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

绪论文学批评的性质

本章概述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本课程以理论部分即文学批评的性质、功能、标准、原则以及文学批评写作的方法技巧为基本,力图将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恰当配合,以培育学生判断作品价值、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

一、狭义文学批评和广义文学批评的区别

从发生学的角度说,广义的文学批评几乎随着文学的产生而产生,而狭义的文学批评即文学批评的成熟形态到20世纪才出现;从批评主体的角度说,广义的文学批评主体包括形形色色的读者,狭义的文学批评则以学有专长的文学批评家为主力;从批评对象的角度说,狭义的文学批评面对的是变化中的当前文学,广义的文学批评则包括文学理论在内;从主体动机的角度来说,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为社会的,广义的文学批评还包括仅仅为自己留下的阅读随感,或一二知己之间的闲谈。

二、文学批评的思维性质

文学批评从准备到写作的过程,主体的思维应该兼具逻辑思维和艺术思维两方面的性质。

从本质上说,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科学性是文学批评应有的品格。它体现在实事求是:“实事”指文学现象,它独立于批评主体而客观存在;“是”是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品质、文学思潮的倾向和它们的形成与传播所反映的文学规律;“求”就是批评主体通过全面的观察、设身处地的体验、冷静的研究,如实地揭示客体的品质和它所反映的规律。

但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思维的产品,它以文学欣赏为前提和基础,这两方面决定了它必然包含不可缺少的艺术思维成分。文学批评要把理性活动方式与感性活动方式沟通与结合,把逻辑思维方式与艺术思维方式沟通与融合,把思辨性与感悟性沟通与融合。这是它的最突出的特点。

三、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

文学批评思维具有实证性。实证性强调客观事实,文学现象和文学事实是文学批评的根据,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事实应该是确凿无误的,包括作品的文字、写作时间、初次发表时间和发表方式,作者的有关材料,批评家都应以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下功夫搜集和鉴别。

文学批评思维具有思辨性。思辨性强调科学抽象。思辨指的是与经验思维相对的纯粹思维,它往往有预设的理念、自足的体系、严密的推论。思辨性可以增强批评的洞察力、预见性和理论深度。

文学批评思维具有审美性。文学批评家要把作品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当作审美的对象,文学批评才不至于丧失其本质属性。

实证性、思辨性和审美性,在批评思维中不是各自孤立的,更不能相互排斥,而应相辅相成、相融相渗。

四、文学批评的两个基本侧面

文学批评应该是对于文学现象的社会的评价、分析和审美的评价、分析的自然的结合。社会历史的考察和美学的考察,这是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最

第 1 页共32 页

常见的两个方面。文学作品千姿百态,但所描写所表现的无非是人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这中间,也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出批评者对社会生活的态度、观点。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学批评也就是社会批评,是对社会生活的评论。另一方面,文学批评涉及的是诗歌和美术作品的“艺术性的完美形式”,因而也应集中于形式、技巧方面的分析,把文学作品的美和真与善的关系纳入自己的视野。文学批评重视社会性与审美性,并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幻而画出循环演进的轨迹。

本章常见问题

1、简述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主要区别。

文学理论着重研究文学的本质、范畴,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属于基础理论研究;文学批评则更关注理论的变化和对文学实践活动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应用学科。

2、文学批评的艺术思维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1)出入有度的情感距离。在评论文学作品这种审美形式时,评论家需要体验、感悟、想象,也必然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流露。但同时它也需要心理距离,需要对情感加以理智的控制。而这种情感距离与其他人文科学中所持的客观态度是不一样的。

(2)思维方式上的求异性。这首先表现在它所关注的对象是具体的不可重复的文学作品,而不是一般现象。其次,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独到的认识,而不是某种共识,它对研究对象的发现和评价同时也意味着对自我的发现和评价。换句话说,它融入了自我的因素,体现的是一种个性化的风格。

(3)强烈的形式感。这里的形式是与素材相对应的。文学评论也关注作品的素材,但它更关注作品的形式。因为作品的形式集中体现了人们的创造,更能引起读者的愉悦。这是文学批评与其他人文科学的不同之处。

3、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

文学批评要求抽象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结合。它是以理性活动方式对感性活动成果的研究,以逻辑思维方式对艺术思维成果的研究。在文学批评的全过程中,既要把握理性思维的基本性质,又要融合艺术思维的若干成分,形成跨越、沟通、结合两种思维的文学批评思维。

4、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

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

第一章文学批评的历史

本章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可以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四个历史阶段。先秦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萌芽时期。儒家创始者孔子开创的得之言意之表而不玩心于章句之末的理解方式,对后世说诗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文学批评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对《诗经》、《楚辞》和汉赋的评论上,它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风骚”

第 2 页共32 页

并重的文学典范。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批评空前繁盛的时期,出现了较为普遍的批评自省意识,形成文学批评理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则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理论。唐、宋文学批评的突出成就表现在诗歌、散文的评论上。唐代开始“论诗诗”成为诗歌评论的一种重要形式。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中国文学批评的独特样式。明、清两代,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评点兴盛起来。到明末清初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和《西厢记》评点达到顶峰。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伴随着新文学运动而诞生的。随着新文学批评的影响逐渐增大,文学界开始对文学批评自身的理论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批评随着政治权力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流文学批评,印象主义批评、传记批评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西方的文学批评起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和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和批评实践,影响了西方从古到今的批评家。十七八世纪出现的新古典主义批评,延续了近3个世纪。18世纪欧洲文学批评普遍强调模仿自然的法则。19世纪欧洲文学批评先后出现了实证主义、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三种影响较大的批评模式。19 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著作,代表了这个世纪现实主义批评的最高成就。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则建立了19世纪现实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发展的高峰。

20世纪的文学批评生存在广阔且充满变化和纷争的背景之中,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是其突出的首要特征。此外,它还表现出对语言的推崇和关注、批评的理论化以及强烈的“全球意识”等鲜明特征。

本章常见问题

1、简述刘勰提出的批评的“六观”。

一观位体,即对作品从主题思想到表现形式作总的观察,包括体裁的选择;二观置辞,分析作品的语言技巧;三观通变,分析作家在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继承和创新;四观奇正,分析作品在表现方法上的恰当与否;五观事义,考察作家在引经据典上的处理;六观宫商,分析作品的音律。

2、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如何体现中西文论的融合的?

王国维的“境界”说一方面在这一传统术语中注入西方美学的内涵,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同时又从中国古代文论中寻找契合点,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把中西文学理论批评对这一问题的表述自然地糅合在一起。王国维的这种追求,展示了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新趋势。

3、为什么说欧洲文艺复兴构成了近代欧洲文学批评的起点?

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随着印刷术的运用使作品得以更为广泛地传播,从而为阅读提供了方便;二是大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在其内部强制使用占统治地位的语言;三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空前繁荣,带动了文学评论的发展。其中有褒扬作品之美的评论,也有挑剔作品不足的评论;还有一些评论家则开始对作品作历史的、地理的思考。

4、柏拉图为什么拒绝诗人进入他的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这些诗人的作品培育人性中低劣部分,摧残了理性部分。诗人的作品中会诽谤众神,因此不能用诗来教育年轻人,否则他们会不敬畏神明。诗人的诗篇中描绘了邪恶、放荡、卑鄙、龌龊的坏精神,如果年轻人耳濡目染的话,会侵害心灵。诗人的模仿和真理隔者三层,他们在技艺和务实上没有任何作为。因此,诗人无法教育人们提高品德。所以,柏拉图拒绝诗人进入理想国。

第 3 页共32 页

5、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批评最大的特点是标举文学的解放,他们蔑视各种陈规旧律,主张文学要回到自然而不是回到古典,强调诗人个性的伸张。诗人的想象和情感成为批评的指归,独特和创新被封为时尚。

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功能

本章概述

文学批评的功能指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它是在与相关领域的互动关系中实现的。本章根据当今人们对文学批评性质的认识,着重阐述文学批评的三种主要功能。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阐释功能

阐释功能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所谓阐释,是指批评家对文本意义的探究和解释。生产意义是文学批评的基本职能,也是文学批评对社会的贡献。

一、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

批评是作家—作品—读者这个动态环节的纽带。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不等于指导作用和主导作用,而应理解为“对话”。对作家而言,作家生产的产品——文学只有通过文学批评“架桥铺路”才得以更好的传播,批评还可以通过对作家作品的跟踪研究或对某一作家系列作品的整体分析,帮助作家发现、形成和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鼓励和支持作家做有益的探索。具有真知灼见的文学批评,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对作家的创作都是大有裨益的。对读者而言,文学批评对于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具有引导作用,它的任务之一就是向读者介绍好书,帮助读者在欣赏作品时获得清晰的意义。文学批评对读者的引导还包括对某些作品的否定。否定不仅需要胆量,而且需要慧眼,这正是批评家高于读者之处。

二、文学文本的意义阐释

文本释义即批评家立足文本,以解释者的身份分析、揭示作品中所展示和蕴含的意义,包括作品中所萌芽的新的倾向,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而作者本人却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文学批评的释义过程表现为从形象到意义,文本的意义都不是单一的,批评家的阐释可以是对原有意义的加强和补充,也可以对原有意义的修正。对文本的意义阐释并不限于文本的内容,其实形式本身也具有意义。20世纪的批评理论大多表现出对阐释的青睐,故而使批评的阐释功能大大增强。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

意识形态功能主要指通过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导向,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提高读者理解现实生活、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从而维护或批判某种意识形态,推动

第 4 页共32 页

社会的进步。文学批评的这一功能是历代批评者或知识分子介入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作用

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主要指对文学作品中的政治、道德、宗教、社会心理等做出解释和评判。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的政治倾向上,文学批评也可以对文学作品中渗透出来的道德伦理加以研究,一些有见识的批评家还把文学批评作为思考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一种手段。文学离不开政治。文学批评所表现出的政治批判和文化批判,一般是通过文学文本分析这一策略实现的,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参与社会生活和文化建设都将是文学批评不可推卸的使命。

二、文学批评中的审美价值判断

文学批评除了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政治、道德等因素的评价以维护和批判一定的意识形态外,还需要对文学作品做出审美价值判断,审美价值判断是文学批评本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所谓审美价值判断指批评主体对文学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的性质、高低、大小、真伪等所作的鉴别和评说。审美价值判断需要根据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时代特征所作的综合性判断,它的第一个层面是传递美感,即批评家把自己对作品的感觉传达给读者,以增加接受者审美快感的强度和深度。在引导人们领悟美的基础上,文学批评还需要辨别文学作品的审美品格,对作品的美丑做出判断,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

