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夯实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夯实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夯实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
南海区西樵镇第四小学《夯实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

夯实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

【摘要】“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可见学会合作,善于交往,可以说是少年儿童进入现代社会的“入场券”,更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此论文作者及时抓住时代的脉搏和教育的焦点,围绕“夯实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优势互补,构建合作小组,为营造良好班级人际关系保驾护航;因势利导,创造多维实践空间,为提高学生的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夯实根基;拓宽渠道,创建合作学习型家庭,为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攻坚克难。”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可见此论文对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生良好人际关系

【正文】

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最终应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当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结束时,学生间的协作关系并没有停止,他们会在班级的其他学习和活动中继续这种协作关系,为班级营造一个学生自觉合作的学习风气,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是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而且是整个班级都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作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课堂中屡见不鲜。然而,当前很多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不一定起到有效的作用。如果在我们的教学中,小组合作没能实现实质的、有效的合作,那么课堂只能是“走过场”而已。因此,为了实现真正的有效合作,以此培养同学们良好人际关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优势互补,构建合作小组,为营造良好班级人际关系保驾护航

心理学认为,一进入小学,学生开始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显示出一种特别的偏好,尤其五、六年级的学生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显著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他们在合作时经常发生冲突,因此,创设各种各样的群体合作

情境,加强学生群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合作技巧,是学生合作训练的重点,更是营造良好班级人际关系的关键。

1、优势互补,有效地分组。

每一次的小组合作都有一个活动主题,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主题,寻找学习伙伴。但分组时要注意合理性,尤其是第一次分组,学生还没有经验,教师必须要指导好。一般来说,每个组4至6人,一个班级可分成8至10组。人数过多或过少,都达不到效果。我们在分组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协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合作伙伴,会让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孤立。不能体现活动的全体性,因此,我们老师要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活泼一点的孩子要和胆子小一点、不爱发言的孩子坐在一起,爱发言的带动那些腼腆的、内向的孩子,给每个成员分配任务,使学习小组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还要注意每个小组中要有一个“领袖级”的人物,这个人物要有一定的感召力,在组员中有一定的威信。这样孩子们就能推选出组里的小组长了。这个小组长在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制定计划、开展活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要能协调组员之间的矛盾,起好带头作用。这样每个成员能够各得其位,互相协助,共同发展,使小组合作得到最优化。

2、增强团队意识,营造严谨而快乐的学习家园。

近年来团队活动、团队游戏在我们校园搞得有声有色,因而我因势而导通过举行团队活动,打造声势和完善管理条例等策略来构建严谨而快乐的综合性学习团队。具体操作如下:

(1)要求每小组成员通过商议为本组起一个个性化的名称,并拟定一句响亮而富有意义的座右铭,然后在专为此举行的“营造快乐学习家园”的小组活动会中集体登台亮相,介绍小组名称、组员和座右铭,并表演一个能代表本组成员综合水平和才艺的节目。

(2)每次活动给各小组发放透明座牌,小组长组织组员制作一张写有本组组名、组员名单和座右铭的个性化卡片插入座牌中,总之,这个座牌作为本组的公示牌使用,由组长管理。

(3)在开会商议之后,为科代表和小组长分别制作“班级学习小组竞赛管

理表”和“小组学习情况反馈表”,小组长每次按本组组员的表现填好并交给科代表,而科代表则每次主题活动后细心登记在“班级学习小组竞赛管理表”,小组竞赛情况每次活动后公示一次,评比一次,教师赏罚分明,并在公示牌上展示出来。评比的项目要尽量科学,根据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特点,下面是“学习小组学习情况反馈表”的一个示例:

605班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学习情况反馈表

通过以上建构,我发现,由于活动、座牌、评分等一系列设置,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他们不甘人后拟定了一个个响亮而富有个性的组名,比如“永不止步”“长风破浪”“朝阳”“奋进”“黄金屋”“超人特攻队”等,并发挥集体的智慧编演节目展示小组的活力与风采;同时,由于评分细则的制定和操作方式的完善,学生开始意识到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于是,团结协作的意识,小组本位意识逐渐建立了起来,组员间良好人脉初步形成。

