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种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

3种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

3种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
3种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

血小板检测注意事项

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血液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有了空前提高,血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高效、高重复性的特点使得血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起来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不稳定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现将多年临床检验工作中所了解的关于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进行如下探讨。 1 方法学的缺陷 目前血液分析血小板大多数采用电阻抗法进行计数,也有光散射法或其他方法,其原理大都是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进行区分和计数。这种检测原理决定了对于血小板数量和形态正常的标本,结果比较可靠,但是对于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形态异常者,结果误差就比较大。正常人的血小板体积平均分布是2~30fl,体积分布直方图明显地向右延伸,不对称,即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大血小板。在病理情况下,大血小板会更多增加,由于大部分血液分析仪不能将大血小板与小红细胞进行区分,致使许多大血小板被当成小红细胞计数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 2 抗凝剂因素 ICSH推荐使用EDTA盐抗凝,含量规定为115~210mg/ml,即115~210mg的EDTA-2K抗凝1ml的全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工作中常用的是EDTA-2K的能抗凝2ml全血真空采血管,这就要求采血时尽量准确到2ml,采血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如血液比例过高则抗凝剂相对不足,标本会出现微凝块阻塞仪器检测孔;抗凝剂比例偏高血液相对不足,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1]。还有极少数人的血小板在用EDTA抗凝时出现血小板聚集,这种情况可能与血浆中存在的某些自身抗体有关,多发生在肿瘤患者自身。 3 仪器、试剂的因素 血液分析仪是精密电子仪器,由于测量的脉冲讯号非常小,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仪器应安置在一个不受振荡、不受磁场、电场、噪声干扰、防潮、防尘,始终保持室温的环境中。仪器液路的定期维护清洗也至关重要,计数管路的不清洁会造成血小板数量明显升高。试剂的质量对血小板结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必须使用与仪器相配套的试剂[2,3],进口试剂价格较贵,因此使用合格的国产试剂是避免试剂因素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关键。 4 标本采集、储存的因素 采血过程也是保证血小板准确计数的关键。末梢采血时应提前充分按摩采血部位后再行采血。尤其是婴幼儿,若方法不当,如采血速度慢、出血不畅、挤压采血部位等,就会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静脉经多次穿刺而引起的水肿及皮下出血时,因组织损伤,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液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快,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此时必须重新采血测定。血液标本采集后,最好放置15~30min,因为血小板离体后,其形态立即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的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形成丝状伪足,数个伪足相互缠绕,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其体积一般和淋巴细胞大小相似,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随着时间廷长,这种假生聚集就会发生解聚。 5 样品溶血不完全 溶血不完全对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影响较大,会使白细胞假性升高,但在实际中作中发现不但影响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还会影响下一例样品和血小板计数,可能由于红细胞碎片冲洗不彻底造成血小板假性增高,这种情况在半自动血液分析仪需手工滴加溶血剂时较易出现。 6 小红细胞增多或巨大血小板增多的因素 当患者红细胞大小不均、尤其是以体积<70fl的小红细胞居多时,部分极小红细胞会计入血小板数,引起血小板假性增高。这种现象在使用电阻抗法原理计数的仪器中易出现,因为血小板和红细胞是在同一个检测系统中通过体积大小来识别,小红细胞的脉冲信号可能被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 实验目的 掌握血小板的显微镜目视计数方法 实验原理 血液经稀释按一定的比例稀释和破坏红细胞后,滴入血细胞计数板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计数血小板的数量,经过换算求出每一升血液中的血小板的数量。 实验器材 1.试管试管架 2.吸管洗耳球 3.微量吸管胶吸头干脱脂棉 4.玻棒 5.改良牛泡板盖玻片绸布

实验试剂 10g/L草酸安稀释液;草酸铵10g EDTA~Na0.12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混匀 实验操作 1.吸取稀释溶液准确吸取10g/l草酸铵多的稀释液0。38ml于小试管里 2.采血加血常规消毒无名指,穿刺后,让血液自然流出,准确采取20ul置于含有草 酸铵的稀释液中,充分的混匀。 3.稀释待完全溶血后混匀1min 4.冲液静置去混匀的血小板混匀液充入计数池,静置10~15min,使血小板充分的下沉。 保持计数池的湿润, 5.计数用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的五个角以及中央的共五个中方格内的血小板的数 量 6.计算血小板数量/L=N*5*10*20*1000000=N*100000000000 参考值 注意事项

