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1980年5月,鉴真像在日本唐招提寺长老的陪送下,回国“探亲”,成为中日人民友好关系史上的佳话。 唐代,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而且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依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积极同各国交往。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有13次之多。此外,唐朝同天竺、新罗、波斯、多罗马帝国、非洲国家都有频繁的交往。[1] 东渡原因 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十四岁(一说十六岁)于扬州大明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

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十年,决定邀请鉴真。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荣病死,鉴真双目失明,751年(唐天宝十载)又回到扬州。 中国古代历史事件二: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联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劳累过度过逝。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

从中印饮食习惯看民俗差异

从中印饮食习惯看民俗差异 摘要:现今世界人们主要使用的餐具主要有以下三类,它们分别是筷子、刀叉和手指,这是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按进食方式划分的话,世界版图可以三分天下——欧洲和北美主用刀叉;中国、日本、越南、韩国和朝鲜等用筷子;非洲、中东、印尼及印度次大陆以手指抓食。为何会产生如此差异?古往今来有不少学者也发现到此现象并对此进行研究,但大多以三类餐具为基本点出发探讨各使用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甚少有人以以三者为终点进行探讨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饮食习惯差异,今笔者基于个人兴趣主要跟大家分享、探讨关于中印饮食习惯差异产生的一些想法或者臆想。 中印饮食 若说到餐具不可避免的一定会提及到饮食,这是与餐具最直接相关联的事物。中国自古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令中国物产富饶,上至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一样(除却有毒动植物)不可搬之上桌,因此中国的食物种类繁多,按理与之相搭配适应的餐具也应是种类多样,据相关史料考据中国历史上曾在不同时期出现过箸,刀叉、匙,但最后唯余箸即筷子一统江山,反观印度。印度也是一个饮食丰富的国家,有面点闻名的印度飞饼、也有米饭等,咖喱是印度人民的最爱,据曾旅居印度的人士介绍,印度人民每餐必有咖喱,可谓是无咖喱不欢,但我们知道咖喱类食物皆是流质食品,极少做成干物,以常理推导印度人民必是选用可开怀畅食的汤匙,但与之相反印度人喜用手指进食,作为一名自小习惯使用筷子进食的人我很难想象印度人民是如何进食,当然也很是佩服他们流质食物也能用手抓食得干干净净。既然饮食同为丰富多样那为何不曾出现相似的进食方式?我认为有历史现实的因素也有文化差异的原因。 中国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2019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A.遣唐使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唐招提寺 2.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①日本②新罗③天竺④雅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4.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日本”、“佛教”、“《东征传绘》”、“唐招提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 C.郑成功收复台湾D.戚继光抗倭 5.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 6.“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反映的史实可用来直接研究唐朝的() A.民族交往B.对外交往C.经济繁荣D.文化昌盛

8.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正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说到唐朝外交,我们不自觉地就会跳出一个词:开放。对于开放,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文化的输入,可是对唐代而言就是凭着开放,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唐文化圈。下列与唐文化圈形成无关的是() A.册封少数民族首领B.玄奘西行 C.遣唐使、鉴真东渡D.新罗留学生涌往长安 9.玄奘携带佛经自天竺归来后,根据他的口述,由他弟子记录整理而成的作品是()A.《西游记》B.《西厢记》 C.《天竺记》D.《大唐西域记》 10.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只有一个年号叫贞观。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有()A.文成公主入吐蕃 B.广用贤才,形成“房谋杜断” C.发展生产减轻赋税 D.鉴真东渡日本 1.(2018?福建)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A.遣唐使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唐招提寺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分析】本题以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的历史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唐太宗时),他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 2.(2018?滨州)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浅谈清朝玉器

