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

论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

论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
论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

论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

作者:刘茂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警官学院院长)原载:《法学》2017年第3期摘要:警察权是以保障国家、社会和个人安全为目标,以威胁性暴力为后盾的国家权力。警察权的即时行使暴力的权力与能力以及警察权宽泛活动空间,使得警察权堪称是对公民权利最具威胁性的国家权力。如何规制警察权使其服务于宪法所确立的人权保障目标是推进警察法治的核心任务。由于立法分散、授权宽泛加上警察权本身的暴力性与扩张性,现行的法律规制体系急需引入宪法的视角,对整个警察法治体系进行合宪性控制。所谓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就是以宪法确立的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为标准,审视警察权的配置与运行过程,实现宪法精神、原则和规范在警察法领域的贯彻实施。警察权合宪性控制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警察权配置过程中,以法律保留原则为审查基准、以合宪性解释为审查方法将警察权控制在宪法范围内;二是在警察权的行使过程中,以人权保障原则控制警察权行使的目的、以比例原则审查警察权行使的手段、以正当程序原则审查警察权行使程序。关键词:警察权合宪性控制警察法治警察法警察权是一种以维护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为目标,以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为内容,以直接的

暴力手段为后盾的国家权力。警察权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警察权是与民众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并能够直接行使暴力

的国家权力。这就使得人们对于警察权怀有十分复杂的情感,一方面,社会的正常秩序、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的保护十分依赖警察权的高效行使,但另一方面,一旦警察权稍有逾越即可侵入普通民众的私人生活,侵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警察权最为集中地体现了公民对于国家权力既依赖又防范的

矛盾心理,如何有效规制警察权力实现警察法治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的警察法治建设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警察法律体系逐步健全,警察制度体系建立并不断完善,警察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法治素质也稳步提升。但是,警察法治的进步并没有跟上人们的期望,一次又一次的警察暴力执法案件凸显出警察权的治理仍旧任重

道远。从2003年广州“孙志刚”事件,到2009年发生于云南晋宁县看守所内的“躲猫猫”事件,再到2014年发生于山西太原的“警察打死讨薪女农民工”事件,再到2016年发生于北京昌平区的“雷洋”事件,在警察执法活动中屡屡发生震惊全国

的公民死亡事件,再加上警察在城市管理、拆迁和群体性事件中的暴力执法行为,混乱无序的警察法治现状不仅严重危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并导致警察公信力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孕育了新的不安定因素。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将警察法治摆在突出位置,利用宪法

和法律驯化警察权,使之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人权保障。警察权有效治理离不开警察权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的滞后也是警察权没有得到合法有效规制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的警察法学正处于起步阶段,警察权的基本理论体系尚未建立。传统的行政法研究没有意识到警察权与一般行政权的不同,只能从一般行政权的视角予以规制。本文试图从宪法学的角度探寻警察权的源头,分析警察权作为一种直接以国家暴力为后盾的国家权力的特殊性,并结合时下的警察权案例探寻对其进行合宪性控制的可能途径。一、警察权的宪法地位警察权作为国家权力分化的结果,享有直接行使国家暴力的权力与能力。正是基于警察权的即时暴力特征,各国宪法往往以否定性的姿态对警察权进行了限制性的规定。在我国宪法的规定中,警察权由行政警察权、刑事警察权和军事警察权构成,并负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义务。(一)警察权的概念、性质与特征现代国家的警察权是国家权力分化的产物,原初性的国家权力因社会分工的需要以及在各种分权理念的指导下分化为各项由专门机关行使、有特定权力范围以及行使程序的国家权力。警察权即从国家的军事区权和内政权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拥有直接的国家暴力手段的国家权力。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中,一般将警察权归入行政权的名下,是一种特殊的行政权力。但是,警察权与其他行政权不同的一点是,警察权拥有直接行使合法暴力的权力

与能力。正如美国学者对警察的定义,“警察的意义并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如何做。警务是通过威胁性暴力完成的。”

人们之所以在遇到困难时报警求助,就是因为警察享有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权力。警察权区别于其他国家权力类型的根本特征即在于警察权具有的“即时暴力性”。如同其他行政活

动一样,警察权的行使必须遵守依法行政原则,即在限制公民权利和自由时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且不能超出实际需要的限度。并且,从理论上来说,“警察权的强权性与侵益性远胜于一般的行政权,因此对警察权的运行应课以较一般行政权更为严格的条件限制。”但实际上,由于警察权的特殊性,法律制度往往难以对警察权给予更为严格的限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警察权的裁量空间还远大于一般行政权。日本警察学专家田村正博精准的归纳了警察权的特殊性:(1)在国民身边,日常性地行使职权;(2)具有行使职权的态姿,具备组织性的执行力;(3)可以对对方的身体诉诸武力(不仅法律权限得到认同,而且具备能够实际行使武力的实力);(4)有时会给对方造成像使用武器那样的严重且不可恢复的不

利影响(如果是金钱方面的问题,尚可以依靠赔偿来挽回,但是如果因违法使用武器给对方的身体造成残疾,那是无法挽回的);(5)无法保障事先办理手续的权利(不能适用行

政程序法所规定的事先告知和给予提供证据的机会的做法);(6)必须根据现场的状况作出判断,有时会出现法律规定

也尚不清晰的情况(如法律条文中所使用的“有相当的理由“”、“不得已”、“作出有必要的合理判断的限度”等字眼);(7)行使法律权限的主体为各个不同的警察职员,允许在不经过组织研究的情况下行使职权(在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和果断采取行动的情况下,可以不等待上司的指挥)。正是因为警察权

的上述特征,导致警察权一直是人们害怕和防范的对象。西方国家经历了警察国的暴虐,才在步入自由法治国之后对警察权的行使严加防范,但在由自由法治国向社会法治国转型的过程中,警察的任务和职权不断扩大,警察权早已不早是消极意义上的排除非法侵害的权力,在很大意义上已经成为一种公共服务权。对此,国内警察学学者总结道,警察权的范围经历了由宽变窄再又窄变宽的“沙漏型”的变化过程。最

为显著的变化是警察权由最初的执行法律拓展到现在的提

供社会服务。当代国外警察学将现代警察权界定为三项基本职能:执行法律、解决争端和提供服务。执行法律是警察最为原始也是最为基本的职能,但现在即使是在英美这些极其讲究控权的西方国家,也认为警察是一支重要的社会服务力量。如英国警察科学界认为,“警察应是24小时、全天候的、高度流通的社会服务力量。其中包括许多社会福利性的工作,这些工作贯穿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过程。”与执行法律相比,警察的服务职能对警察工作的占有率更高。这是因为,“警察随叫随到的特点,加上他们必要时可以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

能力,使得警察成为解决各种难题的理想‘救助机构’”。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政府的理念更为普遍而深入。警察权同样被赋予了广泛的服务职能。《人民警察法》第21条以义务而不是职权的方式规定了“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并且,第二款还规定了“人民警察应

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理念之下,警察权作为与民众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行政权力,对民众生活的介入范围和程度也最为深远。这样的警察权理念及职能定位最终影响到警察权的配置及运行。(二)我国

宪法中警察权的基本构成警察权的即时暴力性以及人们对

警察权的防范心理,导致在各国公法中警察权成为被规制的对象。据学者统计,在40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中,有17个直接规定了“警察”,即使是没有规定“警察”的宪法,也规定了涉及到警察行政的内容。在这些有警察规定的宪法中,绝大多数是在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款中对警察权的行使作出

