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沉淀的制备及应用范围

冷沉淀的制备及应用范围

冷沉淀的制备及应用范围
冷沉淀的制备及应用范围

冷沉淀的制备及应用范围

冷沉淀是新鲜冰冻血浆在1~6℃条件下不溶解的白色沉淀物,

它是P00l博士在1964-1965年期间发现的,被加热37℃时呈溶解的

液态,主要含有第Ⅷ因子、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第ⅩⅢ、以及纤连蛋白等成分。现就冷沉淀的制备、临床应用及效果

给大家介绍一下。

1 冷沉淀的制备与质量

1.1 冷沉淀的制备选取健康无偿献血者,各项检查指标合格,采集

400 mL全血后6~8 h内经分离新鲜液体血浆于-50℃冻成型后的新鲜

冰冻血浆放置-30℃保存。制备冷沉淀时,将-30℃保存血浆放置于

1~6℃环境下溶解、分离出冷不溶物,放置-30℃冻存或直接应用于临

床。

1.1.1离心法(Pool) 1.1.1.1原料血浆的融化

1.1.1.1.1 4℃冷藏箱法:将原料血浆从-30℃冰箱内取出,置于

1~6℃冷藏箱内缓慢融化。

1.1.1.1.2 水浴融化法:将原料血浆从-30冰箱取出,值室温5分

钟,待双联袋间的塑料管变软后,放入15℃水浴箱内,启动摇摆装

置,约30分钟后温度调至4℃,当原料血浆袋全部融化时(约60~90

分钟),然后把水温调至0~2℃。

1.1.1.2融化后的原料浆于0~4℃以离心力2000g离心10分钟,使冷

沉淀下沉于塑料袋底部,快速去除上清液,剩20~30 mL左右即为冷沉

淀。

1.1.2连续融化虹吸法(Mason),将原料浆袋置于1~6℃水浴装置中,

另一空袋悬于水浴箱外且位置低于血浆袋,两袋之间形成一定的落

差,血浆溶化后随时被虹吸至空袋内,当融化至剩下40~50ml时,闭

合导管,阻断虹吸,将冰冻血浆袋和冷沉淀热和断离。

1.2 冷沉淀的质量冷沉淀质量受温度、时间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影

响。从采血到制备过程中室温制备原料浆会使第Ⅷ因子含量偏低;说

明温度对冷沉淀质量有影响。经研究使用亚甲蓝光照法(MB)进行病毒

灭活的冷沉淀与原血浆比较,Ⅷ因子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活性

分别别下降30%和11%,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40%。血液4℃保存18 h

其Ⅷ因子含量与6℃保存6~8 h相比下降23%,冷沉淀制备时间对凝血

因子含量有影响,FFP一旦融化,Ⅷ因子活性随时间延长而明显降

低,12 h衰减41.17%,24 h衰减42.82%,改良水浴融化虹吸法制备冷

沉淀FⅧ含量明显高于Pool。因此,制备冷沉淀一定要控制好各方面

影响因素,包括时间、温度、制备等,同时选择制备方法,采血过程的

冷链控制,只有保证血浆中各种凝血因子的有效成分,才能制备出高

质量的冷沉淀。

1.3 冷沉淀的安全性细菌污染是血液制剂危险因素之一,因而,加强皮肤消毒,加强菌血症或潜在菌血症献血者的献血前筛查,可有效

避免静脉穿刺发生的细菌污染,提高输血安全系数。巨细胞病毒(HCMV)与输血密切相关,输血存在传播HCMV的风险,也可以激活受血者体内潜伏的HCMV。血液检测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或降低经血传播病毒的输血传播,但是,由于血液检测方法灵敏度问题,新病毒出现或病毒变异及血液检测项目有限,尤其是血清学检测技术存在“窗口期”、病毒变异、免疫沉默等原因造成漏检,使这些漏检的血液存在感染性,血液质量存在隐患,说明冷沉淀制剂不可能达到零危险,仍然有感染病毒

的风险。而病毒灭活技术对原料浆进行处理,对血液制剂的安全性有了重要保障,冷沉淀的病毒灭活主要为有机溶剂法(SD),经灭活后,Ⅷ因子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3%,用SD法在小范围内进行病毒灭活,结果血浆蛋白的回收率很好,对HI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灭活指数分别达到4.17、7.73和4.72。该方法对密封袋内小剂量汇集的冷沉淀进行病毒灭活不但能够提高病毒灭活的性能,而且可以提高Ⅷ因子、VWF和纤维蛋白原的活性。有资料证明,规律性地使用Ⅷ因子预防性治疗可减少血友病A患儿出血的频率,使用重组Ⅷ因子成本较高,然而,通过病毒灭活的冷沉淀可以降低治疗成本。

2 冷沉淀的适应证及使用剂量

2.1 冷沉淀的适应证和剂量冷沉淀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血友

病A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患者终身需要补充Ⅷ因子治疗或预防出血。还用于体内凝血因子过度消耗或患严重肝脏疾病或体内产生相应凝血因子抗体而导致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或丧失的获得性凝血因子

缺乏症以及烧伤、外科手术、肝脏移植等患者。冷沉淀用于外科手术或出血倾向疾患时,可输注冷沉淀10~20 IU/次,用于治疗vWD缺乏症或异常患者,一般推荐剂量为1I U/10 kg。用于治疗纤维蛋白原缺乏症通常是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0.8~1.0g/L同时存在严重微血管出血或外伤等,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纤维蛋白原在1.0~1.5 g/L存在潜在出血危险或进行性出血的患者等。治疗肛门痔疮手术、烧伤患者、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创面愈合等,一般输注剂量为10~16IU/次。前15min输注速度应小于或等于5 mL/min,连续输注可加少量生理盐水(10~15 mL)稀释,避免凝集堵塞针头。

2.2 冷沉淀的作用机制冷沉淀含第Ⅷ因子、纤维蛋白原、纤连蛋白等,纤连蛋白是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粘连的重要因子,在维持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促进上皮细胞移行、修复和机体免疫调控等方面起

重要作用。冷沉淀通过形成纤维蛋白膜,对溃疡创面有机械性牵拉作用,从而促使创口收缩,对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创面愈合有明显

作用。大量Ⅷ因子和纤连蛋白随冷沉淀输入,使体内凝血因子和纤连蛋白在短期内迅速上升,可及时为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对凝血功

