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9.28-2015.10.4会计视野--CPA业务探讨问答汇总

2015.9.28-2015.10.4会计视野--CPA业务探讨问答汇总

2015.9.28-2015.10.4会计视野--CPA业务探讨问答汇总
2015.9.28-2015.10.4会计视野--CPA业务探讨问答汇总

2015.9.28-2015.10.4会计视野--CPA业务探讨问答汇总

问题1:银行理财产品的处理

请问,本人遇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邮银财富?月月升”理财产品,从申购日起工作日均可赎回,这种理财产品还用放到其他流动资产列示吗?如果视同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话,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怎么处理呢?购买时不应该视作投资支付的现金吗?那样现流表勾稽就不正确了啊

回复:建议放在“其他流动资产”中列报。因为理财产品不能同时保本保息,赎回时可收回的金额并不确定,因此不满足“价值变动很小”的条件,不应作为现金等价物。申购和赎回的现金流量均作为投资活动处理。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908-1-1.html

问题2:请教陈版及各位老师,关于内部研发无形资产类别及摊销年限的确认

背景:A企业于2012年1月针对某一课题进行研发,2012年12月研发完成并计入无形资产中,在该课题研发过程中,A企业于2012年10月针对课题中形成的某一方法申请专利,并于2014年12月取得发明专利证书,专利权期限为二十年,自申请日起计算。

企业将上述内部研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发生的开发支出确认为一项非专利技术,摊销年限为十年,摊销开始日为2012年12月,请教陈版及各位老师,上述处理是否正确?关于内部研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应如何确定摊销起始日及摊销年限?对于取得专利证书的部分是否应该按照专利申请日及专利权期限确认摊销起始日及摊销日期?后期取得专利证书时是否需将摊销年限等变更并作为会计估计处理?

回复:可以参考陈版对此帖子的回复。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4993331-1-1.html

一、研发支出资本化需要企业和项目组审慎地作出估计和判断,依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作出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其应用指南和讲解对研究开发支出的资本化/费用化处理给出了五项原则性的判断标准,包括:(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具体运用这些标准时,应根据企业和研发项目的具体情况,对照上述标准进行逐条详细分析,以确定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这涉及到对技术可行性、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以及经济利益的大小、后续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可获得性等多方面的估计和判断,因此主观程度相当高,是公认的高风险会计、审计领域。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在对上述问题作出估计和判断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并注意充分利用相关行业专家(包括独立的行业专家和必要时利用管理层的专家的工作)的工作。

企业在判断某项开发支出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其应用指南和讲解所规定的资本化条件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在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的基础上,对技术可行性、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以及经济利益的大小、后续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可获得性等方面,审慎地作出估计和判断。

如果在对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和考量之后,企业认为已可就该项开发支出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其应用指南和讲解规定的资本化条件获取充分、适

当的证据,则该项支出应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予以资本化。

二、确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思路

此类问题的讨论目的是确定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期间,因此应采用的思路:首先明确截至目前是处于准则规定的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如果已经进入开发阶段的,则进一步讨论确定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分界点;其次,列出研究开发进程中的若干主要节点,再对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九条及其相关应用指南的规定,分析应当以哪一个时点作为资本化的开始时点(即,从哪一个时点开始,可以认为该研发项目已经完全符合了资本化条件)。

三、研发支出资本化更依赖企业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何时进行研发费用资本化关键是对何时进入开发阶段,以及何时开始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因素判断。所以不能仅仅依据一份立项报告就把全部支出予以资本化。如果企业研发项目管理比较混乱或者不够规范,则很难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立项报告并不是唯一的证据,而且立项报告本身的说服力也比较弱(存在有关人员为了促成立项或者取得财政支持资金而夸大经济效益的可能性),必须注意获取其他方面的证据。

对于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时点问题,必要时应当与研发部门的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访谈。实务中,对于何时结束研究阶段进入开发阶段,以及开发支出开始资本化的时点的问题,都是需要研发部门共同参与决定的。另外,该公司是否已经建立了研发项目的流程和管理制度,尤其是把整个研发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内部验收通过的条件,只有上一阶段完成验收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如果有此类制度,则此类制度的规定和实际执行情况的分析可以作为可资本化的开始时点的确定参考。

公司在其自己的研发支出财务管理办法中,如果已对资本化条件作出了一些规定,则项目组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规定是否符合准则要求,并对“将什么时候作为资本化的开始时点”这一点给出明确的答案,并对此给出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予以佐证。

另外,就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开发支出资本化时点的确定问题,我们应当了解行业内的通常做法,必要时可以咨询行业内的专家,以对企业做法的合理性加以佐证。

请项目组关注公司是否已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等相关规定,建立了规范的研究开发项目的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对研究开发项目的流程(关键路径)、每一阶段的任务和目标、每一阶段的开始和完成标志、完成每一阶段后进入下一阶段前应当经过的评审和审批、每一阶段应完成的内部管理文档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如有,可以在测试其实际执行的有效性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制度确定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开发支出资本化时点的确定等提供依据。如果认为以研究开发流程中的某一时间节点作为开发支出资本化时点是合适的,则项目组应当对这一时点已经同时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九条规定的五项条件进行逐条详细分析,得出均已满足的结论,作为认定资本化开始时点的依据。

对于目前是否已经同时满足资本化五项条件的问题,请项目组注意对照无形资产准则应用指南和讲解中对该五项条件的进一步解释,相应修改文字表述,使文字表述能够直接针对准则的应用指南和讲解中的进一步解释中所提出的各项问题,以提高证明力。

四、有关研究开发支出的范围、摊销年限和减值测试

研究开发支出的范围,可借鉴《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的规定确定。可对照该文件的规定,分析授权费是否属于研发费用的范围之内。(请注意,这个文件是关于研发支出财务管理方面的规定,与高新技术认定中的研发支出范围(国科发火[2008]172号、362号文)和所得税法下的加计扣除规定(国税发[2008]116号、财税

[2013]70号)均存在差异,这三套标准是互相独立的,不能互相替代)。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七条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资本化支出的摊销年限,可以看当初项目立项时的内部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结合项目开始后技术的发展确定该技术的使用寿命,并定期复核该项会计估计,必要时进行会计估计变更。公司内的研发、技术等部门对此问题的意见很关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129页,“对于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由于其价值通常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应当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因此,对于尚未完成研发活动的资本化开发支出,应当和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一样,无论是否出现减值迹象,均在每年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资本化研发支出从“研发支出”科目转入无形资产科目的时点是项目研发完成,可供使用时,并不需要以获取专利权、著作权等外部登记为条件。

无形资产开始摊销的时点是该无形资产“可供使用”,一般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十三条规定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判断标准来判断。获取专利证书只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手段,但并不改变该研发成果本身的状态和在正常生产经营中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因此不是将其转为无形资产并开始摊销的恰当标准。一般转为无形资产并开始摊销不应晚于对应产品投入商业化生产时。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883-1-1.html

问题3:请教陈版同一控制合并问题

B、C公司为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D公司为C公司全资子公司,2015年6月30日C公司以D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作价转让D公司给B公司。

假设D公司2014年1月1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2014年净利润300万,2015年1-6月净利润200万,D公司没有分配利润,没有计提盈余公积,则2014年12月31日D公司净资产为1300万,2015年6月30日D公司净资产为1500万。

C公司2015年6月30日处置D公司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1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000

贷:投资收益500

B公司2015年6月30日购买D公司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1500

贷:银行存款1500

在2015年6月30日,若B有足够资本公积,在B公司合并层面,合并抵消分录是否为:

借:实收资本1000

借:未分配利润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500

借:资本公积50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200

贷:未分配利润300

在A公司合并层面,将B公司冲减的资本公积和C公司的投资收益抵消;

那若B公司若没有资本公积,不能恢复D公司2014年的留存收益时候,B公司层面合并抵消分录怎么做?C公司的投资收益怎么抵消?

祝节日快乐!

回复:1、B的合并报表层面,2015年6月末(合并日)的抵销分录可简化为:借:实收资本1000,借:资本公积500,贷:长期股权投资1500。其余就是两公司相应年度的报表中相同项目的简单相加。我的观点一直是确保被合并方留存收益的完整反映,即使可能因此导致合并报表层面资本公积出现负数。

2、A的合并报表层面应完全消除该项合并范围内的内部股权重组的影响,如你所述主要的抵销分录应是借:投资收益500,贷:资本公积500.(此处假设合并报表的编制流程是先编制B的合并报表,然后再与A、C的单体报表进行合并)。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859-1-1.html

问题4:求助陈版主,关于前期差错更正的问题

甲公司20×3年度实现账面净利润15 000万元,其20×3年度财务报表于20×4年2月28日对外报出。该公司20×4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1)甲公司于20×4年3月26日依据法院判决向银行支付连带保证责任赔款7 200万元,并将该事项作为会计差错追溯调整了20×3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上述连带保证责任产生于20×1年。根据甲公司、乙公司及银行三方签订的合同,乙公司向银行借款7 000万元,除以乙公司拥有的一栋房产向银行提供抵押外,甲公司作为连带责任保证人,在乙公司无力偿付借款时承担连带保证责任。20X 3年10月,乙公司无法偿还到期借款。20X 3年12月26日,甲公司、乙公司及银行三方经协商,一致同意以乙公司用于抵押的房产先行拍卖抵偿借款本息。按当时乙公司抵押房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甲公司认为拍卖价款足以支付乙公司所欠银行借款本息7 200万元。为此,甲公司在其20×3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上述连带保证责任进行了说明,但未确认与该事项相关的负债。20×4年3月1日,由于抵押的房产存在产权纠纷,乙公司无法拍卖。为此,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20×4年3月20日,法院判决甲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假定税法规定,企业因债务担保产生的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

【答案】

(1)资料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20×4年3月20日法院判决甲公司承担连带担保责任时,甲公司20×3年度的财务报表已经对外报出,就支付的赔偿款7200万元不能再追溯调整20×3年度的财务报表,应计入发生当期损益。