摘要: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又—鼎盛时期,它集历代之大成,总结发扬数千年的雕刻技艺,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玉器,用途之广,雕塑之精,设计之妙,创新 品种,达到了高峰。 关键字:玉器的发展玉器的制作玉器的纹饰玉器的文化含义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代经济与文化高度发达,各种工艺美术空前繁荣,其中玉器艺术更为突出。 清代是我国古代玉器最为发达的时期,在品种数量和制造工艺上都较以往有超越性的突破。此时,制玉作坊遍布各地,由宫廷直接控制的作坊便有十处。南方以苏州、扬州为中心的“南作玉”和北方以北京为中心的“北作玉”,是此时最具代表的两大流派。清代初期的玉器制造主要在民间,宫廷制玉较少。乾隆时期由于乾隆皇帝的喜好,原料的丰富以及工艺的进步,宫廷制玉发展较快,不仅出现了大批礼器,还制成一批体积庞大、雕琢复杂的玉山,一些乾隆御书的题记、诗文,还被琢刻于玉册之上,置于精巧别致的紫檀匣中收藏。乾隆之后宫廷制玉有所衰退,但晚清民间市场仍十分活跃,不断推动清代制玉的发展。 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和制造工艺上都形成了玉器史上的一个发展高峰期。形成了不同风格和技术特色的“南玉”“北玉”制玉中心。清代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黄玉极少,也受到爱重。清朝最负盛名的碾玉中心仍是苏州专诸巷,内廷玉匠也多来自该地。扬州玉工艺后来居上,善于碾琢几千斤甚至上万斤重的特大件玉器,《大禹治水图玉山》即其代表作。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揉合变通,创造与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玉器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和制造工艺上都形成了玉器史上的一个发展高峰期。由于乾隆皇帝爱玉,所以清代玉产地主要有除了苏州、扬州还有宫廷,呈三足鼎立趋势,各具特色。 清代玉器品种和数量繁多,以陈设品和玉佩饰最为发达。陈设品有按青铜器为祖型的仿古形式器皿及各种仁兽,瑞禽的造型,新增的品种有山水、花鸟玉山,浮雕图画式的玉屏等。玉佩的品种更为丰富,成为各阶层民俗事项和服饰广泛佩戴使用的装饰品和吉祥物。此外兼有实用功能的各种玉器皿,文房用品数量和品种也较历代多有增加。 清代玉器在制作上以乾隆时代为分界线,前期治玉重视选料,由于开采条件改善,采集到的优质白玉、羊脂玉数量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材质的精美,为这一时期能产生许多珍宝性艺术品,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工艺加工方面,琢工精巧,光工细腻。乾隆时代的玉器皿的轮廓线都极规则,横平竖直外缘及子口转折严整挺拔。棱角多呈劲挺锋锐状。起凸的浮雕图案边缘,也处理成锋利边线,观之剔透,触之扎手。在抛光工艺上也很讲究,一般细光处看不见琢镞的痕迹,细光能达到玻璃光亮度。 清代中期以后,玉器生产渐入衰落,不但规模减退,工艺制作上取巧偷工造成规格越益粗糙。如所琢树木花草枝梗,不再精到的琢出圆润的,符合生态的形象,仅以两面削琢的角形凸起代替。花卉图案也不再细致地琢出枝叶穿插、花叶翻卷的形态,太多取平面的浅浮雕

欧洲古代史书

欧洲古代史书 欧洲古代史书籍全球通史简介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代表作。 全球通史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有强烈的现实感。 自问世以来,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 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当代世界史编纂的一个新起点,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 本书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

所以,本书在20世纪中期一问世便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颇受好评。 美国许多大学已把《全球通史》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甚至连美国的许多军校也把此书作为教材,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修这门课。 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欧洲古代史书籍全球通史作者简介斯塔夫里阿诺斯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 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 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已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去世,本书不但是斯氏《全球通史》的最新版本,也成了其最后版本。 欧洲古代史书籍全球通史点评--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全球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是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全球通史第七版书影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机的一种思想武

中印历史文化对照表

中印历史文化对照表 (公元前2500-前500年) 表一 地域时代 印度 中国政治 文化人物 北印度南印度 史前印度河文明(公元前2500-前1500 年)·公元前2000年,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兴起了哈拉 巴文明,被称为印度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 ·公元前2000-前1500 年,印度雅利安语发展为 独立的语言。 进入夏代 吠陀时期 (公元前1500-前500年)·公元前1000年,恒河流 域的雅利安人建立乔萨罗 国、迦尸国、韦提柯国。 ·公元前900年,摩柯婆多 大战。 ·公元前800-前550年,雅 立安人抵达孟加拉。 ·前642-前332年建立塞须 那迦王朝、难陀王朝。 ·公元前500年,华氏城都 市形成。 ·公元前5世纪,雅利 安人在南印度发展,并 于锡兰开拓殖民地。 ·公元前1300-前1000年 《梨俱吠陀》编成。 ·公元前1000-前500 年,三吠陀编成。 ·公元前1000-前600年, 梵书编成。 ·公元前900年《摩诃波 罗多》开始编写。 ·公元前800-前500年上 古奥义书编成(古文散 本)。 商代

