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运行机制的完善

试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运行机制的完善

试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运行机制的完善
试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运行机制的完善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详细版.doc

附件1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 郑州市 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郑州航空港区 4.白沙产业集聚区 5.金岱工业园区 6.郑州国际物流园区 7.郑州市金水区杨金产业集聚区 8.官渡产业集聚区 9.上街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10.新郑新洪工业园区 11.河南(巩义)回郭镇铝加式产业集聚区 12.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 13.新密市产业集聚区 14.登封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园 15.荥阳市五龙产业集聚区 开封市 16.开封经济产来集聚区(含开封经济开发区) 17.开封杏花营产业集聚区

18.尉氏县产业集聚区 19.杞县产业集聚区 20.开封市糖细化工产业区 21.开封经济技术集聚区(含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龙园区) 22.通许县产业集聚区 23.兰考县兰兴产烽集聚区 洛阳市 24.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硅点子材料、新材料 25.洛阳石化产业集聚区 石油化工、化纤纺织、精细化工、新能源及化工新材料 26.洛宁产业集聚区 轻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 27.宜阳产业集聚区 铸造和机加工为主的重型装备制造业、硅材料、精细化工 28.洛阳伊洛工业园区 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29.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 商贸和物流业 30.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河南洛阳工业园区) 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 31.洛龙科技园区:硅光电(太阳能)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

产业为主的“三大产业” 32.洛新产业集聚区 机械加工、重型装备制造、新材料 33.新安县万基产业集聚区 能源铝产业、铝精加工、镁合金、钛合金为主的新材料 34.栾川钼钨精深加工业集聚区 钼钨精深加工 35.孟津华阳中心产业集聚区 电力能源、化工、光伏材料和机械材料 36.汝阳产业集聚区 新型建材、特种钢材及煤化工 37.嵩县产为集聚区 38.伊川县产业集聚区 规划面积8.719平方公里,东园以铝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适度发展机械制造、硅及光伏产业。西园以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适度发展高新技术及劳动密集型产业。 平顶山市 39.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机电装备、新材料 40.平新产业集聚区 节能环保新材料 41.郏县城东产业集聚区

河南产业集聚区名单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

作者: 日期:

附件1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 郑州市 1.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 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 郑州航空港区 4. 白沙产业集聚区 5. 金岱工业园区 6. 郑州国际物流园区 7. 郑州市金水区杨金产业集聚区 8. 官渡产业集聚区 9. 上街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10 .新郑新洪工业园区 11. 河南(巩义)回郭镇铝加式产业集聚区 12. 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 13. 新密市产业集聚区 14. 登封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园 15. 荥阳市五龙产业集聚区 开封市 16. 开封经济产来集聚区(含开封经济开发区)

17. 开封杏花营产业集聚区

18. 尉氏县产业集聚区 19. 杞县产业集聚区 20. 开封市糖细化工产业区 21. 开封经济技术集聚区(含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龙园区) 22. 通许县产业集聚区 23. 兰考县兰兴产烽集聚区 洛阳市 24. 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硅点子材料、新材料 25. 洛阳石化产业集聚区 石油化工、化纤纺织、精细化工、新能源及化工新材料 26. 洛宁产业集聚区 轻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 27. 宜阳产业集聚区 铸造和机加工为主的重型装备制造业、硅材料、精细化工 28. 洛阳伊洛工业园区 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29. 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 商贸和物流业 30. 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河南洛阳工业园区) 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

