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九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九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本章预览1.《大英百科全书》中说,“不存在一个唯一的,普遍接受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什么是通货膨胀”持有不同的观点。

2.经济学界提出了多种测量指标以判断经济中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的是物价指数,各种物价指数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物价变动情况。

3.我们常听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等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这实际上是运用到了最常用的通货膨胀划分方法。通货膨胀到底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了解通货膨胀。

4.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是有很多危害的。但是具体的说,它对老百姓有哪些不利?对生产企业有何不利?对社会经济有何不利?这些问题并非每个人都很清楚。此外,还有人认为通货膨胀也有好处。

5.针对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其治理措施也不同。通过分析各国的应对策略及其效果,我们可以为以后面对通货膨胀的卷土重来提供参考。

6.以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为典型代表的通货紧缩,其影响之深、历时之长引起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分析通货膨胀一样,我们应该了解其形成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并找出治理的对策。

第一节通货膨胀定义、类型及度量

一、通货膨胀(Inflation)的定义

如何给通货膨胀下定义,迄今为止,无一致看法。各学派从不同角度定义得出许多观点,可分别从西方的通货膨胀定义和我国的通货膨胀定义两方面加以归纳。

(一)西方学者的通货膨胀定义

西方学者对通货膨胀的定义相当多,但其观点可基本上概括为三种类型。

1.把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的过度发行

在凯恩斯之前,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量的过度增长,从而使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指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①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更明确指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意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会导致物价上涨。”(见图8-1) 凯恩斯对“把通货膨胀定义为货币的过度发行”这种观点提出置疑。他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是通过货币数量对工资和就业量的影响来实现的。只有在达到充分就业时,这时产量已无法再增加,而货币数量增加使有效需求增加,这种情况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而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增加的货币会全部为产量的扩大所吸收,于是物价可保持不变。因此,在凯恩斯主义盛行时期,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不是决定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

直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危机,货币主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货币数量的增减与物价上涨之间的直接关系也被理论界部分接受。在通货膨胀定义中,货币过量发行、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作为三个同等的要素被予以确定,但一般的定义不说明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图8-1 美国的物价总水平和货币供应(1950-1993)

资料来源:总统经济报告

2.把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的全面上涨

该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币值下降,不论什么原因造成的物价总水平上涨都是通货膨胀。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面包、汽车、理发价格上升;工资租金等等也都上升。”①美国出版的一本《现代经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其结果是购买力下降。”英国《经济词典》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是“通货膨胀指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可看作货币的贬值。”很显然,这种定义有意省略了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3.把通货膨胀定义为由于生产成本增加而造成的物价上涨

生产成本增加的原因包括工资的过度增长。例如,英国新剑桥学派的首领琼·罗宾逊夫人认为,不能简单地用物价上涨来给通货膨胀下定义,通货膨胀应该是由于对同样的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直升变动。该定义注重于工资的膨胀。

(二)我国经济学者对通货膨胀的定义

我国经济学者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大都以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即纸币流通规律为理论基础,比较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贬值(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减少或购买力下降),价格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即为通货膨胀。

这一定义有如下几个要点:

1.通货膨胀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纸币流通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因为金属货币具有内在的价值,它可以通过贮藏手段的蓄水池作用,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使之与商品流通量相适应。另外,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银行券的发行是以黄金作保证的,流通中过多的银行券可以通过兑现黄金的形式流回到银行。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纸币本身没有内在的价值,不能像金属货币那样被贮藏,也不能通过兑现金银而退出流通。当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出现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情况。

2.货币供应量超过客观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核心内容

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最终都将以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客观需要量进而以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实际内容。也就是说,没有相对于客观需要量而增加了的货币供应量,或没有相对于一定的货币供应量而减少了的客观需要量,就不会有市场上货币购买力与商品供给能力对比关系的变化,就不会出现普遍的或持续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也就不会有通货膨胀。

3.物价上涨不是通货膨胀完全的表现形式

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物价水平的明显上升。这是由于市场发达的国家,价格很少受到

限制,当货币供应超过需求,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就直接地、明显地表现为物价上升。

但是在排斥市场经济、实行单一行政计划管理体制时的前苏联及东欧各国,以及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前和改革初期实行“价格双轨制”时的中国,通货膨胀则不表现为物价上涨。这是由于当经济生活中积累了难以消除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压力时,政府采取管理和冻结物价、对商品销售进行价格补贴、对购买行为进行限量控制等措施,使通货膨胀压力不通过物价上涨释放出来,而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极度短缺、限量供应、黑市活跃、国家牌价与黑市价形成巨大价差、商品质量下降、供货方索取价外酬金,以达到变相涨价目的。

4.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物价上涨,但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因为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很多,除了由于纸币过度发行而引起通货膨胀这一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商品本身价值的提高;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某些垄断组织人为地提高商品的价格;国家实行强制性提价;经济周期性的萧条,价格下跌以后出现的周期性复苏阶段的价格上升等也会引起物价上涨。但这些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不属于通货膨胀的范围。所以通货膨胀必然表现为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5.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个别商品价格的轻微上涨

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个别商品价格的轻微上涨,而是一个价格明显、普遍、持续上涨的过程。只有当价格持续的上涨作为趋势不可逆转时,才可称为通货膨胀。

6.通货膨胀与纸币膨胀是有区别的

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纸币发行过量。但是,纸币的过量发行并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因为通货是由现金(纸币的现实形态)和银行活期存款组成,如果银行活期存款没有相应增加,即使纸币发行多了,整个通货总量仍可能没有超过必要的货币量,因而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如果现金发行量虽然没有增加,但现金以外的其他信用货币流通量增加,也会使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必要量,结果同样出现物价大幅度上涨。

从上述介绍来看,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是本质类的,是从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性质上下定义;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们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多是现象类的,即多是从通货膨胀的表面特征上下定义。应该说本质类定义更有助于抓住通货膨胀的内在特征,有助于理解的深化。在不同的理论层次上,这两类定义是可以共存的。但倘若把现象类定义说成是事物的本质,则会引出谬误。

二、通货膨胀的测度

(一)物价指数

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物价指数成为测定通货膨胀的重要尺度,与之相联系的物价上涨率成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最明晰的指标。物价指数是指报告期物价水平对基期物价水平的比率。物价指数是表明一国或一地不同时期商品价格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以%表示)。物价指数等于或小于100%,说明物价持平或下跌;物价指数大于100%,说明物价上涨,其超出100%的部分即为物价上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即: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100%

目前,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主要有三个: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ption price index,CPI)

