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5.伤仲永

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解释:)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世隶.耕()称.前时之闻()仲永之通悟

..()彼.其受之天也()

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

..众人矣()

..为意()泯然

贤.于材人

..于邑人()

..(贤:。材人:)环谒

其文理

..宾客其父()

..皆有可观者()稍稍

或以钱币乞.之()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也.()伤仲永()

②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的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的意思

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的意思

“宾客

..其父”之中的“宾客”,是“”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的意思

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1. 余闻.之也久() 2. 不能称前时之闻.()

其:1.其.诗以养父母() 2.稍稍宾客其.父()

然:1父利其然.也()2泯然.众人矣()

宾客:1稍稍宾客

..无不变色离席()

..其父()2于是宾客

为: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今义:)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今义:)

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古义:今义:)

稍稍

..宾客其父(古义:今义:)

泯然众人

..矣(古义:今义:)

三、句式积累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省略句

省略宾语“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3.倒装句

“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10.木兰诗

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通“”,)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旦.辞爷娘去()西市买鞍鞯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闻燕山胡骑

..十二转()

..鸣啾啾()万里赴戎机

..()策勋

赏赐百千强.()木兰不用

..()

..尚书郎()出郭相扶将

雄兔脚扑朔

..()双兔傍地走

...()

②词类活用

1

1.名词作动词

“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的意思。

2.动词用作名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 2.愿为市.鞍马()

将:1.将.军百战死() 2.出郭相扶将.()

帖:1.昨夜见军帖.() 2.对镜帖.花黄()

机:1.不闻机.杼声() 2.万里赴戎机.()

④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今义:)

双兔傍地走.(古义:今义:)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今义:)

出郭.相扶将(古义:今义:仅用作姓氏。)

二、句式积累

1.省略句

“愿为市鞍马”中省略宾语“此”,可补充为“愿为此市鞍马”,“此”。

2.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中的“何所思”,是宾语前置,是“所思何”的倒装,正确的语序为“问女所思何”。

15.孙权劝学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

..掌事(卿:当涂:)

但.当涉猎

..(但:涉猎:)

刮.目相待(刮.:)

肃遂.拜蒙母(遂.:)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治:)

蒙乃.始就.学(乃:就:)

及.鲁肃过.寻阳(及:过:)

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

....(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见事:乎:)

②一词多义

当:1.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

见:1.见.往事耳() 2.见.渔人,乃大惊()

3.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

若:1.孰若.孤() 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于厅室之.东北角()乃:1.乃.不知有汉() 2.蒙乃.始就学()

为: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今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

见往事

..耳(古义:今义:)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今义:)

三、句式积累

1.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2.倒装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20.口技

一、通假字

满坐.寂然(“”通“”,)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者:)

2

会.宾客大宴.(会:宴:)施.八尺屏障(施.:.)

众宾团坐

..:.)

..(团坐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满坐寂然

..:.)

..,无敢哗者(寂然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

..(呓语

..(欠伸

..:)其夫呓语

妇抚儿乳.(乳.:)众妙毕.备(毕.:)

宾客意.少舒(意:少:)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间.:)

虽.人有百手(虽.:)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以为

..妙绝(以为:绝:)变色.离席(色:席.:)

奋.袖出臂(奋.:.)两股战战

...(股:战战:)

几.欲先走(几:走:)曳屋许许声

.....(曳.:.)

②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

妇抚儿乳.(乳.:.)

宾客意少.舒(少.: )

不能名.其一处(名.: )

③古今异义

会.宾客大宴(古义:今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今义:)

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古义:今义:)

几欲先走.(古义:今义:)

④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 2.不能指.其一端()

绝:1.以为妙绝.() 2.群响毕绝.()

妙:1.众妙.毕备() 2.以为妙.绝()

作:1.有鼠作作

..索索() 2.百千齐作.()

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遂于外人间.隔()

是:1.当是.时() 2.问今是.何时()

坐:1.满坐.寂然() 2.众宾团坐.()

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 2.自为其名.()

⑤古今异义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今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今义:)

两股.战战(古义:今义:)

几欲先走(古义:今义:)

虽.人有百手(古义:今义:)

