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基础法律知识考试《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模拟题及答案(一)

公共基础法律知识考试《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模拟题及答案(一)

公共基础法律知识考试《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模拟题及答案(一)
公共基础法律知识考试《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模拟题及答案(一)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网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辅导课程汇总:

https://www.doczj.com/doc/e617192517.html,/guizhou/train/

一、判断题

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和故意杀人、强*、放火、爆炸、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2.没收财产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分期缴纳。╳

3.判处死缓的,在二年的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且有立功表现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4.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天,参加劳动的,应当酌量发给报酬。√

5.对于犯罪分子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6.死缓是我国刑罚中主刑的一种。╳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未犯新罪,考验期满,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8.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适用缓刑。√

9.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论处。╳

10.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11.首要分子肯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12.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13.犯罪的追溯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14.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15.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16.假释考验期内没有犯罪,就认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

17.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的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刑法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

18.我国现行刑法是(本文来源于贵州学习网https://www.doczj.com/doc/e617192517.html,]在1997年修订的。√

19减轻处罚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0.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21.刑法是有关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法律。╳

22.只有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才适用我国刑法。╳

23.刑法的属人管辖是指外国人在外国对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犯罪,中国刑法有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网

权管辖。√

24.刑法的保护管辖是指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适用中国刑法。╳

25.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原则。╳

2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原则。╳

27.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原则。╳

28.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29.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30.犯罪的客体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

31.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方法、时间、地点是所有犯罪必备的构成要件。╳

32.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是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

33.犯罪的直接客体是一切犯罪共同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34.犯罪主体只包括实施危害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不包括单位。╳

35.犯罪的对象在犯罪中必然会受到损害。╳

36.犯罪对象决定着犯罪的性质。╳

37.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8.单位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39.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共同点为都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

40.正当防卫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41.紧急避险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4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43.刑事责任能力中控制能力是基础,辨认能力是关键。√

44.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年满18周岁。╳

45.故意分为疏忽大意的故意和过于自信的故意。╳

46.犯罪的着手前和着手后都可能发生未遂。╳

47.犯罪的预备只能发生在着手以后。╳

48.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49.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0.共同犯罪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

51.刑法的三个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52.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53.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54.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特定资格地位和状态,刑法中对自然人和单位都有特殊身份规定。╳

55.正当防卫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6.紧急避险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7.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直接故意也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中。╳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网

58.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故意也存在于过失犯罪之中。╳

59.对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60.对胁从犯应当比照从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61.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和死刑。╳

62.附加刑包括罚款、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63.管制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64.拘役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65.管制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66.管制的刑期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1年。╳

67.拘役的刑期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3年。╳

68.附加刑只能独立适用。╳

69.在我国刑罚是由政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判处。╳

70.刑罚的适用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71.刑罚的适用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72.刑法的适用机关只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73.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的2年期间,如果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74.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不享有担任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职务的权利。√

75.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76.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执行期间,享有部分政治权利。╳

77.一般缓刑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8.假释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79.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

80.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20年。╳

81.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3年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82.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对象,但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体。╳

83.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84.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85.胁从犯是被胁迫和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

86.对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期间,应当同工同酬。╳

87.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未发生撤销缓刑的法定事由,缓刑期满,刑罚视为执行完毕。╳

88.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有漏罪的,采用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89.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采用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90.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负责考察。╳

91.在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中,索取或收受贿赂都必须为他人谋利益。√

92.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和纪检监察部门。╳

93.在我国,经济犯罪中提起公诉的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网

94.纪检监察部门有权批准或决定逮捕。╳

95.贪污贿赂犯罪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96.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辩护。╳

97.传唤和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98.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

99.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

100.我国法院的组织体系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101.对一审判决不服,被告人和检察机关都可依法提起上诉。╳

102.对一审判决不服,只有被告人提起上诉的,二审法院可以加重原判的刑罚。╳

二、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

2.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规定以(A)为基础。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3.犯罪未得逞是指(ACD)。

