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纪岛争中的中国海洋战略

世纪岛争中的中国海洋战略

世纪岛争中的中国海洋战略
世纪岛争中的中国海洋战略

世纪岛争中的中国海洋战略

罗援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课程前言

田桐:学术前沿,思想对话,欢迎收看《世纪大讲堂》。进入21世纪之后,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升温,各国围绕着海洋的角逐也不断激化。近年来中日钓鱼岛之争发酵,菲律宾、越南等国加剧南海紧张局势,中国的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正在不断地受到威胁。在此背景下,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中国正逐步加快进入“海洋时代”的步伐,那么中国的海洋战略是什么?中国的海洋战略有何目标和任务,如何部署中国的海洋战略的力量和组合,围绕海洋强国战略,中国海军又有什么战略举措,有关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荣幸请到的嘉宾是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援少将,他来为我们解读《世纪岛争中的中国海洋战略》。

解说:罗援,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解放军少将军衔,曾经在云南野战部队任基层指挥员、军作训处参谋,参加过抗美援老(挝)作战,并在总参测绘学院、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深造,曾任驻丹麦大使馆副武官、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基层的锻炼、理论的积累、海外的经历让罗将军对国际战略形势以及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都有了系统、深入、独到的研究。

田桐:罗将军,我们知道现在中国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岛屿之争,无论是日本、菲律宾、越南,那我们自己怎么样来处理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岛屿之争呢?

罗援:在这么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我们要保持一个战略定力。我觉得现在整个的海洋问题,我们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宏观的海洋战略,特别是怎么来整合我们的海洋力量和战略资源,这非常重要。所以我建议应该由国家安全委员会来领导,尽快制订一个海洋战略,来规划、统筹我们的海洋全局,特别是海洋安全方面的一些重大事宜。

田桐:那么您认为我们现在要发展海洋的大战略,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罗援:这应该是双管齐下,现在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安全观,新型的安全观就是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还有可持续安全。所以现在我们提出的海洋战略是应该和

我们的新安全观是相匹配的,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的安全是一种综合安全,不仅有国防安全,军事安全,还应该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涵盖方方面面。如果要从军事角度来看,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海洋战略应该是“近海防御,远海维权”。就是近海要维护我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包括我们一些岛屿的安全。那么远海呢,要保证我们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还有我们国家的一些海外利益,现在我们的海外利益也在不断向外拓展,所以,我们的海洋战略目标应该是叫“近海防御,远海维权”。

如何实现“近海防御,远海维权”呢?我觉得应该是“冲出第一岛链,警戒第二岛链”。你要建设一个海洋强国,就不能蜗居在近海,我们必须冲出第一岛链,第一岛链是哪儿?日本列岛、琉球列岛、台湾、菲律宾,这一线叫第一岛链,我们必须要冲出去;与此同时,我们在第二岛链要实行警戒,就是现在我们的安全疆界和我们的自然疆界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重合在一块儿了,我们现在的安全疆界要前推,因为现在整个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包括一些武器装备也出现了新特点,比如,美国现在的飞机已经小型化,隐形化,无人化,强调超视距、远距离精确打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把我们的安全疆界和我的自然疆界相重合,我们就没有预警时间了,没有一个安全地带了。

第三部分,我们如何冲出第一岛链?我觉得应该是“中央突破,两翼迂回”,就是冲出第一岛链的关键核心问题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我们整个大棋局中的一个战略枢纽,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一些西方国家把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不沉的航空母舰,但如果台湾问题解决了,那么台湾就是我们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不沉的航空母舰,也就是我们的一个战略前沿出发阵地,这就是中间突破。当然,这种“突破”,最好是以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的统一,构建一个统一的国防体系。现在应该说,台湾形势比较平稳,就是现在两岸关系正在和平发展,我们要保证这么一个战略机遇期的延续,巩固和发展这个局面,防止不测因素的干扰。

但是现在我们的两翼出现了问题,一个是东海,一个是南海,所以我认为在中部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两翼迂回。而在两翼要采取不同的“突破”策略,在东海我们要待机,在南海我们要寻机。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东海我们还是要坚持“不打第一枪”的原则,如果你要敢打第一枪,我绝对不给你打第二枪的机会,而且要让挑衅者知道,它打第一枪所付出的代价,要远远大于它的所得。这样它才不敢贸然打第一枪。但南海,我们要寻机。因为现在在南海我们完全处于一种有利的态势,就是在仁爱礁问题上,菲律宾在1999年将他的一艘破旧的坦克登陆舰搁浅在我们的仁爱礁上,说是漏水了,需要抢修,一赖就赖了15年。不管在道义上,还是在法理上,在各方面它都是失理的,我们现在应该择机勒令菲律宾将这艘破

船撤离,否则,我们就将它拖走或者炸沉。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也就是毛泽东讲的我们可以做到收放有度,这是我觉得最占理的。美国也没有理由介入。

那么,如果一旦出手,我们还是要坚持“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要打,就首战必胜,现在我们所有一切就要为这个来做好准备。我们也可以现在就明确警告菲律宾,我们在等着你犯错误,如果你犯错误,我们肯定抓住机会,果断出手。当然,这种“出手”,并不等于是单纯的军事手段,它还将包括“非战争”军事手段和其他一切必要可行手段。总之,我们要把备战、慎战和胜战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我们要备战,我们一向主张用和平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你如果愿意跟我谈判,我们乐意跟你双边谈判。但如果你一定要挑衅,我也要做好事态失控、事态扩大的准备,这就是要备战。第二要慎战,就是真要出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不打无把握之仗,打则必胜。最后的目的是要胜战,要想尽办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觉得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这才是硬道理。

田桐:在现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海域之争过程当中,我们不乏看到美国的身影,那美国怎么样来看待中国发展海洋战略?它在当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罗援:美国现在提出介入南海问题的理由,说是要维护它在南海地区的海上航行权。那么我们就要问了,美国在南海的海上航行什么时候受过阻拦?他受阻拦是有过的,因为你侵犯了别国的专属经济区。美国前一段时间为什么跟我们发生了海上摩擦?就是因为美国的“无瑕号”军用侦察船到了我们的专属经济区,在那儿进行抵近侦察,你说这不是完全违反了国际海洋法公约吗?但是美国蛮不讲理,它就是采取一种霸权心态,它说我根本就没有签署这个1982年《国际海洋法公约》。你看,这完全暴露了美国的霸权心态,就是凡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它就要签署,而且强迫别人也必须来签署,如果不符合美国利益的规则,它就不遵守。在对待国际规则方面,美国完全是双重标准。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说,“南海有美国的国家利益”。那么,我们追问一句,南海有哪一个岛礁是属于你美国的?有哪一片水域是属于你美国的?你航行权什么时候受到了阻挠?现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要继续领导世界100年。我说,你如果真想领导世界100年,起码你得有国际公信力,起码得遵守公认的国际规则,你连国际规则都不遵守,反而采取双重标准,你就失去了这个资格。所以说亚太地区、南海地区,东海地区不是你美国的亚太,不是你美国的南海、东海,世界也不是你美国的世界,21世纪更不是你美国的21世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美国不要总想当世界警察。