能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纤连蛋白作为“趋化因子”促使单核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向创面移动,并与坏死组织碎片、某些细菌结合促进吞噬,净化伤口,并与成纤维细胞、纤维蛋白凝块共同形成支架,加快上皮生长和小血管开放。冷沉淀还可黏附结构蛋白,充当间质,使它们相互黏附,加固细胞间结合,防止肿瘤细胞扩散。由于冷沉淀富含纤维蛋白原、高浓度的纤连蛋白、高浓度的Ⅷ因子及ⅩⅢ因子等多种凝血因子,故其有利于凝血酶的形成,可抑制创面炎症、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炎症吸收,减少渗出,是促进手术、烧伤创面结痂快、痂皮薄且平整的重要因素。

2.3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心脏手术由于体外循环、血液稀释、血小板破坏、心体温变化及凝血因子耗竭等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术后易出血、渗血等,术后使用冷沉淀可明显减少输血剂量且凝血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冷沉淀的应用时机也是确定止血效果的重要因素,术中及时使用可有效控制出血,减少血液制品的输注,并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冷沉淀中富含Ⅷ因子、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ⅩⅢ因子、纤连蛋白等,输入体内后激活形成活性物质,有利于凝血酶的形成,对止血起到重要作用。大量输血会引起凝血因子减少,术中大量输血患者术后风险较高:术后几天肝功能很差,易感染及发生胃肠道并发症,易发生排斥反应,缩短对激素的耐受期和生存率下降;而在术中使用大量冷沉淀,经临床资料显示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在降低输血风险的同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肝移植患者术中易发生凝血功能紊乱,原因是肝病本身造成的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功能不全。冷沉淀可以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减少术中出血,也减少感染机会。在心脏、肝脏等外科手术以及整形外科、烧伤清创手术中使用冷沉淀,对控制出血,降低创面感染率,促进烧、烫伤创面的愈合是比较妥当的。另外,冷沉淀中纤连蛋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增加吞噬细胞吞噬

功能,术后抗感染和消炎作用显著。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大量输血时,

血小板消耗和低体温可以共同作用,引起微血管出血并发休克,在抗

休克、纠正低体温基础上,可输注血小板和富含凝血因子的血液制品,尤其是急性大出血患者输注冷沉淀联合单采血小板后,凝血指标显著改善,24 h有效止血率达到82.3%。对于发展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患者,则需要大量输注浓缩血小板、FFP和冷沉淀。而冷沉淀联合冰冻血小板输注与单独输注冰冻血小板相比可以显著缩短止血时间,严重创伤失血性患者治疗中联合输冷沉淀和冰冻血小板有显著的止

血效果,尤其是大出血患者治疗中,联合输注比单独输注具有更加显

著的止血效果。肝脏移植手术中严重出血患者及时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可消除其凝血障碍。冷沉淀制剂不仅单独使用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与红细胞、血小板等血液制剂联合使用过程中不但可以发挥其良好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其他血液制剂的临床效果。

2.4 冷沉淀的应用效果由于冷沉淀富含Ⅷ因子、ⅩⅢ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浓缩物,Ⅷ因子具有良好的促凝血功能,尤其对肝癌、肝脏移植等手术患者,因肝脏不能及时合成各种凝血因子,联合血小板应用

可有效消除其凝血障碍,突显冷沉淀的应用价值。冷沉淀在肝脏移植手术中的合理使用能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伤口及组织渗血,促进伤口愈合。对于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和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冷沉淀是治疗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的标准治疗方法,

能够快速提高严重外伤早期纤维蛋白原和vWF的浓度,且优于普通的纤维蛋白原浓缩制剂。可见冷沉淀在外科、心脏手术、化脓性感染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正确使用冷沉淀对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等起重要作用。部分血友病A患者经常输注含凝血Ⅷ因子的血液制品治疗后产生一种可特异性抑制或灭活外源性Ⅷ因子的物质,称为Ⅷ因子抑制物(同种异体抗体)。这种抑制作用尤其对处于非免疫耐受状态患者接受Ⅷ因子治疗后其抑制物的发生率较高,而免疫耐受可用于产生Ⅷ因子抑制物患者的治疗。但是,通过输注转导IgG抗原的B细胞可以建立对Ⅷ因子的免疫耐受,对免疫耐受无效的患者也可以利用利妥昔单抗辅助治疗血友病A患儿,其临床症状得以显著的改善且抑制物滴度明显降低,但单独使用不足以获得持久的免疫耐受,对高滴度、高反应型的抑制物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通过增加具有免疫作用的细胞因子IL-10和TGF-B可以减少FⅧ抑制物的产生。说明有针对性使用冷沉淀治疗血友病A患者对治疗效果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完全可

以实现的。另外,研究显示,1个月大的患儿在接受替代治疗后其抑制物的发生率是41%,而18个月大的患儿只有18%。说明Ⅷ因子治疗的年龄越小越易产生FⅧ抑制物,建议小于1周岁的血友病A患儿接受输血治疗时,尽可能不输注冷沉淀等含FⅧ的制品。

血浆制品的制备

1血浆制品的制备

目前国内常用的血浆制品,根据制备方法及血浆来源的不同分为4种。

1.1新鲜

冷疗法适应症与禁忌症

冷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软组织急性扭挫伤早期、关节炎急性期、骨关节术后肿痛(2)疖肿、蜂窝织炎、急性乳腺炎等软组织感染早期 (3)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拔牙后反应及渗血等 (4)偏头痛、神经痛等 (5)高热、中暑等 (6)痉挛等 禁忌症 (1)心绞痛或其他心功能障碍、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及血管拴塞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开放伤口或皮肤感染缺失等 (3)雷诺现象、冷变态反应者、对冷过度敏感者、致冷血红高蛋白尿等 (4)红斑狼疮、肝肾功能不全、恶病质等全身状况较差的情况(5)再生的周围神经 (6)慎用于认知障碍、言语障碍者 (7)慎用于老年人及婴幼儿等产热或保温能力较弱、温度调节功能较差者 石蜡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损伤及劳损:软组织扭挫伤、腱鞘炎、肩关节周围炎、外伤性

滑囊炎、滑膜炎、肌肉劳损、肌纤维组织炎等 (2)关节功能障碍:骨折或骨关节术后关节挛缩、关节纤维性强直等 (3)外伤或手术后遗症:瘢痕增生、粘连及浸润等 (4)各种慢性炎症:慢性关节炎、慢性胃肠炎、盆腔炎、神经炎和神经痛、胆囊炎等伤口或溃疡面愈合不良及营养性溃疡等 禁忌症 高热、昏迷、急性化脓性炎症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结核、恶性肿瘤、出血倾向、开放性伤口、感染性皮肤病、孕妇腰腹部、对石蜡过敏者 湿热袋敷疗法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亚急性、慢性损伤和炎症:软组织扭挫伤恢复期、肌纤维组织炎、肩关节周围炎、慢性关节炎、关节纤维强直、坐骨神经痛等(2)电刺激前的预热:以增加皮肤的导电性 禁忌症 急性炎症、发热患者、恶性肿瘤、急性出血(如发生于急性创伤时的出血)、心功能不全、老年体弱者和小于4周岁的小儿、外周血管疾病、放疗后失活的组织 热流疗法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局部疼痛、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关节僵直、肌肉痉挛、水肿、非风湿

