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标解释

指标解释

指标解释
指标解释

指标解释

《贵州省贫困户登记表》

登记表填写说明:

1、登记表中,所有填写内容均需按指标解释内容,据实填写。例:性别:填写“男”。

2、登记表中,多选或单选项,要在选项前□中打“√”。

表头

户主姓名是指农户户口本上户主姓名。

公民身份号码(必填项)。采用二代身份证或户口本提供的身份证号码填写(因为一代身份证存在一定比例错误和重码)。无证者:需经乡镇级公安户籍部门甄别并出具身份证号码证明,方可填入系统。如果本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二代),直接填写二代残疾人证号码。

联系电话是指能够联系到贫困农户本人的固定电话或手机等移动电话。

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是指贫困农户用于存取各类到户补贴资金所使用的具体银行名称以及存折或银行卡号码。

一、家庭基本情况

(一)家庭成员情况

A1识别标准(单选):国家标准、省定标准。国家标准贫困户是指家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2010年不变价,相当于2013年2736元)的农户。省定标准贫困户是指各省结合本地实际,按地方标准确定的超出国家标准贫困规

模的农户。

A2计划生育户(单选):计生户、非计生户。是指育龄范围内具有《独生子女证》和《二女证》的农户或经县级计生部门甄别并出具证明的农户。

A3贫困户属性(复选):扶贫户、扶贫低保户。扶贫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户。扶贫低保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低保户。

A5性别:男、女。

A6公民身份号码(必填项)参照表头公民身份号码指标解释。

A7与户主关系:户主、配偶、之子、之女、之儿媳,之女婿,之孙子,之孙女、之外孙子,之外孙女,之父,之母、之岳父,之岳母、之公公、之婆婆、之祖父、之祖母、之外祖父,之外祖母,其他。

A8民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撤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崩龙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其他(如“穿

青人”、“克木人”等未定族称共同体和原外国籍等)。依据身份证或户口本标注的上述民族属性填写,无身份证或户口本需要经乡镇级公安户籍部门甄别并出具证明。

A9文化程度:文盲或半文盲、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中等专科、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A10在校学生: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小学二年级、小学三年级、小学四年级、小学五年级、小学六年级、初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中职一年级、中级二年级、中职三年级、高职一年级、高职二年级、高职三年级、普通高等教育学生、非在校生。

A11健康状况: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较弱、有慢性病、残疾。健康或良好指过去一个月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一般或较弱是指不能常年坚持劳动但又没有大病或其他确诊的慢

性病。长期慢性病是指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的疾病,如肝炎、肺炎、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或需要经常住院治疗的疾病。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一代证或二代证均可),无证者需经乡镇残联依据《农村残疾人简易识别手册》,甄别并出具证明,同意上报县级残联办理《残疾人证》,方可登记为残疾人。

A12劳动能力:劳动力、丧失劳动力、无劳动力。劳动

力是指男子16-65周岁,女子16-60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以及超出劳动年龄仍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丧失劳动力是指由于疾病、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力是指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超过劳动年龄已经无劳动能力。

A13务工状况:在家务农、县内务工、县外省内务工、省外务工、其他(包括学生、军人等情况)。

A14低保人口:指当地民政部门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证的,且领取农村低保金的人口,不领取低保金的不是低保人口。

A1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未参加。

A16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加;未参加。

(二)收支情况

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收入= A17a工资性收入+ A17b家庭经营收入+ A17c转移性收入+ A17d财产性收入。(自动生成)工资性收入是指就业人员通过付出劳动从各种途径得

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各种现金和实物。

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

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分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

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政府、非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转移的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和生活补贴、救灾款、经常性捐

赠和赔偿以及报销医疗费等;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经常性捐赠和赔偿以及农村地区(村委会)在外(含国外)工作的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转移性收入不包括国家为扶持农业进行的相关生产补贴,如粮食直补、购臵和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购买生产资料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畜牧业补贴等,这应视为第一产业经营活动中的生产补贴,即一种负的生产税。转移性收入不包括住户之间的实物馈赠。

财产性收入是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

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租金、红利、土地征用补偿等。

生产经营费用总支出是指家庭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

的成本支出(包括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地膜、饲料、灌溉、承包土地、雇工、运输、购买农机具、雇用农业机械等)。

家庭纯收入:家庭纯收入= A17家庭总收入- A18生产经营费用总支出。

家庭全部现金收入是指经济和生活连为一体的贫困农

户家庭成员在上年度得到的全部现金收入。

家庭全部现金收入=家庭全部(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储蓄借贷现金收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 A19家庭纯收入÷家庭人口数。

转移性支出:包括缴纳的税款、各项社会保障支出、赡

养支出、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支出。

G2上年得到的项目扶持补贴资金和捐赠物资折款是指

上年度内农户接收所有项目扶持补贴资金和捐赠物资(包括民政部门发放的救灾救济物资折款)的折款金额。

(三)住房情况

住房面积是指农村住户自有住房面积。但不包括仓库等作为生产用途房屋面积。无房户:住房面积为0,A22房屋

主要结构和A23建房时间不填。

房屋主要结构:钢筋混凝土、砖混材料、砖瓦(砖木,砖,石窑洞)、竹草土坯(土窑洞)、其他。

建房时间是指住房建成完工的年份,只填写四位数的年份,如1978。如果是分期建成的房屋,以最先建成完工的年份填写。

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已搬迁、需搬迁、其它。

(四)生产条件情况

耕地面积(亩)住户实际经营的全部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包括承包集体的耕地、家庭自营地(自留地、饲料地和零星开荒地)和转包他人耕地的面积,但不包括代他人临时耕种的耕地面积。包括因各种原因休闲和抛荒的耕地面积。