田桐:更多的内容请您给我们带来研究,罗将军带来的演讲题目是《世纪岛争中的中国海洋战略》,有请。

解说:中国要建设海洋强国,为什么说海洋实际上事关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海

上形势是怎样的?实施海洋战略应如何整合海上资源和力量?怎么看待中国海上执法力量?《世纪大讲堂》《世纪岛争中的中国海洋战略》正在播出。

一、尽快制订海洋战略的必要性

罗援:各位朋友大家好,大家知道在“十八大”报告中,中央提出了我们要建设一个海洋强国的目标,这就吹响了我们向远海进军的进军号。现在我们提的中国梦是和我们的强国梦,强军梦,海洋梦和太空梦形成一体的。我们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曾经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洋,危险也来自于海洋。

纵观世界历史,凡是海兴则国强,海衰则国弱,你从15世纪到20世纪来看,将近500年的时间,几乎西方所有强国的崛起都跟海洋有关,15、16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17世纪的荷兰,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到一战之前的英国,还有一战以后的美国,它们的崛起都跟海洋相关。所以海洋实际上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而中国,由于长期作为一个农耕国家,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缺乏一种海洋意识。比如,我们在上中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是根据1982年新的海洋法公约,这个概念已经不准确了。我们现在除了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我们现在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占我们整个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前我们画中国地图,大家都说像是一个大公鸡,但现在这个概念也不准确了。我们最近刚公布了我们的一个完整版的地图,大家可以看看,现在我们的地图已经不像是一个大公鸡了,而是一把火炬,而这个火炬的火把就是我们的海洋管辖区。所以现在中国实际上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我们除了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因此,我觉得在我们全民当中应该加强一次海洋国土意识教育,也应该修改我们的教科书。应该让国民知道,我们现在的陆地边界是2.2万公里,海疆的边界1.8万公里,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五千多个。而且根据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一个能源开发组织的初步调查,发现在南海地区有油气资源储量达到700多亿吨,每年的渔获量在650到700万吨,而南海还有更稀有的资源叫做可燃冰,就是在南海深处经过上亿年的沉积形成了一种可燃冰,拿火柴一点,它就会燃烧,这将是石油天然气的最佳替代能源,在南海将近有644到722亿油气当量的可燃冰。所以说海洋对我们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来讲,至关重要,海洋是我们的资源宝库和安全门户。

但是,我们长期以来由于存在一种重陆轻海的思想,所以我们主要的防御方向还是向北,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长城。长城主要是要抵御北部游牧民族对我们的入侵,直到西方国家用坚

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这时候我们才知道海洋的重要性。从1840年到1940年,这100年间,西方国家从海上入侵我们国土达到470余次,所以说海上对我们的安危是非常重要的。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我国海上形势并不容乐观,这是由方方面面原因造成的,有我们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有我们历史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就是我们对海洋的管控能力有限、手段有限,这样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我给它概括为,岛礁被蚕食,资源被掠夺,海域被瓜分,主权受到侵害。因此,我觉得现在我们必须要尽快制订一个海洋战略,就是和中央提出的要建设一个海洋强国相匹配。

解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历史上所有强国崛起都与海洋有关,因此海洋事关国家的兴衰存亡,而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国家,缺乏海洋意识,在岛礁被蚕食,资源被掠夺,海域被瓜分,主权受到侵害的形势下,需要尽快制订海洋战略。二、整合海上资源和力量

罗援:关于海洋战略,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整合我们的海上资源,海上力量,我提出要“经略海洋”。所谓“经略海洋”就是要对海洋问题文武兼备,文韬武略,要多管齐发,综合治理。它不完全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国防问题,它还包括经济的问题,包括政治的问题,包括外交的问题,所以应该综合治理。那么在这些方面,我们首先要整合我们的战略资源。以前我们海上执法力量过于分散,过于单薄,我们叫它“九龙治海”,哪九条“龙”,海事、海警、海监、渔政、海上搜救、海上打捞、海上缉私、海岸边防、海上搜救中心,九个单位分属六大部门,资源过于分散,只能重复采购,低层次循环,买的船都差不多,但谁也买不了大船。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在这次国家大部制改革中,已经提出了要重组国家海洋局,对外称海警局,这就把“九龙治海”变为“九九归一”,形成了一个战略拳头。

对于我们的海上战略力量也要有所分工,就是要形成互为支撑、互为犄角的三条线。第一条线应该是我们的渔民,你要凸现“主权归我”,首先要有人气,除了有军队的存在,还要有老百姓的存在,所以我觉得第一线应该是我们的渔民,渔民要在那儿进行正常的和平渔业作业。我建议,我们应该尽快恢复渔业合作社,或者成立渔业集团,不能叫我们的渔民单船、单舰去单打独斗。第二线应该是我们的执法力量,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海警力量。如果我们现在的渔民可以进行集团作业,我们的海警就可以对他们进行护渔护航,进行有效的防卫。第三线就是我们的海军,可以为我们的渔民,为我们的海警力量提供坚强的后盾。这就是说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解说:中国海上形势不容乐观,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东海、南海的“主权归我”如何落

实到行动上?体现行政存在有哪些作为?随着中国海洋问题的复杂化,中国的海洋战略又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世纪大讲堂》《世纪岛争中的中国海洋战略》正在播出。

三、把“主权归我”落实到行动上

罗援:那么怎么来体现东海、南海问题的“主权归我”?“主权归我”,你不能把它变成一句空泛的口号,变成外交辞令。你跟人说多少次“主权归我”,没用!关键是要拿出行动来,我们必须要把“主权归我”落实到行动上。怎么落实到行动上?我提出了“六个存在”,第一个是行政存在,第二是法律存在,第三是国防存在,第四是执法存在,第五是经济存在,第六是舆论存在。

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的有为空间,并不是说一提海洋问题,我们就一定要打一仗。按《孙子兵法》讲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就是在海洋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运用我们中华民族的谋略和智慧来体现“主权归我”。

首先谈谈“行政存在”。你说南沙和钓鱼岛是属于我们的,那你就必须要把它们纳入我们的行政区划,像设立三沙市一样,我建议要在东海设立中国台湾宜兰县钓鱼岛镇,应该把钓鱼岛纳入我们的行政区划。因为我们在1562年已经把钓鱼岛纳入福建管辖范围之内,而日本当时也有官方文件,说钓鱼岛属于台湾的宜兰县。二战结束以后,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台湾都要回归中国,台湾的宜兰县钓鱼岛自然要回归中国,所以我觉得应以钓鱼岛为枢纽,连结海峡两岸,形成一个大陆、台湾、钓鱼岛三位一体的行政共同体,主权共同体,这就体现了我们的行政存在。另外,我觉得应该在两岸相关的县市设立钓鱼岛事务办公室,来处理钓鱼岛附近的一些渔业管理,甚至海难事故。

