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系统-骨骼肌

运动系统-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一)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 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 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大; 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 (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 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 (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 (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无形成分):占血液总量50%~60%。 (二)血细胞(有形成分):占血液总量40%~50%。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红细胞比容(或称为压积):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健康成年男子红细胞比容约为40%~50%,女子约为37%~48% 四、血液的机能 (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运输机能 1、运输气体; 2、运输营养; 3、运输代谢产物; 4、运输热量。 (三)参与调节 激素随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应的靶细胞,以调节其机能活动。 (四)防御与保护机能 1、白细胞→吞噬分解作用→细胞防御; 2、血浆中免疫物质→免疫→化学防御; 3、血小板→凝血和止血→保护作用。 心脏泵功能的评定 (一)心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 3、每分输出量:左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4、心指数:空腹、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 6、心脏作功量 (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影响搏出量 (1)前负荷(心室充盈量);(2)后负荷(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能力。 2、心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呈正变关系。 二、动脉血压 (一)概念: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二)动脉血压的形成 1、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2、心脏收缩射血; 3、外周阻力; 4、大动脉弹性。

人体解剖学肌肉起止点及作用

咬肌 起止点: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止于咬肌粗隆 作用:上提下颚骨 颞肌 起止点:起自颞窝,止于下颌骨冠突 作用:使下颌骨上提和向后移 翼内肌 起止点:起自翼突,止于下颌角内面的翼肌粗隆 作用:使下颌骨上提并使其向前运动 翼外肌 起止点: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和翼突的外侧,止于下颌颈 作用:做张口运动 胸锁乳突肌 起止点:起自胸骨柄和锁骨内侧端,止于颞骨乳突 作用:单侧收缩颈向同侧底,面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 起止点:起止于第一肋后斜角肌起止于第二肋骨 作用:一侧斜角肌收缩,使颈侧屈,两侧同时收缩可上提第一二肋助深吸气 斜方肌 起止点:从枕外粗隆直达12胸椎棘突上部肌束斜向外下,下部肌束斜向外上,中部横行,汇聚于肩胛冈锁骨外侧端和肩峰 作用:一侧斜方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背阔肌 起止点:起自第六胸椎以下的全部棘突和髂脊后份,肌束向外上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脊 作用:收缩使臂内收、旋内和后伸 竖脊肌(骶棘肌) 起止点:起自骶骨脊背面和髂脊后部,向上分出三群肌束,沿途于椎骨和肋骨,向上可达颞骨乳突 作用:止肌单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胸大肌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节肋软骨,肌束向外侧集中,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脊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胸小肌: 起止点: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当肩胛骨固定时,还可以提肋助吸气 前踞肌: 起止点:以肌齿起自第1~8肋外面,肌束斜向后上,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前面下角作用: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做推送动作,下部肌束使肩胛下角旋内,助臂上举,当肩胛骨固定时,还可以提肋助深吸气 肋间外肌: 起止点:起自上位肋骨上缘,肌书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的下缘 作用:提肋助吸气

运动系统骨骼肌总结资料

赤峰卫生学校16级中医班 张宏帅

骨骼肌占体重40%,有600多块,每块肌都可看作一个器官。 一、按形态分类: 1、长肌——多分布于四肢,收缩时肌腹明显缩短,运动幅度较大。 2、短肌——多分布于躯干深层,小而短,具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幅度较小。 3、扁肌——宽扁呈薄片状,多见于胸腹壁,除运动功能外还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4、轮匝肌——多呈环形,多分布在身体孔裂的周围,收缩时可以关闭孔裂。 按部位分:头肌、躯干肌、四肢肌。 二、肌的构造与起止 1、肌的构造 肌腹——位于肌的中间,色红,柔软,有收缩能力 肌腱——位于肌的两端,色白,较硬,无收缩能力 长肌的腱多呈索状,扁肌的腱呈膜状称腱膜(肌借肌腱附着于骨骼上) 2、肌的起止 ①肌的两端通常附着于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上,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 ∴肌的收缩→牵动骨→产生运动; ②运动时通常是一骨位置相对固定,另一骨位置相对移动; ③肌附着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定点(起点); 肌附着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动点(止点) 起止点是相对的!

