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心理学 复习资料

儿童心理学 复习资料

儿童心理学 复习资料
儿童心理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界定

一、儿童与儿童期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上的儿童有其特定的含义,是指0~18岁的发展中的人,即新生儿到青年初期的人类个体。个体发展中的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儿童期

二、发展心理学及其分支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儿童各种心理现象出现和变化的时间点及判定标准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一)帮助人们正确了解儿童

(二)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三)为与儿童有关的其他工作提供指导

(四)丰富心理学的理论

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诞生

普莱尔(W.Preyer, 1842~1897)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时间是1882年。

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原因:

1. 开始重视儿童,愿意了解儿童

2.自然科学在西方出现了迅猛发展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儿童心理研究的迅猛发展

表现:

不限于早期年龄的研究;

不限于心理过程;

不限于日记法和观察法;(问卷、测验、统计、实验、心理分析等)

出现了各种学术流派;

出版了大量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有了专门的儿童心理刊物,大学开设了儿童心理课程,建立了儿童心理研究的组织

(二)儿童心理学变成发展心理学

(三) 形成了各种理论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

第一节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伦理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四、矛盾性原则

五、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研究类型

一、横断研究

在某一短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段或者几个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进行的研究或比较研究。优点:

1、短时间大收获

2、适合研究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3、一定程度上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4、能预测日后儿童的心理发展方向和水平

局限:

1、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比较勉强

2、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做基础

3、需专业研究人员进行

二、纵向研究

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研究者对一个被试或几个被试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期的有系统的研究。

优点:

1、能详细系统地观测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进

个体发展心理学(0岁~衰亡)

0岁~18岁)

青年心理学(15岁~35岁)

中年心理学(35岁~60岁)

60岁以后)

婴儿心理学(1岁~3岁)

幼儿心理学(3岁~6岁)

小学生心理学(6岁~12岁)

青少年心理学(12岁~18岁)

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研究动物心理如何演化为人类(动物心理学)心理的发展历程。

民族心理学——

研究、比较生活在不同历史发(原始人类心理学) 阶段的各民族心理活动的异同,

以探讨人类心理发展历史。

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年龄心理学) 亡整个生命全程的心理发

展规律。

儿童期(儿童)(0~18岁)学前期(学前儿童)

(0~6岁)

学龄期(学龄儿童)

(6~18岁)

新生儿期(新生儿)(0~28天)

乳儿期(乳儿)(28天~1岁)

婴儿期(婴儿)(1岁~3岁)

幼儿期(幼儿)(3岁~6岁)

童年期(小学儿童)(6~12岁)

少年期(少年儿童)(12~15岁)

青年初期(青年)(15~18岁)

1

程;

2、能清楚观测儿童心理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

3、能观测到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其所发生的作用局限:

1、持续的时间长(由内容不同可能持续1年、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不能及时获取结果;

2、不适合大面积研究

3、所获取结果易带有特殊性;

4、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因素和条件难以控制,研究的信度、效度会受到影响

三、整体研究

是选取个体心理发展中的某一具有整体性质的内容所进行的研究。

四、分析研究

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具体内容所进行的研究,目的是求取具体心理现象发展变化更为详细的结果。五、血缘关系研究

(一)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研究是通过双胞胎儿童的行为差异来分析遗传和环境作用的研究。

(二)家谱分析

家谱分析是围绕某一个体进行家族成员的情况调查,从而分析探讨某种心理特征受血缘影响的程度的方法。

如:成就,能力,性格等家谱分析

(三)寄养儿童的研究

通过寄养儿童与养父母、生父母之间心理行为的相似之处来研究遗传和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六、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运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对儿童心理中同一心理课题所进行的研究。

作用:

1、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心理发展的比较,分析探讨文化背景对儿童某种心理特点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更有利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或教育条件。

2、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心理进行研究,验证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同时也找出儿童发展的差异性。

第三节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是研究者在自然生活状态下获取儿童个体的言语,行为等外部表现,从中分析其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的分类:

1.根据观察时间的久暂分

长期观察

短期观察

2.根据观察时观察内容的多少

全面观察

重点观察

3.依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儿童的活动分

参与式观察

非参与式观察

4.依据观察者是否直接接触儿童分

直接观察

间接观察

5.依据观察者观察记录特点的不同分

叙述观察

取样观察

评定观察

依据观察过程的结构性质分

正式观察:实况详录法.事件取样法.等级评定法非正式观察: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频率计数图示法和清单法

观察法的优点

1.结果相对真实可靠

2.操作相对简便易行

局限:

1.易受观察者主观性的影响

2.生活中条件控制比较困难

3.有时浪费时间

注意事项:

1.观察目的明确

2.使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

3.善于记录与观察目的有关的事实

4.收集的资料要尽量准确客观

5.结合其他方法补充观察结果

二、实验法

儿童心理实验法是研究者操纵和控制一定的条件,使儿童某种心理现象出现或发生某种变化,从而考察儿童心理特征与活动规律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是在特别创设的实验室里,利用仪器和设备对儿童的行为活动进行观测的实验。

自然实验:

是研究者在儿童的自然生活中引起或改变一些条件来研究个体心理特征变化的实验.又称为现场实验。

教育心理实验:

是把儿童心理与一定的教育教学过程相结合,探讨教育教学过程中儿童心理特点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实

2

幼儿园教育能力测试 学科基础知识 复习资料

3

验。

三、调查法 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手段对儿童心理发展进行间接了解的方法。 分类:

1.按照调查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分为:

现状调查(调查了解儿童特征、发展状况、影响原因等)

发展调查(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所进行的调查) 区别调查(对不同类型、特点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的调查,目的是将其心理特征进行比较) 相关调查(通过调查两个变量来分析其相互关系的调查)

2.按照调查对象不同分为: 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 抽象调查

3.按照调查的具体实施办法的不同分为: 问卷法 访谈法 四、测验法

测验法是运用某一标准量表来测量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发展差异的方法。 保证测验的效度和信度: 1.施测人员要专门训练;

2.施测时注意环境的陌生性带给被试的影响; 3.施测人员要具有和儿童和谐相处,灵活机智的能力;

测验法所获得的结果还要注意不能随意透露给儿童家长和教师,以免产生不良效应。 五、当前方法新进展 (一)推行生态学运动

让儿童心理的研究脱离实验室而走向生态,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自然的、真实的环境中去,在儿童自然的环境中揭示儿童心理现象中的因果关系。这种心理研究方法的变革称之为“生态学运动”。 (二)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进行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

第三章 新生命及心理产生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仅靠后天养育者的努力是不够的。

第一节 遗传基因与新生命

一、基因与遗传

生物的遗传物质除了某些特殊的病毒以外,所有的遗

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被称为DNA .

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子代的转移过程是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完成的。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两个十分重要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形成并保证了一个物种特有的染色体数目和内容,保证了父母的遗传基因得以传递,又为个体的变异提供了条件。 二、遗传病

由于染色体或染色体所负载的遗传物质(基因)发生异常在下一代身上引起的疾病. 遗传病的特点: 致病早 治愈难 多遗传

(一)染色体畸变引起的遗传病 1、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 唐氏综合征

2、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

3、常染色体嵌合体和性染色体嵌合体 (二)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 1.单纯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 2. 数对基因异常所导致的疾病

(三)X 染色体缺陷——带脆性位点 三、遗传病预防 1、婚前检查 2、遗传咨询 分为婚前咨询 产前咨询 优生咨询

3、孕期保护和产前诊断

第二节 胎儿的成长

一、胎儿成长阶段

(一)胚种期(0-2周) (二)胚胎期(2周-2个月) (三)胎儿期(2个月—出生) 二、影响胎儿成长的因素 (一)母亲的生育年龄 (二)母亲的营养 (三)母亲的疾病

(四)母亲所使用的药物 (五)母亲的情绪 (六)外部幅射

(七)母亲的Rh 因子

第三节 新生儿及条件反射的建立

一、胎儿的分娩过程

幼儿园教育能力测试 学科基础知识 复习资料 :

4

二、新生儿的一般状态 三、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一)吸吮反射 (二)觅食反射 (三)抓握反射 (四)眨眼反射 (五)怀抱反射 (六)朝向反射 (七)游泳反射 (八)行走反射

(九)强直的颈部反射 四、条件反射的建立 无条件反射特点 人工条件反射 自然条件反射 哺乳姿势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第四章 儿童的感知觉

第一节 儿童感觉

一、视觉

(一)视觉的产生

新生儿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要比成人模糊。 (二)视敏度 (三)颜色视觉

新生儿已具有辨别简单颜色的能力 儿童在早期表现出对颜色的偏好

儿童对颜色的认识一般还表现出顺序性 儿童颜色辩认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加强的。 儿童的颜色视觉有性别差异 色盲和色弱

儿童的颜色视觉有个别差异 二、听觉

胎动有人认为不是听觉而是振动觉的反应。 新生儿已具有良好的听觉能力 新生儿具有听觉听位能力

婴幼儿的听觉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 儿童的听觉感受性在12岁以前一直是增长 三、触觉

胎儿已初步建立了触觉反应 出生后儿童的触觉十分敏锐 口腔触觉 手的触觉

4个月以后才有所谓成熟的够物行为 不随意触摸→随意触摸

手眼不协调的动作→手眼协调动作 抓握反射→抓握动作 单手动作→双手协同活动 手的动作技能发展 痛觉

四、味觉和嗅觉

味觉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 味觉感受器在胚胎三个月时开始发育 6个月时形成,出生时发育已相当完好 胎儿7-8个月时,嗅觉器官已相当成熟 新生儿(0-24小时)已有嗅觉反应 新生儿有明显的嗅觉偏好

第二节 儿童知觉

一、空间知觉 (一)形状知觉

1、婴儿对形状的知觉

2、幼儿的形状知觉

3~6岁幼儿辨认图形的正确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3、学龄儿童的形状知觉 初入学儿童前科学概念居多

识别和绘制图形比说明图形特征的成绩更好,概括几何图形特征时会有几个遗漏或加入一些非本质特征 .

