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_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_倪士光

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_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_倪士光

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_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_倪士光
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_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_倪士光

《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第1期(总第163期)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Monthly)

1st Issue,2014(Serial No.163)

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

倪士光1,2**李虹3***

(1.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518055;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威海,264209;

3.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84)

摘要采用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等研究工具对

1307名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

发现: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认同整合与心理

健康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的主效应显著,共同解释26%

的总变异,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显著,三者共同解释29%的总变异。自我效

能感增强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正向关系,对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流动儿童认同整合心理健康自我效能调节效应

分类号B844.1

1问题提出

流动儿童作为我国典型的处境不利群体,进入城市之后的社会融合困难成为其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1]。认同整合(identity integration)测量同时具有多种不同身份认同者如何看待他们的多种身份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认同整合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最终标志[2-3]。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不是唯一静态的,他们同时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的认同身份,因此流动儿童如何组织和管理两个不同的身份认同是认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关键。

流动儿童可能认为他们所拥有的两种身份是和谐统一的,也可能认为这两种身份之间是相互对立甚至冲突的。这个动态的“冲突”或“和谐”的认同心理过程揭示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本质。流动儿童由于经历了两种本质不同的认同身份角色———农村人和城市人,在城市社会融合进程之中,接触和内化了两种认同身份,每种身份对应着文化意义系统,从而依照情境的不同而指导个体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流动儿童或多或少都具有两种“文化体系”的意义系统,即同时对两种身份产生认同。一部分流动儿童面临着认同困难:一方面积极学习城市生活的角色,使自己像一名城市群体的成员;另一方面,在城市生活受到诸多限制,自己也无法完全抛弃农村身份。因此,对于处于城市学习中的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的不同身份认同的整合情况,会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个体层面的影响是心理健康[4],不同的身份认同如果不能统合为一个整合的认同,那么就可能引发认同困难,影响心理健康发展[5]。认同整合促进两种身份认同之间的积极关系[6],高认同整合流动儿童能够解决认同身份的混淆,在面对社会融合压力下拥有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7]。

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第一,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主流文化国家中的移民、旅居者、留学生等青少年群体[7],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过程中认同整合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有限。第二,以往研究的心理健康主要指心理问题[8],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正向一面即心理健康的积极因素。心理健康通常包括正负两个方面,或称为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9],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10]。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指标由自尊、生活满意度、主观快乐指数以及反向计分的心理问题等四个变量构成[11]。第三,需要进一步探讨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影响因素。流动儿童同时面临两种文化的直接挑战,具体包括如何获取城市身份认同,处理两种认同之间的冲突;如何与城市群体的人们交往,克服语言障碍、歧视等困难。如果流动儿童无法成功处理潜在的认同失调,即无法发展出一个合

*本研究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促进与干预研究”(项目编号:11YJCZH128)、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国家一般项目“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项目编号:BFA110053)的资助。

**倪士光,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健康和临床心理学。E-mail:ni.shiguang@sz.tsinghua.edu.cn。

***通讯作者:李虹,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健康心理学。E-mail:lhong@mail.tsinghua.edu.cn。

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倪士光李虹

理的认同整合水平,进而无法在多文化情境之中健康成长,从而导致心理发展的困难[12]。如果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低下,影响了他们掌控这些富有挑战情境的能力,评价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无法应对这些挑战,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困难的堆积[13]。可见,自我效能感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合过程的保护性因素,认同整合对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14],认同和谐的水平越高,认同距离的感受越低,将对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即一个人认为自己掌控局面的能力越强,越能够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15-16]。

因此研究假设1是认同整合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假设2是自我效能促进了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调节作用显著。

2研究与方法

2.1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整班施测的方式,从北京市、山东省济南市、威海市3个城市的6所学校选取了1476名流动儿童。以经济发展程度为特征,北京、济南、威海分别代表一线、三线和三线城市。被试分布在五年级到高三的52个教学班里,筛选后的有效被试是1307名,有效率为88.6%。有效被试的年龄分布是9 19岁,平均年龄是13.10?2.01岁。

2.2研究工具

2.2.1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BIIS-流动儿童版)包括8个项目,分为认同和谐、认同距离两个子维度,认同距离的4个项目均为反向计分。总量表的α系数为0.79,认同和谐与认同距离的α系数分别为0.76和0.81;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1。因素分析抽取两个因素,对应变异总解释率为44%。分数越高,意味着认同整合的水平越高,认同和谐水平越高,认同距离越小[3]。

2.2.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

包括10个项目,采用4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4”代表“非常符合”。总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ɑ系数为0.78[17]。2.2.3UCLA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ULS)包括8个条目,4级评分,“1”代表“从不”,“4”代表“一直”。得分越高,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越高[18]。该量表在本研究的ɑ系数为0.75。

2.2.4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

包括10个条目,4级评分,“1”代表“非常符合”,“4”代表“非常不符合”。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19]。该量表在本研究的ɑ系数为0.80。2.2.5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

包括5个项目,5级评分,“1”代表“非常不赞同”,“5”代表“非常赞同”。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20]。该量表在本研究的ɑ系数为0.69。

2.2.6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与焦虑分量表本研究选择抑郁与焦虑分量表,分别包括3个项目测量抑郁(感到苦闷、对事物不感兴趣、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和焦虑(感到害怕、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一阵阵恐惧或惊恐)的程度。得分越高,表明心理症状的程度越重[21]。抑郁和焦虑量表在本研究的ɑ系数分别为0.72和0.78。

2.2.7主观幸福感量表(Subjective Happiness Scale,SHS)

包括4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7”代表“非常符合”。测量个体对生活的整体幸福感水平[22]。该量表在本研究的ɑ系数为0.81。2.3数据分析