三、肌的辅助结构 1、筋膜:遍布全身,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 ①浅筋膜(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完整连续的覆盖全身,(内含有脂肪、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 作用:保护深部组织和保持体温。 ②深筋膜(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包被在每块肌肉或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筋膜鞘”。在四肢最发达外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连,分隔肌群,称“肌间隔”; 作用:保护肌免受摩擦,有利肌或肌群进行活动。 2、滑膜囊——垫于肌腱和骨之间,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内含少量滑液(有的滑膜囊在关节附近和关节腔相通); 作用:增加润滑,减少摩擦,促进运动的灵活性 (滑膜囊炎症可影响肢体局部的运动功能) 3、腱鞘——由内、外两层共同组成,内层(滑膜层)呈双层套管状包裹着肌腱,多见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 作用:约束肌腱,减少在运动时的摩擦。 4、籽骨——由肌腱骨化而来,位于关节周围肌腱与骨之间。减少肌腱与骨的摩擦,转变肌牵引方向和加大肌力作用,籽骨多位于手足,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

小学体育教案:《我们的运动系统》

小学体育教案:《我们的运动系统》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骨连结组成,了解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牵动骨骼完成,骨骼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 2、使学生懂得什么是骨折,简单了解骨折后的应急办法。 3、传授给学生运动保健的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掉挑食、偏食的毛病。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保健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一些应急方法。如骨折、脱臼后的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 人体骨骼模型或挂图人体肌肉挂图夹板、绷带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课。说说我们平时会做哪些运动? (学生积极回答) 师:刚才大家说的运动,是我们身体的运动系统在发挥作用。 二、学习新知。 1、介绍运动系统及其作用 ①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 师:你们知道人的运动系统包括哪些部分吗 生:包括骨、骨骼肌和骨连结。 师:出示人体骨骼模型、人体肌肉挂图、看模型和图了解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组成。运动系统中的骨连结主要是关节。(请学生分别触摸各自的肘关节、膝关

节及其周围的肌肉、骨。) ②说明运动系统的作用。 师:吃饭、走路、弯腰时各有哪些骨、肌肉、关节在运动,人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牵动而完成的。 ③解说骨骼的支撑、保护作用。 师:a.运动系统的作用不只是运动,比如说,人的骨骼把整个人的身体各部分都支撑、悬挂起来,如果没有骨骼会怎样?骨骼还有什么作用? b.人脑外部包裹着头骨,这时的骨骼又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小结:人的运动系统除了能使人运动外,还有着支撑身体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运动系统的保健。 2、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说说什么是骨折?通常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如果发生怎样急救?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蟾蜍骨骼肌生理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蟾蜍骨骼肌生理

【实验题目】 蟾蜍骨骼肌生理 A蟾蜍腓肠肌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B蟾蜍骨骼肌单个肌肉收缩分析(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的确定) C蟾蜍腓肠肌刺激频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实验目的】 确定蟾蜍骨骼肌收缩的 (1)阈水平和最大收缩以及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曲线 (2)收缩的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 (3)刺激频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实验方法】 1、蟾蜍坐骨神经-骨骼肌标本的制作及电路连接 (1)双毁髓处死蟾蜍后,剥去皮肤,暴露腰骶丛神经,游离大腿肌肉之间的做个神经及小腿的腓肠肌,注意不要将胫神经与腓神经分离。神经端结扎后,剪去无关分支后游离至膝关节处;肌肉端结扎在肌腱上,将腓神经也一起结扎,结扎线留长。 保留膝关节,剪去腿骨,将标本离体。注意保持神经肌肉湿润。 (2)用大头钉将标本的膝关节固定于标本盒R2和R3两记录电极之间的石蜡凹槽内,保证神经、肌肉与电极充分接触。神经中枢端接触刺激电极S1和S2,肌肉接触记录电极R3和R4,之间接触接地电极。 (3)肌肉的结扎线从标本盒中穿出,连接张力换能器。注意连线尽量短,以减小阻力。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标本的休息:将神经搭在肌肉上,用浸湿了任氏液的棉花覆盖神经肌肉,保持湿润。但标本盒内避免有过多的液体,防止短路。(4)换能器插头接RM6240通道1。刺激输出线两夹子分别连接标本盒的刺激电极S1和S2,插头接刺激输出插口。如果需要记录肌肉的动作电位,则在肌肉所搭置的记录电极上连接输入导线,注意接地,插头接通道2。