更正的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7 200

贷:盈余公积72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 480

我对于不能追溯调整十分困惑,前期差错调整就是适用追溯重述法啊。

我认为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200

贷:预计负债72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200

借:盈余公积72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20

但在我看来,这已经是调整分录了,换句话说,甲公司通过上述会计处理将错误更正过了,不需要其他会计分录。

我的处理哪里出了问题,求陈版主解答。

回复:如果导致该房屋无法拍卖抵债的产权纠纷在20X3年末已经存在,但当时未考虑到该因素的,则20X3年末未就此确认预计负债属于会计差错。因该差错发现时20X3年度的财务报表已经批准报出,所以应当在编制20X4年度财务报表时进行前期差错更正处理(视其影响程度确定是否追溯重述前期比较数据),不应简单地将其影响计入20X4年度损益。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857-1-1.html

问题5:请问各位老师:该怎么理解合营安排对共同控制的判断。

准则应用指南讲解对共同控制的判断: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

在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应当按照本准则,首先判断是否由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集体控制该安排,其次再判断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策是否必须经过这些参与方一致同意。

请问各位老师,首先和其次的内容有什么区别吗?还有该安排由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集体控制,但是相关活动的决策不必经过这些参与方一致同意的情况吗?判断共同控制的两个步骤

回复:这两个步骤的判断内容是与“共同控制”的定义中的两个要点相对应的。即首先表明合营各方作为一个整体对该安排具有控制权;其次就合营各方的关系和决策机制而言,是在各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共同作出决策的,任何一个合营方都不能在不征求其他合营方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作出决策。

存在集体控制的各方事实上属于一致行动人关系。但并不是所有一致行动人关系都属于共同控制。一致行动人关系具体又可以根据内部决策机制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各方协商一致、共同决策基础上的一致行动,各方关系平等,这种一致行动关系构成共同控制;另一类是在其中有一个明显的主导者,当一致行动各方不能达成一致时需按该主导者的意见集体行动,这类一致行动不是共同控制,而是该主导者的单独控制,其他一致行动人的存在只是为了增强该主导者的控制力。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849-1-1.html

问题6:判断共同控制的两个步骤

请问各位老师:该怎么理解合营安排对共同控制的判断。

准则应用指南讲解对共同控制的判断: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

在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应当按照本准则,首先判断是否由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集体控制该安排,其次再判断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策是否必须经过这些参与方一致同意。

请问各位老师,首先和其次的内容有什么区别吗?还有该安排由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集体控制,但是相关活动的决策不必经过这些参与方一致同意的情况吗?

回复:这两个步骤的判断内容是与“共同控制”的定义中的两个要点相对应的。即首先表明合营各方作为一个整体对该安排具有控制权;其次就合营各方的关系和决策机制而言,是在各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共同作出决策的,任何一个合营方都不能在不征求其他合营方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作出决策。

存在集体控制的各方事实上属于一致行动人关系。但并不是所有一致行动人关系都属于共同控制。一致行动人关系具体又可以根据内部决策机制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在各方协商一致、共同决策基础上的一致行动,各方关系平等,这种一致行动关系构成共同控制;另一类是在其中有一个明显的主导者,当一致行动各方不能达成一致时需按该主导者的意见集体行动,这类一致行动不是共同控制,而是该主导者的单独控制,其他一致行动人的存在只是为了增强该主导者的控制力。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849-1-1.html

问题7:多次交易实现合并的问题,陈版,求助

看了不少关于这个问题的·帖子,问题是:

1、在多次交易实现合并时,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控制、成本法“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和其他综合收益到底转不转。

2、在多次交易实现合并时,由”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为”控制、成本法“时,期间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资本公积到底转不转出。

目前我看到的资料内容如下:

a、东奥《轻一》:

同一控制权益法的其他综合收益暂不转,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利润分配外的权益变动(其他资本公积)不转;

非同一控制权益法的其他综合收益不转,其他资本公积不转;

可供出售在购买日的公允和账面差额、累积其他综合收益因为已经在个别报表转入损益,所以合并报表不需处理。

b、本论坛的师兄henry204618 整理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修订)

里面提及:

金融工具模式→成本法非同一控制个别报表转换日结转计入当期损益合并报表转换日结转计入当期损益

权益法→成本法非同一控制个别报表转换日不结转,实际处置股权时结转合并报表与被投资方对该类其他综合收益处理原则一致,于转换日进行处理。

所以说,我真的糊涂了

回复: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修订)》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个别报表层面对权益法核算期间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暂不结转,到后续处置股权时再做处理。除此之外,henry204618版主的其他意见是恰当的。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803-1-1.html

问题8:合营(或联营)企业也可以列示在投资者财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本期

深圳市腾邦国际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2014年与深圳市前海梧桐并购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深圳市腾邦梧桐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腾邦国际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深圳市腾邦梧桐投资有限公司49%的股份,深圳市腾邦国际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把深圳市腾邦梧桐投资有限公司视为合营(或联营)企业并且采用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来核算的。可是,我又看了看《深圳市腾邦国际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年度报告全文》,在这项报告中,我发现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本期支付的取得子公司的现金净额”项下出现了“深圳市腾邦梧桐投资有限公司”这一项。可是深圳市腾邦梧桐投资有限公司是深圳市腾邦国际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营(或联营)企业呀?好像只有子公司才可以列示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本期支付的取得子公司的现金净额”项下吧?深圳市腾邦国际商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投资者,深圳市腾邦梧桐投资有限公司是合营(或联营)企业、又不是子公司,深圳市腾邦梧桐投资有限公司怎么会出现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本期支付的取得子公司的现金净额”项下呢?

合营(或联营)企业也可以列示在投资者财务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本期支付的取得子公司的现金净额”项下吗?为什么?谢谢。

回复:应不可以。具体到你说的具体案例,建议进一步阅读年报以确定这样列报有无特殊的理由或依据。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787-1-1.html

问题9:研发费用资本化问题—求陈版

某汽车生产企业研发新款车型,新款车型上市前要通过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方能批量生产上市销售,该新款车型研发过程要发生相关人工费、材料费及其他制造费用等,最终形成样车,申请工信部的公告,该过程最终该如何确认无形资产?公司目前将从立项开始发生的成本费用通过“开发成本”归集,在样车公告后,是否应将样车的成本单独剥离作为其库存商品,而其他涉及申请公告的费用才能最终作为无形资产?不过,这样的话,样车的直接成本过高,又要该样车的可收回金额问题,到底该如何确认呢?

回复:1、研发支出的资本化/费用化问题应根据无形资产准则相关规定处理,这其中规范化的研发流程将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见后附)。

2、样车如能够对外销售的,应按预计可变现净值转为“其他流动资产”并相应冲减开发支出,不是按成本。后续实际变现净值与其他流动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营业外收支。

一、研发支出资本化需要企业和项目组审慎地作出估计和判断,依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作出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其应用指南和讲解对研究开发支出的资本化/费用化处理给出了五项原则性的判断标准,包括:(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具体运用这些标准时,应根据企业和研发项目的具体情况,对照上述标准进行逐条详细分析,以确定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这涉及到对技术可行性、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以及经济利益的大小、后续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可获得性等多方面的估计和判断,因此主观程度相当高,是公认的高风险会计、审计领域。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在对上述问题作出估计和判断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并注意充分利用相关行业专家(包括独立的行业专家和必要时利用管理层的专家的工作)的工作。

企业在判断某项开发支出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其应用指南和讲解所规定的资本化条件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在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的基础上,对技术可行性、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以及经济利益的大小、后续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可获得性等方面,审慎地作出估计和判断。

如果在对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和考量之后,企业认为已可就该项开发支出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其应用指南和讲解规定的资本化条件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则该项支出应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予以资本化。

二、确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思路

此类问题的讨论目的是确定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期间,因此应采用的思路:首先明确截至目前是处于准则规定的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如果已经进入开发阶段的,则进一步讨论确定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分界点;其次,列出研究开发进程中的若干主要节点,再对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九条及其相关应用指南的规定,分析应当以哪一个时点作为资本化的开始时点(即,从哪一个时点开始,可以认为该研发项目已经完全符合了资本化条件)。

三、研发支出资本化更依赖企业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何时进行研发费用资本化关键是对何时进入开发阶段,以及何时开始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因素判断。所以不能仅仅依据一份立项报告就把全部支出予以资本化。如果企业研发项目管理比较混乱或者不够规范,则很难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立项报告并不是唯一的证据,而且立项报告本身的说服力也比较弱(存在有关人员为了促成立项或者取得财政支持资金而夸大经济效益的可能性),必须注意获取其他方面的证据。

对于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时点问题,必要时应当与研发部门的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访谈。实务中,对于何时结束研究阶段进入开发阶段,以及开发支出开始资本化的时点的问题,都是需要研发部门共同参与决定的。另外,该公司是否已经建立了研发项目的流程和管理制度,尤其是把整个研发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内部验收通过的条件,只有上一阶段完成验收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如果有此类制度,则此类制度的规定和实际执行情况的分析可以作为可资本化的开始时点的确定参考。

公司在其自己的研发支出财务管理办法中,如果已对资本化条件作出了一些规定,则项目组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规定是否符合准则要求,并对“将什么时候作为资本化的开始时点”这一点给出明确的答案,并对此给出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予以佐证。

另外,就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开发支出资本化时点的确定问题,我们应当了解行业内的通常做法,必要时可以咨询行业内的专家,以对企业做法的合理性加以佐证。

请项目组关注公司是否已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等相关规定,建立了规范的研究开发项目的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对研究开发项目的流程(关键路径)、每一阶段的任务和目标、每一阶段的开始和完成标志、完成每一阶段后进入下一阶段前应当经过的评审和审批、每一阶段应完成的内部管理文档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如有,可以在测试其实际执行的有效性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制度确定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开发支出资本化时点的确定等提供依据。如果认为以研究开发流程中的某一时间节点作为开发支出资本化时点是合适的,则项目组应当对这一时点已经同时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九条规定的五项条件进行逐条详细分析,得出均已满足的结论,作为认定资本化开始时点的依据。

