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论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论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论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论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郑秉文

2012-1-5 9:55:38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2年第1期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进行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半个多世纪以来,农业全盘集体化间题引起了众多中外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对其评价众说纷纭:苏联学术界基本上肯定全盘集体化的历史地位,认为是“历史性的成就”[1],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显然对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解释分岐较大,但大都认为它是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关于消灭私有制和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付诸实施的结果,全面否定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2]我们认为,如果不把全盘集体化放在当时为捍卫世界上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必须保证工业化高速发展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分析,就很难真正理解它的客观必要性;但是,同样,如果忽略了对当时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的考察,就很难看到它的特殊性,从而就很可能错误地把它看成是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表现。在今天看来,重新研究它产生的必要性与其特殊性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苏维埃俄国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它最早可追溯到十月革命初期,即1917年底便建立起了第一批集体农庄。[3]其发展情况见表1。[4]

表1

表1告诉我们:从十月革命胜利到全盘集体化运动基本结束的1932年,集体农庄的数量基本是呈逐年递增的,在这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两次回落现象,即1922年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初和1927年爆发粮食收购危机之初。粮食收购危机的出现,最终导致了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大转变”。与此同时,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便拉开了序幕。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作为一次运动,大致包括4个阶段:(一)发动阶段(1928年1月一1929年12月),(二)冒进阶段(1929年12月一1930年3月);(三)调整阶段(1930年3月-1930年9月),(四)完成阶段(1930年9月一1932年)。

(一)发动阶段

突然爆发的粮食收购危机,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到1928年1月,国家收购的粮食刚刚达到3亿普特,比1927年1月少了1.28亿普特,国家谷物出口因此由1926/27年度的217.77万吨减少到1927/28年度的34.44万吨。为弥补缺口,国家不得不进口粮食24.82亿吨。谷物出口的减少带来了一系列的链锁反映和后果:棉花进口减少,工业设备和农业机器的进H也随之减少,等等。[5]粮食收购危机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为了解决粮食危机,苏维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轻经济困难,保证城市粮食供应。为此,斯大林于1928年1月在产粮区西伯利亚、5月在教授学院、7月在中央全会发表了三次著名演说。在这三篇演说中,斯大林基本勾勒出了加快农业集体化的轮廓,归纳起来:1、取消个体经济,普遍实行集体化,2、消灭富农,余粮由国家没收,3、农民“贡税”合理,保证高速工业化。在斯大林提出的普遍集体化思想指导下,集体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了。

1929年从6月到9月,加入集体农庄的户数就从100万户增至191.9万户,从3.9%上升到7.6%。

1929年8月《贫农报》报导了伏尔加下游边区萨莫伊洛夫区建立首批全盘集体化的据点情况,“全盘集体化”这一术语正式提出。同年11月斯大林发表了《大转变的一年》一文,将全盘集体化含义定为“整村、整乡、整区、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集体农庄。[6]如果说这篇文章仅仅是全盘集体化的战前动员会,那么,随后召开的中央全会及1930年]月5日的决议和2月1日的决议就将全盘集体化运动的步骤、时间、方案等各种具体政策予以立法上的肯定了。至此,发动阶段结束了,冒进阶段开始了。

(二)冒进阶段

这场由国家从上而下发动、组织、主要用行政手段实现的全盘集体化的做法,很难避免出现冒.进和种种过火行为,例如,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片面追求高速度。在中央的压力下,地方工作人员盲目冒进,变本加厉,他们不顾当地条件,不管主要产粮区、其它产粮区、还是非产粮区,竞相赶超集体化完成的期限。在短短几个月内,参加集体农庄的户数“飞跃”了若干次,从1929年10月1日的7.6%跳到了次年1月20日的21.6%和2月20日的52.7%,到3月1日达到了56%。有些地区加入集体农庄的户数在两、三天内就从10%跳到90%。再如,剥夺和驱逐富农的行为普遍过火,出现了斗争扩大化和简单化的倾向,中农受到严重打击。在全盘集体化之前,全国约有100万户富农,到1930年中,仅剩下不足一半。

[7]再比如,由于归公财产作价极低或不给任何补偿,农民中间很快刮起宰杀牲畜的浪潮,造成极大损失,农民开始不满,有些地方出现骚动,工农联盟受到严重的威胁。

(三)调整阶段

1930年3月2日,斯大林发表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针对全盘集体化中出现的脱离实际和过火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总结了前阶段的经验教训,以期纠正对违反农民自愿原则、侵犯农民利益、用威胁手段强令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等“歪曲党在集体农庄运动it r的路线”的现象,儿个月集体化的风暴得到了缓解,农民开始大批退出集体农庄,一些强迫建立的“书面上的”集体农庄被迅速解散。1930年3月全苏集体农庄农户百分比曾达到56%,到7月1日下降到23.6%,到9月下降到21.4%。农民视斯大林《胜利冲昏头脑》这本小册子为他们的“自由宪章”,“农民骑马到城里去,不惜用高价购买最后尚能买到的一本”-。

[8]

(四)完成阶段

从1930年8月底起,全盘集体化运动又重新开始升温,一直到1932年中,全国范围的全盘集体化运动从整体看基本上已近尾声,这时,农户集体化的百分比为61.5%,占农民播种面积的75.5%,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苏联已由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的农业的国家”,“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已被根除。”[9]

上述关于全盘集体化的过程的描述尤其是表I列出的数据起码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两个基本概念: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从十月革命胜利之日起就一刻也没终止过,只不过那时(1918一1928)它的发展速度呈一条平稳的上升曲线,二、全盘集体化运动从它发动之日起就无时不处于矛盾之中(尽管曾作了调整和纠正),甚至受到来自“左”的和右的方面攻击,只不过它借用了行政的甚至暴力的力量,其发展速度呈一条落差很大且斜率也很大的上升曲线。比较起来,后人对前者争论不多,而对后者贬褒不一,见仁见智。