使用SPSS17.0和Amos7.0进行数据分析。第一步,计算心理健康的水平。其分数通过计算自尊、生活满意感、幸福感、抑郁(反向),焦虑(反向),孤独感(反向)的标准分的平均分而获得,即Z=(Z自尊+Z生活满意+Z幸福感+Z抑郁+Z焦虑+Z孤独感)/6。Z值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经过对这些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的碎石图也预示着一因素的结构,特征值是10.34,解释了所有变异的46.46%。心理健康综合分数的ɑ系数是0.85。第二步,计算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矩阵后,使用层级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主要变量均转化成Z分数后进行数据处理。

3结果

3.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问卷采用了被试自我报告的方法,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变异导致的共同方法偏差,因此使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23]。将认同整合、自我效能感及心理健康等变量全部放在一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未旋转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22.25%,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3个,其特征根分别为3.10、2.26、1.61,没有出现“只析出一个因子或某个因子解释率特别大”的情况。因此,本研究数据共同方法偏差效应不足以影响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3.2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主要变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p<0.01)。认同整合与自尊、生活满意度、整体幸福感等正向的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焦虑、抑郁、

·

16

·

《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第1期(总第163期)

孤独等负向的心理健康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与自尊、生活满意度、整体幸福感等正向的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焦虑、抑郁、孤独等负向的心理健康呈显著的负相关;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呈显著的正相关。

表1变量间的相关分析(n=1307)

变量M SD123456789101112

1认同整合3.540.621

2自我效能2.750.540.14**1

3自尊3.050.490.25**0.49**1

4生活满意度3.381.100.19**0.21**0.31**1

5孤独1.190.41-0.17**-0.23**-0.31**-0.25**1

6抑郁1.861.04-0.15**-0.21**-0.35**-0.21**0.40**1

7焦虑1.880.97-0.17**-0.17**-0.29**-0.20**0.41**0.50**1

8幸福感3.850.640.23**0.31**0.86**0.28**-0.27**-0.34**-0.29**1

9性别--0.04-0.08**0.020.01-0.11**0.01-0.05-0.041

10学段--0.13**0.06*0.14**-0.040.01-0.020.03-0.07*-0.021

11学校类型--0.23**0.13**0.26**0.12**0.13**0.10**0.13**-0.20**0.030.36**1

12城市类型--0.22**0.13**0.26**0.14**0.15**0.12**0.15**-0.21**0.010.32**0.91**1

13SES0.0020.69-0.07*-0.15**-0.13**-0.17**-0.11**-0.09**-0.11**0.10**-0.01-0.09**-0.05-0.08**

注:类别虚拟编码,性别:1-女、0-男;学段:1-小学高年级、2-中学、3-高中;学校类型:1-打工学校、2-公立学校;城市类型:1-一线城市、2-二线城市、3-三线城市;SES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其相关是计算与其他变量的Z分数相关。其中***P<0.001,**P<0.01,*P<0.05;下同。

3.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分析

使用方差分析考察了性别、学校类型、城市类型、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等人口学变量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见表2)。从总体上看,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得分为0.014?0.689,高于Z标准分的平均数0。在性别上,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虽然高于女生,但是男生和女生之间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p>0.05);在学校类型上,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Z

MD

=0.292,p<0.001);在城市类型上,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一线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

低于二线城市流动儿童(Z

MD

=-0.194,p<0.001),一线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也明显低于三线城市

流动儿童(Z

MD

=-0.397,p<0.001),二线城市流动

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三线城市流动儿童(Z

MD =-0.203,p<0.001),表现出城市类型的级别越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越好的倾向。在学段变量上,存在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只有初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小学高

年级组流动儿童(Z

MD

=0.100,p<0.05)。

本研究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分成三类,将高于SES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赋值为1,即高SES组;将低于SES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赋值为3,即低SES 组;将中间部分赋值为2,即中SES组。结果显示SES 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明显(p<0.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高SES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中SES组流动儿童(Z

MD

=0.144,p<0.01),高SES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更加明显地高于低SES

组流动儿童(Z

MD

=0.413,p<0.001),中SES组流动

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低SES组流动儿童(Z

MD =0.269,p<0.001),表现出流动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的现象。

3.4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在控制学段、城市类型、学校类型、SES的影响之后,以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和认同整合?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详见表3。结果发现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β=0.32,p<0.001),表明流动儿童认同整合的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因此,假设1得到了完全支持,即认同整合是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有效的预测变量。

3.5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

由表3的第三步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17,p<0.05)。可见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的主效应显著,二者一共能够解释总变异的26%,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显著,三者一共能够解释总变异的29%。

为了进一步解释认同整合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交

·

26

·

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倪士光李虹

互作用,本研究采用简单斜率回归分析(simple slope regression analysis)对自我效能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24]。首先将被试以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加减一个标准差为标准将其分为高自我效能感组(高分组,M>3.29)、低自我效能感组(低分组,M<2.21)和中等自我效能感组(中间组,2.21<M<3.29)。以认同整合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对高自我效能感组和低自我效能感组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表2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及方差分析结果

变量类别M SD Fη2

学校类型

总体0.0140.680

打工学校-0.1280.630

公立学校0.1640.698

F(1,1140)=55.19***0.05

性别男0.0440.698

女-0.0270.654

F(1,1140)=3.080.00

城市类型一线城市-0.1280.630

二线城市0.0660.690

三线城市0.2690.694

F(1,1140)=34.45***0.06

SES 高0.1590.621

中0.0150.683

低-0.2540.691

F(2,1139)=17.43***0.03

学段小学高年级-0.0240.636

初中0.0750.721

高中-0.0210.705

F(2,1297)=3.87*0.01表3认同整合、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分层回归分析

回归步骤自变量标准回归系数

心理健康(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一步学段-0.07-0.07-0.07城市类型0.25***0.22**0.23**