会.宾客大宴(古义:今义:)

宾客意少.舒(古义:今义:)

三、句式积累

省略句

“抢夺声,泼水声”中省略了“抢夺”的宾语“财物”,可补充为“抢夺财物声,泼水声。”

倒装句

“会宾客大宴”中的“宾客大宴”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会大宴宾客”。

25.短文两篇

一、通假字

满坐.寂然(通“”,)。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饮于河、渭

...()

北饮大泽

..()

化为邓林

..()

入日

..()

②词类活用

“北饮大泽”中“北”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的意思。

“道渴而死”中“道”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为:1.化为邓林() 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为: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 孰为汝多知乎()

其:1. 问其故() 2. 及其日中如探汤()

3

3. 弃其杖()

④古今异义

夸父与日逐走(古义:今义:)

河、渭不足(古义:今义:)

三、句式积累

省略句

省略主语:

1.“未至,道渴而死”中“未至”前省略了主语“夸父”,可补充为“夸父未至,道渴而死。”

2.“问其故”中省略了“问”的主语“孔子”,可补充为“孔子问其故”。

省略介词:

3.“北饮大泽”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北饮于大泽”。

省略宾语:

4.“未至,道渴而死”中省略了“未至”的宾语“大泽”,可补充为“未至大泽,道渴而死”。

省略状语

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中省略了壮语“去人”,可补充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也。

30.狼

一、通假字

止.有剩骨(“”通“”,)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惧: 以: )

两狼之并.驱如故(并.: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窘.:.)

顾.野有麦场(顾.: )

场主积薪.其中(薪.: )

苫蔽

..成丘(苫蔽

..: )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倚: 弛: )

眈眈

..相向(眈眈

..: )

一狼径去.(去.: )

其一犬.坐于前(犬.: )

目似瞑.,意暇.甚(瞑: 暇: )

屠暴.起(暴.: )

又数刀毙.之(毙.: )

一狼洞.其中(洞.: )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意.: )

止露尻.尾(尻.: )

屠自后断其股.(股.: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寐.: )

狼亦黠.矣(黠.:.)

只增笑耳.(耳.: )

②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其一犬.坐于前”中“犬”是名词,这里作状语,“”的意思。

动词作名词:

2.“一屠.晚归”中“屠”是动词,这里作名词,“”的意思。

名词作动词:

3.“一狼洞.其中”中“洞”是名词,这里作动词,“”的意思。

4.“恐前后受其敌.”中“敌”是名词,这里作动词,“”的意思。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中“遂”是名词,这里作动词,“”的意思。

6.“狼不敢前.”中“前”为名词,这里作动词,“”的意思。

动词作使动动词:

7.“又数刀毙.之”中“毙”是不及物动词,这里作使动动词,“毙之”即“使之毙”。

③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 2.一狼得骨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 2.盖以诱敌()

之:1.久之()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

3.又数刀毙之()

4.两狼之并驱如故()

意:1.意暇甚() 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前:1.其一犬坐于前() 2.狼不敢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敌() 2.不治将恐深()

其:1.恐前后受其敌() 2.场主积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4.其一犬坐于前()

5.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 2.盖以诱敌()

④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古义:今义:)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今义:)

三、句式积累

省略句

省略宾语: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

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

省略介词:

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省略主语:

6.“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倒装句

7.“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总复习

(一)《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

5.《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

!”

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

(二)《山中杂诗》(吴均)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三)王维《竹里馆》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四)《峨眉山月歌》(李白)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五)《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六)《逢入京使》(岑参)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 。

5

(七)《滁州西涧》(韦应物)

1.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位,不

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 , 。

2.《滁州西涧》中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 ,

。”

(八)《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 .

