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

北关小学姚亚琴

新课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作为四年级下册中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学习三角形内角关系和其它多边形内角和的基础。即使在以前没有这部分内容,大部分教师在课后也会告诉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容易记住。因此让学生经历研究的过程成了本节课的重点。既让学生经历“再创造”----自己去发现、研究并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不是把现成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最大限度调动其积极性并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和创造。本节课我基本达到了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为学生营造了探究的情境。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通过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学生理解的最深刻,最容易掌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上述教学中,我在引出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理解内角与内角和的概念。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也参与学生的研究,适当进行点拨。并充分进行交流反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探究氛围。2、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动手操作,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过程当中,大部份同学都是用度量的方法,此时,我引导学生:180度是什么角?我们能否把三个内角转化一下呢?经过这么一提示,出现了很多种方法,有的是把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有的用两个大小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还有的是用折纸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大脑,就连平时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也置身其中。充分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购物小票》教学反思北关小学姚亚琴在这节课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留给我以下思考: 1.“教”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学习内容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数学内容的基础。教师要有主动驾驭教材的意识,要把儿童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挖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空间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2、“学”用现实的方法体验数学。在“购物小票”的教学中,我始终把搜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上新课之前,我安排学生到超市去购物,这样,学生就熟悉了购物的情境和过程,再通过教材,借助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材料帮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再精心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的过程。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新知识,最终让生活中的经验提升为数学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教师】郑州中原区徐水镇中心小学秦淑芝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38页

【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部分图形的认识中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

【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角的各部分组成 会用尺画角。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能指出一些简单的图形,例如圆、三角形等,但是对角的理解比较模糊,在学习中,把课堂中抽象的直观的角与生活中隐含角进行联系存在困难。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用肢体笔划角、从生活中找角、折一折、做活动角等活动,能指出一个图形是否是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指出指定角的顶点和边,知道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通过折一折、做活动角、演示等操作活动能正确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通过教师口述、示范画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的方法。

4、通过观察实物并从中抽象出角,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知道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学习难点】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教法】情景导入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折角、纸条、图钉、制作活动角。

【评价设计】

1、通过从主题图中找角 用肢体笔划角 以学生是否能从生活实物中找出角 并正确指说角各部分名称 能否正确完成P42第1、2题以及课堂练习来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通过折一折、做活动角以及学生能否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能说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来评价目标2并且巩固对角的认识。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画角,标出各部分名称来完成对目标3以及目标1中“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指出指定角的顶点和边”的评价。

4、通过观察生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等活动。完成目标4。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主题图。

师:孩子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那你们平时喜欢到操场去玩吗?

出示主题图。

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看见了吗?

2、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你们看,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就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是角。

板书:角。孩子们,和角打声招呼吧。 齐读: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知探索

在主题图中找角。

1、师指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快找找吧。

2、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二、学习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同学们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就是这样儿的。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儿的?再用手比划一下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a、你们感觉尖尖的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一个角。

b、师再指课件。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3、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有我们的新朋友角吗?课件出示书第42页的第1题。

4、师:你们看,下面两个图形里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又有哪几个角?书第42页第2题。

5、找生活中的角

a、师 孩子们 其实 我们的身边 我们的教室里 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们。下面 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 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找到之后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b、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顶点和两条边。

三、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a、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

b、展示学生做的角。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折出来的角。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2、做活动角

a、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用上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纸条。试试吧。

b、展示做成的角。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c、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分开的程度的关系。

师:咱们再做一个“变变变”的游戏,把你们的活动角拿在手上,请变出一个比你们手上的角要大的角。你是怎么做的?咱们继续变,把你们手上的角变小点,又是怎么做的?

d、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跟边的什么有关系?

