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中成药合理应用思路-赵明昕

临床中成药合理应用思路-赵明昕

临床中成药合理应用思路-赵明昕
临床中成药合理应用思路-赵明昕

169

第17卷 第6期 2015 年 6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7 No. 6 Jun .,2015

中成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祖国中医

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传统规定的处方和现代的生产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并且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制剂。《皇帝内经》所载13个方剂就有8种中成药,如《素问·病能论》生铁落饮、泽泻饮;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和进步,中成药的应用种类、数量剧增,它以“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服用、携带、生产、储存及运输方便)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受到患者的青睐,同时其不

临床中成药合理应用思路

赵明昕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 要:

目的:了解临床中成药合理应用的方向,保证其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近年来中成药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并总结提出具体的方法。结果:中成药合理应用在辨证、剂型等方面。结论: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要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思路,才能做到合理安全应用中成药。

关键词:中成药;临床应用;合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5) 06- 0169- 03

收稿日期:2014-11-04作者简介:赵明昕(1966-),女,辽宁复县人,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中西药的不良反应。

Clinical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Thinking

ZHAO Mingx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4,Liaoni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proprietary chines medicine

direction and t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for use.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medicin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the specific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Results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forms etc.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should follow the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treatment idea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in order to achieve and s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linical application;rational thinking 于AS 症状的缓解及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现在已被广泛使用,其特点是副作用小,费用较低,易于长期治疗。在此基础上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可以起到进一步提高疗效的作用。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如缺少统一的客观化标准,临床试验还不够完善,病因病机、治疗机制尚待明确等。继续增加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提高临床试验水平将会使针灸在治疗AS 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 洪渌,吴东蛟.强直性脊柱炎辨治探讨[ J ],新中医,2013,45

( 1 ):3-5.[ 2 ] 余青,钟兰,王钰珏.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穴规律现代文

献研究[ J ] .江苏中医药,2013,45 ( 7 ):61-63.

[ 3 ] 曾莉.扬刺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J ] .湖北中医杂志,

2006,28 ( 2 ):46.[ 4 ] 刘维,张磊,刘滨,等.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疗效观察 [ J ] .中国针灸,2002,22 ( 10 ):665-666.

[ 5 ] 袁志太.针刺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3例[ J ] .上

海针灸杂志,2003,22 ( 6 ):35.

[ 6 ] 万学文.针罐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J ] .中国针灸,

2005,25 ( 8 ):551-2.[ 7 ] 成秀芳,吴玲,李长风,等.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

炎疗效观察[ J ]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 ( 3 ):172-173.

[ 8 ] 罗任.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J ]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 ( 47 ):142-144.[ 9 ] 周昭辉,陈振虎,徐展琼.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J ] .针灸临床杂志,2011,27 ( 3 ):11-13.

[ 10 ] 齐昌菊.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J ]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 ( 9 ):541-542.[ 11 ] 高猛,刘源香.火针并电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17例[ J ] .山东中医杂志,1997,16 ( 7 ):310-312.[ 12 ] 杜文中,张建鹏,何永刚.三伏督脉铺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8例[ J ] .中国针灸,2011,31 ( 10 ):951-952.[ 13 ] 李旅萍,陈小凯,吴虹,等.温针结合长龙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1例临床观察[ J ] .新中医,2011,43 ( 10 ):50-52.[ 14 ] 田元生,王雷生,王新义,等.埋线刺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J ] .中国针灸,2011,31 ( 7 ):601-604.

[ 15 ] 陈有国.重刺络放血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 J ] .江苏中医药,2002,23 ( 7 ):35.[ 16 ]

张传稷,潘宝祥.针刀松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J ] .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3,3 ( 3 ):268-269.[ 17 ] 罗健,黄柳和,孔令深,等.岭南挑筋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J ] .针刺研究,2003,28 ( 4 ):276-279.[ 18 ] 罗健,孔令深,黄柳和,等.挑筋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5例疗效观察[ J ] .新中医,2000,32 ( 4 ):22-23.[ 19 ]

罗健,孔令深,黄柳和,等.挑筋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2例临床观察[ J ] .江苏中医,2001,22 ( 11 ):11-13.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5.06.060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7卷

良反应在临床也与日俱增,据报道,近年来在国内530种的医学期刊上就有4500多篇有关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论文报道,虽然和化学药物相比,发生的比例较小,但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道,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药源性损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了解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1 辨证用药,因人制宜