在钓鱼岛问题上凸显我们的主权,还可以采取一些主动的姿态,因为日本已经在岛上设立了神庙,设立了灯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凸现我们的主权存在,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体现主权呢?我建议可以用空投,海漂的方式,在岛上设置一些主权标志。前一段时间我曾经提出过,在钓鱼岛的海底也要凸现我们的主权存在,很多网友不太理解,实际上这是符合国际法的,是有先例的。当年俄罗斯和挪威关于北极的归属问题有争议,俄罗斯的杜马副主席就亲自坐潜水艇把用钛合金做的俄罗斯国旗插到了北极的海底,这就是抢占先机,国际法也认同这种“先占原则”。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说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现在有“蛟龙号”深水探测器,可以下潜几千公尺,我们为什么不去抢占这个先机呢?所以在钓鱼岛我们要立体凸现我们的主权。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存在,就是行政存在。

第二存在就是“法律存在”。南沙、钓鱼岛到底属不属于你?关键还是一个法律的体现问

题。现在我们已经公布了钓鱼岛的领海基线,但是南沙领海基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布,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尽快公布南沙领海基线,起码要到南沙进行测量,进行科学考察。法律上还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尽快确定九段线的法律地位,而且要在全民中进行教育。22:20 更重要的是要凸显“国防存在”。海洋上的问题关键还是靠实力,周恩来总理有一句名言,就是我们不搞实力主义,但是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实力。在海洋问题上关键还是要体现我们的国防存在,也就是能驻军的地方一定要驻军、上人,不能驻军的地方要设立我们的一些主权标志、上物,要设立一些军事设施,如果上人、上物暂时都做不到,我们就要逐渐创造条件,把一些礁石变成小岛,把小岛变成中岛,在中岛上建立我们的前沿哨所,这样就是由点到线,由线再连成片,有了立足点就有了战略支撑点,把这些战略支撑点连起来,就可以连成一大片,最后就能逐渐掌握海洋斗争的主动权。

另外,我觉得在南海、东海应该设立三个空域和三个海域,三个空域是什么呢?一个就是防空识别区,第二个就是警告区,第三个就是自卫区。首先我对你进行空中识别,如果你再要靠近我的领空、领海、领土我就要对你提出警告,最后就是我的自卫区,勿谓言之不预,你既然不听警告,又到了我的自卫区,那么我们肯定要采取自卫手段,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这就是空中要设立的三个空域。

海上要设立三个海域,一个海域就是国际自由通行区,在这个区域,别的国家的任何船只都可以通过。第二个区域就是无害通过区,也就是在专属经济区内,别的的国家船只可以无害通过,但你必须要向我通告,你必须要遵守相关的国际规则。第三部分就是我们的领海了,对于别的国家船只来说,这里就是禁航区,你到这儿,不经过我通过,我绝对要进行自卫,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觉得在这方面必须要设三个空域,三个海域。

另外,既然我们说钓鱼岛和南沙、西沙及其附近海域是属于中国的,那我们就要凸现我们的行政管辖权,要凸现我们的使用权。为此,我还是建议我们可以在南海、东海设立军事演习区、导弹试射区,必要的时候应按照国际惯例,将一些岛礁作为我们航空兵的靶场。因为钓鱼岛以前就是美军航空兵的靶场,现在既然是我们领土的一部分,我们对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对南海的一些岛礁我们就应该有实际管辖权和使用权,在我们保持极大克制忍耐,尽量避免因为登岛而造成肢体冲撞和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火力宣示主权,凸显我们国防能力对钓鱼岛,以及南海岛礁的控制权。

解说:在体现东海、南海问题的“主权归我”上,中国有很多有为空间,落实到行动上有“六个存在”,在行政存在方面可以将钓鱼岛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划,在法律存在方面,需要尽快公布南沙领海基线,在国防存在方面,可以设法建立前沿哨所,并设立三个空域和三

个海域。

罗援:那么第四个存在是“执法存在”。现在我们已经整合了我们的海上执法力量,将我们的渔政、海监力量都组合到海警力量中去。我觉得以后我们的海警船再出去就要挂上海警的符号,而且按照海警的规定,船上可以配备一些自卫性的武器和一些非致命性的武器,另外,要加大我们海警船的吨位,要有冲撞能力,要有缉拿能力,要有登临能力,要有驱赶能力。你必须有这些能力,你才能有效地进行执法,这是我讲的“执法存在”。26:40 第五个存在是“经济存在”。现在中央已经提出,我们要搞“一路一带”,也就是要搞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我觉得这也是建设和平之海、合作之海的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另外,我们在经济上还有许多需要做的事情,比如现在提出了要拉动国内经济内需,我觉得将这笔4万亿元人民币全部投向内陆,可能是值得商榷的,是不是可以往海上适当倾斜一些?投一部分资金到海上,既可以宣示我们的主权,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如果在东海、南海你放眼看去,到处都是挂着中国五星红旗的作业平台,那时候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主权归我”。

另外,我们应该鼓励居民、渔民搬迁到岛上去,要鼓励他们到那里去生产生活,甚至我们可以把一些水泥船开到岛上去,因为水泥船的成本非常低,以前大家都知道,我们在木材、钢材紧张的情况下,也造过水泥船,你把水泥船就给放到那些无人岛上去,在那儿开展网箱作业,既有经济效益,也凸显了我们的主权。我们还可以在一些岛礁上建高脚屋,就像马尔代夫一样,它搞了一个国际旅游点,就是在岛礁上用高脚屋连成一片,你可以从玻璃房地板下观赏下面的珊瑚、热带鱼,景观非常好。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高脚屋连成一片,变成我们的国际旅游点。主权归我,资源有偿共享。另外,我还建议将我们即将报废的大邮轮停泊到南沙一些适用岛礁,变成浮动的海上宾馆,这样我们就可以吸引一些游客过来,而且也解决了淡水问题,解决了补给问题。所以我觉得,在“经济存在”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智慧可利用。

另外,我还建议我们应该发行钓鱼岛和南沙的主权基金或债券。为什么呢?就是日本的石原慎太郎他提出要购买钓鱼岛,实际上是给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并为了刺激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但就在几个月之内,他一个人就募集了十几亿日元的资金。我们为什么不能发行钓鱼岛和南海主权基金?唤起全国人民对钓鱼岛,对海洋问题的关注,激发全国人民的国防意识、忧患意识,我们周边并不是太平无事,我们不要被“和风吹得游人醉”,更不能采取“鸵鸟政策”,对我们周边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我们要通过发行钓鱼岛和南沙主权基金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并为最终解决海洋问题提供一些资金的支援。

最后一个存在就是要“舆论存在”。现在东海、南海问题上,我们是最大的受害国。但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反而变成了众矢之的。我们为什么不尽快发表我们的相关的白皮书?当然,现在钓鱼岛白皮书已经发布了,但是南海白皮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布。我们有充足的历史法律依据,证明我们对钓鱼岛、西沙、南沙群岛拥有无可置疑的主权。我们为什么不抢占这个法律制高点。

