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铜币怎样从表面看出真假

古铜币怎样从表面看出真假

古铜币怎样从表面看出真假
古铜币怎样从表面看出真假

古铜币怎样从表面看出真假

中国从有货币算起,已经有几千年的时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钱币的品种不下有数干种,其中有珍稀品,也有普通品。人称“物以稀为贵”。大凡收藏钱币的人总想得到存世不多的珍贵钱币,这种心理恰恰被那些古董商所利用,鱼目混珠,伪品便出现了。因此,无论是收藏、还是研究钱币,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去伪存真的问题。本文想就几种钱币作伪和鉴定的方法,以及鉴定钱币所应具备的一些知识等方面作一比较系统的介绍。

1.古钱作伪的主要方法

(1)翻砂法。

翻砂法是我国古代铸币的主要工艺法。隋以前铸钱多采用钱范铸造,自唐代开始,则采取母钱翻砂的技术,不管是哪一种铸造方法,除了某些历史时期外,总体上说都比较讲究铸币的工艺质量,钱币的质地一般都比较紧密细致,流传至今,表面自然产生一层色呈深褐色的包浆,让人感觉火气尽退,色泽柔和。而伪品的铸造工艺一般比较马虎,致使钱质疏松,让人感到火气很重,钱面砂眼和气孔虽经打磨,但总不及自然磨损而显得光滑。

制造伪钱一般采用母钱翻铸的方法,极少有用钱范作伪的。古代铸钱,放入砂箱中的母钱不止一枚,而是整箱,由于是整箱翻砂模,砂模压力均匀,铸造出来的钱币厚薄一致。而作伪者一般仅雕刻一枚母钱,不是整箱翻砂模,因此,同样是母钱翻铸,由于母钱的数量和铸造工艺不一样,翻铸出来的钱币厚薄因变形而不同。

古代铸钱从砂模中取出的钱币毛坯往往成树形,需要加工打磨,由于古钱形制是方孔圆形,所以翻铸出来的钱币毛坯被串在同一根方棒上,同时旋转打光,钱币边上留下的锉痕并不成直线状,而成弧线形,与钱边平行,从清代咸丰钱中的一些大钱还可以隐约地观察到,即使如此,由于年代的久远,钱边的锉痕或者消失了,或者已不很清晰了。相反,作伪者锉毛坯时只知道反复锉磨,使钱边光滑就行了,形成钱边的锉痕杂乱无章,或者呈直线状,使人有一种全新的印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王莽布币的加工方法与众不同,它们被加工时尽管也可能数十枚地串在一起,由于形制上并不是圆的,所以锉磨的痕迹或与钱面垂直,或与钱面成一定的斜交,成直线状。而赝品一般并不注意这些,大多留有合模范线。

鉴定钱币,钱穿即钱币的方孔也是应注意的地方,这是作伪者往往忽略的地方,古代的钱币加入商品流通领域之后,人们使用时是用绳索之类的工具将钱币串在一起的,所以,随着钱币流通时间的增加,钱穿经自然磨损已不再像新出炉的钱币那样棱角分明了,有的甚至会造成钱穿变形。伪钱却不同,钱穿方整有棱,留有新锉痕迹。

由于作伪者使用真钱翻制砂模时用力不匀,不但使钱币厚薄不同,而且容易造成钱币文字的高低也会不同,这种情况在真正的古钱中不多见。

由于用翻砂法作伪会带来如此多的麻烦,容易被识别,因此,作伪者常常会加上一些铜锈来加以迷惑,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多方面的鉴定知识,而不单单从翻砂这一点来推敲是否作伪。

(2)改刻法。

这种作伪的方法比较重要,就是将一枚普通钱币经过加工改刻之后,变成一枚珍贵的钱币。改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利用流铜进行改刻。古代铸钱,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铜钱表面会留下浇铸时遗留的铜液结晶,钱币界称这种结晶为流铜。流铜的存在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在作伪者眼里却成了可以利用的对象。这些流铜往往被刻成星纹或月纹,也有的则被刻成文字,这些被刻成的星月纹或文字一般位置都不正。

一种是直接在钱币表面阴刻文字。出现阴刻文字的钱币大多是半两和五株钱两种。作伪者常常会在钱币表面刻上一些吉语或意义隐晦的符号、数字和文字,也有的在钱币边上或肉上刻上一些花纹图案,这些附加在钱币上的文字、符号、数字和花纹,由于是后刻上去的,往往与整个钱币不相协调,给人有一种多余感。

一种是对原有钱文进行改刻。这种改刻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对钱币面文的改刻;一是对钱币背文的改刻。

战国时期齐国铸行的“齐大化”三字刀发现较多,算不上什么珍贵,而“齐返邦张大化”六字刀却不然,发现较少,于是,作伪者利用六字刀不易得而收藏者又急想得到的心理,将三字刀改刻成六字刀,混水摸鱼。乍看起来,这些假的六字刀形制规整,符合先秦齐刀特征,文字有的也一样,但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文字排列拥挤和改刻时留下的刀痕。对钱币面文改刻,有的采用将文字铲去,如将太平天国背圣宝小平钱的“天国”两字铲掉,使之成为出谱的横读“太平”背“圣宝”。又如将康熙通宝之“熈”字铲去第一笔撇划成简体字“熙”形,等等。在改刻的钱币中,有一种利用旧有光背铜钱磨去面文进行改刻,比如有一枚直读半两钱,粗看上去,制作、锈色、包浆等都相当的好,但看文字却让人生疑,“半两”二字与钱面一样平,这在秦汉半两钱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细细品味,“半两”二字系人工琢刻而成,文字笔锋处留有刀痕。

据说,改刻钱币还有一些离奇的方法,例如利用古铜镜刻成钱币等。

以上这些改刻的方法,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作伪者为了使改刻的地方不露痕迹,经常会施以假锈,这种假锈正因为是假的,所以与钱币自然生成的真锈不一样,容易剥落,给人一种矫揉造作之感,与整个钱币极其的不相协调。然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仿清代雕母的赝品。由于清代距今不远,雕母大多没有锈迹,这样便给了作伪者可趁之机,不再需要像改刻其他钱币那样做假锈。如何区别雕母真伪呢?凡是真品雕母都用精铜雕琢而成,色泽温润、金黄,刀痕尽化而光滑,文字自然生动,浑成一体,而伪品却不然,不仅所选择的铜料不及真品,而且刻工粗糙,又由于是模仿之作,钱面文字总显得有些呆滞,缺乏精神,尤其是满文,特别要当心的是那些出自清代钱局雕模工匠之手的雕母仿制品。作伪的雕母中有些是用翻砂铸成的,则比较容易识破。

(3)嵌补法。

嵌补法是钱币作伪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所说作伪的挖补法、拼合法、打制拼合法等,可以嵌补法一言以蔽之。

古代钱币常常会因错范或移范而形成一些比较特殊的版别,例如合背,这种因铸造工匠疏忽而形成的版别,一般都要比普通的钱币为少见,对于收藏者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品种。作伪者利用这点,或者将两枚钱币磨得很薄之后粘合在一起,或者各取钱币的一半粘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少见的合背或面文。用这种方法造假的钱币,无论从文字、还是从锈色等方面观察,似乎都无懈可击,但轻轻

地扔在台面上或地上,发出的声音与真正的合背等钱币相比较,真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有些厚肉赝品的制作方法也类同于此。