1.稀释液的要求定期检查稀释液的质量,检测前要用稀释液空白计数,计数值为零时 方可以充液计数。草酸安要洁净,无细菌,没有尘埃污染 2.制备悬浮液时一定要混匀,不可有气泡,要摇动试管至少200次,不可以剧烈摇动 3.计数时光线要求计数时光线不可太强,注意微有折光性的血小板与尘埃的鉴别,附 着在细胞旁的血小板也要计数在内。 4.器材要求器材要标准化。草酸安质量要达到AR或是GR的级别如使用CP级别溶血 的效果是差的 5.药物影响检测前患者要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及其他的抗血小板药物。

工程允许偏差值表

规允许结构偏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一、模板分项工程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l为构件长度(mm)。

4.3模板拆除 主控项目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说明:4.3.1由于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沉降变形、缺棱掉 角、开裂、甚至塌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和作用功能,提出了拆 模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该强度通常反映为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考虑 到悬臂构件更容易因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引发事故,对其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从 严要求。 二、钢筋分项工程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说明:5.3.4本条提出了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偏差的要求。其中,箍筋净尺寸是新增项目,对保证受力钢筋和箍筋本身的受力性能都较为重要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到其中的较大值; 3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三. 预应力分项工程 束形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抽查各类型构件中预应力筋总数的5%,且对各类型构 件均不少于5束,每束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注:束形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偏差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 数值1.5的尺寸偏差。 四、混凝土分项工程 混凝土试件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 注:对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的混凝土试件,其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可通过试验确定。 五、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现浇结构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血小板分析仪原理

比浊法(光学法) 原理: 将富血小板血浆(PRP)置于比色管中,加入诱聚剂(主要有ADP、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TXA2,PAF等),用一涂硅的小磁粒进行搅拌,血小板逐渐聚集,血浆浊度降低,透光度增加,记录此变化,形成血小板聚集的动态曲线,以PRP的聚集率和透光度为0%,乏血小板血浆(PPP)所测得的聚集率和透光度为100%,用血小板聚集仪进行自动测定、记录、描绘血小板聚集曲线 优点: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方法。 缺点: 检测结果重复性较差,cv值达到15%; 操作繁琐:必须分离贫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血浆,还需要调整血浆中血小板浓度; 溶血、高血脂样对检测有明显干扰; 检测样本去除血液主要细胞成份,不能完全反映体内真实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VerifyNow维梵纳抗血小板治疗检测仪[1](全血比浊法) CHRONO700血小板聚集仪(美国Chrono-Log公司) 原理: 检测原理还是采用传统比浊法,没有本质突破,检测误差达15% (cv)优点:

无须制备血小板血浆的操作 术前血小板功能的快速筛选,全血/PRP/ATP释放检测 缺点: 耗材价格昂贵; 目前尚未在国内注册; 国外使用信息不多。 电极法 ChronoLog 590(美国ChronoLog公司) 简介: 590系列采用电阻法测血小板聚集,在全血中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少操作步骤节约了时间,反映了血小板的生理状态下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可用于监测药物作用于血小板功能的功效,对相关血栓与止血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理: 可用全血或PRP进行检测。检测杯中有一对铂电极,血小板在诱导剂的诱导下发生聚集时,可覆盖在铂电极表面,导致电阻抗的改变,后者的变化程度与聚集程度有关。此信号经过放大传送到监测器或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将电阻抗的改变转换为聚集曲线从而计算出血小板的聚集率。 优点: 无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的操作,使操作更简便省时,采血量仅为2ml ,完成操作仅需大约10 分钟。

血小板抗体检测 宣传

血小板抗体检测项目(固相凝集法) 一、基本原理: 血小板抗体检测是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血小板的免疫性抗体,包括三类:1.ABO血型系统和HLA系统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2.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产生的特异性抗体,3.药物所致的血小板抗体 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一)在临床辅助诊断中的作用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TP的临床症状很重要,但仍为排除性诊断。如结合血小板抗体检测,则对ITP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2、血液系统疾病辅助诊断: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溶血性贫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有辅助诊断意义。 3、孕期流产风险评估:血小板抗体筛查可对孕期流产风险做出评估,尤其适用于有多次妊娠史、习惯性流产史以及不孕不育情况查因。(二)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的应用 1、预防红细胞输注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后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高于阴性者,对于血小板抗体阳性采取干预措施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降低,极大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 2、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抗体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最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多次输血后出现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检测血小板抗体对提高血小板治疗效率和保证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三、血小板抗体检查的筛查对象 1、血液肿瘤科病人:评价患者体内血小板抗体水平,辅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障、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2、需治疗性输注血小板患者:特别是需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建议提前筛查血小板抗体,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 3、妇产科孕检:评价孕期流产风险,尤其适用于有多次流产史患者查因。