(二)大小知觉

出生6周的婴儿已经具有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儿童判别图形大小的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 (三)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人对空间上两个物体之间横向或纵向相对距离的知觉。

通常用视觉逼近实验来研究婴儿的横向距离知觉 不同的研究结果在出现的时间上有差异 深度知觉:

6个月的婴儿已具有深度知觉的能力

4岁时儿童已具有与成人一样的深度知觉 婴儿深度知觉实验: 断崖实验

婴儿的深度知觉的发展与婴儿的经验有关 (四)方位知觉 婴儿的方位定向 方位知觉的发展

儿童的方位知觉发展有顺序性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具有年龄特征 儿童的左右方位掌握困难 二、时间知觉 儿童知觉时间困难

幼儿园教育能力测试 学科基础知识 复习资料

5

从3岁左右开始运用时间词 幼儿认识时间与空间关系相混淆 教学能促进小学生时间感知力发展 三、整体与部分知觉

斯珀克(E 、Speike )的实验

埃尔金德(D 、Elkind 、7964)的研究 四、色形知觉 卡兹(D.Katz )对儿童的色、形双维知觉进行了研究。

第五章 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一节 学龄前儿童注意

一、儿童早期的注意

1、儿童最早的注意为定向性注意

新生儿空间定向反射发生时有一系列的反应:心率、血流、瞳孔、脑电波等都有变化 。 黑斯(Haith ,1980)研究表明:

新生儿具备一种对外部世界进行扫视的能力。 扫视的规律:

①新生儿是清醒的且光线不太强时会睁眼; ②黑暗中也对环境仔细扫视;

③光线适度时,面对无形状情景作广泛扫视; ④一旦发现到达物体的边缘,停止扫视;

⑤视线落在物体边缘附近时注意物体整个轮廓。对新异刺激更多注意。 新生儿注意特点:

纯粹的无意注意和短时间的不稳定注意 (指新生儿的注意一般在几秒钟以内) 原因:

感觉器官的功能不完善 新异刺激太多

心理有意性没有发展 2、选择性注意

儿童3个月前后就有明显的注意选择性 (即注意的偏爱) 注意偏好的原因:

黑贝尔(Hubel ,1962)认为

轮廓密度是导致视觉偏差的主要因素; 在任何年龄阶段,这种偏差都与轮廓密度成倒U 字关系;

任何特定年龄都有相应的最受偏爱的轮廓密度; 密度随婴儿的发展越来越大。 范兹(Fentz ,1963)研究发现: 新生儿对人的面孔有特别的兴趣。

2~3个月儿童喜欢正常人的面孔,不喜欢五官被颠倒摆放的人脸。

3、注意的发展: 时间延长,范围广泛

大约生后3个月儿童出现条件反射性的定向反射 心理目的性(4个月左右)产生后,注意有更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注意的内容开始受知识和经验、需要、情感等影响 新异刺激引起他们注意,熟悉的事物也会引起他们更多的注意变化。 二、婴儿的注意 (一)注意时间延长 (二)以无意注意为主 (三)注意的范围扩大 (四)注意受经验的影响 (五)注意受成人的影响 三、幼儿的注意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范围相当广泛 形成了最初的兴趣和爱好 心理活动中无意注意占优势

5~6岁,儿童的无意注意比较稳定 注意品质发展良好,无意注意质量提高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

1、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稳定性

在整个幼儿期,儿童有意注意的稳定性都比较差。 小班幼儿有意注意在3~5分钟 中班幼儿在5~10分钟 大班是10~15分钟

男女注意的稳定性有差异 3、注意的转移

幼儿转移注意的能力较差 注意分散容易实现

影响注意力分散的因素 : 第一,无关刺激过多过强 第二,疲劳

第三,有意注意的要求不明确

第四,幼儿的注意还停留在原活动上

第二节 学龄儿童的注意

一、小学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为主

小学高年级(四、五年级),小学生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由成人强迫逐渐变成自觉的注意活动 。 原因:

大脑成熟,主要是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协调,控制自己神经过程的能力的提高

教育和训练的作用

不同班的学生有意注意的发展有明显差异

小学生的注意集中性和稳定性逐渐发展

低年级学生集中性差,稳定集中的时间比较短,高年级儿童集中的时间延长。

研究表明:

7~10岁儿童可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

10~12岁儿童集中注意25分钟;

12岁以上儿童可集中注意30分钟。

小学生注意稳性女生高于男生。

小学生注意广度随年龄增长提高

小学二年级点子注意广度为3个,四年级是5~6个。小学生对不同的对象注意广度有差异。

如散状排列点子的视觉注意广度比横向排列的点子的视觉注意广度更大。

小学生注意广度也有性别差异,女生注意广度也优于男生。

小学生注意分配和转移的发展各有其特点。

小学生注意分配能力随年龄在提高,但速度比较缓慢,个别差异明显。

小学生注意转移能力综合反应时间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小学低年级,女生转移时间比男生更少,五年级时男女生差异消失。

二、中学生注意

1、无意注意初中二年级时达到高峰

2、初中以后学生有意注意的主导地位

有意注意的效果大大的优于无意注意的效果

原因:

心理目的性

注意坚持性

注意的集中性

3、初中的注意稳定性仍在发展,有随年龄增长升高的趋势

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男生的注意稳定性普遍低于女生,有性别差异。

初中一年级前后注意稳定性有总体下降的倾向,男生更普遍。

男生的注意稳定性总体发展比女生要晚,但发展速度却比女生要快。

男生的注意稳定性高中二年级的测定成绩明显比初中二年级好,女生的注意稳定性初二与高二无显著差异。

男生的注意稳定性的个别差异比女生大。

外部干扰对女生的注意稳定性有明显降低作用。

中学生注意稳定性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比学习能力的影响还大。

中学生注意广度发展很快,初中一年级就已接近成人,

女生注意广度发展稍晚于男生,发展进程比男生均衡。

第六章儿童的记忆

第一节早期儿童记忆

一、个体记忆产生

第一,儿童能对事物有熟悉之感

第二,条件反射建立

第三,学习时间的节约

个体记忆的产生远比新生儿早,是在胎儿末期(约八个月)发生了记忆,明显表现是听觉记忆。

二、早期记忆发展

2~3个月婴儿已产生了长时记忆

9个月左右儿童开始出现了延迟摸仿现象

3岁以前的儿童可以记忆很多内容

幼年失忆症

第二节幼儿记忆

一、幼儿的识记

(一) 识记内容

形象记忆较之于语词记忆产生早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发展

3~7岁儿童形象记忆的效果都比语词记忆的效果好,且都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而语词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形象记忆快。

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发展的原因

学前儿童各种感觉道的识记效果都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不同感觉道的记忆发展各有不同的特点。

遗觉像

(二)识记广度

随着年龄增大,学前儿童的记忆广度在不断扩大。

(三)识记目的性

4岁以前的儿童多半是无意记忆

学前儿童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

无意识记的效果,在整个学前期都优于有意识记。到小学以后,这种状况才逐渐发生改变

学前儿童有意再现先于有意识记的发展。

学前儿童活动的动机会明显影响有意识记的效果.偶发记忆现象

第一节儿童表象及早期想象

一、儿童的表象

(一)表象的产生

6

1、延迟模仿

2、象征性游戏

3、描绘式表象

4、最初的心理表象

5、初期的语言

(二)表象的发展

布鲁纳(J.S.Eruner) 认为有三种重要的再现表象:

第一种是动作性再现表象

第二种是形象性再现表象

第三种是符号性再现表象

皮亚杰将心理表象分为两类:

一类称为再现表象

另一类称为预见表象

学前儿童的心理表象几乎完全是静态的表象,学前儿童再现运动和变形表象时还有很大的困难,一般7~8岁以后的儿童才能再现事物的变化运动,并能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

研究儿童表象的方法:

①儿童的绘画

②儿童的口头陈述

③儿童的动作姿势

④专门的实验法

二、最初的想象

(一)没有完全从知觉过程中独立出来

(二)想象和记忆区别不明显

(三)想象的组合异常容易

(四)想象必须有动作参与

(五)纯粹的无意想象

(六)想象和现实混为一体

第二节幼儿想象

一、想象的无意性

幼儿想象受刺激物和主体兴趣所支配

幼儿想象具有无序性

幼儿想象随成人影响而变化

幼儿满足于想象过程

想象是游戏的主要特征

二、想象的意识性

幼儿期末儿童想象开始有明确的目的

三、想象的再造性

四、想象的创造性

(一)无意联想

(二)任意粘合

(三)泛灵性

(四)奇特夸张

五、想象和现实的混淆

第三节儿童游戏

一、儿童游戏的发展

(一)从认知角度划分发展阶段(皮亚杰)

1、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

2、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

3、规则游戏阶段(7~11、12岁)

(二)从社会性发展角度划分发展阶段(美)帕顿(M.B.Parten)

1、偶然的行为

2、游戏的旁观者

3、单独游戏

4、平行游戏

5、联合游戏

6、合作游戏

(三)按游戏的主题来划分游戏发展阶段

1、无主题游戏(3岁前)

2、简单主题游戏(3~5岁)

3、明确主题游戏(5岁以后)

二、儿童游戏的本质

(一)游戏理论

1、早期游戏理论(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30年代

左右)

(1) 精力过剩论

(2) 松弛说

(3)种族复演说

(4)生活预备说

2、后期游戏理论(20世纪30年代以后)