挖补作伪是嵌补法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这种方法大有偷梁换柱的感觉,即挖出钱文中的一个字或两个字,然后用其他钱币上的钱文代替补上,使之成为珍稀钱币。如北宋“圣宋通宝”小平钱是罕见珍品,作伪者将普通的圣宋元宝钱之“元”字剂去,然后取下与宋钱文字风格接近的其他钱文中的“通”字粘在“元”字的位置上,就成了一枚“圣宋通宝”。再如将“庆元通宝”的“通”字剜去,以“洪武通宝”的“武”字嵌入,就成了“庆武元宝”,变成了一种臆造品。挖补作伪的方法容易留下以下的痕迹:一是,嵌入的文字与其它钱币文字风格不一致;一是嵌补文字的地方所留下的蛛丝马迹,或用假锈遮盖。前者只要熟悉一个时代一种钱币文字的书法风格,还是比较容易辨识的,后者除了用传统方法辨别外,还可以用现代科技的探伤仪器进行识别。

钱币作伪除了翻砂、改刻、嵌补三种主要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比如使用腐蚀法,在一块铜片上用油漆或蜡勾勒出所需要的钱币轮廓、穿孔、文字,再放入腐蚀剂中,待一段时间后取出。用这种方法作伪的钱币比较少见。现代人作伪不仅运用传统工艺,而且还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运用电脑,尽管这种方法在古钱作伪中还不曾见到,据说在银铜币膀品中已有发现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古钱辨伪的方法

(1)传统鉴别法

①辨字:

我国的货币文化从产生、演变与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在中国,当金属铸币产生之时,就在钱面上铸造了文字,或表示币值,或表明地名,或为钱币之名称,没有文字的铸币相反倒显得比较少见。不同时代的钱币钱文具有它所在时代的文体风格和韵味,后人尽管可以学习前人,但毕竟是一种摹写,充其量也只能达到维妙维肖的程度,由于手势、运笔、气力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这样,对古钱上的文字进行辨伪,就成了钱币鉴定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这里,我们可以举较为典型的不同时代的钱币文字特征来加以说明。

先秦时期是我国货币发生、发展的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商品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货币经济得到了确立,金属铸币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时期的铸币主要有刀币、布币、圜钱和楚货币四大系列,无论是哪一个系列的货币,它们大多铸有文字,这些文字一般所具有的特征是:纤细、流畅、售秀,布局随意得体。由于先秦铸币文字是用刀直接刻在钱范上铸就的,所以,文字留有明显的刀刻笔意,并且一气呵成,没有改写的痕迹。又由于当时铸币文字是由铸钱工匠所为,所以文字并没有同时代青铜容器上的铭文来得规矩、严谨,布局相对来说也显得粗放,但前后连贯呼应,生动自然。先秦铸币文字所具有的这些时代特征,即使是一位对此颇有研究的行家,也难以达到出神入化、毫无差异的程度,更何况大多属势利之人的作伪者们呢?

以悬针篆体自成一格,为后人所推祟的王莽钱币除货泉、大泉五十、货布、大布黄千外,其它都比较少见。因此,存世的赝品就显得比较多些,有的超过存世真

品本身的数量。通常所见的王莽钱伪品主要有货布、大布黄千和一刀平五千三种。一刀平五千又称错刀、金错刀,真品“一刀”两字在环首的肉上,为阴文嵌金,伪品则或无“一刀”两字,或“一刀”两字为阳文,据说还有用金粉之类的东西描写“一刀”两字等,作伪方法相对来说容易辨识些:货布、大布黄千尽管存世和考古发现较多,但由于其文字、制作之精美,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深受收藏家们所喜好,就文字书法而言,货币、大布黄千的钱文最能体现王莽钱文的风韵和水平,纤细而有力,流畅而隽秀,布局得体而完美,真品一般字口比较生辣、峻削,而一般作伪的方法是用真品翻制,铸造出来的赝品尽管文字与真品达到了形似一致,但缺乏原来的生气,而显得木然,字口浅平。此外,还存在着一些制作加工方面的缺陷。

钱币钱文的鉴定,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通过接触大量的实物加以体会、咀嚼,然后才有可能了解和掌握每个时代每种钱币钱文的书体特征和风格。此外,最好具有良好的书法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

②辨锈:

辨锈,是鉴别钱币真伪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辨锈,即辨别铜的锈色,一般指铜锈。铜锈是指由于铸造年代久远,铜钱表面形成的一层氧化物。这种氧化物,又由于地理、地质、入土时间等条件的不同,所形成的堆积程度亦不尽相同。这种在钱体表面由铜胎自身发出来的质地坚硬牢固的小粒或块状铜锈,一般称为“自然锈”或“硬锈”,用指甲或刀削等难以剔除,分布自然得体。铜锈因土层所含的化学元素不同,显现出来的颜色也不大相同,主要有绿、红、蓝三种。

辨锈,首先要知道假锈的一些作伪方法,要不然,就会真亦假、假亦真,真假混淆。根据前人的经验,我们将假锈的主要制作方法归纳如下:

a.用漆和颜料拌和涂在伪钱上,做得好的几乎可以乱真,但时间一长,容易脱落。

b.用松香或胶水及颜料拌和做假锈,效果没有第一种方法好。

c.将伪钱放入潮湿的土中或半于湿的地方,使其自然生锈,这种作伪方法需要的时间较长,产生的效果比前两种来得真切,但一经磨擦,仍易脱落。

d.将伪钱浸在醋中,加入硫酸铜,形成的绿锈带有结晶状。

e.将伪钱浸入硫酸溶液中,尽管会迅速生锈,但钱币表面受损严重。

f.将铜锈配上粘合剂、酸类溶液,涂在伪钱上作伪,这种方法产生的假锈比较牢固,锈色真切,但缺乏神采,容易使人上当。

知道了假锈的作伪方法,对我们鉴别铜锈真伪大有好处。无论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假锈,其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是:质地松脆,由于大多不是由铜胎内部自然产生,而是利用化学反应的方式,所以,一般都浮在钱体表面,用指甲或刀削等很容易被剔除,因此又称为“浮锈”或“粉状锈”。真锈由于是自然形成,其分布随意得体,没有矫揉造作之感,而假锈却不然,由于要做得逼真,能与真品混淆,在铜锈分布上,作伪者往往刻意琢磨,最后反而露出了马脚。

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安徽、江苏等地发现的钱币中,钱体表面也会生成类似粉状锈那样的真铜锈,对具有这种铜锈的古钱不能一概而论地都定为赝品,它们真假的区别在于,钱币真品生成的类似粉状锈的铜锈不像假锈那样浮在钱体表面,而是由铜胎中自然发出,因此,与钱体连成一片,不易剔除。鉴别钱币真伪时,应该尽量多地了解有关钱币的来源、发现地或出土地等资料。

需要指出的是,钱币表面不是都有铜锈的,先秦时代楚国金版就是如此,尽管相

距今天有近二千年的时间,其色泽依旧,金光闪闪。鉴定这些东西,光凭锈色,会一无所获,不知所措,这就需要同文字和当时的制作技术等结合起来分析判断。辨别无锈的清代钱币使用同样的方法。