A.未完成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B.未发生任何结果

C.未发生行为追求的结果

D.未达到犯罪目的

4.管制适用于那些(BD)的犯罪分子。

A.罪行不必关押

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

C.罪行不重,需要惩办

D.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

5.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B)。

A.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期限

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

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期限

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溯时效的计算从(B)计算。

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

B.犯罪终了之日

C.犯罪完成之日

D.危害结果产生之日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B)。

A.免于执行

B.仍须执行

C.暂缓执行

D.可以执行

8.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B)。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必然负刑事责任

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B)。

A.20年

B.10年

C.15年

D.15年以上20年以下

1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B)。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11.拘役的期限为(C)。

A.6个月以上1年以下B3个月以上2年以下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D3个月以上1年以下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网12.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B)。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不构成犯罪

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

13.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B)。

A.犯罪工具

B.危害行为

C.危害结果

D.犯罪手段

14.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B)。

A.不以犯罪论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15.我国现行刑法是(D)。

A.79年刑法

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

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97年修订后的刑法

1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劳改机关

1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C)。

A.故意犯罪的罪犯

B.故意犯罪的主犯

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

D.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

18.教唆不满(C)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19.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

A.重刑吸收轻刑

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

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

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

2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B)。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

21.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C)。

A.直接客体

B.同类客体

C.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22.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CD)。

A.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

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

23.刑法上的减刑指(C)。

A.减轻处罚

B.对原判刑罚改判

C.减轻原判刑罚

D.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4.(C)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A.聋人

B.哑巴

C.盲人

D.14-18岁的人

25.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D)。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6.犯罪行为最本质特征是(ABC)。

A.刑事违法性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27.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D)。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网

A.物质关系

B.思想关系

C.人际关系

D.社会关系

28.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A)。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

D.犯罪的因果关系

29.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B)。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30.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A)。

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1.不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是(A)。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32.犯罪的罪过包括(A)。

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意识

33.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A)。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34.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

A.不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8周岁

D.已满20周岁

35.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A)。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可以负刑事责任

C.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由直接责任人负刑事责任

36.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结果发生是(B)。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37.犯罪集团必须在(B)以上。

A.10人

B.3人

C.15人

D.20人

38.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B)。

A.犯罪着手以前

B.犯罪着手以后

C.犯罪预备阶段

D.犯罪中止以后

39.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A)。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40.拘役的期限是(A)。

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15日以上6个月以下

B. C.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 D.6个月以上1年以下

41.管制的期限是(A)。

A.3个月以上2年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6个月以上2年以下

D.1个月以上1年以下

42.有期徒刑的期限是(A)。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C.1年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20年以下

43.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必备要件包括(ABC)。

A.罪过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网44.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后减为(A)。

A.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B.15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

C.13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

D.13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45.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A)。

A.1年以上5年以下

B.3年以上10年以下

C.1年以上15年以下

D.6个月以上5年以下

46.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A)。

A.3年以上10年以下

B.1年以上5年以下

C.3年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3年以下

47.驱逐出境适用于(A)。

A.外国人

B.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C.有中国籍的但在外国有居住权的中国人

D.与外国人有婚姻关系的中国人

48.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D.已满10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49.对未遂犯,比照既遂犯(A)。

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50.犯罪的已完成形态包括(A)。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51.共同犯罪不包括(A)共同实施的犯罪。

A.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一个无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B.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C.两个以上单位

D.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52.对从犯的处罚是(A)。

A.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3.对胁从犯的处罚是根据犯罪情节(A)。

A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54.管制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A)。

A.3年

B.2年

C.1年

D.5年

55.拘役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56.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

A.20年

B.15年

C.18年

D.16年

57.死缓执行的期间应当从(A)起计算。

A.判决确定之日

B.判决执行之日

C.判决决定之日

D.判决核准之日

58.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B)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A.3年

B.5年

C.2年

D.8年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网

59.对自首的犯罪分子(B)。

A.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60.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B)。