对于目前是否已经同时满足资本化五项条件的问题,请项目组注意对照无形资产准则应用指南和讲解中对该五项条件的进一步解释,相应修改文字表述,使文字表述能够直接针对准则的应用指南和讲解中的进一步解释中所提出的各项问题,以提高证明力。

四、有关研究开发支出的范围、摊销年限和减值测试

研究开发支出的范围,可借鉴《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的规定确定。可对照该文件的规定,分析授权费是否属于研发费用的范围之内。(请注意,这个文件是关于研发支出财务管理方面的规定,与高新技术认定中的研发支出范围(国科发火[2008]172号、362号文)和所得税法下的加计扣除规定(国税发[2008]116号、财税[2013]70号)均存在差异,这三套标准是互相独立的,不能互相替代)。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七条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资本化支出的摊销年限,可以看当初项目立项时的内部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结合项目开始后技术的发展确定该技术的使用寿命,并定期复核该项会计估计,必要时进行会计估计变更。公司内的研发、技术等部门对此问题的意见很关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129页,“对于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由于其价值通常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应当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因此,对于尚未完成研发活动的资本化开发支出,应当和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一样,无论是否出现减值迹象,均在每年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725-1-1.html

问题10:求陈老师解答,关于南北车合并是否是同一控制企业合并的问题

老师你好,关于北车和南车合并为中车这个案例。两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国资委,并且这次主导合并的是国务院。但是具体的合并方案和计划国资委没有参与其中(在年报中没找到相关材料)那这个是属于同一控制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呢?非常感谢老师解答。

回复:此次南北车合并为中车,是按同一控制下合并处理的。备考合并报表附注的“编制基础”中对此披露为:

本次交易系国家进行行业重组改革而触发的同一行业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因此基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为本公司和中国北车的企业合并实质上是在国家同一控制下因行业重组而进行的企业合并,相应中国北车的资产及负债按其账面价值并入本公司的备考合并财务报表中。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782-1-1.html

问题11:各个上市公司通常都会在哪里披露各自对并购基金的账务处理呢?

我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刚工作不久。现在部门经理让我在网上查找一下都有哪些上市公司成立了并购基金、这些并购基金的账务处理是怎样的(例如浮盈、浮亏是怎么处理的等等),然后再让我把这些资料统计成一份Word文档。

我在巨潮网上查找了一下,我只查到了都有哪些上市公司成立过并购基金,但是我在相关的审计报告、年度报告中并没有找到对账务处理的详细介绍,只是在报告的表格中看到了最终的会计科目(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等)和数字。那么部门经理让我统计资料、统计各个并购基金的账务处理,我就只统计最终的结果吗?不用统计账务处理的过程吗?

各个上市公司通常都会在哪里披露各自对并购基金的账务处理呢?部门经理让我统计各个并购基金的账务处理,我该去哪找这些资料呀?审计报告、年度报告当中好像也没有吧?谢谢。

回复:一般可能在金融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中核算。因此首先请查找金融工具和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政策。

具体项目的附注披露可以在以下项目中查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等(此类并购基金属于结构化主体,按41号准则规定是有特殊的信息披露要求的)。

将并购基金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有:楚天高速——武汉天风睿信资本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备注:合伙

将并购基金作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核算的有:爱尔眼科——北京华泰瑞联并购基金;——备注:合伙

将并购基金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有:新兴铸管——重庆宸西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合营

且不论以上上市公司投资并购基金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单就会计业务来说,上市公司投资并购基金会计处理是依据投资并购基金经济业务实质来做出判断,进行会计处理的。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713-1-1.html

问题12:关于其他表决权持有人的合同安排

请教各位在判断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时,关于其他表决权持有人的合同安排,实务当中该怎么操作呢?人家也没义务披露和提供这个信息吧,谢谢

回复:这类信息的获取确实难度较大。可以考虑以下途径:检查协议、合同、章程;查阅公开信息;查阅工商部门的企业登记信息公示数据库以检查其他股东之间的关联方关系;获取管理层声明;向其他股东函证(但预计回函率较低);观察表决过程中其他股东的实际表决行为,从异常行为入手进行进一步核查;等等。但无法保证完全获得相关的信息,只能是相对的合理保证甚至有限保证。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719-1-1.html

问题13:企业委派2名员工为客户提供后续服务,每月补贴直接发给员工个人,企业是否确认收入

A集团下有一全资子公司,为P2P平台,提供融资服务,集团为借款人提供融入资金和投后咨询管理服务,在咨询服务合同中约定提供咨询服务按筹集金额的月利率乘以借款期限计算,

还约定委派一名副总经理和一名财务人员提供投后资金管理服务,由委派的员工和借款人公司人员共同管理借款人的公章、财务专用章,使用该笔借款资金需经A公司委派的副总经理签字,每月借款人直接给该2名员工补贴3万,该补贴金额直接给公司委派员工,公司没有收到这笔钱,请问这3万A集团是否应确认收入,缴纳增值税等相关税金?对于该事项,CPA 应关注哪些问题?谢谢!

回复:此问题的关键是:在会计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职工”的定义和判断标准,这两人应作为哪一方的“职工”。如果属于该子公司的“职工”,则虽然这些补贴没有经过该子公司直接支付给其个人,也应当确认为该子公司的收入和成本;如果属于借款方的“职工”,则该子公司账面上无需体现。

具体可参考即将发布的《瑞华研究2015》中的以下问题解答:

问题1-4-2(企业对劳务派遣人员薪酬的核算和列报)

问题:

对于企业与劳务公司签订的保洁、绿化等长期劳务合同或类似的劳务合同,相关劳务支出是否作为职工薪酬支出?

解答: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年修订)》第三条规定:“本准则所称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年修订)〉应用指南》:

“三、关于职工和职工薪酬的定义

(一)职工的定义

本准则所称的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具体而言,本准则所称的职工至少应当包括:

1.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按照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本准则中的职工首先应当包括这部分人员,即与企业订立了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

2.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部分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设立董事、监事,或者董事会、监事会的,如所聘请的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等,虽然没有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属于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属于本准则所称的职工。

3.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这些劳务用工人员属于本准则所称的职工。”

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实质上符合“职工”定义的劳务派遣人员的相关费用属于职工薪酬规范范围,在2006版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下已有此规定,并不是本次(2014年)职工薪酬准则修订后引入的新规定。

因此,对于外派劳务人员相关费用,企业应根据是否具备对这些劳务人员的工作分配、业绩考核和报酬决定、奖惩、辞退等实质性的管理权力,这些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与本企业正式职工是否存在实质性差异等因素,分析这些劳务人员在经济实质上是否属于《企业会计准

则第9号——职工薪酬》所定义的“职工”。如果属于“职工”的,则其报酬(扣除可以明确识别和确定的工具使用费、劳务派遣机构管理费等不属于劳动报酬的部分)属于职工薪酬的范畴,作为短期职工薪酬进行核算。但是即使这些人在会计意义上属于本企业的“职工”,其相关薪酬费用也是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单独设置“劳务派遣人员费用”或类似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不纳入工资总额统计,不作为计提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基数。但在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方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15号)第一条规定,“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

就本案例中提到的“企业与劳务公司签订的保洁、绿化等长期劳务合同或类似的劳务合同”而言,可以根据合同条款的约定来判断所涉及的劳务人员是否为公司的“职工”,其核心关注点是:劳务公司是否需就被派遣人员向本企业提供的劳务,对本企业直接承担责任。例如,如果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应提供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但没有对所需人数、劳务人员个人薪资水平等与劳务人员个人直接相关的问题作出约定,而是由服务公司根据合同中对其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自行作出决定的,则这种情况下的劳务人员管理权限很可能是在服务公司,相应地这些劳务人员不是本企业的“职工”。反之,如果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人数、个人资质要求、个人薪酬水平、对个人的业绩考核要求等与劳务人员个人直接相关的事项,但没有约定服务公司直接对所提供的保洁、绿化等劳务承担责任,则这些劳务人员应认定为本企业的“职工”的可能性较大。

站在劳务公司(劳务派遣服务机构)的角度,上述问题还会对其对于劳务人员费用的核算应采用“总额法”还是“净额法”的判断产生影响。如果经分析认为这些劳务人员是本劳务公司的“职工”,则其相关费用在本劳务公司账上应采用“总额法”核算,即把向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款项确认为营业收入,将劳务人员相关费用确认为营业成本。反之,如果这些劳务人员应属于用工单位的“职工”,而不是本劳务公司的“职工”,则其相关费用在本劳务公司账上采用“净额法”核算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追问:谢谢陈版主!委派的2两名员工是集团A公司的员工,且集团也有支付给投后管理员工每月基本工资,补贴每月由客户直接支付,如果是这样,每月补贴的3万,集团A公司是不是应该将这3万确认收入(提供咨询管理服务)和成本?(2)另企业把所有员工的工资都计入管理费用-工资中,是否应该将这些投后管理人员工资调整至营业成本科目?(3)企业提供咨询管理服务缴纳增值税,是不是对于这3万也是应缴纳增值税和附加税?(4)因为这3万是客户直接支付给A集团公司员工的,A集团没有任何的资金流转过程和记录,对于我们审计,是否应该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如果对方是支付现金给这2名员工,该如果获取审计证据?(5)这两名员工是集团A公司的员工,A公司具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集团A公司只是按支付的基本工资申报个税,对于客户支付的补贴,集团A公司都不管,请问A公司是否面临没有尽到代扣代缴义务的风险?

回复:1、是。A集团应将客户直接支付给派驻人员的补贴计入其收入和成本。

2、这些投后管理人员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直接赚取收入的活动,其工资应调整至营业成本科目,与收入配比。

3、我理解此处税务处理和会计处理的原则应一致。

4、应当向客户函证(包括协议条款和款项直接支付情况)、查看A集团与客户的服务合同中对派驻人员待遇的约定、查阅个人所得税扣缴凭证等。

5、涉及从两处取得工资薪金收入的问题,A公司应就其直接支付的基本工资履行扣缴义务,同时个人由年度申报的义务。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628-1-1.html

问题14:专项应付款的利息问题

收到一笔政府拨付专项应付款,发文明确规定在9月30日前若项目未能批复,该笔款项将计息收回。

请教各位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在9月30日前产生的利息都计入专项应付款-该明细项目科目下,之后的利息确认为利息收入计入利润表;还是以项目批复时间为准,比如8月21日拿到项目批复,8月21日前的利息计入专项应付款,之后的确认利息收入???