中印历史文化对照 (公元前500-公元300年) 表二 地域时代 印度 中国政治 文化人物 北印度南印度 佛教时期 ·公元前500-前300年,中古古 奥义书编成(古散文体)。 ·公元前400-200年,经书时代 (摩奴法典)主干部分制定。 ·公元前400-公元100年,史诗 时代。 ·公元前500年,六师外 道(沙门诸思想家)在世。 ·公元前563/566-前 483/486佛陀在世。 ·公元前444-前373年, 摩诃婆罗(耆那教思想 家)在世。 ·公元前475-前22年,战国 时代。 ·公元前221-前206年,秦 朝。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 阳,秦亡。 ·公元前206-前202年,楚 汉战争。 孔雀王朝 (公元前 332年-前 183年) ·公元前259-前232年,阿育王 时代。 ·孔雀王朝在德干建立。 ·塔米尔文化兴盛于下列诸国:朱 罗潘迪亚、希腊罗普特拉、萨蒂亚 普特拉。 ·公元前300年,中世古奥义编 成(新散文体)。 ·公元前300年以后为新奥义书。 ·公元前257年,1.数论派成立; 2.初期佛教圣典确立; 3.早期虔爱 思想出现。 ·公元350年,波弥尼( 印度教语言学家)在世。·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 ·公元140年,汉武帝即位。 ·前138-前119年张骞通使西 域。 入侵时代 (公元前 200-前300 年) ·公元前190年,希腊王国在西 北印度建立公国。 ·公元前183-前71年巽加王 朝取代孔雀王朝。 ·公元前150年弥邻陀王统治旁 遮普地区的大夏王朝。 ·公元前100年,甘华王朝灭 亡。 ·公元前90年塞族入侵西北 印度。 ·公元78-101年贵霜王朝迦尼 色迦王在位。 ·公元前32-公元320年,西穆卡 在德干建立萨达瓦哈那王朝。 ·公元前32-公元50年,早期案陀 罗王朝。 ·公元50-320年后期案陀罗王 朝。 ·约公元前200年弥曼陀派出现。 ·公元前200-公元200年《摩诃 波罗多》主要部分编成。 ·公元前150年,《薄伽梵歌》原 形创立。 ·约公元前100年1.《罗摩衍那》 史诗最后制作;2.吠檀多派出现; 3.部派佛教时代。 ·公元50年,正理派出现。 ·约100年,耆那教的祼形、白 衣两派分立。 ·100-200年《摩奴法典》完成。 100年,1、《薄伽梵歌》现存形 式确立;2、大乘佛教兴盛。 150年左右,犍陀罗艺术兴盛。 ·公元前200-前100年贾 弥尼(印度教思想家)在 世。 ·公元前100-前1年巴达 罗衍那(印度教思想家) 在世。 ·50-150年,乔达摩(印 度思想家)在世。 ·150-250年龙树(佛教 中观派思想家)在世。 ·170-270年,提婆(佛 教中观派思想家)在世。 ·270-350年,弥勒(佛 教唯识派思想家)在世。 ·25-220年,东汉。 166年,罗皇帝遗使东来。 ·220-265年,三国时代。 ·265-316年,西晋。

