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59年中医资料8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续)

1959年中医资料8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续)

1959年中医资料8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续)
1959年中医资料8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续)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续)

陆瘦燕

2.十二经别:

“经别”是别行的正经,是由正经别出的另一经脉系统。张志聪说:“正者,谓经脉之外,别有正经;非络也”。所以经别的定义目前大家已经基本上一致了。但是既有十二正经,为

何还要有十二经别呢?这一点据我个人的理解是:十二经脉在体表有十五络为之沟通,并且其

表里二经又在肢端相接,加强了表里通气、相互调节的作用。而在体内仅靠正经在脏腑之内

“所属”“所络”的联系,还不能满足生理的需要。因此在正经内行脏腑的经脉以外还必须有经

别来增强其作用。从十二经别自正经别出后皆入走内脏,其中手足六阳经别均行过与其为表

里的脏腑,尤其是足三阳的经别都属腑而散布于脏;手足六阴经别均行过本经所属的内脏,

然后合入与其为表里的阳经,而从组成六合关系的特点来看,则可以推知经别的作用,在生

理上反映了:(1)通连机体内外,渗灌脏腑以辅佐正经在体内循环的不足。(2)进一步加强了表

里二经在体内外的联系。所以将经别解释成别行的正经,是很合理的。

此外由于经别阳经自本经别出后复注入于本经,阴经自本经别出后注入阳经,其脉气不按经脉流注的次序传注,所以其行向也就和正经不同,没有顺逆的分别,均自四肢别入内脏

深部,复出头颈浅部;这也是经别特点之一。

经别的循行径路也是决定腧穴主治性能的因素之一,例如足太阳经之别,自膕中别出,上入于肛;所以本经膕以下的合阳、承筋、承山等穴可以治疗后阴部的疾病;因此也可以作

为循经取穴的依据。

3.奇经八脉:

八脉乃是冲脉、任脉、督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等八条。以其不

入于五脏,无表里相配,不随十二经流注循环,异于常经,故名为“奇”。在功能上有溢蓄调节正经脉气,而司吐纳和温濡全身的作用。奇经八脉的个别作用,据本人的理解,和其所过腧穴及所会经脉有关,兹分论如下:

(一)任脉:“任”有容任的意思,古人也作“姙”字解释,以其和妇女的姙娠有关而得名。任脉的作用为诸阴之海;这是因为足三阴经皆交会于任脉的中极、关元二穴。手三阴经虽然不直接和任脉相交,但是由于和足三阴相连接,所以也能通气。任脉的能够容任诸阴之气而为阴经之海,即因于此。

(二)督脉:“督”有都督之意,以其总督诸阳而为阳经之海而得名。督脉中有大椎穴为手足六阳经脉交会之处,又有百会是督脉足三阳之会,故此手足诸阳之脉气可以集聚于督脉,诸阳之海的意义,就在于此。

(三)冲脉:“冲”是冲要的意思,冲脉发于气街,并足少阴直冲而上,气街属胃,是五脏六腑和后天之海,足少阴属肾为藏精之处和先天之本,冲脉统贯二经,故能为十二经脉之海。

(四)带脉:带脉的名称,以其束腰如带而得。其脉当十四椎处前行,发起于季肋的章门穴,经带脉、五枢、维道而前相合;所以此脉的形状是回绕周身而向前微垂,有统束一身上下纵行诸经的作用。

(五)阴维1.阳维:“维”是维系的意思。古人说阴阳二维,维络一身表里之阴阳,阳维维络诸阳,阴维维络诸阴。这种理由本人的体会也是由二脉所经过的腧穴和交会的经脉决定的。阳维所过共计18穴,包括手太阳的臑俞,手少阳的臑会、天窌,手阳明的臂臑,足太阳的金门,足少阳的阳交、日月、肩井、本神、阳白、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等穴,以及督脉经的风府、痖门。在以上诸穴中,可以看出阳维交会了所有的阳经。虽然上面没有足阳明的穴位,但是足少阳中的肩井、阳白二穴,却是足阳明脉气所过的会穴(阳白是手足阳明少阳阳维五脉之会,肩井是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之会),据此情况,则阳维维络诸阳经的理由,不难解释了。至于阴维所过计共七穴,其中有足少阴的筑宾穴,足太阴的府舍、大横、腹哀穴,足厥阴的期门穴,任脉的天突、廉泉穴等。这些穴位包括足三阴和任脉经,虽然手三阴的腧穴没有在内,但是由于手足三阴同名经脉相连的特点,故此阴维维络诸阴的作用,也可以想见了。

