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与过渡的几点看法doc

新课标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与过渡的几点看法doc

新课标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与过渡的几点看法

谈际国

调查刚刚上高一的学生,很多学生谈到他们的失落:初中每次不下八九十分,高一时却总是六七十分,有时连及格也难以保证,因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倍感疑惑,学生不适应高中的数学的教学要求,学生不适应高中的数学的教法,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是普遍性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2007年十月份韶关市数学教研室专门就新课标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与过渡召开了一次研讨会,我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结合本人教学实际,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1 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

1.1 教材的原因

广东省乳源县高级中学近三年使用的初中教材有3种,2006级新生使用的是旧人教版,2007级新生和2008级新生分别使用新课标的北师版和苏教版.初中教材尤其是新教材大大降低难度,删减了不少内容。内容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通俗具体,感性化,题型少而简单,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旧人教版的内容虽删减内容不多,但韶关市区使用的是北师版教材,而升中考由市命题,故考试的要求就基本按新课标的要求。中考题比较简单,并且知识点对题目比较固定,缺少灵活性,故初三老师复习时对知识点对题目反复练、反复讲、反复练。

相对而言,高中数学一开始,就学习集合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概念,函数概念,单调性概念,奇偶概念.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而最致命的是初高中的教材出现明显的脱节,有不少教材衔接中的空白区,教学上的盲点。如“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这个内容在初中新课程标准中就除去了,还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立方和(差)公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射影定理”“绝对值”等这样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中没有提到具体要求,只在新课程教材的阅读内容中有涉及,二次函数的要求仅限于了解图像,对称轴,顶点坐标,配方法求最值等最基本的内容,且只学不考,大多数的同学对基本的。内容尚且掌握不好,更不用谈有关的应用了,而高中教材也没有安排这些内容的进一步学习,因而学习就存在较大的障碍。

1.2 教法学法的原因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大,教学要求较低,且课时较充足.因而课容量小,教学进度较慢.虽然不少学校教师也使用洋思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但还有相当部分的教师由于认识不够,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来实施,至使这种教学法并没完全铺开,多数学生还是习惯于围着教师转,满足于你讲我听,你出题我做这种学习方式,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思维,缺乏自学能力,碰到问题完全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学生学习能力的欠缺又在教师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下,得已掩盖。

到了高中,许多学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意识.再加上我校采用的

教学方法是目标体验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40分钟之内按教师布置的自学指导和自学检测,自己思考、解答,进行自学,教师只是在存在问题较多的环节上引导和讲解,讲解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这种教学法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主控制的能力。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同时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课时少,教师在讲解时也不单纯讲述解题过程,更多的是注意点拔知识的发现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在听课时就更易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教师的节奏,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2 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对策

2.1 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这里主要做好4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人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四是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有机会可多与初中教师多交流,互相听课,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2 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2.2.1 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学前周,要有意识针对学生的基础、教材的空白和淡化部分以校本课程的形式,编好学习资料,用一个月的时间给学生补习,重点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绝对值中含字母式子的化简;

2)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特别是二次项系数不为1和含字母系数的多项式),分组分解法;

3)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及应用;

4)三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5)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及其应用;

6)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别注意加强对函数图像的理解)、性质,它的3种表达形式,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最值的确定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7)四心(内心与外心、重心与垂心)的概念及其性质;

8)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的推导和应用;

9)圆内接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与应用;

10)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11)两圆连心线的性质、两圆公切线的求法和性质.

2.2.2教法、学法的衔接

1)利用学前周让新生尽快适应目标体验教学模式.作为刚分配或调入的老师经过一系列的听课、学习、试讲甚至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才适应目标体验教学模式,学生要适应就更应该进行培训了。我们可在学前周学习初中延展知识时就开始贯彻这种教学方法,在尚未接触到集合,函数等抽象概念时就先适应这种教学方法,避免出现更多的不适。

2)充分利用目标体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人认为用目标体验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容易限制学生,圈死

学生的思维,其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只要各个环节处理得当,也可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将本来枯燥无味的死板的数学知识学得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达到师生双赢的良好局面。