二、因势利导,创造多维实践空间,为提高学生的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夯实根基。

小学高年级综学生人际交往技能要得到提高,这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见效。那么要创造一种多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空间,也就是情境化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多维的实践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目前学校教育方式的最好选择。对于这方面我有一些较成功的做法: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创设情景,多元训练。

在教学中,对于以下几种情况我都会设计不同的合作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

A、活用教材,适当安排学生进行片段表演。

合作活动开始之前,先集体讨论人物特点或主题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片段来进行小品表演,表演前要说明创意,表演后要请同学评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素养,又训练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然后让三组学生承担表演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由他们分工合作,自己改编剧本和排演,然后准备在第二节课进行表演。记得学习《将相和》后,我布置学生改编剧本,并告诉学生要举行一次课本剧表演赛。接受任务后,学生自由组合成剧组,组内人员分工合作,改编剧本,排练、表演,兴致盎然。在几天后的课本剧表演赛上,每个剧组都大显身手。仔细听,你会发现剧中人物的对话,有很多是学生自己根据剧情需要合理想象加进去的,他们还把课文中所没有描写的人物神态、动作等细节也表演了出来,把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更有一个“剧组”,来了个《将相和》现代版,让蔺相如用上了手机,乘上了直升飞机,上网和秦王理论,令人捧腹之余不禁为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合作能力拍手叫好,这就是集体智慧的力量呀!通过编课本剧,学生“活用”了教材,表达了自己的文化理想和内心意愿,在自主、合作、创新的氛围中获得艺术的体验,发展了艺术才能,促进了个体社会化以及人格的完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B、形式多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小品、歌唱、舞蹈、绘画、朗诵、写作、手抄报……但一定要体现原创性和生动性。比如《难忘的小学生活》,学生就根据回忆“小学生活中的老师或同学”活动提示,

原创了一个小品,表现一个原本不喜欢听课、消极的学生在同伴、老师等人的劝说和对师生情、同学情的赞颂下逐渐爱上学习的故事,其中融合了许多赞美老师和友情的诗词朗诵和歌曲表演,还配合得有道具、背景,很有感染力和创造力。学生在活动中人际关系更融洽了。

3、抛砖引玉,充分利用小组活动资源,启迪学生。

在小组活动中,我善于抓住亮点让他们资源共享,感受良好人际关系,带给他们的愉悦。如:我在上《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活动时,我要求同学们结合学校的感恩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创编诗歌集。第三小组“永不止步”的同学采取了非常有创意并且技术含量很高的为诗配画和为画配诗的活动展示,他们的画和诗歌都是学生原创的,请本组丹青好手和书法高手画好和写好,活动展示时贴在黑板上早就准备好的漂亮的底板上,所配的诗写得不错,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和朗诵,令全班同学惊叹不已,而我也没有放过这个绝好的训练学生文笔的机会,马上安排全班其他学生也当堂赋诗一首,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榜样的感召下,写出了不少佳句好诗,比如:

窗外的夜很静

——致母亲

“永不止步”小组陈佩君窗外的夜很静,很静

十二年前的圣诞节

您选择了我当您的女儿

还说要照顾我一辈子

疼我一辈子

窗外的夜很静,很静当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

亲情就随我一生

您就是我的护身符

给予我快乐和幸福

窗外的夜很静,很静

我向满天的星星许下心愿

我希望下辈子让您当我的女儿我要像您爱我一样去爱您

您说可以吗?