小结:我们可以发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分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角的两条边分开得越大 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四、学习例2 画角

1、师:你们看,角多神奇呀!接下来就让我们学习怎样画角。

2、指名学生说画法,同时师再演示一遍并小结。

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试着画角,师巡视。

三、练习与拓展

1、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角,老师准备了几道题,想考考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拿出答题卡 完成“我会数”

2、同学们真的很聪明,你能想一想一张长方形的纸,不折叠的情况下剪一刀后会剩下几个角吗?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了哪些关于角的知识?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是由一个顶点 两条边组成的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中心小学秦淑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页例1,处理练习二十第1、2、3题及有关的做一做。

【课程标准】

《植树问题》属于“综合应用”领域中的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学情与教材分析】

就本套教材的知识体系来说,学生是首次接触“植树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都经历过植树活动、上楼梯等“植树问题”的原型,只是还不能将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模型联系起来。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探究并掌握最基本的植树规律——“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的规律,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两端都栽”和“封闭图形植树”等不同情形的“植树问题”打基础。

【学习目标】

1、学生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模型,感受数学的简化思想和应用价值。

3、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发现非封闭图形中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评价设计】

1、交流式评价:通过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师生交流情况和生生对话交流情况检测学习目标1的达成;

2、表现性评价:通过小组合作操作过程、讨论表现、学生问题汇报情况和样题第1题第2题、第3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选择性反应评价:通过课堂上提问,课后拓展练习检测植树问题的掌握情况,检测学习目标3的达成。

【评价题目】

详见学习过程“检测样题,反馈提升”。

【学习过程】

一、生活引入,认识间隔

1、从观察手掌引入间隔的概念。

谈话: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做事,而且在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一看?请举起你的左手

师:现在请每位小朋友将五指张开,数一数,张开后有几个空隙?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隙叫做“间隔”。刚才,我们把五指张开,有4个空隙,也就是有4个间隔。

师: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呢?3个手指之间呢?

师: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

2、引入植树问题。

谈话:刚才,大家清楚地看到,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将手指换成小树,5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结果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引出需要,提出设计要求。

谈话:春天到了,学校准备对校园作进一步绿化,打算向全校师生征集植树方案。大家愿意尝试一下吗?我们先来看看学校的植树要求吧!

课件出示:在操场上,有一条长20米长的小路,学校计划在小路的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学生动手尝试,汇报“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和“一端栽,一端不栽”植树方案。

2、根据植树方式,探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师:今天这些课我们着重来研究“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课件出示例题:在全长2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读题、审题,回答并比划“两端都栽”是什么意思。

师:一共需要多少棵树呢?能帮助学校算一算吗?

(师巡视,寻找不同答案书写在黑板上)

学生可能出现的解决方法:

(1)20÷5=4(棵)

(2)20÷5+1=5(棵)

(3)20÷5+2=6(棵)

师:你同意哪种答案,学校究竟需要买多少棵树苗呢?这样把我们小组四人共同去探究这个问题,听清要求:可以画一画、用笔摆一摆或模拟实际种一种。

学生可能出现的验证方法:

(1)画线段图:画4个间隔,5个端点。用一部分的情况来验证发现规律,如画3个间隔,4个端点,相当于4棵树。

(2)画示意图。

(3)用小棒摆。

(4)从手掌中找规律。

3、全班交流,总结规律。

师:探究出结果了吗?学校究竟需要买多少棵树苗呢?(5棵)你们同意吗?大家都是着正确的,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

学生展示、汇报。

学生把探究过程按交流过程顺次放在投影上(或课件展示),全班交流,得出规律。

板书:两端都载:棵数=间隔数+1

师小结:大家通过探究知道2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6棵树苗,我替学校谢谢大家。

变式练习:

1、如果我们把每隔5米改成每隔4米种一棵,需要多少棵树苗?

2、如果这条路延长到100米,每隔5米种一棵,需要多少棵树苗?

三、解决问题

1、提供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将问题化归。

谈话: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能解决植树问题,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检测样题1: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同时展示两种不同的结果。

师:有什么想说的吗?为什么两种展示不一样?

师:为了让全市人民领略到郑东新区的美丽风光,公交公司特开通了T916路公交车,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检测样题2:T916公交车行驶线路全长15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约是1千米。这条路线一共有几个站?

师:你们家有钟表吗?认真听是几时?