(1)精神分析理论

发泄论

掌握论

(2)前苏联游戏理论

(3)认知发展游戏论

(4)行为主义学派的游戏论

(二)对游戏本质特征的认识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社会生活的

3、游戏没有社会实用价值,没有强制的社会义务,

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

4、游戏伴随儿童的愉快情绪

第四节学龄儿童想象

一、小学生的想象

小学生想象的目的性增强

小学生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逐渐发展

小学生的想象内容随年龄增长更加丰富,细节更加完

7

备,更加符合现实

二、青少年的想象

1、有意想象为主

想象的有意性使儿童在想象过程中不仅注重想象过程,而且注重想象结果

2、创造想象占优势

3、想象更加现实化

第八章儿童的思维

第一节人类早期的思维

一、婴儿的问题解决

对婴儿早期问题解决进行最早、最经典、最系统研究的学者要数皮亚杰,对儿童解决问题的发展有系统的观察和分析。

10~12个月的婴儿开始产生了类似于动物的问题解决行为,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能排除障碍,采用的是没有计划的搜索法。

这是思维活动发生的标志

12~18个月的婴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发展,已不会犯“AB错误。

18~24个月时的婴儿已不仅仅是用外显行为解决问题,并且开始运用心理表象解决问题。

婴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

影响婴儿问题解决的因素:

①婴儿的动作发展水平

②婴儿在认知活动中获取的认知经验

③婴儿探索问题解决的动机水平

④婴儿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行为反馈的敏感性和及时纠正行为的能力

⑤心理表征的能力

⑥婴儿行为的坚持性

二、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即个体在直接感知和行动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

特点:

1、思维在直接感知中进行

2、思维离不开动作和活动

3、思维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4、思维对象容易转移

是3岁前儿童典型的思维形式。

第二节幼儿思维

一、具体形象性思维

两大特点:具体性和形象性

具体性是指儿童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

形象性是指儿童用于思维的素材基本都是形象。

幼儿思维在生活中的表现:

经验性

表面性

片面性

不能守恒

固定性

近视

该思维的进步与局限:

进步:

将儿童思维从动作中解放出来,脱离了直接的感知过程;

概括性增强、灵活性增加;

思维由外显向内隐过渡。

局限:

1、不能运用概念通过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特

征及其关系,对较抽象的问题感到困惑;

2、由于形象的概括性有限,过于具体的形象会干扰

问题的解决。

二、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来判断、推理、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

幼儿晚期萌芽:

具体表现在:

1、抽象概括性差

2、逻辑性差

3、发展不平衡

不同的思维对象抽象水平有差异

三、思维的自我中心化

只注意到或只注重自己对客体的认识

不能意识到对事物还存在别人的观点

别人和自己的观点还会有不同

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或客体角度去思考和认识事物的特征

自己的态度、需要、观点是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第三节学龄儿童思维

发展的原因:

儿童的语言不断发展

形象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概括能力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一、小学儿童的思维

1、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两种形式共同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速度更快,逐渐代替了具体形象思维的地位。

8

2、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性转变为抽象逻辑性存在一个关键期

3、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人类思维结构的主要成分

4、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平衡

二、青少年儿童的思维

(一)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共同特点:

①思维通过假设来进行

②思维具有预见性

③思维是形式化的

④思维具有自我监控性

⑤思维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

2、少年和青年初期儿童思维的差异

主要的思维形式:

少年儿童----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

青年初期儿童----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

3、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是思维的转折时期

实现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

初中二年级是开始,转化完成的时间是高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趋于“初步定型”或成熟的时期

思维成熟的表现:

①各种思维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基本上已达到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②个体思维的差异水平,包括思维类型差异均已趋于基本定型;

③成熟时期前思维发展变化的可塑性大,这一时期后可塑性小,思维与其成年后的思维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二)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殊性

1、初中生思维的特殊性

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思维出现第二次自我中心

2、高中生思维的特殊性

高中生思维已基本形成结构,个体思维基本成熟

辩证思维发展迅速

第九章儿童的语言

第一节语言学习

一、语音学习

(一)语音准备

卡普兰(Kaplan,1971)的研究具有代表性。

他把前言语阶段儿童的发音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哭叫(0~1个月)

第二阶段:咕咕叫 (1~6个月)

第三阶段:依呀学语 (6~10个月)

第四阶段:规范化语音(10~12个月)

国内研究

儿童语音准备经历的三阶段:

1. 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

2. 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3. 言语萌芽阶段(9~12个月)

大约在1~1.5岁时,儿童的语音比较明确,标志着儿童的语音正式发展起来。

(二) 语音的发展

1.幼儿语音发展速度极其迅速

1岁半开始,儿童的语音快速发展

3—4岁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本民族中的全部语音音调

3~4岁是儿童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2. 幼儿语音发展有个别差异

造成儿童语音发展差异的原因是:

(1) 发音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的状况不

(2) 听觉发育的差异影响

(3) 发音器官肌肉协调能力的差异

(4) 发音方法掌握不当

(5) 语音环境的影响

二、词汇获得

(一) 儿童口语词汇量的增长

3~4岁是词汇量增长最快的一年,以后每年增长的速度逐渐减慢。

(二) 儿童获得词类有顺序

儿童掌握实词先于虚词,学前儿童掌握名词的数量最多。

(三) 早期儿童的词汇内容局限于生活范围内

如名词的掌握

(四) 儿童掌握的词汇量与使用词汇次数成非正比关

学前儿童在实词中,掌握数量最多的词的顺序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使用最多的词汇顺序是代词——动词——名词。

在虚词中,学前儿童掌握最多的是副词

使用最多的是助词,如“的”、“地”、“得”

“的”的使用率特别高。

中学生的词汇发展

1、识字量

朱智贤、林崇德在1986年研究了中学生的识字量发展。

9

研究以小学毕业生的生字数3075字为标准

结果:

初中学生的年纪识字均数为94%

初一 97.46%

初二 90.31%

初三 94.18%

可见,初中二年级的整体水平较差。

2、词类的掌握

初中生实词掌握比虚词容易

虚词是初中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介词和副词。3、词汇掌握有城乡和性别差异

农村学生起点虽比城市学生低但进步快,初二接近城市学生,高中和城市学生持平。

性别差异:

整个初中阶段,男生词汇进步比女生快,但到了高中女生赶上并超过了男生。

4、对词的理解:

在文章的段落中理解准确

在句子中理解其次

孤立出现的词汇辨析成绩最差

三、句法结构的使用

特点:⑴和动作结合伴动作表情,又称为“言语动作

⑵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

2. 电报句(双词句)

双词句中所表达的11种关系:

第二类:关系形式

3. 简单句

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

包括没有修饰语的和有修饰语的两种

4、复杂句

有几个结构相互连接或相互包含所组成的单句。5、复合句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关联比较密切的单句

合起来构成的句子。

⑵连贯复句

前一分句和后一分句说明的事是连续

发生的,前后分句的次序不可调换。

幼儿复句的显著特点是结构松散、缺少连词。

联合复句可以没有连词,但主从复句一般要连词。儿童3岁时开始使用连词,但很少,6岁时只占四分之一。

(二) 儿童句子发展特点概括

2.、句子由非严谨到严谨

3. 句子由混沌一体逐渐分化

4. 由压缩呆板到扩展灵活

第二节语言理解

一、对语音的理解

儿童大约在出生后5个月时开始理解语音

10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将语音和具体事物建立稳定的联系

1岁左右的儿童,对语词开始反应

二、对词义的理解

(一) 学前儿童对词义的理解

(二) 学龄儿童对语词的理解

三、对句义的理解

(一) 学前儿童对句义的理解

1、按可能性方向理解

2、按句子结构序列理解

3、用经验和习惯帮助理解

(二) 小学生对句义的理解

第三节儿童的言语交流

一、独白言语

(一) 学前儿童的独白言语

1、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的特点:

思维活动的外显,不顾及听者,也不需要回答,其他人只是背景。

独白言语有两种:

个人独白

集体独白

2、早期的独白言语

儿童早期只有情境性言语,后来发展出连贯性言语。

连贯性言语的特点是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够反映完整而详细的内容,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内容,不必事先熟悉所谈及的具体情境。

情景言语与连贯言语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务做支柱。

所以,儿童真正的独白言语产生是以儿童言语的连贯性发展为前提的,连贯言语使儿童能够独立的、完整的、详细的表述自己的思想。

主要从几方面研究儿童早期独白言语发展:

主动性、内容、连贯性、逻辑性、语言技巧等

研究更多的是从讲述故事或看图讲述中进行的。

结果:

主动性:

3-4岁幼儿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在集体面前讲话不大胆;

4-5岁儿童能独立的讲故事或各种事情;

5-6岁儿童不但能系统叙述而且能自然、生动和有感

10

情的讲述。

连贯性:

3-4岁儿童语言仍带有情境性,说话时常运用不连贯的没头没尾的短句,附以手势和动作,以为谈话的对方已完全了解自己所说的内容;

4-5岁只能说出一些片段;

6岁儿童能完整连贯的叙述,并能从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进行叙述。

逻辑性:

3-4岁儿童讲述主题思想不明确,层次不清,是单纯对现象的罗列。

5-6岁有40.85%的儿童在看图讲述时叙述过于具体和琐碎,妨碍了突出主要情节。

表达技能(表情):

①语气表情:语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停顿、节奏、速度等变化。

通过教育幼儿可以有表情的讲述,只是容易声音拖长,或说的过急。

学前儿童容易口吃,原因:

说话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

找不到应有的词语表达

模仿(好奇心、好模仿的结果)

解除紧张是矫治口吃的最好办法

②动作表情和面部表情

(二) 小学生的独白言语

1、讲述故事清楚、完整、意思明确

但对对故事中隐含的意义的讲述的正确度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2、能进行简单的演讲,意思表达清楚

3、小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复述水平分为四个水平:

①善于概括性的复述材料内容

②基本能复述材料内容

③表面形象的复述,抓不住中心,缺乏概括性

④仅能复述片段

结果:

一年级学生没有复述能力,只能复述22个字;

二年级学生没有复述能力,只能复述135个字,四级水平;

三年级学生初步的复述;

四五年级学生基本复述,达二级水平,不能达到一级水平。

原因:

可能与现有小学课文脱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字能力、阅读能力也有关,如果讲故事一样讲给学生听,