钱币大体上分为“生坑”和“熟坑”两种,生坑是指新出土不久的钱币,表面一般氧化比较严重;熟坑,是指未经入土的传世品。熟坑的钱币经过人们长期流传、抚摸,钱体表面自然生成了一层呈褐色或深褐色等色泽的保护膜,这层保护膜俗称为“包浆”,虽是极薄的一层,但放在水中煮洗不会脱落。伪造的包浆一般是放在煤烟、油烟上熏黑,再上蜡打光,如用水冲刷,会基本消失。还有一种是将钱币放入煤堆等黑色素集中的地方,时间久了,也会在钱体表面形成一层黑色薄衣,打光之后宛如包浆一般,对此应特别加以注意。包浆中比较常见的是呈黑褐色的传世古色,又称“黑漆古”。传世古色伪造的方法常常见到的有两种:一是将伪钱用火煅烧,取出后使之冷却,钱的表面便产生黑色,再放在衣袋里,经过一年半载,色泽光润,与真钱相似;或待角火煅烤冷却之后,用布沾上油脂在钱体上搓擦。这种方法偶有带红锈的。二是将伪钱用盐酸或硫酸浸一、二日,取出便现黑色,用前种方法加工,色泽与真的传世古色相同。对于这种带有传世古色的伪钱除了采用识别真假包浆方法外,还应根据文字、形制和制作等加以仔细辨认。③辨形制:

钱币的形制一般由政府明文规定。形制包括钱径、钱穿的大小,钱体的轻重厚薄,内外郭的宽狭,钱背的深浅等诸方面。我国自金属铸币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以来,不同时代的钱币形制并不完全相同,有的近似,有的大相径庭。熟悉历代钱币形制变化,对鉴定钱币真伪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我国钱币形制大体经历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仿制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二是方孔圆钱,三是机制不带方孔的圆钱,如银元、铜元。

先秦时代的钱币形制尽管众多,但仍可以理出几条主要线索来。先秦货币可以分布币、刀币、图钱和楚货币四大系列。布币是由仿制青铜农具钱搏而来,各种布币的主要区别在于首部、肩部和足部,一般都比较轻薄。刀币是由仿制青铜工具刀削而来,形制上基本相似,齐刀大而厚重,明刀和圆首刀则轻而薄小。圆钱一般为平背,齐、燕两国铸行的方孔圆钱面有郭,三晋地区的圆孔钱则没有,据说它们都是由仿制玉壁而来。楚蚁鼻钱是仿天然贝而来,金版仿龟背而来。先秦货币形制在中国货币史上独树一帜,与其他历代货币风格迥异。

秦汉六朝时期开始,我国货币正规化、一统化,一般都采用方孔圆钱的形制。这种方孔圆钱的钱币形制一直被延续到民国初年,历时二千余年。秦汉六朝时期,半两钱除四株半两中有的有郭外,一般皆平背,前期大而厚重,上海博物馆所藏一枚秦半两重64克。后期小而轻薄。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铸行的五株钱,钱背一般都比较深峻、狭缘。六朝时期铸行的永通万国、五行大布等虽然在大小上有区别,但形制上类同。隋唐五代钱币中出现了宽缘者。

宋代钱币一改前制,钱背平浅,外郭大多较宽。金代钱币与宋徽宗时铸造的钱币一样,都相当精美,钱背较深,显得轮廓分明。元明钱币也是如此。清代钱币则又恢复了宋代形制的某些特点,不同的是,面背内外郭都比较浅显,道光以前的钱币实行一等制,咸丰之后则出现了大钱。

尽管方孔圆钱依然铸行,从清代光绪年问开始出现机器铸造的货币,主要有银元和铜元,民国时出现过机铸的镍币、铝币等。光绪年间曾铸造过一批机制的方孔圆钱,多见宝浙局等。

④辨制作:

了解各个时代钱币铸造技术对鉴定钱币来说,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方面。

我国钱币铸造在唐以前采用的是范铸法,唐以后采取的则是母钱翻砂法。唐以前的钱范有几种质地:泥陶范、石范和铜范,它们并不是同时被使用的,而且一个范能够铸多少数量的钱币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早出现的泥陶范,起先是一范铸一钱。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石范和铜范,布币石范通常是一范铸两钱,即在一块钱范上刻有两枚布币型腔。而一块刀币石范能铸造的数量就不止这些了,通常在三至五枚。就石范铸造技术而言,钱币面范为石范、背为泥陶范共同使用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范体热变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先秦时代对于铜范的使用仅见于齐刀和蚁鼻钱,尽管以前著录中有布币铜范,但实物未见。齐力铜范铸钱采用的是立式叠铸技术,它不直接用于铸钱,铸钱时仍需翻制泥陶范。蚁鼻钱铜范在当时被直接用于铸造,据说目前蚁鼻钱铜范仅发现五件,其中,1982年2月安徽繁昌县文物组在横山采购站拣选到的两件,相当精美与完整,一次可铸币分别为66枚和67枚。秦汉六朝时期泥陶范、石范、铜范同时得到使用,并且一次铸币数量大大增加,1986年5月在山东省博兴县贤城村发现的一块榆荚半两钱范一次可铸钱176枚,实属罕见。

隋唐时期货币的铸造量大大提高,可是从没有发现过用于铸造钱币的诸如钱范之类的工具,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枚被鉴定为母钱的唐代乾元重宝钱,表明当时已经开始使用母钱翻砂法的铸造工艺,这种工艺直接影响到以后历代铸币技术。根据明代宋应星《天工齐物》的记载,我们了解到古代母钱翻砂铸钱的大致工艺过程:用四根木条作空框,中间填上土,上面放若干母钱,再把同样一框合在上面,即成钱的背面,这样完成数十框,上面留出浇口,用绳捆紧加固,将熔化的铜液浇注进去,待冷却后开框,则成树枝形的钱,然后逐一摘断磨锉加工,便完成了一枚一枚的铜钱。在这里,母钱实际上充当的是钱模的作用,它事先用铜、锡原料精铸而成,由中央颁发到各地,各地据此翻砂铸钱。母钱之上是雕母。所谓雕母,就是在一块铜材原坯上人工琢刻加工成的钱币样式,现存最早的雕母是南京博物院所藏的明代嘉靖通宝当十雕母大钱。母钱之下是样钱,样钱是用母钱翻砂铸成的,是正式大量铸造流通钱币之前铸造的样品。清代的样钱分为两种:一种是部颁样钱,一是进呈样钱。对于母钱翻砂法的工艺流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也有记载:其用工之序有之:曰“沙模作”,次曰“磨钱作”,末曰“排整体”。

虽然隋唐以后我国铸钱普遍采用了母钱翻砂法,但也有例外的。就目前所知,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铸“永隆通宝”使用的是范铸法。几年前,北京曾发现过一块同治重宝当十砖范,说明清代铸钱也有偶用钱范的情况。

在基本了解了我国每个历史阶段铸币工艺的大致情形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伪钱的制作水平,就能比较清晰地作一对比。

(2)现代科技鉴别法

在我国,铜钱基本上是用青铜铸成的,明代晚期才开始出现用黄铜铸造的钱币。每个时代铸造的铜钱,它们的化学成份是不同的,《周礼·考工记》就曾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合金成份的比例。这样,为我们今天鉴定钱币真伪提供了又一方面的资料。

①破损性化学成份分析:

所谓破损性化学成份分析,就是将某一时代的钱币去除表面的铜锈,从显露出来的真铜中取出若干标本,进行铜、锡、铅等各种元素成份所占比例的化学分析,最终得出这个时代各种铜钱所含各种化学元素所占的百分比。利用这种化学成份分析的方法,也能鉴定钱币真伪。但是这种破损性化学成份分析法有一个致命的

弱点,即要损坏钱币,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慎重,否则,将珍稀钱币也这样进行分析,岂不是糟蹋?

