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

2016年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

2016年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
2016年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会计基础》

2016年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

《会计基础》

2016年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陆续开始,各地区考试,使用财政部公布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财办会[2014]13号)为依据的新大纲,中公会计为方便全国各地考生方便查找特进行了整理,使用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新大纲地区可查阅和下载汇总如下: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新版大纲汇总

第一章总论

【基本要求】

1. 了解会计的概念

2. 了解会计对象

3. 了解会计目标

4. 了解会计准则体系

5. 了解会计的核算方法

6. 了解收付实现制

7. 熟悉会计的基本特征

8. 熟悉会计的基本职能

9. 掌握会计基本假设

10. 掌握权责发生制

11. 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大纲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会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会计的基本特征有:(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和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拓展职能。

(一)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二)拓展职能

会计的拓展职能主要有:(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评价经营业绩。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二)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

二、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以及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一、会计准则的构成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二、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

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符合适用条

件的小企业自 2013年1月1日起执行,并鼓励提前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具体标准参见《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该准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予以规范。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基本要求】

1. 熟悉会计要素的含义与特征

2. 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与构成

3. 掌握常用的会计计量属性

4. 掌握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5. 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与分类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

分类。

(二)会计要素的分类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

(一)资产

1.资产的含义与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一个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在一年内有几个营业周期。但是,也存在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生产循环相关的产成品、应收账款、原材料尽管是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作为流动资产。当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时,应当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

(二)负债

1.负债的含义与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具有以下特征:(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3)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负债的分类

按偿还期限的长短,一般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偿还,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资产总额扣除债权人权益后的净额,即为企业的净资产,反映所有者(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具体表现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被计入了资本公积,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反映。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留存收益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统称。

(四)收入

1.收入的含义与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收入具有以下特征:(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3.收入的分类

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五)费用

1.费用的含义与特征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具有以下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3.费用的分类

费用包括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生产费用应按其实际发生情况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生产几种产品共同发生的生产费用,应当按照受益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六)利润

1.利润的含义与特征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降。利润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3.利润的分类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

者损失。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以便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三、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要素的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

(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构成

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金额。

3.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二)计量属性的运用原则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持续取得并可靠计量。

第二节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一)财务状况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经营成果等式

经营成果等式,亦称动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的会计等式。即: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

企业经济业务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九种基本类型:(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7)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8)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上述九类基本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财务状况等式的平衡关系,具体分为三种情形:基本经济业务(1)、(6)、(7)、(8)、(9)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保持不变;基本经济业务(2)、(3)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

边的金额等额增加;基本经济业务(4)、(5)使财务状况等式左右两边的金额等额减少。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基本要求】

1. 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

2. 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分类

3. 熟悉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4. 熟悉常用的会计科目

5. 掌握账户的结构

6. 掌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可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1)资产类科目,是对资产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是对负债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是既有资产性质又有负债性质的科目,主要有“清算资金往来”、“外汇买卖”、“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科目。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对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是对可归属于产品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成本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等。

(6)损益类科目,是对收入、费用等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各单位由于经济业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规模大小与业务繁简程度等情况不尽相同,在具体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但设置会计科目时都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

(二)常用会计科目

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如表 3-1 所示:

第二节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与分类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二)账户的分类

账户可根据其核算的经济内容、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进行分类。

1.根据核算的经济内容,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六类。其中,有些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存在备抵账户。备抵账户,又称抵减账户,是指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确定被调整账户实有数额而设置的独立账户。

2.根据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核算的内容相同,只是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总分类账户统驭和控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从属于总分类账户。

二、账户的功能与结构

(一)账户的功能

账户的功能在于连续、系统、完整地提供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具体信息。其中,会计要素在特定会计期间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分别称为账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二者统称为账户的“本期发生额”;会计要素在会计期末的增减变动结果,称为账户的“余额”,具体

表现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账户上期的期末余额转入本期,即为本期的期初余额;账户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账户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对于同一账户而言,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二)账户的结构

