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一号】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8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双基限时练(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 两个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内()

A. 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B. 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C. 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D. 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解析根据公式x=v0t+1

2at

2,位移x由v

、a、t共同决定,所以A、B、C

选项错误;又由x=v·t得时间相同时,v越大,则x越大,故D选项正确.答案 D

2.(多选题)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为2 m.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B.第1 s末的瞬时速度为2 m/s

C.第2 s内的位移为4 m

D.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4 m/s2

解析由v=x

t=

2

1m/s=2 m/s,知A对;由公式x=

1

2at

2得:a=

2x1

t21=

2×2

12

m/s2=4 m/s2,v1=at1=4 m/s,B错,D对;第2 s内的位移x2=1

2at

2

2

1

2at

2

1

1

2×4×(2

2

-12) m=6 m,C错.

答案AD

3.如图所示为一列火车出站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请用“图象面积法”求出这列火车在8 s内的位移为()

A.40 m B.80 m C.120 m D.160 m

解析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S=1

2(上底+下底)×高=

1

2×(10+20)×8

=120,此面积对应于列车8 s内的位移,故该列车在8 s内的位移是x=120 m,C正确.

答案 C

4.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1

2t+t

2,则经过多长

时间它的速度为3 m/s.()

A. 2.5 s

B. 1.25 s

C. 3 s

D. 2.4 s

解析由公式x=1

2t+t

2可知,v

=0.5 m/s,a=2 m/s2,

所以t=v t-v0

a=

3-0.5

2s=1.25 s.

答案 B

5.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位移x,则它从出

发开始通过x

4所用的时间为()

A. t

4 B.

t

2

C.

t

16 D.

2

2t

解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1

2at

2,所以t=

2x

a,即t

∝x ,当位移x 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时,时间t 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所以只有B 正确.

答案 B

6.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 和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该质点在3 s 内通过的位移是( )

A .4.5 m

B .3 m

C .1 m

D .0.5 m

解析 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即位移的大小 x =(1×1+2×1+1+2

2

×1) m =4.5 m ,A 正确. 答案 A

7.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 0,末速度的大小为v ,则在时间t 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A. 等于v 0+v

2

B. 大于v 0+v

2

C. 小于v 0+v

2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解析 如果物体做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t 1内的位移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

x =1

2(v 0+v )t ,其平均速率为v =v 0+v 2.但实际物体的v -t 图象中图线与时间包围的面积大于阴影部分的面积,所以平均速度应大于

v 0+v

2

,故B 选项正确.

答案 B

8.(多选题)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的位移为1600 m ,所用的时间为40 s ,假设这段运动是匀加速运动,用a 表示加速度,v 表示飞机离地时的速度,则( )

A .a =2 m/s 2

B .a =1 m/s 2

C .v =40 m/s

D .v =80 m/s

解析 由x =12at 2得a =2x t 2=2×1600

402

m/s 2=2 m/s 2,v =at =2×40 m/s =80 m/s ,故A 、D 对.

答案 AD

9.(多选题)一个以v 0=5 m/s 的初速度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自始至终有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 m/s 2的加速度,则当物体位移大小为6 m 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可能为( )

A .1 s

B .2 s

C .4 s

D .6 s

解析当位移方向与v0同向时,由x=v0t+1

2at

2,得5t+

1

2(-2)t

2=6,解得:

t1=2 s,t2=3 s;当位移与v0反向时,5t+1

2(-2)t

2=-6,解得:t

3

=6 s,故B、D

正确.

答案BD

10.山地滑雪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一个滑雪的人从85 m长的山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1.8 m/s,末速度是5.0 m/s,则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解析因滑雪的人沿山坡匀变速滑下,我们可以认为他的运动是直线,由v

=v0+at可得at=v-v0,代入x=v0t+1

2at

2得x=v

t+

1

2(v-v0)t=

1

2(v0+v)t,解得

t=2x

v0+v=25 s.