检测样题3:二七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介绍“20棵树”问题。

谈话:数学史上有个“20棵树”的植树问题,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引起研究专家的兴趣。

这就是:“20棵树,若每行四棵,问怎样种植,才能使行数更多?”

学生可能猜测能种5行,老师也费尽心思地思考,得了14行。早在十六世纪,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都已完成了十六行的排列(出示图1)。高斯猜想“20棵树”植树问题应能达到十八行。十九世纪,猜想被美国数学大师山姆·老埃德完成(出示图2)。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数学爱好者运用电子计算机,绘制出了二十行图,创造了新记录并保持至今(出示图3)

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20棵树的问题,还有新的进展吗?同学们,努力吧!大胆探索,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2、课堂小结。

请你回忆一下,在研究植树问题时,我们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对你有什么启示?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3、引发思考

师:这节课我们对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植树问题中还有很多问题,如两端都不载、一端栽,一端不栽、封闭图形中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有着怎样的规律呢?希望带着思考走进下节课植树问题的学习。

五、课后作业

课本P122页,第1、2、3题。

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格式

小学数学教师“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 基本格式 附件1为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附件2为行为动词举例; 附件3为目标续写范例; 附件4为学习过程叙写案例。 附件1:惠济区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 【设计者】郑州市惠济区***小学*** 【教材】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年级*册第*单元,第*页 【课程标准】 (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 【内容分析】 主要包括:本课主要内容,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及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色,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学习重点的确定等。 【学情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教学难点的预设等。 【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目标表述中要包含:行为主体、学习内容、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等。 【评价设计】 应包括:评价题目及设计意图。评价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学习过程】 1.主要包括: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活动的设计意图\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 2.提倡以问题链(大步问题与小步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构建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 附件2:行为动词举例

附件3: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能解决与例题难度类似的问题; 2.通过阅读课本具体例题和小组交流,在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中求加权平均数,并说出“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3. 在小组交流时,至少能举出三个生活实例,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优秀教案的标准

优秀教案的标准 教案是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深入研究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根据课程授课计划进行编写。教案能够充分体现授课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和教学设计能力。 教案应能够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反映教和学的动态过程,即所谓的讲稿与教案溶为一体。教案绝不是教材的拷贝和缩写,也不是教师讲课要点的简单罗列,而是为实现教学大纲而对具体的授课活动和过程组织管理的工作方案。要从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脉络走向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际出发,设计授课策略,选择教学方法,争取最佳教学效果。 每个教师都应该发挥个人特长和才华编写独具特色的优秀教案。一般来讲,优秀教案应该具备下列标准: 1、教学中能体现传授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 教案的讲课思路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点的展示过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认知规律相符,力求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使学生易于接受,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恰到好处的辅助教学手段

这里的辅助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绘图、教具、录像、简单实验等。在教案中必要时对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要加以说明。例如采用多媒体的用意,多媒体与板书如何配合。又如采用的录像材料达到什么目的等等。从教案中能够看出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合理、恰到好处,确实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案中能体现启发式为核心的多种教学法 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在教案中明确提出哪些内容采用启发教学,怎样启发;哪些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如何组织讨论等等。启发、讨论都少不了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用得好,会使课堂出现互动与探究的活跃气氛。这些在教案中都应该体现出来。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教案中要反映出重点是怎样突出的,难点是怎样突破的。特别是难点的突破,是如何把问题分解为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一系列小问题,通过问题的层层剖析,循序推进地去解决难度较深的问题。 5、每次课时内容安排恰如其分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公开课

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茶亭小学:向忠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分的),知道1时=60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闹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展示钟面)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和整时半,谁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投影逐个出示9时,11时,3时半三个时间)(生回答时,提问:你是怎么看的?)投影出示第三个时间:小朋友真能干,你能把这三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两种形式表示出来吗?校正答案。 2、再同时出示两个时间(3时5分,10时28分)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个时间,哪位能干的小朋友能认识呢?(不认识也可让学生猜猜看,大概是多少)让学生充分猜测、争论。(多叫几名学生说) 师引:这两个时间到底是多少呢?我们先放这儿。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认识时间,(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时几分。 1、投影展示钟面。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钟面,钟面上有些什么呢?学生观察后汇报。(生:时针、分针、秒针、点、数字等) 把钟面等分成了几个大格? 2、认识时针的运行。师引:钟面上12个数字,我们把连续的两个数字之间叫一大格,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闹钟马上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几大格?(生:12大格,请4至5名学生说)是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时针走一大格,就是过了()小时?时针走一圈就是走了()小时。 2、认识分针的运行。