1.1?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是中药方法论的精髓,是合理用药的先决条件,依据中医理论,辨证、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的治法选择适宜的中成药,即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依法选方。如对于不同类型的外感表证治疗的用药,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清鼻涕、肢体酸痛,此时用复方大青叶片效果较好。而出现发热鼻塞、咽喉肿痛的风热表证应用羚羊感冒片,如果临床患者出现身热口渴、气逆咳嗽的暑热可用桑菊感冒片,在季节性的流感可用复方大青叶合剂效果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方中的大青叶对甲流感病毒、单纯性的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感染并有抑制增殖的作用[1],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指出:“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强调了药性理论对临床用药的重要性[2],提示临床医生在选择用药前首先明确病情证候的阴阳性质,其次拟用中成药的寒热属性,两者缺一不可。抓住本质,分清病症性质。只有正确的辨证,才能有的放失,合理的应用中成药。

1.2?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它包括中医诊断疾病,也包含西医诊断疾病。借助现代检测理化指标,同时做出合理的西医诊断[3]。在近几年的新上市的中成药中,在其说明书中常常有明确的西医病种,这要求中医诊断明确,同时又有可靠的西医疾病的诊断,在中医上,即同病异证,异病同证,这是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病理基础,可从病变的总体规律上,疾病的个体化,特殊性方面指导合理用药。如大叶性肺炎,入院抗生素治疗后白细胞等化验指标趋于正常,肺部湿罗音基本消失,其胸痛症状减轻,但脉象细数而乏力,舌质红降,苔少而生刺口渴,咽红,体温持续不下。属热入营血,耗伤津液应加以滋阴清热益气中成药六君子汤和麦门冬汤加减,共奏清肺之余邪、滋阴养肺之功效。临床常用的清开灵注射液和脉络宁注射液同样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但其有适应症方面有差异。脉络宁注射液由玄参、石斛、牛膝、金银花的中药的提取物制成,具有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之功效,它的适应症是阴虚内热血瘀,患者症见心烦易怒、失眠、舌质红降、舌苔黄腻、脉玄滑,而清开灵注射液主要由人工牛黄、水牛角、金银花等成分组成,功用为清热开窍、豁痰解毒适宜于实热证[4-5]。在临床应通过四诊收集患者的有关资料,结合八纲辨证和脏腑等手段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依证遣药,只有这样才能为合理用药创造条件。

2 剂型的选择

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曾指出:“病有宜服丸者、服散者、服酒者、服膏煎者、亦兼参用,查

病之源,以为其制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制剂通则中详细记载了26种中药制剂剂型。中药的成分复杂,加上中成药又大多为复方制剂,临床选择中成药的剂型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的轻重缓急等诸多因数考虑,才能提高疗效,达到降低毒性,安全有效,便于服用的目的,例如,注射剂、气雾剂可以利用其速效的特点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作用,现阶段已有许多中成药的新剂型对机体组织有特殊的靶向性、滞流性和某些特定细胞的通透性,在肿瘤心血管等领域中意义凸显。一般来说相同的药物因不同的剂型和不同的给药途径,可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安全性,双黄连口服液用于外感风热,实验表明其在小鼠体内有明显抑制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的作用而双黄连滴眼液,则用于单纯疱疹性病毒浅层角膜炎[6]。剂型对安全性有不同的影响,静脉注射剂不良反应是非静脉注射液的9倍多[7-8]。从总体讲口服制剂的安全性较注射剂安全。

3 合理的剂量

中成药的用药剂量不规范的问题是其临床上较为普遍的问题,特别是有些中成药的使用说明书不规范,有的有效量范围过大,更增大了不合理用药的危险,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应慎重超剂量应用,老人应取偏小值。尤其是一些含有有毒的中成药制剂,有人三黄片口服4片即可以出现面部多形性红斑型药疹[9]的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注射剂的超剂量使用,它是引起中成药药源性疾病的原因之一,随意加大剂量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有报道高浓度的丹参注射液可致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性休克[10]。李廷谦教授等研究结果显示,超剂量的使用参附注射液后,出现口舌干燥、面部潮红、发热、烦热、头痛、头胀等的不良事件[11]。有些含有毒性的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复方芦荟胶囊、朱砂安神丸长期服用可以出现慢性汞中毒症状: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蛋白尿、甲状腺肿大等,严重者出现心、肝、肾及脑中毒。所以临床应用中成药,不仅要考虑每一次的用药剂量,而且还应考虑用药的周期,患者的敏感性、耐受性和用药的总量,不可守一方一法长期应用,若需长期用药的应采取逐渐减量或间歇用药原则,防止因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不良反应,用药的剂量大,药物的作用就比较强烈,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就增加,应中病即止。