2、蟾蜍骨骼肌生理各项数据测定 A蟾蜍腓肠肌刺激强度和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 (1)打开信号采集软件,从“实验”菜单中选取“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出现软件自动设置界面,各项参数已设置好,但需要将“采集频率”修改成“20kHz”,扫描速度仍然是“1.0s/div”。界面的采集通道默认为RM6240B面板上的通道1.刺激模式自动设置为强度递增刺激,起始强度为0.02V(可根据标本特性灵活选择)(2)检查装置连接正确后,点击“开始记录”,屏幕下出现扫描线,软件处于记录状态。(主义不要点击“开始示波”,在示波状态下,文件不能保存。)扫描线如偏离零点较远,需要调零:将换能器与标本盒的棉线放松,旋转换能器的调零钮,使基线恢复零点。 (3)将换能器连接的棉线拉直,如果基线偏移零位(肌肉被牵拉的程度会影响基线位置),不必去管(不必重新调零,测量时,将偏移量减去即可)。点击“开始刺激”,刺激器按一定时间间隔自动输出单个刺激方波,后一次比前一次强度递增。将“刺激标注”激活,显示出每次发放的刺激的强度。屏幕上应出现一系列由刺激触发的肌肉收缩曲线,同时可以观察到标本盒中肌肉的收缩。注意文件的保存(不要移动标本盒与换能器的位置,即肌肉被牵拉的程度保持固定。此要求也适用于ⅡB和ⅡC。)(4)当收缩幅度不再变化时,停止刺激,停止记录。 (5)应用测量工具,确定收缩的阈水平和最大收缩。并确定最大收缩所对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即最适刺激强度)。记录下收缩幅度,刺激和放大器的参数设置。(注意在测量时。需将波形适当展开,确保测量数据更准确。) (6)绘制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幅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B单个肌肉收缩分析(确定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 (1)将ⅡA实验得到的最大刺激强度对应的收缩曲线展开,应用测量工具确定收缩的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 (2)至少测量三次。计算几次重复测量得到的三个时期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C蟾蜍腓肠肌刺激频度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1)打开信号采集软件,关闭通道3和4,保留通道1和2,分别对应肌肉收缩信

2-2.运动系统:骨骼肌

二、填空题 1.骨骼肌依其外形不同可分为、、和 2. 肌健主要由构成,位于肌的两端并附着于。长肌的肌键呈,扁肌的肌腱称。3.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它一般_身体正中矢状面或四肢近侧端。 4.肌的辅助结构有、和 5.枕额肌有两个肌腹,两肌腹之间以相连。 6·隔有3 个裂孔,分别是、和,各孔主要有同名结构通过。 7.隔是重要的呼吸肌,收缩时隔顶,胸腔容积,助 8.腹前外侧壁的3 层扁肌由浅人深依次是、和 , 3 层扁肌的键膜共同构成。9.腹肌收缩,可使脊柱作、和运动。 10·男性腹股沟管内有通过。女性腹股沟管内有通过。 11.腹股沟三角内侧界是,外侧界是,下界是。 12. 股三角是由、和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13·手肌分为、和。 14.临床肌内注射常用的部位是和,小儿臀肌不发达,可选择注射,还有也可以做为注射部位。 二、名词解释 1.腹股沟韧带 三、简答题 1.简述隔的结构及功能。 2.参与髋关节运动的肌有哪些? 3.参与膝关节运动的肌有哪些? 4.请问全身用于肌内注射肌有哪些?注射时应注意什么?