师:(教师边演示边说)这叫一大格,那这就叫—小格(生齐说) 师:一大格里面有几小格呢?生:5小格。 钟面上有12大格,一共有几个小格呢?请小朋友数数,并和同桌交流交流。(优化5格5格数的方法)并和学生一起演示一遍。 分针走1小格就是过了()分钟,那分针走一圈就是过了()分钟。 师:(1)、现在分针指向3,指几分?分针指向8,指几分?分针指向7,指几分? (2)、随意指:分针在这儿是指几分? 4、探究时分的关系。 师:小朋友真能干,时针和分针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请小朋友们拿出闹钟拨一拨,认真观察,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先请学生自己观察闹钟,汇报)你发现了什么:生汇报。(教师不急于做评论) 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这样吗?课件演示。你发现了吗?指名说并得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60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生:1时),师板书。分针走60小格,是几分(生:60分)师板书,那也就是说 1时=60分(师板书=) 师:我们怎样来看钟面上的时间呢?(课件出示一个时间8时5分)请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师小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认识时间时先看时针是几时或几时过一些,到底过了多少则要数分针走了多少格,分针走完一圈是60分,这时时针走完了一大格,1时=60分。 5、读写时间 师:现在你知道刚才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 你是怎样观察的?生说。 谁能到黑板上把这个时间记下来?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书写。 用两种方法表示,3时5分,10时28分。(课件出示:认识3个时间并说说认的方法) 6、拨时间练习(课件出示)。(反馈并请拨错的小朋友展示,大家一起分析为什么会错。) 三、感受一分钟 师: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们听一段音乐。并说说感受 四、总结:你收获了那些知识?(让学生爱惜时间珍惜时间) 教案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优秀

小学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优秀 备课教案三篇通过具体问题的探索,让学生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的能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优秀备课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规律的。每天我们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做一定的事情。 在这样的作息时间里就存在这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有兴趣研究吗?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 天。飞飞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 天后休息1 天。从9 月1 日开始算起,请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课本第75 页的例题) 2、围绕下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哪几天飞飞的父母同时在家休息?哪一天飞飞能和父亲同时休息? 3、指导学生将日历中的带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对应的图中。 4、学生根据表示“父亲休息日”母“亲休息日”飞“飞休息日”的三张图填出表 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韦恩图,并交流填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 观察日历找规律:

观察日历中的加框的4 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12比11多1,……1比11多7,…… 嘿!我发现了:11 + 19=30,…?换另一组再试一试。教学反思: 5、时间与数学 教学目标: 1 、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看身份证”的情境,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请学生观察、交流从身份证上获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的方法。 三、实践练习,拓展延伸 1、独立完成第78页的 2、3两题,然后分别交流自己的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 2、(回家)做水的小实验,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交流实验后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在这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 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年龄。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一) 本学年,“零起点教学”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所谓“零起点教学”,就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新一轮课改,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用课程标准来替代原来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来实施教学。但现实并不乐观。虽然新课改已经推进了十二年,很多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等学习方式逐渐被师生们所接受,可多数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并不深入,不少教师手边根本就没有自己学科的课程标准,“跟着感觉走”的教学依然非常普遍。 教学不基于课程标准,就像火车不在既定的轨道上行驶一样,不仅会迷失方向,而且容易拔高教学要求,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今天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与此是有很大关系的。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一个核心的要求,是要依据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以及学科教育的规律来实施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一、课程标准的特点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预期学习结果的规定。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学习内容、知识点的具体规定。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来开展学习活动。全国有不同版本的教材,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可能。 第二,课程标准对学习结果所做出的规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教师在保证基本要求有效落实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机会。 第三,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教学顺序,它既赋予了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执行者,而应该和学生一样作为主体参与教育过程,课程的生成性成为可能。 之前的教学大纲,“刚性”的要求很鲜明,规定了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顺序及其要求。教师必须按照大纲规定的内容、顺序和课时进行教学,不能越雷池一步。换句话说,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限制了教师教什么,而且还限制了教师怎么教。 教学大纲的“刚性”要求,对教师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教师考虑较多的是“何时能完成教学内容”,而关于“如何完成教学内容”以及“完成的效果如何”却少有考虑;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更关注的是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更多的是依据教科书的内容安排教学,至于为何选择这些内容、如此安排教学顺序的原因,教师却缺少深入的思考;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比较关注教科书的内容细节以及教学时间的安排,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被隆重推出。 课程标准没有指出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点,也没有要求教学顺序,更没有给出具体的教学方法,有的只是教学建议。因此,基于标准的教学,一定不是一种标准化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从教学的角度看,实施任何一项新的课程计划或者政策通常包括三个要素:使用新的教学材料,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基于标准的教学也是如此,推出了新的课程标准以及与之配套的教材,推行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活动等多样化的教与学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的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确定学习的内容,明白学生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水平,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 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姓名: 日期:2013-10-28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设计者】 【学习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1~92页例1、例2。 【学习目标设置】 理想的课堂学习,是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因此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制定学习目标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 依据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的内容标准中与本节课相对应的具体目标是:(课标12页) (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是基于一个学段出发设定的目标,十分笼统,我们要对其进行细化分解。 第一步:寻找关键词 通过分析,知识性关键词有“分数的意义”,认知行为关键词有“初步理解”。 第二步:分解关键词 其中“分数的意义”比较具体,不再分解即可。 认知行为动词“初步理解”可以分解为“初步认识、会说出、会折出、会比较”。 依据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教学目标 与之相关的教学目标是第一条: 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第一步:寻找关键词 这一目标中知识性关键词有“简单的分数”、“分数的大小”,认知行为关键词有“初步认识”、“知道”。 第二步:分解知识性关键词 “简单的分数”可分解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在这节课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真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分数的大小”可分解为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这节课主要研究几分之一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三步:分解认知行为关键词 “初步认识”可分解为说一说、折一折、找一找、写一写、分一分、读一读、比一比。 “知道”可分解为“说出” 依据三:学习内容 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和小数之后,又一个关于数的新的领域。这节课是学习分数的起始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因此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同时教材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含义,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定位在“认识几分之一”上。 依据三:学情分析: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陌生的,从整数到分数,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感知会有一定的困难。但物体或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熟悉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知识点 与“年”相关的知识: 1、一年=12个月 半年=6个月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2、判断平年、闰年: 方法: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例如:1968年-闰年,1954年-平年,1900年-平年,2000年-闰年。 判断方法: 年份的末位是奇数1、3、5、7、9的一定是平年如:2011、1985…… 年份末位是偶数的需要进一步判断,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1)看末两位是否能被4整除,如:1928,末两位28÷4=7所以是闰年; 又如:1918,末两位18÷4=4……2所以是平年。 (2)记住2000这个特殊年份是闰年。用需要判断的年份跟它求差,如:1996年,2000-1996=4,4可以被4整除(是4的倍数),所以是闰年;又如:2016年,2016-2000=16,16可以被4整除(是4的倍数),所以是闰年。 3、推算周年: 方法:末位年份-初始年份=周年 例如:201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 2011-1949=62(周年) 例如:2012年6月8日是小明9岁的生日,他是哪年出生的? 2012-9=2004(年) 与“月”相关的知识: 1、大月=31天全年共有7个大月 小月=30天全年共有4个小月 半个月=15天 平年二月=28天 闰年二月=29天 2、判断大月、小月、闰月(二月)的方法: (1)拳头记忆法。 (2)歌谣: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整。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 第一季度:1、2、3月。 第二季度:4、5、6月。 第三季度:7、8、9月。 第四季度:10、11、12月。 4、区分“季节”: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最新第九单元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三下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速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最后得出“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三个数量关系。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关系式“一份数×份数=总数”,已掌握解决问题的五步思维基础上,从分析关键句入手,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例;同时也为以后的行程问题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点:推理思维、抽象思维 学科德育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善于反思 思维严谨主要体现在有理有据、思维缜密两方面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运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跑步比赛等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梳理归纳,并提炼数量关系,感受模型思想。建立了这个模型,不仅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基础。本课的学习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让学生由第一学龄段的“情景问题串的学习”过渡到第二学龄段的“解决问题的数模学习”。 3.学情分析