回复:应当是后者。因为在项目获得批复以后,导致该专项应付款可能被收回的因素已经消失(请自行核对还有无其他可能导致被收回的因素),政府对自该日起产生的利息不再有索回的要求权,利息收入可以作为净资产的增加,所以可以计入损益。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626-1-1.html

问题15:权益法下被投资公司出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我公司持有一家公司30%的股权按照权益法核算,14年,年末因为被投资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500万,我们确认了150万的其他综合收益,15年他们出售了全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为600万。请问我们是否需要将上年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结转至损益?

回复:该公司自身报表上会将已实现的其他综合收益重分类至损益的。你公司在权益法核算中按比例确认在其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中所占份额即可。单就该交易而言,会导致本年度其他综合收益出现负数,相应地权益法核算的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份额也是负数。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567-1-1.html

问题16:请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成本计量还是按公允价值计量?

请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未被划分为其他类的金融资产。这类资产中,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按成本进行计量。

这出自哪里?

回复:《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八条、第三十二条。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556-1-1.html

问题17:关联交易价格不公允如何纳税

请教陈版及各位老师:

A公司正上新三板,涉及一笔业务,7月份母公司B将市价800万元的存货以200万元卖给A公司,A公司以200万元入账。现通过沟通,企业同意调整,借:存货600 贷:资本公积600 。同时,应该借:资本公积600*25% 贷:应交税费600*25%(账面

价值与计税基础均为600),还是贷:递延所得税负债600?*25%。

回复:建议参考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的第二条处理:凡合同、协议约定作为资本金(包括资本公积)且在会计上已做实际处理的,不计入企业的收入总额,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企业接收股东划入资产,凡作为收入处理的,应按公允价值计入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按公允价值确定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

因此,个人理解这部分资本公积可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没有税务影响。如果被税务机关认定为不适用该条,则需要在当期立即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此时的贷方科目应当是应交税费而不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建议将此问题向税务专业人士再次确认。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553-1-1.html

问题18:关于这个处理的文件,在哪个网站上能找到?网址是什么?

合并日在上半月完成,可以上月末数据纳入合并报表。反之,可以当月末数据纳入合并报表。此做法在当年合并准则修订调研时有此说。

关于这个处理的文件,在哪个网站上能找到?网址是什么?谢谢。

回复:没有正式文件,约定俗成的做法而已。但尽管如此,如果在月初至合并日(或合并日至月末)期间发生了重大、偶发性的损益,还是要注意剔除其影响的。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518-1-1.html

问题19:非经常损益问题

请问版主,假设甲2014年12月同一控制下合并乙,甲2014年10月与乙发生正常营业交易,其中的未实现利润200万,在甲年末合并时抵销未实现利润200万,在算甲合并报表2014年非经常损益时,在甲同一控制下合并乙之前,乙的净利润是非经常损益,那么在甲合并乙之前发生的交易产生的利润200万是否算经常性损益,在扣非之后的净利润中加回。个人觉得不应该加回,因为合并报表的净利润已经不含该利润。请老师解惑!

回复:还是要区分该内部交易是顺流交易还是逆流交易。如果是顺流交易,且截至合并日乙尚未将所涉及的存货对外出售,则被抵销的内部交易损益是确认在甲公司的,不影响乙公司的损益,在计算非经常性损益时就不需要扣除此项;反之,如果是逆流交易,则应扣除。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492-1-1.html

问题20:实物返利会计处理

小弟想请教一个问题:公司和客户签订销售补充协议,当一年的销售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给予一定金额的返利,该返利以实物返利的形式在第二年第一季度给到客户。

如果客户满足了条件,公司要给这个客户20吨的货物作为实物返利。返利给客户的时候,公司开具专用发票,确认收入,并确认成本,再开一张红字发票冲回之前确认的收入。

这么做对吗?我怎么觉得只剩下成本了,没有收入和它对应呢。是不是应该把返利的货物的成本作为销售费用,然后再视同销售?

回复:商业折扣,其本质上是为了促进销售(尽管是以货物形式而不是以现金形式),所以在会计处理上可作为商业折扣处理。建议在第一年,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将于下年以实物方式支付的返利的公允价值)后的金额确定本期销售商品收入金额,把将于下年支付的实物返利的公允价值确认为预收账款,递延到下一年度交付作为返利的实物时,确认为下一年度的销售收入。即:账务处理为(为简化起见,此处不考虑增值税的影响):

第一年: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合同约定的价款总额÷(本期合同销售数量+应于下一年度以实物返利方式提供的货物数量)×本期合同销售数量)

预收账款

同时按照本期实际交付的存货数量和对应的单位成本,结转相应的营业成本。

期末报表列报时,如果针对同一客户的同一销售合同,同时存在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则应按照抵销后的净额列报。

第二年,交付作为返利的实物时: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同时将以实物返利方式交付的存货的成本结转为营业成本。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464-1-1.html

问题21:请问陈版:外包劳务,如何账务处理及纳税?

A公司的某段生产线需要大量人力劳作,以前是外包给劳务公司承担,按每吨15元的价格结算。现有一B公司,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生产了一台设备,独立承担这部分工作,劳务费按7元/吨结算,且合同约定,承包期为5年,5年后,A公司不再支付劳务承包费用,该设备亦无偿归A公司所有,5年当中,A公司有按一定特定价格提前买断设备所有权的权利,买断后合同终止。针对B公司这项业务:

一、会计处理方面:

1、B公司每年按照结算所得如何确认收入及结转成本?

2、到期后资产无偿转让给A公司如何处理?

3、如A公司在提前买断设备所有权,B公司应如何确认收入及结转成本?

二、税务方面,B公司应如何纳税

1、应该按照设备销售开17%专票交增值税?

2、按照6%增值税率的技术服务费?

3、按照设备融资租赁交增值税?

4、按劳务费交营业税?

回复:从你说的情况看,建议B公司参考“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核算模式,采用租赁模式或BOT模式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采用租赁模式,则因为根据加工量计费,因此可收到的款项取决于加工量,属于经营租赁的可能性相对较大。按加工量计算的加工费相当于或有租金,在金额能够可靠计量且很可能收到时确认收入;设备按5年折旧,与该部分收入配比(如加工量不及预期时还应注意进行减值测试)。提前买断设备时,按固定资产处置进行会计处理。如果到期无偿转让设备的,则因为此时固定资产折旧已经提足,故只需转销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无需其他特殊账务处理。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460-1-1.html

问题22:救助陈版,一个政策性搬迁企业,如果年末固定资产清理余额4.2亿元,同时发生搬迁费

救助陈版,一个政策性搬迁企业,如果年末固定资产清理余额4.2亿元,同时发生搬迁费用1.2亿元,但年本仍未收到政府的补偿款,请问(1)“固定资产清理“余额和搬迁费用如何处理?企业挂”固定资产清理“和”非流动资产“报表科目。(2)对于搬迁费用在现金流量表中如何列示?

回复:请说明:

搬迁是否已经完成,该4.2亿元对应的固定资产是否实质上已经清理完毕?

与政府之间是否已经签订了正式的搬迁补偿协议?

补偿金额是否已经确定,能否足够涵盖已发生的资产处置报废损失和搬迁费用?

能否合理保证协议约定的补偿款收到?

如果对上述问题都是“是”,则应转销账面上挂账的资产清理损失和搬迁费用,计入发生时的营业外支出,同时可以就该项已发生损失和费用性支出,在不超出补偿协议约定的补偿款金额的限度内,确认其他应收款(或其他流动资产)和营业外收入。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458-1-1.html

问题23:换股吸收合并并注销公司留存收益如何处理?

麻烦请问2家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并注销公司。请问合并报表层面和母公司层面的被吸并方公司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如何处理?1种就是合并和母公司层面都是按照权益结合法简单相加,2、是不是全部计入资本公积?

=正确处理的准则依据或适用的会计原理是什么?

麻烦您帮助解答,谢谢。

回复:1.在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计入资本公积。从出资角度讲,换股吸收合并相当于被吸并方股东以其持有的被吸并方净资产投入吸并方,因此被吸并方净资产超过股本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2. 在合并报表层面,应作恢复处理。这一点,企业合并准则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449-1-1.html

问题24: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资金的会计处理

背景:

企业(汽车厂家)收到财政部预拨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资金(文件依据财建[2013]551号),根据文件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实际支付车价款按扣除了补助金额后部分给汽车厂(或厂家经销商)。这部分政府补助根据文件是采用年初预拨,年底清算的方式由各级财政部拨付给汽车厂家。补助预拨时按年初生产厂家预计销售数量计算(即定量补贴)。年底清算以最终实现终端销售为考核(即按实际上牌),按现在的做法是第二年2月底前,由生产厂家整理清算报告(提供包括销售发票、产品技术参数、车辆注册登记表等资料)给财政部门审核及清算。

请教:

1、该笔预拨补助资金是否属于代收代付(因最终补贴对象是消费者)?

2、如果不是代收代付,那么该笔资金是作为以收益相关的补贴计入营业外收入?还是作为营业收入的一部分(因可能存在毛利率倒挂的情况)?

3、按照流程,实际上汽车厂家在每年底可以准确获取实际销售数量(按终端销售),是否可以不用等到财政部清算,直接将对应的补贴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收入)?以使该补贴对应相应的产品销售,否则会因财政部清算时间存在大概3-6个月的滞后?

补充:目前上市公司如江淮(按应收补贴款计提,计入营业外收入)——14年年报还是按营业外收入收到入账,15年开始做应收补贴款计提处理,

回复:可参考以下问答(即将收录到《瑞华研究2015》中):

问题2-2-3(政府补助与营业收入的区分3——新能源汽车补贴)

问题:

如下文背景资料介绍,新能源汽车补贴是否属于政府补助?