31. 洛龙科技园区:硅光电(太阳能)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指标控制标准

河南创建示范产业集聚区年违法占地超百亩不得申报 作者:来源:人民网 2011-05-17 15:02:43 为使全省产业集聚区做到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突显土地产出效益,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河南省创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产业集聚区实施意见》,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产业集聚区创建活动纳入正在开展的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区)创建活动范围,与之同时开展。 产业集聚区分两类创建标准 根据河南全省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将各省辖市按区域分为两类。一类区域为: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济源市;二类区域为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市。 意见要求,一类、二类区域创建标准中,产业集聚区的工业用地建筑密度均高于60%;用地结构上,市级产业集聚区工业用地比例高于50%,县级产业集聚区工业用地比例高于60%;且产业集聚区的单位生产总值耗地下降率、单位生产总值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均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另行制定技术方案进行测算。 一类、二类区域创建标准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产业集聚区规划的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用地面积上,市级产业集聚区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用地面积原则上占产业集聚区工业用地总面积的25%,一类标准建筑容积率高于1.6,二类标准建筑容积率则高于1.4;县级产业集聚区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用地面积原则上占产业集聚区工业用地总面积的36%,一类标准建筑容积率高于1.3,二类标准建筑容积率则高于1.2。 产业集聚区实行申报评选制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产业集聚区实行申报评选制,各产业集聚区每年自愿申报参加评选。对申报的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初审,初审合格后报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评审认定。经评审认定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产业集聚区,由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表彰。评价结果的排序位次向社会公示,并作为产业集聚区申请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奖励指标或扩区升级的依据。 同时,意见强调各地要制定具体的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管理办法,严格禁止类、限制类项目用地,划定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区,大力推动企业进驻标准厂房开展生产经营。一年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大于或等于100亩,且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大于或等于10%的产业集聚区不得申报示范产业集聚区。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占地面积以及主导产业详情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占地面积以及主导产业详情: 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60.3——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能源 2、郑州经济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55.63——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铝加工 3、郑州航空港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8——主导产业:食品饮料、仓储物流、生物医药、印刷包装 4、郑州市白沙产业聚集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9.4——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 5、郑州市官渡产业聚集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6.5——主导产业:现代商贸、科技研发、创新产业、旅游服务、现代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示范产业 6、郑州市金岱工业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42——主导产业:一类工业为主、二类工业为辅 7、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70 ——主导产业:金融、服务、物流及咨询 8、郑州上街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6.3——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业 9、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1——主导产业:铝电联营及铝的精深加工业 10、巩义市产业集聚区(回郭镇铝加工产业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3 ——主导产业:铝加工 11、河南省新港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2.8——主导产业:电子工业和粮油储运与加工 12、新密市产业集聚区(曲梁服装工业园)——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7.6 ——主导产业:服装 13、登封市产业集聚区(汽车零部件工业园)——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9.7——主导产业:铝品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的 调研报告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加快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是我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重要推手。 为进一步规范产业集聚区发展,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人口承载能力,必须通过集聚优势要素,打破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依托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依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经济循环”的发展思路,大力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近几年来,*区非常重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全区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改善税源结构的有效载体和解决土地资源平静问题的着手点,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本文结合温岭市产业集聚区的先进经验和*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就如何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步伐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对*产业集聚区的快速、稳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的先进经验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位于温岭市东部滨海区域,规划范围主要为沿海高速公路以东及临金清港的部分区域,主要涉及东海塘围涂区、松门镇、石塘镇,以及滨海镇、箬横镇等。规划范围约310.87平方公里,建设重点区面积约为152.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56.51平方公里(8.48万亩)、道路用地22.6平方公里(3.4万亩)、居住用地17平方公里(2.55万亩),南部农业及围垦片、滨海旅游与近海保护片。 规划总体布局结构为“一群、一心、六片”。一群,即贯彻“东西互动”、陆海联动”的整体开发与保护思路,协调相关规划,整合东部产业集聚区内的城镇组团、工业区块、特色农业及旅游业,形成一体化的东部产业群;一心,即依托松门镇与温岭大港港区开发建设区域及松门港水域,形成东部产业集聚区复合中心;六片,分别是北部综合发展片、中部综合发展片、南部综合发展片3个重点建设片和中部农业片、南部农业及围垦片、滨海旅游与近海保护片3个农业及生态控制片。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在建设发展中曾经存在很多的问题: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汇总

河南180个产业集聚区目录 作者:佚名日期:2010年11月11日来源:本站原创我要评论(3) 2009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10年元月开始对全省首批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进行全面调查。 产业集聚区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2009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10年元月开始对全省首批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进行全面调查。在掌握全省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生存状况、发展条件、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对比分析,为省委、省政府政府制定产业集聚区发展政策,分类指导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010年下半年,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推出20个河南示范产业集聚区: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 洛宁县产业集聚区 沁阳市产业集聚区 汤阴县产业集聚区 柘城县产业集聚区 鄢陵县产业集聚区 遂平县产业集聚区 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 原阳县产业集聚区 郏县产业集聚区 邓州市产业集聚区

