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等级规范培养与实践答案

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等级规范培养与实践答案

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等级规范培养与实践答案
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等级规范培养与实践答案

1. (A)是指面对问题沿着多方向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 (单选 )

A发散思维

B单向思维

C求同思维

D单一思维

2. (D)以某种功能为发散点,设想获取该功能各种可能性。 (单选 )

A结构发散

B单向思维

C求同思维

D功能发散

3. (C)是根据事物之间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联想,从而引发出新的设想。 (单选 )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连锁联想

D飞跃联想

4. (D)是在看上去没有任何联系、相距甚远的事物之间形成联想,以引发某种新设想。 (单选 )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连锁联想

D飞跃联想

5. (B)是把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把未知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进行比较,从中获得启发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单选 )

A类比法

B移植法

C联想法

D想象法

6. (A)根据原型的启发,直接将一类事物的现象或规律用到另一类事物上。 (单选 )

A直接类比

B仿生类比

C因果类比

D对称类比

7. (C)根据某一事物的因果关系推出另一个事物的因果关系,而产生新成果。 (单选 ) A直接类比

B仿生类比

C因果类比

D对称类比

8. (A)将某事物的结构形式和结构特征转用到另一个事物上,以产生新的事物。 (单选 )

A原理移植

B结构移植

C方法移植

D材料移植

9. (B)是偏向理想型设定的思考,是透过不断的提出“希望可以”、“怎样才能更好”等理想和愿望,使原本的问题能聚合成焦点,再针对这些理想和愿望提出达成的方法。 (单选 ) A属性列举法

B希望点列举法

C缺点列举法

D对象列举法

10. (A)是将两种不同事物,彼此加以比譬喻或类推,要求找出与实际生活情境雷同之问题情境,或直接比较相类似的事物。 (单选 )

A直接比拟

B狂想比拟

C拟人比拟

D对抗比拟

11. 一个系统实现的功能,有有用功能和有害功能两个方面。是对(B)的描述。 (单选 ) A提高理想度法则

B完备性法则

C能量传递法则

D协调性进化法则

12. 在技术系统的进化中,子系统的匹配和不匹配交替出现,以改善性能或补偿不理想的作用。是对(D)的描述。 (单选 )

A提高理想度法则

B完备性法则

C能量传递法则

D协调性进化法则

13. 具有长、短双焦距的相机是(C)。 (单选 )

A单功能双系统

B多功能双系统

C局部简化双系统

D完整简化的双系统

14. 从时间上进行系统或子系统的分离,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实现相反的需求。是(B)。 (单选 )

A相反需求的空间分离

B相反需求的时间分离

C系统转换la

D系统转换1b

15. 将同类或异类系统与超系统结合。是(C)。 (单选 )

A相反需求的空间分离

B相反需求的时间分离

C系统转换la

D系统转换1b

16. 将系统转变到继续工作在微观级的系统。比如,液体撒布装置中包含一个隔膜,在电场

感应下允许液体穿过这个隔膜(电渗透作用)。是(C)。 (单选 )

A相变2

B相变1

C系统转换2

D系统转换1c

17. 所谓(A),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空间上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 (单

A空间分离

B时间分离

C地点分离

D对象分离

18. 组成功能的3个元素都存在,且都有效,达到了设计者追求的效应,是(A)。 (单选 ) A有效完整模型

B不完整模型

C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

D有害效应的完整模型

19. 组成功能的3个元素齐全,但设计者所追求的效应未能有效实现或不充分,是(C)。 (单选 )

A有效完整模型

B不完整模型

C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

D有害效应的完整模型

20. 方法研究的第一层次是(A)。 (单选 )

A程序分析

B作业分析

C动作分析

D质量分析

21. 方法研究的第二层次是(B)。 (单选 )

A程序分析

B作业分析

C动作分析

D质量分析

22. 由时间研究发展而来的,作业测定旨在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的是(B)。 (单选 )

A方法研究

B作业测定

C作业研究

D方法测定

23. 合格工人的含义不包括(B)。 (单选 )

A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

B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

C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D善良可靠

24. 易于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是标准时间的(C)特征。 (单选 )

A客观性

B可测性

C适用性

D普遍性

25. 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目的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不包括(D)。 (单选 )

A简化加工过程

B有效地利用设备、空间、能源和人力资源

C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

D延长生产周期

26. 交通道路、邮电通信、动力、燃料管线等基础设施对建立工厂投资影响很大,反应的是地区选择考虑的因素中的(B)。 (单选 )

A市场情况

B社会环境

C基础设施

D资源条件

27. 选择场址时,应对场址及其周围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勘探,分析获得资料,查明场址区域的不良地质条件,反应的是地点选择考虑的条件中的(B)。 (单选 )

A地形地貌条件

B地质条件

C运输联接条件

D风向

28. 流程活动图的起源是(A)。 (单选 )

A工业工程

B时间加速与后勤学

C运营管理

D系统动力学

29. 生产多样性漏斗的起源是(C)。 (单选 )

A工业工程

B时间加速与后勤学

C运营管理

D系统动力学

30. 需求扩大图的起源是(D)。 (单选 )

A工业工程

B时间加速与后勤学

C运营管理

D系统动力学

31. 逆向思维的含义十分广泛,总的来讲是指一切常规思维的反面。在一般的工程技术发明中,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ABC)。 (多选 )

A从事物自身的功能的反面进行探索,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

B从事物结构的空间位置的反面探索出路

C从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逆过程进行研究,从结果反向探求原因以求突破

D在探求方法上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32. 列举法是利用事物或问题的某一特性一一举出,再针对列出的项目一一提出改进的方法。列举法主要有(ABC)。 (多选 )

A属性列举法

B希望点列举法

C缺点列举法

D结果列举法

33. 简化子系统有(ABCD)。 (多选 )

A简化传输装置

B简化动力装置

C简化控制装置

D简化执行装置

34. 一个完整系统必须由(ABCD)组成。 (多选 )

A动力装置

B执行装置

C传动装置

D控制装置

35. 完备性法则体现为(ABC)。 (多选 )

A系统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一部件,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

B如果系统中的任一部件失效,整个技术系统也无法“幸存”

C技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主要组件都存在并有最基本的工作能力

D可以缺少其中的任一部件

36. 技术系统由多个实现各自功能的子系统(元件)组成,每个子系统及子系统间的进化都存在着不均衡(ABCD)。 (多选 )

A每个子系统都是沿着自己的S曲线进化的

B不同的子系统将依据自己的时间进度进化

C不同的子系统在不同的时间点到达自己的极限

D系统中最先到达其极限的子系统将抑制整个系统的进化

37. 关联系统的特点(AD)。 (多选 )

A两个技术系统主要功能的作用对象是相同的

B技术系统处于同一操作过程

C技术系统用于不同的条件下

D技术系统用于相同的条件下

38. 技术矛盾一般的表现有(ABCD)。 (多选 )

A一个子系统中引入一种有用性能后,导致另一个子系统产生一种有害性能,或增强了已存在的有害性能

B一种有害性能导致另一个子系统有用性能的变化

C有用性能的增强或有害性能的降低使另一个子系统或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D以上均是

39. 技术矛盾的例子有(ABCD)。 (多选 )

A产品变得更加牢固,但是重量也增加了

B软件使用起来更加便利了,但是多功能性却降低了

C热咖啡饮用起来让人感觉很享受,但是会烫到顾客

D培训变得更加全面,但是所需时间更多

40. 空间分离的例子有(ABC)。 (多选 )