又因阴主里,阳主表,所以阴维脉主一身在里之阴,阳维脉主一身在表之阳,理由也十分明显了。

(六)阴蹻、阳蹻:“蹻”是足跟,又有蹻捷的含义。阴阳二蹻均起于足跟部,并能令人步行蹻捷,因此命名。阳蹻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蹻主一身左右之阴;这种作用如以其循行径路来理解,则:阳蹻所过计左右各11 穴(睛明、承泣、巨窌、地仓、巨骨、臑俞、肩髃、居窌、附阳、仆参、申脉),在此11穴中均为双穴,没有任督二脉中线的腧穴;所以其脉气是不能左右通气,而是两侧各别的;再加以上各穴均为阳经的腧穴,阳蹻脉本身也循行于阳部;故

此阳蹻分主一身左右的阳气,其理昭然了。而阴蹻所过,左右计各二穴(照海、交信、),也不和任督中线的经脉交会。循行于阴部而分居左右,这即是阴蹻主一身左右之阴气的道理。

八脉之中,冲、任、督三脉皆起自胞中,同出会阴,任脉行于胸腹正中,督脉行于脊背正中,二脉上行至头面而在唇内的龈交穴相接,合之为一,分之则二,用来象征阴阳一气,子午南北的关系;而冲脉,出会阴,过气街,并足少阴而上至胸中;此三脉称为一源而三歧,加上带脉统束诸经,在人体生理上十分重要。

八脉在针灸上的应用,除了根据其特性和作用在对症取穴时选配其所属的腧穴外,也可以循经取穴。这种方法就是将八脉配属四肢部的八个穴位,称为“八脉配八穴”。在处方配穴法中也是重要的一种。(参考拙著“从针灸的辨证论治谈到处方配穴”一文,刊登杂志见前) 还有一种用法,就是将八脉配合八卦,从八卦中阴阳变化的原理来按时取穴,称为“奇经纳卦法”。也因为八脉配合了古代洛书中一至九的数字;洛书乃是大禹治水时,由神龟所负出,故此又名“灵龟八法”。本文以限于篇幅,仅备其名,不作进一步的介绍。

4.络脉:

络脉包括十五络、络脉、孙络,在前面(表1)已可见到。

十五络脉乃是络脉中主要的大络,皆自经脉别出。十二正经各有一络,任督二脉亦有一络,加上脾之大络,计成十五。十二经的别络有沟通表里经脉的作用,任脉的别络散怖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上项散布于头上,下及肩胛左右。脾之大络,布于胸胁。此十五络脉因为是主要大络所以皆有一定的径路记载。本人参考了若干文献,其中喻嘉言所论“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緾络,緾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间……繇是出诸皮毛,方为小络”一段,似乎此十二经之别络皆形如树枝,愈分愈多,虽然实际上络脉的数字并不可能如上文所说的呆板,但是这种分枝的情况是颇合情理的。据此为由,则十二经的络脉只有别出处的部位和腧穴而没有进入表里经的部位和腧穴的理由,不难推想了。

除了十五主络以外,全身还有无数的络脉和孙络,主宰着渗灌及温濡筋骨皮肉等部的作用。络脉皆从经脉上的腧穴分出,孙络则从络脉分出。这种关系灵枢小针解篇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脉度篇也说:“经脉为里,支而横出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就是这样,组成了络脉系统。

十五络脉由于有一定的循行径路,所以在针灸临床上络穴的应用也可以结合络脉的径路来考虑。

由于络脉皆自腧穴分出,所以腧穴是经脉络脉互相通气,注输出入的点站。在病理上,不论外邪内侵,由络脉传注经脉;或者病自内生,为气血瘀滞,痰饮凝积,皆以腧穴为集散的所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三名……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从这里对针治病必取腧穴的理由,昭然若揭了。

5.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就是十二经脉所属的筋肉体系。由于经脉的循行有一定的部位,其所属的络脉也有一定罗布的区域,故受经气注濡的筋肉也可以划分为十二个系统。这种学说的来由,可能是古人从观察中发现若干’筋肉在某些一定的情况下,其生理上的气化现象和病理上的症状表现,均有一定的联系,而这种联系而成的系统和十二正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设想到十二经筋说的制定。明朝马元召说:“经皆有筋,筋皆有病。”可见十二经筋就是指筋肉而言。

经筋的走向,皆自四肢行向躯干,这种特点以我个人的理解可能是和灵枢终始篇所说的“阳受气于四末”以四肢为诸阳之本的见解有关的。因为阳气有温养筋肉的作用,十二经脉的阳气由四肢末端出发,渐流渐深,所以经筋也就从四肢发起而走向头面躯干。

经筋在生理上的功能,为联缀百骸使能发生动作。所以在灵枢经筋篇中记载的十二筋病皆属于筋肉方面和动作有关的疾病;都称为痹症。针灸治疗;灵枢中采用“以痛为输”的局部取穴法,结合燔针劫刺(按燔针就是目前的温针)来疏导其痹闭的气血。这就是现在治疗风湿痛的方针。