第三节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科学”,具有理性思考的性质。批评的哲学功能在20世纪得到突出强调,批评成为方法论的实验场。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史的革新

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首先表现为文艺学内部的相互运动,文学批评鲜明的实践性和对方法体系的自觉追求,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作为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文学批评常常突破和超越文学理论的羁绊,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更新,批评者所运用的文学批评方法的转换对既有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体系的解体和新的文学理论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文学批评与文学史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对文学史的研究有着工具性的作用。文学批评本身是未来文学史的史料,文学批评的标准直接影响到文学史家的选择眼光,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具有重新建构文学史的功能。

二、文学批评与思维方式的革命

文学批评在思维方式上的革命首先表现为对常规认知模式和概念的解构或颠覆,这些探索反过来推动了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发展。文学批评在吸收其他领域成果的同时,也以一种思维的穿透力,影响和促进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中知识的革新。可以说,作为文化前沿的文学批评已成为思想史、文化史的组成部分。

总之,文学批评的阐释是一种更为自由的意义追寻活动,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批判中包含着审美的内容,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则显示出文学批评在当今的理论化和方法论的趋势,文学批评的这些功能常常交织在一起,它们是一种合力,互相促进也互相制约,共同担负其对社会的责任。

本章总结

第 5 页共32 页

本章根据当今人们对文学批评性质的认识,研究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着重阐述文学批评的阐释、意识形态和哲学功能三种功能。

阐释功能指批评家对文本意义的探究和解释,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它包括中介作用和以遗产是两方面。从中介作用看,批评是作家——作品——读者这个动态环节的纽带。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不等于指导作用和主导作用,而应理解为“对话”。从意义阐释方面,文学批评的释义过程表现为从形象到意义,批评家的阐释可以是对原有意义的加强和补充,也可以对原有意义的修正。

意识形态功能主要指通过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导向,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从而维护或批判某种意识形态,这是批评家介入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包括社会评价作用和审美价值判断两方面。一方面,文学离不开政治。文学批评所表现出的政治批判和文化批判,一般是通过文学文本分析这一策略实现的,另一方面,文学批评除了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政治、道德等因素的评价以维护和批判一定的意识形态外,还需要对文学作品做出审美价值判断,审美价值判断是文学批评本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哲学功能指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的“科学”,具有理性思考的性质。它首先表现在文学批评鲜明的实践性和对方法体系的自觉追求,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次,文学批评在吸收其他领域成果的同时,也以一种思维的穿透力,影响和促进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中知识的革新。可以说,作为文化前沿的文学批评已成为思想史、文化史的组成部分。

本章常见问题

1、简述文学批评与作家的关系。

文学批评的任务之一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指出所评作家作品的优点、缺点,指出其与此前的或同时的作家作品的相同和相异之处,确认其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和在某一时期文学的横断面上的位置,发现、认定正在形成或进展中的文学思潮并判定其性质,分析其在文学发展中的正面或负面作用。

2、文学批评对读者的作用

读者阅读一般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由于时间、精力、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评论家予以提示和指导,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和把握作品。文学批评对读者的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通过对作品的结构技巧、文笔情趣等因素作精当的分析,以帮助读者充分感受作品的艺术价值。其次,由于文学作品形象性的特点,作品的旨趣、意蕴往往深藏其中,而不是一目了然的。批评家的作用就在于挖掘作品的蕴涵,向读者揭示作品的意义

3、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的阐释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阐释,即评论家以作品解释者的身份出现,分析、揭示作品中所展示和蕴含的形式和意义,尤其是作品中所萌芽的新的倾向,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而作者本人却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从而鼓励和支持作家作有益的探索。这种阐释可以是对作家作品的及时评论和对话,也可以是对文学史上优秀作品的再度发现和重新评价。如对作家作品作跟踪研究,通过对某一作家的系列作品作整体分析,帮助作家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第 6 页共32 页

第三章社会历史批评

本章概述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第一节社会历史批评的发展历史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社会历史批评几乎伴随着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滥觞

前人在谈论一些文学现象时,总免不了要论及这些文学现象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注意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神话、史诗和戏剧的评价,也多注重这些文学类型的社会功能。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学与外部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化,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才逐步形成。

二、西方社会学批评

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发端者为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他在《新科学》中运用埃及的历史分期法指出,希腊神话显出的就是最初各族人民的民政历史,以后德国批评家J.G.赫尔德和法国的斯达尔夫人等人,开始进一步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赫尔德强调每部文学作品都需要根据其历史背景来看待和解释,斯达尔夫人1800年发表的《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的相互影响。丹纳沿着这一方向继续讨论文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英国文学史》的序言中,他明确提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受到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的支配,应该到这些因素中去寻找创造活动最终的根源。到19世纪前后,社会历史批评也因其理论上的现实针对性和方法上的可操作性而成为19世纪流行的批评方法。

三、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

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的批评活动发展和丰富了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体系。别林斯基坚持文学应当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他的批评既体现了革命的战斗的锋芒,又注意到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和个性,集中代表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的批评理念,避免了丹纳那种自然科学求证式的简单方法,显示出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成熟。

四、社会历史批评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

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历史批评是在近代以后开始出现的,这既是当时社会矛盾的产物,又受到西方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和革命文学的勃兴为社会历史批评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使当时的社会历史批评具有较浓厚的政治和社会启蒙色彩,加上西方进化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论和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传入,为当时的革命文学提供了现成的批评观念、模式、方法以及批评话语。茅盾是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历史批评这一

第7 页共32 页

范式的最重要的代表。他的批评理论与实践为社会历史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使之在30年代后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中脱颖而出,上升为主流批评。

第二节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

文学观即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或者说文学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历史批评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首先,文学作品不是凭空创造,也不完全是个人行为,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影响、制约乃至控制文学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文学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模仿和表现,而且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最后,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学也可以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

二、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

社会历史批评非常重视对文学作品做出价值判断,其评判尺度主要归纳为三点,即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真实性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真实性是判断作品价值的必要条件。社会历史批评对文学作品真实性的考察包括时代背景的真实性问题、人物性格的真实性问题,乃至作品细节的真实问题等。倾向性即作家通过作品中艺术形象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它是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作家是否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活,所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都是倾向性考察的范围。社会效果是社会历史批评的又一重要尺度,它强调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在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中展示审美理想,从而促人深省,催人奋发。社会历史批评也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有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要求随时期的转变而有所不同。

第三节社会历史批评的操作方法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批评模式,它包括:

一、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

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关注和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性,它要求批评家分析任何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时,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在考察作品的时代背景时特别注意作品是否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倾向和潮流。由于倾向于文学作品反映当今的现实问题和矛盾,社会历史批评特别关注那些贴近生活和时代、反映社会变革题材的作品。在从事文学批评的过程中,社会历史批评要从那些表面平淡无奇的事件中揭示出蕴含其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使之产生震聋发聩的效果。对于叙事作品,社会历史批评格外关注人物形象和环境。社会历史批评在阐释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同时,并不排斥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但社会历史批评从不就形式谈形式,而是联系社会历史内容来谈形式。

二、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

文学作品是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的内容与作家的经历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尤其那些具有社会历史内容的作品更是如此,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寻找作家价值观念和创作思想的深刻根源是社会历史批评的又一重要任务。在作家研究上,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时代、环境对作家的作用,包括作家所处的社会政治条件,还包括作家生活的艺术环境及文学思潮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社会历史批评还通过搜集和整理作家的生平史料,尽可能详尽地掌握作家的生活经历,通过作品揭示作家的

第8 页共32 页

思想意识和政治倾向以了解作者思想与艺术的发展变化,收集作家的创作自白和文学见解以了解作家的自觉追求和个性特征。这些工作做得越扎实,对作家的了解和把握就越深入全面。

三、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考察文学的社会作用历来是社会历史批评不可或缺的方面,这一点与社会历史批评看重文学的思想性有关,也是社会历史批评的特色之一。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文学的认识价值,把文学作品视为社会的写照和反映,希望通过文学更好地认识社会。文学的社会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通过艺术形象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值得赞美的,什么是恶的,应该抛弃的,以影响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激发他们追求真理的欲望。

第四节社会历史批评评述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庸俗社会学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

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它的理论旨向和操作方法有关。首先,并非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内容。社会历史批评试图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社会历史内容,就可能导致一些弊端。第二,社会历史批评习惯于将作品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和有关史实联系起来研究,而相对忽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由此导致对文学作品本身特性研究不够。第三,社会历史批评赋予文学作品太重的社会功用,从而将文学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读者的自主性、创造性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二)庸俗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泛滥

社会历史批评的缺憾在一定程度上为庸俗社会学提供了可乘之机。庸俗社会学的鼻祖是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派。庸俗社会学习惯从政治观念出发评判文学作品,用阶级分析代替艺术分析,政治标准成了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正常的文艺批评变成了政治斗争。庸俗社会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危害极为严重,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充当了急先锋,文学批评几乎成为“大批判”的同义词。

二、社会历史批评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源远流长并具有一套较完整的批评理论体系的批评方法,有其存在的深厚基础和运用价值。

(一)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第一,文学是作家创作的,这个创作主体本身就是社会的一员。

第二,文学作品本身与社会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三,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必然要回到社会中去。只要文学与社会的联系不被割断,社会历史批评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二)从批评对象和批评家两方面论证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就文学史上出现的多种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而言,社会历史批评尤为适合分析直接描写或再现社会生活中种种现象的现实主义作品。就文学批评工作者而言,那些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的批评家乐于选择和接受社会历史批评方法,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宣泄他对社会的关切和焦虑,抒发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真诚的渴望。

三、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

第9 页共32 页

社会在发展,文学在更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中, 社会历史批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充实。首先,社会历史批评有必要在当代学术语境中重新审视“社会历史”这个命题,更加全面系统地考察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充分地理解和把握特定时代文学的特殊性和丰富性。其次,社会历史批评开始关注一些过去忽略或正在兴起的一些新的领域,如印刷技术的革命和新媒介的出现对文学文类兴盛的影响等,这为社会历史批评提供了文学与社会的新课题。最后,社会历史批评的框架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这将进一步加强社会历史批评的科学性和具体性。

本章总结

本章介绍社会历史方法的由来、基本特征和操作方法,明确社会历史批评作为文学批评方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首先,从概念上来说,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说到历史,社会历史批评几乎伴随着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注意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历史批评近代以后开始出现,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批评具有较浓厚的政治和社会启蒙色彩,30年代后上升为主流批评。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神话、史诗和戏剧的评价,也多注重这些文学类型的社会功能。近代科学意义上的具有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发端者为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他的《新科学》开始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19世纪前后,社会历史批评因其理论上的现实针对性和方法上的可操作性而成为流行的批评方法。