四、单项选择题) 48 .下列属于拮抗肌的是() A .背阔肌和胸大肌 B胸大肌和前锯肌 C .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D股四头肌和缝匠肌E .三角肌和肪二头肌 49 .下列哪块肌没有“仰头”的作用( A .胸锁乳突肌 B斜方肌C .背阔肌 D竖脊肌E .头夹肌 50 .舌骨上肌群不具备下列哪项功能( A .上提舌骨 B下降舌骨 C .舌骨固定时可下降下颌骨 D参与构成口腔底E .参与吞咽 51 .可使臂内收、旋内的肌是() A .斜方肌和背阔肌 B胸大肌和前锯肌 C .斜方肌和前锯肌 D胸大肌和背阔肌E .背阔肌和三角肌 52与呼吸无关的肌是( A .前锯肌 B肋间肌 D腹肌C .膈E .胸大肌 53膈收缩时() A .膈顶上升助吸气B.膈顶上升助呼气 C.隔顶下降助吸气D.膈顶下降助呼气E.肋上举助吸气 54小腿三头肌的作用是( A .足背屈 B足跖屈 C .足内翻D足外翻E .伸膝关节 55不参与脊柱运动的肌是( A .胸锁乳突肌 B斜方肌 C .腹直肌D背阔肌E .竖脊肌 56外展肩关节的肌是( A .三角肌 B胸大肌C.前锯肌D背阔肌E .冈上肌 57不属于前臂前群肌的是( A .掌长肌 B肱桡肌C .旋后肌 D指浅屈肌E .拇长屈肌 58不属于前臂后群肌的是( A .挠侧腕长伸肌 B肱桡肌 C .拇长展肌 D示指伸肌E .旋后肌 59经过髋关节前方的肌是( A .腰方肌 B长收肌 C .梨状肌D骼腰肌 E .臀大肌 60臀大肌的作用是使髋关节 A .屈 B伸C .外展D旋外E .内收 61股四头肌的作用是 A 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B 使髋关节后伸和旋外 C 使髋关节前屈和内收 D屈髋关节和伸膝关节 E 使膝关节旋转 62下列哪块肌没有伸髋关节和屈膝关节的作用() A 股四头肌 B .股二头肌 C .半腔肌 D .半膜肌 E .缝匠肌 63 不属于小腿后群肌的是() A 趾长屈肌 B .比目鱼肌 C .趾长伸肌 D .腓肠肌 E .胫骨前肌

正常人体运动学第三章骨骼肌

第三章骨骼肌运动学 本章内容 骨骼肌的生物学基础 骨骼肌的运动适应机制 骨骼肌的运动控制与协调 骨骼肌的功能与运动障碍 第一节肌的生物学基础 骨骼肌——动力器官(人体运动) 心肌——心脏的跳动 平滑肌——胃肠道的运动等 第一节肌的生物学基础 一、骨骼肌的功能解剖 肌细胞:肌膜、肌浆(细胞质)、细胞核。肌浆中有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和复杂的肌管系统。 (一)肌原纤维 纵贯肌纤维全长,直径约1-2 m。平行排列的粗、细肌丝组成。 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 (二)肌丝的分子组成 粗肌丝:头部有一膨大部——横桥①能与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发生可逆性结合②具有ATP酶的作用。 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是含有三个亚单位的复合体。亚单位I、亚单位T和亚单位C分别对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Ca2+具有高亲和力。 把原肌球蛋白附着肌动蛋白上。 Ca2+通过和肌钙蛋白结合,诱发横桥和肌动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肌管系统 包绕在每一条肌原纤维周围的膜性囊管状结构,是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形态学基础。 横小管系统:肌细胞膜从表面横向伸入肌纤维内部的膜小管系统。 纵小管系统:肌质网系统。 终池:肌质网在接近横小管处形成特殊的膨大。 三联管结构:每一个横小管和来自两侧的终末池构成复合体。 (四)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 1.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又称为运动终板。 ①接头前膜(终板前膜) ②接头后膜(终板后膜) ③接头间隙(终板间隙) 运动神经末梢去极化 Ca2+进入神经膜内(兴奋- 分泌耦联) ACh的释放(神经分泌) R-ACh (化学接受) 终板电位 肌膜锋电位 肌肉收缩 (五)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分解ATP释放能量==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MRC骨骼肌系统

1-6骨骼肌肉系统 一、单选题 1.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A.骨骼、骨骼肌、关节 B.骨质、关节、韧带 C.骨、骨连结、骨骼肌 D.骨、关节、韧带、肌肉 答案:c 答案要点: 2.下面哪一项不是运动系统的功能:A.运动、保持体形 B.支持体重 C.促使心肌发达 D.保护内部器官 答案:c 答案要点: 3.骨的基本结构包括: A.骨密质、骨松质、骨髓腔 B.骨膜、骨质、骨髓腔 C.骨密质、骨松质、骨髓 D.骨膜、骨质、骨髓 答案:d 答案要点: 4.红骨髓的主要功能是: A.营养骨质