①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目标是整节课的指路标。确定得不准确,将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因此开始时可由教师定出。(目前我校采取的都是这种方式)学习目标宜短小精干,让学生能一目了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待学生较为适应目标体验教学模式后,就可以教学生如何去确定每一节课的目标,再由师生在课前共同确定,最后逐渐过渡到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学习目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找出学习内容的本质、要求,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你要我学”为“我想学”。

②自学能力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贯彻目标体验模式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单在课上的十分钟进行方法指导,还应该将这种指导渗透到随时随地,提醒学生在课前自学时可着重把握整体,通读和精读教材,圈画出不懂的地方,寻求问题的答案;课堂自学环节则可通过研读教材,着重解决老师给出的自学指导的问题,或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或同学。

③反馈评价重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a,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也让学生坦露他们的思维过程,适当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在课堂上让学生说算理,使其自主掌握计算方法;讲思路,使思维明晰,达到思维训练效果;谈见解,容纳有依据有道理的奇言异说,满足其表演欲;议疑难,能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自主突破疑难点;下结论,通过归纳过程并说出结论,从而提高综合归纳能力。使学生不但能将知识内化,掌握技巧,而且可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感受到自身智慧的威力,从而可以更充分地激发学习兴趣。

b.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如函数增减性问题,就可从初中一次函数或简单函数图像“y随工值的增大而增大,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直观引出。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直接从初中已掌握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数量关系就可过渡到求圆的切线方程的几何方法.还有学完直线方程后,就可以同学生一起探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直线方程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就是直线方程的斜载式。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将初中的知识点、方法及时纳入高中的知识网络当中。

c.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④在分层训练中巩固提高,形成能力。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深化,将内化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主动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体现学生能否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在课内引导学生练重点内容,练系统知识,测易错、易忘、易混淆的东西.力争课内解决问题。

3 问题与启示

新课标初中的数学知识点较以前少了很多,难度较以前降了很多,且课时较充足,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放松,也学得会。但是根据近两年初中升人高中的学生的情况来看,数学科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问题非常严峻.这个问题的出现,说明我们新课改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值得教育部门的领导、老师深刻反思.要进行新课改是一件好事。到底怎么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是不是一盘棋,一个样,一哄而上?本人认为不同区域、不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既进行了教改,又使得学生素质得到提高,实现双赢的目标。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摘自《数学教学研究(甘肃)》2008.10(15~17)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1“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教学理念 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现实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数学教育重要体现在教师教的环节上,更多精力集中在教的技巧和手段上,对于接受教学的学生来说关注较少,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屡见不鲜,有素质教育之“形”,无素质教育之“实”,教师只关注书本知识讲解,不顾学生个体发展,忽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1]。教学上仍是运用“英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加上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功利性质的数学辅导,更是加重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埋没和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分数至上、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新课标下,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更关注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样化、独立的思维方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这样的要求,把教师的主讲者的身份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确定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新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2]。 2“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有它本身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怎么样让小学数学通俗易懂,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用1棵树,种5行,每行种4棵,该怎么样的种植?”例如这样问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达到让学生讨论问题和理性思考的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这种生活化不是抛弃数学固有的严谨性,而是一种教学理念,让这种理念指导我们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3“站在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的教学理念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精神、思想方法、意识等观念性知识的培养,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数学有它的“美”的一面,也是一种文化,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文化的融入提出了要求。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之奇妙,从数学中感受美的存在,站在审美的角度感悟数学思想[3]。数学教育不能等同于教小动物做计算题的杂耍表演,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课标下,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肤浅,但涉及的面较广,在教学活动中,更应立足于数学文化的熏陶,在数学文化和理性数学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利用数学故事,教学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机会,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去涉及数学文化知识,如制作数学模型,开展数学文化知识比赛等,让学生站在文化的角度全局性的思考问题。新课改的核心是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从“形式”到“实处”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文从教学理念的角度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探究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探究 江有燕四川省东电中学 内容摘要:由初中升入高一,学生之间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不同的学校班级,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加之新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使学生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高一又是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度呢?我认为高一英语老师要做两点:一,抓住英语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二、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初中升入高一,学生之间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不同的学校班级,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加之新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使学生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而高一又是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度呢?我认为高一英语老师要做两点:一,抓住英语的三要素教学:语音、词汇和语法。二、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英语的三要素教学:语音、词汇和语法 1.语音教学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语言首先是有声的,也就是说,有声语言是第一性的。正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声音,凭借这有声语言,才能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儿童学习祖国的语言,往往是从学拼音入手,掌握语言有声的方面。学一门外国语,也同样应从语音入手,这是学习这门外国语的基础。在英语中,语音和语法,构词法,拼法都有关系。要全面地,较巩固地学好一门外语,必须有声地来掌握该门语言,也就是,首先应该掌握语音。我们的很多学生初中时没有系统的学习语音。所以我们可以入校时从语音开始教学,从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到词的音节和读法。反复练习典型词汇和绕口令,使学生迅速掌握发音。 2.词汇教学 对于中国学生来讲,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参加考试,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词汇在外语学习中至关重要。首先巩固初中的词汇,因为中考后的假期让学生遗忘了很多。二是适当让学生掌握英语词语的结构,学会英语的构词法。这样能使词汇量扩大一倍,甚至两倍。 3.语法教学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语法都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系统复习初中语法知识,相对高中语法来说还比较简单,但却是基础。如英语名词的单、复数之分,复数名词词尾加-s/-es,个别名词的复数变化不规则。格的变化很简单,只是所有格在名词后面加-’s和某些代词的变格。形容词、副词有比较级(原级后加-er)