冷沉淀

冷沉淀相关运用介绍 冷沉淀是通过血液分离技术,从新鲜血浆成分中提取的浓缩凝血因子制剂,主要含有五种成分: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Ⅹ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其中Ⅷ因子较不稳定,在冷沉淀中Ⅷ因子得到了保存,但这五种浓缩的凝血因子,比新鲜血浆中的浓度高5-10倍。. 以200ml血浆制备冷沉淀为例,可制备成一袋20-30ml 的冷沉淀,其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150mg(正常新鲜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为0.75 mg/ml); Ⅷ因子含量≥80单位(新鲜血浆中Ⅷ因子含量≥0.7单位/ ml)。 我们知道:人体凝血系统有两个,一个是外源性凝血系统,一个是内源性凝血系统,正是这两个凝血系统维持着我们人体的凝血和纤溶的平衡。在外伤或出血时能迅速组织止血。但不论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还是内源性凝血系统都是在凝血因子的参与下进行的,而凝血过程又是环环相扣,一当某一个环节的凝血因子缺乏或者异常,就会导致凝血和纤溶的异常,进而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如血友病;DIC。因此,急需补充某种缺乏的凝血因子,冷沉淀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选择。 冷沉淀的适应症: 1.儿童及轻型成年人甲型血友病;

2.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及DIC等病人的替代治疗; 3.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患者; 4.血管性血友病。 冷沉淀的用法及剂量: 1.甲型血友病,伴轻度出血,按10~15单位/kg体重,维持 输用3-14天,具体输注天数根据病情而定,如伴中度或重度出血者最好选用因子Ⅷ浓缩制剂; 2.血管性血友病患者的剂量,按1单位/10kg体重,每日输 注一次,维持3-4天; 3.以补充纤维蛋白原为目的,可按11.5单位/10kg体重,可 使血中纤维蛋白原维持在0.5-1.0mg/ml。 输注冷沉淀注意事项: 1.输注冷沉淀需要向输血科提前预约,才能确定冷沉淀输注 时间; 2.冷沉淀在-20℃环境中冰冻保存,输注前通知输血科37℃ 水浴中融化,在4小时内用于患者;未在规定时间内输注即报废; 3.应以患者耐受的速度尽快输注; 4.在补充冷沉淀的同时,不能忽略血小板情况,如血小板异 常,还要注意血小板的补充,否则起不到治疗作用。 输血科 2013-8-13

护理学冷疗法的应用

冷热疗法 概述 冷疗法的应用 热疗法的应用 概述 (一)概念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从而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1.生理效应冷、热疗法使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发应,其效应是相对的。 2.继发效应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产生与生理反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如热疗可使血管扩张,但持续用热30~45分钟后,则血管收缩;同样持续用冷30~60分钟后,则血管扩张,这是机体避免长时间用冷或用热对组织的损伤而引起的防御反应。因此,冷、热治疗应有适当的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如需反复使用,中间必须给予1小时的休息时间,让组织有一个复原过程,防止产生继发效应而抵消应有的生理效应。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1.方式因水是一种良好的导体,其传导能力及渗透力比空气强,因此同样的温度,湿冷、湿热的效果优于干冷、干热。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病变部位和治疗要求进行选择,同时注意防止冻伤、烫伤。 2.面积冷、热疗法的效果与面积大小有关。冷、热应用面积较大,则冷、热疗法的效果就较强;反之,则较弱。但须注意使用面积越大,病人的耐受性越差,且会引起全身反应,如大面积热疗法,导致广泛性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若血压急剧下降,病人容易发生晕厥;而大面积冷疗法,导致血管收缩,并且周围皮肤的血液分流至内脏血管,使病人血压升高。 3.时间冷、热应用的时间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其效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以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如果时间过长,则会产生继发效应抵消治疗效应,甚至还可引起不良反应,如疼痛、皮肤苍白、冻伤、烫伤等。 4.温度冷、热疗法的温度与机体体表的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对冷、热刺激的反应越强;反之,则越小。其次,环境温度也可影响冷热效应,如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身体温度时,传导散热被抑制,而在干燥冷环境中用冷,散热会增加,热效应会增强。 5.部位不同厚度的皮肤对冷、热反应的效果不同,皮肤较厚的区域,如足底、手心,对冷、热的耐受性大,冷、热疗法效果也较差;而皮肤较薄的区域,如前臂内侧、颈部,对冷、热的敏感性强,冷、热疗法效果也较好。 6.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居住习惯、肤色等影响冷、热治疗的效应。 冷疗法的应用 (一)目的 l.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冷疗可使局部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减轻局部充血;同时冷疗还可使血流减慢,血液的黏稠度增加,有利于血液凝固而控制出血。因而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等。 2.减轻疼痛

临床成分血的输注及护理

临床成分血的输注及护理 【关键词】成分血;输注;护理,, [关键词]成分血;输注;护理 Nursing of Clinic Composition Blood lose to note Key words:Composition blood; lose to note; Nursing 1 临床上常用成分血种类添加剂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浓缩血小板、血浆、冷沉淀。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输成分血和输全血一样,也有发生输血传染病的危险,患者因此而担心害怕在所难免。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风险二者的关系,做好解释工作,并做好输血前患者各种传染性指标检测工作,让患者放心。 2.2 严格查对制度

在抽血做交叉配血及输注过程中,认真严格地查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床号、住院号、血型及输注成分的种类,确保输血安全。 2.3 输注过程中的护理 2.3.1 红细胞输注及护理 输注前需将血袋轻轻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洗涤红细胞是开放性制备的,故应尽快输注,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 ℃条件下保存24 h;最好用Y型管的输血器输注:输注中途不畅时,可通过Y型管将生理盐水移入血袋以稀释红细胞。血液输完时,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袋,尽可能不浪费血袋壁上的余血,且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输用;大量快速输血时,除血液要适当加温外,还要对输血的肢体进行保暖,以消除肢体静脉痉挛,并注意给患者保温;血液加温一般在32 ℃,绝不允许>38 ℃,最好放在现代专用血液加温器加温,也可直接将血液浸入35 ℃水中,但必须由专人不断摇动和测试水温。2.3.2 血小板输注的护理 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因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