②无损伤性成份分析:

同破损性成份分析法一样,无损伤性成份分析法也是根校对铜钱化学成份的分析,得出铜、锡、铅及其它微量元素的百分比,求出这个时代铜钱化学元素含量的一个相对稳定值,并通过它来鉴别出同样的铜钱是否为同时代所造,由此得出钱币的真伪,这种方法较破损性方法更先进,它采用的是质子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并由计算机计算得出结论。

无论是破损性化学成分分析法还是无损伤性化学成分分析法,说到底,研究的是铜钱的质地(当然其它质地的钱币也同样适用)。根据铜钱的不同质地,来鉴定钱币的真伪,这些方法是相当科学的。但是,在实际鉴定过程中,往往碰到的问题是需要马上作出判断,而它们却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因此,就显得不很实用,这就需要我们凭自己的经验察颜观色。我们知道,同样是铜,又分为紫铜、青铜、黄铜等等质地,这些不同质地的铜钱所显现出的铜色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尽管它们的含铜量都在70%左右。所以,这为我们进行钱币辨伪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例如,新疆红钱是用紫铜铸造的,所以色呈红色,假如出现一枚黄铜色(清代制钱一般用黄铜铸造)的新疆钱,则极可能是伪造的,应认真对待。也就是说,鉴定钱币的真伪,也应注重铜钱的色泽。

除了上面讲到的化学成份分析方法外,对铜钱进行探伤测定,尤其适用改刻、嵌补的钱币赝品鉴定。

不管怎么样,鉴定真伪是收藏和研究钱币的基础,不懂得鉴别真伪,也就无从谈起收藏和研究。鉴定钱币真伪,需要大量触摸实物,仔细观察,在实践中逐渐积累经验,不断归纳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去伪存真,为现实生活服务。3.鉴定古钱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鉴定,是一门综合各类相关学科知识的学问,单靠有限的专业知识,是解决不了某些问题的,这样,就要求我们具备比较广泛的知识结构。

鉴定古钱首先要熟悉历史,不仅仅要熟悉通史,而且要熟悉断代史和专门史,这是鉴定的基础。

其次,要熟悉和掌握货币史。货币的发生、发展与其它历史事件一样,有着一个历史过程,对于这样一个过程的了解,至关重要,否则,就无从知道货币制度的沿革、货币流通与铸造情况等许多重要问题。

第三,要具备钱币学的知识。钱币学是一门研究钱币发生、发展与钱币不同版别、质地、形制、铸造等特征的学科。在中国历史上,钱币根据厚薄、大小、钱文、纹饰可以分出许多不同的版别来,特别对宋代钱币,人们研究的侧重点更是在版别方面。钱币一般有铜、铁、铅、金、银等质地,哪一个朝代曾铸造过哪一种或几种质地的钱币,对于鉴定来说,尤其显得重要。而且,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铸造钱币使用的工艺技术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唐以前使用的是范铸法,唐以后使用的是母钱翻砂法,就是这两种铸造钱币的方法在各个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工艺过程和技术水平也不尽相同的;因此,就需要我们在鉴定钱币之前去了解它,掌握它。第四,要懂得美学、书法、篆刻,并具有一定的修养。我们在谈论鉴定真伪时,常常会提到文字的风格、精神、气息等一些比较难以理解与抽象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不具备美学,书法、篆刻等知识,是极其难得要领和体会的。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语言学和文字学、文献学的知识。我们经常遇到的是中国的钱币,因此,古汉语和古文字学的知识,对鉴定钱钱币也相当的重要,不能忽视。

紫铜 T2 典型用途 用作导电、导热、耐腐蚀器材,如电线、电缆、导电螺钉,化工用蒸发器,电气开关、垫圈、汽车水箱,无线电元件,接线柱等.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T2 国家标准 T2 美国标准 C11000 日本标准 C1100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Cu ≥99.90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97 %IACS 电导率 57 MS/m 热导率 388 W/(m.K) 热膨胀系数 17.64 10-6/K 密度 8.89 g/cm 3 弹性模量 115 GPa 比热容 0.386 J/(g.K) 泊松比 0.34 —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一般 电镀性 优良 热镀锡性 优良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不适合 气体保护焊 不适合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195 ≥30 ≤70 Y4 H01 215-275 ≥25 60-90 Y2 H02 245-345 ≥8 80-110 Y H04 295-380 ≥3 90-120 T H06 ≥350 — ≥110

厚度公差 厚度(mm)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0.0125 厚度(mm)>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0.08-0.5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mm) 5-50 ±0.05 ±0.08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0.2 ±0.3 >100 ±0.1 ±0.15 ±0.2 ±0.3 ±0.5

银无氧铜 TUAg0.05 典型用途 主要使用于无线电元件、电触点、连铸机械铸模、整流器片和整流子专用材及引线架材,汽车垫圈和水箱、印刷电路片等。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TUAg0.05 国家标准 TUAg0.05 美国标准 — 日本标准 —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Ag 0.02-0.06 Cu+Ag ≥99.96 O ≤0.003 杂质总和 ≤0.04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99 %IACS 电导率 57.42 MS/m 热导率 388 W/(m.K) 热膨胀系数 17 10-6/K 密度 8.94 g/cm 3 弹性模量 115 GPa 比热容 0.385 J/(g.K) 泊松比 0.34 —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一般 电镀性 良好 热镀锡性 良好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良好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195 ≥30 ≤70 Y4 H01 215-275 ≥25 60-90 Y2 H02 245-345 ≥8 80-110 Y H04 295-380 ≥3 90-120 T H06 ≥350 — ≥110

厚度公差 厚度(mm ) 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 ) ±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 0.0125 厚度(mm ) >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 )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 ) 0.08-0.5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 (mm ) 5-50 ±0.05 ±0.08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0.2 ±0.3 >100 ±0.1 ±0.15 ±0.2 ±0.3 ±0.5

无氧铜 TU3 典型用途 主要用于CPU 散热件、真空密封、晶体管元件、玻璃金属密封、印刷电路板、电线电缆遮蔽带、连接器用料等.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TU3 国家标准 TU3 美国标准 C10200 日本标准 C1020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Cu ≥99.95 O ≤0.0010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98 %IACS 电导率 57 MS/m 热导率 385 W/(m.K) 热膨胀系数 17.7 10-6/K 密度 8.94 g/cm 3 弹性模量 115 GPa 比热容 0.385 J/(g.K) 泊松比 0.34 —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不适合 电镀性 优良 热镀锡性 优良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不适合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195 ≥30 ≤70 Y4 H01 215-275 ≥25 60-90 Y2 H02 245-345 ≥8 80-110 Y H04 295-380 ≥3 90-120 T H06 ≥350 — ≥110

