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作业

德育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姓名学号

专业年级

院、所年月日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

人的身心发展受先天遗传、后天社会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几个因素共同影响,就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而言,主要受后天的社会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事实上,除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外,社会家庭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人类进入新的时代,人们对传统学校教育反思的结果是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现学校教育应立足于人的健康生命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而德育是构成、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良好的学校德育体系、方式,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正确方向起着决定的作用。当前我国小学道德教育,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德育课程的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德育评估制度不完善,德育的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本文从多方面指出了其中所显现的问题,并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以促进小学德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德育问题对策

二、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目标的制定主体不具有广泛性,目标缺乏针对性

在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中虽然规定小学德育目标: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

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虽然尊重了历史的客观现实,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但仍然存在下列问题

1、德育目标太笼统,缺乏针对性

人的道德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从开始的无拘无束到开始受到周围因素的制约、自我约束的阶段的发展历程。因此,同样是小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和六年级的学生所能够达到的道德要求显然是有区别的,即使同样年级的学生,其道德要求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小学德育的目标需要制定一个比较详细的目标体系,并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同时,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为了追求所谓的理想目标,很多教师趋向于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学生忽视基本的道德要求。这就是所谓的德育目标的“高龄化“”成人化“。这种缺乏针对性的德育目标造成的后果是学校德育成为少数学生的德育,德育工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对大多数学生的品质培养和训练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制定得过于笼统,缺乏层次性的德育目标,也使学生不能区分什么是道德要求和什么是道德追求。

2、德育目标的制定主体不具有广泛性

我国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由国家决定和颁布确定的。虽然我国宪法也赋予了教育部门这样的权利,毕竟小学德育不是一个部门几个人的事,他关乎着国家未来和儿童健康成长的大事,学校、老师、学生都是小学德育主要的参与者,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他们又直接面对小学生,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也非常了解,如果国家的小学德育目标的制定没有学校、老师、学生等积极、实际地参与,它的实际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脱离了实际的目标就只会成为“皇帝的新装”,甚至会遭到学校、老师、家长的反对和抵触,那么最终也会影响到小学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德育课程实施存在明显问题

1、重视教师忽视学生,重知识轻能力

老师作为德育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更多的是约束学生,管理学生,老师和学生之前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缺乏对话和交流,小学生缺乏自我判断能力,

就相当于一面白纸,老师在上面随便涂抹,而没有创设情景,激发小学生自我认识和反省能力。小学生只是被强制去遵守一些学校的行为规范,他们也许知道在行为上要去遵守这些规范,但不明白为什么要去遵守,所以离开学校,身处社会的时候,没有受到学校老师的压力,就不会按照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做,这就成了说和做的“两面派”。

2、重“说教”,轻感悟,重课堂,轻活动

教师往往把德育课与其它课程一样,把德育知识分门别类,一字不落的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掌握,衡量学生的好坏就是看其掌握所教知识的程度,从而使学生误认为他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学会这些教学内容。这些死的知识只是从书本上转移到了学生的脑海里,只是记住,并没有领会,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思想道德素质并没有实质的提高。长期以来,老师都是把课堂学习作为传授德育课程的主要方式,只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即使偶尔举行活动,往往在活动前反复强调活动的意义以及完成后要写读后感,等老师讲完这些,学生早已丧失了兴趣。

(三)德育内容脱离实际,实效性差

1、小学德育的内容大而空,理论性太强,缺乏趣味性

小学德育内容没有从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假、大、空”,口头教育过多,小“成人化”倾向严重,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过于抽象,脱离了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的实效。同时德育内容不够生动,呆板枯燥,缺乏趣味性,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自然德育也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2、德育脱离实际,缺少针对性

脱离少年儿童的实际,缺乏一套大多数人承认的、相对稳定的基本价值观体系作为德育的一贯内容。德育要让人们把社会道德规范付诸社会实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及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目前,我们的德育内容,基本上不具备操作性、可遵守性,更谈不上实践性。道德教育更是与少年儿童人格和心理塑造处在分离状态。教师只讲现实社会的美好的一面,不讲社会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只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舍己利人,而忽视学生自身的利益,忽视了人的尊严、理解与宽容,使学生觉得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要不能首先想道自己,自己要处处

让着别人,这就会让学生对这种德育的内容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德育的实效

3、德育内容片面,缺乏序列性

认为德育就是思想、政治和道德三方面内容,忽视法制素质、心理素质,导致学生不能吃苦耐劳、经不起挫折、意志薄弱、法制意识不强,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提高。我国的小学生的德育内容设计没有适应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接受规范和执行规范的能力差异,没有体现应有的层次性,造成德育内容的混乱,很多知识学生当时并不能理解,所以只是硬记下来了,并没有融入学生的内心,成为小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四)德育方式存在问题

现在的德育方式已逐步改变了过去的“灌输论”,以教育者说教为主,只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开始重视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来实现德育的目标,但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德育活动的开展缺少横向纵向的联系

2、德育活动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

3、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忽视德育的内化过程,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小学德育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要提高认识,完善德育工作体系

1、充分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重智轻德观念,要充分贯彻国家的“德育优先”战略,坚持德育智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学校领导要重视德育课程的开发和把德育工作要落到实处。

2、学校要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德育工作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也是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前提和保障。首先要保证德育工作者的专职化,在前面我们提到了负责德育的工作领导都是身兼数职,学校的德育老师几乎都是兼任,德育工作队伍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因此,我们要坚持选拔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志于从事学生思想政