冷沉淀制备方法及质量影响因素

冷沉淀制备方法及质量影响因素【关键词】冷沉淀; 制备; 质量 冷沉淀是用新鲜冰冻血浆为原料制备的一种成分血,主要用于血友病甲、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患者,也可用于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及DIC等[1] 。因冷沉淀中的Ⅷ因子为不稳定因子,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每袋冷沉淀Ⅷ因子含量各不相同,现将本中心的冷沉淀制备方法及质量因素影响分析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大容量低温离心机(CrYOFUge6000),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速冻冰箱(SanYO ),美国CYTOTHERM公司生产的CT-4T.6C型自动摇摆式恒温水浴溶化箱,日本产SYSMaX(CA-50)凝血因子分析仪,韩国产热合机(SE250)。 1.2 冷沉淀原料浆制备 采用费森尤斯卡比(广州)生产的密闭四联袋,采集400ml全血6h内离心分离制成血浆60袋(200±10ml),将血浆迅速置-80℃速

冻机内,冻结后置-30℃冰箱备用。 1.3 制备冷沉淀 取60袋血浆置室温中放置3min,待连接两袋的塑料管变软后分两组(A、B)放入低温水浴箱中(4℃~6℃),A组30袋用水浴虹吸法制备冷沉淀,B组30袋用快速溶化离心法制备冷沉淀,计时。A组新鲜冰冻血浆融化时固定于恒温摇摆式水浴箱的血袋夹中,垂直浸没于恒温的循环水浴中,水浴箱自动摇摆,血浆溶化,上清液虹吸流入空袋,袋中心剩余(25±5)ml未溶化的血浆及吸附在上面的冷沉淀。B 组新鲜冰冻血浆融化时去掉固定夹,融化过程中人工给力捏碎血浆冰块,血浆溶解到尚存少许冰碴后,用大容量低温离心机离心,温度4℃,相对离心力3200g,离心20min,分离血浆,袋内存留(25±5)ml血浆冷沉淀,将A、B组冷沉淀快速置于速冻冰箱中冻结。A组平均用1.2h,B组平均用2.0h。 1.4 质量检测 用血凝仪对不同方法制备的冷沉淀进行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的测定,t检验分析。 2 结果 用相同的溶化设备,采用不同制备方法制备所得冷沉淀质量

冷沉淀输注常识

冷沉淀输注常识 来源:院长办公室发布时间:2011-08-10 阅读数:2783 1、何谓冷沉淀?其主要成分有哪些? 冷沉淀是将新鲜冰冻血浆置4℃条件下融化,待其融化至尚剩少量冰渣时取出,重离心移出上层血浆,剩下不易融解的白色沉淀物即为冷沉淀。冷沉淀与最后剩下的少量血浆(25ml 左右)即刻置-30℃冰冻,有效期从采血之日起为1年。 冷沉淀含有5种主要成分:丰富的因子Ⅷ,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结合蛋白(纤维粘连蛋白)以及因子ⅩⅢ。 2、主要成分的含量 从200ml全血分离出的新鲜冰冻血浆(100ml±10%)制备的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含量≥75mg;Ⅷ因子含量≥40IU,通常称为1单位冷沉淀。 从400ml全血分离出的新鲜冰冻血浆(200ml±10%)制备的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含量≥150mg;Ⅷ因子含量≥80IU。 3、冷沉淀有哪些临床适应征? 冷沉淀适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ⅩⅢ缺乏症病人。有时冷沉淀也用于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及DIC等病人的替代治疗。 4、冷沉淀治疗甲型血友病的剂量如何计算?为何只适用于儿童及轻型成年病人? 冷沉淀用于甲型血友病的剂量按每单位冷沉淀中含因子Ⅷ40IU计算。通常轻度出血(单纯关节出血及软组织血肿)给10-20IU/Kg体重;中度出血(口腔底部出血及拔牙等)给20-30IU /Kg体重;重度出血(胸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给50IU/Kg体重。维持输注的天数需根据病情决定,最短维持3天,最长可达14天。 由于成人中、重度甲型血友病出血的病人所需冷沉淀的剂量较大,容易导致循环超负荷,所以只适合儿童及轻型成年病人治疗。成年中、重度出血的甲型血友病病人最好选用因子Ⅷ浓缩剂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每袋冷沉淀中所含因子Ⅷ的含量差异较大,如按各地每年抽样质控平均每袋因于Ⅷ含量来计算剂量,则比较合理。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进展

30?综述?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进展 张冬青,汪德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1070(2010)01-0030-03doi:10.3969/j.issn.1008—1070.2010.01.011 冷沉淀是用新鲜冰冻血浆(FFP)在1~6℃无菌条件下分离出沉淀在血浆中的冷不溶解物质,并在1小时内冻结而制成的成分血,对血友病A出血疗效显著。近年来,冷沉淀及其制剂不仅用于治疗血友病,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种手术、创伤引起的凝血机制障碍等出血性疾病。 1冷沉淀的临床应用 1.1在先天性凝血因子Ⅷ和vWF缺乏或减少中的应用血友病A是常见的遗传性凝血障碍疾病之一,促凝成分FVE缺乏,为内源性途径凝血障碍,故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及形态、PT、T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抗原均正常,AtYlT延长,凝血活酶生成不良,患者需终身输注FVl治疗出血,冷沉淀所含17VI活性较FFP高5~10倍,所以也是国内常用的治疗血友病A出血的重要FⅧ制剂。在血友病A患者手术治疗和预防出血中,冷沉淀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血友病A患者手术时必须将其第Ⅷ因子凝血活性(FVl:C)提示至止血水平,以防手术诱发严重出血。补充FⅧ的原则是大手术前将患者FVl:C提升至50%~100%,小手术前提升至30%一50%,术后继续补充适量FⅧ,使FⅧ:C维持在止血水平,直至伤口愈合,补充FⅧ期间要检测FⅧ:C,以及时调节补充FW的剂量和时间,FⅧ的半衰期为8~12小时,为保证止血效果,应8一12小时输注1次,剂量为首剂的一半。 血友病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内多次出血所致,机制尚不明确。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炎需由血液科与矫形外科合作,需补充缺乏的因子,目的是提高血中凝血因子浓度,达到止血,临床上常用冷沉淀制剂以补充FⅧ。 血管性血友病(VW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病因是不能合成正常数量的VwF的分子或合成异常,临床特点为自幼即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黏附性减低,出血类型为皮肤黏膜,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淤斑、月经过多,严重者可有胃肠道出血、血尿、外科手术后出血不止及产后大出血,关节及肌肉出血甚少见。输注冷沉淀剂来替补VwF,可有效控制或预防其出血。对有血管性血友病的孕妇在分娩前1天和分娩后3天应用冷沉淀制剂,有助于产妇的治疗…。 1.2在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中的应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是治疗DIC出血的重要措施。冷沉淀所含的成分均为DIC出血时所需要补充的,FXⅢ在DIC晚期(纤溶亢进期)可以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稳定性纤维蛋白多聚体,从而可以稳定纤维蛋白凝块,并增加纤维蛋白凝块对纤溶酶的抵抗性,且有利于伤口的愈合。有研究表明观察20例多发伤并发DIC早期输注冷沉淀的临床效果,对冷沉淀输前、输后12~24小时和输入3~5天凝血象及D一二聚体水平测定,发现输注冷沉淀后12~24小时及输入3~5天与输注前相比,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增加,D一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因此对多发伤并发DIC患者早期输注冷沉淀可有效阻止DIC的继续发展,重建凝血机制,恢复机体功能¨oo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是伴有罕见的临床症状 万方数据