厚度公差 厚度(mm ) 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 ) ±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0.0125 厚度(mm ) >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 )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 ) 0.08-0.5 >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 (mm ) 5-50 ±0.05 ±0.08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0.2 ±0.3 >100 ±0.1 ±0.15 ±0.2 ±0.3 ±0.5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古钱币简介: 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闲,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古钱币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的钱币之学。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渣、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中国古钱数量之大,品类之盛,分布之广,为世界所罕见。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而且对周边许多国家和民族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从另一个层面写就的中国古代历史。 青铜之光---原始钱币【约前21世纪前770年】 大约在三、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天然的海贝充当商品交换中的媒介--货币。商周是贝币使用的鼎盛时期,所以,贝也就自然成为人们衡量财富的象征。贝币作为我国最早的货币形式之一,今天仍然留有明显的遗迹。在我们使用的汉字中,贵、贱、财、货、买、卖等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的文字上,依然与贝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天然海贝经常供不应求,于是便产生了石贝、玉贝、骨贝等代用品。贝币书写了中国古钱币历史的开端,而石贝和铜贝的出现更标志着当时商业的逐渐发达和对冶炼技术的掌握。 殷商晚期以海贝为形式的青铜铸贝出现了,1971年,出土于山西保德商墓中的这枚保德铜贝,完全算得上是中国铜铸币之鼻祖,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铸币。 异彩纷呈---先秦【前770年-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的演变在货币上出现了空首布,也称铲布。在南方的楚国,一种铸成椭圆形的蚁鼻钱应运而生,这种又称为鬼脸钱的货币,形状酷似贝币,应该是铜贝的高级形式。当时,由实用刀转化而来的一种货币,称为刀币,流通于齐、赵、燕等国。到了战国时期,仿照纺轮或璧环的形式在我国北方的魏、秦等国出现了圆形铜铸币圜钱。至此构成了先秦时代中国货币史上早期较为完备的四大货币体系。 在这一阶段,除了青铜被选择为货币的载体之外,黄金这种被称为天然货币的金属,这时也早早地出现于流通领域,侧身于早期中国货币史的记载之中,战国时期楚国的爰金,便是中国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黄金铸币。

年产10万吨高精度铜板带项目 一、市场分析 世界铜加工业发展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以前,欧洲和美洲铜板带材加工凭借技术优势居于领先地位,造就了如KME、OUTOKUMPU、MKM、WIELAND、OLIN等多家国际知名的跨国铜加工企业。 二、产品方案 据市场调查,普通的铜板带产品利润空间下降,专用铜板带加工费居高不下。普通的铜板带产品由于过度竞争,利润空间有限,加工费在4000元/吨左右,而高精度和专用铜板带产品则一般在5000元/吨以上,最高超过10000元/吨。所以,选择市场短缺的高附加值专用铜板带产品为主导产品(见表4-27),可保证高投入和高效益。 目前国内变压器铜带、高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电子接插件用铜带等产品供不应求,未来市场需求增长潜力较大。这类高精度产品附加值高,但对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都

有较高的要求,生产工艺复杂,有一定的技术开发难度,加之建设资金需要量大,建设周期长,只有少数大、中型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且品种规格有限,市场占有率不高,一般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力生产,现阶段尚未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 因此本项目以生产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的铜板带材为目标产品。选择的主导产品有:引线框架铜带、无氧铜带、电缆铜带、电子插接件铜带、汽车端子用插接件铜带、异型铜带以及镀锡的黄铜和锡磷青铜插接件铜带等。这些产品要求尺寸精度高、板形好、表面质量优,是铜板带加工领域里的高精尖产品,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旺盛。具体产品方案详见表4-27。 表4-27 产品方案表 序号产品名 称 规格范围 mm 状态合金牌号产量(kt/a)

1 电子引 线框架 铜带 0.1~ 2.0×18~ 610 M、Y4、 T C70250 7 C19400 8 C19210 8 2 变压器 铜带 0.1~ 0.5×30~ 610 M C10200 C11000 10 3 太阳能 光伏铜 带 0.10~ 0.25×20~ 62 M、Y C10200 C10100 15 4 高精黄 铜板带 0.1~ 1.5×20~ 610 M、Y C26800 C27000 20 5 高弹性 锡磷青 铜带 0.1~ 0.5×100~ 610 M、Y、 T C51910 C52100 12 6 锌白铜0.1~M、Y、C75210、8

评定钱币等级的标准 钱币的评级,应当根据每种钱币质量之优劣和数量之多寡来决定。前者是指它的内涵,具体包括钱币的文物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数量上的多寡是指该钱币当年铸造的数量、近期出土或现今存世的数量。 (一)文物价值:各朝代铸造的钱币,在社会经济领域曾经发挥着不同的效用,有的影响深远,甚具研究价值及历史纪念价值。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铸行重十二铢的秦半两钱,它是中国货币从多元化走向统一的历史见证;又如各朝代的国号钱及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年号钱——东晋李寿的“汉兴”小钱,都有其特定的文物价值;中国货币史上惟一以皇帝像作钱面图案的“四川卢比”银币,揭开晚清铸行“龙洋”银币的序幕;另一种面文铸有干支纪年的新疆“光绪丁未”与“光绪戊申”红钱,又是方孔通宝钱制史上前所未见的新版式。此外,铸有龙纹的西藏“宣统宝藏”银币及铜币——龙图是帝王的象征,是清廷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主权的标志——意义尤其深远。以上仅举数例说明,各朝代铸币都有它不同的文物价值,评定其等级时应给予重视。 (二)观赏价值:历代货币制作有精有粗,形制美观,工艺精湛,钱文书法俊美的钱币甚得人们的喜爱,具有观赏收藏价值。例如制作精整、文字古朴典雅的齐国五字刀“安阳之法化”与“即墨之法化”,其观赏价值高于制作较粗的明字刀。又如以玉筋篆为钱文的北周“布泉”和“五行大布”,还有静帝时期的“永通万国”钱,被人们誉称为北周三大美泉。北宋徽宗之瘦金体,见于“崇宁通宝”、“大观通宝”钱文上,其钱铁划银钩、清秀俊俏的笔法,堪称一绝。这类古钱铸量虽多,但仍不失其欣赏与收藏价值。 (三)经济价值:历代铸钱,按其质地有金、银、铜、铁、铅之分,铜钱中按其不同合金成分,亦有青铜、黄铜、红铜与白铜之别。凡使用稀有币材而制作精好的钱币,其经济价值一般较高。例如王莽的“金错刀”,“一刀”二字阴文,以黄金镶嵌其内,名贵古雅,其价值自然高于“契刀五百”钱。则口金朝的“大定通宝”,白铜质阔缘折二,其价值比小平钱为高;同样十国闽铸“开元通宝”大铜钱,其价值高于同名的大铁钱及大铜钱。影响古泉价值之高低,除币材因素外,还包括铸造数量及现今泉市对该钱币的反应。凡具观赏与收藏价值的钱币,其数量又甚稀罕者,它在国内钱币交换市场或海外泉市的反应必定良好。例如上述“金错刀”在国际泉市的价格比“契刀五百”钱高出6倍至8倍;白铜“大定通宝”折二钱比小平钱的价格高出50倍。如此实例很多,不胜枚举。 至于钱币的稀罕程度,主要根据现今钱币存世的数量来决定。例如孤品或目前仅发现两三枚的钱币,都属大珍品。而当年铸量较多,现今存世仍不少者,则列入普通钱品。亦有一些古钱,过去发现甚少,属珍罕钱品,但近年陆续出土,其稀罕程度亦随之改变,钱币级数相应下降。还有一些钱币,当年铸额以万计,但流传至今已较罕见。例如贵州省造民国十七年汽车银币及民国三十八年宝塔竹子银币,此二品由于其具欣赏与收藏价值,在国际泉市上甚为抢手,价值不菲,当评定其等级时,可考虑评高一些。