规定的,这也意味着警察权是作为宪法规制的对象出现在各国宪法文本之中的。我国现行宪法虽未明确使用“警察”和“警察权”这样的字眼,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宪法没有涉及警察权的规定。现行宪法第37条、第40条、第89条、第107条、第120条和第135条共六个条款使用了“公安”概念,而公安

本身属于警察的外延之下,1995年的《人民警察法》第2条明确了警察的范围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再加上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是警察的主力,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警察与公安两个词可以互换。因此,我国宪法中对于公安的相关条款是警察权在现行宪法中的规范依据,现行宪法对公安的具体表述代表了宪法对警察权的基本定位。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的警察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行政警察权。行政警察权的宪法依据是《宪法》第89条和第107条将公安事务作为一项行政职权划分给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就警察行政的职权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综合这些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我国的行政警察权主要包括:(1)治安管理权;(2)交通管理权;(3)消防管理权;(4)危险物品管理权;(5)户籍和出入境管理权;(6)网络安全管理权;(7)集会、游行、示威管理权;(8)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权;(9)紧急警察行政权。第二,刑事警察权。刑事警察权的宪法依据是《宪法》第135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该条款赋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权力。此外,《宪法》第37条第2款在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将逮捕执行权专门赋予了公安

机关,第40条在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时,赋予了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基于国家安全和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检查

公民通信的权力。这两处也是《宪法》明确授予警察机关的宪法权力,具体的刑事警察权根据《人民警察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主要有:(1)刑事侦查权,包括预防、制止和侦查犯罪以及使用警械、武器等权力;(2)刑事强制权,包括拘留、搜查、监视居住、逮捕或实施其他强制措施的权力。第三,军事警察权。《宪法》第12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军事制度”和“部队”字眼意味着此处的公安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警察,而是武装警察部队。允许民族自治地方组织公安部队是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坚持的一项政策,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和1954年《宪法》均规定了这一制度,其作用在于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维护当地治安、巩固边防。军事警察权往往由专门的人民武装警察享有。根据《人民武装警察法》的规定“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在领导体制上是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因而武装警察部队更接近军事机构,军事警察权也类似于军事权而不是一般行政权。军事警察权的主要任务在于“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以及防卫作战、抢险救灾、参加国家经济建设等任务。”在这三大类型的警察权之外,我国

警察机关还负有极为广泛的公共服务职权。《人民警察法》

第3条在确立警察与人民关系时,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法宗旨。第21条还以义务的形式规定了警察对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或其他危难情形的救助义务、对公民提出的解决纠纷的帮助义务以及对公民报警案件的查处义务。该条款的规定实际上也确定了我国警察权与世界各国一样,承担了社会服务职能。由此可见,在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法规所确立的警察法律体系之下,警察权的职权范围十分宽泛,《人民警察法》第2条概括式地规定了人民警察的任务和范围,第6条又列举式地规定了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十四项职权(其中第十四项更是授权其他法律法规可赋予警察其他职权),第7至19条规定了一些更为具体的警察权力,第21

条规定了警察的救助、帮助和查处义务。(三)警察权的宪

法义务作为国家暴力的执行机关,警察和警察权对于一国宪法秩序的维护和公民权利的保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同日本警察学专家田村正博所说,“警察相关制度基于宪法理念,并为实现宪法理念而构建。”警察权必须以宪法作为价值基础和规范依据,才去获得正当性和合法性支撑。我国现行宪法没有明确针对警察权设定宪法义务,但警察权是国家权力的分支,同样承担着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同的宪法义务,那就是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一般国家机关而言,人权保障义务包括尊重、保护和实现三个维度。但

对于警察机关而言,警察权的人权保障义务集中于尊重和保护这两个层面,因为能够要求国家履行实现义务的基本上是经济社会权利,其义务主体主要是国家的经济、民政和医疗卫生等部门,与警察机关关系不大。警察权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义务又被称为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它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公民的人身、财产等消极权利。除非法律授权,否则国家机关不得侵入公民基本权利所保障的私人生活领域,不得干涉公民的基本权利享有和行使。如《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警察机关必须充分尊重公民的人身自由,在获得法定授权的情况下绝不能予以。警察权的基本权利尊重义务不仅体现在不侵犯,而且体现在警察在基于法定缘由对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进行处置的过程中。在警察机关基于法定缘由可以处置公民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

情形下,警察机关仍然要充分恪守基本权利的尊重义务,不能超出必要的限度。在这一点上,2012年开始实施的《行

政强制法》第5条适当性原则的规定就可以视为国家机关在处置基本权利过程中仍需履行尊重义务的绝佳范例。警察权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义务属于基本权利的国家保护义

务功能,它是指警察机关在公民受到第三方之侵害时,应对积极作为提供救济与保护。与警察权的尊重义务不同的一点是,警察权必须严守宪法和法律的边界,必须有明确法律授权才能干涉公民基本权利,但是当警察权在履行保护义务时,

面对第三方的紧迫而又严重的侵害时,“可以突破法律保留原则,从作为客观价值秩序的基本权利那里寻找行为依据。”对于警察权之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功能,日本学者的描述极为贴切:“一般民众,每以警察官吏,制限人民之自由,辄生厌恶之感。至遭遇危害,方知警察之功用,正如临病方知求医。”当公民面临着急迫的人身财产安全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警察,因为警察不仅拥有对侵权行为进行处罚的权力,更为重要的是,警察最为直接的享有抵抗暴力能力。除了排除第三方侵害之外,警察权的基本权利保护义务还体现在对自杀者、精神病人、醉酒人等人群人身权利的积极保护方面。我国现行警察法体系中,很多地方都贯彻了这一保护义务。例如,《人民警察法》第14条所规定了警察机关对于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采取保护性约

束措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规定了公安机关对于可能危害自己或者他人的醉酒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直

至其酒醒。虽然警察对于自杀者的救助义务并没有哪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但可从《人民警察法》第21条的一般性救助条款推演出来。二、警察权合宪性控制的必要性警察权的历史与国家一样古老,它是国家诞生的标志之一。无论是国家内部秩序的稳定,还是个别公民权益的保障,都不离不开警察权的日常运作。与所有的国家权力相似,警察权是一种必要的恶,一方面,人们需要警察权维护公共秩序、预防

并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强大的暴力能力也随时可能被不当使用,危害公民的合法权益。正是由于这种能够对公民人身和财产进行直接强制的权力一旦脱离了既定的轨道,就会异化为令公民无法逃脱的专制暴力,所以法治国家都试图建立严格的警察法制体系,以此规范警察权的运作。(一)警察权法律规制体系的局限性现行的警察权法律规制框架是由立法规制、行政规制、司法规制和公民监督所构成的规制体系。立法规制通过科学立法配置警察权的权力架构和职权分工,划定警察权的基本职权及其活动边界。行政规制通过行政手段将警察权的行使过程进一步规范化,包括颁布警察权运行细则、建立警察队伍内部管理的奖惩体系、发布行政命令应对警察执法中的重大疑难问题等等。司法规制是指借助行政诉讼制度由人民法院对警察机关的警务活动

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警察权在法治轨道内行使。公民监督是指公民基于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的批评建议权,得以投诉、建议、公开发表意见以及信访等方式对警察权的行使所构成的规制体系。然而,从我国警察立法及其实践的情况来看,这套警察权法律规制体系并不完备,再加上警察权的即时暴力性以及不断扩张趋势,这套规制体系难以发挥出预期的效果。第一,警察法授予的警察权限十分宽泛,警察权的边界难以明晰。从学理意义上讲,警察权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宁秩序或公共利益为目的,并以

