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认识_张应强

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认识_张应强

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认识_张应强
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认识_张应强

2013年第11期(总第406期)

No.11,2013 General,No.

406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和任务。但是,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国特色”是什么、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是什么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鲜有深入涉及和系统回答。如果不解决上述基本理论问题,在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过程中,就会导致思想理论上的混乱和改革实践中的偏差,也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就不能取得预期的建设结果。因此,有必要就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有关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大学制度

要理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一个中国化的概念,西方学者较少直接使用这一概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广泛使用“现代大学制度”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和特征进行了持续研究。

大学制度就是关于大学管理或治理所形成的管理或治理框架、规则体系和制度安排。应该说,无论中外,有了大学就产生了相应的大学制度。在大学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存在大学制度,无论这种大学制度是大学演变自然形成的还是在政府和社会干预下形成的。

在西方,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源头。中世纪大学滋生和确立了大学独立、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开始了大学的制度化过程。大学通过比较完善的制度逐步建构成为一种定型化的、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1],形成了一种“行会型”大学制度。在德国的“第二次大学革命”中,柏林大学基于新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创造了一种研

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认识

张应强蒋华林

[摘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首要问题是弄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中国特色”与普适性的关系。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它体现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和共同趋势,体现大学的本质特性,有利于大学健康发展和发挥大学的社会作用,与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主动适应和协调。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上加大改革力度。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学术自由

[作者简介]张应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华林,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武汉430074)

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学术社团型”大学制度。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则创造了一种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社会服务型”大学制度。这种大学制度经过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所说的“现代大学”、克拉克·科尔所称的“多元化巨型大学”、伯顿·克拉克定义的“创业型大学”等大学理念的冲突和融合之后,传统大学逐步演化为“现代大学”,大学制度也相应步入现代大学制度阶段。

我国近现代大学是世界现代化过程“冲击—反应”的产物。通过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延请西方教习、开办洋务学堂、移植和借鉴西方大学理念和制度等来建立近现代大学和高等教育体系。我国的大学制度先后经历了学习和借鉴欧洲国家大学制度以及美国大学制度的过程。从1949年至1978年的30年间,在经历了“苏联模式”和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大学制度)的激烈冲撞之后,形成了一种政治和教育高度融合的“革命化大学制度”。[2]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重新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大学制度,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大学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所指的是特定时期的大学制度。它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大学逐步进入社会的中心并产生众多利益相关者之后,面对复杂的大学内外部关系和矛盾而形成的关于大学的制度安排以及指向未来的趋势。从历史演进来看,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制度在中世纪大学萌芽后,在保持大学传统、应对环境变化、响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经历近千年的磨合和调适,“进化”到现代所形成的大学制度。我们称之为“现代”大学制度,以区别于在此之前的大学制度。

一般说来,现代大学制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宏观方面或者高等教育体制方面,主要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大学的关系;二是微观方面或者说大学自身层面,主要涉及大学的内部治理

结构,其核心是大学内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同志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报告中的论述具有代表性,即“重视大学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机制的有机统一,强调大学办学自主与社会职责的相辅相成,追求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平衡和谐,鼓励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密切结合”。[3]

目前,要理解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有几个关键性认识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

第一,现代大学制度并非目前的、西方国家的大学制度。在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认识上,有一种从时间和区域意义上来理解的观点。从时间意义上看,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关于“现代大学”的制度,当今世界的大学都可以称之为“现代大学”,因而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当前已有的大学制度。从区域意义上理解,认为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和大学系统比较发达,现代大学制度就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制度。这种理解是有失偏颇的。大学制度是关于大学的一种制度安排,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大学制度安排,因而有不同的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意指“大学制度”的“现代版”,其核心概念是“大学制度”而非“现代大学”。因此,现代大学制度并非“现代大学”制度,不是关于“现代大学”的制度,不是当前的“大学制度”。西方发达国家的确探索出了一套比较先进的大学制度,但大学的制度安排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国家教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现代大学制度是就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制度而言的,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各个国家都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这就是说,现代大学制度是建立在当代世界文明成果基础之上的,而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些国家的大学制度。

第二,现代大学制度具有指向未来的理想特性。现代大学制度中的“现代”(modern)一词,既具有时间意义,又具有价值意义。就单纯的时间概念讲,中西方对“现代”一词的

理解是不同的。中国把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称为近现代史,西方国家(欧洲国家)则把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称为现代史。其实,历史分期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节点的确定。中西方对“现代”起点的不同确定,以及以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事件作为标志,本身就说明“现代”一词是兼具时间性和价值性的。正如“传统”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一样,“现代”也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它们都具有价值特性,并且与未来直接关联。我们今天称之为“传统”的东西,在过去它就是那个时期的“现代”;我们今天称之为“现代”的东西,在未来它就是“传统”。如此看来,单纯从时间意义上来理解现代大学制度没有实质性意义,现代大学制度呈现状态性与过程性兼具的特点。正如“现代化”具有追求发展和进步、表现人类美好追求的价值意义一样,现代大学制度也是一个具有价值特性的概念,具有追求完善、指向未来的理想的大学制度的意义。

第三,现代大学制度是普适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大学是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追求和“世界性性格”的机构。在现代社会,虽然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存在重大差异,各国也建立了不尽相同的大学管理制度和高等教育体系,但大学在基本性质和理想追求上却具有高度一致性——大学是学术和文化机构,是文化传承和知识生产机构,是教育和人才培养机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学者治校成为各国大学坚守的基本信念和追求的基本目标。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国家大学的相互借鉴和影响以及不断加强的大学国际化趋势,使各国大学更具相似性、共同性和国际性,形成共同的理念、制度和价值追求。在全球信息化时代,大学文化、大学制度正在超越地域限制和意识形态壁垒,形成一种与时代相适应的大学制度的全球流动。在大学发展史上,大学制度、大学模式、大学理念相互借鉴和相互影响的例子屡见不鲜。新中国的大学制度建设就受到了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在我国当前的大学制度和模式中看到苏联模式的影子。[4]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就在相当程度上借鉴了德国的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而美国结合本土实际和经验创造的威斯康星思想和大学制度,在二战以后风靡全球,各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无不受其影响。这就是说,在相互影响和借鉴中形成的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在全球流动和发展的趋势。这就是现代大学制度普适性的表现。

但是,大学制度又是一国对自身高等教育体系和大学系统做所的一种制度安排。大学制度安排与国家的政治制度、行政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高度相关。在现代,特别是国家全面介入高等教育和大学之后,大学制度成为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影响。大学制度因此表现出鲜明的国别特色而具有多样性。