该指数是从商品购买者的角度观察价格变动的,主要说明市场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见图8-2)。它一般根据家庭消费的有代表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情况编制。这一指数的优点是资料容易收集,公布次数较频繁,因而能及时地反映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可以用来分析货币购买力的强弱。缺点是该指数包括的范围较窄,不能反映用于生产的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趋势。

图8-2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4-2005)

2.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retail price index,RPI)

该指数是从商品销售者的角度来考察价格变动的,主要在于反映价格变动对商品销售的影响,其编制范围包括市场上零售的所有商品,但不包括劳务项目。这一指数的优点是能较灵敏地反映厂商生产成本的变动状况,缺点是没有将各种劳务包括在内。

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

又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该指数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例如,某国1985年的GNP按当年的现行价格计算为11300亿美元,而按1980年固定价值(或基期价格,即以1980年为100)计算则为6 896亿美元,则1985年的GNP平减指数为11300/6896X100%=164%。也就是说,1985年与1980年相比,物价上涨了64%。

GNP平减指数的优点是其统计范围包括一切产品和劳务(除消费品和劳务外,还包括资本品以及进出口商品等),因而它能较全面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但编制GNP物价平减指数需要收集大量资料,一般只能1年公布一次,不能迅速、及时地反映通货胀的程度和动向,某些统计制度和技术较落后的国家甚至编不出这一指数。另外,由于这一指数涵盖了所有商品和劳务甚至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化,有许多是与居民生活不直接相关的,因此,反映出的通货膨胀程度与居民的直接感受相差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物价指数只能对公开型的通货膨胀进行度量,而以非价格形式(商品物资短缺)表现的隐蔽性通货膨胀,则无法测定。

表8-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物价指数(单位:%)

注:表中“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数值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而得: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现价GDP/可比价GDP ,可比价GDP =上年GDP ×按可比价计算的今年的GDP

指数。

数字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二)通货膨胀缺口(inflationary gap )

通货膨胀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有效总需求)高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需求所形成的差额。由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均衡的,因此,差额部分的总需求是大于充分就业的实际收入的,所对应的是名义国民收入的增加或价格的上升。测算通货膨胀缺口的工作最初是由凯恩斯做的,它等于有效总需求与可供私人消费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之间的差额。通货膨胀缺口与物价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不同,前者只是来估计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后者则用于度量现实的通货膨胀。

如图8-3所示,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总需求AD ,45度线上的任何一点代表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相等。ADo 为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线,垂直于Y 轴的AS 线为充分就业的总供给线,两线在45度线上相交于B 点,代表充分就业的均衡点,OADo =OYo 为充分就业的总需求和国民收入。AD l 为实际的总需求线,与AS 线相交于A 点,AB 即为超额的总需求即通货膨胀缺口。该缺口的弥补只有在点A ’处才能实现。A ’点对应的国民收入为Y1,由于经济已经到充分就业水平,因此,实际国民收入不会增加,YoY 1只是名义国民收入增量或价格上升的水平。

图8-3 通货膨胀缺口示意图

(三)货币购买力指数Y 和货币贬值率1-Y

货币是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价格就成为反映货币是否贬值和贬值程度大小的尺度。一般来说,商品价格水平高,货币购买力低,即货币贬值;反之,商品价格水平低,货币购买力高,即货币升值,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购买力互为倒数关系。从全社会看,货币购买力是对所有商品而言的,所以它不是某一种商品价格的倒数,而是所有商品价格的倒数。各种商品价格的总体变动状况,通常是用物价指数表示的,因此,货币购买力或币值变动就可以通过物价指数变动的倒数来反映。设物价上涨程度为X ,货币购买力指O Y 0 Y 1

Y

AD 0

AD

Y=1/(1+X) Z=1-1/(1+X)=1-Y

其中,1+x为上涨后物价指数。比如,物价指数上升18%,那么货币购买力就下降约15%;物价指数上升100%,那么货币购买力就下降50%。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按严重程度分

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low inflation)、严重的通货膨胀(galloping inflation)、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三类①。至于三种程度的通货膨胀以怎样的数量标准去界定,需要根据一国出现通货膨胀的特殊背景和社会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等综合考察。如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普遍认为6%的年通货膨胀率就是难以忍受的了,属于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则看作是恶性的通货膨胀。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通货膨胀率在3%以内,是可以为社会承受的,属于正常的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率达到3%以上而停留在两位数以内的水平上,可称之为温和的通货膨胀,这一程度的通货膨胀一般不会造成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影响。通货膨胀达到两位数以上(double -digit),而在50%以内,可称之为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一程度的通货膨胀已经对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出现挤提银行存款、抢购商品等引发市场动荡的现象,如果不坚决控制,就会导致物价进一步大幅度上升,酿成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恶性通货膨胀,就是指物价已经出现明显快速增长的势头,水平达50%以上,并且开始成倍增长,这一程度的通货膨胀已经严重破坏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和经济生活秩序,开始动摇社会安定的基础,它会使货币信用制度走向彻底崩溃。这一程度的通货膨胀多发生于处在战争、社会变革、政治动荡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专栏8-1

图8-4 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

Frank D.Graham,Exchange,Prices and Production in Hyperflation:Germany,

1920-1925(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30),第105-106页

(二)按表现形式分

1.公开性通货膨胀也称开放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物价不加控制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较为完善,且没有政府的直接干预,货币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物价水平的升降。因此,通货膨胀便以物价水平公开上升的形式表现出来,物价水平的上升幅度可以准确地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2.隐蔽性通货膨胀也称抑制性通货膨胀,是指政府通过计划控制和行政管制手段(包括票证限额、价格控制等)来抑制物价的上涨,使通货膨胀的压力不通过物价水平的上涨表现出来,而是以非价格的方式(如商品与物资的短缺等)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

(三)按成因分

这是最常见的通货膨胀分类,主要划分为这样几种类型: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预期型通货膨胀等。这种通货膨胀类型的划分实际上是按照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不同而划分的。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是通货膨胀理论的一大重要内容。我们将在第三节重点介绍以上五种类型通货膨胀成因说。

第二节通货膨胀经济、社会效应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低度、较温和的通货膨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尚未对人们产生冲击,通货膨胀预期还未形成,此时的通货膨胀被认为对经济具有一定的正效应;第二阶段,人们已经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因此,通货膨胀会突然加速,此时通货膨胀的正效应已经大大衰退,直至全部消失;第三阶段,价格不断奔腾式上涨,恶性通货膨胀已经形成,此时的通货膨胀已经完全无正效应。以下将分别着眼于第一阶段以及第二阶段以后的通货膨胀来说明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问题。