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有限公司

摘要 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地方经济发 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同时,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具体的资源条件、 建设条件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阐述投资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该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计划总投资18523.2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13348.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06%;流动资金5175.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94%。 达产年营业收入35585.00万元,总成本费用26896.03万元,税金及 附加330.90万元,利润总额8688.97万元,利税总额10218.35万元,税 后净利润6516.7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701.6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 率46.91%,投资利税率55.16%,投资回报率35.18%,全部投资回收期 4.34年,提供就业职位542个。 总论、项目背景、必要性、产业研究、产品规划及建设规模、项目选 址分析、项目工程设计、项目工艺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安全规范管理、 项目风险性分析、项目节能方案分析、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方案分析、经济评价分析、评价及建议等。

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第三章项目背景、必要性 第四章项目选址分析 第五章项目工程设计 第六章项目工艺分析 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 第八章项目风险性分析 第九章项目节能方案分析 第十章实施进度及招标方案 第十一章人力资源 第十二章投资方案分析 第十三章经济评价分析 第十四章评价及建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址及负责人 (一)项目选址 xxx产业基地 (二)项目负责人 徐xx 三、报告研究目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

传世钱的磨损鉴定 一,古钱真伪鉴定的重要性 中国的古钱种类浩繁,版别复杂,年代跨度大。从商代到民国初,古钱随着改朝换代,年好更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点点滴滴的记录下了历史浪涛的痕迹。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技,无不在一枚枚古钱上留下了不可篡改的记载。每一枚古钱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中国历代货币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件瑰宝,一千多年来,广大的古泉爱好者,收藏家,考古专家,文物工作者和学者,不断的对古钱进行着搜集,收藏,整理,考证和研究。有人收藏就有人做伪,收藏研究古钱就要首先学会古钱真伪的鉴定。古钱真伪鉴定是收藏研究古钱的基础。古钱真伪鉴定的重要性在于去伪存真,避免古泉爱好者花钱买伪品蒙受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避免古泉研究者拿着伪品做学问。我地附近有一学者型的古泉藏家,善于古泉考证并有许多古泉考证讨论方面的文章发表在各大泉刊上。殊不知此藏家对古钱的真伪鉴定并不精,家中古钱虽丰,然多伪品,也就是说他所发表的许多文章实际上是在拿伪品做学问。其中有一假崇祯他误为真品并发表了一篇上万字的长篇大论。好在此钱只是仿品,有真品存世,文章倒也无大错还不失一篇好文,但假如这是一枚臆造品的话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古钱的真伪鉴定是何等重 二,现在和过去的伪品差别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和过去的伪品在面,量,质上已有巨大差别 1,面的差别:过去由于收藏古钱的人相对较少加上市面上各种古钱又多,总体上是供大于求,伪品主要集中在一些珍稀品种上。很多古钱是没人仿造的,但前几年随着收藏古钱人数的不断大批增加,市面上各种古钱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古钱伪品愈演愈烈,凡中低档以上的古钱几乎都有伪品问世。而现在,随着古钱收藏的继续持续升温加上古钱资源的枯竭,古钱的伪品涉及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连几元钱的东西都在大量仿造,“这种低挡钱不会有假”的话已成历史。

普通黄铜H63 典型用途 应用于各种浅冲件,制糖用和船用零件等,建筑装饰用镶嵌板,各种铆钉,销钉,螺帽、垫圈以及散热器零件,开关插座等。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H63 国家标准 H63 美国标准 C27200 日本标准 C2720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Cu 62.0-65.0 Zn 余量 杂质总和 ≤0.5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24 %IACS 电导率 13.92 MS/m 热导率 123 W/(m.K) 热膨胀系数 20.6 10-6/K 密度 8.43 g/cm 3 弹性模量 105 GPa 比热容 0.377 J/(g.K) 泊松比 0.34 —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一般 电镀性 优良 热镀锡性 优良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良好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290 ≥35 ≤95 Y2 H02 350-470 ≥20 100-130 Y H04 410-630 ≥10 125-165 T H06 ≥585 ≥2.5 ≥155

厚度公差 厚度(mm ) 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 ) ±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0.0125 厚度(mm ) >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 )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 ) 0.08-0.5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 (mm ) 5-50 ±0.05 ±0.08 ±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0.2 ± 0.3 >100 ±0.1 ±0.15 ±0.2 ±0.3 ±0.5

钱币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收藏品市场的火热,古钱币收藏越来越受追捧,但大多藏家最关心的还是钱币的价值。大家都知道物以稀为贵,所以钱币的价值与它的稀有性有关。怎么来判断钱币是否稀有呢? 第一:首先看这种钱币的发行量,一般每种钱币具体发行都有档案记载,当然普通藏家是看不到这种记载的,但我们可以根据这类钱币所对应皇帝在位年限来初步判断,大家都知道皇帝在位年限越长,发行钱币的流通时间就越长相对的发行量也就越长,存世也就更多。但排除皇帝在位时长,有些钱币在当朝皇帝去世同样流通下去,拿日本的宽永通宝前后流通时长240年,可想而知它的发行量。当然这种辨识只相对于普通流通币有用,对一些有纪念发行的就无从考证。 第二:看钱币的材质,大家都知道金币肯定比银币有价值,银币比铜币有价值后面跟着的是铜币铁币镍币铅币。材质好的钱币相对来说发行的量也较少。 第三:看用途,大家都知道钱币都是流通的,却不知有些钱币是用来纪念或奖历的,比如皇帝为了纪念某一重要事件发行的钱币,或一个将军或元帅为了纪念一次战挣的胜利,发行一些钱币犒赏那些有功人士。甚至有些皇帝有自己御制钱币单独使用,这些钱币一般不流通或流通的较少,相对比较稀少。 第四:看时间,有些钱币年代越长价值越高,比如前秦时期钱币,因为流通少,所以稀有,但也有年代长但不稀有的,如宋代大部份钱币,发行量比较大,出土有些以吨为单位计。判断是否稀有以外还要:看品相,钱币的品相好坏与价值有相当大的关系,有时同一种钱币:一件未使用过的全新俗称10分是有残缺那种价值的上十倍价格,所以钱币的保养很重要。看平台,所谓平台就是藏品的销售地方,平台的高底决定的买家质量的高底,好的平台一件普品也能卖出奢侈品的价格。 终上所述,判断钱币价值需从年代稀有性材质品相平台几方面综合衡量,当然如果藏家缺泛这样方面判断依据也可咨询相关鉴定机构专家。 解读文化部56号令 在今年收藏品销售市场谈论最多的要属文化部颁布的56号令了,但何为56号令,这里面具体颁布了哪些内容,56号令是在什么基础上颁布的?56号令对收藏品市场有哪些影响?恐怕很多藏家都不是很了解。 56号令名称为《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制定此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艺术品经营活动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繁荣艺术品市场,保护创作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办法。 只要是收藏行业的藏家都知道,中国收藏品市场买卖是比较混乱,制假售假成为各条产业链,这为不少收藏家交了不少学费之余有甚者为之倾家荡产不在少数。这并不是说不允许仿制古代器物,仿制古物是合法,但是以次充好销售却是违法(即明知是仿古物品,当古物销售)这是欺诈行为。