B.产生骨细胞 C.制造血细胞 D.贮存养分 答案:c 答案要点: 5.终生保持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A.骨髓腔内 B.骨密质内 C.骨松质内 D.骨膜内 答案:c 答案要点: 6.骨的哪一结构含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A.骨膜 B.骨密质 C.骨松质 D.骨髓 答案:a 答案要点: 7.对骨的营养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结构是:A.骨髓 B.骨松质 C.骨膜 D.骨密质

答案要点: 8.关于骨骼的描述,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骨质由细胞、胶原纤维组成 B.骨骼具有保护体内重要器官的任务 C.根据骨的形态可以把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D.骨的基本结构有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答案:a 答案要点: 9.以下哪一项不是骨质的组成部分: A.细胞 B.基质 C.胶原纤维 D.角质 答案:d 答案要点: 10.人体的骨骼系统由多少块骨组成: A.108 B.164 C.206 D.256 答案:c 答案要点: 11.骨内沉积矿物质的部分称为:

B.骨骺 C.骨髓 D.骨基质 答案:d 答案要点: 12.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A.骨膜 B.骨松质 C.膈 D.骨密质 答案:a 答案要点: 13.决定骨的硬度和弹性,在于: A.骨密质的厚度 B.骨松质排列是否有规律 C.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D.骨髓腔的大小 答案:c 答案要点: 14.关于长骨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体部为柱状,称为骨干 B.两端膨大称干骺端 C.体部中空的管腔称髓腔

骨骼肌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组织学

骨骼肌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人类骨骼肌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而成,通常根据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可将其分为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两类,人体骨骼肌纤维分为Ⅰ和Ⅱ两个类型,Ⅱ型中又分为三个亚型。即Ⅰ型为慢缩红肌,Ⅱ型为快缩肌,Ⅱa型为快缩红肌,Ⅱb型为快缩白肌,Ⅱc型为一种未分化的较原始的肌纤维。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一)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纤维百

分比大;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各类骨骼肌形态特征:快肌纤维直径较粗,肌浆少,肌红蛋白含量少,呈苍白色;其肌浆中线粒体数量和容积小,但肌质网发达,对钙离子的摄取速度快,从而反应速度快;快肌纤维接受脊髓前角大运动神经元支配,大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大,轴突粗,与肌膜的接触面积大,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多。慢肌纤维直径较细,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其肌浆中线粒体直径大、数量多,周围毛细血管网发达;支配慢肌纤维的神经元是脊髓前角的小运动神经元,其胞体小,轴突细,神经

肌肉接点小,终末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量小,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小。2)代谢特征。快肌纤维无氧代谢能力较高。表现为肌纤维中参与无氧氧化过程酶的活性较慢肌纤维高,肌糖原含量较高。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较高。表现为线粒体数量多,体积大,氧化酶活性较高,甘油三酯含量高。毛细血管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3)生理特征。快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短,收缩速度快,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但收缩不能持久、易疲劳。慢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长,收缩速度慢,张力小,能持久、抗疲劳能力强。人类同一块肌

人体骨骼肌的起止点

人体解剖全集 人体得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与头颈肌。 ●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与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与菱形肌等。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与背短肌。背长肌包括竖脊肌与夹肌。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与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与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与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与胸横肌等。腹肌包括腹前壁得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与腹后壁得腰方肌。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与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与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与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与肩胛下肌得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得结构,有加固与保护肩关节得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与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得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前群肌得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得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与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与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与内侧群。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与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与外侧群。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外侧群有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 ●头颈肌 头颈肌中,头肌可分为表情肌与咀嚼肌;颈肌分浅、中、深三群,颈浅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 部位:颈阔肌深层,颈部两侧。 起点:胸骨柄与锁骨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收缩,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得后面使头伸,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得前面使头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助吸气。 菱形肌 部位:斜方肌深层。 起点:第6、7颈椎与第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与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段伸。