药品分析检验结果,误差可接受的限度范围

1、药品分析检验结果,误差可接受的限度范围 1.1容量分析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过0.3% ; 1.2重量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过0.5% 1.3 一般仪器分析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过2% 1.4滴定液标定:标定、复标各3份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过0.1%,标定和复标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不得过0.1% 1.5氮测定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半微量法不得超过1% ;常量法不得过0.5% ;其中 空白二份的极差不得大于0.05ml 1.6氧瓶燃烧法最大允许相对偏差不得过0.5% 1.7乙醇量测定法2次测定的标准偏差不得过±1.5% (n=3) 1.8碘值、羟值、皂化值平行二份,相对偏差不得过0.3%,酸值、过氧化值是限度 检查只做一份。 1.9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平行二份,各进二针,其RSD不得过±1.5% 1.10高效液相色谱法杂质检查: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中对照品溶液应能准确积分(n>3) 1.10.1杂质含量V 0.5%,峰面积RSD v 10% 1.10.2杂质含量V 0.5% —2%,峰面积RSD V 5% 1.10.3杂质含量V 2%,峰面积RSD V 2% 1.11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每份结果对平均值的偏差应在±0.5%以内(参考吸收系数规定) 1.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要求标准曲线做3个浓度每个测3次,供试品平行2份每个测3次 1.13气相色谱法两份对照品进样4次,其校正因子的平均标准偏差不得过 2.0% 1.14旋光度测定两份供试品读数极差应在0.02度以内 1.15高氯酸滴定] 1.15.1原料药:相对偏差不得过0.2% 1.15.2制剂:提取蒸干后用高氯酸测定相对偏差不得过0.5% ;如操作更复杂者可 适当放宽至1.0% 1.16溶剂残留(GC)在满足以下适用性的情况下,样品可处理一份,进样3针取平均值计算。 1.16.1内标法:对照品连续进样5次,其待测物与内标峰面积之比的RSD应不得过5% 1.16.2外标法:对照品5针峰面积的RSD应不得过10% 1.17费休氏法测水分:3次标定结果相对偏差不得过1.0%,样品的相对偏差不得过 0.5% 1.18干燥失重在1%及以下者做一份,在1%以上者做二份,相对偏差不得过 2.0% 1.19炽灼残渣在1%及以下者做一份,在1%以上者做二份,相对偏差不得过3.0% 1.20比重瓶法测定相对密度:称准至mg位即可; 1.21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的保留时间的RSD应不大于1.0%。并保留到小 数点后第三位。

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16-09-29T15:56:42.6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作者:宋盈盈 [导读] 影响血液检验的客观因素较多,需要对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视,减少误差的发生,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 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检查出现的误差的原因,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可靠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血液检验科的出现误差30份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查出出现误差的原因,提出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防范措施,提高血液检验的质量。结果:误差原因有:①采集因素:抽血时间过长、血液量过少。②标本因素:抗凝管使用错误、检查不及时。③患者因素:抽血期间未禁饮食、患者处于月经期。④送检因素:送检时间过长、样品剧烈震荡。结论:影响血液检验的客观因素较多,需要对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视,减少误差的发生,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检验;误差;防范措施 血液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检验方法,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依据,从而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但血液检验和患者的真实情况会存在误差,因此,排除影响血液检验准确性的客观因素至关重要。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1]。可靠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也是全过程检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其中患者准备、原始样品采集、运送到实验室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血液检验科的出现误差30份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出现误差的情况提出防范措施,取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血液检验科的出现误差30份检验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标本来源为内科、外科等多个科室,将误差情况反馈给相应科室,科室组织人员对标本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误差的相应对策。其中出现的误差情况有标本稀释6例、标本量少7例、标本污染6例、标本凝血8例、其他因素3例。 2结果 误差原因有:①采集因素:抽血时间过长、血液量过少。②标本因素:抗凝管使用错误、检查不及时。③患者因素:抽血期间未禁饮食、患者处于月经期。④送检因素:送检时间过长、样品剧烈震荡。 3讨论 3.1误差因素分析 ①采集因素:采集人员对血液采集不够重视,未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抽血的有关注意事项不够了解,导致出血量过多或过少,采集过多导致血液和抗凝剂失调,而采集过少会导致化验不能完成,同时在检查前对患者的宣教不足,导致患者在抽血前饮食、使用药物等,饮食会导致血液产生沉淀,而使用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物会导致红细胞出现破坏,导致误差产生[2]。②标本因素:部分检验人员操作不够熟练、对检验意识薄弱、未认识到检验报告的重要性,导致出现抗凝管使用错误、标本放置或检验时间过长,导致结果出现误差。③患者因素:采血前、采血后、采血过程中患者的活动情况、用药情况、精神状态等都会对血液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等含量,从而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同时多数患者对血液检验不够了解,检验人员未对患者做到充分宣教,导致部分患者在填写基础资料不够全面或不实等情况,或由于在采集过程中患者体位变化,出现细胞外液浓度分布改变,都会导致血液检验的结果。④送检因素:由于检验人数较多,送检人员在忙碌中急于送检,在送检过程中会使标本发生剧烈震荡,导致血液发生变化,影响检验结果;同时在送检后标本等待时间过长,会造成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导致误差发生。⑤其他因素:吸烟、饮酒等因素会导致血液中酶类的检测,而月经期间血液化验会导致胆固醇发生变化,采集血液时紧张也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另外,血液检验在早晨、中午、晚上的检验结果不同,都会影响检验的准确性。 3.2减少误差的防范措施 ①标本的质量控制:血标本采集应规范操作,采血前患者应保持平静,住院患者应在早晨固定时间取血。应避开有炎症、化脓、冻伤等皮肤损害部位采血。皮肤出汗应先用干棉球擦干,以免稀释血液。采血时,不要用力挤压皮肤,血液应自然流出[3]。止血带压迫时间应小于1分钟。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局部组织发生缺氧而引起血液成分的变化增大。标本一定要防止溶血发生。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发生了溶血,需重新采血,在采集、转移、保管和分离血细胞时要防止溶血。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尽快进行检查,果必须保存时,应根据实验项目确定最佳的保存条件。保持标本完整性,控制各种干扰因素;保持标本新鲜,必须在规定时间送检和完成检测;拒绝不合格血标本如脂血、溶血和凝固的血标本等。②加强医务人员培训:采集和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同时对认真核对患者的信息,嘱患者进行空腹检查,采集人员应明确检验所需要标本量,使用何种抗凝剂等,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进行检查。③避免其他客观因素:嘱患者戒烟、戒酒,采集前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了解患者的检验指标的生理变化,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合适的采集时间。另外,检验人员在操作前对检验仪器、设备等进行检查,对有偏差的及时校准,避免仪器因素导致误差。 4小结 血液检验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反应出患者的身体状况,也是临床医师进行治疗时判定的依据,因此,血液检验的质量直接影响人们健康。加强人员培训,对导致误差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防范,有利于减少血液检验误差的发生,提高临床血液检验的准确性,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容桂荣,张萍萍,赵利民,等.血液标本采集与运送的质量控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45-647. [2]李春艳.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120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9):288. [3]彭海维,方宗军,杨荣,等.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0):3427-3428.