普通黄铜H68 典型用途 建筑用格架,汽车水箱型心及油箱,反射器,闪光灯壳体,灯用配件,螺旋套管,链条、紧固件,保护垫圈等,以及用于军用品尤其是弹壳,各种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泵和动力缸,缸体内衬等。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H68 国家标准 H68 美国标准 C26200 日本标准 C2620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Cu 67.0-70.0 Zn 余量 杂质总和 ≤0.3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一般 电镀性 优良 热镀锡性 优良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良好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24 %IACS 电导率 13.92 MS/m 热导率 121 W/(m.K) 热膨胀系数 19.9 10-6/K 密度 8.53 g/cm 3 弹性模量 113 GPa 比热容 0.377 J/(g.K) 泊松比 0.34 —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290 ≥40 ≤90 Y 4 H01 325-410 ≥35 85-115 Y 2 H02 355-460 ≥25 100-130 Y H04 410-540 ≥13 120-160 T H06 520-620 ≥4 150-190 TY H08 ≥570 — ≥180

厚度公差 厚度(mm ) 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 ) ±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0.0125 厚度(mm ) >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 )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 ) 0.08-0.5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 (mm ) 5-50 ±0.05 ±0.08 ±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0.2 ± 0.3 >100 ±0.1 ±0.15 ±0.2 ±0.3 ±0.5

古钱币鉴定 古钱币鉴定,是一门细致的学科,它需要我们日常知识的积累,注重观察与思考,仔细比较。结合历代的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找出一些可循的、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从而归纳总结出古钱鉴定中的一般性规律。本文简单介绍几种古钱鉴定的方法。 1、看铜质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市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例如先秦时期的铸市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乾隆五年以后,铸钱加锡。叫做青钱。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2、观锈色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

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出土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伪造锈色则不然,伪锈多在钱币表面,称作“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不堪一击。发掘品伪锈作法有两种:(1)将伪品钱币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锈色;(2)将伪品放入盐囱砂(氯化氨)、锡绿(硫酸铜)、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铜腐蚀成旧色,然后用胶水往钱币上面粘锈。传世品伪锈的作法是把伪品用火熏黑、擦油、打蜡。传世真品黑得沉着、光滑,而伪品则漂浮、发亮。 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不易干,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放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假钱,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入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 以上均为用锈色辨别古钱真伪的方法。

锡铜 TSn0.1 典型用途 广泛使用于电晶体(功率积体电路晶片)的引线架材、汽车水箱、冷冻散热片以及开关插座.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TSn0.1 国家标准 TSn0.1 美国标准 C14415 日本标准 —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Sn 0.10-0.15 Cu+Ag+Sn ≥99.96 杂质总和 ≤0.04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85 %IACS 电导率 49.30 MS/m 热导率 350 W/(m.K) 热膨胀系数 17.7 10-6/K 密度 8.9 g/cm 3 弹性模量 128 GPa 比热容 0.385 J/(g.K) 泊松比 0.34 —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一般 电镀性 优良 热浸镀性 优良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良好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250-320 ≥9 60-90 Y 2 H02 300-370 ≥4 85-110 Y H04 360-430 ≥3 105-130 T H06 420-490 ≥2 120-140

厚度公差 厚度(mm ) 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 ) ±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0.0125 厚度(mm ) >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 )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 ) 0.08-0.5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 (mm ) 5-50 ±0.05 ±0.08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0.2 ±0.3 >100 ±0.1 ±0.15 ±0.2 ±0.3 ±0.5

高精度铜带 高精度铜带:指各类技术规格(如化学成分、厚度偏差、形状及表面质量)及物理性能(一般包括张力、硬度及弯力)符合较高精度要求‘且符合董事认为在中国市场同类产品中属(高级)或(较商级)的国家标准(GB)要求的铜带。 1、高精度锌白铜板带 BZn15-20(C7541)BZn18-18(C7521)BZn18-20(C7521)BZn18-10(C7351)BZn18-26(C7701) 白铜合金为含有铜镍合金及不同比例的锌的合金,但不含银。「银白」是指该合金的色泽。锌白铜板带为亮丽银白色丶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丶磁屏蔽性丶抗蚀性能及较高的弹性。 本集团的高精度锌白铜板带广泛用於晶体谐振器外壳丶手机屏蔽罩丶眼镜框架、光学仪器丶银器丶珠宝首饰丶拉链及钥匙丶乐器和钱币等。 2、高精度引线框架、LED引线及IC导线架用铜带 QFe0.1(XYK-1/C1921/KFC)QFe2.5(XYK-4/C194); 三种不同类型的合金构成引线框架用铜带的三个主要系列:铜铁磷合金丶铜镍矽合金及铜铬锆合金。高精度引线框架用铜带具有高导电及导热性能,及高强度以及抗蚀性。C194和KFC就是铜铁磷合金最有代表性的两种,也是最常用的。 高精度引线框架用铜带为制造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和LED引线支架的基础原料,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大中功率管、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 3、高精度黄铜板带 H62(C2800)H63(C2720)H65(C2680)H68(C2620)H70(C2600); 黄铜为含有铜和锌的铜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高精度铜合金。黄铜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丶物理性能丶高导电及导热性能以及抗蚀性能。 高精度黄铜板带广泛用于电子、电信设备及家用电器的接插件及配件、室内装潢、服装饰件、车用水箱、电池及雷管帽。 4、高精度锡磷青板带 QSn4.0-0.3(C5100C5101C5102C5111))QSn6.5-0.1(C5191)QSn8.0-0.3(C5210) 高精度锡磷青铜(或锡青铜)为含有铜、锡和磷的合金。加入锡可增加合金的抗蚀性及强度;磷则作为熔炼时的除氧剂,并可增加抗磨力、硬度、流动性及可加工性。