中印两国多方面的文化交流分析

中印两国多方面的文化交流 摘要: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分析全球化对中印文化交流的影响,特别分析了两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旨在促进和推动这两个文化大国全方位的发展与合作。 关键词:中国、印度、全球化、宗教文化、文化交流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文化交流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印文化关系 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中印两国将在“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基础上展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领域的合作。可以预计,在未来中印关系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文化理解和文化交流可望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然,这里所说的文化,有时是指狭义的宗教文化,更多的时候则是指广义的文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接轨,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印两大邻国之间的联系也前所未有的增强。2005年底,印度总统卡拉姆在新加坡访问时表示,中印之间因1962年边界冲突造成的伤疤已经痊癒,阻碍中印关系发展的历史问题正得到逐步解决,中印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将进入新的时期。 1.中国再次掀起“印度热”的新契机 从《战国策》、《国语》等中国典籍中发现所受印度文化影响的蛛丝马迹,我们可以看到中印文化交流已经进行了数千年。广泛的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的发展,也促进了双方科学技术的昌盛。季羡林先生因此总结道:“在全部世界史上,要举一个文化交流双方获利的例子,非中印文化交流莫属。中印文化交流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典范。”[1]从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看,“佛国之伟”使中国人仰慕西天,鼓动了中国高僧西进求法,进而推动中国出现“印度热”。但是在这之后,随着佛教在印度的式微甚至基本消失,中国对印度文化历经了漫长的淡漠阶段,中国人对印度本土的文化变迁也越来越陌生。特别是近代,印度的“亡国奴”形象虽然令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无限同情,但却无论如何不能激起他们的敬仰之情,“印度热”也就缺乏根基。研究中印文化关系的一些学者认为,从9世纪后“印度已不再对中国文化有重大的影响了”[2]。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听到在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创造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__论文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 摘要:几千年来,中国人喜玉、爱玉,和玉有着不解之缘。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处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接受人的崇拜。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Abstrac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Chinese people like jade, jade love, and the jade has the indissoluble bond.Jade in the Chinese people's mind is in a supreme position, worship of the recipients.Its long history,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make its Oriental spirit materialized expression of vivid,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ssence. 关键词:发展文化内涵文化影响 正文: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加工和利用玉(透闪石质)最早的国家,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玉,尤其是白玉,在古人心目中是最美、最珍贵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用玉、爱玉、佩玉、崇玉、藏玉的情怀。 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对玉的崇拜更多地源于古人类对玉器工具的深厚感情。其中有光泽的白玉被他们视为心目中神圣的主宰者给予的馈赠品而小心收藏。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又逐渐丰富了这种大自然赐予崇拜物的内涵,中国玉文化最初的启蒙思想正源于此。 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民族爱玉心理,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玉文化发展史上,随着玉器的大量发掘及人们对玉器的认识、理解的不断深化,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归纳一下,主要有下列几点: 生产工具。玉器诞生之初,它曾作为生产工具使用过。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出土过玉制的凿、斧等生产工具,有的带有使用痕迹,说明它曾用于生产或战争。 祭器。远古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出于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迷茫、误解而产生一种错误的世界观,由此出现了早期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并逐渐发展到由巫师持有特殊的工具执行祭祀的使命,这类特殊的工具就是祭器。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制祭器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原始先民认为,玉器具有通神的功能,是通神的崇拜物,是偶像。至奴隶社会阶段,玉

古玉臻美首届中国古代玉器玉文化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古玉臻美—首届中国古代玉器玉文化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中国古代玉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实物 证据。省思斋主等几位藏家以收藏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积几十年的财力与精力,从海内外征集收购了一批种类别致、材质上乘、造型优美独特、工艺精湛、内涵丰富的战国汉代时期的玉雕珍品,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这一时期玉雕艺术所取得辉煌成就的认识。日前,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等单位联合在西安举办“古玉臻美—首届中国古代玉器玉文化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现场观摩省思斋主等藏家提供的精品玉器,从不同视角对其切磋琢磨,共同探讨这批玉器的内涵和价值。与会专家学者发言摘录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天看到王院长这批藏品,我觉得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很震惊。这些玉器工艺的精湛程度是非常惊人的,非常精美,称得上品位高贵。我倾向于尊重云辉先生对玉器年代的判断,赞同他的观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扁杯的造型非常新奇,还有秘戏图纹样的玉卮,都非常罕见。总之,这批藏品对于我们认识当时人们的社会观念是非常有价值的,是非常珍贵的研究材料,可以和我们先秦典籍里记载的贵族生活结合起来印证研究。对于王院长的关中民俗博物院,我们都应该感谢他这么多年的努力,为