账户的结构是指账户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账户通常由以下内容组成:(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即所依据记账凭证中注明的日期;(3)凭证字号,即所依据记账凭证的编号;(4)摘要,即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5)金额,即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从账户名称、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的左右两方来看,账户结构在整体上类似于汉字“丁”和大写的英文字母“T”,因此,账户的基本结构在实务中被形象地称为“丁”字账户或者“T”型账户。

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会计科目与账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并通过其结构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

【基本要求】

1. 了解复式记账法的概念与种类

2. 熟悉借贷记账法的原理

3. 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4. 了解会计分录的分类

5. 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

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现代会计运用复式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的优点主要有:(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一)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

通常而言,资产、成本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用“借”表示,减少用“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二)资产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成本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有些账户可能无余额。其余额计算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负责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A.总会计师 B.会计师 C.注册会计师 D.会计 答案】D 2.( )负责会计程序的维护,必须精通计算机程序设计和会计业务,熟悉系统并有一定的软件开发经验。 A. 硬件维护员 B.软件维护员 C. 系统管理员 D.系统审核员 答案】B "3.( )具体负责电算化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监督进行系统重要数据的维护,操作人员及其权限管理,负责系统安全保密工作。" "A,系统维护员 B.系统操作员 C.系统管理员 D.系统审核员" 答案】C 4.( )负责数据软盘、系统软盘及各类账表、凭证的存档保管工作。 A.电算主管 B.软件操作员 C.审核记账员 D.档案保管员 答案】D 5.[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剪切]命令和( )命令配对使用,才能完成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或复制。 A.打开 B.移动 C.拷贝 D.粘贴 答案】D 6. [账务初始化]是指( ) A. 把当前手工账簿上的账目、账面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去 B. 财务人员工作及权限的分配、建立适合本单位核算的账务结构体系等。 C. 提供决策 D. 提供数据恢复和备份 答案】A 7.1954年,( )国通用电气公司运用计算机进行工资的计算处理,这是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首次应用。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答案】B 8.1994年,我国颁布了( ) A.《会计电算化管理方法》 B.《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大纲》 C.《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 D.《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 答案】A 9.DOS操作系统是一种( )软件。

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第五章)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收入的特点和分类 (二)掌握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的确定 (三)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账务处理 (四)掌握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五)掌握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账务处理 (六)掌握费用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七)掌握费用的账务处理 (八)掌握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 (九)掌握利润的构成内容 (十)掌握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账务处理 (十一)掌握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十二)掌握结转本年利润的核算 (十三)熟悉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四)熟悉劳务开始并文章来源中华会计网校完成于同一会计期间、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会计期间等情况下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 (十五)熟悉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十六)熟悉政府补助的概念、特征利主要形式(+七)熟悉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考试内容]第一节收入 一、收入概述