收稿日期:2013-12-10 作者简介:鄢焱(1981-),男,四川成都人,西南政法大学2014级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 学、证据法学。 第47卷第6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11月Vol.47 No.6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Nov.2014 古钱币的司法鉴定困境及其破解 鄢 焱 (1.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0031;2.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2009年河南省首例走私古钱币案集中暴露了古钱币司法鉴定所存在的三大困境:司法鉴定 机构的设立有欠规范;鉴定人缺乏从事古钱币司法鉴定的专业素质;对涉案古钱币进行定级的标准较为模糊。为了确保涉及古钱币的案件能够得到公正处理, 应尽量规范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不断提升鉴定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探索传统眼学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进一步细化古钱币的文物定级,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整个文物的司法鉴定机制。 关键词:古钱币;走私古钱币;司法鉴定中图分类号:D9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6-0070-04 古钱币因其具备的较高文化与经济价值,很早以 前就已成为收藏的对象[ 1](P714),而在文物收藏业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今天,更是得到了收藏界的青睐。随着国内外对中国古钱币价值认同度的上升,伴随着文物收藏的升温与文物交易的热潮,涉及古钱币的违法犯罪以及民事纠纷也呈现上升态势。在此背景下,因古钱币而引发的诉讼开始更多地进入公众视野,而其中往往关涉古钱币的鉴伪、 定级、估价,此等专业性极强的问题也就成为了横亘在司法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古钱币司法鉴定的典型案例考察———河南省首例走私古钱币案的回顾 2009年,郑州市检察院对蒋某某走私古钱币一案提起公诉, 该案系河南省首例走私古钱币案,因该案关涉古钱币的司法鉴定,所以很有必要再作一番简要回顾。 据报道,本案被告人曾多次以邮件形式夹寄大量古钱币至境外,并在2009年3月再次作案时被郑州海关缉私人员当场抓获。该案于当年9月28日在郑州中院公开开庭审理,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的行为构成走私文物罪。庭审中被告人对走私事实并无异议,辩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其走私的古钱币应如何定性,即其是否已经达到最高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0号,以下简称 《走私案件解释》)第三条有关走私国家禁止出口文物数量上的要求。由河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三名专家出具的《文物鉴定结论书》认定,走私的古钱币中有明 刀、乾元重宝等共计31枚三级文物,其余均为一般文物。此外, 同一鉴定机构还就8枚乾元重宝做出补充说明,并指出其之所以被认定为三级文物,是取决于品相、大小、稀有程度等因素。而辩方则就检方鉴定意见的张冠李戴、含混不清、前后不一以及程序方面的瑕疵进行了集中质疑[ 2]。本案于2009年12月31日由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中止审理, 后该院曾于翌年1月25日委托陕西省文化艺术品司法鉴定中心对涉及定罪的古钱币进行了重新鉴定,而鉴定的结果是先前鉴定为三级文物的古钱币均为一般文物。 二、古钱币司法鉴定的困境———基于河南省首例走私古钱币案的反思 司法鉴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同一、有无、真伪、情节、性质、因果、价值等诸多方面,而就古钱币的司法 鉴定而言,其要解决的主要是真伪、性质(文物定级)与价值的问题。本文无意探讨当前司法鉴定的共性问题, 从古钱币司法鉴定的个性来看,基于前述案例集中反映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其主要面临三大困境: (一)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有欠规范 设立欠规范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政出多门,不同口径设立。根据1987年由“两高”联合发布且至今有效的司法解释———《关于办理盗窃、盗掘、非法经营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文物案件解释》)的规定,涉案文物鉴定由省级或者地市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

普通黄铜H70 典型用途 建筑用格架,汽车水箱型心及油箱,反射器,闪光灯壳体,灯用配件,螺旋套管,链条、紧固件,保护垫圈等,以及用于军用品尤其是弹壳,各种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泵和动力缸,缸体内衬等。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H70 国家标准 H70 美国标准 C26000 日本标准 C2600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Cu 68.5-71.5 Zn 余量 杂质总和 ≤0.3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24 %IACS 电导率 13.32 MS/m 热导率 102 W/(m.K) 热膨胀系数 19.9 10-6 /K 密度 8.53 g/cm 3 弹性模量 105 GPa 比热容 0.377 J/(g.K) 泊松比 0.34 —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一般 电镀性 优良 热镀锡性 优良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良好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290 ≥40 ≤90 Y 4 H01 325-410 ≥35 85-115 Y 2 H02 355-460 ≥25 100-130 Y H04 410-540 ≥13 120-160 T H06 520-620 ≥4 150-190 TY H08 ≥570 — ≥180

厚度公差 厚度(mm ) 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 ) ±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0.0125 厚度(mm ) >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 )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 ) 0.08-0.5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 (mm ) 5-50 ±0.05 ± 0.08 ±0.1 ±0.2 ±0.3 >50-100 ±0.075 ±0.1 ±0.15 ± 0.2 ±0.3 >100 ±0.1 ±0.15 ±0.2 ±0.3 ±0.5

古钱币的收藏与鉴定技巧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古钱币的收藏与鉴定技巧》的内容,具体内容:大多数藏友都喜爱作为传世艺术品的古钱币,古钱币的收藏也就成为人们的收藏热门。那么是什么?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一要看铜质。古代铜钱的材质有青铜、白铜、... 大多数藏友都喜爱作为传世艺术品的古钱币,古钱币的收藏也就成为人们的收藏热门。那么是什么?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一要看铜质。古代铜钱的材质有青铜、白铜、红铜和黄铜四种。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分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 二要看铜锈。现在的古钱币有传世和挖掘两种,挖掘币因为在地下氧化等原因长满了铜锈。传世品也因存放不当表面有也一层包浆,呈黑色或暗铜色。真锈是很难去掉的,凡是锈容易去掉的铜钱,可判定是赝品。 三要听声音。古铜钱年代越久,钙化就越严重,钙化铜钱失去铜原有的声音,用金属撞击声音沉闷,暗哑。凡是发现声音尖高的古铜钱,说明没有钙化现象,有铜锈也可判定为新彷品。 四看铭文。我国的古钱币背面有铭文和印记,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印记都不一样,书写风格也不尽相同。背带字的古铜钱更有收藏价值。 五掂重量。真钱因为钙化、氧化后密度小,钱用手掂量,感觉轻飘飘的。假币密度大、比重大。掂量有压手感,多数可判定是新铸品。

六问味和舌舔。古币年代久远氧化严重,所以铜腥味小,用舌头舔古铜钱面,真品无味道。如果有酸味、苦味、涩味,并且铜腥味中,可判定是人工做锈或者做浆,必属现代品。 收藏注重的是版别和品相。古铜钱的版别很多,每个种类都可细分出许多种版别,其中有些版别非常稀少,市场上很难见到,铜元中还有许多错版币都是极具收藏价值的。品相是藏品的生命,品相好的古钱币收藏与投资高,即使是普通品种,收藏价值也较高。 辨别古钱币的收藏价值的方法 1、看铜质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市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例如先秦时期的铸市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乾隆五年以后,铸钱加锡。叫做青钱。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 2、观锈色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

普通黄铜H95 典型用途 造币,徽章、纪念品、弹壳、撞针支座、壳体、引信帽和起爆器,国徽、珠宝盘、金盘底胎、珐琅底胎,散热片、导电零件等。 合金牌号 艾 荔 艾 H95 国家标准 H95 美国标准 C21000 日本标准 C2100 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 Cu 94.0-96.0 Zn 余量 杂质总和 ≤0.3 物理性能(室温) 导电率 ≥54 %IACS 电导率 31.32 MS/m 热导率 234 W/(m.K) 热膨胀系数 18.0 10-6 /K 密度 8.86 g/cm 3 弹性模量 115 GPa 比热容 0.380 J/(g.K) 泊松比 0.34 — 工艺性能 冷加工性能 优良 切削性 一般 电镀性 优良 热镀锡性 优良 软钎焊性 优良 电阻焊 良好 机械性能 状 态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A 11.3,%) 维氏硬度 M O60 ≥215 ≥30 ≤90 Y H04 ≥320 ≥3 ≥80

厚度公差 厚度(mm ) 0.08-0.15 >0.15-0.20 >0.2-0.3 >0.3-0.4 >0.4-0.6 >0.6-0.8 公差(mm ) ±0.0025 ±0.004 ±0.005 ±0.0075 ±0.01 ±0.0125 厚度(mm ) >0.8-1.2 >1.2-1.5 >1.5-2.0 >2.0-2.6 >2.6-3.0 >3.0-4.0 公差(mm ) ±0.015 ±0.02 ±0.025 ±0.03 ±0.04 ±0.05 宽度公差 厚度(mm ) 0.08-0.5 >0.5-1.0 >1.0-1.8 >1.8-3.0 >3.0-4.0 宽度及公差 (mm ) 5-50 ±0.05 ±0.08 ±0.1 ±0.2 ±0.3 >50-100 ±0.075 ± 0.1 ±0.15 ±0.2 ±0.3 >100 ±0.1 ±0.15 ±0.2 ±0.3 ±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