第三章 血液分析仪检验

第三章血液分析仪检验 一、名词解释 1.DHSS 2.报警 3.报警有效性 4.稀释效应 5.携带污染率 6.可比性 7.准确度 8.Bessman贫血MCV/RDW分类法 [ 9.中间细胞群(MID) 二、选择题 【A1型题】 1.现代血液自动分析仪的英文缩写是 A.AHA B.BCC C.HAA D.CBC E.BAC 】 2.手工法显微镜血液细胞计数不具备的特点是 A.检测速度慢 B.检测精度高 C.有系统误差 D.有固有误差 E.有随机误差 3.美国发明世界上第1台电子血细胞计数仪的时间是20世纪 A.30年代 ; B.40年代 C.50年代 D.60年代 E. 80年代 4.射频是高频交流电磁波,每秒变化的频率大于 A.100 000次 B.10 000次 C.1 000次 D.100次 、 E.10次 5.血液分析仪用分光光度法主要检测的血液参数是 A.HGB B.HPC C.HCT D.HDW E. HFR 6.在血液分析仪WBC/BASO通道,未被试剂溶解或萎缩的细胞是 <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7.未成熟粒细胞信息(IMI)通道,与幼稚细胞结合的试剂主要成分是

B.伊红 C.新亚甲蓝 ' D.硫化氨基酸 E.氧合血红蛋白 8.在血液分析仪过氧化物酶(Perox)染色通道使用的光源来自 A.钨灯光源 B.氩气激光源 C.氦氖激光源 D.半导体激光源 E.二氧化碳激光源 ~ 9.在血液分析仪Perox染色通道,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强度最大的是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0.在血液分析仪Baso/Lobularity通道:经试剂作用后,众多细胞成为裸核,但除外 A.幼稚细胞 B.淋巴细胞 "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1.血液分析仪MAPSS法进行分类时,在试剂作用后,红细胞不干扰白细胞检测,因红细胞折光系数与A.鞘液相当 B.血清相当 C.染色液相当 D.清洗液相当 E.稀释液相当 > 12.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大小和细胞数量的前向散射光,指散射光为 A.0° B.7° C.90° D.90°D E.110° 13.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内部结构及核染色质的复杂性的侧向散射光,指散射光为A.0° [ B.7° C.90° D.90°D E.110° 14.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内部颗粒及分叶状况的垂直角度散射光,指散射光为A.0° B.7° C.90° D.90°D : E.110° 15.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可去偏振光、与中性粒细胞鉴别的垂直角度消偏振散射光,指散射光为