刘长卿《送灵澈散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的两句是: , 。

(十)《约客》(赵师秀)

1.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

心情的两句是: , 。

2.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 , 。

(十一)《论诗》(赵翼)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的两句是: ,

.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总复习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 (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 (体裁),本文选自《》。《社戏》选自《》,体裁是。

2. 《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作者是国诗人,著名诗作有

《》\《》\《》等。

4.《观舞记》的作者是,选自《》。

5.《最后一课》是国作家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6.闻一多,、、 (称谓),著作收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

名诗人(称谓) 。

7.《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人名),他获1957年奖。

8.《木兰诗》选自宋代编的《》,这是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

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

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

9.《孙权劝学》选自《》,这是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司马光,字君实, (朝代) 文学家、

史学家(称谓)。

10.《伤仲永》选自《》,作者,北宋(朝代名) 家、家、家。

11.《口技》选自《·》,作者,字铁崖,代人。《虞初新志》是清代选编的

一部笔记体小说,以叙写故事为中心。

12.《夸父逐日》是一篇 (体裁),选自《·海外北经》。

13.《狼》选自《》,作者是清朝小说家,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

名的文学家。《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的意思,“异”指。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

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

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第一组习题:

1.本文选自代小说家写的短篇小说集《》。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缀行甚远()(2)恐前后受其敌()

(3)其一犬坐于前()(4)一狼洞其中()

3.下列“其”字均为代词,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

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及其后也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本文段表现狼贪婪、凶恶的本性的句子是。

5.本文段反映屠户由畏避到醒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

6

6.翻译。

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译文:。

⑵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译文:。

⑶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译文。

7.结尾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

[二]第二组习题:

1.我能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目似瞑,意暇甚D.止增笑耳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止有剩骨

2.我能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久之,目似瞑②又数刀毙之③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我能用“∕”线为下面两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我能指出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5.我能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1)《狼》一文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

(两句);表现屠户警惕性很高的句子是。

(2)写出四个带“狼”字的成语:、、、。

6.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我认为:

7.阐述本文主旨。

8.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补充文中空白处。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与日逐走()⑵河渭不足()⑶北饮大泽()⑷弃其杖()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⑵未至,道渴而死

⑶弃其杖,化为邓林

4.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5.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答:

6.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愿望和精神?

答:

7.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答:

8.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

7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翻译下列句子。

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译:

⑵天柱折,地维绝译:

⑶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译:

2.“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3.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4.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5.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

6.你认为共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 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阅读全文回答:

1、本文节选自《》是清代编选的小说。作者,字,人。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会宾客大宴( ) A.适逢,正赶上B.会议C开会D.会合

(2)众妙毕备( ) A.毕生B.毕业C全、都D.完了

(3)宾客意少舒( ) A.少量B.稍微C减少D.年轻

(4)不能名其一处也( )A.名字B.名声C.出名D.说出

3.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一时齐发”指文中

5.本文写到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6.文中描写宾客听表演后神,这样写的作用是

7.文中用写声之远,用、和写声之近,用写声之大,用

写声之小、夜之静。

8.文章正面描写了,侧面描写了,都是为了突出。

9.在听口技表演时,本文居然写道“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你认为这可信吗?谈谈你的独到见解。

10.口技人在表演时,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动动脑筋,想想看,这

有什么作用呢?

8

[二]阅读第二段回答: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妇抚儿乳()(2)既而儿醒()

(3)一时齐发()(4)众妙毕备()

2.用“//”将本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段意。

第一层:

第二层:

3.这段文字描绘一家人由睡到醒的情况,主要运用了、的描写方法。

4.本文段描写听众的情态,有何作用?

答:

5.本文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说明听众入了神,唯恐听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的词语

是;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足的词语是;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语是。

6.翻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三] 阅读第四段回答: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虽人有百手()

(3)不能名其一处()(4)两股战战()

2.直接称赞口技者的句子是;

从侧面烘托口技者的句子是。

3.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

4.表现大火中人们行动的声音是。

5.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

6.翻译。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7.按要求填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是、;文中拟声的叠音词是、;文中表示不同声音的动词是。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时期的家、家主持编写的,它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初(当初) 当涂(当道,当权) 多务(多事务)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博士(知识高深的人)辞(推托)

C.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过(到)

D.见事(认清事物) 及(到了……的时候)非复(不再是)

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4.翻译句子。

⑴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⑵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方法:目的:

6.本文主要通过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吕蒙是。

7.鲁肃的话表现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

“”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9

8.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答:

9.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答:

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1.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