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亩)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包括承包集体的、家庭自营地及转包他人的耕地,不包括代他人临时耕种的耕地面积。

林地和桑园、茶园、果园面积(亩)是指包括生长乔木、

竹类的土地面积(含退耕还林面积)和种植桑园、果园、茶园的土地面积,包括承包集体和转包他人的土地面积,不包括代他人临时经营和租入土地面积。林地按用途可分为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

牧草地面积(亩)是指农村住户实际经营的全部牧草地面积。包括承包集体的牧草地、家庭自留牧草地和转包他人牧草地的面积,但不包括代他人临时经营或租入的牧草地面积。牧草地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用于畜牧业的土地,包括人工牧草地和天然牧草地。

水面面积(亩)是指经常进行经营活动的水产品养殖水面面积,包括承包集体的和转包他人的水面面积,不包括代他人临时经营和租入水面面积。

G4商品用经济作物面积是指除粮食、绿肥、饲料作物以外的用于出售的其它经济作物面积,不包括租入面积。如:蔬菜、中药材。

G5生产用房面积是指用于生产的房屋。包括烤烟房、生产加工作坊、店铺、养殖圈舍等,不包括租入面积。

牲畜数量(头)以羊为基本单位,1大畜(牛、马、驴、骆驼等)=5小畜(猪、羊)。

(五)参组织化和产业化情况

参加扶贫互助资金组织:参加、未参加。扶贫互助资金组织(扶贫互助社)是指由贫困村村民自愿参加成立,在县一级民政局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互助资金组织。该组织负责互助资金的运行、管理和监督等。贫困村互助资金是指以财

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交纳的互助金为依托,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在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

投入互助金金额:参加扶贫互助资金组织时,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交纳的互助金金额。

产业类型:农业、畜牧业、林果业、渔业、手工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其他。(未参与产业化,A32-A34不填)产业组织类型:合作社、龙头企业、协会、其他。

从产业中收益是指农户参与产业化所获取的收益。

龙头企业带动收益是指农户参与产业化,通过“企业+农户”的形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后从龙头企业获取的收益。

(六)生活条件情况

通电情况:已通电、未通电。是指农户能够使用电力资源进行生产生活。

G7距离最近的乡镇市集距离是指农户距最近的一个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种农副产品交换的乡镇集市的

距离,不论这个乡镇是否管辖本村。

燃料类型:(略)

饮水情况:(略)

获取饮用水存在的主要困难:(略)

厕所类型:(略)

拥有耐用消费品情况:(略)

二、困难原因

困难原因(最多2项)是指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包

括因灾、因病、因残、因学、缺技术、缺劳力、缺发展资金、缺土地、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其他(除以上原因之外,用文字标明)。

三、帮扶责任人(识别之后)

姓名是指帮扶责任人姓名,一户可添加多个责任人。

单位名称是指帮扶责任人所属的单位名称。

职务是指帮扶责任人在所属单位的职务。

单位隶属关系:中央、省、市(地区)、县(区)、区、县、街道(镇、乡)、街道、镇、乡、居民(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军队、其他。

单位性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其他。

联系电话是指能够联系到帮扶责任人的固定电话或移

动电话。

开始帮扶时间精确到月份。例如:2014年3月。

结束帮扶时间精确到月份。例如:2015年12月。

备注填写帮扶责任人变更等情况。

四、帮扶计划(识别之后)

项目类别:基础设施、劳动力培训、劳动力转移、教育助学、疾病救助、灾害救助、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服务业、保险业、其他(自己填写)。

项目名称:

基础设施:修建基本农田、沼气池、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牧畜圈舍、饮水池或小水窖、串户道路、其他(自己填

写)。

种植业: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红薯、蔬菜、药材、烤烟、油菜、甘蔗、棉花、花生、麻类、花卉、其他(自己填写)。

养殖业:家禽、猪、羊、牛、驴、水产、其他(自己填写)。

林果业:经济林、水果、干果、蚕桑、茶叶、油茶、其他(自己填写)。

劳动力培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成年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扶贫实用技能培训(本地)、贫困村创业人才培养。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是指初、高中毕业后接受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且已注册学籍的或在人社部门登记注册的参加一年以上

的新生劳动力培训。成年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是对有转移培训愿望的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在推荐优质培训机构中,由其自主选择,进行中、短期转移培训并获得结业证和职资资格等级证书。扶贫实用技能培训(本地)是指根据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使劳动力至少掌握1至2门种植、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其科学致富能力。可采取委托专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技术协会、专家现场、农家乐培训。贫困村创业人才培养是指根据地方特色资源开发、扶贫产业发展的需要,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产业扶贫带头人等,采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办班或委托培训等方式,对有创业基础和创业意愿的群众进