教师资格证:体育《骨骼肌机能》知识点详解

教师资格证:体育《骨骼肌机能》知识点详解 来源:凯程教师资格证,跟着徐影考教师。 一、肌纤维的结构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是肌肉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肌纤维是由成百上千条肌原纤维所组 成。肌纤维长度为数微米到数十厘米,成人直径约为60微米;肌纤维外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称为肌内膜,多个肌纤维排列成束(肌束),多个肌束聚集在一起构成一块肌肉,外面有 一层结缔组织膜,称为肌外膜。肌原纤维排列顺序与肌纤维平行,纵贯肌纤维全长了,直径1-2微米。在显微镜下全长呈暗带(A带)和明带(I带)有规律的横纹排列,故骨骼肌也称横 纹肌。 一般每块肌肉两端是肌腱,无收缩功能;中间称为肌腹,可收缩。 肌肉收缩与舒张是由粗、细两种肌丝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暗带由粗肌丝而形成,明带由细肌丝儿而形成。明带中间有一道纵贯I带称为Z线。在一个肌小节中,两侧Z线细肌丝在A带中段未相遇的距离,即位H区,此时A区只有粗肌丝,H区外为A带。当肌肉收缩时,I带变小,反之变长,则A带不变。 二、肌丝的组成 蛋白质占肌肉干重的75%-8%,与收缩机制有关的蛋白质的50%-60%。肌细胞收缩 的物质基础是粗、细蛋白质肌丝。 1.粗肌丝 粗肌丝主要由肌球蛋白(又称肌凝蛋白)组成。一条粗肌丝中约有200个肌球蛋白。 2.细肌丝 细肌丝主要由机动蛋白(又称肌纤蛋白)、原肌球蛋白(又称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又称原宁蛋白)组成。肌动蛋白单体呈球状,称G-肌动蛋白是构成细肌丝的主干;原肌球蛋白也呈双螺旋状,有阻碍横桥与肌肉蛋白结合,每个原肌球蛋白分子大约掩盖7个活性位点。肌钙蛋白是含有三个亚单位的复合体,主要导致肌纤维收缩。 三、骨骼肌的特性

第三章运动第三节骨骼肌

第三节骨骼肌 教学目标 1.理解骨骼肌的收缩特性的知识和骨胳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了解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 2.通过学生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依据实验结果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综合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实验的活动能力。 3.通过学习骨胳肌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生物规律,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骨胳肌的收缩特性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运动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协调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来得到体现的。教师通过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以及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做好骨胳肌收缩的演示实验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为了确保实验效果,教师应当在课前进行预做,因为此实验是解决难点3的一个重要步骤。 3.人体内骨胳肌所接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学生对此不易理解,因此这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师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逐渐深入的探讨。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的参考授课时数为1课时。 【引言】 复习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关节合理地解决了人体骨胳系统牢固性与灵活性的矛盾。关节怎样才能发挥作用呢? 出示肘关节模型。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骨胳肌的形态特点后回答:骨骼肌由哪两部分组成?骨胳肌与关节是如何连接的?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白鼠的后肢骨胳肌肉标本,探讨骨胳肌的结构和功能。用镊子夹动肌健部分,用放大镜观察肌腥的结构。描述你看到和感觉到的肌腱特点。如:色泽?纤维排布方向?弹性和韧性?附着状况?肌腱应当属于哪种组织) 2.学生仔细观察肌腹部分,用镊子分开肌肉束观察肌腹内部结构。描述肌腹的结构特点:肌腹的颜色?肌纤维的物理特性,肌腹内除了肌纤维以外,你还看到什么结构了?如何区分血管和神经?(色泽不同。挑起来是否变形等)。由此可以看出:骨胳肌是以肌肉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肌肉内的血管的作用是什么?肌腹中的神经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 【新课】 1,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索骨胳肌的功能特点。 (1)简要说明实验装置中要重点观察的部分及原理。简介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第二章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 2、阈强度 3、阈刺激 4、强度—时间曲 5、基强度 6、时值 7、神经冲动 8、神经肌肉接头 9、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 10、"单收缩 11、"强直收缩 二、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A.电传递 B.单向性 C.有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2、"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3、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 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4、"位于肌浆网两端的终末池是。A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BCa2+的库;C Ca2+的和Mg2+的库; D Ca2+的释放库 5、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A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B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C 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 6、一般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A负荷恒定,速度恒定;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7、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A只做等长收缩;B只做等动收缩;C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8、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B肌纤维直径粗,线立体数目多;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 9、与快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α运动神经元支配; B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A收缩力量大,耐持久;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D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11、"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A兴奋阈值低,收缩速度快;B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D收缩力量大,能持久 12、"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A 800M跑; B 1500M跑; C 100M跑; D 100M游泳 13、"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A 100M跑;B跳高和跳远;C马拉松跑;D 800M跑 14、"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A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B对肌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 15、"耐力训练可使肌纤维中。 A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运动与骨骼肌细胞凋亡

