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水资源的缺乏

中国水资源的缺乏

中国水资源的缺乏
中国水资源的缺乏

水利工程概论翻译作业

学院:地球与环境学院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班级: 08 级 1 班

姓名:王广范

学号: 2008300524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

——勇江

摘要

中国一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特别是中国的北部地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的特征是本地水资源不足,以及由于日益严重的污染而降低了水的质量,两者对社会和环境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三大因素促成了中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伴随着人口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城市化;低效的水资源管理。虽然前两个因素几乎是不可能有所调整,但提高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具成本效益的选择,可以减轻中国脆弱性的问题。改进水资源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一个不断努力的整体方案。有关缺水问题的水权制度和以市场为基础的办法和能力的建设,都是政府最应优先解决的。

——2009年Elsevier Ltd出版

1、简介

中国一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没有足够的水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过度地表水和地下水开采,这些都发生在中国北部和东部的许多地区。水资源的超量开采,导致严重的环境后果,如地面沉降,盐水入侵,生态恶化。同时,水质差造成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在缺水地区缺乏。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差的相互作用威胁着中国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

中国政府早已经意意识到缺水的问题,并开始在90年代末改革了水资源管理。然而,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问题依然严峻。中国对水资源短缺,及其社会和环境新产生的严重的影响的复杂性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是水的问题得到很好的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的水资源短缺?中国政府怎样努力才能更有效地改善水资源管理和更好地解决水资源问题?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促进和健康环境有关的“科学发展”,作为中国政策举措的一部分,中国也在积极的行事。水资源管理是政府的政策议程的首要任务。随着中国政府努力地发展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清醒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已通过各大媒体进行了报道,如《纽约时报》和《经济学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成为了全球的焦点,因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越来越多,无论是经济还是环境。中国有能力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众多且不断增长的人口,如果这个能力被限制,中国水资源短缺可能具有全球性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将有利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缺水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装备的更新、现有数据的公开提供了一份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概述和合成。它试图建立一个这样的认识,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现有水资源问题才是关键。

在第2节中,本文介绍和描述了在水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中国的缺水问题。第2节的第一部分总结了中国水资源的自然特征,水资源数量不足表明了水资源短缺、水资源过度开发以及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的新的环境恶果。第2节的第二部分着重于可用水资源质量的下降,这加剧了可用水资源的短缺。第3节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包括水源管理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4节总结了当前的政策措施,并概述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挑战。文章在第5节以政策建议结尾。

2、中国水资源及水资源短缺

中国水资源伴随着时间动态在空间分布是分散的。当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国也正经历着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退化的水质量,这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

2.1 水资源及其时空特征

中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划分为九个主要江河流域,包括长江,黄河,(黄),海銮,淮河,

松辽河,珠江,东南,西南和西北流域(图1)。根据间年变化,中国内部可再生水资源量估计约为每年28120亿立方米,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本卷中名列第五,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印尼。

图1:图为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流域。颜色的加深表明人均每年的水供应量的减少。

中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变化取决于降水。中国约98%的地表水是由降水补给。当产生的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时,时空降水格局将通过引入空间异质性的时空变化对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进一步巩固。受到强烈季风气候影响,年平均降水量在逐渐下降,从超过2000毫米的东南海岸线空间梯度到通常小于200毫米的西北腹地。在中国西北部所记录的最高年降水量与最低年降水量的比例可能超过8,当在南部和西南部只在2至3或小于2的范围内。在一个国家的大多数地区,连续四个月的最大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70%。这种降水的时空格局导致了洪水和干旱的严重风险,特别是在中国的北方。海河和淮河的河流径流下降到它们平均每四年的70%和每二十年的50%。

2.2 与数量有关的水资源短缺

与数量有关的水资源短缺归因于水资源在满足用水需求上的量的短缺。通过水短缺,水资源过度开采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表明了水资源量的相对不足。

2.2.1 水资源短缺

从80年代以来,由于增加了城市产业用水,家庭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中国的水资源一直很紧张。在正常水年,662个城市中,有300个城市将面临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有110个城市将经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在32个拥有超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区中,有30个难以满足用水需求。在目前的水供应量水平上,缺水总量约是30-40亿立方米每年,在干旱年份甚至更严重。到

2050年,中国的缺水总量将达到4000亿立方米(约占目前年储水量约5000亿立方米的80%)。在2001-2005年间,缺水造成了中国每年国内生产总值1.62%的工业损失。如果不采取措施减少需求或增加供给,到2050年,中国北部的黄河海淮流域总缺水量预计会达到565亿立方米。

2.2.2 水资源利用和过度开发

华北地区对水的有大量的需求,并且地下水是在这一地区的水供应的重要来源。如表1显示,2006年,华北地区供应水有63.3%来自地表水,有36.3%来自地下水。这占了地表水资源的36.9%和地下水资源的36.3%。相比南方水资源利用率的1.7-19.5%,北方盆地地区水资源平均利用率从31.0%升至91.7%。特别是在海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1.7%。尽管为环境而保留的水资源的比例是依据科学标准而特定的,但一些研究表明,要维持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预留的合理范围是河流径流量的30-40%。在华北地区,高达90%水资源利用率可能增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风险。

表1:中国在2006年的供水和可再生水资源

2.2.3 河流径流量的减少和水生生态系统的退化

水资源的过度分割减少了许多河流径流量和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在海河流域,40%的河道(约4000公里)干涸,一个总面积为6.67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和洼地消失。河流流到海洋的径流量从50年代平均每年的240亿立方米减少到2001年的10亿立方米。水生生态系统恶化,许多河里的物种已经灭绝。在黄河,自从50年代以来,全球ENSO事件已经导致流到海洋的河流流量减少51%,人类利用分流更频繁的对下游截留,进一步降低了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特别是,黄河下游从1997年的2月7号到12月23号,已连续226天断流。从下游开始,断流的主要河道长达700公里,这个长度占下游河道长度的90%。黄河三角洲地区正变得越来越脆弱,易受自然灾害。

