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传播学》内容提纲

《文化传播学》内容提纲

《文化传播学》课程内容提纲

总论

文化传播学,可以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文化的问题,那么它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流派;也可以看做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则是把文化看做是传播活动的一个部分,是传播学的学科。本课程是以文化人类学为中心,运用传播学的视角和理论来分析文化人类学的问题,思考和理解文化的相关问题,探讨人类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源流,比较各种文化类型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方式,人类文化除了具有差异性之外,也表现出共同点和共通性。

第一讲文化的定义和概念、功能

1、中国人看文化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物相杂,故曰文。”

“五色成文而不乱。”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叉”。

“文”的引申义:

(1)语言文字、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各种象征符号。

《尚书·序》:“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2) 指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与“质”、“实”对称。

“经纬天地曰文。”——《尚书·舜典》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在前两层意义之上,导出美、善、德行之义。

“礼减两进,以进为文”——《礼记·乐记》

“文犹美也,善也”。(郑玄注)

“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尚书·大禹谟》

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庄子·逍遥游》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系辞下》

“化不可代,时不可违。”《黄帝内经·素问》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礼记·中庸》

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连用: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贲卦·象传》

“文”由“纹理”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自然规律)。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即“人文”(人伦社会规律)。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关系构成复杂网络。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止其所当止。

“文治和教化”:

“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西汉)刘向《说苑·指武篇》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道。”——(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一个整词。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

——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意指“以文教化”,即性情陶冶、品德教养,等等。

“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梁启超。

“共业”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

狭义的“文化”:指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毛泽东

2、西方人看文化

“Colere”(耕作土地)

从18世纪末开始,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一词的词义与用法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个时期以前,文化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根据类比人的培养过程。但是到了19世纪,后面这种文化作为培养某种东西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变成了某种东西。它首先是用来指‘心灵的某种状态或习惯’,与人类完善的思想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后又用来指‘一个社会整体中知识发展的一般状态’。再后是表示‘各类艺术的总体’。最后,到19世纪末,文化开始意指‘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 ——(英)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

3、文化的要素

(1)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

(2)语言和符号。即表意性,起沟通作用;语言和符号还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沟通,只有沟通和互动才能创造文化。而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才能反映和传授。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3)规范体系。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有约定俗成的如风俗等,也有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

(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家庭、工厂、公司、学校、教会、政府、军队等都是保证各种社会关系运行的实体。社会组织包括目标、规章、一定数量的成员和相应物质设备在内,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紧密相联,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物质产品。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如工具、器皿、服饰、建筑物、水坝、公园等,都是文化的有形部分。在它们上面凝聚着人的观念、需求和能

力。

4、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

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2)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亲”或男女恋爱才是文化;前者是遗传的,后者是习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从语言、习惯、风俗、道德一直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后天学习得到的。

(3)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

(4)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5)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现。在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现了各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

4、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P7-9)

文化的功能:

传播;认知;教化;协调;创新

(1)社会整合功能:

价值整合——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会有差异,但经由统一文化的熏陶,必然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形式大体一致的观念。

规范整合——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

结构整合——使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

(2)导向功能

提供知识——社会导向要以新的知识为动力,新的知识包括新的理论、科学、技术等依赖于文化上的发明和发现。

协调社会工程管理——有计划地推动社会进步,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包括决策、规划、组织实施等阶段。

巩固社会导向的成果——文化是一份逐步积累的社会遗产。每一次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成果,都有赖于新的制度的巩固。文化在新制度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以后,起着协调整合作用,以维持新制度的秩序和稳定。

(3)负功能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认为,社会并非总是处于整合状态,非整合状态也时常存在。个人或群体并不总是顺从社会规范,违反规范的情形也是时常发生的。这种非整合状态和违规

行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功能的一种表现。

文化滞后——非物质文化要落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这就造成了文化滞后现象。当这种情形出现时,文化的滞后部分对于整体所发挥的功能是非整合的负向功能。思想意识、社会制度等常常成为滞后部分。

