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春季学期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1.2人口的空间变化

2017年春季学期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1.2人口的空间变化

2017年春季学期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1.2人口的空间变化
2017年春季学期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1.2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基础达标

读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完成1~2题。

1.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A.2003年B.2005年

C.2007年D.2008年

2.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出现逆城市化

C.产业转移和升级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3~4题。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B.② C.③D.⑥

4.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①B.② C.④D.⑥

读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完成5~6题。

5.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省区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D.东北地区

6.据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黑龙江省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2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定义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面讲从全球来看人口的增长只取决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但对一个地区来说,人口增长除了受出生率、死亡率的影响外,还受人口迁移的影响。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

性。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就是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了购物、出差等活动区分开。另处,按照这一定义,游牧民的迁徙、季节的季节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应包括在人口迁移之中。 第二、人口迁移的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3.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4.我国的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口的空间变化》是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一章是人文地理的开篇,让学生从潜意识里明白从现在开始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和人有关的地理,也是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的过渡。 明确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减和人口的 迁出或者迁入,在此基础上理解并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和人口迁移的类型(按照人口迁移是否跨越了国界划分)。而后,又从二个方面诠释了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要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必须关注人口问题。并使学生能根据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本节提到的人口迁移一方面是人口增长的发展和深入,另一 方面,它又促进了城市的推进,是联系人口和城市两部分的桥梁,

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自然地理基本有所了解,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感性的认 识和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对于人文地理还没有接触。 【课标要求】 1. 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3. 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理解人口迁移的基本内涵,掌握人口迁移的类型,了解人口迁移的意义。

2.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了解除了这两个主要方面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战争、宗教、生态环境变化等。 3. 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分析讨论法。 2. 探究活动,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3. 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分析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和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 【教学重点】 1、运用案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导学案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重点难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方法小组互动学习法比较法 【基础知识】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__________。 2.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______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人口迁移的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________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特点 a.19世纪以前:以_____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二战”后:人口从_______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_________的人口增多。 (2)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在______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______的现象。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_____,以及自然环境的______,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中____、土壤、___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_______有时也会促发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__________、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3.社会因素:政治、_____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______、社会变革、______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 一、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 对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空间位移:这是人口迁移的首要条件。 2.居住地变更: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通常以是否跨越某种特定的行政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5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师版)

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移 (1)我国古代:受脆弱的、频繁的战争、的影响而迁移。 (2)新中国成立以来 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在体制和严格的制度下,地进行。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答案】国际或本国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欧洲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短期流动迁入地西亚、北非 农业经济自然灾害 计划经济户籍管理有计划、有组织 改革开放政策增大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和的变化。 (2)个人对的变化。 2.综合分析 (1) 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政治因素: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等。 (3)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因素。 【答案】社会经济环境生活或职业需求

经济因素战争决定性 【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1~4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而有很多科技工作人员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⑥ 【答案】1.C 2.D 3.A 4.C 下图代表中、印、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甲、图乙、图丙对应的国家依次是( ) A.中国、印度、美国 B.印度、中国、美国 C.中国、美国、印度 D.印度、美国、中国 6.据图丙所在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下列关于这两个地区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 B.西部和南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D.西部和南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解析】第5题,结合中、印、美三国的国情可知,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因此吸纳移民在其新增人口中占重要地位,如图丙所示;我国的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故新增人口也以汉族为主,如图乙所示。第6题,美国西部和南部的环境优美,近年来新兴工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从而吸引了相当多的人口朝这两地迁移,这种人口增长属人口迁移的结果,并非由于自然增长率高。 【答案】5.B 6.D 【突破核心考点】——老师课堂讲解重点突破 考点一国际人口迁移 【知识归纳总结】 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主要有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三种,其迁移人口类型、迁移原因、方向及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01 h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数量的变化 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口r人口迁移。 2 .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口02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 .分类 ⑴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是指人口跨口03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型1年)的迁移活动。 [19世纪前:以岡集团性、龜大批的移民为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 家;II定居移民减少,麵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2)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指在已09—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口10移居的现象。 ②我国古代:受脆弱的口口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以及口咚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自我探究]每年春节以后,有大批的人去外地打工,这是不是人口迁移? [提示]不是。人口迁移常伴随户籍变更、居住时间超一年等条件,去外地打工不符合 这些条件。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1) 重要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口 0差异和自然环境的口02变化。 (2) 主要因素:气候、口03土壤、水、型矿产资源和自然灾害等。 2 ?经济因素 (1)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因素。 (2) 主导因素:型经济。 3 ?社会因素 (1) 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 (2) 主要因素:政策、口08社会变革、战争和□ 09宗教等。 [自我探究]目前影响我国人口向西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政策因素,即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 『自我反馈』 1?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 迁移方向以从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为主 C. 定居性移民增多,长短期移民均衡 D. 欧美发达国家成为主要的迁入地区 答案D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迁移方向以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