武陟县产业集聚区 沈丘县产业集聚区 平舆县产业集聚区 滑县产业集聚区 民权县产业集聚区 内黄县产业集聚区 鹿邑县产业集聚区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占地面积以及主导产业详情: 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60.3——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能源 2、郑州经济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55.63——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铝加工 3、郑州航空港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138——主导产业:食品饮料、仓储物流、生物医药、印刷包装 4、郑州市白沙产业聚集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29.4——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 5、郑州市官渡产业聚集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36.5——主导产业:现代商贸、科技研发、创新产业、旅游服务、现代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示范产业 6、郑州市金岱工业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11.42——主导产业:一类工业为主、二类工业为辅 7、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370 ——主导产业:金融、服务、物流及咨询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之令狐文艳创作

附件1 令狐文艳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名单 郑州市 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郑州航空港区 4.白沙产业集聚区 5.金岱工业园区 6.郑州国际物流园区 7.郑州市金水区杨金产业集聚区 8.官渡产业集聚区 9.上街区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10.新郑新洪工业园区 11.河南(巩义)回郭镇铝加式产业集聚区 12.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 13.新密市产业集聚区 14.登封市汽车零部件工业园 15.荥阳市五龙产业集聚区 开封市 16.开封经济产来集聚区(含开封经济开发区) 17.开封杏花营产业集聚区

18.尉氏县产业集聚区 19.杞县产业集聚区 20.开封市糖细化工产业区 21.开封经济技术集聚区(含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龙园区) 22.通许县产业集聚区 23.兰考县兰兴产烽集聚区 洛阳市 24.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硅点子材料、新材料 25.洛阳石化产业集聚区 石油化工、化纤纺织、精细化工、新能源及化工新材料 26.洛宁产业集聚区 轻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 27.宜阳产业集聚区 铸造和机加工为主的重型装备制造业、硅材料、精细化工28.洛阳伊洛工业园区 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29.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 商贸和物流业 30.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河南洛阳工业园区) 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有色金属及新材料 31.洛龙科技园区:硅光电(太阳能)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为主的“三大产业”

32.洛新产业集聚区 机械加工、重型装备制造、新材料 33.新安县万基产业集聚区 能源铝产业、铝精加工、镁合金、钛合金为主的新材料 34.栾川钼钨精深加工业集聚区 钼钨精深加工 35.孟津华阳中心产业集聚区 电力能源、化工、光伏材料和机械材料 36.汝阳产业集聚区 新型建材、特种钢材及煤化工 37.嵩县产为集聚区 38.伊川县产业集聚区 规划面积8.719平方公里,东园以铝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适度发展机械制造、硅及光伏产业。西园以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适度发展高新技术及劳动密集型产业。 平顶山市 39.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机电装备、新材料 40.平新产业集聚区 节能环保新材料 41.郏县城东产业集聚区 机械制造、医药、新材料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 2009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10年元月开始对全省首批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进行全面调查。 产业集聚区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2009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10年元月开始对全省首批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进行全面调查。在掌握全省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生存状况、发展条件、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对比分析,为省委、省政府政府制定产业集聚区发展政策,分类指导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010年下半年,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推出20个河南示范产业集聚区: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 洛宁县产业集聚区 沁阳市产业集聚区 汤阴县产业集聚区 柘城县产业集聚区 鄢陵县产业集聚区 遂平县产业集聚区 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 原阳县产业集聚区 郏县产业集聚区 邓州市产业集聚区 武陟县产业集聚区 沈丘县产业集聚区 平舆县产业集聚区