第四,现代大学制度仍在发展变化中。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当前的现代大学制度仍然在进一步发展之中。这种发展,是在遵循大学传统和应对变革的张力中进行的。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大学的理念和制度都在进行调整。现代大学制度当前正在经历的变化,从外部来讲主要有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的调整。随着大学社会作用不断加大和重要性不断加强,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大学的干预和影响,大学也越来越通过应对和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来获得社会资源和财政资源,这就给大学自主、大学自治的理念和制度带来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大学的组织形态和社会角色也在变化,如多元化巨型大学、创业型大学、官产学研联合体、全球高等教育超级联盟、数字化校园甚至数字大学、大学公司或公司大学等新型大学形式的出现,给大学的理念和

制度带来强烈冲击。

从大学内部管理和治理来讲,随着大学与社会关系的日益广泛和紧密,以及大学社会职能的多样化,特别是社会问责制引入高等教育系统后,过去松散的大学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的发展需要,传统的“教授治校”模式已不能满足大学的发展要求。大学开始调整内部组织构架和管理行为,大学中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迅速分离,行政系统和行政权力逐渐强化,学术组织(学部、院系)与职能部门的关系更加复杂,大学日益表现出行政权力主导的特点,甚至出现了大学职业经理人(管理团队)来管理大学的现象。就大学与大学的关系来看,由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各国大学系统越来越形成适应多元化社会需要的分流、分工、合作和竞争的院校功能体系,不同类型、不同服务面向、不同适应性的多样化院校体系已经形成。

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思想内涵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它体现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和共同趋势,体现大学的本质特性,有利于大学健康发展和发挥大学的社会作用,与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主动适应和协调。

(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首先必须是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体现现代大学制度的共同特点和发展趋势。不能因为强调“中国特色”而偏离现代大学制度的共同特征和共同要求,“中国特色”绝不意味着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内容和特征相冲突。过分强调国情而排斥普遍规则,“中国特色”就会成为不改革不发展的“挡箭牌”,我们建设的大学制度就不是现代大学制度,就不是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指向的大学制度,就是“落后的”大学制度。我们也不能把“中国特色”和“现代大学制度”对立起来;否则,强调“中国特色”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有利于中国大学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社会作用的充分发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大学制度,促进大学的健康发展,有效发挥大学的社会作用。因此,那些落后的、阻碍大学健康发展和社会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等因素,不能是“中国特色”的。比如,“文革”时期实行的以教育极端政治化为特征的“革命化”大学制度,虽然发生在当时的中国,但它不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大学缺乏自主权和大学的行政化运行也不能是“中国特色”,因为就世界范围来看,大学自产生以来就是独立的学术与文化机构,必须有高度的自主权,必须按照学术生产的逻辑运行。“大学官本位”也不能是“中国特色”,因为“官本位”文化不仅是我国的一种封建文化糟粕,而且也与现代民主政治和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严重不符。

第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主动适应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改革发展趋势的大学制度。所谓主动适应,就是完整体现大学的本质特性,在充分发挥大学自身价值判断基础上的适应,而不是不加选择和判断的被动适应。主动选择和适应,既指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实特点的适应,也包括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发展趋势的适应。在某种意义上,主动适应也意味着超越和批判。大学是有独立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的,特别是在教育和文化价值方面,大学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适应现实文化,更在于超越现实文化,批判现实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发展。

(二)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的来源

按照上述特征,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之“中国特色”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高等教育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这就是说,在我国,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将大学作为“事业单位”来管理的。虽然这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把大学定位于学术与文化组织和独立法人有显著区别,但是,我国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保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教育的政治方向之外,也有利于将高等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范围统筹规划,并与其他社会发展领域协调改革和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动员国家和全社会的力量,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和智慧,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极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和快速发展,充分体现了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所带来的优越性。

二是中央政府是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事业的举办者和管理者,统筹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宪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第八十九条第七款规定,国务院“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高等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国家举办学校,同时规定了各级政府的高等教育权利和义务。

同时,我国始终强调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国统筹。《高等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第二十四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些计划和规划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对不同时期全国教育事业进行总体谋划,提出重要改革领域和重大改革举措。为保证这一体系的形成,特别强调教育资源的全国布局,强调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和协调发展。虽然其他国家(地区)也会对高等教育发展做出某些规划,但它们很少能“举全国之力”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和调整,更少有中央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促进欠发达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和行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国统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体现高等教育的后发优势,建立和完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内部领导和管理体制几经调整,最后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对此予以确认,其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第四十条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免”。这就是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基本框架的基础。这一基础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是必须维护和坚持

的。同时,我们注意到,这一领导和管理体制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诸多复杂问题,产生了持续争论。核心问题是在高等学校这类学术和文化组织中,如何在充分尊重和体现学术和文化组织特点的基础上改进并加强党的领导。我国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充分尊重组织各自的特性,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前提下科学确立各自领导和管理体制的关键。

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

制度的基本框架及其完善

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要求以及“中国特色”的来源,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制度安排由三个层面所构成。就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层面而言,其基本框架是大学自治、依法办学、政府管理;就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其基本框架是社会参与、中介协调、开放竞争;就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而言,其基本框架是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术自由。

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目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如下领域加大改革力度。

一是着力改革和调整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涉及面广,但核心在于确立大学自治的理念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确立大学真正的独立法人地位。由于历史原因和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我国近现代大学自诞生以来就承担着抵御外侮、富民强国、振兴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我们奉行的是“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缺乏西方大学那种延续了数百年的“大学自治”、“为知识而知识”的传统,加上几千年来形成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文化和管理体制“惯性”,大学长期置于政府的直接管控之下,甚至演变为政府的附属机构或延伸机构。大学不能自治,就无办学自主权可言。我国历次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主要调整的是中央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在管理大学上的权力分配关系,而没有涉及政府和大学之间的关系,没有确立大学自治权和自主权。大学的办学权来自政府授权,要经过政府的“授权审批”。大学接受政府委托和授权,作为政府的“被委托人”和“代理人”开展教育活动和办学活动。从1979年苏步青校长等呼吁“给大学一点自主权”到目前的大学办学自主权诉求,我们总是希望政府“下放”办学自主权,政府也的确会“下放”一些办学权利。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陷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中。其实,大学办学自主权是大学本身所固有的权利,“下放”办学自主权说明办学权不在大学手中,而在政府掌控中。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中央集权管理和地方分权管理两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但这是针对高等教育宏观管理而言的,而不是针对大学办学而言的。可以说,在日本实行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之后,世界各国大学都实行了高度的大学自治体制。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两个平等主体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高等教育集权管理体制并不必然导致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因此,我们需要参照国际惯例,处理好“管教育”和“办大学”的关系,即政府宏观管理高等教育,高校自主办学。《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审批事项。真正将之落到实处,首先必须确立大学自治的理念,从法律上、制度上确认和保障大学是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二是着力改革和完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二战以来,高等教育已逐步进入社会的中心,产生了众多利益相关者,大学力求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做出最快反应和最大适