答案25 s

11. 一列车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当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开始计时,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2 s,则从第5节至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设每节车厢的长度为x,由公式x=1

2at

2

得x=1

2at

2

1

1

2a×2

2=2a

4x=1

2at

2

4

16x=1

2at

2

16

Δt=t16-t4=4 s.

答案 4 s

12.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以向右为正方向,求物体在0~8 s 内离出发点的最大距离及方向,0~8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

解析由题可知物体前2 s速度向右,物体在2~8 s速度方向向左,物体前8 s的位移为

x=x1+x2=1

2

v1t1+

1

2

v2t2

=1

2×10×2 m+

1

2(-10)×6 m

=-20 m

即物体在8 s末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20 m,方向向左,物体前8 s通过的路程l=|x1|+|x2|=40 m.

答案20 m向左40 m

13. 一辆汽车正以v0=30 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正前方约50 m处有一个障碍物,立即以大小为8 m/s2的加速度刹车.为了研究汽车经过2 s是否撞上障碍物,某同学根据已知条件做出以下判断:

该同学认为汽车已撞上障碍物,理由是:

在2 s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x=v0t+1

2at

2=(30×2+

1

2×8×4) m=76 m>50 m

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解答.

解析不正确.

汽车停止时间t′=0-v0

a=

-30

-8

s=3.75 s>2 s

所以2 s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x=v0t+1

2at

2=30×2 m-

1

2×8×4 m=44 m<50 m

因此2 s内汽车不会撞上障碍物.答案见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基础归纳 2、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不是由加速度的大小决定,而是取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则做减速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依据:Δs =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 广到S m -S n =(m -n )a t 2.判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依据. 非匀变速运动不能用(2)中2 t 0V V V += ,先以V 0=0加速后减速减速到Vt=0,只能用后者计算平均速度 证明可用匀变速运动的时间位移图像证明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 (1)前1T 、前2T 、前3T …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2)第1T 、第2T 、第3T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对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逆向等效处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典例解析 1.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甲经过3 s 停止,共前进了36 m ,乙经过1.5 s 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 A .9 m B .18 m C .36 m D .27 m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分类:? ????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方向相反. (3)基本规律 ①速度公式:v t =v 0+at. ②位移公式:s =v 0t +12at 2. ③速度位移关系式:v 2t -v 2 0=2as. (2)平均速度:v t/2=v 0+v t 2=s t ,即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 (3)中间位置的速度: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 s 2=v 20+v 2 t 2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v t 2

双基限时练(十二)动物游戏之谜 一、基础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缅.甸(miàn)聒.噪(ɡuō) 潜.游(qián) 嬉.闹(xī) B.脊.背(jǐ) 挨.挤(ái) 倒.立(dào) 消耗.(hào) C.汲.取(jí) 安抚.(fǔ) 尾鳍.(qí) 格.斗(ɡé) D.反馈.(kuì) 模.式(mó) 捉.摸(zuó) 嚼.烂(jiáo) 解析A.缅miǎn;B.挨āi;D.捉zhuō。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伙伴兴高彩烈平衡史无前例 B.默契得意扬扬厮打销声匿迹 C.跳越猩猩相惜消融铁打金刚 D.元气自娱自乐调剂杂草老藤 解析A.兴高彩.烈—采;B.得意扬扬 ..—洋洋;C.跳越.—跃,猩猩 ..相惜—惺惺。 答案 D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 的例子几乎俯拾皆是 ....。 B.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 ....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 C.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 的,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 ....地“驶”向海岸。 D.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 解析A项中应是“比比皆是”。“比比皆是”和“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答案 A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动物的游戏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被认为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