(一)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二)收入的特点 1.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口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1=1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工业企业销肯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咨洵公司提供咨洵服务、软件开发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活动,均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由此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构成收入。工业企业对外出售不需用的原材料、对外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对外进行权益性投资(取得现金股利)或债权性投资(取得利息)等活动,虽不属于企业的经常性活动,但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构成收入。文章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收入形成于企业H常活动的特征使其与产生于非日常活动的利得相区分。企业所从事或发生的某些活动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不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因其他企业违约收取罚款等,这些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属于企业的利得而不是收入。利得通常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属于企业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 2. 收入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应收账款;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如减少预收账款;还可能表现为两者的组合,如销售实现时,部分冲减预收账款,部分增加银行存款。收入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能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收入一定能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这里所说的收入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仅指收入本身的影响,而收入扣除与之相配比的费用后的净额,既可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减少所有者权益。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预测真题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 )年 A、3 B、5 C、15 D、25 [答案]:D [解析]: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属于定期保管中期限最长的,其保管年限为25年 2、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由( )负责监交 A、单位负责人 B、其他会计人员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单位档案管理人员 [答案]:A [解析]: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负责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监交,必要时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派人会同监交。 3、某企业购买一批材料,会计人员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发现凭证上的单价和金额数字有涂改痕迹,且材料单价也明显高于市场价格。该凭证应当属于()。 A、变造的原始凭证 B、伪造的原始凭证 C、不准确的原始凭证 D、不完整的原始凭证 [答案]:A [解析]: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采取涂改、挖补以及其他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真实内容的行为,原始凭证金额有改动痕迹,属于变造。 4、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认真审核,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会计凭证处理方法是()。 A、予以退回,依法要求更正、补充 B、首先接受,然后进行认真的审查 C、予以接收,依法追究责任 D、提交给本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无权处理予以退回,依法要求更正、补充[答案]:A 【解析】对于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会计凭证处理方法是予以退回,依法要求更正、补充.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单位有关负责人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上( )。 A、签名 B、盖章 C、签名或盖章 D、签名并盖章 [答案]:D [解析]:注意此处签章是签名并盖章 6.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全国统一吗 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证教材并没有全国统一,但都必须按照财政部制定的大纲进行编写。各省虽然使用的教材略有差别,但所授内容是一样。考试使用的题库也是统一的。 2015年各省会计从业资格证教材 北京以财政部印发的《考试大纲》为依据,全国统一版以财政部印发为准全国版上海上海版考试题库上海版教材全国版天津天津市统一考试题库天津考试教材全国版河北执行财政部《考试大纲》,采用财政部统一题库全国版全国版山西执行财政部《考试大纲》,采用财政部统一题库。 全国版全国版辽宁使用辽宁版无纸化考试题库,全省统一辽宁版教材全国版吉林使用吉林省题库吉林版教材全国版江苏采用全国题库考试江苏版教材暂无公告浙江采用全国版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题库全国版教材全国版教材

安徽一年报名一次,分两个阶段考试,使用全国版 全国版暂无公告福建上半年使用福建省版考试题库 福建版教材人民出版社江西江西省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采取网上报名、订书、缴费、打印准考证方式山东山东四次考试都使用中国会计学会编写组编写的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及题库全省统一使用河南版题库河南版教材全国版湖北使用湖北会计从业考试题库,全省统一湖北会计学会印发教材全国版广东采用全国版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题库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全国版使用财政部统一建设的全国题库 全国版教材全国版使用财政部统一建设的全国会计题库以财政部统一制定全国版重庆辅导教材仍沿用2012年度教材不变,重庆版重庆版全国版四川上半年使用四川版考试题库四川版教材全国版

贵州上半年选用贵州省辅导教材编写组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贵州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系列书籍为辅助教材云南考试将采用国家题库进行统一考试全国版全国版陕西采用全国版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题库陕西省财政厅编写陕西省财政厅编写甘肃执行财政部《考试大纲》,采用财政部统一题库。青海使用全国版统一考试题库 全国统一版教材全国版宁夏执行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采用财政部统一题库新疆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题库全国统一题库西藏采用全国版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题库全国版教材全国版黑龙江4月1日起,使用全国统一建设的考试题库财政部编写的全国版全国版内蒙古下半年执行财政部考试大纲,财政部统一题库全国版全国版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大 纲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大纲 第一章资产 [基本要求] (一)掌握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现金核算、现金清查 (二)掌握银行结算制度的主要内容、银行存款核算与核对 (三)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四)掌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五)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六)掌握存货成本的确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清查 (七)掌握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的核算 (八)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九)掌握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十)掌握无形资产的核算 (十一)熟悉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 (十二)熟悉无形资产的内容 (十三)熟悉其他资产的核算 (十四)了解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考试内容]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按其实物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按其来源不同,资产可分为自有资产和租入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可分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又可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等。 第一节货币资金 一、库存现金 (一)现金管理制度 1.单位应当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使用现金,并遵守有关库存现金限额的规定。 2.单位应当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加强现金收支管理。 (二)现金的账务处理 单位应当设置现金总账和现金日记账,分别进行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 (三)现金的清查 单位应当按规定进行现金的清查,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对于清查的结果应当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如果账款不符,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得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得概念与特征 1、概念 会计就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得方法,核算与监督单位经济活动得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得5个基本特征 本质:会计就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目标:会计就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货币也就是统一计量单位) (以实物计量与劳动计量为辅) 基本职能:核算与监督 方法:一系列专门得方法。 (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就是基础)、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3、会计得发展历程 古代会计阶段:会计产生到复式记账法出现之前得阶段。单式记账法 近代会计阶段:以复式记账法产生与《簿记论》问世为主要标志。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阐述复式记账法现代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两个重要标志:①会计电算化②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对外)与管理会计(对内)。 二、会计得对象与目标 1、会计对象(三种表述): 即会计核算与监督得内容 ——资金运动(资金投入、运用、退出)或价值运动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得经济活动 资金运动包含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循环与周转)、资金退出三个大环节 (1)资金投入就是资金运动得起点:包含企业所有者投入得资金与债权人投入得资金两部分。