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特征在于:首先,社会历史批评的文学观认为,文学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学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其次,社会历史批评非常重视对文学作品做出价值判断,其评判尺度主要归纳为三点,即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真实性是判断作品价值的必要条件,倾向性则是作家社会立场和思想观点的体现。社会效果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有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

从操作方法上说,社会历史批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它首先重视阐释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要求批评家分析作家作品时,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从那些表面平淡无奇的事件中揭示出蕴含其中的社会历史内容。其次,它注重考察作家与所处时代、环境的关系,要求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寻找作家价值观念和创作思想的深刻根源。它也十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考察文学的社会作用历来是社会历史批评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站在今天的立场看,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它的理论旨向和操作方法有关。它试图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社会历史内容,可能导致一些弊端;它相对忽略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导致对文学作品本身特性研究不够;它赋予文学作品太重的社会功用,将文学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但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从批评对象和批评者两方面论证,社会历史批评有其存在的深厚基础和运用价值。社会在发展,文学在更新,社会历史批评也将不断地调整和充实。

本章常见问题

1、社会历史批评的真实性的含义。

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画面、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它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读者的真实感受与艺术形象的真实的统一。

2、简述社会历史批评对作品的社会意义的要求。

首先,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文学作品通过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具体描绘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风尚,使读者获得较为丰富生动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第10 页共32 页

第二,社会历史批评要求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告诉读者什么是好的、值得赞美的,什么是恶的、应该抛弃的,以影响读者的思想、道德和世界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强改造世界的勇气和力量,激发他们追求真理的欲望。

第三,社会历史批评也要求“寓教于乐”,文学作品应具有陶冶性情,愉悦身心的娱乐性质。不过文学作品的这种审美作用只是作为一种媒介,它最终要达到的是教育读者的目的。

3、简述社会历史批评的三个操作层面在具体运用中的关系。

社会历史批评的这些操作层面在具体的文学评论中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在分析作品的历史内容中可以窥视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由此显示出作品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当然,在具体的评论中也可能有所侧重。

4、标举“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作家是否可以脱离社会?为什么?

不能,因为对众人的麻木状态的痛心疾首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态度,而且作家内心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悲楚。

5、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论证社会历史批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简言之,文学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下面三方面的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

第四章印象批评

本章概述

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地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第一节印象批评概述

一、西方印象批评

(一)西方印象批评渊源

1、印象批评的由来与印象主义文艺思潮直接相关。

“印象主义”这一名称首先出自法国19世纪中期印象主义绘画派别。1874年4月,莫奈、雷诺阿等一批青年画家在巴黎的一间公寓举办了“无名画家画展”,“印象派”一词来自一名记者观看莫奈绘画《日出?印象》的看法。继之而起的后期印象主义画派则抛弃了前期印象主义画派提出的绘画要客观表现自然光色的主张,提出绘画不是画客观事物,而是画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这一寻找表现现实世界新方法的印象主义思潮很快波及到音乐、雕刻、文学及其他艺术领域,印象主义

第11 页共32 页

文艺思潮所奉行的这些新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践呼唤着新的批评理论。印象批评正是在这块艺术土壤中成长的。

2、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出现和审美直觉理论的发展为印象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发端于19世纪20、30年代,它是以反思和反叛传统理性主义的姿态出现的。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研究人的非理性意识,他们认为这种心理意识只有凭借个人孤独的非理性的内心体验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直觉才能达到。法国生命哲学代表人物柏格森则进一步深化了直觉理论。他认为宇宙最根本的是一种永不停息、持续不断的生命冲动,这种生命冲动不能通过理性,而只有直觉能够把握它。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对作为个体精神存在的人的研究,直觉理论对审美过程中直觉作用的强调,均为印象批评的兴盛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西方印象批评的确立

印象批评本身也经历了逐步成熟的过程。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就出现了印象批评的萌芽。兰姆和赫兹利特的批评,展现了批评家的遐想,他们爱用比喻,辞藻华丽,这些现象表明在文学批评领域已出现印象批评的先声。19世纪末,法国作家法朗士在《文学生活》第一卷“序言”中明确提出了印象批评的基本理论,印象批评作为一面独立的旗帜公开悬挂起来,此后的勒美特尔直接在文学批评中借用了印象派画家的“印象主义”用语,用自己在批评实践中兴趣的变化说明印象批评的特点。与此同时,许多作家、批评家从不同方面对印象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做出了贡献。

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印象式批评手法由来已久。

(一)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特点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意会体悟和以形象说诗,古代人品诗常常选择一些生动具体、含蓄隽永的自然形象,用比喻和描绘的方法,将作品的神韵和品评者对作品的领悟传达出来。另一特点是批评话语具有浓郁的艺术性,甚至在有些情况下批评和创作合二为一。印象式批评的用语大多玄妙,它给人以暗示,资人以联想,但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中国印象式批评的主体也有其特点,即这些品评者大多集作、赏、评于一身。

(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西方印象批评的异同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西方印象批评都注重批评主体的审美感受和主观领悟,都善于把这种感受和印象艺术地传达出来,都具有直观性、鉴赏性。

在批评主体和批评对象的关系上,中国古代印象式批评不像某些西方印象批评家那样,把批评者的主观方面夸大到不适当的地步,而更注意把握批评对象的艺术特征和整体风貌。在运思方式上,西方印象批评立足于一种无关现实的审美,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则渗透着伦理和功利意识。在表述上,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仅对事物作感悟式的描述,往往词藻华采,对仗工整,但用字空灵,结构呈跳跃式,缺乏一定的论证。西方印象批评虽强调直觉和瞬间反应,但其表述却是条理清楚,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因此,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只是在比较的意义上具有印象批评的某些特征。

三、印象批评在中国的发展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西方印象批评理论开始进入我国,其后在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印象批评

中国现代印象批评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新文学发韧之时,茅盾和周作人的介绍和推荐为印象批评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30年代中期,从印象批评的发源地——法国归来的李健吾娴熟地将印象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批评实践,成为中国印象批评的领军人物,两本《咀华集》的问世显示了印象批评在中国的实绩。除此之外,朱光潜、沈从文、梁宗岱、李广田等人的批评主张和实践也都体现了印象批评的某些基本特征,他们所执著的那种主观的、感性的鉴赏文学作品的批评方法使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12 页共32 页

(二)中国当代印象批评

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一部分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重视批评的独立品格的批评家开始重新审视印象批评,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吴亮的《文学的选择》就是这种探索的代表之一。贺兴安的《评论:独立的艺术世界》更是集中地显示了印象批评在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的延续和拓展。新时期的印象批评显现出情感化和理性化并重、鉴赏性与社会性结合的趋势,较西方印象批评较为成熟,也较为多元,但同时也意味着印象批评的逐步弱化。

第二节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推崇主体的创造性与个性色彩

印象批评把批评视为艺术,因此十分注重批评的创造性。在印象批评家看来,没有主体意识的批评将是毫无生气的,优秀的文学批评应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可以说,在批评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批评主体意识是印象批评的显著特点之一。进而印象批评把批评家的自我作为批评的标准。印象批评在推崇主体自由的同时对标举“客观”的批评提出了有力的反驳。他们认为批评家永远无法摆脱个性的影响去纯客观地把握对象。在突出自我的前提下,批评对象在印象批评看来已经不重要了,文学作品不过是批评家借以表现自我的材料。由于印象批评强调自我的作用,因而它对批评家的个人素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二、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

在思维方式上,印象批评崇尚审美直觉,它重视的是印象,是主体面对作品时的直观感受和瞬间反应。对批评中直觉印象的推崇构成了印象批评最突出的特色。印象批评十分注重批评实践中个人对作品的瞬间反应。在批评活动中,印象批评强调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印象批评强调通过审美直觉得来的印象,因此在崇尚直觉和感性的同时表现出明显的贬低理性的倾向。

三、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

与其他批评方法相比,印象批评是把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作为突出的甚至唯一的考察对象。印象批评认为,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发掘作品的审美内涵,进行美的再创造。在感受对象的审美特性时,印象批评特别重视揭示作品给读者带来美的感受,如情调之美,境界之美,很少关心作品所揭示的社会生活。印象批评也很关注批评本身的审美。

第三节印象批评之应用

一、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

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包括获取印象、整合感受和抒情描述。首先是获取印象,以直观方法获取切身的感受和印象成为印象批评的起点,这种印象必须来自批评家的个人感受,包含批评家对人生、对文学的独到发现和经验沉淀。其次,印象批评需要将初始印象加以提炼和升华,从纷繁的感觉中摄取有冲击力的印象,合成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在接下来的批评过程中,批评家要用清新活泼富于美感的语言描述自己对批评对象的鉴赏和感受,表达自身对作品的情感和愉悦。

二、中国印象批评举隅

印象批评家的批评实践是紧紧围绕对美的感受展开的,这里以我国印象批评家李健吾的评述为例,进一步体会印象批评的特色和风格。在评林徽因的《九十九度

第13 页共32 页

中》时,李健吾比较典型地表现了印象批评家的主体意识,全文用三分之二的篇幅讨论关于自己对人生的感想,直到最后两段才从中体会到女性作者隐隐表达的对人类的同情。在对蹇先艾《城下集》进行批评时,李健吾一开始就将一个寂寞而又忠实的灵魂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鉴赏式的描述使读者体味到作品的真纯。在评论叶紫的作品时,李健吾则及时捕捉对批评对象的瞬间的直觉印象,一如既往地谈体验、感受,通过呈现他自己阅读后的欣喜和收获引导读者去品味作品的佳处。在评巴金《爱情三部曲》时,李健吾的风格有所变化,表现出较多社会历史内容的渗透,显然这来自五四运动的回声,也正是中国现代印象批评不同于西方印象批评之处。

第四节印象批评评述

一、印象批评的特色

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印象批评有其他方法所无法取代的长处。第一,印象批评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主张批评中的自由心态。追求批评的独立价值和独立品格,这些观念无疑提高了批评的地位。第二,印象批评中直觉的介入将使其批评见解获得某种生动性和尖锐性,从而增加了批评的活力。第三,印象批评对审美特性的注重和追求将促使文学批评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特别是批评文体的审美化为文学批评写作提供了一条可以尝试的新途径,并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二、印象批评的局限