另外我觉得我们也要利用联合国这个舞台,联合国成立的宗旨之一就是要防止战争策源地死灰复燃。现在日本正在频频地摆脱二战对它的束缚,它以钓鱼岛问题为借口,在摆脱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最近又给集体自卫权松绑,其实质是,日本作为一个曾经的战争策源地,现在已经堂而皇之地拥有了国家交战权。我们为什么不到联合国去揭露、控告日本。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日本政要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其实质是不满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

我觉得像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去抢占话语权,去揭露日本。最近,我觉得我们的外交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叫做文攻武备。前一段时间,我们把日本战犯当年的审判口供全部公布出来,把日本一些作案的现场公布出来,这就是抢占话语权。

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综合施压,也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综合施压,最后才能有效地维护我们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四、结语

所以我觉得在整个海洋战略的设计上,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原则,“攻城”、“伐兵”是我们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但也是我们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手段。在这之前,我们应该用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用我们的谋略来解决复杂的海洋热点问题。

所以我非常赞同中央现在提出的,我们还是要争取通过和平手段,通过外交谈判来解决这些周边的热点问题,哪怕还有一线和平的可能,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要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战略效益。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些海上热点问题的解决,怎么解决?是用和平手段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手段来解决?这不是我们中国一家说了算,现在日本、菲律宾、越南在频频地挑衅,所以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要做好事态失控、事态扩大的准备。只有有备才能无患,只有敢战方能言和。这就是和平与战争问题的辩证法。我们现在的整个国家海洋战略就应该建在这个基点上,要有一种忧患意识,从最坏处着眼,争取最好的结果。

在结束我今天的演讲之前,将我以前填的一首词献给大家,作为我今天汇报的结束语。

“怒火冲天,凭栏眺,惊涛飞泄。舒望眼,倚天拔剑,宇崩石裂。万里海疆孤岛咽,铜墙铁壁谁能越。待号令,收复旧河山,奏军乐。甲午耻,终将雪;失土恨,今朝灭。驾长风横扫,帝国残月,壮士岂容完璧碎,男儿拼洒一腔血。剑指向,虎啸大风扬,旌旗猎”。

解说:中国南海局势紧张,背后不乏美国的影响,而美国今年第一次邀请中国参加“环太平洋—2014”军演,怎么看待美国在亚太地区扮演的角色,如何看待中国海军的军事实力,对于占领中国岛礁的非法建筑,中国是否可以制定国内法拆除,《世纪大讲堂》,《世纪岛争中的中国海洋战略》正在播出。

五、现场提问

田桐:非常感谢罗将军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而又激昂的这个演讲,相信现在的岛屿之争包括中国的海洋问题也是很多中国人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也有一些问题想和您进行交流,好吗?

观众:罗叔叔你好,美国第一次邀请中国参加“环太平洋—2014“联合军演,而美国参议院近日又要求中国说,你要在南海的那些海上的那些作业都要撤走,所以我想问的问题是美国在与中国这种远海的战略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一个负面的作用?

罗援:就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它扮演了什么角色?它既要求我们参加它的环太平洋军演,但是呢,又对我们在南海的一些行为对我们说三道四,我觉得这正好体现了美国的一个两面政策,就是接触加遏制,就是它既要和我合作,因为现在在现代的这个全球化的情况下,你不跟中国合作(不行),世界离不开中国,所以它要跟中国合作,但对中国同时在进行遏制。就对你美国的对华政策,我觉得我们不要抱有太多的幻想,你可以追溯到美国它提出对华政策。

我们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当时它提出的对华政策就是在冷战时期,它的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有两大要点,第一个就是美国要当自由世界的领袖,就是它要当老大,所以奥巴马他一上台就说美国只当老大不当老二,最近奥巴马又提出美国要领导世界100年。第二点就是要防止共产主义的蔓延,这就意识形态了,他认为只要你中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它肯定要对你进行遏制,它把共产党它认为是异端邪教。所以说美国对华政策呢,我们要看出他的一个这是叫结构性的矛盾,这是很难调和的,那么除了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之外呢,我们跟它也还可以搞一些合作。

所以我们现在提出了叫做“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一个重要的要点就是不对抗、不冲突。那现在美国呢,它觉得它完全以它的实力跟中国对抗,它觉得它能力不足,为

什么呢?它现在开始拉日本、拉菲律宾,拉一些其他国家,跟中国一块来打群架,它就把这个不对抗呢,它不搞你直接对抗,它搞什么?间接对抗,代理人对抗,隐形对抗。这是我们现在要关注的一点,这就是说现在中美关系,它在亚太地区,它就在扮这么个角色,我并不是说美国它现在它就还可以保持那种全球霸权,它现在能力已经不足了,它是在以攻为守,要进行战略收缩,它所谓的战略调整、战略再平衡就是因为它已经出现了不平衡。

观众:中国海军在今年上半年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而且还参加了第一参加了“环太平洋—2014”联合军事演习,请问你怎么看中国海军的军事实力?

罗援:可能我们在做的这些朋友,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海军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走了这么一条道路,那么应该说我们现在海军可以说从整体实力上已经跻身于世界海军强国之列,就是所有现代化要素全都齐备,一些五大兵种都齐全了,这样的海军在世界上并不多,特别是有航空母舰,有核潜艇的国家也并不多,而一个更重要的呢,就是我们这些海军建设呢,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自主研发能力,由自主创新能力,那么除了一些个别的一些项目之外,但总体我们现在可以自己研发,自己生产。但是呢,我们是有短板的,就是说我们现在和世界上海军强国之列里的最强的这些国家,我们是有区别,有差距,相当于10年到20年的时间。

观众:我觉得我们国家对海洋战略研究就投入得很不够,咱们国家海洋战略的发展的研究以及包括海军军事力量后期的发展,就是总是被我国社会发展推着走,而前瞻性研究非常少,罗将军你怎么看?

罗援:我也有同样的看法,就是我们的军事理论研究还是稍微滞后,为什么我提出来我们要像当年老一代革命家抓“两弹一星”,要以那种魄力来抓海洋的问题,就当时你看“两弹一星”的时候,陈老总说了我宁肯当了裤子,我也要来发展原子弹。那么当时呢,中央成立了一个专委会,专委会的主要负责人是周恩来,然后我们解放军一些高级将领,聂荣臻、张爱萍、罗瑞卿,这都是专委会的成员,还有我们的一些科技人员,钱学森,这都是专委会的。所以在那以后,中央这样就可以协调全国的力量来抓“两弹一星”。那么现在我们中华民族最后发展的路径,我觉得也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太空,一个是大洋,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像抓太空一样来抓大洋?现在太空我们并不落后,但是现在大洋我们落后了,这落后首先是我觉得是观念落后,理论落后,所以我现在觉得我们现在要尽快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那样来抓海洋。这个要尽快制定海洋战略,整合海洋资源,我觉得你提这个提法是非常重要的。

观众:罗将军你好,美国军舰搁浅在菲律宾海域的珊瑚礁,被迫根据菲律宾的法律拆掉、

拉走了,并且赔偿了菲律宾的一些损失,那么就是说它是根据菲律宾的国内法来实施的,那么为什么中国不可以在南海或者说中国的其他的海域也制定相应的国内法,相应地要求菲律宾的军舰赔偿相应的损失,和拖走菲律宾的军舰?同样来说呢,占领中国南海某些岛礁的一些非法建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制定国内法拆除呢?