6.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也是属于十二正经体系之内的一个系统。素问皮部论说:“皮部以经脉为纪,诸经皆然。“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张介宾注解说:”浮络之见于皮,故曰皮之部。”虽然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不在体表皮肤部份,但是由经脉别出的浮络却无所不到。皮毛部份的营养就是依靠这些络脉来供给,因此在生理上可以按不同经脉分出的络脉分成十二个区域,就是十二皮部。这种关系体现在病理作用上,皮部论指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病邪中人,由皮而络,由络而经,最后入传内脏的关系,在临床上说明了不同部位感受邪气,会出现不同经脉、不同脏腑的疾病的理由。

皮部和经脉关系的概念,应用于针灸临床上时,可以解释梅花针和火罐气的治疗作用。梅花针不深刺入于经脉和腧穴;火罐气也仅在皮肤外面吸拔,为何也能够治愈内脏的疾病呢?这就是皮部以经脉为纪,梅花针和火罐气虽然在皮肤外表施治,通过经脉的传导,故此也能对内脏发生治疗效能。可惜的是皮部区域分划的内容,古人没有明文记载,这一个缺漏的部份有待于同道们的努力和充实。

四、经络的交叉和交会

经脉在人体内的行向,并不是完全挺直而各不相干的。却是曲折交错十分复杂的,因为这一原因,所以往往几条经脉可以交会在一个腧穴上形成交叉或交会的情况。全身的101个

会穴就是由此而产生的。交叉和交会,在意义上是不同的,交叉是相交以后并且贯穿至对侧的意思,例如手阳明经之脉在人中部和督脉足阳明相交而贯穿至对侧,上行抵鼻孔旁的迎香穴而终,还有一种交叉的情况,就是交而不会,没有共同的腧穴。例如肝、脾二经在足内踝上七寸处相互交过的情况。交会乃是虽然相交而会合,但是相会后并不交贯而是重新退回到同侧的意思,一般经脉交会情况皆是如此。由于会穴有几经相交会,所以往往能够兼治几经的疾病,在临床上的价值也特别重大。会穴全身均有,而以头面躯干部为最多;这大概和头面躯干部经脉较多和循行比较复杂有关。十四经脉中,手足三阳在督脉的大椎穴交会,手三阴连于足三阴而在任脉的中极,关元穴交会,因此人体左右两侧的经脉可以互通经气、加强统一联系。刺法中的巨刺,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原理即是基于这种关系而产生的。

五、经络的生理作用

经络在人体上总的生理作用;灵枢本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篇也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藏,外络于肢节。”从这两段引文的启示中,可以将经络的生理作用分二方面来讨论:

1.通行营卫气血的作用: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除阳相贯,如环无端。”营气和血气基本上是一致的,血气是营气所生。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藏六腑,以应刻数焉。”可见营气就是血气的前级物。营气(或血气)在经脉之内流行,起着内溉脏腑,外濡四末的作用,推动营气循环的力量称谓“宗气”。灵枢邪客篇也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所以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也再动,气行三寸,一呼一吸而成一息气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营气也就循环周身一圈。正常的人体,一昼夜间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八百一十丈,营气就五十次循环于全身(参阅灵枢五十营篇)。除此以外,营气的循环还有一定的径路和盛衰的时刻。古人的见解如下:寅时出中焦上注手太阴肺经,卯时入手阳明大肠经,辰时入足阳明胃经,这样一时一经,十二地支时长配属十二经脉,到次日丑时注入足厥阴肝经,复出肺经。这种一时一经气血盛衰的配合方法,称谓“纳支法”,是子午流注法的基础。此外另有一条循环的道路是由肺上注任脉在颈上的一分段,入注督脉,上巅而下行,绕过阴部,复上出任脉的胸腹段,注入于肺(参阅灵枢营气篇)。兹绘图示意之:

卫气行于脉外,日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一昼夜合为五十度。其循行次序: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散行手足六阳经脉,入夜自足少阴内行五脏,经肾、心、肺、肝、脾而复注于肾,合入于目,周布循环(参阅灵枢卫气行篇)。亦绘图示意之:

2.沟通内外表里的统一作用:经脉和络脉的整个体系,以十二正经为纲领,配合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和全身络脉,组成一个营卫气血循环的整体。内连五脏六腑,外及四肢百骸,筋骨皮肉,五官九窍;把人体各部,脏与腑、脏与脏、五官与内脏,四肢与躯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生活的有机体。

六、经络的病理作用

经络的病理以我个人的体会可以分下面几点来讨论。

1.经络和内脏的病理关系:素问缪刺论说:“邪之客于形也,必先合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从这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外邪内传脏腑必须经过经脉的传导;这是“自外而内”的病理关系。但若邪气太盛,也可直中内脏,或者脏腑本身有病,也可以累及经络而发生病态,例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记载的、“小肠病者……当耳前热”、“膀胱病者……肩上热”等。素问藏气法时论也记载:“肝病者,两肋下痛引少腹”、“心病者……两臂内痛”、“脾病者……腹满”、“肺病者,肩背痛”、“肾病者……大腹小腹痛”等皆和经脉的病变有关。在灵枢经脉篇中所记载的十二经和十五络病,常兼有内脏的病候,其理就在于此。