命令强制为手段等特质的国家权力。警察权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对公共安全的维护,而公共安全本身就是个不确定法律概念,并不足以描述警察权的边界。此外,在现代行政国家中,警察权堪称是一种兜底性的公共服务权力,任何社会问题、私人纠纷、甚至个人问题都可以向警察求助。同时,现代社会还是风险社会,各种突发紧急事件会促使政府动用紧急行政权力,将警察权作为控制事态的首要选择。从法律意义上讲,现行警察法制并未划定警察权的明确范围。实际上警察多种多样,警察权散见于各个国家机构,并有不同的法律法规赋予其职权。《人民警察法》对警察职权的规定也是先概

括性地规定警察任务范围,再列举具体职权,最后还有警察义务的相关规定。并且,在列举性职权中第十四项又以概括性条款的方式肯定了其他法律、法规同样可以授予警察职权。可见,无论是从学理意义上抑或是法律意义上,警察权的范围与边界都相当模糊。第二,警察权的即时暴力特征、广阔的裁量空间以及不断扩张的态势,使得警察权成为对公民权利最具危险性的国家权力。警察权是最贴近民众日常生活并能够直接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实施强制的国家权力,这种权力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同时也时刻有失控的风险。如雷洋案所昭示的那样,一旦权力行使不当,将会对公民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如此具有危险性的权力却拥有较之于一般行政权更为宽泛的裁量权。够不够成违法、采取何种强制措施、选择

何种行政处罚、处罚的结果从重还是从轻、是违法还是犯罪等等,警察机关享有广泛的行政裁量权限。在实践中,就有不少公安机关利用裁量权限,用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而从中获取部门利益的事件。更为可怕的是,由于行政警察权和刑事警察权同时为同一公安机关享有,导致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不断切换自身角色、法律程序和强制措施,以此规避用以规制警察权的程序设计,从而导致日益紧密的警察法律规制体系趋于“内卷化”,无法发挥约束警察权力的功效。除此之外,近些年来,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警察权力不断向新的社会生活领域扩展,新的警察权力和警种也应运而生。如网络安全领域的网络警察,其通过公安部门的内部文件授权,享有查封IP地址、切断公民网络通信权、删除网络言论以及对公民网络言论进行处罚的权力。这些干涉到公民言论自由、通讯自由和隐私权的警察权力如何获取合法性与正当性,又如何予以规制与救济,滞后的法律规制体系已经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第三,警察权立法众多、层级不一,极易发生警察法制体系的内部冲突。目前的警察法领域并没有一部可以奠定警察法治基础的基本法律。虽然《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了警察的任务和范围,但第6条的职权设定基本上是针对公安机关而言的,第18条明确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分别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职

权。”作为警察权三大分支的行政警察权、刑事警察权和军事警察权并没有在《人民警察法》中得到体现,与《人民警察法》相同位阶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刑事诉讼法》和《武装警察法》大致对应了三大警察权,但这几部法律对于警察权的设定并无直接的分工、配合与衔接。而在法律之下,还有国务院、公安部及其职能部门颁布的大量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点直接指向公安机关警察权的行使,有点在专项事项中赋予了公安机关新的职权和责任。在缺乏警察基本法的情况下,缺乏统一的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去对这些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查。第四,整个警察权

法律规制体系立足于对警察权的合法化控制,而不是公民权利的充分保障,宪法所确立的基本权利体系如何在警察法治领域得到实施成为问题。无论是用以控制行政警察权的行政法,还是控制刑事警察权的刑事诉讼法,其主要的定位在于控制和规范国家权力而不是以权利保障。也就是说,整个警察法治体系的目标定位于国家客观法律秩序的维护(公益的实现),而不是公民主观权利的救济(私权的保障)。这就导致宪法所确立的人权保障目标与警察权所承担的尊重和保

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义务得不到充分实现,从而使得整个警察法治偏离宪法价值体系而发生合法化危机。以行政诉讼制度为例,虽然《行政诉讼法》在立法目标上规定将保护相

对人合法权益作为立法目的之一,但在制度设计上却呈现出时而偏向于公民权利救济、时而偏向行政权力监督的错裂现象。从行政诉讼制度的实际运行来看,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少、判决结案率低、原告胜诉率低、撤诉率和驳回起诉率高、上诉率和申诉率高,足见行政诉讼解决行政纠纷、保护公民权利和监督依法行政的功能已经严重受挫。”在缺乏宪法权利诉讼制度的现实背景下,原本能够承载部分权利救济的行政诉讼又困顿不前,公民基本权利又如何抵抗强大的警察权的侵蚀呢?(二)宪法调控警察法治的积极意义面对警察权和警察法制体系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应对思维是强化警察权规制体系,其具体举措包括:(1)建立更为严密的法律规范体系,强化立法控制;(2)由公安部门出台各种专项治理计划,加强警察权的内部规制;(3)要求更具独立性和执行力的法院,加大对警察权的司法审查力度;(4)强调公民参与,促进和监督警察权的运作过程。十八届四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涉及执法问题的改革措施,基本上涵盖了以上四个方面。诚然,这些改革措施如能顺利进行,无疑会极大地提升警察权行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宏观举措每一项的都十分依赖整个政治体制和法治环境的良性发展,能够真正发挥调控警察权的作用还有待于更为复杂的政治法

律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的是,法律层面的问题不能全然依

靠政治层面解决,除了政策研究之外,如何从法学层面寻找现实可行的规制警察权的方案才是公法学研究的目标。在此,立足于现行警察法治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必须转换这种从部门法的角度寻找解决本领域法律问题的思维,要看到宪法在调控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功能。宪法不仅仅是一部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而且还代表了一种思维和方法。合宪性控制即是一种从宪法视角调控整个法律体系的思维和

方法。在运用宪法控制部门法秩序的过程中,宪法既是作为部门法的高级法规范,也是部门法的价值基础,更是部门法应当努力实现的目标。在与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息息相关的警察法领域,有必要引入合宪性控制的方法,充分发挥宪法在调控警察权的配置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宪法有助于准确定位警察角色,明确警察权的职权范围。目前警察法中的警察职权不够明确部门原因在于,在警察法学理论中警察的角色定位并不明确。警察到底充当的是执法者的角色还是政治的角色,理论上争议很大。一方面,在法治原则之下,作为法律执行权的警察权必须从法律授权之处获得合法性

的传递,另一方面,警察权又可以跳过合法性的传送带模式,直接从满足公众期望上获得正当性。加上现实中大量的社会问题的政治发酵,这就给了警察权的扩张提供了法律之外的正当性基础。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旦爆发某个社会事件,民众就会呼吁公权力的介入,政府出于社会治理的效果考量,

往往会动用警察权力解决问题。如此带来的后果是警察权的政治化,长此以往就可能脱离法治轨道。对此,宪法的功能在于将警察权的法律任务和政治任务整合到警察权的宪法义务范畴之中,一方面是确认部分警察权扩张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也是对警察权的宪法控制。其次,宪法能够作为公民抵御警察权侵犯的武器。在私法领域,民法往往明确规定了民事主体的各类权利,使其在面对私人侵害时能够进行有效抵御。而在公法领域,宪法所确认的基本权利就发挥着抵御国家公权力侵犯的功能。无论是行政警察法领域还是刑事警察法领域,又或者是军事警察法领域,公民均依赖宪法所确认的基本权利来保护自己的私人生活空间。作为对公民权利最具威胁性的国家权力,警察法在配置警察权力及规范警察权运行过程中必须充分考量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义务。警察权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义务能够用以检视警察权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控制宽泛无边的警察裁量权。例如,警察的选择性执法一直是警察裁量权滥用的顽疾,而落实宪法平等权的保障则能控制这一问题。最后,宪法可以调控警察法制体系的内在统一性以及警察法制体系与整个法制体系的统一性。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业已建成,基本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整个国家的立法工作的重心正从立法数量向立法质量转移。警察法制也是如此,如何维护整个警察法制体系的内在统一性与外在同一性是当前阶段规范警察权的关键