A.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61.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

D.基层组织

62.刑罚的适用机关是(B)。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所有政法机关

63.管制的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

D.基层组织

64.缓刑由(B)负责考察。

A.基层组织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

D.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

65.刑法78条所称的减刑不包括(B)。

A.管制

B.死缓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66.根据刑法81条和有关司法解释,对死缓犯减刑后假释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年。

A.10年

B.12年

C.15年

D.20年

67.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上,才可以假释。

A.15年

B.10年

C.12年

D.20年

68.减刑由执行机关向(A)提出减刑建议书。

A.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执行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

D.原审人民法院

69.无期徒刑假释后的考验期是(A)。

A.10年

B.12年

C.15年

D.20年

70.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A)

A.人民检察院

B.纪律检查委员会

C.监察部门

D.纪检、监察部门

71.不属于审判管辖的有(A)。

A.职能管辖

B.级别管辖

C.地区管辖

D.专门管辖

72.逮捕的决定权在(AB)。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国家安全机关

73.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是(A)。

A.10日

B.3日

C.15日

D.7日

74.逮捕的执行权在(C)。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所有政法机关

75.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A)。

A.12个月

B.6个月

C.18个月

D.3个月

76.传唤、拘传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A)。

A.12个小时

B.8个小时

C.24个小时

D.48个小时

77.无刑事管辖权的是(A)

A.海事法院

B.军事法院

C.铁路运输法院

D.基层法院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网

78.犯罪既遂包括的类型有(ABCD)

A.结果犯

B.举动犯

C.行为犯

D.危险犯

79.共同犯罪人分为(ABCD)。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80.假释适用于(AB)的犯罪分子。

A.有期徒刑

B.无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8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具备(ABCD)的情况下,可以有条件地提前释放。

A.有期徒刑执行1/2以上刑期

B.有悔改表现

C.遵守监规

D.不致危害社会

82.对(ABC)等暴力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A.累犯

B.爆炸

C.抢劫

D.抢夺

83.根据刑法78条的规定,被判处(ABC)的犯罪分子可以被减刑。

A.拘役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死缓

84.量刑时常见的酌定情节有(AB)。

A.犯罪时的动机和手段

B.一贯表现和认罪态度

B. C.犯罪造成的损害后果 D.犯罪时的环境和条件

85.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的下列行为非法(ABD)。

A.选举居民楼内楼长

B.在国家机关担任局长的秘书

C.在广场跳集体舞

D.与他人合著一本股票方面的书籍并出版

86.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下列行为需经执行机关批准(ABC)。

A.北京一日游

B.参加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并演讲

C.接受记者采访声讨美英入侵伊拉克

D.对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

87.附加刑包括(ABCD)。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88.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89.自由刑包括(ABCD)。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90.我国不适用死刑的是(AB)。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

D.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91.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情节属于酌定情节(AB)。

A.犯罪的时间地点

B.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

C.犯罪后自首

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92.缓刑的适用条件是(ABC)。

A.适用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不是累犯

C.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D.主观上只能是过失

93.对于(ABCD)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A.累犯

B.绑架

C.爆炸

D.抢劫

94.犯罪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BC)。

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偶然性

|贵州事业单位考试网

95.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BCD)。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又聋又哑的人

C.盲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96.正当行为包括(AB)。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正当业务行为

D.正当职务行为

97.事实认识错误包括(ABC)。

A.对象错误

B.行为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错误

D.法律认识错误

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考试2018年

一、单选题() 1 、以下选项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人民法院对妨害审判秩序的诉讼参加人实施拘留 B.企业对违纪职工罚款200元 C.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公民罚款50元 2 、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 3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叙述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可以因当事人的申辩而加重对其的行政处罚 B、乡规民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C、行政机关发现自己作出的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D、行政处罚当事人对当场处罚决定不服的,有权要求听证 本题得分:1

