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 答案汇总(第三版)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 答案汇总(第三版)

1.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以及与组织规划的关系

答: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企业发展的目标)

2.组织规划(企业整体

框架的设计) 3 .制度规划(目标实现的保证) 4人员规

划(对企业人员的整体规划) 5. 费用规划(企业费用的

整体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规划的关系

1.组织规划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一部分

2.人力资源要适应组织规划

2.简述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和

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答: 概念: 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进行所设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

原则: 1.任务目标原则(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

2.分工协作原则〈分工粗细合当〉

3.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权利的运用必须收到监督)

4.权责对应原则(明确责任)

5.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

〈保证功能有效的前提下,减少办事程序及制度〉

类型:1.直线型(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 2.职

能型(按照专业分工设置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 3.支线

职能型(支线型与职能型相互作用) 4.事业部型(在支

线职能型上演变出来的现代形式〉

3.简述企业组织机构与组织构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答: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

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

绘制方法:

1.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算起,其上画一层,其下画两层,用框图表示

2.功能、职责、权限相同机构〈岗位或职务)的框图大

小应一致,并列在同一水平线上

3.表示接受命令的指挥系统的线,从上一层垂小赖与

框图中间或两端横向引出线相接

4.命令指挥系统用实线,彼此有协作服务关系的用虚

线

5.具有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的框图,用横线与上一

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

4.简述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作用和程序

答:工作岗位分析内容:

1.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再

对岗位活动进行分析

2.根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具备的资格和条件

3.将分析的成果,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表述,最终

制定出人事文件

工作岗位分析作用:

1 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

了基础

2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3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

工作岗位分析程序:

(一〉准备阶段

1.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

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3 .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4把任务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逐项完成

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

〈二〉调查阶段(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

(三〉总结分析

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

5.简述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和衡量方法

答:概念: 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衡量方法:1.用实耗工时来衡量:2.用实测工时来衡量3用标准工时来衡量4.通过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来衡量5用标准差来衡量

6.简述劳动定额定期与不定期修订的内容和方法

答:劳动定额定期的内容和方法:

1.新产品的定额应在小批试制后完成

2.小批试制后,成批生产前,再修改一次定额

不定期修订的内容和方法:

企业在以下情况时,可进行不定期修改

1.产品设计结构发生变动

2工艺方法改变

3.设备或工艺装置改变

4.源材料材质、规格变动

5.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变更

6.个别定额存在明显不合理

可给予补加偏差工时,而不修改现行定额

7.简述实耗工时统计汇总和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统计和分析方法

答: 实耗工时统计和分析的方法:

(一〉以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

1.按产品零件逐道工序汇总产品的实耗工时

2.按产品投入批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3.按照重点产品、中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4.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统计汇总实耗工时

(二〉以现场测定为基础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

1.工作日写实

2.测时

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统计:

1.按产量定额计算

2.按工时定额计算

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分析方法:

1.分组法

2.分析劳动条件不正常和工时利用充分对劳动定额的影响

8.简述企业定员的作用、原则,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和最新核算方法

答:企业定员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

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企业定员的原则:

1.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企业内人

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

1.按劳动效率定员(根据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劳动效率、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2.按设备定员〈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3.按岗位定员(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

4.按比例定员(根据企业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的比例,来计算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

5.职责分工定员(根据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定员标准〉

企业定员的新方法:

1.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员

2.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

3.运用排队论确定经济合理的工具保管员人数

4.零基定员法。

9.简述人力资源费用审核的方法和程序

答: 人力资源费用审核方法:

1.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活动及其过程

2.分析需要的资源

人力资源费用审核的程序:

1.要检查项目是否齐全

2.关注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变化

10.简述人力资源费用控制的作用与程序

答: 人力资源费用控制的作用:

1.保证员工切身利益,使企业达成人工成本目标

2. 降低招聘、培训11 、劳动争议等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重要途径

3 .为防止滥用管理费用

人力资源费用控制的程序:

1 制定控制标准

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

3差异的处理

1.员工招聘渠道有哪些?简述各种员工招聘渠道的特点答: 招聘渠道:

内部招募: 1.推荐法; 2.布告法; 3 .档案法。

外部招募: 1.发布广告2借助中介:(1)人才交流中

心(2)招聘洽谈会(3)猎头公司 3.校园招聘; 4.