运动与骨骼肌细胞凋亡 于 华,欧阳燕,陈玉群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运动能力的下降与骨骼肌中的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联系,细胞凋亡异常也与多种肌细胞疾病的发生机制有关。因此,研究运动训练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运动导致骨骼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意义重大。综述研究认为,运动可以诱导骨骼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发生的比率和程度与运动形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密切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预防和处理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损伤以及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体育锻炼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运动;骨骼肌细胞凋亡;凋亡;坏死 中图分类号:G8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0X(2005)1220058204 Sportsandcella poptosisofskeletonmuscles YUHua,OUYan g2yan,CHENYu2qun (GraduateDe pt.,WuhanInst.ofP.E.,Wuhan430079,China) Abstract:Thereisacloserelationshi pbetweenthedecentofs portsabilit yandthecella poptosisofthe skeletonmuscles,meanwhile,theabnormalcella poptosisisrelatedtothevariousmusclecelldiseases.Itis significanttoconducttheresearchintotherelationshi psbetweens portstrainin gandcella poptosis,andthe mechanismofthecella poptosiscausedb ys ports.Basedonthecella poptosistheor yandtherelevantdocu2 ments,therelationshi psbetweens portsandskeletoncella poptosiswerediscussedindifferentas pects.It wassu ggestedthats portscouldleadtotheskeletoncella poptosis,andtheratioandde greeofcella poptosis wereclosel yrelevanttothes portst ype,intensit yandduration.Thisresearch providedtheoreticalintroduc2 tionin preventin gandtreatin gskeletonmusclein juriesandindevelo pin gtheeffectives portsexercise. Ke ywords:sports;cella poptosisofskeletonmuscles;a poptosis;putrescence 细胞凋亡的概念早在1972年就被Kerr等提出来了[1]。由于检测技术的限制,长期以来,有关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一直未受重视。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细胞凋亡的检测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93年Wijsman提出了凋亡细胞DNA片段末端原位标记技术后,使细胞凋亡的原位检测成为可能,由此促进了对细胞凋亡本质的深入揭示[2]。不少医学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导致大量自由基增多、Ca2+浓度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引起运动能力的下降。因此,研究细胞凋亡与运动训练关系意义重要。由于骨骼肌为人体运动的动力器官,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此。 收稿日期:2005207206 第一作者简介:于 华(1980-),女,河南南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康复与保健。1 细胞凋亡的概念与特征 1.1 细胞凋亡的概念 细胞凋亡一词,即apoptosis(apo2ptosis),源自古希腊语,意指花瓣或树叶的脱落、凋零。选用这一名词,是强调这一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学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Programmedcell death,PCD)[3]。 1.2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征 与正常细胞相比,凋亡细胞具有以下形态学表现与特征:细胞体积变小,胞膜完整,胞浆浓缩,细胞器减少;核染色质密度增高并凝聚在核周边,核裂解并被包裹形成凋亡小体。凋亡细胞在形态学上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破裂成凋亡小体,微丝和微管等细胞骨架的变化与凋亡小体的形成密切相关。凋亡小体是凋变细胞特征性的形态学变化。 凋亡细胞的生物化学特征:保持较低的能量低谢, 第39卷第12期2005年12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WuhanInstituteofPh ysicalEducation Vol.39No.12 Dec.2005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骨骼肌纤维地类型与运动地关系 (一)运动员地肌纤维类型 、时间短、强度大地运动项目地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 、耐力性运动项目地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大; 、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地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 (二)训练对肌纤维地影响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地转变地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地面积和数量地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 、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地影响 ()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地影响; ()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地影响; ()训练对肌纤维影响地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地肌纤维地适应性变化. 血液地组成 (一)血浆(无形成分):占血液总量~. (二)血细胞(有形成分):占血液总量~.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三)红细胞比容(或称为压积):红细胞占全血容积地百分比,健康成年男子红细胞比容约为~,女子约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四、血液地机能 (一)维持内环境地相对稳定 (二)运输机能 、运输气体;、运输营养;、运输代谢产物;、运输热量. (三)参与调节 激素随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应地靶细胞,以调节其机能活动. (四)防御与保护机能 、白细胞→吞噬分解作用→细胞防御; 、血浆中免疫物质→免疫→化学防御; 、血小板→凝血和止血→保护作用. 心脏泵功能地评定 (一)心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地血量,简称搏出量.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地容积百分比. 、每分输出量:左心室每分钟射出地血量,通常所说地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心指数:空腹、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地心输出量. 、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地能力,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 、心脏作功量 (二)影响心输出量地因素 、影响搏出量 ()前负荷(心室充盈量);()后负荷(动脉血压);()心肌收缩能力. 、心率地影响在一定地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呈正变关系. 二、动脉血压 (一)概念:在血管内流动地血液对血管壁地侧压力. (二)动脉血压地形成 、血管内有足够地血液充盈;、心脏收缩射血; 、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