行为。 B.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和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 C.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D.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解析B项中应将“和”改为“还是”;C项不合逻辑,应为“预防余震发生”;D项中“事实是说明”正好说反了,依句意应是“事实正是对上述说法的反驳”。 答案 A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单独游戏时动物显得自由自在。 B.这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C.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D.电视剧《水浒传》标明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怎么又多出个罗贯中? 解析B项中,第二个“自我娱乐”也应加引号,“逃避敌害”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因为三者处在同一等级的并列上。 答案 B 6.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否则,我就只能相信,这些曲调是真正的音乐。 ②那些歌也许是有关航行,或有关浮游节肢动物的来源,或有关领地界限的简单而实打实的叙述和声明。 ③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来解释鲸鱼之歌。 ④除非有一天有人证明,这些长长的、缭绕的、执著的曲调,被不同的歌唱者重复着,又加上了它们各自的修饰,这不过是为了向海面下数百英里之外传递像“鲸鱼在这儿”之类寻常的信息。 ⑤但迄今证据还没有得到。 A.③①②⑤④B.②③①④⑤ C.⑤②③①④D.③②⑤④① 解析注意“否则”“除非”“但”等词。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于公式v t=v0+a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适用于任何变速运动 B.只适用于匀加速运动 C.适用于任何运动 D.适用于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 2.如图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t0,0)、(0,–x0)。t=0时,图象切线交t轴的坐标为(2t0,0),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先向x轴负方向运动,后向x轴正方向运动 B.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0 x t C.0~t0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x0 D.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02 x t 3.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 m/s,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A.3 m/s B.4 m/s C.6 m/s D.2 √2 m/s 4.小雯同学在二楼走廊上,将质量分别为m和2 m的两个小球同时由静止释放,落地时间分别为t和t',不计空气阻力,则t和t'大小关系是 A.t t' =B.t t <'C.2 t t '=D.2 t t '> 5.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B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验证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D .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6.高速公路的ETC 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ETC 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汽车以21.6km/h 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 天线用了0.3s 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7s ,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则该ETC 通道的长度约为( ) A .4.2m B .6.0m C .7.8m D .9.6m 7.静止的物体从0t =时刻开始受到如图所示的合外力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02s 内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04s ~内物体的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C .4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D .2s 末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8.甲乙两质点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地点同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甲乙在0~t 0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 B .t 0时刻甲乙之间的距离最大 C .在0-t 0时间内,甲乙平均速度相等 D .t 0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9.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三球 A .运动时间相同 B .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双基限时练(二十六) 1.已知下列四个等式: ①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②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③cos ? ?? ??π2+α=-sin α; ④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 . 其中恒成立的等式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解析 ①,②,③对任意角α,β恒成立,④中的α,β还要使正 切函数有意义. 答案 B 2.1-tan15°1+tan15° 的值为( ) A. 3 B.33 C .1 D .- 3 解析 原式=tan45°-tan15°1+tan45°tan15° =tan(45°-15°)=tan30°=33. 答案 B 3.设tan(α+β)=25,tan ? ????β-π4=14,则tan ? ?? ??α+π4等于( ) A.1328 B.1322 C.322 D.16 3.已知α,β为锐角,cos α=45,tan(α-β)=-13,则tan β的值为 ( )

A.13 B.139 C.1315 D.59 答案 B 4.已知tan α+tan β=2,tan(α+β)=4,则tan αtan β等于( ) A .2 B .1 C.12 D .4 解析 因为tan(α+β)=tan α+tan β 1-tan αtan β=21-tan αtan β =4,所以tan αtan β=12. 答案 C 5.若0<α<π2,0<β<π2,且tan α=17,tan β=34,则α+β等于( ) A.π6 B.π4 C.π3 D.3π4 解析 由已知可求得tan(α+β)=1. 又0<α+β<π,∴α+β=π4. 答案 B 6.已知tan α和tan ? ????π4-α是方程ax 2+bx +c =0的两个根,则a ,b ,c 的关系是( ) A .b =a +c B .2b =a +c C .c =b +a D .c =ab 解析 由韦达定理可知tan α+tan ? ????π4-α=-b a 且tan αtan ? ?? ??π4-a =