一环。在此问题上,可以依照宪法中的警察权规范,统合整个警察法制体系,探索未来制定统一的警察法的可能性,作为警察法制体系中的基本法。运用宪法调控警察法制体系不仅是规范警察权行使的可行方案,而且是维护整个国家宪法秩序和法治秩序的必要举措。宪法为整个法制体系确立了根本价值秩序,并通过权力的赋予设立各类国家机构,警察权源于宪法也必须服务于宪法所确立的价值目标和制度安排。不断改进和完善既有的警察法制体系的确能够促进警察法

治的实现,但目前警察权规制体系面临的困境急需引入宪法的视角,对警察法治秩序进行合宪性控制。三、警察权合

宪性控制的基本方法所谓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就是以宪法

确立的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为标准,审视警察权的配置与运行过程,实现宪法精神、原则和规范在警察法领域的贯彻实施。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既是维护警察权合法配置与合理行使的有效办法,也是宪法在各个部门法领域发挥国家根本法作用的必然要求。至于如何对警察权进行合宪性控制,本文认为,关键在于警察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充分应用宪法的原则和规范,对警察权的配置与运行进行合宪性检视。按照一般的权力配置与运行的逻辑顺序,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可分为警察权配置阶段的合宪性控制以及警察权行使阶

段的合宪性控制。在警察权的配置阶段,可以运用法律保留原则为审查基准、合宪性解释等方法对警察权的配置进行合

宪性控制。在警察权的运行阶段,可以通过人权保障原则、以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分别作为警察权行使目的、行使手段和行使程序的合宪性审查基准,将警察权控制在宪法的范围内。(一)警察权配置的合宪性控制目前我国的警察立法数量庞大,内容繁杂,各种法律、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以及司法解释均有涉及。在如此宽泛而又分散的警察权的配置体系中,一方面应当重视法律保留原则作为一般性的合宪性审查基准,对涉及到限制、剥夺公民权利的警察权设定进行审查,另一方面还应利用法律的合宪性解释方法,对警察法中的警察权的赋予进行适当的扩大解释或者限缩

解释,在不修改立法的前提下实现警察权的合宪性控制。1.形式合宪性审查: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可分为宪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原则和行政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原则。宪法意义上的法律保留原则是指国家在某些重要事项上,必须由立法机关的法律进行规定,而不能由其他国家机关染指。最为典型的宪法上的法律保留是限制或剥夺公民基本权利的

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由于各国基本权利的范围以及保护力度并无完全一致,究竟哪些基本权利属于法律保留原则的保护之下得看各国宪法的具体规定。可能有些基本权利属于宪法保留的范围,即便是立法也不得予以限制。有些基本权利属于社会经济文化权利,依赖于国家的给付能力,因而可能交由政府自由裁量。在我国现行宪法中,第38条的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益的集中表现。(错误) 2、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与其他法律规范在功能上是不一致的,即是对其他类社会关系的调整。(错误) 3、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根据“遵循先例”原则,法院的宪法判例,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判例,对于下级法院具有规范的作用。(错误) 4、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度起源于美国,并为其他一些国家所借鉴。(正确) 5、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般都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具有立法职能,并负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责任。(正确) 6、英国宪法是成文法宪法,这是其发展的渐进性所决定的。(错误)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中国宪法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光辉结晶。(正确) 8、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后来又经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一些修改,正式公布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的宪法性文件。(正确) 9、国家性质是国家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利的归属。(错误) 10、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政治联盟:一个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另一个是由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错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 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内容(A、B、D) A、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B、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C、审查公民行为的合宪性。 D、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 A、就是 B、形式上是 C、实质上是 D、不是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C) A、两部宪法 B、三部宪法 C、四部宪法 D、五部宪法 4、根据宪法的效力与修改程序的不同,可将宪法分为:(B) B、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理想宪法与现实宪法 5、中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性法律是(B)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A、C、D) D、政治协商B、立法监督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 7、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法律是(B)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自由大宪章》 D、17 91年《法国宪法》 8、(ABCD)属于宪法性文件。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国籍法》 D、《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 9、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被称为协定宪法。根据这一定义判断,(B、D)宪法属于协定宪法。 A、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B、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C、1848年意大利宪 法 D、1830年法国宪法。 10、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是(B)。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五五宪章》 二、小论文: 论宪法的主要作用。 请参考课本P20——23 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路进行。

合宪性审查制度的_两步走_思路

宪法之下,如果权力违宪则必须得到纠正。如果没有违宪审查机制就难以避免专制和独裁,难以遏制权力的腐败和滥用。 最后,违宪审查可以起到保障人权和促进人们生活方式不断走向文明和进步的作用。由于宪法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人权和基本权利,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在美国通过违宪审查而宣布在学校实行种族隔离的立法违宪,使白人学生和有色人种学生能够同校读书;在日本通过违宪审查而宣布刑法中关于杀害长辈的晚辈的刑罚重于其他杀人犯的规定违反宪法的平等权,使原本试图对家庭尊敬长辈加以特殊保护而形成的“晚辈”这一特殊身份得以取消;在南非通过违宪审查而宣布刑法中的死刑违反宪法的“禁止残酷和异常的刑罚”的规定加以废除;德国通过违宪审查而宣布禁止女兵参加特种兵违反宪法的平等权而使特种兵中出现了女兵;尼日利亚采取违宪审查而宣布对通奸妇女科以残酷的“石刑”(众人用石头将此妇女砸死)的刑罚违反“禁止残酷而异常的刑罚”的宪法规定等等,均显现出违宪审查的重要意义。违宪审查已经成为包括非洲等许多落后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它已经成为衡量一国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 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法律并不具有天然的违宪免疫力。但是,如果对制宪与立法的主体未做适当的区隔,那么对法律进行的合宪性审查就会面临主体缺位的尴尬。 合宪性审查制度的“两步走”思路 □季卫东 按照我国现行的制度安排,监督宪法实施、进行合宪性审查的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制宪机关又是立法机关,无法审查它自己制定的基本性法律是否违宪的问题,所以我国有关法律条文只明确规定了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一般性法律以及较低次位阶的各种法规、规章是否合乎宪法进行审查的主体以及相应的制度,而对基本性法律有没有违宪问题的判断则避而不谈。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法律并不具有天 然的违宪免疫力。但是,如果对制宪与立法的主体未做适当的区隔,那么对法律进行的合宪性审查就会面临主体缺位的尴尬。显然,如果打算也审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的违宪嫌疑的话,那就需要在全国人大的现有框架之外,再设立一个能够代替全国人大发挥它作为制宪机关而保障最高位阶的规范效力的那部分功能,以免出现角色上自相矛盾的尴尬。 不得不承认,虽然导入分权制衡机制的政治改革正在酝酿之中,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所规定的国家体制仍然是以权力一元化为特征的。面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摄一切的现状,任何让其他机构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进行合宪性审查的企图都会遭遇法治秩序原理甚至形式逻辑上的巨大障碍如果全国人大通过的法案、议案能够被其他机构审查和撤销,那就不成其为最高权力;但如果没有其他机构来进行合宪性审查,那么宪法与基本性法律在规范位阶上的差异就无从体现,宪法条文的最高效力也就难以真正落实。 怎样摆脱这样的困境?我在前年底曾经野人献曝,提出过制度建构分作两步走的粗浅设想。即:第一步,在2003或2004年设立一个宪政委员会,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继续保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象征人民主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个宪政委员会只对宪法和全国人大负责。 它虽然无权直接审查和撤销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性法律,但有权向全国人大提出修改法律的建议,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方式促成宪法变迁。第二步,以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革为前提,或者在宪政委员会积累充分的经验并演化成司法性质较强的机构之后,设立欧洲大陆式的宪法法院。 众所周知,在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里,只有南斯拉夫和波兰两国早在1989年“宪法革命”之前就引进了合宪性审查制度。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波兰在1982年3月通过宪法修正案,追加了关于设置宪法法院的条款宪法第33条a。该规定的主要内容如下:“宪法法院就法律以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其他法律规范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判决”,“宪法法院认定法律违宪的判决必须通过国会审查才能生效”,“宪法法院关于其他法律规范违反宪法或法律的判决具有约束力,宪法法院得采取必要手段纠正之”。仔细阅读这个条款的内容可以发现,波兰的实践经验保留了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国会的最 — 9 — 《人大研究》2003年第7期(总第139期)