我们认为,在评价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I呼,首先要考虑从当时国内客观条件来探讨它是否具有必然性因素。那么,20年代末国内具有全盘集体化的客观条件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苏联国内20年代末根本不具备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客观条件,这就意味着全盘集体化不带有客观的必然性因素。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间题。

(一)20年代末农业生产力水平与实行全盘集体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十月革命前,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饿国荃本上还是一个靠输出谷物来换取外国工业品的落后农业国,农业物质基础十分落后,如,1905年在1300万农民中没有耕马的占l/4。[10]十月革命胜利尤其是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工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联共(布)也比较重视农业技术改造工作。1927年的犁和多桦浅耕犁比1910年多410万架,犁和双桦犁在耕作工具中的比重从1910年的48.6务提高到1927年的64.7%,1929年国产农业机器比1913年多2.6倍。[11]总之,到20年代末,农业生产力的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可是,总的说来,到全盘集体化前夕,农业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①手工劳动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仍占优势。以1927年为例,28.3%的农户没有耕畜,31.6%的农户没有耕具。在全部谷物中用畜力牵引农具收割的占55.4%,脱粒的58%,40%以上的粮食是用手工(镰刀)收割和手工(链枷等)脱粒的。此外,牲畜的总头数不但没有增长,反而还呈下降的趋势,如,1928年牛的总头数比1927年减少3.2%。由此看来,农业生产活动中人力和畜力是农业中的主要动力。②农业机器的作用微乎其微。以1929年为例,当年全国仅有拖拉机3.5万多台,这对上亿公顷播种地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拥有拖拉机的集体农庄数占其总数的22%,总数还不足l 万台,用拖拉机翻耕的土地面积仅为其总数的1%,拖拉机在粮食的春播、收割和脱粒中的比重分别址0.2%、0.2%和1.3%;机械动力在全部农业动力中只占4%。到1930年,拖拉机总数增至3.9万台,而按耕地比例计算则需要30万台,缺口

竟是如此之大。③机器协作社和机器租赁站难以满足需求。1929年全苏总计育2.1万个机器协作社,有40万个社员和十几亿件农具。在整个机器协作社播种而积中,集体播种的部分仅占20%。机器租赁站虽然可以免除农民购买机器和农具的费用,且租金便宜,但至1928年全苏仅有1.06万个机器租赁站,远远不能满足土千万农户的需求。④农艺科学技术落后,文化水平很低。农村中缺少农艺师和畜牧师,1928年全苏的农艺师不足2万人,80%以上的农民是文盲。净谷站和牲畜交配站分别还不足500个和800个。

上述诸多数字充分说明在当时近3000万个个体农户的“汪洋大海”中:全苏的农业技术改造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适应社会化大机械生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生产工具总是和一定的劳动组织形式以及一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相配合的。一定的生产工具也会产生相应的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恩格斯指出:“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侮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1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千百年来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一次革命,它的进行也应服从上述规律,应在生产力获得相当发展的基础上开展。苏联20年代末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显然还未出现要求变革其自身生产关系的迫切性,还不具备实行全盘集体化的物质技术拢础,即从当时国内物质技术的客观条件来看,还很难看到立即大规模实行全盘集体化的客观必然性。可以这样说,全盘集体化运动不完全是“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20年代末苏联农村中生产关系的性质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20年代初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农村的生产关系究竟属于什么性质?这是一

个关系列全盘集体化运动有必要开展的根木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众所周知,20年代苏联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大大恢复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它对恢复整个国民经济起到了举世公认的作用。但是,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农村社会经济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动,比较引人注目的现象便是产生了中农化倾向。

据1926年统计,全苏人口为1.47亿,农村人口占82%以上。在这个泱泱农业大国中,中农由革命前的30%一跃上升到60%以上,而贫雇农和富农的比重分别由革命前的65%和15%下降到33.6%和2.6%。这说明,农民成分的变化趋势是两极缩小,中间阶层扩大,即中农化了。

不断发展的农村社会阶级成分的中农化趋势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两个社会现象:土地租佃关系和雇佣劳动关系。20年代中期是租佃雇佣关系发展的极盛时期:参与土地租佃的农户在农业区达25—30%,有些地区多达50%。出租的土地面积增长了2倍,达一千多万公项。雇佣劳动的情况发展得更快一些,到1927年,全苏农村有半数以上的农户都参与了雇佣劳动,雇工者占农户总数的19.8%,受雇者占35.4%。[13]

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如此变动是否改变了由十月革命所莫定的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性质并由此产生了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的客观条件和必要性?我们认为不应该简单地作出这个结论,只要我们对当时的农村阶级分化现象作出具体的分析,反而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1.关于土地借货问题。1926年,在农业生产区,贫农占出租土地农户的2/3,贫农出租的土地占出租土地面积的3/4。从出租农户和土地面积的比例成分来看,贫农确实是占了绝大多数。那么承租土地的社会经济成分又是什么样子呢? 请看表Ⅱ:

表Ⅱ

从表Ⅱ的承租土地的社会经济成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维埃农村的土地租赁关系基本上可以说具有劳动性质,而不是剥削性质。由于农村中农化,无论是在承租户的比例中还是在承租的土地比例中,中农都占绝大多数,富农比重很少,这说明他们承租土地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的闲置生产资料,以达到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更紧密结合。

2.关于雇佣劳动问题。我们前面谈到,在全苏2500万农户中使用雇工的占19.8%,即496万户。那么在这些使用雇工的469万农户中各阶层成分的比例是什么情况呢?