罗援:你前头提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还是要立法,很多问题就要依法来行事。就是我觉得现在刚才我在提到我们的法律存在的时候,我还忘了一点,就是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海洋基本法,就是我们现在缺乏一个海洋的基本法,就是海上这些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处理,你我必须有一个管总的这一个大纲,来统管这些问题,使我们有法可依。所以你刚才提到了美国它的这件事我不太清楚,但是你既然用这个事来旁引到就是说在仁爱礁上,我们也可以照此办理。那么我们要搞一个相关的海洋基本法,我觉得这是有必要的。

田桐: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的这句话对21世纪的中国尤其意义重大,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不可避免地卷入到一场波及亚太大小诸国的世纪岛争之中,海洋成为全球化时代中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利益。重新找回失落的海洋文明,实施有效的国家海洋战略,迎接“海洋时代”,解决东海、南海问题,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终实现百年梦想的重要课题,感谢您收看这期的《世纪大讲堂》,也希望您下一周继续收看我们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系列节目,下周再见!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与海洋安全战略讲课教案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与海洋安全战略

中国海洋安全形势与海洋安全战略 燕山国贸1102 学号 201117100075 姓名徐斐然 中国领土争端问题是外交方面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陆地和海洋大国,周边环境复杂,中国与邻国的陆地和海上领土争端,大多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已经解决,有的仍悬而未决。但中国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友好谈判,和平解决同中国的领土、领海和海洋权益争端,积极参与各种形势的地区安全对话和合作,努力维护有利于亚洲和平与发展的地区环境,中国,还有如何解决岛屿主权归属争端和海洋划界问题,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完整和海洋权益,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今年以来,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复杂多变的局面,特别是海洋安全形势更是扑朔迷离,以美国为首的各种军事演习在我国周边海域呈现出“扎堆”现象,使我国周边海域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在东海,归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有56万平方公里,日本与我重叠的海域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钓鱼岛之争对于中日海域的划界关系重大。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渔民被扣留,中国版图上划得海上传统疆界“九段线”早已名存实亡。几乎全部海洋邻国均不同程度地对我国海洋国土和权益提出无理要求,涉及1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尤其在2009年的一开始,我国周边形势似乎进入一个“多事之春”,中国领海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在那些不存在争议的海洋收益中,如何保证安全甚至主权完整始终是中国挥之不去的难题 中日关系逐年好转,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又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并与日方达成“战略互惠”关系是中日关系的战略选择和共同努力方向的共识。中日东海争端却未因两国关系的改善而有丝毫缓解。近年来,中日两国在东海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如此广阔的“蓝色国土”,其中蕴藏的丰富海洋资源,以及在运输上、国防上可能给中国带来的便利,显然都是中国海权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正开始建设自己的海洋文明,在朝着海洋强国的目标努力。在建设现代海洋文明的长征路上,由于我们还只是刚刚迈出第一步,还有相当多的问题在等待着我们去解决,这些现实中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前,世界各海洋国家越来越重视向海洋进军,其中不按国际法规矩操作的为多,这势必使原本就处于无序竞争的海洋情况更加复杂。中国必须尽快地分析面对的复杂形势,确定自己的定位,拿出有效的战略举措,改变目前在海洋文明和海洋国土问题上的被动局面。 一、“海洋中国”面临的问题 1海洋意识淡薄 我国是一个国民海洋观念十分淡薄的海洋国家。在我们的历史上,我们总认为自己只是陆地国家,海洋和海洋国家的观念十分淡薄,曾经有过因为忽略蓝色国土而遭受耻辱、蒙受侵略的时期。这种历史的悲剧不能再在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身上上演。但是,至今,我们的海洋意识仍然薄弱,经不住海洋竞争的恶风险浪;我们利用海洋发展自己的理念仍然浮浅,难以积蓄更为强劲的后力。 自古以来,我国沿海人民和地方社会走向海洋的活动持续不断,即使有政府的禁令,民间活动依然进行。“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海洋的发展停留在地方、民间的层次,而不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指向。”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总体上讲,国家层面开始重视海洋主要还是停留在政策文件层面,民间层面则依然是沿海民众行为,缺乏一种必须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 进入21世纪,我国的主权利益、安全利益、发展利益在海洋方向上日趋重合,但是重陆轻海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国家,又是一个海洋国家的观念还没有深植人心,社会上对海洋国力建设的关注还不够高,甚至还会有人对“海洋国家”的发展定位提出质疑。 2、海权措施不力 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海权”概念是美国著名的海军战略家马汉创立的,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在马汉眼中,“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说白了,海权,不仅是拥有海洋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拥有、利用自己的海洋权力来显示出国家的海洋势力范围和海洋力量。有了海权,才有可能真正控制海洋、利用海洋。我们用这个标准来看看我们在拥有、利用海洋上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从最近十几年的情况看,沿海一些地区迈出了建设海洋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步伐,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并产生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但,一是仍然局限在经济范畴,而非全面性、综合性发展要求的推进;二是仍然局限于若干省份各自的区域性行动,而非全局性、统一性国力的整体推进。这种做法,只能对一段时期、某一区域产生经济效益,而不能突出地体现国家主权的尊严,更不能体现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过程中应有的力量。与陆地经济发展不同,海洋的经济活动每一步都与国家主权直接关联,与海权直接关联。海权是否确立,相应的措施特别是作为海权体现的海洋军事力量是否得力,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国家对事关本国的国际海洋争端处理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讲,海洋经济活动是否可行,海洋争端能否解决,关键看海权力量大小与实施是否得力。 3、海域争端激烈 我国面临着激烈的海域划界争端,这个争端直接关涉海洋资源归属。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但实际上,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这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中,一半存在争议。目前,我国面临的海权问题可分为东海问题和南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湖南农业科学2009,(8):154~157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储永萍,蒙少东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借鉴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全球海洋经济开发的总体趋势出发,分析了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6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总结了6国海洋经济发展对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启示。 关键字: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09)08-0154-04 Inspiration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HU Yong-ping,MENG Shao-dong (College of Economics&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201306,PRC)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ld’s Marine economy being taken a great deal attention,it is significant to lear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are in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First of all,the general trend of global marine economy development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n,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marine economy in six developed countries(Japan, Norway,England,Australia,America and Canada)were analyzed.In the end,the inspirations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six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marine economy;development strategy;inspiration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海洋经济的开发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全球海洋经济产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了2005年1.7万亿美元,海洋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到了4%。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日本海洋经济已占该国GDP 的14%。笔者对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了这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全球海洋经济开发总体趋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使世界各国的国际海洋意识普遍增强,各国都在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海洋管理制度。21世纪海洋管理的范围由近海扩展到大洋,由一国管理扩展到全球合作;管理内容由各种开发利用活动扩展到自然生态系统;管理方式在强调利用法律手段的同时,更多地使用培训和宣传教育手段。同时海洋管理科学和技术也逐渐成熟。发达国家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形成了许多新的海洋观,如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海洋科技观等。开发方式正由传统的单项开发向现代的综合开发转变;开发海域从领海、毗邻区向专属经济区、公海推进;开发内容由资源的低层次利用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人类对海洋的观念从过去的一味索取转变为为生存和发展而协调行动,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认识到应把海洋作为生命保障系统加以保护。 在海洋产业的发展动态方面,传统的海洋渔业和海盐业保存稳定增长,海洋的多样性开采方兴未艾,其中海洋运输业、海洋油气等矿产资源的开发、滨海旅游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制药的开发研究等占据了主导地位[1]。 2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2.1日本 日本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海洋科技开发,加大海洋科技经费投入,同时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开展发展海洋经济的国际 收稿日期:2009-06-02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8BJB002);上海市教委食品经济重点学科开放基金项目(B-8207-07-0005-6);上海市教委食品经济管理重点学科基金项目(J50703) 作者简介:储永萍(1986-),女,湖南常德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产业集群。 通讯作者:蒙少东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 导读: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早在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提出“向海洋进军”。1967年法国政府成立海洋部,统管全国的海洋事务。1980年代美国就预言:“ 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的世纪”。这个预言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尤其在人类社会面临地球表面“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和人口不断增加”三大威胁的今天,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物、化学、能源等各种自然资源,堪称是地球上一座巨大的“蓝色资源宝库”。据科学家估算,全球海洋中约拥有50万种动物,其中仅鱼类就有2万余种,生物资源总量达26万亿吨,海洋储存着相当陆地上全部农产品1000倍的食物。目前世界近海陆架区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5%;天然气地质储量4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1/3。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海洋油气勘探向深水(>300米)陆坡区推进,不断有新的大油气田发现。新旧世纪之交,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已从1998年的1万亿美元快速增加至2002年的1.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4%。 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随着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的发展,沿海各国开发利用海洋的规模日益扩大。美国海洋经济产值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仅约300亿美元,80年代投资了1000亿美元开发海洋经济,到90年代初海洋经济产值已达3500亿美元,占世界海洋经济产值近三分之一;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并成为沿海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这片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海岸带、滩涂面积两亿余亩,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13%,目前已开发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浅海养殖潜力巨大。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许多天然良港,宜于建设中等以上的泊位和港址有160多处。生物种类多,已记录的物种数达2万种,渔场面积281万平方公里。油气、矿床、再生能源、海上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 1、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及中国的发展水平 传统意义上的海洋资源包括“航行、捕鱼、制盐”,现在一般认为的海洋资源则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按照普遍的划分方式,海洋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捕捞和养殖);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工业、海盐业、滨海砂矿业;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娱乐业。从整个国际发展态势看,海洋经济在从传统的第一产业