第一,印象批评过分强调印象,夸大批评的主观性方面,因而产生了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的倾向,势必将批评引向失却批评对象从而也失却批评自身的危险境地。第二,由于印象批评排斥理性因素,在情感的扩张中缺乏理性因素的渗透,因此,它往往停留在艺术的表面,未能深入系统地研究作品以把握作品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很难对内容复杂的大部头作品作全面分析。

三、印象批评与当今文学批评的建设

尽管印象批评有一些不足和盲点,但印象批评在当今仍有其存在的意义。印象批评的存在强调批评者的主体意识,鼓励批评家的个性和风格的发展,可以作为对社会历史批评等批评方法的参照与补充,使当代文学批评的格局更加和谐。同时,随着西方崇尚科学性的文学批评思潮和流派的涌入,批评的理性的一面被进一步抬高,而感性的一面被弱化。印象批评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偏向。

本章总结

本章介绍印象批评。印象批评是一种依据审美直觉,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创造性地表现批评家的主观印象和瞬间感受的批评方法。

从渊源上来说,印象批评的由来与印象主义文艺思潮直接相关。现代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出现和审美直觉理论的发展则为印象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它们的影响下,印象批评逐步成熟。19世纪末,法国作家法朗士在《文学生活》第一卷“序言”中明确提出了印象批评的基本理论,印象批评作为一面独立的旗帜公开悬挂起来,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印象式批评手法由来已久。它与西方印象批评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注重批评主体的审美感受和主观领悟,都善于把这种感受和印象艺术地传达出来,都具有直观性、鉴赏性。但在批评主体和批评对象的关系上,它更注意把握批评对象的艺术特征和整体风貌;在运思方式上,它渗透着伦理和功利意识。在表述上,它词藻华采,对仗工整,但用字空灵,结构呈跳跃式,缺乏一定的论证。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西方印象批评理论进入我国,在中国逐步发展,形成了较西方印象批评更为多元,情感化和理性化并重、鉴赏性与社会性结合的中国特色的印象批评。

第14 页共32 页

在理论特征上,印象批评推崇主体的创造性与个性色彩,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它的基本步骤包括获取印象、整合感受和抒情描述。获取印象,以直观方法获取切身的感受和印象成为印象批评的起点,其次,印象批评需要将初始印象加以提炼和升华,合成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进而批评家要用清新活泼富于美感的语言描述自己对批评对象的鉴赏和感受,表达自身对作品的情感和愉悦。

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印象批评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提高了批评的地位,增加了批评的活力,它对审美特性的注重和追求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这都是其他方法所无法取代的长处。但它过分强调印象,夸大批评的主观性方面,因而产生了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的倾向;由于过分排斥理性因素,印象批评往往停留在艺术的表面,很难对内容复杂的大部头作品作全面分析。

本章常见问题

1、简述后期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观点。

后期印象主义画派认为,绘画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它的目的不是正确地表达客观物象,而是表现画家的内心感受。他们要求以视角为媒介,对事物作出主观解释,表现内在精神。后期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塞尚主张先把自然物化为自己的主观体验,然后用绘画表现这种主观体验或精神。也就是说,不是画客观事物,而是画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

2、简述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西方印象批评的差异。

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在运思方式上强调“妙悟”,不凭借理性思考,这与西方印象批评推崇审美直觉似乎有契合之处。但两者的出发点和归宿则大异其趣。首先,西方印象批评立足于一种无关现实的审美,而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则渗透着伦理和功利意识,他们所赞赏的“味外之旨”、“言已尽而意无穷”中的“旨”、“意”都不可避免带有言志载道的色彩。其次,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仅对事物作感悟式的描述,往往词藻华采,对仗工整,但缺乏论证和梳理,只能意会,很难言传。西方印象批评虽强调直觉和瞬间反应,用语也多有象征、比喻,但其表述却是条理清楚、充满理性的。

3、简述李健吾的印象批评特色。

李健吾认为:1.批评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是一种体现自我价值或意义的创造性活动。2.自我是批评的最高准则,丧失了自我也就丧失了批评。3.李键吾不仅在理论上倡导印象批评,而且自觉地从事大量的印象批评实践,两本《咀华集》的问世显示了印象批评在中国的实绩。

4、印象批评认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批评家就是艺术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印象批评强调批评的主体意识,突出批评家的直觉和个人感受,认为批评家只有将自身的独特感受、内心体验、个性气质融入批评过程中,才是充满个性化的批评,才是真正的批评。印象派批评还主张批评中的自由心态,追求批评的独立价值和独立品格,坚持美的主观性和超功利性是不可分的,并醉心于对艺术快感的寻求。印象批评的批评文本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美文意识。在评论中,只管感受和瞬间印象通过比喻、象征、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化为一片诗情画意,令读者情不自禁就陶醉在美文中了。我同意/不同意。(自由发挥)

第15 页共32 页

第五章心理批评

本章概述

心理批评指运用心理学的观念、理论、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评述的一种批评流派。

第一节心理批评概述

一、心理批评的对象及视阈

在“宇宙”、“作家”、“作品”、“读者”这组文学天地中的四要素中,心理批评选取的立足点是“人”,主要是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还有作为文学接受主体的“读者”,出发点则是作家、读者的心理结构以及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和文学鉴赏的心理活动。文学的心理批评的对象则包括“作家的个性、风格”,“创作的心理过程”、“作品的心理分析”、“文学的精神价值”、“文学阅读的社会心理效应”等方面。

二、心理批评的滥觞

(一)西方古代的心理批评

西方古代的文艺心理思想,集中表现在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时期的一些思想家的言论中,其中最为突出的有:

模仿说:关于文学艺术本体论的学说,倡导者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模仿,而现实生活是对于存在于“天国”里的“理念”与“图式”的模仿,艺术是对于模仿的再模仿,因而是虚妄的。亚里士多德则倾向于肯定现实世界本身是真实的,艺术对自然与人生的模仿不只是比附的,还应是创造性的。

迷狂说:柏拉图提出的关于文艺创作论的学说。他认为心灵的迷狂状态对文学艺术创作来说,是一种最好的状态,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

净化说: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对于文学艺术价值论的归纳,他认为“悲剧”可以借助语言、音乐、动作等手段,使人们的感情在欣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某种宣泄、淘洗、净化、平衡,有效地清除掉心灵在日常生活中淤积的那些有害的东西,从而实现身心的健康与社会的安定。

体验说:是贺拉斯对文学创作论做出的贡献。他认定作家在创作时只有仿佛身临其境、清晰地“看到”他所要描绘的对象时,才能够写出令人信服的文句来,确是文学创作的至理名言。

想象说:古代罗马思想家菲罗斯屈拉特在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创造性模仿说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他认为文学艺术是“用心来创造形象”,想象是“比模仿更为巧妙的一位艺术家”。

话语构成说:朗吉弩斯认为文学创作要实现崇高的途径“崇高”,在形式方面取决于作品“话语的整体结构”。在他看来,文学的话语不仅是声音的、意义的,同时也是情绪的、心灵的。

古代罗马之后,西方的心理学就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冬眠期”,直到17世纪后才又一次活跃起来。

(二)中国古代的心理批评

第16 页共32 页

中国古代的心理批评,可以从老子、庄子、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探寻到最初的源头。

虚静说:老子在《道德经》提出,用来解释文学艺术的本体属性。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形为“虚”,希声为“静”,对于文学艺术来说,其最高的审美属性是“声(言)之外”的东西,是“无”和“寂”,艺术的境界、审美的天地由于其“虚静”的属性而成为一个“绵延的无限”,后被运用到创作过程中。

言意说:《周易》中用“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提出了言意问题这一文学艺术表现中的核心问题,以后庄子进行了更为精彩的论述。他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意象”较之“语言”,更能把握精妙的事物,文学通过把通用的日常语言变成个性化的心灵意象来实现对世事人生的把握。

教化说:《论语》中最早提出,汉代《毛诗序》中进一步发挥的文学功用说。认为“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易俗”,而实施“教化”的心理基础是“情感”,重视文学艺术社会功能,实质上是一种“服务论”,为历代的统治阶级所倡导。

中国古代的文艺心理思想不但“源远”,而且“流长”。从先秦到近代,不仅从未间断,还曾掀起过两次文学批评的高潮。

一次高潮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了曹丕、陆机、钟嵘这样的文论大家和刘勰这样的集大成的人物,诞生了《文心雕龙》这样的鸿篇巨制。另一次高潮发生在南宋、明清期间,在“陆王心学”的哲学氛围中先后酿成了严羽的“妙悟说”、李贽的“童心说”、袁宏道的“性灵说”、王世祯的“神韵说”、翁方纲的“肌理说”等,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新的光辉。

三现代心理批评浪潮的兴起与发展

现代的文学心理批评是由西方启动的,其原因大体有三方面:一方面,自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兴起,文学艺术发生了“内向”的“转移”,为文学的心理批评提供了丰富的事实依据。另一方面,20世纪初欧洲的一些美学家试图从心理学的渠道对审美现象做出解释,这些学说的出现,为文学艺术的心理批评提供了美学的学术空间。最重要的是,现代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促使文学的心理批评迅速走向成熟。

中国的文学心理批评起步并不晚,20世纪初,王国维就翻译了丹麦心理学家H.海甫定的《心理学概论》,并在当时江苏师院开设“心理学”课程。20年代,鲁迅、丰子恺同时翻译日本作家厨川白村以弗洛伊德心理学说为核心的文学批评专著《苦闷的象征》,在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张竞生留学归国后,灵活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先后发表了《精神分析学纲要》、《伟大恶怪的艺术》、《浪漫派概论》等著述,产生了轰动效应。1933年朱光潜留法期间用英文写作出版《悲剧心理学》,1936年他的中文专著《文艺心理学》面世,对文艺现象的核心“美感经验”进行了具体入微的剖析,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致力于文艺心理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抗日战争后,心理批评停滞下来,直到1982年,金开诚在北京大学重新开设“文艺心理学”并推出了《文艺心理学论稿》一书,中国的文学心理批评才逐渐复苏。

第二节心理批评的理论资源

当代心理批评的主要理论资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

一、冯特:内部经验与文学

冯特的首要功绩是明确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经验着的人的经验”,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主观的经验、内部经验,这也是文学创作的出发点,文学作品的想象和虚构首先是主体心理感悟的结果。

二、詹姆斯:论意识流与文学

詹姆斯的突出贡献是批判了以往心理学中静止的“元素构成”理论,而把人的意识看作一个整体的、活动的过程,提出了所谓“意识流”的主张。他将意识看作一条思维与情绪相混融、意志与欲望相糅合、时而清澈明净、时而含糊浑浊的河流,个体性、连续性、流动性、指向性、选择性是其主要特征。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第17 页共32 页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行医之余对文学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提出的冰山理论与潜意识、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以及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等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