应。但是在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政府对大学的过度保护,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还比较僵硬,大学对社会需要的变化反应不及、适应不够,社会问责体系和市场竞争机制还没有作为一种约束机制进入大学办学领域中,由此形成了我们特有的“办好大学很难,办垮大学也很难”的现象。因此,目前改革和完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在确立大学作为独立自治法人实体的前提下引进完全的市场竞争机制,革除高等教育领域的“双重体制”,促使大学从面向政府办学转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从高等教育质量的政府评价转向社会评价和市场评价。[5]西方大学发展壮大的经验一再表明,竞争促使大学准确定位,竞争产生多样化,竞争带来办学压力、动力和活力,竞争增强大学的社会适应性,竞争也使民众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来评价和检验大学的办学质量。在大学依法办学前提下,基于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大学竞争不仅不会带来混乱,而且会形成一种比政府控制更好、更稳定的大学竞争和发展秩序。

三是着力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涉及大学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西方国家是在把大学看作学术与文化组织的前提下来讨论学术权力问题的,即大学是学术组织,大学治理必须保证学术权力的主导作用,行政权力只是一种辅助性力量。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干预,包括大学引进和建设专门的强大的管理团队,目的不在大学的行政性目标,而在于大学作为独立自治主体其卓越学术目标的达成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对我国大学而言,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面向政府办学的特点,我们在大学的定性和定位上与大学的现代性相去甚远,实际上把大学办成了政府的附属机构或延伸机构。大学以行政级别以及校长和行政人员的“官员制”和“任命制”与政府行政体制相对接,完成了与政府行政机构同体同构,因而大学内部以行政权力为核心建立起管理框架和科层体系,大学的行政化运行由此大行其道,学术权力因既无制度保障也无实际的附着机构而“虚化”。这就是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在我国大学与西方大学之中有着本质不同。

对我国大学而言,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除了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之外,还要考虑如何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问题。关键在于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于大力倡导学术自由并建立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体系。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目前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和争论,源于我国大学制度顶层设计中的一些思想束缚和认识误区。对于大学这种学术和文化机构,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考虑大学的组织特性,革去照搬政府行政系统的做法,在坚持党对高等教育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探索一种适合大学组织特性的党的领导方式和管理体制。

第一,党委领导是党委集体领导而不是个人领导,校长负责也不应是校长个人负责。从本质上讲,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是“一长制”而是“委员会制”①,是一种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框架,对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干部任免和学校规章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常委会会议议决制。但是,我们社会的文化观念往往在“一长制”思想基础上陷入“是书记领导还是校长负责”,“是书记拍板还是校长拍板”的对立思维

——————————

①委员会实行会议议决制,重大决策和规章等由委员会通过或决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委员会主任

只拥有最后的票决权;首长负责制是指重大决策和规章等由首长会议决定,即便只拥有少数人支持,但首长拥有最终拍板权。

中。我们也过分渲染了个人对大学的作用,希望塑造个人权威,寄希望于出现“巨人型”大学领导者而忽视了建设能够产生好的大学领导者的大学制度。其实,“在好的大学制度下,好的大学校长是成批涌现的;在不好的大学制度下,好的大学校长是个别出现的”。[6]在现代大学多元共治理念和民主协商管理制度下,“巨人型”、“权威型”领导者观念明显落后于时代,不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实际。它也是我国大学主要领导者之间不和谐甚至产生冲突的思想和文化根源。在某种意义上讲,目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中的问题,主要不是领导和管理体制本身的问题,而是“家长制”和“官本位”文化的问题。在“家长制”和“官本位”文化之下,大学实行任何形式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其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同时,党委领导从内容上讲就是落实党对大学教育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保证大学教育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和保障大学实行民主管理和共同治理。

第二,改进大学校长的选拔任用方式。大学校长的选任方式是沟通大学制度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的桥梁或枢纽。就大学外部关系而言,它连接我国的行政体制和干部制度;就大学内部关系而言,它直接影响大学内部管理的组织构架和管理干部的选任。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大学校长的选任在具体细节上有较大差异,但共同点在于,在确认大学是自治组织的前提下,大学校长由大学自主推选(遴选)和决定。大学校长既非国家和政府官员,也无行政级别,只是学校的行政首脑,领导管理团队管理学校事务。大学中的学院(系、所)只是纯粹的学术活动单元,院长(系主任、所长)并非学校管理层级中的成员,不担负行政管理职能,由此围绕卓越学术目标形成一种服务型的扁平化管理框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改进和完善大学校长的选任办法。要搞好这项改革,必须参照国际经验,重新对大学进行定性与定位,将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来看待。根本点在于,我们能不能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重新思考对大学校长及其行政系统的管理干部所实施的“官员制”和“任命制”,对大学这种学术组织的行政首长采取区别于其他领域领导干部选任的思维和方式,采用更加民主、更加公开、更为灵活的选任办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建立起符合现代大学组织特性、体现现代大学制度基本精神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第三,确立学术自由的文化观念。在西方社会和西方大学中,学术自由的观念与生俱来。学术自由源于大学的学术特性和追求真理的特性,大学作为独立和自治的学术组织,从事学术生产,追求真理必须要有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和文化基础。在大学的千年发展史中,学术自由是大学所极力追求和维护的核心价值和信念,是大学处理与宗教教会、世俗王权、现代政府和市场、学术团体内部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学者生命的真谛。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尊重学术自由,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学术自由。学术自由首先是一种社会文化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确立学术自由观念。西方国家的学术自由不只是针对大学的,而是针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即是说全社会都天然地理解、接受和确立了学术自由的观念和文化。当某种力量伤害到学术自由的时候,不只是大学而是整个社会文化都来极力维护和捍卫学术自由。如果社会和文化没有形成学术自由的观念,只是大学去争取和维护学术自由,这种学术自由终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目前,学术自由在我国还只是停留在大学诉求层面,还只是学术工作者的呼吁,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发育和形成学术自由的社会文化共识。因此,建设一种全社会共识的学术自由观念,是

“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的当务之急。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现代学术自由绝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与学术的社会责任是相辅相成的。不讲社会责任的学术自由不仅会对学术自由本身造成伤害,而且也缺乏实现学术自由的社会条件基础。

————————

参考文献:

[1]张应强,高桂娟.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2][4]张应强.新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艰难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6).