复述能力有所提高。

(三)高年级学生的独白言语

主要是对作文的研究

小学四年级之后书面言语能力已占优势

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发展,记叙文写作基本成熟

高中生主要是论述文的写作

二、交往言语

(一) 适应性告知

传递信息(思想、情感、行为、事情等)

(二) 批评和嘲笑

“非理智的社会化语言”

企图影响别人、引起竞争、反驳、吵架等,不仅有适应性告知,更有谴责好斗的因素,有肯定自己优越的欲望

(三) 命令、请求、威胁

请求会变成命令,问题又含有请求

(四) 问题与回答

有活动本身的,也有关于其他的

问题随年龄的发展涉及各个领域

第四节儿童的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不出声的言语

一、最早的内部言语

儿童最早的内部言语是自我中心言语

表现:游戏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时

二、学龄儿童的内部言语

小学生内部言语发展

一般以作文和默读能力二项作为指标来进行判断。

小学生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出声言语

小声言语

无声言语

从作文了解儿童的内部言语一般是通过下列指标来判断:

作文的结构

用词

思想情感

内容丰富程度等来作判断

默读能力判定的指标有:

默读中动嘴情况

复述水平

理解水平等

结果:

小学生低年级没有默读能力,小学三年级开始萌芽,小学毕业时基本能默读。

小学高年级后,默读中“动嘴现象”逐步消失,每分

11

钟可读250~300字。如果有意识进行训练,低年级小学生每分钟可读300~400字,中年级可达1000字,高年级可达2000字。可见小学生默读能力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初中学生的默读习惯已经养成,并且成为了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式,只有在思维遇到困难时才偶尔发声。研究表明:

初一到初三各年级学生默读以后对材料的复述和理解成绩都比朗读好,复述成绩比理解成绩明显得益于默读。

但初中生默读速度个体差异大,最快的是最慢的两倍,甚至更快。

默读速度快慢与学生思维速度呈正相关。

第五节儿童的言语获得理论

一、模仿理论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的语言获得来源于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儿童语言就是对成人语言的重复、复制。

这一理论对模仿学习有两种界定

第一种:认为儿童语言是成人语言的全部模仿,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模仿。

这一观点指出了儿童语言获得的一种习得方式。是基于儿童言语越来越像成人的现象提出的。

现实中,儿童模仿成人的言语是事实,而且与成人是相互模仿。

问题:

其一,不能解释语言发展的速度

其二,有些句子儿童很难模仿

其三,儿童有很多没有范型的句子

儿童所说出的有些句子完全是自己生造的,根本没有模仿范型。

其四,不能解释儿童是如何理解语言的

儿童语言发展顺序是理解先于产生,儿童常常在能说出句子之前,已能理解该句子,儿童对较难的句子学不会但是能理解,对从来没有模仿过的句子也能理解,一些特殊的残疾儿童从小不会讲话但却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第二种模仿论:

认为儿童的语言是模仿得来的,但不是机械的一对一的模仿,而是有选择性地模仿。

特点:

①模仿是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的,不是在强化和训练中完成的;

②模仿的不是整个句子,而是选择句子的句法结构和功能;

③模仿在时间上可以是不及时的,在形式上不是一对

一的;

④模仿的语言儿童可能在同样的情景中使用,也可能

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还可能改变组成部分形成新结构使用。

这一观点既注意到了模仿在儿童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又注意到了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认为:

选择性模仿是有道理的,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但是,

1、模仿在语言学习中有多种形式,在不同的时期侧

重于不同的形式

2、模仿在生活中自然发生

优势甚至是偶然感知道的言语

3、模仿受认知水平的影响

4、仅靠模仿不能解释语法规则的获取和语言发展的

速度

二、强化理论

强化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重要概念,在解释儿童语言学习中他们都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连锁和结合。

斯金纳在其《言语行为》和《关于行为主义》两本书中主要观点:

1、要对言语行为进行功能分析

认为环境因素即当时受到的刺激和强化历程,对言语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对言语行为进行功能分析就是要辨别控制言语行为的各种变量,以及这些变量如何相互作用来决定言语反应。也就是认为,只要弄清楚外界刺激因素就能精确预测一个人会有什么言语行为。

2、强化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使成人的

言语反应继续发生的必要条件。

强化刺激出现的频率、出现的方式或者停止出现,对儿童言语获得具有重要影响。

3、儿童的语言学习中不仅有外部强化还有“自动的

自我强化”。

如,“一个幼儿听到别人的话之后,独立在别处发出同样的声音,就会自动的强化自己那个试探性的言语行为”

4、语言学习的强化要做到“强化依随”。

强化依随是指强化刺激要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

强化学习理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对心理学界和语言学界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特点:

12

①最初强化的是个体偶然发生的动作

如婴儿偶然发出【ma】声,母亲就笑着答应,并报他和抚摸他。

②强化依随的程序是渐进的。

若要儿童学习一个复杂的句子,不必等待他碰巧说出这句话才给予强化,只需他说的稍微接近那个句子就给予,然后再强化更接近的句子,儿童最终学会非常复杂的句子。

强化学习理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对心理学界和语言学界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局限:

1、行为主义的理论研究来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没有对人类儿童的实际观察,研究结果用于人类儿童值得怀疑。

2、成人需要强化大量的句子才可能使儿童达到应有的水平,这不太符合实际。

3、强化不能教给儿童句子的意思

4、强化也不能让儿童明白语法结构是否正确,不能解释儿童如何获得语法规则。

可见,强化理论忽视了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把儿童作为机械的人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三、语言生成转换理论

代表人:乔姆斯基(N.Chomsky)

理论基础:

1、儿童语言获得的高速度,绝对不能仅仅从外部去寻找原因,应该还有内部原因;

2、不同环境、种族的儿童,在语言获得上具有共同规律,语言发展的速度、顺序都极其相似,这说明在儿童语言的获得过程中,环境的作用只是一个方面,还应该有全人类儿童共有的某些方面或因素的影响存在;

3、尽管各国、各民族儿童有不同的语言、语音和词汇,但是在语法结构上却存在共性,这与人的心理语言有密切关系;

4、儿童作为人类个体,在学习语言时一定会有创造性,不可能像木头一样接受语言的刺激。

所以,他认为,决定儿童能够说话的因素不是经验和学习,而是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就是他后来提出的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语法知识。

理论的基本观点:

1、人类具有学习语言的内因结构,这一内因结构称为普遍语法,即语言的内在获得装置,这一装置的存在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内部条件。

2、语言的获得装置必须在后天语言环境和语言经验

的作用下,转化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和获得该语言的具体的语法。

3、语言的获得装置是儿童生来就有的。因此,儿童

先天就具有语言学习的能力,并且适用于学习任何语言。

4、儿童获得语言的途径就是运用语言获得装置的过

程。

5、儿童语言的转换生成过程是在儿童和成人的言语

交往中通过一定的学习方式逐步实现的。

6、语言获得的先天机制必须要在关键期及时被

语言刺激所激活。

乔姆斯基的语言获得理论对强化生成说是强有力的批判,一时震撼了美国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界,称为“语言学革命”,对心理、语言、认知科学、神经生理科学都产生了影响。

局限:

①理论是纯思辨的,没有事实依据;

②装置是一种预成的结构,固定内核,是先天论;

③忽视了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如,

文化、环境、智力等。

④没有注意到语言的建构过程

有人认为,表面上他强调儿童语言学习的创造性,实际上否定了儿童的创造性。因为,

既然人类生来就有一套现成的,可以规定本民族语言如何理解和产生的普遍规则系统,就无需儿童再作什么探索和发现了。

⑤与事实不符

根据先天普遍语法理论,儿童一开始就具有了一套成人的语法系统,应该很快获得成人的语言,但事实不是。事实是儿童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模式。即使表面上相似,使用功能和含义也差别很大。

这一理论得到了神经生理研究的证实,语言的发展与儿童大脑成长发育的速度有一致性。

勒纳伯格(E.H.Lenneberg)以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的为理论基础提出的自然成熟说支持了乔姆斯基。

基本观点:

1、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人

类大脑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专管语言的区域,故语言为人类所独有。

2、语言以大脑的基本认识功能为基础,人类大脑的

基本功能是对相似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抽取,语言的理解和产生在各种水平上都能归结为分类和抽取。

3、语言既是大脑功能成熟的产物,语言的获得必然

有个关键期,约从2--12、13(青春期)为止,过了

13

关键期,及时给以训练,也难以获得语言。同样,大脑单侧化也是在关键期内出现。

第十章儿童的情绪

第一节儿童最初的情绪

一、情绪的产生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承认儿童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

儿童落地的第一声哭泣便是最好的证明。以哭来表示抗议、愤怒等,这就是最原始的人类情绪。

因此,情绪表现具有不学而能的先天因素。儿童最早的这些情绪表现都具有无条件反射的性质。

那么,儿童生来时有哪些情绪?