表Ⅲ

表Ⅲ告诉我们,中农和富裕中农占全部雇主比例的80%,就是说,从雇主成分和形式上看,雇佣劳动的情况与土地租赁情况基本相同,都是出于大多数农民生产和生活的自身需求,大多属于劳动性质和辅助性质。

3.关于中农化问题。在整个20年代,中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是“中心人物”,占全部农户60%的中农提供了74%的商品粮。既然中农化导致了租佃雇佣关系,那么导致中农化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显而易见,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商品货币关系和自由贸易是形成农民分化导致中农化的重要条件。

20年代初,苏联国内经济和政治的基本情况表明,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所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的情况已不适应了,必须实行新经济政策。今天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全部意义就在于为苏维埃俄国找到了一条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或称“补助办法”。这个“中间环节”或称“补助办法”就是“国家资本主义”。

何谓国家资本主义?以中农为“中心人物”的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是否属于国家资本主义范畴?对国家资本主义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列宁在《论粮食税》一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在列宁看来,1,当时的苏维埃俄国还没有走上社会主义的“入口”;2,余粮收集制必须代之以粮食税;3,粮食税必然产生自由贸易;4,自由贸易必然产生资本主义,5,必须把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利用起来,使之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上来,6,无产阶级政权不但不要害怕国家资本主义,而且要与之结合和并存。列宁在《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中又更加耐心、_更加详细地论述了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区别。[14]

这就是列宁的逻辑。列宁在这里把苏联20年代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规定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规定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事实证明,这种过渡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是完全符合20年代苏联国情的,是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列宁也曾预见到自

由贸易条件下的社会经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出现投机等不法活动,但他认为对这些不良倾向应该采取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比以前更加严厉三倍地加以惩办”,加以限制,而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因此放弃国家资木主义的过渡形式。[15]

而斯大林始终认为20年代苏联农村的生产关系是“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16]他忽视了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关系的理论实质的有关论述,把中农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看得过重,认为“我国小农经济的大部分不仅不能实现逐年扩大的再生产,相反地,连简单再生产也是很少有可能性实现”。[17]斯大林的这些错误估计恐怕是他终止实行新经济政策、发动全盘集体化运动、改变农村生产关系以期克服粮食收购危机的理论依据之一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无论从20年代末苏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从生产关系演变及其结果来看,都不很具备大规模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客观条件,没有表现出根本变革农村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即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不能认为是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全盘集体化的必要性主要不在苏联国内。

从前面分析中我们看到,20年代末,苏联国内不具备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客观条件。但毕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在没有任何前人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建立起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模式,这是一个创举,也是一次尝试。首先,集体农庄制度的确立,使苏联消灭了最后一个剥削阶级—富农阶级,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为加强工农联盟创造了条件;其次,推动了农业技术改造,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扩大了耕种面积,最后,为迅速实现工业

化创造了条件,对苏联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主要战略目标的实现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认为,在分析苏联20年代末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历史意义和必要性时,主要应从苏联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中去寻找,这样才更加符合历史的辩证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曾给20年代中期的资本主义世界带来暂时局部稳定局面。但随着新的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到来,凡尔赛体系迅速走向瓦解,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开始尖锐起来,苏联与帝国主义两个体系之间的斗争也越来越尖锐复杂起来。从1924年起,德国经济逐步恢复,并以大大超过英国的速度增长,到20年代末,德国工业再次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而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25年末鉴字的《洛迦诺公约》中,国际帝国主义没有对德国东部边界作出保证,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可能成为将来德国进攻苏联的走廊,“这实际上是对德国向东(指苏联——引者注)扩张的鼓励”。[18]不久,15个欧美国家发起签署了《非战协定》,它们没有邀请苏联参加谈判和签字(后来在苏联的争取下才不得不邀请苏联参加)。20年代后期国际关系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说明,“1926到1928年间,苏联同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关系已明显地恶化”。[19]到1928年,在美国的扶植下,德国军国主义实际上已经重新复活,正在全副武装地走向战争的舞台,逐渐地形成了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军备竞赛的规模越来越大,战争的危险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继德、保、波等国的革命失败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始终处于低潮。

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这个严竣的事实不仅时刻使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回想起若干年前14国武装干涉的情景,而

且还尖锐地、现实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命运和前途问题。或者苏联能建成社会主义,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或者苏维埃政权被颠覆,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关系到苏联以及世界革命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捍卫国家独立,防御国际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的战争,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必须迅速发展国家工业,这不仅是非常迫切的经济任务,而且也是生死效关的政治任务。斯大林这样说,“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象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象德国那样大”,或“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较先进的国家,比如说在德国和法国,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迅速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20]他还进一步明确指出,“如果撇开外部和内部的环境抽象地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我们不能撇开外部和内部的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的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工业”。[21]

很显然,走资本主义国家从轻工业开始的老路是不能在短期将俄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的。斯大林认为,苏联工业的中心和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归根到底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22]而对资木主义世界的封锁,工业自身内部的积累远远不能满足迅速扩大工业固定资产的需要,必须动员国内一切力量,吸收其它国民经济部门尤其是农业部门的资金,从农业中提取大量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以加张国防力最的迫切性促使联共(布)在国内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地开展了农业个盘集体化运动。

全盘集体化运动的预期目的基本上达到了:粮食收购量显著增长,谷物商品率从1928年的15%提高到1934年的40%。至于“集体农庄为实现工业化积累资金方而到底产生了多大作用,虽然我们无从考察,但可以断定,工业资金的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农业的积累。从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完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仅仅间隔七年时间。短短的七年时间,德意法西斯就吞并了整整四个国家的全部版图,[23]待战火烧到苏联边界时,苏联已建成7000多个大型工业企业,工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6.7倍,生产资料的生产增加12.4倍。[24]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雄辩地证明,集体农庄制度和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反法西斯战争莫定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个发展方针总体上是正确的,它保证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红色孤岛”的生存,这是它的最大成功。