学校类型-0.01-0.02-0.02

SES0.17***0.12***0.12***第二步认同整合0.320.31一般自我效能感0.380.37

第三步认同整合?一般自我效能感0.17 AdjustedR20.07*0.26***0.29*

ΔR20.10*0.20***0.08*

表4不同自我效能感水平的两组流动儿童认同整合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组别B SEβt

常数0.4060.0498.290**高自我效能感组认同整合0.3890.0440.1583.005**

R20.028

常数-0.4920.074-6.604**低自我效能感组认同整合0.1200.0700.0691.721

R20.025

·36

·

《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第1期(总第163期)

由表4可知,心理健康对于认同整合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在高自我效能感组与低自我效能感组分别是0.16(t=3.01,df=127,p<0.01,η2=0.21)和0.07(t=1.72,df=188,p>0.05,η2=0.16)。然后,以认同整合得分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和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为标准划分出高认同整合组和低认同整合组,计算出两组的平均数,将其代入前述的回归方程,得到在自我效能高分组和低分组条件下的心理健康的预测分数,如图1所示。

可见,自我效能感高的流动儿童在认同整合水平提升时,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上升的倾向;而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了轻微的上升趋势。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假设2也得到了支持。

图1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

4讨论

4.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再讨论

本研究发现,与一线城市相比较,在二线城市特别是三线城市公立学校里就读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事实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主要反映了两方面的不同:群体比较的参照点(城市儿童、农村儿童;打工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心理健康的界定(表现为使用不同的心理测量工具)。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对比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即基本认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流动儿童。而对于流动儿童在打工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哪一个更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争议,我们认为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已有研究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研究者探讨城市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居多,而较少关注其积极心理,研究者普遍存在认识偏差;二是心理测量工作多从心理问题的角度测量心理健康,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正向一面。因此,本研究综合考察了心理健康的正负两个方面的表现,从生活满意度、整体幸福感、自尊的积极角度以及抑郁、焦虑、孤独的消极角度,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疾病的消除与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增加才意味着心理健康的真正提升[25]。

4.2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证实了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高认同整合个体可以更好地同时存取多个认同及其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获得更优秀的学习成绩、更融洽的人际关系等社会结果(social outcomes)[26]。不过,早期的西方研究认为,由于双语言和双文化的情境是矛盾甚至是冲突的,从而导致了个体的焦虑和抑郁,甚至会阻碍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业;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双语言和双文化对于主观幸福具有促进作用,并不会导致认同冲突和语言混淆[27]。事实上,一项以13个国家7000多名经历文化适应的青少年为调查对象的研究发现,客观的文化差异与适应的相关不明显[28]。因此,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过程中,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更多地来自个体因素,我们将其聚焦为流动儿童多元认同发展的策略及程度———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具有双认同的意识,即他们对于农村和城市都表示认同[30],这种积极认同可以减少心理适应压力,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对于低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两种认同被知觉为有一定的距离,没有交叉,甚至存在混淆,这种消极认同无法减少心理适应压力,导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4.3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双身份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即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会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而自我认同感低的流动儿童恰恰相反。国内目前还没有发现相关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了个体差异变量在认同整合结果效应里的作用,首次发现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明显,丰富了认同整合的研究内容,将会推动后继的相关研究。

依照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有效地预测了心理健康[13]。Bandura认为这个影响通过获取高价值的标准或原则的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两个渠道而发展。那些认定感觉自己没有竞争力或者缺乏自我效能感的个体,面对2个或更多的不一致甚至冲突的文化期望时,会有更大的风险导致负性的心理结果[14]。这与如下事实一致:个体感觉他们的双文化认同角色之间是冲突和有距离的,这些个体的心理健康比那些认同角色之间和谐相处的人更加糟糕。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正在经历文化适应的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

·

46

·

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倪士光李虹

变量,自我效能感增强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正向关系,对心理健康起到了促进作用。

4.4研究不足及展望

首先,自我效能感从一般到具体。本研究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测量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作为人的内在因素对行为的决定作用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具有其特殊具体性,因此发展一个双认同的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其次,其他变量的影响,例如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neuroticism)等人格变量[31]。流动儿童可能遭受与城市儿童的交流困难、歧视等压力,这些特殊的压力表现为社会焦虑,导致他们有更大的负性心理健康的风险,而在不同情境中保持心态平静的人格品质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保护作用。

再次,集体效能的可能影响。流动儿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属于某个固定班级的一员,班级功能明显。在班级情境中,集体效能代表了班级大多数同学对班级能力的总体看法,依据目标达成的可能性,班级会对成员提出不同的行为预期,而在班级内部形成统一的规范,进而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因此,班级效能是否在组织水平上影响了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最后,面向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从流动儿童多元认同发展的方向,帮助流动儿童提升认同整合水平,从而提升心理健康;而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或措施要根据认同整合的水平而定,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需要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5结论

(1)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学校类型、性别、城市类型、SES、学段的差异。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男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三线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SES水平越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初中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小学和高中。

(2)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认同整合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的主效应显著,共同解释26%的总变异,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显著,三者共同解释29%的总变异;自我效能感增强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正向关系,对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霞,申继亮.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

响及群体态度的调节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4):395-401

2Benet-Martínez V,Leu J,Lee F,et al.Negotia-ting biculturalism cultural frame switching in bicul-turals with oppositional versus compatible cultural i-dentitie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2,33(5):492-516

3倪士光.流动儿童的双身份认同整合———微观社会融合的视角.博士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13.