即资金投入=投资+债务(借款)。 投入企业得资金一部分形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形成企业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 (2)资金运用(资金循环与周转) 资金运用(资金循环与周转)指资金进入企业后,在供应、生产与销售3个小环节不断循环与周转。 (3)资金退出:4个 上缴税金、偿还债务、向所有者(股东)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等 2、会计3目标:(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1)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与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3)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第二节会计得职能与方法 一、会计得职能 1、基本职能:2个 (1)核算职能(会计反映职能)——就是首要职能 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得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与报告。 会计核算三环节: ①确认:,判断发生得经济活动就是否属于会计核算得内容,归属于那类性质得业务。 ②计量:入账得具体金额。(就是多少?) ③报告:就是确认与计量得归纳与总结。 会计核算贯穿经济活动得全过程,主要有:①款项与有价债券得收付②财务得收发、增减与使用③债券、债务得发生与结算④资本、资金得增减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得计算⑥财务成果得计算与处理⑦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得其她事项。 (2)监督职能(会计控制职能) 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与相关会计核算得真实性、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会计监督三监督: ①真实性:就是否就是实际发生得经济业务事项 ②合法性:就是否符合国家得有关规定 ③合理性:就是否符合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收支计划、预算等 会计监督得两个特点:①会计监督就是利用会计核算职能提供得各种价值指标进行得货币监督。 ②会计监督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得全过程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 (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得关系 就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得。会计核算就是会计监督得基础,会计监督就是会计核算质量得保障 2、拓展职能: 3个 a、预测经济前景 b、参与经济决策 c、评价经营业绩 二、会计核算方法 1、会计方法 ①会计核算方法②会计分析方法③会计检查方法 2、会计核算方法体系:7个会计核算方法组成一个循环 ①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会计核算得起点)

百度文库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40 分) 1.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是:(C) A、收付实现制 B、现金收付制 C、权责发生制 D、现收现付制 2.会计六要素的计量中,最基本的是:(C) A、净资产 B、收入 C、资产 D、负债 3.资产计量最重要的基础是:(B) A、现行成本 B、历史成本 C、现行市价 D、可变现净值 4.《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发部门是:(C) A、财政部 B、中国人民银行 C、国务院 D、全匡人大常委会 5.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人办理托收时,无论采用邮寄划款还是电报划 款的,托收承付凭证的第二联都是:( B ) A、借方凭证 B、贷方凭证 C、回单 D、付款通知 6.某企业于2003 年 5 月 2 日将 3 月 23 日开出并承兑的 6 个月商业汇票到银行贴现,票 据面值为 100000 天、票面利率为10%,银行贴现率为12%,则该企业贴现净额为:(C)元元元元 7.自制原材料完工入库,应填制材料入库单,同时会计分录记为:(D) A、借 : 原材料 B、借 : 原材料 贷 : 管理费用贷:其他业务支出 C、借 : 原材料 D、借 : 原材料 贷 : 制造费用货:生产成本 8.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会计处理时:(B)