根据生活实际经验,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他们抽象思维还不健全,可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生活经验,对此,我们做了相关检测。依据前测数据,我们得到结论,只要引导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就能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这一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要求相吻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掌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学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概念和建构三者关系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初步渗透模型思想。 3.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意识,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厘清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行程问题模型。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数量关系模型背后的意义。 【评价设计】 1.针对目标1: 评价任务:在环节1中,借助观察、比较、演示和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物流中心,头脑中再现车辆运动的现象。 评价方式:在全班交流时倾听。 2.针对目标2: 评价任务:根据理解,小组内交流、分享,借助以前的知识与方法动脑思考,厘清数量关系,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过观察、对比、思考、提炼、概括等活动,抽象概括出新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评价方式:教师在学生操作时深入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展示交流时倾听。 3.针对目标3: 评价任务:在“练习拓展”环节,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由“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基本数量关系式出发,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其他两个数量关系并解释其道理,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关系。 评价方式:自主练习与集体交流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制作标准

教学设计制作标准 教学设计是备课的主要工作和备课成果的物化经历。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教学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 “我要去哪儿?”——教学目标;“我如何去那里?”——教学内容分析与组织、学情分析、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教学用具和媒体的确定;“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教学评价。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 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

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2.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4.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各要素及要求

数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2-74页 【课程标准】:数与代数中数的运算: 1、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法。 2、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教材分析】:7的乘法口决是在2——6乘法口决的基础上学习的。7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与6的乘法口诀类似,包括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在例题中编出乘法口诀,在想一想中用乘法口诀算乘法。由于学生在学习1——6乘法口诀时已有编制口诀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教材在这里创设了活动情境,预留了需要学生思考和填写的“空白”,安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对与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一),学习表内乘法(二)中“7的乘法口诀”已经不算困难,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识。加之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动手操作,学生将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经历体验中产生需求,探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学生在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中,会说出7的乘法口诀的含义。 2、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会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探索7的乘法口诀和记忆7的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七巧板 【评价设计】 1、采用课堂观察、课中操作、参与小组活动,交流讨论结果等方式检测目标1。 2、通过课堂练习、评价样题等方式检测目标2、3。 本节课属于计算课教学,我结合教研室提供的计算课教学模式进行灵活运用。安排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探索尝试,编制口诀;发现规律,记忆口诀;运用口诀;总结回顾,回归生活;达标检测,验证收获。 【评价样题】:1、多种形式背诵口诀,记忆口诀 2、口算3×7 4×7 5×7 7×6 7×7 3、二年级的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7人,一共有多少人?【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大约3分钟) 1、集体背诵1-6的乘法口诀 2、课件出示,直接说得数,说说用哪一句口诀 6×2 3×2 3×3 4×6 5×4 5×2 4×2 6×6 4×4 3×6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的表内乘法(一),为学习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做铺垫,架起知识的桥梁。)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创设情景课件出示72页教材上的内容: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一数)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认识时间(二) 陈慧彩 【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82认识时间 【课程标准】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内容分析】“认识时间”是一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孩子们对时间的概念不是很明确,对于整时和半时的概念刚刚形成,但是对于一分钟一分钟的熟确实有一定难度的。本节课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已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掌握认识几时几分,并能正确的书写时间。 【学情分析】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只是让学生知道并记住“12∶30就是指12时半”,而对于为什么分针指向刻度“6”就是“几时半”,为什么要表示“几时半”在冒号后面就要用“30”,学生并不理解。等学生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知识,了解了时与分的关系后,对这些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 【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1分1分地数)。2、动手操作,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3、进一步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珍惜时间