4 、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应当以公民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剥夺的时间按日进行赔偿,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为()。 A、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 B、国家本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 C、当地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 5 、在一起离婚诉讼中,人民法院误将传票送达给与黄月琴同名的邻村的黄月琴,后者的丈夫一直在外地打工,当她接到法院的传票后,承受不住这种打击,引起精神病复发,不能劳动,生活上不能自理。对于此案,人民法院对精神混乱的黄月琴应否负赔偿义务?() A、不应当负赔偿义务,因为黄月琴以前就有精神病,并不是人民法院误发传票的行为才导致其有精神病 B、不应当负赔偿义务,因为人民法院误发传票的行为只是给其精神造成损害,而对于精神赔偿在我们国家赔偿中是不存在的 C、不应当承担赔偿义务,因为黄某所受损害是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造成的,应当由有关责任人员负赔偿责任

6 、税务行政赔偿方式不包括()。 A、支付赔偿金 B、返还财产 C、恢复原状 7 、某纳税人认为某县国税局停票行为侵犯其经营权并造成损失,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要求国税局赔偿,但被法院驳回起诉,其原因是()。 A、原告必须先申请复议然后才能起诉 B、原告必须先向国税局提出赔偿请求,不服赔偿决定才能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C、原告请求不属法院受案范围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及答案【精编版】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及答案 试题1:民法不保护下列主体的权益( )。 A: 公民的合法权益B: 私人的合法权益 C: 外国人的合法权益D: 不当得利 答案: D 试题2:甲、乙两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为保证合同的履行,甲按约给付对方4万元定金后,乙企业违约。甲企业依法有权要求乙企业给付( )。 A: 2万元B: 4万元 C: 8万元D: 6万元 答案: C 试题3:王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

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王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哪一原则?( ) A: 自愿原则B: 诚实信用原则 C: 等价有偿原则D: 公平原则 答案: B 试题4: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除纯获利益及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的合同外的合同,应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 )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 )。 A: 十五日/追认B: 三十日/拒绝追认 C: 三十日/追认D: 十五日/拒绝追认 答案: B 试题5:有关专利权的期限,错误的说法是( )。

A: 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B: 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 C: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D: 专利权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 答案: C 试题6: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B: 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式 C: “知识产权”是外来语D: “知识产权”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 答案: B 试题7:在诉讼期间的最后( )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约为30%、25%、25%、10%、10%。 第一部分法律基础知识 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创制;③.法的实施。 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和产生与发展;②.国家性质;③.政权组织形式;④.国家结构形式;⑤.经济制度和两个文明建设.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⑦.国家机构。 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④.物权与所有权;⑤.债权;⑥.侵权行为;⑦.知识产权;⑧.诉讼时效。 第二部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应用文概述;②.应用文特点;③.应用文的作用;④.应用文分类、撰写;⑤.公文的一般文体与结构; 2、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①.规范性公文的撰写;②.常用的几种公文撰写:如决定、报告、请示、通知、通报、函等;③.常见几种行政事务应用文的撰写:如:计划、总结、简报、述职报告等。 第三部分科技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测试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的常识性了解情况。测试内容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农业高科技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公民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2、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 4、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5、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四部分时事政治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4.法律( )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6.(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11.增值税属于( )。

2017宪法和公共法律知识考试试卷(定稿---含答案)

山东省水利厅 2017年宪法和公共法律知识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X”。每题 1.5分,20道题,共30分。) 1、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答案:错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答案:错误 3、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答案:正确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 大相同。() 答案:正确 5、国务院的部门规章有权设定一定范围内的行政许可 事项。() 答案:错误 6、行政机关举行行政许可听证活动的费用由参与听证 的当事人分担。()

答案:错误 7、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一定的变通规定。()答案:错误 &行政许可听证的主持人,即本案的调查人员。() 答案:错误 9、结婚登记属于行政许可。() 答案:错误 10、行政机关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答案:正确 11、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正确 12、人民法院原则上应当公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 裁定书,供公众查阅。() 答案:正确 13、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 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答案:正确 14、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经审查认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正确的处理方法为,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