日照实验高中2017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物理试题 试题说明:本卷共分为卷Ⅰ和卷Ⅱ,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全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4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 B.我校高一和髙二学生组织了一场足球比赛,比赛于上周日下午2点30分开始,开场20秒时,高一 学生率先进球,以上关于时间的叙述中前者指时刻,后者指时间间隔 C.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都是矢量 D.任何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但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其结果一定不相同 2.关于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 B.亚里士多德首先建立了描述运动的概念,比如速度、加速度 C.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的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D.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目的是便与测量速度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 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4.下列所给的运动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不会..回到初始位置的是()A.B.C.D. 5.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的位移为x时,末速度为v;当它通过的位移为n x时,末速度为() A.v n B.v n C.v2n,D.v n 6.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 2 s与开始刹车 后6 s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A.1∶1 B..1∶5 C.3∶4 D.3∶1

广东省200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知识要点】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基本公式有四条: (1) 速度公式:v t =v 0+at (2)位移公式:s=v 0t+2 1at 2 (3)速度位移关系公式:v t 2-v 02=2as (4)平均速度公式:v =2 0t v v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s 3……s n ,加速度为a ,则△s=s 2-s 1 = s 3-s 2=……=s n -s n-1=at 2 (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即v t/2=v 。 (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平方和 一半的平方根,即v s/2=2 220t v v +。 三、对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所涉及到的比例关系: (1)把一段过程分成相等的时间间隔,则 ①从运动开始算起,在t 秒内、2t 秒内、……nt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d 1:d 2:d 3……:d n =12:22:32……:n 2 ②从运动开始算起,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s 1:s 2:s 3……:s n =1:3:5……:(2n-1) ③从运动开始算起,在t 秒末、2t 秒末、……nt 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v 1:v 2:v 3……:v n =1:2:3……:n (2)把一段过程分成相等的位移间隔 ①从运动开始算起,第一段位移末的速度、第二段位移末的速度……第n 段位移末的速度之比为:v 1:v 2:v 3……:v n =1:2:3……:n ②从运动开始算起,通过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 1:t 2:t 3……:t n =1:(2-1):(3-2)……:(1--n n )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 描述的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描述的是初速度为v 1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C 描述的初速度为v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⑵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中A 和B 的斜率为正,且速度也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基础练习题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基础练习题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致 B、加速度保持不变,每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C、加速度保持不变,每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D、物体的速度的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2、一物体以初速度v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冲上一光滑斜面,到达顶端后又返回到原处,所用时间为t,回到原处时的速度和初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这个物体在时间t内的加速度大小是() A、v/t B、0 C、2v/t D、无法确定 3、一个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

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速度的变化与时间成正比 C、物体的速度变化率是一个恒量 D、如果加速度方向与物体的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作匀加速运动,如果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作匀减速运动。 4、对于一个做单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小 B、加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大 C、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大 D、加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小 5、(2015 广东七校三联)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x-t)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内()

x /m t /0 1 2 3 4 甲 乙 A.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 4s 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 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 m 6、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的位移是1米,关于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 、质点加速度是2 1m /s C 、1秒末的即时速度是1m/s D 、第5秒内位移大小为9m