2.2.4 地下水枯竭

大量文献记载,在过去二十年里,华北地区的地下水枯竭有所增加。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过度开发地下水的地区从56个增加至164个,地下水过度开采的总面积从87000平方公里增加到180000平方公里。华北平原的70%(或90000平方公里)已经受到地下水过度开采的影响。在3- H的盆地西部,地下水以更快的速度不断下降,从20世纪50年代的3-4米增加至20世纪

80年代的20米以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30米左右。在海河流域,地下水的开采速度已经超过了补给速度,造成了每年40-90毫米水量缺失,这相当于每年0.5毫米的连续水位下降。在山前平原,正在向华北平原中的冲积平原上伸展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经历的地下水位下降,其中浅层地下水位下降超过20米,深蓄水层水位下降超过40米。在许多城市中心,已经观察到了更大的跌幅。在北京,地下水位已经下降了100-300米。

2.2.5 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

在许多地下水过度开采的地区,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是很常见的。在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下降会打破在淡水和海水界面的平衡和诱导海水向陆地迁移。1992年,在河北、山东、辽宁省的72个地区发生了海水入侵,其覆盖面积达到142平方公里。地下水位降也引起了中国北部和东部的地面塌陷。如北京、天津、上海这些城市地面已经塌陷高达数米。此外,在一些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的地下水盐碱化甚至比海水入侵影响更显著。

2.3 与质量有关的水资源短缺

与质量有关的水资源短缺是因为水质差而不能使水做到经济利用,而不是数量不足。由于废水排放再加上处理不够,使中国正经历水质恶化。水质恶化进一步加剧了自然可利用淡水量的不足,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3.1 退化的水质

在中国,水质可划分为五个类别,可以形容为“优”(等级1、2、3)或“差”(等级4、5、5+,这是不能用来饮用和游泳的)。由图2所示,中国的一般水质趋势的特点是扩大差质量水的过水断面。图3演示了在各主要河流流域水质趋势的空间差异。在中国南部的长江和珠江流域,有20%被监测的过水断面的水质较差(图3)。在中国北部,所有主要河流流域都经历了水质恶化的过程,并且监测到的属于差水质的过水断面的百分比从黄河流域的50%增加到海河流域的78%(图3)。水质状况的空间特征揭示了华北地区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水资源管理情况,在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水质下降相互影响,加强了彼此间的负面影响。

图2:监测的中国差水质过水断面的比例趋势

图3:监测的中国主要江河流域的差水质过水断面的比例趋势

中国有很多的湖泊和水库,其淡水储量约有8630亿平方米。湖泊和水库的水质历来是衡量营养状态标准,根据水中的营养水平可分为贫营养化、中营养化、富营养化和极富营养化。从贫营养向极富营养转化表明从相对未受污染过渡到高度污染的水。中国的湖泊和水库正经历加速水质富营养化和退化。20世纪70年代,金等人发现,研究的34个湖泊大部分是中营养化水平。在1978年到1987年间,富营养化湖泊的百分比由5%提高到55%。目前,中国40个主要的淡水湖中的57%已经富营养化或极富营养化(表2)。根据2006年中国环境公报(国家环保总局,2007),国家重点的污染控制的27湖泊中,只有8个(或29%)符合良好的水质标准,有19个(或70%)排名很差。太湖、巢湖、滇池是污染最严重的三大湖泊,水质标准都在5级以下。

表2:目前中国湖泊和水库的营养水平

2.3.2 社会经济影响

中国北部和东部已经出现因水质差而引起的缺水。上海,位于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下游,它的污水来自上游和当地。浙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水资源短缺不是因为使用的水缺乏,而是因为水质差使水无法使用。2007年5月,太湖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型藻类水华污染了中国东部无锡当地70%的水供应,影响了200万人。差的水质甚至威胁到了中国南方丰富水资源可用水利用量。朱等人估计,在珠江流域,污染退化的水资源在2010年将达到3亿5千2百万立方米,在2020年将达到5亿3千7百万立方米。在盆地地区,这个水量每年可以独自养活254万和3.68万人。

随着清洁、可用的水的缺乏,家庭、工业、农业被迫削减他们的用水。与此同时,有限的可用水资源也在受到被污染的威胁。从2000年到2003年,高达250亿立方米的水因为污染而不能使用。大约470亿立方米的用水将来自退化的、不符合处理前的质量标准的水的供应,这是2005年中国5633亿立方米水供应量的10%。

水质退化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03年,由于水质差而产生的经济损失至少有1580亿元或中国年度GDP的1.16%。图4显示了癌症死亡率与差的水质有关系。在农村地区,胃癌、肝癌、膀胱癌的比率是很高的。并且,在中国,肝癌和胃癌的死亡率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图4:与中国水污染有关的疾病死亡率

3.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许多因素促成了中国的缺水问题。当然,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需要相矛盾。这种矛盾可能能会导致水的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冲突,并且这种冲突是会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的进程而加剧。为水资源的管理缺陷,伴随着严重的社会和环境后果,中国逐渐变得脆弱,这些都使的局势恶化。

3.1.水资源的分布与需求相矛盾的自然特征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用水需求是相互矛盾的。中国大部分的水资源位于华南地区,而对水的需求最大的华北和华东地区。如3,华北地区的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45.2%,但只占有我国19.1%的水资源。这种不均空间分布造成了,在黄河以北的许多地区,按人均计算时极低的用水效度。黄淮海流域(称为'' 3-H''区)供水于大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各大城市,并且从海河流域人均每年314 m3可再生水资源量(860 L人均每天)至黄河地区人均每年672 m3(人均每天1841升)(表3)。使用常见的水资源匮乏的测量方法(表4),3H区正面临着严重的甚至绝对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在一些低水效度的地方一级限定水资源和用水需求,可无限制地增加冲突。

近年来,气候变化的问题突出,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干旱缺水成为分配不均的缘由。在黄河流域,平均温度已经升高,而降水和河川径流在过去50年下降。在过去的20年,气候变化使得华北地区水资源减少,并且淮海,黄海,海河的流量分别减少了41%,15%和15%。此外,青藏高原上游冰川和湿地的河径流在过去的50年减少了9170亿m3,这将导致将来每年1430亿m3的损失。

