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春《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按朱老师原版资料整理)-2

2013年春《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按朱老师原版资料整理)-2

2013年春《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按朱老师原版资料整理)-2
2013年春《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按朱老师原版资料整理)-2

政治学原理

第一页:一、填空题——————B——————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C——————

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42、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66、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D——————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79、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93、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F——————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40、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G——————

21、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59、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70、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73、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80、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J——————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82、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三个阶段。

88、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100、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K——————

53、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L——————

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M——————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权力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思形态三大结构。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69、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

易的一条经验。

92、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96、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

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

保护屏障。

——————Q——————

36、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

则。

——————R——————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S——————

58、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W——————

68、我们把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力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

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X——————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

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

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5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

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56、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

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6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

权利的思想。

74、现代社会科学把意识形态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

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77、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

制。

86、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87、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

政治过程。

90、选举权和罢免权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94、宪法和个人权利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

本机制。

99、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对人民的保护两方面的内

容。

9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利制约结合起来,体现

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78、顺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Y——————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

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49、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

模式。

62、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政治斗争才能实现自

己的政治权利。

63、与古代社会的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在形式上采用普

选制。

8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

治改革。

98、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

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Z——————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

信的道德追求。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

的定义。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

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

所。

37、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4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50、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

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64、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76、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

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9、政治权利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

心展开和进行的。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

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

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

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

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

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34、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

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9、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

现。

41、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个人、社

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

织的政治团体。

46、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47、政党的产生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48、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

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51、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

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5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

在。

54、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

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57、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

况。

60、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

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65、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

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67、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

青团、妇联、工商联等。

71、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

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

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7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75、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目的、国家权威始

终是手段。

83、政治正义观是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

治体系的标准。

84、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85、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

基本方面的内容。

89、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

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9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

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97、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而判处死刑,这一贯被

看成是暴民统治的典型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B——————

43、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BCD)的方针,

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 肝胆相照

B 荣辱与共

C 互相监督

D 长期共存

111、(A自由主义)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

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119、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它的产

生是对以(D法国革命)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

—————C——————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B法自然)为思想核心。11、传统的中国

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BCD)。

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 官本位

C “皇权主义”和政

治全能主义D 权力本位

2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D社会伦理)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44、从历史

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AC)。A自由权C公民权

45、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BCD)。

A复决权 B罢免权 C创制权 D选举权

55、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

(ACD)。A 苏维埃政权形式 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人民代表

大会政权形式

87、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

(AC)。A 效率精神C 契约观念

95、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ABD)

关系。 A 义务 B 责任 D 权利

123、抽象地看,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包括

(A政治制度化D减少政治参与)。

126、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C政治秩序),

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132、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来看,推动着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有(ABD)。

A 技术革命

B 各国的制度变革 D 跨国公司

144、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B政

府体制)的民主化改造。

——————D——————

31、(B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

本理由。

69、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多党制)。89、当代政治

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D重叠共识)的形式来实现的。92、

(AD)的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A 法国D 阿根廷

107、“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

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 新社会民主主义 D 后社会主义

143、多元民主理论认同(A精英)主义的民主观,但在某些具体

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

149、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

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BCD)A经济市场化 B

文化世俗化 C 政治文明化 D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E——————

115、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B)。

A福利改革B经济干预

——————F——————

25、(C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G——————

8、根据(D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

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36、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A君权神授论)。

39、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A政治权利)。40、各国宪法和法律规

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参政权)上。64、共产党

组织被认为是(C单位化)政党的典型。

80、(C契约)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

参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

商合作,共同治理。

99、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

因为公民可以利用(ABCD)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A 撤销决定

B 制止行为

C 否决议案

D 选举权利

——————H——————

118、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D实用主义),反对

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J——————

21、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

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B伦理政治学)。

35、(B孟德斯鸠)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

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

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

力。”

38、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CD)。A 民主权 C 生存权 D 自由权

第二页:41、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C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116、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CD)这样的观念。C社会平等 D 收入平等

127、(AD)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A 宽容 D 理性148、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B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151、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CD)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C 政治 D 道德——————K——————

72、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ABCD)。A 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 组织政府的手段 C 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 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L——————

73、两党制以(CD)最为典型。C 英国D 美国

138、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D自治)

147、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ABD)。

A 权威B平等 D 自治——————M——————

5、美国政治学家(B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A 经济的集中体现 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A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CD)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C 历史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42、马克思主义认为(D利益)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54、马克思主义认为(A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5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AD)的产物。A私有制D分工75、美国政治学家(D达尔)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

94、马克思主义对于(D政治参与)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141、目前,现代国家一般都采用(ACD)民主制。

A 代议制 C 直接参与 D 精英

142、民主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是在(B20世纪)。

146、民主的限度包括(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150、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C 宪政民主)

——————Q——————

124、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是(ABCD)。A 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B 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 C 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D 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BC)。B德治 C礼治

78、(A罗尔斯)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81、(A布坎南)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145、人们把古希腊(A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看作是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

——————S——————

4、孙中山先生是(A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33、(D理论与策略)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34、(B规范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50、(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57、(C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

61、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AD)为特点。A 制度化 D 独立性

66、(AD)是多党制的典型。A 法国D 意大利

76、社会主义将(D议行合一)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85、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 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 合作

C 伙伴关系

D 协商

86、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具体而言包括(BCD)。

B 制度效率

C 回应性

D 管理效率

88、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CD)认同之上的合作。

C 公共利益

D 市场原则

91、(A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96、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B

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103、(B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113、(A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125、(D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139、(B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T——————

26、(A理想主义)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

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W——————

37、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BCD)。A 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 B 申诉和控告权 C监督权 D 批评和建议权

52、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

了(AB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A 限任 B 监督 D 选举

106、(A《公民文化》)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134、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ABCD)。

A 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

B 完善人大的罢免制度

C 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

D 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140、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公权,侵害公民自由权利,代议制民主理

论家提出(ACD)等原则,限制公共权力,还主张通过分权与制衡,

实现公共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

A 有限政府

B 廉洁政府C高效政府 D 法治政府

——————X——————

27、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D)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

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A

经济学 B 生物学 C 社会科学 D 自然科学

30、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ABCD)的活动,以期发现政治过程

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A 政府 B政党 C

利益集团 D 选民

48、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D)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A 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 监督原则 D 人民主权原

51、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ABD)。A 欧洲共同体B 独联体

C 俄罗斯联邦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68、西方国家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ABCD)。

A大众传媒 B 立法机关 C 超国家机构 D政党和议会党团

74、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B)。A 德国B英国C 法国 D 美

84、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B),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A 公

开性B 自愿C 责任性D 一致同意

90、宪政制度于17世纪在(D)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

稳定和完备的制度体系。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英

100、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A平等选举原则B 直接

选举原则C 间接选举原则D普遍选举原则

114、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C)为特点。A 自由贸易 B 自

由经济C 国家干预 D 政府改革

117、下列关于改良社会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AC)。

A 按照道德原则分配财富

B 按照市场原则分配财富

C 反对

暴力革命 D目标是推翻资本主义

121、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

(AD)。A自由经济B 弱国家 C干预经济D强国家

129、宪政的核心是(D民主政治)。130、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

宗教、思想和的统一,而要求(D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得到承认,

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统一。

133、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D)。A 平等原则

B宽容和理性精神 C 自由原则 D 秩序原则

135、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D程序)正义。

136、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BCD)。A 人们的社

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 B 政府的执行危机 C 新旧

价值观念的冲突 D 利益冲突加剧

————————Y——————

7、1880年美国(D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

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17、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D民众主义)的自下而

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1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

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19、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国家)。