在一方面国内不很具备客观条件和另一方面国际环境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全盘集体化运动本身就带有很大的特殊性,其中也有很多经验教训:它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改造的一些基木原则,如农民自愿的原则,改良主义的原则,文化物质条件原则,国家资本主义过渡方式,小农改造的长期性,等等。因而,全盘集体化作为一个运动,它不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表现,没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由于全盘集体化运动的特殊性,苏联集体农庄制度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来说,也不是唯一效法的模式,它的弊病很多:从所有制关系来看,它带有一大二公、层次单一的严重倾向,从经营曾理来看,它实质是“准国有经济”,从产品分配关系来看,它没有摆脱平均主义倾向,等等。因此,集体农庄制度作为一种模式,是一种不成功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验。

(责任编辑:向祖文) 注释:

[1]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三联书店,1932年,第三卷,第524页。

[2]N.贾斯尼:《苏联的社会化农业》,斯坦福,1949年,第31页。

[3]直到1929年之前,农业公社、劳动组合、共耕社等三种集体经济形式统称为集体农庄。

[4]表1中列出的数字散见于如下几部著作:泽村康,《苏俄合作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142页;《苏联社会主经济史》,三联书店,第二卷,476页;第三卷,447和481页。其中,1922—25年的数字不包括中亚共和国的统计。

[5]N.贾斯尼:《苏联的社会化农业》,斯坦福,1949年,第418页。

[6]《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6页。

[7]萨姆索洛夫:《苏联通史》,三联书店,1976年,第二卷、上册,第336页。《苏共决议汇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分册,第l17页。

[8]A.L.斯特朗:《斯大林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第48页。

[9]《苏共决议汇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分册,第325页。

[10]林举岱等主编:《世界近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556页。

[11]以下未注明的数宇大都引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三卷。

[1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18页。

[13]以下未注明的数字大都引自《历史的启示》,志华,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六章。

[14]《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6—629页。

[15]《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1—532页。

[16]《斯大林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45页。

[17]《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3页。

[18]《国际关系史》,武汉大学出版社,上册,第378页。

[19]迪罗塞尔:《外交史》,上海译文出版社,上册,第105页。

[20]《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0页。

[21]《斯大林选集》,下卷,1979年版,第77页。

[22]《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1页。

[23]从1931年到1939年,英法执行绥靖政策,牺性了整个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给德意,并企图牺牲苏联——作者。

[24]樊亢等主编:《外国经济史》,人民出版社:第4册,第310页。

苏联的发展历程 一、俄国十月革命 1. 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 年4 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领导人:列宁 (4)地点:彼得格勒 (5)结果:取得了胜利 3.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措施: (1)1919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 (3)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4)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到1921年引起严重的国内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到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前苏联新经济政策 1.简述: 为了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的危机,苏俄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税率的粮食税。随后又在经济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这些统称为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于1924年斯大林开始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改革结束。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 现代文阅读考点与答题技巧-拟人拟物的表达效果 比拟的赏析要点 1、定义: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 ①、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②、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3、比拟的作用: 第一,比拟的主要效果是使表达形象生动.比拟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让 死硬呆板的变成活泼和有生气的,让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让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活灵活现的.客观事物经过人们合理的属性转移和合乎规律的创造性想象,而 变得富有艺术魅力. 比如: 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红旗歌谣》 将植物"沙果""西瓜""花儿""豌豆"等都人格化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丰收的景象. 第二,通过比拟,还可以表现人们的想象力,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并创造某种意境,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例如 秦淮河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莫愁湖发出了撕胆的哭声.(张天明《按照人民的命令》) 用拟人方法描写了中国人民失去总理的悲哀,连江河湖泊也发出了悲哀的哭声,表达出了人民对周恩来同志无比热爱的真挚感情. 4、总体把握 同比喻类似,把握“比拟”类修辞的表达效果时,要先弄清楚本体和拟体,然后分析拟体的特点,再结合这个特点来考虑作者所要表现的本体的特征。 5、分类指导 第一拟人 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这样的修辞方法就叫拟人。 人具有会说话,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 以动物拟人: 例如 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②(托尔斯 泰《安娜·卡列尼娜》) [简析]上述文字具体地,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作者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 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从而让人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安慰,希望和信心.

核心素养提升练二十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40分钟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迅速恢复的国家机器比以往承担着更多任务,尤其是经济控制的职能。农民和工人阶级起来反对私有者,战争期间经济崩溃造成了城市和军队供给急需。还有一些党的干部不切实际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动人前景。”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选A。根据材料“经济控制”“战争期间”“不切实际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正确;新经济政策是战争(1918—1920年)结束后,于1921年推行的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的方式,故B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在农业的表现,时间不符,故C错误;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并不存在战争,故D错误。 2.(2019·邢台模拟)1921年,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列宁对到访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说:“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为了“发掘经济潜能”,苏俄 ( )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选C。由材料的时间“1921年”可知这是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时期,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选C。 3.(2019·石家庄模拟)1921年7月,为了燃料供应,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这表明苏维埃政府( ) A.部分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 B.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效果有限 C.注重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是允许私人经营小煤矿,说明此时苏俄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故选C。 4.(2019·黄冈模拟)1921年列宁在给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中指出:“关于新经济政策有必要加以补充……新经济政策不是要改变统一的国家经济计划,不是要超出这个计划的范围,而是要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基于这一认识,当时苏俄政府( ) A.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来管理 B.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制定五年计划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B。“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指的是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故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选B。 【加固训练】

作业论文 中苏工业化进程初期的大饥荒 研究生姓名徐鸿 指导教师姓名陈国林 学院社会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题目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学号2010232058 日期2010年12 月20 日