血小板计数

编写:伍海波 制定日期:2011.01.01 审核:周可成 核准:伍海波 修订日期:2012.06.01 1.项目名称: 血小板计数 2.测定原理: 用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红细胞及白细胞在稀释液作用下破裂或溶解,剩下血小板。混匀后充入计数池中,计数一定体积内血小板,即可算得每升血液血小板数。 3.标本要求: 用含EDTA.K 2抗凝剂塑料管抽取静脉血1.5ml ,混匀,镜下无PLT 聚集 4.试剂: 4.1 1%草酸铵稀释液:草酸铵 1g 福尔马林(40%甲醛液)0.1ml 枸橼酸钠 0.5g 蒸馏水加至100ml 溶解后过滤即可 4.2 保存条件:2-8℃。放冰箱可保存稍长。 5.仪器和材料: 显微镜、计数板、试管、吸管 6.操作程序: 6.1 在试管中加血小板稀释液0.38ml ; 6.2 CBC 管充分混匀,取血标本20ul ,轻轻加入已盛稀释液试管底部,吸上清液洗吸管三次,轻轻混匀,置10-30分钟待红细胞溶解; 6.3 取干净计数板,试管轻轻振摇,用吸管吸悬液充池,避免产生气泡或溢出,充好液计数板放置10-15分钟; 6.4 低倍找到计数池中央大格,换高倍镜计数全部大方格(400小格)内血小板 6.5 注意事项: a. 全部用具和稀释液要特别清洁; b. 血小板易聚集,充池前要充分混匀,但又不宜用力过猛; c. 一定要等血小板完全下沉后计数; d. 仪器计数高于300×103/ul 或低于60×103/ul 须做直接计数(排除试管内血小板聚集)。 7.计算和参考值 计算:1个大方格内所数血小板数×200=血小板数/ul 。 正常参考值:100×109~300×109/L 警示值:〈10×109/L 8. 参考文献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手册

规范允许偏差一览表

一、钢筋工程 项目允许偏差(mm) 绑扎钢筋网 长、宽±10 网眼尺寸±20 绑扎钢筋骨架 长±10 宽、高±5 受力钢筋 间距±10 排距±5 保 护 层 厚 度 基础±10 柱、梁±5 板、墙、 壳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 二、砌体工程 主控项目1 砖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U 2 砂浆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 3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 4 斜槎留置第5.2.3条 5 直槎拉结筋及接槎处理第5.2.4条 6 轴线位移≤10mm 7 垂直度(每层)≤5mm 一般项目1 组砌方法第5.3.1条 2 水平灰缝厚度10mm 8–12mm 3 基础顶面、楼面标高±15mm 4 表面平整度(混水)8mm 5 门窗洞口高度宽±5mm 6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mm 7 水平灰缝平直度(混水)10mm 三、模板工程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国家标准 省优质结构 工程标准 1 轴线位移柱、墙、梁 5 3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5 ±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内尺寸 基础±10±6 尺量柱、墙、梁+4、-5±3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 不大于5m 6 4 经纬仪或 吊线、尺量小于5m 8 6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5 3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顺直— 2 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 9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螺栓外露长度+10、0 +5、0 10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10 6 拉线、尺量尺寸+10、0 +6、0 11 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宽、高—±5 对角线— 6 12 插筋中心线位移 5 5 尺量外露长度+10、0 +10、0 四、混凝土工程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关于血细胞分析时血小板误差原因的研究