(完整版)高中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汇报如下: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简单的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 1、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基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3、应用数学的意识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理念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理念 发表时间:2018-11-09T16:39:45.22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6期作者:唐青波[导读] 高中教学不仅仅需要老师掌握基本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还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需要有教学学习的氛围、有一定的目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成果。实际上对于有效地数学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探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摘要:高中教学不仅仅需要老师掌握基本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还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需要有教学学习的氛围、有一定的目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成果。实际上对于有效地数学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探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从老师和学生不同角度分析,改变以往老师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老师教学水平,让学生能够掌握主要作用,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掘潜力,从而提高数学知识和学习能力。关于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下面是几点浅谈策略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理念主观能动性学习能力 新课程中不断地变换着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实际上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靠简单的记忆,更多的需要进行实践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能够掌握基本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对于以往数学课中古板的教学模式,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提高有效的教学效率,老师必须有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需要让学生能够有所认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教学方法不仅仅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更需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转换和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换老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数学教学都在不断的变化改革,现在的教育观念主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己不断展开思想,培养学生。同样老师也可以改变以前的老式观念,利用课堂学习的机会,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学生受束缚学习模式,让学生展开思维去学习。尤其是在高中复习总结训练中,要改变之前接受知识的方式,主要为了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提高有效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变换着方法,摆脱之前的教学观念,进行有效的教学措施。例如:在学习“集合”概念时,若U={4,5,6,7},M={4,5},N={5,6},则Cu(MUN)=()对于学习这种“集合”题目时,老师需要能够明白认识和理解,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能够直观的去接触集合概念。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高中数学有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了能够更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要能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能够主动参加课堂实践活动,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不断利用自身的条件,根据老师的教学思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进行总结创新,能够提升自己对数学学习的理解能力,实际上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新的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索数学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老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研究学生的思路,从而进行不一样的题型变换,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思考路线,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例如:要学习“函数的概念”教学时,即|x+2| - 1 = 0的补集;解|x+2| - 1 = 0的x=-1 ,x=-3,所以定义域为?对于这样的函数概念题目,老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向同学们提问关于这道题定义域是什么?X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集合概念,更好地理解函数,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数学学习方面学生应该有自主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学习能力进行高度的重视,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不断地进行提升,学生在学习学习中需要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这样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能够给学生们自主发挥的平台和一些机会,让学生们能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学习“解三角函数”,对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都需要知道诱导公式,可以让学生通过独立思索和相互探讨。