4 联合用药

为了提高临床疗效,或综合治疗方案的需要,中成药常和中成药或西药合并使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增效减毒及扩大应用范围的原则,往往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常用牛黄清心丸、牛黄解毒丸、柏子养心丸,联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合用后变寒凉与温补为平补,养心益气而不燥,清心凉窜而不寒。但中成药是多种成分并存的,许多联合用药的机制在某些方面尚不明确,所以有些不适当的合并用药已成为药源性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如排石利胆片含郁金,若与苏合香丸、妙济丸等含有母丁香的中成药联用,应考虑中医的传统配伍理论要求,并且无药物的禁忌。其次是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含有麻黄碱的

170

17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成药如半夏糖浆、复方枇耙糖浆、鼻炎康等与呋喃类药物、格列本脲等单氨氧化酶抑制剂同服,会使去氧肾上腺素、神经递质释放增加,导致血压骤升,严重的出现高血压危象[12]。生脉散、丹参注射液与莨菪碱合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既可提高心率,又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缺血的状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还应考虑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根据临床的病情及时调整用药,同时还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减毒增效的原则,谨慎的制定个体用药方案。

5 重视特殊群体用药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药品是一把双刃剑,中成药既然是药,就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一些常用的中成药无论是新剂型,如丹参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还是传统的中成药,如天王补心丹、牛黄上清丸等均出现不良反应。这些多发生在高敏体质的患者身上,有既往过敏史的人再次使用致敏药物时,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13-14],这些人群由于年龄段、性生理状态、疾病状态、伴随治疗、合并用药、中医证候或体质等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调查显示女性的药物不良反应多于男性,老年人、婴幼儿、妊娠妇女的中成药不良反应高于青壮年,更应谨慎应用或禁用。唐瑛等通过实验对中药复方昆明山海棠胶囊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雌鼠均不能受孕;对小孕鼠的体重、活胎的重量及平均胎仔数等各项指标均无影响。结论:其胶囊具有低、中度的遗传毒性和一般生殖毒性,而无胚胎毒性[15]。

6 加强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6.1?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现状

药品再评价是指运用药物的流行病学等方法将临床某些已上市的中成药运用于临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收集、报道、评价和信息反馈。在当今中成药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其不良反应监测显的尤为重要,中成药的临床疗效是联合组分的共同作用结果,它们进入机体后有些成分能使某些酶的活性失活从而造成机体细胞和机体的某些代谢发生变化而蓄积中毒而发生不良反应,其特殊性在开展ADR的检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6.2?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的措施

目前我国是将自愿报道系统与集中监测结合起来,对新上市的中成药继续进行上市后的监督,要求研制单位、应用单位或生产单位提供ADR监测报道,即在进行新药的第Ⅳ期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包含ADR监测内容。同时对已应用临床的中成药进行重点品种的筛选,尤其是中成药注射剂,在保证注射剂的质量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流行病学研究程序,最大限度的排除可能产生偏倚的各种因素,使中成药不良反应数据可信。逐步完善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及紧急处理预案,并建立严重病例报道追踪调查制度。对中成药的严重不良反应关联性进行分析评价时,必要时应追踪原始病案、药品生产厂家、批号及中药饮片的原产地、采集、加工、炮制与制剂工艺的操作过程。

7 建立中成药的临床点评制度,合理安全的应用中成药

首先,中成药在临床使用时应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监测所使用中成药的品种、数量、合理用药情况和不良事件。尤其是风险较大、毒性明确的中成药,如易导致过敏的中药注射剂和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可以进行重点监测。其次,处方点评制度和临床药师制度等的落实,可以有效地促进中成药临床使用监测,及时获取中成药用量的动态信息、合理用药情况、临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等情况,对患者用药的全过程和使用药物治疗效果,做出综合性的动态评价,及时的发现和报道药物的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保证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减少和避免药源性伤害。