网络招聘; 5.熟人推荐。

招聘渠道的特点:

内部招募: 1、准确性高; 2、适应较快; 3、激励性强;

4、费用较低;

5、在组织中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影响;

6、容易抑制创新。

外部招募: 1、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 2、有利于招聘

一流人才; 3、树立形象的作用; 4、筛选难度大,时

间长; 5、进入角色慢; 6、招募成本大; 7、决策风险大; 8、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2.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筛选的方法有哪些?简述各种筛选

方法的特点

答: 初步筛选方法:

笔试:测试基础知识和素质能力

筛选简历的方法: 1.分析简历结构; 2. 审察简历的客

观内容; 3.判断是否符合岗位技术或经验要求; 4.审

查简历中的逻辑性; 5 .对简历的整体印象

筛选申请表的方法: 1.判断应聘者的态度; 2.关注与

职业相关的问题; 3.注明可疑之处

筛选方法的特点:

笔试的特点: 优点1.增加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考察

信度和效度 2.大规模进行,花费时间少 3 .对应聘者,心理压力小4.成绩判定客观

缺点:不能考察出除基础能力外的其它能力

简历和申请表: 了解应聘者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和

基本态度

3.简述面试的基本步骤

答: (一)面试前的准备阶段; (二)面试开始阶段; (三)正式面试阶段; ( 四)结束面试阶段; (五〉面试评价

阶段。

4.简述面试的技巧

答: (一〉开放式提问; (二〉封闭式提问; (三〉清单

式提问; ( 四)假设式提问; (五〉重

复式提问; (六)确二认式提问; (七〉举例式提问。

5.简述心理测试的分类

答:一、人格测试; 二、兴趣测试:

三、能力测试; 1.普通能力倾向测试; 2.特殊职业能

力测试; 3 .心理运动机能测试

四、情境模拟测试法; 1.语言表达能力测试; 2.组织能力测试; 3 .事务处理能力测试

6.简述情景模拟法的分类

答: 1.语言表达能力测试;

2.组织能力测试;

3 .事务处理能力测试

7.简述员工录用决策策略的分类

答: 一、多重淘汰式;二、补偿式; 三、结合式。

8.简述如何进行员工招聘的评估

答: 成本效益评估: (一〉招聘成本; (二〉成本效用评估; (三〉招聘收益成本比

数量与质量评估: (一)数量评估; (二〉质量评估

信度与效度评估: (一)信度评估; (二〉效度评估。

9.简述劳动分工的内容和原则

答: 劳动分工内容: 1、职能分工; 2、专业(工种〉分工; 3、技术分工。

劳动分工原则:

1、把直接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分开:

2、把不同的工艺阶段和工种分开;

3、把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分开:

4、把基本工作和辅助工作分开;

5、把技术高低不同的工作分开;

6、防止劳动分工过细带来的消极影响。

10.简述劳动协作的内容、要求与形式

答: 劳动协作内容:企业的劳动协作除了要安排好最基层的班组、作业组的组织之外,还应当搞好车间一级的协作。

劳动协作要求:

1.尽可能地固定各种协作关系

2.实行经济合同

3全面加强计划、财务、劳动人事等项管理

劳动协作形式:简单协作和复杂协作

11.简述员工配置的方法

答: 以人为标准进行配置: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

12.简述5S活动的内涵

答: 整理:分出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需要的整理,不需要的清理,

整顿。对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

清扫:在进行清洁工作的同时进行自我检查。

清洁:对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的巩固和维持,使之制度化。

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员工的素养,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严格遵守行为规范,而不需要别人督促,不需要领导检查13 简述劳动环境优化的内容

答: (一〉照明与色彩; (二〉噪声; (三〉温度和温度; (四)绿化。

14.简述劳动轮班的组织形式

答: 两班制(早中班,不上晚班)

三班制: 1、间断性三班制〈公休日休息,公休日后

轮换) 2、连续性三班制〈组织轮休〉

四班制: 1、"四八交叉" (24 小时4 个班,一个班8

小时,交叉) 2、四六工作制( 24小时4 个班,一个

班6 小时) 3、五班轮休制( 员工每工作10 天休息两天)

15.简述四班三运转和五班四运转的组织形式

答: 四班三运转: 也叫四三制,其轮休制是以八天为

一个循环期,组织四个轮班,实行早、中、夜三班

轮流生产,保持设备连续生产不停,工人每八天轮

休两天的轮班工作制度。从循环期上看,可分为四天、八天、十二天等形式。每个月需要安排一个公休日。

五班四运转: 即五班轮休制,它是员工每工作十天轮

休两天的轮班制度。以十天为一个循环期,组织五个

轮班,实行早、中、夜三班轮流生产,保持设备连续

生产不停,并每天安排一个副班,按照白天的正常时

间上班,负责完成清洗设备、打扫卫生、维护环境等

辅助性、服务性工作任务。

1.简述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各类需求分析的技术模

型的内容和特点

答: 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在计划与设计活动之前,采

取方法和技术,对组织及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

方面进行研究,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和培训内容的过

培训需求分析的技术模型:

〈一) Goldstein 组织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培训需求应从组织缝隙、人物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方

面着手

(二)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

是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信息流,以用

来循环估计培训需求

特点: 全面,循环,但工作量大

〈三〉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

为工作变化而作准备的需求

特点: 培训更主动,员工归属感提升: 预测会有差距,难把握培训的度,员工或跳槽

( 四〉三维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基于方位胜任力和人才测评等手段的培训需求分析方