一、温和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

(一)产出效应

产出效应讨论的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状况,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因此,政府可适当采用通货膨胀政策,扩大货币发行,增加政府的投资性支出,劳动总供给增加,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实际产量也增加了。具体分析理由如下:

润增加。因此,通货膨胀可以提高私人部门的投资。同时,由于利润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较高,通货膨胀形成的利润大部分可用于储蓄与投资,而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在温和通货膨胀时期,人们为了维持原生活水平,必须更加努力工作,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比如,退休人员干半天工作,家庭妇女走出家庭寻找就业机会。换言之,通货膨胀增加了劳动投入,这有利于经济发展。

3.在温和通货膨胀时期,虽然名义利率上升,但预期通货膨胀率也上升,前者的上升速度低于后者的上升速度,于是导致实际利率下降,甚至为负值。实际利率降低有利于投资和经济增长。

4.政府通货膨胀措施增加了实际总投资量,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比如,当政府财政资金匮乏时,可以把从中央银行借款作为财政融资的一种手段,若政府将膨胀性收入用于实际投资,同时采取措施保证私人部门的投资不会相应减少,那么这种膨胀性融资就会由于增加了实际投资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收入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除了对产出有影响外,还会引起财富在不同主体之间、不同资产形式之间的重新分配,从而形成收入分配效应,具体分述如下。当然,如果通货膨胀被充分预期,或工资养老金指数化,以及采用浮动利率,则会减弱该效应。

1.固定收入者吃亏,浮动收入者得利

对那些领救济金或退休金、白领阶层、公共雇员以及靠福利和其他转移支付维持生活的固定收入者来说,实际收人因通货膨胀而减少,生活水平必然降低。对浮动收入者,如果其收入浮动(收入上涨)是在物价上涨之前,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到好处。

2.债务人得利,债权人吃亏

债务人待其偿还货币时,由于通货膨胀,同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已经下降。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如果债权人和债务人都能正确地预测到通货膨胀率,并议定好到期偿还本金时按正确预测的价格指数调整利息,则这种收入分配效应就不存在了。

3.国家得利,居民受损

货币是政府的负债,同时,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已欠下居民大量债务,通货膨胀将政府的这两项债务的实际价值缩减了。所以有人认为,国家通过“通货膨胀税”无偿占有了一部分实际资源。另外,在累进税制下,通货膨胀能提高税基,纳税等级上升,政府税收收入增加。相反,居民作为政府的债权人,必然受损。

4.实物资产持有者得利,货币资产持有者受损

企业或家庭的资产由两部分构成,即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主要是指各种商品和物资(包括不动产、贵金属、珠宝、古董、艺术品),而金融资产则包括货币、存款、债券和股票等。通货膨胀会导致人们对资产进行结构性调整,从而形成财富再分配效应。

各种实物资产的持有者在通货膨胀期间,往往会因价格上涨而受益,但也不尽然。因为有些实物资产,其名义价值增长的幅度是低于通货膨胀率的;同一种实物资产,在不同条件下,其名义价值的升降,较之通货膨胀率也有时高时低的情况。

金融资产则更复杂,通货膨胀使金融资产的名义价值变化甚微,而其实际价值却受到影响。股票代表实物资产的所有权,正常情况下,它和实物资产一样,在通货膨胀时期价格上涨;面值固定的金融资产,其实际价值随着物价上涨而下跌;各种变动收益证券的实际价值却随通货膨胀而增加。因此,面值和收益固定的金融资产持有者,在通货膨胀期间往往会受到损失,其债务人则会因通货膨胀而受益;而收益和价值不定的金融资产,在通货膨胀期间收益增长与其价格上涨并非一致,因此其持有者是否受益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变化。

(三)强制储蓄效应

这里的储蓄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这种积累主要来自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其中,政府的储蓄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用增加税收的办法来筹集生产性资金,这部分储蓄是从其他两部门的储蓄中挤出来的,不增加社会储蓄总量;另一方面是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或政府财政出现赤字,向中央银行透支,从而造成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由此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实质上是政府向所有货币持有者征税(即通货膨胀税)从而使政府收入增加。因为,在人们货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发行货币,获得对一部分商品或劳务的支配权。然后,政府把这部分收入用于投资,这显然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产生所谓的“强制储蓄”效应。

大。但在发达国家,投资是以私人投资为主,政府投资所占比重不大,政府所得到的“通货膨胀税”并不一定全部转化为投资,因而,通过“通货膨胀税”所引发的强制储蓄效应就比较小。

(四)效率损失效应

1.皮鞋成本(shoeleather costs)增加

皮鞋成本指的是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当通货膨胀侵蚀了货币的实际价值时,持有该货币的成本增加,你通常会更经常的跑银行(如你不是每4周提取1200元,而是每周提取300元),以便把你更多的财富放在安全的帐户上或转换为安全的形态,为此牺牲的时间和方便就是皮鞋成本。

2.菜单成本(menu costs)增加

菜单成本指的是企业调整价格所花费的资源,如:饭店重新印制菜单并为新价格做宣传,出租汽车公司重新设置计数器,商店重新贴价格标签,甚至包括召集人们重新定价。通货膨胀增加了企业必须承担的菜单成本。通货膨胀使企业成本迅速增加时,一年调整一次价格是不现实的,企业必须更经常的变动价格,以便与经济中所有其它物价保持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在只有温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皮鞋成本和菜单成本可能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高通货膨胀时,这两种成本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不考虑它们,会给持币者带来明显的效率损失。

二、奔腾式乃至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

当通货膨胀率达到一定水平,形成恶性通货膨胀时,会对生产和流通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经济社会危机,甚至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彻底崩溃。

(一)对生产的影响

1.恶性通货膨胀使得用于生产的资金锐减。一是在恶性通货膨胀下,人们总是倾向于将资金投向非生产性部门,以躲避生产性投资风险;其二,由于恶性通货膨胀的存在,政府不再可能用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强制储蓄,而企业和个人在通货膨胀中又倾向于购买保值商品,因此储蓄率下降,影响生产的发展。

2.恶性通货膨胀将导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由于在通货膨胀中,各地区的各类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并非一致,利益的驱使就会使得生产结构上出现追求高利润的格局,导致资金和资源的盲目流动,从而使整个生产处于混乱之中,造成国民经济发展上的不协调。

3.恶性通货膨胀将给生产提供虚假需求信号

在恶性通货膨胀中,人们为了保值,纷纷抢购商品,有些商品可能根本不是自己急需的,甚至根本不需要的,也大量购进,从而造成商业虚假繁荣,使商品供应紧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给生产造成病态的商品需求。