我们保留下来这么多值得珍视的民俗文化标本。李银德(徐州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 我讲讲对两种器物的想法和感受。一个是枕,汉代的枕头分为四种:第一种像长方盒子,第二种像板凳,第三种是大块玉料制成的实心玉枕,第四种是镂空的,类似现在的凉枕。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应该说是第五种。它的工艺是完全不同的,枕面由三块玉板组成,围栏上雕刻着各种形象的纹饰,还镶嵌有宝石。这种器型之前没见过,而且比以前出土的同时期文物要更加华丽。另外一个是卮。整体来讲,汉代的玉容器的数量非常稀少。这一批就达七件,方的圆的都有。这几件玉卮保存情况是很好的,铜胎、银构件里还加了一些其它的材料,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资料。它们的规格在当时都是顶级的。王院长花了极大的心血,这是用个人的力量建成了一座国家级别的博物馆,我们文博工作者都十分感佩。张尉(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我感觉非常震撼。这批玉器可以说突破了以往的一些认知。它们的造型、纹饰、工艺技法上的多种复合,都有很大的突破。在我们既有的出土文物里边,有这种品种,但完全相同的造型和纹样是没有的。尤其是秘戏、杂技等图样在玉器上出现,这真是开了一次眼界。这批实物对战汉时期玉器资料的丰富是非常有益的,它给予我们一种新的信息。这种信息有助于我们对战汉玉器研究作进一步的探索。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参观了关中民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特点: 先秦历史的主要特点 1、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金(铜)石并用时代、再到铁器和牛耕时代的进步历程。 2、生产活动日益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生产关系不断变化,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期几个阶段)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漫长历程,是中国古代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 4、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文历法、文字、医学、建筑、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成就突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奠定了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的确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方面的发展上都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 6、先秦历史的发展过程明显的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唯物史观的原理。 7、井田制的兴废成为奴隶制和奴隶社会兴衰的纽带和标志。 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基础。 1、政治上: 第一,封建国家由战国分争走向统一,并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国家统一的基础。 第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巩固发展起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制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巩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内部主张继续推行井田制和主张实行郡县制的两大势力进行了反复的争论和数次的斗争。 第三,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由崇尚法家思想演变到推崇儒家学说,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 第五,地主阶级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具体问题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政策调整。 第六,奴隶制的残余势力还大量存在,表明社会制度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七,先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其斗争方式和策略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大都为以后历代农民阶级所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第八,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开始暴露,导致封建王朝和封建国家灭亡的主要因素在这一时期已大都出现。 第九,地主阶级内部开始分化,形成特权阶层。 第十,对外交往初步发展起来。 第十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初步发展。 2、经济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劳动人民的劳动,这一时期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并呈现出以下时代特色。 第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和巩固。 第二,各种经济制度由参差不齐实现了全国统一。 第三,在经济思想上确立了“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 第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 第五,确立了中唐以前的以人丁为主的封建赋税制度。

玉器文化的心得体会

玉器文化的心得体会 篇一:浅论玉器文化中的艺术 浅谈玉器文化中的艺术内涵 【摘要】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尊贵、美好、道德、地位的象征。玉堪比君子德行,空灵莹润,是最有价值的收藏品之一。玉器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是研究人类文明的重要史证,笔者从出土玉器的外观造型浅谈玉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并且从道家和儒家的角度来分析玉是如何从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今重要的艺术收藏品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关键字】玉器文化艺术内涵 中国的玉器文化拥有7000多年的历史留痕,玉器文化的传承从未断层。玉,寓意着中国的传统美学,象征着美好生活,意味着吉祥幸福。《礼记·曲礼》中有这样一段话”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玉,还是一种品德和地位的体现。 一、玉器外观造型的文化蕴意 玉器的外观与时代工艺水平以及当时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玉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映射了时代变迁的痕迹。从旧石器时代形象象征的玉器、新时期时代当作生产工具和武器的玉器、周王朝用于礼仪的玉器、西汉用于辟邪和容器的玉器、隋唐代表官阶高下的玉器、宋代融入生存意识的玉

器、明代融入工艺美术的玉器、清代涉及广泛领域的玉器。 起初,由于工艺美术制作水平的限制,玉器仅仅只能作简单的碾磨,制成简单质朴的玉斧、玉铲,在当时的条件制约下,生产资料极度匮乏,玉器倾向于成为生产工具来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玉器的外观朴素,薄厚不一,造型不规则,反映了原始时期生存条件恶劣,人类在各种生存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极其艰苦的生存和发展,当时的玉器反映了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而作出的一系列努力。 玉刀、玉戈等玉质武器的出现,造型、雕琢、钻孔、抛光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此时的玉器形象意味着人类已经战胜了大自然对人类繁衍的制约,阶级和国家开始出现,人类族群内部开始争夺生产资料和土地资源,大规模战争开始出现,形成的奴隶制度促进了手工业下制玉工艺的显著发展,玉器制作工艺开始走上正轨。 玉制礼器的出现,并将玉赋予了“德”的理想和内涵,玉器开始真正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成为“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开辟新社会秩序的象征,也奠定了后世以《周礼》为古玉研究的理论基础。玉器成为当时人人佩戴的装饰品,成为深入人心教化民众的化身,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使得玉器使用范围极剧扩张,选玉和制玉的技术远超以往。 用于殉葬的“明器”出现,明器意味着当时的人类已