2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

中国革命实践,他所撰写的(ABCD)等著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

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作。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 《新

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

49、议行合一原则是(A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

则。

58、(D人民主权原则)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

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6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71、英国政府一直在(AD)的轮流执掌之下。A 保守党 D 工党

102、一般来讲,(A社会监督)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

能存在和实现。

104、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要求(CD)。

C 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

D 政治参与渠道的通畅

105、舆论监督以其(ABCD)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A 评价性

B 广泛性

C 及时性

D 公开性

108、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D葛兰西)在分析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

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120、1970年代以后,(C新右派)的产生,使英美保守主义思想受

到冲击。

——————Z——————

1、(C道德)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6、

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亚里士多德)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柏拉图)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即政治权力的

获取、保持和运用。A 法B 势 C术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权力研究途径)。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D治国之道)而

展开。

22、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B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

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23、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B)。

A 政治哲学研究 B政治科学研究

24、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BD)。

A隐性价值问题B价值中立问题D数据问题

29、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

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AD)

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A 公共权力D人性

32、政治权力具有(ABCDE)的特性。A权威性B扩张性C排他性

D强制性E支配性

4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AC)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A政府 C市场

47、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

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ABD )。

A 权力制约原则

B 法治原则 D 人民主权原则

53、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BCD)体现了法治原则。

A 司法独立

B 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 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 D 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9、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A汉密尔顿)指出,一

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

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

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60、(B潘恩)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

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6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议会民主

)政治发展的产物。

6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参政党)。

67、作为社会(或市民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CD)是现代政治

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社团 D政党

70、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ABCD)。

A示威抗议 B政变 C恐怖活动 D司法诉讼

77、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

(D政治改革)。

79、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C政治合作)的理解。

82、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C马克斯·韦伯)。

83、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D平等协商)

精神的结果。

93、在现代社会中,(B选举)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

本途径。

97、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D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

权利的过程。

98、政治参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BCD)。B 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C 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 D有助于经济发展

101、在现代法治社会,(D新闻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

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

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109、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

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B)。A代议制 B 民主制

110、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

体和个人之间的(AC)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

个重要指标。A冲突 C 竞争

11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B自由主义)看成

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122、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A现代化)过程。

128、(D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

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131、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

就是(D秩序)。

137、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

(ABD)。A 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B 权力结构的稳定 D 国家

政权体系的稳定

一、名词解释

——————L——————

5、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16、利益集团(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

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

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S——————

18、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

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和团体所构成。

35、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

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

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

监督。

——————G——————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

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

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

志的表现。

11、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

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

的政体

9、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

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

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36、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

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

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X

2、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

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1、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

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

政治过程。

第三页:44、宪政: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Y——————

39、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45、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M——————

46、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48、民主化:是指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Z——————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4、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17、政治社团组织: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34、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19、政党: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3、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4、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25、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6、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29、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37、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38、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40、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41、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42、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43、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过程。

二、简答题

——————B——————

18、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

保守主义把财产私人所有看得至关重要,在它看来:

(1)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此外,财产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3)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45、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要素是什么?

答:(1)传统观;(2)实用主义;(3)人性论;(4)社会有机论;(5)等级观念;(6)权威观念;(7)财产观念。——————C——————

22、从政治学的角度讲,如何理解权力这一概念?)

答:(1)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

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

决定的能动的工具;(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这一含义:

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

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

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

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再次,权力是

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

载体和依托。

24、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

的发展变化?

答: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

代”:(1)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2)

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3)第三代“权利”指向

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

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

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

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

也是艺术。

——————F——————

26、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答:(1)在权力分配上采取封建等级制度,使政治权力与土地

所有者密切结合;(2)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君主的意志和权力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3)在经济和政治上,封

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4)在思想上,封

建地主阶级广泛利用宗教和宗法思想,对农民阶级进行精神奴役。

29、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

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

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

法;(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5)司

法独立。

——————G——————

28、构成宪法精神的原则统一体是什么?(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

建构提出了哪些原则要求?)(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

则是什么?)

答:(1)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

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

归属的问题;(2)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宪法

规定了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

公民权利的原则;(3)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

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

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

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来说

人民主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力制约是国家运行的基

本手段,法治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障。

——————J——————

53、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答:(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

基础之一;(2)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公民受教育程

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的煽动,不盲从

政治野心家的蛊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3)经济

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

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

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

望过高。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K——————

15、宽容和理性精神在政治上的含义是什么?

(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

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

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

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2)

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

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

精神;

——————M——————

9、民主具有哪些价值?

(1)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因而,民

主政府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政府”;

(2)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

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

能性;

(3)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

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

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12、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统治”

转化为“精英统治”;

(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

限的”或“极端的”民主;

(3)民主的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

接民主”或“参与制民主”;

(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51、民主可能的具有的缺陷有哪些?

答:(1)轻视个人权利,容易制造“温和专制”;(2)趋附

时尚,可能降低政策水平;(3)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

率损耗。

52、民主的限度是什么?

答:(1)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2)民主须

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3)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

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

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Q——————

20、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2)全球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

(4)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37、契约观念包含有哪几个要素?

答:(1)自愿;(2)一致同意;(3)责任性;(4)公开性或

者说透明性。

49、全球化具有哪些特征?

答:(1)全球化是自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以来而开始的一个客观的

历史进程和趋势;(2)全球化的内容以经济领域为主,涵盖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3)全球化的进程是世界各民族、国家

和文化相互冲突和磨合的过程。

——————R——————

3、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

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

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

下;

(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

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

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

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S——————

6、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何意义?

(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

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自治社会是

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

平衡砝码。

21、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答:(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

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

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2)对于政治的这一

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A、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

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

利益关系;B、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

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

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C、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

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

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41、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1)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这

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

督和制约;(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

来源,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

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

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

分弱小,很难与之相抗衡,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体

现和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

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一般来讲是各

种政治社团)、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

管束其权力的运行;(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

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

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

握。

42、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答:(1)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

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

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2)社会团体监督:主要指各种

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

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

府管理活动的监督;(3)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

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

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34、实现政治合法性有哪几种途径?

答:(1)建立政治共识;(2)宪政建设;(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

率。

35、善治的精神是什么?

答:(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

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2)效率精神,

包括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36、善治的效率精神包括哪几方面的内涵?

答:(1)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善治程度越

高,管理的有效性也就越高。(2)制度效率,制度效率将两种

不同的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制度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善

治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一特定治理行为本身的效率,更关注某种

制度的影响。(3)回应性,回应性是责任性在效率问题上的体现。

——————T——————

5、统治模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1)政治色彩浓厚。在古代社会,政治、行政二者合一,以统

治为核心理念的政治管理行为是作为政治的附属行为,公共性

尚未得到充分自觉。此时的治理基本上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

务,而很少具有公共利益的色彩;(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

治者。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神权论大行其道,最高统治者

——君主或教皇被认为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政府权力来源于

神,来源于最高统治者。权力的拥有者和行使者在欺压愚弄人

民的同时,居高临下地统治着人民,防止人民起来反抗;(3)

政府职能包罗万象。在古代社会,国家与社会领域的界限是模

糊的,国家和社会高度融合。国家可以随时侵入社会,但社会

力量对于政府的参与也往往缺乏制度化的渠道。国家与社会的

界限不明导致国家权力的分化程度也比较低,立法权、司法权、

行政权统揽于政府。政府职能一方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专业

化程度低,这使得治理的效率非常低下;(4)治理方法单一。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统治为核心理念的治理主要运用酷

刑和宣传教化的手段。统治者一方面用残酷的刑罚威慑民众,

另一方面用教化的手段用宗教或宗教化的思想禁锢民众。治理

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平等协商精神的结

果。

——————W——————

2、我国传统政治研究具有哪些特点?