A、借 : 营业费用 B、借 : 其他业务支出 贷: 包装物贷:包装物 C、借 : 生产成本 D、借 : 营业外支出 贷: 包装物贷:包装物 9.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应借记:(C) A、营业费用 B、产品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待摊费用 10. A 公司 2002 年 5 月 2 日以现金购入 B 公司股份20000 股,每股价格15 元,购入过程中支付相关税费2000 元,并准备长期持有, B 公司 2002 年 4 月 1 日宣告分派 2001 年度现金股利,每股元,则 A 公司此项投资的初始成本是:( A ) 元元 元元 11.短期投资转为长期投资时,应怎样结转:( C ) A、投资成本 B、市价 C、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 D、以上都可以 12。企业购入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券时,按期计提的利息借方科目应记入:( A ) A、长期债券投资 B、应收帐款 C、其他应收款 D、本年利润 13.下面哪项不需计入企业固定资产帐目:( B ) A、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B、经营性租入固定济产 C、经营性租出固定资产 D、不需用固定资产 14.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其贷方应记入:( B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补贴收入 15. A 公司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2000 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预计净残值 300 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第四年的折旧额为:( D ) A、2340 元 B、 1296 元 C、 1037 元 D、 1146 元

会计基础知识电子书 会计基础知识电子书 会计基础知识电子书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 注:大纲和核算定义都把四环节叙述成了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但准则及教材后面的讲解中重视的还是计量,而不是计算。比如经常提到确认、计量和报告,及会计要素的五种计量属性。 1.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 确认 例如,公司新聘请一位销售经理——不用做会计处理 公司新购入一批原料——应该记账。 计量 例如,上面提到的新购原料,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另有117000元的支票存根与其对应——原材料记账金额为100000元。 记录 例如,上面的业务,经确认后确定原料要以100000元记录,根据借贷记账法,应该在会计凭证和账簿中都记录原材料增加100000元。 报告 2.会计核算的三项工作 记账→算账→报账。

例如:北京2002年单选题 3.会计核算职能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核算。 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真实性审查,即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确认、计量和报告。 合法性审查,即经济业务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合理性审查,即符合企业内部有关规定,如是否超支等。 会计监督也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核算和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除了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会计的考试中,最基础的是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有了会计上岗证才能从事会计工作。会计职称的考试叫做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后可以参加国家人事部、财务部统一组织的初级考试,考度合格后可以被单位聘任为助理会计师;也可以跨过初级直接考中级,但是考中级要满足从业年限: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处; 3、取得从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第一节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53)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54)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54) 第四节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56) 第五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账务处理程序(57) 第六节财产清查(58)

第七节财务报告(59)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三)掌握借贷记账法 (四)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账务处理程序(五)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与处理 (六)熟悉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应用原则 (七)熟悉会计等式 (八)熟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分类 (九)了解会计的概念、职能和目标 (十)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分类 (十一)了解财产清查的分类和程序 (十二)了解财务报告 【变化对比】无变化 第二章资产(60) 【章节目录】 第一节货币资金(60) 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61) 第三节交易性金融资产(62) 第四节存货(63) 第五节固定资产(65)

第六节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67) 【基本要求】 (一)掌握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现金核算、现金清查;银行结算制度的主要内容﹔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二)掌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三)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四)掌握存货成本的确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清查﹔原材料、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库存商品的核算 (五)掌握固定资产的核算 (六)掌握无形资产的核算﹔熟悉无形资产的内客 (七)熟悉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八))了解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变化对比】无变化 第三章负债(69) 【章节目录】 第一节短期借款(69) 第二节应付及预收款项(69) 第三节应付职工薪酬(70) 第四节应交税费(72) 【基本要求】 (一)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核算 (二)掌握职工薪酬的内容及短期薪酬和设定提存计划的核算 (三)掌握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的核算