71-76

4Amiot C E,De la SablonniereR,Terry D J,et al.Integration of social identities in the self:toward 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model.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Review,2007,11(4):364-388

5Kroger J.Identity development:adolescence through adulthood.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2006.131

-145

6Chen S X,Benet-Martínez V,Bond H M.Bicul-tural identity,bilingualism,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immigration-

based and globalization-based accultur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8,76(4):803-838

7Bacallao M L,Smokowski PR.Entre dos mundos/ between two worlds:b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on-text.The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2009,30

(3):421-451

8邱培媛,杨洋,吴芳,等.国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研究进展及启示(综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64-68

9Boey K W,Chiu H.Assessing psychological weil-being of the old-old:a comparative study of GDS-

15and GHQ-12.Clinical Gerontologist,1998,19

(1):65-75

10李虹,梅锦荣.测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GHQ-20的结构及其信度和效度.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8(1):75-79

11Mok A,Morris M W,Benet-Martínez V,et al.Embracing american culture:structures of 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networks among first-generation

bicultural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7,38(5):629-635

12Tsai J L,Chentsova-Dutton Y,Wong Y.Why and how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ethnic identity,accul-turation,and culturalorientation.Asian American

Psychology:The science of lives in context.Hall G

C N,S O.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

cal Association,2002.41-65

·

56

·

《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第1期(总第163期)

13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New York:W.H.Freeman,1997.10-16

14David E,Okazaki S,Saw A.Bicultural self-effica-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initial scale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correlates.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9,56(2):211-226

15Maddox J E.Self-efficacy:the power of believing you can.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Snyder C

R,Lopez S J,New York:Oxford,2005.277-287 16Chen S X,Chan W,Bond M H,et al.The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and relationship harmony on depres-

sion across cultures applying level-oriented and

structure-oriented analyse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6,37(6):643-658

17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18王登峰.Russell孤独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1):23-25

19季益富,于欣.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

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修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社,1999.251-252

20熊承清,许远理.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在民众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8):948-949

21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8-70

22张登浩,武艳俊.人格宽恕性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

(4):577-579

23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5024ChaoRC L,Wei M,Good G E,et al.Race/eth-nicity,color-blind racial attitudes,and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competence: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training.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11,58(1):72-82

25Keyes C L M.Mental illness and/or mental health?

Investigating axioms of the complete state model of health.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5,73(3):539-548

26Cheng C Y,Sanders M,Sanchez Burks J,et al.Reaping the rewards of diversity:the role of identity integration.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008,2(3):1182-1198

27Johansen S V L.Identity integration and family eth-nic socialization as moderators of acculturation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Doctoral Dissertation.

Colorado: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2011.89-112 28Berry J W,Phinney J S,Sam D L,et al.Immigrant youth:acculturation,identity,and adaptation.Ap-plied Psychology,2006,55(3):303-332

29Iturbide M I,Raffaelli M,Carlo G.Protective effects of ethnic identity on Mexican American students'p sychological well-being.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2009,31(4):536-552 30Van De Vijver F JR,Phalet K.Assessment in mul-ticultural groups:the role of acculturation.Applied psychology,2004,53(2):215-236

31Ponterotto J G,Costa-Wofford C I,Brobst K E,et al.Multicultural personality disposition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7,147(2):119-135

(下转第89页)

·

66

·

利用心理辅导室设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包蕾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Mental Health Course Utilizing

Device Configuration in a Counseling Room

BAO Lei

(Educational Equipment Research &Development Centre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0080)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s become a

hot topic.However ,for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the device configuration for counseling rooms has been developing slowly and ineffectively.This study ,based on educational documents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roposals from educational experts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utcomes ,aims to achiev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psychology ,by means of a comprehen-sive program for interventions ,which involves the planning for counseling rooms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nfigura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the designing of mental activity programs.Based on experiments in two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said program a achieued good results by improving their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ounseling room devic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hardware

(责任编校:齐媛)

(上接第66页)

Migrant Children 's Identity Integration and Mental

Health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fficacy NI Shiguang 1,

2

LI Hong 3

(1.Shenzhen-based Graduate School ,Tsinghua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55;

2.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Weihai ,264209;3.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100084)

Abstract

This study ,by surveying 1307migrant children with such research tools as the Bicultural I-

dentity Integration Scale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the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and 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nt children's identity integration and men-tal health ,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heir self-efficacy.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igrant children's identity integration and mental health ;their general self-efficacy can significantly mediate between their identity integration and mental health ;there are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ir identity integration and self-efficacy.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self-efficacy can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migrant children 's identity integration and mental health ,and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migrant children identity integration mental health self-efficacy mediating effect

(责任编校:刘玉娟)