[3]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

[5][6]张应强.从完善大学制度来抓高等教育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012,(5).

Theoretical Thinking on the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Zhang Yingqiang&Jiang Hualin

Abstract: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of perfecting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o figure out what the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universality of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under the socialist system,which embodies the universality of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and the common trend,reflect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ity,is not only good to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but also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systems.We need to further emancipate our minds,and intensify reform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niversity and government,university and society,and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ity,so that the 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

Key words: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modern university institu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university governance,academic freedom

Authors:Zhang Yingqiang,Dean,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School of Educatio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Jiang Hualin,doctoral student of School of Educatio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Wuhan430074)

[责任编辑:刘洁]

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普遍共识与中国特色知识讲解

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普遍共识与中国特色 伴随着最早的现代大学的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应运而生,传播 并影响至今,对其研究和探讨也一直未曾停止。从清末“西学东渐” 之初到 21 世纪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并积极从 滥觞于西方的现代大学制度中汲取养分,为我所用,推动着办学理念更 新和大学治理创新。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冲击影响和逐步融入中国高 等教育的过程,是西方现代高等教育先进思想和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既是相互碰撞、批判吸收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潜移默化的过程。 一、现代大学制度演变 (一)现代大学制度在西方的发展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起源和发端。在中世纪行会组织方式的影 响下,中世纪大学内部管理组织和学术组织带有明显的制度性。中世纪 大学周旋于“皇权”与“王权” 之间,从教皇和国王处获得特许,享 有广泛自主权,成为自由研究学问的场所,并确立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民主管理、学科教学以及学位等级等一系列制度,较为深刻地反映 了大学作为学术研究、知识传播、探寻真理这一独特社会场所的内涵本 质和运行规则,为现代高等教育活动所传承,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 19 世纪中叶,在威廉?冯?洪堡的领导下,德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柏林大 学“确立了彪炳世界高等教育史册的‘大学理念’——大学自治、学术 自由、教授治校、教学与研究相统一”①,不仅改变了大学人才培养方式,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进一步扩展大学职能。正是柏林大学 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适时回应了时代发展对 高等教育的呼唤,因而崛起为世界大学的中心,并影响了整个世界高等 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现代大学制度与中国历史进程的共振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现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 1898 年成立的京 师大学堂,沿袭了日本东京大学的办学模式。“五四”运动后,中国逐 步从学习日本转向学习欧美,中国大学方才追求建立具有自治权和学术 精神的现代大学,推动了西方大学制度在中国的扎根和中国现代大学 制度的生发。著名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在未公开发表的《不肯再 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中,提出没有办学自主权、没有学术自由就不任校 长的鲜明观点。胡适则在他著名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中提出 要建立“国家学术独立的根据地”。②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现代大学制

大学本质的认识

大学本质的认识 进入大学的校园快两年了,两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学得了很多东西,大学内精彩纷呈的娱乐生活和忙绿的学习生活让我受益匪浅。两年的大学生生活也是我对大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让我浅谈一下我对大学本质的认识。 大学的本质和大学生的使命并没有一定的绝对答案。 记得有篇文章说没有大学人类照样可以发展,可以人们的视野不会变大,人会更加功利而不思考一些形而上的东西。 所以大学的本质是提升人类素质,探究人类本质。真正的大学生就是学习知识,学会研究方法的人。 目前大学的概念,是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才能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而后把知识运用到管理好家庭、家族、治理国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恐怕是大学教育的本质所在。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但人格中的缺陷问题也随时代的发展日益凸显,特别是利己主义的彰显。 读大学的主要原因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读大学,才能有机会去修炼自己,去积累资本 “大学”最早出现在8世纪末,它是社会找到全方位知识的进路。

“大学”的拉丁文名字Uni-versitas,是由Versus“趋向”和Unum “一”合成,是“合众为一”的涵义。当时的先知先觉之士,意识到到长久以来的“养士”之风,固然可以集结“知识分子”,但是,如何聚集“知识”?“知识”究竟有多少?如何能有全方位的知识进路?当时聪明才智高的人,他们在圣经中的《旧约.创世纪》中,诠释人的三重祝福。首先是:人的灵魂是上帝的肖像;第二重是:亚当获赐"伴侣";第三重是:上帝将天上飞的鸟、地上走的兽、水中游的鱼都交与人类管理,人类成了“万物的主人”。当时的学者们依照这三重祝福,认为知识应该包括“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物”三个面向,因而界定“大学”的统一知识,于是大学三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院、科学学院的规定因而形成。不过学者们发现,在人类历史的潮流中,尚有两大行业没有包含到“大学”之中,那就是“教士”和“医生”,前者关怀人的灵魂,后者关怀人的肉体。于是除了人文、社会、科学三学院之外,再加上神学院和医学院,就成了综合大学的模型。十三世纪初,当巴黎大学、牛津大学、撒拉曼加大学创立之初,一、二年级的“初阶”是以人文为主;因此人文学院的文、史、哲三系就是大学的“通史”,全校同学都“必修”。三、四年级的“进阶”则是学生可以深入自己爱好的科目。 1、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通常设有许多专业,再由几个相近的专业组成系。这里的专科的含义是专门科目,如医科大学、农业大学、林业大学、药科大学、商科大学、高新科技大学等。现代大学的概念,来自英文university(A

大学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意义论文.