高中地理_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最新考纲】 人口迁移的原因 【考纲解读】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知道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人口迁移的效应,学会分析某时期或某地区的人口迁移案例 【课前准备】 学生在黑板上写好知识结构图 知识结构图 概念、分类、特点 自然因素 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 影响迁入地(有利、不利) 迁出地(有利、不利) 【导入】今年电影春节档最大的黑马当属《流浪地球》,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从地理学人口的角度上来讲,这就是人口的空间变化。 【讲授】 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特点采用提问的方式。然后进入本节课第一

个重点题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突破】 题型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提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考题再现】 (2016?新课标Ⅲ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答案:ACD

高考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精确复习练案

第一章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2016·江苏南京、盐城市一模)2015年以来,难民潮困扰欧洲。读“难民潮迁移路径图”,据此回答1~2题。 1.引起2015年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 C ) A.收入下降B.灾害频繁 C.战争威胁D.就业困难 [解析]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包括: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引起2015难民潮的因素属于政治因素(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2.这次难民潮对欧洲带来的影响是( A ) A.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B.有利于提高欧洲的环境人口容量 C.推动欧洲各国城市化进程 D.提高欧洲国家社会保障水平 [解析]大量中东难民迁入欧洲地区,可以缓解欧洲劳动力不足的矛盾,A项对。对于欧洲的环境人口容量没有影响,B项错。欧洲各国城市化水平很高,部分国家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项错。对欧洲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没有影响,D项错。 (2017·湖南郴州第二次联考)下图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图。读图,回答3~4题。导学号 70292160 3.2000年~2013年期间( C )

A.珠三角人口死亡率高于粤东西北 B.粤东西北常住人口总数高于珠三角 C.广东常住人口增速呈减缓趋势 D.珠三角人口主要迁往粤东西北 [解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读图,图中人口增长率下降,不能表示人口死亡率高,A项错。只表示增长率的变化,不表示总人口的数量,B项错。说明广东常住人口增速呈减缓趋势,C项对。图示内容不能表示人口迁移方向,D项错。 4.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速变化,其原因最不可能是珠三角当地( B ) A.产业转型、升级B.生育政策调整 C.部分企业迁出D.环境质量下降 [解析]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速变化,可能是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A 项可能。生育政策是全国性的,不是一个地区可以改变的,B项不可能,选B项。部分企业迁出,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C项可能。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人口迁出,也有可能,D项可能。 (2017·河北五校质检)下表为部分主要移民国家的相关资料表。据表和所学知识,回答5~6题。导学号 70292161 5. A.俄罗斯、阿联酋、美国、英国 B.美国、俄罗斯、阿联酋、英国 C.俄罗斯、美国、英国、阿联酋 D.美国、英国、俄罗斯、阿联酋 [解析]由表可知,a国和b国的移民人口数量较大,则a国和b国分别为美国和俄罗斯;c国和d国移民人口数量较小,且c国的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的比重最大,故c国为阿联酋,d国为英国。 6.表中c国吸引国际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气候适宜,环境优美②缺乏青壮年劳动力③移民政策宽松④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力强⑤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1.2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学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各阶段的特点、原因和地理意义。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掌握分析人口迁移案例的思路与方法。 4.联系实际分析某个地区某个时期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 【使用说明】 1、结合课本将课前预习内容填好并记住,准备上课检查 2、找出不明之处做好标记,写下问题,交给课代表 3、合作探究部分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由组长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4、学案用完后,上交检查 【自主学习】 一、人口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和。 2、人口迁移概念: 3 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和。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国内人口迁移是指。 4.国际人口迁移【读课本填表】