表3:中国水资源和其他社会变量的空间分布的

表4:缺水的标准测量

3.2 快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和庞大人口的关系

虽然在空间分布可能会导致某些地区的水资源匮乏,迅速增长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及大量的人口,通过不断增加的用水需求量,进一步增加的缺水风险。自1990年以来国内年度生产总值以9.7%的平均增长速度,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因为强大的工业化推动,但是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很低。 2004年,中国几乎贡献了全球GDP的4%,但其却消耗了世界自然资源15%的水,28%的钢铁, 25%的铝和50%的水泥。快速的工业化,大大影响中国的环境和包括水在内的自然资源。

与此同时,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并仍在持续增长。 2005年,中国的人口数量估计约为13亿,占到世界总人口的20%。然而,中国仅拥有世界总可再生淡水资源的6.5%。拥有最多的人口,中国的水供应量估计在人均每年2151立方米(5893 L人均每天),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每年8484立方米(23248 L人均每天)的25%。此外,中国也经历了城市化加速的问题。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城市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占到2005年总人口的43%以上。人口众多和快速城市化应用,给如饮用水供应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3.3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欠缺

由于相对于人的需求急剧增长,水的资源变得有限或匮乏,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变得至关重要。然而,中国的水资源管理一直处于空白状态,从而增加了国家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

缺的脆弱性。经济上,水资源是一种常见的公共资源。这意味着人们没有动力去拯救或有效地使用水,所以需要有效的管理来处理外部的水的使用和市场失灵的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里,不幸的是,中国的水资源管理,一直是以满足,而不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工程项目为主导。水的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是支离破碎和无效的。水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解释经济特性的水之源与其自然特征之间的关系。

3.3.1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完善

中国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涉及不同级别的多个政府机构。缺乏有效协调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合作,导致了分散的水资源机构,从而阻碍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以水质管理为例。理想的情况下,水体污染控制水平,主要取决于为指定用水水质标准。社会效率的水质标准取决于水污染控制成本,包括污染治理成本和残留污染的社会成本为指定用水。因此,对社会高效率,具成本效益的水资源管理需要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规划,划定水体的使用结合起来。然而,中国的水资源管理,将这两个部门之间进行了划分,每个都有独立的行政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SEPAP),主要是控制水体污染工作,而水利部负责水资源的规划,包括指定用途的不同水功能区,建立相应的水质标准。由于没有协调机制,这种体制不仅阻碍了有效的分离水资源管理,还增加了行政交易成本。

中国的流域管理,这涉及不同的行政级别和政治边界的政府机构,是水资源机构不完善的第二个例子。流域综合管理已被普遍接受为一种管理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虽然中国已经建立了主要河流和湖泊流域委员会,以促进综合管理,这些流域委员会的权力分配有限的水资源,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并执行在流域水资源规划的水平。另一方面,权力和水之间的不同水平的资源管理工作的政府机构的职责划分模糊破坏了流域委员会的调节能力的框架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种分散的流域管理已直接导致了水资源管理主要是对政治的界限,而不是对集水区,这一点通过当地创造短视决策放大了作为公共资源的水之源的问题。

图 5详细介绍了黄河流域在超额分配下的取水情况。这种水管理的失败,最终可以归结为在此流域分散的资源机构。水利部流域管理委员会根据MWR进行分配。然而,对于取水许可证的发放是留给地方政府及其水资源局有没有在流域委员会的代表性。薄弱的流域委员会,目前并没有水之源分配监管框架的担保。

图5:1997年中国黄河流域用水定额分配与水的提取

3.3.2水资源管理的供应驱动和低下的用水效率

中国的水资源管理一直由传统的工程项目占据着,以满足社会对水的经济需求。这种供给驱动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忽视了水资源的经济性质及其与当地有限的水资源供应和水的需求,显然增加了潜在的冲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这种被动式管理对需求没有任何的限制,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和用水的低效,强化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中国已研制出一种需要大量的水的工业结构,如果采取了措施来限制需求,一个不同的用水需求较低的工业结构将会发展。

需求没有任何限制,,相比其他工业化国家中国的水利用效率低,这点并不奇怪。水分利用效率的测量指标包括每个经济回报,平均每单位用水量,或实际用水量的经济回报挪用金额的比例不得转载单位的边际用水量。 2003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每10,000 10,000工业用水增加值分别是发达国家4.5和5?10倍;中国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平均估计为40-50%,是发达国家的80%。在农业方面,也曾发生过,分配有限的水资源,大量的低附加值农业是经济效率低下,农业用水效率低。据中科院张等人表示,实际灌溉用水量在中国转移的金额比率仅为0.45,远低于发达国家0.7-0.8的水平。其他研究报告,只有50%的水从运河运到外地,只有约40%农业用水,撤回对作物的实际使用。

供给驱动的水资源管理也为过度撤离水资源工作。近年来,华北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地下水开采,可能是由于对地下水的需求限制的不规范。据对华北地区,农村地下水利用广泛的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0%的受访业主井钻前进行了完整的勘测,只有5%的村庄认为他们需要考虑钻井间距决定取得许可证的决定。水提取在任何村庄都不收取费用,也没有对业主施加任何极限。从2000年到2003年,每年平均提取地下水量估计为240 m3,农业使用占了74%。

3.3.3 落后的水权制度

水权制度是有效的水资源管理的基础。依法强制执行的水权制度明确规定,可以以提供奖励的形式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不幸的是,中国的水权制度体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没有严格执行。以水权制度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未能成功。在中国,水的使用效率地下和目前的水资源短缺大部分可以归因于落后的水权制度系统。

在中国,除了局部水塘里的水,国家拥有的水资源还包括当地集体建造的水塘。水利部以国家的名义,通过授权流域管理委员会和当地政府部门来管理水资源的开发。1988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水法,并建立了规范取水的许可制度。作为水的使用权的界定,许可制度主要针对了地表水,而且远远没有完成。在水的问题上,明确划分管辖控制的缺乏阻碍了水权制度的建设及其有效的管理。