冰山理论与潜意识理论指出,意识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只是整个冰山的一小部分,实际上支配着人的行为的不是意识,而是潜意识,潜意识的内涵是人的本能欲望,它构成一个人心理的“本我”;而意识的内涵是一种清醒的理智,作为“自我”,它调节“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社会中超越于个体意识之上的伦理规则与道德理想被弗洛伊德称作“超我”,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就构成了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全过程。

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理论则指出,处于潜意识之中的本能的欲望(主要是性的冲动)又是一种强大的生物能量,它和死亡冲动一样,既强大又盲目,不能不总是受到道德与法律的压抑与制裁,只有通过“升华”的途径,通过一个良好的渠道将之转化到被社会所容许、所赞同的、较为高尚的目标或对象中去,才能保持平衡,而文学艺术创造就是最好的升华渠道。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理论则指出,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作为主体的这个人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中形成的。这一过程发生得很早,它的主要内涵依然是“性欲”,最初引起婴儿快感的“性感区”是与吸吮相关的口腔、与排泄相关的肛门,最后才是生殖器。“早年经验”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尤其是对于一个文学家个性的形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对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另一理论支柱。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一种潜在的欲望变相得以满足的过程,“梦的工作”与作家从事的文学创作非常相似,梦境是梦的意义的象征性表现,就像作品中的显在的形象系统与隐含的意义系统。

四、荣格论:原始意象与文学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的贡献,主要是建立在他的关于原始意象、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基础之上的。荣格认为,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理论并未抵达人类心灵的最深处,在个人潜意识的下边,还有潜隐更深的“集体无意识”,它是人类祖先在谋取生存的过程中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的经验,是一些包含着形象、情绪、意念、张力的心灵碎片。后来,荣格又进一步把从原始意象中概括出的“模式”、“图式”、“结构”称作“原型”,认为“原型”作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灵魂”,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是一个外在的、客体的存在,一个“人们经验范围之外的精神实体”。从这一理论出发,他将文学作品分为“心理模式”和“幻觉模式”,认为心理模式的文学作品出自“生动的生活前景”,而幻觉模式的文学作品则萌发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某种陌生的东西,它仿佛来自人类史前时代的深渊”,因而更看重后者而贬抑前者。

五、拉康:结构精神分析与文学

拉康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引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之中,指出潜意识并非全然无序的,也是语言性的,有着语言的结构,它恰恰是语言试图对本能欲望加以组织、整理的结果。语言与潜意识的关系要比语言与意识的关系复杂的多,在潜意识中它的功能主要是“为自我提供一个讲话的场所”。

六、阿恩海姆:格式塔与文学

格式塔意为“形式”、“形状”、“组合”、“整体”。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初由韦特默等三位德国青年学者创建的。在他们看来,世界是整体性的、结构性的,对于人的意识结构来说,整体总是大于局部之和,局部的优化组合将化生为整体的新质。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把它引进艺术领域,他撰写的《语言、形象和具象诗》、《但丁〈炼狱〉中的比喻》等文学批评文章显示出格式塔心理学在探讨作家创作心境,分析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话语建构及风格形成方面的潜力。

第三节心理批评的途径、方法与形态

一、科学的途径与人文的途径

文学心理批评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研究途径,一是属于科学实证的途径,一是属于经验思辨的途径。科学化的研究倾向于对心理活动做出客观的、规范的、普适的、定性的、定量的、定构的结论,常用实验、统计的方法;人文主义研究倾向于对心理活动做出经验的、特定的、具体的、思辨性的结论,多用内省、描述的方法。

第18 页共32 页

从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对文学艺术现象怀有强烈兴趣、并对文艺心理学做出丰硕贡献的,总是那些“人文心理学”的学者,因此,我们认为文学心理批评选择的途径主要还应当是“人文心理学”的,但也不能全然拒绝文学批评中的数学化、实验化的路线,甚至还应当鼓励批评家与实验心理学家进行合作。

二、心理批评的主要方法

(一)个案分析的方法

个案研究方法强调对某一具体的、特定的人或事物的剖析了解,以个体存在着的人为核心,它通过对个别作家的访问、交谈、问卷、调查,以及对于他的档案、传记的审理,乃至对其某些具体的心理功能指数的测试,来清理出创作主体心灵活动的历史轨迹,进而洞察到其文学心理活动的深层奥秘。

(二)心理发生学方法

心理发生学方法认为,一个文学家的艺术个性往往需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甚至是婴幼儿时代的生活经历,因此诗人、作家的早期经验往往会成为心理批评得以展开的契机。这种方法也常常被运用到对文学作品中具体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中,在“原型批评”的实践中,发生的源头甚至被追溯到人类的童年,被拓展到作家所在种族、地域的集体无意识的层面。

(三)话语报告的方法

要求被研究的对象自己讲出自己心理活动的状态、过程和结果,可以口头讲,也可以书面答。在文学批评中实施话语报告法并不困难,作家的创作体会、自传、日记、书信、回忆录,读者的读后感等都可以看作文学心理学研究中的话语报告材料,它们可以为文学的心理批评提供许多生动有用的材料。

(四)观察的方法

观察法指研究者在未经控制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和分析人的行为、表情等,以判断其心理活动特征的一种方法。文学心理学研究可以从作家的言谈、举止、神态、习惯、嗜好等方面推测他的文学旨趣、艺术个性、审美情调、创作心境等,也可间接地从有关作家的印象、评传和作家的亲友关于作家的回忆文章中获得观察材料。(五)精神病理学的方法

把文学艺术的创作心理状态看作精神上的非正常状态是一个古老而持久的说法。从现代医学看来,作家艺术家的气质、人格与其神经类型、民族血统,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创作活力与其生命力及内分泌、甚至作家、艺术家生理上的缺欠也可以直接、间接地影响到作家对文学创作的不同选择。

三、心理批评的形态

(一)传记批评

传记批评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批评形态。精神分析认为,文学作品不过是作家个体心灵的衍生物,甚至是作家某些精神病症表现出来的“症候”,要真正揭示一部文学作品的含义和底蕴,就必须密切关注作家的传记,而要清查一个作家的生平与行状,他的作品就是最有效的索引与证言。这一理论为传记批评提供了逻辑严谨的支撑。弗洛伊德本人就曾在对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达?芬奇、歌德的研究中贯彻落实了这一原则,他的弟子玛丽?波拿巴对小说家爱伦?坡生平与创作的研究更把这些批评原则推上了极致。传记批评在20世纪曾呈现一派兴盛景象。在俄国,传记批评曾广泛地被运用于对果戈里、屠格涅夫、契诃夫、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作品分析;在中国,对一些著名的现当代作家进行深层心理分析,从而揭示其作品中隐秘的内涵,也几乎酿成一股批评的风潮。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结构主义批评思潮与接受美学批评思潮的兴起,文本的地位、读者的地位被一再抬升,传记批评的重要地位开始跌落,并时常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责难。

(二)原型批评

20世纪中期兴盛于西方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其理论核心为荣格的“原型说”,以及荣格关于文学作品心理模式的界定。荣格对于具体的文学作品的品评,始终以作品是否自发地呈现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即原型原始意象为最高尺度,其后的女批评家M.鲍特金则从具体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并归纳出不同的“原型”。原型批评对

第19 页共32 页

于我国文学界的影响,最初表现在由闻一多、郑振铎开创的对于远古神话、诗经、楚辞的研究论述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亦园、叶舒宪等人努力倡导“文学人类学”,将原型批评进一步在文化领域展开,并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建立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关注文本整体拥有的心理性的结构与形式的批评方法。在拉康看来,一部文学作品的文本,并不就是作家自我(现实存在)的对应物,而是欲望(潜意识)的语言性结构。批评家就是这一结构的阐释者。由于文字(能指)对于潜意识(所指)的表达总是象征的、隐喻的,总是在真实之物上游移滑动,因而批评将因人而异,永远无法抓住作品的真实含义,批评家唯一能够做与应该做的,是创造性地阐释文本中欲望表达的结构功能。拉康对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小说《窃信案》的阐释是这一方法的范例。

第四节心理批评的前景

一、心理学的当代境遇与心理批评

近百年来,各种批评思潮如长江流水波涛汹涌,“批评”几乎淹没了“文学”,文学批评面临着失去“文学性”的危险。在此局势下,文学的心理批评应当做的,一是在众多新的批评思潮中如何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批评对象、批评视野、批评方法,同时又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批评流派交流沟通,开拓自己的批评领域。二是协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在一个宏大的文学批评谱系中,发挥自己的优长,显示自己的特色。

二、用批评家的心灵触碰人类的、时代的大问题

要努力促使心理批评拥有一个光明的前景,作为一个批评家,应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对当今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对以往的心理学、心理批评进行重新审视、改造。

本章总结

本章介绍的心理批评指运用心理学的观念、理论、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评述的一种批评流派。在“宇宙”、“作家”、“作品”、“读者”这组文学天地中的四要素中,它以“人”为立足点,对象包括“作家的个性、风格”,“创作的心理过程”、“作品的心理分析”、“文学的精神价值”、“文学阅读的社会心理效应”等方面。

当代心理批评的主要理论资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冯特的内部经验说、詹姆斯的意识流与文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荣格的原始意象、拉康的结构精神分析以及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都曾给心理批评以深厚的滋养。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所提出的冰山理论与潜意识、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以及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等,为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

心理批评存在两种可供选择的研究途径,一是属于科学实证的途径,一是属于经验思辨的途径。从理论上说,文学心理批评的途径主要还应当是“人文心理学”的,但也不能全然拒绝文学批评中的数学化、实验化的路线,甚至还应当鼓励批评家与实验心理学家进行合作。

心理批评的主要方法包括个案分析的方法、心理发生学方法、话语报告的方法、观察的方法、精神病理学的方法等。形态主要有传记批评、原型批评和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三种。其中传记批评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学心理批评形态,20世纪中期以后其重要地位开始逐渐跌落;原型批评20世纪中期兴盛于西方,其理论核心为荣格的“原型说”,以及荣格关于文学作品心理模式的界定。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建立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关注文本整体拥有的心理性的结构与形式。

第20 页共32 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829 ]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7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75 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 20 世纪初到 21 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一、第一阶段的文学( 1917 ~ 1927 )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 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 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 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文学批评与方法 课程总结