《会计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总学时:100 理论学时:60 实验学时:40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 一、说明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研究会计核算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一门会计、证券等专业的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知识上: 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②掌握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即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 ③明确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和相关会计法规。 (2)能力上: ①能够填制和原始凭证;②能够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③能够熟练登记各种账簿和运用错账更正方法;④能够根据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3)素质上: 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 (4)、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本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什么是会计科目、帐户、会计分录、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概念;要求学生通过对会计等式演变的抽象理解,运用复式借贷记帐方法,分析并掌握工业生产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使学生了解会计记帐、对帐、结帐,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处理方法,对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进行简易地操作,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合并项核算。 (5)、考核方法基本要求。 作业要求: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不得抄袭他人作业。每迟交作业24小时按作业占总成绩百分比的20%扣分。 测验、考核或成绩评定: A、考勤占考核总成绩的20%,每旷课一节扣2分; B、作业占考核总成绩的10%,每少交作业一次扣1分; C、期中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20%; D、期末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50%。 本课程的合计学时为100学时。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请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本类题共20个小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A. 会计法律 B. 会计行政法规 C ?会计规章 D.会计规范性文件 2.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 )负责。 A. 真实性、可靠性 B. 真实性、完整性 C. 相关性、完整性 D. 相关性、可靠性 3. 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别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技术等级,会计专业职务分为( A. 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会计员 B. 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会计员 C. 总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 D. 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 4. 票据持有人在票据未到期前为获取资金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而发生的票据转让行为称为 1 .《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存货》属于( )。 )。

()。 A.贴现 B.再贴现 C转贴现 D.背书转让 5.下列属于偷税行为的是( A.变造记账凭证 B.多计收入 C.骗取退税 D.少计成本 6.对会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准确真实,纳税意识强,并设有专门办税人员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当米取的税款征收方式为( A.查验征收 B.查账征收 C?查定征收 D.定额征收7.银行汇票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时,必须同时提交银行汇票和( A.身份证 B.进账单 C?解讫通知

D.转账凭证

&银行存款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自正式开立之日起()个工作日后,方可使用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 A. B. C. D. 9?财政部门可以依法对违反会计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作出行政处罚,该财政部门是指()。 A.国务院财政部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A.月度财务计划 B.会计移交清册 C.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D.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11.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结束时应当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请表》并上缴给( A.上一级税务机关 B.公司所在地税务机关 C.经营地税务机关

XX年下半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计划《会计基础》学习计划 针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的学员来说,《会计基础》科目应该是较难的,其中经济业务分录的编写及应用更是重点、难点,而《会计基础》与《财经法规》、《初级会计电算化》又有联系之处,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可将重点先放在《会计基础》的学习上,但是不能将另外两门完全搁置起来,三门学科应齐头并进! 第一章总论主要是概念及特征、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展开叙述,是会计最基础的知识,学习时要注意领悟知识的本质。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本章是基础知识章节,是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细分。要注意区分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区别,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以及会计科目的分类及设置。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主要介绍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学习时要注意好好体会借贷记账法的本质。 第四章会计凭证主要是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种类,及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概念、种类、基本内容、填制要求、审核内容的要求、传递保管的方法。 第五章会计账簿本章的会计账簿是会计报表与会计凭证的中间环节。学习过程中结合老师的讲义实际接触一些