A鱼雷引擎

B炮弹

C轮船下水运输车

D香皂的成型过程

41. 应用时间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的步骤(ABCD)。 (多选 )

A定义物理矛盾

B对在什么时间上需要满足什么要求进行确定

C对以上两个时间段是否交叉进行判断

D以上均是

42. 与时间分离相关的发明原理有(ACD)。 (多选 )

A预先反作用

B预作用

C预先应急措施

D动态化

43. 物—场模型分析一般解法应用步骤(ABCD)。 (多选 )

A确定相关的元素

B联系问题情形,确定并完成物—场模型的绘制

C选择物—场模型的一般解法

D开发设计概念

44. ARIZ的理论原则有(ABCD)。 (多选 )

AARIZ是通过确定和解决引起问题的技术矛盾,以进行发明问题转化的一套连续过程的程序

B问题解决者一旦采用了ARIZ来解决问题,其惯性思维因素必须被加以控制

CARIZ也不断地获得广泛的、最新的知识基础的支持

D以上均是

45. 关于F.W.泰勒(1856-1915)说法正确的有(ABD)。 (多选 )

A美国工程师和职业经理人

B“科学管理”学派的创建者

C被誉为工业工程之父

D总结了成为“科学管理”的一套思想

46.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对有关(ABCD)所组成的集成系统(Integrated System)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 (多选 )

A人员

B物资

C设备

D能源和信息

47. 工业工程的基本内涵(ABCD)。 (多选 )

A研究的对象是是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各种生产及经营管理系统

B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和系统化的技术

C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DIE应用注重人的因素

48. 关于工作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多选 )

A是工业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B其内容是对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分析、设计、改善和管理

C早期主要是对工厂中的工作方法进行分析、调查研究

D又称为动作和工时研究

49.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的关系(ABCD)。 (多选 )

A进行作业研究时,一般是先进行方法研究,制定出标准作业方法,然后运用作业测定确定标准作业时间

B方法研究着眼于对工作方法的改进,需要作业测定来衡量

C作业测定努力制定作业的标准,需以科学合理的作业方法为前提

D以上均是

50. 序号调查项目调查重点有(ABCD)。 (多选 )

A生产率

B质量

C成本

D交货期

51. 发散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沿着单一方向思考。 (判断 )

错误

52. 相似联想相似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 (判断 )

正确

53. 产品进化过程就是不断解决产品所存在矛盾的过程,一个矛盾解决后,产品进化过程处于停顿状态;之后解决另一个矛盾,使产品移到一个新的状态。 (判断 )

正确

54. 物理矛盾又叫外在矛盾,是指为了实现某种功能,一个子系统或元件应具有一种特性,但同时出现了与该特性相反的特性。 (判断 )

正确

55. 往往技术矛盾的存在隐含物理矛盾的存在,有时物理矛盾的解决比技术矛盾更容易。 (判断 )

正确

56. 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与创新都始于问题。 (判断 )

正确

57. 阿奇舒勒技术矛盾矩阵简称技术矛盾矩阵或矛盾矩阵。 (判断 )

正确

58. 矛盾矩阵表所体现的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创新的规律性。 (判断 )

正确

59. 所谓空间分离,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空间上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 (判断 )

正确

60. 当系统或关键子系统矛盾双方在某一空间上只出现一方时,则使用空间的分离原理是可能的。 (判断 )

正确

61. 所谓基于条件的分离,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条件下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 (判断 )

错误

62. 所谓系统级别的分离,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系统级别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 (判断 )

正确

63. 物质—场分析法是阿奇舒勒于1979年在他的专著《创造是精密的科学》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判断 )

正确

64. 构建物—场模型的目的是为了阐明两物质与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判断 )

正确

65. 对于测量问题,可延伸产生两个场,即一个为输入F2,另一个为输出F3。 (判断 )

正确

66. 办公室的玻璃容易泄露隐私和商业机密,可以将窗户玻璃进行磨砂处理,变成半透明的,以保护办公室的隐私。 (判断 )

正确

67. 改变一个系统使其具有所需要的输出或消除不理想的输出,对系统只有少量的改变或不改变。 (判断 )

正确

68. 办公室中的计算机工作使得室温增加,通过空调改变环境温度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 (判断 )

错误

69. 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方法之一是将钢筋加热,伸长之后固定并冷却,使之产生拉应力,混凝土浇铸后,松开固定处,混凝土便产生了压应力。 (判断 )

错误

70. 手(S2)直接清洗零件(S1)对皮肤有伤害,用皮手套(S3)隔开就起到了保护皮肤的效果。 (判断 )

正确

71. 要设计一个支撑系统将重力均匀分别在不平的表面上较困难,而充液胶囊能将重力均匀分布。 (判断 )

正确

72. 电磁场在不使用时可以关闭,改变电流可获得所需要的磁场。 (判断 )

正确

73. ARIZ(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的缩写;英文缩写为AlPS),是发明问题解决过程中应遵照的理论方法和步骤,是基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一套完整问题解决的程序。 (判断 )

正确

74. ARIZ是通过确定和解决引起问题的技术矛盾,以进行发明问题转化的一套连续过程的程序。 (判断 )

正确

75. 阿奇舒勒提出的ARIZ-85共有9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中含有数量相等的多个子步骤。 (判断 )

错误

76. 工业工程的定义与本土背景没有关系。 (判断 )

错误

77. 工作研究(Job study或Work Study)是工业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内容是对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分析、设计、改善和管理。 (判断 )

正确

78. 精益生产的特点是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 (判断 )

正确

79. 精益远景图必须付诸实施,否则规划得再巧妙的图表也只是废纸一张。 (判断 )

正确

80. 系统的生产是通过顾客需求拉动的。 (判断 )

正确

1. (C)是根据事物之间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联想,从而引发出新的设想。 (单选 )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连锁联想

D飞跃联想

2. (D)是在看上去没有任何联系、相距甚远的事物之间形成联想,以引发某种新设想。 (单选 )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连锁联想

D飞跃联想

3. (A)是把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把未知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进行比较,从中获得启发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单选 )

A类比法

B移植法

C联想法

D想象法

4. (B)是指把某一事物的原理、结构、方法、材料等转到当前研究对象中,从而产生新成果的方法。 (单选 )

A类比法

B移植法

C联想法

D想象法

5. (A)将某种科学技术原理转用到新的研究领域。 (单选 )

A原理移植

B结构移植

C方法移植

D材料移植

6. (C)是偏向改善现状型的思考,透过不断检讨事物的各种缺点及缺漏,再针对这些缺点一一提出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方法。 (单选 )

A属性列举法

B希望点列举法

C缺点列举法

D对象列举法

7. 同类双系统和相反双系统,比如双色圆珠笔和带橡皮擦的铅笔,指的是(B)。 (单选 ) A单功能双系统

B多功能双系统

C局部简化双系统

D完整简化的双系统

8. 具有长、短双焦距的相机是(C)。 (单选 )

A单功能双系统

B多功能双系统

C局部简化双系统

D完整简化的双系统

9. (A)是指一个作用同时导致有用及有害两种结果,也可指某个有用性能的引入或有害效应的消除导致一个或几个子系统或系统变坏。 (单选 )

A技术矛盾

B物理矛盾

C科学矛盾

D常识矛盾

10. 整个系统具有特性F,同时,其零件具有相反的特性-F。是(D)。 (单选 )