文学批评与方法课程总结 一、文学批评的定义 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活动。 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 作家:毛泽东《论鲁迅》 作品:钟嵘《诗品》 作家作品:托尔斯泰《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 文学流派:冯健男《<荷花淀作品选>序》 文学批评:韦勒克《当代欧洲文学批评概观》 文学批评的学科定位 文学史:是探讨各民族文学发展或世界文学中具体作家和作品的编年史研究。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普遍原理、一般规律、判断标准等。 文学批评:是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 二、文学批评的性质 艺术性科学 文学批评既评价优劣,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又创造批评意境和思想美,具有科学和艺术的性质。 三、文学批评的功能 (一)文学批评的阐释功能 阐释功能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所谓阐释,是指批评家对文本意义的探究和解释。 1、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 批评的纽带作用:作家——作品——读者 文学批评与作家:审美发现功能(朋友诤友) 车尔尼雪夫斯基最早发现托尔斯泰作品的特色,?°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味的却

是心理过程本身,心理过程的形式,心理过程的规律,用明确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心灵的辩证法。 文学批评与读者:引导深入理解(平等对话) 夏志清:让历史活埋的作家重见天光 1961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由耶鲁大学出版。 夏志清颇为得意的是捧了四个人:张爱玲、沈从文、钱锺书、张天翼。 《小说史》重新给张爱玲定位,推许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2、文学文本的意义阐释 文本释义即批评家立足文本,以解释者的身份分析、揭示作品中所展示和蕴含的意义,包括作品中所萌芽的新的倾向,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而作者本人却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 文本释义的表现:对文本内容的阐释 对形式本身的阐释 《野草》:文本内容的阐释:韧性精神的颂歌 自我心灵的解剖 针砭社会的投枪 形式本身的阐释:独创性的散文诗 (二)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 通过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导向,影响社会生活。 1、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作用 2、文学批评中的审美价值判断 (三)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 1、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史的革新 2、文学批评与思维方式的革命 四、中国文学批评历史(古代) 先秦时期:孟子:以意逆志;庄子:得意忘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萧统的《文选》开创了选本批评的先例。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及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试卷一 一、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 2、发愤著书说 3、妙悟说 4、六义说 5、无我之境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答案要点: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深刻理解作品的方法。“逆”,此处即为“求”的意思;“志”,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的理解历代有分歧,旧注指说诗者之意,近代指作者之意,两者实际很难分开。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解说作品时,不要抓住其中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而应当着眼于作品的实际,把握作品的全篇内容,加上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质量。 3、妙悟说:是严羽提出的学诗的重要方法。妙悟原为佛语,指佛理高深莫测,不可言传,因而认识佛理不能靠逻辑推理或语言文字的解说,只有心领神会的方式才能进行。严羽认为学诗与学佛相似,诗歌意境空灵虚幻,变化无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诗境的把握同样只有通过“悟”才能实现。 4、六义说:《诗大序》对《诗经》的诗体与艺术手法的归纳。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诗体,后三者指创作手法。 5、无我之境:王国维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二类。无我之境指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意趣隐藏于客观事物之中,使客体表现上看不出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 二、简答(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诗大序》的主要诗学观点。 (1)情志统一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 (2)止乎礼义——儒家诗学的思想规范 (3)讽谏教化——对诗歌社会政治作用的强调 (4)诗有六义——儒家政教化诗体观的体现 2、试析《文心雕龙》的理论结构。 (一)文之枢纽——总原则(创作的原则,评价的标准) (1)依据什么指导创作:原道、征圣、宗经——文章根源于道,圣人文章体道,以圣人之经为文章标准。 (2)对不合道的著作的态度: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 (3)怎样解决文学演变:辨骚——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执正驭奇。 (二)论文叙笔 (1)论文:《明诗》至《谐隐》十篇,有韵之文。 (2)叙笔:《史传》至《书记》十篇,无韵之笔。 (三)剖情析采 (1)创作论:《神思》—《总术》二十篇(《物色》提前) (2)批评论:《时序》—《程器》四篇 3、试述唐宋文道观的异同。 唐:强调文道并重,文从字顺,务去陈言; 宋:古文家文道观与唐基本相同; 道学家文道观重道轻文,认为作文害道。 三、论述(30分) 1、试述孔子“兴观群怨”说的理论内涵,并指出王夫之对此说的发展创新表现在哪些方面。 兴:意谓诗歌对于人们思想情感有启发感染作用,可以引起联翩的想像。[想象力] 观:指通过诗歌可以考察社会状况、政治得失、人民愿望,还包括赋诗者的品性、志向等。[观察力] 群:指诗歌可使人们借以交流思想,促进感情融洽,起到协和群体的作用。例:孔子与学生间便是这么一个群体。[亲和力] 怨:意谓诗歌可以抒写不满,疏导人情。“怨刺上政”,批判现实作用,但要求“怨而不怒”。当然“怨”情并不限于政治方面。 孔子从“用诗”角度方论,其“兴观群怨”全面地总结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但其实精神却接触到诗歌的一些本质特征,如诗歌的抒情性、感染力和认识作用、社会效果等。因此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兴”“怨”侧重于个体心灵的情感抒发功能;“观”“群”侧重于群体审美时诗歌所表现的社会教化功能。 王夫之的“兴观群怨”说改造和发展了前人的见解,对诗歌的本质和功能作了更为全面、系统的阐述。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指出“兴观群怨”四者都是“情”的表现。尽管它们的表现形态不同,但它们的共同本质都是“情”,是人们在各自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事父、事君、草木鸟兽等)所触发的形形色色的感情的具体表现,这就深刻地阐明了诗歌的社会本质。 其二、王夫之还指出,兴、观、群、怨四者并不是各自独立无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兴中可观,观中有兴,群而愈怨,怨而益群,四者的配合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量。 其三、对“兴观群怨”作雅俗得失之辨。这就不是一般地讲“兴观群怨”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功能,而是对“兴观群怨”作审美价值的判断。 其四、诗人的创作与读者的阅读鉴赏都与“兴观群怨”紧密相关。 总之,在王夫之看来,“兴观群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为配合,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故而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各自不同境况、经历来接受这种艺术感染。 2、试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后世还有哪些文论家提出过类似观点?试述之。 (1)出处 “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论命题。《太史公自序》云:“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2)内涵 愤,怨愤,指作为创作动力的“怨愤”。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所以,司马迁对“发愤著书”的心理机制作了较深的探索和阐发。 (3)意义

文学概论判断题

1.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答案:正确 2.读者与同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与文本所描述的年代大体相同的情形。 答案:正确 3.媒体型批评者实际上已位居社会性的文学批评的核心位置,对于公众变得愈益具有控制力。 答案:正确 4.理性分析能力是批评客体根据特定审美理想和批评标准去分析、评价和判断对象的能力。 答案:错误 5.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 答案:错误 6.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是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主观设想面对的当代或后世读者。 答案:正确 7.要对文学批评对象做出科学评价,就要善于抓住对象的共性特点以找到展开批评的突破口。 答案:错误 8.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 答案:错误

9.影视文学语言必须简练,它不允许冗长繁多的对话,否则会破坏影视的运动节奏。 答案:正确 10.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个人创造与机构制作特点。 答案:正确 1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 答案:错误 12.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于现实读者。 答案:错误 13.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表现为个人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费是一致的。 答案:错误 14.理性分析能力是批评客体根据特定审美理想和批评标准去分析、评价和判断对象的能力。 答案:错误 15.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 答案:正确 16.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答案:错误

17.文学阅读作为消费活动,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表现为个人对物质产品的占有、享受和耗费是一致的。 答案:错误 18.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个人创造与机构制作特点。 答案:正确 19.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答案:错误 20.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答案:正确 2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 答案:正确 22.抒情性散文以作者的情感体验为结构线索,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激越,以情感为文本构成的主体。 答案:正确 23.小说中的叙事时空,是作者对现实时空的审美反映,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易。 答案:正确 24.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 答案:错误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第六章文学作品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语言: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和加工。 2、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具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的特征。 3、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具有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4、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特征和具有魅力的性格。主要是叙事性作品(再现型作品)的形象形态。 二、思考题 ~ 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 答:(1)表达目的不同 日常语言主要用于个体与外在世界的交往,文学语言的直接目的是构筑虚拟的艺术世界。 (2)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 日常语言一般要服从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有真假正误之分。文学语言则服从于艺术世界虚拟性,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

以根据内心真实感受和体验进行虚拟。 (3)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 日常语言的意义一般是遵循语义逻辑生成的,意义比较单一、直接。文学语言意义的生成方式多是间接的,文学语言往往并不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词典意义和语法规则,而是生成于文学语言所构造的艺术形象世界。 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 答:(1)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富于表现力。 《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禄江南岸”,“禄”练字、修辞。一个“禄”字,顿觉满眼生气,春意葱茏,把春的质感、神韵、和魅力都表现出来了。 (2)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题西林壁》,一面描写庐山,一面议论庐山,写着写着便翻出一层哲理。描写、议论庐山→哲理→佛理,按照诗意逻辑层层蕴藉,充分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含蓄之美。 3、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 答:特征:(1)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 (2)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3)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 例:《游园不值》,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是实境,由满园春色、红杏出墙引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虚实相生,富于表现力。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 教学目的:说明文学批评的性质、形态、标准等问题。 教学要求:掌握文学批评的性质、形态、标准等问题。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 (一)何谓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认识活动。它既是一种高层次的接受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独立地位的文学研究活动。 文学批评的对象远比文学鉴赏广泛,除文学作品外,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发展、作家的创作活动、读者的接受活动以及文学批评自身的现象等,都可以成为文学批评所关注和研讨的对象。而其中心任务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阐释、评价。 (二)文学批评的性质 文学批评是人类的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相互交叉、碰撞的产物,介于文学活动和科学活动之间,因而其性质也具有双重性: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1、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文学作品的理性认识为主,其思维形式主要是抽象思维。文学批评的职能是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运用行之有效的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评价,总结创作经验,探寻艺术规律,进而推动全社会的文学事业走向繁荣和发展。 文学批评虽要从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开始,却不能停留在感受印象阶段,还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直观上升到理论分析,从具体的文学现象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还要对这些见解进行论证,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才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2、文学批评又是一种文学活动。文学批评少不了形象思维的参与?因为文学批评主要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而文学作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作家运用形象思维创造的艺术品,这就决定了文学批评必须高度重视文学的审美本质,必须把确定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特征放在中心地位。(“以美学的、历史的观点”) 别林斯基说:“确定一部作品的美学优点的程度,应该是批评的第一要务。当一部作品经受不住美学的评论时,它就已经不值得加以历史的批评的。”所以,要评论作品,首先要从文学鉴赏入手,就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精细的感受、体验和领悟。高明的评论家必定也是优异的鉴赏者。 此外,在撰写批评文本的过程中,评论家还常常把自己对作品的直觉印象和独特体验用描述方式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写的虽然是评论文字,笔端却时带感情。由于评论的是文学作品,因而对批评文本的文体和语言等比较讲究,力求达到既有哲理,又有诗情(“诗意地批评”),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政论式的批评。评论家的这类做法,正好说明了文学批评不只是具有科学性,同时还具有文学性。 二、文学批评的作用 作为研究文学的一项特殊活动,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一个特殊门类,文学批评对于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其中,比较直接、比较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批评对读者阅读和鉴赏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概述(基础知识框架梳理)