冷沉淀制备的关键控制环节

综合医学 Zongheyixue  《中国医学创新》第9卷 第10期(总第220期)2012年4月①广州血液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95通讯作者:苏红 冷沉淀制备的关键控制环节 苏红① 谭爱玲① 许少英① 胡文娟① 车胡毓① 【摘要】 目的:控制影响冷沉淀质量的关键环节,提高冷沉淀的质量。方法:筛选从采集到制备间隔时间短、FⅧ损失少的全血制备的血浆留做冷沉淀原料浆。保持良好的冷链系统,尽快低温分离成分血,控制好设备和环境温度,把握好制备的最佳时间等环节。结果:2010年2-5月份冷沉淀质量控制结果显示,有25%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均为F Ⅷ因子含量达不到80 IU。通过对上述各个环节的不断改进和控制,2010年6-9月份冷沉淀质量控制抽检全部合格。结论:冷沉淀制备的质量控制涉及到全血的采集、储存和运输、分离以及新鲜冰冻血浆的融化、分离、入库等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控,都会影响到冷沉淀的最终质量。因此,要求心中有关部门加强沟通、紧密协作。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减少冷沉淀中的不稳定成分FⅧ 因子的损失,而FⅧ因子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破坏很大,所以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保持血液的冷链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血制品在常温下的时间。要保证各个环节的的严格受控,制备优质的冷沉淀,除了配备必要的设备外,还要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提高专业技能,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关键词】 冷沉淀; 制备; 冷链系统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93 冷沉淀是新鲜冰冻血浆在1 ℃~4 ℃条件下不溶解的白色沉淀物,其中主要含有五种成分:纤维蛋白原(Fg)、FⅧ、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凝血因子X Ⅲ、纤维结合蛋白(Fn)等多种成分。冷沉淀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种功能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和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冷沉淀的应用已突破传统的用于甲型血友病、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在临床肿瘤手术、多发伤和手术创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深度烧伤、黏膜和皮肤疾病、自发性气胸、糖尿病足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冷沉淀中F Ⅷ 因子极其不稳定,FⅧ的体内生物半衰期变化较大,一般为8~12 h,其活性易丧失[1-2]。新鲜速冻血浆(FFP)融化后,FⅧ因子活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有明显的降低,其活性衰减了41.17%[3]。从全血采集到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再到冷沉淀的制备的很多环节都会影响冷沉淀的最终质量。因此,笔者通过实际工作中证明,在制备冷沉淀过程中注意把握关键环节,才能制备出优质的冷沉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冷沉淀原料浆来源:本中心流动采血车采集的四联袋全血, 要求在6 h 之内制备并冻结成块的且各项检测合格的新鲜冰冻血浆。 1.2 仪器设备 美国 SORVALL RC-12BP 大容量冷冻离心机,费森尤斯 Compomat G4血液分离机,低温操作台,低温周转冰箱,4 ℃贮血冰箱/恒温水浴箱,塑料卡子,MBF21血浆速冻机、热合机。1.3 方法 1.3.1 制备优质的冷沉淀原料浆 (1)全血(原料)的选择:制备冷沉淀选择采血顺畅、采集到的全血及时将资料录入电脑后即放贮血专用冰箱储存。目前我国自愿无偿献血已取代计划无偿献血,多以街头采血为主,接血司机应按规定及时将血接回中心待检库。(2)保持良好的冷链系统:街头采集的 血液应储存在2 ℃~6 ℃冰箱中,血液从采血点到待检库的运输必须装入已降温的血液专用隔热冷藏箱中,不能放入常温容器更不能仅用塑料袋包装。(3)尽快低温分离成分血: 血液从全血到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操作过程,要尽量缩短暴露于室温下的时间,因此尽快并保持低温分离是保证血液质量、减少FⅧ 因子衰减的关键。把握好时间、温度这两个关键环节,能够最大限度减少血浆中F Ⅷ等不稳定成分的损失,得到优质的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含量必须≥0.7 IU/ml [2]。 1.3.2 制备优质的冷沉淀 (1)设备的准备:采用冰箱融化法制备时,需提前10~14 h 将原料浆放在4 ℃贮血冰箱内融化,每层摆放200 ml 血浆10袋(室温超过30 ℃进摆放13袋)。每部冰箱放5层,血浆之间不能重叠,使其融化成带小冰碴的糊状半流质。采用恒温摇摆式水浴融化法制备时,原料血浆提前放入预置温度为2 ℃的融化箱中,制备当日解冻期间将离心机温度设定在0 ℃~4 ℃ ,并打开低温操作台及开始预冷血浆速冻机使温度降至-50 ℃。做好设备预设达到适合该成分血温度要求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2)融化冷沉淀原料血浆:将血浆轻放入血浆解冻箱,启动解冻程序,在2 ℃循环水浴中自行融化,随时观察血浆的融化情况,此环节可设定时钟。由于血浆融化需99~120 min,定时钟可提醒工作人员,避免出现融化过度的情况。选择恰当的融化终点很关键,以笔者经验,当多数血浆融化至冰块直径4~5 cm、厚度约l cm 时,终止融化最为恰当。经过配平、离心,待分离时,冰块基本融化剩少量冰渣,冷沉淀达最佳分离状态。如果选择冰渣量很少或基本无冰渣为终点,就会融化过度,待分离时,有的会出现冷沉淀溶解的状况,造成冷沉淀含量降低;如果选择终点提前,冰块过大,会造成冷沉淀容量超标。快速在低温操作台上配平血浆,在已降温的离心机离心。美国 SORVALL RC-12BP 大容量冷冻离心机可设0 ℃~4 ℃、4036 g、8 min。尽快分离热合速冻。(3)质量标准:由200 ml FFP 制备的冷沉淀:FV Ⅲ含量≥80 IU/200 ml,Fg