A相变2

B相变1

C系统转换2

D系统转换1c

11. 联合利用相变时的现象。例如,为增加模型内部的压力,事先在模型中填充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一旦接触到液态金属就会气化。是(D)。 (单选 )

A相变2

B相变1

C系统转换2

D相变3

12. 所谓(A),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空间上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 (单选 )

A空间分离

B时间分离

C地点分离

D对象分离

13. 鱼雷引擎必须足够大以充分驱动鱼雷,又必须小,以适配鱼雷的体积。指的是(A)。 (单选 )

A物理矛盾

B生物矛盾

C化学矛盾

D现实矛盾

14. 以近视眼镜为例,胶质可变焦距眼镜指的是(C)。 (单选 )

A时间分离

B空间分离

C基于条件的分离

D系统级别分离

15. 以近视眼镜为例,自动变焦眼镜指的是(C)。 (单选 )

A时间分离

B空间分离

C基于条件的分离

D系统级别分离

16. 组成功能的3个元素都存在,且都有效,达到了设计者追求的效应,是(A)。 (单选 ) A有效完整模型

B不完整模型

C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

D有害效应的完整模型

17. 组成功能的元素不全,可能缺少场,也有可能是缺少物质,是(B)。 (单选 )

A有效完整模型

B不完整模型

C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

D有害效应的完整模型

18. 组成功能的3个元素齐全,但产生了与设计者所追求的效应相左的、有害的效应,需要消除这些有害效应,是(D)。 (单选 )

A有效完整模型

B不完整模型

C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

D有害效应的完整模型

19. 主要作用是功能分解和产品分析,并详细说明通过什么方法能够提高产品的性能,是(A)。 (单选 )

A问题分析定义模块

B整理模块

C特征转换模块

D工程学原理知识库

20. 主要用来完善产品分析模块,其方法是在保证产品的有用功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去除产品中的一些部件和特征,来改进或消除产品中的有害功能,是(C)。 (单选 )

A问题分析定义模块

B整理模块

C特征转换模块

D工程学原理知识库

21. 在完善产品分析的基础上,把一个部件或特征的功能转移到需要改进的构件或特征上,是(C)。

A问题分析定义模块

B整理模块

C特征转换模块

D工程学原理知识库

22. 易于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是标准时间的(C)特征。 (单选 )

A客观性

B可测性

C适用性

D普遍性

23. 时间研究的用途不包括(D)。 (单选 )

A精确测定操作者完成工序及其各个作业要素的工时消耗量

B研究合理的工序结构,为方法研究提供工时消耗数据,为作业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C制定作业时间的参考时间

D总结先进生产者的操作经验,指导和培训工人

24. 人因工程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A)要放在首位。 (单选 )

A人的因素

B基因

C科技

D物的因素

25. 根据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单选 )

A肌理、和谐的色彩搭配带给人们精致、高档的感觉

B沉稳的色泽带给人们安全的感觉沉稳的色泽带给人们安全的感觉

C冷色系色彩带给人们男性的感觉

D冷色系色彩带给人们女性的感觉

26. 要考虑当地的法律规定、金融、税收政策等情况是否有利于投资,反应的是地区选择考虑的因素中的(B)。 (单选 )

A市场情况

B社会环境

C基础设施

D资源条件

27. 交通道路、邮电通信、动力、燃料管线等基础设施对建立工厂投资影响很大,反应的是地区选择考虑的因素中的(C)。 (单选 )

A市场情况

B社会环境

C基础设施

D资源条件

28. 地区内是否有本企业所需要的各种配套件供应商,对及时供应各种零部件、支持精益生产、降低总成本都有重要意义,反应的是地区选择考虑的因素中的(B)。 (单选 )

A市场情况

B社会环境

C基础设施

D配套供应

29. 推行5S管理对于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有(B)。 (单选 )

A提高企业形象

B提高生产效率

C提高库存周转率

D消灭安全隐患

30. 决策点分析的起源是(D)。 (单选 )

A工业工程

B时间加速与后勤学

C运营管理

D有效消费者反应/物流学

31. 联想的形式有(ABCD)。 (多选 )

A相似联想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想

D连锁联想

32. 列举法是利用事物或问题的某一特性一一举出,再针对列出的项目一一提出改进的方法。列举法主要有(ABC)。 (多选 )

A属性列举法

B希望点列举法

C缺点列举法

D结果列举法

33. 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ABCD。 (多选 )

A延迟评判原则

B以量求质的原则

C自由畅想原则

D综合改善原则

34. 每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都要经历(ABCD)。 (多选 )

A婴儿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35. 简化子系统有(ABCD)。 (多选 )

A简化传输装置

B简化动力装置

C简化控制装置

D简化执行装置

36. 完备性法则体现为(ABC)。 (多选 )

A系统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一部件,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

B如果系统中的任一部件失效,整个技术系统也无法“幸存”

C技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主要组件都存在并有最基本的工作能力

D可以缺少其中的任一部件

37. 路径技术系统的进化过程(ABCD)。 (多选 )

A固定的系统

B可移动的系统

C随意移动的系统

D动态性系统

38. 增加集成度在简化的路径包括(ABCD)。 (多选 )

A增加集成度

B简化路径

C双系统与多系统

D子系统分离

39. 路径技术系统的简化路径(ABCD)。 (多选 )

A通过选择实现辅助功能的最简单途径来进行初级简化

B通过组合实现相同或相近功能的元件来进行部分简化

C通过应用自然现象或“智能”物替代专用设备来进行整体的简化

D以上均是

40. 双系统包括(ABCD)。 (多选 )

A单功能双系统

B多功能双系统

C局部简化双系统

D完整简化的双系统

41. 对于某一个技术系统的元素,物理矛盾有三种情况(BC)。 (多选 )

A这个元素是通用工程参数,不同的设计条件对它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要求

B这个元素是通用工程参数,不同的情况条件对它有着不同(并非完全相反)的要求

C这个元素是非工程参数,不同的情况条件对它有着不同的要求

D实现关键功能

42. 物理矛盾的分离原理有(ABCD)。 (多选 )

A空间分离

B时间分离

C基于条件的分离

D系统级别的分离

43. 与空间分离相关的发明原理有(ABCD)。 (多选 )

A分割

B抽取

C局部质量

D非对称

44. 虚拟现实具有“3I”特性,即(ABCD)。 (多选 )

A沉浸性(immersion)

B交互性(interaction)

C构想性(imagination)

D以上均对

45. 阿奇舒勒通过对功能的研究,发现并总结以下(ABCD)定律。 (多选 )

A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元素(S1、S2和F)

B一个存在的功能必定由3个基本元素组成

C将相互作用的3个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将形成一个功能

D以上均是

46. 对方案的初步评估包括(ABCD)。 (多选 )

A解决方案是否满足IFR-l的主要需求

B解决方案解决了哪一个物理矛盾

C新系统是否包含了至少一个易控元素

D解决方案是否为符合现实的“单循环”问题模型、“多循环”情况而建立

47. 目前新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是(ABD)。 (多选 )

A以机电一体化等为特征的许多高新技术大量融入新产品中

B产品日趋多功能化

C产品生命周期短、成本低、便于制造

D产品日趋人性化

48. 关于目前基于TRIZ理论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软件说法正确的有(ABCD)。 (多选 )

