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水文学名词解释总结

工程水文学名词解释总结

工程水文学名词解释总结
工程水文学名词解释总结

第一章

水文学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和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是地球科学的组成部分。

水资源作为地球自然资源的一种,是指地球所属范围内的、可作为资源的水,包括地球表面地层中的水分和未然地球的大气中的水分。

水资源特性:循环性和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用途广泛性、经济上的两重性。

水文现象的基本特性:水文现象的确定性、随机性和地区性。

水文现象的基本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目前水文分析计算的主要方法)、地区综合法。

工程水文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工程水文学的作用: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管理阶段。

规划设计阶段水文计算的主要任务是为确定工程的规模提供设计水文数据。

施工阶段水文计算的任务是为确定临时性水工建筑物(如施工围堰、导流隧洞和导流渠等)规模提供施工期的设计洪水。

运营管理阶段需要知道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来水阶段,以便编制水量调度方案,合理调度水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第二章

水循环:各种水体的这种通过不断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称为水文循环,也叫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水循环最重要的基本现象:蒸发、降水、下渗、径流大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而小循环是指海洋或陆地上局部的水分交换过程。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在海洋上空凝结后,一降水的形式降落到海洋里,或者陆地上的水经蒸发凝结又降落到陆地上,都属于小循环。水循环的成因包括内因,外因与外部环境。内因是水的物理三态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换。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外部环境:包括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貌等制约了水循环的路径、规模与强度。水文循环的意义: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它对地球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生存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正是由于水文循环,才使得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和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提供了江河湖泊等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同事也造成了旱涝灾害,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难度。目的在于认识它的基本规律,揭示其内在联系,这对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抵御洪旱灾害,认识和利用自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平衡原理:在水循环过程中,任一区域,任一时段进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量,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来水量(I)- 出水量(S)= 区域内蓄水变量(ΔS)。公式:若以地球的整个大陆做为研究范围,水量平衡方程式:P陆-R-E陆=U陆海洋:P海+R-E海=U海水量平衡的意义:水量平衡是研究水循环系统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分析系统内蒸发、降水及径流等各个环节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自然界水文过程基本规律的主要方法。水量平衡分析是水资源现状评价与供需预测、水资源合理配置、工程规划等研究工作的主要方法。河流:是汇集一定区域地表面和地下水并自然宣泄的通道,由流动的水体和容纳水流的河槽两个要素构成。一条河流按其流经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和水文特点,沿水流方向,自高相低可划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和河口五段。河源市河流的发源地,下游是河流旳最下段,河口是河流的终点。河流的特征:河流的长

度,断面,河道的纵比降河流的长度:自河源沿主河道至河口的距离称为河流长度,简称河长。河道断面:分为横断面和纵断面。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称为横断面,简称断面。河流中眼水流方向各断面最大水水深点的连线称为中泓线的剖面成为河流的纵断面。河道纵比降:任意河道两端的河底高程差,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河道纵比降,简称比降。用小数或者千分数表示。河域、分水线:河流某一断面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区域称为该断面的流域。流域的边界为分水线,由于河流是汇集并排泄地表面水和地下水的通道,因此分水线有地面与地下之分。若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相重合,称为闭合流域,否则为非闭合流域。流域的特征: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流域的长度和平均宽度,流域的形状系数,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下垫面条件)流域面积:流域某一横断面以上,由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面积称为流域面积,记为F,以km平方为记。流域的长度和平均宽度:流域的长度指流域几何中心轴的长度。流域面积与流域长度之比称为流域平均宽度。流域的形状系数:流域平均宽度与流域长度之比称为流域形状系数。露点:当大气压和水汽含量不变时,水汽恰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降水:是指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降水的形成:水汽、上升运动和冷却凝结是形成降水的主要因素。降水特征: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面积及暴雨中心等。降雨量:一定时段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总雨量,常以水层深度表示(mm)。降雨量的分区:多雨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降水的分类按空气抬升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分为4类: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气旋雨。对流雨地面局部受热,下层湿度比较大的空气膨胀上升,与上层空气形成对流,动力冷却致雨。特点:多发生在夏季酷热的午后,

气旋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引起大规模的上升运动,水汽动力冷却而致雨。特点:雨强、雨量大,常伴大风。降水量观测:采用器测法(雨量器,自计式),雷达探测法,气象卫星云图估算。降水量特征;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因而形成东南多雨、西北干旱的特点。降雨量的图示方法:降雨量过程线,降雨量累计曲线,降雨量等值线图流域平均雨量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长江以南地区,雨季较长,华北和东北地区雨季最短,新疆西部终年在西风气流控制下降水量不大,但四季分配较均匀。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且常有连续几年降水量偏多或者连续几年降水量偏少的现象。年降水量越少的地区,年际变化越大,以历年年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K来表示年际变化。陆地上普遍存在的3种水体: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土壤含水量未达饱和,是土壤颗粒、水分和空气同时存在的三项系统,称为包气带。饱水带:在地下水面以上,土壤处于饱和含水状态,是土壤颗粒和水分组成的二相系统,称为饱和带。土壤中水存在形式:作用力(分子力,毛管力,重力作用)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土壤含水量:又称为土壤湿度,表示一定量的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土壤水分常数:最大吸湿量,最大分子持水量,调萎含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中所能保持

的最大毛管悬着水量。饱和含水量:土壤中所有空隙都被水充满时的土壤含水量。下渗:是指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从地面进入土壤内的过程。下渗不仅直接决定地面径流量的产生及大小,同时也影响土壤水和地下潜水的增长,影响土壤表层流、

河川径流。径流分类按运动场所:地面径流或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按降水形式和补给来源:降雨径流、融雪径流径流形成过程:流域内,自降雨开始到水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包括产流(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过程)和汇流

过程(净雨转化为河川流量的过程)。净雨:降雨扣除损失后的雨量。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流量,以m3/s计。我国河川径流的年内变化特点:夏季降水量多,径流量大,为洪水期;冬季降水量少,径流量小,为枯水期。根据年径流量的分布分为: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干涸带

三-水文测站:是进行水文观测的基层单位,也是收集水文资料的基本场所。水文测站的设立包括:选择测验河段(选择原则: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保证工作安全和测验精度,并有利于简化水文要素的观测和信息的整理分析工作)和布设测验断面(断面,即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测流断面、比降断面),布设基线

水位观测的目的和意义及其要求:(1)水位资料是水利建设、防洪抗旱的重要依据,可用于堤防、水库坝高、灌溉等工程的设计,也用于水文预报工作(2)在航道、桥梁、公路、港口、给水等工程建设中,也都需要水利资料(3)在水文测验及资料整编中,常需要用水位推算流量要求:能够控制水位变化的过程;严格按照《水文测验规范》

水文测站:分为基本站,专用站,实验站

水位:是指海洋,河流湖泊,沼泽,水库等水体某时刻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固基面的高程,单位以m为单位(水文测验中采用的4种基面:绝对基面(青岛黄海基面),假定,测站,冻结基面)水位测站设备:水尺(直立式,倾斜式,悬锤式,矮桩式),自计水位计(浮筒式,水压式超声波水位计),水位观测包括:基本水尺观测(分段定时观测)和比降水尺观测