1、林传鼎的研究:

研究对象是1—10天的新生儿

方法:观察法

指标:54种动作变化

结果:

新生儿具有两种可以分清的情绪反应:

愉快的情绪反应(代表生理需要的满足)。动作表现; 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代表生理需要未满足)。表现为自然动作的简单增加。

2、布里奇斯(K.M.Bridges)(加拿大)

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由强烈的刺激所引起。

3、伊扎德(Izard.C.E,1978)(美)

当代美国著名情绪发展研究专家伊扎德(Izard.C.E,1978)在1982年运用录像技术和两套面部肌肉运动和表情模式测查系统,对新生婴儿的面部表情进行了全面、详细记录,而后作了深入分析。

认为有: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微笑、兴趣五种情绪。

4、华生的研究

新生儿有三种情绪表现:

第一种爱

表现在被柔和地轻拍和抚摸时

表现:动作松弛反应,自然松开手指、脚趾或安静不动。

第二种怒

主要由活动受到限制所引起

表现:身体僵直,手脚乱动,屏息并尖叫等,有人称之为“乱砍似的运动”。

第三种怕

多半由突然出现的声音和身体失去支撑所引起。

表现:发抖、嚎哭、屏息、啜泣。

例如,婴儿安静地在地毯上躺着,突然在他头部上方附近用铁锤敲击钢条,发出声音,婴儿会惊跳,肌肉猛烈收缩,然后大哭不止。

例如,突然松开抱着的孩子,使其失去依托往下掉,或者是突然猛烈抖动孩子身体下面的毯子,婴儿都会大哭,而且脚乱蹬、手乱抓。

华生所做的实验,在当时曾引起很大的反响。后来很多人重复这一实验,却未能证实他所得的结果,于是有人对华生的这一观点提出了异议。

有人做过让新生儿自由落下2英尺距离的实验。

作为被试的85个新生儿中,只有少数儿童出现大哭,大部分新生儿反应并不那么强烈,无明显的身体反应。

个体最早的情绪特征:

1、新生儿的情绪表现完全受先天遗传图式的控制,

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2、新生儿的情绪基本上是由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所引起的。

3、新生儿的情绪表现笼统、不分化,不易于区分。

只是“一般性的激动”

二、情绪的分化

(一) 布里奇斯(K.M.Bridges)的研究

弥散性兴奋逐渐分化

这一分化理论基本被大多数人接受,但

1、缺乏情绪分化的具体指标

2、难以鉴别每一种情绪

3、没有说明形成分化的机制

(二) 林传鼎的研究

生后第三个月分化为六种:

欲求、喜悦、厌恶、

愤急、烦闷、惊骇

但分化不完全

(三) 伊扎德的研究

五种情绪随年龄而分化

4—6周社会性微笑

3—4个月愤怒、悲伤

5—7个月恐惧

6—8个月害羞

6—12个月依恋

1.5岁羞愧、自豪、骄傲、内疚、同情等

关于儿童的社会性微笑:

0-4周自发性笑(内源性的)

与脑干或边缘系统的兴奋状态的变化有关。通常发生

14

在婴儿睡眠时,突然出现,低强度的。

普莱尔称其为“嘴的微笑”,它的发生可以没有任何刺激。

5-4个月无选择性社会微笑

4个月开始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对熟悉的人笑得多,笑得无拘无束,对陌生人有警惕性注意。

伊扎德的研究在当前最具影响,主要是新出现的情绪反应有具体客观的指标。

(四)孟昭兰的研究

特点:

1、8-10种基本情绪是进化而来,是基本情绪

2、这些情绪不是同时出现的,是随生理成熟和适应需要逐渐产生的,出现有顺序性。

3、各情绪的发生既有一般性又有个别性。

在出现时间上个体有差异

他的研究使儿童的情绪发展研究更详细,对每一种情绪在特别的刺激下的明显表现都有描述,出尽了婴儿情绪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原因变化

引起儿童情绪情感的需要发生变化

变化:

1、需要增加,主要是社会性需要增加

即引起情绪的对象更多,情绪的种类随之增加,同情、羞愧、内疚、友谊、自尊等出现

2、生理需要为主----社会性需要为主

当生理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发生矛盾时,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内可暂缓生理需要的满足。

二、情绪表现变化

变化的趋势:

冲动性减少,控制性增加;

境遇性减少,稳定性增加。

早期儿童情绪情感的表现特点:

易冲动、易变换

易传染、易外露

易冲动:

指很容易处于兴奋的情绪状态,且兴奋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出现次数多。

原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兴奋占优势,抑制功能太差。

注意:对待儿童的负面情绪要谨慎,要分析

弄清原因后冷静对待。

如,“威胁性哭”

易变换:

指儿童情绪过程的变化快不稳定

能在短时间内使情绪从一极端走向另一极端

原因:情绪的境遇性

对事物的认识不深刻

易外露:

指儿童的情绪、情感完全表现于外,不掩饰、不控制。

原因:

1、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强难于抑制情绪。如,要求儿

童立刻停止哭是困难的

2、意识作用差,不懂得隐瞒内心体验。

有明显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程度上的差异和出现早晚的差异。

易传染:

指儿童的情绪、情感容易受周围成人或儿童情绪情感的影响。

如,“一颗老鼠屎”

容易被故事打动

通过教育和生活的锻炼,学前后期儿童开始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表现相对稳定。

小学生的情绪整体仍具有冲动性,不善于掩饰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与学前儿童相比,情感已经内化。

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意识到情绪表现的可能结果,控制力有所增强。

小学生还对升学等压力意识不够,总体心境愉快。

初中学生的情绪:

1、体验强烈迅速,常不易控制

情绪来得快,平息得也比较快,

初中低年级学生也有“破啼为笑、喜怒无常”的现象。

原因:生理发展的特殊性

自我意识发展

成人要密切关注初中生的情绪

2、初中生总体情绪外露

高兴时无比欢乐,喜笑颜开,困难伤心时,眉头紧皱,嚎啕大哭。

初中生情绪外露使人们感到他们对人对事充满热情,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多注意那些内向性格,情绪不外露的学生

3、初中生总体主导心境比较好,但心境易变

初中生的心境由学习中某种因素引起

如,学习成绩

老师的态度

父母的温暖程度

同学的友谊等

高中学生的情绪:

外露状况有所改变

15

心境延续时间延长

情绪控制力提高

情绪比较稳定

有人研究发现,幼儿发怒一般不会超过五分钟,但高中生可以长达数小时,有时一些体验会演变成心境,长期作用于学生,会影响高中生的个性品质特征。有人研究,高中学生的情绪表现有两大特点:

(1)内隐文饰性

(2)两级波动性

三、情绪认知和体验变化

(一) 对表情的认知

1、小学生的表情认知

实验1:

用彩色照片让儿童辨别六种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

六种基本表情是:

高兴、惊讶、恐惧、愤怒、厌恶、轻蔑。

结果:

对高兴、愤怒两种表情的认知最早,学前儿童便

已能正确辨认;

对恐惧表情认知从幼儿到小学三年级一直发展,

其中小学一年级时进步更快。四、五年级发展更

为迅速,六年级时能较为稳定的正确辨认。

但稳定是相对的,对恐惧表情认知总体上具有不

稳定性和困难性;

对惊讶表情的认知发展比较晚,六年级才进入正确辨认阶段;

对轻蔑表情的认知也是五、六年级能正确辨认;

对厌恶表情的认知,从幼儿园小班到小学四、五年级一直发展,但有时有波动现象,六年级开始进入正确辨认阶段。

可见,小学六年级以后,儿童表情认知能力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发展的速率不同。

概括:

儿童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认知成熟的顺序是:

高兴和愤怒----恐惧----惊讶,轻蔑和厌恶

实验2:

用例1的六种感情的语调朗读“你这个小家伙真淘气”这句话让儿童辨认声音的表情模式,结果:

小学四年级学生开始能正确辨认声音所表达的感情。再将六种感情的面部表情录像让儿童辨认

结果:

小学生对录像中的面部表情的辨认成绩比声音辨别成绩高。

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活动表情提供了更为精确丰富和完善的识别信息有关。

可见,单纯声音和照片辨认时,声音表情识别四年级可达成人水平,对照片表情识别要到六年级,声音识别比视觉识别要早两年。但如果视觉形象是活动的,又配上声音则识别能力发展更早。

2、中学生的表情识别

初中生的表情识别能力接近成人,

有研究报告,青少年10-14岁时识别表情的能力剧烈发展并日趋成熟。

初中生不仅通过声音的语音语调来辨认情绪,还能通过理解别人的语义来理解别人的情绪变化。

初中一年级是个体面部表情认知趋于成熟的转折期在这之前,儿童的情绪辨认的水平,一直在提高,初一时达成人水平并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上,只是略有变化。

高中生的面部表情辨认已趋于成熟稳定,完全达成年人水平。

(二) 体验的深刻

1、学前儿童

①同一情绪由多种原因引起,体验不同

②同一事件或情景引起的体验不同

小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

小学生的体验与学校的行为规范相联系

如,学习状况、教师关注、同学关系、集体地位等。

同样的事情,小学生和幼儿的体验不同。

初中生情绪体验

初中生心境的好坏由与学习有关的事物引起

如,学业成绩

教师态度

同学友谊

原因:

初中生的主导需要

学校评价指标是学习成绩

注意少年的不良心境

高中生的情绪

丰富而深刻

所有人类情绪在高中生身上都已出现,且因强度不同,分出了层次

如不愉快有: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绝望等。

高中生某种体验一旦出现难以消除和排遣,维持的时间长;

原因:高中生认知水平高、意识性强

高中生的体验更为复杂化

引起高中生情绪的既有想象的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

16

单纯的,又有复杂的原因。

具体表现为

同一情绪中有多种成分多

如,又兴奋又害怕的,又紧张又高兴等。

高中生的体验更加深刻和带社会性

高中生的情绪特征已成为了其个性特征的一部分,体验上具有独特性,心境不同、体验不同。

体验上既有个体差异,也有优劣差异。

同是忧郁有人会象林黛玉似的长期保持四处迁移,有人却停留时间短暂排遣较快;

男生遇挫折易冲动发怒,女生易忧虑和伤心。

从愉快和不愉快两类情绪来看,高中生愉快情绪出现的次数与强度一般不如不愉快情绪出现的次数多、强度强。

愉快情绪通常有:高兴、乐趣、好奇等

不愉快情绪有愤怒、惧怕、嫉妒、焦虑等。

有人称高中时期是典型的烦恼增值期。

第三节依恋

目前依恋研究:

人类依恋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

依恋的起源及其发展变化

依恋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早期依恋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不同依恋类型的特点

母亲和婴儿在依恋关系中的作用等。

一、依恋的产生及表现

1、定义

亲子依恋是指儿童对某个人所具有的特别亲密的

难舍难分的一种情绪体验 .