A根据功能多少、用途不同及结构组成情况有数十种之多

B开发语言大多以英文为主

C有以俄文开发的

D有以中文开发的

49. 工作研究的特点(ABCD)。 (多选 )

A只需很少的投资或不需要投资

B通过改进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

C实行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

D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50. 地点选择考虑的条件(ABCD)。 (多选 )

A地形地貌条件

B地质条件

C运输联接条件

D风向

51. 联想是由此想到彼,并同时发现它们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的思维方式。 (判断 )

正确

52. 试错法的基本思想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可以通过不断试验消除误差。 (判断 )

正确

53. 焦点对象法又称焦点客体法(method of focal objects,MFO),是一种问题求解的焦点技术,涉及将不同对象看似不匹配的特性合成为某种新的东西。 (判断 )

正确

54. 一个人如何看待创意或他对创意的态度如何对于创意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判断 )

正确

55. 一个系统实现的功能,有有用功能和有害功能两个方面。 (判断 )

正确

56. 系统是为实现功能而建立的,履行功能是系统存在的目的,为了实现功能,系统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要素,各要素之间必须存在必要的联系。 (判断 )

正确

57. TRIZ理论认为,发明问题的核心是解决矛盾或冲突,而不是寻求折中方案,不克服矛盾的设计不是创新设计。 (判断 )

正确

58. 管理矛盾是指为了避免某些现象或希望取得某些结果,需要做一些事,但不知如何去做。 (判断 )

错误

59. 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与创新都始于问题。 (判断 )

正确

60. 静止对象指受到自身或外力的作用后,并不改变其所处空间位置的物体。 (判断

正确

61.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物体还是静止物体,要根据该物体当时所处的状态来决定。 (判断 ) 正确

62. 从时间上进行系统或子系统的分离,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实现相反的需求。 (判断 )

正确

63. 热交换器包含镍钛合金箔片,在温度升高时,交换镍钛合金箔片位置,以增加冷却区域。 (判断 )

正确

64. 为增加模型内部的压力,事先在模型中填充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一旦接触到液态金属就会气化。 (判断 )

正确

65. 阿奇舒勒认为,技术系统的作用就是实现某种功能,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分解为两种物质和一种场,即三要素——工件、工具和场。 (判断 )

正确

66. 构建物—场模型的目的是为了阐明两物质与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判断 )

正确

67. 完成某种功能所需的方法或手段就是场,但是物—场模型分析中,场的概念也是广义的,区别于物理学中场的概念。 (判断 )

正确

68. 对于测量问题,可延伸产生两个场,即一个为输入F2,另一个为输出F3。 (判断 )

正确

69. 效应不足的模型是构成物—场模型的元素是完整的,但有用的场F效应不足,比如太弱、太慢等。 (判断 )

正确

70. 墙纸很难去除,可以利用水蒸气来代替机械力,以去除墙上的墙纸,效率和效果提升许多。 (判断 )

正确

71. 电过滤网,过滤网加装一个电场,将细小的粒子聚集成大颗粒子,其过滤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判断 )

错误

72. 航道标记浮标在大海中摇摆太厉害,充入海水可使其稳定。 (判断 )

正确

73. 测量具有定量化及一定精度的特点。 (判断 )

正确

74. 生物标本可在显微镜下测量,但其细微结构很难区分与测量,增加化学试剂使其能够区分与测量。 (判断 )

正确

75. 阿奇舒勒提出的ARIZ-85共有9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中含有数量相等的多个子步骤。 (判断 )

错误

76. 工业工程就是用工程方法解决管理问题。 (判断 )

正确

77. 工业工程的定义与本土背景没有关系。 (判断 )

错误

78. 工作研究(Job study或Work Study)是工业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内容是对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分析、设计、改善和管理。 (判断 )

正确

79. 工作研究的对象是作业系统——为实现预定的功能、达成系统的目标,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判断 )

正确

80. 精益生产的特点是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 (判断 )

正确

1.(A)以某个事物或概念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单选 )

A结构发散

B单向思维

C求同思维

D单一思维

2.(B)以事物发展的因或果为发散点,设想出因及果或果及因可能性。(单选 )

A结构发散

B因果发散

C求同思维

D功能发散

3.(B)是由此想到彼,并同时发现它们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的思维方式。(单选 )

A发散

B联想

C思考

D想象

4.(A)是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着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情况进行联想,从而引发出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单选 )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连锁联想

D飞跃联想

5.(C)是根据事物之间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联想,从而引发出新的设想。(单选 )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连锁联想

D飞跃联想

6.(D)是在看上去没有任何联系、相距甚远的事物之间形成联想,以引发某种新设想。(单选 )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连锁联想

D飞跃联想

7.(C)根据某一事物的因果关系推出另一个事物的因果关系,而产生新成果。(单选 )

A直接类比

B仿生类比

C因果类比

D对称类比

8.(A)将某种科学技术原理转用到新的研究领域。(单选 )

A原理移植

B结构移植

C方法移植

D材料移植

9.(C)是将事物拟人化或人格化。(单选 )

A直接比拟

B狂想比拟

C拟人比拟

D对抗比拟

10.系统是为实现功能而建立的,履行功能是系统存在的目的,为了实现功能,系统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要素,各要素之间必须存在必要的联系。是对(B)的描述。(单选 )

A提高理想度法则

B完备性法则

C能量传递法则

D协调性进化法则

11.技术系统的能量从能源装置到执行装置传递,效率向逐渐提高的方向进化。是对(C)的描述。(单选 )

A提高理想度法则

B完备性法则

C能量传递法则

D协调性进化法则

12.从一个系统转变到相反的系统,或将系统和相反的系统进行组合。是(D)。(单选 )

A相反需求的空间分离

B相反需求的时间分离

C系统转换la

D系统转换1b

13.改变一个系统的部分相态,或改变其环境。比如,氧气以液体形式进行储存、运输、保管,以便节

省空间,使用时压力释放下转化为气态。是(B)。(单选 )

A相变2

B相变1

C系统转换2

D系统转换1c

14.以近视眼镜为例,自动变焦眼镜指的是(C)。(单选 )

A时间分离

B空间分离

C基于条件的分离

D系统级别分离

15.组成功能的3个元素齐全,但设计者所追求的效应未能有效实现或不充分,是(C)。(单选 )

A有效完整模型

B不完整模型

C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

D有害效应的完整模型

16.主要用来完善产品分析模块,其方法是在保证产品的有用功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去除产品中的一些部件和特征,来改进或消除产品中的有害功能,是(B)。(单选 )

A问题分析定义模块

B整理模块

C特征转换模块

D工程学原理知识库

17.在完善产品分析的基础上,把一个部件或特征的功能转移到需要改进的构件或特征上,是(C)。(单

选 )

A问题分析定义模块

B整理模块

C特征转换模块

D工程学原理知识库

18.为TRIZ理论中的40个发明问题解决原理,用来解决不同工程领域的各种技术冲突,是(A)。(单选 )

A问题分析定义模块

B整理模块

C创新原理模块

D工程学原理知识库

19.首先利用TRIZ中的物质—场分析方法建立问题的模型,然后利用预测树来改变模型中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对问题的改进提供不同的探索方向,是(D)。(单选 )

A问题分析定义模块

B整理模块

C特征转换模块

D系统改进与预测模块

20.(B)目的是确定各项作业科学合理的工时定额。(单选 )