答案:正确 15、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答案:正确 16、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5年;标注“暂行”、“试行” 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为1年。() 答案:错误 17、受委托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在委托的范围内,以自己 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答案:错误 18、行政机关调查取证时,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 答案:正确 1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办公厅(室)、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工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为部门规范性文件。()答案:错误 20、未经统一登记、统一编制登记号、统一公布的规范性文件无效。() 答案:正确 二、单选题(每题1.5分,20道题,共30分) 1、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职位由全国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汇总解析四十三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汇总解析四十三笔者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务员公共基础的相关法律知识,由于知识点较多,每篇文章只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笔者系列文章。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公务员公共基础法律知识:法的作用法的作用指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它表明了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意志的实现。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一、法的规范作用 (一)指引作用 1.概念: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2.对象:指引自己。 3.分类:指引作用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义务性规范代表确定的指引,即法律明确规定人们应该这样行为(应为模式)或不应该这样行为(勿为模式),并且如果违反这种规定,就应承担某种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授权性规范代表一种有选择的指引,即法律规定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可为模式)如果人们这样行为,将带来某种肯定性的法律后果。

(二)评价作用 1.概念: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 2.对象:评价他人。 3.例:法院判决中对犯罪嫌疑人所定的罪就是一种评价。 (三)教育作用 1.概念:通过法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 2.对象:教育大多数。 (四)预测作用 1.概念: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 2.对象:预测相互间。 (五)强制作用 1.概念:法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法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证。 2.对象:强制违法者。 3.例:对违法行为施加的行政处罚、对犯罪行为施加的刑罚。 二、法的社会作用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600题及答案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 题600题及答案 1、认为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可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项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以上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2、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3、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申请复议;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申请。 4、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复议,国务院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6、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该部门的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7、对于有行政复议法第15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

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自接到该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 8、法律、法规规定复议为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起诉。 9、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二)复议机关认为需要;(三)申请人申请,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四)法律规定。 10、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 11、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呢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行政复议机关有权拒绝。 12、在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或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收集证据。 13、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复议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在7日内依法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在60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14、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有权处理的,应在30日内依法处理;否则应在7日内转送有权机关处理。处理期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及复习建议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历史、公文写作、道德、国情市情、时事常识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主要为客观性 试题。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写作等。 政治。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重点】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时事政治等。 【复习建议】政治部分是考试中的绝对重点,必考,占分最高,这一部分要重点练习和记忆,特别是中特、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部分,是重点,同时有一定难度,这部分的题目要多做几遍,把握命题的规律。 经济。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重点】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复习建议】经济常识在近几年分值逐渐加大,与日常生活结合更加紧密,在本题库中已经把尽可能多的题型列出,做完即可保证高分。 法律。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等主要实体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关系等;了解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实际运用。 【重点】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

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大全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 第一章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A、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B、工人阶级领导的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的农民、的公务员、的解放军、的知识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农民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2、坚持有法可依、的有法必依、的执法必严、的违法必究的方针,其核心是()。 A、有法可依,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有法必依,法律面前 C、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的农民、的公务员、的解放军、的知识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D、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农民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 3、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目标是()。 A、建设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建设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国家 D、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法制国家 4、目前,我这法治建设上的一个突出问题是()。 A、我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建全不能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B、很多人不知法、的不懂法、的缺乏守法、的执法意识

C、法律不权威,甚至某些法律的权威性丧失 D、有法不依、的执法不严、的违法不究 5、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的基础、的灵魂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社会主义民主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确保法律的权威性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法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战略地位,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本质特征的认识 B、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 C、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我国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D、全面阐述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2、法治不仅体现为权力依法运行的一种国家形态,而且是一种现代化的法律制度形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根据法治原则,实行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主要表现为法治原则的()。 A、法治的普遍性原则 B、法治的价值原则 C、法治的权威性和目的性原则 D、法治的形式合理性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可以归结为()的法律渊源。 A、以宪法为核心 B、以行政法为核心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 附答案