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当重点提示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起发展。 四、总结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实际上就是指老师要能够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在数学课堂学习中老师要能够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质量,达到教学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创新,那么就能够找到合适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进行策略性教学,要改变学生对以往数学的认识,从而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何双飞:《新课程背景下就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学术期刊《中文信息》 2014年2期【2】王金松:《浅谈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学术期刊《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4年7期【3】曹进文:《浅析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学术期刊《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4年4期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开题报告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现状需要 1.教学目标的差异 《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方面达到五级要求。而高中英语教学需要达到八级,才能参加高考选拔性的考试。以词汇为例,初中阶段要求把握约1500个词汇,200—300个短语以及基本的语法知识。而高中则要达到3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语法结构也明显复杂起来。而且高中英语对学生口头和笔头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语言技能上,初中应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兼顾读写能力的训练。而目前一些初中学校,因受师资水平、学习环境、应试教育的残留思想与方法的影响,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笔头上的应试,对学生语音、听力的培养有所忽视,从而导致学生听、说方面的基本技能差。而高中在兼顾听说能力训练的同时,侧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由此,高中英语学习与测试的重点已从初中的基础知识转向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 2.教学方法的差异 初中课堂教学容量较小,知识单一,教师讲解可能比较慢而细,甚至逐字翻译;而高中英语教师要求全英文授课,且课堂容量大,致使综合性强,侧重精讲精练。以语法、词汇学习为例,初中以讲解、归纳后记忆、操练和运用为主要形式;而高中则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主发现和主动实践等方式,从语言现象中归纳出规律,然后进行运用。除此之外,因高中学习环境的重新组合及多样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富于指导性,学生学习更趋于自主化,因此,学生如仍沿用初中学法而不进行预习、复习、总结等自主规划或调整,只会使初高中间的落差越来越大。 3.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差异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浙江温州第二十二中学高洪武325000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部分省市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范围,教育部决定从2006年秋季起,福建、浙江、辽宁和安徽4省将全面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这将意味着我省教师将真正意义上进入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理所当然将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数学概念如何实施教学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数学教师重解题、轻概念造成数学解题与概念脱节、学生对概念含混不清,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概念。数学课堂变成了教师进行学生解题技能培训的场所;而学生成了解题的机器,整天机械地按照老师灌输的“程序”进行简单的重复劳作。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这与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已严重背离。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如何才能灵活地应用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我想关键的环节还是在于教师如何实施数学概念教学,为此“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理论研究是比较多的,对于一些概念课授课方法也是有研究的。但是那些理论的得出和经验的总结都是特定教育环境下的产物;而对于今天所推进的新课程实验(特别是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阶段),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理论研究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对于实践研究就更不足为谈了。 2.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一般来说,数学概念要经历感知、理解、保持和应用四种心理过程。数学概念教学主要依据有如下理论: (1)联结理论、媒介理论:联结理论把概念的掌握过程解释为各种特征的重叠过程,尤如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的事物在底片上的重叠,能够冲洗出照片一样。即接受外界刺激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媒介理论认为内部过程存在一种媒介因素,并用它来解释复杂的人类行动。 (2)同化、顺应理论:皮亚杰认为,概念的掌握过程无非是经历了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概念、新知识接纳入到一个已知的认知结构中去;所谓顺应,就是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纳入新概念时,必须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概念。 (3)假设理论:假设理论不同于联结理论把概念掌握的过程看成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并认为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积极制造概念的过程。所谓积极制造概念的过程,就是根据事实进行抽象、推理、概括、提出假设,并将这一假设应用于日后遇到的事例中加以检验的