8 结语

中成药在我国有其特有的理论基础、作用特点和应用范围。在应用时应综合考虑药品各方面的因素,从药品的安全角度,药品的自身性质和临床疗效,综合不良反应信息、药品成分、主治、剂量等多方面分析全面考量其安全性,客观分析某一中成药已知的潜在风险。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类药物的审批,通过对中成药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监管,包括药品的研制阶段安全性监测、实现中药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强化流通环节的日常监管等方式,提高中成药质量。逐渐完善可疑不良反应报道制度,及时发现中成药的潜在的危险、未知的风险,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并开展与安全性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积极开展中药上市后安全性评价及风险管理研究,这也是规避中成药安全性问题的重要方式。药品具有两重性,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能给人带来危害,对于临床工作者应具有丰富的前瞻性的预防理念,合理用药既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医疗行为的准则,增强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预防意识,恪守合理用药原则,最大限度的保障中成药的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 1 ] 杨华,夏章勇,任鸿雁. 常见中药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 M ] .

北京: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24-25.

[ 2 ] 李中梓.医宗必读[ M ]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172. [ 3 ] 梅全喜.中成药合理应用手册[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 4 ] 高利.从清开灵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谈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 J ]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12 ( 2 ):116 .

[ 5 ] 刘懿文,王玉民.脉络宁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与中医病证关系[ J ] .中国药学杂志,1999,34 ( 12 ):85.

[ 6 ] 高殿文,陈立忠,王爱媛.黄连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 ( 9 ):711. [ 7 ] 蔡皓东.双黄连粉针剂不良反应分析[ J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1999,1 ( 1 ):36.

[ 8 ] 周超凡,崔京艳.中药注射剂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J ] .中医杂志,2008,49 ( 7 ):647-659.

[ 9 ] 赵峰.口服三黄片致面部多形性红斑型药疹1例[ J ]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 ( 1 ):63.

[ 10 ] 谢孝泉,蒋术侠. 高浓度丹参液致心动过缓及低血压休克1例[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28 ( 9 ):527.

[ 11 ] 李廷谦,马建昕,周宇丹.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调查[ J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 ( 3 ):319-322.

[ 12 ] 杨汝铁. 中医急症用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禁忌[ J ] .中国药业,

10 ( 2 ):60.

[ 13 ] 周超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警示[ J ] .中国药物警戒,2005,2 ( 2 ):68.

[ 14 ] 朱月琴,洪晓虹. 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分析[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 ( 4 ):1004-1006. [ 15 ] 唐瑛,邱伟.梁翠微.昆明山海棠胶囊遗传毒性及生殖毒性的研究[ J ]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1 ( 2 ):92.

171

最新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培训参考大纲 (中成药部分) (一)目的 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熟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基层部分的“中成药”各类药物及其各品种在药物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方面的内容。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辩证用药,提高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的应用水平,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为使社区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熟悉”和“了解”。“掌握”是指本课程中需重点讲解的内容;“熟悉”是指本课程一般讲解的内容;“了解”可略讲或安排自学。 (二)授课学时及重点内容(24学时) 1.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掌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基层部分》的“中成药”(种类、品种等)的说明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用药指南(中成药)2009年版基层部分》的使用方法;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辩证用药;熟悉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品种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内容。(4学时) 2.(1)内科用药:解表剂、祛暑剂、泻下剂(2学时) 掌握:九味羌活丸(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柴胡注射液、银翘解毒丸(颗粒、片)、防风通圣丸(颗粒)、藿香正气水、麻仁润肠丸(软胶囊)。 熟悉:玉屏风颗粒、保济丸。 了解:十滴水。 3.(1)内科用药:清热剂(2学时) 掌握: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片)、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片)、板蓝根颗粒、茵栀黄颗粒(口服液)、护肝片 (胶囊、颗粒)。 熟悉:牛黄上清丸(胶囊、片)、银黄颗粒(片)、复方黄连素片。 4.(1)内科用药:温里剂、止咳平喘剂、开窍剂(2学时)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辨证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 定适宜的中成药。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 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3.剂型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4.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 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 或滴注给药。 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5)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二、联合用药原则 (一)中成药的联合使用 1.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 2.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 3.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 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放互补及增放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成药安全性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 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症、合并用药等多方面,其中任何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引发药物不良事件。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 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 1.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 ●(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 ●(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 ●(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 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 2.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有多种类型 ●临床可见以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粘膜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 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精神症状或过敏性休克等为主要表现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 ● 3.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注意药物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 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3)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 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用药方案。 ●(4)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因药物之间相互作 用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5)需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加强安全性指标的监测。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1) ● 1.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 适宜的中成药。 ●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 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2) ● 3.剂型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 4.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 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3) ●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 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 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培训考试试题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考试试题 单位姓名 一填空题 1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才(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范的剂型。 2 解表剂是以柴胡荆芥防风桑叶菊花薄荷等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功效。按辩证要点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剂---------三类。 3滋补性中成药应在------ 饭前------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应在-----饭后----------服用,驱虫药最后---空腹------------服用,呕吐者应---少量多次------------服用。调经药应在----临近经期前数日-------服用。 4十九畏中,丁香畏----郁金----,芒硝畏----硫磺----------。 5《内经》中早已提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 二简单题 1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⑴妊娠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 ⑵妊娠期妇女使用中成药,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根据中成药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妊娠期妇女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⑶可以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中成