2.经络与五官九窍的病理关系:五官九窍皆有经络分布,而司气血之营养。所以经络壅滞气血不和,或者外邪随经入传,也可引起五言九窍的疾病。在经脉篇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大肠经病的齿痛、鼽衂;胃经病的口 唇胗;脾经病的舌本强痛;皆因此理。

3.经络和四肢的病理关系:四肢部的筋骨皮肉,也必须依靠经气为养,所以经络受病的结果,其所过的四肢部也必然会出现病态。例如肺经病的臑臂内侧前廉痛厥;大肠经病时大指吹指痛不用;胃经病的气街股伏兔骭外廉皆痛等等皆是。

4.经气的厥逆:经脉之气如果有所逆乱,则营卫气血就不能正常流行,结果经络壅滞,沿脉所过的内脏、五官、四肢、躯干等皆可以出现病态。灵枢经脉篇将肺经和心经的是动病称为臂厥;胃经的是动病称为骭厥;胆经的自动病称阳厥;膀胱经的是动病称为踝厥;肾经的是动是称为骨厥;皆是此例。另外素问厥论篇对十二经的厥症还有专文记载,也是属此范围。

5.经气的终绝:经络的气化现象也可以有衰竭的时候,就是经气的终绝。一旦某一脏腑的经脉丧失了它的功能时,则当然对其所主宰的一切器官及肢体的功能也必然随之衰竭。这种情况如果三阴三阳六经并现,则死亡在于俄顷了。灵枢经脉篇和素向诊要经终篇中有详细的记载,可资读者参考。

七、经络在诊断上的应用

经络在中医诊断上的应用,也早就开始了。灵枢经脉篇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素问三部九候论进一步说:“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这种以三部九候脉搏跳动的情况来诊察疾病的方法,就是古代经络学说在诊断学上具体应用的实例。目前中医都用手太阴肺经的寸口脉来处决百病,即是三部九候中“中部之天脉”,也不能脱离经络。此外灵枢经脉篇中还有视察络脉颜色来诊断疾病的记载,也属经络的范畴。三部九候脉如下:

还有诊断经络本身虚实的方法,灵枢经脉篇中有详细的记载,其法以肺经的寸口脉和颈部的人迎脉为根据。总的原则:凡是阴经的虚症寸口必小于人迎,实症则寸口处大于人迎;阳经的虚症寸口大于人迎,实症则寸口小于人迎,这是经脉的诊断。若诊察络脉,可视皮部,在实症时必有结络壅现,虚症时则络脉青短而下陷。可惜目前古人的这种诊断方法已应用得很少。此间提出,希望同道们予以继承和发扬。

八、经络在治疗上的价值

经络在治疗学上的价值,其中有关针灸方面的,已在上面各节中分别讲到。实际上,不论中医的汤药、气功、推拿等其他治疗方法,皆须经络学说作为指导,不然的话就会丧失辨证的正确性。同时对针灸砭石,从外而治内;药物醪醴自内而治外的理由,也必然会无法理解。所以经络学说在中医各科治疗学上来看,也是十分重要的。

九、尾语

本文是从我在上海中医学会经络学专题讲座“经络学总论”的讲稿中整理出来的。内容不求全面周到;仅就目前此间各方面所提的若干问题,结合个人的理解,提出来讨论一下。但是由于水平的限制,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祈就正于海内同道。同时因为本文是总论性质,所以对经络具体循行径路及病候的解释,不能作进一步的讨论。博而不精的流敝,尚祈读者鉴谅。若欲深入钻研可以参阅近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拙著“经络学图说”一书。此间恕不赘述。

(本文发表在1959年8期第62页上)

中医筋络

中医经络理论浅析 2803002020 成捷 中国的中医经络理论和建立在经络理论上的中医针灸疗法,是最为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一。《黄帝内经》认为:将人体各器官、各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经络。“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中医—西医,同医不同一》介绍了中医“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 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习题集

第五章 经络 一、选择题 (一) A 1型题 1.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性着作是( ) A 《十四经发挥》 B 《难经》 C 《扁鹊心书》 D 《吴医汇讲》 E 《内 2.正经是指( ) A 督脉 B 冲脉 C 十二经别 3.循经取穴的理论依据是( ) A 阴阳学说 B 卫气营血理论 C 脏腑学说 D 经络学说 E 五行学说 4.十二经脉命名的主要依据 是 A 阴阳 五行 脏腑 B C 手足 五行 阴阳 D E 手足 五行 脏腑 5.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 的 A 手太阴肺经 B ) 内外 脏腑 五行 手足 阴阳 脏腑 ) 足少阳胆经 C 足太阴肾经 6.下列经脉循行流注次序错误的是( ) A 肺经,大肠经,胃经 B 肾经,心包经,三焦经 C 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D 心经,膀胱经,肾经 E 三焦经,胆经,肝经 7.经脉的分支是( ) A 奇经八脉 B 经筋 C 皮部 D 络脉 E 气街 8.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的经脉是( ) A 阴经 B 带脉 C 奇经 D 阴维脉 E 阳经 9.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 ) A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E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10.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 A 头面 B 手足 C 胸腹 D 上肢 E 下肢 11.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 ) A 食指端 B 小指端 C 鼻翼旁 D 目内眦 E 目外眦 12.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 A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B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C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D 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E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13.足太阳膀胱经所络的内脏是( )经》 D 足太阴脾经 E 手少阴心经 D 十二经脉 E 任脉