办理行政(治安)案件常用法律法规与文书

办理行政(治安)案件常用法律法规及文书 (仅供工作中参考) 1 受案①《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7条(报案、控告、举报、扭送、投案、移送) ②《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8条(日常执法执勤中发现违法行为及其它行政案件) 文书:《受案登记表》:权限:办案部门负责人; 2 移送《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8条第一款第(二)项 文书:《移送案件审批表》:权限: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移送案件通知(24小时内) 3 回避①《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1条第一款 第(一)项;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第(二)项;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第(三)项;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②《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4条 第(一)项;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第(二)项;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第(三)项;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文书:《申请回避审批表》;权限: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 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回避的方式有:(一)自行回避;是指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遇有回避规定的情形之一 时,应当主动向有权决定的公安机关负责人提出不参加案件调查处理。(二)申请回避;是指应 当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没有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提出申请,要 求他们回避。(回避申请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以书面形式,但无论那种形式,公安机关负责人、 办案人民警察提出回避申请的,都应当说明理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人、 办案人民警察回避的,应当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口头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记录在案。)指令 回避(《程序规定》第19条,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之一,本人 没有申请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他们回避的,有权决定他们回避的公安机关 负责人可以指令他们回避。) 回避的决定。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在2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 申请人。

【2018最新】警察自由裁量权含义-范文word版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警察自由裁量权含义 篇一:警察自由裁量权滥用及其限制手段 浅谈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及其限制手段 摘要:近年来,警察队伍中出现了”自己人打自己人”的现象,暴露出了我国警察队伍的执法水平亟待提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是警察打警察现象的主要法 律原因,该论文着重分析警察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 对警察职业道德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警察自由裁量权 一、警察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原因 201X年5月3日,山西省发生了太原警察打死北京警察的事件,被害人李忠义 系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的民警,当他开车行至太原市某超市附近路口等红灯时,太原市尖草坪公安分局的刑警刘义民在后面鸣喇叭催促,后两人发生口角,当晚,刘义民召集一群人将李忠义打死。该案件中所涉主要法律问题,就是自 由裁量权行使的问题。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可以使人民警察充分运用自己 的职权,更快、更及时地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如 果自由裁量权被滥用,那么,就会产生很大的恶果,人民的正当权利就会受到 侵害,警察违法乱纪的现象就会发生,影响到整个警察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 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警察法》中的规定有缺陷,造成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有待完善。《人民警 察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 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篇二:什么是警察 什么是警察——美国的经验 10治安三应急 第一章 1.《什么是警察——美国的经验》一书认为警察概念的核心在于(C)

网络对沟通行为的正性影响

网络对沟通行为的正性影响 [摘要]本文从沟通的人际交往功能出发,论证了网络作为新型的沟通渠道所具有的隐秘性,包容性、补偿性、时空便捷性迎合了现代人的交往需要,有利于人们在交往中的心理保健、归属感、成就感以及扩大了沟通的范围、提高了群体沟通的效率,这些网络对沟通行为的正性影响使得网络沟通作为一种新型沟通方式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沟通行为人际交往功能网络正性影响 一、人类的沟通行为 这个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就其社会性,社会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联系而形成的实体,所以说人之所以成为人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际交往,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存在着人际沟通。人际沟通,其定义是:“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传递意义(信息、情感)并使其被理解?也说是,人际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为了促进人际间的良好交往,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如果说人际交往是人类的天性,那么沟通——人际交往的手段,就是人类出于天性需要的一种必须的行为。没有沟通,人与人之间就无法交往,从群体、组织上来说,就无法将一群人协调起来以达到既定的目的,获得既定的利益;从个人来说,就无法满足必要的心理保健、适度的自我表露,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发展,最终导致身理和心理的疾病。我们知道,成功沟通的条件之一是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沟通可以是语言的,包括面对面的交流和书面交流,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包括动作、表情、实物、环境等。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沟通,其前提条件都必须是沟通双方有沟通的意愿。我们也知道,导致沟通障碍的因素之一则是防御心理。人类从农耕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以来,伴随科技进步,物质丰富,生活舒适而来的最大的负作用之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藩蓠,即由防御心理而导致的沟通障碍。很多人都表示难以与亲近的人、关系密切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甚至不能与人面对面地进行沟通。这样一来,在沟通者意愿不明的情况下,传统的沟通方式和渠道就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面的交流很困难,书面交流又不具时效性,那么,有没有新的,适应现代人沟通需要的渠道? 二、网络的出现

《网络匿名特征有助于公众议题讨论》一辩稿精编版

网络匿名特征有助于公众议题讨论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我方很高兴今天与对方辩手展开关于网络匿名特征有助于或是有害于公众议题的讨论。 首先,开宗明义:所谓网络匿名特征是指网络环境中的公众身份与现实中的社会身份相剥离,并不存在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公众议题是指一定时期内公众广泛关注、广泛讨论的焦点话题。 自从网络匿名出现以后,公众议题的讨论便从公众简单的茶余饭后的闲谈发展成为了一种表达各方诉求的探讨交流,具有虚拟特性的网络给公众提供了一个广开言路的平台,基于网络匿名特征是否可以让每个人更加充分表达自己观点,我方认为: 第一,从公众角度出发,网络匿名参与公众议题的讨论能够促进公众自由发声。公众议题涉及公众,每个人都有权利与义务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公民针对公共事务有自由地发表意见而不受非法干涉的权利。诸多因素制约着公众自由发声行为,而网络匿名方式抹去了发言者身份、地位等外在因素,使得人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受到的与现实因素相关的制约与压制作用减弱,简而言之即为减少实名制后对言论个人进行非议,影响对公众议题已参与者的心理状况,同时打压、打消潜在公众议题参与者的积极性。匿名有助于使言论本身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不同言论之间的交流和辩驳,激发民众表达真实想法的心理动机,民众的关注与讨论才能越发深入,公众议题讨论中才能收集更广泛的信息,传达社会各方的利益诉求。 第二,从社会角度出发,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公众只有在表达意见后,隐私不受侵犯,不再受到打击报复的困扰,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公众对议题讨论的参与度,保障社会和谐。如对待同性恋婚姻等议题,当同性恋群体具有自身利益诉求不愿暴露