浅论中国海洋战略

浅论中国海洋战略 摘要:海洋曾经是人类的禁区,如今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希望,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目标。当今世界强国无一例外都是海洋大国,海洋发展战略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面对海洋强则国家强的当今世界,中国的海上安全环境越来越能引起国人的注意和担心。 关键词:海洋安全海洋意识综合国力军事准备 前言 自从中国建国以来,美日,美韩,在我国东海举行了各种军演,这些形形色色的军演表面上是相互独立的,而实质上这些由美国主导的军演都是针对中国,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战略的产物。也必将进一步加剧中国三大海域的紧张局势。如钓鱼岛时间的不断升级。东海问题和钓鱼钓问题已成为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时刻考验中日领导人的智慧也在考验着中国人民的忍耐力。 相对于东海主要由中日两国的矛盾,南海问题牵涉到六国七方,更是是错综复杂。最近几年美国出于遏制中国战略的需要加快了重返东南亚的步伐,越来越积极的插手南海争端。而南海周边国家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中国有意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这些因素都使的南海问题变得日益复杂,也使得南海局势变得日趋紧张。 不管是美国航母进黄海,还是中日争端加剧,还是南海局势进一步恶化,都无一例外的影响了我国的海洋安全。也引起了中国人民对中国海洋安全的担心和思考。无论从国际法还是从历史方面看,钓鱼岛、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从东北亚的日韩到东南亚的菲律宾、越南等国为什么要冒着侵犯中国主权和中国对抗的风险去侵占那些主权本属于中国的小岛呢?以下我从我国的海洋意识、综合国力、外交政策和外国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薄弱的海洋意识 中国历来是路上大国,重大陆轻海洋是我国历朝历代的习惯,中华民族由于长期闭关自守,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看不到海洋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注意提高整个民族的海洋意识,使得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长期薄弱。而薄弱的海洋意识又导致我国长期轻视对海洋战略的研究,忽视海军的建设,使得国家的海防相当薄弱,海上力量投送能力也相当低。 二、综合国力不强 中国自古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历来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我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民族独立战争,几乎消耗了中华民族所有的财富。而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建设上的失误又是我国失去20年的发展机会。而同时期的欧亚各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时期。这就使得我国在与周边国家的国家实力对比中处于下风,而薄弱的国力又不能支持昂贵的海军建设,这就进一步降低我国威慑周边国家保护我国海域的能力。 三、外交政策不当 长期以来,中国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国家间的争端,面对海上的各种争端,我国提出“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这是一个非常有战略眼光的政策,特别是在我国国力较弱时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我们的政策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当南海各国无视中国利益,无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对南海油气资源做出实际开发,并有意使南海问题国际化的情况下,我国还坚持这样的方针只能使南海问题更复杂,也使得以后解决南海问题的成本更大。 四、外国因素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奉行遏制中国的政策,阻碍中国现代化建设,甚至西化、分化中国的目地。而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也有意引进西方国家的势力以抗衡中国。这就使得中国海上安全形势日益恶化。 而面对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和各种恶化我国海上安全环境的各种复杂因素,我认为我国应从长远的、全局的战略层面上提出系统的解决办法来突破我国面临的海上困境。 一.提高海洋意识,制定科学的海洋战略。 面对当前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无疑是当前最紧迫的工作。至于如何提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媒体全面关注和深入报道东海和南海争端,引导国人对我国海战略的思考,提高国人的海洋意识;二是利用学校等教育机构宣传和说明我国的外交政策,对于我国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详细介绍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历史和现状,加深学生对我国海洋安全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发展,提高学生们的海洋意识;三、国家应整合和加强我国海上执法力量,加强对有争议海域的维权执法力度,并加强立法和行政管理使我国在相关海域的执法有法可依;四是要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制定全面的海洋资源开发计划,大力支持和保护国内企业对我国东海、南海油气资源进行勘探开发保护我国渔民在相关海域的海洋产业。 二.全面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着力解决国内矛盾,全面提高综合国力 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向来都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条件。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一是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全面提高低收人者的收入水平,藏富于民,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缩小收入差距,缓解因分配不公引发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二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消费在拉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降低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三是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和政治改革,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四是要强力推进反腐败工作,加强反腐败立法,提高民族的向心力。 三.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面对我国周边国家不断侵犯我国主权,我国应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以武止战。一是要加强军事思想研究,探讨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战法,使我军形成完整的、先进的军事思想;二是加快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究开发,提高我军的信息化武器的装备水平。三是加强我军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军事训练,提高我军的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尤其要加强我军在新技术条件的远洋作战能力、远程机动能力和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 四.完善和调整外交政策,分而化之,各个击破 面对南海问题日益国际化的趋向,我国应制定系统的处理办法,以外交为前导,以军事为后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易到难不断化解周边国家在南海、东海问题上与中国的矛盾,各个击破。应避免周边各国形成同盟对抗中国,坚决反对美国等无关国家插手南海问题。