2019-2020年高中数学双基限时练12 新人教A版必修3 1.问题:①有1000个乒乓球分别装在3个箱子内,其中红色箱子内有500个,蓝色箱子内有200个,黄色箱子内有300个,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②从20名学生中选出3名参加座谈会. 方法:Ⅰ.简单随机抽样法Ⅱ.系统抽样法Ⅲ.分层抽样法.其中问题与方法能配对的是( ) A.①Ⅰ,②ⅡB.①Ⅲ,②Ⅰ C.①Ⅱ,②ⅢD.①Ⅲ,②Ⅱ 解析读题知①用分层抽样法,②用简单随机抽样法. 答案 B 2.一个单位有职工160人,其中有业务员104人,管理人员32人,后勤服务人员24人,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样本,则在20人的样本中管理人员人数为( ) A.3 B.4 C.12 D.7 解析由题意可得20 160 ×32=4. 答案 B 3.某地区为了解居民家庭生活状况,先把居民按所在行业分为几类,然后每个行业抽1 100的居民家庭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是( )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D.分类抽样 答案 C 4.一个总体分为A,B两层,其个体数之比为,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则A层中抽取的样本个数为( ) A.8 B.6 C.4 D.2 答案 A 5.某大学数学系共有本科生5000人,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数之比为4:3:2:1.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本科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则应抽三年级的学生( ) A.80人B.40人 C.60人D.20人

解析 分层抽样应按比例抽取,所以应抽取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为200×2 10=40. 答案 B 6.一个单位共有职工200人,其中不超过45岁的有120人,超过45岁的有80人.为了调查职工的健康状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职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5的样本,应抽取超过45岁的职工________人. 解析 依题意得,抽取超过45岁的职工人数为25 200×80=10. 答案 10 7.某工厂生产A ,B ,C 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 现用分层 抽样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样本中A 种型号产品有16件,那么此样本的容量n =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得n =16×10 2=80. 答案 80 8.课题组进行城市空气质量调查,按地域把24个城市分成甲、乙、丙三组,对应城市数分别为4,12,8.若用分层抽样抽取6个城市,则丙组中应抽取的城市数为________. 答案 2 9.某企业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有x 人,第二车间有300人,第三车间有y 人,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5人的样本,第一车间被抽取20人,第三车间被抽取10人,问:这个企业第一车间、第三车间各有多少人? 解 x =20×30045-20-10=400(人),y =10×300 45-20-10 =200(人). 10.某单位有工程师6 人,技术员12 人,技工18 人,要从这些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n 的样本.如果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都不用剔除个体;如果样本容量增加1 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先剔除1个个体,求样本容量n . 解 解法1:总体容量为6+12+18=36(人).当样本容量是n 时,由题意知,系统抽样的间隔为36n ,分层抽样的比例是n 36,抽取工程师人数为n 36×6=n 6人,技术人员人数为n 36×12 =n 3人,技工人数为n 36×18=n 2 人,所以n 应是6的倍数,36的约数,即n =6,12,18. 当样本容量为(n +1)时,总体容量是35 人,系统抽样的间隔为35n +1,因为35 n +1 必须是整数,所以n 只能取6,即样本容量n =6. 解法2:总体容量为6+12+18=36(人). 当抽取n 个个体时,不论是系统抽样还是分层抽样,都不用剔除个体,所以n 应为

一、选择题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 B .加速度越来越大,则速度越来越大 C .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大,表示了速度变化快 D .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 2.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 2 ,对任意1 s 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 B.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末的速度大3 m/s ; D.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初的速度大6 m/s 3.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 秒到达位移中点,则物体从斜 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 )A .2t B .t C .2t D .2 t /2 4.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 : 1,下落高度之比为l: 2,则( ) A .下落时间之比是1:2 B .落地速度之比是1:1 C .落地速度之比是1: 2 D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 5.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 ,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L/t B .物体在t /2时的即时速度是2L/t C .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2L/t D .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2t/2 6.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整个过程中,CD 段和DE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 整个过程中,BC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C. 整个过程中,C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 BC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7.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 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 A . B . C . D . 8.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 t /s t /s t /s t /s