比降水尺观测的目的是计算水面比降、分析河床糙率等,观测次数视需要而定。日平均水位的计算:算术平均法,面积包围法。若一日内水位变化缓慢,或水位变化较大,但系等时距人工观测或从水位计上摘录,可采用算数平均法;若一日

内水位变化较大,但系不等时距人工观测或从水位计上摘录,则采用面积包围法,即将当日0~24h内水位过程线所包围的面积除以一日时间求得,注意:0时或24时无实测数据,根据前后相邻水位直线内插求得。

水位观测数据观测整理工作包括:日平均水位,月平均水位,年平均水位

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江河某一横断面的水量称为流量,单位m3/s,Q =VA

测量流量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为流速面积法,包括流速仪法和浮标法,比降面积法

流速仪法测流:水断面测量,流速测量,流量计算

过水断面测量,测深垂线的布设原则:测深垂线的布设易均匀分布,应能控制河床变化的转折点,使部分水道断面面积无大补大割情况。当河道有明显漫滩时,主槽部分一般应较滩地为密,要求能控制断面现状的变化。

起点距的测定:断面索法(适合于河宽较小、水上交通不多、有条件架设断面索的河道测

站,精度较高)交会法

流速仪:是测定水流运动速度的仪器

流速仪法包括:过水断面测量,流速测量和流量

计算流量计算的步骤:是由测点流速推求垂线平均流速,再计算相邻两测速垂线间部分面积上的部分平均流速;由相邻两垂线水深和间距计算部分面积,部分面积与相应部分流速相乘既得部分流量;部分流量之和即为断面流量。

求垂线平均流速: 一点法Vm=V0.6 < 1.5 二点Vm=(V0.2+V0.8)/2 1.5 ~ 2.0 三点法Vm=(V0.2+V0.6+V0.8)/3 2.0 ~ 3.0 五点法

Vm=(V0.0+3V0.2+3V0.6+2V0.8+

V1.0)/10 > 3.0(V0.2,V0.6, V0.8,V1.0分别表示相应水深为0.2h, 0.6h, 0.8h 和河底处测点的流速)

大断面:河道水道断面扩展至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0.5~1.0m的断面

流速仪测速原理:利用水流冲动流速仪的旋杯或旋桨,同时带动转轴转动,在装有信号的电路上发出讯号,便可知道在一定时间内的旋转次数,流速愈大,转轴转得愈快,流速与转速之间有一定的关系。V=KN/T+C(T——测速历时,为了消除水流脉动的影响,测速历时一般不应少于100s)一般国际多采用多线少点测速断面上测速垂线和测速点的布设:当水面宽度> 5m, 测速垂线的数目≥5

测速垂线上测速点的布置,常有一点式,二点式,三点式和五点式

水位~流量关系分为稳定(在一定条件下水位和流量之间呈单值函数关系,其关系曲线为单一线。)和不稳定(天然河道中,若测流断面各项水力因素的变化对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不能相互补偿,则水位~流量关系呈现非单值函数关系)两种

洪水四级:非常洪水,特大洪水,大洪水,一般洪水

泥沙测验分类:悬移质(悬浮于水中并随水流移动),推移质(沿河床滚动、滑动、跳跃),河床质(组成河床活动层并处于相对静止而停留在河床上。)

水文数据处理工作内容: 1)收集校核原始数据2)编制实测成果表;

3)确定关系曲线,推求逐时、逐日值4)编制逐日表及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5)合理性检验6)编制整编说明书

四水文统计的任务

水文统计的任务就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统计变化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对水文现象未来可能的长期变化做出概率意义下的预测,以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

工以及运营管理期间的需要包括频率计算,相关分析,误差分析。水文现象具有二重性:必然性,偶然性

事件:在概率论中,对随机现象的观测叫做随机试验,随机试验的结果称为事件。事件分为:(1)必然事件:如果可以断言某一事件在试验结果中必然发生,就称此事件为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试验之前,可以断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某种事件在试验结果中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概率: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P(A)=m÷n。频率:事件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次数。

重现期:所谓重现期,是指某随机变量的取值在长时间内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又称多少年一遇。当研究暴雨洪水问题时,一般设计频率p《50% T=1/P,当研

究枯水问题时,设计频率p》50%,T=I/1-P

经验频率曲线绘制步骤:

①样本系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②用经验频率公式计算系列中各项的频率;

③以水文变量X为纵坐标,以经验频率P为横坐标,点绘经验频率点据;④根据点群趋势绘出一条平滑的曲线。皮尔逊Ⅲ型分布(P- Ⅲ型) 曲线的特点:一端有限另一端无限的不对称单峰正偏曲线

随机变量:是指表示随机试验结果的一个数量。分为:(1)离散型随机变量:仅能取一个有限区间内的某些离散数值的随机变量。(2)连续型随机变量:可以取得某一有限区间内任何的任何数值的随机变量。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取值与取值概率的对应关系

分布函数:P(X>=x)是x的函数,称为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导数的负值称为密度函数。均值:表示系列中变量的平均水平的参数。

理论频率曲线: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频率曲线来配合经验点据,这种能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频率曲线称为理论频率曲线。经验频率曲线:水文计算中习惯上把由实测资料所绘制的频率曲线矩法:用样本矩估计总体矩,并通过矩和参数之间的关系来估计频率曲线参数的一种方法。抽样误差:由有限的样本资料计算样本统计量以此取估计总体相应的统计量总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这种由随机抽样而引起的误差称为抽样误差。适线法:是以经验频率点据为基础,在一定的适线准则下,求解与经验点据拟合最佳的频率曲线参数的方法。分为:目估适线法和优化适线法

目估适线法的作法与步骤:

目估适线法:是以经验频率点据为基础,选配一条拟合较好的理论频率曲线,利用理论频率曲线和经验频率点据相配合来估计水文要素总体的统计规律。步骤:(1)、将实测资料由大到小排列,计算各项的经验频率,在频率格纸上点绘经验点据。(2)、选定水文频率分布线型,(一般为皮尔逊III型)(3)、先采用矩法或其他方法估计出频率曲线参数的初估值x(均值),Cv而Cs凭经验初选为Cv

的某一倍数。(4)、根据拟定的x(均值)、Cv和Cs,查表计算xp值。以xp为

纵坐标,P为横坐标,即可得到频率曲线。将此线绘在有经验点据的图上。(5)、分析曲线与经验点据的配合情况,若较理想,则该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若不理想,可通过调整x,Cv和Cs再点绘频率曲线,直到找到理想曲线为止。(6)、求指定频率的水文变量设计值。

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

1、均值x对频率曲线的影响:1)、Cv和Cs相同时,由于均值x不同,频率曲

线的位置也就不同,均值大的频率曲线位于均值小的频率曲线之上;2)、均值大的频率曲线比均值小的频率曲线陡。2、变差系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当Cv=0