课题研究——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

[内容摘要]进入高中学生面临着不同的学习环境、身心状态、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和大不相同于初中时的学习节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不衔接,考试评估方向有别等诸多问题。我们的课题探究了如何处理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衔接问题和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衔接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英语教师,我们会频繁的听到学生对我们诉说:一上到高中,我连课堂上老师讲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了;节奏上我跟不上,内容我也记不住,也不能理解。课后面对如此多的内容,我无从下手。 在高中教学的一线教师甚至有人的学习了高考考试说明之后指出:考试说明中列出的词汇有一半以上都是初中的词汇。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体现出这样一个问题:词汇量严重不足或者是遗忘。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词汇教师们都知道是初中就学过的,但是学生却一点儿也不认识。 对于这样的一种结果,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早有心理准备。因为我们深知初中和高中分别属于中学教育中两个具有不尽相同的教育规律和特点的阶段,在此期间,学生的生理,心 理特征均发生了变化,存在较大差异。进入高中学生面临着不同的学习环境、身心状态、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和大不相同于初中时的学习节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不衔接,考试评估方向有别等诸多问题,同时教师缺乏从初一到高三的大循环教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彼此不熟悉对方的教学情况。 尽管如此,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的英语教师还是忽略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主要是因为:1.高中英语教学任务重,时间非常紧。高中英语教学常要赶进度是常见现象; 2.缺少系统的符合本校要求的一系列的材料,尤其是教学用的练习材料; 3.缺少一种重视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氛围。没有这一氛围,大部分教师更多时候只是抱怨学生初中基础不好不牢固。 因此,我们提出了这一研究课题,相信在课题有序的进行中能创造一种氛围,在这一氛围中能促使全体教师重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从而使学生能更加顺利地成功地过渡到高中英语学习。 二、本课题他人的研究 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进行研究不是一个很新的课题。这一课题在各地都很受重视。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有着很多的经验可取。如教学策略衔接、学习方法衔接、知识的衔接等。理论可以学习,给验可以借鉴,知识衔接的归纳总结我们也可以取需使用。我们认为,他人对此所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种种成果都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有利基础。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更为顺利地结合我校实际进行研究,力图找到适合我校的一些做法。更重要的是让我校全英语教师都来重视这一问题,从而在教学工作中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初中的英语学习顺利并成功的过渡到高中英语学习。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 1.了解我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师资情况和我县英语教学现状。 2.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初中、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做法(对策)。 3.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的尝试,解决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并推广应用。 4.认真分析研究初高中的学生、初高中的教材、教学目的要求、教学方法的异同点,寻求良好衔接的途径和方法。做好高中英语教学的承上启下工作,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 5.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保持,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英语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中英语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达到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运用。 四、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摘要】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我们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十年,高中数学教学已有十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作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 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提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发表时间:2011-01-26T17:01:56.81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年第9期供稿作者:杨昆 [导读] 如何在这一要求下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我认为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的一环。 贵州省平塘民族中学杨昆 教师应该准确地提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并在解决各类问题时灵活应用数学概念是新课标下数学概念的教学要求。因此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如何在这一要求下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我认为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的一环。下面我从引入概念、解析概念、巩固概念三个方面谈谈对概念教学。 一、引入概念 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因此引入数学概念就要以具体的典型材料和实例为基础,揭示概念形成的实际背景,要创设好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完成由材料感知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并引导学生把背景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下面介绍几种引入数学概念的方法: 1.从实际生活中,引入新概念。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数学概念的引入上,尽可能地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例. 2.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概念。 教师要善于恰当地创设趣味性、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概念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从问题分析中,归纳和抽象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样形成的概念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3. 从最近概念引入新概念。 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数学概念往往是“抽象之上的抽象”,先前的概念往往是后续概念的基础,从而形成了数学概念的系统。公理化体系就是这种系统性的最高反映。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相关的经验引入概念,使相应的具体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形式定义,而且有利于建立起关于概念的恰当心理表征。使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变成对知识的融合。 二、解析概念 生动恰当的引入概念,只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新概念,还必须多角度、多方位的解析概念。对概念理解不深刻,解题时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要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一个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从多方面着手,适当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解剖概念,充分认识概念的科学性,抓住概念的本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概念课,培养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理论基础,又是进行再认识的工具。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用数学符号语言解析概念。数学教学体现了数学语言的特点,数学语言无非是文字叙述、符号表示、图形表示三者之间的转换,当然要会三者的翻译,同时更重要的是强调符号感。