(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

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

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2)就

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

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

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如

礼治和德治等。

第四页:19、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

(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

主要渠道和场所。

(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16、为什么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

(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

(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

(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

(4)政府的执行危机,导致政治不稳定;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6)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54、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答: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因为他们:(1)崇尚自由,反对干涉;(2)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3)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44、为什么说意识形态能够发挥“观念的力量”的作用?

答:意识形态能够发挥“观念的力量”的作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1)它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2)它提供未来理想的模式;(3)它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该如何改变现实。

——————X——————

8、西方国家政治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游说:由政治社团代表或专职院外说客直接对参与决策的议员和行政官员进行说服工作。(2)决策咨询:政治社团针对政府官员和议员的不同决策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和顾问,从而影响政府公共政策。

(3)社交活动。政治社团针对政府官员和议员展开公关活动的重要方式就是定期不定期地举行社交活动。(4)支持竞选。在竞选过程中政治社团通过支持候选人的提名、提供政治捐款、协助选民登记、动员选民参加投票等活动,支持对其表示友好的候选人当选或连任。(5)主导舆论:政治社团利用公众舆论和大众传媒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人员。(6)非常规方式:政治社团有时候也采用非常规手段或方式实现利益表达,包括合法的方式如司法诉讼、合法示威抗议等,以及非法的方式如政变、恐怖活动以及非法示威抗议等。25、宪政体制下,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答:(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2)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此外,在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的平等,尤其是一人一票的权利,也体现着这种政治平等;(3)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

39、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

答:(1)普遍选举原则;(2)平等选举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

40、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大致包括哪几个环节?

答: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在各国的选举法都有具体规定,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划分选区;(2)选民登记;(3)提出

候选;(4)竞选;(5)投票;(6)计算选票。——————Z——————

50、最具代表性的民主理论有哪些?

答:(1)直接参与民主理论;(2)代议制民主理论(或自由民主理论);(3)精英民主理论;(4)多元民主理论。

31、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8个政党,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2)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4、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有哪些?

(1)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人类劳动得以进

行的必要条件,所以,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可以获得支配

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

力的主体。

(2)物质财富。物质财富一般是指劳动形成的物质产品。任

何物质财富本身都代表着一定的力量。掌握满足人们实际需

要的物质财富,也就具备了对他人的支配能力。(3)暴力。

暴力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因此,它构成了政治力量的有机组

成部分。暴力具有直接强制力。(4)其他。政治权力的客观

构成要素还包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

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

从心理等等。

7、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10、政治参与的特征是什么?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

为;(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

义务和责任关系;(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

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

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

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11、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

(1)暴力方式(武力)。暴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直接以暴力手

段实施政治权力。(2)压力方式(操纵)。压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

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由此使权

力客体意识到政治权力作用的后果而不得不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

意志做出行为选择,从而达到自己的既定目的。(3)命令方式(权

威)。命令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传播媒介,以指示语

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

(4)规范方式(契约)。规范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制定或

借助于某种社会规范来贯彻自己的意志,规约政治权力客体的行

为。

(5)说服方式(灌输)。说服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以特定

的理论、方案实现与政治权力客体思想的和心理的沟通,进而贯彻

自己的意图。

(6)奖酬方式(激励)。奖酬方式即政治权力主体运用自己

掌握的资源对政治权力客体施行奖酬,以鼓励或激励其按照预定的

目标行动。

(7)处罚方式(遏制)。处罚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依据某种

规范或要求对政治权力客体的逾矩行为进行程度不同的惩罚,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它是规范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

13、政治选举具有哪些意义?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

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

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

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14、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

(1)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

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

(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

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

实质;

(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

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4)政治改革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

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

17、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哪些?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过程。政治社会化的

途径包括:(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2)

学校,学校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3)大众传播工具,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

化的重要途径。(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

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

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5)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

领袖人物的肖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

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

化的传播作用。

23、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答:(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

排他性。

27、政府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答:(1)阶级性;(2)公共性;(3)权威性;(4)有机组织

性;(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30、政府组织机构具有那些特性?

答:一般来说,政府组织机构具有如下特性:(1)阶级性。(2)

实体性。(3)严密组织性。(4)特定的职能性。

32、政治社团的特征是什么?

答:(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2)

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3)政

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4)

政治社33、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38、政治参与的意义有哪些?(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

答:(1)政治参与促有助于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

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

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

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

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

43、政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功能是什么?

答:(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3)影

响社会的政治发展。

46、政治革命的特征是什么?(政治革命不同于其他政治发展方

式的特征是什么?)

答:(1)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的

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的统治的运动;(2)政治革命

的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

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3)政治革命是以政治体系

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为内容,与旧有的一切政治关系、政

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

政治体制;(4)政治革命往往以暴力为表现形式,通过

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

政治秩序。

47、政治稳定对政治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1)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内在目标之一,一个有良好社会

的政治秩序必然是稳定的,人们将有序地组织他们的社会生

活,而不必因为政治不稳定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总损失;(2)

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政治稳定作为政

治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政治体系实现政治发展目标的基础保

证,只有在政治有序运行的前提下,政治发展的目标才能按

照既定的计划、方案逐步得到实现。

48、政治制度化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1)政府职能结构的合理化;(2)行政执行的程序化;(3)

反馈监督机制的制度化。

三、论述题

1、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答:(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

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

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而在古希腊,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

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

正义四种美德。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

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

治观的体现。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

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

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但是,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

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

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

质;(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样的

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中国的“天”还是

西方的“上帝”,人们都凭借对它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

性,从而定义政治。这种政治观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政治观,因而是

不科学的;(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

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

治观。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

运用。在西方,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

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诸如马

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人就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

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

实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

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

深刻和不全面的;(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一种管理

政治观。在中国,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

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在西方,也有许多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

事务来探讨和阐述政治涵义。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

性特点,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的特点,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

到验证,但是,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5)认为政治

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

家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对于政

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

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

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这一政治观

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

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

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2、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

答:(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

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

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2)

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

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这大体上说是对

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

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单

位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治国之道包含天人合一、圣贤政治、

等级秩序、家庭伦理、忠孝观念、重民爱民等广泛内容。三纲五常,

被视为维持一个等级尊卑关系的稳定和睦的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

因此,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

大理论。在这个宏大理论中,“家”的特征明显,且具有重要政治

意义:统治者被设定为一个“大家长”,这个家长要在道德上为全

国臣民做出表率;家长要爱臣民,臣民要尊重和服从家长统治;(3)

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

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

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法、术、势统治术;重农

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守旧

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3、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

答:“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

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1)对“公权”和“私权”进

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

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

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

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

效行使和利用;(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

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

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

出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

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害。如果对“公权”和“私权”进行明确划

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止公共权力机构对

公民权利的损害;(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

权”对“私权”的侵犯。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

分,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力

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的活动界定范围,能够

有效防止“公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4)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对