民法合宪性解释的事实条件

内容提要:合宪性解释的宪法适用性质、宪法与民法的公私法属 性之别以及民法合宪性解释对裁判结果的决定性影响,为民法合 宪性解释事实条件的设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公权力和公共利益是 宪法价值秩序的覆盖范围,也是价值意义上宪法适用的判断标 准。民法合宪性解释的事实条件包括国家权力事实、社会公权力 事实和公共利益事实三种类型。在存在国家权力事实或者社会公 权力事实的民事案件中,合宪性解释的启动还需在区分法律行为 和事实行为的基础上综合判断。民法合宪性解释事实条件的设定 将促使合宪性解释理论体系作出相应调整。合宪性解释从特殊解 释方法到一般解释方法的回归、法官义务从裁量义务到羁束义务 的转变,是合宪性解释理论回应民法合宪性解释事实条件设定的 具体体现。 关键词:宪法与民法;宪法适用;合宪性解释;法律解释 目录 引言 一、民法合宪性解释事实条件设定的理论证成 二、民法合宪性解释事实条件的类型 三、民法合宪性解释事实条件设定的理论效应 结语 引言 民法合宪性解释,是指当民法规范存在多种解释的可能时,选择其中不与宪法冲突或者符合宪法的解释作为最终解释方案的法律解释方法。民法合宪性解释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使用:宪法审查机关对民法规范实施合宪性审查过程中的合宪性解释和普通法院审判民事案件过程中解释民法规范的合宪性解释。就内容而言,民法合宪性解释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对具有违宪疑虑的民法规范进行合宪性解释和对无违宪疑虑的民法规范进行合宪性解释。虽然这两种合宪性解释都“根基于‘宪法为最高法’这一规范事实”,但它们“在学理上截然有别,应当加以辨别,否则会在方法适用上出现‘囫囵吞枣’或‘一叶障目’等情形”。本文主要研究法院在民事裁判中运用的、针对无违宪疑虑的民法规范进行的合宪性解释,探究法院基于宪法或者依据宪法解释民法规范的事实条件问题。 在近年来我国学界有关合宪性解释的研究热潮中,民法合宪性解释的条件问题较少有学者关注。无论是对合宪性解释一般原理的研究,还是对民法合宪性解

浅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警察自由裁量权

浅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警察自由裁量权 [摘要]《治安管理处罚法》授予了警察大量的自由裁量权,在力图使警察的权力基于社会治安的现实情况有所扩张下更好的规范其权力,并对其权力设定限度。这符合现代行政法治的精神和要求,也符合中国社会治安的实际状况。虽然新法对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控制有许多新的措施和办法,但是在自由裁量权的控制方面仍有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治安管理处罚法》出发,对我国警察自由裁量权进行初步探讨,从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涵义、存在的范围及我国警察自由裁量权的现状及不足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完善我国警察行使自由裁量权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警察自由裁量权范围控制问题建议 警察自由裁量权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够实现个案正义;用得不好,会极大地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妨碍社会公正、公平的法制目标的实现。《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国警察处理社会治安案件的基本法律依据,其对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授予和控制都具有源头上的意义,因此,研究其中的警察自由裁量权,对于提高当下依法行政的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相当的现代意义。本文试图从《治安管理处罚法》出发,拟对我国警察自由裁量权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构建我国警察自由裁量权的必要重视,服务于实践。 一、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涵义及存在的范围 (一)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涵义 警察自由裁量权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一种,在界定警察自由裁量权涵义之前,首先应该明确何为行政自由裁量权。 (二)警察自由裁量权存在的范围 一般来说,警察的判断和选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事实认定 2、要见认定 3、程序的选择 4、行为的选择 5、时间的选择 笔者认为警察的自由裁量权在这几个阶段都相应的存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警察自由裁量权的存在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事实认定裁量 通常来说事实认定方面具有较大的羁束性,不存在自由裁量的问题。 2、要件裁量 也即警察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要件确认方面的判断与选择。 3、程序裁量

网络匿名有助于公共议题的讨论一辩稿

网络匿名有助于公共的议题讨论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方立场认为网络匿名有助于公共的议题讨论。开宗明义:网络匿名是指在网络环境中隐藏现实中的身份,并与现实剥离。公共议题是指一定时期内公众广泛关注,广泛讨论的焦点话题。我方的判准是网络匿名能否提高公共议题讨论的参与度。下面阐述我方观点: 1.网络匿名保证了公民言论的平等性。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公民针对公共事务 有自由发表意见,而不受非法干涉的权利。网络匿名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构建自由平等的讨论平台,公共议题讨论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公共性,由此可见每一位民众都具有参与议题讨论的平等权。网络匿名使言论本身成为关注的焦点,每一位教授和每一位农民表达的话语,我们都能平等对待,并不会因为社会地位的不同而产生高低比较。公众议题讨论从来不是一部分人的专权,我们需要理性、科学的分析,同样也需要贴近现实生活,更真实、更具体的发声,这样才能切实突显议题的本质,而网络匿名恰恰为来自不同社会环境的人提供一个平等的发言机会,这样也能更好的提高民众参与议题讨论的积极性。 2.网络匿名可以为公众讨论提供保护机制。心理学上表明:人们是有着个人选择与逃 避恐惧的本能的,而匿名就迎合了人的这一需求。就好像寒蝉效应,人民因恐惧于遭受国家刑罚,或是无力承受所必将面对的预期耗损,就必将放弃行使其正当权利,进而打击公共事务、社会道德、个人信心。 而这一词来源于海南省万宁市工商局商管股原副股长陈少青近年署名举报顶头上司叶东雄的腐败劣迹中。一方面,只有营造一个比较安全,具有保密性的空间,这样人们才能放心的表达言论与观点。另一方面,网络匿名可以在公众表达意见后,防止隐私不受侵犯,不受到恶意的报复,只有安全得到了保障,才能提高公众对议题讨论的参与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3.网络匿名可以保证言论的多样性。从古至今,我们都缺少一种广泛的自下而上传达 最基层群众民意的这么一个渠道,但是在网络匿名下的公共议题讨论,它可以让公众不再害怕自己是少数派,更能进行观点的平等交流,公众能够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民众的讨论越来越深入,公众议题的讨论中才能收集到更广泛的信息,传达群众的内心诉求。把话语权交到民众手里,它带来的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民主价值。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网络匿名有助于公共议题的讨论。

论网络言论自由权

论网络言论自由权及其限制 摘要: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大大扩宽了言论自由的广度。网络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新的公共讨论和介入的可能性,有效推进了民主进程,维护了社会公义。虽然,我国对于言论自由有相应的法制规定,但是,作为以网络为载体的言论形式,由于其匿名性以及网络的快速传播性等特点使网络言论自由在现实世界中更易产生冲突。因此,在保护网络言论自由的同时,亦有必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限制。 关键词:言论自由;冲突;法律限制

自21世纪,互联网得到广泛普及和运用,已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和发表言论的重要途径。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而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0亿。网络的普及使中国网民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010年9月26日发表了《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公民的言论自由已经借助网络使自身涵义突破了传统的界限向虚拟空间延伸,并且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但是,与此同时,基于网络言论的匿名性、公开性,不可避免地使网络成了众声喧哗的闹市。笔者认为,与传统言论自由比较,网络言论自由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 一、网络言论自由权的概述 (一)概念 网络言论自由权是存在于网络时代的背景中,言论自由权的外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首次提出了言论自由的口号。1789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把言论自由作为人权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加以规定。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也把言论自由列为首要的公民权。其后各国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都用宪法的形式赋予公民以言论自由。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由此可见,公民的言论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一项基本的人权。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公民平等表达意见的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张扬,公民言论自由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二)网络言论自由的特点 (1)网络言论自由的功能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流和表达方式。网络的普及使其无论身在何处, 你都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发表自已的意见, 不受时间空间对象的限制;它也使话语权从传统的精英阶层走向平民阶层,实现了人人都能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已看法的理想。网络言论往往利用电子公告栏,论坛,聊天,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方便网民之间的交流,极大缩短了时空限制,从而使交流更加真实生动、更加方便快捷。同时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空间不仅仅给公众提供平台,也保护了公众的隐私。在聊天室或者虚拟社区中,网民的真实身份被隐藏在屏幕之后,可以说,网民是在一个完全陌生而又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表达。 在我国,互联网拥有相对较大的民主潜力。传统的交流和通讯方式, 难以真正体现民意, 面对面的交流总是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有所顾忌。而在互联网上, 你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 获知不同的观点, 发挥网络对政府的监督职能, 推进民主进程。从民主建设说,互联网中信息的交互性、及时性、全球性,打破了传统大众新闻媒体对权威话语权的垄断。话语权的民众化,使得信息提供者与信息接受者建立在严格限制基础上的关系彻底解体,信息自由传播和