高中物理 匀速直线运动公式总结和推导 1、速度:物理学中将位移与发生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用公式表示 为:V== 2、瞬时速度: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称为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3、加速度:物理学中,用速度的改变量?V与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t的比值,定量地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并将这个比值定义为加速度。α=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2 α即为加速度;即为一次函数图象的斜率;加速度的方向与斜率的正负一致。 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对比: 速度:位移与发生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速度的改变量与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t的比值 4、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物理学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加速度恒定的运动称 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V0+αt 推导:α==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2……….(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推导:x=?t (梯形面积公式) 如图: 3)由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可以推导出的公式: ⑴V t2-V02=2αx(由来:V T2-V02=(V0+αt)2 -V02=2αV0t +α2t2=2α(V0t+2)=2αx) ⑵=(由来:V=V0+α===) ⑶=(由来:因为:V t2-V02=2αx所以2-V02==)

(2-V02;2V02) ⑷?x=??T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为 定值。设加速度为α,连续相等的时间为T,位移差为?X) 证明:设第1个T时间的位移为X1;第2个T时间的位移为X2;第3个T时间的位移为X3……..第n个T时间的位移即 由:x=V0t+ 2 得: X1=V0T+ 2 X2=V02T+2-V0T-2=V0T+2 X3=V03T+2-V02T-2=V0T+ 2 X n= V0nT+2-V0(n-1)T- 2 ?x=X2-X1=X3-X2=(V0T+2)-(V0T+2)=(V0T+2)-(V0T+2)=??T2 可以用来求加速度??=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 t秒末、2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V t=V0+at=0+at=at) V1:V2:V3……V n=at:a2t:a3t…..ant=1:2:3…:n ②前一个t秒内、前二个t秒内、……前N个t秒内的位移之比: S1=v0t+at2=0+at2=at2; S2=v0t+a(2t)2=2at2; S3=v0t+at2=a(3t)2=at2 S n=v0t+at2=a(nt)2=at2 S1:S2:S3……. S n=at2: 2at2: at2……=1:22:32…. N2 ③第1个t秒内、第2个t秒内、……-第n个t秒内的位移之比:

双基限时练(十二)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基础强化 1、下列关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A、直方图的高表示取某数的频率 B、直方图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C、直方图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 D、直方图的高表示该组上的个体在样本中出现频率与组距的比值 解析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纵坐标表示错误!,故选D、 答案D 2、从一群学生中抽取一个一定容量的样本对她们的学习成绩进 行分析,前三组就是不超过80分的人,其频数之与为20人,其频率之与(又称累积频率)为0、4,则所抽取的样本的容量就是() A、100 B、80 C、40 D、50 解析样本容量为亠 = 50、故选D、 0、4 答案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A、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高就就是该组的频率 B、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矩形的面积之与等于1

C、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矩形的宽一样大 D、频率分布折线图就是依次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每个小矩形 上端中点得到的 解析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矩形的高就就是该组的错误!、 答案A 4、某市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对2012届高中毕业生的学生水平进行评价,从该市高中毕业生中抽取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样木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这1000名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的最大可能值为() 频率 O 40 50 60 70 80 90 100分数(分) A、67、50 B、72、05 C、76、50 D、77、50 解析由题意得平均成绩的最大可能值为0、05X50 + 0、1X60 + 0、25X70 + 0、35X80 + 0、15X90 + 0、1X100 = 77、50、 答案D 5、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而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 3000)(元)月收入段应