摘要 中苏两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建国初期都采取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短期内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两国在都过于偏重于重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轻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甚至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祸根。在这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中,两国所遭遇的规模巨大的饥荒由于其所带有的相当程度的“人祸”性质,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中苏、工业化、饥荒 在中苏两国的工业化进程初期,两国都采取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苏联完成了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强大的工业国的转变,中国也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重工业体系。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过于偏重重工业的发展造成其他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同时两国都发生了由于政策失误而带有“人祸”性质的严重的饥荒。 苏联 1932-1933年饥荒(主要在乌克兰)归结起来,造成饥荒的主要原因有:天灾:1931—1932年的粮食歉收。在1931、1932两年粮食产量有较大下降,发生旱灾是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数字证实,1932—1933年,在乌克兰旱灾导致的粮食歉收比1931年严重得多,1932年乌克兰谷物收获量仅是1930年的35.8 % 强。也就是说,1932—1933年乌克兰发生饥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天灾。“人祸”之一:集体化中的冒进招致农民反抗,富农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苏联在20年代末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在集体化过程中,剥夺富农财产,“消灭富农”,对富农进行强制搬迁,引起富农的不满,一些中农也不愿意将私有财产交到集体农庄中。于是,以富农为代表的农民开始宰杀牲畜,藏匿粮食。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在集体化的头几个月中,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和牡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最早屠宰牲畜的是富农,……为了不让集体化工作人员把他们的牲口赶到公共的牲口圈中,他们宰杀了牲畜,把自己的仓房装满肉,以便饿死自己的敌人。”为阻止富农“糟蹋”粮食,苏联政府加快了集体化的步伐,1930年春开始实行全盘集体化,同时对富农进行惩罚。一些富农被枪决,多数被举家流放。被流放的富农成了“特殊移民”,他们有的死在流放的路上,有的因不适应流放地的气候而客死他乡。“特殊移民”的死亡成为苏联1932—1933年饥荒死亡者的一部分。而那些被强迫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也没有完全顺从,在放弃单干的同时,为给新建立的集体农庄以打击,他们“无度地挥霍”自己的财产,大量宰杀牲畜,藏匿粮食,“消极怠工”,用这些方式同苏维埃政权展开“无声的较量”。农民与政府对抗的结果,是农民面临“……长期可怕的饥饿:集体农庄没有马匹,没有种子。乌克兰和俄国欧洲部分的集体农庄庄

修辞手法 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装,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仗(又名对偶、队仗、排偶),反复,反问,反语 有互文,借代,设问,排比,夸张,双关,用典,引用,移用,象征,镶嵌,通感。 1 常用修辞作用特点: 1.比喻: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 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2)拟物 ①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朱自清)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世界工业化道路的四个类型 所谓工业化是指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型过程:从18世纪60年代初期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英国开始工业化进程,或称工业革命,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完成工业化,200多年的时间,各国走过的路,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早期工业化,以英国为代表。从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由于蒸汽机的发明,随即推动了工业化,到19世纪70年代基本完成,用了100多年时间。 其特点:一是大力推广蒸汽技术。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纺织、冶金、机器制造、交通运输、采矿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力由手工作坊进入大机器时代。二是造成殖民地环境破坏。英国依赖掠夺殖民地的能源、原材料,并倾销其产品,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破坏。三是国内工厂污染严重,工人劳动条件很差。四是残酷掠夺农民。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为了发展工业,圈农民地养羊,使得农民无法生存,成为工人后备军,这就是有名的“羊吃人运动”。 第二种类型,中期工业化,以美国为代表。同期工业化的还有法、德、俄等国家。美国工业化始于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60年代基本完成,大体用了50多年。 其特点:一是广泛采用新技术,把工业从蒸汽技术化推向电气化。这时,发明了发电机、电灯、无线通讯技术、内燃机等,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和内燃机时代,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二是大肆掠夺殖民地能源和原材料,给这些地区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三是南北战争扫清了发展工业的体制障碍。同时解放了黑奴,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第三种类型,晚期工业化,以日本为代表。日本的工业化是从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开始的,到20世纪初,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但农村人口仍占82%。日本真正进入工业化过程还是在二战以后。t947年开始复苏,1953年达到战前水平,大体用了8年时间。随后近20年,高速增长,最低为8%左右,最高为11%左右。单就工业而言,增长更快。到1973年,13本经济总量超过英、法、德水平,人均接近他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历经30年完成工业化进程。同期工业化的还有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 其特点:一是大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工业技术比欧美落后20~30年,到70年代,用20年时间,掌握了全世界用了半个世纪研发的科技成果,缩短了30年时间。同时,着重研发能与欧美抗衡的自主技术,获得大量专利。那时,世界科技突飞猛进,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互联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为日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二是注重环境保护。把推进工业化和加强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注意治理污染,同时,注意节约利用资源。三是注意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优惠条件。四是经济效益好。由于注意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强企业管理,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加速了工业化进程,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五是对工人残酷剥削。50年代日本工人工资为美国的1/8,英国的1/3,德国的1/2。女工比男工收入还要低得多。现在,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与欧美差不多,但工人的收入还有相当差距。 第四种类型,是前苏联。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只有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农业占据优势,工业比欧美国家落后很多。苏联真正推进工业化是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步。到1940年苏德战争爆发,工业产值超过英、法、德,跃居欧洲第一位,同时,农村也实现了机械化。但人均GDP仍落后于西方世界。1940年苏联人均GDP为540多美元,与日本550多美元差不多,但比美国1886美元,英国1234美元要差很多。 其特点:一是注意引进技术。“一五”期间从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引进一批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还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工。三个钢铁厂,即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库兹涅兹克、扎波罗日钢铁厂,以及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第聂伯水电站等大型项目,都是引进的。同时,