海洋经济战略

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批山东海洋经济战略开启来源:人民网??作者:徐锦庚马跃峰 人民网济南1月6日电(记者徐锦庚、马跃峰)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连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接长三角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六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该区域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教力量集中,海洋产业基础较好,开放条件优越。2009年,区内总人口3291.8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138元。

国务院批复指出,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对此,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宁吉喆

对中国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认识

对中国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认识 中共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海洋强国”的概念。我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是发展之要、民生之需,也是中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拓展的题中之意。 所谓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以“和平发展、和谐共赢、强而不霸”为指导,打破“国强必霸”模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形成以“海洋强国”为轴心,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海洋为轴的发展战略。 首先,认知海洋。 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运动规律,才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认识海洋,一是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如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加大对海洋及海洋经济研究的拨款,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领域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项课题小组,研究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发、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海洋产业节能减排、海洋环境保护等。二是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可以成立海洋特色学校,提高师资水平,加大财政补助,鼓励学生和引导学生学习。三是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拍摄与海洋有关的纪录片,普及海洋知识;举办海洋文化节,宣传海洋;继续举办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鼓励学生了解海洋。 另外还需要政策扶持,加强海洋经济宏观指导,主要包括强化海洋经济规划指导,加强海洋经济监测评估,健全海洋经济统计制度,推进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海洋经济核算工作,完善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其次,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 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海洋,一是要强化规划和区划的引领作用,二是要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三是要提升海洋调查评价能力。 现如今我国共有三个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学。其中北部海洋经济圈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基础雄厚,海洋科研教育优势突出,是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 东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港口航运体系完善,海洋经济外向型程度高,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南部海洋经济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也是我国保护开发南海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基地。 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特色,坚持陆海统筹,以陆带海,以海带陆,海路相互促进,多层次多样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以首都圈为核心,以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两翼,提升和拓展环渤海经济圈;以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速形成东海经济圈;以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引擎,加速形成南海经济圈;同时大力发展三个内地极化核心经济带,即:以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地区、

关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论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开发规划纲要(1993-2010)》的 通知 1994-8-29 0:0 来源:法律教育网【大中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 文号:浙政[1994]12号 发布日期:1994-8-29 执行日期:1994-8-29 各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省计经委会同省科委、省水产局等有关单位编制的《浙江省海洋开发规划纲要(1993-2010)》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海洋资源丰富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加快海洋开发,是振兴浙江的一大战略,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各地政府特别是沿海地区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把开发海洋作为今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促使我省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规划纲要》制定的各项促进海洋开发的政策措施,省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落实。 浙江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浙江省海洋开发规划纲要(1993-2010)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指内海和领海面积)4.24万平方公里,若包括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则达26万余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线总长6500多公里,居全国第一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0.余个,占全国海岛总数的1/3强。全省11个市、地中有7个依接海洋,沿海县(市、区)有33个,其中海岛县(区)6个,占全国的半数。 浙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开发潜力最大的是“港、渔、景、油”四大资源。深水港口资源得天独厚,全省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有26处,累计166公里。宁波北仑—舟山海域不仅建港条件优越,而且区位优势明显,是国际深水枢纽港的理想港址。 开发海洋,浙江既有着良好的开发条件,又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机遇。当今世界为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所困扰,已有越来越多的沿海国家开始将战略目光投向占全球面积70%的海洋。据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将达到300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5%提高到16%左右。二十一世纪将是“海洋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开发事业也有了迅速发展。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我省舟山时题词:“开发海洋,振兴舟山”。开发海洋是我省走向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实施“海洋开发战略”。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 摘要:研究探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对于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概念出发,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综合考虑产业发展潜力和海洋环境生态损害造成的损失,以较为合理的方法评估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潜力为199737.16亿~320335.57亿元,平均值为214150.1亿元。 关键词:经济潜力、经济价值、经济分析 一、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含义 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是指海洋资源用于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下,依据勘察的海洋资源及开发条件信息,对其未来海洋资源进行工业开发利用产生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具体在计算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应为海洋资源总价值扣除生态环境灾害造成损失后的价值,即: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海洋资源总价值(未来贴现价值)一海洋生态环境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海洋资源总价值分析 主要海洋资源包括:水产、港址、海洋石油、海盐、滨海景观、滩涂等,采用收益还原法对我国主要海洋资源的经济发展潜力进行评估。 (一)我国近海海洋资源经济价值 1.海洋渔业资源价值 海洋渔业资源价值评价可采用收益还原法。收益还原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P表示海洋渔业资源价值;A表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纯收益;R表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年总收入;c表示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年总成本;i 表示还原利率,理论上需根据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加海洋水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来确定还原利率。但实际计算时,海洋水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难以估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海洋渔业增加值增长率近似估算。2000—2008年我国海洋渔业增加值增长率范围在3.3%一20%之间,年均增长为9.8%(见表1)。取海洋水产资源开发的风险调整值为3.3%~20%之间,平均为9.8%。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2.25%,则可确定还原利率为5.55%-22.25%之间,平均为11.05%。

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

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1/3/21 何传添 得海权者兴,失海权者亡;得海洋者盛,失海洋者衰。这是历史揭示的一个鲜明的真理。1994年11 月16 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生效后,海洋自然再度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自1996 年7 月6 日正式加入《公约》,就有了国际法基础上拥有的300 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主权。然而,与中国海上相邻的8 个国家,由于历史遗留等问题,都与中国有海洋权益之纠纷,中国至今尚未与任何一个海上邻国达成海上划界协议。人类已进入21 世纪,中国既要保卫自己的海洋国土、捍卫自身的海洋权益,又要和周边国家一起把和平和稳定带入新的世纪。这是一个既崭新又敏感、既对现实又对未来有深刻影响的课题。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从1958 年起,联合国陆续召开了3 次国际海洋公约会议。1958 年2 月至4 月,第一次由联合国主持的海洋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会议就拟定海洋法草案进行了讨论,最后制定了四个公约。1960 年3月,第二次由联合国主持的海洋会议同样在日内瓦召开,专门讨论海洋宽度问题。今天的《公约》是历时9 年(1973 年12 月至1982 年12 月) 的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制定的。1982年12月,经过160 多个国家的协商、妥协和斗争,终于通过了一部国际立法史上最广泛、最全面的海洋法典,即《公约》,并决定建立"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1984年12 月,共有155个国家和4 个实体在《公约》上签了字。9 年后,即1993 年11 月16 日,《公约》得到了第60 个国家的批准,一年后,即1994 年11 月16 日,《公约》正式生效。 1、《公约》规定:《公约》涉及海洋法几乎所有方面的问题,由1 个序言和17 部分组成,共320条,另有9 个附件。其主要内容包括:领海和毗连区、用于国际航行的领海、群岛国、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岛屿制度、闭海或半闭海、内陆国出入海洋的权利和过境自由、"区域"、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的发展和转让、争端的解决等。《公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所谓"一揽子"协议[1 ] 。 《公约》有了许多新的规定。主要有:一、首先规定了沿海国有权建立12 海里领海和24 海里毗连区,并规定沿海国的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对毗连区行使必要的管制权,拥有海关、财税、移民和卫生等管辖权;二、规定沿海国可建立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在此区域内沿海国对生物及非生物资源拥有主权权利,对环保、科研、人工岛屿等有管辖权;三、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享有主权权利。这一权利是专属的,即:如果沿海国不勘探大陆架或开发其自然资源,任何人未经沿海国明示同意,均不得从事这种活动。而且,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也不取决于有效或象征性的占领或任何明文公告;四、规定公海自由,属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五、规定占世界65 %以上的深海海洋底乃底土"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的继承财产,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管理权。