药,为妊娠禁忌。此类药物多为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组份,如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头、附子、土蟞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 ⑷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等副作用,属于妊娠慎用药物。这类药物多数含有通经祛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气破滞类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 2不良反应的预防包括哪些方面 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药证相符,合理用药 严控剂量,规范用法 特殊人群,尤须重视 加强监控,合理用药 3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2.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相应药量。

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每种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具体要求,还应以药品说明书、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为准。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遵循中医基础理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辨证辨病施治。 第三部分各论中为更好地说明各类中成药的特点,列举了部分中成药,列举的药物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未包括但又属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使用管理,《指导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应遵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执行。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 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效和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 一、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剂型种类繁多,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几十年,中成药剂型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开发了大量新剂型,进一步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 中成药的剂型不同,使用后产生的疗效、持续的时间、作用的特点会有所不同。因此,正确选用中成药应首先了解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一)固体制剂 固体剂型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其制剂稳定,携带和使用方便。 1.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但也应注意散 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 2.颗粒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剂型。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好、体积小,但易吸潮。根据辅料不同,可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0年6月

目录 前言 (2) 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 (3) 一、中成药的剂型 (3) 二、中成药分类 (7) 三、中成药安全性 (9) 第二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11)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1) 二、联合用药原则 (12) 三、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13) 四、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14) 第三部分各论 (16) 一、解表剂 (16) 二、泻下剂 (17) 三、和解剂 (18) 四、清热剂 (19) 五、祛暑剂 (20) 六、温里剂 (21) 七、表里双解剂 (22) 八、补益剂 (23) 九、安神剂 (24) 十、开窍剂 (25) 十一、固涩剂 (25) 十二、理气剂 (26) 十三、理血剂 (27) 十四、治风剂 (28) 十五、治燥剂 (29) 十六、祛湿剂 (30) 十七、祛痰剂 (31) 十八、止咳平喘剂 (32) 十九、消导化积剂 (33) 二十、杀虫剂 (34) 第四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35) 一、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35) 二、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36) 三、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监测、建立中成药应用点评制度 (37)

前言 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每种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具体要求,还应以药品说明书、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为准。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遵循中医基础理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辨证辨病施治。 第三部分各论中为更好地说明各类中成药的特点,列举了部分中成药,列举的药物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未包括但又属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使用管理,《指导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应遵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执行。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xx 第二人民医院 药械科: xxxx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中成药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中成药的合理用药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造成了临床疗效降低,甚至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上应用中成药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辨证用药 中成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武器之一,它必须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才能有的放矢正确使用。辨证施治是中医药理论的根本,也是中医药理论精髓所在,因此中成药的应用必须以中医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指导,强化辨证用药,切不可仅以说明书上的适应证简单用药。对症强调阴阳五行、整体辨证、动态平衡,严格把握“证”这一机体对有害因素的反应状态,以药物最佳组合的“方”调节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以临床疗效作为用药的检验标准。以咳嗽咳痰为例,按辨证分型可分为痰热证、痰湿证、肺燥证、寒饮证,用药须辨证选药,才能取得满意疗效。再如感冒,有的是风热感冒,有的是风寒感冒,二者病种类型截然不同,若相反用药,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延误治疗。 中医使用中成药是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的,与西医的"辩病论治"有着本质区别。中医用方必须综合疾病分型、人体差异、气候变化、药物功效等诸方面因素之后才能选择,所以往往会出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现象。例如同为呕吐,若因暑季着凉而致者,可选藿香正气散;若因食积内停者,可选用保和丸;若因脾胃虚弱者,可选用香砂六君子丸等。再如高血压、外耳道疖肿、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膀胱炎、带状疱疹等都是西医的不同系统的疾病,但若都属于中医肝胆湿热证时,则均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治疗。所以在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必须以中医辩证为依据,不能按西医病名应用,更不能将某个中成药固定为 治疗某种疾病的特效药。因为由于病人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对某人有效的方剂,对他人也可能无效。