(二)对流通的影响

恶性通货膨胀造成了商品流通的混乱。由于物价上涨过程中,地区间上涨幅度不均衡,就会造成原有的商路被破坏,大量商品涌到价格上升较高的地区,造成流通秩序紊乱,商业投机横行。

(三)对货币金融的影响

1.恶性的通货膨胀影响货币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最终可能导致整个货币制度的崩溃。从价值尺度职能看,由于通货膨胀率很高,人们根本无法用日益贬值的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从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上看,人们在流通中往往逃避接受货币,有时甚至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至于价值贮藏,人们更倾向于实物和金银、珍宝等,纸币流通范围日益缩小,最终可能导致这种币制的彻底崩溃。

2.恶性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信用关系,阻碍了信用的发展。因为通货膨胀对债权人不利,所以在通货膨胀过程中信用关系不正常,特别是较长期的信用关系难以确立,商业信用规模大大减缩,银行信用也因信贷资金来源减少而相应缩减。

3.恶性通货膨胀影响了银行业务的正常进行。在恶性通货膨胀情况下,利率的上涨赶不上物价的上涨,人们不愿存款。存款的减少,使银行信贷规模下降。挤兑存款风潮的发生,会给银行带来极大冲击,甚至可能造成银行破产,引发银行信用危机。

(四)对财政的影响

我们知道,政府作为最大的债务人,会因资产调整效应,在通货膨胀中,相应地减轻一定的债务负担。再者,增发货币可直接获得追加的财政收入。但是,政府的这种减债和增收是建立在对经济社会的灾难性破坏的基础上

极的影响。

专栏8-2 “滞胀”现象――通货膨胀的特殊后果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西方国家通货膨胀成因理论

(一) 需求拉上说 (demand-pull )

需求拉上说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超过了供给增长速度,使太多的货币去追求太少的商品和劳务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在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和生产能力尚未被充分利用时,由货币数量增加而导致的总需求增加,促使就业增加和产量增加,

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只有当社会处于充分就业和生产能力已被充分利用时,货币数量的增加才会诱发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说的观点,可用图8-5加以解释。

P 4

P 1 P 2 P 3

Y 2 Y 1 Y F Y 3 P 5

图8-5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在图8-5中,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主要指BC 阶段和CS 阶段。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实际收入(Y),纵轴代表物价水平(P),社会总供给曲线(S),可按社会的就业状况而分成AB 、BC 与CS 三个阶段。(1)AB 阶段的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态。此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源或劳动力,这意味着供给弹性无限大,即总供给的增加能力很大。当总需求从D 1增至D 2时,实际收入便从Y 1增至Y 2,物价水平保持不变。(2)BC 阶段的总供给曲线表示社会逐渐接近充分就业,这意味着社会上的闲置资源已经不多,此时为扩大产量而增加的需求会促使产量和生产要素资源价格的上涨。因此,当总需求从D 2增至D 3时,实际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减缓,同时物价水平也有所上升。(3)CS 阶段的总供给曲线表示社会资源已经达到充分利用状态,Y F 就是充分就业下所能达到的国民收人,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成为无弹性的曲线。当总需求从D 4增至D 5时,只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在论述通货膨胀时进一步认为,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数量的增长超过了总产量的增长而引起的。大量实证研究也支持这种分析,因此“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说法也得到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同。因为货币主义学派所说的引起通货膨胀的是“货币数量的增长”,而货币数量的增长会反映为总需求增加,因此该理论本质上属于需求拉上说,它的创新之处在于解释货币为什么过快增长的三个原因:政府开支的迅速增长;政府对于充分就业的承诺;中央银行的错误货币政策,认为中央银行控制的是实际上没有能力控制的利率。

(二)成本推动说(cost-push )

与需求拉上说相反,成本推进说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方面,通货膨胀是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包括工资、租金、利润以及利息等)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通常分为工资推进型、利润推进型、汇率成本推进型。

此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流行起来的。由于西方的限制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经常失灵,使得一部分经济学家怀疑通货膨胀成因绝不单纯是需求拉上,也可能来自供给方面。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失效,可能是由于用对付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对付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这就加重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因为紧缩需求的政策限制了供给能力。由此可见,成本推进说是被作为一种新的通货膨胀理论提出来的。

成本推动说的观点,可用图8-6加以解释。

在图8-6中,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实际收入,纵轴代表物价水平,Y F 为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实际收入,S o 、S 1、S 2为总供给曲线,D 为总需求曲线。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总供给曲线由So 向左上方移至S 1,再由S 1移至S 2。结果,在国民收入由Y F 下降至Y 1和Y 2的同时(国民收人之所以下降是由于生产成本提高会导致失业增加,从而引致产量的损失),物价水平却由Po 上升至P 1和P 2。由此可见,生产成本的提高将会导致企业生产的压缩、失业增加和总供给的减少,从而成为通货膨胀和失业增加的根源。

P 0 P 1

P 2 Y 2 Y 1 Y F

(三)供求混合推动说(supply & demand mixed push)

供求混合推动说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原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原因,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一方面,通货膨胀从过度需求开始,但由于需求过度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会促使工会要求提高工资,因而转化为成本(工资)推进的因素;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从成本方面开始,如迫于工会的压力而提高工资等,但如果不存在需求和货币收人的增加,这种通货膨胀过程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因为工资上升会使失业增加或产量减少,结果使“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过程终止。可见,“成本推进”只有加上“需求拉上”才有可能产生一个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现实经济中,这样的论点也得到论证:当非充分就业均衡严重存在时,则往往会引出政府的需求扩张政策,以期缓解矛盾。这样,成本推进与需求拉上并存的混合型通货膨胀就会成为经济生活的现实。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说

结构性通货膨胀说认为,即使整个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有变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也将会发生,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理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引发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原因有:

1.需求结构转移。即在总需求不变时,某个部门的一部分需求转移至其他部门,于是,需求增加的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上涨,而需求减少了的部门的产品价格却未必相应下降,因此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2.部门差异。即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一般快于服务业部门,但两大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是由产业部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所决定的,于是服务业部门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必然会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造成其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从而成为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原因。

3.小国开放型通货膨胀。所谓“小国”是指该国在世界市场上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开放型小国的经济可分为两大部门:一个是生产出口产品并参加世界市场竞争的开放经济部门(包括大多数制造业、运输业、一部分农业和矿业等);另一个是生产内销产品不参加世界市场竞争的非开放经济部门(包括服务业、建筑业、公用事业和小部分生产性加工行业等)。当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时,开放部门的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结果会使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也相应上涨。这又会带动非开放经济部门的价格和工资上涨,导致“小国”全面通货膨胀。