依恋和依赖

区别:

依恋是对个别人所表现出的一种特别亲近的情绪体验,反映的是与依恋对象在心理感情上的不可分离的关系;

依赖是指希望(指望)某人在任何时间、任何事情上都给予帮助的心理倾向,反映的是对依赖对象具有行为上的不可分离性。

依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情感关系

依赖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行为关系。

两概念易混淆的原因;

1、二者都是个体难以与某对象分离开来的一种心理倾向;

2、依恋中暗含有一部分依赖,依赖中也有情绪上的依恋。

因此,正确地区别依恋与依赖,有利于对儿童心理发

展的研究。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依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形成的一种社会性情感;

依赖则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产生和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或行为习惯。

2、依恋产生的阶段

对儿童依恋的研究源于对动物印刻的研究

安斯沃斯(M.D.S.Ainsworth)在1984年对2~15个月的非洲婴儿进行过依恋行为的研究

儿童依恋行为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依恋阶段(0~8周)

第二阶段无明显依恋阶段(8~12周),

第三阶段明显依恋阶段(6~7个月),

第四阶段依恋层次阶段(7个月以后),

有人认为,3岁以前可能是儿童依恋形成的关键期 .

二、依恋的类型

1、安斯沃斯研究

依恋有三种主要类型:

易安抚的依恋

平淡的依恋

强烈反抗的依恋

安斯沃斯的三种依恋类型在世界各国做过许多跨文化研究

结果发现这三种类型在各国儿童中都存在,但所占比例却很不一样。

说明文化影响儿童的依恋类型 .

2、造成儿童依恋差异的因素

①儿童自身神经系统的特点

气质特点使儿童的依恋具有不同的动力色彩,主要表现在依恋的强烈程度,依恋表现的冲动性、激烈性上面。

②抚养者特别是母亲的抚养方式对依恋的影响

成人对儿童的依恋程度

成人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成人自身对儿童依恋的表现方

③儿童与母亲的身体接触、目光接触

三、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儿童的正常依恋关系的形成有利于儿童良好情绪

的发展

2、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正常交往能力的发展

3、儿童母子分离若引起过强的分离焦虑会影响儿童

的心理发展

鲍尔贝观察15~30个月的婴儿反应,发现母子分离后婴儿焦虑变化的阶段:

17

第一阶段:反抗

表现为在母亲离去时,尽其所能地以大哭、摇小床、蹬脚、伸手等方式让母亲返回;

第二阶段:失望

感觉自己的大哭大闹并没有留住母亲时,哭声逐渐单调,断续,吵闹动作减少,不理睬别人,表情迟钝等;第三阶段:超脱

进一步发现自己哭的无效性,于是开始接受别人的照顾、爱抚,当母亲返回时有悲痛、冷淡的表情。

每个儿童都会产生分离焦虑,但是焦虑的程

度和焦虑维持的时间有个别差异。

适度依恋

第四节恐惧

恐惧体验对儿童的正常成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恐惧大量的和长期的存在却是对儿童有害的

孟昭兰等(1997)研究认为,惧怕体验有受惊感,不肯定和不安全感,受到威胁和危机感,强烈的惧怕有时甚至会致人死命。可见成人要慎重对待儿童恐惧的形成。

一、儿童恐惧发展的阶段

陈帼眉研究发现婴儿恐惧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①本能恐惧:儿童生来具有的本能性恐惧

如目前知道的怕大声,从高处降落,忽然位移,疼痛,黑暗等;

②知觉性经验恐惧:4个月开始出现的与过去经验有关的恐惧

如打针痛,火烧,吃药苦等;

③怕陌生人恐惧:6—8个月时,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后对陌生人产生警觉时的恐惧;

④预测性恐惧:1.5—2岁儿童明显出现,儿童由于预想能力开始发展,对可能出现的事物与情景产生的恐惧。

这种恐惧与儿童经验相关,也与成年人教育中自身的影响和威吓有关。

二、儿童恐惧发展的差异性

儿童恐惧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儿童的恐惧还具有年龄差异

个别差异

表现在恐惧数量、内容和性别三方面

数量上

内容上

性别方面

年龄差异

不同年龄儿童恐惧的内容

杰西尔德(A.T.Jersild)的研究发现:

1周岁以前害怕大的声音、发出大声的人和物、坠落的感觉、突然的动作、闪耀的灯光、陌生的人物和情景等。

2—3岁儿童害怕凶恶的动物、黑暗、想象中的人物;

4—5岁儿童怕妖怪、鬼神和想象中的人物;

6—7岁的儿童害怕身体损伤、离开父母、亲人死亡、犯错误等。

五耘等认为:

小学生恐惧分为三类:

①对身体损伤的恐惧(受伤,死亡,被拐等)

②对自然事件的恐惧(洪水,地震,黑暗,动物等)

③对社会交往中事物的恐惧(与父母分离,友伴拒

绝,学校作业等)

影响儿童惧怕内容的变化的因素:

儿童的身体状况

(体力、体能等)

儿童对情境的应付能力

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多少

一般来说,儿童的大部分恐惧都是暂时的,如果恐惧心理持久不衰,便表明儿童在心理上出现了问题。

正常儿童都会有恐惧,只是程度不同。

三、儿童的怯生

怯生是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产生的胆怯情绪体验。

5个月以前的孩子,对所有的大人、小孩,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有喜欢反应会露出微笑;

大约6个月左右,儿童开始对陌生人有害怕反应,且害怕的强度是渐进发展的,到12个月时最强烈。

影响儿童怯生的因素

(1)婴儿对熟悉人的熟悉程度

(2)父母的行为

(3)陌生人自身的形象特征

(4)儿童出生3个月内的刺激方式.

四、儿童恐惧产生的原因

(1)先天论

(2)经验论

哈洛和齐默尔曼(R.R.Zimmerman)对罗猴的研究就表明:

罗猴的恐惧是在出生两个月后开始的

如果向小罗猴展示一个不熟悉的场所、物体或人,给它们以不寻常的和强烈的噪音刺激时,它们会尖叫、紧紧依偎或向母亲跑去。

如果将小罗猴与母亲分离,它们就哭喊或紧抓自己。

因此,认为恐惧的发展大部分取决于经验,包括对潜在危险的知觉。

父母或成人的榜样示范,在儿童的恐惧心理

18

形成上有很重要的作用。

恐惧与社会生活也有关系,尤其电视、电影和社会环境是儿童形成恐惧的一个重要因素。

折衷的看法

认为既有先天的一部分恐惧,也有后天习得的一部分恐惧,先天的那部分图式也是依靠后天的刺激来助长和发展的。

五、帮助儿童克服恐惧的方法

1、让儿童自身参加活动

2、为儿童提供勇敢的范例

3、为儿童设置与所恐惧的事物相接触的情境

4、教给儿童应付某种情境的方法

第五节焦虑

焦虑是在某种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一般性紧张状态。

这种状态中的成分比较复杂,既有恐惧,也有不安,还有忧虑、悲伤等。

(一) 儿童焦虑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焦虑:

有个别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变化:一是焦虑减轻或变少;二是焦虑加重或增多,甚至成为神经性的焦虑。

小学生焦虑:

主要来自

学校中的压力

父母期望过高

同伴交往不良

个性消极特征等

中学生的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由考试及其结果所引起的,这是因为中学生由于社会和家庭的高期望及升学的压力,把考试成绩过分看重造成的。考试的重要性与学生的焦虑程度密切相关,常常因过度焦虑而不能在重大考试时正常发挥的学生很为常见。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叶红敏1990年修订偏制的测验焦虑量表(TAL)用于中国和美国学生测试,结果:

①忧虑分和情绪分都是美国学生高于中国学生;

②但有性别差异,TAL总分中国高中生男生高于女生,其他各次分是女生高于男生(中国、美国都如此);

③中国:男高中生高于男大学生,女高中生高于女大学生;美国:高中男女生均高于大学男女生。

引起青少年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很多

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自己有客观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考试前作好能力与心理准备

对焦虑过分的学生多鼓励,让他慢慢获取成功取得自信。

儿童焦虑产生的条件有四个:

与依恋对象的分离

缺乏同伴或不能与同伴正常交往

不自信

爱被剥夺

给儿童正确的爱

学会交往技能

让儿童体会成功感

激励儿童正确面对困难

养成快乐开朗的性格特征

第十一章儿童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两个基本特征:

分离感

稳定的同一感

分离感—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在身体和心理各方面与他人不同。

稳定同一感—知道自己长期持续存在,不论环境如何改变,不论有了什么新特点是同一个人。

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

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认识;

对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

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

自我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体验、自尊、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

第一节婴儿的自我意识

产生的时间、依据

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的产生

自我意识产生发展的阶段

影响自我意识产生的因素

一个完整的自我意识包括主体我和客体我两部分

一、婴儿自我意识的研究

迪克逊(Dixon,1975)

刘易斯和布鲁克斯-冈恩(1979)

研究结果:

婴儿自我认识产生发展四阶段:

第一阶段 (0~3个月)

婴儿只是对形象感兴趣;

第二阶段(3~8个月)

婴儿开始利用动作的一致性来进行自我的镜像认识;

第三阶段(8~12个月)

婴儿开始用自己的某些特征来判断自己的形象;

第四阶段((12~24个月)

19

婴儿能较为准确的通过特征线索来认识自我。

苏珊.哈特尔(Susan Harter)归纳概括

五阶段:

第一阶段 ((5~8个月)

婴儿不能认识自己形象但有兴趣

第二阶段(9~12个月)

婴儿通过动作的一致性认出自己

第三阶段 (12~15个月)

进一步区别自己和他人的运动

第四阶段 (15~18个月)

婴儿开始认识自己的面部特征

第五阶段 (18~24个月)

能用语言称呼自己

这五个阶段,研究者认为前三个阶段属于主体我发展,后两个阶段属于客体我发展。

二、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二节幼儿的自我意识

(二) 从外部行为的评价发展到内部品质的评价

三、自我体验的发展

四、自我控制力

抗拒诱惑能力

是指儿童抑制自己行为以拒绝具有诱惑力的但被禁止的愿望和行为的能力;

延迟满足能力

是指为了某一长远目的而延缓当前的满足的能力。密格勒尔(W.Migrel)和艾勃森(E.B.Ebbesen)的实验以学前儿童为对象的关于“满足的延缓”实验:把被试带入实验室,让其在室内等待一定的时间,

如果能等到15分钟可以得到延缓的报酬(好吃的糖果);

如果等待的时间不足15分钟也可以获得报酬即时的报酬(不太好吃的糖果)。

这些作为报酬的糖果是否在场让被试看见是实验的条件。

结果发现:

两种报酬物都不在眼前时,幼儿能等待的时间最长,可达10分钟左右;

如果其中一种报酬物在场,等待的时间只有5分钟;

两种报酬物都在场时等待的时间最短。

说明学前儿童抵制诱惑的能力差,当有诱惑物出现时,难以控制行为,希望即时得到物品。

儿童是否使用什么方法延长等待的时间?