农业是最大的用水部门,约占中国年用水量的70%以上。明确界定农民的水权,可以促进政府努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然而,农民的水权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明确的。例如,水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对水的有权使用量。水在农场的使用体积计量的缺乏使个体农民的水权不明确。此外,在水资源短缺的时候,农民的灌溉要求往往被迫无偿的屈从于国内或工业使用。这意味着水权界定不清,或没有如何水权。此外,关于灌溉输水,包括体积和时间的决策,主要是由灌溉地区决定,而不是农民。由于灌溉水被灌溉土地的面积决定,而非实际用水量,因此农民没有意识来节约用水和有效地使用它。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加强了水权的发展和管理,包括修改水法和实施政策指导。然而,按现代标准,水权制度仍不完整。系统尚未建立管理水权的三个组成部分:被撤回的量,被转运的量,被送回的符合一定质量的量。在关系到取水许可的权利和责任上,法律划分是不明确的。关于水资源分配的规则和方法仍然是不完整的。对建立初始水权的水的分配还没有完成。并不是所有的水的使用都被许可证衡量和管理。在盆地内,没有协调机制来确保取水许可与水资源分配是一致的。虽然水权交易已经提出了促进有效的水资源分配,但实际管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政指挥和控制。在落后的水权制度下,在可持续发展

的范围内调节水的使用是很困难的。

中国最近在局部地区推出了探索水权管理的试点项目。甘肃张掖的一个水利项目是很好的例子,该项目审查了建设一个流通用水定额的节水型社会。该项目暴露对水权交易的障碍,主要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所有的试点项目表明,农民们会做出激励反应,这意味着大部分低用水效率可归结于目前的水资源体制和政策没有考虑到农民的积极性。

3.3.4 水价不适

水价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它可以提供节约用水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措施,但它不能单独的解决水资源问题。从理论上讲,市场决定的价格可以通过反映稀缺的水资源的价值平衡用水需求。平衡过程是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价格包括供水的全部费用。然而,对于中国的水价,历史已经通过政治自上而下的管理而确定了,而不是通过市场确定。他们故意把价格设置地很低,使其不足以支付全部供水成本,因此他们不会让市场来平衡需求和供应。据估计,目前家庭为水的支出约占可支配收入的1.2%。这个比例比刺激节水行为的2%的水平低,更低于发达国家的4%的水平。这些低水价提供很少或根本没有激励来节约用水。

2002年水法引入了水资源的使用成本回收政策。在过去的几年里,在许多城市改革水价的项目已经取得了进展。然而,由于担心侵犯获得水这项人权,所以水的价格提高的一直很缓慢。缴纳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费的用户仍然没有完全覆盖所有操作及投资成本。例如,在西安,家庭需要支付的水费是1.6 元每立方米,而完整的成本是5 元每立方米。污水处理费要么没有得到执行,要么非常低。水费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发展缓慢和贫困的服务和维修。在城市地区,漏水量位居世界前列。

在农业中,尽管中国的政策是水的使用费应根据实际耗水量为基础,但灌溉用水的体积定价还是不完善的。由于中国的农场具有面积小、较分散的特征,因此准确地测量农场的用水情况来实施体积定价是困难的。虽然可能有些地方的灌溉费用反映在村庄的实际用水量上,在许多农村地区的个体农场,灌溉费用仍然是基于灌溉的亩数,而不是灌溉的用水量。随着灌溉成本的下降,农民没有动力去节约用水和提高灌溉效率。在缺水的中国北部,这也许可以解释成,用很低的适应速度(<20%)来节水的技术,如塑料薄膜、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滴灌和其他有效办法等更少的资本和能源密集型技术。一方面,分配大量的稀缺水资源到低利益的农业中是没有经济效益的;另一方面,灌溉水原来利用不充分,但在水价的制约下,现在以提高利用效率。此外,因为水价很少反映供水的全部费用,包括对输水系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加大修和更换费用。对灌溉设施来讲,缺乏维修是普遍存在的,这进一步提高了用水的不足。

3.3.5 环保投资的不足和污染控制的薄弱

由水质差而引起的水资源短缺归因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不足和污染控制薄弱。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在环保上的投资分别只占中国GDP的0.68%、0.81%和1.19%,这还没有达到计划水平。在接下来的5年(2006-2010年),与以前的水平相比,在环保上的投资预计将增长到85%,但仍要低于在防洪、水土保持、水资源配置方面的投资。由于资金不足,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发展,包括下水道网络的发展,一直都很缓慢,特别是在小城市和“已建的镇”。据城市建设部门2005年的调查显示,661个大城市中,有278个没有建立污水处理厂。在2003年,污水处理率从拥有200万人口的城市的43%下降到少于200万人口的城市的16%。污水处理系开发的滞后,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被直接排入环境,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污染控制目标没有得以实现,例如到2005年COD排放量减少到10%的目标。

由于资金的缺乏和法规的薄弱,中国污染水正在增加,水污染源变得更加多样化。图6显示,1995年至2000年污水排放量有所下降后,自2000年以来一直在增加。尽管符合废水排放规则标准的比例从1999年的66.7%上升到2005年的91.2%,但来自城镇或村庄工厂的未经处理的废水有可能直接被倾倒进水循环系统中。经过2001年以来持续下降之后,尽管污水处理率从2001年的85.2%增加到2005年的91.2%,但工业化学COD排放量在2005年再次增加。2006年,来自世界

银行的一份报告提供了对工业废水污染特征的详细分析。

生活污水排放增加速度超过了工业废水排放。图6显示,从1999年以来,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正在下降,与此相反,生活COD排放量正在上升(图6)。尽管来自工业和生活来源的NH3 - N的贡献有所增加,但生活资源作出的贡献比工业多两倍(图6)。

