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JL3西方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宏观部分名词解释精编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JL3西方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宏观部分名词解释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JL3西方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宏观部分名词解释精编

1.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

【答案】适应性预期是指经济主体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程度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人们在进行适应性预期时,事先没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没有经过严密的思考和仔细的判断,只能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预期,以适应已变化了的经济形势。在合理预期概念出现前,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预期概念就是适应性预期。

理性预期又称合理预期,是指人们的预期符合实际将发生的事实。它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基础假设,也是其攻击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武器,它最终也被新凯恩斯主义接受为自己的理论假设。理性预期是由约翰·穆思在1961年首先提出的,这一假设包含三个条件,分别是:①经济主体是理性的;②经济主体在做出决策之前,会收集到一切有关的信息;③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性错误。也就是说,由于正确的预期能使经济主体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经济主体能随时随地根据他所得到的信息来修正他的预期值的错误,从而从整体上看,变量的未来预期值与实际值是一致的。

经济学家对预期的研究经历了静态预期、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三个阶段,理性预期比适应性预期更符合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因此已经被目前两大主流经济学流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共同接纳。

2.绿色GDP

【答案】绿色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从GDP中扣除在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3.财政政策

【答案】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从其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从对

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4.金融深化

【答案】金融深化是指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更好地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关系,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而在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可以达到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可称作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率市场化;放松对汇率的管制,改固定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进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合理地规划财政税收;等等。

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答案】20世纪70年代,理性预期学派继续得以发展,它与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一起形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影响十分巨大。实际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成员主要由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构成,对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就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对理性预期学派的研究。萨金特在1979年出版的《宏观经济理论》中首次使用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这一术语,认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本质特征已不能只用理性预期这一概念来概括了,因为该理论体系除了包含理性预期的特征外,还包含着更为重要的“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特征。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对这一学派最好的标识和概括。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尼尔·华莱士、埃德渥德·普雷斯科特、罗伯特·巴罗、英国的P·0·明福尔德等。其中,卢卡斯、萨金特和华莱士等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第一代代表人物,主要贡献有货币周期理论等;巴罗和普雷斯科特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在卢卡斯等人理论的基础上,他们建立了实际货币周期理论等新的理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由于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看法不同而分为两派,即所谓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前者以卢卡斯为代表,后者以普雷斯科特为代表。货币经济周期学派由于在理论上存在一些缺陷,在实践上又缺乏经验支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这一理论便逐渐失去了支持者。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自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第二代的学者们就已经把注意力转到了实际因素方面,他们试图用实际因素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这样,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作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

在此假设基础之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该派理论的目的是想证明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其至是有害的。卢卡斯等人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完全信息出发论证了

货币政策无效。该论述的中心内容是,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只影响价格水平,而不影响产量;只有未被预期到的货币供给才影响产量。新一代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不满足于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他们将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财政政策分析,得出了财政政策也无效的命题。

6.人口红利

【答案】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出高储蓄、髙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每一个国家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由于医疗、卫生水平的上升,死亡率开始下降;然后随着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生育率也开始下降,在死亡率开始下降、生育率还未下降的时间段内出生的人,不需要赡养太多父辈,也不需要抚养太多孩子——他们不会生很多孩子。当这批人进入劳动年龄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份额开始逐渐升高,人口红利便出现了。这就是中国在2010年以前所经历的事情,不过,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现在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因为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的养老成本已经非常高了。

7.劳动供给曲线

【答案】指描述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假设每一个劳动力的供给都只取决于工资,则劳动供给曲线可用图表示。图中S曲线为劳动供给曲线;OW、OL 轴分别表示工资率和劳动数量。①图(a)中S曲线为水平状态,当工资为时,能够提供的劳动数量与所需要的数量相等;当工资低于时,劳动供给为零;高于劳动供给也不增加;②图(b)中的S曲线是整个行业或某种职业可能的情形。工资从提髙到,劳动供给就从上升到;工资下降,劳动供给相应减少。该图的纵轴可用实际工资W/P表示,从而代表宏观(总量)意义上完全竞争的劳动供给曲线,它是实际工资的函数;③图(c)中的S曲线说明工资增减对劳动供给没有影响的情形。这种情形可能在短时期内出现,此时,个人来不及调整他们的工作计划或某些职业培训期较长,而此时即使增加工资也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④图(d)是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它说明,当工资足够高(如)时,人们可以享用更多的闲暇而从事较少工作。在E点上,提高工资会减少劳动的供给,当工资从提高到时,劳动供给则从减少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