背景:

《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财建〔2013〕551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11号)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做了相应规定,文件主要内容如下:

(一)补助范围。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二)补助对象。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三)资金拨付。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后,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当地财政、科技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组织审核后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年度终了后,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

(四)补助标准。补助标准依据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确定,并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逐年退坡。2013年具体补助标准见附件。2014年和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分别下降5%和10%;纯电动公交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公交车标准维持不变。

解答:

根据《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2012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12]25号)规定,“企业与政府发生交易所取得的收入,如果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在判断该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应考虑该交易是否具有经济上的互惠性,与交易相关的合同、协议、国家有关文件是否已明确规定了交易目的、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属于政府采购的,是否已履行相关的政府采购程序等”。

中国证监会会计部发布的《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中指出:随着会计准则的发展,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就企业从政府获取资源是否属于政府补助作了进一步规范。政府补助的典型特征是企业无偿从政府获取资源,而对于企业与政府之间发生交易而取得的收入,如果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则应根据收入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年报分析中发现,有些公司已经按最新规定,将与政府发生的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易作为营业收入进行会计处理,但仍有一些公司将从政府取得的电

价补贴或者低价出售给消费者的价格补贴,作为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并披露为非经常性损益。公司把本该作为经营性收入的项目作为营业外收入列报和披露,不利于反映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获利能力,也不利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

目前实际操作中可确认为营业收入的补助款项(如可再生能源电价补助、“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降价销售补助)的共同特点是:这些补助款项从经济实质上看都是政府对最终消费者(或下游顾客,下同)的补助,而不是对本企业(作为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商)的补助。相当于政府(或事实上具有政府职能的机构,或受政府委托的机构,下同)把款项支付给最终消费者,最终消费者再用这些款项购买本企业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因此本企业可以确认为向最终消费者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营业收入,只不过为了结算方便而采用政府向商品或服务提供商直接拨付款项的方式,同时要求企业对最终消费者降价。但无论采用何种款项拨付方式,作为商品或服务提供商的本企业所收到的补助款项的金额都是与最终消费者对本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情况直接相关的。所收到的补助款项的金额是否与最终消费者对本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情况直接挂钩,可以作为判断该项补助的经济实质是否为“对消费者或下游顾客的补助”的重要判断依据。

财建〔2013〕551号文《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第(二)条“补助对象”明确指出: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据此理解,政府补助的是部分车款,故在此基础上,我们倾向于: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厂商而言,该项新能源汽车补贴可确认为营业收入。在具体会计处理方面,营业收入按包含补贴在内的全额确认,由政府补助部分确认为应收款项(为了体现交易的经济实质,以及保持与营业收入金额之间的勾稽关系,可作为应收账款核算)。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443-1-1.html

问题25:陈版,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权会计处理问题,求解答

新成立企业,企业房产正在建设,为建设房产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是否直接计入在建工程?还是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单独核算,计提摊销,摊销计入在建工程?谢谢

回复:应是后者。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430-1-1.html

问题26:求助陈版关于备考审阅报告的问题

陈版,您好,最近在做一个资产重组的项目,券商提交的申报材料中需要出具备考审阅报告,审阅报告只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无需编附注。审阅报告后面只附报表和报表的编制基础,这样是否可行?

回复:不能因为从审计报告变为审阅报告就降低后附财务报表的要求。一般理解后附的财务报表仍应包含附注(可有一定简化)。尤其是对附注中的一些包含模拟假设的项目,应说明其数据的确定依据和来源。

追问:多谢陈版。

我在查询案例的时候,看到迪瑞医疗300396,2015年6月披露了备考合并报表审阅报告,报告后附的资料里并无附注,仅披露了报表和编制基础与主要会计政策,这种案例是否可以参考?

回复:个人不建议参考此类案例。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425-1-1.html

问题27:请教陈版有关同一控制下业务合并的问题

A公司将其主营业务有关的资产和负债注入其全资控股的子公司B公司中,具体做法是先以固定资产增资,再将其他业务相关资产和负债转给B公司,差额挂账其他应收款。假设上述操作符合同一控制下业务合并,合并日为2015年6月30日。

这样在编制B公司的合并报表时候,需要追溯调整前期比较报表,以2014年B公司合并报表为例,那如下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1、A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资产负债在2014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并入B公司合并报表中,资产负债的差额调增资本公积(假设资产大于负债);

2、A公司主营业务相关利润及现金流量并入B公司合并报表中;

3、用B资本公积恢复A公司2014年期初的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

4、2015年A公司对B公司的增资时就以B公司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另外想问下,如果A公司2014年有进行利润分配和计提盈余公积,那B公司在合并A公司业务时候对于利润分配和原计提的盈余公积应该如何处理?

回复:1、你的观点似乎未见重大不合理之处;

2、A公司2014年进行利润分配和计提盈余公积,是A的法人行为,不一定与该业务有关,在B的业务合并的报表中可将所分配的利润中来源于该业务的部分模拟为利润分配,对应减少该业务对应的净资产。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423-1-1.html

问题28:虚拟股权激励问题

精冶源(831091)发布了一份虚拟股权激励方案,我想请问一下,拟上市IPO企业能否实施虚拟股权激励方案呢?如果执行虚拟股权激励,是否执行股份支付准则?

有没有相关案例呢?谢谢!

回复:没有研究过你所说的这份虚拟股权激励方案,但一般理解,如《讲解2010》P181所述,股份支付交易应同时具备三项基本特征。在此类虚拟股权激励计划中,判断是否构成股份支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考虑是能否使激励对象从该计划中获得的收益与公司股价变动挂钩,即激励对象享有或承担股价变动的风险和收益。如果是,则可能属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适用股份支付准则;如果不是,则该计划属于一般的职工薪酬(如利润分享计划等),适用职工薪酬准则。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390-1-1.html

问题29:融资租赁出租人对外借款利息支出的处理

背景:出租人经商务部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在某一笔融资租赁业务中,出租人同时向银行借款(借款总期限与融资租赁合同相匹配,同时也采用与租赁业务相同时点的分期还本付息)。

根据财政部,国税总局财税(2013)106号文中,对融资租赁业务出租人:以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承租方收取的有形动产价款本金,以及对外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实务会计处理中:出租人由于融资租赁业务较多,为了更好核算每一笔租赁业务的收益情况,

以最低租赁收款额及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并剔除掉借款利息支出、销项税金,之后的差异作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并按实际利率法核算。

企业这样的处理,是最终反映的租赁收入是剔除了贷款利息支出的净额(当然也不含税)。请教各位:这样处理是否符合准则的规定呢?补充一下:企业之所以这样处理,是为了会计上的租赁收入与税法上应税收入保持一致,

回复:不恰当。虽然借款合同和租赁合同的金额、期限等都是匹配的,但这两项合同互相独立,即租赁合同项下的收款权利独立于借款合同项下的还本付息义务。因此报表上应分别列报应收租赁款和银行借款,同理收入按总额确认,支付给银行的直接相关利息确认为营业成本,不能按净额列报收入。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381-1-1.html

问题30:股份有限公司重新变更为有限公司

目前有家公司由于前期股改不规范,想重新变更为有限公司,重新股改。请问:

(1)会计上如何处理?

(2)可能会产生哪些风险?

回复:具体程序应该会与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程序类似,按照公司变更组织形式进行工商变更登记,按基准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基于股东大会决议和合同、协议、章程等确定的变更方案,折合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应关注问题与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的应关注问题类似。

主贴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thread-5038370-1-1.html

问题31:请教陈老师至今还没有搞明白的问题?多谢指点!

我沿用楼友发的案例,请教尚未搞清楚的几个地方,

本合同的回购价款由建筑安装工程费(经审计后的结算价)、建设期利息、投资回报、回购期利息组成,具体如下:

3.1.1建筑安装工程费:按本合同第四条规定原则确定的预算价,金额暂定估算价35000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预算价需经双方商定后,以审计局审核的施工图工程量清单及预算价为准,建筑安装工程预算价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3.1.2 建设期利息:工程开工后,乙方应于每月25日前上报工程进度报表,甲方每满3个月组织审计部门审核一次,按审核后的已完工合格工程量(建筑安装工程费)计算建设期利息,每期分开计息,利息不重复计息。利率按同期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加权平均值计取,计息期间自工程开工后每次审计部门审核开始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止,因乙方原因造成工期延误的时间段不计利息。

3.1.3 投资回报:按建筑工程安装费(经审计后的结算价)与建设期利息之和的5%计取。

3.1.4 回购期利息:本项目回购期三年,回购期利息从进入回购期之日起分段计算,基数按照当期尚未支付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经审计后的结算价)与投资回报之和计算。利率按照同期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加权平均值计算,利息计算期根据在回购期内当期实际占用时间计算。

3.2回购价款的支付。本工程回购期三年,分三次回购,本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即为回购期第一年的开始之日,在此日之后三个月内,甲方需支付建筑安装工程费(经审计后的结算价)、建设期利息、投资回报三项之和的40%,并支付当期的回购期利息;本工程竣工验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复习资料(doc 10页)

【例题·单选题】以下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有()。 A.购入价值较高、能在较长时间使用并使企业受益的计算机软件 B.购置计算机附带未单独计价的软件 C.支付土地出让金后获得的土地使用权 D.自创商誉及品牌 E.已经自行开发完成且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非专利技术 【答案】ACE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通常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1.外购——成本为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和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处

理是类似的),现值与应付价款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付款期间内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为利息费用。 【例题·单选题】甲上市公司2007年1月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一项商标权,该购买合同表明,商标权总价款700万元,分三年支付,第一年和第二年末分别支付300万元,最后一年末支付100万元。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6%,甲公司该项商标权的入账价值是()万元。 A.700 B.633.98 C.251.89 D.466.36 【答案】B 【解析】该项商标权的入账价值=300/(1+6%)+300/(1+6%)^2+100/(1+6%)^3=633.98(万元) 会计处理是: 借:无形资产—商标权 633.98 未确认融资费用 66.02 贷:长期应付款 700 2.投资者投入——成本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