在中国,农业非点源污染被认为是另一个主要的污染来源,而且缺乏控制。施用化肥和禽畜废物的增加对下游水体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工业和生活废水的结合,使来自农业径流营养物的负荷成了加速中国主要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提供给太湖、滇池、巢湖的非点源总氮量估计分别为59%,33%和63%,非点源的总磷量分别为30%,41%和73%。

图6:中国的废水、化学需氧量(COD)、NH3-N的排放趋势

3.3.6 其他失败的政策

除了上面提到的问题,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相互整合,可能加剧了水资源的问题。很多政策,包括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政策、农业政策等,对水资源产生了间接影响。如果这些潜在的影响不存在,政策的结果可能会不符合当地水资源系统的承载能力。在当前社会经济和水资源的分配方面的差距,是一个考虑水资源政策失败的典型例子。

4.政府的行动和未来的挑战

中方政府意识到水资源的问题,而且已经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在其第11个五年计划,中国已建立了一系列的政策目标,对水资源管理的优先事项(FYPWRD)的确定科学发展和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和指导原则。2010年国务院在中国政府既定的政策目标关于水资源的管理,包括加强河流域管理,保护饮用水源,防治跨界水体污染,加强节水农业,以及增加城市污水处理率。

第11个五年计划水资源开发(FYPWRD)包括行动计划和实施办法,反映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移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加快水资源的分配,发展水权制度,实施配额和需求方管理和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为了改革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中国积极投资一系列项目,以增加供水。最突出的例子是用620亿美元开展南水北调工程。旨在提供家庭以及工业用水。在干旱的北方,这项目将每年转移45,000,000,000立方米水资源。大致相当于一个黄河年运输量,从较低(东线),中(中路线),

上游的长江(西线)于2050年完成(图7)。在中国东部和中部正在兴建的路线,预计可分别在2008年和2014年完成。

图7: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然而,存在许多管理上的问题。作为公认的由11 NFYPWRD,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滞后的水资源管理改革;(2)缺乏一个综合的,高效的和有效的制度体系;(3)较弱水资源管理,包括规划,政策设计,监测,和监管执法;(4)荒水权利的制度;(5)建立水市场比较缓慢;(6)过分强调在工程项目管理相比的方法;(7)在一个稳定的筹资机制中缺乏环保投资。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个人口多而且增长速度快和城市化未来所面临的更严峻的挑战。到2020年,中国的人口将增加到14.000亿,其中人均可用水资源将减少到不足2080立方米每年(人均每人每天5501升)。尽管仍然大于需求水分上限即人均可用水资源1700立方米每年(人均每人每天4658 L),在很多地点可用水水平非常低,譬如说3- H的盆地局部地区。与此同时,城市化将增加城市用水和污水排放,这将造成水资源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中国也将需要平衡扩地下水的使用(以支持粮食安全和自给自足)。随着国内工业部门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缺水的北方。这表现在表5,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总用水量将高于南方地区。在北部中国,工业和生活用水将由原来的50%和35%,均增长13%。在农业部门预计增长中农业用水仍然明显高于工业部门。这将使中国北部面临更严重的挑战水资源的问题。投影意味着:1)需求方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用来减轻中国的脆弱性缺水;2)改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能减少用水和水量的增加抵消了家庭和工业部门的需求;3)加强和改进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增加水的使用是极其重要的是保护稀缺的洁净水。

表5:部门和空间尺度上目前和计划用水

5.结论与建议

中国一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特别是在干旱的北部地区。中国水资源稀缺特点是:水数量不足以及水资源的质量差。两者都对社会和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额发展引发了潜在的水资源供需冲突,加上中国水资源管理脆弱性,从而进一步加剧的问题。更为严重的用水问题将出现在未来。

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可以帮助减轻中国的水资源脆弱性的很有意义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水资源更为严重的未来。中国需要适应自然条件下水资源物理限制的发展,况且是在短期内不可能调整人口分布,城市系统的区域布局,经济结构符合水资源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可见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此我们认为改善水资源管理似乎是一个符合成本效益做法,并且值得政府的努力和承诺用来缓解水资源的短缺。对于水资源管理者来说管理不善是最重要的因素。

解决中国的缺水问题,需要全面,综合,科学的态度以及长远的,协调的努力。鉴于问题的复杂性和政策挑战,本文件提出了三项建议,代表了当前中国的优先政策,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从而改善水资源管理。

首先,中国需要改善或建立一些列的制度体系用来清楚地登记和规范取水和使用规定,依法强制执行水的使用权。这些制度系统可以定义流域循环水的资源。该流域委员会,根据水利部管理,应在授权和领导调节水的使用在其流域的边界。发行水撤回许可必须符合水资源规划相一致和分配。水权转让的初始水可分配要允许,因为它是委员会通过科学评估,而且是没有负面影响。需要一种机制来协调政府各部门管理的权利。直到水使用为规范和制度体系的控制,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不可能实现。

其次,中国需要更加注重以市场为基础的措施,而不是仅仅被动地依赖于工程措施,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适当的工程项目是必要的,以确保供水和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采用工程项目,以满足用水需求,但不能盲目于社会效率。对于强调以市场为基础的动机工程措施,而不是方法是基于需求和供给经济学和由此产生的社会福利效果。具体来说,无论是水的需求和供给可以调整还是水的价格改变。然而随着行政的控制,往往价格低廉,水的需求没有限制,可能使得达到的水平高于提供的需求水悉数可以收回成本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追求工程措施,以满足要求不

仅是社会效率低下,而且可能昂贵或甚至是不可能的。例如水的定价以市场为基础的方法和水权交易可以经济有效地平衡需求以便与水的供水能力在社会效率平衡。由市场决定的价格不仅包括成本水的供应,而且还限制用水需求,同时提供到节水奖励。从而对穷人分配水权利和需求水权力交易提供了一个经济的方法来解决水稀缺而减轻水价的负面影响。为了促进和规范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做法,政府需要建立一定的条件机制。