滑县产业集聚区 民权县产业集聚区 内黄县产业集聚区 鹿邑县产业集聚区 宜阳县产业集聚区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名单、占地面积以及主导产业详情: 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60.3——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能源 2、郑州经济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55.63——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铝加工 3、郑州航空港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38——主导产业:食品饮料、仓储物流、生物医药、印刷包装 4、郑州市白沙产业聚集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29.4——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 5、郑州市官渡产业聚集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6.5——主导产业:现代商贸、科技研发、创新产业、旅游服务、现代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示范产业 6、郑州市金岱工业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11.42——主导产业:一类工业为主、二类工业为辅 7、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所在市:郑州市——规划环评面积(km2): 370 ——主导产业:金融、服务、物流及咨询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年 第41卷第1期总第295期物流工程与管理LOGISTICSENGINEERINGANDMANAGEMENT经济与管理doi:10.3969/j.issn.1674-4993.2019.01.035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及对策研究? ?原白云?张一一(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一焦作一454000) ?收稿日期?2018-11-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02050)?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7A630022)?作者简介?原白云(1983 )?女?河南焦作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运营管理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二低碳经济等? 张一一(1995 )?男?河南驻马店人?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低碳供应链协调二物流系统运作管理?一一?摘一要?近年来?河南省各产业集聚区正在积极围绕主导产业打造核心产业链?旨在形成一大批具有较高竞争力二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链?文中在此背景下?通过调研和数据收集?首先概述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基本情况?随后梳理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的分布及发展状况?进而对五大主导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河南?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一F259.27一一一?文献标识码?一A一一一?文章编号?一1674-4993(2019)01-0097-04 ResearchonPres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LeadingIndustriesinHenanIndustrialAgglomerationArea?YUANBai-yun?ZHANGYi(ResearchCenterofEnergyEconomics?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China) ?Abstract?Inrecentyears?variousindustrialagglomerationareasinHenanProvinceareactivelybuildingcoreindustrialchainsaroundleadingindustries?aimingtoformalargenumberofcharacteristicindustrialchainswithhighcompetitivenessandinfluence.Basedonthisbackground?thispaperfirstlysummarizesthebasicsituationofindustrialagglomerationareasinHenanProvincethroughinvestigationanddatacollection?andthensortsoutthedistributionanddevelopmentstatusoftheleadingindustriesintheindustrialagglomerationareasofHenanProvince?furthermore?itanalyzestheproblemsinthedevelopmentofthefiveleadingindustries?finally?itproposesrelevantcountermeasuresfortheseproblems?whichprovidestheoreticalsupportforbuildingthecorecompetitivenessoftheleadingindustriesinindustrialagglomerationareasinHenanProvince.?Keywords?Henan?industrialagglomerationarea?leadingindustry?corecompetitiveness 一一产业集聚区是指企业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发展?实现资源 集约利用?基础设施集中使用而提升规模经济效益的区域?产业集聚区通常以某一产业为主导?聚集其他配套产业?具有 明显的地域经济集聚效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产业 逐渐向东南沿海区域转移与聚集?吸引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 不断向沿海地区涌入?促进了东南沿海区域的产业集聚区的 发展?进而提高了东南沿海区域的产业竞争优势[1]?产业集聚区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一定程度上 造成我国由东至西呈阶梯型的区域经济格局[2]?近年来?随 着沿海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日趋饱和?中西部地区丰富而廉价的人力二土地等资源的优势凸显?为产业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提供了有利契机[3]?河南省作为我国中部的资源大省?与沿海区域相离较近?作为一个承接区域转移强竞争力省份?承接产业转移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区?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4]?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近几年逐渐放缓?意味着我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随之而来的是?我国长期的发展方式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在遵循自然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由创新驱动来替换固有的资本驱动和生产要素驱动二利用创新促使产业经济结构不断升级的发展模式?例如将电商平台应用到产业集聚区中等创新 方式[5-6]?在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和路径?因此?分析河南省产 业集聚区主要支柱产业的发展现状?探究其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挖掘河南省产业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基本概况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基本概况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成立于2006年5月,是省委、省政府批准的首批产业集聚区之一,是全省重要的铝工业、节能照明产业基地和全省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集聚区下辖1个办事处,1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6.26万人,行政区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平方公里。现有企业112家,从业人员10562人,拥有大唐电力、开曼铝业、恒康铝业、鹏飞电子、西北管业、缘份果业、亿龙机械、三门峡化机等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以铝工业、节能照明、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10年,先后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河南示范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三门峡铝冶炼及加工特色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 2006.5-2008.12,为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夯实基础阶段。集聚区成立之初,我们就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统揽全局,按照“边搭建班子,边开展工作”的思路,逐步健全工作机构,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完成了第一批所辖行政村的顺利移交,理顺了与周边县市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建立健全了项目入驻协调服务机制,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编制完成了三门峡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专项