“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

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权力的范围有所限制,权力的行使

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是对社会秩

序的基本确认。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划

分“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制、权利得到有

效保护,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第五页:4、试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分工、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巨大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对立。面对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这种变化,氏族社会的原有公共权力及其组织设施制度已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共同利益基础,又不能胜任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协调新的利益矛盾的政治作用,氏族制度已经过时了。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镇压和控制奴隶阶级的反抗,协调其他利益矛盾,需要一种新的、不同以往的“特殊的公共权力”,国家即是这种新的公共权力组织。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的有关论述,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比起原始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来,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因此,国家不像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那样是全体居民的权力,而是占有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实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它的基础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在实行政治统治的过程中,必须要履行特定的政治管理职能。不过,政治管理只是国家实现阶级统治的手段而不是其本质。国家阶级统治与政治管理的二重性正是统治阶级利益的自我实现要求和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在国家性质上的反映。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可是,在形式上却表现为超然于社会之上的独立力量。尽管如此,国家存在的社会形式并不能代替它的阶级本质。(2)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氏族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本纽带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阶级关系产生后,取代了天然血缘关系的基本纽带作用,并促使社会成员为了谋求本阶级的利益而进行社会流动,不同氏族和部落的成员混然杂居,为了便于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统治,使得他们在其居住的地方实现其公共权利和义务,地区来划分就被作为出发点。这种按照居住地组织国民的办法,是一切国家共同的。(3)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作为一种暴力机器,国家不同于氏族社会武装组织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一,国家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等物质附属物,即常设的暴力机关,而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不过是自己组织为武装力量的居民。其二,国家的暴力为统治阶级专属,并以它为主要凭藉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社会秩序,以及对付外敌。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由全体居民构成,主要用于对付外敌,氏族社会内部则主要以道德强制力维持秩序。其三,国家是系统采用的暴力,是精巧的暴力机器,而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则不具备国家暴力的系统性和精巧性。在上述三方面差别中,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是最根本的,国家与氏族社会公共权力在划分居民和暴力组织方面的差别,不过是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的自然延伸和特定表现。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国家本质的论述,可以认为,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划线部分为要点)

5、试述人民主权原则。

答: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1)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是最后的、固有的和不可剥夺的,它表现为一种人民对主权的所有权,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国家政权机关必须经由公民普选产生和更换这一法定程序,任何非经公民普选而产生的国家机关的更换均被视作非法;(2)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人民全体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属于人民,总是服务于人民;(3)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4)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

6、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答: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总的来说,政党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

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它通过综合、

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

性建议和方案。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

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2)形成

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

径。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它像

是政府的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它选拔政治精英,通

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英的实际政治能力。在许多情况下,政党为

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

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结构;(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

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

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

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

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

托物。由于政党一贯致力于影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

者支持其政党而甚至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

常普遍。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4)组织政府

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

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

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

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在获得

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

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7、试述政治社团具有哪些功能?

答: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功能

是:(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

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2)政治社团的

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

念和信仰。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既为维护成员利益提供了理论根

据,也为发展和聚集成员,形成共同行动提供了条件;(3)政治

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

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具体问题

的信息或资料。政治社团能否有效动员本社团成员和普通民众,能

否说服议员或政府官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提供情报的数量

和质量;(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

完成某一具体目标;(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

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政治社团的活动与经济利益

紧密相关。在西方国家,大量的政治性利益集团都是为了追逐经济

利益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政治社团的宗旨就是通过组织的力

量,运用政治手段来维护和实现其经济利益;(6)政治社团的政

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

政治技能。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一

方面,其成员通过参加政治社团的活动和社会政治生活,了解政治

生活的规则和技能;另一方面,政治社团也以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

治规范影响其成员。

8、试述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社会?

答:(1)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

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良好社

会包括以下基本因素:A、存在着稳定的政治共识,并可以调节人

们的政治行为;B、政治体系良性运转。稳定的政治共识在社会意

识形态上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而政治体系的运转则是依靠治

理来实现的;(2)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

应当包括:A、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

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

如果一种利益坚持不肯妥协,必须与对方达到你死我活的结果方肯

罢休,这将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而良好社会要求对立利

益的各方尽可能地理性地思考合作的后果,而不是不顾后果地对一

己利益的坚持。如果对立双方都坚持认为自己的目标、原则、要求

是绝对正确的、绝对合理的和公正的,并认为对方的一切都是错误

的、不合理的,应该全部抛弃的,这样他们往往会不惜任何代价来

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求,可以想象其结果只能使矛盾更加尖锐,合

作无法达成。因此,在良好社会里,人们抱有一种理性的态度,在

承认对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让步,使双方各自的要求得到部分满

足,从而解决冲突,形成一种文明的秩序。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

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B、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

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稳定性是良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实现稳定性就要求存在一种稳定的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法治是通

过一种制度化的机制来协调不同利益的。制度既是某种特定的利益

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们追求利益的方式的可能性规定。制度具有全

局性。相对于其他手段来说,制度的影响不在于一时一地的事件或

利益,而在于长期的整体的规范的作用。作为一种相互冲突的利益

的解决制度,法治的根本作用在于让人们自愿地表达其利益,综合

各种不同的利益,并以人们的偏好来自愿地做出裁决。在人治的情

况下,制度如同虚设,社会治理依统治者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从而

造成一种不稳定的局面。而在法治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对制度形成

一种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人们在政治中有序地解决其利益冲突;

C、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法治要求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规范,

这对于利益冲突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解决的边界。而有效的协商

机制则有助于确定在大的秩序范围内,将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合作形

式。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前者规定了人们讨价还价的外部边界,

而后者则提出了讨价还价的内部选择。协商机制并不仅仅是人们通

常所说的正式的制度,更多意义上它还包括各种非正式的规范,而

这涉及到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因为什么样的协商机制

才有效并不是纯粹抽象的理论问题,它关系到参与博弈的行动者对

于策略的选择。协商机制需要重视团体的自主性。一个在适当范围

内保护自己利益的团体并不意味着与政府的对抗,而是对政府管理

功能的一种弥补。它促成在各种利益冲突中得到平等而又合理的解

决;D、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政府是建立在政治共识之上

的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一个高效而廉洁的政府能够将人们稳定的

政治共识付诸现实。从经济管理上看,它可以使国家经济发展保持

一个良好的势头;从社会管理上看,它还可以有效缓解和抑制由于

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有效防范政治秩序混乱的重要环

节。

9、试述“善治”模式具有哪些特征?(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

答: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善治模式具有

如下特征:(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

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唯一性被默认为是一

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

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可,

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

府与其他公共权力中心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

平等合作,依赖互动的新型关系;(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

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

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

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在于私人

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治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们与政府的治理

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

移给公民社会,后者包括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它们正

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

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便日益变得模糊不清。但这种模糊与古

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未分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代社会的模糊说

明利益整合和聚合的程度,其前提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发

达,而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模糊却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

常低的情况下发生的;(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

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

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

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善治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

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

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

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

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

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善治组织的产生不是来自于授权,而

是来自于协商,是由成员平等协商产生的。组织内部的议事规则、

办事程序又经过成员协商约定。决定事项的过程由于通过了彻底的

民主协商,成员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具有非常灵活的利益

表达机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4)善治还意味

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统治的典型模式是运用发号施令

来达成目标。而善治模式则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

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

府应该运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达到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

12、试述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其模式可称为统治模式,

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政治色彩浓厚。在古代社

会,政治、行政二者合一,以统治为核心理念的政治管理行为是作

为政治的附属行为,公共性尚未得到充分自觉。此时的治理基本上

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而很少具有公共利益的色彩;(2)治

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神权论大行其

道,最高统治者——君主或教皇被认为是神在人间的代表,政府权

力来源于神,来源于最高统治者。权力的拥有者和行使者在欺压愚

弄人民的同时,居高临下地统治着人民,防止人民起来反抗;(3)

政府职能包罗万象。在古代社会,国家与社会领域的界限是模糊的,

国家和社会高度融合。国家可以随时侵入社会,但社会力量对于政

府的参与也往往缺乏制度化的渠道。国家与社会的界限不明导致国

家权力的分化程度也比较低,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统揽于政府。

政府职能一方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专业化程度低,这使得治理的

效率非常低下;(4)治理方法单一。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以

统治为核心理念的治理主要运用酷刑和宣传教化的手段。统治者一

方面用残酷的刑罚威慑民众,另一方面用教化的手段用宗教或宗教

化的思想禁锢民众。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

平等协商精神的结果。

10、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

答:(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

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

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由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只能是少数人,