(完整)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完整)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全部内容。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gsQNstOTGSzeUAWwYz16- 4t5uZWyvgsynf9Ae6RVHjsOdTQmtG1JSsxlIixbWXeFKrEOyDVC6qeX_ CT6Jvz—7k0OUPe21CGzj7NQQ4DnZwq” l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wenku。baidu。com/link? url=gsQNstOTGSzeUAWwYz16— 4t5uZWyvgsynf9Ae6RVHjsOdTQmtG1JSsxlIixbWXeFKrEOyDVC6qeX_ CT6Jvz—7k0OUPe21CGzj7NQQ4DnZwq” 一、中成药安全性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症、合并用药等多方面,其中任何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引发药物不良事件.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1.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 (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 (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 (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2。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多种类型 临床可见以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粘膜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精神症状或过敏性休克等为主要表现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 3.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2)注意药物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3)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用药方案。(4)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2018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中成药合理使用的临床思维考试

中成药合理使用的临床思维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临床使用中成药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临床疗效 ? B.缩短病程 ? C.提高治疗依从性 ? D.以上答案均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 . 中成药的临床使用原则主要是 ? A.指南依据 ? B.中医辨证依据 ? C.患者要求 ? D.个人和科室经验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3 . 中成药说明书的特点是 ? A.以中医证型为先导 ? B.常有中西词汇混用 ? C.疗程和不良反应通常不明确 ? D.以上答案均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医的证候是一组具有临床意义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描述? B.不同疾病不可能使用相同的中成药 ? C.在中医诊疗中,证和病的概念同样重要 ? D.慢性病患者多见有血瘀证,所以活血化瘀药物可以长期使用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5 . 流感患者出现高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口干便秘、烦躁不安的症状,最适合的中成药是 ? A.九味羌活丸 ? B.银翘解毒丸 ? C.防风通圣丸 ? D.玉屏风散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6 . COPD患者在稳定期阶段,轻微咳嗽,活动后气短、乏力等,最适合的中成药组合是 ? A.银黄颗粒、蒙石滚痰丸 ? B.蛤蚧定喘丸、咳喘宁胶囊 ? C.玉屏风散、金櫃肾气丸 ? D.四君子散、十全大补丸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 冠心病患者出现胸闷心慌、呼吸困难、轻度紫绀,心电图提示心动过缓伴室上性早搏,最合适的中成药 组合是: ? A.心宝丸、稳心颗粒 ? B.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 ? C.麝香保心丸、益心舒胶囊 ? D.脑心通胶囊、补中益气丸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8 . 在中成药临床实践中,以下认识较为准确的是 ? A.中医辨证和疾病诊断同时需要,用药时可以相互参照 ? B.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因存在不同的辨证分型,使用中成药可能不同 ? C.中成药在长期使用时必须考虑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 D.以上答案均对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9 . 关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中成药是天然成分组合而成,但也可能含有毒性,超过3个月以上的使用仍需谨慎 ? B.关木通、青木香等含有的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 ? C.药典和说明书推荐的临床剂量较低,为了提高疗效,可以适当提高临床使用剂量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 定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XX医院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我院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我院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1.使用中成药,必须遵守《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中成药。 2.辨证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辩证、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遗迹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3.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时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适应的中成药。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4.剂型的选择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5.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6.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给药的,不选择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7.使用中药注射剂应遵守《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药注射临床应用指南》,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症,加强用药监护,医护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报告;临床药师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8.中成药联合用药原则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药效猛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应注意中成药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9.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必须遵循: (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配伍禁忌。 (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格配伍禁忌,应分开使用,除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种或两种以上品种同时同用一条通道。 10.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制定给药方案时,要考虑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 (1)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显禁忌,可以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 则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辨证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 定适宜的中成药。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 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3.剂型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4.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 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 或滴注给药。 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5)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二、联合用药原则 (一)中成药的联合使用 1.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 2.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 3.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 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放互补及增放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 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镇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XX医院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我院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我院中成药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1.使用中成药,必须遵守《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中 成药。 2.辨证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辩证、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 具体治法,遗迹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3.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时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 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适应的中成药。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4.剂型的选择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 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5.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 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6.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肉注 射给药的,不选择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7.使用中药注射剂应遵守《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药 注射临床应用指南》,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症,加强用药监护,医护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严