中泰文化交流

摘要 东南亚地区作为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的接触地带,沟通了中国和古印度两大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经深刻地影响了泰国文化。关于中泰两国交往最早的历史记载出现在西汉平帝元始年间,在中泰两国之后的官方和民间的交往过程中,汉文化对泰国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第一部分从宗教特点看中泰文化交流对泰国宗教的影响。第二部分从节日民俗看中泰文化交流对泰国的影响。第三部分中泰的历史交往梳理了中泰交流的脉络。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泰国文化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必然结果。汉文化影响泰国的过程,促进了泰国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历史、地理、政治等层面, 论述了中泰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交流。 关键词:泰国;文化;交流;华人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一、中泰文化交流对泰国宗教的影响 (1) 二、中泰文化交流对泰国节日民俗的影响 (2) 三、中泰的历史交往 (2) 结语 (3) 参考文献 (3) 引言 泰国古称“暹罗”,位于中南半岛以西,独特的地理位置从陆路上和海路上连接了中国和古印度两大文明古国,文化上则深受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它在泰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取两大文化中的因子,形成了灿烂而独特的泰国文化。 一、中泰文化交流对泰国宗教的影响 泰国素有“黄袍佛国”之称,到处佛寺林立,仅首都曼谷就有400多座,全国共有32000多座,还有30万僧侣,其中许多人终身为僧。泰国佛教本属小乘佛教,推崇印度原始佛教教义,但随着中国人迁居泰国,自南北朝以后流行中国的大乘佛教,尤其是律宗也被带入泰国,一些高度“中国化”了的大乘佛教的特色逐渐影响到泰国的佛教,最明显的是“观音”信仰和“弥勒佛”信仰。“观音”在中国,已经由印度佛教中的男性形象转变为女性形象,而在泰国的“观音”也为女性。“弥勒佛”在中国逐渐演变为“大肚和尚”、“笑和尚”,而当代泰国寺庙中的“弥勒佛”,大多也是这般模样。可见,即使在宗教方面,泰国佛教也具有了一些中国元素。

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

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近代的沉沦(一)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在学术思想方面,我们有诸子百家,诞生了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等为代表的墨家思想;韩非子等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孙子等为代表的兵家思想;以及阴阳家、名家等,并有易经等至今高深莫测的哲学思考。此外,我们还传承了佛学。 在政治制度方面,我们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秦始皇统一中国,创建了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并行郡县制,在交通和通讯均不便利的情况下,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保证了中国的统一。 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汉代,中国的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张骞出使西域,足迹遍及今日的伊朗等西亚地域。 到隋唐时期,中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一方面,中国文化影响到周遍诸国,以日本为代表,派遣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在文字、服饰、建筑和思想方面,对日本产生的影响,至今可见。 对西方世界,中国文化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对西方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我们已经耳熟能详。此外,中国哲学对古希腊哲学,中国文化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均有据可考。 统一的疆域范围越来越广,最终凝聚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在元代达到极盛疆域,北至西伯利亚,东至鄂霍次克海,共计2200多万平方公里。 最新的研究表明,直到1800年,中国依然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二)大厦将倾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分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长期以来处于东方文明的核心地位,是东方世界的龙头老大,包括日本在内,对中国,只有鼎礼膜拜的份。这种长期的优越感,造成了中国对其他国家不平等的态度,将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称为蛮夷之邦,不知礼义廉耻。到了18世纪末,当西方国家通过海路,与中国寻求交流时,这种视其为琉球人、高丽人的态度,依然明显表现出来。 关于通商制度,西洋的商人都限于广州。在广州,外国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节,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成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在广州期间,外国人不能坐轿,不能随便出游,不能带家眷进入,不能买中国书,不能学中文。第一个耶稣教传教士马礼逊博士的中文教师,每次去授课的时候,身旁必须随带一只鞋子和一瓶毒药,鞋子表示他是去买鞋子的,不是去教书的,毒药是预备万一官府查出,可以自尽。 与中国在东方世界的地位相仿佛,到了18世纪末,英帝国在西方世界占据了领导的地位。他们把清朝的乾隆皇帝当成模范的开明君主,认为在华通商遇到困难,责任在地方官吏。1792年,乾隆皇帝80寿辰,英王派马嘎尔尼使华,希望能派大使常驻北京,中国加开通商口岸,固定海关税则等。乾隆视马嘎尔尼为藩属的贡使,要他行跪拜礼。马嘎尔尼初不答应,后提出条件,要求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者中国派员向他所带的英王画像行跪拜答礼。中国不接受他的条件,马嘎尔尼也拒绝跪拜,最后不欢而散。乾隆去世后,英王再派使节来华,嘉庆给予的待遇远不及乾隆,中英间感情失和。英国知道和平交涉的路走不通,遂开始大规模进行鸦片走私买卖。 在鸦片战争前,我们不肯给外国人平等待遇,在鸦片战争后,外国人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三)沉沦的过程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 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玉是尊贵、坚贞、美好的象征,自古以来在中国人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内涵。 玉器的产生是社会文化发展所致。玉的本质是石,玉器是由石器转化而来的,这个转化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玉具有比石更多的优良品质,因此,对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了玉与石的差别。 距今1万多年的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兴隆洼细石器时代遗址、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及距今七八千年左右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已经出现玉制的原始工具,被学术界公认为揭开玉器史序幕的先驱。 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出现了农耕、畜牧、制陶、编织、狩猎、捕鱼等原始生产方式,这是先民们创造的得以定居生活的物质条件。随之,人们的精神生活日渐丰富,玉器以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和象征价值被人们所崇尚与崇拜,其产生也成为必然。 玉器的成熟标志着氏族社会末期社会大变革的到来,象征着王权、神权、军权三位一体所构成的礼及礼法制度的产生,体现了玉文化的精神价值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物