A方法研究

B作业测定

C作业研究

D方法测定

21.方法研究的第一层次是(A)。(单选 )

A程序分析

B作业分析

C动作分析

D质量分析

22.方法研究的第二层次是(B)。(单选 )

A程序分析

B作业分析

C动作分析

D质量分析

23.通过调查分析现行工作流程,改进流程中不经济、不均衡、不合理的现象,制定相应改进方案,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单选 )

A程序分析

B作业分析

C动作分析

D质量分析

24.对应于某一标准化了的作业操作(通过方法研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一个量值,是标准时间的(A)特征。(单选 )

A客观性

B可测性

C适用性

D普遍性

25.根据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单选 )

A肌理、和谐的色彩搭配带给人们精致、高档的感觉

B沉稳的色泽带给人们安全的感觉沉稳的色泽带给人们安全的感觉

C冷色系色彩带给人们男性的感觉

D冷色系色彩带给人们女性的感觉

26.要充分考虑该地区是否可使企业得到足够的资源,反应的是地区选择考虑的因素中的(D)。(单选 )

A市场情况

B社会环境

C基础设施

D资源条件

27.地区内是否有本企业所需要的各种配套件供应商,对及时供应各种零部件、支持精益生产、降低总成本都有重要意义,反应的是地区选择考虑的因素中的(D)。(单选 )

A市场情况

B社会环境

C基础设施

D配套供应

28.场址应位于住宅区下风向,以免厂内排出废气烟尘及噪声影响住宅区居民,反应的是地点选择考虑的条件中的(D)。(单选 )

A地形地貌条件

B地质条件

C运输联接条件

D风向

29.流程活动图的起源是(A)。(单选 )

A工业工程

B时间加速与后勤学

C运营管理

D系统动力学

30.供应链反应矩阵的起源是(B)。(单选 )

A工业工程

B时间加速与后勤学

C运营管理

D系统动力学

31.逆向思维的含义十分广泛,总的来讲是指一切常规思维的反面。在一般的工程技术发明中,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ABCD)。(多选 )

A从事物自身的功能的反面进行探索,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

B从事物结构的空间位置的反面探索出路

C从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逆过程进行研究,从结果反向探求原因以求突破

D在探求方法上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32.列举法是利用事物或问题的某一特性一一举出,再针对列出的项目一一提出改进的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数学新课标指出:“中学数学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重点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要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掌握数学概念,独立完成定理的证明,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创新能力,是当前数学中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的重要任务。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在新事物面前有采取对势的能力,体现为善于联想,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也就是善于探索、突破、综合、创新,能够发现和解决自己或别人尚未发现或尚未解决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能开放眼界,对已知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科学加工。它的特色表现在思维活动的多向性,能够开启智慧,挖掘深层信息,创造出新的思路和方法。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以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教师应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创新教育并不是脱离教材,让学生任意地去想去说的教学活动,这是对创新教育的错误认识。其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合理的新发现,从事物的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等等都是创新,评价解决一个问题是否具有创新性,其关键是在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是否新颖,对这个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因此,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与时俱进,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之中,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摆脱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其次,充分让学生参加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发挥班集体集思广益的作用,让学生相互之间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随时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设计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3)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探求欲望。“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内驱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教师如何诱发学生的创造的动机,激活其思维,让学生在精神愉快的状态下去发现问题,寻找规律,解决问题,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朝活跃、变通、寻异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只有精心设置各种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探究过程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方法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种有效方法 摘要:现代社会是改革创新的社会,今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就是从学科创新方面选拔人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辟途径和形式,鼓励学生创造发明,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成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后备人才。 关键词:创新途径形式 纵观世界风云变幻,有的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也有的企业却由强变弱、由大变小,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创新。现代社会是改革创新的社会,没有创新精神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淘汰。今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就是从学科创新方面选拔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学校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 学校专门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领导一手抓,以保障各项措施顺利实施。计算机掌握较好的老师负责各个兴趣小组,每周举行一次活动,让学生不拘泥于教科书的限制,引领他们大胆畅想,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骨干教师队伍。 二、学校提供了足够的物质保障

学校建立了配套设施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器材室,使学生能及时对所学知识动手操作,做到对知识灵活运用,从而对实验进行创新。我校有5名学生获得省实验创新奖。我们建成了两个多媒体网络教室、一个远程教育室和一个电子备课室等信息化功能室,班班配备了多媒体,为学校的科技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的创作,并且在网上参加各种比赛,在这里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三、建立科技展览室和参观科技巡展活动 我们把学生富有创意的作品放到展览室中,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由科技辅导老师对每项展品进行详细的讲解,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每年都组织学生参观上级部门举办的科技巡展活动,学生实际操作各种展品。通过亲身体验、共同探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创新的实际意义,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加强科技创新教师的培养 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组织各项科技创新活动,每年都去外地参加培训,学习电脑动画、绘画、信息学奥赛、机器人等方面的技巧,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拓了创新思路,及时、不断地学习和传播新的科技教育信息。我们制定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对比赛获得省级名次的,给予教学能手的荣誉称号和一定的奖金,保障科技教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与措施

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个性化素质教育,就是符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重点,也就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近三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学校教育特别就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跨世纪一代新人的培养。 一、创新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发生机制 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并不就是任何活动都对学生具有价值与发展性意义,那么实践活动就是怎样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作用的呢?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对学生发展、素质生成最有价值呢?活动教学要实现以活动促发展的宗旨,就必须首先考察分析活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了解活动教学的发生机制,才能建立有效的教学策略。 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影响程度取决于以下变量:活动主体因素与活动客体因素。具体说来,主体因素包括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与程度、主体的自我效能感等;活动客体因素包括活动目标的适切度、活动有无成效、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对象与范围

的确定、活动条件的提供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对学生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 二、实践活动的理念 1.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实践活动促发展”的主张就是活动教学的立论基础与实践切入点,就是活动教学的灵魂。它重视活动的独特价值,强调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张活动就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的发展就是在主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相互作用的中介便就是主体的活动,正就是主体积极主动的活动推动着主体发展的进程。对学生的发展来讲,学生主体活动就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就是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惟有活动,才能提供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与手段;惟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发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才有望实现,为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就就是要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动发展。 2.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主动学习、主体实践为特征的方法论体系,活动教学重视活动在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必然注重学习者“学”的活动。活动教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已有认识与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就是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含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哪些关于创新的描述是错误的:(B) A.创新符合符合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B.创新的本质内涵是,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发挥创造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 C.创新的标志是技术进步 D.独创性和革新性创新的本质内涵 2、以下哪项不属于技术创新的类型:(D) A.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B.渐进型创新 C.原始性创新 D.发展模式创新 3、以下公案,哪项是关于管理创新?(B) A.3M的创新产品 B.IT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和组织流程再造 C.玫琳凯推销产品的成功 D.SONY公司基于市场开发新客户和产品 4、创新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不包括:(C) A.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 B.知识产权意识 C.市场投资意识 D.风险意识 5、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结构:(D) A.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商务技能 D.独特的个性化 6、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特征:(B) A.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信息广泛 D.独特的个性化 7、以下哪些方面不属于创新文化范围:(B)