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部分 一、的判断题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法治是我们的目标"。╳ 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 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 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 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战略。√ 10.维护宪法、的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整政治活动的法律作为立法的重点。╳ 12.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 13.遏制腐败,监督是关键。√ 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随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 16.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 17.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18.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 19.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0.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个法律颁布以后,还需要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的颁布,才能具体实施。√ 22.实施细则是指一个法律颁布以后,为了便于实施和具体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此作出详细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23.我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是法律。╳ 24.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 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 26.党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 27.法治的特征植根于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 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针对国家权力本身,要求权利监督与制约。╳ 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正确地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次序、的方式和手续来处理案件。√ 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 31.市场经济要求统一开场,也要求市场国际化。√ 3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精髓。╳ 33.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统一。√ 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 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明成果。√ 36.社会主义法制的唯一要求是:违法必究。╳ 二、的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要求是(A)。 A.民主法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政治协商制度 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前途。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要点整理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要点整理 1、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 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4、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遵守时限。 法律适用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它不属于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思想关系。 违法的分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违宪行为。 5、宪法的基本理论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公共法律知识题库(278)

公共法律知识题库(278)

公共法律知识(278道) 题型: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少选或多选、选错都不得分)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在括号内打“×”)。 第一部分行政处罚法(89道) 单项选择题36 1、行政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B)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A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司法机关 2、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 C )的,行政处罚无效。 A法律B规定C法定程序 D 程序 3、行政处罚法规定,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B)公布 A 可以B必须 4、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A),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A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B 只处罚不教育 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

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责任。 A民事B行政C刑事 6、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B)设定。 A法规B法律C规章 7、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C)以外的行政处罚。 A警告B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C限制人身自由 8、(A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A地方性法规B法律 C 规章 9、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A)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A委托行政机关B受委托组织 10、行政处罚由(B )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B违法行为发生地 1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B)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A 责任人B当事人 12、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B)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A 一 B 两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

公共知识综合测试1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1. 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A. 是否适应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 B. 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 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D. 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 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A. 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B. 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C.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 D. 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3. 人民法院是()。 A. 国家权力机关 B. 国家行政机关 C. 国家审判机关 D. 公安机关 4.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民族区域自治 B. 单一制 C. 联邦制 D. 邦联制 5.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 A. 集体负责制 B. 双重从属制 C. 主席负责制 D. 合议制 6. 凡属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进行解释。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最高人民法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各级人民法院 7. 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 A. 分散性 B. 统一性 C. 多样性 D. 程序性 8.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 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 违法行为发生地 9. 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A. 特定的民事纠纷 B. 特定的行政纠纷 C. 特定的经济纠纷 D. 特定的刑事纠纷 10. 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 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 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 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 11. 公安机关在紧急的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 A. 拘役 B. 拘留 C. 拘传 D. 逮捕 12. 代理人应为()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 A. 被代理人 B. 自己 C. 代理人所在机构 D. 被告 13.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 ()。 A. 占有、利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B. 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 C. 使用权利 D. 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获得收益的权利 14.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 A. 指示 B. 请示 C. 批复 D. 命令 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

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模拟)试题

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模拟)试题 一、填空10分(每小题1分) 1、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其逻辑机构通常包括假定、()和()。 2、违法行为在()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行政机关对于申请人延续行政许可的申请逾期未作决定的,视为()。 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为依据,以()为准。 5、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的申请均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6、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对受害人履行赔偿义务。国家赔偿以()为主要方式。 7、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8、因不动产提起行政诉讼的,由()人民法院管辖。