冷沉淀在我院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冷沉淀在我院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3-03-05T15:01:03.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1期供稿作者:彭献香林桂花陈依平魏寿忠[导读] 随着成分输血的开展以及对冷沉淀认识的提高,使得冷沉淀在深度烧伤、肿瘤手术、皮肤、角膜疾病、DIC、多发伤和手术创伤 彭献香林桂花陈依平魏寿忠(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宁德市医院输血科> 福建宁德 352100)【中图分类号】R45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060-02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冷沉淀在我院临床的应用情况,了解临床医生对冷沉淀的认识及冷沉淀的供需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对我院各科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使用冷沉淀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我院使用冷沉淀的科室中,重症监护室(ICU)使用量最大,其次为胸心外科和泌尿外科;单次使用冷沉淀少于8U的占60.7%。结论我院ICU使用冷沉淀的数量最大,这与该科医生的认识有关,但同时也存在冷沉淀供应不足的缺憾。 【关键词】冷沉淀重症监护室认识供应不足 冷沉淀主要含有Ⅷ因子、VWF因子、XⅢ因子、Ⅰ因子和纤维结合蛋白等凝血因子,在以往主要用于血友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成分输血的开展以及对冷沉淀认识的提高,使得冷沉淀在深度烧伤、肿瘤手术、皮肤、角膜疾病、DIC、多发伤和手术创伤,自发性气胸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1]。在我院,冷沉淀主要用于手术及创伤急性大出血的止血以及DIC的救治。为更好地了解冷沉淀的使用情况,对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间我院临床用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间从我院输血管理系统中提取使用冷沉淀的资料。 1.2统计方法:按使用科室、数量及使用人次进行统计。 2 结果 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间,我院使用冷沉淀的科室及使用数量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我院ICU使用冷沉淀的数量最多,为62.6%,超过总量的一半,其次为胸心外科和泌尿外科。另外除新生儿科外,单次使用冷沉淀剂量少于8 U的占60.7%,见表2,说明了在冷沉淀的实际使用中少有病历能有足够量使用。 表1 各科室使用冷沉淀的数量及百分率 表2 冷沉淀单次使用量及频率 3 讨论 近年来,我院冷沉淀的使用逐年上升,特别是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常因大出血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并发DIC,其病程中存在大量凝血因子被消耗,因此补充凝血因子在抢救治疗时非常重要[2]。而冷沉淀中含有的凝血因子的浓度和纯度正好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通过对本院重症监护室近几年DIC病例的调查发现,因在抢救中及时使用了冷沉淀,DIC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以往。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表明了在抢救中若能及时输入足量冷沉淀,将能有效地阻止DIC的继续发展。而我院除重症监护室外,其它科室使用冷沉淀的不足40%,这与个别科室临床医生对冷沉淀使用的认识不够有关。应加强临床医生对成分输血的认识,力求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一般冷沉淀的应用剂量是8U[3]。在我院用血统计资料中,除新生儿科外,单次使用冷沉淀少于8U的占60.7%,这与近年来发生的血荒导致的成分血供应不足密切相关。呼吁血站方面能想方设法,增加采血量,多制备成分血,以更好的满足临床的需要。 冷沉淀的治疗往往需要多人份、大剂量使用,这也增加了经血传播疾病和人白细胞抗原系统同种免疫反应,给冷沉淀的临床应用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因此,临床在决定输注冷沉淀时,应从严掌握输注指征,杜绝不必要的输注,减少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和不良的输血反应。 参考文献 [1]杨乾坤,刘爱萍.3种血小板制剂临床输注效果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7):724-725. [2]杨乾坤.冷沉淀在抢救重症ICU患者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12):112-113. [3]何子毅,田兆嵩.冷沉淀的临床应用[J] .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2):986-988.

冷沉淀输注在五种疾病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冷沉淀输注在五种疾病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冷沉淀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136例冷沉淀输注的病例,按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的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拟定五种疾病分类。通 常1U冷沉淀的容量为(255)m l,冷沉淀常用剂量为每10k g体重输1~1.5u, 使纤维蛋白原水平维持在0.5~1.0g/L。成人出血2000m L,可考虑补充冷沉淀 10u,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的各相关指标。结果冷沉淀输注在五种疾 病中应用的临床治疗后有效率达94.2%。结论冷沉淀的止血功效逐步被临床认识 并在各类疾病中得到大量应用[1]。 【关键词】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 随着成分输血的规范发展,冷沉淀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冷沉淀是 由新鲜冰冻血浆(F F P)在2℃条件下,经离心分离得沉淀物,主要含有Ⅷ因子(F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 F)纤维蛋白原(F g)因子ⅩⅢ和纤维结合蛋 白(F n)。目前临床上冷沉淀多用于出血性疾病以及由于手术、创伤引起的凝血 机制障碍等疾病的治疗。冷沉淀输注在以下五种疾病中应用的临床情况资料进行 总结、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集我院输血科保存的冷沉淀输注 资料,按五种情况的疾病归类整理出136份,患者中男79例,女57例,年龄23—86岁,并审核输血申请单中符合输注冷沉淀适应症的指征、临床诊断、病历号、交叉配血等内容统计;再根据病历号找出有输注冷沉淀的病历,核实上述有 关项目,并对临床诊断、手术名称、病程记录中失血情况记录的理由以及相关的 实验检查结果均作了相应记录。 1.2 参考资料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第184号)中 的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为了判断临床应用的疗效拟定出在使用冷沉淀后以下五 种情况的疾病:(1)出血量、失血量大于20%血容量;(2)各种出血性疾病;(3)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 00g / L和红细胞压积低于30%;(4)严重感染;(5)恶性肿瘤,并按受血者输注冷沉淀的适应症及预后情况再一一核实。 1.3 方法通常1U冷沉淀的容量为(255)m l,放置-30℃冻存。冷沉淀常用剂 量为每10k g体重输1~1.5u,使纤维蛋白原水平维持在0.5~1.0g/L。纤维蛋白原 缺乏症需冷沉淀的应根据患者输注前的纤维蛋白原水平估算。输注时需在37℃循 环解冻箱内融化,融化后以患者可以接受的速度尽快同型输注。判断疗效时主要 观察患者的出血表现是否得到改善及实验各相关指标等均是重要参考价值,其中 血常规、出凝血、血浆蛋白等检测结果均由检验科提供,存档于病历中。 2 结果 冷沉淀输注在以下五种疾病中临床应用分析见表1 表1 136例冷沉淀输注在以下五种疾病中临床应用后治疗有效率情况 3 讨论 3.1 冷沉淀输注在五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治疗中取得9 4.2%的显著疗效,这与 其包含多种蛋白质,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有关。冷沉淀中含有FFP中大多数的 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FⅧ、Ⅸ、Ⅺ主要参与内源性凝血过程,F g、Ⅱ、Ⅴ、Ⅹ 参与共同过程。当患者的出血、失血大于20%血容量以及各种急性出血性疾病发 生时,患者的血容量、组织间液急速下降,失血量越多凝血因子丢失越多,“晶