注册会计师新制度《会计》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涉及计算的,如有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20×8年10月12日,甲公司以每股10元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股票10万股,支付价款1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为每股18元。 20×9年3月15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4万元。20×9年4月4日,甲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以每股16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在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5万元后实际取得款项157.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2题。 1.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票20×8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是()。 A.100万元 B.102万元 C.180万元 D.182万元 2.甲公司20×9年度因投资乙公司股票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A.55.50万元 B.58.00万元 C.59.50万元 D.62.00万元 (二)20×7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2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5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6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3题至第4题。 3.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入账价值是()。 A.1050万元 B.1062万元 C.1200万元 D.1212万元 4.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三年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经历及心得 来源:考试大【相信自己,掌握未来,考试大值得信赖!】2010年11月9日导读:CPA考试,一半要靠努力,一半要靠方法,再加上一点点运气。以下介绍注会考试六点“关于。。” 四、关于各科要点 1.经济法 (1)经济法是有重点可以抓的,每年的新增章节,加上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都是必考的大题,有人说把这几章搞好了就可以去考试了。但是我觉得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把其他章的要点熟悉好了拿多点客观题的分对及格也比较有保证。其实有些小章节每年考的题都差不多,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会计法》那一章,连续几年的最后一道单选都是考对会计造假的法律责任,这里书里只有2个点,每年轮着考。这些分都很好拿,为什么要随意放弃呢? (2)经济法复习的方法主要是记忆,书至少要看三次以上,第一遍是弄懂,第二遍是熟悉,第三遍是巩固,当然重要的知识点还要总结出来再多加锤炼。建议对着郭守杰的讲义一起看书,里面有重要知识点的历年考题罗列总结规律,有对相似知识点归纳对比帮助记忆,先不要说他押题的准确与否,这都是一份能帮你找到复习方向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好东西,特别对初次考试的人更有帮助。 (3)其实对文科不是很差的人来说,经济法应该是比较好过的一科,因为它是唯一没有计算题的科目,不会有明明会做却因计算错误而失分的问题出现,所以只要你肯下苦功去背书,有条理有重点地去记忆,这一科应该难不倒你的。 2.税法 (1)税法的大题重点也比较明显: 增值税(进项扣除的几种规定:包装物,运费等;销项特殊税率企业;出口退税) 企业所得税(以前内外资各占一道大题:都是考比较常见的扣除项目,不会考生僻的),个人所得税(N多种收入计算所得税:纳营业税的收入要记得扣除营业税), 某些小税种穿插(如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结合;比如某年发神经考了印花税的一堆税率,征管法处罚与所得税计算结合)。 这些类型的题目在平时的练习中都会遇到的,其实税法的大题不会有什么偏题怪题,也不会像财管的计算数据那么繁杂,但是却有着你想像不到的陷阱(一般是书里的特殊规定,考试时千万要仔细看好题目的每一句话),所以一定要注意大题的练习,把在做题中踩过的陷阱作适当标识或总结来提醒自己,从而减少你考试时犯错的机会。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包括审计业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其它法定审计业务。审计业务,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项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法规、行政规定的其它审计业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包括设计财务会计制度及其在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担任会计顾问,提供会计、财务、税务和经济管理咨询;代理纳税申报;代理记帐;代办申请注册登记,协助拟定合同,章程和其它经济文件;培训财务会计人员;审核企业前景财务资料;资产评估。其它法定审计业务,包括“三资企业的验资、会计报表的审计;股份投制企业的验资,改组审计、年度、中期、合并、分立及清算会计报表审计;企业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 一、新准则对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界定与分类 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将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分为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新准则所界定的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与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2004年所划分的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基本一致,但又没有完全照搬国际准则,而是结合了我国实际,将国际准则中不适合的项目予以剔除,增加了适合我国的具体项目,体现了中国特色。 (一)新准则对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界定 财政部在2006年2月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等22项准则,修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等26项准则,对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重新进行了界定。新准则突出了对鉴证业务的规范,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更重要的是我国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拓展的法律体现,也是审计功能拓展的事实证明。审计功能拓展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功能的线性发展。在审计领域中往往体现为原有的审计功能中技术、方法和观念的不断创新、发展。二是审计功能的横向延拓。就审计而言,主要指由于受托责任内容的延拓从而导致了审计功能的延拓。受托经济责任内容不断发展。从历史角度看,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从审计最早的保全性发展到对经济活动合法性、效益性、社会性和控制性等方面的审计。审计是为了解除被审查者的经济责任而出现的。经济责任的内容不断拓展,要求审计功能也必须拓展,以适应解除这种经济责任的需要。 (二)新准则对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分类 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专业服务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即保证服务和非保证服务(咨询服务、代理服务和其他非保证服务)。注册会计师的业务体系可用下图表示: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强化习题(1) 1.多选题 股份支付协议生效后,对其条款和条件的修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股份支付中,所有对职工有利条件的修改均需要考虑,按照修改之后的可行权条件确认相应的成本费用 B、对股份支付协议条款和条件的修改,应当由董事会做出决议并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或者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 C、在会计上,无论已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条款和条件如何修改,甚至取消权益工具的授予或结算该权益工具,企业都应至少确认按照所授予的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来计量获取的相应服务,除非因不能满足权益工具的可行权条件(除市场条件外)而无法可行权 D、企业在等待期内取消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或结算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企业应当将取消或结算作为加速行权来处理,立即确认原本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企业在等待期内取消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或结算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因未满足可行权条件而被取消的除外),企业应当将取消或结算作为加速行权来处理,立即确认原本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 2.单选题 下列关于亏损合同处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待执行合同属于或有事项 B、如果与亏损合同相关的义务不需要支付任何补偿即可撤销,通常不应该确认预计负债 C、企业与其他单位签订的商品销售合同、劳务合同、租赁合同等,均可能变

为亏损合同 D、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时,合同不存在标的资产的,亏损合同相关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预计负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亏损合同属于或有事项,而待执行合同不属于或有事项。 3.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初始入账价值的有( )。 A、发行一般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 B、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 C、发行交易性金融负债发生的交易费用 D、取得长期借款发生的交易费用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选项 B、C符合题意;选项A、D,应计入相关负债初始入账价值。 4.单选题 下列关于其他权益工具的核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他权益工具核算企业发行的普通股以及其他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各种金融工具 B、企业发行其他权益工具,应按照实际发行的对价扣除直接归属于权益性交易的交易费用后的金额,贷记本科目 C、其他权益工具存续期间分派股利或利息的,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 D、企业发行的复合金融工具,应将负债成份与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归属于权益成份的金额计入其他权益工具

题记——,有的是做律师,有的是做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或者其他什么职业的“师”等。但是无论选择在什么行业里出类拔萃,都是要下血本,都是要刻苦努力的。就比如说考注册会计师需要考注册会计师考试一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希望对各位考注会的朋友都会。 12月24日凌晨查成绩那一刻,自己的确是万分惊讶了一下。然后惊喜了良久。本来在考完后,就已经不抱有任何幻想能一次性通过了。但,有勇气真的就会有奇迹,梦想真的很了不。这个结果对我来说,确实来之不易,其中蕴含的辛酸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自今年九月份考完试后,就不断被要求分享经验。其实,我没有什么经验秘诀可谈,有的只是。但,还是想写点东西,希望能帮助和鼓舞更多的人“梦想成真”众多师兄弟妹同学在面临抉择考CPA,也许可以想想:“,不是都一次通过了CPA?像我这样优秀的人肯定也没问题。”,选择一次性考六门CPA也是直接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方科师兄的鼓舞。当然,方科师兄绝对是牛人,法大传奇人物~我和师兄不是一个级数的。但非常感激师兄无私的帮助和教导,从没嫌弃我这样一个智力低下的人。】 CPA,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能力的培养。期间重要的是CPA的学习过程,以及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结果只是某种程度对努力的肯定。本文主要目的的想为了给各位想考CPA的一些粗浅的过来人之谈,给出一个“弱智”人士也可以一次通过CPA六门的成功事例,说明CPA并不是你们想象中的神话,给一些想而又不敢尝试的人一些鼓舞。如果不是受到多个(真的N个那么多~)同学师弟师妹的要求,介绍一些CPA的备考“经验”。我真的不会这么自告奋勇去写一篇这么长的东西!这篇东西,是平安夜通宵写出来的,算是给大家的一个“圣诞礼物”所以,请一些素质低下的人,换位思考一下,也理性思考一些。谢、无知、可耻、无礼的留言!我们不是一类人,请绕道~谢谢~P.S.我不是只会,也不是考试机械,我懂的东西不比你们常人少!!! 、关于我的一些情况 总成绩421分,会计73、审计60、财务管理67、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70、税法81、经济法70。这个成绩不算很高,也不算低,目前在中华会计网校奖学金----注册会计师奖申请者中总分排名第四。(第一名有五万元丫丫~方科师兄就是当年的第一名~其实,我考前也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可惜没成功~我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研一学生,本科毕业于。 、关于复习时间 一般人都会喜欢问我,复习CPA用了多久。其实,这个是比较难答的问题。我认为比较准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 2009年注册会计师新制度《经济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钢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下列情形中,当事人主张诉讼时效抗辩,能够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是()。 A.债权人甲要求银行支付自己在3年前存入银行的活期存款本金及利息,银行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抗辩 B.债权人乙要求债务人公司的股东缴足5年前应当缴付而未缴付的出资额,股东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抗辩 C.专利权人丙在得知侵犯专利权行为后的第5年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侵权人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抗辩 D.债权人丁在诉讼时效届满前5日以平信方式发送催款函给债务人,却因地址书写错误在2个月后被退回。丁遂提起诉讼,债务人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抗辩 【答案】D 【中华会计网校解析】根据规定,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4)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因此选项AB不选。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因此选项C不选。 【中华会计网校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核第1章的“诉讼时效抗辩”知识点。该题在中华会计网校(https://www.doczj.com/doc/e518312572.html,)2009年注会经济法基础班、习题班练习中心和考前语音串讲中均有所提及。 2.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十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C 【中华会计网校解析】根据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题选项C应该是“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是错误的。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