·

98·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王才康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510631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2]。自我效能感与结果期望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动后果的知觉,而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的认知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一种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以自信的观点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按照Bandura的理论,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觉、思维和行动都不同。就感觉层面而言,自我效能感往往和抑郁、焦虑及无助相联系。在思维方面,自我效能感能在各种场合促进人们的认知过程和成绩,这包括决策质量和学业成就等。自我效能感能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高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的较高的目标并坚持到底。一旦开始行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他们又能很快恢复过来。自我效能感还被广泛用于学校环境、情绪障碍、心理和生理健康以及职业选择等领域。因此可以说自我效能感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变量[3-4] 。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领域特定(domain-specific)的概念,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我信念,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是这样。但研究者也发现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它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最早的德文版系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3],开始时共有20个项目,后来改进为10个项目。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中文版的GSES最早由张建新和Schwarzer于1995年在香港的一年级大学生中使用[5]。至今中文版GSES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项目及评定标准】 GSES共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比如“遇到困难时,我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项目参表1。 GSES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评分。对每个项目,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评分时,“完全不正确”记1分,“有点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3分,“完全正确”记4分。 【评定注意事项】 1.同其它自评量表一样,一定要让被试看明白指导语及有关问题。 2.量表由被试自行填写,可进行个别测试,也可用于团体测试。 3.一般来说,本量表适用于大、中学生群体。 4.必须答齐全部10题目,否则无效。 【统计指标及结果分析】 GSES为单维量量,没有分量表,因此只统计总量表分。把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 【应用评价】 1.GSES题目少,操作简便,可广泛用于大中学生的心理测评和有关心理学研究。 2.根据Schwarzer报告,在不同文化(国家)的多次测定中,GSE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75和.91之间,一直有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汇聚效度和区分效度)。比如GSES和自尊、乐观主义有正相关关系,和焦虑、抑郁和胜利症状有负相关关系[3]。 3.根据Schwarzer对7767名成年人调查,在GSES上的平均得分为2.86。此外,男性在GSES上的得分高于女性,不同文化(国家)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3]。 4.本文作者发现,中文版的GSES也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在一致性系数为.87,一星期间隔的重测信度为.83,。效度方面,GSES的10个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60和.77之间。因素分析抽取一个因素,解释方差47.09%,表示GSES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他身边的一大批学生。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以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对学生的行为不满,火冒三丈,严加训斥,不仅会使课堂气氛骤然紧张,而且会令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用其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引导和感染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相互教育,促进心理健康 同学之间,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的语言,较为接近的兴趣爱好,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学中可以把一些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例如:“数学作业错题较多怎么办?”“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你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一种最理想的心态,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为学生搭建成长与体验成功的平台与机遇 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回到生活的某个事件中,形成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原始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对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构成学生已有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接近学习难点,消除对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1. 要重视给学生提供适时援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个体差异,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听不懂、啃不动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心理认知障碍,如苦恼、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等,进而会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伸出关爱之手,给予及时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化解所遇到的困难。提供援助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和波折,不要讽刺、挖苦,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2. 五、用爱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师热爱学生,应表现为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而不是训斥、厌弃、批评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例如,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会提高数学成绩。在这里,“提高数学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而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 近年来,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受关注。多项调查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参与教学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付诸努力的程度、因果思维(归因)的方式等。在身心健康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调控、情绪反应、活动效率、思维能力、人际关系、潜能开发等。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我们教师的迫切任务,以下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十种方法。 一、增加学生成功体验 以往成功的体验是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一)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 建立竞争奖赏结构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这不可避免地会损害那些在课堂上表现欠佳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所以还要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个体化奖赏结构要求学生作自我比较,即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有进步即为成功,就能得到奖赏。通过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合作化奖赏结构强调小组之间的比较,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一个目标,共同取得成功。注意要把课堂表现优秀的和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就会增加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 传统的智力理论(以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主)认为智力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对学校教育影响力最大的是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从多元智力理论中我们不难感到学生的每一种天赋(智力)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手段,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活动的成功,建立起对学习的强烈自我效能感。 二、培养学生积极归因 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归因方式存在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不足。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关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他们往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自身能力、教师、运气、任务等外在因素,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当然,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力不从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量表简介: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什么”的认知反映了一种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是以自信的理论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A=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为 r=0.82(n=401,p<0.001)。GSES只有一个维度。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一些描述,每个描述后有四个选项,请根据真实情况,在最符合您情况的一项上打√。 完尚多完 全算数全 不正正正

正确确确 确 1. 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 2. 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的。 □□□□ 3. 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 □□□□ 4. 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 □□□□ 5. 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 □□□□ 6. 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 □□□□ 7. 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可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8. 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方法。 □□□□ 9. 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 □□□□ 10. 无论什么事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够应付自如。 □□□□ 记分方法 完全不正确 1 尚算正确 2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的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要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变态),与这三种心理相应,其不适应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正常状态的个体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及人格特征相一致,因此带有必然性。其次,不平衡状态或危机状态的个体是在发生了“生活事件”后。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中。在通常状态下,个体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如果单靠自我调节无效,就得借助于他人疏导,使之消除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然而,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个体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或他人疏导以回复正常状态时,则会出现第三种情况: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个体在心理不平衡情况下所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并不带有必然性,而是带有偶发性。例如我所教学生郭某,平时表现良好,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担任班级男生舍长。可是临近升中考试时,因面临中考问题的困扰而无法自拔,为发泄心中郁闷,在一天的半夜竟然放声“高歌”,严重的影响了学校师生的正常休息,事后经我不断地说理引导教育,打开其择业心理症结,才认识到自己行为失当的错误。 学生心理的失衡原因颇多,更因其具有偶发性。所以对班级、学校、家庭、社会造成恶果的案例呈逐年增多趋势,如“马加爵事件” 、“紫金中学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等。因此,只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其陷于不平衡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才可以尽可能消除偏态或变态的不适应行为,以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这样既保障了青少年的健康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作为人生基础教育的幼儿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以前只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逐渐向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需求发展。然而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真正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实践的却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出路,是目前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并去探索的一个课题。下面就让我来浅谈一下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从现代社会看幼儿心理健康的指标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满足到现在更加注重人的内在心理需求的转变,这也无形中对幼儿健康心理形成了细致化的指标。因此,注重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现在人的健康指标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行为适应方面的健康。因此作为幼教

工作者,已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与保育,以及生长指标的达标,而是保教工作既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使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而究竟什么才是幼儿心里健康的指标呢?幼儿心理健康表现我们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得知。 [1.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2.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3.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4.诚实而不说谎。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要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①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们社会的飞速发展,时刻都有新事物的产生。但是在我们使用这些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也会引发很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较好,当小孩子的生活却没有我们以前过得那么幸福。在小孩子的身边,有很多无形的压力,对他们或多或少的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造成影响的同时,并没有一个恰当的途径可以去了解他们的想法,长久下去,造成的心理影响就会越来越严重。 就拿我们的“应试教育”来说,虽然现在到处都大张旗鼓地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只要还有高考这只“指挥棒”的指挥,学生就会在学校的提高升学率,家长的高期望下,被迫负担更重的学习担子。久而久之,学习繁忙,要与同学互相竞争,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就特别容易出现问题。 何谓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就算你再聪明,但你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动不动就钻牛角尖,那么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所以,身、心两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 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小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很多学生都说,他们天天过着“单调”、“紧张”、“烦躁”、“抑郁”、“无聊”的学校生活。甚至多达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说: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