制备冷沉淀方法的比较汇总

制备冷沉淀方法的比较 冷沉淀是一种特殊的成份血液制品,含有第Ⅷ、XIII因子、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主要用于血友病及凝血因子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冷沉淀是由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分离,再次提取而制备的。目前国内各大血液中心在制备过程中普遍采用传统的4℃恒温冰箱自然解冻离心法、普通容器水浴人工摇动解冻离心法或比较先进的数控水浴融化虹吸法。我血液中心在以上3种方法的基础之上,经过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制备方法-数控水浴融化离心法。此方法制备冷沉淀简便、快速,FⅧ回收率高,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1 制备方法 原料血液采集全雪后6小时内,5000g,4℃,10min,离心分离制品新鲜冰冻血浆,放入-50℃冰箱快速速冻后,置于-20℃以下的冰箱保存。冷冻24h以上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制备冷沉淀[1]。 1.1数控水浴融化离心法运用数字控制水浴式血浆融化箱融化新鲜冰冻血浆,待融化到保留少量冰渣时取出,配平,离心(2℃±2℃5000×g9/620分钟)分离出上层血浆,下层(25±5)ml血浆和白色沉淀物即为冷沉淀,将其快速置于低温速度冰箱中冻结。 1.2 数控水浴融化虹吸法同样运用数字控制水浴式血浆融化箱融化新鲜冰冻血浆,在融化过程中利用虹吸原理的作用使血浆流到另一转移空袋中,待原袋容量达到25ml±5ml标量时,即制成了冷沉淀,将其快速置于低温速度冰箱中冻结。 1.34℃恒温冰箱自然解冻离心法应用4℃恒温冰箱缓慢融化新鲜冰冻血浆(约需15小时)后,配平,离心(2℃±2℃2000×g 9/6 10分钟)后分离即制成了冷沉淀,将其快速置于低温速度冰箱中冻结。 1.4 普通容器水浴人工摇动解冻离心法采用较传统的容器(如大盆)由工作人员自行控制水温、融化时间、摇动待血浆融化后,配平,离心(2℃±2℃2000×g 9/6 10分钟)后分离即制成了冷沉淀,将其快速置于低温速度冰箱中冻结[3]。 2 结果 四种方法制备冷沉淀比较将随机抽取的40袋200 ml FFP,随机分成四组,用上述四种方法分别进行检测,见表1 3 讨论 传统的制备方法中4℃恒温冰箱解冻存在所需时间长(15小时),融化不均匀,影响凝血因子的回收。普通容器水浴融化的方法,其水温、时间都是由工作人员控制,没有客观的量化标准,水温控制恒温难度大,摇动不均匀等,会影响到产品最

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要点

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要点 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成分输血有针对性强、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使一人献血、多人受益等优点。这是输血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输注过程中,临床护士应掌握各种成分血的特点,以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全血和红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储存温度为4~6℃,稍复温后即可输注;选择比较粗大的静脉穿刺;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轻摇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0.9%氯化钠注射液通过Y型管(双头输血器)注入血袋中加以稀释并混匀,在血液输完时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血袋,尽可能不浪费血袋内的余血;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先慢后快,输注时间一般不超过4h;洗涤红细胞应尽快输注,必须在2h内输完,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冰箱保存24h;红细胞内不能加任何药品,尤其是乳酸钠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否则会发生凝固、凝集或溶血;对于有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患

儿应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幼儿也尽可能输注洗涤红细胞;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移植病人输血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意。 血小板的输注和护理 保存条件为24~26℃,轻轻振荡;因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所以取回后应立即输注(输注前将血袋混匀,切忌剧烈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以病人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用输血器输注;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应在常温(22±2)℃下保存,并每隔10min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冰箱暂存;ABO血型同型输注,Rh阴性患者如有条件应输注Rh阴性血小板;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移植病人输注血小板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意。 血浆的输注和护理 保存条件为-20℃以下,融化后应尽快取回;输注前必须检查血浆外观,正常应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如颜色异常或有絮状物则不能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输注,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输注速度一般为5~10ml/min;用输血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一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存,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注,可在4℃冰箱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h;血浆原则上需同型输注;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移植病人输注血浆有特殊要求,一般输注AB 型血浆,应特别注意。 冷沉淀的输注和护理