图 5.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 【读课本P8和图1.8填表】 (1)二战后,欧洲由人口 地区变为人口 地区,主要是由于 ; (2)拉丁美洲由人口 地区变为人口 地区; 地区吸引 了大批外籍工人。 6、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是由于 、 、 等影 响,人民不得不大批迁移。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 ; (2) 8、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 往往起重要作用。此 外, 、 、 、 、 、 ,也 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合作探究】 1、如何判断是否是人口迁移? 【读图思考】下图中A 、B 、C 分别代表三 个不同的行政区,D 代表国外,请说出各箭 头的含义。

2、现代我国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有何影响?(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入手分析) 对迁出地: 对迁入地: 3.读案例2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 (2)图中人口迁移属哪一种人口迁移? (3)美国四次人口迁移的原因及方向? (4)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人口迁移的的推力是什么? (5)20世纪70年代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的拉力是什么? 4.读案例3分析:我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的原因?比较分析与影响我国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什么不同? 【巩固提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或国家)的是 A.西欧 B.拉丁美洲 C.澳大利亚 D.西亚 2.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游牧民的迁移 B.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 C.日本人去美国定居 D.中国人去欧洲旅游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读图练习题

《人口的变化》读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A.埃及B.中国C.德国D.印度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2、图3回答3-4题。 3、图2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 4、图3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08年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示意图,完成5~6题。 5、未来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 6、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甲B.最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丙C.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乙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丁 ①②③④ 时间 自然增长率%

读2001~2007年江苏省人口增长情况图,回答第7题。 7、2004~2006年,江苏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主 要原因是() A.外省区流入人口较多B.自然增长率上升 C.人口政策松动D.育龄妇女比例持续上升 读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8~9题。 8.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 9.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 的是() A.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大 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10~11题。 10. 该市迁入的人口特征有()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1.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③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13.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B. 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主要是环境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第3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人口人口空间变化的常见形式 2.让学生理解影响人口空间变化的原因 重点难点 影响人口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最近几年人口问题一直是高考地理的常考知识点,尤其是人口的空间迁移更是高频考点,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人口空间变化的相关内容。 【探究新课】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人们通常把人口迁移是否跨越行政界线作为判断是否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标准。如图所示,A 、B 、C 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 代表国外。由A 1到B 1,B 2到C 1,C 1到A 1都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由B 1到B 2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

人口流动;由A 1到D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特点 主要流向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欧洲的殖民主义 扩张 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 业文明,也改变 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定居移民减少, 短期流动的人口 增多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调整了人力资源 空间分布格局 3.我国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

同的历史时期,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会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表: 时期 古代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以来 影响因素 行政力量、战争、自然灾害 计划经济体制、户籍管理制度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特点 大批移民 有计划、有组织 自发的、流量大 流向 迁往社会环境和自然 条件较好地区 从东部向中部;从东 部、中部向西北、东北、 西南 中部向东部,西南、西北向中部、东部 目的 逐水草而居,逃避战 争、自然灾害等 开发工业基地、垦荒、 支援边疆建设 务工、经商,寻求更好 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 收入 意义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 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民工潮和民工荒是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人口迁移现象。大量的农民工涌向东部沿海城市,引发民工潮;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出现民工荒。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引起的社会问题都值得关注,这也将是高考考查的方向之一。 民工潮 民工荒 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 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 原 因 经济发展速度快,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收入低,农村劳动力过剩 收入差距缩小, 工作环境差 产业转移, 国家重视 “三农” 利 缓解劳动力紧张状况,促进 经济发展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子女教育, 赡养老人, 农业发展 弊 犯罪率增加,住房紧张,交 通拥挤,增加就业压力,环境质量下降 留守儿童教育难,老 人负担重 工厂停产 图示法分析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的空间变化习题及答案