高一新生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 B. 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 C. 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 D. 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2.2013年11月26日上午,我国号航母在海军导弹驱逐舰号、号和导弹护卫舰舰、潍坊舰的伴随下赴南 海进行训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号航母上的观察员感觉海水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考系是海水 B. 号航母上的观察员感觉海水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考系是航母 C. 号航母上的观察员感觉其他舰没有动,其他舰一定是静止的 D. 号航母上的观察员感觉天空中的白云没有动,航母一定是静止的 3.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它到的直线距离为356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 权,早上8点20分从出发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80km,历时8时20分到达钓鱼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8点20分是指时刻 B. 8 时20分是指时间间隔 C. 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480 km,路程为356 km D. 尽管海监船比较大,但还可以将它看成质点 4.一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A. 2πR,0 B. 0,2πR C. 2R,2πR D. 0,2 5.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位移和路程都是矢量 B. 位移的大小可能比路程大 C.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D. 在一段时间,物体的位移为0,路程不一定为0 6.下列物理量中,哪组物理量全是矢量() A. 速度、摩擦力、加速度 B. 质量、加速度、重力 C. 时间、位移、质量 D. 位移、速度、路程 7.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 D. 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8.据中央气象台消息: 2017年第1号台风“梅花(Muifa)”于4月26日在距离菲律宾马尼拉以向16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海面上生成(东经136.1°,北纬13.4°),中心附近最大风速18m/s(8级风,热带风暴级).预计“梅花”将以12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 关于上述消息中的“18m/s、12km/h”,下述理解中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汇总 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二、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①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由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②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③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 三、质点 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质点没有形状、大小,却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是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化的一种科学抽象。 把物体抽象成质点的条件是: (1)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当作质点处理。 (2)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虽然不同,但它的大小、形状及转动等对我们研究的问题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如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运动,地球仍可看成质点).由此可见,质点并非一定是小物体,同样,小物体也不一定都能当作质点. 【平动的物体不一定都能看成质点,{物体的形状与运动的距离相比不能忽略};转动的物体可能看成质点来处理{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运动},也就是研究的问题不突出转动因素时。】 【能否看成质点一看研究问题,二看物理的形状与研究物体的关系】 【一个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决定于物体的尺寸与物体间距相比的相对大小】 四、位置、位移与路程 1、位置:质点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来表示,在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中表示为s(x) 、s (x,y) 、s (x,y,z) 2、位移:【矢量】 ①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②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注意:位移的方向不一定是质点的运动方向。如:竖直上抛物体下落时,仍位于抛出点的上方; ③单位:m 3、路程【标量】: 路程是指质点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路程和位移是有区别的:一般地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向着同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五、速度 速度:表示质点的运动快慢和方向,是矢量。它的大小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轨迹是曲线,则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速率:在某一时刻物体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速率是标量. 瞬时速度:由速度定义求出的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度,它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要精确地描述运动快慢,就要知道物体在某个时刻(或经过某个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因此而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瞬时速度的含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定义式: x v t == 位移 时间 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s v t == 路程 时间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二者相等) v1,队伍全长为L.一个通讯兵从队尾以速度v2(v1小于v2)赶到队前然后立即原速返回队尾。这个全过程中通讯兵通过的位移为。 专业技术分享

高一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 一、【概念及公式】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同向(即同号),则是加速运动;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即异号),则是减速运动。 速度无变化(a=0时),若初速度等于瞬时速度,且速度不改变,不增加也不减少,则运动状态为,匀速直线运动;若速度为0,则运动状态为静止。 基本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公式为:v(t)=v(0)+at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公式为:s=v(0)t+1/2at^2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公式为:v(t)^2-v(0)^2=2as 其中a为加速度,v(0)为初速度,v(t)为t秒时的速度s(t)为t秒时的位移 条件: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 1、受恒外力作用 2、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二、【规律】 位移公式推导: 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故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平均速度*时间,故s=[(v0+v)/2]*t 利用速度公式v=v0+at,得s=[(v0+v0+at)/2]*t=[v0+at/2]*t=v0*t+1/2at^2 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X=aT^2(△X代表相邻相等时间段内位移差,T代表相邻相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 X为位移 V为末速度 Vo为初速度 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 基本比例关系 ①第1秒末、第2秒末、……、第n秒末的速度之比 V1:V2:V3……:Vn=1:2:3:……:n。 ②前1秒内、前2秒内、……、前n秒内的位移之比 s1:s2:s3:……sn=1:4:9……:n^2。 ③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n个t内(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比 xⅠ:xⅡ:xⅢ……:xn=1:3:5:……:(2n-1)。 ④通过前1s、前2s、前3s……、前ns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 t1:t2:……:tn=1:√2:√3……:√n。