运动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运动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一、运动对肌肉的影响 人体肌肉根据形态,可划分为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三种。我们平常说的“肌肉男”“肌肉发达”,所指代的都是骨骼肌。 而人体在中年(一般为50岁)之后,骨骼肌会开始以每年4%的速度萎缩,这就是所谓的增龄骨骼肌萎缩。 经研究表明,运动,特别是力量训练/抗阻训练对肌肉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1. 运动对骨骼肌肌力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 2.运动对增龄骨骼肌萎缩(即老年后肌肉萎缩)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3.运动可提高肌纤维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增加肌纤维蛋白的合成能力。 北京体育大学和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有研究者拿成年组(2月龄)和老年组(20月龄)的小白鼠做过实验。将2月龄成年小鼠分组,成年鼠对照组(18只),成年鼠运动组(17只)。将20月龄老龄鼠随机分为两组:老龄鼠对照组(15只),老龄鼠运动组( 2 1只)。运动组每天游泳1小时,每周6天。12周后发现,运动后增龄骨骼肌快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老龄运动组快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大于老龄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运动后成年鼠快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成年对照组快肌肌纤维横截面积与成年运动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最后的结论是:运动可提高肌纤维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来增加肌纤维的蛋白合成能力,增大CAS,从而减轻机体增龄或衰老后肌肉的萎缩程度。(注1)Neil McCarteny曾经对1 4 2名60-80岁的老人2年力量健身训练的研究发现:上下肢肌力分别增加32%- 9 0%,膝关节伸肌横截面面积增加37土0.9%).每个阶段( 1年) 力量的增加都伴随肌肉肥大现象的发生,通过训练肌肉的耐力也显著增加。(注2)上面这样的实验全世界已经进行了成千上万次,韦德的健美训练体系也已经在世界流行半个世纪了,其理论基础就是抗阻力力量训练可以破坏肌纤维使肌肉超量恢复,促进肌肉生长。运动可以增强肌力是常识中的常识了。 二、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所谓的心肺功能就是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能力,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能力对心肺功能有较大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主要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一般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肺运动能力下降,是得此病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心肺功能提高便可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所改善。 有医学研究者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组织过康复性锻炼。锻炼时间放在每日清晨,每周三次,维持时间为12周,锻炼内容包括15分钟热身操、15分钟快步走和35分钟慢跑,锻炼结束前进行15分钟的放松训练。每次锻炼时间约为1.5小时。12周后发现,患者的最大运动能力、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和6分钟步行试验的成绩都有显著提高。(注3)也就是说,即使是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也可以通过锻炼提高心肺功能,改善慢性阻塞性疾病。如果你是呼吸系统正常的普通人,进行运动更是可以增强自己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 三、运动对骨骼的影响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第二章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 试题部分 ]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 2、阈强度 3、阈刺激 4、强度—时间曲 5、基强度 6、时值 7、神经冲动 8、神经肌肉接头 9、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 10、单收缩 11、强直收缩 二、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A.电传递 B.单向性 C.有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2、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3、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 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4、位于肌浆网两端的终末池是。

A 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 Ca2+的库; C Ca2+的和Mg2+的库; D Ca2+的释放库 5、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A 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 B 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 C 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 6、一般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A 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7、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A 只做等长收缩; B只做等动收缩; C 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 8、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 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立体数目多; 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 9、与快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A 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α运动神经元支配; B 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 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A 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 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 收缩力量小,不持久 11、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