浅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理10(1)孙方园 【摘要】心理健康是人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儿童来说,心理健康对他们人生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人健全的心理要从小培养.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精神分析学派十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医生发展的重要性,童年期儿童的个性和社会 性发展是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儿童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 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童年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 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儿童从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健康个性的形成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因此,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发展性预防人格素质 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儿童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儿童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儿童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儿童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因此, 加强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我国儿童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必要的紧迫任务.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和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1)概念的套用和"最佳状态"的难以把握使得该定义含糊不清.许多学着不满这样的说法,尝试从其他方面来界定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比如亚瑟·雷伯,他在他的心理学词典中指出:"心理健康,一般用来指明一个人的行为和情绪是在良好的调解和适应中起功能的,而不只是精神上没有疾病就行.(2)阿瑟·雷伯主要强调了行为和情绪的调解和适应性在心理健康上的重要功能. 郑日昌、陈永胜等也总结了心理健康的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佛洛伊德派大多持这种观点.另一种是指心理状态稳定,具有抵御挫折、迎接挑战、适应环境的良好人格素质,诗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人本主义学心理学家大多持这种观点.这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积极理解,也可简要的概括为"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

自我效能理论 一、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人的主体因素的核心,并渗透、弥漫于人类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决定了个体人生的轨迹,而且也决定了个体思维、情感、行动及其动机的模式,它还决定了个体在面临危机、失败、压力等否定性情境刺激时的身心反应方式,从而决定著个体在人生事业上的成败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与否。 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个体的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不是环境的偏爱,而是个体的自我创造。 二、效能预期与结果预期之区别 结果预期在这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某项行为会产生某种结果的预估;而效能预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获得成功所具的信心。这两种预期之所以必须加以区分,是因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项行为必然会产生某种结果,但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表现这项行为。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

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同时情绪也是积极的。例如一个跳高运动员,在一次跳跃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否跳出2.38米的成绩的判断是「效能预期」,而他对这一成绩能否为他赢得奖牌、社会荣誉、自我满足等的预期是「结果预期」。 三、自我效能的功能 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影响行为结果。 1.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倾向于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恰恰相反。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越强,预测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大,他就越会努力尝试去从事这些方面的活动,新行为持续的时间也越长;反之,就会逃避那些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活动,行为的坚持性也就越差。 2.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对困难的态度 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人,多富有自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因此,会竭力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的目标;相反,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则会因为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甚至对能够行使的行为和完成的任务也不敢问津。 3.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需要加深对学生心理的了解 青少年是发展的个体,其心理特点具有发展性,多变性,可塑性。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大脑发育、语言发育、心理发育等关键期。要想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教师首先要了解他,了解他,才能帮助他。 学生成长的很快,转眼就长高,长大了,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或教育方法不对,师生双方都会感到痛苦,而且还会白白浪费许多精力与时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陪伴,需要指导,需要有人倾听学生的心声。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兴冲冲想跟教师谈一些事情,但教师都总是忙着做其它的事,叫学生等会儿再说,或者学生诉说一件委屈的事,没想到教师一听就发火、责骂,根本不去了解真正的缘由,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沟通就会发生问题。每当学生跟做教师的你说话时,你尽可能要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全神贯注地听学生说话,让学生觉得教师很在意听他说话,学生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也很愿意说出自己心理的感受。 如教师经常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师生之间就很容易造成隔阂和对立甚至难以消除的敌对状态。教师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走进学生的世界,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鼓励学生,尝试着不去随意批评学生,只要教师耐心地这样去做,了解关怀接纳学生,学生就会很乐意和教师在一起,如此,拥有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并非梦想,学生也能顺利迈进向成功之路。 二、留心学生的心理求助信号 尽管为人教师者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但由于受生物,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一少部分青少年会出现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了解有关儿童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心理问题。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会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儿童心理求助信号。这些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活着没有意思,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二是行为方面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过份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三是生理方面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但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家长和老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并对自己学生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不能盲目攀比、模仿,而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气质类型及特长兴趣,因材施教。 三、给学生更多的爱 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爱护与肯定,这通常包括父母、师长等。个人在人格成长中得到关爱与肯定越多,则其人格冲突便越少,自信心则越强。假如一个人从小严重缺乏母爱,也没有来自其他亲近的人与母爱同等的温暖和关怀,这个人就会产生“被爱的渴求”,同时,“爱”的营养缺乏,他就不能或很难学会积极的社会交往。因此,教师要从小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要倾听学生说话,如果教师只顾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不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感到很孤独。仔细倾听学生的诉说并回答学生的问题以便加深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信赖和安全感,注意学生讲话的内容,并表达教师的理解和同情,不要对学生的感情或意见武断地表示否定的态度。同时,要公正的评价学生,有一些教师喜欢这样说:“你

浅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邹连娣 摘要:谚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可见3-6岁的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因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它对幼儿学生的性格塑造和健康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健康含义不仅是身体的健全,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和道德的健全。幼儿期正是一个人心理发展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可塑性大,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低,极易受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所处的现状,每个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生活节奏的加速、养育方式的变化等影响因素下,面临家长所给与的过多压力,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承受着各方面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幼儿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家庭教育中都只片面的注重智力的开发,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大量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幼儿健康状况问题的存在和发生非常普遍和严重,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儿童都普遍存在着嫉妒、任性、孤僻、焦虑、情绪反常、社交困难等心理问题。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妨碍着幼儿