随机变量的取值都等于均值,此时频率曲线即为K=1的一条水平线。Cv越大,

说明随机变量相当于均值越离散,因而频率曲线将越偏离K=1的水平线。随着

Cv的增大,频率曲线的偏离程度也随之增大,显得越来越陡。3、偏态系数Cs

对频率曲线的影响:正偏情况下,Cs越大,均值对应频率越小频率曲线的中部

愈向左偏,且上段愈陡下段愈平缓。

2、优化适线法准则:

离差平方和最小准则(OLS)(最小二乘法)离差绝对值和最小准则(ABS)相对离差平方和最小准则(WLS)

相关关系:自然界中有现象现象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按数理统计法建立两个或多个随机变量之间的联系称为相关关系。分为简相关和复相关。对这种关系的分析和建立称为相关分析。根据变量关系之间相互关系的程度,变量关系:完全相关,零相关,统计相关相关分析内容:(1)、判定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若存在,计算其相关系数,以判断相关的密切程度。(2)、确定变量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其回归方程或相关线。(3)、根据自变量,预报或延长、插补倚变量的值,并对该估值进行误差分析。分析方法分为:图解法和分析法

六章设计洪水三要素:设计洪峰流量、不同时段设计洪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设计洪水:是指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中所指定的各种设计标准的洪水

设计洪水计算途径:(1)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2)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3)地区综合法推求设计洪水。我国推求设计洪水经历的三个阶段:

历史最大洪水加成法:以历史上发生过的最大洪水再加一个成数作为设计洪水。水文统计法(频率计算):以符合某一频率的洪水作为设计洪水,如百年一遇洪水、千年一遇洪水等。水文气象法(可能最大洪水):从物理成因入手,根据水文气象要素推求一个特定流域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最大洪水作为设计洪水。

采用由流量推求设计洪水计算步骤:(1)洪水资料审查,取得具有可靠性、一致性的代表资料。(2)选样,从每年洪水中选取符合要求的洪峰流量和洪量,组成各种统计系列(3)频率计算,推求设计洪峰和设计流量(4)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根据设计红峰值和设计洪量进行放大,求得设计洪水过程线。

资料的可靠性审查:是鉴定资料的可靠程度,要审查资料的测验方法、整编方法和成果质量,特别是审查观测和整编质量较差的年份。

资料的一致性审查:资料的一致性表现在流域的气候条件和下垫面条件的稳定上,如果气候条件或下垫面条件有显著变化,则资料的一致性就遭到破坏。

资料的代表性审查:资料的代表性是指样本资料的统计性能否很好地反应总体的统计特性。

洪水资料插补展延的方法

1根据上下游测站的洪水特征相关关系进行插补展延(有实测资料时——相关分析法

无实测资料时——移用法)2利用本站峰量关系进行插补展延(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总量→洪峰流量;3利用暴雨径流关系插补展延(通过洪水过程线计算洪峰洪量,或建立暴雨量与洪峰洪量)4根据相邻河流测站的洪水特征值进行

值直接按大小次序统一排位,各项之间没有空位,序数n是连续的,称为连续系列。另一种是系列中有特大洪水值,特大洪水值的重现期(N)必然大于实测系列年数n而在N-n中各年的洪水值无法查得,它们之间存在一些空位,按由大到小统一排位是不连续的,称为不连续系列。

特大洪水:比系列中一般洪水大得多的洪水, 并且通过洪水调查可以确定其量值大小及其重现期者。为什么加入特大洪水?1)增大样本容量,提高代表性2)提高洪水频率计算精度

特大洪水处理:是指在水文频率计算中,考虑特大洪水的作用,在经验频率计算、统计参数估计等方面采取的一套方法。关键特大洪水重现期的确定或经验频率的计算

特大洪水重现期的确定根据资料来源不同,将用以确定特大洪水代表年限有关的年份分为:实测期、调查期和文献考证期。

目估适线法配线准则

1尽可能地照顾到点群的趋势,曲线尽量通过点群的中心,当经验点群与曲线不能全部拟合时,应侧重考虑中上部而且精度较好的大洪水的点据;

2由于历时上特大洪水加入系列进行配线,对确定参数的影响作用较大,但这些资料本身精度较差要慎重对待,因此适线时不能机械通过该点,使曲线对其它点群偏离太大,也不能距该点据太远,应考虑可能的误差范围进行调整;

3参照本站不同时段及相邻流域洪水特征值统计参数的变动规律进行调整。洪水峰量频率计算目的:求出指定设计频率的洪峰流量和指定时段的洪量。

我国规范规定频率计算方法采用:目估配线法优化适线法

频率曲线的线型的选择:采用P-III型。

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即从实测洪水中选出和设计要求相近的洪水过

程线作为典型, 然后按设计的峰和量将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此法的关键是如何恰当地选择典型洪水和如何放大);典型洪水过程选择(1选择峰高量大的洪水过程线,其洪水特征接近于设计条件下的稀遇洪水情况2要求洪水过程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从水库安全着眼,选择对工程防洪运用较不利的洪水典型)

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同倍比放大(要求放大后的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洪峰和不同时段的洪量均分别等于设计值),同频率放大洪峰和不同历时的洪量分别采用不同的倍比,使放

大后过程线的洪峰及各种历时的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

放大后的过程线,其洪峰流量和各种历时的洪水总量都符合同一设计频率,称为

I,即从降雨开始到出现超后损两部分,产流以前的总损失水量成为初损,记为

t内的全部降雨量,包括植物截留、填洼及产流前下渗的水量。后渗产流、历时

设计暴雨:具有某一规定频率的一定时段的暴雨量或平均暴雨强度

基本假定:暴雨与其所形成洪峰流量或洪量具有相同的频率

1)历时短,一般从几十分钟到若干小时;小流域暴雨的特点

2)缺乏实际观测资料

3)面积小,可以忽略暴雨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均匀性

地下径流过程的推求可以采用地下线性水库演算法和概化三角形法。

第八章 0.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问题的提出:(1)当设计流域缺乏或虽有一定长度的资料但代表性差或无实测洪水资料(2)当设计流域的径流形成条件发生显著变化使得洪水资料的一致性受到破坏时(3)即使洪水资料充足,也可用暴雨资料来推求设计洪水,多种方法论证,提高设计成果的可靠性。

1.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是以降雨形成洪水的理论为基础的,按照暴雨洪水的形成过程,其主要步骤包括:(1)推求设计暴雨。采用频率分析计算方法,求不同历时指定频率的设计雨量及暴雨过程(2)推求设计净雨。设计暴雨扣除损失,求得设计净雨(3)推求设计洪水。应用单位线法等对设计净雨进行汇流计算,既得流域出口断面的设计洪水过程

基本假定: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同频率。

设计面暴雨量:推求设计洪水所需的设计暴雨量是指设计条件下的流域面平均暴雨量。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法(流域内长期站分布较密资料充分)(根据工程所在地点以上流域内各年的最大面雨量系列直接进行频率分析计算)和间接法(资料短缺的中小流域)(采用设计点暴雨量和点面关系间接推算设计面雨量)两种。

2.暴雨量的选样方法采用固定时段年最大值独立选样法,具体步骤:(1)计算每年各次大暴雨逐日面雨量。(2)确定暴雨统计时段(3)组成样本

3.流域平均面雨量的计算方法,可根据算数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或等值线法由点雨量推求面雨量