观察发现:

儿童在等待中使用被称为“自发的消遣”活动来延长时间。

如,独语、唱歌、活动手脚、打瞌睡等。

进一步实验发现:

如果儿童用回想有趣的事情来等待,不论是否看见报酬物,儿童的等待都可以维持较长的时间。

因此,有人提出

儿童若要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应先具备把不愉快刺激变成快乐刺激的能力

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这种能力。

李百珍、球傅安实验研究:

要求各年龄的幼儿画点、圈和三角

外部诱因

如让一些幼儿在附近高兴地玩新颖玩具

内部诱因

如累了、不喜欢了就可以不画

结果:

幼儿初期和中期的儿童,自制力很差;

幼儿晚期(5岁)的儿童,自制力有发展,但表现出自制力的人数比较少,仅占5岁年龄组儿童人数的10%。

整个幼儿期,儿童都明显受外部诱因和内部诱因的干扰。

其中受外部诱因干扰的人数,在3岁、4岁、

5岁年龄组分别占的比例是 88%、73%、50%;

受内部诱因干扰在各个年龄组中分别占的比例是100%、99%、86%。

幼儿抗外部诱因干扰的能力形成要早于抗

内部诱因干扰的能力

结论:

幼儿抗拒诱惑能力的总体水平比较差。

存在个体差异

关于自制力的培养:

切恩(Cheyne)等人研究:

研究的3种条件:

①对幼儿惩罚不说理

②简单说理

③详细说理

结果:

处于第三种条件下的幼儿抗拒诱惑的人数最多,抗拒时间最长。

有年龄差异

年龄大的幼儿说理作用更大

第三节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基本发展趋势

20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考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超出预期策:是从情感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学材料,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4.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 5.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儿童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6.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优点: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质变的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反复测量时间较长 7.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 8.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9.文化比较法:不同文化间比较,可以了解人类发展是否存在普遍性规律,防止将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过度类化;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0.儿童(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遗传与环境的问题②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 ③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④发展的质变和量变 2.注意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⑴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 ?女生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⑵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年龄—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中年级学生可达25分钟左右,高年级可保持30分钟左右; ?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及刺激的性质,呈现方式有关; ?性别—女性注意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doc

1. 2. 3. 4. 5. 6. 不断积累的过程。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与年龄偏小。 自然前提。 社会条件。 组成的。 三神方法。 两大类。 电大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2010-05-28 16:20:40) 转载 @1标签:分类:悠西悠随意 浙江电大 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 作业答案 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 (第1至2章) 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4 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 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句研究11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 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 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 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 格等,从而构成个体I'可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 1)三、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0 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

《学前心理学》期末试卷A卷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学前教育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 1、简述学前儿童动作发展规律。 答: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顺序发展的。?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如上肢动作的发展顺序是:肩头和上臂一肘、腕、手一手指。?由粗到细?即由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由无目的地乱“抓”,发展到有目的地“抓”,进一步又发展到由拇指、食指合作的“拿”。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一下完成不了那么多的神经协调,虽然细节上有差别,但是总是上就是这个情况,一般越早的能够玩成上面的那些步骤的孩子生长发育是比较快得,智力也一般比较高。 2、简述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答:(1)、儿童无意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主题不稳定。(2)、想象的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3)、想象活动只需过程,不在意结果。(4)、想象收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3、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答(1)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的自我评价会逐渐客观,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与幼儿的认识水平低有关

二、论述题(共25分) 。 试论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答:1.从简单到复杂?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 (1)从不齐全到齐全。头几个月的孩子不会认人,1岁半之后才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次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2)从笼统到分化。?幼小的婴儿只能分辨颜色的鲜明和灰暗,3岁左右才能辨别各种基本颜色。?又如:最初婴儿的情绪只有笼统的喜怒之别,以后几年才逐渐分化出愉快和喜爱、惊奇、厌恶以至妒忌等各种各样的情绪。? 2.从具体到抽象?他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呢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3.从被动到主动?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新生儿会紧紧抓住放在他手心的物体,这种抓握动作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开始出现了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目的,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如,大班幼儿不仅能知道自己要记住什么,而且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这就是有意记忆。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三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生理上不成熟所致,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增长。四五岁的孩子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却很容易分散,表现出个体主动的选择与调节。 , 4.从零乱到成体系?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不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

小学儿童心理学教育知识要点

第一章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研究方法揭示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即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以及教与学的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和影响因素等。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它主要涉及学科性质和特点。 2)学习心理;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心,建立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3)教育心理;它决定了学生将要学什么,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将课程的目标转变成学生的活动、作业和任务。 4)群体心理;教师、学生都是学校的群体,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群体的管理,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5)个体差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宜的教育。6)学生心理健康;它涉及了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道德等多个层面。7)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它对促进教与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常使用的测量方法有测验、等级评定、面谈和观察等。8)教师心理;教师在师生双边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个性、角色和专业品质对学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4.教育心理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创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与完善阶段。 5.卡普切列夫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是教育学的三个重要基础,但应把心理学放在首位,因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为生物的存在,他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也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6.杜威—从做中学,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以维果斯基和鲁宾斯坦等人—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房东岳于1908年翻译了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教育心理学》。赞可夫——教育与发展。 7.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小学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也就是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的心理现象。 8.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2)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 3)学习心理;4)知识的获得与应用;5)问题的解决与创造;6)技能的形成;7)品德的形成和培养;8)学习策略;9)学习的动力机制;10)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11)课堂学习管理;12)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 9.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要求实事求是,不能凭主观意识作结论,这才能揭示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规律和机制。2)系统性原则;它是指要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心理现象。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同时,还要重视教育实践的考察和研究。4)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定量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量的分析。定性分析就是对学生在不同教学方式下动机行为的具体特征。10.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行动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观察要做到客观性和可靠性,观察的具体方法有:A实况详录法;B时间取样法;C事件取样法;D特性等级评定。2)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了解和分析现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_______、图表、________,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_______、排除法、_______、_______。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________之间或者_________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_________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_____________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___________、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 1、问题言语 2、情绪情感 3、同伴关系 4、能力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6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横向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B纵向研究 二、填空题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2.我们通常所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里,全名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3.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就是/神经系统/。 4.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5.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6.新生儿的神经活动,主要在皮层下部位进行。他们利用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环境。这些基本反射包括/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等。 7./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期视为心理发生的时期。 8.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就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扩散。 9.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10.在儿童条件反射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刺激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语词。 11.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12.事实证明,许多先天缺陷并不完全决定于遗传,而往往是由于/胎内环境的危害/与/遗传的某种相互作用/引起的。 13.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年龄/(育龄)、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Rh因子以及情绪和态度等。14.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15.婴儿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1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17.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8.有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第一周/中,婴儿就具有大小恒常性了。 19.研究表明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记忆主要属于/内隐记忆/。 20.婴儿期的记忆主要是/再认/,大约5个月左右,儿童对熟悉对象特点的明显变化,会给予新的注意。 21.婴儿末期回忆开始出现,主要表现是出现/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行为。 22.7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寻找从视野中消失的物体,说明婴儿已经具有了/回忆/。 23年幼的儿童更倾向于/无意识记/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有意识记/的能力逐步增强 24.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 25.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26.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7.在感动运动阶段,儿童只能对当前感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思维/,于阶段中、晚期,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28./前运算阶段/,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动作大量内化。 29.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 30.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 31./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小学儿童心理学重点

1.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意志: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3.个性: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4.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5.气质: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7.能力: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8.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 9.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10.兴趣: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小学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a.情绪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b.小学儿童情绪的丰富性不断拓展(1.课程的增加,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 2.集体生活、劳动和校园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 3.情绪表现形式的多样化)c.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1.提高认识能力,促进情感发展 2.创设情境,陶冶情感 3.开展活动,培养积极情感 4.运用移情,丰富情感体验 5.培养小学儿童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6.发展小学儿童的高级情感 意志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小学儿童意志的培养:a.培养小学儿童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为的盲目性 b.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加强意志的锻炼 c.运用集体的力量 d.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e.正确对待挫折 f.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锻炼意志品质g.从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入手,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认知需要 小学儿童兴趣的培养:a.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学校和教师要为儿童创造多种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兴趣b.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1.要善于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把他们的兴趣纳入培养目标、道德纪律和身心健康允许的范围中加以发挥和指导。2.教师本人的兴趣对学生的兴趣有直接的影响。c.利用原有兴趣转移。教师要善于运用迁移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是从根本上改善他们学习境遇的有效措施。d.适当地表扬和鼓励。1.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小学儿童兴趣的有效手段 2.表扬和鼓励的要点是“适当”3.要防止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不可置否,不做评价的态度和做法。 气质研究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1.掌握学生气质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教育 2.依据学生的气质特征进行知识,技能教育 3.要教育学生正确剖析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行为的自我修养,克服自己气质的消极面,发扬其积极面。小学儿童的性格培养(性格的影响因素):a.家庭作用(1.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人生第一个社会环境,在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中具有特殊的作用。2.儿童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直接来源于家庭父母的影响教育。)b.家庭与其他群体的作用(1.学校是一个模拟的小社会 2.学校是一个文化内容丰富的场所,利用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财富哺育学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3.学生群体,也影响着性格形成 4.教师在学生性格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中有威望的教师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c.自我教育的作用第一阶段是学龄前儿童所特有的,性格受环境的影响而发展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学龄初期和学龄中期,这是形成比较稳定的性格特征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学龄晚期,这是随着自我意识的成熟和世界观的形成而形成自觉的稳固的性征特征的时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填空题1、下列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2、保育员道德品行素质首先表现为完善健全的 (人格) 3、婴幼儿(3-4 岁)时说谎为正常现象。 4、孩子在初入园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应行为主要是由于(分离焦虑)造成的。 5、幼儿的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活动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爱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 等。 6、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 化)、易受感 染和易外露。 7、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8、婴儿生理性流涎发生的原因是(唾液腺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旺盛)。