行创业技能培训。

劳动力转移:县内、县外省内、省外、国外。

教育助学:教育补助、助学贷款、其他。

疾病救助:(自己填写)。

灾害救助:(自己填写)。

服务业:运输、餐饮、商铺、乡村旅游、其他(自己填写)。

保险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其他保险。

项目内容用简洁易懂的文字表述项目建设情况。

计量单位:平方米、立方米、亩、头、只、辆、人、元、公斤、根、棵、口、其他(自己填写)。

项目规模是指受扶持农户计划实施项目的数量规模。

计划资金总额(元)是指受扶持农户计划实施项目所需的全部资金数量。

五、实施的帮扶项目(识别之后)

项目序号:根据项目开始时间,按顺序从“1”开始,依次增加。

A58、A59、A60、A61参照A51、A52、A53、A55

指标解释。

扶持资金总额是指到户扶持项目实际到位扶持资金数

量和物资折款金额。扶持资金总额=A60a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A60b以工代赈资金+ A60c行业扶贫资金+ A60d社会帮扶资金+ A60e信贷资金+ A60f其他资金。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国有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贫困团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不含以工代赈资金)。

以工代赈资金是指国家专项安排,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包括修建县乡、乡村道路、建设基本农田、兴建小型农田水利、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等,适当用于易地扶贫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

行业扶贫资金是指通过帮扶单位主动协调联系,筹集由各级政府部门计划安排的行业财政专项投入到户的资金。

社会帮扶资金是指除各级财政专项、金融信贷扶持和行业扶贫资金外,累计通过帮扶单位发动扶贫村群众集资、当地外出成功人士捐助,以及以其他方式募集的社会扶贫资金总量,包括帮扶单位自筹资金。

帮扶单位自筹资金是指通过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捐助,整合本单位(部门)工作经费等方式筹集并投入到帮扶工作中的资金。

信贷资金是指贫困户为实施到户项目,通过各种途径从银行或信用社等金融组织借贷的资金。

其他资金是指除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资金、社会扶贫资金、信贷资金以外的资金。

信贷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邮政

储蓄银行、农业银行、贫困村互助资金组织、其他银行(自己填写具体银行)。

六、帮扶成效(识别之后)

项目效益是指该扶贫项目实施后,该贫困户直接得到的实际效果与受益。

项目效果详细填写方法见附表:《项目效益填写对照表》。

项目受益是指该扶贫项目实施后,该贫困户受到的实际收益。

帮扶前照片是指单位对所帮扶贫困户现状的描述图片

(2-3张)。

帮扶后照片是指单位经过一段时间帮扶后对该户现状的描述,是帮扶单位帮扶成效的一种直观展示(3-5张)

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

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 1.统计表统计期限内容为时期指标。时期指标的统计年度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 2.统计表内所有价值量指标均以人民币为计量单位;凡以外币形式计算的价值量指标,均以2019年9月30日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填写;所有价值量指标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其他所有数字一律取整。 3.统计表内填写项,有对应财务记录的,据实填列。 从业人员情况(A) 1.广告从业人员:指单位内从事广告经营业务活动的人员。主营广告企业的全部人员为广告从业人员,兼营广告企业内专业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人员为广告从业人员。 2.管理人员:指广告从业人员中从事行政、财务等管理工作的非业务人员。 3.创意设计人员:指广告从业人员中从事广告策划方案研究制定,以及从事广告文案、画面、声像等创意设计的人员。 4.业务人员:指除创意设计人员以外的,从事市场调查、销售推广、客户服务、后期制作、媒介执行等工作的人员。 5.其他人员:指上述第2-4条之外的其他广告从业人员。 经营情况(B) 企业单位填报 1.营业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总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则以主营业务收入加其他营业收入代替填列。 2.广告业务收入:指企业经营广告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 3.营业成本: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事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成本。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以主营业务成本加其他业务成本代替填列。 4.广告业务成本:指企业营业成本中,用于广告业务的部分。

项目申报(科技咨询)岗位考核管理办法,附具体分值表及指标解释

项目申报岗位考核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条根据集团、科技项目部精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为了更好地对咨询师团队进行试用、绩效、晋升考核,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对咨询师助理、各级咨询师、审核人转正、职级评定进行考核。 第三条转正考核期一般为3个月。 第四条提前转正。获得岗位转正考核指标100分,可以申请转正,转正时间不受转正考核期限制。 第五条转正。转正考核期满,考核指标≥80,可以按原设定岗位转正。 第六条延期转正。70≥考核指标≤80,根据区域主管、经理决定是否转正咨询师助理或者延长考核期。60≥考核指标≤70,一律延长考核期一个月。 考核延期一个月后,考核指标得分80分(含80分),可以转正咨询师助理;如仍未达到80分(不含80分)以上,根据区域主管、经理决定是否继续延长考核期或辞退。 第七条辞退。考核指标≤60分,根据区域主管、经理决定是否辞退或延长考核期2个月。考核延期两个月后,考核指标得分80分(含80分),可以转正为咨询师助理;如仍未达到80分(不含80分)以上,根据区域主管、经理决定是否继续延长考核期或辞退。 第八条考核期职级调整。咨询师助理在考核期中100分完成咨询师考核指标,可以申请转正咨询师,再由区域主管、经理综合判定