论我国合宪性审查程序的展开及完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114129470.html, 论我国合宪性审查程序的展开及完善 作者:刘亚连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20期 摘要:法治的精义是规则至上,而在规则多元化的背景下逻辑性的要求宪法至上,党的十九大在全国人大机构改革中设立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作为合宪性审查的专责机构,标志着中国式的合宪性审查从此“名正言顺”。专责机构成立后,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重心应转到程序层面的完善,本文在梳理相关法律的基础上,明晰现存合宪性审查的具体程序,对程序中的不足,结合未来的法治发展需要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合宪性审查;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法治;程序机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e114129470.html,ki.1672-3198.2020.20.077 合宪性审查是指由特定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按照法定的程序,对与法律相关的规范性文件、行使公權力的机关及其负责人的行为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审查,如果发现违宪行为即予以惩戒和纠正,从而达到保证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的权威的目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层面强调“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这是新时代下首次提出“合宪性审查”的说法,一改学界中惯称的“违宪审查”,事 实上“合宪性审查”的表述,更加侧重于合宪的推定而非违宪的惩罚,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法治体系。 1 新时代下我国合宪性审查程序 1.1 提请主体 我国当前并没有专门法律对合宪性审查的启动主体作统一规定,只能通过法理和现有法律来进行推定,但启动程序中区别对待国家机关与公民,根据不同的提请主体产生不同的提请内容。 1.1.1 提请审查 新修改的《立法法》在第99条第1款规定五大特定国家机关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要求,根据改革后的国家机构设置,应当赋予最高监察机关提请主体资格。现实情况是,这一提请权大多数情况下是设而不用的,这些机关一直是处于“睡美人”状态,自《立法法》实施以来,作为适用法律代表的最高人民法院也从未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要求,这与我国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有很大关系,即在我国体制下存在一种隐形调解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来解决“违宪审查”中公权力的冲突,此外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本身就

公安常用法律基础知识复习题

公安常用法律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依法治国 B. 文明执法 C. 尊重人权 D. 坚持党的领导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A。 2.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依治理念的本质特征。 A 执法为民 B 依法治国 C 民主自由 D 服务大局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A。 3. 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 为人民服务 B 人权至上 C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D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D。 4. 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 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B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D 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B。 5.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A. 文明执法 B. 依法执法 C. 以人为本 D. 以法律为准绳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C。 6. 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 A. 领导批示 B. 文件规定 C. 法学理论 D. 法律规定未选择!正确答案为:D。 7.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 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A. 依法治国 B. 公平正义 C. 执法为民 D. 服务大局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B。 8. 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是确保()。 A. 一切行为让群众满意 B. 一切结果符合法律规定 C. 一切行为让领导满意 D. 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D。 9. 公安民警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是 ()。 A. 执法为民 B. 坚持党的领导 C. 公平正义 D. 服务大局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B。 10. 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 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 罚。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适应原则 C. 罪刑自负原则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A。 11. 公安民警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一要严把证据关,二 要严把()。 A. 案件关 B. 人情关 C. 法律关 D. 材料关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C。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政法机关办案只讲法律效果 B. 政法机关办案只讲社会效果 C. 政法机关办案必须既讲法律 效果又讲社会效果 D. 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具有 内在一致性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C。 13. “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 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 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 面作用”是()原则的具体内容。 A. 合法合理 B. 平等对待 C. 程序公正 D. 及时高效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D。 14. 下列( )坚决纠正的错误做法。 A. 党政领导干部对案件事实和 处理下达指令 B. 党委督促政法机关依法公正 处理案件 C. 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 法行使职权相统一 D. 党总揽大局,协调各方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A。 15. 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 是正确的?() A. 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 力 B. 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 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 “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 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 为“从新原则” D. 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 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 得免其罪”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A。 16. 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 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 A. 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 法 B. 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 错 C. 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 体作出 D. 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 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未选择!正确答案为:A。 17. 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 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 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 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 1

论网络表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

论网络表达自由的保障与限制 信息的多元化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条件。尽管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今天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但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超越了其设计者预期的速度和影响力,在社会生 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信息的传播和意见表达的角度看, 互联网比任何一种已有的传播媒介方式都更加开放、自由、互动。它不仅为人们增进知识、获取真理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机会,也为 公民们构建了新的互动参与的平台。网络表达在表达自由的诸形式之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同其他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轨迹一样,互联网的 发展和普及中也有诸多阴暗的影子相伴而生,尤其在网络技术与表达 自由权利相互结合的过程中。网络表达自由权利问题不仅为越来越多的法学、社会学等领域学者所关注,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日渐庞大的网 民群体热议的话题。讨论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对网络表达自由权利的保障和限制方面。本文试图从整体上对限制和保障两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并就制度规制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网络表达自由作为表 达自由的一种新形式,对它的研究首先应当建立在表达自由理论之上。为了构建一个统一的讨论平台,本文对“表达自由”的称谓选择进行 了说明,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表达自由进行了界定。以此为基础,概括了网络表达自由所具有的开放、交互、匿名和低成本四个典型特征。对这四个基本特征的讨论不仅是整个研究的基础,而且将贯穿文 章的始终。对于网络表达自由权利应当予以保障已是不争的共识,而 在“应予保障”背后,隐藏的是网络表达自由权利的价值问题。所谓

价值,是指物之于人的客观有用性。而网络表达自由的有用性依附于表达自由的价值而又有了新的发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获致真理的新途径、民主参与的新平台、自我实现的新佳径和社会稳定的辅助器等四项价值,这些正是对网络表达自由保障的价值基础。在我们肯定这些价值的同时,网络表达自由在行使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缺陷也日益暴露。在保障和限制之间如何协调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本文从相对主义的立场出发,从一般意义上明确了限制与保障之间的矛盾关系, 在具体层面上为网络表达自由的限制提供了合理性,并选取了明显和现存的危险原则、禁止事先限制原则和比例原则三项作为原则性标准,以期在网络表达自由的保障和限制博弈之间取得微妙平衡。理论上对网络表达自由的保障和限制问题的讨论和铺陈都是为了实践中的制 度规制。对表达自由问题的研究虽由来已久,但对网络表达自由问题的研究和制度建设在全球范围仍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在互联网技术的全球化普及的趋势下,对网络表达自由保障和限制的制度建设无法做到闭门造车。本文选择了在制度立法、利益平衡和网络管理的公众参与等方面具有典型特征的德国、美国和韩国供我国借鉴。同时从立法、行业自律、专项治理和监管技术四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网络表达规制的现状和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相应的提出了建议。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证使用管理规定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证使用管理规定 【法规类别】警察警衔警械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81号 【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修订,新法规名称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证使用管理规定》(发布日期:2008年2月28日实施日期:2008年2月28日) 【发布部门】公安部 【发布日期】2005.12.06 【实施日期】2006.06.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81号)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证使用管理规定》已经2005年11月7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 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部长*** 二00五年十二月六日附件: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证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铁路、交通、民航、林业公安机关和海关缉私部门及其人民警察。 第三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使用统一的人民警察证。 第四条人民警察证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身份和依法执行职务的凭证和标志。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职务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应当随身携带人民警察证,主动出示并表明人民警察身份。 第五条人民警察证发放范围为公安机关在编、在职并已经评授警衔的职业制人民警察。 严禁向非发放范围人员发放人民警察证。 第六条人民警察证由专用皮夹和内卡组成,须内容齐全且同时使用方可有效。