中国海洋现状

中国海洋现状 ——论中国海权 “海权是什么?说到底,就是海洋空间行动自由权。 中国为什么需要海权?简言之,就是和平崛起的需要,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也是为世界人民做更多贡献的需要。” ——张世平《中国海权》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1%。2007年美国《二十一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报告的扉页上用大字印着一句话“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商业运输通过海洋,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离海岸几百英里的地方,这颗星球有近四分之三被水覆盖。”同样用大字赫然写着的还有“保护海权,美国的生存之道。”海洋不仅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后空间,也是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舞台。伴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加速调整以及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大幅增长,海权竞争再度成为国际焦点,态势渐趋激烈。中国是个地理大国,同时也是个海洋大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以及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中华民族的崛起,必然是一个呼唤海权的时代过程。 一、边疆告急·呼唤海权 中国的海区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组成,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中国管辖的海域总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现有陆地面积的1/3。然而,目前除了渤海是中国的内水外其他三个海域都存在一定的主权争议。尤其是东海和南海,争议之大,持续时间

之长,都是世界上所不多见得。即所谓的“三海”问题。 “三海”问题主要包括管辖海域划分、岛屿归属、大陆架划分三大问题。其中面临安全威胁的岛屿,一个是钓鱼岛,一个是南沙群岛,一个是黄岩岛,还有西沙群岛。 钓鱼岛列岛位于东海,仅有2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由5个岛屿和三块礁石组成。日本之所以侵占钓鱼岛,有它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企图。如果日本占领了钓鱼岛,就意味着中国东海海域将有74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被日本窃据,钓鱼岛海域所蕴藏的800亿桶海底石油和油气将被日本据为己有,日本在钓鱼岛设置雷达就可以监视方圆400公里至600公里的海域和空域,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 南沙群岛是南海的一部分,位于南海的最南端,由230多个岛、礁、滩和沙洲组成。南海总面积为35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也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不仅具有“第二个波斯湾”的称号,资源丰富,而且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目前,南沙群岛中已有45个岛礁被邻国所占。这些国家为使其所侵占的岛礁及海域“合法”化,把制造驱赶、抓扣我正常作业的渔船渔民,作为宣誓其所谓“主权”、维护其既得利益的主要手段。 对于中国来说,南海问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丰富的资源尤其是能源是中国崛起的重要保障;其次,地处“两洋”接合部对中国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再次,南海方向是

海洋经济战略

海洋经济战略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批山东海洋经济战略开启 来源:作者:徐锦庚马跃峰 人民网济南1月6日电(记者徐锦庚、马跃峰)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连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接长三角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六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万平方公里。该区域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教力量集中,海洋产业基础较好,开放条件优越。2009年,区内总人口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138元。 国务院批复指出,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发布时间:2011-10-23信息来源:浙商 文│本刊记者俞越 海洋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那么,海洋经济有哪些细分产业最值得投资?《浙商》杂志发布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榜单,结合了近年来海洋经济各大产业的布局、产业总值、发展增速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等众多因素综合评定。 [上榜理由] 海洋物流业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趋好和航运价格恢复性增长,海洋物流业迅速回暖。2010年,我国海洋物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脱颖而出,宁波、舟山都把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平台放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位置。 海洋船舶工业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正处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造船完工量及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增加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未来,海洋船舶工业要突出主业、多元经营、军民结合,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稳步发展。形成环渤海船舶工业带和以上海为中心的东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超大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滚装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及船用配套设备,同时稳步提高修船能力。 海洋油气业 我国继续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多个油气田陆续投产,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海洋油气业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重点建设面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的南海、东海、渤海天然气田,逐步形成三个区域性市场供应体系。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也已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

海洋经济战略

海洋经济战略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获批山东海洋经济战略开启 来源:人民网作者:徐锦庚马跃峰 人民网济南1月6日电(记者徐锦庚、马跃峰)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连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接长三角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六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万平方公里。该区域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教力量集中,海洋产业基础较好,开放条件优越。2009年,区内总人口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138元。 国务院批复指出,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

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对此,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宁吉喆认为,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举措。 海洋作用日益重要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 观念基础与方法论

一、引言 与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对“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这一论断深以为然。不仅如此,随着中国与海洋关系的日益密切,其在不断寻求推进海洋运输与商贸、海洋科技等海上力量发展的同时,也日益面临着来自海洋方向上的种种挑战与干扰,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维护海上和平、促进海洋环境合作等国际责任。鉴于此,步入21世纪后,中国承继了以往对“海洋强国”梦想的追求,在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方面,不断加快步伐。 2003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纲要》。该纲要是中国第一部指导海洋经济发展的蓝图,而中国政府正是在这部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2008年,国务院又批准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明确“建设海洋强国”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目标。以前述两份报告为基础,中国的海洋事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渐趋提升,而这无疑为“海洋强国”战略部署的正式提出奠定了基础。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正式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以此为标志,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正式浮出水面。 随着“海洋强国”第一次上升到中国的国家战略层面,关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研究与探讨不绝于耳。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国家发展的方向规划出现了巨大转变,由以往一味依赖陆地资源发展转向注重提升海洋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贡献。“陆海统筹,联动发展”的基本原则,虽然揭示了中国国家发展的陆海兼顾特征,但无疑也第一次昭示了中国国家发展方向的一次大的转向。对此,美国学者卡恩斯·洛德(Carnes Lord)也强调,与近些年中国工业经济迅猛增长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发展方向由陆向海的转变。在对中国“向海发展”持有肯定性、一致的看法之后,学界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探讨则更多聚焦于战略落实层面,其中的主要问题则大致有:一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容,二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干扰,三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纬度与限度。实际上,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及其落实是一个连贯而不可分割的过程,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有其时代背景,及以中国对自身的认知为基础。鉴于此,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哲学问题,也即中国“海洋强国”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