会计账簿,对学好本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学员应通过做题加以巩固。 第六章财务处理程序本章主要讲解了三种不同种类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包括基本编制步骤、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在理解账务处理程序的基础上,掌握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适用范围,能够根据不同单位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账务处理程序以及掌握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编制方法。 第七章财产清查本章主要介绍财产清查的概念、意义、一般程序,财产清查的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学习时要结合老师的讲义,再做些题目加以巩固相关知识点。 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本章属于次重点章节,在学习本章内容时,要重点体会各章财务报表中的各个项目,是如何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 第九章会计档案本章主要介绍会计档案的概念、内容、整理归档、保管、复制查阅以及销毁等规定。内容不多,但各个小的知识点都需要通过老师讲解,再加上适当的做题加以巩固和掌握。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本章主要介绍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要想学好本章需要对前面一些章节的学习进行巩固,只有这样才能灵活的账务各类经济业务事项处理的思路。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 (2020)

第一章会计概述............................................................... (53 )第一节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 (53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54 )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 (54 )笫四节会计科目和借贷记账法 .............................................. (56 )第五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账务处理程序 .................................. (57 )第六节财产清查.......................................................... (58 )第七节财务报告.......................................................... (59 )第二章资产................................................................... (60 )第一节货币资金.......................................................... (60 )第二节应收及预付款项.................................................... (61 )第三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62 )第四节存货.............................................................. (63 )第五节固定资产.......................................................... (65 )笫六节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 (67 )第三章负债................................................................... (69 )第一节短期借款.......................................................... (69 )第二节应付及预收款项.................................................... (69 )第三节成付职工薪酬..................................................... (70 )第四节应交税费.......................................................... (72 )笫四章所有者权益............................................................. (75 )第一节实收资本或股本.................................................... (75 )第二节资本公积.......................................................... (76 )第三节留存收益.......................................................... (76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78 )第■节收入.............................................................. (78 )第二节费用.............................................................. (80 )

《基础会计》考试大纲 一、目的和任务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我省高等院校本科学生培养计划和目标而制定。《基础会计》是管理等相关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经济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系统阐明了会计理论、会计原则及会计核算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有关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对会计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 1、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会计核算基础 3、账户与复式记账 4、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5、账户的分类 6、成本计算 7、会计凭证 8、会计账簿 9、财产清查 10、财务会计报告 11、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会计的含义 3、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4、会计的任务与作用 5、会计的方法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会计对象 2、会计要素 3、会计等式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1、会计假设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4、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1、账户与会计科目 2、复式记账原理 3、借贷记账法 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第五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1、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概述 2、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3、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4、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5、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6、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 第六章账户的分类 1、账户分类的意义 2、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第七章成本计算 1、成本计算的意义、原理与要求 2、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3、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计算 第八章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 2、原始凭证 3、记账凭证 4、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第九章会计账簿 1、账簿的意义与种类 2、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3、账簿的启用与错帐更正 4、结账与对账 5、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第十章财产清查 1、财产清查概述 2、存货的盘存制度 3、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 4、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十一章财务会计报告 1、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2、资产负债表 3、利润表 4、现金流量表 5、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6、会计报表附注 第十二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1、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 2、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3、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5、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 三、考试题目类型 考试分为5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四、参考教材 徐国辉、迟旭升编著,《基础会计》(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6。

历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5月份资金总额100万元,收回应收帐款10万元后;该企业资金总额为( )。 A.100万元 B.110万元 C.90万元 D.120万元 2.某企业5月1日生产领用材料5000元,误记为:借记管理费用500元,贷记材料5000元。10日发现错误时已入帐。采用的更正错帐的方法是( )。 A.红字更正法 B.补充更正法 C.划线更正法 D.任一更正法 3.企业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长款,经批准后记入( )。 A.待处理财产损溢 B.营业外收入 C.其他应付款 D.其他应收款 4.银行汇票的签发人是( )。 A.出票银行 B.收款人 C.付款人 D.收款人或付款人 5.4月15日签发的90天期限的商业票据,到期日是( )。 A.7月12日 B.7月13日 C.7月14日 D.7月15日 6.如果应收帐款有两个明细帐:“应收帐款——甲企业”期末余额在借方为200万,“应收帐款——乙企业”期末余额在贷方为50万,则应提取坏帐基数为( )元。 A.250万 B.150万 C.200万 D.300万 7.预付帐款余额在贷方为( )。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不能肯定 8.没收包装物押金收入冲减( )帐户余额。 A.管理费用 B.其他业务支出 C.营业外支出 D.营业费用 9.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是( )。