第二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基础题组 下图为“2005—2010年中国各省区(港澳台除外)人口迁移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 ) A.人口迁移总量最高的是蜀 B.人口迁出量豫小于赣 C.人口自然增长率沪高于鲁 D.人口迁入量粤大于浙 2.图中( ) A.人口净迁出的省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B.人口净迁入的省份多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 C.南方各省的人口迁移量均大于北方各省 D.沿海各省区的人口总迁入量超过1亿人 引力模型方法认为人口迁移与迁出地、迁入地人口规模正相关,与两地之间的距离负相关。完成下面两题。 3.(2018黄冈9月质量检测)根据引力模型方法,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4.(2018黄冈9月质量检测)有人戏言“省市”,这从侧面说明了省市迁入了大量人,这与引力模型方法并不一致。该案例体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 B.气候 C.政策 D.教育 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②投夫(妻)者③购房者④特殊人才⑤投父母者⑥投子女者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⑦ 6.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减少城市交通拥堵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提升题组 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1990—2010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人口数量变化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 A.交通压力增大 B.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C.促进资源开发 D.劳动力数量减少

高中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及答案教案

高一地理DL-10-01-007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 编写:何珍审核人:刘利编写时间:2010-3-6 【学习目标】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重点难点】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学法指导】(1)归纳法(2)讨论式学习法(3)师生互动学习法 【学习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 一、人口的迁移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3 4

来期以来了明显的变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两方面 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要看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读图思考1】 读下图,思考问题。 (1)美国东北部地区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2)美国东北部气候有何特点? (3)美国人口向南部和西部迁移,除气候因素外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思路:(1)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因而人口稠密。 (2)美国东北部纬度偏高,东部又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北美洲地形南北敞开,北方冷空气可长驱南下,东北部地区冬季严寒,因而被称为“冷冻地带”。 (3)东北部地区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南部和西部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和旅游业等。 材料二:19世纪以前的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图1-6) (1)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_________移向 _________,从_________流向________,导致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 (2)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其居民大多数来自________国;非洲人是作为_______被劫掠到这个国家的;最早的亚洲人是以____________身份进入美国的,主要在________干活;“一个明显的例外,”指的是__________人。 图1-6 (3)文中第一段中的“向西推进”指的是国 ____________(内、际)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_________,人口大量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移动,试分析产生这种移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课标解读】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课标要求重在“举例”两字上,要求学生能用具体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本条课标的认知水平应为运用水平。因此为了达到标准的要求,在教学时要尽量结合实例进行讲述、分析。同时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等基础知识是达成这条课标的必要知识铺垫。 【学情分析】 人口的空间变化,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知识内容教学难度不大。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古代几次人口大迁移的历史背景以及美国移民历史不甚了解,受其历史素养的限制,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往往兴趣不大,对知识点也只是机械记忆,这样的结果既影响了学习效率,也与新课程教学所要体现的素质教育理念相背离。为此本节课通过对教材的整合,设计了更多学生身边的例子和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对人口迁移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判别和掌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二、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资料或图表,结合自己所学理论分析当今世界某个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难点】 1、人口迁移的特点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中国近代史上三大移民潮之一的《闯关东》这一史实为主线贯穿始终,本节课通过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融合,运用视频和人口迁移的大量图片,探究了人口迁移的原因、类型、影响因素和意义。这样既能挖掘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中的地理,更在体验中进行探究和分析,最终达到本节的课标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走西口》音乐欣赏。 (教师)情景导入:《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的三大移民潮,并被陆续编排成了电视剧。那到底什么是人口迁移?为什么要进行人口迁移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形象感知,课堂初始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点,增强了探究新课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组内交流合作学习成果共享 (教师)提出学生需完成的课前预习展示的知识点: 1、人口迁移概念 2、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方向、原因(表格展示) 要求: 1、2-3分钟时间同位校对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0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点导学及答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 考纲解读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知识清单 1. 2. 参考答案 1.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 时间 空间 2.原始 传统 现代 原始 传统 现代 发达 发展中 传统 现代 现代 要点精析 要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2.人口“三率” (1)人口出生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人口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拓展:人口增长的方式除人口的自然增长外,还有人口的机械增长(后面将专门讲述)。 【典型例题】 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面(1)~(2)题。 决定因素:______和______ 趋势:不断______ ______差异 ______差异 农业革命之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以来 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差异 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______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______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______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类型及特征 历史转变:______型→______型→______型 ______国家:现代型 ______国家:传统型 全世界:由______型向______型过渡 中国:已经属于______型 空间差异 人口增 长模式 及其转 变