是否可转正咨询师。咨询师的考核指数70分≥考核指标≤80分,可以申请咨询师助理转正,或由咨询师申请延长一个月考核期。一个月考核期后,完成咨询师岗位考核指标≥90分,可以转正咨询师;完成考核指数<90分,根据区域主管、经理判定,转正为咨询师助理或咨询师。 第九条咨询师岗位考核对各级咨询师、咨询师助理、审核人考核期间为一年。 第十条专业岗位职级顺序为咨询师助理、初级咨询师、中级咨询师、高级咨询师、审核人。 第十一条晋升。1、完成本岗位考核指标90分,可以申请下一职级晋升;2、连续两次获得本岗位考核指标80分以上,可以申请下一顺序职级晋升;3、完成晋升岗位考核指标>90分,可以申请晋升(可以跨级晋升)。 第十二条考核优秀。考核指标≥80分,成绩为优秀,可以申请200-500幅度的调薪机会。 第十三条考核合格。60≥考核指标≤79,成绩为合格。如连续两次考核为合格,根据区域经理决定员工职级是否按顺序下调一级。 第十四条考核不及格。40≥考核指标≤60,成绩为不及格。职级按顺序下调一级。 第十五条不适岗。考核指标<40分(不含40分),成绩为不适岗。根据区域经理决定员工职级、薪资的下调幅度或辞退。 第十六条具体考核数据见附表。

统计指标及指标解释

统计指标及指标解释 1、主要业务活动:具体填写各单位的一至三种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并按其重要程度或增加值所占比重,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筹建单位按建成投产(营业)后活动性质填写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 2、从业人员: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

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从业人员不包括: (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如:建筑业整建制使用的人员。 女性从人员:指从业人员中为女性的人员数。 3、控股情况:根据企业实收资本中某种经济成分的出资人的实际投资情况,或出资人对企业资产的实际控制、支配程度进行分类,填写相关类型代码。具体分为1:国有控股;2:集体控股;3:私人控股;4:港澳台商控股;5:外商控股;6:其他。本项限企业法人填写,分支机构不填。 (1)国有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

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国有绝对控股;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国有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国有协议控股。 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的企业,若其中一方为国有经济成分的,一律按国有控股处理。 (2)集体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集体绝对控股;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集体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集体协议控股。 (3)私人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私人绝对控股;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

单体建筑物详细信息表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1]

单体建筑物详细信息表填报说明与指标解释1.建筑物编号:两位编码,以学校为单位按建筑物依次排序填报。如01、02、03……以此类推,不得重复,并注意在各表中的一致性。 2.建筑物用途代码:按单体建筑物具体用途选择填报,多栋相同用途的建筑物应单独填报,多种用途的建筑物按照主要用途填写。该指标按以下编码选择填报:“11-教学楼(含平房,下同)、12-综合楼、13-实验楼、14-图书馆(室)、15-体育活动室、16-礼堂、21-学生宿舍、22-食堂、23-厕所、24-锅炉房(开水房)、25-浴室、26-教工宿舍、31-办公楼、32-卫生保健室,41-其他用房,51-其他配套设施”。 3.建筑物名称:指单体建筑物的习惯称谓,名称中应包含该单体建筑物的主要使用功能含义,如教室、办公室等,对2层及以上的单体建筑物一般应命名XX楼,如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具有同一使用功能建筑物有2个以上单体建筑时,应在名称中填加序列数字或其他区别称谓,如教室一,教室二或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或东教学楼、西教学楼;具有2类及以上使用功能的综合用房,在名称中应包含两种主要使用功能含义,如教学实验楼、教学办公楼、办公宿舍楼等。

4.开工日期:指该单体建筑物开始建设的年月,应从建筑物基槽开挖当日算起。 5.竣工日期:指该单体建筑物按设计图纸和文件的内容全部建成,经验收合格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的时间。 6.结构类型:指该单体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该指标按以下编码选择填报: “1-土木结构、2-砖木结构、3-砖混结构、4-框架结构、5-钢结构、6-其他”。 土木结构:土木结构是指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土建造(如夯土墙、土坯墙等),楼盖和屋盖采用木结构的房屋,称为土木结构。 砖木结构:砖木结构是指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木、石或砌块砌体建造,楼盖和屋盖等水平承重构件采用木结构的房屋,称为砖木结构。 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是指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木、石或砌块砌体建造,楼盖和屋盖等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球网等钢结构屋盖建造的房屋称为砌体结构房屋,也称为砖混结构。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由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组成的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框架结构。包括框架-剪力墙结构,即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剪力墙,提高结构稳定性,也称框剪结构。

技术创新考核指标解释

2011年度省级公司技术创新考核指标解释卷烟焦油量实测加权平均值:指当年国家局通报的卷烟焦油量抽检结果。 焦油盒标10mg/支以下卷烟销量:指企业当年在销的盒标焦油量在10mg/支以下的卷烟产品的实际销售总量。 焦油盒标8mg/支以下卷烟销量:指企业当年在销的盒标焦油量在8mg/支以下的卷烟产品的实际销售总量。 授权专利数:指企业当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际授权的烟草技术类专利总件数。 授权发明专利数:指企业当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际授权的烟草技术类发明专利件数。 卷烟产品质量监督市场抽查结果:指当年国家局通报的卷烟产品质量监督市场抽查结果。 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是指具有博士学历(学位)或已评定为高级技术职称(职务)的人员,高级技术职称(职务)包括正高级和副高级。高技能人才是指已获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 - 1 -