(转)一位同学3年通过CPA, CFA, ACCA的经验 今天收到ACCA最后一份成绩单: 本来怕P4那门课是过不了的,没想到涉险通过,不亏我请假3周来考试,还有一周的病假。在普华实在太苦了,去年报考了2门ACCA,只去考了一门,因为要下field,可恶的HR 和manager都不批准我的假。不过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ACCA14门课只有一门,P2 Corporate Reporting挂了一次,其他都一次过了。我后来总结不过的主要原因是学中国准则学出了定性思维,很多国际习惯没有掌握,结果P2打了30多分(50分过关)。 哎,考试的日子终于过去了一大半。 回忆。。。。。。 最先接触的考试的***(***),其实认可度不高,那时候这个考试到湖南大学来推广,我加入了他们项目,考了5门,分2次考的,然后证书就拿到了。后来据说入会要交钱,而且要参加很多后续教育,以后我肯定不留长沙,所以就把合格证拿到后没入会。考完***,就 考CPA了,也是本科毕业那年。 本科结束:准备CPA考试 想当初和大家在财院拜别,整个寝室好空荡,我记得那个时候小贵子还在看BEC,我在死死肯CPA,毕业了还租了一间房子没有回去。那个时候我外婆说,我是不是学蒙了,都保送研究生了,本科毕业还不回去,况且家还那么近。后来才发现,俺们财管4个保送的有3个都舍不得回去,都在准备CPA考试,呵呵,还坐一间教室自习呢。 2006年9月:考CPA3门,注册ACCA 到了9月,我开学了,我的学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学金融。我提着一堆东西,其中有草席被子之类的去了。忙乎了一周才把开学的事情handle清楚,翻开书一看,救命,CPA忘记一半了,15号就考试了,急的不行,马上进入狂看书的阶段。好忙啊,刚刚进去同学完全不认识,我还旷课被抓,后来还编理由请假去考试,后来回去同学都说,这个同学为什么开课半个月没见过。俺无法给他们说清楚。不过,那年CPA很惨,只过了税法和财管。 考完CPA后我就自己去注册了ACCA,当时撒野不懂,那老师让我去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一、单选题 1、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2008年X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下列选项中属于“鉴证对象”的是()。 A、X公司2008年财务报表; B、X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和该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C、X公司2008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D、X公司2008年利润表; 2、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下列业务中,保证程度最高的是()。 A、财务报表审计; B、代编财务信息; C、财务报表审阅; D、对财务信息执行的商定程序; 3、注册会计师执行下列业务中,对保证程度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代编财务信息不需要任何程度的保证; B、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仅需要有限保证; C、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业务有可能是有限保证也有可能是合理保证; D、验资要合理保证; 4、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下列业务中保证程度最低的是()。 A、对财务信息执行的商定程序; B、财务报表审阅; C、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D、验资; 5、鉴证业务要素不包括()。 A、鉴证对象; B、鉴证对象信息; C、证据; D、鉴证报告; 6、会计师事务所中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的是()。 A、所长; B、项目经理; C、项目合伙人; D、主任会计师; 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编制的下属子公司K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阅。在承接和执行业务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

判断。 7、在与甲公司管理层沟通时,A注册会计师应当说明该业务属于()。 A、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 B、直接报告业务; C、其他鉴证业务; D、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8、在确定该项业务责任方的责任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B、甲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负责,K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C、K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负责,甲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D、K公司管理层应对K公司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负责; 9、如果在承接业务后出现以下情形,A注册会计师不得变更业务类型的是()。 A、甲公司计划将K公司改制上市,要求将该项业务变更为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B、甲公司对该项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要求将该项业务变更为代编简要财务报表业务; C、审阅发现K公司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K公司要求将该项业务变更为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业务; D、审阅发现K公司财务报表存在因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甲公司要求将该项业务变更为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以查清可能存在的其他舞弊行为; 10、如果审阅发现因标准或鉴证对象不适当而造成工作范围受到限制,A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的行动是()。 A、要求甲公司将该项业务变更为其他类型的鉴证业务或相关服务业务; B、视其重大与广泛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报告; C、视其重大与广泛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 D、单方面解除业务约定,而无须与甲公司管理层沟通; 二、多选题 1、在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业务中,下列属于“预期使用者”的是()。

浅析新环境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作者:————————————————————————————————日期: 2

浅析新环境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摘要】 注册会计师,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改革开放以来,注册会计师执业范围和服务对象日益拓宽,执业能力和行业监管水平稳步提高,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健全,社会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逐步增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目前,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主要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的改革方面体现,在社会审计的立场,为规范我国的会计行为,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证会计行业的正常发展。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的客观、真实、公正的立场,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有密切的联系,而执业环境受市场经济体制、行政干预、职业道德与思想品质、法律制度、企业经营机制以及社会公众等等的影响。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是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字: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诚信问题真实自律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引言 . .............................................................................. (1) 第二章浅析新环境下注会行业发展在执业环境方面的问题 (1) 第一节新环境下注会行业的执业环境进行分析 (1) 第二节新环境下注会行业执业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2) 第三章分析执业环境方面问题 (3) 第一节目前我国执业环境问题及存在的原因 (3) 第二节目前我国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方式 (4) 第三节目前我国执业环境评析 (5) 第四章执业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6) 第一节部分执业环境问题案例 (7) 第二节执业环境问题处理建议 (8) 第五章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1.会计主体 ◢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独立核算的事业部、分公司; 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企业集团等。 2.持续经营 ◢界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 应用: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提折旧的方法(包括摊销)等,都是基于企业是持续经营的。 3.会计分期 ◢将持续不断的经营期间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这种划分是人为假定的。 ◢会计期间通常包括年度和中期,年度的划分通常是1月1日到12月31日;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季度以及半年度。 ◢应用: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有折旧、摊销、递延这样的会计处理方法等。 4.货币计量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货币计量,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不使用其他计量单位。 ◢应用:我国境内的企业,其会计核算通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1)货币计量的背后隐含着币值不变的假设 会计业务中常常将不同时点的货币金额进行汇总比较,这是以币值不变为前提的,这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持续通货膨胀的冲击。 发生剧烈的通货膨胀时要启动通货膨胀会计或物价变动会计。 (2)有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往往难以用货币来计量

比如,企业经营战略、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等。 基于以上两点缺陷,需要通过报表的附注等表外披露来弥补货币计量的局限性。 5.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介绍

一.大学最后一年应该怎样度过,应该着重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在哪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二.找工作应该注意什么?面试时应该注意什么? 在我说的过程中,诸位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以小字条的形式写给我,我会摘着会的回答,如果你提的问题我不会,那我就当没看见,绝不会把问题念,然后说,“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不会,无法回答。” 先说第一个问题:大学最后一年应该怎样度过,应该着重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在哪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 在大学,最重要的是学习什么?外语?计算机?专业课?都不是,最重要的是学会自学的能力,不论是学习什么的,在大学里学的,都有落后的一天,靠吃大学里的老本是不行的,走出校园,也要时刻不忘学习,这样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即使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至少也能与时具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社会科学也不甘落后,特别是会计,发展变化也非常快,往往是在学校刚学完,毕业就过时了。我是2000年毕业的,在校学习的是《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当时,我国同时存在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快毕业了,财政部推出一部分会计准则(当然是老准则,现在的准则是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再后来又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这些和我上学时学的都不一样,但是实际工作中都会用到,所以,没办法,只好自学。 所以说,学会自学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当然,不要以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为借口,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逃课去干别的。 各位大概这一年只有不到2个月的学习时间了,所以,一定要学会自学,不然,诸位就把在大学最后的一段时光浪费了。而这段时间,不论是利用好了还是没有利用好,都足以改变各位的命运。 至于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这个问题太大了,在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我总结了

12年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章考试题:第二 章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不包括( )。 A.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B.税务代理业务 C.保险精算业务 D.验资业务 2、下列业务中属于注册会计师从事的鉴证业务的是( )。 A.参与企业筹建,起草投资协议 B.进行破产清算,代编清算报表 C.审查内部控制,提出管理建议 D.审核内部控制,出具审核报告 3、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相关服务业务的范围,不包括( )。 A.担任某企业的常年会计顾问

B.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核 C.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提供建议 D.代企业编制会计报表 4、下列各项业务中,属于其他鉴证业务的是( )。 A.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B.年度财务报表审计 C.财务报表审阅 D.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 担责任,出资人承担的责任以出资额为限 B.申请设立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有3名以上的股东 C.如果取得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合格,同时具有两年审计工作经验的,即可成为执业的注册会计师 D.注册会计师的相关服务业务中包括对财务信息执 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税务服务、管理咨询以及会计服务等 6、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的中国公民,如果要申请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必须( ),并符合其他有关条件要求。 A.加入会计师事务所且有两年以上审计工作经验

B.加入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且工作两年以上 C.从事会计或审计工作两年以上 D.加入会计师事务所并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二、多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具体来说,这方面的审计内容包括( )。 A.企业按照收付实现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 B.企业的流动负债,应收账款或抵押物的保值情况 C.企业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协议遵循情况 D.企业编制的简要资产负债表和简要利润表 2、下列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的有( )。 A.验资业务 B.内部控制审核 C.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D.网域认证 3、在以下各项中,属于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其他鉴证业务的有( )。 A.盈利预测审核 B.注册资本审验

行业发展研究资料(No.2011-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 与注册会计师新业务拓展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接受外部鉴证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社会信誉的重要标志。目前,国际上注册会计师主导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鉴证业务,而我国注册会计师在这一业务领域中的市场份额极低。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趋势、鉴证情况及鉴证标准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建议我国注册会计师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其鉴证业务发展动态,积极拓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业务,并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主要提供者。 现予编发,供参考。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二零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与注册会计师新业务拓展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曾预言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非审计鉴证业务,随后成立了鉴证业务特别委员会以及鉴证业务执行委员会。199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发布的《CPA远景报告:2011年及以后》将“鉴证与信息真实性”作为未来五大核心业务之首。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2002年设立了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并于2005年发布了《国际鉴证业务准则第3000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即ISAE3000。 与此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报告也在全球风起云涌。据毕马威(KPMG)2008年的统计,全球最大的250家企业(G2501)中有超过80%提供了社会报告。人们开始关注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尤其是报告的可信度,由此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发展。据统计,2003年全球有40%的社会责任报告提供了外部鉴证,2008年G250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有56%经过了第三方鉴证。 国际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其鉴证业务。2008年,IFAC主席Fermin Del Valle指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业绩成为关键的商业理念,会计专业人士应该不 1G250公司是指《财富》按年营业额排名的世界500强公司中的前250家公司。