A.组织鼓励 B.团队协作能力 C.创建学习氛围 D.知识共享网络的创建 8、建立针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规划体系对企业带来的良性影响,以下哪项影响不是:(C) A.人力资源管理有序化 B.更好地控制人工成本 C.确保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会流失 D.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9、华为提倡的“狼”性特征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应该具有以下什么样的特征:(C) A.敏锐的嗅觉 B.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 C.凶猛好斗 D.群体奋斗 10、蒸汽机被内燃机车所取代,电子管被晶体管所取代,都是:(C) A.市场竞争的结果 B.市场成熟的结果 C.技术变革的结果 D.制度发展的结果 11、对产品的改进,使之适应不同市场和政府的要求,是属于:(D) A.拓展新的经营领域 B.扩大技术能力 C.使组织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D.支持和扩展现有的经营领域 12、根据创造力的起源不同,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创造力的类型:(B) A.标准式创造力 B.持续式创造力 C.探索性创造力 D.意外式创造力 13、为什么说创造力对组织而言至关重要,因为:(A) A.它打开变革和创新之门 B.能有效解决组织问题 C.促进社会环境条件 D.提高资源的整合

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研究报告

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研究报告 [摘要] 本文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报告,本报告主要内容如下:提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作法(一)、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提高教师开展创新教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1、坚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2、坚持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3、“两个结合”促进了四个转变。(二)、构建了创新学习方法与途径的模式。(1)、目标: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途径:1、学科课程为主2、活动课程为辅(3)、方法:1、创新地教2、创新地学3、创新地考核、评价(三)、两条途径实施。1、学科教学主渠道:2、课外活动渠道:3、三套方法重落实。(1)、创新地教。(2)、创新地学。(3)、创新地考核、评价。(四)、重视环境因素的潜移默化作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还阐述了实验效果:1、教师理论水平提高,参研能力增强。2、初步构造了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模式和雏形的课堂教学模式。3、青年教师队伍得到锻炼,崭露头角。4、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动脑动手能力得到发展。5、教师参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成果意识明显增强。6、资料的收集和建档,锻炼了教师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 培养创新能力方法途径 一、基本情况: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的史诗。创新,不断把人类推向新的黎明。当21世纪向我们大踏步走来,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从而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正如江总书记所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和不竭的动力。”他要求“全党全社会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认识和实际行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向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成了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就是要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使其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为其成为创新性人才打好基础。 本着“教学为中心”原则,如何去优化教学过程,以达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目的,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难点。为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小学生创新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二)、实验目的:

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

金山小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一言以蔽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现就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谈体会,以与同仁共勉。 一、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②因此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第三,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扩展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结构,扩大视野,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眼于未来。 二、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创新学习。 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谁知道,汽车为什么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汽车就能行驶得又快又平稳呢?”学生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迫切想知道答案。“看来,汽车为什么行驶得又快又平稳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还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呢。”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弄懂“圆”、“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及性质。学生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自主地探

谈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谈谈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新的世纪,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会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世界各国都进行教育改革。我国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和思想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我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轻度智力障碍或中度智力障碍的中学生。因此,他们在接受知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就不可能象同龄那样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我校结合校本课程在安排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基础文化课的同时,又先进行烹饪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教学与传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意义 现在有这样一些看法:创新精神并不是人人都有的,那只是少数人具有的能力;进行创新,那只是搞研究的人或科学家才能办到的。其实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说过:人的创造力有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前者只有少数人具有,后者是所有的人应该具有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力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指导学生自我实现,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实践能力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时期的体现,也反映了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新要求。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要求人们不仅善于学习和吸收知识,还要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为生产力,把知识应用于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1世纪教育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根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其中后三项就与实践能力有关。教师明确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意义和内容,才能扩展思路,积极倡导学生进行创新与实践。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宽松环境 宽松的环境,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畅所欲言,敢想、敢说、敢做,极易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能力。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极其严厉的人,大家都会对他敬而远之,而平易近人的人,大家都愿和他相处。

年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带答案分).doc

制度创浙 3.创造了研究的提倡者认为创造力有四种特征: 原创性 、灵活性、流畅性、更新 性。(填空 FillBlank 答题成功,您当前答题的分数为:100 ”是创新者为获得潜在利润而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的种种措施与对策, 涉及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填空)1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首创精神的人。(填空)1 Ki"Bkl,,k 4.不论从事何种类型之创造力工作,影响原始创意之来源因素总不可避免地与下列三种 >'叽、1 涅八土、FillBlank 共同特质有关:I 、过程和个体工作方式。(填空)1 5.不论创新如何展开,都会发生在企业创新、战略创新、流程创新、I ' 、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等七个层面。(填空) I超前性 6.战略性思维具有创造性、I 、大胆性和发展性的本质特征。(填 一 x I FillBlank 空)1 7.有关新产品市场扩散的过程研究主要有三个论点,即I 、替代论和博弈论。 ___ I FillBlank (填空)1 是指当一种创新刚刚出现之时积极跟进,抓住其有待改进和完善之处,以获取巨大利益甚至占据市场、领导行业。(填空)1 H"Bbl,,k 逆向思维 9. I - ‘法是一种摆脱习惯的思维方式,沿着事物或过程的反向,即“倒过来”、 逆过程”的方向进行思维,取得突破性。(填空 2. 创新型人才,是指既能继承前人的知识和成果,又能超越前人,创造性的发现

FillBlank 知深产权 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知识拥有者和创新者的利益,它是法律赋予 知识产 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填空) 1

选)1 SingleSelect 12. 麦克莱兰教授于()发表的“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 一文,标志着胜任力研究的缘起。 中最普及的就是()创造性思考测验。(单选 SingleSelect 14. SirigleSelec l 11.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重点地投射到()上。(单 A 人力资本 B 技术创新 C 经济周期 D 供求均衡 (单选)1 singleselecl □ A1972 年 s B1973 年 ° C1975 年 □ D1976 年 13.自Guilford 提出以发散性思考来测量创造力之后,许多工具被设计与发展出来,其 A 伍德曼 B 刘易斯 C 雀兰德 0托伦斯 有创造力的人能够追求那些其他人尚未知道或者不喜好但却有潜力的想法, 不论遭遇 困难或者周遭人们的反对都能够坚持去实现此想法,这个就是()。(单选)1

继续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含标准答案

继续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 1、以下哪项关于技术学习过程对组织产生的影响,描述是错的(C) A、组织性转化过程 B、挑战决策机制 C、扩展战略行为的范畴 D、改进管理能力 2、创新为什么需要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发展,以下哪项最能回答这个问题C A、过度的市场导向使技术人员在创新过程中过于关注工程化能力,工艺水平改进和产品平台的丰富化,使得新产品开发转变为短期行为 B、过分关注价值增加,会忽视价值创造 C、技术和市场协同整合,可以保证组织短期竞争盈利和长期能力发展的统一。 D、技术和市场的协同难度较高,要求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较高。 3、以下关于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的描述,(D)不正确 A、胜任力是影响一个人大部分工作的一些有关知识、技能和态度,它们与工作的绩效紧密相连 B、胜任力是可以通过广泛接受的标准进行测量 C、胜任力包括外显胜任力和内隐胜任力。外显胜任力中社会

角色、个性、态度等影响胜任力的直接发挥。 D、胜任力是可以通过培训和发展加以改善和提高 4、钢筋混凝土是属于哪种异类组合(A) A、材料组合 B、方法组合 C、技术组合 D、原件组合 5、以下(C)属于创新型人才? A、一字型人才 B、T字型人才 C、十字型人才 D、I字型人才 6、建立针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规划体系对企业带来的良性影响,以下哪项影响不是(B) A、人力资源管理有序化 B、更好地控制人工成本 C、确保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会流失 D、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7、以下哪些关于创新的描述是错误的(B) A、创新符合符合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与措施