负文化——在文化总体中存在着许多亚文化,有些亚文化是负文化,如犯罪团伙等。这些负文化所发挥的功能,对于整个文化来说,也是反方向的、非整合的。

5、文化的分类

(1)广义与狭义

(2)高雅文化、平庸文化、粗俗文化

(3)大众文化和高级文化

第二讲文化传播

一、传播二、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三、文化传播四、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

五、文化传播的背景六、文化传播理论

一、传播

1、中国:

“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北史·突厥传》。

“传”本义为以车马给使者,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信息传布形式。凡辗转引伸,皆曰“传”。

“播”义有二:一曰播种,是指先辈古人维持生存而驯化农物的行为;一曰种子,特指农作物种子。

2、西方

“communication”,来源于拉丁文communis(分享);与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指人群内部资源共享的行为或过程。

dispersal propagation传播

3、英文世界有关传播的几种表达

Communication 交往、交流、通讯、传播;

Dissemination 传播、扩散、宣传;

Transmission 传输、传送、播送;

Spread 传播、传送、宣传;

Propaganda (政治、政党)宣传、传播;

anemochory柳树、槭树的风力传播;

hydrochory椰子等的水的传播;

clitochory栎等靠果实的掉落和滑动的传播;brotochory训养的植物靠人的媒介所进行的传播bo-lochory 麝香百合和酢浆草以及白绢病子囊孢子等靠果皮、子囊的破裂所进行的传播。

4、传播的定义

传播(Communication)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information)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5、影响传播的要素

(1)基本要素:

信源、信宿、信息、媒介、信道、反馈。

(2)隐含要素:

时空环境、心理因素、文化背景和信息质量。

6、传播的价值:

(1)彼此关怀,共享世界;

(2)确证自我;

(3)社会调节:观察,守望,决策,社会运行的保障。

二、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

几个关键性的概念:

死文化——活文化;

本文化——他文化;

主文化——客文化——本土运动。

三、文化传播

1、什么是文化传播?

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

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

方式有:直接传播、间接传播。

文化传播学:是研究社会文化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转型时代(张灏)

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

传播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文化传播的特征

社会性;目的性;创造性;互动性;永恒性;开放性;多元性;融合性。

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沟通功能;社会整合;协调和控制社会。

文化传播的意义

拓展时间和文化空间,促进多元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加速全球化进程。

四、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

1、什么是媒介

2、传播媒介与传播的区别

3、媒介衍变及其作用

4、文化的媒介化

5、媒介的文化化

1、什么是媒介

(1)广义

中国:“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旧唐书·张行成传》)

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在先秦时期,“媒”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诗·卫风·氓》)

“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文中子·魏相》)

“介”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

西方:“media”是“medium”的复数形式,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

麦克鲁汉(M.MeLuhan)认为:万物皆媒介,而所有媒介都可以与人体发生某种联系。“蚊虫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绣球是传递爱情的媒介” 。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

(2)狭义

A.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

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声波、光、电波等。

B.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

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

C.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

2.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渠道的区别

(1)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

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如语言、文字、图像等) ;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信息、符号、媒介)

(2)传播媒介与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方式。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图像传播和综合传播等。(文艺、音乐、忆苦思甜、参观访问;书籍、报纸、杂志、传单、小册子)。传播形式表明的只是传播活动的状态、方式和结构,而传播媒介显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3)传播媒介与传播渠道

渠道(Channel),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

3、媒介衍变及其作用

(1)衍变: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

(活字印刷、印刷机)纸质媒介、银屏媒介、音质媒介

(2)作用: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改变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整个生活世界,影响人们的价值心里和价值观念。

4、文化的媒介化

技术对文化的双刃剑作用

网络媒介对人类交流、交往和社会的发展的作用?

正面作用:

改变了传播形态和传播效果,媒介化的文化能打破时空限制。

负面作用:

本原性的丧失;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文化暴力;人类想象的匮乏……

网络:

符合民主观念——集权的天敌,民主的温床。

网络文化一身二任——传播者,受传者。

信息超市、广场、公共领域、栖息之地。

5、媒介的文化化

(1)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Media Culture)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

研究传播媒介与文化及其变迁的关西。

(2)媒介文化的发展

口语文化书面或印刷文化电子文化

(3)媒介文化的作用

部落文化书面文化电子文化

(4)文化与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对文化的作用:

媒介是社会生产的产物,本身就是文化。它能促进文化融合、文化增值、文化积累、文化变迁。

文化传播理论

(1)始祖:亚里士多德

(2)从进化论到传播论: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泰勒、摩尔根……

(3)20世纪49年代后的视角变化

(4)批判学派。

文化传播的研究范畴

一、概说二、人类文化的传承三、比较文化四、媒介文化

一、概说

1、研究对象

概括地讲,是研究文化和传播的互相影响及其影响规律的学问。

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

文化与传播的互动关系文化的传承;比较文化;媒介文化。

二、人类文化的传承

(一)文化传承

(二)文化与传播

1、传播媒介

文化表现为各式各样的符号,它传达某种意义。

菲利普森:所有的传播行为是具有意义的;对这些行为的意义的解释是模式化的。

作为人的规范;社会互动的规范;策略性行为规范

a、文化差异是影响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思考:

国产抗日、年代剧,《金陵十三钗》等在外国有市场吗?

b、编码与解码

编码是在甲文化中依据甲文化的码本进行,而解码是甲文化在乙文化中依据乙文化的码本进行。甲乙两种文化的码本不一样,文化中的方方面面都对甲方的编码和乙方的解码产生影响。对乙方来讲文化直接影响解读效果。

c、影响编码与解码的因素

语言、思维方法、世界观、宗教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标准、风俗习惯、法律规范、非语言符号等。

受众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解读,是因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所致。

d、解读的效果

接受质量:等值解读、增值解读、减值解读、异值解读。

在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中,等值解读的概率低;而增值解读、减值解读、异值解读的概率要高。

接受的层面:

信息层面、态度层面、行为层面

首先是接收到信息,然后由信息层面可以发展到(也可以不发展到)态度的转变,再就是由态度层面发展到(也可能不发展到)行为的转变。

e、影响力:跨文化传播“软实力”的体现

“软实力”:传播力、影响力

传播力:是指大众传媒将信息向全球扩散的能力。传播力展示的是一国的信息可以抵达的范围,它并不表明信息所及的范围内是否接收该信息的情况。以卫星电视为例,传播力是指有多少频道可以上星、落地(覆盖地球表面)的能力。

影响力:入眼——入脑——入心——入行

指落地的信息是否能被当地的受众接收并对其认知、情感和态度、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

人们只有接触到信息,才可能有感情和态度的转变,只有有了感情和态度的转变,才能有行为的转变。

影响力的大小要看对感情和行为的影响能力。

f、传播效果

拉斯韦尔模式五W传播模式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给谁→获得什么效果

正效果:有效的传播;零效果:徒劳的传播;负效果:有害的传播。

在文化传播中,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才能产生影响力。有了影响力,由传播力和影响力构成的软实力才最终得以实现,软实力才落到了实处。

g、没有影响力,再强的传播力也是枉然

“文革”时期,尽管我国的对外广播事业在语种和发射功率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增办了11种外语广播,增加了播出时间和发射功率。在国际短波广播每周播送时间方面,1970年我国为1267小时,占当时世界第三位。由于节目中充满了政治说教,大话、假话、空话不断,引起国外听众的不满。“文革”十年中,国外听众来信平均每年约5万封,最少的一年只有2万多封。

h、如何提高传播“软实力”

人员素质;外宣人员跨文化交流的素质;跨文化素质与教育密切相关,要研究教育与跨文化传播的基础理论

“你们的出版物目前的文风和表达方式是很缺乏感染力的,据我猜想(仅仅是猜想而已),收到这些出版物的人中,有80%至多是瞧一眼目录,也许拣出一篇他们可能感兴趣的文章,看看画报中的图片――其余的就丢掉一边去了。”“从事对外宣传的每一个记者、翻译和编辑,都应该在他的写字台上放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外国人不是中国人。” ——1977年,英中了解协会主席费里克斯·格林在与新华社驻英记者的谈话

毛泽东说:“作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

我们对于自己外宣的主要对象,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多数处于没有做调查、研究、分析的状况(至少体现在公开出版的文献上)。没有坚实理论研究的基础,我国的外宣水平要想上一个新台阶是很困难的。