4.暴雨特大值:系指实测特大暴雨或历史调查特大暴雨,一旦系列中出现罕见的特大暴雨,会使频率计算结果大大的改观。

5.判断大暴雨是否属于特大值?一般可以从经验频率点据偏离频率曲线的程度。模比系数Kp的大小、暴雨在地区上是否很突出以及论证暴雨的重现期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

6.特大暴雨处理的关键是确定重现期。由于历史暴雨不能直接考证,一般只能通过洪水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中有关实情资料来分析判断。

7.间接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当设计流域内雨量站稀少,或观测系列甚短,或同期观测资料很少甚至没有,无法直接求得设计面暴雨量时,只好用间接法计算,求就是先求流域中心附近代表站的设计点暴雨量,然后通过暴雨点—面关系,求相应设计面暴雨量,该法称为设计面暴雨量的间接法。8.间接法推求设计暴雨量步骤:(1)选择点雨量的代表站、年最大值取样(2)特大暴雨处理(3)经频率

分析计算,求出点设计暴雨量(4)由设计点设计暴雨量转换成设计面暴雨量(5)进行设计暴雨时程分配如果样本系列代表性不足,应进行插补延长,采用直接移用,地理内插法,洪水资料插补延长

8.暴雨的点面关系(流域中心点雨量与相应的流域面雨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定点定面关系,动点动面关系

9. 动点动面关系的三个假定(1)假定设计暴雨的中心一定发生在流域中心(2)假定设计暴雨的点面关系符合平均的点面关系(3)假定流域周界与设计暴雨的某一等雨深线像重合

10.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计算一般采用典型暴雨同频率缩放法。

11.设计暴雨的地区分布的方法:(1)典型暴雨图法(2)同频率控制法

12.蓄满产流:下渗的雨量形成地下径流,超渗的雨量成为地面径流,这种产流模式

13.超渗产流:蓄满产流是以满足包气带缺水量为产流的控制条件。但是在一些地区,即土层未达田间持水量之前,因降雨强度越过入渗强度而产流,这种产流模式~

14.形成超渗产流的条件:干旱地区或湿润地区的干旱季节;包气带较厚;一场降雨不能使得包气带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

15超渗产流的特点:包气带土壤含水量总是达不到田间持水量,但也可以产生地表径流R,起因于i > fp ;径流量R 中仅是地面径流,而不含地下径流,即R=Rs 16地面汇流方案:

有雨洪资料时:等流时线法、时段单位线法、瞬时单位线法等。

雨洪资料缺乏时:综合单位线法、推理公式法、地区经验公式法等。

地下汇流方案:对于设计洪水而言,地面径流是主体,地下径流相对很小,常常按经验取大洪水的基流作为设计洪水的地下径流,或其它简化计算方法

17单位线:在给定的流域上,单位时段内均匀分布的单位地面(直接)净雨量,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直接)径流过程线。单位净雨量一般采用10mm,单位时段:1h、3h、6h、12h、24h。

18单位线的两个假定

倍比假定:如果单位时段内的净雨不是一个单位而是k个单位,则形成的流量过程是单位线纵坐标的k倍。

叠加假定:如地面净雨历时是m个时段,则各时段地面净雨所形成的径流过程线之间互不干扰,出口断面的流量等于各时段净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错开时段叠加。19单位线推求方法有分析法、最小二乘法。

20.单位线存在的问题集处理方法

1. 洪水大小的影响

大洪水,流速大,汇流较快,单位线尖瘦,峰高且峰现时间早。小洪水则相反。

2. 暴雨中心位置的影响

单位线假定降雨在流域内分布均匀。实际上降雨分布是不均匀的。暴雨中心在上游的洪水,

汇流路径长,受流域调蓄作用也大,洪水过程较平缓,单位线也平缓,峰低且峰现时间偏后。若暴雨中心在下游则相反。

2006年《工程水文学》课程试卷及部分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6分) 水循环 水量平衡原理 水文比拟法 设计保证率 经验频率曲线 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一回运用完全年调节 二填空题(22分) 1.水文现象的基本规律:和、。 答:地区性、随机性、周期性 2.不稳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有:、、 。 答: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受河床冲淤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受变动回水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3.流域面平均降雨量计算方法:。 答:算术平均法、垂直平均法、等雨深线法 4.某流域多年平均流量Q0=15m3/s,流域面积F=1000km2,流域多年平均年降雨量H0=815mm,则该流域多年径流模数M0 =,多年平均蒸发量E0 =。 答:0.015 m3/s·km2,342mm 5.频率P=90%,其对应的重现期为T= 。 答:5年 6.日调节水电站的装机容量由组成。 答:N 日、(N 备 ) 、 (N 备(季 ) 7.水文资料“三性审查”包括:、。

答: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 8.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有。 答:完全相关、零相关、相关关系 9.设计年径流量年内分配计算时,典型年选择原则是:、 。 答:与设计年径流接近的年份、对工程较不利的年份 10.某水文变量频率曲线,当均值和Cv不变,Cs值时,则该线上端变陡,下端变缓,中部右突。 答:增大 11.在一定的兴利目标下,设计年径流的设计频率愈大,则相应的设计年径流量就愈_ _ ___,要求的水库兴利库容就愈___ __。 答:小、大 三、选择填空题(15分) 1.某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受洪水涨落影响时,则[d____]。 a、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抬 b、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下降 c、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顺时绳套状 d、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逆时绳套状 2.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a____]作为理论频率曲线。 a、皮尔逊Ⅲ型分布 b、正态分布 c、对数正态分布 d、极值分布 3.对设计流域历史特大洪水调查考证的目的是[c____]。 a、提高系列的一致性 b、提高系列的可靠性 c、提高系列的代表性 d、使暴雨系列延长一年 4.相关分析在水文分析计算中主要用于[d____]。 a、推求设计值; b、推求频率曲线; c、计算相关系数; d、插补、延长水文系列。 5.无调节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最优工作位置是[a____] a、基荷 b、腰荷 c、峰荷 d、基荷和峰荷 6.偏态系数Cs>0,说明随机变量[b____]。 a、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多; b、出现大于均值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的机会少;