论中国工业化道路 内容摘要:现代经济增长和早期经济增长的区别在于,经济增长主要已经不是靠资本积累,而是靠效率提高实现,这种增长模式体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中国片面追求经济结构的重型化,已经造成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下降的隐患。因此,中国必须采取注重效率的增长模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转变思维定势,建立一 个有利于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体制,加快服务业发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关键词:重工业道路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化征程。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可以被划分了两个大的重要时期:一是1949~1978年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二是1979年至今,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主要是学习苏联的赶超型经济发展 战略,其基本特征是:(1)以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低的人均国民收入为基本国民经济背景;(2)以快速发展赶超资本主义国

家、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3)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国有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分1的改造、采用高关税和高估本币等方式推进进口替代、采用外延增长方式改善工业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不平衡为四项基本的工业化战略。 ①在当时的背景下,新中国刚刚成立,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敌视和封锁,而苏联的发展又为我国树立了榜样,这使得这种道路选择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由于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导致了“重工业重,轻工业轻” 的结构性缺陷,轻工业及其他产业严重落后,表现出“高积累、低消费、低效率” 的特征。消费品严重短缺,消费需求受到严格抑制。在此期间,工业尽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工业与一、二、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极不协调,资源配置和结构状况存在明显缺陷。工业化过程经常处在工业高速增长———结构关系失衡———调低工业发展速度———恢复比例关系———再提高工业发展速度的反复循环过程中,国民经济增长处在严重波动的状态中。国民经济因结构矛盾而缺少稳定、持续的增长能力。虽然传统工业化道路产生了许多问题,但经过近30年发展,中国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成功地发射了“两弹一星”,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化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其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1)以市场化改革和 1摘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

比喻句的特点和应用 荷叶像一把小伞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说用浅显的、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深奥的、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点相似来进行说明或者描写。 一般说来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作“比喻词”。 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三年级主要运用的是明喻,明喻就是明显的打比方,句子的格式是“甲像乙”,在表达时,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明喻常用的比喻词是:“像”、“好像”、“像……似的”、“仿佛”、“如同”等等。如:“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本体:孔雀那抖动着的美丽的尾巴,喻体:五彩洒金的大扇子,比喻词:像。 2.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区别。 在阅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句子,句中虽然也有“像”、“好像”等词语,但不是比喻句,这些非比喻句成了迷惑我们判断真正“比喻句”的敌人。 要牢记不能将比喻词语作为判断比喻句的主要依据,主要应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比喻关系。如:“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摘来的一样。”“画的荷花”和“从湖里摘来的荷花”之间只是简单的像,不是比喻。又如:“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好像一对立起来的猫耳朵。”“猫头鹰的耳朵”和“猫耳朵”之间是事实上的相像,不是比喻。而“树叶在空中飞舞,像蝴蝶一样。”用“树叶”(本体)和“蝴蝶”(喻体)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很相似来作比,它们之间用“像”(比喻词)来连接,此句是比喻句。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典型例题 1.仿照例句,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例:弯弯的月亮好像一条小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1)美丽的彩虹像一座弯弯的长桥。 ( ) ( ) ( ) (2)黄澄澄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满了枝头。 ( ) ( ) ( )

简析前苏联工业化模式 根据发动工业化的主体,世界大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民间发动的工业化,以美国为典型的,以市场经济为主,渐进式的从轻纺工业到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再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以电子、核子、化工、航天等组成的新兴工业。经历的时间较长,比较协调,效益较好。 第二种就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以前苏联为典型的,以计划经济为主,

有领导有计划地以高速发展重工业 为中心,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特点就是:速度快,对巩固国防有利,但投入多,又忽视农业、轻工业,使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改善。 第三种就是民间与政府共同发动的工业化,以德国与日本为代表,其特 点就是民间与政府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一、前苏联模式的特点 所谓前苏联模式,即就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就就是由政府指定规定,

运用行政力量筹措资金与兴办企业而推动的工业化。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就是表现为一种突变性或革命性,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较迅速地建立了国内的现代工业化体系,而这种突变特征,就是由这些国家所处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前苏联开始工业化时,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大批国家先行完成了工业化。这样,一方面,工业化国家的存在给后起国造成了迅速实现工业化的迫切性,后起国为了追赶先进国而不得不求助于政府的力量。另一方面,工业化国家又为后起国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业化经验提供了可能性。后起国可以借助政府的力

量来学习、引进与模仿先进国的生产技术与工业组织。 二、前苏联工业化道路中的经验与教训 前苏联“十月革命”后所面临的经济困境与恶劣的国际政治环境,使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成为关系到前苏联存亡的问题。经过激烈的辩论与斗争,她们最终选择了高速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指导方针。历史的实践证明,前苏联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做出了许多牺牲,但毕竟在短时期内,实现 了工业化,赶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步伐。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列宁逝世 苏联的缔造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他因病于1924年1月21日逝世。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幻灯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斯大林)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列宁的支持者。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的。 2.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年12月开始)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两大方面,步骤是“先工业化,后集体化”。请同学们看书,回答这样两个问题:①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何时?②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什么?(答略)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标志着苏联有计划、大规模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请同学们思考: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在工业化建设中,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原因是:①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为了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为了避免落后挨打,斯大林认为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②俄国经济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因此必须高速发展国民经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①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②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①社会制度不同。②苏联的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③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而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十分短缺。 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实施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了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从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有具体明确的任务。最初的重点是改造经济结构,完成社会变革的任务,更多的是制订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以及实现这些指标的各项措施。(幻灯展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请同学们读图,结合教材回答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概括)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建成了6000多家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先后建立起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克钢铁厂等三个主要钢铁厂;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和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第聂伯水电站等大型项目;扩建了高尔基和莫斯科两个汽车制造厂;等等。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基础很差、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苏联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有过的。所以,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也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 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又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苏联为什么要实现农业集体化?它取得了哪些成就? 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1927年12月)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世界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英国的工业化大概用了100年时间,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完成。接着是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和美国,大体上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开始,也用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到了20世纪初期,主要欧美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到20世纪末,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有60-70个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其人口不到全球总人口的20%。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被称为传统的工业化。与现代工业化相比,这种传统工业化道路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技术革命和机器大生产带动了工业部门的迅速扩张。工业生产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建立在资源高投入的基础之上。第三,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一、我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呢? 传统工业化道路虽然是我国工业得到了发展,但却付出了超常的代价。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工业化道路很难在培养出新的竞争优势。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可能会逐步丧失,所以必须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什么是中国特色新型化工业道路呢? 十六大报告中曾做了概括的描述,这就是:资源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