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七个规划;共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累计完成投资44.49亿元;建成道路10公里,形成了“两纵三横”的交通网络,集聚区城市框架初步呈现。 2008.12-2010.12,为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发展上台阶阶段。尤其是省、市关于加快集聚区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后,我们建立健全了工作部门,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了一批工作人员,充实了工作力量,以省市开展的“大招商”、“项目建设年”和“企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坚持“大员上前线”和“两个80%”工作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现代产业、现代城镇,自主创新”三大体系建设,集聚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2010年,共实施各类项目5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7亿元;税收收入7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开工建设标准厂房22万平方米,蓝领公寓41万平方米,创业服务中心2.2万平方米;建成道路通车里程达40公里,形成了“五纵五横”的城市交通网络。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三门峡市新区建设、黄河金三角综合实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创新发展举措、夯实发展基础,努力实现集聚区跨越式发展。力争到2015年,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税收总收入达到2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亿元,实现“翻两番”的奋斗目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办法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办法 为促进产业集聚区更好更快发展,使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评价对象 (一)省政府确定的以发展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含省级及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省定产业集聚区)。 (二)省政府确定的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以下简称服务业“两区”)。 (三)符合五规合一要求,经省辖市、直管县(市)政府批准并报省有关部门备案的专业园区。 二、考核晋级 (一)考核指标。设定增加值、税收收入、从业人员、所在城镇城区常住人口规模等4项考核指标。其中,县域省定产业集聚区考核增加值、税收收入或从业人员、所在城镇城区常住人口规模等3项指标;省辖市城区内省定产业集聚区考核增加值、税收收入、从业人员等3项指标;专业园区考核增加值、税收收入或从业人员、所在城镇城区常住人口规模等3项指标。 (二)晋级标准。设定省定产业集聚区六个星级标准和门槛标准。

(三)晋级办法。按年度考核指标和晋级标准分别确定省定产业集聚区相应星级。达到门槛标准、未达到一星级晋级标准的,保留省定产业集聚区资格;达不到门槛标准的,调整为专业园区。达到门槛标准并符合五规合一要求的专业园区,认定为省定产业集聚区,按年度考核指标和晋级标准晋升为相应星级。 (四)凡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或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所在县(市、区)未完成年度节能减排责任目标的省定产业集聚区,当年不得晋级。 (五)省定产业集聚区实际达到的发展水平,作为按照有关规定考虑干部配备的重要条件。 三、年度考核评价 (一)省定产业集聚区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总量、集群发展、节约集约等3方面设定10项考核评价指标。其中:经济总量方面,重点考核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和税收收入等4项指标;集群发展方面,重点考核R&D经费支出占增加值的比重、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增加值的比重、主导产业投资比重与实际利用省外、境外资金等3项指标;节约集约方面,重点考核投入产出效益、万元增加值能耗和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等3项指标。 (二)省定服务业“两区”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从经济总量、集群发展、节约集约等3方面设定8项考核评价指标。其中:经济总量方面,重点考核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开题报告