9、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或者提起()。 10、《行政许可法》规定了听证程序,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日前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听证的时间、地点等。听证应当制作笔录,最后行政机关应当()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二、单项选择10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 1、行政许可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A、6个月 B、1年 C、3个月 D、2年 2、某工商局在办理完毕某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1年之后,发现办理登记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疏忽未认真核实有关材料,导致作出了错误的变更登记。在这种情况下,工商局应当如何处理?() A、撤销变更登记,恢复到原来的登记状态 B、吊销企业法人营业 C、撤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对于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予以适当赔偿 D、注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给予企业适当补偿 3、张某委托刘某购书,并将一本存在1.3万元人民币的全国通兑活期存折交给刘某用于买书。刘某在途中取出该存折的

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重点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常识(重点知识记忆)1、认为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时,可一并向复议机关提出对该项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以上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2、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3、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申请复议;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申请。 4、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复议,国务院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6、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以自己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该部门的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7、对于有行政复议法第15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

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自接到该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 8、法律、法规规定复议为必经程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起诉。 9、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二)复议机关认为需要;(三)申请人申请,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四)法律规定。 10、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答复。 11、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呢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行政复议机关有权拒绝。 12、在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或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收集证据。 13、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复议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在7日内依法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在60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14、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有权处理的,应在30日内依法处理;否则应在7日内转送有权机关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部分专项练习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精选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物权法)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甲购买乙的一辆二手车,但双方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甲付款购车后,驾驶该车到某汽车 空调配件经销部丙处,购买汽车空调配件并安装。安装好并付清款项后,甲驾车离开。途中,因空调泵线圈短路引起电源线起火造成火灾,该车被全部烧毁。经有关部门认定丙作为汽车空调提供者对火灾负有间接责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未生效,因为双方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B.甲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为动产所有权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 C.甲不能向丙请求损害赔偿,因为其不是该车的所有权人 D.甲不可以向丙请求损害赔偿,因为该车转让没有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 2、甲、乙、丙、丁共有一轮船,甲占该船70%份额。现甲欲将该船作抵押向某银行贷款500 万元。已知各共有人事先对此未作约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将共有轮船抵押应经过乙、丙的同意 B.甲将共有轮船抵押须乙或丙两者中的一个同意 C.甲将共有轮船抵押无须经任何人同意 D.甲将共有轮船抵押属于无权处分 3、赵某孤身一人,因外出打工,将一祖传古董交由邻居钱某保管。钱某因结婚用钱,情急 之下谎称该古董为自己所有,卖给了古董收藏商孙某,得款10000元。孙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李某借款20000 元,双方约定将该古董押给李某,如孙某到期不回赎,古董归李某所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钱某与孙某之间的古董买卖合同无效 B.孙某取得该古董的所有权 C.李某对该古董的占有属于无权占有 D.赵某可以直接请求李某归还该古董 4、甲、乙、丙合伙开一家小餐厅,甲出资1 万元加上自己的一间房屋,乙出资两万元,丙 出资1 万元。餐馆营业后1 年,甲因要出国定居照顾自己唯一的亲人舅舅,未来得及处理合伙事宜就出国了。此后其从国外来信称:自己在合伙中的财产不要了,但没有指定财产归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 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 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 一般 C.可以 D.不能 4. 法律(A)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 (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C )。 A. 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 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 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 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 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 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 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 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 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 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 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15.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 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A)的商标。 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 D.设计在先 16. 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7.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B)。 A. 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 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 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 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8.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B)处罚。A.可以免除B.应当减轻C.可以减轻D.应当从轻 19. 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 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B)批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共中央政法委 20. 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A)。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哲学部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 2、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 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 4、维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5、辩证法主张事物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全面的且承认矛盾。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且否认矛盾:根本区别是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6、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认识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7、为马克思注意哲学的产生奠定的三大自然科学基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细胞学说。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本质特征是他的实践性,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

系和相互转化的原理。命题的提出人时毛泽东。 11、马克思主的两次飞跃: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3、相对静止是衡量物质运动的尺度。 14、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具有三维性。 15、规律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可重复性。 16、发扎你信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否定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17、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即数量,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18、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不同的事物发展具有不同的曲折性;事物的房展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1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20、矛盾即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因第一位,外因第二位。内因是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1、事物的性质主要地位是有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22、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