《木兰诗》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本文《》选自宋代编的《》一书。这首诗是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燕山()胡骑()辔头()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⑵万里赴戎机(赴:)

⑶出郭相扶将(郭:)⑷策勋十二转(策:)

⑸著我旧时裳(著:)⑹关山度若飞(度:)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意思是

⑵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意思是

5.翻译下列句子。

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⑷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7.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答:

8.“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

答:

9.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

答:

10.画线的第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写出了。

11.两组“旦辞……暮宿(至)……”写出了。

12.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13.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答:

15.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答:

10

16.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答:

17.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全诗,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3).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

18.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句子:

(2)、《出塞》中,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木兰诗》中也含有“胡”字,其意思与“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胡”字基本相同的诗句是:

(3)、《木兰诗》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

(4)、《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是:;

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

(5)、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一、常识积累

⑴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⑵文学常识: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古代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叙事成分较多,是抒情、议论的基础,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力求简约。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

二、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贤于材人远矣()

三、一词多义

自: 1.并自为其名()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1、余闻之也久()2、不能称前时之闻()

其:1、其诗以养父母()2、稍稍宾客其父()

然:1、父利其然也()2、泯然众人矣()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四、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或)以钱币乞之()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稍稍)宾客其父()

5、泯然(众人)矣()

五、重点句子翻译。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④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1

六、问题探究

1、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2、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E.“世隶耕”: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3.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

4.方仲永变为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其三,从作者的看法来看,“”。(引号内填原文)

5. 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6. 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

①从个人情况看:

②从道理上讲:

7.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答:

8.文章第一段前两句话中交代了方仲永的四个方面的情况,请各用两个字概括?

①籍贯②姓名

③身世④家世

9.“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

10.“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这句话表明了什么观点?

答:

11.从最后一段分析,人要成才,是先天的天资重要还是后天的教育重要?

答:

七、句式积累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解释:

2.省略句

省略宾语:“不使学”中省略宾语,可补充为“”;“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可补充为“”。

省略主语:“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可补充为“”。

省略介词:“受之天”可补充为“”;“借旁近与之”可补充为“”。

3.倒装句

“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

八、解题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之情。

九、练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④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

4、“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答:

5、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

答:

6、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

答:

12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孙权劝学 一、课文提示: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鲁肃赞学)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二、重点字词详解 初:当初,最初。 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今:现在。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 掌事:掌管政事。辞:推托。以:用。 务:事务。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为: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语气词,后写作“耶”。但:只,只是。 当:应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孰:谁。若:比得上。以为:认为。 益:好处。乃:于是,就。 始:开始。就:从事。 及:到,等到。过:经过。论议:讨论,评议。 惊:惊奇。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复,再。士:有抱负的人。三:泛指多天。 更:重新。刮目:擦拭眼睛。 相待:看待。何:为什么。 见事:知晓事情。遂:于是,就。 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四、揣摩重点语言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和关心厚爱。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邓稼先》 1.文学常识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重点字词 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4.重点句子 (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 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4)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领域的地位。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说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6)“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文学常识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因代其代表作《老马》广泛流传,被誉为“农民诗人”。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所说所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3.重点字词 诗兴不作:作,起。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 孙权劝学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课外古诗词背诵 竹里馆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汇总复习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言多务,孰若孤?

7.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孙权: 吕蒙: 鲁肃: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1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 译文: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后来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字词释义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15、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罢了。 16、乃:于是,就。 17、及:到了…的时候。 18、过:到;拜访。 19、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20、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1、非复:不再是。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3、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孰:谁,若:比得上。木兰诗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一、字词复习: 彷徨 ..(páng huáng) 署.名(shǔ)钻.探(zuān)漂.白(piǎo)深恶.痛绝( wù ) 校.补(jiào)澎.péng湃.pài 狂澜.lán 诧.chà异惩.chéng罚祈.qí祷dǎo 钥. yào匙.shi 字帖.(tiè)挚.zhì痛亘.gèn古污.wū秽 .huì诘.jié问霹.pī雳 lì憎.zēng恶.wù滞.zhì笨骷kū髅 .lóu 取缔.dì涎.xián水凹āo凼.dàng 累.léi赘zhuì别biè扭niu 修葺.qì伫.zhù立迸.bèng溅jiàn 忏.悔( chàn) 矜持(jīn)无垠.(yín)羸.弱(léí)炽 .热(chì)载.人(zài)负荷.(hè)凸.现(tū)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 大庭广众dà tíng guǎng zhòng: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整理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整理 《孙权劝学》复习清单 一、重点字词 1、当涂:当道,当权。 2、辞:推托 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4、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5、邪:通“耶”,语气词。 6、但:只,只是 7、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8、及:到,等到。 9、今者:如今,现在 10、才略:才干和谋略。 11、更:重新。 12、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13、见事:知晓事情。 二、重点句子翻译。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和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啊! 三、问题探究。 1、本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请你谈谈学习的体会。 例:①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②吕蒙知不足而后弥补,最终大有长进。这说明:“学习,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③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 ④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2、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