中医经络理论在现在康复中的应用

小白说中医经络理论在现在康复中的应用 阜陽市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白蔚階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共同组成。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在孕育之初,先由男精女血会合成精,精发育而生成脑髓,再逐渐生成人体,骨为支柱,脉为营运气血的通道,筋来约束骨骼,肉像围墙一样卫护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出生之后,脉道内外相通,水谷入于胃,化生精微,血气开始运行不止。经脉,是用来决断死生,处治疾病,调节人体虚实的,做医生的不可以不通晓。也就是说,人体自生成之日起,就由血气、经脉维系着生命活力。由此可知,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经络就像预测天气的晴雨表一样。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与二十八宿同度《灵枢·营卫生会》详细介绍了“饮食进入胃”而生成的精气:清轻者为营气,重浊者为卫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卫气在脉外运行,周流不休,各运行五十周次,而后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圆环没有开端没有终止。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度,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度,划分为昼与夜,故气运行至阳分为开始,运行到阴分为终止。 经络学说的应用一、阐释病理变化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所以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可能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舍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经络 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 1.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①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②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1)头面部的分布 头为诸阳之会:阳明经分布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太阳经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后头部。 总的来说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2)四肢部的分布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但足三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分布,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 (3)躯干部的分布 阳明经腹面,太阳经背面,少阳经侧面,足三阴经腹面。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细目三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者,异也。所谓奇经,是指这些经脉与十二经脉不同。它们与十二正经的区别是: (1)它们的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2)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3)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八脉”是指奇经共有八条,故称“奇经八脉”。 2.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督脉——“总督诸阳”(与六阳经交会于大椎,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脐下三寸,足三阴经又接手三阴经,故任脉称为“阴脉之海”) 阴维——维络诸阴经,联络所有的阴经而与任脉交会(于廉泉喉结上舌骨下、天突); 阳维——维络诸阳经,联络所有阳经而与后督脉相合; 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 阴跷、阳跷——“分主一身左右阴阳”。 (2)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 除任、督直接参与十四经气血循环外,其他奇经还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 (3)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虽然不似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它们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从而加强了某些脏腑之间的相互沟通。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机能 督脉 (1)循行部位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以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龈交穴)。 分支1: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第一部分)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 第一节、经络的含义和内容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有经络的意思,为纵行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是从“经”分出而遍布的小支。“经”和“络”虽有区别,但循行、分布是紧密相连,彼此衔接,沟通人体的上下、内外,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难以计数的孙络等。 一、经脉 经脉可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三种。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名十二正经。它是以手足阴阳定名,并根据在体表左右对对称的分布位置和它所络属的脏腑,计有手、足阳经各三对。在上、下肢体内侧的经脉为属脏的阴经,称手三阴和足三阴,联络相为表里的腑;在上、下肢外侧的经脉为属腑的阳经,称手三阳和足三阳,联络相为表里的脏。十二经脉的循行和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循行方向为: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胸或腹。在它的循行路线上,各分布着许多穴位,称为经穴。为治疗本经脉所主治的和所络属脏腑的有关疾病的治疗点。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和循行见附表1-1、1-2、图1-1、1-2、1-3.

手足三阴和手、足三阳根据脏腑生理和病理的特性,构成了太阴与阳明、厥阴与少阳、少阳与太阳的表里关系,这种关系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又根据十二经脉的主治性能,在治疗上可按照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本经取穴,是病在某经,可取该经的有关穴位,异经取穴,可取与该经有关的经脉(如相为表里的经脉)进行治疗。 表1-1 十二经脉体表分布和相互关系 经别阴经(内侧)(里)阳经(外侧)(表) 位置名称络属关系名称络属关系 前中后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心经 属肺,络大肠 属心包,络三焦 属心,络小肠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属大肠,络肺 属三焦,络心包 属小肠,络心 前 中(侧)后足太阳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属脾,络胃 属肝,络胆 属肾,络膀胱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属胃,络胃 属胆,络肝 属膀胱,络肾 表1-2 十二经脉循行与分布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肺,络大肠,与胃联系 从胸→手臂内侧前缘→手姆指 属心包,络上、中、下三焦,通过横膈 从胸→手臂内侧中间→手中指 属心,络小肠,与眼联系 从胸→手臂内侧后缘→手小指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大肠,络肺 从食指→手臂外侧前缘→肩→颈→头面 属上、中、下三焦,络心包 从无名指→手臂外侧中间→肩→颈→头侧面 →与耳、眼眶联系 属小肠,络心,与胃联系 从小指→手臂外侧后缘→肩→头面→眼耳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胃,络脾 从头面→胸腹→腿外侧前缘→足次趾 属胆,络肝 从头侧→胸胁→腿外侧中间→足第四趾