最后,以研究为基础的,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支持系统及能力建设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扶贫政策的设计和管理,不仅浪费有限的资源,而且加剧水资源的问题。决策科研基础和可靠的数据支持系统是基础,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可以促使良好的政策设计。目前,流域一级的决策支持系统集成了水的生物物理和水文,过程资源和水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动力学不可用或不很发达。严格的与政策相关的分析能力是薄弱。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计量和质量标准,维护了创纪录的水的质量和数量的数据未得到很好的发展。缺乏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阻碍查明地方问题和有针对性的政策设计。凭借其令人印象深刻经济发展,中国能够追求更先进研究与尖端科学方法。中国有能力投资于科研,开发和维护完整的信息系统。当然,需要建立的机制能有效地转化和传递的科学信息,政策设计和水资源管理。

致谢

本文写在为咨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WB的分析咨询援助(AAA级)计划:“解决中国的水稀缺。”从分析到行动,博士谢剑提供了宝贵的咨询意见和材料工作,协助组织和准备的文件。然而,这文章不一定反映WB的观点。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水资源问题是当今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并且属多水患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不断出现新的生态环境等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吨, 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量不足24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域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的功能。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缺水60多亿m3。同时,浪费又很严重,我国工业产品用水量一般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发达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只为20%-30%;此外,还面临着严重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水资源短缺,迫使一些城市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和城市地面沉降。城市缺水问题,特别是北方城市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受“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水资源被长期无偿利用,导致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 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与工业用水效率低、环境污染、地下水超采等原因,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极为严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我国人民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遍不高,节水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

中国水资源现状作者姓名:胡竣彰 班号:核技术2班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 摘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我国是贫水国家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近十年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简析 水资源量 1997~2006年(简称近1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3.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5.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亿立方米,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六区偏少4.0%,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近10年,全国平均总供水量5560亿立方米,约占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0.0%。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平均占总供水量的80.7%,地下水供水量基本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

水资源短缺 欧阳光明(2021.03.07) 21世纪,水,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等都是当今社会所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已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如何解决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污染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水,是经济,也是挑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水资源短缺的当前现状 根据当前形势,全球水资源短缺本就已存在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资源。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 6%,其余94 为海洋水。而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2、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如非 洲扎伊尔河的水量占整个大陆再生水量的30%,但该河主要流经人口稀少的地区,造成一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严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亚马逊河,其径流量占南美总径流量的60%,但它也没有

流经人口密集的地区,其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丰富的水资源流经西伯利亚注入北冰洋,而人口众多的西部、南部、中亚地区则出现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在地理上已经基本确定,难以重新分配。巴西、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哥伦比亚以及扎伊尔9 个国家拥有了全球水资源的60%,即便在一定范围进行重新分配,其成本也是极高的。 3、水是难以替代的资源。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寻 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替代品困难得多,尽管许多缺水国家已经开始海水淡化工作,但目前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还远远无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除了以上的情况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加剧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I.人口的增长使淡水供应紧张。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农业和其他生活用水量不断扩大,但人类的取水量增长缓慢,导致人均用水量的下降。据有学者预测,到20 世纪末,人类的人均占水量将下降24%,像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等一些国家,人均用水量将下降40-50%。II.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陆地淡水急剧减少。森林被毁、土壤退化等导致地面对水的吸收保护能力下降,雨季大水泛滥,而旱季严重缺水,使得各地灾情不断,比如我国西南旱灾、南方洪灾,还有国外一些地区雨季洪水泛滥,使得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III.水资源遭到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随着现代工业、农业的发展,全球水污染变得日益严重,天然水资源被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许多大量河流、湖泊的水已不再适于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和人的身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

水资源短缺 21世纪,水,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等都是当今社会所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已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如何解决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污染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水,是经济,也是挑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水资源短缺的当前现状 根据当前形势,全球水资源短缺本就已存在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资源。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6%,其余94 为海洋水。而 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2、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如非洲扎伊尔河的水量占整 个大陆再生水量的30%,但该河主要流经人口稀少的地区,造成一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严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亚马逊河,其径流量占南美总径流量的60%,但它也没有流经人口密集的地区,其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丰富的水资源流经西伯利亚注入北冰洋,而人口众多的西部、南部、中亚地区则出现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在地理上已经基本确定,难以重新分配。巴西、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哥伦比亚以及扎伊尔9 个国家拥有了全球水资源的60%,即便在一定范围进行重新分配,其成本也是极高的。 3、水是难以替代的资源。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寻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 替代品困难得多,尽管许多缺水国家已经开始海水淡化工作,但目前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还远远无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除了以上的情况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加剧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I.人口的增长使淡水供应紧张。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农业和其他生活用水量不断扩大,但人类的取水量增长缓慢,导致人均用水量的下降。据有学者预测,到20 世纪末,人类的人均占水量将下降24%,像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等一些国家,人均用水量将下降40-50%。II.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陆地淡水急剧减少。森林被毁、土壤退化等导致地面对水的吸收保护能力下降,雨季大水泛滥,而旱季严重缺水,使得各地灾情不断,比如我国西南旱灾、南方洪灾,还有国外一些地区雨季洪水泛滥,使得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III.水资源遭到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随着现代工业、农业的发展,全球水污染变得日益严重,天然水资源被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许多大量河流、湖泊的水已不再适于人类生活使用,地下水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非洲的尼罗河、美洲的亚马逊河、亚洲的长江等世界著名河流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IV.使用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人们在用水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浪费,一些水利设施在设计管理使用上不合理,是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从目前来看,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最为突出的是国家和地区性水资源短缺问题。非洲水资源缺乏比较严重,据预测,6 个东非国家和5 个邻地中海的北非国家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三分之二的非洲地区每年都将面临干旱的威胁。亚洲本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也将成为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大陆。一些国际水资源专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到下个世纪,亚洲大多数国家将会面临缺水问题。南亚地区干旱日益严重,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中国水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 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 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 1 / 16