妈妈,谢谢您

“奋进”小组蓝月美

妈妈,谢谢您

灿烂的光辉指正我成长的方向。

妈妈,谢谢您

火热的情怀给予我奋斗的力量。妈妈,谢谢您深情的召唤激励我去实现理想。

在我的身躯里,

有着您赠予的顽强生命。

在我的脉管里,

有着您智慧血滴。

在我的胸膛里,

有着您赠予的创造者活力。

妈妈,谢谢您

妈妈,您是……

朝阳”小组左诗琪妈妈,您是一把伞,在狂风暴雨时,

有您为我遮风挡雨。

妈妈,您是一只鸽子,在我迷失方向时,

有您为我引路。妈妈,您是一支蜡烛,在黑暗的地方,

有您为我找到光亮。

妈妈,您是一团火,在寒冬里,

有您给我温暖和慰藉。妈妈,您是……

看,一篇篇感人肺腑诗作,无不表现了组员的感恩之心。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有的是中心发言人,有的是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分工合作,亲密无间,人际交往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三、拓宽渠道,创建合作“学习型”家庭,为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攻坚克难。

学会合作,是人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在当今家庭中,父母常常会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希望博得孩子的合作而达到目的。然而却往往由于孩子的拒绝合作而变得复杂起来。因此,面对许多家长无奈的呼吁,社会的变迁带来家庭的变化,我校创建合作学习型家庭,实现“亲子合作”、“家校合作”,让家长与学生的关系得到改善。

1、在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攻坚战中,我们注意与家庭的沟通,以点带面创建合作“学习型”家庭,强化合作意识,形成良好习惯。

合作学习型家庭的创建需要学生与家长的共同参与。例如家庭小书房的布置、命名,家庭学习格言的选定,家庭庭院小基地的取名,在我们农村的实施,大部分需要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做。他们选中的名也是丰富多彩。家庭书房的名字有“聪明屋”、“读者小天地”、“船”、“生活小田地”等等;家庭庭院小基地的命名有“开心乐园”、“绿色生命”、“生命的原野”等等,都充分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憧憬,也促进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友好、更亲密。

又如个案:潘绍锋家长加强与子女间的相互沟通,所以每逢星期六、日他都尽量抽出时间,夫妻一同陪同子女过一些假期活动。并与子女们建立一种朋友方式的关系,做子女们的表率,尊重子女的意见,建立民主的家庭,对于子女的指

出其某些不良嗜好,他能乐意去接受并勇于改正。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追求知识自我增值来带动子女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家庭中开展每周的自评与总结活动。子女们与他们每天都要对自己的学习或工作自我评分,在周末作一次自我总结、相互督促、相互促进。

2、引导孩子参加社区假日小队活动,可以达到“以群治独”的效果。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成长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而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群体性,二是实践性。也就是说,孩子是在群体中长大的。为此,我校在社区成立六十多个假日小队,让孩子们自愿组合起来,五六个孩子到一个伙伴家生活一天,或到社区的图书馆、篮球场、看书和打球。孤僻、独来独往的潘福铭同学就是通过参加假日小队活动体现了在合作的基础上与人竞争的乐趣,有了共同话题的伙伴性格开朗多了,再加上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使他成为一个受人欢迎、合群的小男孩。

我们还注意在社区以假日小队为单位开展综合性研究课题。大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给生活以进行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且在“我为人人”中得到提升。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儿童在亲身体验中认识、积累和升华知识,生动的学习活动成了创造的动力,体验、互动、合作、参与、探索、实践就自然成为这种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生的合作习惯就此形成,合作技能就此提高。

如个案:我组织同学开展“争当友爱合作小公民”的活动,同学们都说:“在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友善合作。我们在活动中找到了真正的朋友,结识了许多伙伴,学会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知道合作是走向成功的基础。我们在活动中体现自我,品味合作,我们在与人合作、帮助别人的基础上,自己也学到很多东西,我们喜欢这个活动。”

黎润铭的父母说:“我只有一个儿子,从小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什么都顺着他。自从他参加了争当‘友爱合作’小公民活动后,判若两人,懂得体谅家人,现在还经常帮我做家务,成了我的好帮手。”

正如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故此,同学们通

过参加以上的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地把外在的习惯训练转化为内在需要而形成习惯。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以上两者异曲同工,一语道破人际交往的天机,我们的学生需要实践,需要经历,而我们教师则肩负着为他们创设情境和实践机会的责任,那么,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吧,也许,在我们的努力探索下,我们能够不断地去优化它,并通过它不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在》孙云晓、孙宏艳编著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冗张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孙云晓著新华出版社

《德育原理》袁元郑航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2003年第8期:王坦《论合作学习的教学论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