质文化。后来出现在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和江、浙、沪一带的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像满天星斗一样在华夏大地上闪现着耀眼的文明之光。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史前文化中,礼仪用玉一直占中国玉器的主流,玉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活动。玉器是礼神的礼器,非一般人所能拥有,先民们认为它是沟通天、地、人、神的媒介。 史前时代玉器种类单调,主要为简单的工具和装饰品,制作技艺比较简陋、粗糙。到了商周时代,玉器品类繁多,造型多样,工艺技术精致。春秋时期之前用玉者显示威严、高贵和美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其中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对玉料质地要求的提高和对它的特性赋予人格化的推崇。 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儒家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所以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时尚。战国玉器较之春秋时期玉器品种更加丰富,突破了春秋时期以小件为主的装饰玉、葬玉等,出现了大型的玉璜、玉璧、龙形佩、带钩等器型,工艺更加精细,玲珑剔透并多以镂空、浅浮雕的技法,构思巧妙,造型独特,装饰多变,不但有谷纹、云纹等几何纹,还出现了螺旋纹、花叶纹及描写自然生活的图纹。同时,战国玉器中的神兽造型作品,均饱含着一种张扬的气势,大大增加了玉器内在的精神韵律,充分显示了各路诸侯踌躇满志、意欲争霸的凌云气概。 两汉社会政治相对稳定,思想环境较为宽松。黄老无为、儒家贵玉、道家神仙长生观念、辟邪厌胜,以及东汉弥漫的谶纬、

(完整版)中国古代历史通史高考知识点

中国古代通史 政治:井田制(经济基础)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层层分封 分封制(上层建筑)特点:层层分封等级分明,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内容:把土地、人民分封给子弟、功臣、先代帝王后裔,拱卫周王朝统治 作用:①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②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出现强国兼并弱国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宗法制(大宗小宗)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周朝的统治秩序,对后世影响极深 注:1.宗法制史分封制的核心和依据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3.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经济: 农业:原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青铜农具的阶段 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商代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商业:商朝因从事商业的人多而著称。 文化: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殷商时期甲骨文金文(铭文)是汉字的起源 夏朝:农业历法《夏小正》商代《殷历》 夏商时代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统治阶级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礼乐制度 夏商周 (奴隶制)