4.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这类通货膨胀多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部门往往是生产结构僵化,资本短缺,农业生产率及供给弹性低下,从而使得农产品不能满足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农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带动整个物价水平上涨。此外,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又以资本品及中间投入品为主,而这些进口品又是维持国内经济增长所必不可少的,这样出口收入的增长赶不上进口支出的增长,结果势必导致国际收支的逆差,出现本币贬值,于是进口品的国内价格就会立即上升,在进口需求呈刚性的情况下,进口品价格的上涨就会推动国内生产成本及物价水平全面上涨。

(五)通货膨胀预期说

通货膨胀预期说认为,经济中预期因素的存在也会使物价持续上涨。(1)由于预期的存在,政府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效应会被合理的预期所抵消。政府为了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又必须制定下一轮更猛烈的宏观经济政策,从而可能导致物价进一步上涨。例如,政府为了使就业量增加,采用扩大总需求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没有预期存在的情况下,生产者会根据增加的需求量增加生产。但是,由于预期的存在,生产者预计到政府的宏观政策会使得通货膨胀率达到4%,不仅自己的商品将涨价了,每一种商品都将涨价,则自己商品的实际相对价格没有涨,这样,产量和就业又回到原来水平。政府如果要使就业量增加,就必须设法使实际通货膨胀率达到4%以上,比如8%,而这将使得通货膨胀加剧。(2)预期本身也会使通货膨胀加剧。当企业和工人对未来通货膨胀率有一合理预期后,为了保持各自的实际收入不减少,都会要求提高价格和工资,这会在没有过大需求的情况下,引发通货膨胀。

此外,通货膨胀预期说认为,预期使得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不存在了,从而否定了短期中菲利普斯曲线的有效性。在失业时,人们预计政府会采用通货膨胀政策来扩大就业,而这将导致实际工资下降,于是工人在物价上涨之前就要求增加工资;雇主发现通货膨胀并没有使实际工资下降,也就不再增雇工人。于是,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只能影响物价,而不能影响产量和就业。

二、我国理论界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讨论

(一)关于需求拉上的研究

1.财政赤字

我国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投资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过大引起财政赤字过大,过大的财政赤字又引起货币的超经济发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形成通货膨胀压力。

2.信用膨胀

信用膨胀是指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等信用活动过度扩张,超过了生产、流通的实际需要。信用膨胀或者是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或者是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其结果是货币供应超过实际需求,出现通货膨胀。

(二)关于成本推动的研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几乎完全僵化、冻结的工资和物价模式,增加了工资,提高了农副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相对于国外的成本推动,我国的产品成本提高具有本国的特殊之处。

1.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企业的管理者与企业职工在利益上是一致的,他们都以工资、奖金作为自己合法的收入。企业职工在个人收入方面有追求最大化的行为,而管理者仅仅是经营者而非所有者的身份,对企业职工的这种愿望,会给予默许或公开化地赞同,这就促使了企业工资水平的不断增长。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在此与工资的增长无关。

2.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直接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由于原有的价格体系不合理,在理顺价格体系的过程中,国家多次调整了原材料与制成品的不合理比价。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直接地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这种成本的增加,转嫁到产品价格上,很可能会成为下游工业成本增加的原因,并由此而蔓延到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上。

(三)关于结构性因素的研究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即使是在社会供求总量平衡时,仍存在着经济部门和结构上的不合理性,某些部门发展滞后,导致产品的结构性供求失衡,短线制约严重。随着商品价格市场化,短线产品的短缺使其价格不断上升,从而带动和影响其他商品的价格随之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如果短线产品是初级产品,则会增加下游企业成本,从而推动价格水平上升。另外,如果国家为了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往往会对一些部门实施一些膨胀的政策,如减税、增加货币供给等,这些优惠政策和追加的投资会增加货币供给,导致需求增加,从而拉升物价。这两类原因的通货膨胀,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需求拉上型或成本推动型,但从本质上来认识,这种需求大于供给的形成是由于结构性原因造成。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通货膨胀,就具有结构型通货膨胀的特征。当时,基础建设部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巨大。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用于长期基本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就可以增加商品供给能力。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工期一般都很长,短则三至五年,长则十几年,在整个投资期间要耗用现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由于当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速度过快,超过了现有工农业、交通运输业、能源供应等部门的承担力,出现了建设投资所形成的货币投放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供应不适应,导致物价上涨。当然,同时还伴随着消费基金规模的过大,这在当时被称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的“双膨胀”。

(四)关于综合因素的研究

有人认为,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应当从多方面综合进行分析。这种综合因素的分析研究,实际上是包含了前面所述的需求、成本、结构因素在内的另一个角度的考察,即从体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和一般因素来寻找通货膨胀的根源。

1.体制性因素

由于经济体制直接关系到社会有效供给的效率和对有效需求控制的水平,有的学者认为也可以从现行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多次出现通货膨胀,体制方面的缺陷在通货膨胀的形成和发展中都程度不同地起了诱发和推动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真正根源。

体制性因素包括价格体制、投融资体制、企业管理制度、市场规制等。(1)价格体制。在价格体制改革中,我国曾一度实行价格的双轨制。这种价格双轨制造成各企业各部门的利益关系改变:一部分单位、企业依靠国家

高利润也刺激了这些部门的投资需求膨胀,从而最终导致供求失衡。而另外一些单位企业,却因得不到价格上的优惠,致使产品成本直接增加,制成品价格也必然上涨,从而推动通货膨胀的形成。(2)投融资体制。我国当时财政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银行与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关系没有理顺,往往使货币金融政策缺乏有效的实现机制,控制货币供应量力不从心。(3)企业管理制度。作为创造市场有效供给的企业,由于产权关系不清,缺乏自我约束,不承担风险责任,因而往往只追求投资规模扩大,而不追求实际效益,甚至不归还银行贷款,使高投资形成的货币供应与产出量极不对称。由于企业缺乏内源融资和在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迫使银行贷款和财政资金不断地流入企业低效率的投资项目,成为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4)市场规制。由于缺乏一整套管理市场的手段和法律体系,市场存在过度投机、价格信号扭曲、资源配置失误、社会公众的预期心理不稳等各种促成物价上涨的因素。