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3、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⑴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⑵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 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 ⑶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指 出其可行性。 《木兰诗》复习清单 一、重点字词 1.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4唯:只。 军帖:军中的文告。 9.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10.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11.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为了。市,买。 18.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戎机,战事。 19.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的关塞山岭。度,越过。 24.策勋十二转:级最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25.赏赐千百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 27.不用:不愿做。28.愿驰千里足:希望驰骋千里马。31.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35.帖花黄:帖,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3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3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傍,靠近、临近。走,跑。 二、重点句子翻译。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花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班级: 姓名: 寄语: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初一语文组制

七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邓稼先》 1.文学常识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3.重点字词 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4.重点句子 (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 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 (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⑤就:从事。

新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课内文言文复习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请再写一个古今义现象的词语。 “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各句。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着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6.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A 动词,掌握/能源动词,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 2.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益处(或“好处”)。 3.文中的“往事”在这里是“历史”,而在现代汉语中是“过去的事情”的意思;文中的“但”在这里是“只”,而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4.(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分)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资料

孙权劝学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ǔ)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后来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 字词释义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15、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罢了。 16、乃:于是,就。 17、及:到了…的时候。 18、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题(一)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练习(一) 一、文学常识 1、《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名,战国前期思想家,郑国人。思想上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和,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的道理。毛泽东同志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辞时曾引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孟子,名,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是一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3、纪昀(1724-1805),清代学者、,字晓岚,一字春帆,乾隆年间进士,官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能诗文,多宣扬封建伦理观念及歌功颂德。晚年著《阅微草堂笔记》,全书着重宣传封建道德及因果报应,且议论说教过多,但文字质朴简明,涉猎面广,多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学问和见解。有《纪文达公遗集》。文题“老翁捕虎”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这是一篇著名的、寓意深刻的故事。唐家打虎的人,无论老幼都身怀绝技,擅长打虎,而其绝技又是数十年苦练的结果。 4、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中国古代神话作品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的内容:①;②赞美、的英雄精神;③讴歌反抗压迫的;④对追求真挚纯洁爱情的赞美。总之,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山海经》是中国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物产、巫术、、古史、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五卷,“海经”卷,“”四卷,“海内经”一卷。 、、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你知道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有(至少列举四个)、、 、。 二、默写专项训练 (一)直接默写: 1、运交华盖欲何求,。躲进小楼成一统,。 2、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有的人,情愿做野草,。 骑在人民头上的,;给人民作牛马的,。 3、起来,,; 4、风雨送春归,。俏也不争春,。 已是黄昏独自愁,。无意苦争春,。5、北国风光,,。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6、在乌云和大海之间,。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和。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 闪电的影子,像,,。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文言文总复习练习 第一单元《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字,晚号;是北宋家、家和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还家( ) ..其父( ) ④明道中,从先人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④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 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 6.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资料