大学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意义论文 2019-06-1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文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民族和国家才能够真正实现团结和强大。教育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人才基础,高校教育要借助语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语文教学中渗透了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在充实学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更有利于社会文明建设和发展。 一、高校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高校设置语文课程要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文学作用,使其能够从社会、历史、哲学等多个方面获得基本素养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赏析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精神共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现代大学生生活在较为安逸的环境中,社会实践经验较少,个人的精神文化世界较为局限。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到高校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学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和丰富精神世界。 高校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经典文学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例如,著名作家余秋雨的文章《都江堰》生动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壮观景象,并通过“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对未来的殷切希望,对于学生人格培养、理想确立提供了精神动力[ 1]。 2、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高校语文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语文教学中涉及的文学作品不同于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材,大学语文教材在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方面具有更深的造诣,这些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开阔学生视野,通过学习古今中外伟大人物的思想和理论,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思维和智慧,增强文学创造能力。

大学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大学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大学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篇一:大学管理规章制度】 大学管理规章制度 (一)宿舍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对各寝室的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管理与监督体制。我院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2)学员不得随意寄宿它处,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向宿舍管理员请假。宿舍内不得留宿外人,特殊情况应报生管处批准。因病休息于宿舍,应有专业老师的签字,并在生管处登记。 (3)搞好宿舍卫生,每天起床后要整理内务,并保持宿舍整洁。学生宿舍卫生由宿舍长每天安排宿舍成员轮流值日。保持好室内外整洁,室内物品摆放有序,严禁往走廊、窗外倒水,抛扔杂物。 (4)注意安全,离开宿舍时关好门窗。严防事故,不准在宿舍点蜡烛,不准私接电源,不准在床上蹦跳打闹,不得在宿舍藏有违禁品。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注:私藏违禁品扣宿舍整体学生综测0.2分,物品摆放脏乱扣当事人综测0.1分,室内卫生差扣当天值日学生综测0.2分。其余违规行为学生会将按情况特殊处理。 (二)上课管理制度 为 【篇二:大学团支部规章制度及管理细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2级第一团支部团支部规章制度及管理细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2级第一团支部 目录 卷首语 (3) 团支部建设管理制度 (4) 支部委员会制度 (4) 团支部奖惩制度 (7) 监督、请假制度 (8) 通知宣传制度 (9) 文体活动与赛事管理制度 (9) 考勤制度 (9) 学风建设制度 (11) 宿舍监督管理制度 (12) 宿舍长职责 (12) 宿舍文明建设 (12) 卷首语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四年年是我们逐步实现自我完善、不断成熟和独立的重要时期,任何一位同学应在这段美好的人生、美好的时光中接受平等的待遇。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本规章旨在实现团支部生活中集体与同学个体的和谐,同时规范支部委员的行为。 总则

浅析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及对策解读

浅析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这种原理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同样适用。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出现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非理性信念 每个人都生活在与他人共同组成的社会之中,人的社会行为既是朝向他人的,也是对他人行为做出的反应,所以我们将个人对他人、对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和认知称为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基础,人的社会行为受其内在的认知过程的支配,因此,要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就必须深入到这种内在的认知体系中去。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人们的认识会经历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认知对象展现在人们眼前时只是他们的外在形式,而本质属性和特征往往被其外在的形式掩盖,因而使得人们对他的认识需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的曲折过程。在认知活动上也要经历一个从感官的认识开始逐步深化的大脑的思维分析和判断。在此期间,认知者和被认知者处于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而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认知就会产生偏差,即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偏差,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者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

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因此,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的印象的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社会认知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偏差无非是由于某些特殊的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而产生的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物的特殊反映。 社会认知偏差这条暗流,同样侵蚀着一座座美丽的象牙塔。纵观我国的高等教育,一览我们的莘莘学子,刘海洋伤熊事件,马加爵的连害四位舍友,西北大学学生群情激愤怒砸日本料理事件,自残跳楼自杀更是不乏其人,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在接收了先进知识,先进理念的大学生身上呢?这些行为背后是什么呢?据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良的社会行为是由偏差的社会认知导致的。那么这些行为背后潜藏的就是大学生们严重偏差的社会认知。为此,本文就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的原因及提高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主要对策进行论述以其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的目的。 1 大学生社会认知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1.1主观原因 1.1.1 错误归因 情境归因。在大学生中常有一种现象,把自己的错误、失败更多的归之于情境;同时也把别人的荣誉、成功归之于情境因素。这次考试不成功那么是题太难;这次活动搞的不成功,是他人没有策划好、组织好;同学拿了奖学金,是他“瞎猫碰上死耗子”;毕业后找到了好工作,是他命真好,这种错误归因看不到他人能力或品格上的优势,

对大学语文的认识

段富臣E01014383 谈对大学语文的认识 中国,作为一个传承了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其文化的积淀厚重如斯。而语文,作为中国的语言、文学和文化的代表,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是难以取代的。 语文,汉语中蕴藏的文化。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出现,蕴藏着形象;从诗词的清丽脱俗到散文的柔美飘逸,蕴藏着灵动;从气势磅礴的论文到经典的小说,蕴藏着灵魂。 品味语文,就像细品一杯香茗,温馨的气息沁人心脾;品味语文,就像荷叶上刚沁出的一滴露水,生命的气息传遍全身;品味语文,就像山溪间一股流淌的清泉,纯然、质朴……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用一句话,描写出满足于归隐后自耕自食的悠然情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仿佛眼前见到盎然春意,"日月这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了其里"体现出曹操博大胸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出诗人满怀的相思愁绪。试问天下间,又有哪一种语言文字堪比于斯? 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倡导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教学逐渐兴起。然则近年来,尽管大学语文在部分高校已被设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实

际仍处于尴尬的边缘地位。很多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鉴赏水平不容乐观。甚至还有人希望取消“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真是糊涂至极。 作为我们的母语,大学语文却频频遭遇冷落的尴尬,汉语处于边缘化的落寞,无法在短期之内就得到彻底解决。究其原因,涉及到各个方面。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到高考,都在学习语文课。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语文课是不得不学的而且很重要的课程,且具有极强的应试目的性,所以小学也好,中学也罢,语文课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学习的快乐。不过,要想解决此问题,“必修必选”也绝非惟一路径和最佳选择,要提高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各高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突出课程特色,保证课程效果,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质量。大学语文将远远不应该定位于为期末考而服务,而应该还原其本质。作为一本语言学科,其人文性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可或缺。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民族文化的载体,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民族凝聚力。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堡垒,尤其是作为人才汇集的重地,倘若连高校都不能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承继,更何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所以,我看大学语文,不但不应该被取消,还应当加大重视力度,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综述 大学制度是大学理念的具体规定,是保障大学现实运行和战略、规划发展的重要规定。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用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来规范大学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大学的办学行为,提高大学的办学质量,是大学治理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关“现代大学制度”的概念,目前在教育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确切和公认的定义。国内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别敦荣提出“今天之所以建立的现代大学制度,既不是19世纪的德国大学制度,不是20世纪的美国大学制度,也不是20世纪20~30年代的我国大学制度,而是针对我国大学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在解决数十年来大学制度存在积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大学制度。”潘一山等提出“所谓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明确大学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关系和义务,全面把握和落实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力和责任的一种管理制度。”别敦荣、潘一山等学者们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而提出的,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各自的观点。笔者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现代大学理念的载体,是规范大学运行的规范和原则,是符合中国