关于血细胞分析时血小板误差原因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3-11-07T10:43:55.500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杨春兰 [导读] 其次,抗凝管出现凝块,主要是采血后没有充分及时的摇匀抗凝管,出现采多管血时也一样没有做好[5]。杨春兰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金江镇卫生院 674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细胞分析检验血小板过程中发生血小板检查结果误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纠正办法。方法:选择2012 年8月~2013 年5 月在我院进行血小板检查的患者标本400 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标本均分为两份,一份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一份使用显微镜检查,对比观察检测结果。结果:400 例标本出现误差34 份,主要原因包括:采血不顺利15 例,抗凝剂依赖10例,小红细胞6 例,血小板体积增大3 例。结论: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进行检查可能会出现误差,且导致误差的原因较多,需要高度重视显微镜检查的必要性。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血小板;误差 在科技的引领下,血细胞分析仪被广泛的引用于医学,它能够自动定量的分析各种血细胞参数,从而更加方便医生寻找参考数据,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1]。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血细胞分析仪也有其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在血小板计数时出现的误差较多[2]。为了分析出现这种误差的原因,现将2012 年8 月~2013 年5 月在我院进行血小板检查的患者标本400 例做一个回顾性的分析,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8 月~2013 年5 月在我院进行血小板检查的患者标本400 例,其中男性216 例,女性184 例,年龄3~78 岁,平均年龄43.6 岁;其中中医科82 例,普外科78 例,内科76 例,儿科84 例,妇产科80 例。其测定值作为第一次测定列入结果统计。分析前,仪器做常规保养,本底计数正常,中、低两个批号的质控血检测值均在控,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血程序上机检测。 1.2 方法 对照组:对400 位例患者抽血2ml,分别加入1ml 于EDTA-K2、NaF 抗凝管(C管)和EDTA-K2.NaF 抗凝管(D 管)中,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h 后,分别上机检测。观察组:由2 位经验丰富的护师对400 位例患者重新抽血2ml,分别加入1ml 于EDTA-K2 抗凝管(A 管)和EDTA-K2.NaF 抗凝管(B 管),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h,同时由实验室人员取患者末梢血20ul 加入含0.38ml 草酸铵稀释液的试管中,严格按照第2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血小板人工显微镜计数。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检测方式找出由于采血不顺利,抗凝剂依赖,小红细胞,血小板体积增大四种因素影响的人数。 1.3 统计学分析根据上文检测出的数据可得知,血小板误差原因所占人数经过统计学的分析和处理,P 值小于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经过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对血细胞的检测,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检测出现的误差有34 例,主要的原因是采血不顺利,抗凝剂依赖,小红细胞,血小板体积增大四种因素,其原因所占人数的情况如图1。 图1 影响血小板出现误差的因素 3.讨论 经过以上图1 的现实情况表示,在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细胞分析时血小板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是抽血不当和抗凝剂依赖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对这两种因素的分析如下。 3.1 采血不当 采血不当主要指的是在皮肤有损处采血或者采血方式上的不当,如何做好采血工作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首先,在皮肤上采血时,要在完好无损的部位上进行采血,皮肤受到损害的地方应尽量避开。同时,采血处的皮肤尽量保持干燥,有水分或者汗液,应将其擦干[3]。 其次,在静脉上采血时,止血带压迫时间要保持在1min 以内,而且病人在输液时,要避免采血与其同侧[4]。 3.2 抗凝剂依赖 首先,由于EDTA-K2 水溶液是定量的,当抽血量不准时,就会出现两者的比例不协调,从而导致仪器分析时出现误差,所以要实现定量抽血。 其次,抗凝管出现凝块,主要是采血后没有充分及时的摇匀抗凝管,出现采多管血时也一样没有做好[5]。 参考文献 [1]徐延云.三分群COULTER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影响因素.临床医学工程[J].2010,(11):42-43 [2]周艺,陈春兰,冯文安,李琼花.血细胞分析仪中MCV、PDW 对PLT 计数的影响的调查研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2011,(07):21-23 [3]万腊根.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质量控制及比对试验.试验与检验医学[J].2008,(04):21-22 [4]李宝琴,张永珍,张丽,张雪梅.抗凝剂致血小板计数便差的原因探讨.河北医药[J].2009,(10):65-64 [5] 孟艳平.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误差原因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J].2011,(05):52-53

血小板检验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检验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检测方法可归纳为出血、血栓和药物监测3大类。虽则有些方法能应用于多种检测目的,但为特殊目的而创建的方法亦有重要价值。故在检测时应合理地运用。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是黏附、聚集、分泌、促凝血、血块回缩。通过这些功能维持着正常人体的初期止血作用。由于这些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出血疾病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在有些疾病同时会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和数量减少。 1 血小板数量检查 1.1目测计数法 将血液用适当的稀释液作一定量稀释,混匀后充入计数池内,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血小板数量,经过换算得出每升血液中血小板数。 1.2细胞分析仪计数法 1.2.1电阻抗法 血小板通过小孔引起电阻变化,产生的脉冲经数字化后,根据不同的阈值,计算机分别给出血小板数目。 1.2.2光散射法 折射率与细胞内容物有关,血小板有别于红细胞等其它非血小板颗粒,其折射率较低,通过低角度光散射即可与红细胞区别。 2 血小板形态、结构检查 瑞氏染色,显微镜观察;MPV检查,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 3 血小板功能检查 3.1血块收缩试验(CRT) 血块收缩时有相应的血清析出,计算占原有血量的百分数。 3.2血小板粘附试验 一定量血液与一定表面积的异物接触后,即有相当数目的血板粘附于异物表面上,测定接触面后血小板数之差,可求出占血小板总数的百分率。 3.3血小板聚集试验 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主要有比浊法、剪切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法、散射性粒子检测法、全血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法、微量反应板法等。 3.3.1比浊法 在特定的搅拦条件下,在富含血小板血浆中加入诱导剂后,由于血小板发生聚集,悬液的浊度随之下降,根据描记曲线可以计算血小板聚集程度及速度[1]。 3.3.2剪切诱导测定法