三年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经历及心得 一、关于看书 1.复习必备的3份资料:教材,习题,电子书(来自网络上同仁们的无私奉献,我一般看讲义)。 2.我的经验是第一遍先通读教材,结合习题中的考点精讲和电子书的讲义,把书里的重点字句划出来,方便第二次看时可以节省时间。(个人觉得教材的废话实在太多了)结合习题中每年考题部分,在书中标示相应的考点(注明考试年份,考题类型),使你能直观地把握真题的方向,比较容易抓住重点复习。(有些科目的某些章节来来去去只在几个地方出题) 3.第二遍复习主要看书里划出的内容,如果时间允许和自己愿意的话,最好可以自己总结一份笔记,总结有利于你进一步理解书中内容,更有条理地记忆,也方便随身携带,在临考前时间紧迫的时候可以迅速翻看。 4.第三遍主要是看笔记迅速把书里的内容过一遍,遇到仍不熟悉或很重要的知识点再列一张清单,考前再看一遍。 二.关于做题 1.税法的客观题需要大量练习,因为知识点太细太难记忆;主观题也要多做,因为陷阱很多,你只有做题才能在不断犯错中加深记忆。我当时用的是轻松过关1,它的题量比2多很多,也不会太偏。 2.财管的客观题没法练,因为练习题根本和真题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练习题太简单太直观,真题却是很多知识点的揉合,甚至是书中你完全忽略了的地方。财管的客观题只能靠看书,仔仔细细的看书,不要放过任何细节,再仔细研究一下真题的方向。今年终于找到感觉还可以的客观题,是电子书里基础班练习,好像有一两题和今年的真题一样的。财管的大题就真的要多做练习,不仅要懂知识点,还要知道怎么用,不只是背熟了公式就可以的。我今年就是懒得做题,导致考试时对着十分简单的计算题一头雾水,简直想撞墙啊。 3.会计的单选越来越偏向计算方面了,多研究下真题就会知道每年出的知识点都差不多。多选主要是考一些规定,多留意书中一个知识点包括多点内容的部分,其实也不多。大题还是要练一下的,重点做真题,真正把真题搞懂能全部做对就不错了。会计的练习也是要挑和真题相似感觉的题才做,有些题真的就是印来占地方的。 4.经济法主要靠记忆吧,客观题可以做一下电子书里的练习,主观题也可以看看,可以自己口述或在纸上把答案简单列出来,要是不记得就快点找书中内容背诵,经济法变得快,每年的大题无非就是新增章节,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都是必考的大题。 5.到了审计,这科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复习和做题,练习没有看到有一点真题的感觉的,完全就是直观的书中内容,考试时哪里会这么简单啊?所以还是要做真题啊,或者自己努力寻找一下有用的题吧。(复习的方法在下面讲) 6.总之做题对CPA考试是很重要的,但是做题不是盲目地把习题册填完就算,而是要有目的有方向的做,做对你理解掌握知识点和对考试有帮助的题,不要钻太偏太难的题,也不要忽视基础理论的练习。最重要的是要真题理解透,掌握好,再适当做一些差不多难度和类型的题。CPA考试的题目通常有大量的陷

注册会计师考试新制度(转) 建议将考试科目设为“6+1”模式,其中: 第一层级,专业阶段考试设6科,即在延续现行考试的5科基础上,增设1科。6科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新增科目);并在有关科目中相应增加测试考生应当具备的包括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筹划、管理及其运营环境的知识,信息技术应用与评价、职业道德等基本知识。与现行5科考试相比,专业阶段考试重点测试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难度略有降低,内容略有扩充。 增设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主要考核《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要求考生应具备的组织和企业相关知识。 第二层级,高级阶段考试设1科,考试科目为综合测试,主要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要求,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职业环境中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能力,并测试考生“保持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等综合能力,包括智力技能、技术和应用技能、个人技能、人际和沟通技能、组织和企业管理技能等。 专业阶段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高级阶段考试科目3年内有效;取得全科合格证考生,如5年内申请成为中注协会员,并满足继续教育要求,全科合格证长期有效。否则5年

内有效。 (三)关于实务经历要求 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会计师组织对实务经历的要求,拟在考试制度中增加对考生实务经历建议性要求。 鉴于现行《注册会计师法》未明确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需有实务经历的要求,仅明确了申请注册的实务经历要求,即,“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业务工作二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申请注册。”据此,在考试制度改革中,拟向考生提出实务经历的建议性要求。即,考生参加最后一科“综合测试”考试前,建议其在具有1年实务经历的基础上报考,以便更好地适应综合测试要求。 为加快行业人才培养,建议自XX年起,实施新考试制度。为做好与现行考试制度的衔接,确保新旧考试制度平稳过渡,现行考试制度在XX年继续执行1年。 XX年,首次报考的考生及曾报考但未通过任一考试科目者,须按新制度报名参加考试;现行制度下已通过部分考试科目的考生,可以选择按新制度报名参加考试。 XX年度考试结束后,参加现行考试制度考试的考生,累计通过全部5门科目的,准予发放全科合格证书;未能取得全科合格证的考生,其仍有效的单科合格成绩自动转换为新制度下的合格科目,XX年按新考试制度参加考试。

注册会计师(CPA)行业分析报告 一、内容提要 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越发达该行业越重要,他得出相对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然而,这个行业在我国起步不久,今后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更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还需要人们的慎重思考。 为了进一步增进对注册会计师这一行业的了解,提高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执行的认识,本文通过对报刊、网络媒体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所在市场主体中的地位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并简单阐述本行业在业务开展项目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对本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职业简介 注册会计师,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CPA,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或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在其他一些国家,比如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被称作国际会计师,简称AIA。 想要成为注册会计师,要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实施。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考试,考试分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六门,考试时间为5年,从通过第一科考试时间开始算起,5年内必须全科通过考试,否则第一年通过的考试成绩作废。 考生取得全科合格证书后,可申请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考生取得全科合格证书后,有两种从业去向:一是进入会计师事务所,有两年审计工作经验后可申报转为注册会计师,而是不进入事务所,可先加入会计师协会,成为非执业会员。

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真题及答案完整版2017一、单项选择题 1.2×16年1月1日,甲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与其高管人员签订股份支付协议,协议约定:等待期为2×16年1月1日起两年,两年期满有关高管人员仍在甲公司工作且每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5%的,高管人员每人可无偿取得10万股甲公司股票。甲公司普通股,按董事会批准该股份支付协议前20天平均市场价格计算的公允价值为20元/股,授予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18元/股。2x16年12月31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15元/股。根据甲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综合考虑,甲公司预计该股份支付行权日其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24元/股。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属于甲公司在计算2×16年因该股份支付确认费用时应使用的普通股的公允价值是( )。 A.预计行权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 B.2×16年1月1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 C.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 D.董事会批准往该股份支付协议前20天按甲公司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计算的公允价值 【答案】B 2、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2×17年度,甲公司涉及普通股股数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25000万股;(2)3月1日发行普通股200029 / 1. 万股;(3)5月5日,回购普通殷800万股;(4)5月30日注销库存股800万股。下列各项中,不会影响甲公

司2×1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金额的是( ) 。 A.当年发行的普通股股数 B.当年注销的库存股股数 C.当年回购的普通股股数 D.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答案】B 3、下列各项中,应当计入存成本的是( ) A.季节性停工损失 B.超定额的废品损失 C.新产品研发人员的薪酬 D.采购材料入库后的储存费用 【参考答案】B 4、2×17年,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购入商品应付乙公司账款2000万元,以库存商品偿付该欠款的20%,其余以银行存款支付,(2)以持有的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的对子公司(丙公司)投资换取公允价值为2400万元的丁公29 / 2. 司25%股权,补价100万元以现金收取并存入银行(3)以分期收款结算方式销售大型设备,款项分3年收回。(4)甲公司向戊公司发行自身普通股,取得戊公司对已公司80%股权。上述交易均发生于非关联方之间。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17年发生的上述交易或事项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A.分期收款销售大型设备 B.以甲公司普通股取得已公司80%股权

...../ 2009年注册会计师新制度《经济法》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参考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参考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参考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钢笔填涂相应的参考答案代码。参考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下列情形中,当事人主张诉讼时效抗辩,能够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是()。 A.债权人甲要求银行支付自己在3年前存入银行的活期存款本金及利息,银行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抗辩B.债权人乙要求债务人公司的股东缴足5年前应当缴付而未缴付的出资额,股东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抗辩C.专利权人丙在得知侵犯专利权行为后的第5年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侵权人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抗辩 D.债权人丁在诉讼时效届满前5日以平信方式发送催款函给债务人,却因地址书写错误在2个月后被退回。丁遂提起诉讼,债务人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抗辩 2.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十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3.甲、乙、丙、丁成立一有限合伙企业,其中甲、乙为普通合伙人,丙、丁为有限合伙人。1年后甲转为有限合伙人,丙转为普通合伙人。此前,合伙企业欠银行50万元,该债务直至合伙企业被宣告破产仍未偿还。下列有关对该50万元债务清偿责任的表述中,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甲、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丙、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B.乙、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甲、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C.甲、乙、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D.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甲、丙、丁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4.甲、乙、丙配合投资设立一普通合伙企业,合伙契约对合伙人的资格取得或丧失未作约定。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甲因车祸去世,甲妻丁是唯一继承人。下列表述中,符合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丁自动取得该企业合伙人资格 B.经乙、丙一致同意,丁取得该企业合伙人资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