9、婴儿(动作)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10、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是易冲动、(易变化)、易受感染和易外露。 11、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情绪)。 12、幼儿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与同龄伙伴的关系和与成人的关系。 13、幼儿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学习)等。 14、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先天和后天的 影响、 (遗传和技能的影响)和性格的影响。 15 、记录(个别儿童的情况)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体弱儿童的身体和活动情况以及个别需要帮助的儿童的情况。 16、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 新)的基本要求。 17、造成幼儿(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18、(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19、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上。 20、幼儿衔接工作主要是培养(入学的适应 性)而非小学化。 21、高级情感主要是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22、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快乐)。 23、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知识,把教 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基本要求。 24、造成幼儿(吃)的原因除了生理缺陷外,还常常是由于心理原因和幼儿模仿等引起的。 25、下列属于幼儿基本情绪的是(快乐)。 26、(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1)可 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3)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27、儿童入学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学习能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A.社会性需要 B.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的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3.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4.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5.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6.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判断句 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O~6、7岁 B.O~12岁 C.O~15岁 D.0~18岁 10?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小学儿童心理学—复习提纲

小学儿童心理学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学 1 最早的定义:研究灵魂的学问(未对心理学作出科学的解释); 2 最终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 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 分为: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又称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 情感过程:人们通过认识过程认识事物的时候,绝不是无动于衷的,更不是淡漠无情的,而常常是对于各种事物持有不同的态度,并对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心理学把 这些主管的心理体验过程叫做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人不仅认识事物并对事物产生情感,还在情感的激励下,根据对事物的认识,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自觉地提出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完成计划的方式、方 法,还要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标,这一心理过程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分为:个性倾向+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是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动力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 三、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2 西方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派 3 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 四、心里的实质 1 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2 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3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4 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第二节小学儿童心理学概述 一、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童年期:6、7~11、12岁(一般为小学儿童)。 2 小学儿童心理学(童年期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 3 小学儿童心理学概念:是研究小学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具体地说,研究小学儿童在 教育影响下学习的特点、认知的发展、情感意志的变化、品德与个性(社会性)的形成,以及这个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等心理规律与心理特点。 二、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三、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幼儿学前心理学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心理 2.注意 3.形象记忆 4.再造想象 5.创造性思维 二、填空: (每个空1分,共30分〉 1.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在( )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应用实验的手段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 )中分离出来。所以说,心理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心理现象分为( )和( )两大类。前者包括( )、〈〉和( );后者主要是从〈〉、( )和( - .)等方面反映出来。 3.幼儿的活动主要有( )、( )和( ),其中〈〉是主导活动。 4.注意不是〈〉的心理过程,但任何一种()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注意。 5.一个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仅凭经验是难以正确断定的。对于一个多动的儿童,必须根据生活史、( ) 观察、( )检查、( .)测验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地把学前儿童的好动当作多动来对待。 6. ( . )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也是个体与()保持平衡的保障。 7.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先(. )再( )然后是( )。由于幼儿辨别空间方位是以自身为中心辨别过渡 到以其他客体为参照辨别,因此,教师在舞蹈、体育等活动中要做( )示范。 8.记忆过程可以分为( )、( )、( )三个基本环节。 9.言语是(. . )借助( )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过程。 三、解释心理现象:’ (每小题2分,共10分〉 1.有人曾经把黑猩猩与幼儿放在一起抚养训练,但应为黑猩猩不具备人类的遗传素质,最终不可能与 人类的后代一样形成人的心理。() 2.在"抱娃娃"游戏中,开始,参加者把自己当成娃娃的妈妈,耐心地喂饭,但当他转身去拿"饭"时,发 现其他小朋友正在沙坑里搭起一座"小花园",他的注意便一下子转到"小花园飞而走到沙坑去玩 了。() 3.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4.一个幼儿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属于抑郁质,但神经类型的检查结果是"强、平衡、灵活型”。() 5.有的儿童绘画能力突出,有的儿童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还有的儿童能歌善舞,对音乐、韵律特别敏 感……() 四、材料分析题: (每小题5分,共10分) 1. ?学前心理学》的《注意》一章中有这样的描述: “小班幼儿一般只能稳定地集中注意3--5分钟,中 班幼儿可达到10分钟,大班幼儿可延长到10--15 分钟。"试根据这段材料分析,小、中、大班单个〈或一次〉教育活动时间分别应该控制在多长?为什么? 2. ?学前心理学》中有这样的描述:"布卢姆以17岁为发展的最高点,假设其智力为100%,得出各个 年龄儿童智力发展的百分比:一岁,20%; 四岁,50%; 八岁, 80%; 十二岁, 92%; 十七岁, 100%"请您结合实际,谈谈这段材料对我们幼儿教育有什么启示。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一共20分〉 1. 结合实际,谈谈感知觉规律在玩教具制作与使用、环境布置中的应用。 2.联系日常教育活动,谈谈学前儿童性格塑造的意义及途径。 六、论述题: (20分〉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心理学》前后有什么不同?

儿童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 8."9岁 B.0—3岁 C.0—6岁 D.0— 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 C.转向反射 D.张嘴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 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 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A.吉布森和福克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重复记忆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 A.皮亚杰 B.吉布森和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1章至第5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关键期 2、遗传决定论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4、幼儿 5、年龄特征 二、判断并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正确打(√)、错误打(×)并改正)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 3、乳儿期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4、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形成客体永久性。() 5、华生主要研究儿童的情绪。() 6、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7、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向前推进的。() 8、观察目的性差是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之一。() 9、0-1个月是乳儿期。() 10、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1、大班幼儿在游戏中发生争吵,常常是因争夺玩具而产生的。() 12、学前儿童的劳动带有游戏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13、皮亚杰主要研究儿童的个性。() 1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15、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称

横向研究。() 三、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陈鹤琴采用什么方法研究儿童的心理()。 A日记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2、谁设计了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成熟对发展的影响比学习更重要()。 A格塞尔 B华生 C霍尔 D皮亚杰 3、1-3岁属于哪个年龄阶段()。 A新生儿 B乳儿 C婴儿 D幼儿 4、认为儿童的游戏复演了从原生动物到人的越来越复杂的各个阶段,这是哪种游戏理论的观点()。 A剩余能量理论 B放松理论 C训练或前练习理论 D复演理论 5、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高尔顿 C皮亚杰 D格塞尔 6、吉布森等人设计的视觉悬崖实验是用来测儿童的()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方位知觉 D深度知觉 7、3岁幼儿能分辨的方位是() A上下 B前后 C左右 D以上都行 8、观察力初步形成于() A婴儿 B幼儿 C乳儿 D新生儿 9、儿童行走动作形成的关键年龄是() A 1岁 B 2岁 C 3岁 D 4岁 10、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A从抽象到具体 B从主动到被动 C从简单到复杂 D从成体系到零乱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3、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4、学前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5、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20分) 1、试述学前儿童手、行走动作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A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A 年级 姓名 学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10分) 1、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内容不包括( )。 A. 自我意识 B.自我控制 C.自我调节 D.自我评价 2、智商在( )之间称为超常。 A.90—110 B.110—130 C.70分以下 D. 130—140 3、传统的气质类型不包括( )。 A.活泼型 B.抑郁质 C.粘液质 D.胆汁质 4、儿童依恋发展的第四阶段是( )。 A.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 B.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C.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D.对人反应无差别阶段 5、学前儿童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 )。 A. 1岁半—2岁 B.4—5岁 C.5—6岁 D.2—4岁 6、以下属于学前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 )。 A.思维的狭隘性 B.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C.自我中心性 D.具体形象性 7、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 A.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8、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的特点不包括( )。 A.观察的系统性较差 B.观察持续时间较长 C.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D.概括性较低 9、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 A.爱玩会玩 B.好学好问 C.个性初具雏 D.爱模仿 10、视觉中枢位于脑( )机能结构。 A. 枕叶 B.顶叶 C.颞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 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真正发展。 得 分 阅卷人 得 分 阅卷人

2、先学前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展上。 3、 _________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4、儿童为脑皮质各区域成熟按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和 _______是实现的基本手段。 三、 名词解释(25分) 1、无意想象 2、抽象逻辑思维 3、理智感 4、亲社会行为 5、气质 四、简答题(30分) 1、 简述幼儿想象夸张性的原因。 得 分 阅卷人 得 分 阅卷人

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

一、绪论 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儿童动作、语言、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发展的规律。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2、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1、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代表人物:高尔顿、主张复演说的霍尔评价:片面强调遗传,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代表人物:华生:心理发展就是形成刺激反应链斯金纳:外在的强化来塑造和改变评价: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 共同伦决定: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斯腾:心理发展是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格塞儿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评价:只是把遗传和环境简单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折中调和。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主要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说,有时遗传可以影响或改变环境,而环境也可以影响或改变遗传。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3、关键期的概念、“印刻”现象,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格塞尔的实验及启示 无须强化的,在一定时间窗口内形成的反应叫“印刻现象”,即社会性依恋行为的“关键期”。 目前较为综合的看法是: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研究的是双生子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48,52周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佳的训练效果。 4、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标志,西方与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 5、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概念及优缺点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依据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3.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6.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7.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8.关键期:(见简答题)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1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二、填空 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6.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11.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1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13.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4.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