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具有多重身份的人员不得重复计算。 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综合评价:指当年国家局针对省级工业公司开展的技术中心建设综合评价结果,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评价内容包括体制与机制、活动与投入、产出与效益3个方面,评分标准见表1。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烟叶30万担以上)综合评价:指当年国家局针对烟叶30万担以上省级局(公司)开展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运行的综合评价结果,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评价内容包括体制与机制、活动与投入、产出与效益3个方面,评分标准见表2。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烟叶低于30万担)综合评价:指当年国家局针对烟叶低于30万担省级局(公司)开展的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综合评价结果,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评价内容包括体制与机制、活动与投入、产出与效益3个方面,评分标准见表3。 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当年国家局组织开展的信息化水平评- 2 -

指标解释

相关指标解释 1.园林绿化管理机构 指由城市(县、镇)人民政府设置的指导、管理本行政区域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园林和城市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 2.城市绿线管理 城市绿线是城市中各类绿地范围的管理控制界线。城市绿线管理是指城市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和《城市绿线划定技术规范》(GB/T51163-2016)要求划定并严格控制管理。 3.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 指在城市政府及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等主管部门颁布实施的与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养相关的法规制度、标准规范等。纳入考评的园林绿化制度主要包括绿线管理、绿地建设及养护管理、城市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古树名木保护、义务植树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4.城市数字化管理 指城市园林绿化、道路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包含地面及地下设施)实施数字化管理的状况及效果,包括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运行管理及效果评估等。 城市园林绿化专项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指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及监管平台等,利用遥感或其他动态信息对城市各类绿地进行实时监管。 5.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 本考核指标是针对市民群众对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与管养的满意程度进行抽查评估。抽查方式为随机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一。 计算方法: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度(%)=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总分(M)大于等于8分的公众人数(人)/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被抽查公众的总人数(人)×100%。 注:满意度总分为10分。 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1)城市建成区是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配

套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城市建成区界线的划定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不能突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范围,且形态相对完整。 (2)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屋顶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灌木树冠下的草本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均不能重复计算。 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km2)/建成区面积(km2)×100% 7.建成区绿地率 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各类城市绿地面积(km2)/建成区面积(km2)×100% 考核说明:允许将建成区内、建设用地外的部分“其它绿地”面积纳入建成区绿地率统计,但纳入统计的“其他绿地”面积不应超过建设用地内各类城市绿地总面积的20%;且纳入统计的“其他绿地”应与城市建设用地相毗邻。 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具有游憩、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公园绿地的统计方式应以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为主要依据,不得超出该标准中各类公园绿地的范畴,不得将建设用地之外的绿地纳入公园绿地面积统计。 计算方法: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公园绿地面积(m2)/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人) 考核说明: (1)关于水面的统计,公园绿地中纳入到城市建设用地内的水面计入公园绿地统计,未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水面一律不计入公园绿地统计。 (2)人口数量按照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计算。按照《全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要求,从2006年起,城区人口包括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 9.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计算方法: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hm2)/居住用地总面积(hm2)×100% 考核说明: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附件9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报告年度: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年度。(T-1)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一年。(T-2)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二年。 一、制造业指标解释 1、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总部和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包括工业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与旅游酒店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 2、企业利润总额: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亏损以“-”号表示)。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各种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3、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指企业销售产成品、试制半成品的收入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收入总额。 4、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 5、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企业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创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购买自制设备支出、其他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6、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指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 7、资产负债率:指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参考公式:资产负载率=(总额/总额)*100% 8、年缴纳的税金:主要指企业缴纳的各项税收之和。主要包括所得税、流转税、资源税、行为税等。 9、银行信用等级: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经营管理、履约情况、发展能力与潜力。信用等级分为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和D级,共十个信用等级。 10、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指企业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当年)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科技项目,包括当年完成、年内仍在进行、年内研发工作已告失败的项目,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目。从开发项目的性质看,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新服务开发项目数与基础研究项目数之和。 11、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数:指研究开发周期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技术开发项目数。