的意识。 【评价设计】1、通过环节一的2,环节二的1、2环节三的1和环节四的1达成目标一。2、通过环节二的3,环节三的3和环节四的2、3达成目标二。3、通过环节五的1、2、3达成目标三。【学习过程】 环节学习过程提示一、基础练习 1.【口算】36+4=24+10=70-20=57-20=60+14=97-50= 2.【填空】1、时针走()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2、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3、1时=( )分1时30分=( )分4、70分=()时()分 1、多媒体出示第一个钟面图,让学生读出是几时几分,并说说是怎么认的?引导学生说出五分五分数的方法。板书:4时15分 2、教师将分针又转过了4个小格,要求学生1分1分地数下去。教师一边拨钟表一边问几时几分?让学生看表回答,边拨边数(4时16分,4时17分,4时18分,4时19分)用什么方法还可以读出4时19分?(先读出4时20分,再往回数1分,就是4时19分)板书:4时19分4:19 3、课件演示学生思考过程。【小结】读钟面上时间的方法: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几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哪儿,指向哪个大格,就5分5分地数出几分,指向哪个小格,就在数出大格指示的时刻后接着1分1分地数出几分。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三角形 的内角和》 教材来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课题名称:《三角形的内角和》 内容来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67页。 授课对象:四年级 设计者:郑州市92中小学部闫竹芳 标准相关陈述: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有以前认识角、用量角器量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的基础,学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很多孩子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另外,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图形能描述出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的含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猜测和计算能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通过动手操作,实验、验证、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同时发展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4、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评价任务设计】: 1、利用孩子已有经验,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引导以及学生的直观观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的含义。达成目标1。 2、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游戏的形式学生通过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然后通过计算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达成目标2。 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通折一折、拼一拼和摆一摆的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并归纳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达成目标3。 4、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通过“做一做”和习题第9、10、12题达成目标4和目标3。 学习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习难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和发现

(完整版)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各科均适用)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一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 (讲授第二维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 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万用模板讲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专业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法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社会能力) A 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

教案标准模板doc

教学设计标准模板 课题: 授课教师: 教材版本: 授课年级: 课程内容:第章第节P ~P 页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五、教学准备: 1、课程安排(课时安排): 2、学习者分析: 3、教具选择: 六、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注:教学实施后写) (参考)教案相关理论 搞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编写好教案则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教案的作用及写好教案的意义 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彻地理解,并能牢固地记忆和熟练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去理解、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在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设计出合乎客观规律性的教学方案,遵循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物理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

二年级数学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张保健新中镇新中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内容目标中的相关要求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关于整数乘法,人教版教材分了四次系统的教学,并与除法相对应,分别在二、三、四这三个年级进行。因此表内乘法的学习是学生以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而学生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表内乘法的学习,所以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基础的基础,是整数乘法中的重点之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这样的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结果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 乘法“产生亲切感。 3.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乘法太陌生,对于什么事乘法,乘法的作用是什么,乘法算式的意义是什么,乘法和以前学习的加法是否有关系,

学生并不太清楚。但对根据游乐场的情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同数连加算式,计算出结果,并不难。本节课,如何把同数连加算式表示成几个几,以及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理解相同数连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便,显得非常重要。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体会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 2、在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理解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学习重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评价任务 任务1:观察情境图,能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把加法算式归纳为几个几,会用乘法算式表示,并能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案标准格式