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运行与治理的规则体系的总和。 而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体性。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应当以独立法人的身份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完成自身的使命。二是开放性。大学应当是开放的,应当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各种学术思想、各种学术流派,包容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增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互动、相互理解和国际化,从而达到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文化复兴。三是人文性。大学应当更加关注人性与人的发展,严格遵循“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卓越性。大学应当更加关注质量,更加关注效率,更加关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用优异的人才、创新的科学成就和高品质的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 大学的主体性要求在大学内部要建立起“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开放性和人文性则要体现为学术管理上的“无为而治”;卓越性则要求把“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摆在高校发展战略的首要位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供参考)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编制人: 编制单位: 审核人: 系部主任: 编制日期:

目录 一、课程基本情况 (1) 二、课程概述 (1)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1)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三)课程设计思路 (2) 三、课程目标 (3) (一)知识目标 (3) (二)能力目标 (3) (三)素质目标 (4)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4) 五、课程内容标准 (4) (一)课程总体设计(课时分配表) (4) (二)项目(单元)设计 (5) 六、课程实施建议 (12) (一)教学组织实施 (12)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2) (三)师资条件要求 (12) (四)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12) 七、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3) (一)教材的选用与编写 (13) (二)网络资源建设 (13) (三)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3)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13) 九、说明 (14)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大学语文是当代高校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重要的工具课。它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是一门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先行课,是实现我校“厚德崇信、博学尚技”的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本学科是全校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它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学科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具有“文道结合”的特色,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向各专业学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审美的教育。因而大学语文是一门适应现代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审美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要求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路径及策略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路径及 策略 一、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路径线索 (一)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部治理线索 通过对陕西1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关于党对高校领导体制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党委与行政、行政与学术的权责界限不够清晰;个别高校党政决策机构人员重叠过多;书记和校长的职权运作模式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范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互交错较多;少数高校领导在准确判断形势、把握大局、推进改革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等。可见,我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完善,使党委书记和校长互相尊重,分清职责,共同推进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纲要》指出,我们要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在我国大学治理组织机构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存在不平衡及不协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过大、学术权力过小”。学术权力的主体———教授及学术组织的作用不突出。在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学者及学术组织参与决策的途径和方式有限,学者及学术组织的权力得不到充分体现。教授作为大学的办学主体,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学术上的领导决策作用,学术管理往往被行政管理所代替。[4]在陕西高校的实地

调研中,关乎学校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相当部分的高校是由非学 术人员讨论通过;而教师考核与聘任等,也多是由非学术人员制定,教授治学的力度仍需不断加强。完善大学民主管理需要强化学术的民主制度建设,健全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制度,确保专家学者参与学术事务决策的权力落到实处。建立健全专业委员会和学科委员会制度,使学术权力发挥更加合适、准确、高效。调研显示,陕西一些高校的学术委员会中行政人员数量偏多,学术事务被间接行政化,我们应减少学校行政对学者和学术事务的干扰,对学术与行政进行合理分权,防止行政挤压学术生存的空间。同时,完善大学的民主管理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充分保障教师的权益,使教职工参与学校民 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力落到实处。然而调研表明,陕西省部分高校在关系到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决策中,为广大干部师生、基层院系提供的民主参与渠道不够畅通,方式不够多样,因此学校的民主管理实践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外部治理线索 现代大学制度在重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需要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展开:一是如何促进大学组织的高度社会化,使大学与社会 之间形成有机的互动机制;二是如何解决好大学自身的发展逻辑与直接服务社会的冲突,确保大学的健康发展。[5]一方面,大学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大学承担着社会服务的责任,要面向社会,了解社会需求,让利益相关者了解学校,学校也有必要倾听他们对学校 办学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和谐高效办学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确保

浅谈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逻辑思维能力的概念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它与形象思维能力截然不同。 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包括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很严密。 二、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他专业知识 我们一般认为,逻辑和数学的关系比较密切,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学习数学等学科比较容易。实际上,逻辑思维能力对学好其他学科也有很大帮助。具备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会比较清晰,不但关注事物现象,对其本质也会有比较深入的看法,其思考方式比较严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好的学习方法通常能使学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大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实在自学,所以掌握好的学习思维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开展其他学科和知识的学习。 (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现代大学生要向毕业后很快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应该会学习,会思考,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和环境。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我们大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求职时的社会竞争力 随着社会制度的改革,所有类型的大学生毕业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要找到工作都一样要参与社会竞争,或者参加招聘考试,或者参加求职面试。无论是考试还是面试,用人单位除了考察必须的专业知识外,他们豆浆着重考虑求职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一些临场应变能力。归结起来,这也是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 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加强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即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也会占据优势。 (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逻辑学是社会理性化的支柱性学科,逻辑的缺失意味着理性的缺失。在国外,逻辑教育一直被作为一种面向社会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欧美一些国家以及亚洲一些国家在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中,都十分重视逻辑素质教育,认为逻辑教育和逻辑训练,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质、思维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等,都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三、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加强大学生系统的逻辑知识教育。鉴于我国中学逻辑知识教育缺失的现状,大学文科各专业应恢复逻辑学课程,有条件的学校也应在理工科专业开设逻辑课,以便学生系统接受逻辑思维训练。这一方面是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发达国家的大学大都把逻辑学作为通识课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一般开设一年,讲授的内容既包括传统的形式逻辑,也包括现代逻辑的基本内容,还介绍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另一方面也是适应社会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定位