2.政策性因素

政策性因素是指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预算规模、国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选择不当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政策性因素,往往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手段,如果由于判断上的失误或其他原因,在政策上选择不当,就必然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比如,在经济体系中本已经存在物价上涨压力的前提条件下,仍一味的使用扩张的财政、信贷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就很难避免由于经济过热、需求过旺而形成通货膨胀。又如,本币对外币实行过度贬值,虽然会刺激出口和限制进口,使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但同时也使国内市场商品供应减少,黄金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增加的黄金外汇储备转换为本币后,使国内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从而导致国内市场供求失衡。而增加的过程中,中央银行要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等于发行了无物资保证的本国货币,成为通货膨胀的重要成因之一。

从以上关于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种种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通货膨胀理论大都以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作为研究背景,其关于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理论假说。但是,简单引用西方的通货膨胀理论则不易解释中国的物价上涨问题。我国学者提出的通货膨胀理论能较紧密的结合中国的实际,为进一步研究中国通货膨胀复杂形成机理提供了具体例证和独特的剖析方法。

专栏8-3 我国通货膨胀的历史

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治理

在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各国政府一般采取断然措施,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同时辅以其他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恢复和增加生产,从而消除原来货币流通的混乱局面,在新的基础上实行稳定。

多数国家所经历的通货膨胀,都是比较温和的。如前所述,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增加不确定性,一般民众对它都持反对态度,因此也被视为需要解

一、西方国家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

(一)需求政策

如果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那么采取紧缩需求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减少总需求的途径主要有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两种措施。

1.紧缩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以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运用财政政策抑制通货膨胀有以下几种措施:(1)增加税收,使企业和个人的利润和人减少,从而使其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控制总需求的膨胀。(2)削减财政支出,以平衡预算,消除财政赤字,从而消除通货膨胀的隐患。(3)发行公债,既可减少财政赤字,又可减轻市场压力。

2.紧缩货币政策

紧缩的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

第一,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其具体操作手段有:(1)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2)中央银行减少基础货币投放。它包括规定基础货币指标(如现金发行额指标),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使流通中货币向中央银行回流,使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减少;还包括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贴现和贷款,停止或减少对政府的透支、借款等。

第二,提高利率。一方面,中央银行提高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抵押贷款利率和信用贷款利率,使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筹资成本提高,其结果是贷款减少、投资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另一方面,作为基准利率的中央银行利率提高后,存款利率、债券利率一般也相应提高,这对集中社会储蓄、将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基金起到激励作用,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的压力。不过,以提高利率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又会带来一些问题:(1)高利率使工商企业投资减少,导致经济衰退。(2)高利率使企业利息负担加重,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价格提高。(3)高利率使外资大量流入,外资竞相购买本国债券、股票和存款,大量利息外流。(4)高利率使本国货币坚挺,从而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尤其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进口必然大量增加,因而又导致进出口贸易逆差。(5)高利率使国债利息支出也相应增加,财政负担加重,财政赤字更难以消除。而这些又均会导致新一轮通货膨胀。

(二)供应政策

与需求政策相反,供应政策注重从供给方面而非需求方面来制定一系列反通货膨胀的政策。它通过运用刺激生产力的方法增加有效供给,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刺激生产力的方法有:(1)大幅度降低税率,以提高人们储蓄和投资的能力和积极性。(2)削减政府开支,以平衡预算,消除赤字。(3)限制货币发行量,稳定货币,以稳定物价,排除对市场机制的干扰,保证人们储蓄和投资的实际利益,增强其信心和预期的乐观性。同时,政府必须为增加供给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应实行经济自由主义,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自动调节。

此政策主张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盛行于美国,在1981年被里根政府所接受和采纳。里根政府的“经济复兴计划”的内容包括:降低货币增长率,削减政府开支增长率;降低所得税率并提高折旧率;取消政府对工商界不必要的管制。其中,减税和放松管制政策使供应方的生产率提高;削减政府开支和货币增长量可以压抑总需求,从而相对的增加供应。这一政策特别适宜于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发的经济状况。

当然,无论采取哪些刺激供给的措施,一般都是与抑制需求的措施相配合的,不能将供给政策完全理解成单纯刺激供给的政策。

(三)收入政策及收入指数化政策

1.收入政策(income policy)

收入政策,又称为工资物价管制政策,是政府对工资和物价进行直接管制的政策。其理论根据是,物价上涨是因为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和垄断组织抬高价格,因此,简单地采取紧缩财政和货币的办法,并不能解决成本上升的问题,反而会导致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和失业增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采取工资一一物价管制。

收入政策的具体管制措施有:(1)指导性为主的限制措施。对特定的工资或物价进行“权威性劝说”或施加政府压力,迫使工会或雇主协会让步;对一般性的工资和物价,则由政府规定一个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用以指导工会和雇主协会的谈判或协商。所谓指导线,就是政府当局规定允许货币总收入在一定年份增长的目标数

手段来限制工资物价的增长。如果增长率保持在政府规定的幅度之内,政府就以减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作为奖励;如果超过界限,就增加税收作为惩罚。(3)强制性限制,即是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实行暂时冻结,对违犯规定者追究法律责任。在历史上,许多国家都取得过以收入政策对付通货膨胀的成功经验。

收入政策能以较小的代价遏制通货膨胀,但是也存在缺陷:(1)如果是指导性政策或税收政策,效果取决于劳资双方与政府能否通力合作。(2)强制性的收入政策会妨碍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因为市场是通过价格信号来指导生产和要素流动的。如果禁止价格上涨,价格限制也就等于取消了资源转移的动力。(3)如果在价格管制的同时没有采取相应的紧缩需求的措施,公开的通货膨胀变为隐蔽型的,一旦重新放开价格,通货膨胀会以更大的力量爆发出来。

2.收入指数化政策(income-indexing policy)

收入指数化,是指将主要经济变量如工资收入、利率等与物价指数等挂钩,当物价指数上升时,这些经济变量自动随之调整。比如,在许多工资合同中,有一个所谓的“生产费用调整”条款。条款规定根据生活费用变动情况,至少部分地自动调整工资水平,即所谓工资“指数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收入指数化在抑制通货膨胀上有优势:指数化减少了政府从通货膨胀中所获得的收益,增强了政府反通货膨胀的决心;指数化可以抵消或缓解物价波动对人们收入水平的影响,消除或减轻强制再分配带来的不公平;指数化还可以重新恢复微观经济主体的正常行为,防止挤提银行存款、抢购商品等现象的出现;指数化只会造成很少的失业,因为当通货膨胀率高于签订劳动合同时的预期水平时不会引起实际工资的降低,从而不会造成就业的减少;指数化可以消除通货膨胀率预测的失误而引起的效率损失。