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报告; 临床药师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8.中成药联合用药原则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 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药效猛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应注意中成药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9.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必须遵循: (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配伍禁忌。 (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格配伍禁忌,应分开使用,除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种或两种以上品种同时 同用一条通道。 10.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制定给药方案时,要考虑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 (1)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显禁忌,可以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 (2)应避免副作用相似的中西药联合用药,也应避免有不良互相作用的中西药联合使用。 11.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必须遵循:

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

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 中成药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成药的品种繁多,剂量复杂,在临床使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就如何合理使用中成药谈点粗浅看法。 中成药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成药的品种繁多,剂量复杂,在临床使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就如何合理使用中成药谈点粗浅看法。 1 辨证论治是指导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基础 临床中不按照辨证论治的特点而滥用中成药的现象很普遍。如不辨明属风寒还是风热是实证还是虚证,用羚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治疗一切感冒发热;不辨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用蛇胆川贝液、复方川贝精片或川贝止咳糖浆、润肺膏等治疗各种咳嗽症。此种用药方法,有时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贻误病情,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和对症治疗,以提高中成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 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问题 2.1 中成药与西药合用可增强疗效例如金匮肾气丸与强的松同用,可增强治疗肾炎的疗效,有利于消除尿蛋白与水肿,而且能降低强的松的副作用。对于此种配伍,应认真总结经验,予以推广。 2.2 中成药与西药不合理配伍,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例如临床中与四环素同用的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片中的石膏含有钙,易与四环素的成分形成络合物而降低溶解度: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大山楂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与氨茶碱、胃舒平、碳酸氢钠等同用,二者合用酸碱中和而降低疗效。婴儿散与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二者合用,作用降低;山楂丸、保和丸与复方新诺明同用,山楂丸、保和丸中含的维生素C、枸橼酸、苹果酸、酒石酸等可酸化尿液,使乙酰化的磺胺不易溶解,析出结晶深集在尿道外,轻则可引起结晶尿,重则导致血尿。临床上须伴服等剂量的碳酸氢钠,以克服上述毒副作用。中西药联用涉及药理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各科,是具有很大潜力的研究课题,因此应在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中西药联用的规律和药物间的相互关系,使中西药配伍规范化、科学化。 3 中成药的服用时间和方法是确保疗效的重要环节 目前,中成药的服法简单,多是不拘情况一律早晚温开水送服,

8、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试题及答案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才()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范的剂型。 2 解表剂是以柴胡荆芥防风桑叶菊花薄荷等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等功效。按辩证要点可分为:()、( )、()三类。 3滋补性中成药应在( )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应在( )服用,驱虫药最后( )服用,呕吐者应( )服用。调经药应在( )服用。 4十九畏中,丁香畏( ),牙硝畏( )。 5《内经》中早已提出:( )、()、()的原则。 二简单题 1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2不良反应的预防包括哪些方面 3简述中成药的剂型。(5种以上)

一填空题 1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才(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范的剂型。 2 解表剂是以柴胡荆芥防风桑叶菊花薄荷等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功效。按辩证要点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剂)三类。 3滋补性中成药应在(饭前)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应在(饭后)服用,驱虫药最后(空腹)服用,呕吐者应(少量多次)服用。调经药应在(临近经期前数日)服用。 4郁金三棱 5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 二简单题 1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⑴妊娠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 ⑵妊娠期妇女使用中成药,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⑶可以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中成药,为妊娠禁忌。此类药物多为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组份,如砒霜、雄黄、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 ⑷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等副作用,属于妊娠慎用药物。这类药物多数含有通经祛瘀类的桃仁、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气破滞类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 2不良反应的预防包括哪些方面 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药证相符,合理用药 严控剂量,规范用法 特殊人群,尤须重视 加强监控,合理用药 3 丸剂、颗粒剂、散剂、煎膏剂、片剂、胶剂

中成药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业务学习培训2016年3月25日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第二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辨证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3.剂型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4.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5)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二、联合用药原则 (一)中成药的联合使用 1.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 2.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 3.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 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 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在线考试