身心健康发展及良好品德的形成,还给家庭、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二、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 很多幼儿园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园内的心理教育等实施活动中只满足幼儿生理方面和基本物质的需求,忽视了幼儿心理健康的真正内在需求。并且实践过程局限,忽视幼儿实际接受能力,进行矫正采用的方法也只是行为治疗,未考虑对幼儿是否真正适用。 (二)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由于我国幼儿心理教育理论研究起步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时间来说年限短、理论研究少,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其水平仅停留在一个较低层次水平上;幼儿心理健康的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分散、凌乱、没有集中性,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与幼儿年龄差异较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整合力度不够。 (三)师资力量缺乏,家庭不同步 国家对幼儿教师培养的力度不够,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导致教师们对心理健康标准及效果的评价把握不准,在实际情况中面对幼儿的心理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无法及时正确纠正。 从目前幼儿园的教育来看,幼儿园教育中未把心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而主要是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模式,设置的课程也基本停留于传授某些知识及养成某种行为习惯的教育层面,尽管实际上幼儿园的德、智、体、美等教育中都包含着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意义,但却没有系统与独立的心理教育。

自我效能感与梦想实现 导入:在美国西部的乡村,一位家境贫寒的15岁少年在幽暗的灯光下写下令人不可思议的《一生的志愿》:“要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利峰;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常的孩子筹集100万美元捐款……” 他放飞自己梦想的翅膀,一口气列举了127项自己人生的恢弘志愿。少年的心被自己那宏伟的目标激动得热血沸腾。从此,他跟随着心灵的呼唤,开始了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漫漫征程。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个愿望……他就是20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当有人惊讶地追问他是凭借着怎样的力量,把那许多注定的“不可能”都踩在了脚下,他微笑着回答:“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了。” 华特?迪士尼曾经被一家报纸的编辑以“缺乏想象力”为由解雇;飞人迈克尔?乔丹上高中时曾被校篮球队拒之门外;托马斯?爱迪生经历了1000多次实验才成功发明了电灯,他曾对一位记者表示,“我没有失败1000次。电灯是在经过1000步后被发明出来的。” 是什么让有些人能够走出失败、并最终获得成功,而有些人却在挫折面前认了输?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是他们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与自尊的能量,使他们具备了获得成功的人格要素。 一、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用以解释在特殊情境下动机产生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能力的预测和信念。也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好一件事情。这就是自我效能感。 它涉及的不是技能本身,而是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问题情境中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倾向。因此,自我效能在个体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占有核心地位。 自我效能感与自信心非常相似,自我效能的信念决定了人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励以及如何行为。因此,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看作是员工通过自我激励提高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效能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

浅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单位:明光市紫阳中学姓名:孙仲辉 国内多种调查提醒我们: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3万名中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科学检测发现,32%的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又据某种心理测检组检测,只有43%的中小学生自认为朝气蓬勃的,27%的学生认为有心理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首先是学习方面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中常有缺乏自信、厌学和学习困难的现象;其次是普遍存在不良性格和行为问题,比较突出的性格问题表现为依赖他人、固执任性,行为问题表现为讥笑别人、说谎、注意力不集中;再次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责任心不强,面对难题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受不了委屈、挫折。此外,在情绪、人际交往方面也有明显的问题,有情绪问题的约占10%,人际交往方面突出的问题是自我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 近年来,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导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确实存在问题,这是不容回避、不争的事实。而造成中学生这些心理问题,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不开。 (一)学校教育心理水平不高 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迟,并且处于推动发展阶段。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咨询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或者作为点缀,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社会与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远没有到位,绝大多数人对此感到神秘和陌生。心理测量工具还有待科学化。个别辅导的方法如咨询还停留在一般的谈话,缺乏一定的咨询技巧,专业化水平不高。特别是专业人员缺乏,也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较大的障碍。 另一方面,我国中学学校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教师虽然基本上能够看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而,大部分教师都将之视为品德或思想问题,用德育的方法来处理。如,把孤僻看作脱离集体,把焦虑看成患得患失,把性格内向看作不暴露思想,用简单说教和行政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教育效果非常差,甚至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更多的人们逐渐意识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并得到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急需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保健,对家庭、学校、社会及儿童青少年本身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在由上海市卫生中心、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组织的一项对上海市的24000名4~16岁的儿童进行一项调查中发现,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0.2~14.5%。其中第一位是多动症占7%左右,第二位的是情绪障碍3%左右,占第三位的是社会交往问题1%左右。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保科的张劲松、沈理笑、许积德等综合医院心理门诊中的儿童病例分析,说明症状类型主要有:情绪问题、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其中情绪障碍占34.25%;适应性问题占2.8%;多动性占11.65%;品行问题占3.9%;睡眠问题占1.7%;学习困难占8.8%;内趋力不足占13.3%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对2055名9-15周岁的困境儿童所做心理健康调查时,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儿童有223名,占到10%左右。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特点: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大都存在发展性的特点,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主要心理问题。通过调查显示: 1、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通过对全国22个城市26个单位的24000名4-16岁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后,指出4-5岁(学前期)主要为社会交往问题;6-11岁(小学时期)主要为注意缺损障碍;12-16岁(少年时期)主要为情绪障碍。 2、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在困境儿童的心理咨询过程中,统计出:0-18岁的儿童主要存在六类问题,比例从高到底依次是:行为问题(47.77%)、情绪问题(27.23%)、学习困难(23.21%)、多动(22.325)、科学育儿知识咨询(17.41%)、适应不良(6.25%),并且发现:11岁(尤其6岁)以下(含11岁)主要是"科学育儿知识咨询"、12岁以上(含12岁)主要以"行为问题"为主。 二、儿童青少年的研究课题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首先要从个体自身、社会、家庭、教育机构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必须坚持"社会-心理-生物"的综合模式,在社会大系统中形成医疗、心理、教育、福利等一体化的综合服务网络,以早期干预、及时干预、系统干预、发展性干预等为原则,在干预策略上提倡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并重: (一)直接干预:对儿童直接实施咨询在咨询中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积极实施干预策略(如认知行为疗法、行为矫正与塑造),另外还有通过教育、指导、训练,使其心理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儿童摆脱心理困扰。对特殊儿童,则更注意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从儿童需要出发来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另外还要积极联系社会工作者,对儿童给以社会性的关注和支持。 (二)间接干预:主要是进行儿童生存、发展环境的创设和优化,通过客观因素(尤其家庭环境)的完善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具体措施有: 1.社区建设:在社区建立心理辅导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为社区儿童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家庭随访、专家咨询等,及时为家庭及儿童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技术支持。同时,利用社区力量进行儿童心理健康观念的宣传和普及,使心理健康成为社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校园建设:积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包括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科研等等,尽可能使学生在良好身心状态中获得发展。学校