引起血小板假性升高和假性降低的那些原因

引起血小板假性升高和假性降低的那些原因 我们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采用血球计数仪计数血小板会遇到非致病性(假性)的血小板升高或者降低。 一、血小板的假性升高的原因 (1)某些溶血性疾病,发生血管内溶血,使红细胞如异常血红蛋白症,如在异常血红蛋白症患者中,由于血液中出现了较多的红细胞碎片,这些碎片在血球仪计数时会被划分到血小板的区域里,从而干扰了血小板的计数,导致仪器出现了误差。其他如G-6-PD缺乏,易发生血管内溶血,也会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液内会出现大量细胞碎片,这些碎片也给血小板计数带来干扰,使得血小板假性升高。 (3)输入脂肪乳后短时间采静脉血常规,乳糜颗粒也被血球计数仪误认为是血小板,从而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 上述三种假性升高都可以用人工涂血片,观察血小板以及红白细胞形态加以矫正。 二、血小板的假性降低的原因 (1)EDTA依赖型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K2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抗凝剂,已经被ICSH认定,并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EDTA-K2经常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这与血小板表面存在着隐匿性抗原相关,这样使得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中黏附在一起的血小板被视为非血小板而不被计数,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而且大量成堆的血小板聚在一起,超过了血小板计数阈值设定的范围,因此不被认作血小板。我们可以采取改用其他抗凝剂的方法来消除EDTA-K2对血小板的作用,枸橼酸盐被认为是解决EDTA依赖型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方法之一。此外,对于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可以手工计数血小板加以矫正,同时可通过血小板直方图来协助。 (2)冷凝集素也可以使血小板假性减少。冷凝集素是一种自身抗体,冷凝集素在受冷后很快出现凝集,不但能凝集红细胞,而且能凝集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假性血小板减少。其主要表现为RBC(红细胞计数)Hct(红细胞比积)PLT(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遇到疑为冷凝集素干

规范允许偏差一览表

项目允许偏差(mm) 绑扎钢筋网 长、宽±10 网眼尺寸±20 绑扎钢筋骨架 长±10 宽、高±5 受力钢筋 间距±10 排距±5 保 护 层 厚 度 基础±10 柱、梁±5 板、墙、 壳 ±3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 二、砌体工程 主控项目1 砖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U 2 砂浆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 3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 4 斜槎留置第5.2.3条 5 直槎拉结筋及接槎处理第5.2.4条 6 轴线位移≤10mm 7 垂直度(每层)≤5mm 一般项目1 组砌方法第5.3.1条 2 水平灰缝厚度10mm 8–12mm 3 基础顶面、楼面标高±15mm 4 表面平整度(混水)8mm 5 门窗洞口高度宽±5mm 6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mm 7 水平灰缝平直度(混水)10mm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国家标准 省优质结构 工程标准 1 轴线位移柱、墙、梁 5 3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5 ±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内尺寸 基础±10±6 尺量柱、墙、梁+4、-5±3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 不大于5m 6 4 经纬仪或 吊线、尺量小于5m 8 6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5 3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顺直— 2 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 9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螺栓外露长度+10、0 +5、0 10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10 6 拉线、尺量尺寸+10、0 +6、0 11 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宽、高—±5 对角线— 6 12 插筋中心线位移 5 5 尺量外露长度+10、0 +10、0