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个性化素质教育,是符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近三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跨世纪一代新人的培养。 一、创新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发生机制 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并不是任何活动都对学生具有价值和发展性意义,那么实践活动是怎样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作用的呢?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对学生发展、素质生成最有价值呢?活动教学要实现以活动促发展的宗旨,就必须首先考察分析活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了解活动教学的发生机制,才能建立有效的教学策略。 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影响程度取决于以下变量:活动主体因素和活动客体因素。具体说来,主体因素包括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与程度、主体的自我效能感等;活动客体因素包括活动目标的适切度、活动有无成效、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对象和范围

的确定、活动条件的提供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对学生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 二、实践活动的理念 1.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实践活动促发展”的主张是活动教学的立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是活动教学的灵魂。它重视活动的独特价值,强调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张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的发展是在主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相互作用的中介便是主体的活动,正是主体积极主动的活动推动着主体发展的进程。对学生的发展来讲,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惟有活动,才能提供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惟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发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才有望实现,为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动发展。 2.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主动学习、主体实践为特征的方法论体系,活动教学重视活动在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必然注重学习者“学”的活动。活动教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为此,特别强调主动学习、主体实践的教育价值,注重发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试题库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创新能力是指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2、(创新劳动)是劳动的阶段性发展,是对于同质劳动的超越。 3、熊彼特提出: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新的生产条件“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 4、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由国家的经济实力、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构成。 5、简言之,创新技法就是创造学家根据创新思维的发展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 6、(还原法)也称为原点回归法。它通过把创造的起点回归到创造的原点,从而帮助创造者克服习惯性思维。 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8、(信息整合能力)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将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分析、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加工创造和创新的一种能力。 9、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考虑投入或产出多少,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收益的问题(效益原则)。 10、(理论联系实际)是人类认识或学习活动的普遍规律之一,是创新能力培养必须遵守的。 11、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是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12、多向思维也叫(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或扩散思维。 13、侧向思维的运用方式有三种:1、(侧向移入),2、侧向转换,3、侧向移出。 14、(形象思维)就是依据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选择、分析、综合,然后艺术加工的思维方式。 15、理论一般可以理解为(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16、(创新思维)是指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思维方法,创造出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17、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不断推进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 18、学习能力的三个重要特征:1、(自主性),2、能动性,3、创造性。 19、关于“能力”的类别,可以区分为(学习能力)、“执行能力”、“专业知识”三种。 20、(创新学习)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提高创新能力的20种方法

按照认知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的说法,创新可大致定义为“......创造既新颖又有价值的东西的过程”(2003年)。创新其实就是寻找解决问题和将要处理情形的新途径。这不是仅限于艺术家、音乐家或作家的一种技能,它是一种对各行各业都有用的技能。如果你曾想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下 面这些技巧可以给予你帮助。 1. 全身心投入 第一步就是要全身心投入地去发展你的创新能力。不要放弃你的努力。设定目标,争取别人的帮助,每天花点时间发展你的创新技能。 2. 变成一个专家

发展创新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通过对课题的深入理解,你将能够更好地去思考问题新颖的或者创新的解决方案。 3. 奖励你的好奇

发展创新能力的一个常见障碍是:感觉好奇是一种胡思乱想。当你对某事感到好奇时,不要斥责自己,而是要奖励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探索新的课 题。 4. 认识到有时创新本身就是奖赏 奖励自己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发展内在的动力。有时,创新的真正奖励 在于其过程本身,而不是产品。 5. 乐于冒险

当开始发展你的创新技能时,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必须愿意承担风险。你的努力可能不会每次都最终成功,但依然会增强你的创新才能和发展未来可 用的技能。 6. 建立自信

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会抑制你的创造力,这就是为什么建立自信是如此重要。记录下你已经取得的进展,表扬自己做出的努力,并且总是设法来奖励你的 创意。 7. 为创新投入时间

如果你不为创新投入时间,你将无法发展自己的创新才能。每周安排一些时间,集中花在某些类型的创意项目上。 8. 克服阻碍创新的消极态度

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强化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摒弃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情感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学法的益处和乐趣。而创新实践能力是反映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工作机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新技法的能力等。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呢?下面浅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 现代信息包括图书、图片、图表、地图、报刊杂志等文本信息;还包括影视节目、录音、网络、软件等音像信息和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信息加工能力是指要善于收集、整理上述信息;善于运用信息解决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我认为对学生进行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加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信息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跟上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步伐。小学数学课本率先垂范,上面有大量的图片信息,另外还有许多要求学生去搜集、整理的信息。

我在教学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物体,然后进行整理、观察并分析思考:从这些物体中你了解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上述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到有些 物体可以平移,有些物体可以旋转。明白了人类创造出的物体平移或旋转现象都来源于大自然的启示。 为了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我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前,让学生围绕“角的组成”、“角的分类”等问题去搜集资料。许多学生通过问长辈、阅读资料、上网查寻、动手画角等方法获得了大量的有关信息,在课堂上津津乐道地向同学们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完全沉浸在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愉快之中。在数学教学中我有时还制作一些电视画面在课堂上播放,学生通过耳闻目睹这些信息,不仅掌握了知识,培养了信息加工能力,而且学会了生活和做人的道理。 二、动手能力的培养 “动手”就是让学生亲身实践。在“做”、“考察”、“实验”、“探索”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能力。这是因为数学课的教学过程是造就“社会人”的过程,这一学科任务的完成,单靠老师的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像小马过河那样亲自尝试。《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让学生“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学习了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一课后,我让学生自己画出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第一部分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基础篇第一章:创新能力是驱动创新的关键 第二章: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评价 第三章: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培养 第二部分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素质篇第四章:审视创新的战略视野 第五章:驱动创新的市场情结 第六章:开发创造的心智 第三部分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技能篇第七章:激发创新能力的方法 第八章:重视技术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九章:创新成果的保护和运用 第十章:创新能力培养的标杆 第一部分导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更是财富积累的途径 第一章创新能力是驱动创新的关键 第一节创新驱动的时代一、时代需要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及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各组织机构为了获组织取竞争优势,都在致力于打造和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进一步显著提高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进步的源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和融资环境,是关系其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和企业科技创新活力的瓶颈,目前融资环境严重遏制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地方政府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策。“既要从理论上,也要从

法规上创新。” 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注入能量 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竞争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主攻核心技术,在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国际间的科技竞争、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才能形成持久的竞争力,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突破核心技术。 自主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 制度创新——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 管理创新——实践科技创新的成果 市场创新——实现科技创新的收益 专业技术人员是推进所有创新的生力军 二、创新对获取竞争优势的贡献 1.创新可以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靠技术创新保证市场竞争优势 2.创新可以提升工艺能力,打造先进的制造优势 工艺是将产品设计图样和技术要求物化为实际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工艺创新是采用现代科学知识,创造新的工艺原理、方法、手段和生产模式,提高制造能力和效益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重视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的倾向和行为,不仅在我国,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普遍存在。这是一种同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现象。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早日进入市场取得较大经济利益,必然首先把资源投向产品创新,尤其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然而,过分注重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是产品市场周期缩短,很多新产品上市后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因质量、性能、价格等问题被淘汰了,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益。不断地转换产品也使企业成本增加。其次,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产品质量滑坡,能耗物耗居高不下,使企业效益滑坡。由于忽视工艺创新,某些进口商品一旦实行了进口替代,即国产化之后,质量明显下降,产品竞争能力降低,有的很快就退出了市场。因此工艺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创新案例专题讲座考试80分卷解读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创新型国家创新投入与产出都比较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国家对外技术依存度一般 低于() (A) 10% (B) 20% (C) 30% (D) 40% [分值: 2. 特许经营,指特许经营权拥有者允许被特许经营者()其名称,商标、专有技术、产品 及运作管理经验等从事经营活动的商业经营模式。 (A) 有偿使用 (B) 无偿使用 (C) 租借 (D) 部分收购 [分值: 3. 王国维关于()的美学研究具有创发性,为中国现代美学的产生开了先河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水浒传》 (D) 《封神榜》