科技项目表指标解释-昆明科技计划项目综合管理平台

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科技年报指标解释 科技活动:是指在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简称科学技术领域)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有组织的活动。企业的科技活动包括:1.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其中较为常见的活动是利用现有知识和实际经验,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做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这些活动的成果形式主要是专利、专有技术、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等。2.为使产生的新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的新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做实质性改进后的上述各项能够投入生产或实际应用,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的工作。这些活动的成果形式大多是可供生产和实际操作的带有技术和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企业的科技活动不包括企业从事的常规性技术升级或对某项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新的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在企业中只有列入企业工作计划的科技活动才予以统计,而独立发明人等在企业外或计划外进行的科技活动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一、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研发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按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等有关立项资料中确定的项目名称填写。 项目来源:按相应的分类填写代码,具体的分类及代码是:1.国家科技项目;2.地方科技项目;3.其他企业委托科技项目;4.本企业自选科技项目;5.来自境外的科技项目;6.其他科技项目。 项目合作形式: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项目合作形式并按相应的代码填写,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 1.与境外机构合作;2.与境内高校合作;3.与境内独立研究机构合作;4.与境内注册的外商独资企业合作;5.与境内注册的其他企业合作;6.独立研究;7.其他。 项目成果形式: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1-2个项目成果形式并按相应的代码填写。最主要的成果形式代码应填写在本指标第一栏内,若仅有一个成果形式,其代码也应填写在第一栏内。项目成果形式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论文或专著;2.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3.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4.发明专利; 5.实用新型专利; 6.外观设计专利; 7.带有技术、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 8.基础软件;9.应用软件;10.其他。 项目技术经济目标:指项目立项时确定的技术经济目标。若一个项目有两个及以上的技术经济目标,应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技术经济目标填写。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2.技术原理的研究;3.开发全新产品;4.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5.提高劳动生产率;6.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7.节约原材料;8.减少环境污染; 9.其他。 项目起始日期:填写项目列入企业计划或签订协议后,有组织进行开发的年月,即开始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1、国民生产总值(GNP)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年)内本国居民在国内或在国外从事物质生产和劳务活动所提供的社会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各经济活动部门增加值的总和。 2、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价值总和。它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各经济部门增加值的总和。 3、增加值 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总产出扣除原材料、能源、辅助材料及其他物质消耗(包括外购劳务)之后的价值。 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收入法或成本法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生产法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4、三次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上述各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社会福利、公共行政和国防等)。 5、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该指标与人口增长率的区别是未包含人口迁移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

实际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是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当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增长。 6、就业人员 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力,该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它包括:(1)全部职工;(2)私营企业从业人员;(3)个体劳动者;(4)乡镇企业从业人员;(5)农村劳动力。 7、失业人员及失业率 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城镇失业率是城镇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加城镇失业人数之比。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城镇可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中实际失业的人数比重,也是分析就业水平的主要指标。 8、下岗职工 指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单位未安排任何一种劳动岗位,等待重新安排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包括单位“内退”人员、“轮岗及歇岗”期间的人员,由于单位原因“放长假”人员、“待岗”人员和单位停工、停产下岗、企业裁员下岗的人员。不包括下岗后仍在原单位参加转岗培训的人员。 9、下岗职工生活费 指符合“下岗人员”定义的下岗职工在原单位领取的无论以何种渠道和各种名义发放的基本工资、比例工资、生活费、补助费、救济金、困难职工补贴等现金和实物折款额。 10、下岗再就业职工指符合“下岗人员”定义的下岗职工,在城镇劳动力抽样时点前一周内以各种形式为取得收入而劳动1小时以上的人。这里所说的“劳动”是指为获取工资、实物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的国家法律所不禁止的、对社会有益的各种生产、经营和服务性活动。 11、平均工资及工资指数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

农业产业化统计指标解释

农业产业化统计指标解释 表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调查统计表 本表统计范围:龙头企业(只统计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已登记注册和未登记注册的,只统计年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农产品市场(只统计年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其它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等(只统计个人年销售收入10万元以上)。 本表统计程序:从县级起报,县级报表上报市级;市产业化办公室审核汇总,上报市级数据给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县级报表由市、县产业化办公室各存档一份。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等把分散的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联接起来,各利益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利益互补,风险共担,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种组织经营形式。 产业化组织(代号1):指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通过多种方式联结农户,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组织。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并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企业。 龙头企业包括农产品市场,为了解农产品市场的数量和经营效益,本表在以下三处地方将非市场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市场分开统计:(1)代号21和25;(2)代号77~81和86~88;(3)代号116和118。其余涉及龙头企业的指标均包括农产品市场。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由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的农民,为取得规模效益或抗衡经济领域中的垄断力量,自愿组织起来,对内自我管理和服务,对外参与市场竞争,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组织

科技统计指标解释

作者:日期:

科技统计指标 科技活动指在所有科学技术领域内,即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的、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所谓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指在一个机构的范围之内,并列入这一机构的工作计划,由这一机构的人员有计划地进行的科技活动。目前科技活动统计包括研究与发展活动、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 研究与发展(R &D)指为了增进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开创新的用途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它具备四种基本条件:创造性、新颖性或创新、科学方法的运用和新知识的产生。它包括三种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 基础研究指不直接考虑用途,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 发现、新学说为目的或对已有的规律、发现、学说作系统性的补充而进行的理论研究或实验。其成果以科学论文、科学著作为主要形式。 应用研究指利用基础研究所发现的知识,确定特定的目标,为了明确基础研究成果的实用化的可能性,探索新方法(原理性)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及时对已经实用化的技术探索新的应用方法(原理性)而进行的研究。应用研究实际上并不直接产生新的(或改进)产品或工艺,其成果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和专利等。 实验发展指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知识,为生产 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对已生产和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从事的系统性工作。其成果为一种具有新产品或新技术基本特点的原型,可达到设计定型的新产品或新工艺、实验报告等。 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指为解决研究与发展活动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新装 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等能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运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活动,它不具有创新成分。此类活动包括为达到生产顺利进行以及为形成生产规模和应用领域而进行的适应性试验、小批量试生产等。活动成果最终形式多是可供生产和实际使用的带有技术、工艺参数规范的图纸、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等。 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包括: (1)农业领域里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业领域里为形成新产品的生产规模而进行的工业性试验。 ⑵仿制国内外技术先进的新产品而进行的设计与试制工作。 (3)为满足本部门的技术需求而对引进国内外新方法所进行的分析研究、消化吸收工作。