第四章: (1)肽单位:指肽链中的酰胺基(-CO-NH-) 原子趋向于共面,形成所谓多肽主链的酰胺(2)肽平面:组成肽基的4个原子和2个相邻的C α 平面又称肽平面。 (3)亚基:蛋白质分子中,最小的单位通常称为亚基或亚单位Subunit,它一般由一条肽链构成,无生理活性。 (4)结构域: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它是相对独立的紧密球状实体。称为结构域。 (5)超二级结构: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螺旋、折叠、转角)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称为超二级结构,包括:αα 、βαβ和ββ-曲折。 (6)Sanger法:2,4-二硝基氟苯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链N-端的游离氨基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衍生物(DNP),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黄色DNP-氨基酸。该产物能够用乙醚抽提分离。不同的DNP-氨基酸可以用色谱法进行鉴定。 (7)艾德曼反应:氨基酸与PITC生成PTH-AA 是EDMAN降解法的原理,在多肽蛋白质氨末端测定和氨基酸顺序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五章 1.波尔效应:1904年丹麦生理学家Bohr C.发现增加H+浓度将提高氧从血红蛋白的释放这种pH对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的影响被称为波耳效应。 2.免疫印记:蛋白质经凝胶电泳分离,通过转移电泳将蛋白质条带转移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酶联免疫反应。 第六章: 1.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2.抗体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抗体称为抗体酶 3.酶工程:研究酶的生产、纯化、固定化技术、酶分子结构的修饰和改造以及在工农业、医药卫生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4.酶活力:酶活力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以测出的酶促反应速度表示酶的活力。比活力:每毫克蛋白质或每毫升蛋白质所含酶的活力单位数,用单位/毫克蛋白或单位/毫升来表示,n U/mg或n U/ml,代表酶的纯度,比活力越大纯度越高,可用来比较每单位质量蛋白质的催化能力,酶产品质量评价中常使用的指标。 5.固定化酶:指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第七章: 1.酶催化中间络合物学说:酶与底物反应时,通过特异识别作用,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然后在形成产物和酶分子,酶分子重新结合底物。 2.当酶被底物饱和时每秒种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分子数,叫作转换数。 3.激活剂: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称为激活剂,包括金属离子、无机离子和简单有机化合物等。 抑制剂:能引起酶抑制作用的物质。 第八章 1.酶活性部位:三维结构上比较接近的少数特异的氨基酸残基参与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这一与酶活力直接相关的区域称酶的活性部位。 2.酶活性部位必需基团:位于酶的活性部位并作为其活性表达所必需的基团。 3.别构酶:具有别构调节效应的酶。 异构酶:A B 4.酶共价修饰调节:共价调节酶通过其他酶对其多肽链上某些基团进行可逆的共价修饰,使处于活性与非活性的互变状态,从而调节酶活性。 5.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诱导酶:

优选资料 经济地理学导论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地域生产综合体:指能有效利用地区各种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联合化优越性的一定地域的,在结构上相互联系的生产企业的总体。(04)产业结构;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植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 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 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为了统计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07) 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 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03)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 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05) 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呈下降的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 (±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 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当,这时,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1。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 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10) 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第一只雁—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国内生 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增长极模式:工业企业总是选择一些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的地点进行布局与生产,通过产业集聚而形成工商业活动集中的城市,并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地域上表现为增长极模式。(03) 点轴模式:当城市经济实力扩大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将出现向外扩散的趋势,而这种扩散首先是沿着交通线进行的,产业布局便出现以城市(点)和交通线(轴)相联结的产业带。 网络型布局模式:当地区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产业布局轴线经纬交织,则终于形成以城市为结点,产业密集带为脉络的产业布局形态。区域开发;指以一定区域为对象,依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的观点,为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的工作。(06) 区域产业政策:就是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客观判断和区域发展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确定的区域产业发展对策。(08) 主导产业;是指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大与其他产业的关联作用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 基础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为其它部门或提供生产资料或提供其它服务。它保证社会经济活动顺利发展。 产业布局;是社会生产部门在一定空间存在的基本形式,既包括各产业部门在地区的分布,也指产业部门在地域上的安排,部署和组合。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自然条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指人们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自然部分。 政治地理位置:指一国与邻国以及国家集团间的空间关系。 经济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区、原燃料产地、交通设施等的空间关系。其实质是一地理实体在国内外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 地理位置;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距离衰减原理:地理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强度越小。 断裂点:设A,B为两个相邻的商店或市场,相聚D AB,该商店的腹地分界点为X。是关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 Sb/(10)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距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 AX=D AB/1+Sa 农业;是培育动植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包括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自然再生产:指生物有机体通过同它所处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转化而不断生长繁殖的过程。 农业布局;又称农业配置。指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及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地域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并按照人类的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 土地;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铸成的一个独立的自然综合体。 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现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辛克莱模式:都市边缘地带的农民,在期待土地转为都市土地利用和随时准备抛售的心理下,在农场投入的资金与劳务较少,都市边缘带的农业景观形态呈现与杜能模式相反的现象,愈近都市,农业土地利用率也就越低,空置的农地愈多,农业生产经营也愈粗放。(08) 农业地域结构;指一定地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08)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03) 农业地域专业化: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根据其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和优势,为适应市场需要,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有商品意义的农产品。(09) 农业商品基地:指大量,稳定地为国家提供某种商品农产品的集中产区。

绪论 水文学:研究地球上水的科学就是水文学(Hydrology)。具体来说,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和变化规律,以及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各种不同的水体是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水文循环是水文学的核心内容; 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是现代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水文学体系 基础学科:研究的水体对象划分:(河流水文学、湖泊水文学、沼泽水文学、冰川水文学、地下水文学等) 应用学科:工程水文学、农业水文学、土壤水文学、森林水文学、城市水文学 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 (1)水文循环永无止境 (2)水文现象的周期性和随机性 (3)水文现象区域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第一章 水文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3个阶段和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5个环节。 水文循环概念: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等作用下,以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等方式进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水循环类型: 海陆间水循环:是指从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后,其中一部分蒸发到空中,另一部分经过地表和地下径流又流到海洋,这种海陆间的水循环又称大循环。 海洋小循环:海上内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份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的过程。 陆地小循环:是指陆面水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在高空冷凝形成降水,仍落到陆地上,从而完成的水的循环过程。(可以再分为大陆外流区小 循环和内流区小循环)

水文循环的作用与效应:表层结构、气候、地表形态、生态、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土壤蒸发:土壤蒸发是发生在土壤孔隙中的水的蒸发现象,它与水面蒸发相比较,不仅蒸发面的性质不同,更重要的是供水条件的差异。 土壤蒸发是土壤失去水分的干化过程,据土壤供水条件差别及蒸发率的变化,分三个阶段:(1)定常蒸发率阶段 (2)蒸发率下降阶段 (3)蒸发率微弱阶段 形象因素:土壤孔隙性、地下水位、温度梯度等 水汽输送(我国水汽输送4个通道) 降水四要素:降水(总)量、降水历时与降水时间、降水强度、降水面积。 降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下垫面条件等 下垫面条件的影响: 地形:坡向与降水(迎风坡多雨)、高度与降水(地形的抬升增雨并非无限制的,当气流被抬升到一定的高度后,雨量达最大值。此后雨量就不再随地表高程的增加而继续增大,甚至反而减小。) 下渗 下渗动力:地表水沿岩土空隙下渗是在重力、分子力和毛管力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根据下渗过程作用力组合变化及运动特征可分成三个阶段: ①渗润阶段 ②渗漏阶段 ③渗透阶段 径流 据径流过程及途径不同,可将径流分为三种,即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及壤中流。 流域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表现 径流成分分配:它主要是在水分垂直运行中,通过下垫面而发生的,将降水分配成为不同的径流成分。有拦截、填洼、下渗 径流时程分配:它是通过水分侧向运行而体现出来的。形成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