附件3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所在系部:商学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 2010141248 姓名: XXX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有利于经济要素的集约和优化配置,有利于行业间的融合和相互协作,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的有效途径。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投资创业的重点区和机制改革的先导区,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和重要支撑。 进入21世纪以后,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创造出的新增资源要求被配置到最有效益的产业和部门,要求东部发达地区产业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开始中西部地区转移。 河南省是全国的重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作为拥有将近一亿人口的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经济总量居中西部之首,在中西部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地理位置、交通发达程度、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丰富和良好招商引资政策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创造力良好的环境。河南省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一)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设施不断完善,对集聚区内产业的发展构成有力支撑。(二)各类企业加快入驻,产业集聚区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三)产业集聚区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全省投资的增长。(五)吸纳劳动力就业成效明显,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河南省商丘市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点,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条件,也有一些不足亟需解决,从而使产业集聚能够更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文献综述 针对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有王珺(2012)、战炤磊(2011)、赵祥(2010)、谢永琴、钟少颖(2010)、罗能生、谢里、谭真勇(2009)、孙久文、叶振宇(2007)等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附件 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申报书 集聚区名称: 集聚区所在地:市县(市、区) 填报时间:年月日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填报说明 1、本申报书为申报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文字依据。 2、申报书各项内容必须如实填写,各栏目不得空缺,无内容时填“无”,名称需填写全称,数字最多取两位小数;申报书规格统一使用A4纸,打印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3、申报书、建设方案及相关附件一并装订,一式五份报送。 4、指标说明 (1)集聚区名称:经省认定的集聚区正式名称。 (2)区内企业(单位)总数:指产业集聚区报告期末拥有的法人企业(单位)总数,包括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及事业单位等。不包括行政管理机构,如管委会、工商、税务等部门。 (3)从业人员:指在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期末实有人员数。包括在各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但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持劳动关系的职工。 (4)区内工业企业总数:指产业集聚区报告期末拥有的工业企业法人数。 (5)中等技术及以上职称人员数:指在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中具有国家规定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或受聘中级及以上技术职务的人员。 (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7)创新活动:创新活动包括内部研究与试验发展,外部研究与试验发展,获取机器设备和软件,从企业外部获取相关技术,培训,市场推介及其他活动等。在上述几类活动中,除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外,其他活动是否是创新活动要看它与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是否直接相关。 (8)研发中心:国家、省、市(县)级和企业自有的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9)财政支出:地方财政的直接拨款数,不包括国家和地方采取减税让利的优惠政策等间接资金投入,如开发区退税、新产品减免税等。 (10)工业生产总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11)新产品销售收入:按国家统计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指标中新产品的定义统计的销售收入。 (12)RD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 (13)拥有授权专利数:指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在报告期拥有的、经国内外专利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专利件数。 5、申报书中的数据截止日为上年的12月31日。 6、相关附件: (1)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提纲附后) (2)产业集聚区审批文件(规划、土地使用等) (3)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单 (4)区内建有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的企业名单 (5)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产业集聚区简介

林州产业集聚区情况简介 林州产业集聚区是在省级开发区——河南红旗渠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省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24.4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1.83平方公里、发展区5.37平方公里、控制区7.2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起翟阳公路,西至省道东南公路,南起鲁班大道,北至安姚公路,包括陵阳镇全部和姚村、河顺等乡镇的部分区域。 林州产业集聚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京广铁路安(阳)林(州)支线直达腹地,南(乐)林(州)高速贯穿全境,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与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107国道连成一体。增在加快推进的林(州)长(治)高速、鹤(壁)辉(县)高速、长(治)兖(州)铁路,将彻底打破太行山的千古屏障,横贯东西,直达入海口;同时贯穿林州南北的石(家庄)林(州)高速开工在即,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使林州产业集聚区真正融入了全国大交通网络。 林州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区内形成了“五横五纵”的城市道路网络,通车总里程193公里,建成了园区供水管网152公里、排水管网131公里、燃气管网21公里、供热管网8公里,架设电网228公里,建成了3座220KV、5座110KV 和5座35KV变电站,绿化、亮化,通讯线路同步规划建设到位。同时,围绕林(州)长(治)高速、石(家庄)林(州)高速、

晋豫鲁铁路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铁路货运编组站、铁路专用线、物流园区、500KV变电站和5万吨污水处理厂及配套中水回用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林州产业集聚区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水平。近年来,我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两高”产业,走以产带城,资源共享,低碳高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拥有林州重机、中孚实业子公司——林丰铝电等上市企业。引进了北京紫钻光伏公司光伏组件项目,打造多晶硅—单晶硅—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围绕中国农科院国家“863”计划成果之一建成了天蚕素抗菌肽项目,并逐步向生物兽药—生物医药方向发展;依托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新上了列入国家“973计划”的绿色新材料——功能化离子液体项目。同时,建设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孵化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等专业园区。 林州产业集聚区功能分区明显,景观优美。按照“一心两轴,四楔九片”的紧凑组团式布局,集聚区中部大型水体与周边建筑构成的城市中心,承担行政、商务、文化等功能;陵阳路城市景观轴以及金鑫大道空间发展轴是集聚区内大部分公建及景观节点的重要载体;以“九宫格”为基本格局,形成产业、居住、公建等九个功能片区。由“一个绿肺”与“四个绿楔”所形成的绿色空间环抱,通过多条景观轴将中心绿核、山体公园和多个景观点串联起来,形成自然生态景观和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的秀美画