中医经络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经络理论主要内容 中国的中医经络理论和建立在经络理论上的中医针灸疗法,是最为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一。《黄帝内经》认为:将人体各器官、各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经络。“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中医“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 《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在孕育之初,先由男精女血会合成精,精发育而生成脑髓,再逐渐生成人体,骨为支柱,脉为营运气血的通道,筋来约束骨骼,肉像围墙一样卫护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出生之后,脉道内外相通,水谷入于胃,化生精微,血气开始运行不止。经脉,是用来决断死生,处治疾病,调节人体虚实的,做医生的不可以不通晓。也就是说,人体自生成之日起,就由血气、经脉维系着生命活力。由此可知,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经络就像预测天气的晴雨表一样。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与二十八宿同度 《灵枢·营卫生会》详细介绍了“饮食进入胃”而生成的精气:清轻者为营气,重浊者为卫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卫气在脉外运行,周流不休,各运行五十周次,而后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圆环没有开端没有终止。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度,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度,划分为昼与夜,故气运行至阳分为开始,运行到阴分为终止。早晨行于阴分之气尽而阳分开始受气,如此无休无止,与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相一致。 人体由饮食入胃而生成气血,气血即是营气与卫气,营气与卫气在经脉之内、之外同时运行。气血运行的通道——换句话说,人体经脉的长短,包括每一条经脉的长短,是根据一呼吸——“息”的时段来进行测定,而且,由“息”测定的气血在人体二十八脉的周流往复,与天球大圆二十八宿所代表的周天度数是相同的。 4.经络的测定与命名是根据气的阴阳消长 中医学不仅把十二正经与一年十二个月直接对应,而且把十二正经与一日十二个时辰直接对应。这种对应的原理的根据是天地之气的阴消阳长,阳长阴消(见下表)。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支 十二经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中医最的骗局——经络学说

中医最的骗局——经络学说 各位读者,前方高能预警!前方高能预警!这篇文章需要一定的知识门槛,智商正常的人需要初中文凭才能理解,当然,如果你全神贯注地看,其实小学文凭能够理解也未尝不可,毕竟,里面牵涉到的初中文言文知识绝大部分都已经翻译成了小学教材大纲要求掌握的汉字,少数超纲字,比如达到初中难度,请看不懂的读者自己查阅新华字典。鉴于中医骗子一贯转移话题,我在这里申明,这篇文章我只质疑中医经脉,所以一般只回应跟中医经络关系比较密切的回帖,其余帖子看心情好坏回复。既然要讨论经络,自然先要明白经络是个什么玩意儿。“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第十七篇《脉度》,为了防止中医粉说我断章取义,我把上下文全部节录一遍:“……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这里讲的经、络、孙都是“气”的通道,至于“气”又是什么鬼玩意儿,不讨论。反正关于经络的定义这里讲清楚了:这是将脉按主次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描述了主干、旁支、再旁支的关系。并且经络孙这些所谓的脉里面,行驶着一种叫做

“气”的东西。其中作为主干的经脉有12条,经脉上的旁支络脉种类要多点,包括别络、浮络、孙络3类。别络是较大的分支,共有15条;浮络是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分支,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数量未定;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有三百六十五条。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门类虽多,但是跟文章主题关系不大,我就不讨论了。下面是中医粉们较公认的经络的作用: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3、感应传导: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