血液成分制备中冷沉淀制备技术的运用

血液成分制备中冷沉淀制备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7-03-09T16:01:21.84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4期作者:李亚平 [导读] 冷沉淀是一种血液成分,其呈现的状态为白色絮状物,是由新鲜冰冻血浆在2℃~6℃的条件下制备而成的。 (合川中心血站重庆合川 401519)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成分制备中冷沉淀制备技术的运用效果,以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随机选取用新鲜冰冻血浆通过解冻、融化、分离、离心以及冰冻等工序制备完成的冷沉淀35份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对FVⅢ和Fg的含量采用血凝仪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冷沉淀制备技术完成的血液成分制备与《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血液品种合格标准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35份经过解冻、融化、分离、离心以及冰冻等工序制备完成的冷沉淀容量为(27±3)ml,FVⅢ为(142.35±35.3)IU/袋,Fg为(210±18)mg/袋。 【关键词】血液成分制备;冷沉淀制备技术;冷沉淀容量 【中图分类号】R818.0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273-02 The use of blood component preparation inter-cooled precipitatio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lood component preparation inter-cooled precipitation using the effect of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o meet the need of clinical use.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with fresh frozen plasma by thawing, melting, separation, centrifugal and freezing cold precipitation process preparation completed 35 for experimental research object, to FVIII and Fg levels using blood coagulation analyzer for testing, analysis of cryo fabrication complete blood component preparation and the whole blood and component blood quality requirements, the bl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eties of qualified standard.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35 after thawing, melting, preparation of complete separation, centrifugal and freezing process cold precipitation capacity of (27 + / - 3) ml, FVIII (142.35±35.3) for IU/bag, Fg for mg/bag (210±18). 【Keywords】 Blood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Cryo fabrication; Cryo capacity 冷沉淀是一种血液成分,其呈现的状态为白色絮状物,是由新鲜冰冻血浆在2℃~6℃的条件下制备而成的,凝血因子XⅢ、凝血因子VⅢ、纤维结合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素为其主要的组成部分,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术患者、血友病患者、产科患者以及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患者的治疗中。因此,为了丰富血液品种,保证血液品种的质量满足临床用血的实际需要,就应该对血液成分制备中冷沉淀制备技术的运用进行探讨和分析[1-2]。本次实验研究随机选取用新鲜冰冻血浆通过解冻、融化、分离、离心以及冰冻等工序制备完成的冷沉淀35份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对血液成分制备中冷沉淀制备技术的运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保证了临床用血的需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实验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 本次实验研究中需要的仪器主要有:美国生产的大容量离心机6000i、日本生产的MDF-U460BR低温冰箱、苏州生产的低温水浴冰冻血浆解冻箱KJX-Ⅲ型、日本生产的MDF-U5411速冻冰箱、日本生产的CA-50凝血酶仪、山东生产的WG-RH-I高频热合机以及上海上产的SW-CJ低温操作台。 1.2 实验试剂 本次实验研究中所需要的试剂包括:FB试剂、凝血VⅢ因子实际、因子VⅢ缺乏血浆试剂、APTT实际以及质控血清,均严格的控制在有效期内。 1.3 冷沉淀的制备 运用T-400四联血袋采集静脉全血300~400ml,并在采血完成后6小时内分离出新鲜的冰冻血浆,并在50℃日本生产的MDF-U5411速冻冰箱迅速冰冻成块,放置于日本生产的MDF-U460BR低温冰箱中保存。在制备冷沉淀的过程中应该将保存的新鲜血浆放置于4℃的环境下分离出白色的絮状物,制备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水浴虹吸法以及快速融化离心法两种,快速融化离心法受人为影响的可能性较大,过程也较为复杂,而水浴虹吸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小,且操作过程和所用仪器较为简单,因此,近年来水浴虹吸法在冷沉淀的制备中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本次实验研究中应用的冷沉淀制备方法为水浴虹吸法。将新鲜的冰冻血浆放在苏州生产的低温水浴冰冻血浆解冻箱中,并将另外一个新的与新鲜血浆带相连通的空转移袋放置于低于新鲜冰冻血浆带的高度,让融化的血浆流入到空袋中,剩下的40ml~50ml血浆即为冷沉淀。 1.4 冷沉淀的质量 在冷沉淀制备的过程中其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温度和时间,因此在制备冷沉淀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严格的控制温度,掌握时间,进而达到提高冷沉淀制备质量的目的。 1.5 FVⅢ和Fg的含量检测方法 首先将FVⅢ参照血清进行1:5、1:10、1:20……1:160倍比的稀释,将Fg定值血浆按照1:2、1:4^1:16倍比的稀释之后在凝血仪上进行分别的检测,血凝仪根据相关的检测数据对标准曲线和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制作。之后再将冷沉淀防止在374℃恒温水浴中融化,取出适量标本进行检测,运用血凝仪自动计算出FVⅢ以及Fg的含量。 2.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35份经过解冻、融化、分离、离心以及冰冻等工序制备完成的冷沉淀容量为(27±3)ml,FVⅢ为(142.35±35.3)IU/袋,Fg为(210±18)mg/袋;《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合格血液品种的标准为冷沉淀容量为25ml-30ml,FVⅢ的含量为为大于等于80IU/袋,Fg为大于等于150mg/袋。本次实验研究所有的血液成分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的质量要求,且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并未发现输血不良反应。 3.讨论 冷沉淀主要是运用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而成的一种成分血,主要是在特殊的低温环境中通过解冻、融化、分离、离心以及冰冻等工序制备而成的一种白色沉淀物。在制备冷沉淀的过程中需要确保一个完整的冷链,要不然则会导致冷沉淀中的相应指标无法达到国家卫生组织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分析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南充市某医院冷沉淀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而加强冷沉淀的输注管理。方法收集南充市某医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0日2年的冷沉淀的数据,根据临床各科室的使用情况,统计各科室的用量,对2012年~2013年2年的冷沉淀用量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2013年2年本院共输注879.0U,其中A型287.0U(33%),B型190.0U(22%),O型342.0U(38%),AB型60.0U (7%),应用科室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ICU)、心胸外科、普外科等。结论随着医学的发展,冷沉淀的临床应用数量逐年增加,冷沉淀的临床使用范围逐渐变广。 标签:冷沉淀;临床应用 冷沉淀(cryoprecipitate)是FFP在低温(约2℃~4℃)解冻后沉淀的白色絮状物,是FFP的部分凝血因子浓集制品,主要含有Ⅷ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因子ⅩⅢ(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和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1]。输注冷沉淀的适应症有:①血友病A及获得性因子Ⅷ缺乏症;②血管性血友病(vWD);③纤维蛋白原缺乏症;④获得性纤维结合蛋白缺乏症;⑤局部使用促进创口、溃疡修复。由于冷沉淀制备工艺较为简单,以及国内其他蛋白制品的缺乏,目前冷沉淀在临床应用还较普遍。本文对该院2012年~2013年2年的冷沉淀的临床科室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2年~2013年2年冷沉淀输注资料,根据临床各科室的使用情况,统计各科室的用量,对2012年~2013年2年的冷沉淀用量统计分析。 1.2制备及使用方法新鲜冰冻血浆置4℃冰箱过夜,3800r/min离心10min,离心温度4℃,去除上清液,保留下层白色絮状物,每袋体积为(25±5)ml,所制得冷沉淀保存于-30℃,用前37℃循环水浴融化[2]。每一袋冷沉淀的计量标示单位为1U,常用参考剂量为每10Kg体重输注1-1.5U。 1.3统计方法应用该输血科血库管理系统中的临床用血出库明细,统计医院2012年~2013年2年各科室冷沉淀使用情况,并且分析相关特点。 2 结果 2012年~2013年2年本院共输注879.0U,其中A型287.0U(33%),B型190.0U(22%),O型342.0U(38%),AB型60.0U(7%)。现将各科室2012年、2013年冷沉淀输注量分类见表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