这样就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并因而形成少

数领导者和绝大多数被领导者的相互矛盾。选举制度则为解决这种

相互分离和相互矛盾状况提供了根本的途径;(2)政治选举为公

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

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

须向全体公民负责。如果公民撤回对权力行使者的委托,那么权力

行使者的存在、延续以及权力行使也就失去了合法依据。在这种情

况下,公民可通过民主程序重新选举产生新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权力

行使者。这就要求权力行使者必须坚持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牢记

对权力所有者负责的思想;(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

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

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选举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

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活动的参与,还可以增强民主意识。公民通过

参与选举,不仅会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明确的认识,而且还能

增强其分析和判断政治现象、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地参政、

议政;(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

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

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

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

的民主途径。通过选举,不仅可以使社会公众之间、社会公众与其

代表之间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集思广益,对各种政

策选择方案进行论证,从而为各种社会问题寻找到合理的能为人们

所接受的解决方法。

第六页:11、试述社会监督具有哪些功能?

答:社会监督的功能是指社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的政治生活进行的监控和督察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政治功效和价值。一般来讲,社会监督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产生的危害则是相当严重的,腐败会扰乱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政府的管理效能,损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影响政府的权威,直至危害社会的稳定以及政权的更迭。而社会监督是一种针对公共权力主体的无所不在的、严密的监控机制,这种机制使得权力主体的用权行为完全处于一种透明化的状态之下,没有滥用权力的条件和机会,从而体现了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严格的社会监督,能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用权。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主体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当出现政治决策失误,决策执行过程中失职,或由于工作中的官僚主义等导致不良的后果时,社会公众有权要求追究发生事故的权力部门或公职人员的政治和法律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有利于吸取教训,以儆效尤;(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社会监督是推动一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在一定意义上,一个社会的政治民主水平是与社会监督水平成正比的。社会监督既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有助于民主政治建设;(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通过社会监督可以使社会公众的种种意见、批评和不满宣泄出来并要求执政者感知到和做出相应反应,真正体验到宪法所规定的自由民主权利,从而进一步激发公民意识和积极参政热情,也有助于实现政治认同。随着社会监督的有效实现,公民的政治责任感、政治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普遍提高,进而也必然提高自己的行为能力。随着公民监督行为能力的增强,他们也就更愿意参与政治,使自己的监督更有效、更有力度。

12、试述自由主义理论遵循哪些原则?

答:(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

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

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

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

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

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

大打折扣;(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

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

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

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

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

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

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

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

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

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

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13、试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答: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传播过程。那

么,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是:(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

个途径。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

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

在家庭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看

法,对政治体系的态度,对政治事件的评价以及他们的政治价值观

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使其初步学

习和了解外部政治生活。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亲

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意见影响着子女的态度和意见;积极参与家庭决

策的青年人很可能到成年时在政治上也表现非常积极;专制家长式

的家庭教育,有助于产生两种人:政治专断者和政治服从者;幼时

家庭生活不完满、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成年后可能会成为一种社

会反常人;家庭环境的“隔代遗传”可能会塑造一种保守性格;(2)

学校。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

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在学校生

活中,学生一方面通过接受专门的文化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形

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相互关

系中,初步体验了社会政治生活;(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

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等。需要指出的

是,自由权是有限度的,每个人的自由必须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限

度。(b)有限政府。自由原则还要求实施有限政府。政府的有限

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方向,而其限度就在于人们的自由权利。政府

不得以侵害人们的自由而为其行政的边界;(3)平等原则。平等

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与古代社会的等级形成尖锐

的对立。平等原则在政治上有如下两上基本含义:(a)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b)民主。平等体现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体决策时,就

是民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冲突日益复杂,体现着

平等原则的民主是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机制。就此而言,民

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4)宽容和理性精神。宽容和理性精

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含如下内容:A、尊重不同的

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

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

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

治上取得政治共识。B、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

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

益的妥协精神。只有妥协才有可能取得双方共赢的结果。C、每个

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每个

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责任。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负责的态度,

它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

16、试述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在我国当代,宪政

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宪政的功能在于将

政治文明转化成法律价值使之能够得到程序性保障,它是实现政治

文明的基本路径。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1)

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

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

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十分广泛。但应

看到,某些基本权利的细化和实施上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宪

政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宪法阶段,而应当在各种普通立法中体现基

本权利;(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

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

渠道和场所。在人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

约,并使之上升到宪法保障的高度。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真正作到“党必须在宪法和

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使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实现政治

法律化、制度化,体现出政治文明的内在题旨。另外,完善人大的

选举制度、罢免制度和质询制度以及人民代表的构成、职权也是完

善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步推广直接选举、差额选举以及竞

选人资格的逐步开放、罢免提议条件的逐步放底,是当前扩大人民

民主的重要步骤。只有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确立,公民的自由才可能

得到保障,而两者的统一是在宪政的框架下才能实现的;(3)实

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

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

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

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

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中,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基础上逐渐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的组成,参与重大国策

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不

可或缺的政治力量,也是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17、试述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答: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

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经济市场化。在一

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

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

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

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

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

不能得到成长;(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

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

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

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4)政治领导

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

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

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另补充:

一、名词解释: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

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8、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

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

织原则。

10、二元君主制: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

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

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2.议会共和制: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

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的国家元首。

13.总统共和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

权力。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14.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

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

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5.两院制: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20、一党制: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

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

22、多党制: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7.治理:治理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

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28.公开性: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

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

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

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30.政治投票: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

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

式。

33.监督:对政治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通过这种规范和制约,使

权力不被滥用。

47.寡头铁律:米歇尔斯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

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少数领袖(寡头)来

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

二、简答题

1、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

(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

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

(2)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种政

治观被称为神学政治观;

(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

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

(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20、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功能是什么?

(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

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

(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形成其成

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

(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

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

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

(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

具体目标。

(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

面所发挥的作用。政治社团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

(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

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

21、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有哪些?

(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2)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

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3)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

制。(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44、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

根本原则就是秩序。(2)自由原则。自由是政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

(3)平等原则。平等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与古代

社会的等级形成尖锐的对立。(4)宽容和理性精神。宽容和理性精

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完整版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范文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09年小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送走了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使本学期的工作更有成效,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主要方针,以新课改启动为主要契机,以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教育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全面贯彻学校的各项任务,通过自主钻研、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奋斗目标 1 、师德考核达到良好以上。 2 、使全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全部合格。 3 、基本功验收合格。 4 、认真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结合新课改的精神理念,逐渐改变教育教学模式。 5 、努力更改校园网的建设,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尽快使校园网建成为“绿网校园”。 三、重点工作 1、通过对《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校规、校纪的学习,用自检、自查的方式提高师德水平。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3、积极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基本功的水平。 4、认真学习、结合新课改的理论,进行资源包的学习。 5、抽时间进行校园网的建设,争取评出先进。 四、具体措施 1、利用业务学习等时机,深入学习《规范》,经常向师德先进的教师,对照先进人找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2、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做学生的表率。 3、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学生,深刻领会教材内涵,准确把握教材的深浅度4、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上45分钟还给学生。 5、坚持用标准音、规范字教学,认真搞好基本功训练。 6、参加学习时认真记录,认真完成随感,案例等书面材料。 7、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心灵上与学生沟通,既做他们的良师、又做他们的益友。 8、抢时间大力推进校园网的建设,尽早实现绿网工程。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家长会的发言稿(精选3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家长会的发言稿(精选3 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家长会的发言稿(精选3篇) 在当下社会,发言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发言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为了让您在写发言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WTT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家长会的发言稿(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家长会的发言稿1 各位家长: 大家好! 首先,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从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在校情况谈一谈今后我们老师和家长需要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的地方: 作家肖复兴老师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孩子在小学至高中12年的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有两个学段,其中之一就是是小学3、4年级。三年级更是小学阶段的转折点和承接点。 一、学生要适应各种变化。 首先是学习的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低年级的时候我们主要学习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如拼音、生字、词语,平时只要