但是,指数化不能完全消除通货膨胀,也存在问题:(1)收入指数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指数选择的困难。应该选择哪一种指数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很难形成统一意见。(2)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收入指数化政策可能不但不能将“非均衡性膨胀”转化为“均衡性膨胀”,反而会引起工资—物价交替上升。(3)收入指数化政策可能使通货膨胀具有一定惯性。由于指数化保护了工人的实际工资,其他人为维护自身利益,也提高价格,结果引起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发生后,指数化使其一定程度上具有惯性,而使情况变得更为棘手。

(四)其它对策

1.价格政策

通过反托拉斯法限制价格垄断,这是价格政策的基本内容。价格垄断有可能出现定价过高或哄抬物价的现象,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就必须限制价格垄断。

2.结构调整政策――抑制结构性通货膨胀

对产业结构、商品市场结构和劳动市场结构进行改革有助于抑制结构性通货膨胀。如,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产业结构“瓶颈”问题,若采用一般性的紧缩货币和财政政策,则必然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并会损害“瓶颈”部门。所以,政府应采取的对策是通过经济手段或行政手段,改善投资结构,鼓励“瓶颈”部门的发展,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从而抑制结构性通货膨胀。

3.币制改革针对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

当通货膨胀严重恶化,整个货币制度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其他反通货膨胀的措施已经难以奏效时,惟一的办法就是进行强有力的币制改革。一般做法是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并对新币制定一些保证币值稳定的强硬措施等,目的在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本位币的信心,使银行信用得以恢复,存款增加,货币能够重新发挥正常的作用。

综上所述,各种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而通货膨胀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也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因此,在通货膨胀的治理过程中,必须结合各国实际经济情况进行综合治理。

二、我国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一)针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由于我国大多数学者都重视货币因素在我国通货膨胀形成中的直接作用,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主要通过控制需求、改善供给来减少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差距,逐步消除通货膨胀。其中,控制总需求又是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控制总需求的主要手段是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包括:压缩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严格控制消费基金的增长,尤其是集团消费的增长,严格控制信贷总额和货币发行量等内容;控制货币发行量,保持中央银行独

与竞争等。

(二)针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治理侧重于从成本入手,进行企业制度改革,完善企业的运行机制,限制价格垄断,防止出现定价过高和哄抬物价的现象,调整收入政策,严格控制工资增长的幅度,以不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为标准。

(三)针对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论者认为,必须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和市场机制,实行正确的产业政策才能消除通货膨胀。

(四)针对综合性因素导致的通货膨胀

既然通货膨胀成因是多方面的,那么,治理通货膨胀也只能采用综合手段。所以我国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压缩过热的基本建设规模,增加有效供给,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等,重构我国经济运行的宏观与微观基础,才能最终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第五节通货紧缩及其理论

一、通货紧缩(deflation)的定义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通货紧缩的定义

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经济萧条时期,通货紧缩曾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凯恩斯就曾多次提到过通货紧缩问题。然而在“二战”以后,由于很少发生通货紧缩,反倒是通货膨胀成了经济中的主流问题,60年代、7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几乎连通货紧缩这个词都很少看到。目前,一些比较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和辞典中对通货紧缩所下的定义大体相同。萨缪尔逊和诺德豪斯中给通货紧缩下的定义是“总体价格水平的下降”①。斯蒂格利茨的定义是“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下降”②。加拿大货币经济学家戴维.莱德勒(https://www.doczj.com/doc/e017185989.html,idle)则认为通货紧缩一种价格下降和货币升值的过程③。可见,西方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都是根据价格总水平的下降来定义通货紧缩。

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通货紧缩不只是价格下降,还包括货币数量减少。例如,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的过分低的增长率,更不用说货币供给的绝对减少,将不可避免地意味着通货紧缩;反之,若没有货币供给如此之低的或负的增长率,大规模的、持续的通货紧缩决不会发生”④。加拿大经济学家G.莱斯根还提出应包括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以及经济萧条。

(二)国内学者的争论

国内目前有三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见专栏8-4)。这种观点和国外经济学界关于通货紧缩的主流观点比较接近,又称“一要素论”。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和信贷供应紧缩,又称“二要素论”。例如,“通货紧缩表现为价格持续下跌和货币供给量持续下降同时发生”⑤;“当过多的商品追逐过少的货币,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谓之为通货紧缩”⑥。再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由价格下降、货币量下降、经济衰退三要素共同构成,故又称“三要素论”。例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的定义,通货紧缩过程包括“两个下降”和“一个伴随”:货币供应量下降、物价下降并伴随经济增长率下降。

二、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美)萨缪尔逊、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M],华夏出版社,1999 ,词汇表第7页。

②(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417页。

③D?莱德勒,新帕尔格雷夫财政金融大词典[M],麦克米伦出版社,1994,第607页。

④《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第404页。

⑤李晓西,通货紧缩、需求不足与政策思路[J],财贸经济,1999(8),第9页。

一般来说,在新技术条件下,由技术进步、设备更新而造成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商品价格的持续下降,由此而产生的温和的通货紧缩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因为此时的价格下降使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的成本降低。同时,通货紧缩、经济景气持续低迷迫使生产者降低价

专栏8-4 我国通货紧缩的定义和判断

格以消除生产能力过剩,商业周期的低潮大大降低了企业组织在市场环境里存活的临界值,客观上将把经济高潮滥竽充数的企业淘汰出局,导致企业重组和创新,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但是快速、持续、形成预期的通货紧缩无疑给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一)通货紧缩引起财富分配

对于那些持有大量货币、股票、债券及抵押权等金融资产的投资者,这些人往往在通货紧缩中获利。工薪阶层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受到不利影响,但在通货紧缩中的不利影响并不主要表现为实际工资的降低,而表现为失业。最受通货紧缩打击的是企业。作为一个总体,它总是在价格上涨时受益,在价格下跌时受到损失。当物价上涨时,企业家每年从其所得利润中必须支付的固定支出的真实价值减少了,占其货币营业额的比例也会比以往下降。由于它总是先买后卖,随着价格的上涨,他手里的存货便会升值,他因此往往处于“待价而沽”的有利地位,由此获得的利润将超出他原来的估计。通货紧缩对拥有存货的那些人所造成的影响,与价格上涨的情况恰恰相反,意外的损失代替了意外的所得,肯定不再有许多企业家愿意冒险而处于先买进、后卖出的投机地位,也没有企业家愿意从事先预支货币、事后才能收回的长期生产过程。企业竭力减少存货和不进行投资的结果,可能产生大量失业及其他对生产不利的结果。