高三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的知识点

高三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的知识点 高三地理必修关于二人口的变化的知识点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3、一个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 小共同影响。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增长速度常见人口问题影响人口政策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缓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鼓励生育和移民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快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困难,环境压力大计划生育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特点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8、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和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4、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2021届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第20讲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案

第20讲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类型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国际人口迁移 (1)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国家或地区;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4.国内人口迁移 (1)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2.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3.社会因素 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影响因素。

微点1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异同 人口迁移人口流动 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 人口流动现象 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 而不变更户籍人口的移动现象共同点空间上发生位移 不同点 ①空间位移:必须改变定居地;② 居住地变更: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 界线;③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 性 ①没有改变定居地;②短期流动; ③不变更户籍 在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迁移及其产生的影响 (2018·高考全国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B.天津市 C.上海市D.重庆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 A.死亡率较低 B.迁出人口多 C.出生率较高 D.迁入人口多 2.图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A.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B.1964年之前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C.1990年-2000年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D.1982年该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3.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和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结合所学知识,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 ) ①资源丰富②科技发展水平高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生活消费水平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下列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符合悲观派的观点的是 A、依照目前科技的发展速度,人类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 B、世界人口进一步增长,地球依然能承受 C、现在世界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人口容量 D、人类能在短时期内实现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户籍(或常住)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户籍(或常住)人口占户籍(或常住)总人口比重。读“2016年浙江省部分地级市户籍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统计图”。 回答下列各题。

5.有关图中各地级市的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 A.衢州地区青壮年人口为净迁出 B.舟山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 C.丽水地区青壮年人口为净迁入 D.温州地区的老年人口数最少 6.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在杭州举行,为建设运动场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杭州。影响这一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B.宗教C.环境D.气候 下图为“诺特斯特人口发展模式图”,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②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 8.在①②③④中,能代表我国近年来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② 9.缓解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 B.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C.实行计划生育 D.加大教育投入 10.研究人口分布一般以()和()作为衡量指标。 A.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格局 B.人口密度、人口数量 C.人口密度、人均面积 D.人口数量、人口分布格局

最新地理必修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最新地理必修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教学,分析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2.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3.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人口迁移是人类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 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人口迁移流向(迁出国家、地区,迁入国家、地区)。 3.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人口的迁移 1.迁移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它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 补充:人口的空间移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形式。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例如,每天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人口;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农的农工;外出旅游、度假、疗养等。 人口迁移是指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例如,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到来工作的外国人等。 属于人口迁移的人口移动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例如,旅游、探亲等短期人口流动就不属于人口迁移。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有时候常常把这作为判断是否发生人口迁移的重要标准。 2.分类 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 动。 ②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配套K12】高中地理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标解读】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课标要求重在“举例”两字上,要求学生能用具体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本条课标的认知水平应为运用水平。因此为了达到标准的要求,在学案时要尽量结合实例进行讲述、分析。同时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等基础知识是达成这条课标的必要知识铺垫。 【学情分析】 人口的空间变化,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知识内容学案难度不大。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我国古代几次人口大迁移的历史背景以及美国移民历史不甚了解,受其历史素养的限制,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往往兴趣不大,对知识点也只是机械记忆,这样的结果既影响了学习效率,也与新课程学案所要体现的素质教育理念相背离。为此本节课通过对教材的整合,设计了更多学生身边的例子和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对人口迁移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判别和掌握。 【学案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二、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资料或图表,结合自己所学理论分析当今世界某个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学案重点、难点】 1、人口迁移的特点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学案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中国近代史上三大移民潮之一的《闯关东》这一史实为主线贯穿始终,本节课通过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融合,运用视频和人口迁移的大量图片,探究了人口迁移的原因、类型、影响因素和意义。这样既能挖掘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地理学案资源,让学生去体验生活中的地理,更在体验中进行探究和分析,最终达到本节的课标要求。 【学案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走西口》音乐欣赏。 (教师)情景导入:《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的三大移民潮,并被陆续编排成了电视剧。那到底什么是人口迁移?为什么要进行人口迁移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形象感知,课堂初始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点,增强了探究新课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组内交流合作学习成果共享 (教师)提出学生需完成的课前预习展示的知识点: 1、人口迁移概念 2、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方向、原因(表格展示) 要求: 1、2-3分钟时间同位校对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