教案标准格式 一、标题(课时) 二、教学目的 三、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1、旧课复习(时间) 2、新课内容(时间) 3、新课小结(时间) 四、作业 五、教学后记 教案(首页)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附件3:参考教案格式Array 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 格式教案。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 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教案参考格式 教案是体现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安排,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为做好教案编写规范与管理工作,促进教案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案编写的要求 (一)教案封面、扉页上的课程基本信息。 1.教案封面要求:应填写课程名称、课程编码、总学时(周学时)、开课时间、适用年级、专业、使用教材、授课教师等信息。 2.教案扉页要求:应填写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考核方式等信息。 (二)设计编写教案 教案是指正文部分对教学内容做了较为详尽的表达,较为充分的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包括:章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旧课、引入新课、提问与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 在编写教案时应突出以下要点: 第一,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要反映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教授知识的深度、广度、教学层次;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思 想素质教育。 第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主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 教学案例与反思 这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与数学(一)”。我设计的这节课主要是想创设在一个完整情境中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穷举、排除等数学方法,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在其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汇报能力及全班交流的能力。 对于整节课的安排,我结合教材提供的找飞飞一家三口人共同休息日的内容进行“重组”。首先选取书上的内容做为新授内容,又加入寻找飞飞与姑姑共同去爷爷家的日子为练习。这样,学生在一个主题情境中进行活动、探究,学习兴趣盎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理解条件。 课始,我向学生们出示飞飞、爸爸、妈妈一家三口人的照片,并介绍他们的职业。同时,请学生们猜测飞飞一家三口人想在明年 3 月份一同去参观sos 儿童村,可具体在 3 月份的哪一天,没有确定的原因。学生很快就猜测到是因为不知道三口人的

共同休息日。于是,我就出示“飞飞每周六日休息,爸爸每工作 3 天后休息 1 天,妈妈每工作 1 天后休息 1 天”的信息。并请学生们说说对父母休息日的理解。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地交流。在说道“妈妈 每工作 1 天后休息 1 天”时。 学生 1:“妈妈每工作 1 天后休息 1 天就是上 1 天歇1 天,再上 1 天再歇 1 天。” 学生 2:“我想举个例子,比如说妈妈今天工 作,妈妈明天就休息。” 学生 3:“妈妈周一工作,周二就不工作。如 果每周一、 三、 五、日工作,那周六就休息,飞飞周六也休息,这就能找出妈妈与飞飞共同的休息日。” 学生 4:“妈妈不是每工作 1 天后休息 1 天吗? 也就是把 2 天看成一组,2 天里 1 天工作 1 天休息。” (我暗自佩服我的学生,小学三年级的他们, 就会如此倾听他人的发言,并能从他人的发言中受益,你看他们的发言不正是逐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过 程吗?)当说到对爸爸休息日的理解时,学生很快 就提出“4天一组,每隔 3 天后休息 1 天”的想法。

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一)

《时间与数学(一)》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二课时进行教学,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年、月、日的知识包含着许多规律,它虽然是天文知识,但与数学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奥妙无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出许多规律。“时间与数学”这节内容是单独成节,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时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用数学的观点看时间,使数学生活化;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机会,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到了周六、周日,你们都和爸爸妈妈到哪玩儿?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生1高兴地抢着说去…,生2接着说我们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师:你们经常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可是有个小朋友就有这方面的烦恼了,我们来看看他的烦恼是什么,能不能帮他解决问题。(出示幻灯片,飞飞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可是飞飞的爸爸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休息1天。飞飞的妈妈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而飞飞是每周六和周日才休息。飞飞哪天

才能和父母一起去公园玩呢?你们能不能帮飞飞解决这个问题呢?)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这样设计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 师:飞飞的父亲每工作3天休息1天,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教师边提问题边出示飞飞和他父母休息的情况。 生1:父亲工作3天后休息1天。 生2:就是4天里有3天工作有1天休息。 同学们表示认可,教师紧接着又问:母亲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你又是怎样理解呢? 有了上个问题做基础,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 2.出示教材中9月份的日历,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你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用√标出飞飞的休息日。标出后请你分别写出他们9月份全部的休息日,填在下面相应的圈内。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很快就把这一家三口的休息日找了出来,并分别填在相应的圈内。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紧接着请同学们分别观察父亲、母亲和飞飞的休息日中的这些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稍一迟疑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教师此时给予充分的时间。很快学生有了答案。 生1:我发现父亲和母亲的休息日的数都是双数,而飞飞休息日的数都是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