孩子能认真完成作业,肯下功夫读记一般不成问题。但是,现在除了这些基础知识以外,更增加了积累性的题目,如词语联想;语感性的题目,如句段仿写;理解性的题目,如课内外阅读。尤其是阅读题、作文成为了语文的两大主角。因此,学生的成绩也会拉开较大距离,也请各位家长不要再拿一二年级的成绩来比较。 其次,在课业负担上也有变化。刚上三年级的孩子,语文负担加重了很多。课堂上要做笔记,在学校要做习字册、课堂作业、大作文、小作文、补充习题……回家还要背书、完成回家作业、课外阅读笔记等。而有些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特长,周末还报了各种类型的辅导班。因此,我不提倡家长额外再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孩子做作业的效率,掐时间练习。如果想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唯一的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读什么书呢?名著是最好的选择,作文选可以看,但不提倡。过多样板式的作文会限制孩子的思维,以致写出来的作文格式化,后劲不足。 二、注意引导孩子的个体修养。 三年级是学生行为习惯分化的高峰期,9~10岁的儿童其行为方式还未定型,在心理上,他们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可以独立自主了,有一种反“束缚”的要求。有的孩子则表现出两面性:在学校和在家两个样,在家里无法无天,不守规矩,在学

初中历史教师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2621-17 初中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初中历史教师工作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初中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一)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为了 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 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 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 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 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 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 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中国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世界史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七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

老师个人工作计划(完整版)

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第一篇: 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下面是我的工作计划: 1.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老师个人工作计划。为了上好课,我打算做以下面工作: 课前准备: 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

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个人工作计划《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一、思想政治方面 向其他优秀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政治文件,保持正确的思想政治和方向.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和老师们一起探讨学习体会,以便更快的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 热爱自己的事业,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把爱心献给孩子,让孩子把幼儿园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把老师当作妈妈一样亲.让家长放心的把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开学语文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小学三年级下册开学语文老师家长会发言 稿

三年级语文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家长们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咱们孩子的语文老师,我姓冯,现在承担三年级一班跟三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我今天重点跟咱们家长交流语文学习上的两个方面:阅读和写作。这是我们三年级的重点。 如果说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的话,那么三年级的孩子开始学习运用以前的积累,进入语文能力培养的阶段了。这个难度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亚于一年级的起步。语文考试想要考满分,比较难,算上作文,成绩在95分以上,就是非常优秀的。而且一二年级成绩优秀,并不代表三年级也是优秀的,因为他们要学着概括内容、理解含义,体会写法,还要学习写作,书读的少,越到高年级,与别人的差距就越大。因为书读的少,理解能力受限以至于影响到各科的学习。了解了利害关系,我们可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落到如此田地。家长们有困惑,我也在想如何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和家长朋友们做好配合,帮助孩子们完成过渡,并建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和阅读写作的兴趣。我将本学期的教学构想与各位家长一起探讨,为孩子寻找一条学习语文的快乐之路。 (一)关于阅读: 有些家长一直苦恼孩子的作文写的不好,想尽了一切办法为孩子找补习班等,结果还是见不到效果,其实,孩子头脑中空空的,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蜜蜂酿蜜,就先采蜜,古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让孩子写出好的作文,就要增加学生的课内

外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对于一些重要的经典的语句,不仅积累下来,还要让孩子们会朗读、背诵。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读中学写,增长知识,丰富语言。 有的孩子在阅读时还要用手指着读,更有甚者还不会很好地默读,导致阅读速度很慢;有的孩子阅读时不分重点、毫无目的,结果阅读效率很低;有的孩子阅读时习惯做小动作,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的孩子阅读时坐姿不好,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有的孩子阅读时不习惯动笔和思考,阅读质量和效果不能很好保证;有的孩子阅读时没有计划性,总是半途而废;有的孩子阅读时不习惯带工具书,一遇到生字就读不下去了;还有的孩子不喜欢阅读,一碰到书本就头疼等等诸多的不良习惯。 我们平时怎么指导孩子进行阅读,如何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每天阅读,关键在于坚持,使孩子的阅读习惯自觉的养成。例如,孩子每天临睡前留出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时间,进行读书,天天如此,最后形成孩子的自觉行为,哪一天不读书,不读报,就寝食难安。在这当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个性,要给孩子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空间,(漫画、不健康的书籍除外)循序渐进,慢慢进入正轨。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将有极大的帮助。

2020七年级历史老师上学期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篇)

2020七年级历史老师上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精选3篇) 七年级历史老师上学期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

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

“学校音乐老师工作计划”个人工作计划

“学校音乐老师工作计划”个人工作计划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新的教学理念,本学期的艺术(音乐)教学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交往互动,师生、生生与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形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注重体现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的事物,形成开放系统,这样就能抗拒外界干扰,提高接受效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内驱力,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音乐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要积极的,创造性的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变成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变成激活学生想象力的及时雨。 2、在唱歌教学中,采用听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完整的欣赏乐曲,合理的安排范唱,首先根据歌曲的难易程度决定范唱的次数和时机,在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范唱可以放在分析歌曲之后,这时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有表情的为学生进行范唱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另外在处理歌曲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再范唱,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受到启发达到更好的学习歌曲的目的。 3、在学习节奏的时候,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充分挖掘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因为只有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情入手,才最有说服力,比如从注意同学走路从无音乐到有音乐伴奏发生了什么变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新的教学理念,本学期的艺术(音乐)教学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交往互动,师生、生生与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形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

最新-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小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学校: 教师: 时间:2018年9月1日

小学2018-2019学年 第一学期个人工作计划 作为一名青年,我在教育经验,组织管理等各方面,还有太多的欠缺和不足,这就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自己,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到集体当中,本年度我的工作计划: 一、思想政治 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政治学习,记录政治笔记,提高觉悟和意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 二、个人业务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认真的进行业务学习,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 三、教学工作 (一)主要任务——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快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0分钟井然有序、包容性大,信息量多、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作到课前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熟悉教学软件的操作过

程,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课中全神贯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运用谜语导入新课、故事贯穿课堂始终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的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老师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兴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其改进方法。本学期我还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井然有序的课堂常规;使他们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积极地学习 (二)具体措施 1、钻研教法,认真备课,抓好常规教学。 (1)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体,设计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法。 (2)多阅读课外辅导材料,充实自己,要做学习型教师。因为作为教师想要教给学生一杯水的内容自己就要有一缸水。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应该是一名杂家”,这是说作为一名教师要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 (3)了解学生的情况,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为设计适合他们的教案打下基础。要做到每一堂课的内容能保证学困生学会,而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要做做到上不封顶 (4)了解后进生情况,课堂的设计应该以让中下等的学生学会为目的,因为新课标是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2、全面关心学生,促进和谐发展 (1)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尊重和信任他们,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自尊自爱,要求上进。另外,认真分析这些学生的情况,采用适合他们发展的方法,耐心帮助和辅导他们,促使他们进步。