有关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措施分析

有关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30T15:40:21.53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丁倩倩1 邹萍2 [导读] 探讨和分析在临床血液检验中降低误差的措施。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 丁倩倩1 邹萍2 (1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医学检验江苏苏州 215002) (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实验室江苏苏州 215006)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临床血液检验中降低误差的措施。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100例。本次乙组常规血液检验,而甲组是总结血液检验误差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总结血液检验的误差情况。结果:甲组血压检验的总误差率(4.0%)低于乙组(12.0%),差异显著(χ2=4.348,P=0.037)。结论:在临床血液检验中,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标本检验、标本送检以及标本采集,针对上述原因实施有效措施可降低血液检验的误差率。 【关键词】血液检验;误差;原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024-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measures to reduce errors in clinical blood test. Methods The patients(200 cases) who were examin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June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B and Group A, each with 100 cases. This group B routine blood test, and Group A is to summarize the reasons for blood test errors and implement targeted solutions to summarize the errors of blood test. Results The total error rate(4.0 %) of Group A blood pressure test was lower than Group B(12.0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χ2 = 4.348, P = 0.037). Conclusion In clinical blood examination, the main reasons for errors are patients themselves, specimen examination, specimen examination and specimen collection.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above reasons can reduce the error rate of blood examination. 【Key words】Blood test; Error; Reasons; Solutions 临床中,血液检验属于疾病诊断重要的一种辅助手段,是患者诊治基础,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1]。但是在血液检验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明显降低血液检验的准确性[2]。所以,为降低误差,检验人员应分析、总结误差影响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措施,避免各种干扰,保证检验结果准确,从而为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准确参考依据[3]。为了探讨和分析在临床血液检验中降低误差的措施,此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内容是。 1.资料以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液检验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每组100例。其中甲组男性60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在20~72岁之间,平均为(44.12±5.33)岁;乙组男性为59例,女性为41例;患者年龄在21~71岁之间,平均为(44.20±5.38)岁;比较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做研究。 1.2 方法 本次乙组常规血液检验,而甲组是总结血液检验误差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2.1误差原因 1.2.1.1患者自身 饮食:患者长时间饥饿或者餐后,对血液化学成分产生影响;运动或紧张:采集血液前患者剧烈运动或者采集时紧张,致使血清胆固醇、血儿茶酚胺以及肾上腺素上升,对血液中的血小板、尿素氮、白细胞以及钠离子产生影响;女性例假:干扰血液样本;药物:部分药物会改变患者的血液成分,一些药物代谢产物同血液检验试剂可发生反应。 1.2.1.2标本检验 仪器保养不足、操作不规范,对血液检验产生影响。 1.2.1.3标本送检 血液离体后,其血细胞呈代谢状态,温度适宜下,红细胞糖酵解,而且血清蒸发,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标本送检中,剧烈摇晃、震动、被污染和日光照射,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标本同申请单不一致也会出现误差。 1.2.1.4标本采集 试管内的抗凝剂同采血量的比例失调,致使血液凝固,亦或血培养阳性率下降;通过注射器抽取血液后,未取下针头便把血液直接注入到试管中,受震荡、挤压后,血液易发生溶血;抗凝剂同血液无法混合时,发生凝血。 1.2.2措施 1.2.2.1对患者情况详细了解 采集标本前,先安抚患者的情绪,对病情进行详细的询问,嘱患者在检验前一天不要饮酒或者服影响检验药物,明确采血时间,不要在餐后或者运动后采血,减少、消除误差。 1.2.2.2强化标本检验的控制 对检验仪器定期进行维护,在检验前对仪器进行校准,防止由于仪器的原因而产生误差;强化检验人员管理,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使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把控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防止发生凝血;标本的检验温度在8~25℃之间,降低误差发生的风险。 1.2.2.3标本及时送检 随标本放置的时间延长,患者的血液标本中一些物质会出现变化,比如钾离子的存放时间越长,就容易从细胞中渗出,致使血液中的钾离子水平增加;血糖恰恰相反;所以在血液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对于血常规检验来说需在采集完成1h内进行。标本送检中,要避

关于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因素的一点体会时间

关于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因素的一点体会时间:2010-08-29 19:52来源:本站作者:本站综合编辑点击:180次字体大小: [ 大中小 大中小 大中小 ] -------------------------------------------------------------------------------- 核心提示:作者:德志作者单位:116222 普兰店,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血液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有了空前提高,血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高效率、高重复性的特点使得血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越来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 作者:德志作者单位:116222 普兰店,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血液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有了空前提高,血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高效率、高重复性的特点使得血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越来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不稳定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笔者现将多年临床检验工作中所了解的关于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进行如下探讨。 1 方法学缺陷 目前血液分析仪血小板大多数采用电阻抗法进行计数,也有光散射法或其他方法,其原理大都是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进行区分和计数。这种检测原理决定了对于血小板数量和形态正常的标本,结果比较可靠,但是对于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形态异常者,结果误差就比较大。正常人的血小板体积平均分布于2~30fl[1],体积分布直方图明显地向右延伸,不对称,即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大血小板。在病理情况下,大血小板会更多地增加,由于大部分血液分析仪不能将大血小板与小红细胞进行区分,致使许多大血小板被当成小红细胞计数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 2 仪器、试剂的因素 血液分析仪是精密电子仪器,由于测量的脉冲讯号非常小,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仪器应安置在一个不受振荡、不受磁场、电场、噪音干扰,防潮、防尘,始终保持室温的环境中。仪器液路的定期维护清洗也至关重要,计数管路的不清洁会造成血小板数量明显的升高。试剂的质量对血小板结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必须使用与仪器相配套的试剂,进口试剂价格较贵,因此使用合格的国产试剂是避免试剂因素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关键。 3 抗凝剂因素 ICSH推荐使用EDTA盐抗凝,含量规定为(1.5~2.0)mg/ml,即1.5~2.0mg的EDTA-2K 抗凝1ml的全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工作中常用的是EDTA-2K的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