高一物理必修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经典及易错题目和答案 1.如图甲所示,某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机记录 了他行走过程中连续9个位置的图片,仔细观察图片,指出在图乙中能接近真实反映该同学运动的v -t 图象的是(A ) 2.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 动,在t 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 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 在t 2时刻以较小速度v 2着地。他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 关于该空降兵在0~t 1或t 1~t 2时间内的的平均速度v 的结论 正确的是(B ) A . 0~t 1 12v v < B . 0~t 1 2 1v v > C . t 1~t 2 122v v v +< D . t 1~t 2, 2 21v v v +> 3.在下面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ACD )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却很大 D .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 4. 如图所示,以8m/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 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m/s 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m/s 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1.5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CA )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且不超速,则汽车可以在绿 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并要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 线,则汽车一定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则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 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在距停车线5m 处开始减速,则汽车刚好停在 停车线处 5.观察图5-14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 ) 甲 t 00乙 t A B C t t D v 0v v v 甲 图5-1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三个重要推论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等于在一段时间内的等于这段时间, 表达式: 例1.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v1+v2 2 B.物体经过AB位移中点的速度大小为v21+v22 2 C.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v2 2 ? D.物体通过AB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1+v2 2 练习1.长100 m的列车匀加速通过长1000 m的隧道,列车刚进隧道时速度是10 m/s,完全出隧道时速度是12 m/s,求: (1)列车过隧道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 (2)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相等: 例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25m/s B.第三秒末即时速度是2.25m/s 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2 D.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2 练习2. 一列火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观察火车的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10s内,火车从他面前分别驶过8节车厢和6节车厢,每节车厢长8m(连接处长度不计)。求:⑴火车的加速度a;⑵人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的大小。

¥ (3)位移中点速度:. 例3.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 m/s,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 A.3 m/s B.4 m/s C.6 m/s D.2 2 m/s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 (1)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 n=1∶2∶3∶…∶n. (2)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 n=12∶22∶32∶…∶n2. (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 N =1∶3∶5∶…∶(2n-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 n=1∶(2-1)∶(3-2)∶(2-3)∶…∶(n-n-1). : 巩固练习 1.(多选)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当速度达到v时,改为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1、t1和x2、t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x 1 x 2 = t 1 t 2 B. a 1 a 2 = t 1 t 2 C. x 1 x 2 = a 2 a 1 D. x 1 x 2 = a 1 a 2 2.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2Δx t1-t2 t 1 t 2 t 1 +t2 B. Δx t1-t2 t 1 t 2 t 1 +t2 C. 2Δx t1+t2 t 1 t 2 t 1 -t2 D. Δx t1+t2 t 1 t 2 t 1 -t2 3.(多选)物体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 ) A.第3 s内平均速度是1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 m/s2 C.前3 s内的位移是6 m D.3 s末的速度是3.6 m/s ^ 4.(多选)一列火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边观察火车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8s内,火车从他跟前分别驶过6节车厢和8节车厢,每节车厢长8 m(连接处长度不计),则:() A.火车加速度为0.25 m/s2 B. 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为6 m/s C.观察结束时火车速度为10 m/s D. 观察结束时火车速度为9m/s 5.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恰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滑块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专题三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 2016.1.29 一、知识点梳理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定义式:t s v ??==时间位移一 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t S v == 时间路程一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分析: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 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包括大小和方向的变化),速度矢端曲线的切线方向。 加速度是矢量:现象上与速度变化方向相同,本质上与质点所受合外力方向一致。 速度增加加速度可能减小 基本公式 两个基本公式(规律): V t = V 0 + at S = v o t + at 2 及几个重要推论: 1、 推论:V t 2 -V 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V t/ 2 == (若为匀变速运动)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s/2 = V t/ 2 =V == ≤ V s/2 = 匀速:V t/2 =V 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t/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