特点: 客观准确的分析需求,普遍性,为后期计划提

供依据,但复杂,成本高

2.简述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培训项目设计的程序和方

答: (一〉明确员工培训目的

(二〉对培训需求分析结果的有效整合

综合企业和员工双方需求,形成一份分析报告以及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三〉界定清晰的培训目标

让培训者了解到自己要做什么,以及达到的目标

( 四〉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和培训方案

1.培训目标对受训者传达的意图

2.组织对受训者的希望

3.受训者将目标与自身结合

(五〉培训项目计划的沟通和确认

1 获得有关部门,管理者,员工的支持,且说明报告的内容

3.简述培训有效性评估的含义、作用和内容,培训效果评估的一般程序

答:培训有效性评估的含义:指的是培训为什么发挥作用及培训实现其目标的难度

培训有效性评估的作用:

1.从企业培训的一般角度

培训作用,人本身学习,改进培训,发展培训,培训的费用效益,决策者获得的信息

2.从企业战略角度

对培训|者的好处,培训者能为组织和成员带来什么

培训有效性评估的内容:

1.培训的有效性内容

2.培训的有效性信息类型

培训效果评估的一般程序:

1.评估目标确定

2.评估方案制定

3 .评估方案实施

4.评估工作总结

4.简述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培训评估效果信息的收集,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培训效果评估实施的程序,以及投资回报率计算分析方法

答: 培训有效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1.观察法2问卷调查法3测试法4.情景模拟法 5.绩效考核法6. 360 度考核7.前后对照法8.时间序列法9.收益评价法

培训效果评估方案的设计:

1. 明确培训评估的目的

2.培训评估方案的制定

培训评估效果信息的收集:

1.收集培训效果信息的目的

2.不同类型培训效果信息的采集

3 培训|效果信息的收集渠道

4 培训|评估信息的处理

5.信息手机过程中的技巧

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

1.培训前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

2 培训中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

3 培训效果评估

4 培训效率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实施的程序:

1.培训效果综合评估要求

2.培训|效果的评估工具

3.培训|效果四层评估应用

投资回报率计算分析方法:

培训投资净回报率:: (培训项目收益-训成本) /培训项目成本

培训投资回报率=培训项目收益/培训项目成本

5.简述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培训课程设计的程序,以及培训课程的实际策略

答: 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根据培训项目的类别和层次确立培训目标

2.充分考虑组织特征和学习风格以制定培训策略

培训课程设计的程序:

1.培训课程设计的任务

2.培训课程设计的要素

培训课程的实际策略:

1.基于学习风格的课程设计

2.基于资源整合的课程设计

3 .对课程设计效果的事先控制

6.简述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和内容,培训教学设计与方案的形成的程序,以及实施培训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答: 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和内容:

1.培训课程分析

2.培训教学设计的内容

3 .撰写培训课程大纲

4.培训课程价值的评估

5 .培训课程材料的设计

6.培训课程的修订与更新

培训教学设计与方案的形成的程序:

1.培训教学设计程序

2.形成培训教学方案

实施培训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

1.做好充分准备

2.讲求授课效果

3.动员学员参与

4.预设培训考核

7.简述各类培训方法的种类和特点,选择与应用各类培训方法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以及员工培训组织实施

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答:各类培训方法的种类和特点:

直接传授型培训法(一)讲授法; (二〉专题讲座法; (三〉研讨法。

实践型培训法〈一) 工作指导法; (二) 工作轮换法; (三〉特别任务法; (四)个别指导法

参与型培训法(一)自学; (二)案例研究法; 1.案例分

析法; 2.事件处理法。(三)头脑风暴法; ( 四)模拟训

练法; (五〉敏感性训练法; (六)管理者训练。

心理态度型培训法(一〉角色扮演法; (二)拓展训练法;

1 、场地拓展训练; 2、野外拓展训练

科技时代的培训方式〈一)网上培训11; (二〉虚拟培

其他方法。如函授、业余进修、开展读书活动、参观

访问

选择与应用各类培训方法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1.确定培训活动的领域

2.分析培训方法的试用性

3.根据培训要求优选培训方法

员工培训组织实施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1.培训师的培训与开发

2.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3.企业员工外部培训的实施

8.简述企业培训制度的内涵和构成,起草与修订培训

制度的要求,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结构,以及起草企

业各项培训制度的内容

答: 企业培训制度的内涵和构成:

内涵: 即能够直接影响与作用于培训|系统及其活动的

各种法律、规章、制度及政策总和

构成:培训服务制度、入职培训制度、培训激励制度、

培训考核评估制度、培训奖惩

制度和培训风险管理制度

起草与修订培训制度的要求:

1.培训制度的战略性

2.培训制度的长期性

3 .培训制度的适用性

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结构:

1 制定企业员工培训制度的依据

2.实施企业员工培训的目的或宗旨

3.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实施办法

4.企业培训制度的核准与实施

5.企业培训制度的结实与修订权限的规定

起草企业各项培训制度的内容:

1.培训服务制度

培训服务制度和培训服务协约条款

2.入职培训制度

(1)意义和目的(2) 人员界定。)特殊情况的解决措施(4) 主要责任区(5) 基本要求(6) 培训方法

3.培训激励制度

(1)任职资格要求。(2)业绩考核标准(3)晋升规定(4) 分配原则

4.培训考核制度

(1)被考核评估的对象(2) 考核评估的执行组织。)考核的项目范围(4) 考核的标准区分(5) 考核的主要方法(6) 考核的评分标准(7) 考核结果的简述确认(8) 考核结果的备案(9) 考核结果的证明(10) 考核结果的使用

5 .培训奖惩制度

(1)意义和目的(2) 奖惩对象说明(3) 认定标准以及奖惩标准(4) 执行组织和程序(5) 实施奖惩的执行方式方法

6.培训风险管理制度

(1)劳动关系(2) 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3)明确各自负担的相关事项 (4)考虑培训成本的分摊与补偿

7.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1) 工作范围 (2) 岗前培训 (3)升职晋级培训

(4) 纪律培训 (5) 其它技术性专项培训(6) 对外培训(7) 考核与评估(8)人员培训情况 (9) 培训计划(10) 人才培训情况

8 .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1)简历健全培训经费管理制度

(2)履行培训经费预算决算制度

(3)科学调控培训的规模和速度

(4)突出重点

1.简述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答: 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与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两个部分。

绩效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又有管理的总流程设计和具体考评程序设计两部分。

2.企业绩效管理包括哪五个具体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实施要点有哪些?

答: (一) 准备阶段

1.明确绩效管理的对象,以及各个管理层级的关系(谁来考评,考评谁)

2.根据绩效考评的对象,正确的选择考评方法(考评什么,如何衡量和评价)

3.根据考评的具体方法,提出企业各类人员的绩效考评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4.对绩效管理的运行程序、实施步骤提出具体要求(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二) 实施阶段

1.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

2.收集信息并注意资料的积累。

(三) 考评阶段

1、考评的准确性;

2、考评的公正性;

3、考评结果的反馈方式;

4、考评使用表格的再检验;

5、考评方法的再审核

(四)总结阶段

1、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全面诊断;

2、各个单位主管应承担的责任;

3、各级考评者应当掌握绩效面谈的技巧。

(五)应用开发阶段

1、重视考评者绩效管理能力的开发;

2、被考评者的绩效开发;

3、绩效管理系统的开发;

4、企业组织的绩效开发

3.如何对绩效管理系统进行评估?

答: 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估:

(一)绩效管理系统评估的内容

1.对管理制度的评估

2.对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估

3.对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评估

4.对考评全面、全过程的评估

(二)绩效管理系统评估的问卷设计

1.基本信息

2.问卷说明

3.主题部分4意见征询

4.简述绩效计划的内容、特征及实施流程

答: 绩效计划的内容:是管理者和员工就工作目标和标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契约的过程

绩效计划的特征:

1.绩效计划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2.参与和承诺是制定绩效计划的前提

3 .绩效计划是关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契约

绩效计划的实施流程:

(一〉准备阶段 1.让员工了解企业的方向 2.员工了解个人相关的信息

〈二〉沟通阶段1.沟通环境 2.沟通原则 3.沟通过程(三〉形成阶段

1.员工和企业目标相结合

2.员工工作责任的修稿

3.管理人员和员工工作任务的共识

5.论述各种绩效考评方法的试用范围和主要特点,以及在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 (一〉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

1.排列法

2.选择排列法

3.成对比较法

4.强制分布法5 .结构式叙述法

特点:

1.排列法: 简单,费时少,误差小;有局限性

2.选择排列法: 便于上级的工作完成以及考评的进行

3.成对比较法: 能发现员工的优劣处

4.强制分布法: 克服平均主义:层次少,难以比较差别,信息不准确

5.结构式叙述法: 简便易行;正确性高;受考评者水平

影响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行为导向型客观考评方法

1.关键事件法

2.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法

3.行为观察法

4.

加权选择量表法5.强迫选择法

特点:

1.关键事件法: 以事实为依据; 时间跨度大;费时费力:能做定性分析,不能作定量分析:不能具体区分重要性

程度,很难用于员工比较。

2.行为锚定等级评定法: 费用高;费时费力; 精确:良

好的反馈:良好的连贯性和较高的信度;考评的维度清晰。

3行为观察法: 费时费力;忽略行为过程

4.加权选择量表法: 打分容易;核算简单: 便于反馈:

适用范围小

5.强迫选择法: 考评这不知道员工的考评结果:避免偏误;考评结果不反馈

(三〉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1. 目标管理法

2.绩效标准法3直接指标法4.成绩记

录法5.短文法6.劳动定额法

特点:

1. 自标管理法: 易于观测:失误少:便于反馈和辅导:

工作积极提高;横向比较少

2.绩效标准法: 全面;激励作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大

3 .直接指标法本法: 简单易行;省人力物力和戚本;需

要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

4.成绩记录法本法:人力.物力耗费较高,耗费时间也

很长:效果好

5.短文法: 避免评价误差;受个人水平局限:较大局限

6.劳动定额法: 生存率提高;适应性可变性强.