第 1 题:珍菊降压片与西药盐酸可乐定配伍使用属于 (单项选择)A A . 中西药的不合理应用 B . 协同增效 C . 降低毒副反应 D . 减少禁忌,扩大适应范围 我选择: 第 2 题:风热感冒,咳嗽,宜首选用 (单项选择)A A . 桑菊感冒片 B . 银翘解毒片 C . 羚羊感冒片 D . 感冒退热颗粒 我选择: 第 3 题:中成药的优点:(单项选择)D A . 便于保存; B . 便于携带; C . 可大规模生产; D . 以上均是 D 我选择: 第 4 题:当归、丹参含香豆素,抑制血小板活性与聚集,与华法林合用增加什么风险D (单项选择)D A . 凝血风险 B . 增高血粘度 C . 体温升高 D . 出血风险 我选择: 第 5 题:以下不是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的是 (单项选择)B A . 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 B . 成人药品儿童可以随便使用

C . 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 D . 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E . 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 我选择: 第 6 题:地高辛与下列哪味药物联用应降低地高辛的剂量 (单项选择)B A . 杜仲叶 B . 银杏叶 C . 大青叶 D . 枇杷叶 我选择: 第 7 题:含氢氯噻嗪的中成药是 (单项选择)A A . 珍菊降压片 B . 维 C 银翘片 C . 感冒清片 D . 鼻炎康片 我选择: 第 8 题:使用中药注射剂错误的 (单项选择)E A . 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 B . 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C .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 D . 加强用药监护 E . 中药注射剂可以混合配伍 我选择: 第 9 题:银杏叶含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阿司匹林合用增加以下什么风险 (单项选择)A A . 出血风险 B . 增高血粘度 C . 增加消化道不良反应 D . 凝血风险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 LG A16H-LG Y Y-LGU A8Q8-LG A162]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 ?辨证用药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 定适宜的中成药。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 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 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3?剂型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4?使用剂量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 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川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 或滴注给药。 6 ?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敬体质者应慎用。 (2)严格按照程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旺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5)加強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二、联合用药原则 (-)中成药的联合使用 1 ?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 2.多种中成药的联介应用,应逍谯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堆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 3.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5. 一些病证可釆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 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放互补及增放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 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镇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

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测试题中成药部分

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测试题中成药部 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成药临床应用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影响药物升降沉浮的因素有:D A:四气五味;B:药物本身质地的轻重;C:炮制、配位;D:以上均是 2、下列药物不能与五灵脂同用的是:A A:人参;B:草乌;C:郁金;D:犀角 3、下列关于四气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B: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C:说明药物作用的唯一理论以军;D: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4、小儿退热口服液一般不用于:B A:小儿外感风热;B:小儿外感风寒;C:咽喉肿痛;D:头痛目赤 5、VC 银翘片可以用于:D A:流行性感冒;B;四肢酸懒;C:头痛咳嗽;D:以上均是 6、感冒清热颗粒的功用是:A A:疏风散寒,解表清热;B:疏风解表、清热解毒;C:疏散风热、宣肺止咳;D:清热散风、解表退热。 7、中成药的优点:D A:便于保存;B 便于携带;C:可大规模生产;D:以上均是 8、双黄连口服液的功用是:B A:疏风散寒,解表清热;B:疏风解表、清热解毒;C:疏散风热、宣肺止咳;D:清热散风、解表退热。 9、千柏鼻炎片可用于:D A:鼻渊;B:慢性鼻炎;C:过敏性鼻炎;D:以上均是

10、VC 银翘片治疗的病症主要是:B A: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B:流行性感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C:鼻渊、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D:风热犯肺、恶寒头痛、咳嗽、痰黄 11、柴胡注射液的功用是:D A:和解退热;B:疏肌解热;C:举升阳气;D:以上均是 12、下列哪种中成药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A A:感冒清热颗粒;B双黄连口服液;C:桑菊饮颗粒;D: VC银翘片 13、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有(E) A辨证用药 B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C剂型的选择使和用剂量的确定 D合理选择给药途径E以上答案都是 14、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A) A偏小值 B偏大值 C偏中值 D偏高值 E偏底值 15、使用中药注射剂错误的(E) A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B 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C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D加强用药监护E中药注射剂可以混合配伍 16、以下哪些人群需要加强药品监护的(E) A老人 B儿童 C肝肾功能异常 D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 E以上答案全是 17.不属于中成药联合用药原则的是( E ) A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 B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 C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D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E中成药不能采用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