(二)通货紧缩抑制投资

通货紧缩对投资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发生作用。通货紧缩还通过资产价格变化对投资产生间接影响。

一方面,通货紧缩使得实际利率有所提高,社会投资的实际成本随之增加。这种实际成本的增加,还使投资项目处于劣势,因为,相关投资项目的未来重置成本趋于下降,这就使当期投资决策不合算。这一点对许多新开工项目所产生的制约较大。另一方面,通货紧缩使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投资的预期收益主要受商品的未来市场性和价格趋势所决定。通货紧缩使远期市场价格趋于下降,这就迫使投资倾向下降。

由于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萎缩,金融资产价格的持续下降会产生负面的财富效应,降低资产的抵押或担保价值,银行被迫要求客户尽快偿还贷款或余额。这最终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贷款者的净资产进一步减少,企业融资面临更大困难,不仅抑制了扩大再生产,还加速了破产进程。

(三)通货紧缩使社会消费总量趋于下降

物价下跌对消费需求有两种作用方向相反的效应,一是价格效应,二是收入效应。初看起来,价格的下降对消费者是一件好事,因为消费者只需支付较低的价格便可获得同样的商品,这是通货紧缩对消费者产生的价格效应。但另一方面,通货紧缩还会对消费者产生收入效应。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就业预期、价格和工资收入、家庭资产趋于下降,消费者会因此而缩减支出,增加储蓄,推迟消费。综合而言,两者相抵,通货紧缩对消费意愿的影响是消极的,即通货紧缩使社会消费总量趋于下降。

(四)通货紧缩可能引发银行业的危机

通货紧缩将使实际利率上升,从而增加债务人的负担,债务人若因经营困难不能按时还贷,将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比率上升。而且,通货紧缩会降低资产抵押和担保的价值,银行被迫要求客户尽快偿还贷款,将会导致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下跌、贷款者净资产的进一步减少,使破产的财富效应趋强。最后,如果预期通货紧缩还将持续,在任何名义利率下,借款者都不会愿意借款;而如果预期资产和商品价格会下降,则银行在任何名义利率下都会惜贷。二者共同的结果将导致信贷供给和需求的萎缩。

(五)通货紧缩加速经济衰退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加速器,投资和需求的不足最终造成经济衰退。一旦经济中形成预期,通货紧缩具有内生性和自我实施并不断加强的效应。其最大危害是造成系列企业破产关门进而容易导致经济陷于萧条,极难处理。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造成的衰退,前后达10年之久;日本90年代金融泡沫破灭后,通缩带来的萧条也已逾10年,至今难于自拨。

三、通货紧缩的成因

(一)货币金融原因

1.债务-通货紧缩论

费雪(Fisher)在1933年的《大萧条中的“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中指出,当经济中存在过度负债时,债权人一旦注意到这种过度负债的危险,就会趋于债务清算。这种清算会使一些不能到期还债的企业被迫破产重组,当这种债务重组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时,会破坏整个社会的商业信用,从而导致企业销售量的全面下降,企业销售量下降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存款货币增长速度和整个货币流通速度的下滑,这种双重下滑引致了物价总水平

资产和利润率的降低又会导致产量、劳动力就业数量的减少和企业资信水平的降低,从而导致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的收缩,货币流通速度和物价总水平又因此而下降(即通货紧缩越来越严重)。上述变化将导致对利率的复杂扰动,尤其是会出现名义利率的下降及实际利率的上升,从而会提高债务的真实利率,真实利率的上升则意味着企业真实负债的扩大。这样,上述逻辑过程又再一次重现。可见,以过度负债为初始原因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萧条具有自我循环和自我加速的特点。

2.信贷过度扩张论

奥地利学派米塞斯(Ludwig V on Mises )和哈耶克(F·A·V·Hayek )认为,通货紧缩是繁荣过度的必然后果。信贷扩张和货币的注入推动繁荣局面的同时,也引起生产结构的失调,导致通货紧缩。信贷扩张和货币的注入是通过影响相对价格和所谓生产的时间结构来影响经济的实际运行。假定开始时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由银行系统派生的信贷增加将促使市场利率下降,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受到这个错误信号的引导而重新配置资源,从消费品生产转向投资品生产。在短期内,消费品生产不会受太大影响,然而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消费品供给相对于需求发生短缺,那么消费品价格相对于投资品就会上涨。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初级阶段价格相对于高级阶段价格的上升,标志着生产的时间结构需要重新配置,需要回到更直接的生产过程。为使经济体系重新向均衡方向调整,有必要提高利率,这会使那些在低市场利率时有利可图的投资变得无利可图,危机随之出现。假如银行信贷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避免危机的发生。但问题是随着银行信贷的扩张,货币流向投资品部门,而过度投资使得投资品部门的预期收益不能实现,银行贷款质量相应恶化,银行体系为防范自身的风险被迫收缩信贷,导致通货紧缩的发生。

3.货币供应收缩论

弗里德曼在1963年出版的《美国货币史》中,对美国30年代货币政策进行考察。他认为,美联储防止银行破产努力的失败和1930年底-1933年货币存量的下降(见图8-7),应对30年代经济衰退达到那么严重的程度负主要责任。当时,银行出现倒闭,银行倒闭一方面破坏了存款货币存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流通现金和准备金两者与存款的比例,从而降低了货币乘数,使货币存量急剧减缩。而这期间美联储一直执行货币紧缩政策,只采取了很有限的措施来缓解货币供应的减少。美国1920-1921年出现的严重的通货紧缩完全是货币紧缩的结果。从1919年4月到1920年6月期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曾多次提高贴现率,将贴现率由4%提高到7%。

当货币紧缩时,货币的边际收益上升,人们就会将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转换成货币资产,

直到重新构成新的资产组合,使得各资产的边际收益率相等,这就可能导致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价格下降。

图8-7 大萧条期间M1的变化(%) 4.本币对外升值论

麦金农(Mckinnon )等对上世纪90年代日本通货紧缩的研究表明,日本出现长期的通货紧缩,是基于浮动汇率安排下日元汇率长期的升值和升值预期,使日本陷入流动性陷阱,引发通货紧缩,即所谓“日元升值综合症”(syndrome of high Yen )。其形成机理为:日本经常项目长期顺差

日本金融机构美元资产增加

市场

预期日元升值,要求更高的美元资产收益率 因美元资产的收益率由国际市场给定,日元资产收益率被迫下调 为阻止日元升值,日本银行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增加货币投放,降低日元资产利率 由于日本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