单位基本情况(601表,602表)主要指标解释及填写说明

单位基本情况(601表、602表)主要指标解释及填写说明第一部分:说明 一、601表、602表填报对象和范围 1.《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601表)填报对象是全部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第一产业的法人单位如果有附属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单位,也要填报《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如,农场虽然属于第一产业,但如果它有附属的医院、学校、加工企业等二、三产业活动单位,该农场也应填报《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 2.《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表》(602)表填报对象是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所属的全部产业活动单位,以及第一产业法人单位所属的第二、三产业活动单位。单产业法人单位,免填602表,多产业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包括法人单位的本部极其分支机构,不论其法人单位所属哪个行业,都要分别填报602表。

填报对象与单位基本情况表对应关系表 二、主要内容 601表、602标填报的主表,指标内容均含有基本标识、主要属性、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四类主要指标。具体内容见《单位基本情况表主要指标一览表》

单位基本情况表主要指标一览表

第二部分: 601表、602表指标解释与填报说明 一、填写601表、602表的一般要求 (1)601表、602表包括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的时间为2008年12月31日,时期指标调查年度为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2)601表、602表的各个项目以及编码都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3)在填写普查表的属性标识时,首先在选中的属性代码上划圈,然后在□中填写代码,每□中只填一位数字。 (4)601表、602表中,凡限某一行业或某类单位填报的项目,其他行业或其他类型的单位免填,代码不需填“0”。 (5)《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中的数量指标(如:从业人员数、全年营业收入、资产总计等指标),应填写包括其所有产业活动单位在内的全部数据;《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表》中的经济指标,只填写本单位的数据。 (6)普查表内所有价值量指标均以人民币“千元”为计量单位;凡以外币形式计算的价值量指标,均以2008年的年末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填写;除有特殊说明的,其他所有数字一律取整数,凡未满一个计量单位的,应四舍五入,不保留小数。 二、601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组织机构代码(01):所有单位均应填写本项。指根据中华人民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综合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综合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⑴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⑵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⑶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⑷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⑸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⑹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可比价格】指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价格,可进行不同时期总量指标的对比。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指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进行缩减。 【不变价格】指以同类产品某年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用于计算各年的产品价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产品价值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不同时期对比可以反映生产的发展速度。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2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0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0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0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1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自2012年定期报表开始使用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该分类是由国家统计局组织修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1年4月29日发布。这次修订是在2002年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参照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4)进行的。修订后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2)共有门类20个,大类96个,中类432个,小类1094个。 【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类型】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为划分对象,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为依据,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三大类。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独资经营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对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 —519—

《学生基本信息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学生基本信息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篇一:学生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1 学生基本信息表 学校名称: 填表人:填表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 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带星号的为必填项): ★1.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2.性别:1-男,2-女。★3.出生日期: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日,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日期填2位数字。如:“20110101”。★4.出生地:学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区划。请先查找出生地行政区划,并在代码后加6个0,如:“430105000000”。★5.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现多用于父辈以上的居住地。★6.民族:学生的民族,以户口本为准。★7.国籍/地区:学生所属的国籍/地区。 ★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1-居民身份证,6-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7-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8-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9-境外永久居住证,A-护照,Z-其他。身份证件类型为Z-其他时,身份证件号可不填,但学校需提供学生在本校就读证明(需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盖章,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身份证件类型

为Z-其他以外的证件类型时,身份证件号必填。★10.港澳台侨外:在大陆上学,持非大陆身份证明的学生的来源类型,分为:‘00-否,01-香港同胞,02-香港同胞亲属,03-澳门同胞,04-澳门同胞亲属,05-台湾同胞,06-台湾同胞亲属,11-华侨,12-侨眷,13-归侨,14-归侨子女,21-归国留学人员,31-非华裔中国人,41-外籍华裔人,51-外国人,99-其他。★11.政治面貌:分为:“01-中共党员,02-中共预备党员,03-共青团员,13-群众”。★12.健康状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分为:“10-健康或良好、20-一般或较弱、30-有慢性病、40-有生理缺陷、50-残疾”。★13.照片:导入学生的照片。 14.姓名拼音:姓名全称的汉语拼音。 15.曾用名:曾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16.身份证件有效期: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限。★17.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所在行政区划。请先查找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并在代码后加6个0,如:“430105000000”。★18.户口性质: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的类别,分为“1-农业户口,2-非农业户口”。 19.特长:填写学生特长信息。 20.学籍辅号:填写各省本地的学生编号,用于地方系统与中央系统对接。★ 21.班内学号:学生班级内编码。★22.年级:学生就读年级。如:“小学2013级,中学2013级”。 ★ 23.班级:学生就读班级。4位入学年份+1位学段编号+2位班级编号,其中学段编号为1-小学,2-初中。如:2013101。★24.入学年月:入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的时间,年填4位数字、月填