小学三年级家长会语文老师发言稿

三年级家长会语文教师发言稿 各位家长:你们好! 非常感谢您能按时来参加一年两度的家长会,下面我就把这半期以来孩子的在校表现跟家长们汇报一下:三年级是转折关头,在这个转折过程中有的孩子比较顺利,有的孩子则显得有些吃力,究其原因各种各样。就拿这次期中考试来说: 一.期中测试情况分析 本班的期中成绩表已经发下去给家长们传阅,这次期中考试语文平均分84%,90分以上的25个,80分以上25个,60/70分7个,不及格人数3个。数学83%,90分以上的25个,80分以上的23个,60/70分的8个,不及格人数4个。 其中成绩比较优秀的有:付思睿、朱妍、刘家豪、李振邦、周欣妍、谢知心、周越等同学。 进步比较大的有:蒋乐菱、刘恒宇、谢雨纤、王靖等同学。孩子有这样的成绩肯定跟家长平时在家的认真辅导或关心重视是分不开的,特此提出表扬。 语数两科分数相差较大的同学有:孙绍恒、刘诗雨、黄锦裕、王雅雯、钟艺美、何晨旭、冯思仪、龙清、汤皓翔、吴宇森、汤甜甜、唐谦、凌云。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也有可能下一次考试这些孩子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跟语数试卷的难易程度有关系。但是我还是希望家长引起重视,三年级的学习是为高年级打基础,语文数学就好比孩

子的两条腿,如果一强一弱就像跛腿走路,势必会给日后的学习带来影响。如果发现孩子每次考试语数成绩相差较大的话,就要针对孩子比较薄弱的科目加强辅导和训练了。 二、语文所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结合之前的模拟测试和期中考试成绩来具体分析孩子们的语文所存在的问题: 从三年级以后,语文就很难考到九十分以上了,不像一二年级语文考试,九十分以上的同学起码都有30个以上。而三年级的语文要考到九十五分以上,那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作文最好的一般也要扣二到三分,中等的作文要扣五分左右,而一、二年级作文,只要语句通顺,写得比较具体就不会扣分了,所以到了三年级,语文能够考满九十已经很不错了。这次我们班90分以上的孩子25个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孩子语文学的很不错了呢?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家长不一定,因为这次期中考的试卷第一:题量不多,难度偏容易,甚至还出现了一道跟之前模拟测试一模一样的题,就是第一题,可是就是几天前才刚刚考过题,我们班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拿不到满分。第二,作文我手下留情了,严格按照扣分标准的话,作文最好的一般也要扣二到三分,中等的作文要扣五分左右,而我们班的孩子写的好的我只扣了1到2分,写的非常一般的我也只扣5到8分。我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不挫伤孩子写作文的积极性。那么家长,您得理智的看待你孩子现在的分数,你得清楚的知道您孩子目前处在什么水平。 目前我们这些孩子语文基础知识,如生字、组词、默写还不理想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一)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一)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二 到初三的历史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 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历 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洋思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 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 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 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 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第四册,内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从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中国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 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 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六)版块;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七)(八)本届学生属于课程改革的年级,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内容繁多,线索不明晰。新教材最显 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初三由三个班组成,一二班基本由上一届初二学生组成, 根据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来看本届初三基础相当薄弱。三班插班生 较多,课堂纪律较为不良。所以本届初三较上一届有很大的差距, 那么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和课本知识为主。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 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 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 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 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九年级历史:今年执教面对的是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初步了 解初中老师知道由于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不大,又由于是文科,

高校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高校教师学期工作计划 第二,教学方面。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首要任务是要教好书,我认为要保证这一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专业水平的提高。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掌握自己所任学科的专业特点,善于思考,养成多思多想多写的习惯,做的化要落实到学的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认真阅读《课程教学大纲》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2)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 在其他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不断成长。 2、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 精心备课;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杜绝错批、漏批现象,探索趣味性作业,创新性作业。要求批语的书写要认真、规范,要及时做好批改记录。认真准备教案、课件,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帮助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勤于反思,完善自我。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

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课余时间向电脑能手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5、勇于创新,全面发展。 根据社会的变化与教育改革的发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自己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养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为自己营造一个学习的心境,认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及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及专著,提升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使自己具有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多层交、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能科学、系统的驾驭教学内容成为一个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研一体化,理会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精髓。工作中要善于积累,勤于思考,做到教学中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创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科研方面。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需要科研作为基础,作为引导,而有了科学的研究,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无疑,科研对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利的。作为本科毕业生,现阶段在科研方面,我是一个新手,基础相对薄弱,但我有信心做得更好。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我将把教学作为一个大的研究方向,结合英语技能和文化的相关内容逐步

2018优秀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2018优秀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一.思想政治方面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学习体会,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热爱自己的事业,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把学校看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把老师看成妈妈一样。对学生一视同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2.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师德修养 本学期,我将通过网络、刊物等渠道,搜集名师的事迹材料,认真学习体会他人优秀的教育经验,在名师的引领下,进一步用爱心、耐心去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在班级工作中如有不懂的地方,及时虚心的向周围的老师请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 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二、教育教学方面 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知识不断更新,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学习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从事着教 书育人的重要工作,更需要不断学习。在工作中,我会

继续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法和教法,研 究教材重点与难点,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充实理论,把一些好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要提高学习成绩,学困生是关键,我准备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3.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努力缩短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实后盾。建立“家校联系册”,使家、校双方随时了解孩子的表现,以利于对学生进行及时教育。 4.常规业务方面 力争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坚持出满勤。认真备课,为40分钟的课堂教学做充分准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及时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 5.自主学习,开阔视野。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

小学三年级家长会语文教师发言稿

小学三年级家长会语文教师发言稿 孩子升入三年级了,很多东西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加广泛了,中高年级的学习不同于低年级的学习了,现在除了基础知识以外,就是阅读和写作了。而阅读则是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归纳和概况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我将本学期的一些教学要求与构想与各位家长一起探讨。 一、明确三年级的学习要求(一)预习:①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 ②思考勾画重点句的理解;③相关资料的搜集;④画标生字词;⑤查字典解释生词的意思;⑥思考课后问题;7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二)、课文:①应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听写生字词;③能用生字组词④背诵精彩的句子,段落、古诗等。 (三)、作业:①生字本②词句篇③听写本④习作本⑤《作》⑥《新》(四)、日记:除了基本字、词、句必须掌握积累,相应的练习应该有以外,每月至少有1篇日记或作文练习。 二、从以下几方面配合督促孩子的学习。 1、关于写字(圆珠笔要求)2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每天根据作业登记本上抄的作业,认真检查并签字。我知道很多家长都有认真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因为我看到孩子的每一条作业后面都画上了一个勾。每次看到后面的这些小勾我都特别感动,感动于家长的认真和细致,而相反的,有的孩子的作业根本没有完成,或者有的孩子作业完成质量不高,错误很多,字迹非常潦草,可是我们有的家长仍然在后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长此以往孩子的书写越来越潦草,学习也会越