水资源短缺 21 世纪,水,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等都是当今社会所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已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如何解决好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污染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安全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的安定。水,是经济,也是挑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环境概论》这门课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水资源短缺的当前现状 根据当前形势,全球水资源短缺本就已存在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资源。在全球水资源中陆地淡水仅占6%,其余94 为海洋水。而 在陆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 % 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2、淡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如非洲扎伊尔河的水量占整个大陆再生 水量的30%,但该河主要流经人口稀少的地区,造成一些人口众多的地区严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亚马逊河,其径流量占南美总径流量的60%,但它也没有流经人口密集的地区,其丰富的水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丰富的水资源流经西伯利亚注入北冰洋,而人口众多的西部、南部、中亚地区则出现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在地理上已经基本确定,难以重新分配。巴西、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哥伦比亚以及扎伊尔9 个国家拥有了全球水资源的60%,即便在一定范围进行重新分配,其成本也是极高的。 3、水是难以替代的资源。人类要找到一种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寻找石油和木材等资源的替代品困难 得多,尽管许多缺水国家已经开始海水淡化工作,但目前在资金和技术上都还远远无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除了以上的情况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加剧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I. 人口的增长使淡水供应紧张。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农业和其他生活用水量不断扩大,但人类的取水量增长缓慢,导致人均用水量的下降。据有学者预测,到20 世纪末,人类的人均占水量将下降24%,像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等一些国家,人均用水量将下降40-50%。II.生态环境的破坏是 陆地淡水急剧减少。森林被毁、土壤退化等导致地面对水的吸收保护能力下降,雨季大水泛滥,而旱季严重缺水,使得各地灾情不断,比如我国西南旱灾、南方洪灾,还有国外一些地区雨季洪水泛滥,使得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III. 水资源遭到污染,造成水质量下降。 随着现代工业、农业的发展,全球水污染变得日益严重,天然水资源被工业废水、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所污染。许多大量河流、湖泊的水已不再适于人类生活使用,地下水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非洲的尼罗河、美洲的亚马逊河、亚洲的长江等世界著名河流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IV. 使用管理不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人们在用水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浪费,一些水利设施在设计管理使用上不合理,是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从目前来看,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最为突出的是国家和地区性水资源短缺问题。非洲水资源缺乏比较严重,据预测, 6 个东非国家和5 个邻地中海的北非国家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三分之二的非洲地区每年都将面临干旱的威胁。亚洲本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也将成为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大陆。一些国际水资源专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到下个世纪,亚洲大多数国家将会面临缺水问题。南亚地区干旱日益严重,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但人均水占有量仅为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姓名:程亚专业:土木工程1005 学号:2010011107 摘要:在维系人的生存、保障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发展的所有自然要素中,水的重要性毋庸赘述。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世界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挑战。中国尤其严重,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恶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减少水污染、改善水质、合理调控水量而保护水资源,我们必须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各大水系湖泊及沿海、地下水污染现状:国家和普通公民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一浅谈现有水系湖泊及沿海﹑地下水的污染: 1.1 简述现状: 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超标排放工业废水,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工业废水近年来经过治理虽有所减少,但城市生活污水有增无减,占水质污染的51%以上。据环境部门监测,1999年全国近80%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江河湖海,年排污量达400亿立方米,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水域受到污染.我国污水的处理能力只占20%左右。全国每年排污量约300亿吨。全国各大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全国78条主要河流有54条遭污染.我国七大水系:长江,珠江,松花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七大水系中有一半河段受到污染,86%城市河段污染超标,比较严重的有:黄河,淮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等河流湖泊。 1.2 各大水系湖泊污染现状: 2006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的197条河流408个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6%、28%和26%。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总体上看,我国流域污染状况是干流水质好于支流,一般河段强于城市河段,污染从下游地区逐步向上游转移。2008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与2007年持平。200条河流40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其中,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淮河是一条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在评价的2000km的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据统计,全国3000家污染严重企业中,属排放工业污染的废水企业,淮河流域占了160家。流域内182个城

e i n g a r e g o o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 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 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 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 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 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

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 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 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用水:逐年增长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1980年以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幅度略有下降,但年平均增长量仍有62亿立方 米左右。 在这期间,全国的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而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比例则有所增加。 与2001年比较,2002年生活用水量增加了19亿立方米,工业 用水增加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90亿立方米。 在省级行政区中,用水量大于400亿立方米的是新疆、江苏和广东,约占全国用水量的25.5%;工业用水占其总用水量30%以上的 是上海、重庆、湖北和江苏。 水质:不容乐观

状源水资现中国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

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用水:逐年增长 1949~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4000多亿立方米,大约每10年增加1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加约100亿立方米。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 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问题。与此同时,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水污染,又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失去了利用价值,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已引起国际社会以及我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关键词]:水资源我国浪费污染 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是甘甜的。但有时又是苦涩的;水是宝贵的,但有时它又泛滥成灾;水是清冽的,但在一些地方它却变得污浊不堪;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但在一些特别需要水的地方,它却变得那样吝啬……面对我们日日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一-水,我们知道的到底有多少?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十分有限据世界银行1998年对132个国家的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排到了82位。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起码要求。目前我国有15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严重低于缺水线,有7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辽宁、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生存的起码要求。 那么,我们面临的水资源现状到底有哪些呢? 水污染程度严重,损失巨大据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公里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46.5%河长受到污染;10.6%的河长严重污染,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河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众生活、生存环境。 河湖萎缩,黄河断流黄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到1998年的27年间,黄河利津站共有21年发生断流,断流频率已达四年五断,共计断流1050天,平均每个断流年份50天,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断流河段长达704公里,占下游河段总长的90%。海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流基本干涸,河口淤积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径流剧减,城镇排出的污水得不到稀释.形成不少污水河,被形象地称为:"无河不干,有水则污。" 调查表明,近30年来,我国湖泊水面面积已缩小了30%。 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后果堪优我国己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此外,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积2100平方公里,因同样原因而损失的耕地面积达7万多公顷。黄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达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产量。赢水污染事故频发。近些年,全国各地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平均每年在1600起以上。1994年淮河特大污染事故,造成苏皖两省150万人饮水困难。1996年春节后,淮河再次发生污染事故,使蚌埠市70万人陷入水荒。近10年来,仅海河流域的水污染事故就达数百起,由水污染导致的地区间纠纷不断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这样严峻的形势,对我们国家的将来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有关专家指出,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人口增长看,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将减少1/5,降至1700立