我如何提高自我效能感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和推测。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会充满信心和决心,这样他们就会在很多时候能较好地发挥其潜能而获得成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就会表现出自闭和不积极,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水平,他们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所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很有现实的意义,根据老师上课讲述的几个方面,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下面是我提高自我效能感的一些计划和想法: (1)不断给自己设立比较容易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在不断地小成功中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大家都知道日本运动员跑马拉松的故事,他就是把整个行程分为一个个的小段,我们可以把跑完整个马拉松看做一次大的成功,分段看做一个个的小成功,这些比较短的路程比较容易完成,所以他就在不断地小成功中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提升了自信,马拉松跑起来也就不是那么的困难,不是那么累,于是冠军也就不在话下。还要说的是在设立目标的时候我想不能设立遥不可及的目标,这样就会反复的失败,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反复的成功才会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2)找到合适的比较对象,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长处,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有些人把自己和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比较,于是

就觉得很自卑,发现自己哪怕一点的长处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比较对象可以帮助我自己更好的认识自己,有长处也有短处,长短都差不多,既可以自己发扬自己的优点,也可以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缺点,从而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3)深入分析自己之前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在进行归因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效能感。在分析成功的时候更多的归因于自我努力,在分析失败的时候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这个我会找一个榜样,这个榜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这个人可以是马云可以是李彦宏,也可以是刘翔,还可以是身边的同学,像上台演讲这种事情,很多同学就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特别是我的榜样。 (4)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并在不断地得到肯定中提高自我效能感。

家园共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各方面的因素,孩子的心理健康往往是作为家长或是教师的我们会忽视的一个问题。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精神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才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如何才能真正进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让孩子生理、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呢?我认为这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配合,形成孩子良好发展的双保险。 一、共同营造良好环境,使幼儿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 幼儿从不同的家庭进入幼儿园,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在心理上会面对一些困惑。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普遍,使越来越多的幼儿缺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良好的环境少不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组成,形成合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家庭是幼儿依赖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切实办好家园合作,帮助家长了解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如我班的小青小朋友是个特殊的孩子,在园时孩子不喜欢跟老师或是同伴进行交流,是个不愿意说话和笑的孩子,对身边的人都产生着敌意。可是孩子在家却是另一种表现:喜欢笑、喜欢跑和其他正常的孩子没有任何的区别。这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们长期与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共同交流孩子所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哪?经过长期的合作,我们知道孩子从小跟有些耳聋的爷爷在一起不是经常跟大人进行交流,也许有这方面的原因。所以创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正常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同时家园合作也是很必要的一个教育手段。 二、共同创造爱的氛围,满足幼儿正当的心理需要。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比如,平时有些孩子活动时喜欢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重要性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高一学生刚刚由初中升上高中,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只好都隐藏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 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在此我认为,对于高一新生,首先需要进行适应性教育,其次应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并且对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好处。 高一新生刚刚从初中升上高中,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不适感。而这些不适感可以总结为三大类:生活上不适应、定位上不适应、学习上不适应和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1、生活上不适应。 比较多的高一新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进行相对比较独立的生活。他们从小学到初中从来没有在学校住过宿,除了学习外,所有的生活上的事情全部都有家里人操办。而且在家里都拥有自己的房间。可以说他们是过着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因此生活上的自理能力非常差。然而,来到清中后,生活上的事情一切需要自理,如需要自己到饭堂打饭,需要自己洗衣服,需要按照学校要求整理自己的床铺,需要负责宿舍和课室的

清洁等等。这些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新鲜、陌生的事情。不少的学生在周记里说来到这里,需要自己洗衣服,吃饭还要自己去打,居然还要排队,很不习惯。不少同学说自己不会洗衣服。因此有部分同学开始害怕,有的甚至要转学,要求回家附近的学校读书,要回家过舒适的生活。我就每年都会遇见这样的学生。 2.心理定位上的不适应。 高中聚集了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学校都是佼佼者,老师们重点培养对象,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家长的骄傲。可以说头上闪烁着无数的光环。但来到清中后,一切变了样:每个人都是那么的优秀,或者比自己优秀的人多的是,不再是班上或年级上的第一,不再是老师们重点培养对象,也不再是其他同学的学习榜样,头上光环不再,一下子从高高的地方掉了下来,心理上很难适应。不少学生在周记里写道:我在这里是如此的渺小,老师也许甚至不认识我,根本不知道我的名字。这里这么多高手,我是如此的差,从来没有这样失败过……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定位教育,教育他们给自己重新定位,悦纳自己,努力发现自己的长处,努力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让自己更优秀。另外老师要多点找学生谈话,让学生知道,他(她)是受到老师的关注的,老师并没有忽略他(她),并努力帮助他们找到自身的优点,找回对自己的信心。 3.学习上的不适应。 从小学到初中,绝大部分的学生的学习都是由老师安排好的,需要做什么练习,不需要做什么练习,那个话是需要记住,那个单词需要画出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