引进数学符号以后,应当引导学生把符号与它所代表的实质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看到符号时就能够联想起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事实上,如果概念的符号能够与概念的实质内容建立起内在联系,那么,符号的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数学中的逻辑推理关键就在于能够合理、恰当地应用符号,而这又要依靠对符号的实质意义的把握。在概念学习中,形式地掌握符号而不懂得符号的本质涵义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这时符号将使知识学习产生困难,导致数学推理的错误。 2.用图形语言解析概念。数与形的结合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深刻体会概念的好方法,数形结合妙用无穷,教学中凡是“数”与“形”能够结合起来讲的,一定要尽量结合起来讲。 3.逆向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人的思维是可逆的,但必须有意识地去培养这种逆向思维活动的能力。对某些概念还应从多方面设问并思考。 4.讲清数学概念之内涵和外延,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概念反映的所有对象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总和,叫做这个概念的内涵,又称涵义。适合于概念所指的对象的全体,叫做这个概念的外延,又称范围。 5.揭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建立联系,把新概念纳入到已有概念体系中,同化新概念。教学中,应将相近、相反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到一块来对比讲解,从定义、图形、性质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正确理解把握概念.。 三、巩固概念 学生认识和形成概念,理解和掌握之后,巩固概念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巩固的主要手段是多练习、多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沟通概念、定理、法则、性质、公式之间的内存联系。我们可以选择概念性、典型性的习题,加强概念本质的理解,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当学习完“向量的坐标”这一概念之后,进行向量的坐标运算,提出问题: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1,2),(2,4),(0,2),试求顶点D的坐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不少学生运用平面解析几何中学过的知识(如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斜率、直线方程、中点坐标公式等),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法,有的学生应用共线向量的概念给出了解法,还有一些学生运用所学过向量坐标的概念,把点D的坐标和向量CD的坐标联系起来,巧妙地解答了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尽快地投入到新概念的探索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以及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反例、错解等进行辨析,也有利于学生巩固概念。 总之,在中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只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概念的具体特点,注重引入,加强分析,重视训练,辅以灵活多样的教法,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才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概念的教学任务,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讲课讲稿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 学理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1“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教学理念 我国数学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现实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数学教育重要体现在教师教的环节上,更多精力集中在教的技巧和手段上,对于接受教学的学生来说关注较少,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屡见不鲜,有素质教育之“形”,无素质教育之“实”,教师只关注书本知识讲解,不顾学生个体发展,忽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1]。教学上仍是运用“英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加上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功利性质的数学辅导,更是加重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埋没和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分数至上、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新课标下,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更关注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激励学生多样化、独立的思维方式,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这样的要求,把教师的主讲者的身份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确定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新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2]。 2“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有它本身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怎么样让小学数学通俗易懂,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环节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用1棵树,种5行,每行种4棵,该怎么样的种植?”例如这样问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达到让学生讨论问题和理性思考的目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这种生活化不是抛弃数学固有的严谨性,而是一种教学理念,让这种理念指导我们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3“站在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的教学理念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精神、思想方法、意识等观念性知识的培养,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数学有它的“美”的一面,也是一种文化,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文化的融入提出了要求。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之奇妙,从数学中感受美的存在,站在审美的角度感悟数学思想[3]。数学教育不能等同于教小动物做计算题的杂耍表演,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新课标下,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肤浅,但涉及的面较广,在教学活动中,更应立足于数学文化的熏陶,在数学文化和理性数学的结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利用数学故事,教学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拓展和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机会,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去涉及数学文化知识,如制作数学模型,开展数学文化知识比赛等,让学生站在文化的角度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 [摘要]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正处于实验教学浪潮中,虽然可行,但难免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是限制,导致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出现问题。本文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寻了高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得出一系列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数学教学;问题;措施国内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正处于实验反思阶段,发现了以往教学中的大量不足。为了改进以往中的不足,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充分适应新课标教学要求,笔者现结合国内高中数学教学实际,对高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改下可采取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浅薄的教学意见。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国内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教学理念传统落后、教材和习题搭配不当、应用题设置过难、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数学教学效果产生了制约,应及时商讨对策加以解决。 1、没有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理念传统且落后:当前国内高中数学教学始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只重视统一教育和教育结果,忽略了差异性教育