来越浮躁。只有父母严格把关,孩子才会有更大的进步。3预习。预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使孩子在课堂上听课更有针对性。4听写:听写是帮助孩子掌握字词的好方法, 5关于写作:以前一二年级的时候叫写话,三年级正式开始习作,字数上从低年级的几十字到现在的250字,到了学期末要达到300字以上。内容上也从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写日记,到了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写作,并且要求写具体,写详细。从小学三年级,作文学习正式开始起步,这是小学生从口头语言转而发展书面语言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决定学生走稳习作之路的关键一步。尤其是三年级,作为作文时代的开端,三年级作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作文和语文水平发展。要写出好文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以上重视阅读外,还需要我们从平时做起,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善于积累等等。主要出现的问题有这样几个:(1)文章内容空洞且不具体,内容没有展开,甚至还存在“流水账”似的文章。(2)文章不能抓住重点展开,不切题,偏题,跑题的情况不在少数。(3)文章布局谋篇的结构、写作的顺序不够合理,很多孩子还不知道该怎样分段。(4)文章语言不够流畅,语句拖沓、重复,甚至颠三倒四。不能够熟练使用学习过的好词佳句去表现事物。5)文章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甚至使用错误。(6)书写不够规范、认真,有的孩子文章里错别字较多,说明没有养成写完后多读几遍的好习惯。面对孩子的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像“跑题、结构、标点、错别字”等问题,随着老师的纠正、指导,以及练习的增加,孩子们都慢慢改正了一些。但是问

历史老师工作计划

历史老师工作计划 历史老师工作计划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跟上学校工作计划,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现制订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为指针,切实把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结合高一年级师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教学质量,真正起到示范学校作用。 二、工作目标 营造一支勤学善思、文明礼貌、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打造一个积极进取、和谐奋进的教师团队,创建一个安全文明、务实创新、不断追求的和谐年级。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主题是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基本线索是,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讲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再到20世纪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结束于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现状。在叙述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的同时,本册教材还重视了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人类有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同的经济活动,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历史。因此,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且,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

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对于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与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加深对经济发展与政治革新、文化进步之间的认识,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教学 措施: 本学期担任高一2至五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有快班和平行班。学生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还有待提高,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好学习的内容,这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 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的重难点,熟练把握历史事件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课标。新课标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课标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历史应用、重视唯物史观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教材中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组织历史实践小组讨论,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历史知识的必要性。

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计划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计划正 式版

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计划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若干意见》和“科教兴国”战略目标为指针,认真落实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从而有力地促进科技的普及,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改革,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世纪人才,在全校师生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二、工作任务: 1、继续做好学校科技普及工作。科技

教育不单是在科技活动中讲授知识,它是与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因此,要求各任课老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特别是自然、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积极利用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技活动,使科普工作紧贴于学科教学。 2、着力重视科技环境创设。今年学校要把校园建成科技文化园。要通过合理利用开发校园空间,让学生走进校门,就强烈地感受到知识的熏陶。 3、认真组织科技活动。积极利用“科技创新周”,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科技比赛,并认真落实今年上级组织的各项省市级科技比赛。 三、具体工作:

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老师个人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一 根据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目标,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坚持以学生为本,务实教学,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人任教初二(1)班语文教学工作。本班有学生45人,男25人,女20人。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我发现本班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 方面参差不齐,整体上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基础明显薄弱。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多数学生的学学习惯渐渐养成,但有部分 后进生问题仍很严重。特别是阅读和写作方面,学生只会理解简单 的文章,较长的文章就无从下手,写作能力也较薄弱,以后教学中 有待加强。 二、本期目标 1、月教学质量检测年组成绩前十名保“二争三”。 2、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4、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工作措施 1、钻研教材,详写教案,备好每节课。加强集体备课,尽量统 一教学进度、统一测试、统一作业。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利用集 体的力量。 2、及时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主要从学生角度、从发展角度、从个性角度思考题,以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3、多听课,吸收好的教学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邀请老教 师听课,虚心接受老教师的意见,及时加以改正。 4、精心设计作业,力求紧扣教材,训练目标明确,并及时做好 检查、批改等落实工作。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5、继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基础知识做到逐个过关,每课过关,单元过关。特别是中下游的学生,要加大对他们的检查 力度,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基础知识能牢固掌握。 6、设立班级作文角,每次批改完作文后,除了表扬一批写的好 的作文并作讲评以外,并从中选取两篇以上的最有文采的作文张贴 在班级的作文角上,供同学交流学习。 7、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内容加强 引导学生分析品位文章语言,教授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的角度和方法,训练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领悟文章中心的能力,提高 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8、养成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不但老师要备课,学生也要“备课”,让学生做好每节课的预习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也节约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9、重视书写,规范书写。我要求学生利用好中午的练字时间, 每天坚持练30字。每周评选写得最好的几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 10、从基础抓起,加强积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要先从基础学起,教会学生遣词造句,积累词句,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留意身边的事物,发现良好的素材 并积累下来,为写作打下基础。坚持阅读,每天都要做积累,字数 不限,有时间百八十个字,时间少二三十个字都可以。每周要有一 篇完整的周记,字数六百字左右。并且所有的积累以及周记都要写 上日期。隔周的星期五组织一堂语文阅读课,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 文学积累。 11、充分利用好各种语文报、辅导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教师发言稿

三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教师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我们四小在上学期的三年级语文期末抽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好运气,因为我们非常幸运地抽到了班级基础扎实的307班。307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县首届名班主任张浮娟老师,张老师拥有丰富的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经验,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好,在抽测中能取得好成绩也是在我们的预料之中。领导要我们在这里做个经验交流,其实大家每天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也谈不上什么经验。既然要说,只好罗列了以下几点: 第一,三年级语文组拥有一支非常优秀的语文教师队伍。四小建校那年,恰逢城区教师第一届交流,城区各校交流过来的语文精英骨干都汇聚在了这个年级。如县名师解爱静、县骨干教师李志芳、县名班主任张浮娟等,他们带来了各校多年以来值得推崇的优秀经验。而且这批老师不但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吃苦耐劳,更可贵的是绝不藏私,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在组内交流,和大家分享。在这次的期末复习中,他们分工合作,群策群力,从制定复习计划、整理复习资料,到辅导学困生、培养尖子生,都有一套完整的实施措施。 第二,三年级语文教研组能发挥整体优势,强化集体备课。每月一次的集体单元备课活动雷打不动,而且规范操作。他们提前一个星期对整个单元的教材先进行个人钻研,独立思考,活动时由中心发言人阐述整组单元教材的分析、单元总目标、单元知识结构、每一课的重要训练点等,其他组员积极参与,进行补充说明,最后形成统一的可行的单元总目标、训练点和教学思路。各位教师以此为案,在上课过程中再适时地对集体教案进行调整。他们就这样分享智慧,加深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行为,当然得益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孩子。 第三,注重书写习惯的培养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我们这届学生是四小建校后的第一届学生,学校非常重视写字教学。一二年级每星期安排两节写字课,还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书法老师,每学期都组织写字抽测调研活动,对结果进行分析反馈。而且语文老师人人都有“提笔及练字”的书法意识,把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因而这届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书写习惯都非常好。在基本功训练方面,他们根据不同的年级特点,在字词句篇的训练上各有侧重点。在集体备课时,整个年级八位语文老师统一思想、统一做法,对一册课文、一个单元里的字词句篇的训练,具体落实到哪个层面,如何落实,他们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因而三年级的孩子在字词句地掌握上,整体比较扎实,像对字、词方面的检测,错误率非常低。 第四,语文课外积累常抓不懈。他们首先以学校的《课外阅读》这个大课题为引领,从一年级开始每周一张积累练习,里面包括一首古诗、一首儿歌、十个好词、几句名言谚语、一个优美片段等,三年来从不间断。其次以《语文报》为载体进行各种语文活动,如美文欣赏、知识竞赛、好书推荐等,尤其是书目的推荐分阶段性,和课文的阅读同步进行。另外一年一次的学校读书节活动搞得红红火火,我们每个班都设有班级图书角,里面藏书丰富;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每星期一个班开放一次。大量的课外积累,大大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增长了孩子的知识,提高了孩子的阅读和习作水平。再次,我们学校的课程超市活动中有趣味语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