第一章现代文学批评的先导 一、“新文体”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端 主要批评论著有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1922)《美术与生活》(1923)《屈原研究》(1922)《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1922)《情圣杜甫》(1922)新文体:指近代梁启超所创散文新体。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在报刊文章写作上取得了突破,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或称“报章体”。 其基本特征为:平易畅达、语言丰富(俚语、韵语、外国语法杂用)、笔调自由(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句法参差多变,常用排句及偶句。 梁启超的文章,特别是他在《时务报》和《新民从报》上发表的时事政治评论,充分地体现了“新文体”的特色。因此,人们也称这种“新文体”为“时务体”、“新民体”。 这种文体服务于改良运动,一时风靡全国,效仿者众,开“五四”白话文运动先河。 梁启超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 1、政论特征《陶渊明》 2、引进外国名词与语言新变天演、风格、政治小说、心理学、情节、叙述等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3、笔锋常带感情 二、王国维与现代学术话语的产生 王国维建立现代文学批评体系 第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和文学批评论 第二,尝试了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 文学批评理论 1、悲剧观:《<红楼梦>评论》(1904) 对文学的本质进行了思考(革新文学批评方法) 王国维悲剧观产生的文化机制(心理动因) 人生体验:叔本华、尼采、老庄的影响 2、审美独立 第二形式之美说(古雅说)的原创性 探索审美批评理论 3、境界说:《人间词话》(1908) 4、文学进化论:《宋元戏曲考》(1912) 王国维对现代文学批评体系建构的贡献 首先,他的文学研究主要以非正统文学为研究对象,对小说、戏曲、词等非正统文学给予了更多关注 其次,从理论上建立了新的文学批评标准,以美学理论取代传统文论中的经学意识和政教功利主义 第三,他以客观的、理论的批评改造乃至取代了主观的、印象的批评 第四,他自觉借鉴并运用了西方文论和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对传统文学批评进行了解构和挑战,从而使中国文学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与西方文学批评的接轨与对话,实现了传统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转化 第二章《新青年》批评家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 一、先秦 美刺说:《诗大序》的概念,通过创作诗歌对政治情况和任务进行赞美和讽刺的观念。 诗言志:把诗歌看作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露。【今文尚书·尧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 和。” 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曰:“……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 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 谓不朽。”(P14) 兴观群怨(P16):出自孔子,意在论述《诗》的社会效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 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以意逆志(P21):出自孟子的文学主张。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知人论世(P21):出自孟子的文学主张。要求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知言养气(P22):出自孟子。“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养气”是指人的一种道德修养工夫。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就自然会加强辨别 言辞实质的能力。 老、庄思想:1、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①主张自然的生活态度;②追求真淳人格、反对虚伪矫饰的精神;③表现对于人生忧患的悲哀之情;④主张寡欲、去欲, 把多欲视为带来忧患的原因。 2、崇尚自然无为。 3、意之所随不可言传,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 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 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4、虚静、心斋、坐忘。心思澄明,不被外物所乱,要虚静忘却一切,连自 己的存在也忘却的程度。 5、浪漫风格的表述。 二、汉代文学批评 《诗大序》:1、诗的产生和性质(P38,认为诗歌是人们内心的想法、情感)。“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 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诗于政治教化的关系。①诗歌是政治、社会的反映。“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认为社会 状况不同,所产生的诗歌的内容、情歌和风格也不同。“故变风发乎情,止 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表示出怀念旧日良好 风俗和感叹当今世道的思想感情。②诗歌对于政治、社会的功用。“诗教说”: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 美教化,易风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3、诗的六义(P40)。“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 五曰雅,六曰颂。”对风雅颂的阐述:“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不只是因为理论方法的新颖才成为研究对象 ?不是一个仅靠时间概念聚集的对象 ?20世纪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理论 ?重构了一种有异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 ?这个研究范式质疑甚至瓦解了传统的文学观念 学习的问题意识和要求 ?①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新的文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文学批评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合理、必要。 ?②由这些知识的更迭、转换所构成的文学研究谱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与之相应,学习要求也是两点: ?①掌握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知识及其研究方法; ?②了解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什么变化,寻找和思考自己学习、研究取向。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学习参考书 ?①塞尔登、威德森、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伊格尔顿:国内译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即《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塞尔登编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研讨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方式 研究角度: ?各种文学批评知识和文学研究的演变趋势 基本内容: ?①重要的文学研究思潮的观点、理论、方法及其形成的知识背景 ?②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发展、演变的轨迹 1.导论 塞尔登: ?“60年代兴起的理论大潮无疑是对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道德主义传统的突破。”马尔赫恩: ?(20世纪文学研究)“对古老的文学批评世界是致命的。……它们瓦解了文学这一学科赖以建立的深层分类学和标准性原理,并以这一方式解构了文学全体的想象力。” 1.1 范式转换: 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 ?借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理论来说: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文学研究的“范式”(paradigm)转换。 ?“范式”转换意味着“世界观的改变” ?库恩论范式转换的意义:“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范式构成 ?①“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共有的东西”,“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因素。 ?②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经受过相同的教育和专业训练。 ?③具有相近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

语言分析与文学批评:戴维·洛奇的小说理论

语言分析与文学批评——戴维·洛奇的小说理论英国文学评论家伯纳德·伯冈兹在谈戴维·洛奇的独特性时这样说道:在英 国文学史上,诗人和批评家兼于一身者很多,而小说家与批评家二者兼于一身者却寥寥无几,除了亨利·詹姆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福斯特之外,就是洛奇了。 ①总的来看,戴维·洛奇的文论带有大学教授的特色。自1960年至1987年,他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任教二十七年之久。主要开设的课程,按他自己的话是“形式与小说”,②他的文学批评论著也大多写于他执教期间。他的文论既有学术性,又颇有授业解惑之感。如讲解当代文论中的流派、术语,系统地分析评论英国现当代文学史和西方文学理论。具体地说,人们比较熟悉的一个观点是他提出的“钟摆状说”,即近百年来英国文学主流的走向是在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两极间不同程度的来回摆动。③但作为一个小说家,他的文论还表现出他对小说理论的偏爱,对现实主义小说美学分析的探求。 一、小说也是语言艺术——细节、意象及重复 在写于1966年的《小说的语言》中,戴维·洛奇开宗明义表明了他的写作宗旨:“小说家使用的媒体是语言,不论他写什么,就他而言,他用语言并通过语言来写作。”④这一观点他在其后的著作中反复声明,并强调“所有有关小说批评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语言问题。”⑤ 洛奇的这个观点是针对当时小说批评方面的状况而言。当时英美新批评理论在诗歌分析方面生气勃勃,而小说批评则显得苍白薄弱。他认为,这种状况最终根源于长期以来人们的偏见。自从浪漫主义以来,就有一种重诗歌轻小说的倾向。如雪莱曾经说过,诗歌表达的是“永恒的真理,”而小说则是把松散的事实连在一起,除了说明时间地点、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因果关系之外别无意义。⑥另外,人们认为语言有文学与非文学之分。如I A瑞查兹说:“一句话可以用作参考,从中得出是真或假,这是语言科学的用法。但这句话也可以显示结果,即这句话的意思对情感和态度所起的作用。这是语言情感的用法。”⑦瑞查兹的话可以理解为语言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但也含有语言两分法的意思。按照瑞查兹的分类,“情感语言的最高形式是诗歌,”而介绍性语言的典型代表是科学论文。⑧另外如艾默森的“歧义”说,布莱克默的“姿态”说,兰瑟姆的文本说,都是针对文学作品语言的独特性而言。虽然这些人都没有否认小说的文学性,但是在他们强调语言的艺术特性时,就多少显出一定的片面性。似乎小说的语言,特别是现实主义小说的语言太贴近生活,不象抒情诗歌的语言讲究句子的长短、节奏和韵律,要求高度精炼,集中表现情感的力度——或似是而非、或含糊暧昧、或反讽、幽默、或比喻、象征等意义。 戴维·洛奇认为,把语言分成文学与非文学的观点容易引人误入歧途。在他看来,语言的文学与非文学之分,“不在于语言的作用,而在于作用的目的。” ⑨不同的目的决定不同的写作技巧。这并不是说,哲学家、历史学家不能使用表现情感的语言,更不是说看上去陈述性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没有文学性。小说、诗歌的语言之所以与科学论著不同,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虚构。这也就是亚里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当代文学: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尚在延续的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属于我国的断代文学史之一。中国当代文学既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延续,同时,它又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开放性的体系,是一个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变革发展的全新的文学历程。 2十七年的文学:(1949-1966)实用主义和狂热政治激情的结合,英雄主义情绪高度发扬,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普遍存在,以及民族主义热情占支配的情绪。 3文革“十年”文学:(1966-1976):万马齐喑,百花凋零。沦为政治斗争工具的主流文学;传递弥足珍贵文学声音的非主流文学(地下文学)。 4新时期文学:(1976- )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1977年8月十一大宣布“文革”以粉碎四人帮结束,并把文革之后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为“新时期”。文学界虽将文革之后的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事实上,直到1978年5月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才是新时期的真正到来。当代文学中最富有探索性的阶段。“五四”文学精神回归。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但文学的浮躁也不可忽视。 5复调: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提出“复调小说”的理论。他认为,陀氏创作的是一种“多声部性”的小说,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恰恰是在不同声音、不同意识相互交往的联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所以“思想就其本质上来讲是对话的”。 6显性文学:即公开发表,进入了“印刷传媒”,处在流通地位,可以“正当”地、“合法”地拥有读者的作品。 7潜在写作:潜在写作: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 8反讽:是个中外现代小说中常见的—种叙述方式和美学效果。反讽简单讲就是说反话或反语,目的是造成幽默、讽刺或嘲弄效果。 9元小说:小说家在小说中提示和交代他是怎样在叙事、怎样在虚构,这被称为叙事的自我指涉,有自指性。在此,作者强制将读者带离想象,强制读者意识到叙事的虚构性和想像性。许多现代小说中都有这种叙事的自我指涉,或者也被称为元叙述,如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人的小说。大量存在这种自我指涉的小说,理论家们就称它为元小说,或超小说、自反式小说等等 五六十年代 1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2、百花文学: 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 3、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共分十条内容,包括文艺黑线专政论、破除对中外古典文学的迷信、文艺上反对外国修正主义并点名批判了一批文艺作品。纪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党,给以后的文艺界造成极大的祸害。1979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1966年2月部队文艺工作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大题复习