路。 三、中国特色,“特”在哪里 首先,它以科学发展为指针。以集约增长为基础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 其次,它以与信息化融合为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是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和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得出的必然结论,指明了我国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就是要在工业化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提高工业化水平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其次,它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要特征,技术创新明显不足,对外技术依存度明显偏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工业化的战略基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通过强化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比喻句的特点和作用 比喻有很多很好的表达作用,它可以把未知的事变成已知的,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平淡的事物说得很生动。但如果比喻运用不当,反会弄巧成拙,闹出笑话来。那么,怎样正确地运用比喻呢? 首先,我们在平时对事物观察要细致全面。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定存在着可比性,而这可比性又必定是这两者的主要特点,因此,我们观察要细致,思考要全面,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选择最富可比性的喻体。千万不能草率从事,随便拿来就用,这样只会笑话百出。其次,比喻不仅要贴切,还要易懂。有这样一句比喻句:我今天买了一支钢笔,样子跟潜水艇似的,头尖尖的。这里的“钢笔”是我们常见的,而“潜水艇”倒是大家不太熟悉的。这样的比喻就不太好,达不到运用比喻句的目的。再次,使用比喻句还要注意思想感情的正确性。例如:从走廊的那一头,走出白求恩大夫,记者们像捕获野兽似地扑上前去,照相机的闪光灯不停地闪烁着。用“捕获野兽”来比喻记者们围住白求恩,显然是极不恰当的。 最后,写完一句比喻句,还要仔细看看句子前后的搭配是否确切。如“小河像飘动的绸带”,这一句把“小河”比作“绸带”,是完全可以的。问题在“飘动的绸带”,因为这样一来,使人感到这绸带是飘在空中的,那用来比喻“小河”自然是不恰当的了。因此,只注意比喻物和被比喻物搭配妥当还不够,还要注意其他词语的搭配,否则也会出病句。 这样看来,要写好比喻句,并不是一件易事。但只要你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动脑,一定能用比喻句使笔下的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年第6期 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合理性分析 曹 英 伟 【内容提要】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是斯大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结和创造,是社会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苏联历史的选择,其存在有合理性;农业 集体化运动和工业化运动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两个组成部分,没有农业集体化运动就不会 有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因此,不能单方面否定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应把它放在苏联社会主义 现代化进程中来考量。同时不可忽视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的缺陷。反思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对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斯大林农业集体化合理性 作者曹英伟(1963-),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辽宁大连 116029)。 对斯大林经济思想的评价,学术界普遍的观点是基本肯定其工业化思想及工业化道路,而对其农业集体化思想及运动则基本持否定观点。一是认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至少是终止)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二是认为农业集体化运动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苏联的农业发展长期落后,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对此,笔者提出不同的观点:第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是斯大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结和创造,是苏联历史的选择,其存在有合理性,不能简单地完全否定之。第二,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工业化运动是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如果否认农业集体化运动,而肯定工业化运动,这从逻辑上说就是矛盾的。可以说,没有农业集体化运动就不会有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因此,不能单方面否定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而应把它放在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来考量。 一、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十月革命后,苏联党和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改造小农经济。列宁曾对此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走过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曲折道路。斯大林执政后,苏联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工业化的发展遇到了障碍;20世纪20年代末发生的经济大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间和它们与苏联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64?

苏联经济建设的工业化道路 摘要:1929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重大转折,列宁晚年摸索出的通过新经济政策间接地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曲折和摇摆中走了不到十年之后,被斯大林的急剧变革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所取代,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入模式化阶段。本文就苏联经济建设的工业化道路展开具体的论述,主要从工业化产生的原因,工业化是怎样进行的,工业化道路对苏联的影响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评价这一道路,这四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工业化经济建设资本积累手段 关键词:苏联实行工业化的原因 实现国家工业化,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条件,没有现代化的大工业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在世时就十分强调工业化对建成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从他提出的著名公式: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电气化就可以看出来。虽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列宁在世时没有来得及实施工业化,但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改变苏联落后的工业面貌、大力提高技术水平以保证国家经济的独立性是一代布尔什维克党党人的夙愿。20实际20年代国际形势恶化后,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以加强国防力量的愿望更加强烈,由此,1929年党和国家正式批准了以高速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一五”计划开始全面实施工业化方案。 二、推行工业化的手段 <一>严格限制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苏联党和政府就广泛利用税收、信贷、税率和其他行政手段对各个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中的私人资本进行大力限制和排挤。1928年“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后,国家逐步缩减并废止对私商的供货合同,取消对私营工商业的信贷大幅度提高对它们的征税额,不断缩小私人资本的活动范围,强制关闭贸易市场,甚至规定私营工商户的子女必须缴纳高额受教育费才能入学,这些政策使本来数量就不多的租让制企业经营更加困难。1930年,联共(布中央提出建议:在不与外国资本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段树军 2012-12-15 18:10:0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12月04日受访人: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李继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11月29日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举办的“学习十八大精神”研讨会上,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和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李继文分别围绕如何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在会后就此问题接受了专访。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怎么理解?赵振华说,简单地讲,就是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 如何才能不走老路 赵振华仔细分析了传统工业化老路的特点。 第一,是通过计划机制来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效率比较低。所以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必须走出一条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道路,即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赵振华说。 第二,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农村支援城市的方式来发展工业。 城市通过工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获取了大量的资金。赵振华说,现在也存在工业品剪刀差的情况。他以自己农村老家的情况为例: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斤小麦卖到4—5毛钱,现在一斤小麦的价格大概是1块钱多一点,涨了一倍。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袋尿素价格当时是20多块钱,现在农村一袋尿素价格卖到150块钱左右,虽然农产品价格涨了,但赶不上工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 农村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赵振华说,尽管这两年农民工的工资提高速度比较快,但实际上目前我们国家劳动力价格总体是比较低的。 农村为工业化、城市化贡献了土地。“土地征用给农民的价格太低了。”赵振华说。 农村为城市贡献了人才。农村的父母把孩子从小培养到大学毕业,毕业后到城市工作,农村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到城市工作,导致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总体上还比较低。 农村贡献了资金。赵振华认为,国家搞新农村建设,通过财政渠道流向农村很多资金,但是通过金融渠道把农村资金又吸引到城市来了。因为很多金融机构在农村只存款,不贷款,或者贷款的量没有那么多。