战国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地方实行郡县制 与分封制比较:1.分封制是世袭,郡县制是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分封制地方有独立性,郡县制地方没有任何独立性 经济:商业:推行重农抑商、明码标价、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 “市”的形成与发展(长安商业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设令、长管理) 手工:青铜器轻巧华丽,瓷器生产技术成熟 赋税:秦朝赋税沉重 文化:统一文字(篆隶通行) 思想上:焚书坑儒 推行法家学说 设立乐府机构 秦国 (咸阳) 三公九卿制: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行政) (军事) (监察)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中印文化交流的探讨

中印文化交流研究报

告 小组成员:李瑞青陈彩虹 李明杨琴 中印文化交流研究报告 摘要:中印交流始于秦代,到两汉时逐渐频繁,在隋唐时趋于高潮,宋元时更加深入。在这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文化交流是柱石。印度佛教、音乐、舞蹈、天文历算、文学语言、建筑和制糖等传入中国,其影响正如鲁迅所言,“印度则交通自古,贻我大祥,思想信仰道德艺文,无不蒙贶,虽兄弟眷属,何以加之。”同样,中国的造纸、蚕丝、瓷器茶叶、音乐传入印度,也极大地丰富了印度文化。两个大国,地理上相邻,交往历史如此漫长,却鲜有战争和冲突,有的只是文化上的交流和学习、友谊的传播和加深,这在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 正文:中国从西汉起史书中就有不少关于印度的记载,印度先后被称为身毒、辛头、天竺、贤豆等,到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沿用至今。

古代印度是指今日的南亚次大陆,主要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三国。印度人何时知道有中国的存在及与中国有交流,在印度史书中没有准确的记载。在著名史诗《摩柯婆罗多》曾又多次提到中国(china支那),一般认为它是中国秦字的音译。但是由于成书年代不详,无法确认。据中国《史记》的《西南夷列传》中记述,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在大夏(汉代西域之国,今伊朗、阿富汗一带)看到中国四川出产的蜀布和邛竹杖,便问此物从何而来。当地人告诉他:这是从东南的一个叫身毒的大国那儿来的,距此数千里,有蜀人在那里卖东西,蜀布和邛竹杖是从他们那儿买来的。这是古代中印交流的可靠证据。而且此事说明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中印的民间贸易早已存在。近代在印度迈索尔发现了中国公元前2世纪的钱币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公元前135年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中国到西域各国的通道后,中印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起来。据《前汉书》记载,从汉武帝起,中国和印度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建立了外交联系,并进行了大量物质交往。当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的物品有珍珠、白玉、水晶、玛瑙等。在公元1世纪时,从中国向印度传去了桃树和梨树,所以梨树在古代印度有‘中国王子’之称。后来在中印交流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中国化。 据史书记载,印度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西汉末哀帝时期(公元前1世纪末),另一种说法是东汉明帝时期(公元1世纪中叶)。东汉明帝永平11年,为了安置东来洛阳的印度僧侣,以便僧侣翻译佛经,传授佛教仪规。明帝命人建立了中国第一座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本文摘抄赛迪IT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一文目录纲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更了解印度有所帮助。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上篇国民经济比较篇 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2001年11月26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纪念会上说,印度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世界领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环境 (一)地理位置 1.印度:盘踞在南亚次大陆的雄狮,扼印度洋咽喉 2.中国: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 (二)资源与能源 1.印度:印度自然资源潜力大,海洋资源丰富 2.中国:中国能源蕴藏量大,但开发程度较低,人均量少 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概况 (一)中国比印度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快,规模总量大 1.1950年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高(印度国民收入为美国的 2.3%,中国为美国的1%) 2.1980年两国GDP总量几乎差不多,而且印度还稍领先 3.2001年,印度GDP为498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一半 (二)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共性 1.人口负担重,经济结构层次低 2.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中印同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印度 1.印度是农业大国,但生产率水平低,增长速度慢 2.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略高于印度,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核心 1. 中国和印度共性是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2. 印度30多年来工业平均增长率5.8% 3. 中国从1952年以来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1.5% 三、中印对外经贸情况比较 (一)对外贸易规模中国占绝对优势 1.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32位;2001年提升至第6位 2.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而印度不到1% (二)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中国远胜印度 1.2001年中国直接利用外资(FDI)468亿美元 2.印度利用外资不足,2000年利用外资2 3.2亿美元 3.中国外汇储备多,抗国际风险能力强(200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2001年底突破2000亿美元 4.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积累的外汇极为有限(2001年印度外汇储备约450亿美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