(四〉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

1. 图解式评价量表法

2.合成考评法

特点:

1.图解式评价量表法: 涉及范围大;易产生晕轮效应或

集中趋势

2合成考评法: 针对性和适用性强;无横向比较

6.分析绩效考评中的矛盾冲突,简述避免和解决绩效

考评矛盾的方法

答: 绩效考评中的矛盾冲突: 1.员工自我矛盾2.主管

自我矛盾3 .组织目标矛盾

避免和解决绩效考评矛盾的方法:

1. 良好的态度,正确的观念,与下属沟通交流

2.不同的目标区分

3 .适当下方权限,鼓励下属参与

7.简述绩效申诉的内容.管理机构及处理流程

答: 绩效申诉的内容: 1.结果方面2.程序方面

绩效申诉的管理机构:

1.绩效管理委员会

2.绩效管理日常管理小组

绩效申诉的处理流程:

1.初次申诉处理

2.二次申述处理3 . 申诉材料归档

8.简述绩效面谈的种类以及提高绩效面谈质量的措施

和方法

答: 按具体内容可分为:

1.绩效计划面谈;

2.绩效指导面谈; 3 .绩效考评面谈;

4.绩效总结面谈。

按具体过程及特点可分为:

1.单向劝导式面谈;

2.双向倾听式面谈; 3 .解决问题

式面谈; 4.综合式绩效面谈。

措施与方法:

1.有效的信息反馈具有针对性;

2.有效的信息反馈具有真实性;

3 .有效的信息反馈具有及时性;

4.有效的信息反馈具有主动性;

5.有效的信息反馈具有适应性。

9.简述改进员工绩效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答: (一) 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与原因

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

( 1)目标比较法

( 2) 水平比较法

( 3) 横向比较法查明产生差距的原因

外部环境: 资源、市场、客户、对手、机遇、挑战

内部因素: 资源、组织、文化、人力资源制度个人、

体力、条件、性别、智

力、能力、经验、阅历、心理、条件、个性、态度、

兴趣、动机、价值观、认识

(二) 制定改进工作绩效的策略

1.预防性策略与制止性策略;

2.正向激励策略与负向激励策略;

3 .组织变革策略与人事调整策略。

1.简述企业薪酬的概念以及其演变以及影响薪酬水平

的因素,薪酬管理的目标、

内容和基本原则

答: 企业薪酬的概念:即薪金、工资的简称

薪金:己较长时间为单位计算员工的劳动报酬

工资: 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

劳动报酬

企业薪酬薪酬的模变:

薪酬是组织对员工的贡献,给予的各种回报,外部回

报以及内部回报

影响薪酬水平的同素: 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 劳动绩效; 职务或岗位:综合素质和技能; 工作条件;年龄和工龄

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因素: 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企业工资支付能力;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产品的需求弹性; 工会的力量;企业的薪酬策略

薪酬管理的目标:

1.保证薪酬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2.对各类员工的贡献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员工即使地得到相应的回报

3 .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4.通过薪酬激励机制的确立,将企业与员工长期、中短期经济利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与员工结成利益关系共同体,谋求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薪酬管理的内容:

1.企业薪酬制度的设计与完善

2.薪酬日常管理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

1.对完具有竞争力原则

2.对内具有公平性原则

3 .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

4对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则

2.简述薪酬体系的含义和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薪酬体系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

答:薪酬体系的含义:

指的是一个组织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薪酬总额以及薪酬结构和薪酬形式的一个过程

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薪酬体系设计要体现薪酬的基本职能

1补偿职能2.激励职能3调节职能4.效益职能5 .统计监督职能

〈二)薪酬体系设计要体现劳动的基本形态

1.潜在劳动

2.流动劳动

3.凝固劳动

薪酬体系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

1.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2.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3.账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

4.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

5.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

6.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

3.简述企业岗位、技能、能力和绩效薪酬体系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答: 企业岗位薪酬体系设计:

1.环境分析2确定薪酬策略 3. 岗位分析 4.岗位评价

5. 岗位等级划分

6.市场薪酬调查

7.确定薪酬结构与

水平8.实施与反馈

企业岗位薪酬技能设计:

1.技能单元

2.技能模块3 .技能种类

企业岗位薪酬体系设计:

1 薪酬管理2.绩效管理

4.简述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概念和种类,起草单项薪

酬制度、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制度以及奖金制度的基

本程序和方法

答: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概念:

是指让员工和雇主都满意的有关薪酬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薪酬水平、薪酬支付方式、支付方法等内

容的规定性说明

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种类:

1.工资制度2 .奖励制度3 .福利制度4 .津贴制度

起草单项薪酬制度的基本程序:

1.准确表明制度的名称

2.明确界定单项工资制度的作用对象和范围

3.明确工资支付与计算标准

4.涵盖该项工资管理的所有工作内容

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制庭的基本程序:

1.确定岗位工资总额或能力工资总额

2.确定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分配原则

3.岗位分析与评价或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价

4.根据岗位(能力〉评价结果确定工资等级数量以及划

分等级

5.工资调查与结果分析

6.了解企业财务支付能力

7.确定每个工资等级在所有工资标准的中点所对应的

标准

8.确定每个工资等级之间的工资差距

9.确定每个工资等级的工资幅度

10.确定工资等级之间的重叠部分的大小

11.确定具体计算方法

奖念制度的制定理序:

1.按照企业经营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奖金总额

2.根据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确定奖金分配原则

3确定奖金发放对象及范围

4确定个人奖金计算办法

5.简述工作岗位评价的概念、功能、原则和方法

答: 工作岗位评价的概念:

指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所设

岗位需承担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难以程度、所需

资格条件等进行评价,并利用评价的结果对企业中各

个岗位的相对价值做出评定,以此作为薪酬管理的重

要依据。

工作岗位评价的功能: 1.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

2.量化岗位的综合特征

3.横向比较岗位的价值

4.为企业事业单位岗位归级列等奠定了基础

工作岗位评价原则:

1.系统原则

2.实用性原则

3.标准化原则

4.能级对应原则

工作岗位评价的方法:

1.组建岗位评价委员会

2.制定、讨论、通过《岗位评价体系》

3制定《岗位评价体系》

4.评论会集体讨论岗位清单,并充分交流岗位信息

5.集体讨论

6.代表性试岗试评,交流试评信息

7.评委打点

8制定岗位评价汇总表

9.根据汇总情况计算平均岗位点数,按升值顺序排列

10.根据评价点数情况,确定岗位等级数目,并确定岗位等级序列表

11.根据岗位等级点数幅度表,划岗归级,作为岗位初评岗位等级序列表

12.将初评岗位等级序列表反馈评价委员,对有争议的岗位进行复评

13.将复评结果汇总,形成岗位等级序列表。岗位评价委员会工作结束

14.将岗位等级序列表提交工资改革决策委员会讨论通过,形成最终的岗位等级序列表

6.简述岗位评价系统的概念,岗位评价指标的设计和各种岗位的评价,以及岗位评价结果误差调整的方法答: 岗位评价系统的概念:

1.岗位评价指标

2.岗位评价标准

3.岗位评价技术方法

4.岗位评价结果的加工和分析

岗位评价指标的设计:

(一)岗位评价指标的构成

1.劳动责任要素

2.劳动技能要素

3.劳动强度要素

4.劳动环境要素

(二〉确定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

1.少而精原则

2.界限清晰3 .综合性原则4.可比性原则

〈三〉岗位评价要素权重系数的确定

1.权重系数的类型

2.权重系数的作用

各种岗位的评价(岗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 :

1 排列法 2分列发 3.因素比较法 4.评分法

岗位评价结果误差调整的方法:

(二)测评效度的概念和检查

1.内容效度

2.统计效度

7.简述企业人工成本的概念.构成和主要影响因素,人工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答: 企业人工成本的概念: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和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用

企业人工成本的构成: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

企业人工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1.企业的支付能力

2.员工的生计费用

3.工资的市场行情

人工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一〉核算人工成本的基本指标

1 、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2、企业从业人员年人均工作时数; 3 、企业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4、企业增加值( 纯收入); 5 、企业利润总额; 6、企业成本(费用〉总额; 7 、企业人工成本总额。

(二〉核算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

1.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与人工费用比率

2.劳动分配率8.简述福利的本质,福利管理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和构成,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和缴存范围,各项福利总额预算计划的制定程序,以及各类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的计算方法

答:福利的本质:

福利一中补充性的报酬

福利管理的主要内容:

包括: 确定福利总额、明确实施福利的目标、确定福利的支付形式和对象、评价福利措施的实施效果

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一〉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

1.具有经济福利性2属于社会化行为3 .是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为根本目标

〈二)社会保障的构成

1.社会保险

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4.社会优抚

住房公积金的性质:

1.普遍性

2.强制性〈政策性) 3福利性4返还型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范围:

1.机关、视野单位

2.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伤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它城镇企业或经济组织

3.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

4.外国及港澳台商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常驻代表机构各项福利总额预算计划的制定程序:

1.该项福利的性质: 设施或服务

2.该项福利的其实执行日期、上年度的效果以及评价分数

3.该项福利的受益者、覆盖面、上年度总支出和本年度预算

4.该项福利的名称、原因、受益者。覆盖面、本年度预算、效果预测、效果评价标准

5.根据薪酬总额计划以及工资、奖金等计划,检查该项福利计划的戚本是否能控制在薪酬总额计划内

各类保险金的计算方法:

(一)社会保险费的征缴

1.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比例

2.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征缴比例

3.失业保险费的征缴比例

4.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比例

5.生育保险费的征缴比例

(二)社会保险企业缴费计算

住房公积金的计算方法:

〈一)住房公积金的有关制度规定

〈二)员工住房公积金的缴费

( 三)单位为员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1.简述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特点,平等协商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的内容

答: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

企业职工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代表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1.组织参与

2.岗位参与

3.个人参与

平等协商制度的内容:

1.民主对话

2.民主质询

3.民主咨询

信息沟通制度的内容:

(一〉纵向信息沟通

1.下向沟通2 .上向沟通

〈二〉横向信息沟通

〈三〉简历标准信息载体

1制定标准劳动管理表单2汇总报表3 .正式通报4.例会制度

2.简述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和目的,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

答: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

1.薪酬

2.工作3 .晋升4.管理5.环境

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

1.诊断公司潜在的问题

2.找出本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

3.评估组织变化和企业政策对员工的影响

4.促进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5.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调查对象

(二〉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调查项目)

(三〉确定调查方法

1. 目标型调查法

2.描述型调查法

(四〉确定调查组织

1.专业程度高

2.员工配合较好3 .调查结果的分析客

观程度高

(五〉调查结果分析

(六〉结果反馈

(七〉制定措施落实,实施方案跟踪

3.简述进行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制度系统设计的内容,

员工沟通的程序,降低沟通障碍和减少干扰的方法

答: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制度系统设计的内容:

(一)信息需求分析

(二〉信息收集与处理

1.信息手机

2.检查核对3 .信息加工4.传输

(三〉信息提供

员工沟通的程序:

(一)形成概念(二〉选择与确定信息传输的语言、方法

和时机〈三〉信息传输( 四〉信息接收(五)信息说明、解释(六〉信息利用(七〉反馈

低沟通障碍和减少干扰的方法:

1.树立主动的沟通意识

2创造有理的沟通环境

3.信息沟通者因相互尊重、促进合作的心理状态实现

沟通

4.注意沟通语言的选择

4.简述劳动标准的含义和构成,工作时间与延长工作

时间的概念、种类和内容

答:劳动标准的含义:

是指基于劳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实践经验

的综合成果,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决定,或由有关

方面批准,以多种形式发布的对劳动过程和劳动关系

领域内的重复性失误、概念和行为所左的统一规定,

最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劳动标准的构成:

〈一〉劳动标准的横向结构

(二〉劳动标准的纵向结构

1. 国家劳动标准

2.行业劳动标准

3.地方劳动标准

4.

企业劳动标准

〈三)劳动标准的功能结构

1.基础类劳动败走混

2.管理类劳动标准

3.工作类劳动

标准 4.技术类劳动标准 5.不便分类的其它劳动标准

工作时间的概念:

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劳动给付义务,在用人单位从事工

作或生产的时间

工作时间的种类和内容:

〈一〉标准工作时间(二〉缩短工作时间

1.危险或繁重紧张的工作2 夜班3.哺乳期的女工4.依法缩短时间的职工

(三〉计件工作时间

〈四〉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1.连续工作的时间

2.受自然条件限制

3 .其它

(五〉不定时工作时间

1.无法按标准时间

2.工作性质特殊

3 .生产、工作特殊需要

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

是指超过标准工作时间长度的工作时间

延长工作时间的种类和内容:

1.威胁劳动者生命或财产,须要处理的

2.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须要及时抢修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5.简述各类标准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延长工作时间的主要措施

答: 各类标准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延长工作时间的主要措施:

1.条件限制

2. 时间限制 3 .报酬限制4 .人员限制6.简述最低工资的含义,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的办法,以及最低工资给付与工资支付保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答: 最低工资的含义:

是国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的办法:

〈一〉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的步骤

(二〉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应考虑的因素

(三〉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用方法

1. 比重法

2.恩格尔系数法

最低工资给付基本内容和要求:

1.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2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3.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

工资支付保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工资支付的一般规则

1.货币支付

2.直接支付

3.按时支付

4.全额支付

(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1.劳动关系双方依法接触或终止劳动合同

2.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日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

3.劳动者依法休假期间

4用人单位停工、停业期间的工资支付

5月人单位破产、终止或解散的

7.简述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基本内容、主要程序

和具体方法

答: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基本内容:

1.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2.劳动纪律3 .劳动定员定额规

则4.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5.劳动安全卫生制度6.其他制度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主要程序和方法:

1 制定主体合法2. 内容合法3 .职工参与4正式公布8.简述集体合同的概念、特征、作用和订立的原则,

集体合同的形式及其内容

答: 集体合同的概念:

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

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

卫生、职业哦读寻、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

签订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的特征:

1.集体合同是整体性规定劳动条件的协议

2.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

3.集体合同是定期的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

集体合同的作用:

1.订立集体合同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

2.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

3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4.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

集体合同的订立的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 .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利益

5 .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集体合同的形式:

1.主件(综合型集体合同〉

2.附件〈专项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的内容:

(一〉劳动条件标准部分

1.劳动报酬

2.工作时间

3.休息休假

4.劳动安全卫生

5.补充保险和福利

6.女职工或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7.职业技能培训8 .劳动合同管理9.奖惩

(二〉一般性规定

〈三〉过渡性规定

( 四〉其它规定

9.简述订立集体合同的基本程序及其基本程序及其履行、监督检查和责任

答: 订立集体合同的基本程序: 1.确定集体合同的主题

2.协商集体合同

3.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4.审核期限和生效

5.集体合同的公布

基本程序及其履行、监督检查和责任:

〈一〉集体合同的履行

(二〉履行的监督检查

(三〉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10.简述劳动争议的概念、分类、产生的原因以及劳动

争议调解的特点

答: 劳动争议的概念:

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的认定与实现发生的纠纷

劳动争议的分类:

1.按照劳动争议主体划分

2.按照劳动争议性质划分

3.按照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划分

劳动争议的产生的原因:

1.劳动争议的内容职能是以劳动权利义务为标准的

2.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的作用

劳动争议调解的特点:

1.群众性

2.自治性

3.非调解性

11.简述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和程序,劳动争议协商与

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

答: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1.合法原则

2.公正原则3 .及时处理、着重调解原则

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1.当发生争议时,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

2. 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

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整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4.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规定的终局裁决外,当事

人一方或双方则可申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

审理并做出最终判决

劳动争议协商的程序:

1.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另一方当事人约见、面谈等

方式协商解决

2.当事人的劳动者一方可以要求所在企业工会参与或

者协助其与企业进行协商

3.一方当事人提出协商要求后,另一方当事人应当积

极做出口头或者书面回应

4.协商达成一致,应当签订书面和解协议

5.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活着达成和解协议后,

一方当事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可以

依法想调解委员会或者乡镇、接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

服务所( 中心〉等其它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

(一〉申请和受理

〈二〉调查和调解

(三〉调解协议书

( 四〉与协商、调解相关的时效规定

(五)人名法院的支付令

12.简述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和分类,劳动安全卫

生防护用品管理台帐内容

答: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内容:

1.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

3.地方标准

4.企业标准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分类:

1.劳动安全卫生基础标准

2.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标准

3.劳动安全工程标准

4.职业卫生标准

5.劳动防护用品标准

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帐内容:

1.一般防护用品发放台帐

2.特殊防护用品发放台帐

3.防护用品购置台帐

4.防护用品洗礼、检验、检测台帐

13.简述组织实施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内容,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预算的项目和预算方法

答:组织实施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内容:

(一〉新员工实行三级卫生安全教育

1.组织入场教育

2.组织车间教育

3.组织班组教育

(二〉特殊作业人员和其它人员的培训

1.电工作业2锅炉司炉3 .压力容器操作4.起重机械

作业5爆破作业6金属焊接(气割〉作业7.煤矿井下瓦

斯检验8机动车辆就爱是9机动船舶驾驶、轮机操作10.建筑登高架设作业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预算的项目:

1.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

2.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更新改造费用

3.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费用

4.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经费

5.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

6.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

7.工伤保险费

8.工伤认定、评残费用等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预算的方法:

1.企业最高决策部门决定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总

体目标和任务,并应提前下达到中层和基层单位

2.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能部门根据企业总体目标的要求制定具体目标,提出本单位的自

编预算

3.自编预算在部门内部协调平衡,上报企业预算委员会

4.切也预算委员会经过审核、协调平衡,汇总成为企业全面预算,并应在预算期前下达

相关部门执行

5.编制费用预算

6.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7.根据企业管理费用预算表、制造费用预算表和产品制造成本预算表的相关预算项目要

求和分类,编制劳动保护预算,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预算、个人防护用品预算等

8.编制费用预算按照企业选择确定的财务预算方法进行,即可选用固定预算法、滚动预

算法或者弹性预算法进行编制

14.简述工伤的概念与工伤事故分类,企业员工工伤伤残评定的方法

答: 工伤的概念:

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活着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

工伤事故分类:

(一〉按照损伤程度划分

(二〉按照损失原因划分

(三〉按照伤残等级划分

〈四〉职业病

(五〉事故划分

企业员工工伤伤残评定的方法: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3.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作的他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忘的;

(2)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劳动者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己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15.简述我国有关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致残待遇的标准及其相关规定

答: 工伤医疗待遇:

1.医疗待遇。报有效医疗费用和必要的护理费用;

2工伤津贴。按照平均工资支付工伤津贴;

3.福利待遇。与本单位其他员工享受同等福金

工伤致残待遇:

1.职工因工伤致残被鉴定为一至四级,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发给抚

恤金;

2.职工因工伤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原则上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3.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

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