科技统计年报表部分重要指标解释

科技统计年报表部分重要指标解释 一、有变动的指标定义 1.外聘的流动研究人员:外聘短期或长期的访问学者、研究人员(编制在其他单位)。 2.招收的非本单位在读研究生:本单位招收的在读的研究生,不包括本单位职工在读的研 究生。 3.用于科技活动的贷款:指本机构为开展科技活动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类借、贷款。不论 偿还形式、期限和数额如何,均按当年获得的借、贷款额填报。不包括基本建设费。 4.非科技活动借贷款:指本机构为开展非科技活动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类借、贷款。不论 偿还形式、期限和数额如何,均按当年获得的借、贷款额填报。不包括基本建设费。 5.另外:部分指标名称作了修改,部分指标变换了归类方式,在此对这些指标不予以一一 说明,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报表。 二、关于科技活动人员 1.定义 科技活动人员系指直接参加某个机构或单位的科技活动并领取报酬的人员,且不论具有何种身份、资格(学历或职务),均属科技活动人员。包括实际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科技活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 从事实验、测试、分析等工作的人员,实验室、试验工厂(车间)、试验农场人员; 与机构的科研活动有关的情报、咨询、物资器材供应、仪器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的人员应作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 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不属于科技活动人员。例如,门卫、司机、保卫、食堂、医务室、附属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人员,其工作虽是为了保证整个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因其为科技活动提供的服务只是间接的,不论这些人具有何种身份或资格,均不属于科技活动人员。 2.判断下列哪些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 a.科研课题组人员 b. 科研实验室的打字员 c. 科研机构医务室的医生 d. 科研院所附属中小学的高级教师 e.科研单位管理机关中分管生产经营的财务人员 f. 科研机构资料室的工作人员 g. 科研院所分管科研的所长的秘书 〖解答〗 a,b,f,g是科技活动的人员,科研机构医务室的医生和附属中小学的高级教师是间接服务的人员,科研单位管理机关中分管生产经营的财务人员与科技活动无关,都不是科技活动人员。 三、关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

最新报表指标解释及相关规定

报表指标解释及相关 规定

(五)指标解释及相关规定 基本情况 组织机构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等单位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共9位,无论是法人单位还是产业活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均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1.法定代码填写规定 已经领取了法定代码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必须使用法定代码,不得使用临时代码。在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也可参照税务部门颁发的税务登记证书上的税务登记号的后九位填写)。 产业活动单位是本部的,如果没有法定代码,使用法人单位法定代码的前8位,第九位校验码填“B”。 2.临时代码使用规定 尚未领到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一律由各级统计部门从临时码段中赋予代码。 单位详细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 企业的详细名称按工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行政、事业单位的详细名称按编制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详细名称按民政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填写,并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 行业类别根据其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各类单位进行的分类。本项分两部分填写:第一部分: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所有单位均填写本项。具体填写各单位的一至三种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并按其重要程度或总产值所占比重,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筹建单位按建成投产(营业)后活动性质填写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 第二部分:行业代码,填报单位免填。由所在地统计机构根据各单位填写的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填写行业小类代码。其中,103指标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填写行业小类代码,103-1指标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填写行业小类代码。 筹建单位按建成投产(营业)后的活动性质填写行业小类代码。 报表类别指企业需要填报某一行业报表的类别,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企业通过报表类别来确定需要填报的报表内容。此项由统计机构统一填写,填报单位免填。 单位所在地及区划指单位实际所处的详细地址、区划代码、城乡代码等。本栏分四部分填写: 第一部分:区划代码,指单位所在地区的区划代码。按统计设计管理部门最新更新的统计用区划代码填写,由所在地统计机构统一填写,填报单位免填。

(完整版)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草地面积--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盖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面积。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种植或改良的草地面积。 森林资源--指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木指树木和竹子。森林指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是集生的乔木及与共同作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气候等的总体。 活立木总蓄积量--指一定范围内土地上全部树木蓄积的总量,包括森林蓄积、疏林蓄积、散生木蓄积和四旁树蓄积。 森林面积--指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林地或冠幅宽度10米以上的林带的面积,即有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包括天然起源和人工起源的针叶林面积、阔叶林面积、针阔混交林面积和竹林面积,不包括灌木林地面积和疏林地面积。 森林蓄积量--指一定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 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计算森林覆盖率时,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计算公式为: 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水资源--水在自然界中以固体、液体和气态三种聚集状态存在,分布于海洋、陆地(包括土壤)以及大气之中,通过水循环形成水资源。水资源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地表水和地下水--陆地上的水因空间分布不同,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指分别存在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冰盖等水体中水分的总称,又称陆地水。地下水指储存在地面以下饱和岩土孔隙、裂隙及溶洞中的水。 内陆水域总面积--指江、河、湖泊、池塘、塘堰、水库等各种流水或蓄水的水面占地面积。 海洋--是海和洋的统称。洋为地球表面上相连接的广大咸水水体的主体部分。海为地球表面相连接的广大咸水水体被陆地、岛礁、半岛包围或分隔的边缘部分。 海水可养殖面积--指利用滩涂、浅海、港湾进行鱼、虾、蟹、贝、藻等海水经济动植物的人工养殖的水面面积。 径流--指陆地上接受降水后扣除损耗外,从地表和地下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水流。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壤中流。地表径流指沿地表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水流;地下径流指沿潜水层或隔水层间的含水层,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地下水水流。 径流量--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用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计算公式为: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矿产资源--矿产指由地质作用形成,富集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矿产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产基础储量--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是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或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界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示。 流域--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干流和支流,干支流共同组成这条河流的水系。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集水区域,这个集水区域就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外流河--指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称为外流区域。 内陆河--指在陆地内部干燥地区,河水沿途消失于沙漠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河流。供给内陆河河水的区域称为内陆区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