世界与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13. 8×108km3,其中97%为海水。而占地球总水量2. 53%的淡水中70%分布在南北两极及高山高原地带以冰川、冰帽状态存在,30%以地下水或土壤水形式存在,湖泊、沼泽水占0. 29%,河水占0. 01%,大气水占0. 04%。人类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河水、淡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其量估计约3×106km3,占地球总水量的0. 2%左右,为人类和生物生存的淡水是一种珍贵、极为有限的资源。 中国的河川众多,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50 000多条,流域面积10 000 km2的河流约5 800多条,总径流量2 600 km3,外流河区域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内河区域占35%。湖泊面积1km2以上的有2 800多个,湖泊面积为75 000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0. 8%,全国湖泊储水总量为750 km3,其中淡水储量仅为28. 7%。中国的淡水资源、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 800 km3,折合水深295mm,占全国降水量的45%,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108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2. 8×1012m3/a(实际可利用量约8 000×108~98 500×108m3/a),但中国目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2 300×108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 000×108m3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3,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从人口、土地面积、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图1)。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简而言之就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各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3]统计显示, 1997—2006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呈下降状态, 然而,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而且用水量还在逐年增长。 水资源短缺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首先,我国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我国自然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受较强季风气候影响,中国的降雨量变化很大,时常导致旱涝两灾,而且旱灾和水灾常常在不同地区同时发生。总的来说,从东南沿海地区到西北高地,降雨量逐步减少,但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之间降雨量的差异很大。其次,产业结构的特征造成农业用水的比重大浪费多。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5%。由于灌溉系统广泛存在的浪费现象,以及不同作物之间、同一流域的不同地区之间水资源分配欠佳,在所有产业中,农业的水资源生产力是最低的。农业用水中,大约只有45%真正被农民用于灌溉庄稼。中国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24%,工业的循环用水比率平均为40%,而发达国家为75%~85%。造成中国水资源生产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水资源配置系统的效率不高。最后,水污染是水质恶化的又一重要因素。大面积的水污染加剧了我国的水稀缺。在过去三十年里,尽管中国为控制污染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水污染依然日益加剧,从沿海向内陆地区、从地表水向地下水蔓延。水污染事件也构成严重威胁。频繁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加大了对本已相当脆弱的水环境的压力,由于长期持续的污染,中国大多数水体的水质普遍恶化。可饮用的水资源正在急剧减少。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缺水的情况是:北方资源性缺水;南方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工程性缺水。此外,水污染对社会经济也造成乐严重的影响: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工、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对人民群众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跨行政区的水污染纠纷日趋尖锐。 水土流失严重

中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摘要]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水资源却是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之后困扰人类生存的第三大危机。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然而水资源的储量却并不多,并且在使用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现状解决策略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但发展,人口的逐渐膨胀,对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资源的需求量也逐渐变大,并且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水资源浪费及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这使得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而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众多,但是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就中国的水资源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二、我国的水资源的现状 1. 我国水资源的情况 从总量来看,按照2009年的最新统计,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其中河川平均年径流量27115亿m3,地下水8288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从人均来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不仅有2/3的城市缺水,农村还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扣除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水资源的问题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与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全国十个流域可合并划分为南方、北方及西北三个明显不同类型区: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超过

关于中国水资源现状的介绍及思考 冯子鉴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15305012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据1984年196个缺水城市的统计,日缺水量合计达14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 中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差异很大。黄河流域的年径流量只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约2%,为长江水量的6%左右。在全国年径流总量中,淮、海河、滦河及辽河三流域只分别约占2%、1%及0.6%。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四流域的人均水量分别仅为中国人均值的26%、15%、11.5%、21%。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从本世纪初以来,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1倍。中国用水量增长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国总用水量为4700亿立方米,为建国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长8倍,而工业用水量(包括火电)增长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均为建国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国初期增长几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因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异常突出,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在中国15亿亩耕地中,尚有8.3亿亩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另有14亿亩的缺水草场。全国每年有3亿亩农田受旱。西北农牧区尚有4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次对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对楼房供水不足或经常断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采取定时、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难。其三,超量开采地下水,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1)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92) 水分利用效率不高(3) 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 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230万亿吨,是 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由于水体污染,这一部分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 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缺水日益严重令人忧心,南方的状况也并不乐观。专家指出,南方地区由于不注意污水的处理,把未经处理的污水大量排到天然河道,污染了水体,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造成有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受大陆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季节上分布极不均匀,总是连枯连涝。时间上不均匀的水资源的变化需要由水库来调节。建国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库,但由于水源工程建设投资额大,投资回报率不高,难以吸引更多建设资金。这种由工程滞后原因造成的工程型缺水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已达到631亿吨,这相当于我们每人每年排放40多吨的废污水,而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海。以长江流域为例,在废污水排放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别占75%和25%左右,在流域涉及的18个省、市和自治区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苏、上海和江西6省市的废污水排放量占流域总量的%,是废污水的主要产生地。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有机物、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汞、镉、铬、铅、砷等。在21个干流城市中,上海市排放的废污水量约占21个城市排放总量的%,武汉市占%,南京市占%,重庆市占%;四大城市合计占%,是长江最主要的污染源。由于污染严重,长江岸边形成许多污染带,在干流21个城市中,重庆、岳阳、武汉、南京、镇江、上海6市累计形成了近600千米的污染带,长度占长江干流污染带总长的73%。 世界水资源现状 世界上水的总储量约有14亿立方公里,平铺在地球表面上约有3000米高。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地球上的水%的水都分布在大洋和浅海中,这些咸水是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要利用就要海水淡化,成本高)。陆地上两极冰盖和高山冰川中的储水占总水量的%,目前也无法直接利用。余下的%才是人类可直接利用的。从数字上可看出,水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若把一桶水比为地球上的水,可用的淡水只有几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