★字词总复习 ◎第一单元: 攒(cuán) 拗(ǎo)确凿(záo)菜畦(qí)桑葚(shèn )轻捷(jié)蟋蟀(xī shuài)臃肿(yōnɡzhǒnɡ)相宜(yí)书塾(shú)蝉蜕(tuì)人迹罕至(jìhǎn)人声鼎沸(dǐnɡ)斑蝥(máo)窍(qiào)覆盖(fù)收敛(liǎn )脑髓(nǎo suǐ)秕谷(bǐɡǔ)鉴赏(jiàn shǎnɡ)肿胀(zhànɡ)叮嘱(dīnɡzhǔ)恐惧(kǒnɡjù)骊歌(lí)花圃(pǔ)耻笑(chǐ)玉簪花(zān)衣襟(jīn )掸子(dǎn zǐ)徘徊(pái huái)栅栏(zhà lán)蒲公英(pú)丑陋(lòu)讪笑(shàn)嫉妒(jí dù)啄(zhuó)吐绶鸡(sh òu)篱笆(líbā)沼泽(zhǎo zé)沮丧(jǔsànɡ)嘎(ɡā)泥泞(nìnɡ)骇人(hài)简陋(lòu)铰链(jiǎo liàn)冰雹(báo)木屐(jī)飕(sōu)佣人(yònɡ)灌木(ɡuàn)恭敬(ɡōnɡjìnɡ)火钳(qi án)弥漫(mí màn)瞬息(shùn)幽寂(jì)延绵(yán mián )荒草萋萋(huānɡqī)涉足(shè)伫立(zhù)足迹(jì)路径(jìnɡ)忧郁(yōu yù)方仲永(zhònɡ)皆(jiē )邑(yì)扳(pān )环谒(yè)泯(mǐn) ◎第二单元: 颠(diān)澎湃(pénɡpài)屏障(pínɡzhànɡ)哺育(bǔ)九曲连环(qū)气魄(pò)郝(hǎo )叟(sǒu)哽(ɡěnɡ)懊悔(ào huǐ)祈祷(qídǎo)捂(wǔ)惩罚(chénɡ)逼狭(bī xiá)崎岖(qí qū)阻抑(zǔyì)亦复如是(yì fù rú shì) 浊流(zhuó ) 雄健(xiónɡjiàn ) 险峻( jùn)炽痛(chìtònɡ) 嗥鸣(háo m ínɡ) 斑斓(bān lán) 谰语(lán ) 怪诞(dàn) 亘古(ɡèn) 默契(mò qì) 田垄(lǒnɡ) 蚱蜢(zhàměnɡ) 污秽(huì) 泛滥(làn) 呻吟(shēn yín) 镐头(ɡǎo)碾(niǎn)辘(lù) 杼(zhù) 鞍鞯(ān jiān) 辔头(pèi) 啾(jiū) 朔(shuò) 柝(tuò) 鬓(bìn) 戎(rónɡ) ◎第三单元: 宰割(zǎi ɡē)筹划(chóu)彷徨(pánɡhuánɡ)仰慕(yǎnɡmù)可歌可泣(qì)鲜为人知(xiǎn)当之无愧(kuì)锋芒毕露(l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rú)马革裹尸(ɡu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ɡōn ɡcuìyǐ)至死不懈(xiè)元勋(xūn)孕育(yùn)黯然神伤(àn)曛(xūn)铤(tǐng)衰微(shuāi wēi) 赫然(hè ) 迭起(dié)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xuè) 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一反既往(fǎn jì) 慷慨淋漓(kānɡkǎi lín lí ) 气冲斗牛(dǒu) 卓越(zhuó)浠水(xī)弥高(mí)炯炯(jiǒnɡ)窥视(kuī)无暇(xiá)衙门(yá)重荷(hè)深邃(suì)踌躇(chóu chú)磐石(pán)喧嚣(xuān xiāo)沉郁(yù)应声而至(yìnɡshēnɡ)一拍即合(jí)义愤填膺(yīnɡ)魅力(mèi)琐事(suǒ)滑稽(jī)荒谬(miù)头颅(lú)轮廓(kuò)钦佩(qīn)白皙(xī)脚踝(huái)卿(q īnɡ)邪(yé)涉猎(shè liè)孰(shú)刮目相待(ɡuā) ◎第四单元: 惮(dàn)踱(duó)归省(xǐng)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uō)凫水(fú)潺(chán )倘(tǎnɡ) 絮叨(xùdāo )怠慢(dài)蕴藻(yùn zǎo)懈(xiè)屹立(yì)舀(yǎo)吁气(xū)家眷(juàn)楫(jí)亢奋(kànɡ)晦暗(huì)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ɡ)烧灼(zhuó)恬静(tián)闭塞(sāi)磅礴(p ánɡbó)辐射(fú)戛然而止(jiá)撇(piě )蘸(zhàn )惬意(qiè)参差不齐(cēn cī)水门汀(t īnɡ)咿哑(yīyǎ)静穆(mù)颦蹙(pín cù)粲然(càn)嗔视(chēn)低回婉转(wǎn zhuǎn )叱咤风云(chìzhà)浑身解数(xiè)尽态极妍(yán)惆怅(chóu chànɡ)少顷(shǎo qǐnɡ)犬吠(quǎn f èi )呓语(yìyǔ)叱(chì)曳屋许许声(yèhǔ) ◎第五单元: 拽(zhuài)无垠(yín )癫狂(diān)凛冽(lǐn liè)吞噬(shì)销蚀(xiāo shí)羸弱(léi ruò)步履(l ǚ)告罄(qìnɡ)遗孀(yíshuānɡ)坚持不懈(xiè)精疲力竭(jié)闷闷不乐(mèn)毛骨悚然(sǒn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点 孙权劝学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①及:到,等到。②过:经过。③论议:讨论,评议。④惊:

惊奇。⑤才略:才干和谋略。⑥非复:不再是。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②即:就。 ③更:重新。④刮目:擦拭眼睛。⑤相待:看待。⑥何:为什么。 ⑦见事:知晓事情。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⑨遂:于是,就。⑩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题字词(全册)第一单元

七下第一单元字词复习姓名学号 一、给下列加点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菜畦.桑葚.斑蝥.攒.成讪.笑木屐.蝉蜕. 环谒.脑髓.秕.谷泯.然yōng肿花pǔ鸡毛dǎn子人迹罕.至确záo书shú人声dǐng沸肿zhàng 叮zhǔ恐jùlí歌zhà栏páihuái 玉z ān yì人日pān 长吟.沼.泽骇.人瞬.息丑陋.嫉.妒油蛉.tìtǎng gāngà雨péng 缠络.鉴.赏不能称.前时宿儒. 二、给下列加点词解释或解释词语 高枕而卧相宜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 或以 ..伤.仲永世隶.耕日扳.仲永环谒于 ..邑..钱币乞之 人父异焉 ..其名 ..稍稍宾客 ....其父自为 收.族自是 ..父利.其然.也不 ..指物作诗立就 能称.前时之闻 ... ..众人仲永之通悟..泯然 受之 ..也 ..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天贤于 ..材人远卒之 得.为众人而已.耶确záo yōng肿攒.成收敛.人迹罕.至鉴赏宿儒.人声dǐng沸.lí歌荒草萋萋讪笑瞬息机关 三、填空 1、安徒生是---------(填国名)著名的童话作家,我们已学过他的童话有----------和---------等课文都选自---------译的《》。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相信吧,-----------------。”本诗的作者是--------,------(填国名)诗人。著作有《》、《》、《》等,他的创作对该国的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史称“---------------”,高尔基称他是“-------------”。《未选择的路》选自《》,作者是----国诗人-------,他曾走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又因他处于传统和现代派诗歌交替时期,常被称为“-------------”。 3、《伤.仲永》的作者是----------------时的------------,他字---------,号----------,世称------------------,是杰出的---------------家,--------------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写出其他七个的名字及朝代。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描写童年的----------。选自《》作者是------,原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著有小说集《》和《》,散文诗集《》。我们学过-------课文出自该散文诗集。 5、《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作者是------,-----作家。这篇课文的题目有两层意思:一是-----------------------;二是---------------------------。 6、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请用该单元的诗句回答--------------,----------------。 7、---------------------;现在------------。一切------------,一切------------;而那------------,就------------------。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伤仲永》 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世隶耕(属于)称前时之闻(相当) 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彼其受之天也(他)泯然众人矣(完全) 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稍稍宾客其父(渐渐) 或以钱币乞之(求取)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 ②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B、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C、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D、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为: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 ④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三、句式积累: 1.判断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