A.总体比较法 B.分类比较法 C.逐一比较法 D.任一比较法 10.下列属于非现金资产的是( )。 A.银行存款 B.其他货币资金 C.现金 D.原材料 11.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是( )。 A.逐一比较法 B.分类比较法 C.总体比较法 D.任一比较法 12.为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利息支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发生的,计入( )。 A.财务费用 B.营业费用 C.固定资产 D.在建工程 13.企业缴纳的下列税款中,不需要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是( )。 A.增值税 B.资源税 C.消费税 D.印花税 14.下列项目中,不通过应付帐款科目核算的是( )。 A.存入保证金 B.应付货物的增值税 C.应付销货企业代垫运费 D.应付货物价款 15.企业接受某公司投入旧机器一批,原价10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资产评估价9万元,则企业应贷记累计折旧的金额为( )。 A.10万元 B.9万元 C.2万元 D.1万元 16.某企业某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工资支出为4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为10万元,则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A.1000 B.1040 C.1050 D.1030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本类题共30分,每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构成一般纳税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的有() A.支付的关税 B.支付的增值税 C.建造期间发生的借款利息 D.应计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2.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记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借方的有( )。 A.生产工人的医药费 B.退休人员的医药费

第一章总论 本章重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概念与目的 第二节会计职能与办法 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本 第四节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质量规定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概念与目的 本节重要内容一、会计概念及特性 二、会计对象与目的 一、会计概念及特性 (一)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重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办法,核算和监督一种单位经济活动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实物计量辅助计量单位,计量成果普通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重要统一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计量单位。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队、公司、公司、事业单位和其她组织统称。未特别阐明时,本教材重要以《公司会计准则》为根据简介公司经济业务会计解决。 (二)会计基本特性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重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备核算和监督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办法 会计办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的手段。会计办法详细涉及会计核算办法、会计分析办法和会计检查办法等。其中,会计核算办法是最基本办法。会计分析办法和会计检查办法等重要是在会计核算办法基本上,运用提供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查所用法。 (三)会计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管理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计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当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对象与目的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详细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体现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过程涉及公司所有者(投资者)投入资金和债权人投入资金两某些,前者属于公司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公司债权人权益即公司负债。 2.资金运用(即资金循环和周转) 公司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涉及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派利润等,这某些资金便离开本公司,退出本公司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的 会计目的也称会计目,是规定会计工作完毕任务或达到原则,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钞票流量等关于会计信息,反映公司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附件一: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 课程代码:21020568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 二级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教研室:会计电算化教研室 修订时间:2011-05-05 二○一一年五月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教学大纲审核表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代码21020568课程学时60课程学分4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 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 教研室会计电算化教研室 主撰人刘文侠职称 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部门审核意见 部门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000000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开设学期4编写日期2011年5月课程名称税法 课程学分4总学时60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20授课对象09级会计电算化专业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 主撰人刘文侠职称主审人职称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财会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构成本学科、本层次学生会计知识结构的主体部分。本课程以《会计学基础》为基础,主要阐明对企业出现的一般会计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具有理论性、实务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 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为适应市场对职业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实践性财会人才的需要,本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会计理论在实际工作的运用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熟练运用现代会计处理技术进行实际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同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会计工作的基础能力,同时,能运用所学的会计理论和实务进行客观经济业务的分析,创造性的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综合平衡和协调本岗位的各项工作,提供可靠的会计成果。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基础会计理论、会计处理技术和会计处理流程及其运用; 2、掌握各项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3、理解各项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内涵及其影响; 4、能独立运用现代会计技术进行实际经济业务的处理; 5、具备初步的会计成果分析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