中医经络学详解

中医经络学详解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它和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以及脏腑等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经'即径,如通达各处的路径;'络'即网,如错综连缀的网丝。经是纵行的干线,络是横出的旁枝,它们互相贯穿在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从而或深或浅地把五脏、六腑、头面、躯干、四肢等都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协调运作完成各项复杂地内在功能。 在天人相应学说的背景下,古人将其比为流经中国的十二条大河。经脉的命名和分布在经脉的范围内,计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二类。十二经在六脏(含心包络)六腑的统摄下,各自建立一经。由于经脉与脏腑有直接的联属关系,同时阴经与阳经之间又有一定配偶,在整个体系中占据主要位置,故又称'正经'。 这十二条正经,六条是分布在上肢和躯干的,即手六经,还有六条是分布在下肢和躯干的,为足六经。阳经和一部分阴经都上达于头部。又由于人的肢体都有内、外侧两边,而分布在内侧的属阴,分布在外侧的属阳。 于是把手六经中三条分布在上肢内侧一边的叫手三阴经,另三条分布在上肢外侧叫手三阳经;同样,在下肢内侧的三条叫足三阴经,外侧的三条叫足三阳经。 由于古人把易学中阴阳概念运用于说明事物的复杂情况,常常把它分为三个阶段,即把阴分为少阴(阴气初生)、太阳(阴气大盛)、厥阴(太少两阴交尽);把阳分为少阳(阳气初生)、太阳(阳气木盛)、阳明(阳气盛极)。 手足各六经根据不同的情况把阴阳的三个阶段适当分属,于是就有了十二种不同的名称。又由于十二经与十二脏腑是有直接联属的,再在手足三阴三阳的十二经上把所联属的脏腑名称加上去,就成为如右所列的十二经脉名称了;十二经还有阴阳、表里配偶的关系,在生理和病理上,能互相亲联和影响。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名称是:督脉、任脉、带脉、阳跷、阴跷、阳维。这八条脉的特点上:一、即不与脏腑直接联属,也没有阴阳配偶,所以叫奇经。二、八脉当中,只有督、任两脉有其自己的腧穴,其余六脉的腧穴都是寄附在正经上。三、八脉的命名,是根据其作用和分布的部位而定的。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生理方面:气血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但必须靠经络来运转,周流不息达到抵御病邪、保卫机体的目的。十二经脉在以各个脏腑为首的系统下,将人体的脏腑和在外组织、四肢、百骸等都联系起来,以进行整体的循环,发挥其固有的作用。一般而言,'营'、'卫'的功能活动是与经脉分不开的。卫气散布在经脉之

中医经络的概述

第一章绪论 1.1中医经络的概述 中国医药学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生命智慧,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非凡的防病治病能力,但其基础理论和诊疗方法发展缓慢,已经落在了现代科学的后面。经络学说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说即阐述人体经络的巡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针灸学的基础,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针灸和药物治疗各个方面,对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由于传统中医学诊断号脉和针灸本质上都是靠医生的感受来把握,缺乏客观严谨的研究手段和理论支持,得不到西方医学界的认同,加之传统中医技术很难掌握,所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和向世界推广的进程。本论文把先进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进行人体经络电信息的动态传输特性研究,从而较直观的得出经络信号的波形和特点。 1.2本研究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外利用生物、化学、物理、电子信息技术对人体生态、病态、特别是重大流行性疾病的非介入性快速诊断技术与相关理论正在迅速发展:而各现代科技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测量、数据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又为诊断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我国技术研究水平相对落后,目前中华医学的诊断手段,经络现象的发现和经络学术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人的实践经验,缺乏科学、系统的实验论证。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大多是凭借一些临床资料如患者症状、体征以及各种检查结果根据临床经验得出结论,但疾病的诊断存在大量的特例及反例,信息来源既不完整又含有假象,且经常遇到不确定性信息,哪些资料的价值大应着重考虑,哪些只作次要考虑,各个医生的意见有时很不一致,这往往使决策相互矛盾或无理可循。 而对于经络信号的采集与显示,极大的方便了中医根据病人的经络信号进行病症的辅助判断。同时用USB进行数据传输,其传输速度保证了信号完整和及时的显示。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用USB经络电信息传输特性研究有其重大的实际意义:其发展前景必然是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病人的经络电信息进行数据采集。

《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下)

《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下) 3奇经八脉及其他相关的经络内容 3.1奇经八脉 关于奇经八脉在《内经》中只是散见于各篇章, 还没有系统、完整的记述。至《难经》在27,28,29三 难中,始论述了奇经八脉的作用、循行起止及所主疾 病。尔后《针灸甲乙经》复记述了奇经八脉的有关穴 位。至明代李时珍,在研习之后,撰有《奇经八脉考》 附于《濒湖脉学》后。现综合上述内容,以示应用于 临床的意义。 任脉:《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 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其少腹直上者,贯齐(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 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 痛,不得前后,为冲病,其女子不孕,瘾痔遗溺,A干。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病,女子带下瘾聚。”《灵枢。经 脉》:“任脉之别,名曰尾黯,下鸡尾,散于腹。实则腹 皮痛,虚则痒搔。” 冲脉:《素问。骨空论》:“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 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素问。痞论》:“冲 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泽灌黔谷,与阳明合于宗筋。 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 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 引,故足痞不用也。”《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 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杆,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 《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 脏六腑皆bT焉。其上者,出于顽颗,渗诸阳,灌诸精; 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月国 中,伏行箭骨内,下至内踩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 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跄属,下循跄7入大趾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洁则跄上不动, 不动则厥,厥则寒矣。”《灵枢。动输》:“冲脉者,十二 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 股内廉,邪(斜)入月国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 下入内踩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斜)入踩,出属跄 上,入大趾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 也。”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 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 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内,血独盛则 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 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 焉”。《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灵 枢。海论》:“血海(指冲脉)有余,则常想其身大,佛然 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的总称。《医学入门·经穴起止》说:“经,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即是说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的大小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并像网络一样相互联络。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络脉则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即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经络学说的形成 根据文献记载,当时已有经络系统的概念出现,如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书籍中,已有《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这是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经脉学专著。但是,该书所载的十一条经脉,与现在的经络有所区别,它们彼此之间,是各不相干,互不联系的。而且尚未形成内属于脏腑的概念,且无络脉之记载。 《内经》总结了当时经络学说的成就,对于经络的名称、起止、交会、循行部位、经气流注次序,以及各经“是动”病、“所生病”的证候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同时还指出了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具有运行气血、沟通表里的作用。正是由于经络的相互衔接,在周身内外构成了网络周身的经络系统,从而使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在经络系统的联系中形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内经》对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完整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成为以后历代医学研究和探讨经络学说的源泉。 稍后成书的《难经》在继承《内经》有关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上,补其未备,则对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及奇经八脉方面有所补充和发挥,特别是发展了奇经八脉理论,丰富了经络学说的内容,从而使经络学说更趋系统化和完整化。 经络学说对于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同时,它还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晋代医家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元代医家滑伯仁所著《十四经发挥》,以及明代医家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不仅总结了当时的针灸学成就,而且对经络学说的发展及针灸临床病证的总结,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学中医者首先必须熟悉的。金元时期的医学家张子和曾说:“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可谓是至理名言。