比喻句的特点和应用 学习要点 1.了解比喻句的特点,认识比喻句。 2.能够按要求写简单的比喻句。 学习点窍 1.我们在课文中经常能读到这样的句子:“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几个句子都是比喻句。运用比喻句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说用浅显的、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深奥的、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点相似来进行说明或者描写。 一般说来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作“比喻词”。 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三年级主要运用的是明喻,明喻就是明显的打比方,句子的格式是“甲像乙”,在表达时,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明喻常用的比喻词是:“像”、“好像”、“像……似的”、“仿佛”、“如同”等等。如:“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本体:孔雀那抖动着的美丽的尾巴,喻体:五彩洒金的大扇子,比喻词:像。 2.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区别。 在阅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句子,句中虽然也有“像”、“好像”等词语,但不是比喻句,这些非比喻句成了迷惑我们判断真正“比喻句”的敌人。

要牢记不能将比喻词语作为判断比喻句的主要依据,主要应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比喻关系。如:“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摘来的一样。”“画的荷花”和“从湖里摘来的荷花”之间只是简单的像,不是比喻。又如:“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好像一对立起来的猫耳朵。”“猫头鹰的耳朵”和“猫耳朵”之间是事实上的相像,不是比喻。而“树叶在空中飞舞,像蝴蝶一样。”用“树叶”(本体)和“蝴蝶”(喻体)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很相似来作比,它们之间用“像”(比喻词)来连接,此句是比喻句。 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典型例题 1.仿照例句,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例:弯弯的月亮好像一条小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1)美丽的彩虹像一座弯弯的长桥。 ( ) ( ) ( ) (2)黄澄澄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满了枝头。 ( ) ( ) ( ) 解析比喻的特点是用两个不同种类的而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1)句中有本体、比喻词,应补充上喻体:“绿色的海洋”。把小兴安岭连绵起伏的山上一望无际的树木连成片的样子比作“绿色的海洋”。(2)句中有比喻词、喻体,应补充上本体:“翠鸟头上的羽毛”,把翠鸟头上羽毛的样子、颜色比作橄榄色的头巾。

课题:第 10 课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科目:历史年级:九年级总课时数: 备课时间:2018.11.6主备人:范鲜锋审核人: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难点: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课前预习: (要求:预习时可参考基训前面知识网络及以下题目,且必须在书本中圈划出来,标注上去。) 2、完成本节课的课前预习题目。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平台运用 新课导入1924年,列宁病逝,接下来……。斯大林以强硬的态度发展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板书课题) 目标出示一、知识目标 了解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了解农业集体化的弊端。简述五年计划的成就。知道肃反运动的严重后果。 二、能力目标 提高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要培养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自学指导 带着下列问题快速阅读课本P130-P134 1、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哪几点? 工业化(1926年);农业集体化(1927-1932)五年计划(1928年起);肃反运动(1934年起) 2、“工业化”的方针和重点分别是? 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大型工矿企业 3、肃反运动的导火线是? 基洛夫事件 4、苏联模式的特点是? 过度集中(计划管理)、过度集权(个人专断)

疑难点拨一、经济 (一)工业化(1926年)(重.大) 1、时间:1926-1936 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3、重点:大型工矿企业。 4、成就: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5、评价:①为维护苏联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奠定经济基础。 ②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6、取得成就的原因:①、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激发人民的劳动热情。②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③大力发展教育。④牺牲农业,从农业吸收工业化资金。 (二)农业集体化(1929年—1932年) 1、原因:粮食缺乏对工业化和人民生活造成威胁。 2、目的:力图将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大农业。 3、内容: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消灭富农阶级。 4、弊端:超越客观条件的许可,违背自愿的原则,片面追求大而公,产生长期消极后果。 (三)经济管理体制——五年计划 计划经济:国家对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各个环节个方面 都确定了具体的计划任务。 1、特点:实行严格的计划领导和管理。 2、时间:1928年以后 3、作用: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3、弊端:排斥市场调节,统得过死,使企业失去了活力和动力,经济效率低下,造成社会财富严重浪费。 中国的“一五”计划 从1953年起执行的“一五”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 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 它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二、政治:肃反运动(1934--1938) 肃反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有何影响?它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的什么事件? 1、导火线:基洛夫事件(1934年) 2、特点:肃反扩大化,造成许多冤假错案 3、后果: (1)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 (2)经济:干扰经济正常发展。 (3)政治: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4)影响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追求 三、斯大林模式(两个过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