精心整理 第一课 随机试验:可重复进行;试验结果不止一个且无法事先断定;但所有可能结果是可知的。每一种结果称为一个随机事件。 随机现象:自然界中的客观现象,当人们观测它时,所得结果不能预先确定,而仅仅是多种可能结果之一 随机试验: 基本事件: 必然事件:肯定会出现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 组成 相容: 不相容: 第二课 概率: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机率或可能性,是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同时,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一般以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主观概率:与主观臆测不同,这种相信的程度虽是种主观的,但又是根据经验、各方面知识,对客观情况进行分析、推理、综合判断而作出的

第三课 条件概率:设事件A和B是随机试验Ω中的两个事件,则A事件发生的前提下,B事件发生的概率 主观概率:主观概率估计是贝叶斯决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不完全情报下,用主观估计,再利用期望和概率修做出最优决策,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贝努里(伯努利)概率模型:每次试验只有A事件发生和不发生两种结果,独立地做了n次重复试验。在n次试验中A出现 其中p为每次试验中A 随机变量:设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为。是定义在样本空间上的实值单值函数,则称为随机变量为随机变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 即,期望通常与每一个样本结果都不相等 大数定理:是——叙述随机变量序列的前一些项的算术平均值,在某种条件下收敛到这些项的算术平均值,在某种条件下收敛到这些项的均值(期望)的算术平均值——的定理 总的来说,关于大量随机现象的平均结果稳定性的定理,统称大数定理 第六课

中心极限定理:概率论中讨论随机变量序列部分和分布渐近于正态分布的一类定理 第七课 总体:总体是我们所研究对象的所有个体之和;而样本是从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若总体中个体数目有限,则称为有限总体,否则为无限总体 总体本质上可以看作是某种数量指标的集合 第八课 点估计: 极大似然法: 个给定样本的可能性最大 点估计: 区间估计 弃真错误:原假设本来是正确的,但由于ɑ取值过大,导致结果落在小概率内,拒绝了它,称弃真错误 取伪错误:原假设本来是错误的,但由于ɑ取值较小,反而接受了它,称取伪错误点估计:直接以样本统计量作为相应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缺陷是没法给出估计的可靠性,也没法说出点估计值与总体参数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版》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 2.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主要是从事物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他们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相互冲突和相互斗争。事物内部的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拓展: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必须在矛盾的对立性中把握同一性,在矛盾的同一性中把握对立性。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对立和同一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相互联系,不能分离。没有对立就没有同一,同样,没有同一也就没有对立。对立和同一作为两种相反的属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事物就不成其为事物。同一之所以不能脱离对立而存在,这是因为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差别和对立中的同一;对立之所以不能脱离同一而存在,这是因为对立是统一体内的对立,如果对立面之间没有了联系,毫不相干,也就谈不上对立。脱离对立的同一是绝对的同一,脱离同一的对立是绝对的对立,这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 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由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结合,不仅是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本质联系,而且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工作总结的名词解释 1、基本简介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还可以作为先进经验而被上级推广,为其他单位所汲取、借鉴,从而推动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 书写工作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可以夹叙夹议说。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无论谈成绩或是谈存在问题,都不需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对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如谈成绩要写清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如何,经验是什么;谈存在问题,要写清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性质是什么,教训是什么。这样的总结,才能对前一段的工作有所反思,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主要内容 工作总结的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 基本情况 这是对自身情况和形势背景的简略介绍。自身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基本建制、人员数量、主要工作任务等;形势背景则包括国内外形势、有关政策、指导思想等。 成绩和做法 工作取得了哪些主要成绩,采取了哪些方法、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等,这些都是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较多事实和数据。 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今后打算

名词解释—传统方法学部分 软件工程: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并结合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先进的技术方法,荆棘高效地开发和维护软件的一门工程学科。 软件过程:软件过程是指软件开发人员为了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所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软件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至最后被废弃要经历的漫长时期。软件危机:是指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结构化分析: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获取的方法,适合于数据处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实体—联系图:描述系统所有数据对象的组成和属性及数据对象关系的图形语言。 数据字典:由数据条目组成,数据字典描述、组织和管理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等数据元素。 结构化设计:基于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将数据流图转换为软件结构。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 逐步求精: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设计策略,是人类解决复杂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技术。是为了能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而尽量推迟考虑问题的细节。 信息隐蔽:在设计中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的所包含的信息,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耦合:也成模块之间的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度量。 模块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其耦合程度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就越差。 内聚:也成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是一个模块内部个元素之间彼此结合紧密程度的度量。 作用域:是指受该模块内的一个判断影响的所有模块的集合。 控制域:指模块本身以及其所有直接或间接从属于它的模块集合。 扇出:指一个模块直接调用模块的数目。 扇入:指有多少个上级模块直接调用它。 模块独立性:每个模块独立完成一个相对对立的特定子功能,并且和其他模块之间的关系很简单。 结构化程序设计:如果一个程序代码块仅仅通过顺序、选择、循环着三个基本控制结构进行连接,并且每个代码块只有一个入口和出口,则称这个程序是结构化程序设计。软件:能完成预定功能、性能,并对相应数据进行加工的程序和描述数据及其操作的文档。--------------------------------------------------------------------------------------------------------------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它依赖于对程序内部结构的严密检验,针对特定条件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它是一种从用户观点出发的测试。用这种方法进行测试时,把被测程序当做一个黑盒,不考虑内部结构和特性,测试者指考虑程序输入输出和程 序功能,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来设计测试用例,推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通常被 用来验证软件功能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单元测试:将每个模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来测试,用详细设计描述做指南,对重要的执行通路进行测试,以便发现模块内部的错误,发现编码和详细设计的错误。 集成测试:按照概要设计的要求组装独立模块称为子系统或系统,同时经过测试来发现接口错误的一种系统化的技术。

班级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20分) 1、水文循环:指的是水从陆地表面或海洋表面蒸发,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汇集成雨重新降落到地面或海洋表面,一部分水参与径流汇入河流海洋,另一部分水再次蒸发,循环以上过程。这个循环过程叫做水文循环。 2、流域:河流接受补给的区域成为一条河流的流域,流域的面积就是集水线所包含的汇水面积。 3、水位:江河湖海及水库等水体在某一点的水面到标准基面的高程为这一点的水位。 4、重现期:某一水文现象重复出现一次的时间,也成多长时间一遇。 5、设计洪水:指的是某一设计频率的洪峰,洪量及洪水过程线。 二、填空:(32分) 1、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mm,多年平均蒸发流量为800 mm,问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400 mm,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33 。 2、某水尺零点高程为21.236,水尺读数为0.32 m,则水位21,556m 。 3、垂线测点流速V0.2=2.1 m/s,则垂直线平均流速V= m/s 4、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实际出现了m 次,其比值m/n叫做事件A 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当试验次数n充分大时,则m/n可作概率近似值。 5、P=10%,相应设计年径流量Q P=800m3/s,它表示年径流量Q 大于800m3/s的丰水年,平均10 年一遇。 6、推求水文设计值时,水文资料都要进行可靠性、一致性和还原性、 代表性三性审查。 7、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主要有折减系数法和定点定面法推求设计面暴雨量。 8、某工程量设计洪水的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它意味当地每年都存在着超 过设计流量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1/100 ,这项工程每年的失事概