人民警察证皮夹为竖式黑色皮质,外部正面镂刻警徽图案、“人民警察证”字样,背面镂刻英文“CHINA POLICE”字样;内部上端镶嵌警徽一枚和“公安”两字,下端放置内卡。

美国警察刑事自由裁量权考察

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前,美国警察不被主张行使自由裁量权,如果警察在工作中遇到特殊问题,一般都不允许警察自行解决。而且通过各种方式对警察的自由裁量权加以控制,如过度监管,或允许极少的决策自主权;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交流信息,严格遵循明确的指挥链;更多层级的中层管理者[1]5。此种做法使警务活动更为集中,而一线警察就很少有自由裁量权。直到20世纪中叶,美国警政界才正式声称警察在履行警务职责时拥有自由裁量权。其实大凡依照一定规则行使权力者,必有自由裁量空间,这与执法主体对规则理解的差异、规则本身的局限性及事实的不确定性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即便不主张警察行使自由裁量权,也无法完全杜绝警察在执法中的自由裁量行为。美国没有统一的中央警察机构,其警察部门分为地方、州和联邦三级。地方警察部门执行地方法律,州警察部门执行州法,联邦执法机构的警官相对较少,而且分散在众多的联邦执法机构①。这种分散管理和相对独立执法的状态,使美国警察在自由裁量权的制度与实践方面都呈现出丰富多样 的形态,对其进行考察就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示。本文拟对美国警察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影响警察自由裁量的因素以及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控制等方面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给我国警察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设置与控制可能的借鉴。 一、美国警察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范围 自由裁量权在警察的业务中实际上是非常广泛的,从宏观方面来看,包括警务资源的分配,对某类犯罪的重点打击,再到对主管部门制定和执行政策都有自由裁量权;从微观执法来看,从警察局的接线员开始就得自由裁量,接线员往往根据对方报案情况判断警察是否应当介入,以何种方式介入,因为警察资源的有限性,无论是决策部门还是接线员都必须对案件按轻重缓急分类处理。为便于讨论集中,本文集中讨论警察在接到报案后或在现场发现可疑情况开始执法后的自由裁量权行使情况。在此阶段,警察行使自由裁量的范围大体上有是否启动侦查程序,是否采取强制措施以及何种强制措施,如何收集、审查和判断证据方面的裁量权,是否撤销案件或 美国警察刑事自由裁量权考察 李 明,林明凤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美国警察的刑事自由裁量权因其独特的管理体制有自身的特点,其自由裁量的范围体现在案件受理、强制措施的适用以及案件处理方面。美国警察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法律、外部环境、警察组织和执法场景等。对警察刑事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主要有法官、检察官以及警察组织内部规则的控制,此外也包括律师、媒体以及立法机构的监督和控制。借鉴美国警察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我国应当完善警察执法规范、保障执法的公开、建立令状制度以及监督救济机制。 关键词:警察;刑事;自由裁量权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121(2010)02-0014-05 收稿日期:2010-02-15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局市属高校课题“广州市警察刑事自由裁量权研究”(08B05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明(1971-),男,四川开江人,广州大学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证据法;林明凤(1985-),女,广州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①美国的联邦执法机构比较分散,在司法部、财政部、国土安全部、内务部、国防部、美国邮政管理局、国务院、农业部、商务部 及劳工部都设有警察局,并各自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执法。 2010年5月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May.2010第3期 总第140期 JOURNAL OF JIANGXI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No.3Ser.No.140 14··

第五章 宪法解释

第五章宪法解释 第一节宪法解释概述 一、宪法解释含义 (一)传统观点 是指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疑问: 1、是否仅限于“宪法解释机关”才能解释? 2、任何宪法解释是否都具有“法律效力”? 事实上,(可)存在一种宪法解释——无权解释:又称学理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是指宪法所规定的解释机关之外的组织和个人对宪法所作的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宪法解释的含义 在宪法实施过程中,由一定主体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做的说明。 广义的宪法解释和狭义的宪法解释 宪法(法)解释的追问: ▲近代:“立法者原意的再现(复原)”——萨维尼(1779-1861) ▲现代:“媒介行为”,对法条之意义(内涵)的阐明与精确化——拉伦茨 ▲后现代:“作者死了”,意义重构。——巴尔特、福柯 ▲我们的理解:法规范的探求、有约束的重构。——“带着规范的镣铐跳舞”。 二、宪法解释案例 (一)宪法第3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1、是事实命题,还是规范性命题? 规范性语句包括应然语句(含有应然助词)和直述句。 直述句也是规范性语句,可以转换为应然语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应该(禁止)受到侵犯” 2、谁不能侵犯公民的住宅? ◆防御权理论:“国家不应该侵犯公民的住宅”——防御权 ◆国家保护义务理论【德国】: “国家还应该保护公民的住宅不受他人的侵犯”——保护请求权 3、什么是“住宅”?是否包含下榻的宾馆、宿舍? ▲涉及价值判断:对规范中的价值秩序,强调公权力不能肆意介入私自治的领域的把握▲涉及解释方法:扩大解释还是限制解释。 4、侵犯:屋外监听呢? 5、什么情形下可以(合法)侵入? 2002年“延安黄碟案” 2002年8月18日晚,延安市宝塔区张某夫妇在家中看了“黄碟”后入睡,当地派出所民警突然闯进门来,将张某带走。张某被处罚1000元后被放回家。 时隔两个月后,张某突然被派出所以涉嫌妨碍公务刑拘,并引起全国媒体关注。 11月5日,张某被取保候审,30天后被放回家,案件也随即撤销。 2002年的最后一天,“黄碟事件”终于画上了句号:由延安宝塔公安分局向当事人赔礼道歉;一次性补偿当事人29137元钱,派出所所长因此被撤职。 本是当事人Z所经营的诊所,同时也是夫妇二人新婚住所。

人民警察应具备的素质

新时期,警察应该具备以下五种素质。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人民警察素质的核心和关键,起着统领全局的主导作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信仰,既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又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政治保证,更是民警必备的素质。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精神作支柱,就会精神恍惚、诚惶诚恐,也不可能实现自我。民警也不例外,必须有一种精神和理念作支撑。民警也必须要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以政治上的坚定来保证行动上对公安事业的无比忠诚。民警更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文件,用文件精神武装自己,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五大”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培养对党,对人民,对公安事业的热情和忠诚。 二、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人民警察完成本职工作的根本依托。作为人民警察,除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有丰富广博的公安业务知识和较强的文字、口语表达能力,这是对做好工作起着最经常、直接、具体作用的素质。公安民警因此应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把自己培养成“全能型选手”。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公安事业也是不断向前推进的,新时期的公安工作需要我们的公安民警必须“三懂五会”,要持之以恒的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公安各部门的业务知识,只有精通了业务知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三、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人民警察完成本职工作的基本保证和发展潜力之所在。文化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对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及人的思想、行为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人民警察要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是人民警察社会角色的规定,是人民警察工作性质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对人民警察的必然要求。人民警察作为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要有一定的规范,都要有一定的水准;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