中国当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可能为简答题的知识点) 1、复习提要资料一的第一点 2、简述建国初文艺界三大思想批判运动的经验教训 (1)把思想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来处理,混淆了政治问题和思想学术问题的界限,使左倾思潮在文艺界蔓延发展。 (2)在批判过程中存在简单粗暴的批评态度和教条主义的批评方法,使正常的文学批评和自由讨论无法开展。 (3)从精神上严重损害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走向单一化。 3、《红旗谱》的民族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艺术描写中透露出来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民族特点。 (2)对冀中平原的人民生活和民俗风情的描写刻画,如关于生活场景、家庭伦理、婚姻爱情、文化心理等的描写,实际上它们成了小说艺术的血肉。 (3)采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如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心理,结构上采用了传统小说的大故事里面套小故事的方式。 (4)语言上以冀中平原农民口语为基础,加以提炼和加工,创造出了一种富有地方乡土气息又有高度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4、 分析朱老忠的思想性格特点及典型意义 (1)首先是在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疾恶如仇、坚忍不拔、有胆有识、深谋远虑的特点。 (2)其次是急公好义、慷慨豪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性格,具有我国北方传统农民英雄的斩头沥血、扶危济困、豪侠仗义的精神道德特点。 (3)经过阶级斗争的考验和对共产党人的认识,使他从一般农民中超拔出来,成为一个具有先进时代意识的新型农民英雄。 朱老忠的性格是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的统一,在革命历程中经历了从个人复仇到为无产阶级革命献身的升华,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不断成长的革命农民典型,在他身上也浓缩了两千余年中国农民的斗争历史。 5、简述林道静成长的三个阶段并分析该形象的典型意义 大体上是这样的三个阶段:反抗封建家庭干涉她的婚姻自由(即逃避她的家庭要她嫁给权贵的压迫),找寻个人出路,这是第一阶段;在种种事实的教训下(同时也受到他偶然接触到的共产党员的影响),她渐渐意识到个人奋斗还是没有出路,个人的利益要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这是第二阶段;最后,在党的思想教育的启迪下,她认识到个人利益应当服从于工农大众的利益,坚决献身于革命小说通过林道静这一形象成长和转变的描写,揭示了进步知识分子只有接受党的领导,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结合起来,这样他们的青春才能真正发出光辉。 6、 以《百合花》为例,简析文革前茹志娟小说的创作风格 (1)从题材取向看,擅长书写受到时代鄙视的“家务事、儿女情”,通过描写生活激流中的一朵小浪花来折射整个时代的巨大波澜。 (2)从人物塑造看,很少刻画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而是注重描写生活中的普通小人物,一些从各自的起点走向成熟的普通平凡的小人物。 (3)从艺术表现看,作品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注重细致深入的心理刻画,往往借助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盾简洁地将其艺术风格概括为“清新、俊逸”,作品体现了女性特有的柔婉、细腻、含蓄、优美的艺术格调,在十七年文学中属于阴柔美的风格类型。

例析文学短评的写作

栏目:单元作文辅导 品文识奇析理见妙 ——例析文学短评的写作 孙文辉 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就对象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高中生写文学短评不必动用文学原理、文学思潮、文学发展史等宏大的理论工具,重在从对具体作品的研读中提炼观点,选好角度,构设评论框架,形成条理清晰、指向明确的短论。大体而言,文学短评可分为主题思想评论、人物形象评论、艺术手法评论三大类。 一、主题思想类评论 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一向是评论者绕不开的话题。而要做好此类评论,务必在透彻解读作品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作品的超越性层面,从社会、人性乃至哲学的角度剖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譬如,关于《红楼梦》的主题有多种说法,刘再复从“色空”的角度评论道:“《红楼梦》的主要哲学精神是看破红尘的色空观念,一方面是高度充盈的空和真正空的充盈,弥散着道家和释家的气息;一方面在嘲讽儒家的同时,却浸透了对情的执着和对丧失美好生命的大悲哀和大苦痛。可以说,《红楼梦》哲学是一个厌世、遁世、省世、恋世等各种哲学观的大张力场。” 就小说人物、故事、背景等具体形态而言,《红楼梦》可谓包罗万象,迷于其中的读者很难据此概括出有效的主旨来。刘再复则以哲学的眼光审视《红楼梦》,一下子获得了鸟瞰全书并使之形而上化的解读平台。这样的主旨评论,既有高度的统摄力,又有深度的意蕴指

向。 二、人物形象类评论 文学作品中成功的人物形象多是丰富复杂的,因此评论人物形象切忌单面化,一定要从人物性格的矛盾处揭示人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在评论的视野里呈现出与作品相对应的立体的人物形象来。 譬如,关于阿Q这个人物形象,林兴宅用系统论的观点概括出了阿Q的双重人格系统:“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但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但又安于现状。” 这个人物形象评论紧紧地抓住阿Q身上严重对立却又奇妙融合的性格元素,在一种高度不协调的对比中生发出人物的滑稽感与可悲意味,进而历史地、具体地揭示出了国民灵魂深处的奴性心理,极具警醒意义。 三、艺术手法类评论 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评论者最要紧的是发掘出具体作品的具体表现手法,并贴着对应的内容来条分缕析,切忌堆砌一些通用空洞的评论术语,务必使所评论的艺术手法具有独特性和适切性。 譬如,关于《雨巷》的艺术特征,姜飞是这样分析的:“《雨巷》首尾完全相同,这种结构使《雨巷》从而也使‘雨巷’呈现出某种封闭性;在一定位置出现的ang韵以其特殊的音响和节奏在《雨巷》这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部分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新青年》: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期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1917陈独秀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随之迁京,1919年借五四运动大势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新青年》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1917年1月,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5月,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出版。从这一号开始,改用白话与新式标点符号。同时,编辑部扩大,改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轮流编辑,鲁迅撰稿。形成新文化、新文学的统一战线的团体,对推动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起了重大作用。 1920年9月迁回上海,成为上海共产小组的刊物。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成为党的机关刊物。 1922年统一战线分解后,《新青年》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6年终刊。 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主要发起人是陈独秀、胡适,他们在周作人、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蔡元培等人的支持和策应下,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向中国封建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总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文学革命:发生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自此中国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文学革命发生的条件:1、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封建帝制结束,为中国社会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2、一战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新兴社会力量增长,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与阶级基础;3、更加直接的原因是:随着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的知识者群体,他们成为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生力军;4、现代印刷技术与现代出版业的引进与发展,晚清报纸副刊与专门文学杂志的出现,形成了现代文学市场,出现职业作家。 文学革命取得的重大实绩: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3、文学理论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4、创作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 文学革命的重要意义:1、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近代产生过的文学变革或文学改良,它带来了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2、在文学观念上,将“文以载道”、游戏消遣等各种文学思想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表现人生、反映时代积极的文学思想,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3、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民主主义、人道主义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

一.先秦部分 (一)诗经中关于“诗”的两种观念 1.强调诗歌具有一种美刺功能 2.朦胧地拥有诗缘情的意识 (二)史书《国语》《左传》《尚书》中的两种观念 1.献诗讽谏说 2.观诗知政说 (三)孔子 1.确定了文学批评的标准 (1)思无邪 (2)中和之美 (3)尽善尽美 (4)崇尚雅正的锋哥 2.明确了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 (1)兴:孔安国:“引譬连类。”创作层面。 朱熹:“感发志意。”欣赏层面 读者在阅读欣赏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兴发感动,是一种由此及彼得情感体验由诗歌而引起的联想。 《论语*学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人的修养要做到精益求精) 《论语*八佾》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兴”的历史背景——春秋以来赋诗言志的传统和断章赋诗的风气,不拘泥于原有的诗意,赋予诗更广泛的意义。 A.好处:诗的广泛运动 “兴” B.坏处:断章取义,过分主观化 (这一缺点到孟子时才有所改观,孟子主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2)观:郑玄:“观风俗之盛衰” 朱熹:“考见得失。”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具有“观”的功能。因而杜诗具有史谏功能。 (3)群:孔安国:“群居相切磋。” 朱熹:“和而不流。” 诗能聚集人们在一起用诗来互相砥砺。 (4)怨:孔安国:“怨刺上政。”

朱熹:“怨而不怒。 杜甫《客从》仿乐府诗创作泉客珠鲛人泣珠 (5)“兴、观、群、怨”的作用及影响 称为反对文学脱离现实的有利武器 《文心雕龙*比兴》:“汉代诗刺道丧兴义销亡。” 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是对“兴、观、群、怨”的继承 对创作影响:杜甫、陆游、辛弃疾……诗歌创作的影响 (四)孟子 1.孟子的文论思想 (1)知言养气说 《孟子*告子》《孟子*公孙丑上》 ①浩然正气的内涵 浩然正气,指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形成的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所表现出来是一种由道与义凝聚而成的凛然正气。 A.至大(即非常的强大,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特点) 一种抽象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一种客观实体,通过不断的时间可以体会到它的存在,还可以和我们的生命融为一体,达到天地合一。 B.至刚(指浩然之气的无坚不摧)【文天祥《正气歌》】 C.配义与道(以直养)【直:正直。养:培养】 D.集义所生(用正义的积累去产生) 养浩然之气,须积极的行动,不能半途而废 养气:指人的内心道德修养的功夫。即人的内在品德的充实之美。养气需要配义与道,需要长期修养、锻炼,还要不受任何外在环境的干扰,威胁和利诱,始终坚守自己的操守。即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知言(即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尤其是能辨别四种错误言辞的能力)“詖言知其所蔽,淫词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 片面之言辞过分的言辞歪曲的言辞 这种辨别能力应用到文论当中,就是鉴赏判断文学作品的能力。 孔子: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言为心生”人言为人品的表现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讽喻诗 高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人。 A.知言与养气的关系 养气是知言的前提,知言植根于养气。养气能使人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自然而然便加强了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 B.影响: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念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韩愈“气盛言宜”——见《答李翊书》 苏轼对李白的评价“气盖天下”——见于《李太白碑阴记》 苏辙对司马迁的评价“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2)以意逆志(孟子文学批评的方法论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