第1期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定位 郭海军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广东珠海 519087) [摘要]近年来,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问题争议颇多,有“人文论”、“文学论”、“文化论”、“工 具论”等。由于客观存在的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大学语文必须“因材施教”。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应为:面对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现状,结合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具体需求,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认和把握,也要提升学生对汉语的应用能力与水平。实现这个功能目标,需要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标准等方面入手。[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课程定位;文化素养;实用语文能力[中图分类号]H19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12)01-0079-05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2-03-01 郭海军(1964-),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学 “语文”的出现,距今已近七十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学堂,从西方引进教学理念和课程教材,只以当时称作“国文”的课程来教授中国历代古文。 “五四”以后,国文课受到冲击,小学改设“国语”,教材多选用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口语特点鲜明。中学虽仍开国文课,但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 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语文” 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却因抗战爆发而被迫终止。建国后,叶圣陶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此建议被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采纳并推向全国,自此,“语文”成为中小学的一门主课。而“大学语文”在建国前,则被称作“大一国文”或“大学国文”,20世纪50年代曾短暂恢复。 1980年8月,徐中玉、匡亚明两位先生联合倡议,在全国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自此,这门课在众说纷纭、毁誉参半中,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曲折路程,有成就,也有很多未解的难题。由于对教学目标、课程定位及教学效果等的认识存在太多的差异,使得很多高校把作为必修课的大学语文变为选修课,有的甚至停开。一时间,大学语文课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鉴于这种现状,《人 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 媒体在2004年连续发表了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文章, 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讨论,进而有关大学语文教改的努力和尝试也在不断深入。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大学语文被国家重视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转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中也提出:“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至此,由于国家法规性文件的硬性规定, 在高等学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本上已无争论。 然而,大学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如何教?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定位?对于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层次的非中文专业学生,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应不应该有所变化?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和特色体现在哪里?所有这些问题,显然需要从大学语文课程自身内部来寻找答案。 一、争议与问题 回顾近些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颇多争议,大都集中在教学目标与内容定位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认为大学语文应定位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第19卷第1期2012年3月 Vol.19No.1 Mar.2012

论大学制度建设的目标向度(一)

论大学制度建设的目标向度(一) 论文关键词:大学制度建设理念实务现代性 论文摘要:制度建设乃大学发展的根本,大学制度建设一方面与大学发展的内在张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的影响。大学制度建设理念和实务的发展与演变要求大学制度建设进行现代转型,因此需要对大学制度建设的目标进行矫正:应紧扣大学作为社会中心的目标,优化配置高校人力资源,不断促进制度供给与创新。 现代大学的发展涉及到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育机制、后勤供给保证、社会服务水平、各级党组织及群团组织建设等诸多公共管理学与教育管理学范畴。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学“社会中心地位”的获得。一方面与大学发展的内在张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受到了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的影响。不论大学的发展关涉多少领域,受到何种影响,其中一条鲜明的线索。乃大学制度建设的状态与水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学的创新发展就是大学制度建设的应然与实然状态,制度建设乃大学发展的根本。究其根由,深受制度管理学的影响与辐射,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类法人实体均试图通过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来填补自身发展进程中制度缺失的领域,来拓展制度运行的空间,调整自身发展的方向,这是高等教育管理走向科学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内在驱动力。 一、大学制度建设的理念和实务考察 制度是文明社会的产物。从字面意义上考察,“制”在于节制与制衡:“度”强调尺度与标准;制度是对人类思想行为与实践活动起制衡作用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承接此意,大学制度就是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须遵循的某种规范体系。值得追问的是,现代大学制度缘何产生?怎样发生作用?作用的机理如何?回答上述问题,不妨抓住这样一个基本出发点,即大学制度设计的理念。 理念是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起点。首先,大学制度建设深受“领袖论”的影响。在所有关于技术创新与进步的理论中,诸如新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均把大学推举为区域经济、人文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学的发动机效应使得“领袖论”的观点独树一帜,备受推崇。大学的领袖气质吸引了政府决策者、教育管理者与社会投资方的眼球.一时间大学成为了各方利益主体追逐的“大蛋糕”。政府给出许多优惠政策,学校筹措巨额经费,企业粉墨进场。在“领袖论”思想的主导下,学校除了在事关发展命脉的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的培养方面制度优先且愿意慷慨解囊外,师生的待遇与权益、教学基本建设等制度的供应十分疲弱。其次,大学制度建设深受“话语权论”的制约。在“学制”与“官制”的博弈中.大学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已经不再满足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服务功能。似乎再好的服务规范也只能获得社会的一点赏赐而已,唯有与“话语权”相匹配的大学的能力和地位。才能使大学获得主动权与自主权。大学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科技方面的优势,一厢情愿地诠释着办学自主权的重要性. 这种理念下的高调与“话语权”.设置了大学与社会互动的制度屏障。例如,一些地方性高校总埋怨不能得到一些地方项目,这些项目落入中心城市重点高校囊中是因为当地政府不支持,其实需要反思就是地方高校对服务性制度建设的定位问题。此外.大学制度建设深受“万能论”的阻碍。近年来.大学的中心地位被全能化,不管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发挥的如何.也要在社会责任上先贴上醒目的标签,社会需要什么大学就能生产什么。似乎只有应用性的热门专业、持续攀升的科研奖项、门类众多的研究所,才能代表大学的生命力。大学的长久发展遭遇“万能论”的误区.一些基础性的制度建设难以启动、见效和维持,基础知识和认识能力的探求的方向被扭曲。相反,大学的“万能”引发了巨人症,衍生出教育质量的滑坡、科学精神的缺失、师生关系的矛盾、科研团队的不和谐等一系列集体“症候”。 实务是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大学制度建设依托的母体就是实践,它必须通过一系列举措与途径来体现实际的使用效力.这种由实务作支撑的执行力,建立在制度目标必须权衡大

大学班级管理制度规章制度

大学班级管理制度规章制度 班级规章制度及管理细则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三年是我们逐步实现自我完善、不断成熟和独立的重要时期,任何一位同学都应在这段美好的人生、美好的时光中接受平等的待遇。本规章旨在实现班级生活中班集体与同学个体的和谐,同时规范班干部的行为。 总则 为便于班级的管理,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建立良好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班级凝聚力,提高我班的影响力,以全面发展为原则,着眼大局,发挥“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精神,特制订本制度。 章程 一、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热爱工商管理系,热爱班集体。二、 尊敬父母,尊敬领导老师,团结同学。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 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班规班纪。三、四、五、六、 爱护环境,爱护校园,爱护寝室。讲卫生,讲礼貌,讲诚信,讲原则。勤俭节约,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积极进取。 同学是朋友,室友如兄弟(姐妹),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班委管理制度 班委是以班长为核心、团支书,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宣传委员、心理委员、组织委员、信息委员、纪检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及宿舍长、晨读长组成的管理团队。班委存在的目的在代表最广大班级成员的意志,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在院级、系部领导老师的指导监督下顺利开展各种活动,以利于班级长远发展和广大同学的全面进步和健康成长。 一、班委的产生

第一条班委的产生遵循自愿优先的原则,由本人在班干部选举或换届时候提出 申请,经全班同学民主投票选举,由辅导员监督。 第二条班委应设以下岗位:班长、团支书,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宣 传委员、心理委员、组织委员、信息委员、纪检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及宿舍长、晨读长。 第三条班干部经投票通过,应认真履行其职责,根据班委工作指南、班干部职 责指南做好份内的工作,以服务同学为己任。 班团委分工 班长:全面管理班级事务,副班长协助,共同合二、班委的职责作;与团支书互为AB角。