经络学说-8

经络学说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构成与分布 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在经脉中又分正经和奇经两大类,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经有十二条,叫十二经脉,它与脏腑直接相通。十二经脉分别循行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又与一定的内脏密切联系,各条经脉之间又通过络脉相互沟通,从而使肌体的各个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奇经有八条,它不与脏腑直接相通,是“别道奇行”的经脉。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以阴阳来表明它的属性,凡是与脏相连属,循行在肢体内侧的经脉叫做阴经;凡是与腑相连属的,循行在肢体外侧的经脉叫做阳经。同时根据内脏的性质和循行位置,又分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经。 说明:足三阴经的循行在内踝上八寸以下,其位置有所变化,即厥阴在前,太阴在中线。足三阳经循行于躯干的分布部置,阳明行于身之前,少阳循行于身之侧,太阳循行于身之后。 十二经脉走向和相互交接的规律是手的三条阴经都是从胸循臂内侧走至手,交接于手三阳经,手的三条阳经再从手循行臂外侧走至头交接于足三阳经,足的三条阳经再从头循胸、腹、背、胁沿下肢的外侧交接于足三阴经,足的三条阴经再从足循下肢的内侧经腹至胸,复交于手三阴经。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它与脏腑的表里相合是一致的。即脏腑之间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的关系(如肺和大肠,心和小肠等)是通过经络来联系的。六条阴经与六条阳经的表里关系,除上述走向交接的联系之外,凡是表里相合的经脉在四肢的循行线,都是在内外两个侧面相对位置。如肺经在臂内的桡骨侧,大肠经在臂外的挠骨侧;心经在臂内的尺骨侧,小肠经在臂外的尺骨侧;心包经在臂内的中线,三焦经在臂外的中线5同时在内脏的循行中,都是互相络属的,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从而使人体脏腑、经络、表里上下各部,成为彼此相通、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有机整体。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起于中焦,从肺开始而终于肝经,再复由肝上注于肺,如此循环往复,如下文箭头所示: 起于中焦,从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太阴肺。以上流注次序就是气血运行在十二经脉中的次序,如此循环往复,周流不息,以营养全身各处。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条脉的总称。 这八条脉的特点是不与脏腑直接相通。不受十二经脉循环次序的约制,而是别道奇行的经脉,所以叫做“奇经”。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合称十四经脉,十四经脉上有361个经穴,在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任脉的位置是位于前正中线属阴经,督脉位头后面躯干的后正中线上,属阳经。 络脉有十五条,十四经各有一络脉,此外还有一条叫脾之大络。 经络系统中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等内容组成。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精)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单元经络 细目一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要点一经脉与络脉的区别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有一定的循行径路;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要点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十二经脉 要点一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走向规律: 手三阳,从手走头; 足三阳,从头走足; 足三阴,从足走腹; 手三阴,从胸走手;

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同名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要点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前缘中线后缘 上肢内侧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 上肢外侧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 下肢内侧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下肢外侧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阳 内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阴肝经在前缘,足太阴脾经在中线; 3.躯干部 足太阳经行于腰背部;足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及足阳明经行于胸腹部。自胸腹正中线向外的顺序依次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要点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要点四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太阴肺经,如此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口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心包焦胆肝。 细目三奇经八脉 要点一奇经八脉的主要特点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要点二督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 1.督脉的循行部位 主干: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略) 2.督脉的基本功能 总督一身之阳经,称为“阳脉之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