与教育过程;另外,高中数学教学仍然采用以前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授课时只对学生作知识讲解,而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不重视学生的自行探索,导致数学教学生硬、呆板,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教育,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缺乏,不能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最重要的,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虽然进入了新课标模式,但新课标教学理念并没有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导致学生并不能真实感受到新课标教学的魅力。由此看来,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首先转变教学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教材与习题搭配不合理:先前的课程标准强调,必修课程是学生在学业期间必须学习的课程,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组成。新课标实行之后,先前的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充实。新课标下数学课程更加重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同时为了体现出课程的层次性,新课标对课后习题进行了重新设计,目的在于保证学生在学完某章节知识后,能利用该章节知识来解决实质性难题,掌握好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这一做法是极其有利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习题设置并不合理,尤其是在教材搭配上,部分习题与教材存在不合理搭配。 3、应用题设置过难: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教材在

新课程标准下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下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 什么是数学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其实数学教学过程还可以这样表述: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一、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教学”一词,最简单的理解便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或“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归根结底,“教”为了“学”。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校本资源在内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这可以从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效应得到验证。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一座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情,他的期望使这座少女雕像“活”了起来。1968年,瑞典教育家罗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变

摘要: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想学、乐学,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方式改变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的改变 1.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的魅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适时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例如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动力、教会了人们如何思考的学科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价值的,这样才能调动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坚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明确指出“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创造性、主动性的劳动,创设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焕发活力。数学教学活动应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当学生置身适当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去发现和猜测,进一步去证实或否定自己的发现和猜测。只有当学生经历、体验整个过程,用心体验和创造,才能真正学懂数学,学好数学。 3.注重“双基”,强调本质,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 数学教学活动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认识数学的思想和本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基础,对一些核心的概念和基本思想,应帮助学生多次感受,多角度认识,多层次体验。例如:函数内容是高中数学的精髓和核心,在我们讲授函数内容时,我们应该多次从不同内容切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本质。 4.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数学教学中,“一支粉笔打天下”的局面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需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日趋明显:计算快捷,数据处理量大,形式丰富多样。例如在讲初等函数内容时,借助于计算机绘图功能,许多学生感觉抽象的函数图像非常直观地呈现在眼前,对学生理解函数内容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又如,在讲到立体几何初步的时候,许多学生刚开始空间想象能力很有限,如果仅借助书本上的示意图,很难真正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就使用了一些绘制立体图形的软件做演示,将课本上几何体平面的示意图变成可以旋转,可以拖动的立体结构,对学生认识空间几何体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6.穿插数学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研究报告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研究报告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报告 新汶中学万光霞 【摘要】从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小学各阶段教学目标所作的要求能够看出,如何让高一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过渡,是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而要顺利完成这一过渡环节,我们必须解决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诸多问题。我们的课题探究了如何处理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衔接问题和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衔接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英语教师,我们会频繁的听到学生对我们诉说:一上到高中,我连课堂上老师讲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了;节奏上我跟不上,内容我也记不住,也不能理解。课后面对如此多的内容,我无从下手。 在高中教学的一线教师甚至有人的学习了高考考试说明之后指出:考试说明中列出的词汇有一半以上都是初中的词汇。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体现出这样一个问题:词汇量严重不足或者是遗忘。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词汇教师们都知道是初中就学过的,可是学生却一点儿也不认识。 对于这样的一种结果,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早有心理准备。因为我们深知初中和高中分别属于中学教育中两个具有不尽

相同的教育规律和特点的阶段,在此期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均发生了变化,存在较大差异。进入高中学生面临着不同的学习环境、身心状态、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和大不相同于初中时的学习节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不衔接,考试评估方向有别等诸多问题,同时教师缺乏从初一到高三的大循环教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彼此不熟悉对方的教学情况。 尽管如此,在现实教学中,大部分的英语教师还是忽略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主要是因为:1.高中英语教学任务重,时间非常紧。高中英语教学常要赶进度是常见现象;2.缺少系统的符合本校要求的一系列的材料,特别是教学用的练习材料;3.缺少一种重视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氛围。没有这一氛围,大部分教师更多时候只是抱怨学生初中基础不好不牢固。 因此,我们提出了这一研究课题,相信在课题有序的进行中能创造一种氛围,在这一氛围中能促使全体教师重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从而使学生能更加顺利地成功地过渡到高中英语学习。 二、本课题她人的研究 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进行研究不是一个很新的课题。这一课题在各地都很受重视。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有着很多的经验可取。如教学策略衔接、学习方法衔接、知识的衔接等。 理论能够学习,经验能够借鉴。我们认为,她人对此所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种种成果都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有利基础。在这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