第二章氨基酸 1、构型(configuration)一个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这种排列不经过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是不会改变的。构型的改变往往使分子的光学活性发生变化。 2、构象(conformation)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的空间排布。一种构象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构象改变不会改变分子的光学活性。 3、旋光异构:两个异构化合物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但因其异构现象而使偏振光的旋转方向不同的现象。 4、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使分子处于兼性分子状态,在电场中不迁移(分子的净电荷为零)的pH值。 第三章蛋白质的结构 1、肽(peptides)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2、肽键(peptide bond)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缩合,除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酰胺键。 3、肽平面:肽链主链上的肽键因具有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使连接在肽键上的6个原子共处的同一平面。 4、蛋白质一级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指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5、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肽链中的主链借助氢键,有规则的卷曲折叠成沿一维方向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构象。 6、超二级结构: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螺旋、折叠、转角)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称为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折叠花式(folding motif)或折叠单位(folding unit) 7、结构域:在较大的球状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往往形成几个紧密的相对独立的球状实体,彼此分开,以松散的肽链相连,此球状实体就是结构域 8、蛋白质三级结构:指一条多肽链在二级结构或者超二级结构甚至结构域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依靠共价键的维系固定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成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9、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对蛋白质分子的二、三级结构而言,只涉及一条多肽链卷曲而成的蛋白质。在体内有许多蛋白质分子含有二条或多条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其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亚基与亚基之间呈特定的三维空间排布,并以非共价键相连接。这种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为四级结构。由一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没有四级结构。 10、蛋白质三维结构 11、氢键:氢原子与电负性的原子X共价结合时,共用的电子对强烈地偏向X的一边,使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能再与另一个电负性高而半径较小的原子Y结合,形成的X—H┅Y 型的键。 12、疏水作用力:分子中存在非极性基团(例如烃基)时,和水分子(广义地说和任何极性分子或分子中的极性基团)间存在相互排斥的作用,这种排斥作用称为疏水力。 13、Sanger测序 14、Edman降解测序:从多肽链游离的N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N末端氨基酸残基被苯异硫氰酸酯修饰,然后从多肽链上切下修饰的残基,再经层析鉴定,余下的多肽链(少了一个残基)被回收再进行下一轮降解循环。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总结

作者: 日期:

克鲁格曼三角特里芬难题时间不一致性对储备的冲销贬值的现金余额效应 J-曲线效应 经常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 综合差额 基本差额国际收支国际投资头寸交易者原则弹性论 马歇尔勒纳条件 J曲线效应 吸收论 贬值的效应:闲置资源效应 贸易条件效应 J资源配置效应 ]现金余额效应 收入再分配效应 货币幻觉效应 货币论 结构论 国际收支失衡(6)「偶发性失衡周期性失衡 J结构性失衡 j货币性失衡收入性失 衡 冲击性失衡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向金本位下: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1)固定汇率: 利率效应 J 收入效应 相对价格效应 ②纸币本位下 2)浮动汇率:相对价格效应(贬值)

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选择 ①融资(financing) 『②支出减少政策;财政、货币政策。 调整(Adjustment) V 「③贬值或贸易政策:提高外币价格T M X f .支出转换政策Y -④外汇管制和进口配额、出口补贴等: 直接限制进口数量,鼓励出口。硬通货 外汇 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 套算汇率(交叉汇率) 三角套汇 贸易加权汇率(有效汇率)升值、贬值 法定升值、法定贬值 掉期率 严按干预程度:屮由浮动(清洁浮动)管理浮动(肮脏浮动)浮动汇率制度y ②按浮动形式不同「单独浮动 Y钉住浮动 I联合浮动 汇率高估 汇率低估四. 购买力平价理论 真实汇率 有效汇率 真实的有效汇率 利率平价说 无抛补利率平价说 有抛补利率平价说 国际费雪方程式(真实利率平价) 国际收支说 国际借贷说 资产市场说

汇率的货币论 弹性价格货币论 粘性价格货币论(汇率超调模型)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一价定律 五、 外汇管制〔①含义 ②作用:1)调整对外贸易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S 2)限制资本外逃,改善国际收支 3)稳定汇率从,保持国内物价稳定 I③分类:直接管制方法 间接管制方法 ④方式:1)实行本币定值过高的汇率管制 2)复汇率制 3)许可证制 4)进口存款预交制 5)对销贸易 ⑤负面影响:1 )宏观:贸易矛盾和摩擦 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外汇供求平衡难以实现均衡发展不利于输入国外 资本 2)微观:使进出口贸易手续多,成本大 可能引起逃汇、套汇、走私以及外汇黑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①假设 ②浮动汇率下政策效应,)货币政策 J “ 2)财政政策 4)贸易政策 I ③固定汇率下政策效应1 )货币政策T三元悖论(克 鲁格曼三角)Y 2)财政政策 ?)贸易政策 4)汇率政策外汇平准基金国际储备(①概念: ②构成:货币型黄金 I 外汇储备 ([IMF储备头寸 、特寺别提款权 (「③作用:1)融通国际收支赤字,有助于实现内外均衡 2)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汇率稳定 3)充当对外举债的保证

工程水文学名词解释(1).txt10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1.名词解释: 欧阳家百(2021.03.07) 水循环:水圈中的各种水体通过这种不断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地面和地下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称为水文循环,也称为水循环。 大循环:海洋水面蒸发的水分,有部分随气流被输送到陆地上空,遇冷凝结,以雨、雪等形式到达地表,其中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最终都流归海洋。 小循环:以海洋(大陆)蒸发的水汽,在海洋(大陆)上空成云致雨,直接降落到海洋(大陆),这种局部循环 内陆循环:是指降落到大陆上的水,其中一部分(指外流区域)或全部(指内流区域)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到大陆上,它既包括陆地外流区域的水循环,也包括陆地内流区的水循环 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或湖泊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的总和

水系:地表径流对地表产生侵蚀以后所形成的河槽系统。由干流、各级支流及与河流相通的湖泊、沼泽、水库等组成。 下渗能力:在充分供水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渗入到单位面积土壤中的水量 蒸发: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包气带水:是指埋藏于包气带中的地下水,包气带指岩石空隙未被地下水充满的地带,多为吸着水或薄膜水,而重力水较少。如果下渗水多时,可出现较多的重力水。 土壤水分常数:在一定条件下的土壤特征性含水量。如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毛管破裂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等。 田间持水量:在没有蒸发和蒸腾的条件下以及没有地下水毛管支持力的影响下,土壤含有的最大毛管悬着水。 凋萎系数:经过长期干旱后,作物因吸水不足以补偿蒸腾消耗而发生叶片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为作物能利用水分的下限。 径流深: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上指定断面的径流总量除以该断面以上的流域面积所得的值 径流模数:径流模数是单位流域面积上单位时间所产生的径流量径流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水位:河流或其他水体的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高程。 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横断面的水体体积。 水文遥感:利用遥感技术和资料,探测和获取水文信息、传输水文数据、反演水文过程。 频率:重复次实验中,事件出现的次数与实验总次数的比值