[分值: 4. 研发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渗透性,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的作用。 (A) 先导性 (B) 支撑性 (C) 组织性 (D) 协调性 [分值: 5. 批判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观点、理论提出问题,也就是从()提出怀疑并进一步加以分析 (A) 经验 (B) 观点 (C) 解放思想 (D) 新的角度 [分值: 6. 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A) 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B) 善于不断学习 (C) 兼学别样

[分值: 7. 美国阿诺德首创的检查提问法是主要用于工业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提问方法,其重点提出 的4个问题不包括:() (A) 增加功能 (B) 提高产量 (C) 降低成本 (D) 提高销售 [分值: 8. 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工程领导小组将工程命名为:() (A) 飞天工程 (B) 嫦娥工程 (C) 攀登计划 (D) 火炬计划 [分值: 9. 大成智慧学的灵魂是() (A) 系统科学 (B)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学 (C)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新能力的途径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鼓励大胆想象,挖掘创新的源泉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的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大胆想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解决问题。我们应当尊重、爱护、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时,我们不必忙于解答,而应适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因势利导,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这不仅能极大鼓舞提出问题的学生的积极性,还会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勇于大胆想象,乐于独立思考的良好氛围,并在这种良好环境中逐步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在上《草原》一课时,我先这样导入课题:“从美丽的鸟的天堂回来,我们再乘兴去草原游览一番如何?现在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阳》,当“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悠扬歌曲在同学们耳边回响时,学生们立刻显得情绪激昂、兴趣盎然。我便趁势激趣质疑:伴随着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们愿意到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看看吗?你们想到那儿去了解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想了解草原的景色,有的想了解草原的风土人情,有的还想去看看草原的空气与高碑店的空气有没有不同……于是,我便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主学习《草原》一课,并询问学生准备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去学习这篇课文?学生说出了:读、列表、列小标题、画图、勾划重点词句、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我便让他们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去自主学习。霎时,整齐划一的课堂变成了五彩缤纷的动画片,读的、画的、勾划的、讨论的……气氛热烈、活跃,场面感人。当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地学完课文后,我便让学生说说自己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内容,还存在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我又按照难易程度,分别通

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五大方法

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五大方法 一、为孩子营造充满创新意识的家庭氛围 孩子出生后到幼儿期,家庭是他们的主要生活环境,接触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孩子,并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会模仿父母的做事态度和方法。因此,为了培养出具有优秀创新能力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创新的形象,同时,还要给孩子传达乐于创新的态度。 当孩子要玩新游戏时,父母如果说:“别玩那个,危险。”或者说:“你现在还玩不了那个。”孩子想了解新鲜事物的兴趣就会受到压抑,无法尝试新游戏就会产生挫败感,这就会压抑和打击孩子的主动探索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了。 父母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家庭气氛,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父母,采用开明的管教方式,遇到事情多从几个新视角分析和解决,帮助孩子解答难题也要从多个角度考虑,这样,孩子会从父母那里获得积极的学习榜样。 父母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鼓励孩子尝试有难度的游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一旦发现孩子的天赋,就要积极鼓励和培养,让孩子的创造性天赋得到发展。 二、善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激发孩子创新能力的内驱力,是孩子有所成就的动力,它可以唤起孩子的内在潜能,使孩子完全投入到创

造性活动中去。富有创新精神的孩子,一般都有较强的好奇心,许多发明和创作并不是事先预料到的,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经过创新性思维得出来的。 孩子只有对客观世界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才有可能发现改进和改变的方面,而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好奇心越强,掌握的现实材料就越多,就越有利于创造出新的成绩。 刚刚的爸爸很喜欢养花,家里的花很多。一天,刚刚突发奇想地剪下了几枝月季花和太阳花,悄悄地埋到了泥土中,还煞有介事地为它们浇水。过了两天,他看到月季花都蔫了,但是太阳花却开花了,还冒出了几个新芽。孩子很纳闷,因为两种花是按照同样的方法种的,可却是不同的结果。他带着自己的疑问去找爸爸。爸爸看见自己的花被孩子破坏了,心里很生气,但他转念一想,这正是孩子好奇心的体现啊。于是,爸爸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给孩子讲了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情况。他相信,鼓励孩子的每一点新想法,对孩子会是莫大的帮助。 孩子的头脑通常是开放式的,对外界新鲜事物往往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们会以好奇的心态向父母提问,这些问题是孩子了解世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的问题置之不理,或是嫌弃孩子,否则,孩子会逐渐失去好奇和热情。 父母要珍视并且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正确激发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创造环境,点燃孩子学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中寨小学:马燕君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适时有效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悟、自得,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谐发展。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和解题策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其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鼓励“猜测”和“探索”,可以说是“新课标”中的灵魂”。“新课标” 虽然仅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中提到“重视学生检验的习惯”,但我认为,作为数学检验习惯和数学检验能力的培养,理应贯穿数学教学内容的全部,理应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而且如果把探索、猜测和检验有机结合起来,将构成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解题策略。这种解题策略可公式化为: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这种解题策略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解题策略中的“猜测”当然不是毫无依据的瞎猜,而是在探索(至少是初步探索)基础上有一定根据的猜测。既然是猜测,就不一定正确,就有必要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又必然出现两种可能:猜测正确和猜测有误。如果猜测正确(经得起检验),则问题获得解决;倘若猜测有误,就应分析探索猜错的原因,探索改善的途径,并进一步作出新的较为合理的猜测。对新的猜测当然又必须进行新的检验,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求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就是“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的解题策略。 试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笼子里有鸡兔两物,数一数有28个头,有100个足,问鸡兔各几只?这种“鸡兔同笼”的问题,一般都是用“假设法”求解的,但“假设法”的思路(逻辑思维)难以被一般的小学生理解,如果我们运用“探索→猜测→检验→探索→猜测→检验→……”这一解题策略。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小学低年级学生也能理解和掌握的下列解答。 探索:因为100÷4=25,所以0<兔的只数<25。 猜测:取0~25的中间数13作为兔的只数,则鸡的只数为28-13=15(只) 检验1:总足数=4×13+2×15=82 探索:因为82<100,所以13<兔只数<25。 猜测2:取13~25的中间数19作为兔只数,则鸡的只数为28-19=9(只) 检验2:总足数=4×19+2×9=94。 探索:因为94<100,所以19<兔只数<25。 猜测3:取19~25的中间数22作为兔的只数,则鸡的只数为28-22=6(只) 检验3:总足数=4×22+2×6=100,正好符合题意。 所以笼中有兔22只,有鸡6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