(三)文化与传承

1、精英文化传承

2、民俗文化的传承

(1)何谓民俗文化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

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

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民间文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文化遗产日: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我国已有“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媒介文化

(一)媒介文化的形成

媒介文化(Media Culture)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

历史地看:

口传、印刷、电子、数字

从“内在理路”看:

信息选取-加工-传输

(二)制约媒介文化的力量

1、外部力量

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文化力量

2、内部力量

传播者;媒介本身;传播受众

(三)媒介文化的表现形态

1、塑造媒介形象

2、协调社会生活

3、形成舆论热点

4、快乐的使者

(四)媒介文化的特性

1.多元化

2.聚合性

3.扩展性

(五)中国媒介文化的发展趋势

1、市场化

2、通俗化

第三讲文化人类学的传播学视角文化传播论在人类学中也称之为“播化学派”,它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由德国、奥地利和英国学者创立。

他们与进化理论唱反调,反对进化论学派的理论,强调文化传播在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主张从空间上研究文化,认为人类文化的类似性可以用文化传播的概念来解释,每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在某个地点一次产生,一旦产生后,便开始向各个地方传播,各民族的文化并不都是自己发明的,而主要是从其他文化发明中心向外传播着的文化现象中借用来的,因此,可以根据若干共同的文化特质或因素来划分文化圈。人类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作为文化历史基本内容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圈。又被称为文化圈学派或文化历史学派。

第一节传播论者的主要流派

传播论的先驱人物是德国地理学家拉策尔,他根据巴斯蒂安的地理环境概念,发展成地理环境学说,也称人类地理学派。他认为,自然对个人以及通过个人对整个民族特质和精神的影响是起决定作用的。文化要素是随民族迁徒而扩散的。文化要素的相似性证明文化间存在历史上的同根关系和某种联系。

一、德奥播化学派

1、德奥播学派的主要观点

德奥播化学派(文化圈学派)是传播学派的正宗。它继承了德国唯心论哲学和人文地理学传统,注重通过物质文化形态的比较来构拟区域文化的传播过程,从而总结其中反映础的民族精神。

它的工作范式是文化圈理论,即认为文化或文明具有区域性,每个区域自有文化的创造和变迁中心。中心文化向外传播扩散,犹同入水的石头激起的波纹。

文化圈理论有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空间角度注重文化特质的分布动态,一个文化圈内的文化特质有中心和边缘。由于中心区文化容易变迁创新,所以边缘区文化比较古老。如果文化特质在边缘发生中断和变化,就说明另一个文化区对它的影响。

时间角度则注重文化特质的叠压关系,即共处于一个文化中不同特质在时间上的顺序后

来居上,构成地层分布那样的文化层。文化传播的强度和信度取决于形和量这两个标准。

2、代表人物

1)弗罗贝纽斯,第一次提出文化圈概念,并考察各文化间相同元素的数量,即量的表均,以确定是否来自同源,认为人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体现者。第一次广泛而系统地提出了绘制文化地图的方法,著有《非洲文化的起源》。

2)格雷布纳尔。是德国著名人类学家,他一生都在博物馆的展品和书中度过,他是德国第一个真正的传播论者。认为文化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是毫无变化的,人类的发明创造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反对用进化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认为人类学研究的唯一主题就是文化现象的传播和借用,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的较优秀民族才能创造和发明文化,而其他民族都要从这些优秀民族中借用。无论是相邻还是遥远,只要有相同的文化特质,就证明互相之间存在传播关系。

3、施密特

奥地利天主教神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创导以文化史学方法,研究原始文化及其宗教。他按照文化圈顺序来划分人类发展阶段即原始的、初期的、二期的。他认为原始一神教广泛存在于原始民族中,人类的进步依靠对至上神的信仰。他的科学研究最终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论证一神教是最古老的宗教,从而维护对上帝的信仰。创办《国际人类学杂志》

二、英国播化学派

英国传播论者被称为泛埃及主义或埃及中心论。认为埃及是文化的起源,并向一切国家传播。英国传播论承袭进化论,把全球和全人类作为整体对象。

这个理论认为,人类文明和文化制度要素的起源地最终可追溯到古埃及,不含有埃及因素的文化是退化的文化,具有圣经神学的要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