名词解释总结 第五章 DNA 复制 DNA复制(DNA replication):亲代双链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以各单链DNA分子为模板,聚合与自身碱基可以互补配对的游离的dNTP, 合成出两条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DNA 分子的过程。 复制子(Replicon):又称复制单位或复制元;DNA中含有一定复制起点和复制终点的复制单位; 1.3万~90万不等 复制体(Replisome):复制叉处的许多酶和蛋白组成的复合体,协同动作合成DNA。 The multi protein (30±) structure that assembles at replicating fork to undertake synthesis of DNA 。 DNA的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on Replication) 复制过程中各以双螺旋DNA的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其互补链,新生的互补链与母链构成子代DNA分子复制起点(origin):复制开始处DNA分子的特定位置 原核生物(Prokaryote):单复制起点 真核生物(Eukaryote):多复制起点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域,即复制正在发生的位点 复制眼(replication eye):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正在复制的DNA,复制的区域形如一只眼睛 慢停突变(slow-stop mutation) 在37℃下可以正常发动DNA的复制,当转入42℃的培养条件下,由于DNA的延伸由延长基因控制,整个复制过程不会立即停止,只有当完成这一周期的复制后,下一周期的复制启动不能发动 快停突变(fast-stop mutation) 复制延长基因温度敏感型突变体,在37℃和42℃下均可以正常发动DNA的复制,但当转入42℃的培养条件下,由于DNA延长基因的突变,整个复制过程表现立即停止的表型。 θ复制(Theta structure replication) 双链环状DNA的复制眼可以形成一种θ结构,形状像希腊字母θ, D环式复制(Displacement form replication) 线粒体和叶绿体DNA的复制方式,复制起点先是以一条链为模板起始合成DNA的一段序列;两条链的起点并不在同一个点上,由于两条链的起点分开一定距离,所以产生D环复制 共价延伸方式(covalence elongation)或滚环式复制(rolling circle replication) 多为病毒、细菌因子的复制方式, DNApol三种的比较 DNA旋转酶(gyrase)又称拓扑异构酶Ⅱ DNA解旋酶(DNA helicase) DNA解旋酶是利用ATP水解获得的能量来打断氢键,解开双链DNA并在DNA分子上沿一定方向移动的一类酶的总称(又称解链酶)。 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 SSB) 防止DNA单链的链间或链内局部“退火”并保证其完整性与伸展性,使单链DNA处于稳定的状态一类蛋白即SSB与DNA单链相结合,既防止核酸水解酶的作用,又避免解开的单链DNA重新缔合形成双链,从而保持一种伸展状态,以保证复制顺利进行。 在DNA的修复和重组中都有SSB的参与 DNA连接酶(DNA Ligase) DNA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认为DNA的新合成链的走向为3’——5’实际上是由许多5’——3’方向合成的DNA片段连接起来的岗奇片段(Okazaki fragment) DNA合成中首先出现的较短的DNA 片段

名词解释汇总: 1、社会优抚:社会优抚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敬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躯军人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2、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在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帮助的制度。 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4、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即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失业前一定时期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5、致伤:致伤是指职工或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遇不测事故,致使身体器官或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并因此造成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6、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7、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主要是指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这种制度服务的对象主要广大农民,其经费由参加者和所在乡村共同筹集。 8、工伤保险中的“无责任补偿”原则:这主要是考虑到职工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和痛苦,而且会因此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实行“无责任补偿”,即受伤害者不承担任何费用,而给遭受伤害的职工及时的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是工伤保险的首要原则。 9、失业给付:被保险人本人所不能控制的社会或经济因素影响而造成失业时,由保险人给付失业保险金以维持被保险人基本生活水平。 10、“福利国家”:在“混合经济”的条件下,由政府采取大规模行动来强调社会利益,实行国民“从摇篮到坟墓”的门类齐全的社会保险和福利项目,以保障公民在其生存期间能享受到最低生活水准的国家。 11、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原则: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必须坚持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指保证投资本金及时、足额地收回,并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来说,安全原则是根本原则。 12、优待:优待是指从政治上和物质上给予良好的待遇,它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内容。本书中介绍的是广义的优待。广义的优待是指国家、社会、群众三方面对优抚对象广泛的关怀照顾及物质帮助,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物质(资金)优待②优先照顾③帮工代工④包户服务⑤扶持生产⑥走访慰问。 13、职工探亲制度是指国家和单位为解决职工与其分居两地的配偶、父母团聚和减轻其经济上的负担,按照职工工作年限或工龄长短,给予一定的有薪探亲假期、工资补贴和旅费补贴等福利待遇制度。 14、社会救助: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是国家及各种社会群体运用掌握的资金、实物、服务手段,通过一定机构和专业人员,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向无生活来源、丧失工作能力者,以及向生活在“贫困线”或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个人和家庭,向一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不幸事故的遇难者,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以使被救助者能继续生存下去。 15、“基金积累”制:“基金积累”制或称“个人帐户”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在具有劳动能力的时候,从参与经济活动创造的财富中,按法律的要求拿出一部分,为自己将来的退休养

2012年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 《工程水文学》考试大纲 一、理解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原理。 在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任意区域、任一时段进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 化量,这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可列出水量平衡方程。对某一区域,有 I?O=?S 式中:I、O——给定时段内输入、输出该区域的总水量; ?S——时段内区域蓄水量的变化量,可正可负。 二、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三、试述水文学的定义。工程水文学与水文学有何联系?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循环和分布,物理与化学特性,以及水体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包括对生物特别是对人类的影响。 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为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迫切需要,水文工作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量的、深入的试验研究,使水文学发展到工程水文学阶段。 水文计算、水利计算、水文预报(水文分析与计算及水文预报)。 四、何谓年径流?它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是什么? 一年期间通过河流某一断面或流域出口断面的总水量。 径流可以用年径流总量W(m3)、年平均流量Q(m3/s)、年径流深R (mm)及年径流模数M(mm/s·km2)等表示。

五、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哪些?水文循环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 2. 水循:水具有固、液、气三态互相转化的物理特性。 3. 水循:太阳辐射和地球的重力作用。 六、简述水文测站的类型并说明水文测站布设的基本内容。 :基本站和专用站。 2. 布设 建站包括选择测验河段和布设观测断面。 水文测站一般应布设基线、水准点和各种断面,即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测流断面及比降断面。 (1)基本水尺断面上设立基本水尺,用来进行经常地水位观测。 (2)测流断面应与基本水尺断面重合,且与断面平均流向垂直。若不能重合时,已不能相距过远。 (3)浮标测流断面有上、中、下三个断面,一般中断面应与测流仪测流断面重合。上、下断面之间的间距不宜太短,其距离应为断面最大流速的50~80倍。 (4)比降断面设立比降水尺,用来观测河流的水面比降和分析河床的糙率。 七、什么是流域?流域的分水线是什么?简述流域的类型。 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区域称为流域,也就是分水线包围的区域。 邻流域的分界线,称为分水线。 分水线有地面、地下之分。 八、径流的形成过程如何?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是哪三个? 是指降水所形成的,沿着流域地面和地下向河川、湖泊、水库、洼地等流动的水流。 流域内,自降雨开始到水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径流形成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分析,一般把它概括为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两个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