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

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 规划

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 来源:南阳市规划局 作者:规划局sj 共计: 5513 字 一、规划范围 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南阳市中心城区白河南部,东至经十三路、南至沪陕高 速公路与许平南高速公路、西至规划的城南大道(暂命名,即独山大道在白河大桥以南的 延伸路)与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毗邻、北至规划的黄河路,规划面积15.63平方公里。 本规划界线是从有利于对接南阳城市总体规划,有利于满足省发改委批定的新能源和 高新技术两个产业集聚区各自的面积,有利于两个产业集聚区今后的规划建设管理角度考虑 所确定的。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0年,其中近期-年,中期- 年,远期-2020年。 三、规划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12; 3.《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 B J137—90; 4.《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河南省委、河 南省人民政府, .4.7; 5.《关于抓紧开展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豫发改工业〔〕608号; 6.《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河南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7.《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南阳市人民政府, .8; 8.《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2020)》,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 .10; 9.《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0.其它与产业规划、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四、发展定位 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及其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的趋势,并基于南阳市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和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现状,规划的南阳高新技术产业 集聚区应充分发挥已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以河南中光学集团、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 团)有限公司、河南中南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阳金冠集团有 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为突破,以市场为 导向,实施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强化产业优势的前提下,积极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政策汇编新

产业集聚区政策汇编 平舆县工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二0一二年四月

目录 1、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豫发〔2009〕14号 2、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豫政〔2009〕62号 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豫政〔2010〕34号 4、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豫政〔2010〕35号 5、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2010年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0〕38号 6、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考核晋级实施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10〕83号 7、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2011年河南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2011〕32号 8、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豫政〔2012〕34号 9、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2012年河南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2〕33号 10、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驻发〔2011〕10号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 豫发〔2009〕14号 为促进产业集聚规划区(以下简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着力培育科学发展的载体,加快形成跨越式发展新机制,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产业集聚区是皀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加工贸易园区、高效农业园区等在内的各类开发区和园区。产业集聚区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构建现代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等三大体系的有效载体,是我省实现“两大跨越”、促进中原崛起的战略支撑点。发展产业集聚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产业集聚发展,能有效左上角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创造有利于创业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创造和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利于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支撑;有利于以产带城,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造条件;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实现污染集中治理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条件。 (二)指导思想

河南省智慧园区试点建设导则

附件1 河南省智慧园区试点建设导则 (试行) 产业集聚区是招商引资、改革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依托产业集聚区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是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区管理能力、服务能力、集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化、智能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地引导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建设质量,制订本导则。 一、智慧园区的内涵 智慧园区建设,是指在产业集聚区内,按照科学的园区发展理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智慧应用为支撑,全面整合园区内外的资源,使园区管理服务等更高效便捷,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开发管理信息化、功能服务精细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旨在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构建“互联网+”集聚区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由企业集中型向产业集聚型、由资源招商型向品牌价值型转变。 二、智慧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园区主体。突出政府对智慧园区建设的引导作用,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园区的主体地位,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智慧园区建设、运营和管理。 (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从园区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注重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在规划指引下,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步深入,不断增强实施应用效果,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聚焦重点、分类指导。重点围绕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以优势、领先行业和需求强烈的智慧应用为突破,选取有条件的领域强化指导,由点及面有序推动智慧园区建设。 三、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内容 (一)信息基础设施优化 1.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原则,重点针对主导产业对信息服务要求较高的产业园区,组织编制或修编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并与本地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相衔接。 2.推进光纤宽带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公用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建设,实现“千兆进楼宇、百兆到桌面”,园区公共区域和主要办公楼宇无线网络热点全覆盖,不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硬件服务能力。 3.服务园区和企业发展,鼓励电信运营企业开展公共数据传输、基本语音通信等基础电信业务以及基于固定、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