治工作的人才,充实到专职德育工作队伍中来,其次,德育工作者的待遇要有制度的保证,建议提高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的工资待遇,规定班主任补贴的最低限额,加大德育工作者的奖励范围和奖励金额,保证德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必需经费。这样才能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要搞好德育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定期开展知识和能力培训,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变化。

(二)突出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内容的社会性,德育方式的拓展性、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和德育目标制定主体的广泛性

小学德育目标从过去单一的高要求开始走向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就是建立有梯度、层次的目标体系,重点是体现各阶段各年龄段学生身心的特点,主要应建立以下两个层次目标:一在总目标下制定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把总目标分解为学年目标、学科目标、年级学科目标,这两方面又互相结合,实现目标的交叉渗透递进。小学德育目标的制定主体应具有广泛性。国家在制定德育目标的时候,应该充分发动老师、家长、学生等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共同为小学德育目标的制订出谋划策。小学德育目标应该充分体现广大老师、家长、学生等德育工作者的意见,这样也有利于发挥众人的智慧,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

2、德育内容的社会性和序列性

德育内容要贴近实际,讲究实事求是。当前德育的重点是要解决针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种种负面道德影响,学生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辨别、如何去克服。一方面要承认现实中的确存在一些缺乏社会正义,缺乏责任感的负面现象,不搞虚假教育,理想教育,同时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指出那些行为是不对的,那些现象只是少数,我们应该做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学生,适时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德育内容要有序列性。首先我们要了解不同阶段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不同的,那么这就要求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也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教育的内容序列化,使之相互移接,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德育内容要体现全面性。

3、在德育的方法、途径和手段上应有所拓宽和创新

加强小学德育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广大教学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任何一门学

科教学都直接或间接地、有形或无形地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作为学校,要有专门的德育领导班子负责协调各学科德育的相互配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形成综合效应。作为德育老师,要主动了解各学科德育渗透状况,主动与各学科教师配合,而作为其他科任老师都应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再者,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不同阶段、年龄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特色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活动的开展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注重使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参加劳动,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思考、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重视德育在游戏、聊天、生活等日常活动中的渗透。

(三)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

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关键是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必要的德育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德育渗透和挖掘的技能技巧等,以及过硬的想心理素质,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条件,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

1、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四)健全和完善德育评价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出对本地区学校德育工作、德育课程评估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施用方法,在检查评估结束之后,要向社会、家长公布学校德育工作情况,向被评估学校提出德育工作、德育课程的改进意见,并定期检查改进情况。对学校的德育评估,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教育行政主管部分还可以将社会家长人士对学校的德育状况的反应,作为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实现德育考评工作的制度化和科学化,把重视和做好德育工作并抓出成效作为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业务考核、评优、晋级、职称评聘等的主要依据。

2、完善学校对班级德育工作、德育课的评价标准

学校应高度重视德育学科的建设,应让德育学科教师享受与其他非德育学科老师同等的待遇,同时也接受与非德育学科教师的同等考核。建议学校德育班子与教导处合作,对班级思想品德建设的全过程和德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检查。依据评价标准,对德育课的教学情况和班级德育工作给予全面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作为德育课教师、班主任晋职、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作为班级评选“优秀班集体”的重要依据。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把教师修养、育人效果、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单一凭分数论高低。

3、教师改进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和考核

学生思想品德的效果不仅仅表现在知识的掌握上,或者说行为是否符合《小学生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学生的到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是否发生了。因此考核学生的德育课成绩,不能以书面考试为唯一形式,也不能以卷面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应以学生的思想水平、行为方式和德育知识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首先评价方式要具有多样性: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样化方法,并提倡多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法,积极推行成长记录评价法等形成性评价与评语等传统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

(五)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改变外部环境

1、努力净化儿童成长的外部环境

社会环境是儿童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所以整个社会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引导社会的价值取向,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加强执法,以法律手段净化文化市场,对一些不健康的书刊音像制品坚决取缔,同时积极扶持和发展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媒介节目与内容,例如举办大型励志书籍、优秀影视作品展等,多宣传和谐正义,净化社会大环境,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同学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步,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在社会上接触社会不良分子或受到不良教育的影响

2、要搞好儿童的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它对儿童思想品德发展的一些影响是学校所不具备的。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切

忌把那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带进家庭。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新型关系,以家长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性魅力去感染孩子,要与孩子做朋友,能倾听他们的心声,能尊重他们的人格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培养孩子所必须的坚强意志,良好习惯,和谐的性格,高尚的情操。与孩子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与忧愁,让孩子在家庭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

3、学校、家庭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要建立与家长定期联系、访谈制度,给家长当好参谋,引导家庭教育的走向。学校教育的优势是学校己经形成了各个年龄阶段不同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构建起了具有学校特点的德育教育体系,老师又具备相对专业的教育能力,但是由于受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的限制,过分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缺乏针对性和个别教育。而家庭教育的优势正是学校教育的劣势,家庭教育的劣势正好上级学校教育的优势。所以学校和家庭要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家长也应该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心理情况,并向老师如实反映学生在家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沟通,将不好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金生兹著:《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戚力.学著:《冲突与整合一一龙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鲁洁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刘铁芳:((现代教育对生活疏离与教育向生活的回归》载于《现代教育研究》

1997年第4期。

6、蔡克勇著:《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7、茅于轼著:《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8、国际教育基金会:《道德伦理教育会议演讲集》,1998年。

9、梁小明、刘德纯主编:《21世纪创新学生健康人格新概念》,内蒙古少年儿童出

版社,2000年。

10、王坤庆著:《精神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