《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

《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 人 古人云:“因才施教”。那么当我们讨论大学制度的合适与否时,我们是否应该先看看这些制度的遵守者——当代大学生呢? 当今时代,以应试教育为尺度选拔人才进入大学深造。诚然,就目前中国的整体形势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才是当前最切合中国国情的选拔方式,但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是很显然的(尽管我们对此束手无策)。 如是乎,一群本可以逍遥自在、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年就背负起事关自己“远大前程”的重担,抛弃了兴趣爱好,被迫全身心投入了知识的海洋。尽管说提倡素质教育,但终究是一纸空文而已,受到了学校与家长的双方面抵制。 我很喜欢吃牛肉拉面,但让我一日三餐地吃,吃上一周,我也腻了。可这些青少年面对数理化等科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着,仅中学阶段就学了313周,哪怕开始时有的一丝兴趣也早就给反反复复的习题抹去了。更何况与网络游戏等事物相比,学习要枯燥的多。在学校家长的双重压迫下,在自己内心叛逆心理的作用下,一部分人走上了极端,成为无业游民,反过来引诱在校的学生。一部分人合理或不完全合理的调配了时间,终于迈进了梦想的国度——大学。 然而,对这些即将进入大学的一部分人而言,进入大学也就意味着摆脱了父母天罗地网式的束缚,他们好似脱了笼的鸟一般,再无拘束,因此在一接触到社会花红酒绿的冰山一角后,也就极有可能会辜负自己十年寒窗的辛苦而走上了纸醉金迷的不归路。但同时,这也是考验培养他们的自制力与眼光的时候了,真正有自制力、眼光长远的大学生是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为大学生的主要监督者与管理者,学校又应当制订怎样的管理制度,才能在引导大学生回归大学生活的前提下,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并促使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呢?究竟是传统的严格管理有效,还是当今流行的“宽松式”管理更能成功呢? 势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形势日新月异,我们在思考现代大学的管理制度时,是否应该先认清当今时代的社会形势呢?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施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上的空虚也暴露了出来。由于社会法制的不健全,

谈谈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

浅谈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 “北岭有燕,羽若雪兮;朔风哀艾,比翼南飞;一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燕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类呢?大学生,处于一生中风华正茂的时段,又怎么可能舍弃爱情而孤立存在呢?而大学生恋爱也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然而大学生恋爱就是双向剑,我认为大学生恋爱利大于弊。 许多人认为大学生恋爱会有许多弊端,第一,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谈恋爱势必会导致大学生分心,占用掉一部分学习的时间。第二,大学生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太过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影响。第三,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要,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因此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不可否认,大学生恋爱弊端是存在的,但是,第一,恋爱同样会给我们前进和学习的动力,第二,人只有经历过一件事情才会懂得如何面对,如果大学生没有恋爱的话,也许永远学不会怎么恋爱,永远不会懂得控制自己。只有付出,才知道得到,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只有失败,才能体会到成功。失恋的人很成熟,因为他们交了一次昂贵的学费,更学到了许多一辈子有用的东西。只有经历过恋爱,大学生也才会变得真正的成熟。 相比恋爱的好处,它的弊端便会显得微不足道。 首先,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人生有两次出生:第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伴随着青春的脚步,爱情会悄悄降临到青年人身边,随着心理的成熟,对爱情的欲望与追求,自然会在大学生的内心萌芽。大学时代,是一代骄子的黄金时代。在这个季节里,青春的萌动使他们开始涉足于另一个领域——爱恋。初恋,是一场情感世界的巨变,生活结构的革命,伦理意识的更新。大学生在这个时刻恋爱,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是一件必须的,神圣的事情。 其次,大学生恋爱有利于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爱情的本质,不但是自然生理需求的冲动和相互需要,更是志趣的相投和心灵的相通。在恋爱的过程中,通过两个人人格的深层接触,自我概念会受到对方的影响而逐渐完善,使他们不再感觉到与异性交往的压抑与紧张。所以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恋爱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恋爱像洪水,如果一味压抑,只会愈加泛滥,相反,正确的引导,对大学生的身心都非常有利。只有经过了恋爱,人才会成熟起来;爱情,亦会让自己的大学生活锦上添花! 再次,谈恋爱能让人变得成熟稳重富有责任心。在大学适当地处理自己与恋人的关系,可以促进学业和爱好的发展,而且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因为恋爱可以让现代迷茫的大学生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他们在为什么目标而奋斗,是的,那就是两个人未来的幸福,肩上的爱与责任能给他们动力奋发学习,今后努力工作创业,为建造一个美好的家而奋斗! 最后,大学生恋爱又是最纯洁的,既没有中学生谈恋爱那样少不更事,也不像社会上男女之间谈恋爱那样被金钱玷污。这样的恋爱,在大学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地方既是理所应当又是纯洁无暇的,大学亦能将爱情的神圣和甜蜜显现得一览无余。爱和青春都是最美的旋律,为何不让他们一同绽放在这美丽的春天里. 综上所述,大学生恋爱利大于弊。当然,只有我们真心付出感情,并且保持理智,才不会后悔,才会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忽然回忆起大学恋爱时的那些美好。 精选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编写者:刘淑霞审核者:邓晓成 课程代码:LB001A/LX028A 适用专业:非中文专业 参考学时:40学时 先修课程:无 参考书目:《大学语文》,王步高,丁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版。 一、说明 大学语文是理、工、文、管各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基础课,是为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健康情感、完美人格、审美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使已经具备高中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习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现代人文意识,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准确地阅读理解一般文章、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编写原则 1.本大纲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编写。 2.内容多,课时少,突出关键和有代表性的内容,做到少而精。 (四)建议 1.鉴于语文课程的独特性,教师可根据个人擅长或学生需要灵活、适当选择、安排本大纲所列教学内容。 2.在更多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五)有关其它问题的说明 无 二、课时计划

注:1.机动内容是指,根据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赋予授课教师发挥个人研究专长,同时结合学生接受实际可以灵活调整该次课程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2.电教欣赏是指针对一些较长较新、教材囿于篇幅和时限未能选录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电教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次数和时间安排,最多不超过2次,4学时。 3.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诗词部分,而吟诵是诗词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吟诵中把握思想、感受情感、得到审美的陶冶,基于此,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安排2 个学时的配乐诗词朗诵。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诗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